行動儲存
精品質感與高速運作二合一、Seagate Fast SSD 1TB大容量輕巧可攜式固態硬碟
文.圖/Rex 2018-09-05 13:00:00
隨著價格波動與儲存技術的提升,不論是HDD傳統硬碟、或是SSD固態硬碟,都朝著容量越來越大、價格越來越親民的方向前進,對於消費者來說,也算是目前物價上漲卻薪水不漲的壓力下,一點小小的好消息吧!
身為儲存裝置首選龍頭廠商之一的Seagate,除了在HDD方面有著極佳的成績外,近來在SSD上頭的布局也越來越明快,除了2.5吋內接式的版本也正式出現在檯面上之外,外接式版本也推出了採用USB 3.1 Gen2的「Fast SSD」來搶攻市場大餅,透過採用了Type-C介面的模式,也提供了玩家讀寫高達540/500 MB/s以上的高速快感。
外包裝設計除了是紙盒材質與吊牌式之外,配色上也維持白綠色風格,盒上標示了1TB字樣也代表這次開箱的容量版本,另外官方還提供了價值19.98美元(約600元台幣)的Adobe Creative Cloud Photography計畫會員資格回饋消費者,算是額外多的福利;內部除了本體外,還提供了2組的傳輸線材,分別是標準的Type-C to Type-A的連接線、以及另一條Type-C to Type-C的連接線,除了可以直接拿來連接主機板上I/O埠有提供的Type-C插槽外,也可以直接對接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直接變成OTG使用。
打開包裝盒就可以看到本體了,算是小一號的2.5吋SSD大小,正面除了打上SEAGATE Logo字樣外,還有類噴砂的銀色鋁質外觀設計,搭配主體的灰黑色塑膠材質,正面左下角的側面則是設計了Type-C的連接插槽,右下角則是電源指示燈;背面的微弧形設計外,也可以看到有這款Seagate Fast SSD的相關資訊,包括安規與型號、產地及製造年份標示。
實際來比較一下大小,這樣大家的直觀印象會比較深刻些,小編直接拿在手上的大小,大約就是掌心大,然後9mm的厚度大概也是就比一般2.5吋SSD的7mm多了一咪咪(其實就是多了上面鋁片的厚度,那個有特別功能),用手指頭來對比一下也不到一半的厚度。
直接上機來看一下有甚麼特別之處,接上電腦後可以發現右下角的電源指示燈會亮白光,先來透過CrystalDiskInfo抓一下Fast SSD的細部資訊就可以看到除了標示為1000.2GB的容量外,內部介面是SATA模式,未運作狀態(IDLE)時的溫度也算低、僅30度C,測試時也會發現上頭的鋁片材質會微微發熱,想必應該是與內部的主控晶片與快閃記憶體顆粒有貼合,可以做到導熱的作用。
打開後可以發現到整體的布局設計上採PCB雙面的設計,正面的主控晶片位於中央,而前端則是配置了4顆3D TLC NAND快閃記憶體,背面的同一位置也同樣的配置了4顆,側邊則是正反面都配置有一顆Nanya DDR3記憶體快取;仔細看一下正反面的外罩就可以發現到,在主控晶片的正面上方與背面底部,都有導熱膠墊設計,這就是前面提到的,透過正面鋁片材質的設計,讓內部的廢熱效應可以透過導熱設計排出,有利於長時間使用的壽命延長。
主控晶片採用的是Seagate STXA01EA3B7,這顆版本與先前的BarraCuda SSD是同一款,所以可預期到的是在效能表現上兩者應該是差不多,官方標示的540/500 MB/s的讀寫速度應該在實際測試上也不脫這個範疇;配置的1TB容量,是由正反共8顆的3D TLC NAND組成,採用的是Toshiba TA7AG55AIV,單顆容量為128GB;至於上頭的快取記憶體則是由正反2顆Nanya NT5CC256M16DP-DI DDR3記憶體來達成共1GB容量的配置,算是給予極大的快取空間了。
仔細看一下還可以發現到Fast SSD採用的是ASMedia祥碩科技的ASM235CM這顆USB 3.1轉 SATA的轉換晶片,這提供了在連接到USB 3.1 Gen2上的高效能讀寫速度的發揮。
當然,既然號稱Fast SSD,自然也不能弱了FAST這樣的定義,這裡也透過幾款測試軟體來驗證一下效能表現,下面就一一來瞧瞧表現如何!
提醒玩家一點的是,目前FB上頭的詐騙其實很多,常見的所謂海關沒收品、單支隨身碟就有1TB、2TB容量、賣價竟然才幾百元、還可以買一送一,這樣的訊息幾乎都是詐騙狀況,真實的產品還是要注重品牌與實際的市場價格,當然更重要的是產品的售後服務,在這款Fast SSD上,則是可以透過聯強或是直接送到Seagate的服務中心,像是台北三創數位園區、台中NOVA資訊廣場英才店等,而且官網註冊還能夠享產品保固以及Rescue資料救援服務(保固3年內可享有免費資料救援一次),在原廠提供的三年保固下,玩家可以盡量的發揮Fast SSD的特色,讓備份與儲存資料不用再慢吞吞、也不用受限於內接式的拆裝麻煩、甚至可以拿來跟手機等行動裝置對接,外型上有兼具時尚感與輕量化,這麼方便的隨身好物,該是下手衝一波的時候了!
廠商網址:www.seagate.com
廠商電話:0800-666-910
身為儲存裝置首選龍頭廠商之一的Seagate,除了在HDD方面有著極佳的成績外,近來在SSD上頭的布局也越來越明快,除了2.5吋內接式的版本也正式出現在檯面上之外,外接式版本也推出了採用USB 3.1 Gen2的「Fast SSD」來搶攻市場大餅,透過採用了Type-C介面的模式,也提供了玩家讀寫高達540/500 MB/s以上的高速快感。
Seagate Fast SSD 1TB開箱
事實上,都是採用了USB介面的版本,其實也就與大家習慣用的USB隨身碟沒有太大區別,除了在速度上更加快速,提供更大的容量也是一個重點。目前「Fast SSD」一共有4款容量版本:250GB/500GB/1TB/2TB,尺寸大小皆為94x79x9mm(長x寬x高),實際約是掌心大小,大概就比2.5吋內接式的SSD略小一些。先來瞧一下整個產品的包裝吧!外包裝設計除了是紙盒材質與吊牌式之外,配色上也維持白綠色風格,盒上標示了1TB字樣也代表這次開箱的容量版本,另外官方還提供了價值19.98美元(約600元台幣)的Adobe Creative Cloud Photography計畫會員資格回饋消費者,算是額外多的福利;內部除了本體外,還提供了2組的傳輸線材,分別是標準的Type-C to Type-A的連接線、以及另一條Type-C to Type-C的連接線,除了可以直接拿來連接主機板上I/O埠有提供的Type-C插槽外,也可以直接對接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直接變成OTG使用。
打開包裝盒就可以看到本體了,算是小一號的2.5吋SSD大小,正面除了打上SEAGATE Logo字樣外,還有類噴砂的銀色鋁質外觀設計,搭配主體的灰黑色塑膠材質,正面左下角的側面則是設計了Type-C的連接插槽,右下角則是電源指示燈;背面的微弧形設計外,也可以看到有這款Seagate Fast SSD的相關資訊,包括安規與型號、產地及製造年份標示。
實際來比較一下大小,這樣大家的直觀印象會比較深刻些,小編直接拿在手上的大小,大約就是掌心大,然後9mm的厚度大概也是就比一般2.5吋SSD的7mm多了一咪咪(其實就是多了上面鋁片的厚度,那個有特別功能),用手指頭來對比一下也不到一半的厚度。
直接上機來看一下有甚麼特別之處,接上電腦後可以發現右下角的電源指示燈會亮白光,先來透過CrystalDiskInfo抓一下Fast SSD的細部資訊就可以看到除了標示為1000.2GB的容量外,內部介面是SATA模式,未運作狀態(IDLE)時的溫度也算低、僅30度C,測試時也會發現上頭的鋁片材質會微微發熱,想必應該是與內部的主控晶片與快閃記憶體顆粒有貼合,可以做到導熱的作用。
內部主控與顆粒
在討論測試數據之前,直接來開蓋看一下內部設計我想大家會更清楚的知曉到底這款Fast SSD裏頭有著怎樣的布局;從背面可以看到接合位置是在四周,請務必小心解開內扣卡榫,這樣就能夠打開這款Fast SSD了。打開後可以發現到整體的布局設計上採PCB雙面的設計,正面的主控晶片位於中央,而前端則是配置了4顆3D TLC NAND快閃記憶體,背面的同一位置也同樣的配置了4顆,側邊則是正反面都配置有一顆Nanya DDR3記憶體快取;仔細看一下正反面的外罩就可以發現到,在主控晶片的正面上方與背面底部,都有導熱膠墊設計,這就是前面提到的,透過正面鋁片材質的設計,讓內部的廢熱效應可以透過導熱設計排出,有利於長時間使用的壽命延長。
主控晶片採用的是Seagate STXA01EA3B7,這顆版本與先前的BarraCuda SSD是同一款,所以可預期到的是在效能表現上兩者應該是差不多,官方標示的540/500 MB/s的讀寫速度應該在實際測試上也不脫這個範疇;配置的1TB容量,是由正反共8顆的3D TLC NAND組成,採用的是Toshiba TA7AG55AIV,單顆容量為128GB;至於上頭的快取記憶體則是由正反2顆Nanya NT5CC256M16DP-DI DDR3記憶體來達成共1GB容量的配置,算是給予極大的快取空間了。
仔細看一下還可以發現到Fast SSD採用的是ASMedia祥碩科技的ASM235CM這顆USB 3.1轉 SATA的轉換晶片,這提供了在連接到USB 3.1 Gen2上的高效能讀寫速度的發揮。
實測、有圖有真相
由於官方一共提供了2組的傳輸線材,玩家可以依照使用需求來做連接上的選擇,有些較新規格的主機板直接就提供了Type-C的連接埠,那就可以使用Type-C to Type-C的傳輸線直接連接。(記得要接上Gen 2的插槽,效能表現才能更優異)當然,既然號稱Fast SSD,自然也不能弱了FAST這樣的定義,這裡也透過幾款測試軟體來驗證一下效能表現,下面就一一來瞧瞧表現如何!
▆ CrystalDiskMark
先來看看在CrystalDiskMark上面的測試,就可以發現到563.3 MB/s與507.9 MB/s的讀取/寫入速度,比官方自己宣稱的還要來的更高,以高達1TB容量來看,作為玩家使用上儲存資料或備份時,相當迅速方便。▆ TxBENCH
在TxBENCH上面更是測得了568.297 MB/s與524.964 MB/s的表現,證實這款Fast SSD的確有發揮高速效能的優勢。▆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至於在Anvil's上面的測試,則是測得了530.71/496.36 MB/s的讀寫成績,這部分倒是略低於官方數字,但也是相距不遠、僅有微幅差異,整體來說的表現也都算有達到500 MB/s的基本水準。▆ ATTO Disk Benchmark
ATTO的測試上大概是最穩定表現的,讀寫速度高達568.7、530.9 MB/s,算是有發揮了USB 3.1 Gen2的威力,佐證了這款Fast SSD的優異表現。▆ AJA System Test
AJA的測試分數則是與Anvil's差不多,讀寫的表現大概落在530、497 MB/s左右,也算是水準演出。▆ AS SSD Benchmark
AS SSD的測試則是落在534.01/499.82 MB/s的讀寫速度,即便在Copy的部分也有ISO 419.94 MB/s、Program 164.57 MB/s、Game 321.84 MB/s的表現,整體來說算是相當不錯的,在Compression的方面,也有讀取高達530 MB/s左右以及寫入356-501 MB/s的表現,整體穩定性可以從線圖上看到。▆ AIDA64 Disk Benchmark
最後來看看在AIDA64上面的實測,讀取測試的部分可以看到平均有530 MB/s的表現,這也證明這款Fast SSD在效能上的確有穩定且高速的能力。不只PC/MAC、手機也能用
雖然大部分的狀態下會是連接於電腦(PC/MAC)使用,但是透過Type-C to Type-C的傳輸線,直接連接手機等行動裝置也是相當方便的,等於隨時替行動裝置開外掛,對於外部攝影或是需要大量儲存資料的時候,就凸顯出這款FAST SSD的好用之處,高速儲存的優勢也會在這個時候嶄露無遺。玩家可以直接拿來當作OTG使用,這麼大容量的OTG,其實外出使用時真的相當方便,體積不大也好攜帶,重點是容量又很足夠。好用的專屬軟體、下載就能用
看過了硬體的各項相關資訊以及多方面的測試之後,從官網上就可以查詢到這款Fast SSD的更多訊息,目前在可攜式外接式硬碟的部分,Seagate一共有4款定位的產品,以SSD規格的版本來說,當然目前就是以這款Fast SSD為主。玩家可以依照需求下載應用軟體與APP使用,可以自由性的多更多的調整與個人化設定。小結
隨著檔案資料的容量也逐漸膨脹下,隨便拉一個影片也就大都以GB來計算了,如果單靠常見的16GB、32GB這一類的隨身碟,恐怕無法完全應付玩家的需求,當然就價位上來看,採用USB隨身碟似乎稍微節省一點預算,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大部分的USB 2.0甚至3.0的隨身碟除了面臨容量不夠大的窘境外,讀寫速度的落差也是無法與這款具備540/500 MB/s高速讀寫的Seagate Fast SSD相比的,相信這部分在前面的實測驗證上就已經清楚的展現了。提醒玩家一點的是,目前FB上頭的詐騙其實很多,常見的所謂海關沒收品、單支隨身碟就有1TB、2TB容量、賣價竟然才幾百元、還可以買一送一,這樣的訊息幾乎都是詐騙狀況,真實的產品還是要注重品牌與實際的市場價格,當然更重要的是產品的售後服務,在這款Fast SSD上,則是可以透過聯強或是直接送到Seagate的服務中心,像是台北三創數位園區、台中NOVA資訊廣場英才店等,而且官網註冊還能夠享產品保固以及Rescue資料救援服務(保固3年內可享有免費資料救援一次),在原廠提供的三年保固下,玩家可以盡量的發揮Fast SSD的特色,讓備份與儲存資料不用再慢吞吞、也不用受限於內接式的拆裝麻煩、甚至可以拿來跟手機等行動裝置對接,外型上有兼具時尚感與輕量化,這麼方便的隨身好物,該是下手衝一波的時候了!
廠商資料
廠商名稱:Seagate希捷科技廠商網址:www.seagate.com
廠商電話:0800-666-910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Q萌系列第二發!金士頓2021限量萌牛隨身碟賀歲登場,「牛」來運轉好運到,迷你瓶中牛可愛度破表!
- 跨界串連 延伸無限,SP廣穎電通推出3款Type-C隨身碟-Mobile C20.C21.C30
- 金士頓推出全新DataTraveler Duo雙介面隨身碟,具備Type-A + Type-C雙接頭,雙滑蓋設計兼具時尚耐用
- 輕巧有型好攜帶的隨身儲存空間,達墨Topmore Portable SSD TS1 512GB入手開箱
- 小體積大容量、拋光鋁面超時尚,Seagate One Touch HDD 5TB行動硬碟開箱實測
- 強固型儲存方案完備 SP廣穎搶攻軍事應用
- 架設NAS不麻煩、手機設定超簡單,ASUSTOR LOCKERSTOR 2 AS6602T NAS主機開箱體驗
- 輕巧便攜、高速傳輸,Crucial X8 2TB Portable外接式SSD開箱實測
- Apacer AS722 1TB行動SSD,小巧便攜,高速傳輸,玩家絕佳備份裝置
- 十銓科技T-FORCE SPARK RGB 隨身碟、電競記憶體及文具碟勇奪2021台灣精品獎
- 金士頓全新 DataTraveler系列隨身碟,讓資料儲存更有型有色!
- SanDisk Extreme行動固態硬碟系列改版再進化! 完美演繹高速與便攜的極致新品,專為極速而生,較前一代速度提升近兩倍,輕鬆處理大量影像內容
最多人點閱
- SanDisk Extreme PRO microSDHC UHS-I 32GB新版記憶卡V30 U3 A1實測開箱,讀取667x寫入600x的記憶卡世界頂尖之作!
- 巴比祿BUFFALO MiniStation Extreme HD-PZFU3 2TB開箱實測,日本製軍規精品級外接硬碟!
- 絕妙搭配:Seagate外接式SSD: 時尚型One Touch SSD 與 電競型 BarraCuda Fast SSD
- iPhone容量救星降臨,「Kamera M1行動電源+口袋相簿 64GB」多功能行動電源開箱實測
- PLEXTOR Portable SSD EX1 128GB實測開箱,外接式固態硬碟中的高顏值極致精品!
- 十銓Team MoStash 32GB魔立碟實測開箱,是iPhone容量救星也是超酷手機立架!
- Kingston DataTraveler 2000 32GB實測開箱,IP57防水防塵實體鍵盤加密防護隨身碟!
- 希捷Seagate Backup Plus 4TB實測開箱,USB 3.0大容量外接硬碟!
- SAMSUNG M3 Portable 4TB外接硬碟實測開箱,史上最大2.5吋行動硬碟正式報到!
- AKiTiO Thunder3 PCIe SSD 1.2TB實測開箱,Thunderbolt 3.0史上最快外接固態硬碟!
- WD My Passport Ultra 3TB實測開箱,超大容量外接硬碟優質首選!
- 2019春季21款主流SSD大評比,價格大降價、更換高容量就趁現在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