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知
-
「OWC Envoy Ultra Thunderbolt 5 SSD」強勢來襲,史上最強「6,000 MB/s 超越極限速度」外接式固態硬碟報到!
史上最強外接式硬碟「OWC Envoy Ultra Thunderbolt 5 SSD」來了!存取速度超快,達到了驚人的「6,000 MB/s 超越極限速度」!Thunderbolt 5,將在Intel新平台登場,桌機將會在即將發表的全新Intel Z890主機板與全新Intel Core Ultra 200系列與大家見面,筆電也將會在全新Intel Core Ultra 200V機種上正式報到。想要極速效能的玩家、發燒友、創作者與專業用戶,錢包準備好了嗎? 全新 SSD前所未有地高速、通用又簡單,徹底改變商業應用與內容創作。 OWC 宣佈正式推出 OWC Thunderbolt 5 (USB-C)傳輸線 – 提供高達 120Gb/s 的頻寬,並與 Thunderbolt 和 USB-C 設備無縫相容,以實現頂級資料、影片和充電性能 Other World Computing (OWC) 是提供高性能、安全和可持續技術解決方案以增強和延長 Mac 和 PC 使用壽命的值得信賴的領導者,今天宣佈推出 Envoy Ultra Thunderbolt 5 SSD – 並開放預訂(10 月發貨)。這款開創性的固態硬碟為最大限度地提高配備 Thunderbolt 5、Thunderbolt 4、Thunderbolt 3 和 USB4 的 Mac 和 PC 設備的性能所設計,以超過 6,000 MB/s 的革命性速度樹立了新標杆,速度達 Thunderbolt 4 和 USB4 的兩倍。 超過 6,000MB/s 的革命性速度...速度比 Thunderbolt 4 和 USB4 快 2 倍。 從 Thunderbolt 5、Thunderbolt 4、Thunderbolt 3 和 USB4 電腦獲得最大速度。 輕鬆處理專業級創意專案的日常資料需求,同時匹配內部儲存性能。 適用於 Mac、PC、iPad Pro、Chromebook 和 Surface 設備。 防水、防塵和防撞。 使用內建 Thunderbolt 傳輸線以總線供電模式運行。 無風扇、散熱鋁製設計。 「Intel的創新 Thunderbolt 5 技術為性能和簡單連接設定了新標準,而 OWC 的 Envoy Ultra SSD 是利用這項技術來滿足當今最苛刻使用者需求的完美例子。」Other World Computing (OWC) 創始人兼CEO Larry O'Connor 說 。「OWC 不斷突破可能的界限,提供的解決方案不僅充分利用了 Thunderbolt 5 的全部潛力,還為專業人士和創意人員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Intel很高興看到 OWC 在其新的 Envoy Ultra SSD 中採用 Thunderbolt 5 技術,突破了資料傳輸速度和通用性的極限。該產品展示了 Thunderbolt 5 技術如何讓使用者能夠輕鬆高效地處理最嚴苛的任務。」Intel用戶端連接事業部副總裁兼總經理 Jason Ziller 說。 新的 Envoy Ultra Thunderbolt 5 SSD 將提供 2.0TB 和 4.0TB 容量,售價分別新台幣 13,200元和 19,800元。。現在可聯繫業務預訂,預計將於10月下旬開始發貨。 在此同時,OWC 今天還宣佈了 OWC Thunderbolt 5 (USB-C) Cable 的正式發佈。這款高性能傳輸線為充分發揮 Thunderbolt 5 的潛力所設計,提供80Gb/s 的雙向資料速度和最高達 120Gb/s 傳輸速度,以滿足更高的顯示頻寬需求。OWC Thunderbolt 5 傳輸線與 Thunderbolt 3、Thunderbolt 4、USB4 和 USB-C 設備相容,可確保無縫連接和無與倫比的性能,滿足您的所有資料、影片和充電需求。 通過 Thunderbolt 5、Thunderbolt 4、Thunderbolt 3、USB4 或 USB-C 埠連接到今天、明天和昨天的 Mac、PC、iPad、Chromebook、Surface 和其他設備。 憑藉高達80Gb/s 的雙向資料傳輸速度,提高工作和娛樂速度,和高達 120Gb/s的速度滿足更高的顯示頻寬需求。 連接到數百萬個擴充埠、顯示器、eGPU、PCIe擴充、外部 SSD、RAID 儲存和配件。 實驗室認證,可安全提供高達 240 瓦的功率,為最耗電的筆記型電腦充電。 連接到最新和未來的 Thunderbolt、USB-C 和 DisplayPort1 顯示器,以獲得令人難以置信的 4K、5K、6K 和多達三個 8K 顯示器。 OWC Thunderbolt 5 (USB-C) cables 現在提供 0.3M、0.8M 和 1.0M 的長度,價格分別為新台幣759元、924元和 1320元。預計於近日開始在OWC官方旗艦店(owc.tw)開始販售。 新的 Envoy Ultra Thunderbolt 5 SSD 和 OWC Thunderbolt 5 (USB-C)傳輸線將於 9 月 13 日至 16 日在荷蘭IBC2024阿姆斯特丹 RAI 展覽館,7 號廳,7A.60 展位展出。 Other World Computing (OWC)成立於 1988 年,致力於提供高性能、安全和可持續的技術解決方案,以增強和延長 Mac 和 PC 的使用壽命,是業界值得信賴的領導者。OWC 的專業級儲存、記憶卡、擴充和連接產品,以及相關應用程式和配件,都是由使用它的人(創意人員、 企業和消費者)用心設計打造、經久耐用。欲瞭解更多資訊, 廠商名稱:OWC ASIA INC - 原形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2-2219-1719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純日系血統 家電品牌」還在嗎?從「日立家電」被併購成為「HITACHI Arcelik 日立阿奇立克」,「東芝家電」被併購成為「TOSHIBA 美芝家電」,「夏普家電」被併購成為「SHARP 鴻海骨 夏普皮」,「日立冷氣」被併購成為「BOSCH 博世集團 德國品牌」,「混血後 日本家電」還可以稱霸全世界嗎?
不少消費者,都偏愛「純日系血統家電品牌」,隨著家電產業進入了紅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之下,不少日系血統家電品牌,也選擇退出,把品牌賣給國外業者。 真正日本血統的家電品牌,已經越來越少!知名的,像是日立家電被併購成為HITACHI Arcelik日立阿奇立克,東芝家電被併購成為TOSHIBA美芝家電,夏普家電被併購成為SHARP鴻海骨夏普皮,就連日立冷氣被併購恐也要變成德國BOSCH博世冷氣,混血後的日本家電還可以稱霸全世界嗎? 日本有五大品牌家電,分別是Panasonic(松下)、HITACHI(日立)、TOSHIBA(東芝)、SONY(索尼)與SHARP(夏普)! 目前,只剩下Panasonic(松下)、SONY(索尼)兩大品牌,還掌握在日本人旗下! 買家電的話,網路上有段神句,說到:「日本製的壓縮機非常稀少」,意思是說,要買日本製的壓縮機的冷氣,就只有日立(HITACHI)才有,正因日本製的傳說中都比較強,買了可能可以用到世界末日都不會壞,也因此受到不少用戶的指定挑選。 這邊幫大家科普一下,其實你所知道的日立家電(HITACHI),已經不是以前那個純日本血統的日立家電(HITACHI)了。 由於業務精簡的關係,日立製作所(HATCHI,6501-JP)在2020年12月12日,宣布以3億美元,將海外家電業務60%股份,以3億美元(相當約20億人民幣,100億新台幣),將子公司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日立家電子公司)出售給土耳其家電業者Arcelik(阿奇立克),結果讓純日系血統的日立家電,變成日本與土耳其混血。 這一間Arcelik(阿奇立克),其實是一間相當不簡單的公司,自家透過不斷併購,原本就已經擁有了12個品牌,包括Arctic、Blomberg、Altus、Flavel、Elektrabregenz、Leisure、Voltas Beko、Arçelik、Beko、Grundig、Defy與Dawlance,成為了全球白色家電的領導者之一。 最新,則又把日立家電(HITACHI)與Whirlpool(惠而浦家電)整併,旗下已經擁有了14個品牌。Whirlpool(惠而浦家電)的話,則是以2千萬歐元(相當2,165萬美元),納入旗下。 值得注意的,日立空調(日立冷氣)的話,其實真正最大的工廠在泰國,2020年06月份也以300億日圓(相當約20億人民幣,100億新台幣),將子公司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 Inc.所持有泰國日立壓縮機(Hitachi Compressor(Thailand)Ltd.,簡稱HCTL)出售給Midea(美的集團)。 所以,看到這一家Midea(美的集團),可別以為是中國來的小品牌,目前在空調世界,特別是在拿下日立空調的泰國日立壓縮機之後,已經擠身成為全世界前五大空調業者。目前,世界前十大空調業者,分別為DAIKIN(大金)、GREE(格力)、MIDEA(美的)、Panasonic(松下)、Haier(海爾)、HITACHI(日立)、Carrier(開立)、Mitsubishi(三菱)、Hisense(海信)與Trane(特靈)。 喜愛日立冷氣的玩家,真的要哭了! 經典廣告台詞:「變頻冷氣,日本進口,非常稀少,使用日本製造的壓縮機,也很稀少」,是台灣人朗朗上口的名言。最新,日立冷氣也賣掉了!代表日立冷氣的日立江森自控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近日已經賣給了羅伯特 博世公司 BOSCH 博世集團! 【日立冷氣】「變頻冷氣,日本進口,非常稀少,使用日本製造的壓縮機,也很稀少」 【日立冷氣】日本製壓縮機篇:薪水好少「就像日本製壓縮機,非常非常稀少」,連假好少「就像日本製壓縮機,非常非常稀少」,好男人好少「就像日本製壓縮機,非常非常稀少」 日立冷氣是一家深耕台灣的品牌,早在1962年12月,周煥璋先生、許明傳先生等創立「協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後來與日本日立製作所合資與技術合作,1965年04月正式更名變更為「台灣日立股份有限公司」。到了2017年10月,「台灣日立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台灣日立江森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JCH-TW)」,「台灣日立綜合空調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台灣日立江森自控空調設備販賣股份有限公司」。 由於消費級空調市場競爭激烈,日立冷氣最後就賣給了羅伯特 博世公司 BOSCH 博世集團! 日立冷氣打出最新廣告:日立冷氣 「一直都在」 也因此,可別以為日立家電(HITACHI)、日立冷氣,還是真正純正日本血統的喔! *真正的合資公司叫做,阿奇立克日立家庭電器公司,實際上,土耳其阿奇立克的持股,比日本日立還要更多,所以母公司叫做Arçelik Hitachi HomeAppliances B.V. 無獨有偶,日本有五大品牌家電,分別是Panasonic(松下)、HITACHI(日立)、TOSHIBA(東芝)、SONY(索尼)與SHARP(夏普),自從HITACHI(日立)把很多事業賣出,SHARP(夏普)也是撐不下去,最後賣給我們台灣的Foxconn Technology Group(鴻海科技集團)的大神郭台銘,再來就是TOSHIBA(東芝)也被迫分割家產出售。 除了大家熟知的,TOSHIBA(東芝)旗下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部門,分割出了Kioxia(鎧俠)。東芝(TOSHIBA)家電部門,也於2016年3月30日,宣布以514億日元(相當約37億港元,160億新台幣),將家電業務80%股份,將子公司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oration(東芝家電子公司)出售給中國家電業者Midea(美的集團),結果讓純日系血統的東芝家電,變成日本與中國混血。 在大家從小到大的印象裡,TOSHIBA家電,應該是叫「東芝家電」吧!現在起,在中國家電業者Midea(美的集團)入主之後,真正幕後的業者終於浮出抬面,這家公司叫做「美芝」,一樣學日本公司的命名方式,叫做「台灣美芝消費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因此,以後到底要叫做「東芝家電」,還是「美芝家電」呢?這就見仁見智了! Hon Hai Technology Group鴻海科技集團,可是台灣最了不起的科技公司之一。郭台銘董事長,更是小編的偶像。 郭台銘董事長,可以說是台灣的科技之神,眼光毒辣竟然在也於2016年,宣布以62億美元(相當約7,000億日圓),併購了日本SHARP(夏普),包括了PC事業、手機事業、家電事業、液晶螢幕面板等全部事業,重金將世界液晶之父給收入囊中,這個曾經日本第一、世界之最的家電帝國業者,最後也變成了台灣品牌,成為了日本與台灣混血家電品牌! 以前,受制於台灣代理商的關係,SHARP夏普家電並沒有大舉引進台灣,只有銷售少數的產品。 目前,SHARP夏普家電,在被鴻海科技集團併購之後,在台灣成立了台灣夏普官方直營商城,幾乎是把原本日本所銷售的家電,全部帶到台灣過來。引進的商品,包括了居家影視、行動裝置、空氣淨化、生活家電、美容系列、生活用品、廚房條理與耗材配件,全部都在台灣市場銷售。 雖然郭台銘董事長是台灣的經營之神,不過面對SHARP夏普集團這頭歷史悠久的大象,運作起來仍然相當辛苦! 今年2024年,SHARP夏普集團,光是(2024年1-3月)慘虧1,520億日圓,連續第3季陷入虧損,也成了鴻海科技集團重大包袱! 以前,被併購後的品牌,會叫做貼牌。 現在,被併購後的日本品牌,竟然還大剌剌寫著「日本第一、世界之最」,難道日本品牌就比較好嗎?混血後的日本家電,能維持過往的日系工匠精神嗎?品質好、功能強的話,服務跟得上嗎? 可以確定的,消費者的接受度是關鍵。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來看看這些混血後的日本家電還能不能稱霸全世界吧!真金才不怕火練,時間會給出真正的答案! →更多的【PCDIY!家電世界】: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洋垃圾】: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PCDIY!硬派提步思/Hard Core Tips】新一代的網路標準知多少,Wi-Fi 6、Wi-Fi 6E差在哪?
Wi-Fi 6為Wi-Fi聯盟制定的第六代無線網路通信標準,由於過去不同世代Wi-Fi是以通訊標準的代號作為命名,如IEEE 802.11b/a/n等,這樣命名方式由於缺乏辨識度,難以看出關聯性,造成一般民眾辨識上的困擾,故從第六代開始,將命名進行改良,除了繼續保有通訊標準的名稱之外,也加入了數字排序,故最新的第六代的Wi-Fi通信標準稱作Wi-Fi 6,而上一代的標準則改稱為Wi-Fi 5。 Wi-Fi 6E則為Wi-Fi 6的加強版,除了原本的2.4GHz、5GHz頻段之外,多出了6GHz頻段! 6GHz頻段,可以減少干擾,傳輸速度也更快,可以讓Wi-Fi 6E、Wi-Fi 7發揮到真正的全速無線網路傳輸性能! 公告:「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也已在8月24日簽准公文,後續待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完成各項Wi-Fi 6E設備的器材審驗規定及程序後,民眾即可體驗最新技術。」 ----------------- ----------------- 全球已經把6GHz全頻段,定義為5925~7125MHz,總共頻寬為1200MHz。 數位發展部,則在近日開放台灣6GHz頻譜,等於是正式開通Wi-Fi 6E與Wi-Fi 7,開放5945~6425MHz頻段,頻寬為480MHz。5850~5925MHz規劃供車聯網使用,頻寬為75MHz,將5925~5945MHz保留為護衛頻段,頻寬為20MHz,6425~7125MHz規劃為特定實驗頻率,可供測試實驗網路之用,頻寬為700MHz,加上護衛頻段:5925~5945MHz,頻寬20MHz,總共1200MHz。 ●國際定義6GHz全頻段:5925~7125MHz ●頻寬:1200MHz ●開放一般使用頻段:5945~6425MHz ●頻寬:480MHz ●特定實驗頻段:6425~7125MHz ●頻寬:700MHz ●開放車聯網使用頻段:5850~5925MHz ●頻寬:75MHz ●護衛頻段:5925~5945MHz ●頻寬:20MHz ●台灣真正可以使用頻段:5925~5945MHz+5945~6425MHz+6425~7125MHz(5925~5945MHz與6425~7125MHz偷用的話) ●總共頻寬:20MHz+480MHz+700MHz=1200MHz *台灣真正可以使用頻段,其實同步於國際。唯獨在認證層面上,只有開放5945~6425MHz 新一代的網路標準知多少,Wi-Fi 6、Wi-Fi 6E差在哪? PCDIY!硬派提步思/Hard Core Tips *PCDIY!也開始經營Youtube影音頻道!歡迎來到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與按讚分享開啟小鈴鐺,也感謝玩家繼續支持與鼓勵! 而Wi-Fi 6E中的E為「Extended」,即延伸之意,是以Wi-Fi 6為基礎,加入6G頻段的支援功能,其目在於解決現今無線裝置大幅增加,原有的2.4G和5G無線通訊頻段已日漸擁擠、干擾增多的問題,在美國FCC聯邦通信委員會同意開放6G頻段給不限定條件使用後,Wi-Fi聯盟便推出此通訊標準。 Wi-Fi 6、6E最大的改變在提升最大傳輸頻寬的同時,透過加入正交頻分多址(OFDMA)、多輸入多輸出系統(MIMO)等多項新功能,改善了過去Wi-Fi的傳輸效率不佳的問題。 在Wi-Fi 6誕生之前,Wi-Fi在資料傳遞上一次只能針對一個裝置傳送單一一種封包,就好比一輛貨車無論貨箱是否裝滿,都只能裝載一個包裹前往一個地址,造成整體的傳輸效率低落,一旦連線的裝置增多,每個裝置的封包的收發就會出現「排隊」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傳輸延遲。 Wi-Fi 6標準則重新調配了「送貨」機制,每一次的運送可以傳輸多種不同的封包種類到不同的裝置上,如同貨車可以一次裝載多個包裹,並依序送到不同的地址,大大減少訊號資源的浪費,裝置間等待封包收發的效率也獲得了改善,所以即使大量裝置同時連線,也不容易發生延遲的問題。 Wi-Fi 6E則因為在Wi-Fi 6的基礎上加入了全新的6G頻段,目前使用這個頻段的裝置種類還相當的稀少,相比2.4G、5G頻段來說,更不容易發生訊號干擾而出現斷線、連線不穩等問題,同時因為傳輸頻率的增加,Wi-Fi 6E的最大頻寬能夠在向上一步提升,根據Wi-Fi聯盟宣稱,Wi-Fi 6E的傳輸頻寬可達到「Gb等級」。 然而Wi-Fi 6與Wi-Fi 6E在使用上還是有其限制的,雖然兩者都支援向下相容模式,但其低延遲的傳輸特性必須在發送端(路由器)與接收端(各式裝置)都具備Wi-Fi 6以上的通信標準功能才能生效,造成設備升級與汰換的成本負擔。 此外,Wi-Fi 6E當中使用6G頻段也同樣需要支援Wi-Fi 6E的對應裝置支援外,同時也因為信號頻率的提升,連帶造成穿透能力下降,使得路由器的安裝需要多加考慮與接收裝置之間擺設距離。 另外目前並非所有國家都同意開放6G頻段,因此部分國家可能尚處於禁止利用該頻段的狀態,購買並使用Wi-Fi 6E的相關設備可能存在觸法或對當地的設備造成干擾的風險。 →更多的【PCDIY!影音開箱】: →更多的【PCDIY!劇情開箱】: →更多的【PCDIY!快開箱】: →更多的【PCDIY! X KOL影音】: →更多的【PCDIY!硬派提步思/Hard Core Tips】: →更多的【PCDIY!網劇】: →更多的【PCDIY!影音節目】:
-
【PCDIY!硬派提步思/Hard Core Tips】無線傳輸技術百百種,藍牙耳機中常見的aptX是什麼?
隨著無線技術進步,藍牙播放設備越來越普及,尤其耳機市場上真無線耳機的便利度,自問世以來就備受消費者們青睞,但不管是一般無線還是真無線藍牙耳機,相信玩家們在挑選時都會看到一些標榜支援aptX解碼格式,看起來比一般藍芽耳機還要厲害,但實際支援與否有何影響?小編就來簡單為各位玩家們解惑。 先來說說aptX的起源,aptX屬於一種編碼技術,最初是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的研究成果,中間由CSR公司收購,而後CSR公司更被大家所熟知的高通(Qualcomm)收購,aptX也就這樣成為高通旗下的技術之一,也因此現在新產品所看到的是Qualcomm aptX Logo。 無線傳輸技術百百種,藍牙耳機中常見的aptX是什麼? PCDIY!硬派提步思/Hard Core Tips *PCDIY!也開始經營Youtube影音頻道!歡迎來到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與按讚分享開啟小鈴鐺,也感謝玩家繼續支持與鼓勵! 在aptX廣泛應用之前,其實藍牙裝置本身就有標準的音訊編碼技術稱為SBC(sub-band coding),由於是藍牙裝置本身的規範所以幾乎所有藍芽設備都有搭載SBC,其編碼位元速率最高345kbit/s,看似滿足高音質MP3(320kbit/s),但藍牙傳輸過程之間還會再轉碼,而轉碼又會再損失細節,加上SBC實際傳輸的編碼位元速率會再低一些,呈現的聽感會比原本的MP3還要差。 那為什麼藍牙播放設備都要推aptX呢?主要原因在於aptX與SBC不同使用了「時域」與「自適應差分脈衝編碼調製」壓縮類型,編碼位元速率更來到352kbit/s(16bit/44.1kHz)/384kbit/s(16bit/48kHz),整體壓縮失真幅度較SBC小,理論上聽感也會比SBC還要佳;除此之外aptX還有推出aptX LL(aptX Low Latency)、aptX HD與aptX Adaptive等多種衍生模式。 首先aptX LL(aptX Low Latency)顧名思義就是aptX低延遲模式,在同樣352kbit/s編碼位元速率下實現約40ms延遲,讓玩家在遊玩即時對戰手遊或觀看影片時不會因為無線傳輸延遲而造成影音不同步。 再來aptX HD提供了最高48kHz/24bit以及高達576kbit/s編碼位元速率,大幅縮小失真也滿足無損音質傳輸(400kbit/s以上)。 最後aptX Adaptive則為目前最新的編碼技術,同樣支援24位元深度,並且提供279~420kbit/s編碼位元速率,雖然不及aptX HD的576kbit/s,但也滿足無損音質傳輸而官方更表示aptX Adaptive的編碼演算法有改變,實際音質幾乎與aptX HD一致,另外延遲更是約落在80ms之間,可以說是介於aptX LL與aptX HD優點之間的一個全新規範。 另外要注意的是,要使用aptX必須兩端設備皆有支援該技術(包含衍生的其他模式),加上aptX已經是高通旗下技術,要使用aptX需要付權利金並用上高通的晶片,所以目前智慧型手機的部分幾乎只運用在Android陣營上,Apple陣營則是用另一項不同的編碼技術稱為AAC;假設單方面設備未支援就僅能以SBC編碼來傳輸,較注重音質的玩家們在挑選藍牙播放設備時務必睜大眼睛看清楚規格哦! →更多的【PCDIY!影音開箱】: →更多的【PCDIY!劇情開箱】: →更多的【PCDIY!快開箱】: →更多的【PCDIY! X KOL影音】: →更多的【PCDIY!硬派提步思/Hard Core Tips】: →更多的【PCDIY!網劇】: →更多的【PCDIY!影音節目】:
-
玩家、產業界嗨翻!數位發展部規劃開放6GHz頻譜!無線網路速度大暴衝,台灣開通5945~6425MHz頻段 正式全面啟用Wi-Fi 6E 160Hz、Wi-Fi 7 320MHz大頻寬,最快將於2023年08月份正式公告開通!(更新:數位發展部 唐鳳部長,正式簽准公文通過,NCC開始接受廠商產品送驗,最快2023年10月份將有Wi-Fi 6E、Wi-Fi 7產品開始發售)
重磅消息!Wi-Fi 6E、Wi-Fi 7解封!各位觀眾,天才IT大臣蓋章了!6GHz頻段要開放了! 被玩家圈詬病的NCC不開放6GHz頻段,導致6GHz頻譜一直無法釋出,影響到我們台灣導入Wi-Fi 6E、Wi-Fi 7的進程,變成世界無線網路落後國家的大問題!唐鳳大人終於出手了!數位發展部成立之後,終於開槍辦了第一件大事情,讓玩家與產業界嗨翻 一致拍手鼓掌! 這次,數位發展部 資源管理司,以及唐鳳大人,數位發展部部長 的努力之下,終於要開放 6GHz頻段了!目前,已經確認,要開放6GHz頻段,讓最新的Wi-Fi 6E、Wi-Fi 7可以正常使用,產品也能正常驗證,並且在台灣上市銷售。 目前,最快的速度,就是要2023年08月份正式公告!在正式公告之後,就可以正式開放了! *最新,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簽准公文通過開放6GHz頻譜! ----------------- ----------------- 數位發展部,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國政府,台灣總統蔡英文的重要政績!數位發展部,是在2022年08月27日正式成立。數位發展部的首位部分,是我們的IT大臣,號稱是科技天才的唐鳳擔任首位部長。 數位發展部成立之後,有什麼重要政績呢?目前我們政府恐怕還說不出一各大政績出來。若要說數位發展部的偉大政績的話,那就是玩家圈,以及科技產業殷切期盼的開放6GHz頻段了! 數位發展部,是在今年初決定開始要啟動6GHz頻段開放計畫的。 今年初就已經決定啟動「6 GHz頻段資源規劃供免執照使用」政策!要啟動這個政策的話,其實就是兩件事情,一是要修法,二是要排除障礙。 修法的話,總共有一個法令要修改,以及要提出計畫,一個是「中華民國無線電頻率分配表」,另一個是要提出「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 排除障礙的話,就是要把6GHz原本的既得利益者,就是使用這個頻道的用戶,要他們不能繼續使用這個頻道。講簡單一點就是要請他們移頻,要不然會造成頻道干擾,到時候問題會很大條! 直到2023年04月29日,數位發展部終於提出了修正草案及說明文件。 一、依據「電信管理法」第52條第3項規定辦理。 二、考量全球主要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巴西、韓國、英國、歐盟等,均已開放6GHz部分或全部頻段供低功率無線資訊傳輸設備免執照使用,為增進國內消費者權益並促使我國資通訊產業發展,進行「中華民國無線電頻率分配表」、「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之內容修正作業。 三、如有相關建議,敬請於112年6月26日前填列修正草案意見書惠復,本部後續將歸納整理各單位意見,以作為旨揭修正草案再次修正之參考。 數位發展部,並提出了7個公開文件: 6 GHz頻段資源規劃供免執照使用政策說明文件 中華民國無線電頻率分配表修正草案總說明及對照表 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修正草案總說明及對照表 「中華民國無線電頻率分配表」修正草案公告 「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修正草案公告 *另外有兩個公開文件,是附件「中華民國無線電頻率分配表」修正草案意見書、「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修正草案意見書 目前,6GHz頻段開放計畫,已經提出草案公告了!整個要修改「中華民國無線電頻率分配表」的地方已經確定,而且也提出了「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 公開徵求意見的部份,也找來了產官學研與美國人,收到了許多寶貴的意見。 全球已經把6GHz全頻段,定義為5925~7125MHz,總共頻寬為1200MHz。 數位發展部,則在近日開放台灣6GHz頻譜,等於是正式開通Wi-Fi 6E與Wi-Fi 7,開放5945~6425MHz頻段,頻寬為480MHz。5850~5925MHz規劃供車聯網使用,頻寬為75MHz,將5925~5945MHz保留為護衛頻段,頻寬為20MHz,6425~7125MHz規劃為特定實驗頻率,可供測試實驗網路之用,頻寬為700MHz,加上護衛頻段:5925~5945MHz,頻寬20MHz,總共1200MHz。 ●國際定義6GHz全頻段:5925~7125MHz ●頻寬:1200MHz ●開放一般使用頻段:5945~6425MHz ●頻寬:480MHz ●特定實驗頻段:6425~7125MHz ●頻寬:700MHz ●開放車聯網使用頻段:5850~5925MHz ●頻寬:75MHz ●護衛頻段:5925~5945MHz ●頻寬:20MHz ●台灣真正可以使用頻段:5925~5945MHz+5945~6425MHz+6425~7125MHz(5925~5945MHz與6425~7125MHz偷用的話) ●總共頻寬:20MHz+480MHz+700MHz=1200MHz *台灣真正可以使用頻段,其實同步於國際。唯獨在認證層面上,只有開放5945~6425MHz 這次,唐鳳大人出奇招!竟然諮詢產官學研與美國人的寶貴意見! 咦!看到這邊,到底為什麼要問美國人的意見?只能說大人的世界很複雜,小編也看不懂為什麼要詢問「美國在台協會(AIT)、美國商會」的意見,看來他們的勢力在台灣蠻大的,大到需要詢問他們對於台灣政策的看法。好吧!美國人的勢力還是很大的,我們台灣就聽聽他們的寶貴意見好了!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NCC居然也表達意見了!咦?難道NCC還有上級長官?原來NCC還要出具意見給數位發展部呢!所以,6GHz頻譜的問題,6GHz頻道的分配,看來還是數位發展部說了算!所以呢?數位發展部,竟然還是老大哥呢!看來玩家們先前一直狂幹NCC是問候錯人了,數位發展部才是真正的幕後大魔王! 最奇怪的!其實台灣是有線與無線網路晶片的大國,有開發無線網路晶片的業者,就有聯發科(MediaTek)與瑞昱半導體(Realtek),這兩家網通晶片業者也主宰了世界無線網路部分的江山,為何數位發展部不詢問這兩位大大的意見呢? 另外,數位發展部居然詢問了中華電信、遠傳電信與台灣大哥大的意見,卻跳過去了台灣之星與亞太電信,看來這兩家自從確定要被併購之後,已經不被當電信公司看待去問候一下看法了! 一、建議開放 6GHz 全頻段(5925-7125MHz)提供 Wi-Fi 技術更多頻寬,以確保未來新 Wi-Fi 技術之效能。 二、建議允許 LPI 模式限制為30dBm,11dBm/MHz,或任何場所VLP 限制為 17dBm,1dBm/MHz。 支持開放 5945-6425MHz 頻段供免執照使用及 6425-7125MHz 頻段供創新實驗使用。建議開放 6GHz 全頻段供免執照技術使用,以提供先進之家庭和企業應用。 一、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巴西、南韓和沙特阿拉伯,已經將 5925 MHz 到 7125MHz 頻段分配給免執照設備操作。最近,哥倫比亞和阿根廷也授權在 5925 MHz 到 7125 MHz 頻段進行免執照設備操作。將整個6 GHz 頻段用於免執照設備使用將創造規模經濟,並產生強大之設備市場,使台灣之企業、消費者和經濟受益,同時提供社會效益。建議 MODA 未來考慮開放6425-7125MHz 供 UNII 使用。 二、建議在 5945-6425MHz 頻段使用之 U-NII 設備功率: (一)VLP 設備 EIRP 為 17 dBm,並具備 320 MHz 頻道寬度,以確保VLP 模式下設備之性能與頻寬相搭配。 (二)LPI 接取點設備之最大 EIRP 為30 dBm,用戶端設備最大 EIRP為 24 dBm,以實現在 160 MHz和 320 MHz 下行鏈路之大頻道寬度之免執照操作。 (三)推動在 5945-6425MHz 頻段開放標準功率(SP)設備搭配 AFC 機制進行操作。 一、支持數位部在 5945-6425 MHz 的修正草案,並建議增加在 5925MHz 以下對未來智慧交通系統保護之技術考慮。 二、支持數位部將 6425-7125 MHz 計畫作為測試實驗網路用之建議,但仍強烈鼓勵數位部考慮儘快開放此頻段供低功率 U-NII 免執照技術使用。 一、思科敦促數位發展部考慮同時開放 6 GHz 頻段的高頻段(亦即6425-7125 MHz)供U-NII和其他免執照無線資訊傳輸設備及技術使用。 二、思科鼓勵數位發展部考慮允許在6 GHz 頻段中使用標準功率(例如36 dBm E.I.R.P.) 一、數位部提議將提供 6 GHz 較低頻段(5945-6425 MHz)供U-NII設備使用以達成「擴大 U-NII 設備可用頻寬、滿足頻譜需求、保護現有用戶權益、促進頻譜有效利用」的政策目標,眾家公司對此表示歡迎。此外,我們強烈鼓勵台灣政府加快決策過程,並開放完整的 6 GHz 頻段(5945-7125MHz)供 U-NII 設備使用。 二、等待 WRC-23 的結果並無必要,特別是在 ITU 第 2 區和第 3 區,僅最上層 100 MHz (7025-7125MHz)仍在研議。此外,IMT 與 6GHz 頻段中的現有用戶共存或清除此頻段現有用戶相關問題仍存在重大且未解決的疑慮。鑑於這些因素,對於 U-NII 技術立即開放整個 6 GHz 頻段是合宜的決策。 三、支持核准 LPI 及 VLP 模式,但請數位部惠予考慮將提議的技術要求作以下修改: (一)針對 IEEE 802.11be 支援且鎖定 Wi-Fi 7 的 320 MHzVLP 通道頻寬,授權 17 dBm的最大等效全向輻射功率(EIRP)。最大 EIRP 為 14dBm 的設定主要是假定 160MHz 的通道頻寬,並且無法與即將上市的 Wi-Fi 7 裝置 向前相容(forward compatible)。 (二)允許 LPI 用戶端裝置在 LPI規則下相互通信。具體而言,我們建議在 LPI 模式的Table 1 備註欄中添加以下文字:「LPI 用戶端裝置是連接到 LPI 存取點或另一個LPI 用戶端裝置的裝置。」四、建議數位部在下一階段考慮授權在自動頻率協調(AFC)監管下使用標準功率(SP)模式。授權室內和室外操作 SP 模式,最大 EIRP為 36 dBm(存取點)和 30 dBm(用戶端),可以實現許多重大的戶外應用。 NCC建議「中華民國無線電頻率分配表」修正草案之備註修正為「5945-6425供 14dBm 以下及室內 23dBm 以下低功率無線資訊傳輸設備(U-NII)等低功率射頻器材於不得干擾合法通信且須忍受合法通信干擾之條件下使用…」。 建 議 修 正 文 字 : 「 5945-6425 供14dBm 以下及室內 23dBm 以下低功率無線資訊傳輸設備(U-NII)之低功率射頻器材於不得干擾合法通信且須忍受合法通信干擾之條件下使用。但遙控無人機不得使用本頻段;使用本 頻 段 之 設 備 須 具 備 先聽後傳( Listen-Before -Talk, LBT)等避免干擾機制。」 公開說明會簡報第九頁(如下), 針對”室內低功率(LPI) U-NII 設備要求, 禁止使用電池與天線型式亦需是集成設計於裝置上”這句話, 建議修訂為”LPI AP/bridge sub-categorydevice 禁止使用電池與天線型式亦需是集成設計於裝置上”。 一、建議一個合宜的頻譜政策,應使頻率供應與頻率分配有一定關聯,並具備穩定性、透明性、與可預測性。 二、對於 5925-6425 MHz 之修正方式,Listen-Before-Talk 符合技術中立原則。 三、對於 6425-7125 MHz 之修正方式,認同實驗網路之配套符合現況需求,並另建議滾動式修正亦應考慮短中長期或後續規劃。 建議貴部考慮調整草案內容後再行研商;若將來因修正「中華民國無線電頻率分配表」開放 5945–6425MHz 頻段,致使警訊遭干擾無法維持穩定暢通,請依權責協調業者改善,或協調提供本部(警政署)替代頻段及警用 微波移頻所需預算。 一、樂見數位發展部草案提議將 6GHz 下部頻段(5945-6425MHz)供台灣的免執照技術使用。委員會也支持開放 6GHz 上部頻段(6425-7125MHz)供實驗使用的計劃,以促進新技術的創新和發展。然而,我們仍強烈鼓勵台灣政府加快決策速度,開放6GHz全頻段。 二、是否能提供 U-NII 發射裝置於5850-5925 的帶外電波強度限制的規範 (是否與 FCC 15E 或是 CEEN303687 其中一份規範一致?) 三、有關遙控無人機不得使用 5925– 6425MHz 頻段,未來我國亦將在低功率射頻器材技術規範或遙控無人機管理規則訂定相關規範事項, NCC 預計何時會正式公告? 四、NCC 會依循 FCC CBP 測試方法驗證此 LBT 項目嗎? 一、對於室內使用之設備,於設備型式認證時應確保其設計無法使用電池、無法使用外接天線,避免此設備被違規使用於室外環境,而有違室外僅能使用 14dBm 以下超低功率(VLP)設備之規定。 二、當微波等合法通信受有干擾而影響服務品質之情事,主管機關應暫停本頻段低功率射頻器材之型式認證,直至確認後續能採取有效改善及避免干擾之措施。 三、當微波等合法通信受有干擾而影響服務品質之情事,且必須由微波電臺設置者採取移頻等措施始能避免再受干擾者,則政府應給予合理之補償並核配所需頻率。 四、請主管機關勿同時開放過多本頻段之實驗網路申請,避免干擾源太多而發生干擾合法通信之情事,也避免未來衍生頻譜騰讓困難議題。 五、另此頻段目前於全球被考慮作為5G/6G 行動通信商用執照候選頻段,以及 5G NR-U、Wi-Fi 6E/7等免執照技術之應用。基於無線電頻率之配置須與國際接軌,才能發揮較大的頻率使用效益及產業價值,本公司建議可持續研析5945-7125MHz 頻段國際發展情形,待 2023 年世界無線電會議(WRC-23)對此頻段作出配置決議後,參考國際通信技術發展趨勢並衡量我國市場需求,妥善分配,兼顧行動通信商用服務及免執照技術之發展。 建議依鈞部既定規劃,僅開放 L6 頻段(5945-6425MHz)供 14dBm 以下及室內 23dBm 以下低功率無線資訊傳輸設備(U-NII)於不得干擾合法通信且須忍受合法通信干擾之條件下使用。 針對同為創新實驗頻譜的 5850-5925MHz,建議於本次一併修正並公告車聯網創新實驗頻譜之「特定實驗場域及其他測試條件」,加速相關技術驗證及產業發展。 一、GSMA 讚賞數位發展部對於 6425-7125MHz 所持的開放態度,尤其是待 WRC-23 會議之後再議 6GHz頻率的使用方式,這將會使台灣能夠保持與全球通信發展接軌,並更好的通過 IMT 全球化生態鏈和規模經濟效應來幫助台灣各行各業加速數位發展與轉型。 二、5945-6425MHz 頻段需要維繫技術中立之原則,對 Wi-Fi,5GNR-U等不同標準的 unlicensed 技術開放。 三、對於將 6425-7125MHz 頻段供行動通信、免執照低功率無線資訊傳輸等測試實驗網路之用,GSMA建議相關實驗網路需要首先得到頻率執照或是實驗許可之後方可啟用,如沒有相關的監管措施,免執照低功率無線設備將會充斥台灣市場,令監管機構無法協調解決對合法通信造成的干擾,从而引發干擾源太多而發生干擾合法通信之情事,也避免未來衍生頻譜騰讓困難議題。也會影響觀測國際頻譜動向,再研擬頻譜規劃使用方向。 對於本次數位發展部規劃修正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增加 6425-7125MHz 為實驗頻段,供行動通信、免執照低功率無線資訊傳輸等測試實驗網路之用,本公司支持目前規劃做法,並建議後續持續關注 WRC-23 會議決議,考量未來行動寬頻涵蓋與容量之需求,對於既有6425-7125MHz 頻段之使用者持續清頻、移頻,以保留 6425-7125MHz 頻段依循WRC-23 會議決議及供行動寬頻使用之彈性。 數位發展部依電信管理法第五十二條第三項規定,為有效運用頻譜資源、考量頻譜和諧共用、促進我國資通訊產業發展及民眾近用寬頻服務,參考包括美國、加拿大、巴西、南韓、英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及地區之規畫方式及技術規範、110 年4 月 8 日交通部提出「中華民國無線電頻率分配表」修正草案及本部干擾量測實證結果,進行「中華民國無線電頻率分配表」、「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之規定修正作業,本次修正草案重點如下: 一、「中華民國無線電頻率分配表」部分: (一) 開放 5945-6425MHz 頻段供低功率無線資訊傳輸設備(U-NII)等低功率射頻器材使用。 (二) 因應未來 5850-5925MHz 規劃供車聯網使用,將 5925-5945MHz保留為護衛頻段。 (三) 開放室內低功率(LPI)最大輻射平均功率(EIRP)23dBm 與室外超低功率(VLP)EIRP 14dBm 兩大裝置類別。 (四) 遙控無人機不得使用 5945-6425MHz 頻段。 (五) U-NII 等器材於 6GHz 頻段操作時應具備先聽後傳(listenbefore-talk,LBT)等避免干擾機制。 二、「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部分:修正增加特定實驗頻率(6425-7125MHz)在不干擾合法通信且須忍受合法通信干擾之條件下供行動通信、免執照低功率無線資訊傳輸設備等低功率射頻器材測試實驗網路之用。 看到這裡!大家已經可以知道,數位發展部「開放6GHz頻段政策」已經抵定! 現在已經確定,開放6GHz頻段中5945-6425MHz(共480 MHz),480MHz頻寬來說,對於未來Wi-Fi 6E與Wi-Fi 7雖然仍是不大夠用,但至少還有480MHz,已經可以讓6GHz頻段無線網路飆到一個極速了,跑320MHz頻寬確定沒有問題。 什麼?6GHz頻段這麼寶貴,竟然還保留了5850-5925MHz(共75 MHz)給車聯網使用!好吧!看來車聯網有一定重要性,所以才放了75MHz給他們使用。 這邊,竟然還有700MHz,把6425-7125(共700 MHz)給特定實驗頻率使用!看到這邊,不禁想到了,現今的5GHz頻段,有不少頻段都被劃成被限制使用的動態頻率選擇(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DFS),就是被軍方雷達、氣象雷達所使用!當然,也有不少人偷偷使用此頻段!不過,這已經確定保留了700MHz頻寬,就看看未來是什麼特定實驗來使用囉! 目前數位發展部的「中華民國無線電頻率分配表」修正草案公告,以及「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修正草案公告,兩個草案公告都已經確認。 目前,最快的速度,就是要2023年08月份正式公告!在正式公告之後,就可以正式開放了! 這次,數位發展部規劃開放6GHz頻段,從草擬「中華民國無線電頻率分配表、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修正草案,到匯集產官學研專家與美國人寶貴意見,目前已經確定6GHz頻譜要開放了,也可以確定我們台灣Wi-Fi 6E、Wi-Fi 7終於要啟動了! 目前,消費者,乃至於 玩家圈、產業界 嗨翻,就讓我們來等待數位發展部的正式公告吧!敬請期待! 最新,2023年08月25日,數位發展部發表「 」新聞稿。 公告:「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也已在8月24日簽准公文,後續待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完成各項Wi-Fi 6E設備的器材審驗規定及程序後,民眾即可體驗最新技術。」 數位部並積極推動5G專頻專網,產業署今年6月起正式開放申請,截至7月底已受理逾40件申請案,並於8月11日召開首次審查會議,通過7件已完成初審的申請案,應用類別包括:智慧工廠(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2件、偏鄉智慧教育(新永安有線電視)、智慧展演(高雄展覽館股份有限公司)、5G應用整合測試實驗室(資訊工業策進會)、5G技術驗證專網設置(工業技術研究院)、5G元宇宙專業職能作業訓練系統(僑光科技大學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提案)。數位部將會持續提供更多諮詢及輔導資源,協助業者盡快取得5G專網執照。 此外,數位部透過「5G專頻專網創新應用擴散計畫」的資源,在今年1月底遴選出13家產業公協會,組成5G垂直產業應用推動小組,涵蓋旅遊觀光、文化展演、民生、製造等領域,提出5G專頻專網應用服務產業藍圖,輔導產業依據發展藍圖規劃5G專頻專網創新應用,並於8月16日公告遴選出33件標竿案例,應用類型包含製造、展演、旅宿、倉儲、娛樂、食安等,場域涵蓋北、中、南縣市地區,投入5G專頻專網創新應落地營運,並配合公協會發展藍圖,帶動產業上下游業者共同成長,促進產業轉型擴散。 在因應天災或重大突發事件的應變韌性方面,唐部長表示,數位部為確保緊急狀態下民眾仍可使用行動通訊網路,已規劃「災難漫遊」驗證計畫,讓國內行動通信業者得以相互辨識彼此客戶,即使民眾使用的行動通信業者服務因故中斷,也可連到其他業者仍持續運作的行動通訊網路,進行跨網漫遊,進行對外聯繫、取得即時災情及緊急避難所資訊。 唐部長說,數位部也將配合消防署,在今年9月21日「國家防災日大規模震災救災動員演練」活動中,進行先期小規模的「災難漫遊」演練,並在10月20日配合消防署活動,驗證提供給警察、消防人員和緊急醫療服務專用的寬頻網路服務。 對於近期外界關心的太平島通訊議題,唐部長說明,本部正推動的非同步衛星通訊概念驗證案,將優先於離島、偏鄉及尚無異質通訊備援區域,布建非同步衛星通訊設備。太平島屬於驗證案優先布建地點之一,數位部已規劃支援相關裝備,作為太平島基地臺後傳鏈路(backhaul),以藉此提升該地行動通信使用頻寬及量能。 數位部指出,本部將秉持運用數位工具來強化「全民數位韌性」的核心理念,持續從社會發展、產業發展轉型、突發事件應變等3個面相,擘劃國家數位發展策略,並積極推動各項數位政策。 這邊,也報告給玩家一個好消息! 目前已經知道的,最近將有超級多的Wi-Fi 7產品要上市!包括了即將改版的Intel、AMD旗艦主機板,新發表Intel、AMD旗艦電競筆電,會最先發售的,是支援Intel第十四代改版旗艦主機板,搭載Intel Wi-Fi 7無線網路模組(Gale Paek 2, BE200),同步推出的還有新款桌機、新款筆電,筆電部分則是新款電競筆電會搭載! 旗艦手機部分,已經發售搭載高通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2驍龍處理器、聯發科MediaTek Dimensity 9200天璣處理器旗艦手機,皆已經內建了Wi-Fi 7。當然,下個月即將發表的蘋果iPhone 15,地下八卦情報其實也透漏內建了Wi-Fi 7。 值得注意的,TP-Link即將發售的 。 可以說,廠商早就準備好推出Wi-Fi 7產品了!在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的火力加持之下,可以確定的Wi-Fi 7時代正式到來了! →更多的【PCDIY! 路由器/無線路由器/交換器/網路卡/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PCDIY! 企業級路由器/無線路由器/商用AP/交換器/IIoT/防火牆】: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IT資訊新聞】: →更多的【PCDIY! 八卦】:
-
東芝 TOSHIBA 宣佈2023年將推出「30TB 硬碟」,採用「FC-MAMR」和「MAS-MAMR」專利技術 將帶動硬碟磁錄密度全面成長!
東芝株式會社近日在日本東京舉辦了投資者關係活動。在東芝電子元件及儲存裝置株式會社的簡報中,公司總裁暨執行長Hiroyuki Sato先生公佈了 Toshiba 新一代近線硬碟的規劃藍圖。數據產生量持續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成長,特別是雲端服務公司對儲存資料急速增長的需求,同步帶動對更高容量硬碟的需要。為滿足激增的需求,Toshiba 計劃運用 FC-MAMR (磁通控制 - 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MAS-MAMR (微波輔助切換 - 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 和磁碟堆疊等專有記錄技術,在2023年前將近線硬碟的容量提升至30TB,並將繼續擴大儲存容量。 台灣東芝電子零組件股份有限公司儲存裝置事業部總經理南野裕一表示:「Toshiba 持續與雲端服務公司密切合作,以瞭解他們在容量和效能上的確切要求,充分發揮我們新一代技術的能力將是滿足客戶需求的關鍵。我們多年來與主要零組件供應商密切合作,為我們帶來具影響力的技術突破,從而實現更高的容量,並降低我們近線硬碟的 TCO (總擁有成本)。」 廠商名稱: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 Storage Corporation - 臺灣東芝電子零組件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2-2508-9988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東芝 TOSHIBA 領先全球「成功運用MAS-MAMR技術」,「大幅提高硬碟記錄效能」目標提早實現「30TB 大容量」近線硬碟的商用化!
Toshiba集團日前宣布,Toshiba領先全球,首次成功運用「微波輔助切換-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MAS-MAMR),提升硬碟記錄效能。這項新一代磁記錄技術可大幅提升儲存容量。Toshiba期望透過該項技術,提早實現30TB大容量近線硬碟商用化的目標。 Toshiba致力研發MAMR技術,此技術是增加硬碟記錄密度的突破性技術之一。在2021年推出的18TB 硬碟,即是運用「磁通控制-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FC-MAMR™)[2],並藉由旋轉扭矩振盪器來輔助記錄。而新一代MAS-MAMR技術則是讓碟片曝露於微波下,藉此改善記錄的密度;此記錄密度的改善幅度預估將超越前一代的FC-MAMR™,並已在近期實際驗證中獲得確認。 為展現MAS-MAMR整體優越之處,Toshiba與開發商合作,包括硬碟碟片製造商Showa Denko K.K. (昭和電工株式會社,以下簡稱”SDK”) 和硬碟磁頭製造商TDK Corporation (東京電氣化學株式會社,以下簡稱”TDK”) 。近日MAS-MAMR成功提升記錄效能,正是三方合作下的成果。 Toshiba將於2022年1月10日至14日舉行的Joint MMM-INTERMAG Conference 2022國際研討會中,發表最新開發的旋轉扭矩振盪器細節,並介紹其振盪特性。 數據中心的數位資料儲存是現代資訊的基礎建設支柱,協助數位化和數位轉型,且在COVID-19疫情之下更顯重要。儲存需求持續飛速成長,雲端及傳統數據中心不可缺少的大容量近線硬碟,其市場規模預估也將在2025年擴大至175億美元[3]。由於對儲存裝置的需求不斷變化,也進一步帶動對硬碟容量的增長。 為了提高硬碟記錄的密度,勢必會面臨三種不同目標的衝突;一是微化碟片上的磁粒,二是維持磁粒的熱穩定性,三是保留足夠的記錄效能。碟片上覆滿了細小的磁粒,可依據磁化方向留存資訊。雖然縮小碟片上的記錄位元後,可改善記錄密度,但變小的磁粒,會影響磁化的熱穩定性,而一旦熱穩定失衡,就可能導致資料的流失。 在提高記錄密度的前提下增加熱穩定性,就需要矯頑力更高的材質,以維持磁化的向量。但增加矯頑力之後,記錄磁頭較難產生足夠的記錄磁場;若要克服這項問題,則需要新一代的磁記錄技術,由外來能量的方式來輔助記錄。 新一代磁記錄技術研發進展可望克服這項難關。根據理論,MAS-MAMR可運用微波大幅提升記錄密度,但微波輔助切換效應(MAS-MAMR效應)對於記錄條件和改善記錄效能,尚未得到證實。 Toshiba新開發的「雙振盪式旋轉扭矩振盪器」(dual FGL STO),是使用雙層磁場生成層進行微波照射。此振盪器 (STO) 利用較小的電流高效產生微波,並進行局部照射。結合記錄磁頭後,即可提升MAS-MAMR記錄效能。 為驗證MAS-MAMR的效果,TDK開發出結合STO的新記錄磁頭,SDK則開發了新記錄碟片。在這2家公司的合作下,Toshiba也確認了STO在新記錄磁頭可達到穩定的振盪效果。 Toshiba後續結合新研發的STO、記錄磁頭和碟片,確認了MAS-MAMR的效果,並率先成功驗證MAS-MAMR記錄效能可提升6dB[4]。這項技術可望讓硬碟硬碟容量突破30TB。MAS-MAMR在這項驗證後邁出一大步,更有機會做為新一代磁記錄技術,大幅改善記錄密度。 廠商名稱: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 Storage Corporation - 臺灣東芝電子零組件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2-2508-9988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低解析度也能照常享有高畫質,NVIDIA Image Scaling畫面效果實測
在今年的NVIDIA GTC 2021大會上,Q版老黃向我們介紹了自家各項在圖像、AI領域的技術與未來發展,當中提到了大量有關自動工業、醫療研究等領域的相關應用,只不過這些開發場景講究高度專業,對於我們這種市井小民來說,要感受到NVIDIA在這方面的貢獻真的有一段距離。 沒關係,因為NVIDIA在大會上也同樣顧及了消費市場族群,為各位玩家們在遊戲體驗上進行強化,像是畫質效果更進化的「DLSS 2.3」,以及全新、號稱能夠適用於所有遊戲的「NVIDIA Image Scaling」解析度輸出放大技術,讓遊戲在低解析度的狀態下,也能夠還原出更為清晰的視覺效果,從而達到畫面與流暢遊玩兼具的性能表現! 至於效果真有那麼神奇?原理又是什麼?該怎麼開啟?小編就針對這部分來為各位進行詳細的介紹與實際測試。 事實上DLSS並不是現在才提出來的產物,經過了近年RTX系列的洗禮後應該都不陌生,而上一個版本的DLSS 2.2著重於更高的應用彈性,使DLSS不必再與光線追蹤功能綁在一起,讓諸如《虹彩六號:圍攻行動》、《碧血狂殺2》等不支援光追的遊戲也能夠利用DLSS功能獲得更為流暢的遊戲的表現。 而最新的DLSS 2.3則是在基於歷代DLSS的基礎上,繼續創造更為自然和高品質的畫面呈現,透過不斷的更新深度學習資料庫和持續調整的演算法,DLSS 2.3能夠更準確的去預測動態影像資料,尤其是一些微小的細節如光點、火花等,過去版本的DLSS在這部分容易出現殘影、拖影的問題,在新的DLSS 2.3中這些部分都將獲得相當程度的解決,這樣的好處除了可以讓畫面更為清晰銳利之外,厭惡動態模糊帶來3D暈的玩家(小編本人+1)也更不容易在動態環境中受到DLSS的殘影干擾。 另外,在GTC大會上,官方也更詳盡的為我們解釋了DLSS是如何達到在幾乎不流失畫質的前提下,大幅度的提升遊戲流暢性。其實DLSS本身屬於「空間放大」技術的一種,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解析度再生」、「補差點運算」。 空間放大技術在數位產業中相當常見,相關的執行手段也相當多元,像是雙線性(Bilinear)、Lanczos、AMD Fidelity Super Resolution(簡稱FSR),就連NVIDIA的驅動程式裡也有提供空間放大功能。 然而一般的放大技術多只是在影像輸出的後期,「單獨」針對每一張畫格做處理,那怕是FSR功能也只是將步驟提前到遊戲畫面產生的過程,先利用低解析度素材生成畫面後再行放大,這樣的做法因為缺乏判斷每張畫格之間的關聯性,使得彼此之間產生的誤差沒有獲得糾正,造成畫面容易出現大量鋸齒、破圖、閃爍等狀況。 而DLSS則利用深度學習技術,會以低解析度畫面分析現在、上一張、下一張之間的關聯後,再透過AI引擎重新生成出高解析的畫面,以玩家將遊戲畫面設定在1440P(2560x1440,約360萬畫素)解析度下,DLSS畫質模式會蒐集3張約220畫素,共計約600多萬畫素的低解析度內容後,透過顯示卡內的Tensor深度學習核心進行運算整合,才會產生出完整的影像呈現到玩家眼前。 透過DLSS利用多張影像的分析以及深度學習的預測能力,讓遊戲畫面即使透過空間放大,也不容易產生出破圖、鋸齒、影像皺縮等問題,達到畫質與流暢性兼顧的效果,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能超越原始畫面!(哇嗚~ NVIDIA表示,由於DLSS深度學習技術能夠預測與判斷影像之間的關聯性,在某些場合下,可以為遊戲畫面額外補充細節,其中又以遊戲遠景的電線、樹枝、柵欄等偏線性、條狀物體最為為顯著,在DLSS的輔助下,這些原生畫面選擇捨棄精確運算的內容都可能因此得到復元和修正,是不是相當神奇啊! DLSS雖然效果讓人驚艷,但所要付出的成本也很高,因為DLSS必須依賴顯示卡中的Tensor Core核心,然而目前具備此核心的遊戲顯示卡就只有RTX 20、30這兩個系列而已,隔壁棚想支援可是門都沒有,更別說現在市場缺卡嚴重,以上兩個系列想要買到可不只考驗口袋深度,還考驗運氣。(笑 此外,不光玩家端硬體設備門檻高,對於遊戲開發商來說也是一大麻煩,特別是早期許多遊戲引擎如:Unity、Unreal Engine等,都未原生支援DLSS功能,需要手動導入,對遊戲的開發時間、優化以及研發成本造成不小負擔,這點一直到後來DLSS 2.0之後,NVIDIA逐漸開放更多跨系統應用,並且獲得更多的遊戲引擎的支援,情況才逐漸好轉,支援的遊戲數量截至今日也已經突破百款,但DLSS畢竟從一開始就綁定硬體做法,使其相比於採開放式、幾乎全硬體通用的FSR那樣可以輔登場就遍地開花的易於入手,DLSS面臨的難度和限制的門檻依然還是存在。 為了不讓AMD專美於前,同時也為了解決現在升級顯卡效能困難重重的問題,NVIDIA也在本次的GTC大會上推出了通用性更高、硬體依賴性更低的空間放大解決方案,官方將其稱作「NVIDIA Image Scaling」,簡稱NIS。 NIS在執行的原理上其實相當簡單,就是透過顯示卡將要顯示到螢幕上的內容進行解析度放大,但與DLSS不同地方在於NIS不需要Tensor核心的介入,也不需要參與遊戲各項物理效果運算,僅在遊戲畫面生成之後才進行放大工作,所以不需要像FSR那樣需要開發商將相關功能投入在遊戲程式之中,換言之NIS在「理論上」能夠支援市面上的所有遊戲。 目前NIS已經正式開放,在硬體支援性的部分,從晶片代號為Maxwell的GTX 800系列開始,只要在更新驅動之後,都將獲得此功能,搭配GeForce Experience還可以在遊戲中按下Alt+F3開啟重疊選項,即時調整遊戲畫面的銳利度以獲得更為清晰的效果,同時NVIDIA也將NIS的SDK公布到知名程式碼分享平台GitHub上,供各方大神自行運用(佛~。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NIS本質上屬於比較傳統的逐格放大手段,僅是透過顯卡內的過濾器(Filter)和演算法強化畫質,不像DLSS有深度學習、時間感知等技術的加入,故在畫質上注定是贏不了DLSS的,好在兩項功能是被允許同時啟動,等同於玩家擁有兩階段提升遊戲順暢度的選項,官方亦建議玩家讓NIS、DLSS功能一同啟用,以獲得更為理想的畫質體驗。 此外,為了讓大家能夠比較不同畫質調整選項對畫面影響的差異,NVIDIA加碼推出了名為,可以支援四組照片或影片進行同視野、同時間、同比例的同步畫面檢視,提供可一次性比較多組樣本的「分割畫面」模式、兩張畫面相互重疊的「單一畫面」模式,讓玩家以後要進行畫面對比不必再麻煩的手動依靠Photoshop、Premiere Pro一類的專業軟體,也不需要自行對齊、校準畫面,只要將素材導入ICAT中就能立即觀看,相當的便利。 前面介紹完了NVIDIA的DLSS 2.3和NIS功能後,相信大家一定很著急地想要知道當中的NIS該如何啟用,畢竟可以免費提高FPS值的東西誰不愛是吧(笑)!與此同時,NIS、DLSS、FSR之間在畫質上的表現差異相信也是同樣讓人感到好奇,以下就容小編帶各位一探究竟。 想要啟動NIS功能,玩家需要先將驅動程式更新到496.76以上的版本,之後在桌面的空白處「按右鍵」,打開「NVIDIA控制面板」,在「管理3D設定」頁面中找到「影像縮放比例」並將其開啟即可。 另外,若勾選頁面中的「重疊顯示」選項,之後玩遊戲的過程將會有提示來告知NIS功能是否啟用,銳利度部分可以事後依照遊戲畫面的需求再行調整,不需急著設定。 接下來打開NVIDIA GeForce Experience程式,在設定頁面中勾選「啟用試驗性功能」,這邊提醒一下,NVIDIA GeForce Experience存在一個原因不明的萬年老Bug,某些玩家可能會遇到啟用試驗性功能後畫面無限轉圈圈(⊙_⊙),無法正常啟動的狀況,此時可以在瀏覽器上搜尋關鍵字「NVIDIA GeForce Experience Beta」,下載與安裝專門的Beta版本軟體即可排除。 成功開啟試驗性功能之後,就能在設定畫面下方看到名為「影像比例縮放」的選項,NVIDIA為玩家一共準備5檔解析度調整的選項,從縮放85%到50%不等,並會依照玩家的螢幕的原始解析度自動註明縮放後的影像尺寸,例如小編本次使用的螢幕解析度為3840x2160,若選擇將縮放比例設定在50%的時候,NIS就是以1920x1080的畫面去進行放大。 最後,進到遊戲中,將遊戲中解析度調整為與NIS相同數值,並且一定、必須要將遊戲顯示模式改為「全螢幕」,這點非常重要,否則NIS是無法啟用的。完成後,倘若先前在NVIDIA控制面板有開啟重疊顯示,畫面的左上角會出現「NIS」的字樣,如果字樣呈現「綠色」就代表功能正常啟動,但若呈現「藍色」,則代表影像只能進行銳化處理,無法進行放大(通常是遊戲內解析度設定不正確所致)。 特別注意,由於NIS繞過了遊戲軟體本身的解析度材質運算,只參與最後的影像輸出,所以玩家如果在開啟NIS後使用軟體進行截圖、錄影、直播的話,擷取到的畫面將只會是遊戲內的解析度,不會是放大後的結果,例如在連接4K螢幕的情況下,選擇將NIS設定在50%,透過軟體紀錄畫面的檔案解析度就會是1920x1080。 想要繞開這麼問題的當然不是沒有,只要透過影像擷取卡、擷取盒就能紀錄完整解析度的畫面,但在選購上需要注意這一類產品所能支援的解析度和更新率上限,像是小編本次使用AverMedia的GC573 PCIe擷取卡支援最高4K@60FPS或1080P@240FPS輸出,代表連接擷取卡後,4K解析度下螢幕的更新率就會被限制在60Hz無法再往上提升,所以玩家如果希望視覺體驗、直播畫質、FPS數值同時滿足的話,勢必會需要入手在高階擷取產品上囉!(和顯卡相比,這都只是小錢啦!) 一切設定完成,就讓我們來看看NIS在顯示效果上的表現,本次在測試為了撐起4K解析度的效能需求,小編選用了Ryzen 9 5950X處理器搭配RTX 3080顯示卡,遊戲畫質和光追選項一律開到最高,同時所有的畫面都是透過AverMedia GC573 PCIe擷取卡進行紀錄,確保經過NIS提升後的影像都能以3840*2160解析度進行保存。 首先,小編先以Ubisoft近年難得優化到位的《極地戰嚎6》來進行示範,這款遊戲支援NVIDIA的光線追蹤功能,但只提供FSR功能,沒有DLSS可以選擇。 就畫質上來說,1440P解析度經過NIS進行放大後僅會出現輕微的模糊,稍微加點銳化後就能有著近似於原生2160P的清晰度,而如果和2160P解析度下的FSR功能相比的話,FSR畫質模式在畫面表現上有相當明顯的銳利化痕跡,整體細節方面則和NIS 1440P差不多,NIS看不清楚的,FSR同樣也是模糊。 然而如果玩家的顯示卡比較入門,小編強烈建議選擇使用1080P解析度再透過NIS放大,千萬不要將FSR切換成效能模式,原因無它,一旦切換到FSR效能模式的話會導致較差的畫質顯示,即便是2160P解析度下也無法改善,包括近景到遠景的各項畫面細節大量流失以及出現肉眼可見的畫面變形與噪點,反觀NIS畫面只是變得稍微鬆散,整體的視覺依然保持的相當乾淨。 至於關乎流暢性的FPS數值上,原生2160P解析度下的FPS約為65,而1440P NIS與FSR畫質的流暢性則差不多,落在78張上下,再往下的1080P NIS與FSR效能模式則可以再提升到80張以上,只是若把畫質考慮進去的話…大家懂的XD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支援DLSS功能的《看門狗:自由軍團》,這款遊戲對硬體的要求極高,如果不開啟DLSS功能,就算是RTX 3080也只能在1080P的狀況下達到60 FPS,且DLSS畫質模式下,2160P的平均FPS也只能落在50張左右,距離60 FPS還是有段距離。 此時NIS功能就派上用場了,利用NIS將1440P解析度畫面放大後,配合DLSS功能,整體視覺感受幾乎和2160P解析度相同!必須將畫面特別放大遠方的細小景物,才能看見NIS 1440P的畫面有比較多的鋸齒、文字也較難以辨識,日常的動態遊玩的狀態下其實不容易察覺。 另外,小編也在測試過程中意外發現了DLSS是真的可以透過深度學習實現細節修復,像是遠景的房屋天線,在關閉DLSS狀態下,就算把解析度設定在2160P,天線的線條也依然非常破碎,但在開啟DLSS之後,不論解析度是2160P還是1080P,遠方天線的線條都能顯著的獲得強化。 在這個缺卡黑洞無解的現在,升級硬體成了無數玩家遙不可及的夢想,在無法提升效能的狀況下,我們往往就只能在畫質和順暢度之間妥協,而NVIDIA在GTC大會上推出了NIS空間放大功能,具備了極高的通用性和相容性,讓我們不需要額外添購硬體設備,或是等待廠商加入功能更新,便可以直接提高影像的解析度,且在效果上也絕非只是噱頭,在適度的調整下,甚至能夠讓1440P的畫面有著媲美2160P的清晰度,為大夥們在有限的硬體配置中,成就更好的娛樂體驗,某方面也算是NVIDIA對於顯卡供貨難題的最佳解吧!(難得老黃這麼佛心~XD)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對視障者來說,靜靜待著是最安全的。但我不會坐以待斃!」 Guiding Eyes for the Blind與Google攜手領導視障者重回跑道
幾日前Google於YouTube發布一則,標題打上「科技能導航視障跑者嗎?」小編看完後非常感動,決定跟大家分享這個偉大的計畫。 片中以Guiding Eyes for the Blind的執行長Thomas Panek述說自己的故事開始,Thomas說自己身為視障跑者,參加馬拉松僅能依靠領跑人(human guides)或是他毛茸茸的好夥伴領導他跑向終點,於是Thomas在Google的駭客松活動提出「Google能支援視障跑者嗎?」而這也讓Google有所動作。 Google透過機器學習後,再經由智慧型手機的鏡頭判斷跑者與標線的相對位置,跑者的耳機就能根據跑者的位置給予提示音,讓跑者往左或往右來對齊標線,但實際上人體在跑步時的晃動就已經讓機器會出現誤判了,而到了戶外,光影變化甚至一些把標線蓋住的枯葉都可能會造成影響。最終在透過大量資訊整合與對移動設備的優化後,今年8月Thomas戴上原型設備(固定手機的腰帶與提示耳機)迎風而行。 對於能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來說,自己「走上正道」並非難事,但對於這些視障者來說,這或許是長久以來他們一直期盼能再次獨自邁開步伐的機會。不過小編一開始看到這則影片時,以為Google會透過類似仿生技術,模擬蝙蝠的超音波做環境辨識,沒想到Google是透過更直覺的「對齊」作為主軸來發展。 想到如果這套系統成熟了並導入生活後,視障朋友們就不用再全依靠手杖來判斷路況,而是可以像我們一樣「兩袖清風」的在城市中漫遊,小編就覺得活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真的是非常幸福、幸運的。有興趣的讀者們也可以到了解計畫喔。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搞來搞去就是法規的問題,Apple Watch Series 6血氧功能免FDA醫療器材認證就能使用的原因
AppleWatch Series 6在繼承了心電圖功能後,又獲得了血氧偵測的功能,理論上能夠為玩家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監測服務,不過卻在上市之後,被許多測試媒體爆出準確率不足的問題,並且這項功能也沒有獲得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證,那究竟為何這樣的功能能夠被允許出現在產品上,並以此做為宣傳賣點呢? 一般來說,醫療器材如果要在美國上市發售,必須獲得FDA的醫療器材許可,以此向大眾證明該器材的功能是符合醫療相關法規,且具備足夠準確度或療效的,像是Apple Watch Series 4開始加入的心電圖功能便有獲得「第二級醫療器材許可」,代表這項功能的準確度符合醫療器材的標準,因此具備就醫診斷方面的參考價值。 當然這還只是單一美國市場,相關的醫療器材認證的法規在各個國家也都是存在的,並且往往不能互相通用,因此廠商需要向每一個上市的國家提交申請與檢測,最後在獲得當地許可之後才能販售或開通功能,而這也是為何台灣的玩家必須在苦等2年之後,才在Apple Watch Series 6上得到心電圖功能的原因。 可是新增的血氧監測功能不同,這項功能並沒有獲得FDA許可,但是它依然能夠被允許使用的原因在於FDA的法規上有表示:「倘若血氧計器材只用以測量表示健康狀態,該器材可以免去相關機構的認證許可」。 簡單來說,如果器材只是單純測量,而不具備診斷或偵測疾病狀態功能的話,就能不必申請許可。換言之,只要避開有關「醫療診斷」方面的內容,產品就不會被當成醫療器材看待,自然就可以迴避相關的法規問題,加上許多國家包台灣的醫療器材法規也是依照美國的標準再進行調整,所以Apple Watch Series 6在台灣開賣後能夠在第一時間體驗到血氧濃度測量功能也就沒什麼好意外了。 不過這麼做的代價就是產品的準確度僅能是參考,無法做為任何就醫與診斷的相關依據,更不能以醫學的角度去進行宣傳,所以蘋果在產品的官網上就有備註:「『血氧濃度』app 測量並非提供醫療之用,包括自我診斷或諮詢醫生,僅為一般健身和保健目的而設計。」 整體來說,Apple Watch Series 6的血氧濃度功能在設計上僅能做為「參考用」,在準確度方面是無法替玩家們背書的,玩家如果想要獲得更可靠的數值,建議還是購買專門的血氧濃度計才是上策,當然以蘋果向來的吹毛求疵的公司文化,未來Apple Watch可能真的會取得血氧濃度計醫療器材認證也說不定,只是依照台灣的行政效率,屆時該項功能可能就得暫別好一段時光了…(拜託別...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Intel Optane Memory & Optane SSD重裝上陣,3D XPoint實現開機加速與提升電腦反應速度!
- 散熱膏也用Liquidmetal》史上最強液態金屬散熱膏,超頻王者酷冷博Coollaboratory Liquid Pro/ Ultra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上篇)
- USB 3.1新登場,速度更快帶來全新應用!
- Intel網Killer網Realtek網 不同網卡晶片,引爆鍵盤大戰!
- 微軟推出Windows Sandbox 「沙盒」模式,提供隔絕化程式執行環境,以提升系統安全
- USB 3.1 Type-C正式報到,正反面都可以插拔!
- USB 4.0規範出爐! 傳輸頻寬達40Gbps! 可「選擇性」相容Thunderbolt 3標準
- Dell推出全新第8代Core行動處理器之旗艦Alienware與主流G系列電競筆電,聯袂多樣新品展出,北京記者會現場直擊
- 低解析度也能照常享有高畫質,NVIDIA Image Scaling畫面效果實測
- Intel發表UEFI Class 3,將於2020年停止傳統BIOS支援,屆時XP無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