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生活
-
好空氣保健康、開車族必備去味神器,Blueair Cabin P2i車用空氣清淨機入手實測
現代人開車出門已經是再平凡不過的日常了,可是外面空汙這麼嚴重,比起只能騎機車的朋友來說,看似好像好上百倍,其實如果不重視車內的空氣品質,反而是處在了髒空氣環境中而不自知;不論是開關車門或是導入外部空氣、甚至是車內循環,除了透過車子本身的空氣濾網之外,其實很常會忽略掉車內的空氣品質到底OK不OK,包括了大家經常開車買外食之類的,帶個鹹酥雞或是臭豆腐,大概一整車內都是美食的味道了,開啟車外空氣導入若是在車陣當中,外部的髒空氣(包括其他汽機車的廢氣排放)也跟著進到車內,光只是透過汽車內建的空氣濾芯來過濾恐怕效果也不彰,這時候如果車內有加裝小型的空氣清淨機(器)是個比較妥當的方式。 這次小編剛好入手了一款車用空氣清淨機:Blueair Cabin P2i,有別於一般常看到的圓筒型設計的模式,採方型與掛式設計的P2i效能上有怎樣的發揮呢?來試試實際使用的心得吧! 說到Blueair這個瑞典品牌的空氣清淨機也是知名的大廠之一,在家用的空氣清淨機系列可是有多款極具好評的版本(例如480i),這次針對車用環境推出的Cabin P2i也算是將原本的空氣清淨技術的優勢延伸到一般人常使用的另一塊移動環境中,接著就來看看這款P2i的開箱與設計吧! 從外包裝彩盒的設計可以看到維繫了Blueair一貫的風格(藍白搭配),彩盒下方就有標上車用(有汽車圖示),開箱後可以看到P2i本體以及車用電源線、濾芯與固定背帶等附件,旋鈕開關則是設計在12V車用電源線的接頭座上,側邊還額外提供一組USB插槽,有助於解決原本已經插在12V點菸器上的USB充電器被取代後沒有連接插槽的狀況,車用電源線的提供長度蠻長的,方便使用者繞線到後座,至於固定的部分可以透過附件中的固定背帶將P2i直接固定在駕駛座頭枕後方或是副駕座的頭枕後方(依使用習慣自由配置),甚至車內若是有第2組12V車用插孔(有的車型後座中間有提供、或是後車廂內有提供)的話,避免佔到後座空間也可以直接連接第2組插孔置放於後座後方也可以。 整台Cabin P2i的外觀尺寸為205x205x97 mm,算是正方形設計,重量為1347g,第一眼看到的感覺是灰黑色布面材質表面,對於搭配車用來說,深色系設計與布面材質的確跟大多數車用使用皮椅或絨布椅蠻搭的,不過相較於其他廠牌的圓柱型設計就略顯大一點,但P2i具備CADR(微粒/煙霧)達到38 m3/h(22.36 cfm)也不低,以官方標示的適用範圍4m2(3-4m3)來看,P2i在車內空間的有效性是完全沒問題的(CADR:超高潔淨空氣輸出率)。 P2i底部為平坦設計,除了可置放於中央扶手或後座檯上(看車內設計)外,透過底部設計的固定背帶設計可將P2i固定於駕駛座或副駕座的頸枕後方,電源連接線的插孔位置也可以在底部的配置上看到。 看過了外觀,那本體的部分是如何運作的?小編拆解給大家看。 在P2i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梯形按鈕,同時按下就能取下最外面的布面蓋子,之後就可以看到裡面正方形的核心,這時候就可以把附件裡面的濾網拿出來安裝了(SmokeStop活性碳濾網),濾網上頭有可以標上使用日期的註記位置,方便使用者紀錄,原則上官方說法是可用180天(24小時使用),若是每天僅使用12時來計算的話則是能用上1整年,算是相當耐用。 從打開的內部設計狀態可以看到P2i採用的是360度環繞式淨氣模式,而大濾芯設計也提供了超大的過濾面積,對於空氣懸浮微粒、臭味、異味等狀況都能有效淨化,濾網採用的是HEPASilent漸進式過濾技術,可淨化99.97%有害懸浮微粒,並有效過濾小至PM0.1有害物質,對於車內常有寵物進出產生的皮屑、一般環境中的粉塵/細菌或是抽菸的煙味之類的現象(致癌物),都能有效的發揮淨化效果。 有別於一般放於置杯架或是扶手區的小型圓柱模式的設計(充電式或USB連接),P2i則是採透過車用電源連接線將主控旋鈕插入在車充12V的位置,開關設計也不是在本體機身上面,而是設計在主控頭的位置,銀色的旋鈕頭設計讓使用者可以依順、逆時鐘方向來切換風速(1-3速或自動),主控頭位置側邊還有提供一組的USB插孔,方便前座駕駛或副駕座位置的乘客可以連接如手機充電等USB連接線,本體上面也有提供一組USB插孔,固定於頭枕上的時候,後座乘客也可以透過插孔來使用,算是一個額外的便利設計。 安裝方面也很簡單,如果是要固定在頭枕上,透過附件裡的固定帶(有魔鬼氈)就能夠輕鬆搞定,如果像是休旅車型的版本,若中央扶手位置有空間可以放置的話也可以直接將P2i定位在車子的中間,360度環繞式淨氣的設計,其實效果也很快速,另外若是不想影響空間但後車廂有12V車充孔的話,放到最後面的行李廂架上也是可以的,走線的時候注意一下就好。 這款P2i還可以透過APP來監控,只要下載Blueair Friend APP,然後登入後選擇新增就可以了(這款APP也適用於其他Blueair產品),旋轉主控頭5秒鐘就能啟動連線,連接後就可以從APP上面看到P2i的相關資訊,包括透過手機來記錄開始使用的日期、車內跟戶外的空氣品質狀況都能查詢與即時得知車內的空氣等級是否優良,算是十分方便使用的介面。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gOPZ_I2iew&feature=youtu.be ▲Blueair Cabin P2i車用空氣清淨機使用安裝使用 實際來試試就知道P2i強不強,由於小編沒抽菸所以就不採菸味示範測試,以大家常見場景:食物,來做第一個實測的標的;小編特別買了臭豆腐放車上,大白天的關起來放個20分鐘,然後一打開車子那可就不得了了,整個車內的味道的確真的很~厲~害,這個時候發動汽車後也同步開啟了P2i來淨化,從開啟APP顯示為「適中」而後1-2分鐘內就轉成「良好」,這時候車內的味道就已經消減相當大幅度了,大概約5-6分鐘後,APP顯示的室內空氣品質就變成了「優良」,車內的臭豆腐味道就差不多聞不到了,以車用的空氣淨化品質來說,算是相當不錯且快速的呈現效果,這對於經常購買味道較濃郁的食物會放置在車內(外食族總難免),又得忍受車內空氣因食物緣故搞得整台車子裡面味道驚人散不掉的狀況來說,有了P2i應該可望降低蠻大的不適感,至少車內味道不會那麼恐怖,再者,有些汽車的內裝採用的是布面材質,容易吸味,有了P2i應該也可以改善這個情況。 (特別說明:從進來車內發動汽車之後,原本放置於車內的臭豆腐即已拿出車內,測試目的以淨化車內空氣為準) 另一個實測模式是直接開到漁港去,小編把車子的窗戶都打開,沒多久車子裡面就已經都是漁港邊的海鮮味了,當然也順手去逛了一下漁港的魚市場、帶了一些海鮮當伴手禮(笑~根本吃貨),這下子整車子都是滿滿的海鮮味了,車內有新鮮的海邊風以及海鮮活跳跳的一起跟著回家,本來想說這樣應該會一直聞著海鮮味到家吧!同樣的,關上窗然後發動汽車,隨即也啟動P2i,好吧!還在北海岸看風景的時候(大約2-3分鐘)就已經幾乎沒甚麼海鮮味道了,至少漁港邊那股入鼻就知道的海鮮味(意指)完全消失,剛上車的時候可是滿滿的海洋風啊,認真說僅存的就是放在後座的那一箱海鮮(特別沒蓋上蓋子來試效果)有一點淡淡的味道,這部分等回到家把海鮮伴手禮拿走後,持續讓P2i運作個幾分鐘再關閉引擎應該就會讓車內的味道消除掉了,後續回到家之後依此處理,的確車內的海鮮味快速的就消失無蹤。 如果要說使用前後的感受,在沒有入手P2i之前,其實車子本身也有空氣濾清器設計,小編也常外帶食物放在車上,在回家的車程時間內,大概得持續忍耐不受食物的味道誘惑好好專心開車不狂飆(想吃啊~),入手P2i之後的這段時間,一樣買了食物放在車上,但就不會像之前那樣的對小編誘惑力那麼大,車內空氣味道都很正常,有時候邊聽音樂邊開車,隨著車潮回到家時還會忘了有買食物這檔事,因為沒聞到味道咩~ 面對外面越來越多的空污狀態下,就算騎機車也建議要戴上口罩,除了PM2.5之外,更多的環境汙染與空氣品質的低落,容易造成過敏或更嚴重的癌症等情況出現,開車是好一點、隔離了外面的髒空氣,但是車子裏頭依舊是有外部的空氣會進入,保持高品質的車內空氣環境,對於有小朋友的族群來說也是一項重要的課題,這次入手的Blueair Cabin P2i倒是沒讓小編失望,連續使用一段時間的結果其實很滿意,包括淨化車內空氣以及使用上也十分方便,至於噪音的部分(運轉時的聲音)則是看風速開到多少,一般小風量的時候倒是沒特別感覺,車子本身也非無音環境,甚至上車也常打開廣播頻道或撥放音樂,這方面倒是比較沒感受到有差異(風速開到最大會有一點聲音但還好)。 另一個或許會關心的是,裡面的活性碳濾網雖然說可以使用180天(24小時)、360天(12小時),但其實大多數人並非一整天或大半天都在開車,以每天通車狀態1-2小時來計算的話,大概蠻長一段時間(幾年?)都不用更換濾網,耗材的消耗度也低,就算經常行走於工地或一些空氣品質較差的環境中,濾網的更換耗材價格也不會很高,網路上就有販售的地方,使用者可另外購入更換。 總合來說,這款Blueair Cabin P2i其實相當適合開車一族使用,車上裝一台就能夠確保空氣品質處在優良狀態,面對空污環境越來越嚴重的時代,認真打拼事業的同時,健康不就是最重要的財富嗎? 廠商名稱:Blueair 廠商網址:www.blueair.com/tw 代理商名稱:來思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總代理) 代理商電話:0800-000-048
-
打造時尚潮流風格、暢遊無線音樂樂趣,Master & Dynamic MW65展現聲音細膩精緻美學
想要不打擾別人又能享受自我獨立空間,大概就是拿著手機搭配耳機囉!雖然大多數的手機在購買的時候都附贈了一副入耳式耳機,但這並不影響玩家對聲音的追求與配戴舒適的極致享受,挑一款可以有線無線間任意切換、具備降噪功能以及強大音樂表現能力的高檔耳機已經是專業玩家的必要配件。 這次入手的體驗產品則是來自於紐約的Master &Dynamic MW65,風格走向偏時尚設計,但卻仍著重於聲音美學與外觀工藝等特色上,光是套入了鋁質金屬設計與小羊皮的互相搭配就足以顯示出這款耳機的奢華風格了。 在開箱之前就先直接宣布這款MW65的售價,沒看錯,官方的建議售價的確是如此:499美元,不過台灣這邊的代理商「常元國際」在售價上倒是與美元換算後差不多,建議售價新台幣15,900元,想入手的朋友會覺得粉貴嗎?等開箱完、小編也分享體驗心得後再來討論好了,接下來就來開箱吧! 這款Master & Dynamic MW65算是系列中的新品,維持了一貫的圓形耳罩、皮革+金屬材質與轉折式設計,從外包裝上面可以看到整體的設計風格仍可以看到幾年前的影子,從規格上面可以發現是定位在Wireless無線耳機,採用的是藍牙4.2,驅動單體為40 mm Beryllium(鈹單體),具備ANC降噪功能,尺寸方面為165x190x66 mm(寬x高x深),重量僅245g,目前顏色有2款:尊爵黑、自然棕(原廠還有另一個銀灰色,但台灣只有前面那2色可選),這次入手的是尊爵黑版本。 機體本身也提供有3.5mm插孔可改採有線連接模式,至於無線方面除了提供高達24小時的使用時間外,充電插孔也是目前主流的Type-C,方便使用者帶一條線就可以充手機也可以充耳機了。 雖然說美醜的主觀意識因人而異,但以小編個人的感覺來說,MW65的本體設計蠻符合個人偏好的,皮革搭配金屬設計風格的設計兼具了時尚與科技,MW65的框架採陽極氧化鋁材質、配上牛皮材質的頭帶與小羊皮記憶泡棉耳墊,整體搭配的舒適感相當不錯,耳罩外觀的Master & Dynamic Logo標示與金屬格柵的圓型設計更顯獨特風格,耳墊內裡還配有毛絨襯墊,就算長時間配戴也不會感覺不適或過大壓力,加上重量也僅245g,配上無線設計的使用,大概就像官方標榜的可以戴上一整天都沒問題(無線充電一次可使用約24小時)。 有別於許多無線耳機採用的觸控模式設計,MW65則是維持慣用的按鈕式設計,音量大小聲、暫停撥放/快轉/倒轉、開啟/關閉Google Assistant語音助理都能夠透過右耳上的3顆按鈕達成,至於左耳則是配置無線耳機藍牙開啟與關閉、ANC降噪功能啟動/關閉;關於延伸長短的部分則是藏在了頭戴的兩側,有提供一定尺寸的伸縮,耳罩轉軸左右與上下的調整性也十分靈活,使用者應該都可以依據頭型、臉型做到最適當的貼合。 ANC主動降噪的部分有分成2段,高降噪與低降噪,按下ANC按鈕可分別在高、低、關閉之間調整(官方說法:高降噪—飛機/嘈雜的街道、低降噪—更安靜或多風的環境),實際上玩家可以依據使用當下的環境來決定選用或關閉;MW65的另一項特色則是Google Assisant的支援,只要長按右耳上的3顆按鈕中間那顆就能夠啟動,在配對完手機之後的確相當好用,動動嘴巴就能立刻查詢,不想聽語音助理的嘮叨也可以輕鬆關閉,而透過耳罩下方的雙麥克風陣列技術也提供了高清晰的通話品質。 前面提到過,可透過Type-C連接充電,雖然沒有百分比可以直接看(要透過手機連線),但是光從左耳的切換藍牙按鍵旁邊的燈號就可以知道目前電量的大概狀況,滿電、中電量、低電量分別對應綠燈、橘燈以及紅燈,所以電量高低也不用猜,就算手機沒在手邊也可以透過燈號知道電量的概況。 官方說法是充滿電需約2小時、可使用24小時,但因為有具備快速充電功能,所以快充模式下可於15分鐘內達到50%、也就是12小時的電量,算是相當長效的使用時間了,而且透過Type-C充電就算外出也可以利用充手機的行動電源一起充,附件也有轉換頭可以使用,官方這部分倒是都有考慮到使用者需求。 這款MW65有支援Google Assistnat功能,所以在藍牙配對完成後,就會設定GoogleGoogle助理,完成後就能透過Google助理來聽取訊息、活動等各項資訊消息,要記得打開Google的允許通知喔!弄好之後就可以看到在上面的MW65圖片了,這邊也能同步的秀出MW65的電池電量百分比、連線狀態、韌體版本等等,當然只要設定好,就能夠開口說,OK、Google囉~ 小編手上的手機是Samsung S8+,透過內建的SmartThings APP可以看到撥放音樂時的連線狀態,當然電池電量也可以隨時掌握,如果手機不在身邊的話,那就直接看MW65上面的電量燈號顯示也可以確定是否該充電了。 事實上設計再漂亮的耳機,重點也是要拿來使用,假使聲音表現不過關,那就跟大多數手機裡頭附贈的免費耳機一樣,頂多就是堪用而已,相信這絕對不會是玩家還需要掏錢出來買單的目的;這款MW65除了在外觀上有抓到小編的目光外(主觀),在實際體驗上面也同樣的讓小編覺得會想掏錢買下來使用,即便如一開始提到的價格需要15,900元,用過了就會覺得願意入手;相信很多玩家有使用了如Sony、AKG或是Sennheiser、Bose等推出的高階耳機,相信每一款版本都有其特色,這裡小編只是依自己的偏好來論,如果簡單的來給MW65做個結論,大概就是:細膩與精緻。 有關功能的部分前面都有介紹過了,純粹在實際的體驗上,除了耳罩的包覆性極佳以及頭戴式的部分因為皮革材質的柔軟度也有蠻優的舒適性外,Master & Dynamic MW65帶來的音樂聲音表現顯得十分細緻,嘗試了許多不同類型的音樂撥放之後,在低音與各伴奏樂器的部分可以在聆聽的過程中清楚的感受到,而不是一片混濁,音樂的層次表現都能完美呈現,特別是在一些敲擊性的樂器表現上,節奏感的俐落度相當鮮明,一些抒情歌的表現上也顯得極為溫暖,讓歌曲的旋律柔軟度提升不少,對於喜歡聽這類型音樂的朋友來說,MW65就是很好的推薦產品(美聲系)。 由於有內建ANC主動降噪功能,雖然分高、低與關閉等三種模式,但相比小編手上的Sony系列來說,MW65的表現算是比較中規中矩,反而啟動ANC時有些玩家會覺得降噪產生的不適感在MW65上面並不明顯(隔音性),戴著搭捷運邊聽音樂也不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環境中的噪音降低不少,就連在咖啡廳戴著聽音樂也不會因為店家磨豆子的聲音而感到吵雜。(特別說明一下:小編個人感受,降噪的部分每個人偏好會有差異) 至於電池耐用度,也把號稱充2小時可用24小時的官方說法實際試了一下,實際上小編測試的耐用度大概落在21~22小時左右,也算長時間了,如果不是一整天都戴著的話,充一次電大概可以用個3-4天(每天用約5小時左右),就算快充也容易,15分鐘可以有50%電量也足以應付需求了。 另外,MW65強調有支援的Google Assistant功能倒是相當方便,不論是透過右耳上的3按鍵可以輕鬆控制外,很多時候直接用說的就可以了(跟著小編說:OK、Google),而且語音辨識也還蠻OK的,連接Andrid手機當然沒問題,在iPhone上面也可以透過Google應用程式執行,對於手機一族來說,戴著MW65不管室內室外都很方便。 配對上也很容易,啟用藍牙就能輕鬆找到,官方資料為室內20公尺範圍的連接有效(藍牙4.2+aptX),但因為屋子裡面通常會有數道牆,就怕連接的連線狀態如果距離較遠不會很好,實際測試的感覺是沒太大影響,小編把手機丟在書房的桌子上,然後走到客廳、臥室甚至陽台,都還能夠連線運作正常無誤,聲音表現也沒有太大差異(不會因為連線問題產生斷續性),以室內20來坪左右的空間來說,使用MW65在家中隨意移動的聽音樂,沒有「線」制的感覺很不錯,更何況具備長效的電池使用時間以及可長時間配戴的舒適感,入手MW65的這些日子大概掛上個大半天也不會感到任何不適性。 這部分是個人使用體驗心得,提供做為參考,耳機這類的產品跟手機等3C一樣,其實也偏向主觀偏好,只不過小編在入手使用後的感覺相當不錯,誠如一開始說的,499美元、台幣15,900元的價格會不會太貴?喜歡的話,那就不是問題了! 最後,附上這款Master & Dynamic MW65的官方規格列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廠商名稱:Master & Dynamic 廠商網址:www.masterdynamic.com 代理商網址:常元國際有限公司 everwonder.com.tw 代理商電話:(02)2211-9668
-
Yeelight 智慧燭光氛圍燈,可藍牙控制、塑造絕佳氣氛的LED燭台
由小米生態鏈旗下照明公司Yeelight所推出的「智慧燭光氛圍燈」,是一款提供1600K色溫的LED蠟燭燈台,擁有絕佳的造型質感。燭台本身採用圓柱造型設計,頂部與底部皆以金屬材質來設計,搭配中間的透明壓克力材質,以及可透過順逆時針來旋轉圓柱以調整燈光亮度,再搭配LED燈芯採用精心的發光結構,不傷眼的設計,整體呈現出高貴典雅的浪漫氣息,適合擺放到家裡的任何地方,以營造不同的環境氣氛。 燭台底部提供3段式切換鈕,可切換開/關/藍牙模式,可支援藍牙4.2 BLE Mesh技術來與Android 4.4或iOS 8.0手機配對,再透過Yeelight App,來改變燭台的燈光情境(共有6種,例如可設定成呼吸燈模式)、燭台亮度(1~100%),並提供我的最愛(儲存目前亮度)、延時關燈(最多可延15分鐘)、韌體升級等功能。當然除了控制燭台之外,該App亦可與其他LED燈具做配對,以便透過一支手機即可控制多個燈具,以達到燈光同步控制與連動的目的!創造出場域的絕佳氛圍。 此外該產品也支援IFTTT服務,來設定起床或傍晚時的燈光,或設定開關門時自動開閉燭台,以成為智慧家庭的一份子。 Yeelight 智慧燭光氛圍燈,體積僅72x195mm,重量為430g,光通量為0.3~13流明。產品功率為6.3W,內建2100mAh鋰電池,充飽電後可連續使用8小時。搭配隨附的microUSB連接線,以及隱藏式充電孔設計,不僅為燈台充電與持續供電,讓燭台恆亮,也能增添整體美觀。然由於採用1600K暖色系,搭配13流明的亮度,因此適合放置到餐廳、飯廳,享受一頓燭光晚餐;或是放置在床頭櫃當床頭燈;亦可當成生日蛋糕慶祝使用,搭配動手把亮度調整到零來模擬吹熄蠟燭的動作,讓現場更增添科技感! 整體而言,Yeelight智慧燭光氛圍燈,適合需要蠟燭點綴的各式場合使用,以營造不同環境氛圍。讓生活更增添浪漫情趣、樂趣!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台灣小米通訊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www.mi.com 廠商電話:02-2192-1023 建議售價:1,395元
-
思念就要即刻說愛,QNAP「AfoBot阿福寶」智慧視訊裝置開箱
QNAP (威聯通)在台灣是數一數二的NAS網路儲存設備領導廠商,近年來他們開始將觸角深入家庭,並且結合AI語音辨識推出了陪伴型機器人「阿福寶」(AfoBot),QNAP從家庭的生活情境角度出發,提供影音生活娛樂功能,讓居家生活更輕鬆便利。 阿福寶本身是一台放置型的智慧視訊裝置,正面配有8吋的廣視角螢幕,可提供170度的視野角度,上方則是提供一顆FHD高畫質廣角攝影鏡頭,鏡頭為500萬畫素,支援一般照相和1080p錄影,並內建了32GB的儲存空間,可儲存使用者的寶貴回憶。攝影機可上下轉幅100度、螢幕機身則是提供360度的旋轉轉幅,而且阿福寶在進行視訊通話時,會自動追蹤人臉並跟隨轉動,視訊通話好輕鬆。 另外,阿福寶也具備高靈敏度的立體音效麥克風,可消除回聲和噪音,同時也具備環繞音效揚聲器,兩者相互搭配,確保視訊通話時的溝通品質。螢幕下方除了藍色電源鍵外,另有USB Type-C連接埠和記憶卡插槽,可增加儲存空間(內建32GB不夠用的話~)。機身的正面則是另有具備保護蓋設計的USB 2.0連接埠。 阿福寶在機身底座除了具備電源插孔外,另外也提供乙太網路埠(RJ45)方便使用者連線上網,其本身也支援WI-Fi無線網路連線,不想一堆線材接來接去的話,透過Wi-Fi其實就很方便。 初次使用阿福寶時,需要使用者利用QNAP的「AfoTalk」App進行連線配對(可透過Google Play下載),藉由App本身的QR Code條碼即可輕鬆設定,設定完成後,便可以直接使用手機App播打視訊電話,超方便喔。 另外,阿福寶本身也支援語音辨識能力,藉由說出「小福小福」再加上指令後,阿福寶便可以做到很多事,像是設定鬧鐘、天氣預報等等,另外也可以設定生活提醒,例如測試血壓、血糖、按時回診、服藥等等,幫助家中長者注意身心健康。同時,阿福寶也支援多種主流影音娛樂應用程式,整合KKBOX等多家影音內容平台,阿福寶具備NLU(自然語言理解)能力,可模糊比對語音指令,準確搜尋曲目和影片。 整體來說,阿福寶的定位設定在居家生活環境中,而為了讓家中長輩、小孩都能輕鬆無障礙的使用,阿福寶本身的設定較為簡單直覺,無論是一般的視訊通話,還是藉由手機App遠端監控畫面,甚至是一般日常的語音指令,阿福寶都擔任重要的家庭陪伴角色,身在遠方的遊子想到家裡長輩時,一通電話,思念便可立刻傳達。 廠商名稱:QNAP - 威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641-2000 廠商網址:
-
小愛同學妳來啦!小米AI音箱開箱試用,簡單聰明的智慧管家還送KKBOX半年資格
米粉們久等了!千呼萬喚之下,小米的AI音箱搭載AI智慧語音助理「小愛同學」終於登台啦! 來說說小米AI音箱的一些基本特色和規格吧!外型上走簡潔白色色系,整體看起來十分乾淨,頂端搭配按鍵盤,包含麥克風開關、播放/暫停、上下首、以及可設定模式的CH鍵,同時,整片按鍵盤周圍圓圈可藉由滑動來調整音量。底部則是電源插孔,同時配上整線槽方便空間和視覺整理。內部規格方面,則是具備64位元Cortex A53四核心處理器,時脈在1.2GHz,具備雙頻Wi-Fi功能以及藍牙4.1,可藉由電腦、平板、或行動裝置連接操作。 小米的這款AI音箱搭載360度收音的數位麥克風,並且可以同時對應遠距收音,使用時只需要隨時喊出「小愛同學」,音箱就會發出語音回覆,便可及時發出語音指令操作,內容包含天氣、路況、股市匯率、鬧鐘、算術等等,小愛同學都能輕鬆掌握!而且小米AI音箱也能和小米旗下智慧產品連動,透過米家App操控,現在就台灣市場來說,目前可操作的小米產品包含小米空氣清淨機2、石頭掃地機器人、米家掃地機器人等等,種類非常多元且豐富,可在小米官網查詢到所有支援的智慧產品。 此外,由於小米AI音箱這次引進到台灣市場,有鑑於台灣民眾並不像中國一樣使用QQ音樂和其他中國的音樂播放器,這次小米也特別和KKBOX合作,提供超過4500萬首音樂歌曲,以及超過100萬部的有聲書內容供消費者聆聽。同時,也推出限時活動,只要在2019年2月底以前購買小米AI音箱的話,就提供KKBOX免費6個月使用服務,只需要在購買以後使用小米AI音箱綁定KKBOX帳號即可。 啟動小米AI音箱並和手機App連接後,除了可透過聲控的方式進行功能操作以外,也可以藉由手機App操作和查詢基本功能。首先是綁定KKBOX帳戶後就能在App首頁操作音樂歌單和有聲書內容,App內其他功能則是包含控制其它智慧裝置功能的頁面以及顯示小米AI音箱功能的教學頁面,最後則是設定頁面。 小米AI音箱已經在2018年12月時正式開賣囉!只需要新台幣1495元的價格,就可以輕鬆把輕鬆好用的智慧管家「小愛同學」帶回家。未來小米也承諾將導入更多相關智慧產品到台灣市場,米粉可以多多期待! 廠商名稱:台灣小米 廠商電話:02-21921023 廠商網站:
-
CoVE iCafe 馬來西亞 旗艦網咖參訪,聯手ASUS創造優質電競體驗!
習慣印象大概組電腦就是在家裡玩電動,不過隨著電競概念的興起,電競代表的意義就不只是在家裡玩電腦而已,電競eSport概念走出了更多的格局與生活風格,這部分包括了Gaming Room、eSport Bar、iCafe、iHotel、eSport Class等等,在這次華碩的馬來西亞2018新品發布會中也有提及到;這次來到馬來西亞吉隆坡除了參加活動之外,也順便來參訪一下具有當地特色的iCafe。 位於市郊的CoVE eSports Hub就是一間主打教育訓練概念的iCafe電競網咖,老闆Jeevrn Raj Menon堅持以提供高品質電競環境與教育新一代年輕人對電競觀念的正確認知,開設了這間外觀明亮、內部配備高級,還能具備對戰模式的eSports Hub,在當地可是極為與眾不同,也讓當地的家長放心的讓年輕人可以來這邊放鬆,光是店內的工業設計風與明亮乾淨,就讓在裡面的玩家具備正向觀念,老闆也希望能夠延伸這樣的正向風氣,開設更多分店來改變更多當地對電競網咖與電競活動的正面思考與印象。 CoVE eSports Hub在整體的設計上採用了簡潔的工業設計風概念與明亮感,透過大面玻璃設計,區隔內外差異,吸菸區設置在外頭左右兩側,而室內則是採用了相當多部空氣清淨機來保持內部的清爽;一進門可以看到對稱左右各5台超大49吋4K曲面螢幕搭配賽車座椅與方向盤設計的全套賽車設備,透過SONY PS4可以直接玩起賽車遊戲,感官刺激相當不錯,1樓的左右兩側則是有PC設備的位置,透過與華碩合作的硬體設備,提供來體驗電競遊戲的玩家極佳的效能表現。 CoVE eSport Hub一共有2層樓,除了一進門的10台PS4賽車區之外,左右側的PC電競區則是同樣採用了目前最新配備,清一色都是ASUS ROG STRIX Z370-F主機板、Intel Core i7-8700處理器,顯示卡則是配置了ASUS ROG STRIX GeForce GTX 1080 Ti OC Edition以及ROG SWIFT PG258Q電競螢幕,支援G-SYNC,透過ASUS產品的加持下,提供了玩家極為不錯的電競遊戲體驗。 透過進門右側的推門可以上樓梯到達2樓區域,在2樓區域則是設置了多個區塊,以大螢幕搭配PS4的模式組成、共有16台配置,讓玩家可以在這裡輕鬆享受玩Game樂趣,這裡的概念比較像是提供一個舒適的VIP玩Game環境,當然就算要做為互相交流、開會使用或是需要討論戰術等等,都可以在2樓的會議區達成,舒適的座椅也讓來到CoVE的玩家可以盡情放鬆。 一樓進門左側就是櫃檯區,這邊可以看到全店的位置分布,當然也有收費方式的介紹,PC電競區1小時馬幣4元,約合台幣30元左右,而賽車區則是1小時馬幣15元,約台幣120元左右,相較於PC電競區是稍貴了些,至於2樓則是1小時馬幣5元。而CoVE也有推會員制,會員可以想一些折扣與福利,包括可以參加競賽,當然老闆也是有一些要求,想玩電競可是得不耽誤功課才行,也要有家長的同意。 →更多的【PCDIY!電競聯盟】: →更多的【PCDIY!顯示卡】: →更多的【PCDIY!電競部品】: →更多的【PCDIY!電競椅】:
-
ASUS Incredible Intelligence 2018馬來西亞新品發布會,全系列商用、家庭及電競平台展示現場直擊
一年一度的亞太新品發布會這次2018同樣也是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開,這次有別於去年只針對Z370主機板區塊、而是擴大到包括全系列商用平台與電競系列以及家用產品,主軸以最新的Z390平台主機板如ROG MAXIMUS XI APEX與ProArt/Mini PC、超大49吋曲面電競顯示器ROG STRIX XG49VQ與新商用機器人Zenbo Junior、電競路由器ROG RAPTURE GT-RX11000等,現場匯聚了多達數百位媒體與經銷商代表,活動相當盛大。 活動正式開始,由華碩全球副總裁許佑嘉領銜針對開放平台事業群全系列商用、家庭及電競三大主軸提出全面進化產品方案,表示華碩從近30年前以具備高度技術實力的主機板事業起步,現已成長為擁有多類型優異產品的全球品牌,而且各項產品持續獲得全球頂尖媒體與消費者的肯定。 現場還邀請到Intel副總裁David McCloskey來站台演說有關Intel最新產品與ASUS互相搭配的優異成果,第9代處理器Core i、Xeon與Core X系列都是效能表現最優異的好選擇。 優異的效能來自於優異的產品、團隊合作與工作夥伴的共同協力,華碩全球副總裁許佑嘉率先闡述了這一點,這次發表會的主軸也分成了3部分來介紹,包括了Smart Living、Business Solution、Gaming,而華碩在這三方面都已經推出有對應的產品線,因應市場的需求而推出的最佳產品,能夠符合未來所需。 電競系列由ROG Gaming總經理Kris Huang來做介紹,電競組成元素包括了更快速的網路、才能提供玩家不斷線的品質,更順手好用的周邊、滑鼠/鍵盤/耳機/無線充電鼠墊,高階顯示卡才能讓畫面品質提升、遊戲運作執行流場,超大49吋32:9曲面電競螢幕、144Hz更新率體驗最佳視覺快感,強大的最新平台主機板、提供玩家DIY與超頻及最佳效能表現,ASUS ROG提供了全系列的需求。 最後當然不能漏掉新一代的商務機器人Zenbo Junior,更迷你化的Zenbo Junior由華碩全球副總裁許佑嘉首度公開揭露,小巧體積還不僅繼承Zenbo的聽、說、動、看、學、表達與連接等基礎能力,並提供多元開發工具,可以透過SDK與Dialogue Development Editor語音編輯器快速輕鬆地建立專用的機器人應用程式。 最後面還有現場的電競比賽,遊戲為Call of Duty,直接透過現場賽事,也同步解說,讓與會人員都能體驗與感受ASUS電競產品的魅力。
-
擺脫「線」制、動靜皆宜,B&O E6無線入耳式耳機新登場
說到B&O這個品牌,相信對許多人都不陌生,來自丹麥的工藝設計,讓聽音樂也成為一種不同風格的享受;這次新推出的E6,由多次獲得Red Dot/iF大獎的丹麥工業設計師Jakob Wagner設計,訴求「擺脫線制」,採用了藍牙4.2規範,讓無線可以增添使用者更多生活上的可能與靈感,無線設計更是提供了使用者自由度,擺脫既有的有線束縛,工作、運動、休閒,都能夠盡情享受聆聽的樂趣。 這款E6目前推出有三種顏色,分別是香檳金(Sand)、尊爵黑(Black)、紫(Dark Plum),這可是延襲了B&O的經典元素與搭配上目前最新設計,才打造出來的全新無線入耳式耳機。E6不僅具備了B&O的獨特動感特色外,訴求「動靜皆宜」概念,透過Bang & Olufsen聲學工程團隊,以現階段最優秀的科技,結合藍牙4.2、ToneTouch(APP),調校出B&O最標誌性的音質表現,讓使用者可以擺脫「線」制與束縛,為生活增添更多無限可能與靈感。 E6採用了多達15道製作工序來完成近乎完美的設計要求,不僅E6的外殼設計可防汗水、濕氣、日常磨損外,連耳機線外層都採用了編織材質,規格上採用6.4mm驅動單體,支援aptX以及AAC解碼,搭配上B&O標誌性音質表現,充滿電後可連續播放長達5小時,甚至搭配上隨附專用的扣入式USB充電組,還能夠邊充電繼續邊聽音樂,幾乎在各方面都考量到使用者的需求。 E6的外部提供了B&O Logo設計,讓外觀看起來更具時尚造型,內部則確保耳機能夠完美貼合使用者耳型,附件也包括了提供不同尺寸的耳塞與耳翼(Comply運動耳塞、矽膠耳塞),可以依使用者需求自行更換,另外,還附上一個精緻絨布套,便利使用者外出攜帶。不論是配戴或收納,都能展現品味的與眾不同。 三鍵式的線控設計讓操作相當便利,E6具備了音樂播放與通話等雙用功能,透過三鍵式的短按、長按方式就可以自由調整音量降低、增加,以及接聽來電、拒接/掛斷電話、開啟語音助理等,只要短二兩下中間按鍵就能夠切換下一首歌曲、短按三下就能切換上一首歌曲。 使用上只要透過藍牙配對即可,B&O也提供了專屬ToneTouch APP,透過這款APP可以輕鬆的調校E6的音質表現,四象限設計的音質調校方式,讓使用者可以直覺式的調整個人化風格,讓E6為您傳達最佳化的聲音效果。線控部分也很容易入手,三鍵式設計讓使用者只要單手輕按就能調整音量與選曲,當然也包括了接聽來電與拒接/掛斷等功能,E6更具備了磁吸設計,掛在頸上不用時可直吸磁吸,同時也會自動關閉電源。 實際配戴使用的結果,長時間配戴也不會造成耳朵負擔,這一點歸功於E6對於配戴者的耳道貼合完美設計,線控位置也容易使用操作,便利的扣入式USB充電組的確相當方便,就算不外出當作一般耳機使用,也不用擔心電力續航性的問題,邊聽邊充也十分輕鬆容易。在音質表現部分則令人滿意,E6表現出的乾淨音質可以讓使用者盡情享受音樂的動感世界,至於電力的耐用度方便,小編連續使用E6來聽音樂數小時,發現其實續航力還蠻長的,對於使用者來說,充一次電可以間斷性的使用長達一整天以上(畢竟不是一整天都一直在使用),官方規格標示則是連續播放可達5小時。 總和來說,實際體驗的感覺相當不錯,而且重量也相當輕(耳機本體21g),就如同B&O官方說的,E6讓節奏、瞬間就能夠隨聲啟動,動靜皆宜、愛不釋手,這一點的確是的。 廠商名稱:Bang & Olufsen 廠商網址:www.bang-olufsen.com/zh-TW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電話:(02)8666-0168
-
雲端串流遊戲是未來?Microsoft和Google相繼參戰
許多科技公司和遊戲廠商相信「雲端串流」是下世代遊戲的未來,包含Nintendo Switch目前也已經有兩款採用雲端串遊的遊戲(《惡靈古堡7:生化危機》和《刺客教條:奧德賽》)。現在,Microsoft的Xbox One和Google也相繼加入這場戰局。 Microsoft其實早在今年的E3 2018上就已經透露過雲端串流遊戲的計畫,將會透過伺服器負責遊戲所需運算,再將內容藉由網路串流的方式傳輸到不同的裝置上,讓玩家能不受硬體限制。目前Project xCloud的測試已經開始展開,透過藍牙連線讓Xbox One搖桿和配對的手機或平板電腦遊玩,另外也可以使用虛擬的觸控搖桿(官方特別強調會盡量讓小螢幕也能有大操控)。 Project xCloud將藉由特製的PC/Xbox One「Blade」伺服器進行運算,並且透過微軟在全球140個國家建置的Azure資料中心提供串流服務,玩家將可以透過現行的4G網路和未來的5G網路進行串流。當前的測試頻寬為10Mbps。(不過該資料中心目前台灣貌似是尚未建置阿QQ)。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V_xrisMko 不同於Microsoft利用行動裝置作為雲端串流的平台,Google的做法是利用自家的Chrome瀏覽器,早前小編曾為大家報導過「Google的目標是希望能讓玩家使用Chrome就能玩《巫師3》。」從最近在國外媒體Kotaku進行的測試來看,結果看來還不錯。 測試使用的遊戲是目前當紅的《刺客教條:奧德賽》,國外的測試人員使用的是2013年版本的Macbook Air,他使用的網路頻寬是25Mbps和70Mbps兩種環境。根據該測試人員的回饋,他認為Google達到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兩種環境的測試,都達到超低延遲的結果。不過,他也承認,他無法在遊戲中達到60fps的水準,而且似乎也沒有畫質設定的選項。 不過,必須考量的一點是,Google的Project Stream是使用網頁瀏覽器來串流的,有這樣的心理建設之後,就會覺得能有這樣的表現已經很不錯,畢竟是用瀏覽器在玩3A級遊戲啊! 相信到這個時候,大家應該都跟小編一樣想問這個問題吧!目前各家廠商和科技公司都是這麼認為的,至少這可以被認定是當前遊戲的「時代潮流」,Nintendo Switch進行的兩款遊戲測試,其實就各方面來說都是在對這項新的遊玩體驗進行玩家回饋,但這麼做的付費方法是什麼?月(年)租費。以Nintendo Switch的兩款遊戲來說,都是以購買「季票」的方式遊玩,購買以後可以在限定天數內遊玩遊戲,時間到了以後如果要繼續玩,就必須另外購買季票。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feKJzRS9V8 ▲《惡靈古堡7:生化危機》Nintendo Switch官方宣傳片,採季票遊玩制,和雲端版《刺客教條:奧德賽》相同。 這不禁讓小編想起Microsoft和Google最近陸續推出的套餐月租費服務,也就是Xbox All Access和Google One,或許有可能就是未來整合到串流遊戲的付費方法。 Xbox All Access是Microsoft讓玩家以月租費的方式,以每月固定的金額獲得包含主機(連續付費兩年)、Xbox One Pass、金會員等軟硬體服務的組合包;Google One則是Google旗下服務的整合和空間升級,尤其是Google Drive、Google Photo和Gmail三種服務。 在Project xCloud和Project Streaming開始進行測試的當下,未來或許有可能就會是將該串流服務整合在這兩項服務中,讓玩家們可以有完整的使用,Microsoft陣營的玩家可以利用Xbox All Access在自家使用主機遊玩,出外以後就可以串流到行動裝置繼續玩;Google則是讓玩家可以直接對Project Streaming的串流遊戲進行畫面截圖或錄影,並且直接儲存在Google One空間中等等,可能的變化性很高。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還必須考量到玩家的網路頻寬速度,以目前上述兩家的測試標準來看,普遍應該都需要至少10 Mbps的速度才能穩定的傳輸,更穩定的話就至少要20 Mbps或25 Mbps了。另外一個重點就是上述兩個串流平台必須登陸台灣才行,以目前來說,小編今天已經收到Google One可以升級的信件通知了,至於Xbox All Access目前則是尚未看到有要在台灣推出的消息,只能靜觀其變。 無論如何,隨著5G的到來,雲端串流遊戲或許真的有可能變成下世代新遊戲體驗,雖然還有段時間和距離需克服,但勢必是會到來的。以後就會看到人手一支手機/平板然後在玩《巫師3》阿、《決勝時刻》阿這些遊戲了XD!
-
欣欣秀泰影城柏晶廳,台北市最好的精品級電影院!
你還宅在家打電動、看影片嘛?覺得看電影不就是這麼回事,頂多花點錢升級到IMAX,多個3D等級的影音享受?那你就錯了,時代在改變,電影院升級的腳步也沒有停下來過。看電影不應該只是螢幕跟劇情給你的感受,其他的劇院服務跟環境,這樣的精品級電影院服務,才會讓你有VIP的尊爵不凡! 數位家庭的興起,雖然可以在家透過DVD、Blu-ray電影光碟,搭配平面電視、播放器與家庭劇院,享受到比擬電影院的聲光效果,但要達到真正身歷其境,彷彿來到電影劇情裡面,非得到真正的電影院看電影不可。 長久以來,台灣電影院市場競爭激烈,業者除了朝向大螢幕、數位播放、3D電影院與影城型態發展之外,現在也出現了訴求VIP服務的精品電影院,專屬的售票區、限量的座位、舒適的座椅、高級化妝室與精緻的餐點飲料,就是要提供給消費者更舒適的影音享受。 廳數:14廳,總座位數:1,553個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247號,電話:(02)2537-1889 ※精品級電影院:欣欣秀泰影城柏晶廳 廳數:10廳,總座位數:1,464個 地址:台北市峨眉街52號,電話:(02)2375-1669 廳數:6廳,總座位數:405個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4段136巷3號,電話:(02)2367-8999 廳數:17廳,總座位數:1,200個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縣民大道二段3號,電話:(02)2968-5588 廳數:12廳,總座位數:1,581個 地址:新北市樹林區樹新路40-6號,電話:(02)2686-8769 廳數:11廳,總座位數:1,095個 地址:新北市土城區學府路二段210號,電話:(02)2260-3398 廳數:17廳,總座位數:2,633個 地址:台中市東區南京路76號,電話:(04)-2211-7988 廳數:16廳,總座位數:2,140個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文心南路289號7樓8樓,電話:(04)2473-5989 廳數:11廳,總座位數:1,408個 地址:嘉義市西區文化路299號,電話:(05)227-7177 ※精品級電影院:嘉義秀泰巨幕廳 廳數:8廳,總座位數:1,033個 地址:基隆市信一路177號,電話:(02)2421-2388 廳數:9廳,總座位數:1,253個 地址:花蓮市國聯五路69號,電話:(03)8339838 廳數:8廳,總座位數:882個 地址:台東市新生路93號,電話:(089)327755 對於不少人而言,看電影是一成不變的。不就是去買張票,然後等入場、開演時對號入坐這些既定也幾乎很難改變的事實。 情侶約會,看電影幾乎是例行公事。只要花大約三百元的票前,兩個人大概六百元就能消磨半天的時間。這些費用還是只電影本身而已,看電影不帶一些食物幾乎是非常困難的。買個麥當勞、肯德基很常見,或者到附近的超市買飲料、零食,也是個經濟實惠的作法。銀兩多一點的朋友,就一路都給電影院包了,直接跟他們買爆米花、吉拿棒加上可樂。 看電影的開銷加上食物的預算,一個人實際要花的錢也許450~500元(有的人看完之後還要再來吃一頓)。現在只要多花一點錢,不過600元就能有VIP的精品級電影院服務。食物幫你準備好,劇院的設備沒有降級,而且還幫你升級了座椅。這樣你願意感受一下VIP服務嘛? 業者標榜VIP服務,可不是像一些集團頂多附上食物然後讓你購票免排隊之類的。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旗下擁有全省多家大型電影院的老字號秀泰影城。 這次,我們直接到欣欣秀泰,就是要帶領大家來精品級電影院現場,瞧瞧它的廬山真面目。這次很高興,PCDIY!獨家專訪了副總經理廖偉銘先生,親自為我們介紹台北市最好的電影院,欣欣秀泰影城柏晶廳!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247號,電話:(02)2537-1889,總座位數:26個 地址:嘉義市西區文化路299號,電話:(05)227-7177,總座位數:318個 ※螢幕尺寸:22M x 15M,Barco 4K雙槍投影 在介紹VIP電影院之前,我們好奇的還是秀泰集團的發展歷史。在台灣電影院已經集團化經營,並且曾有外資大舉入侵。秀泰影城為何能屹立不搖,傲視同業。廖副總經理提到:「我是一個在電影院內長大的人,小時候放學的工作就是家裡的劇院幫忙,休閒娛樂就是看電影。」 提到欣欣晶華的營業時間依據最後一場電影甚至可以到半夜兩三點,在台北市應該很難找到比他們還晚的(多少是因為林森北路的生活型態)。 原本以為這樣已經很了不起了,他回憶起九零年代的榮景:「在ID4還有侏羅紀公園上映時,每天最後一場電影可以到清晨四五點。然後早上六點又開始早場,夜班跟早班幾乎沒有休息,直接就可以交班。」可見現在的營業時間真的不算什麼。秀泰影城四十年前就開始經營,從二輪片到首輪電影。副總經理的父親當過製片,還畫過早期電影院牆上的大型手繪看板。我們相信全台灣應該沒有人比他們還了解電影院這個娛樂產業。 廖副總經理原本的專業是生物醫學,深受美式教育影響,放眼台灣的劇院經營已經趕不上時代。十多年前回到家裡幫忙,決定徹底改造整個生態。當時華納集團怎麼攻佔台灣的平民娛樂,相信稍有年紀的讀者都知道。 電影院的播放設備是一個願意砸錢就能立竿見影的投資,欣欣秀泰在這點當然不落人後,完全數位化的播放設備。音響器材更是經過精心調校,有同業最多的低音單體。選用最高級的連接線材,廖副總笑著說光是線材就讓他們花了二百萬以上,配合多組擴大機,當然有最具臨場感的聲音。全套設備通過杜比音效的認證,為了維護品質還會定期對所有音響調整。 要知道,這些音響的瞬間爆發力會讓他們震動移位,唯有精確調整才能回到新買時的表現。 電影院要獲利,最重要的就是廳要大、座位要多,這樣才能一次容納最多客人。要賺錢也就要靠這樣,尤其強片上檔時更能理解座位多的優勢。電影院改裝時也朝座位增加為目標,但是令同業訝異的欣欣晶華在改裝之後,還少掉了四分之一的座位。原本所有廳數加起來二千個座位縮小到一千五百個,等於是營利的能力馬上先砍四分之一。 但是結果出乎意料,到目前為止欣欣晶華的營業額平均比改裝前成長三成。他們可沒有因為改裝而漲票價喔!一般廳270元的票價,在台北市首輪電影院應該是數一數二低的。座位變少之後換來的是座位加寬,沒有以往的擁擠。寬敞的走道,上廁所請人借過沒有一般戲院的尷尬。最重要的,配合前方螢幕的落地設計,全場沒有任何死角。以往認知中比左右兩邊還糟糕的第一排,現在竟然是賣的最好的。視野理想,完全不用痛苦的抬頭。 筆者實際觀察多數電影院的狀況,電影院開演時,一二排的座位總是空下來賣不出去,要這樣的第一排幹嘛?廖副總經理用很量化的數據說明:「一個人在看電影時花最多時間的地方就是看電影這件事,有90%的時間都在他的座位上。當然要給消費者在看電影時最舒適的感覺」連一般廳都能做到這樣,更遑論柏晶廳有多VIP了! 柏晶廳內只有26個座位,這種數目彷彿是私人電影院一樣。走到裡面看到超寬敞的大型沙發座位(還是暗藏玄機的電動可調式沙發),配上旁邊的拖鞋還有贈送的爆米花,好像在家裡一樣。 座位旁邊還附電源插座,可以讓你充手機的電,忽有重要公事可以拿出電腦配合無線網路使用(甚至嫌電影太無聊還可以拿出小筆電上網)。嫌冷氣太冷又沒有帶外套?沒關係,毛毯早就先幫你準備好了。獨一無二的柏晶廳只有一個,同時上檔的電影那麼多,要選擇播哪一部呢?欣欣晶華的作法是就播當週票房最好的電影,這樣才符合消費者的期待。 柏晶廳只有26個座位,倒是很適合拿來進行其他電影欣賞之外的活動。事實上他們有提供包場的服務,只要15,000元(等於是優待1個座位)就有3個小時半的使用時間。這樣的費用對一些機關團體、公司行號辦活動真的超划算。超大的螢幕誰說一定要看電影?拿來接電腦放投影片做產品發表也很合適。產品介紹完直接看電影,大家都開心,15,000元花下去的效益無價。 的確有不少的公司選在柏晶廳辦活動,這點提供有需求的玩家做個參考。包廳包場倒也不是公司辦活動的專利,就曾有影劇名人、商場大亨為了隱私等考量,包下來請親朋好友觀賞首映。如果你沒有拍電影的本錢,整個場子包下來求婚使用也是很實際。 如果柏晶廳只是劇院內的設備好,要收你600元一張票恐怕難以接受。還記得前面有提到「包吃包喝」嘛?柏晶廳提供了點心、零食還有麵包之類的食物。喝的部份,除了罐裝飲料之外還有咖啡紅茶。罐裝飲料還包含法國進口的玻璃罐裝氣泡式礦泉水,看得出來欣欣秀泰真的是作口碑的。這些食物無限量供應,開演前90分鐘就可以使用。裡面還有書報雜誌跟專屬廁所跟化妝室,高級程度不下航空公司的貴賓室。 嫌Mini Bar的食物不夠味,還可以付費購買欣欣秀泰特製的熟食,像是雞柳條、鹽酥雞、雞米花。無論食材的選用,或是後續的油炸、調味都與眾不同。這幾樣秀泰美食不是VIP廳的專利,即使你只買一般廳的票也可以付費選購。我們知道多數玩家的心聲,總是以C/P值作為消費的考量。多數戲院從爆米花開始就是不成比例的高價,多數人通常不會想嘗試。但是欣欣秀泰的爆米花不管甜的、鹹的,口感都非常好。不是用那種25元一包等級的食材,放到機器內加熱後調味。寫了再多,都不及你親自去感受一次實在。 欣欣秀泰影城裡面的SHOWCAFE,也是一個約會休憩好去處,這個咖啡廳可不是隨便讓外面的咖啡店簽約承攬,是廖副總的弟弟經營的。因為對咖啡的喜好與獨特品味,加上無比的堅持,在欣欣秀泰直接服務同好。 一般戲院現在都會禁止攜帶外食,這點也要嘉獎一下秀泰影城的大方。原則上沒有大幅禁止食物,他們也認為:「食物味道再重,是能有多誇張。」站在體貼消費者的角度,請工讀生嚴格檢查只是顧人怨而已。從劇院環境到這些會影響消費者觀感的小細節,都能體會秀泰影城的貼心與人性。 任何公共場所,只要環境不潔、空氣污濁,終究會讓消費者的荷包淘汰。電影院是一個封閉式的環境,對環境的感受,消費者很快就能意會。秀泰影城的每一廳,進去之後就是乾淨無味空氣。這真的很不一樣,台灣的氣候潮溼,加上電影院因為防火等考量,需要佈置大量的地毯。隔音等考量,牆上又是大量的海綿。隨處可見的座椅,上頭的座墊材質。這些都是容易聚集水氣導致發霉,散發病菌的來源。 秀泰影城在每個廳都放了工業用的大型除濕機,二十四小時開啟循環運轉。他們知道,一旦只要潮溼發霉發生,那個味道就難以清除。另一方面,這也是為了昂貴的音響與播放設備著想。電子設備受潮,之後可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廁所也是消費者看得見、能感受的地方,從秀泰第一代長輩經營時就深知整潔的廁所意義重大。只要不乾淨,就會影響消費者下次對戲院的選擇。其實在本次採訪之前,筆者就有從其他媒體看到廖副總親自掃廁所帶領員工的新聞。加上也曾經到欣欣秀泰消費過,早已親身感受到他們對廁所的要求,可不是讓他們有機會先「特別重點加強」。 目前消費者到電影院,幾乎有不少都是充著信用卡公司給的優惠而來。例如筆者這種原本到電影院看電影次數寥寥可數的就是,真的會為了信用卡優惠而去看電影,而且還特別配合信用卡公司給的優惠時段消費。這不只在台灣,世界各地的連鎖電影院幾乎都有這個現象。我們對這情形也很好奇,為何信用卡的競爭把戰場延伸到電影院了?很高興廖副總給我們解答,讓這整套運作模式有「電影院官方說法」。 在談電影院的信用卡優惠之前,要知道電影院光是收門票錢幾乎難以有盈餘。不是多數人認知中:「買到影片的母片,然後就可以播放收錢。」全球主要的發行片商,對電影院的票房幾乎都會收取50%的票價,這就是他們的權利金。如果你覺得50%已經很多了,不好意思,第一週的票房收取65%的權利金非常普遍。你也許更好奇了,片商怎麼知道實際到底有多少票房?乾脆電影院自己少報,減少權利金的負擔。 片商比這戲院還要精明,他們有自己嚴密的監票機制,委託市調公司或是找工讀生實際入場清查都是。到這邊可以感受到一家電影院要賺錢有多麼不容易了,片商必收的權利金加上一家電影院必要的人事、水電等管理維護成本。基於這些理由,信用卡公司的大方招待完全由他們自己買單。(讀者可以想像這些發卡公司玩週一到週四買一送一、六折,信用卡公司要補貼給電影院的費用有多龐大,真的是競爭很激烈)何必信用卡公司的行銷活動,由電影院分擔吸收?一些片子本身就夠賣了,根本不必加入促銷的流血行列。 更有趣的一點,秀泰影城過去玩過一招:「只要某銀行發的卡,來買票直接給優惠。」他們直接吸收這些銀行的卡友來消費,完全不必知會信用卡公司簽約合作。銀行自己還嚇一跳,但是本身也沒有實際的成本發生,也拿秀泰影城沒輒。但是在過去沒有設計會員的機制,是人力成本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個資。只要有會員,就要特別設計資料庫管理。「會員」更在乎的是加入會員有什麼實質的好處?與其搞得這麼麻煩,不如直接從服務品質還有優惠的票價直接反應給消費者。 台灣各大連鎖電影院幾乎都有官方網站,提供影片資訊、時刻表甚至訂票的功能。但是秀泰影城長久以來都是架設在痞客邦的網頁下(這常常讓使用搜尋引擎找他們網頁的讀者有點怕怕的,是不是走錯地方了),廖副總說明這的確是他們的官方網站。長期經營下已經有固定的訪客,幾乎不太會取消這個部落格型態的網路行銷模式。 但是他們其他的點子不斷在醞釀,例如時下最流行的智慧型手機,App訂票提供完整的服務,就是他們的秘密武器。查詢電影時刻表與影片摘要這種基本功能當然不用說,優惠活動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甚至以後用手機軟體就能購票的應用,都有可能在秀泰影城的手機軟體出現。目前最實際、不錯過任何優惠方案,加入秀泰影城的Facebook粉絲團就對了。 電影這個娛樂事業一直有一種特性:「願意花錢的人就是願意花錢」,尤其現在網路P2P檔案分享技術加上寬頻普及,院線片直接在網路上交流的狀況很常見。但是為什麼電影院在台灣這幾年即使經濟不若以往,依然有廣大的影迷願意花錢看戲?追求精神生活當然是理由之一,最大的原因在高品質的影音享受還是要靠電影院才有辦法。藍光高畫質、3D立體劇場,這種要在家庭劇院下玩起來成本不低,而且取得影片的代價也很高(特別想看的院線片,也非第一時間可以取得)。 除非特殊狂熱者,誰會一部片看兩次以上?經濟效益考量就非常不划算了,不如買張電影票實在。院線片可以在家下載又如何?幹嘛讓那粗劣的畫質折磨自己的眼睛。秀泰影城的柏晶廳VIP級專人服務,更是在家裡得不到的。花600元買全套的享受,真的是相當值得的! 廠商名稱:SHOWTIMES - 欣欣秀泰影城 廠商網址: 廠商粉絲團: →更多的【PCDIY!官方】: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商圈動態】: →更多的【PCDIY!洋垃圾】: →更多的【PCDIY!歪國貨】:
最多人點閱
- 陽泰Yantouch EyE Speaker藍牙喇叭實測開箱,兼顧時尚與光氛特效揚聲器頂尖之作!
- 小米空氣淨化器2實測開箱,智慧家電中物超所值的空氣清淨機精品!
- 欣欣秀泰影城柏晶廳,台北市最好的精品級電影院!
- 快速充電!一次為4支手機提供滿滿能量,BUFFALO 4A大電流USB充電座開箱實測 →iBUFFALO BSMPA09
- 華碩ASUS ZenFone 3實測開箱,台灣品牌智慧型手機中的優質精品!
- 電費爆表》解放電費帳單,酷夏省電大作戰!
- iBUFFALO BSMPA09大電流USB充電座實測開箱,4A出力充電器中的優質精品!
- 旗艦榮光再現,Nikon D7200數位單眼相機實測開箱!
- 海島度假首選,Nikon COOLPIX AW130防水相機實測開箱!
- XYZprinting da Vinci 1.0 AiO實測開箱,3D掃描列印一體機中的玩家精品!
- 輕巧簡單,隨手就拍 ,Polaroid Cube骰子相機實測開箱
- 華碩ASUS ZenPad S 8.0實測開箱,物超所值的台灣品牌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