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卡
-
AMD再出招,RX 6700 XT於3/18降臨中階顯卡戰場、Ryzen 3000系列也將可用SAM黑科技!
無論是在高階、中階還是入門顯示市場,NVIDIA都已接連推出RTX 30系列4位公子出來應戰,分別是RTX 3090、RTX 3080、RTX 3070、以及4公子RTX 3060與其分身變體RTX 3060 Ti;再來看看紅方陣營,AMD端出了RX 6900 XT、RX 6800 XT、RX 6800,因應高階玩家的需求,而除了真香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多餘的形容詞? 然而在中階與入門市場遲遲未應戰的AMD,終於在Where Gaming: Ep.3中推出了RX 6700 XT,當然,同是RX 6000系列一夥,RT 6700 XT亦使用了RNDA2架構,具備40個CU、Game Frequency達2,424MHz,並且具備96 MB Infinity Cach,在功耗方面,與RX 6800相比,從250W降到了230W,記憶體的話,則調為192 bit,搭載12GB GDDR6記憶體,更支援AMD黑科技SAM(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 RX 6700 XT來勢洶洶地降臨戰場,矛頭抓準了RTX 30系列的三公子RTX 3070不放,在AMD所釋出的官方測試效能數據上,RX 6700 XT在1440P解析度上,並且在設定最高畫質的條件下,《刺客教條:維京紀元》的FPS來到82幀、CyberBug....Cyberpunk 2077的FPS則有71幀,《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能達到97FPS幀率,說起來將會完全輾壓RTX 2080 Super。 而在開啟SAM功能之後(但沒有開啟光追)的情況下,也與RTX 3070與RTX 3060 Ti打得有來有往。而RX 6700 XT預計將在3月18日上市, 售價約為美金479元,大概是台幣1萬3上下,加上鬼島稅的話,可能會落在1萬5左右。 當然在3月18日上市的RX 6700 XT,除了公版卡之外,各家廠商也會在當天推出AIB自製卡,並且「供貨量」會比上一波的RX 6000系列還要來得多,不過AMD似乎忘記了如蝗蟲般的礦工,相比NVIDIA砍了RTX 3060四公子的挖礦效能,AMD似乎沒有任何阻止礦工的計畫。(啊這樣小編好奇,供貨量提升、礦工一來,還不是一樣意思?) 除此之外,本來SAM技術是只能在Ryzen 5000系列與RX 6000系列合璧之下,才能使用的黑科技,但在Where Gaming: Ep.3上,AMD丟出了另一個重磅消息: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也可以透過SAM技術獲得效能加成,最高能額外獲得16%的提升,玩家們只須更新Radeon Software驅動與主機板BIOS即可使用,不過,到底什麼時候可以用呢?關於這點,AMD還在賣關子。 對了,跟各位玩家分享一下,昨天小編隱隱約約、半夢半醒,好像夢到女朋友送給小編一台Ryzen 5000系列與RX 6700 XT的3A平台筆電,但醒來發現什麼都沒有,一個心情失落啊,害我今天上班差點遲到。(哭啊)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NVIDIA出手砍了鼓風扇版AIB自製RTX 3090,都是為了CMP HX系列顯卡?
去年9月,技嘉公布了採渦輪設計的RTX 3090 Turbo 24G,但卻在初五開工後不久的那週,技嘉卻突然撤銷了這張即將推出的RTX 3090,然而,不僅技嘉,所有擁有可以自製NVIDIA GeForce RTX 3090的廠商,都先後在官網刪除了鼓風扇版的RTX 3090,可問題是,只單單刪除了鼓風扇型RTX 3090,RTX 3080與RTX 3070都還留存著,這到底是為什麼? 目前還不能確定實際原因,但根據老黃前陣子的動作來看,透過特殊的驅動程序來大砍新發布的RTX 3060挖礦效能,並推出針對挖礦需求,推出新系列CMP (Cryptocurrency Mining Processor) HX系列顯卡,且一樣交由華碩、技嘉、微星等合作夥伴生產,4款型號分別為30/40/50/90 HX,會不會就是因為CMP HX系列顯卡將會搭載鼓風扇,所以砍了鼓風扇型RTX 3090的發售? 但為什麼某些RTX3080/3070的鼓風扇版依然還在、沒被下架呢?老黃刀法一天比一天精進,伸手砍向合作夥伴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比特幣接連大漲,礦工事業蒸蒸日上,CMP HX系列的發售到底能不能一解顯卡缺貨的困境?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區塊鏈,在數位化時代之下,已經逐漸可以影響到我們這些一般玩家了嗎?還是早已溫水煮青蛙般地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二月號的 NVIDIA Studio 驅動程式提升對 Blender、V-Ray、Redshift 及 Autodesk Arnold 的支援能力
2021 年二月號版本的 Studio 驅動程式針對市場上的四款熱門渲染器提供更強大的支援,包括 Blender、V-Ray、Redshift 及 Autodesk Arnold。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創意應用程式採用 NVIDIA DLSS 技術。新款 GeForce RTX 30 系列 Studio 筆記型電腦,以及為創作者而生的 RTX 3060 桌上型電腦 GPU 產品也已上市。 頂尖的開放原始碼 3D 創作應用程式 Blender 讓使用者在對煙霧、火焰、雲朵和塵埃等量體進行渲染作業時,可以享受到更豐富的互動性,這有賴於 Blender Cycles 2.92 中新加入支援 GPU 加速 NanoVBD 的功能。 NVIDIA OptiX 現在支援混合渲染功能,使系統中每個可用的 GPU 和 CPU 都可以充分被使用,確保最大化利用系統資源。在開啟 OptiX 之際也能進行烘焙 (baking) 作業,使藝術家能夠不間斷地使用最高速的渲染軟體。 最後,當 GPU 完成任務後,NVIDIA GPU 可以自動幫助渲染要由 CPU 進行渲染的模型,這個稱為圖塊竊取 (tile stealing) 的過程進一步提高了混合渲染的效能。簡而言之,只要使用 Blender 進行渲染,無論是什麼任務都會有更好的成效。 V-Ray 3D 是具備世界一流渲染能力的軟體,專為藝術家與設計師所打造,以創作栩栩如生的逼真畫面。 原本就能大幅提高渲染效率的 Light Cache 現在又加入經過 GPU 的加速,更加快像素開始渲染的速度。 在幾何圖形或材質紋理超過 GPU 記憶體的負荷能力時,核外渲染將會使用系統記憶體以處理更龐大的場景作業。 這項極為重要的功能已開始支援所有 V-Ray GPU 功能,任何場景都可以使用它來處理。 此外,藝術家現在可以搭配 V-Ray GPU 的執行速度使用tyFlow進行渲染,tyFlow為廣受歡迎的粒子模擬 3ds Max 外掛程式。 專為滿足當代高階生產渲染作業特定需求而打造出的強大 GPU 加速渲染器 Redshift,有幾項令人興奮的更新。 OptiX 7.2 已完全支援 Redshift 中的 NVIDIA RTX 光線追蹤功能,更進一步提高了效能表現。 OSL 著色器的支援讓 Redshift 用戶能夠編寫自己的著色器,或是在渲染社群中使用 OSL 著色器,就算是不同的渲染器都加入了更多的著色可能性。 升級後的毛髮著色器可以創造出更逼真的光照效果,同時提供藝術家易於使用及內建降溫的變化功能,讓畫面更加寫實生動。 Redshift 也獲得 NVLINK 的支援。具有超大模型的專案可以共用多個 GPU 的 VRAM 來渲染大型場景。 專業級的 3D 渲染應用程式 Autodesk Arnold 提供多款可用於生產作業的工具,能夠可靠地管理複雜的角色和場景,並解決高難度的照明設定問題。 現在可以在 Arnold 中使用圖塊渲染功能,讓 GPU 記憶體有限的創作者能夠更快地進行渲染。 拜 NVIDIA DLSS 2.0 (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深度學習超級採樣) 技術之賜,遊戲玩家們都很熟悉 NVIDIA RTX GPU 所創造出更為逼真寫實的畫面。DLSS 技術利用人工智慧 (AI) 將使用低解析度渲染出的影像,變成擁有更高解析度的畫面,而且是在 RTX GPU 上,使用稱為 Tensor Core 的專用 AI 處理器即時執行這個作業。 這個強大的工具也是內容創作者的好夥伴,特別是在執行虛擬生產和建築視覺化這一類需要用到複雜運算作業的任務時。 現在已有十餘個創意應用程式採用 DLSS 技術,類型囊括建築、產品設計到虛擬生產。 最新上市的 NVIDIA Studio 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電腦搭載先進的 GeForce RTX 30 系列 GPU、超高速記憶體及儲存空間、生動鮮明的色彩顯示能力和精密的工程設計。 在最新的 Studio 系列產品中,各位熟悉且信任的硬體合作夥伴提供了功能齊全的筆記型電腦與超強大的桌上型電腦: Gigabyte Aero 15 & OLED Gigabyte Aero 17 & HDR Razer Blade 15 Base & Advanced Razer Blade Pro 17 新版 Studio 驅動程式同樣支援今天發表的 GeForce RTX 3060 桌上型 GPU。GeForce RTX 3060 GPU 提供加速光線追蹤、AI 和高解析度影片處理能力,以及 12GB 的影格緩衝,售價329美元 (新台幣含稅10,900元) 起。 於線上舉行的 NVIDIA GTC 大會匯集眾多優秀的創意人才,他們希望點燃創意、培養新的技能與建立新的人脈。GTC 2021 線上大會將在 2021 年 4 月 12 日至 16 日舉行,由 NVIDIA 執行長暨創辦人黃仁勳的主題演講為大會揭開序幕。 GTC 2021 大會開放免費報名,與會者可以參加所有直播會議、互動式小組討論、展示活動、研究海報展示等。
-
速度狂飆!華碩GeForce RTX 3060 12GB系列顯示卡 玩家首選
瞄準中階市場,華碩推出搭載最新NVIDIA GeForce RTX 3060 12GB GPU晶片的ROG Strix、ASUS TUF Gaming/Dual顯示卡,採用NVIDIA Ampere架構及超大12GB記憶體,提供出色的散熱解決方案、強化的電路板與穩固的電源設計,使玩家沉浸於細膩生動的3A遊戲視覺,並在繪圖處理、直播串流、多工作業感受絕倫效能! ROG Strix GeForce RTX 3060 12GB顯示卡以強大散熱設計,滿足玩家對光追遊戲效果與競技遊戲的超高FPS渴求。2.7-slot散熱器表面經MaxContact技術拋光,提升熱轉移效率,搭配三個軸向式風扇,降溫再進化,全速運算不受限;優異的Super Alloy Power II供電技術,可在毫秒內供應數百瓦電力。除顯示卡側邊外,特別於背板增加可自訂編程的ARGB燈效,打造華麗電競氛圍。 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60 12GB顯示卡擁有卓越運算能力與散熱效果。背面寬敞通風口可避免熱源累積;TUF Gaming所有組件皆以耐用與性能為標的,尤以軍用等級認證的電容器,使其在競品中出類拔萃,每張顯示卡皆通過144小時嚴酷驗證,確保完美發揮。硬派全金屬外型,適合喜愛軍武風格的電競玩家。 ASUS Dual GeForce RTX 3060 12GB展現「散熱」與「裝機彈性」的極致平衡。顯示卡長度只有20公分、厚度僅2-slot插槽,搭配兩個軸向式風扇,即使在小型機殼,亦絲毫不犧牲熱轉移表現,長時間暢玩遊戲無虞。 同時,深受玩家喜愛的顯示卡軟體更新至第三代公開測試版-「ASUS GPU Tweak III」,具更直覺的顯示卡調校與硬體監控介面,提升超頻體驗。全新「設定檔連結」功能,可針對遊戲與應用程式設定不同顯示需求,以自動化智慧管理,達到效能發揮最佳化。 ROG-STRIX-RTX3060-O12G-GAMING,建議售價:NT$15,990 ASUS TUF-RTX3060-O12G-GAMING,建議售價:NT$14,990 ASUS DUAL-RTX3060-O12G,建議售價:NT$13,990 ASUS DUAL-RTX3060-12G,建議售價:NT$10,990
-
再創經典! 技嘉重磅推出AORUS ELITE系列顯示卡 魔幻三環燈效,締造經典傳承
技嘉科技-全球頂尖主機板、顯示卡和硬體解決方案製造商,正式發布全新系列AORUS ELITE高階電競顯示卡 — AORUS GeForce RTX™ 3060 ELITE 12G。承襲上世代AORUS三環燈光效果,利用導光方式將RGB光源完整傳導至整個上蓋的內環處,再藉由風扇快速運轉製造出燈光滯留的現象,讓整個RGB燈光更顯眼更自然地展現,並達到散熱與燈效兼得的完美平衡。AORUS ELITE不僅延續前代設計精神,在業界更具有極鮮明的產品識別度,完美詮釋出電競藝術,再次譜寫出經典之作。玩家可透過RGB FUSION 2.0燈光軟體自訂義不同色彩搭配,在「炫彩循環」(Dazzling) 燈效裡多達8種依序變化的色彩混合,玩家擁有更高的自由度能混色出與眾不同的魔幻燈光。AORUS ELITE顯示卡非常適合熱愛高階電競品牌的玩家族群,新穎潮流的奪目外觀,還具備高水準的效能表現,展現內外兼具的實力,讓玩家戲裡戲外戰力全開。AORUS GeForce RTX™ 3060 ELITE 12G顯示卡同步在2月25號正式發售。 AORUS ELITE系列顯示卡採用技嘉風之力散熱系統,搭載3個獨特刀鋒導流造型風扇,搭配正逆轉功能、高效能純銅熱導管直接接觸GPU導熱、風扇停轉功能以及Screen cooling等散熱技術,能夠隨時將顯卡維持在一個低溫的工作環境,進而帶來更高、更穩定的運算效能。正逆轉散熱技術將位於正中央的風扇旋轉方向與左右風扇相反,讓鄰近的風扇風流導向同一方向,加倍風壓與減少擾流,藉此導引氣流並有效地將廢熱從顯示卡的上下兩側排出,使整體解熱效能向上提升。搭配金屬背板的Screen cooling散熱技術,能更有效地將廢熱從顯卡排出,避免廢熱累積,加快顯卡散熱的運作效果。此外,內建雙BIOS實體按鍵,玩家可依照個人習慣偏好切換效能模式(OC)或安靜模式(SILENT),兩者模式皆為原廠為玩家各別所制定的最佳解決方案,提供更簡單更彈性的使用體驗。 AORUS顯示卡要求最頂級的品質控管。新一代風扇皆加入奈米石墨烯潤滑油,不僅延長使用壽命達2.1倍,並達到如滾珠軸承般的耐用,運作下更為安靜。採用優異的多項電源設計,有效降低MOSFET工作溫度,每個MOSFET都有提供過溫保護設計和負載平衡,再加上技嘉Ultra Durable認證的全固態電容、金屬電感與超低電阻式電晶體等高品質用料,提供卓越的運算效能和更長的使用壽命。AORUS顯示卡還配有造型金屬強化背板,不僅增添時尚外觀的質感,還能強化整體結構,防止電路板板彎或零件撞落,為顯示卡提供多一層保護。AORUS秉持頂級的用料品質外,還提供給消費者長達5年的保固服務(需在購買日30天內上網註冊),讓消費者擁有安心的保障下也能夠享受AORUS所帶來極致的遊戲體驗。
-
炫彩龍爪RGB燈效、雙8 Pin電源設計,MSI GeForce RTX 3060 GAMING X TRIO 12G顯示卡開箱
因為顯示卡缺貨嚴重,加上台灣「鬼島稅」的關係,使得RTX 3060的開賣價格跟著水漲船高,玩家在搶購時自然也必須錙銖必較,才可以盡量把每一分錢都值回票價。 而在CP值上,作風向來相當豪邁的微星在這方面一直都深受不少玩家的推崇,新上市的RTX 3060是否也會延續一樣的特色呢?就讓我們趕緊來開箱這張RTX 3060 GAMING X TRIO就知道囉! 新推出的RTX 3060 GAMING X TRIO不論是在外觀還是尺寸分量上,幾乎都是完美延續了RTX 30 GAMING X TRIO家族的所有設計,因此不光是外表相似,就連拿在手中的分量也很雷同,且不同於小編先前開箱的各家RTX 3060顯示都是採單8 Pin的電源設計,微星的RTX 3060 GAMING X TRIO是採「雙8 Pin電源設計」,理論上能夠賦予顯示卡更多超頻潛能。 如此有份量的顯示卡,在散熱方面自然是不會讓人失望的,RTX 3060 GAMING X TRIO顯示卡使用自家新開發的TRI FROZR 2散熱技術,利用葉片倆倆合併的TORX FAN 4.0替顯卡凝聚更強的風流與風壓,同時散熱器內部的方形熱導管能夠用更大面積貼合晶片,以更好的傳導效率將晶片的熱量帶離到散熱片上。 同時,為了避免顯示卡高速運轉時產生惱人的噪音,散熱器的波浪 2.0 散熱鰭片能夠消除風流穿過散熱器時所產生的諧波噪音,為玩家帶來安靜的遊戲體驗。 最後由於顯示卡豪邁的用料使得整張卡片的體積和重量都偏大,微星也很貼心的在包裝中附贈顯示卡支撐架,所以玩家不須額外使用「高科技竹筷」,讓玩家的主機既能保持美觀,又能保護顯卡防止彎曲,一舉兩得。 本次測試小編使用 AMD Ryzen 5 5600X處理器作為搭配,並且全程打開NVIDIA新推出的「Resizable Bar」功能,這項功能可藉由讓處理器直接存取顯示卡記憶體,達到更高效的運算,從而提高遊戲FPS值。 本次測試平台詳細規格: 主機板:B550 AORUS MASTER 處理器:AMD Ryzen 5 5600X 記憶體:ADATA SPECTRIX D50 DDR4-3200 8GBx2(共16GB) SSD:SP US70 PCIe 4.0 2TB M.2 SSD 電源:MISTEL 850W 在遊戲跑分上,所有遊戲的設定皆一律為最高畫質,關閉垂直同步、動態解析度、減少延遲等會干擾FPS的選項,倘若遊戲支援光追和DLSS內容,則將選項調為畫質優先。 在不支援光追的傳統遊戲上,RTX 3060能夠滿足1080P解析度下的順暢度需求,部分遊戲如《全境封鎖2》甚至可以達挑戰1440P解析度。 至於在光追遊戲方面,RTX 3060的效能要在1080P解析度下達到60 FPS還差一小段距離,建議玩家可以將DLSS功能改為「效能」就能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 微星推出的RTX 3060 GAMING X TRIO在整體的用料上維持豪邁大氣的傳統,不僅比照高階顯示卡用上了大型散熱器,還提供了其他競品所沒有的8+8 Pin電源設計與顯示卡支架,讓玩家從組裝到遊戲體驗都能感受到產品的貼心巧思,達到突顯產品價值和圈粉的功效。 想入手的朋友可以趁著第一波還有貨的時候先來嘗鮮一下,價格與效能的高CP值表現,應該不會令玩家失望才對!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GeForce 的玩家們即刻獲得適用於 GeForce RTX 3060 的全新 Game Ready 驅動程式
NVIDIA 今天宣布推出適用於 GeForce RTX 3060 GPU 的最新 GeForce Game Ready 驅動程式。最新的驅動程式支援《先遣戰士》遊戲展示、《仁王2完全版》及《騎馬與砍殺2:戰旗領主》NVIDIA DLSS 技術、《虹彩六號:圍攻行動》測試伺服器上的 NVIDIA Reflex,以及為 25 款最新遊戲加入全新 GeForce Experience 一鍵最佳化遊戲設置的設定檔。 購得明日上市之 GeForce RTX 30 系列最新成員 GeForce RTX 3060 的玩家,當然會想要擁有這個驅動程式。GeForce 3060 GPU 的光線追蹤效能是 GeForce GTX 1060 的 10 倍、光柵效能則是 GTX 1060 的 2 倍。對於過去幾代的遊戲玩家來說,全新的 GeForce RTX 3060 在效能方面可謂大幅升級,玩家們可以享受到快速的畫面更新率、高逼真度繪圖畫面,以及光線追蹤、NVIDIA DLSS 及 NVIDIA Reflex這些被用於最新、最熱門遊戲大作的革新技術。 這款驅動程式也讓玩家在觀看全新《先遣戰士》展示內容時,能夠獲得最佳體驗。《先遣戰士》是一款由 Square Enix 與 People Can Fly 共同推出,備受玩家期待的單人與團隊合作科幻角色扮演射擊類遊戲,將於 4 月 1 日上市。 在這款驅動程式內同樣能見到在《仁王2完全版》與《騎馬與砍殺2:戰旗領主》兩款遊戲中支援 NVIDIA DLSS 技術,還能在《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公測伺服器上體驗 NVIDIA Reflex。 GeForce Experience 的一鍵最佳化設定 (OPS) 功能,可以立即為系統硬體設置出最佳的遊戲設定值,並提供流暢且絕佳的遊戲體驗。超過 1,000 款遊戲支援這項功能,自我們推出前一版驅動程式後,已有 25 款遊戲加入支援此功能: Ÿ 《9 Monkeys of Shaolin》 Ÿ 《萊莎的鍊金工房2~失落傳說與秘密妖精~》 Ÿ 《CRSED F.O.A.D.》 Ÿ 《勇者鬥惡龍XI S 尋覓逝去的時光- Definitive Edition》 Ÿ 《戴森球計劃》 Ÿ 《Enlisted》 Ÿ 《Firefighting Simulator - The Squad》 Ÿ 《坦克戰記》 Ÿ 《三國群英傳8》 Ÿ 《刺客任務3》 Ÿ 《歸家異途2》 Ÿ 《Horizon Zero Dawn Complete Edition》 Ÿ 《Leaf Blower Revolution》 Ÿ 《天堂Remastered》 Ÿ 《小小夢魘2》 Ÿ 《仁王2完全版》 Ÿ 《Port Royale 4》 Ÿ 《Scavengers》 Ÿ 《Skul: The Hero Slayer》 Ÿ 《Spelunky 2》 Ÿ 《鬼谷八荒》 Ÿ 《靈媒》 Ÿ 《The Riftbreaker》 Ÿ 《Yakuza 3 Remastered》 Ÿ 《Yakuza: Like a Dragon》 NVIDIA Game Ready 驅動程式皆取得 Microsoft WHQL 認證,在多數大型遊戲的發行日當天或之前便已推出,經過調校後的 NVIDIA Game Ready 驅動程式肯定為您創造出最佳的遊戲效能及完美的遊戲體驗。
-
迷你小巧、ITX主機組裝的好夥伴,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60 Twin Edge OC顯示卡開箱
NVIDIA新推出的RTX 3060在整體規格上,已經可以只依靠單個8 Pin電源插槽就供應足夠的電力,這是不是代表RTX 30顯示卡系列的誇張體積到了RTX 3060能夠有所收斂呢? 關於這個問題,擅長製造小尺寸顯卡的ZOTAC透過新推出的RTX 3060 Twin Edge顯示卡來表達出肯定的答案,就讓小編來帶大家開箱這張顯示卡吧! 從RTX 3060 Twin Edge OC的命名上可以看出,這張顯示卡在外觀上是採用雙風扇設計,因此顯卡的整體的長度上僅有22.4公分,加上2 Slot厚度和單8 Pin的電源設計,讓它在現今的各種巨型顯卡面前顯得格外精緻小巧。 但小巧歸小巧,維持顯示卡效能的散熱設計ZOTAC可沒馬虎,顯示卡使用了新開發的IceStorm 2.0技術,替顯示卡裡外的散熱設計都進行重新設計。 首先在最外面的雙風扇上,全新設計的11片扇葉風扇能夠比上一代風扇增加10%的風流,並且允許玩家透過ZOTAC GAMING FireStorm同步程式對每顆風扇的轉速進行單獨調整,讓顯示卡不管放置在什麼樣的機殼中,都能達到風流最佳化。 內部的散熱器部分,由於顯示卡的長度較短,ZOTAC特別導熱管的排列方式進行了重新安排,特別將其改為垂直擺放以增加和散熱鰭片的接觸面積,同時透過導熱管與GPU晶片的直接貼合,讓更多的熱量能夠均勻的分佈在高密度散熱鰭片中,達到強化冷卻的效果。 本次的測試,小編刻意模擬現階段高階玩家有錢也買不到顯卡的窘境(大誤),使用AMD Ryzen 9 5900X做為本次用來搭配的處理器,究竟RTX 3060顯示卡能不能暫且陪伴高階玩家渡過這段缺卡的日子?就讓我們趕緊看下去吧! 測試平台規格:主機板:ROG Crosshair VIII Hero 處理器:Ryzen 9 5900X 記憶體:Micron Ballistix DDR4-3600 8GBx2 (共16GB) SSD:Seagate FireCuda 520 PCIe4.0 1TB M.2 SSD 電源:TT 1275W 在遊戲測試上,所有遊戲的畫質一律皆在設定到最高畫質,且關閉垂直同步、動態解析度、減少延遲等會影響FPS值的選項,光追和DLSS功能則調整至話值優先。 RTX 3060在整體的效能方面面對不支援光追的遊戲,基本上都能滿足1080P解析度下的順暢度需求,部分遊戲甚至可在稍微調整畫質選項後,在1440P下流暢遊遊玩。 在光追遊戲方面,RTX 3060的效能1080P解析度下距離60 FPS還差一小段距離,玩家可以選擇稍微調整畫質,或是將DLSS模式改為「效能」,就能獲得更穩定流暢的體驗。 最後小編也測試了創作者常用的Photoshop與Premiere Pro的成績,其中Photoshop的最終得分高達1139分,能夠輕鬆勝任各種影像編輯工作;Premiere Pro對全方位硬體要求都相當嚴苛,最終獲得了847分,可以勝任不是過於複雜的4K影片剪輯工作。 不知曾幾何時,各家顯示卡的尺寸是越做越大張,尤其是到了RTX 30的世代,顯卡的尺寸可說是來到史無前例的誇張地步,那怕是像RTX 3060這種只需要單個8 Pin就能驅動的版本,也是有不少廠商推出3風扇+2.5 Slot厚度的巨型卡身,這對於一些機殼設計比較緊湊,或是機殼內部擴充零件較多玩家來說,勢必會對組裝造成不小的困擾。 而ZOTAC推出的RTX 3060顯示卡在設計上則將體積控制在一個更為恰當的範圍內,使它在眾多巨型卡片中成為了獨特的存在,也體貼了玩家在組裝上的便利性,讓它不論是面對各種機殼大小,都能從容的穿梭其中,滿足各種視聽娛樂上的效能需求。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重裝機甲外型、正逆正旋轉三風扇,ROG STRIX RTX 3060 O12G GAMING開箱
來了來了!老黃在CES展上宣布推出的RTX 3060終於解禁開賣啦!做為會限制挖礦效能,不用擔心被礦工們掃貨的產品,相信應該不少人都已經按耐不住內心的衝動,想要趕快入手一張了吧! 而在眾多顯示卡選擇中,ROG一直都是許多玩家的首選品牌,因此小編這次帶來的正是ROG STRIX RTX 3060顯示卡,就讓我們廢話不多說,立刻進入本次的開箱吧! ROG STRIX RTX 3060在外型設計延續著這次RTX 30系列的設計語言,正面採用獨特的金屬拼接設計,利用在深灰色的底色中穿插銀色金屬飾板,展現出科幻場景中出現的重裝視覺設計。 在散熱方面,縱使RTX 3060的晶片功號已經降到只需要1個8 Pin插槽即可,但ROG可沒因此在顯示卡的散熱上偷懶喔! 在風扇設計上,RTX 3060與其他「大哥們」一樣使用全新開發的軸向式三風扇,透過左右風扇和中央風扇在葉片數量、厚度的差異,為顯示卡的左右兩側提供更多進風量,並在中央處創造更強的風壓,同時加上「正逆正」的旋轉方式來同步減少風扇間風流干擾。 而在內部的散熱器,ROG使用MAXCONTACT技術,就由將晶片貼合面拋光處裡的方式,能夠讓散熱器與晶片能夠更緊密的貼合,幫助熱量能夠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傳導,加上整厚度達到2.5 Slot的卡片設計,為散熱器提供更大面積的風流接觸面積,以此達到更好的散熱效率。 看完了顯示卡外觀,我們來看看顯示卡在遊戲上的表現吧!做為搭配,小編的CPU選擇使用AMD Ryzen 5 5600X,完整詳細的平台規格如下: 主機板:B550 AORUS MASTER 處理器:AMD Ryzen 5 5600X 記憶體:ADATA SPECTRIX D50 DDR4-3200 8GBx2(共16GB) SSD:SP US70 PCIe 4.0 2TB M.2 SSD 電源:MISTEL 850W 在遊戲測試上,遊戲一律設定在最高畫質,並且關閉垂直同步、動態解析度等會干擾FPS的功能,如果遊戲支援光追或DLSS,則也會一併調整到畫質優先的選項。 整體來說,在非光追的遊戲表現上,RTX 3060的效能夠輕鬆應付1080P解析度下的各種遊戲,且可滿足部分1440P的遊戲效能需求。 而在光追上,1080P解析度下,RTX 3060受益於更高的記憶體和升級的光追核心,距離60 FPS的表現僅有些許距離,只要稍微調整畫值選項,或者將DLSS模式改為「效能」,就能獲得更穩定流暢的遊戲體驗。 RTX 3060在效能上能夠滿足現階段多數遊戲在1080P解析度下的順暢度需求,因此在定位上很明顯是針對多數的主流玩家,同時這些玩家在顯示卡汰換上都是久久換一張,一張用久久,所以購買一張高品質的顯示卡自然也就相當重要了,而ROG STRIX RTX 3060顯示卡在整體的用料和設計上秉持ROG一貫的帥氣外型和扎實用料,好讓顯示卡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長伴玩家度過歡樂的遊戲時光。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清新方正的潔白外觀、12GB GDDR6加持,GIGABYTE RTX 3060 VISION開箱體驗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各家顯示的外型設計除了一張比一張還要巨大之外,整體配色有幾乎全部都是採暗色系色調,不是深黑就鐵灰,頂多搭配一點銀色妝點,整體來說雖不至於到枯燥乏味,但似乎就少了一些獨特性。 好在,技嘉在眾多顯卡系列中,還有一個名為「VISION」的家族,該系列的一大特色就是主打白色的視覺外觀,而小編也在RTX 3060解禁之際,拿到了技嘉推出的RTX 3060 VISION,就讓我一同來欣賞白色顯卡的獨特視覺魅力吧! 在開始開箱技嘉的RTX 3060 VISION之前,還是要不免俗地提一下這款算是正規版本的RTX 3060系列的相關資訊,有別於先前推出的RTX 3060 Ti,RTX 3060在整體定位上算是目前RTX 30家族中最入門的一款(或許之後還會有其他如RTX 3050...等地推出),其使用的晶片型號為GA106,而非RTX 3060 Ti使用的GA104。而在內部設計上,GA106的CUDA數量為3584顆,比起上一代RTX 2060的1920顆要多約86%,同時也比RTX 2060 SUPER的2176顆要多約64%。 在光追運算方面,RTX 3060和其他RTX 30家族成員一樣,Tensor Core和RT核心也都分別升級為了第三代和第二代的版本,官方表示在光追遊戲的表現,最高可以比RTX 2060高出30%。 至於RTX 3060發表時一個最大的話題莫過於它搭配了全系列第二高的12GB GDDR6記憶體,但不同於RTX 3060 Ti和RTX 3070所採用的是256 Bit通道介面的GDDR6記憶體,RTX 3060的記憶體通道介面為192 Bit,因此在傳輸效率上是有一定程度落差的。 技嘉今年的VISION系列在外觀上走的是比較方正外觀,並在正面與背面都採用大量銀白色的金屬髮絲紋,搭配3顆純白色的風扇,讓整體的視覺有一種輕盈時尚的美感,在一種黑色系的顯示卡中,有著極高的辨識度。 當然,顯示卡不能只靠外觀來做為賣點,RTX 3060 VISION在散熱方面也是認真對待,三顆潔白風扇使用了獨特刀鋒扇葉設計,藉由在風扇葉片開闢導流溝槽,能替下方散熱器帶進更多風流,加上三顆風扇能以「正逆正」的方式旋轉,減少風扇之間氣流干擾,同時風扇的軸承使用了奈米石墨烯潤滑油,不僅能夠讓風扇的使用壽命大幅度提升2.1倍,還能達到減少運轉噪音的功效。 而在內部散熱器方面,技嘉將純銅製的熱導管壓平提升接觸面積,且透過直接貼合GPU晶片的方式,以此大幅度提升熱量的傳導效率,並且顯示卡也針對晶片四周的記憶體、電容等同樣也會發熱的零件使用金屬底板來輔助散熱,確保顯示卡整體都能擁有穩定的工作環境。 看完前面的各部介紹之後,就到了我們的實測時間啦!基於RTX 3060的規格和價位(官方報價為329美元),本次測試使用的AMD Ryzen 5 5600X處理器和B550 AORUS MASTER主機板作為搭配,同時小編也會將RTX 3060 Ti和RTX 2060 SUPER一同拉入比較,究竟RTX 3060的表現如何?是否讓玩家值得升級,又或是再小捏一點運算會更好?就讓小編帶大家來驗證看看吧! 測試平台詳細規格: 主機板:B550 AORUS MASTER 處理器:AMD Ryzne 5 5600X 記憶體:ADATA SPECTRIX D50 DDR4-3200 8GBx2(共16GB) SSD:SP US70 PCIe 4.0 2TB M.2 SSD 電源:MISTEL 850W 在每一次顯示卡測試必跑的3DMARK中,RTX 3060在最終得分上,DX12的Time Spy與光追的Port Royal是略勝RTX 2060 SUPER的,而在Fire Strike則是平手,而RTX 3060 Ti在各項測試則是大幅勝出至少2,000分以上。 接下來在遊戲實戰上,所有的遊戲的設定皆一律設為最高畫質,並且關閉垂直同步、動態解析度、減少延遲會干擾FPS的內容,倘若遊戲支援光追與DLSS,則同樣會選項設在畫質優先。 首先在傳統不支援光追的遊戲方面,RTX 3060的表現均要好於RTX 2060 SUPER,但是明顯遜於RTX 3060 Ti,整體來說,RTX 3060的效能能輕鬆滿足1080P解析度下的各種大作,並且只要稍微挑整一下畫質設定,要來到1440P也不會是難事。 而在支援光線追蹤的遊戲方面,得力於更大容量的記憶體和升級的Tensor Core、RT Core,RTX 3060的表現要遠好於RTX 2060 SUPER,基本上只要將DLSS模式從「畫質」改為「效能」,基本上就能滿足1080P解析度需求了。 附帶一提,在RTX 3060發表之後,NVIDIA也推出了名為「Resizable Bar」效能強化功能,這項功能其實與AMD的Smart Access Memory(SAM)一樣,都是能夠讓處理器直接讀取顯示卡的方式,加快整體的運算效率,實現更好的遊戲表現。 Resizable Bar同時支援AMD和Intel的處理器,玩家只要將BIOS更新之後,就能更在主機板的PCIe設定中將其開啟,同時玩家能在一般桌面下,按右鍵進入NVIDIA控制後,在顯示卡資訊中查看Resizable Bar是否有被開啟。 不過這項功能並不是非開了就能提升所有遊戲的效能,畢竟過去多數遊戲的開發的時候,並非所有的遊戲都有考量CPU和GPU之間的資訊交換,所以與AMD的SAM一樣,必須要等待廠商為遊戲進行更新和優化,才能發會實際功效,目前Resizable Bar已經能夠支援《戰地風雲5》、《戰爭機器5》、《看門狗:自由軍團》、《刺客教條:維京紀元》等大作,相信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遊戲支援此功能。 而究竟這項功能可以為遊戲帶來多少助益,小編以RTX 3060測試了《刺客教條:維京紀元》、《看門狗:自由軍團》這兩款分別為非光追與光追的遊戲來,而這兩款遊戲在FPS的表現上確實都有提升,特別是1080P的解析度下表現最為明顯。 最後,我們也來看看顯示卡在創作程式的表現吧!AMD Ryzen 5 5600X搭配RTX 3060的組合在Photoshop中獲得1,061分的成績,不管是畫圖還是修圖,在效能上都很足夠;至於全方位硬體要求都很嚴苛的Premiere Pro中則是得分656分,足夠剪輯Full HD影片,但如果想剪輯4K影片的話,在預覽和輸出上可能就多點耐心了。 技嘉推出的RTX 3060 VISION在以白色的外型設計讓它在眾多顯示卡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對於白色控的玩家來說,絕對是相當的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對白色控來說,更堪稱現今市場的首選。 而在效能上,RTX 3060的整體效能與RTX 3060 Ti之間有著較大的差距,和RTX 2060 SUPER之間的差距則相對較小,因此在升級方面,如果是已經擁有RTX 2060 SUPER的玩家,可能在效能進步的感受上會相對有限,但若是使用RTX 2060甚至是GTX 1660、1060的玩家,體驗勢必會有相當明顯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由於RTX 3060將會限制挖礦方面的效能,所以理論上市場的供貨將會更為穩定充足,自然也就不必面臨各種黃牛和組裝限制,有需求的玩家將能更簡單輕鬆的入手囉!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
- EVGA GeForce GTX 1080 SC GAMING ACX 3.0實測開箱,雙風扇旗艦自製顯示卡優質選擇!
- 優質中階顯卡王者,微星MSI GTX 950 GAMING 2G雙倍SLI戰力開箱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