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 Creator
-
連用內顯都能有感提升,Premiere Pro 22.2大幅度強化了HEVC 10-Bit的剪輯效率
支援拍攝HDR影片的裝置已將相當普遍,像是蘋果的iPhone 13系列、Samsung的Galaxy S21系列等都具備相應功能,同時為了配合HDR影片記錄的色彩訊息都在10-Bit以上,多數裝置會改用HEVC格式來進行保存。 只是HEVC屬於新一代的影片格式,如果剪輯程式沒有做好對應,影片轉檔效率的就會相當低落,其中這部份的代表就是Adobe旗下招牌剪輯軟體Premiere Pro了,如今官方終於在新推出的22.2版更新中正視此問題,對HEVC 10-Bit剪輯效能進行了大幅度強化。 根據Adobe所展示的數據,官方使用Intel Xeon處理器搭配NVIDIA Quadro RTX 5000繪圖卡比較Premiere Pro在22.1版和22.2版對4:2:0色彩抽樣的HEVC 10-Bit檔案的輸出效率。 在HD解析度影片下,22.1版所需耗費的時間為75秒,但來到22.2版時,相同的影片只需12秒便能完成輸出,效率一口氣暴增6倍以上!而換成4K影片的話,時間也可以大幅度地從153秒壓縮到37秒,速度也有近5倍的提升,強化幅度真的相當驚人。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效率提升並不僅限於頂級的個人工作站配置,在一般消費級產品中的表現更是離譜,Adobe另外使用搭載Iris Xe內顯的Core i7-1165G7筆電對相同的影片內容進行輸出測試,結果原本需要耗費719秒的4K影片到了新版軟體中只要短短的88秒就能完成,兩個軟體版本間的差距高達8倍以上! 而除了對HEVC 10-Bit影片輸出效率提升之外,22.2版也強化了「自動字幕生成」功能,在Windows系統下辨識與轉換的速度可以提升2~3倍不等,而使用M1 Max晶片的Macbook Pro也比前一版快上3.6倍。 其他細部改善方面,22.2版將會以Auto Tone自動色調功能來取代原有Auto Adjustment自動調整功能,能夠提供更為細緻的色彩調整和後製選項,同時部分UI項目將會進行微調,當中包含對Macbook Pro的瀏海螢幕進行完整的全螢幕視窗對應。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感受創作者筆電的迷人魅力就從這裡入手!ASUS ProArt、Zenbook、Vivobook三大系列集結,一次說給你聽
隨著科技與時代的交互影響,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影音平台崛起之後,許多新型職業、或是像是剪輯師、動畫師之類的固有職業,都以新穎的姿態在新時代發光發熱著,無論是花樣千奇百怪的YouTuber、電影與動畫的製作師、2D或3D的繪圖師、設計師,甚至是分享自己生活點滴、把短影片、美照分享在自己社群平台,我們都給他一個名稱:「創作者」。 當然各個創作者所需的裝置都不盡相同,可能需要攝影、可能需要後製剪接、可能需要繪圖...等等,但其實都殊途同歸,以目前創作者們的輸出載體來看,不外乎是電腦與手機,雖說目前手機的功能已經不亞於電腦了,但一些更精細、更深入的操作與微調,還是得透過電腦來使用。 既然如此,那麼符合各類型創作者條件的電腦配備該如何抉擇?又該如何對自己創作者的定位找到一台合適的電腦?打個比方來說,需要精準呈現畫面顏色、對螢幕表現較有要求的影像後製、設計師、繪圖師;更具專業性、需要高效能也需要高穩定性配備的3D動畫師等等,市面上的創作者產品或許沒有分得這麼細,但實際上,如果能夠分門別類對應到自己創作所需,相信在創作過程中,肯定都能事半功倍。 那麼,如此系統化區分需求性的產品到底有沒有?答案當然是:有的。 ASUS在電競方面的創新與開發所投入的心力,這幾十年來,各位玩家肯定都歷歷在目,但可別忽略了,除了電競領域之外,ASUS另開闢了一個「創作者系列」產品線,以全效全能、專業第一的ProArt系列作為領頭羊,帶領著具備豐富、多元多工處理、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的Zenbook系列,以及輕薄高效、魅力當道、更具個人風格的Vivobook系列,打造出一條別緻的、針對創作者所需的創作者陣營。 而其中的ProArt系列筆電相當特殊,是ASUS另闢蹊徑的一條康莊大道,且不僅是筆電產品,更有桌機、顯示器、投影機、主機板等等,但總之ProArt系列係ASUS針對創作者所應運而生的產品,因此在這三個系列中是強調的是更加專業、高效、穩定,進而獲得專業創作領域工作者的青睞;而Zenbook系列筆電,無論是商務使用或是創作者應用,其功能、性能都相當迷人,如今迎來10周年,再為ASUS締造另一經典;Vivobook筆電系列則屬於ASUS眾多筆電中的「年輕人」,持續探索下一個時代的筆電潮流,以迎合當下時代風潮,面向新世代,就與年輕人一樣充滿活力。 本文將統合規格與功能性,將以ProArt Studiobook 16 OLED、Zenbook Pro Duo 15 OLED、Vivobook Pro 16X OLED為楔子,一一為各位創作者們介紹,符合自己定位、屬於自己需求的創作者筆電。 ProArt系列為ASUS旗下創作者最高等級產品,針對專家級創作者所研發的各類產品,除了創作者電腦必備的穩定性之外,無庸置疑的高規格、高效能也是ProArt系列所講究的,因此動畫、特效、繪圖設計、建築/工程/產品設計等,無論是哪個領域的創作者,都可以說是ProArt在手、希望無窮。 不管是與客戶討論成品時,能夠不限時地的馬上修正、或是在咖啡廳邊享受著下午茶,邊愜意地用Photoshop點綴出最完美的相片,ProArt系列筆電隨時隨地都可為我們展開最高效的工作環境。 隸屬於ASUS創作者版圖下的最高階系列,ProArt Studiobook系列筆電在規格上,當然也都是上上之選,在處理器方面,據詢問官方表示後續也將有AMD Ryzen 9 5900 HX版本搭配GeForce RTX 3050Ti顯示卡之外,也即將開賣、搭配目前最火熱的NVIDIA RTX 3070獨立顯示卡,最高搭載DDR4-3200 64GB,而創作者們也不必擔心容量問題,在購置上也能選購最高4TB的版本。 無論是影像拍攝、繪圖設計、影音剪輯,對創作者來說,色彩的精準呈現都相當重要,而ProArt Studiobook 16 OLED搭載了全球首款16吋4K OLED HDR顯示器,不僅通過Calman、PANTONE認證、具備Delta E < 2之色準更獲得VESA DisplayHDR 500 True Black認證,可重現更真實色彩與深邃的黑色、而亦具備100% DCI-P3廣色域等特色,恰恰都是各位專業創作者們所需求的高端規格,且還具備德國萊因 (TÜV Rheinland) 護眼認證,讓需要長期工作的專業創作者們,也能有最妥善的眼睛保健。 此外,ProArt Studiobook Pro 16系列根據規格的不同,也即將推出IPS螢幕,以及更高階的ProArt Studiobook Pro 16 OLED,最高階甚至搭載了Intel Core i9處理器,也就是ProArt Studiobook Pro 16 OLED (W7600),全方位照顧創作者的不同需求!關於這台最高階W7600,站上也早已介紹過了,有興趣的玩家不妨可以參考看看。 對創作者來說,連結外部裝置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因此擁有一個完整的I/O埠是必不可免的,在左右兩側除了散熱模組的排風口之外,也設置了相當完善的I/O配置,右側分別有SD Express 7.0 讀卡機、3.5mm音訊插孔、USB 3.2 Gen 2以及RJ45 LAN乙太網路埠;左側則有USB-C 3.2 Gen 2、Thunderbolt 4 USB-C、HDMI 2.1、DC電源孔、USB 3.2 Gen 2。 除了規格上的嚴密配置,ASUS也為ProArt Studiobook系列加裝了一些專屬創作者的絕妙功能。 在觸控板方面,能夠支援觸控筆使用,提供創作者們最自然的繪圖與書寫手感,在常用的專業繪圖板之外,有一個基本的備用選擇;此外,專為3D設計師打造的三鍵配置也是其特色之一,除了左右鍵原先的功能之外,觸控板中鍵的功能,能夠操控應用程式中,比方平移、旋轉等等的特殊需求,搭配實體ASUS Dial繪圖旋鈕來組合使用的話,更是妙不可言。 而什麼是ASUS Dial繪圖旋鈕呢?這就是ProArt Studiobook Pro 16系列最大的亮點了,日常使用的話,可以用來調整音量、螢幕亮度,搭配Adobe應用程式使用的話,更能夠凸顯他的妙用。 ASUS Dial繪圖旋鈕支援共4種Adobe應用程式,在After Effects中,可以利用ASUS Dial旋鈕來添加特效;換到Photoshop上使用的話,可以輕鬆操縱筆刷以及圖層切換;而在Premiere Pro上,能夠讓創作者們更利於瀏覽時間軸、快速調整音訊;如果是Lightroom Classic的話,輕鬆調整色調,做出創作者們眼中最完美照片,完全不是問題,當然各項調整項目都可依據自身需求自定義。 ASUS Dial繪圖旋鈕與Adobe之間的默契配合,當然不只這些功能,大大小小加總起來可啟用高達70種功能,讓工作時更有效率,如果再配合ProArt Creator Hub應用程式的話,更加如虎添翼。 Creator Hub除了監控筆電當前運行狀態之外,還能針對工作環境,讓ProArt Studiobook 16在「標準模式」與「渲染模式」兩種模式中切換;此外,還能建立任務群組來同時開啟多個應用程式,當然也能設定ASUS Dial繪圖旋鈕的日常功能。 相比擁有更強的便利度、攜帶性,隨時出門也能工作的創作者筆電,桌電的拓展性與自由度肯定更大,性能也不會侷限在某個圈圈內,因此除了各類型創作者之外,居家辦公的Soho族、小團隊工作室、或是大部門工作室等等,也都相當適用創作者桌電。 ASUS最高階創作者ProArt系列,除了筆電領域之外,在今年也推出了更加強勁、更加夢幻,讓許多專業創作者都引頸期盼的創作者桌上型電腦,因此藉著本文同場加映,一同來揭開這台ProArt Station PD5 (PD500TC) 的神秘面紗。 在PC領域耕耘多年的ASUS,於創作者桌電的組裝上,也自有一番想法,ProArt Station PD5主機板方面,肯定是用自家的啦,ASUS主機板的用料紮實程度,使用全固態電容主機板,更加耐用穩定,我想各位應該都略有耳聞,而CPU方面,則配載了最高第11代 Intel Core i9處理器。 GPU則有當紅炸子雞NVIDIA GeForce RTX 3070、以及備受創作者們愛戴的NVIDIA RTX A2000顯示卡可以選搭,也配置了最高DDR4-3200 128GB記憶體,儲存空間方面,則內建最高2TB的Gen 3 SSD以及4TB HDD,除此之外,ProArt Station PD5上的硬碟托盤經過ASUS獨家設計,不需工具便可輕鬆擴充與升級儲存空間。 前文也提及,對比電競領域所需的極限性能來說,創作者筆電或桌電更需要的是穩定性,而ProArt Station PD5所採用的ATX機殼,具備專用氣室設計的智慧冷卻系統,內建在機殼頂部與底部的3組風扇,能夠確保氣流暢通,具備絕佳散熱力,但也不必擔心噪音的問題,ProArt Station PD5待機閒置時,不超過27dB,即使在工作滿載的運行環境下,最大噪音也僅有40dB,相當於在安靜的圖書館,讓創作者們能夠一心一意地專注在工作上。 機殼外還有Lumiwiz LED智慧指示燈,以不同顏色燈號來提醒創作者們處理器、顯卡的運作狀態,而當系統正在渲染圖形、或是即將過載時,Lumiwiz LED也會以燈效來警示,讓創作者們對自己的工作配備及環境,能夠掌握地恰到好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強大的性能作為後盾之外,專業應用程式也是創作者們的利器之一,而ProArt Station PD5具有ISV認證,能夠完美相容諸多專業應用程式,對創作者們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Zenbook系列以不亞於高規ProArt的硬體配置,還能兼顧創作與娛樂,無論是工作便攜方面的需求,還是居家追劇時所需的超品質顯示器,皆應有盡有,在商務應用上,Zenbook也是ASUS筆電系列中的佼佼者,且重視筆電外觀的創作者們,A面上漣漪般的同心圓設計,也是不可多得的時尚感,具備商務、娛樂、創作、美型於一身的Zenbook系列筆電,可說是魚於熊掌、兩者兼得的最佳寫照。 能作為多用途使用的Zenbook系列筆電,型號款式也是琳瑯滿目,面向的市場對象也都不盡相同,而其中Zenbook Pro Duo 15 OLED雙螢幕筆電,以4K OLED HDR窄邊框螢幕配合全新進化的ScreenPad Plus第二螢幕,將多工處理、提高工作效率作為產品主軸,更是創作者的一大助力。 ZenBook Pro Duo 15 OLED搭載第11代Intel處理器Core i9-10980HK、GPU方面,為了能夠解放4K OLED HDR窄邊框螢幕的威力,除了Intel UHD Graphics作為內顯之外,還配有NVIDIA GeForce RTX 3080 (8GB GDDR6 VRAM)獨立顯示卡和32GB記憶體,讓ZenBook Pro Duo 15 OLED的4K OLED螢幕能夠全面綻放。 其4K OLED HDR窄邊框螢幕,以16:9的最佳螢幕尺寸,搭配440 nits亮度、100%的DCI-P3廣色域、Delta-E < 2色彩準確度,加上PANTONE認證的色彩準確度,完全可以比擬高階獨立顯示器。 新一代ScreenPad Plus,支援ScreenXpert 2.0軟體,加入更多快捷手勢與工具插件,使其成為Adobe應用程式的最佳拍檔,無論是螢幕切換、畫面延伸、抑或是ScreenPad Plus的觸控板模式、還是配合Adobe的ASUS Control Panel虛擬控制面板,都讓創作者筆電的多元化使用,更上了不只一層樓,嚴格說起來,平常需要雙螢幕才能連通的功能,Pro Duo 15 OLED一次就能滿足你。 筆電受限於機體,散熱變得格外重要,尤其應對需要高負載運作的創作者軟體時更是如此,不過這倒不必擔心,Zenbook Pro Duo 15 OLED除了左右兩側的排風口之外,ErgoLift螢幕軸承設計也是Zenbook系列的經典設計之一,掀開A面之後,在ErgoLift的作用之下,讓C面能夠抬升至最舒適的打字位置,D面也與桌面騰出空間,優化散熱效果。 而AAS Plus主動式空氣力學系統,也是散熱模組中的一大看點,其抬升作用,除了能夠讓主螢幕與第二螢幕形成144.5度的傾角,讓視覺更具連貫性之外,還能夠增加整體達36%的散熱氣流,兼顧穩定性之外,還能無時無刻維持巔峰狀態。 當然,創作者最需要的外接埠裝置,Zenbook Pro Duo 15 OLED也是完整提供,右側搭載了1組USB Type-A、2組能夠支援外接顯示的Thunderbolt 3,40 Gbps的頻寬,能夠外接8K或是2部4K UHD顯示器;左方則有1組HDMI 2.1、3.5mm音源孔、以及DC電源孔。 各類型傳播媒介、影音平台大放異彩,加上各類型社群網站的設立,拍拍照修修圖當個小網紅、拍個時下熱門的「短影音」、手繪插畫變成通訊軟體貼圖或是發到IG上當個小文青,都是如今炙手可熱的流行元素,因此「人人皆是創作者」的時代也就應運而生。 主打輕薄兼具效能的Vivobook正恰巧適合「輕型創作者」們,鋁合金打造的個性風,帶出門也能凸顯風格,配合Vivobook恰到好處的硬體配置,正好能夠應對負載相較輕微的創作者軟體,外出旅遊、走路散心,只要靈光乍現,透過Vivobook就能信手拈來地將創意分享在你的社群平台上。 「輕創者」可說是站在潮流尖端的一類人,於時下最流行的元素密不可分,而為了更符合此一市場,Vivobook Pro X系列在外觀設計上也是煞費苦心,Intel處理器機種有無限灰、酷玩銀2種機身顏色,AMD機種則有零度黑、極光白可供挑選。此外,無限灰和極光白有鋁合金打造的織紋漆質感金屬機身,也能適時地展現使用者的獨特魅力。 當然不僅僅只是充滿個人特色的外機身設計而已,C面所搭載的跳色機械式鍵盤,除了延續此系列所帶有的工業風格之外,還有帶警示條紋的Enter鍵、以及引人注目的亮橘ESC鍵盤,讓「輕創者」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大膽呈現自己的創意表現。 不過C面可不僅僅只有這樣而已,其上的虛擬數字觸控板,除了典型的基礎功能外,還設置了ASUS DialPad虛擬繪圖旋鈕,只要搭配Adobe四大程式服用,無論是修圖還是剪輯短影音,都可無往不利。 輕薄也是Vivobook系列的一大關鍵,36.05 x 25.90 x 1.89 (cm)的體積、僅1.95公斤的重量,Vivobook Pro 16X OLED比前代Vivobook 15 (X571)還更輕更薄,但效能卻比前代還要更強。 不僅如此,「輕創者」們在顯示器的選配上,最高還能挑選16:10的4K OLED NanoEdge 窄邊框螢幕,550 nits亮度、具備100% DCI-P3廣色域,擁有超高對比度,且通過PANTONE驗證,擁有更高層級的彩度呈現,也擁有專業級的色彩準確度。 那麼,為什麼效能比前代要來得強呢?本代Vivobook Pro 16X OLED搭載了AMD Ryzen™ 9 5900HX 處理器,8核16緒、16M快取記憶體、最高超頻時脈還可達4.6GHz,記憶體部分,最高則可選配至DDR4-3200 32B,也內建了1TB Gen3 SSD,GPU方面搭配了NVIDIA® GeForce® RTX™ 3050Ti Laptop晶片,值得一提的是,在與MyASUS程式的互相搭配之下,還能透過高效能模式運作系統,帶來更加強勁的使用體驗。 當然,想將信手拈來將源源不絕的靈感,分享在社群平台上,外接埠、無線網路也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Vivobook Pro 16X OLED配置了WiFi 6 (802.11ax)規範,並透過WiFi SmartConnect功能,自動替「輕創者」們選擇最佳WiFi訊號,讓傳輸不延遲。 I/O部分,左側設置了2組USB 2.0 Type-A,而右側則有1組USB 3.2 Type-A、USB 3.2 Gen 1 Type-C、1組HDMI 1.4、1組3.5mm音源孔、還有1組MicroSD讀卡槽,無論是影像還是音訊的輸出,還是幾乎萬用的USB Type-C,Vivobook Pro 16X OLED都為各位「輕創者」們準備的面面俱到。 ProArt、Zenbook、Vivobook三大系列,除了各自對應著各類型的創作者們,也意味著ASUS對如今時代潮流的呼應,不僅是性能上,在功能補全、加強、甚至強化工作效率,三大系列都各自有著不一樣的優點,當然這三大系列底下還有更多型號可供創作者們選擇,如果各位還有什麼猶豫的話,不妨從這三大系列中,挑出最適合自己的創作者筆電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以工作站的硬體規格、瞄準最頂尖的創作者,ASUS ProArt Studiobook Pro 16 OLED W7600筆電開機試玩
創作者時代來臨,各項創作者產品也百花齊放,無論是顯卡還是螢幕,都是一塊不亞於電競產業的遼闊版圖,其中又以創作者筆電最為讓人關注,ASUS在電競領域方面,早已雄踞一方,當然在創作者方面,也有ProArt系列引領群雄。 因此小編本次入手了ASUS以創作為首要目的、所推出的行動創作工作站:ProArt Studiobook Pro 16 OLED,將最高規格獻給所有創作者們,讓創作者們能夠將獨一無二的靈感完美地呈現,為世界再添一道色彩。 每個創作者都具有相當挑剔的美感,因此如果有了台超高規格電腦,但外觀設計有點讓人尷尬,那豈不是挺奇怪的嗎?不過倒是不必擔心ProArt系列產品的美感設計就是了。 ProArt Studiobook Pro 16 OLED純黑的外觀,從外部的A、D面到掀開面紗的B、C面全部統一輔以霧面處理,漆黑風格簡約、俐落,但這霧面黑可不是那麼簡單,那其實採用了用高科技防指紋奈米塗層,除了更加堅固耐用之外,還能讓輕鬆擦掉不小心潑撒在上的水漬。 而A面正中央的ProArt Logo是全機唯一的亮面設計,在燈光照耀下,若隱若現的金屬光澤,正巧凸顯出了ProArt那獨特的設計美感;在機身線條上也有獨到的設計,剛正的方形設計,但在邊角上又作了圓弧處理,讓整體看起來不那麼尖銳,除了奈米塗層所帶來的絕佳觸感外,也帶來相對溫柔、舒適的視覺感受。 從型號中就可以分辨出,ProArt Studiobook Pro 16 OLED為一部16吋筆電,顯示比例為16:10,比傳統16:9的螢幕多了約莫25%的面積,同時又有NanoEdge窄邊框設計,可以呈現更多的圖像細節,配合16:10的長寬比,也能更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更有意思的是,在顯示器方面,ProArt Studiobook Pro 16 OLED所搭載的為全球首款16吋4K OLED HDR 16:10螢幕,並具備VESA DisplayHDR 500 True Black認證、100% DCI-P3廣色域、以及Delta-E
-
十銓T-CREATE CLASSIC DDR4-3200 64GB套裝搭配1TB M.2 NVMe SSD實測開箱,為創作者而生記憶體模組與固態硬碟!
還記得前陣子十銓科技的嗎?在三天的發布會影片中,除了原本就已經推出的T-FORCE與TEAMGROUP系列產品外,Day 2的發布會中也公布了全新的T-CREATE品牌,針對創作者的需求,耐用、穩定、高效能表現的三大重點,都匯集在T-CREATE產品上頭,這次也收到實體產品囉,那就跟著小編的視角來開箱瞧瞧吧! 在T-CREATE品牌當中,預計將會推出三個產品線來創作者玩家選用,包括了:CLASSIC、EXPERT、MASTER。這次入手的則是其中的CLASSIC系列,適合入門及創作者使用,小編手上一共拿到2款版本,分別是DDR4記憶體以及M.2 SSD,同樣隸屬於T-CREATE品牌下的CLASSIC系列,下面就來一一分述。 雖然說T-CREATE系列將推出三款版本,不過記憶體方面目前率先登場的是其中的入門版CLASSIC系列,頻率版本則提供有DDR4-3200以及2666兩款,小編入手的是DDR4-3200這一版。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款CLASSIC DDR4-3200的外觀時,會不會有種熟悉感?沒錯,除了整體的外觀視覺看起來相當簡潔、洗鍊外,散熱片的設計上其實也沿用了原本T-FORCE的翼型風格,是不是很像DARK、VULCAN Z的感覺呢?這樣的經典設計味道作為T-CREATE的入門款CLASSIC首發也是代表官方的初心:提供給不同升級需求的玩家們,最合適的記憶體產品。 外包裝採用了精緻的紙盒設計,灰色漸層配色也帶出了灰階色調的典雅視覺風格,而記憶體本體的色調也是採銀白色調散熱片,對應創作者角度的確是相當符合專業感;另外可以從包裝上看到,這可是32GBx2=64GB的容量版本,也就是說,別以為頻率只有到DDR4-3200而已喔,這可是單條32GB容量的記憶體,對創作者來說,一次就提供高達64GB超大容量,根本就是加速神器來的! 光是從型號就可以發現到,這次的T-CREATE系列,CLASSIC後面還多了「10L」,彩盒上面其實也特別標示了針對穩定性(Stability)採用了10層PCB設計,讓干擾降低以及增加抗雜訊等,而且,記憶體本體的4個角落上也各設計了一顆專為T-CREATE系列創作者定製化的耐高溫電容,讓記憶體在運作時可以承受讀寫大檔產生高溫下穩定電壓的輸出,這樣的細節並不是只單看效能或頻率的一般消費性記憶體能比較的。 拆開包裝後的記憶體本體可以看到是以銀白色調搭配淡鐵灰色為主,相當鮮明的T-CREATE Logo在正中央,另一面則是有規格標示貼紙,容量、頻率都在上面一覽無遺:DDR4-3200、CL 22-22-22-52、電壓1.2V、容量為單條32GB;從頂端看,可以看到有小做造型的記憶體貼合、以及T-CREATE字樣,即便安裝在主機上,也可以清楚看到這款記憶體標示的可是針對創作者的T-CREATE品牌。 這裡小編也為了驗證一下藏在散熱片底下的實際樣貌,也打開了原本加裝的散熱片(超緊、貼合的相當密實,而且中間還有一整塊的泡棉固定膠鎖住),在拆開後可以看到底下的PCB上頭一共分布有8顆顆粒,基本上這款版本的配置採正反2面各8顆的方式(共16顆),近看可以看到顆粒上都有打上了TEAMGROUP Logo,算是都有經過官方嚴格把關測試過的版本,品質更具保障。 前面小編就有提到這次入手的CLASSIC系列還有除了記憶體之外,還有另一款M.2 SSD,畢竟針對創作者來說,不僅是記憶體需要穩定、高效,SSD的穩定度與讀寫效能也是攸關儲存效能的一大重點,尤其是對於創作者來說,更高的讀寫速度對於運算4K或8K影音工作來說,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當然,在追求速度的同時,穩定運作的SSD肯定是儲存的必要條件,那就來瞧瞧這款T-CREATE品牌的SSD吧! 外包裝的色系風格其實與同系列的記憶體是雷同的,灰色漸層配色與吊牌式包裝內的SSD上頭的銀灰色散熱片對應成相當沉穩內斂的風格概念,除了在正面一樣標示了創作者定位之外,穩定性特別標示「High」也是再次強調這款版本能提供使用者相當高穩定度的運作,當然在效能上面也是直接做了標示:讀取速度達2100 MB/s以上,包裝的背面特別還加上了安裝說明提醒(圖解),其他規格則是包括介面採用PCIe Gen3x4 with NVMe 1.3、工作電壓DC+3.3V、0~70°C的工作溫度,至於官方效能標示則是讀寫速讀為2100/1700 MB/s、4K隨機讀寫IOPS最高為220K/200K。 拆開包裝後就可以看到這款T-CREATE CLASSIC M.2 SSD的實體面貌囉,小提醒是,記得上機之前要撕下白色散熱片上的保護貼膜,以免影響散熱效果喔。 光是從正面的SSD樣貌就可以看到銀灰色的鋁材質散熱片正面的TC Logo與T-CREATE字樣,也同樣有打上PCIe以及CLASSIC系列等標示,事實上這片散熱片表面還有做磨砂處理、手感挺好的。SSD的另一面則是貼有相關資料標示貼紙,上頭有包括型號TM8FPE001T、5年保固、S/N碼、標準工作電壓等等。 從側面可以看出這款SSD是單面顆粒設計,在拆下散熱片後就能看見底下的PCB與顆粒配置,從實體樣貌可以看到控制晶片為SMI的SM2263XT,配上4顆TEAMGROUP官方嚴格篩選測試把關品質的定製化3D TLC NAND Flash晶片(單顆256GB、共4顆組成1TB容量),加上定製化的穩定韌體,除了能夠進一步增加穩定性以確保創作者的工作效率外,也讓SSD在高速讀寫的同時能夠確保資料的安全。 產品是拿來使用的,即便是定位在專業的創作者領域,也是要有一定的效能表現才行啊!在看完了T-CREATE CLASSIC系列的外觀設計後,那記憶體與SSD的實測數據會符合創作者的使用需求嗎?當然要來實測看看才知真相,先來瞧瞧這次採用的測試平台列表。 CPU:Intel Core i9 9900K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 FORMULA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60創始版 SSD:ADATA SX6000 1TB SSD(開機碟) OS:Windows 10 Pro 2004 測試軟體:AIDA64、MaxxMem、CrystalDiskMark、ATTO Disk Benchmark 下面就分別來看看記憶體與SSD的實測表現效能囉! 先透過Thaiphoon Burner來檢視一下這款CLASSIC DDR4-3200的細部資訊,從檢視的資料截圖可以看到雖然是TEAMGROUP定製化的顆粒,但這一版採用的其實是Hynix顆粒,CL時序為22-22-22-52、電壓1.2V,相較於許多電競版本都將電壓拉高到1.35V甚至更高來說,訴求穩定運作是T-CREATE的主要宗旨(想要高頻電競版可以選擇T-FORCE系列喔),不過,以Hynix在顆粒上一向有高承受力的情況來看(好超頻),潛力還是很強大的。(哈) 先透過AIDA64的Cache & Memory來檢測一下基本數據,在讀/寫/複製速度分別是44471/46596/42012 MB/s,另一款MaxxMem則是獲得31.01GB/s的成績;既然是主打創作者,也標示了高穩定性,並且又在電容跟PCB板層數上特別用心,我們就來看看穩定性的表現吧,透過AIDA64當中的系統穩定性測試工具來檢視一下狀態,在小編經過從一早9點多至下午6點左右的持續性燒機下,正常運作無誤,包括連長時間使用下的表面溫度表現也僅最高50.5度而已,對於創作者來說,就算長時間運作一點也不用擔心,穩定性一流的。 這組T-CREATE CLASSIC 10L DDR4-3600記憶體事實上也提供了8GBx2、16GBx2以及32GBx2等三種容量組合,一般玩家可以依據需求選用合適的容量版本,不過,如果是採用小型主機(如ITX)的朋友,直接選用32GBx2=64GB的模式會比較恰當,通常ITX小型主機板僅提供2組DIMM插槽,這時候高容量版本就可以針對如影音剪輯、高解析度圖製作與高面數3D模型建構等,有比較大的運用空間,當然也可以挑選2組16GBx2組成64GB、使用在ATX規格的主機板上也OK。 除了記憶體之外,T-CREATE CLASSIC PCIe Gen 3x4 M.2 NVMe SSD 1TB的實際效能也可以透過實測來檢視一下,這裡小編也採用了常見的CrystalDiskMark與ATTO Disk Benchmark這兩款測試軟體。 從CrystalDiskInfo上面可以看到這款SSD的相關資訊,至於在CrystalDiskMark的實測下,則是有2171.22/1700.51 MB/s的讀寫速度、IOPS也有211K/257K的表現;至於ATTO Disk Benchmark則是最高有2.04/1.60 GB/s的讀寫成績,基本上與官方標示上的數據也是差不多的。 相較於記憶體的系列有推出3款容量版本供玩家選擇、同屬於CLASSIC系列的SSD則是目前僅推出這款1TB版本,如果玩家需要更大容量則可以選擇EXPERT版本入手(有推出1TB、2TB版本),下面也順便提供大家相關的官方規格資訊做為參考。 作為創作者定位的T-CREATE系列,這次小編入手的CLASSIC兩款產品算是新出爐的版本了,對於追求穩定、長時間運作才是重點的訴求下,T-CREATE系列可以提供眾多創作者玩家們專心致意於創作、而不用擔心零組件產品的工作狀態,透過TEAMGROUP的嚴格品質把關下,先一步幫創作者玩家們考量好了所需要的規格、容量以及穩定的讀寫速度,支援高達600TB的總寫入量以及DDR4-3200搭配32GBx2=64GB的超高記憶體容量下,創作者可以盡情發揮創意想像,打造出精彩的影音內容。 創意無限、T-CREATE為玩家保留精彩的內容,提供穩定且安全的儲存空間以及高速的運算效能,從創作者出發、為創作者著想,T-CREATE系列,為玩家建立無限想像的堅強後盾。 廠商名稱:TEAMGROUP十銓科技 官網產品頁: 廠商電話:02 8226 5000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Intel/NVIDIA/AMD三大廠商力挺到底,Windows宣布將讓新一代顯示晶片支援AV1影片格式硬體解碼
不知道有沒有玩家發現在某些情況下將手機錄製影片丟進PC裡,系統會出現「不支援HEVC編碼」需要到Windows商城額外購買專屬擴充內容才能觀看!(有付費頻道的fu ~哈 之所以會出現這個問題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目前新世代高畫質影片編碼有兩大格式在競爭:HEVC與AV1,前者是由「動態圖像專家組(MPEG)」所領導,後者則是由Google、微軟、亞馬遜、Netfilix等科技巨頭所組成的「開放媒體聯盟(Alliance for Open Media)」所制定。根據據Netflix所說,AV1與VP9編解碼器相比之下,可以在數據壓縮率上提升34%、壓縮效率方面也能提高20%。 由於微軟也身處開放媒體聯盟的一員,對於自家Windows系統所支援的影片編碼格式,當然就是以開放格式的AV1為優先(AV1、AOMedia Video 1簡稱),而HEVC格式則因為授權費的關係,也就被放到商城裡供玩家自行購買了,因此,若是玩家看到要額外花33元購買時,也不用太訝異就是。 只是AV1雖然有Google的Youtube、臉書、Netfilx等平台的大力相挺,但是HEVC卻是目前多數錄影裝置所使用的高畫質影片格式,尤其是在手機陣營,自從iPhone選擇HEVC最為其主要的4K影片了錄製格式後,讓各家廠商也都紛紛跟進,也讓現在的影片格式出現HEVC有前端創作的支持,後端播放則是AV1天下的局面。 為了進一步推廣AV1影片格式,微軟在去年就在系統中加入AVI解碼器,讓玩家可以直接觀看AV1格式的影片內容,而隨著各家主要的處理器和顯示卡廠商陸續發表了下一代產品,微軟也宣布將讓新一代顯示晶片支援AV1格式的硬體解碼。 換言之,從Intel第11代處理器(需搭載Intel Iris Xe顯示晶片)、NVIDIA RTX 3000系列、AMD RDN2(RX6000)開始,玩家未來觀看或是剪輯AV1格式的影片內容時,將可以改由GPU進行解碼的動作,這樣的好處除了可以大幅降低CPU的負擔讓系統更加穩定流暢外,透過GPU進行硬體解碼在許多剪輯程式中也能夠大幅度增加影片編輯與輸出的流暢度,對於創作者可以來說可是一大福音。 微軟的這次宣布支援新一代顯示晶片的AV1硬體解碼,似乎就是想要打破高畫質影片在創作階段是以HEVC格式為主的困境,畢竟對於目前的主流平台以AV1為優先的狀況下,HEVC影片上傳之後還得額外的轉檔,對於各企業伺服器無疑是一種負擔與成本,因此如果能夠吸引更多下游裝置換成AV1格式,自然就能替平台商減少麻煩,並增加該編碼在整個數位影像市場的話語權與地位。 (小編突然想起,早期還有需要外插一片壓縮/解壓縮卡的時代,現在的硬體早就強大到可以全面支援了...)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ASUSTOR Lockerstor 10 AS6510T NAS開箱試用,配備雙10GbE與2.5GbE網路!
隨著當今資料量的爆發性成長,NAS (網路連結儲存裝置)已成為公司、個人工作室,甚至到家庭與個人必備的資料金庫一般,以存放各式資料。如今,各式高解析度的多媒體資料,或是3A級遊戲,其動輒幾十GB的資料量,已讓當今採用1GbE為主的NAS捉襟見肘,存取個50GB藍光影片的容量隨便就要8~9分鐘,更別說在同時多人存取時,時間還會拉更長,使得一般NAS已經快要無法追上需要大量檔案存取的使用日常。 由於當今效能當道,加上新一代的電腦開始配備2.5GbE、5GbE,甚至10GbE的有線網路功能時,ASUSTOR (華芸)也開始推出一系列高階的NAS產品,例如這次要介紹的Lockerstor 10系列,就是專為創作者打造的資料保險櫃,提供更高速且安全的網路存取,將50GB藍光影片的複製時間縮短到1~2分鐘以內,以滿足專業用戶、效能玩家們對於NAS存取速度的渴望! ASUSTOR所推出的Lockerstor 10 (AS6510T),是一款針對創作者所打造的NAS,外型中規中矩,採用黑色長方體機殼設計,搭配前置磁碟機插槽與LCD控制面板,可安裝高達10組3.5”磁碟機(亦可安裝2.5”磁碟機),磁碟機槽皆提供安全鎖,以及燈號指示,讓用戶可以快速檢測HDD (或SSD)的存取與健康狀態,以輕鬆進行維護動作。 在規格方面,AS6510T採用Intel Atom C3538 (Denverton)四核心處理器,時脈可達2.1GHz,搭配8MB快取容量,並使用DDR4-2133 8GB記憶體,比DDR3快且省電,節電率達40%。加上安靜運作、低噪音,全天候開機也沒問題! 在支援的硬碟方面,可安裝10組SATA 6Gbps HDD,而目前硬碟容量最高16TB來計算,因此可安裝到高達160TB的容量,此外,AS6510T可彈性擴充兩台AS6004U的NAS (每台皆4個硬碟槽),因此加總起來最多可以擴充到288TB的上限容量,讓再多的資料也能安心存放,不受限制。此外,AS6510T內部也內建2組M.2 SSD插槽,採用免工具手轉螺絲設計,可以輕鬆安裝2242、2260、2280等規格的M.2 NVMe SSD來當成SSD讀寫快取,以提升NAS整體存取效能。 在RJ45網路埠方面,AS6510T採用雙Realtek 2.5GbE與雙Intel 10GbE有線網路設計,搭配隨附的Cat. 5e網路線(可支援到1GbE)與兩條Cat. 6a網路線(可支援到10GbE),只要連接到支援Multi-giga的網路卡或路由器,即可享有比一般1GbE更快2.5倍甚至10倍的區網傳輸速度。若同時插上兩組至四組網路埠,還可以將頻寬合併起來(即Link Aggregation、網路聚合模式),升級到5Gb/s甚至最高可達20Gb/s的超高頻寬境界! 檔案再大再多也能快速傳輸! 免等待! 此外,此NAS也支援雙網路喚醒技術(WOL/WOW),讓使用者可以遠端喚醒家裡或辦公室的電腦,以達到平時不用時關電腦、要用時才開電腦的節電目的! 至於效能方面,搭配機身內部高效率的散熱設計、SSD快取的輔助,以及雙2.5GbE或10GbE的有線網路存取,讓AS6510T在網路聚合(RAID 5)模式,透過Windows來循序讀寫NAS時,以2.5GbE模式可達到565 / 553 MB/s的讀寫速度,若啟用10GbE模式則更可達到2348 / 1040 MB/s的讀寫速度,讓其NAS的效能也能跟一般搭配SATA SSD或PCIe 3.0 x2 SSD一樣的爆發效能,以滿足創作者在大量檔案存取時 (或是遊戲玩家在超大檔案載入時)的高效能需求。 以存取上述50GB藍光影片為例,透過2.5GbE模式下,就縮小至1.5分鐘以內搞定,而透過10GbE模式下,更只要21~48秒就能完全搞定!擺脫大檔案動輒需要花上8~10分鐘那樣的窘境! 華芸ADM (ASUSTOR Data Master)使用介面,提供全中文化圖像式介面,方便用戶們透過電腦的瀏覽器,或是手機的App,來進行各種操作。ASUSTOR App Central提供多款個人/家庭用的App以及企業適用的App,以增加NAS的功能,建立企業專用的各式小型伺服器。 為提升效能,在ADM裡面提供SSD快取建立功能,可建立SSD讀寫快取,裝一支SSD時可設定讀取快取,裝兩支SSD時則可開啟讀寫快取,因此建議裝雙支SSD來提升NAS整體效能。使用時,只要選擇磁碟群組,然後找到SSD快取,選擇建立讀取&寫入快取,再指定配置的容量(一般都是全部配置),即可開啟SSD快取,接下來就可以享受高速的NAS存取效能! 在其他NAS專業應用部份,像是冷備份技術、快照中心、虛擬化Docker應用也一應俱全。至於安全性方面更不馬虎,華芸提供經常性更新的ADM版本,搭配功能強大的防火牆(ADM Defender)功能,可來設定黑白名單以杜絕可疑連線。建立另一組與Admin同級帳號並停用原先Admin帳號,同時再關閉SSH與終端機服務,並自行設定會使用到的連接埠,把其他無關緊要的連接埠關閉,皆可減少感染入口與途徑。 除了安全性方面,多重備份也可以提升資料的保障。AS6510T可以如前述那樣連結其他NAS,以增加硬碟整體儲存容量,此外再搭配使用多種高效率即時備份(如BTRFS快照)功能,來將現有狀況備份下來。若再搭配異地備份,同時將存放於MyArchive硬碟的重要資料進行硬碟加密,皆可提升資料安全性與可靠性,以防範勒索病毒的威脅與攻擊,有效保護個人與企業的數位資產。 整體而言,ASUSTOR AS6510T採用方正渾厚的體型,提供雙10GbE或雙2.5GbE網路聚合能力,讓網路速度提升更高,再搭配雙SSD快取加速功能,讓創作者的大量資料能夠快速且輕鬆地備份至NAS,並即時讀取出來。當然亦可透過iSCSI方式掛載成本地端磁碟機以進行即時編輯,加速工作完成。至於擴充性方面,此NAS的大肚量硬碟槽可安裝更多硬碟,讓各種資料備份、備援工作都輕鬆搞定。 當然,華芸(ASUSTOR)同樣秉持華碩(ASUS)精神,以產品品質至上,提供三年保固,讓產品無後顧之憂。ASUSTOR AS6510T很適合創作工作室,以及各公司行號採購使用。 廠商名稱:ASUSTOR - 華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7737-0888 廠商網址: 市場行情:39,800元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企業級網路設備 - Enterprise Network -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更多的【PCDIY! 家用網路設備 - Home Network - 路由器 / 電競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網路卡 / 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PCDIY! 智慧家庭 SmartHome / 智慧辦公室 SmartOffice / 智慧攝影機 Smart Camera / 智慧門鎖 Smart Door Lock / 智慧門鈴 Smart Doorbell】: →更多的【PCDIY! Network Hardware / 網通設備 / 弱電工具 / 機櫃產品 / 機房世界】: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IT資訊新聞】:
-
數位創作工具百百款,選對輕薄便攜繪圖螢幕的秘密 feat. Wacom One
隨著Surface Pro與iPad Pro的崛起,隨時隨地在螢幕上進行創作不再是高不可攀、可遇不可求的奢望,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選擇,繪圖板大廠Wacom在繼MobileStudio Pro之後,終於再次推出了同樣以輕薄與攜帶性為主打的Wacom One繪圖螢幕,不過這次不再是「大佬」專屬神器,而是人人都能擁有的練功道具,小編也藉此機會向大家分享挑選繪圖螢幕的小技巧。 話說Wacom對於「One」這個字似乎有特別的偏好,過去曾經推出過Bamboo one、One By Wacom,現在又加上最新上市的Wacom One,玩家在網路上搜尋關鍵字的時候,可得多加注意喔! 在繪圖創作上,其最核心的工具一定就是筆了,玩家在挑選數位創作工具的時候,也一定會注意到除了代表筆觸敏感度的感壓級數之外,有的品牌的筆是需要裝電池的,而有的則不用,究竟裝不裝電池的筆之間差異在哪裡呢? 主動式電磁筆,又稱有源式電磁筆,筆作為信號的發送源,將壓力與移動時產生的電場變化發送出去,而畫板則負責接收信號,由於筆必須負責訊號的發送,因此內部需要裝設電池。主動式電磁筆的優勢在於它的能源轉換效率高,因此換一次電池或充飽一次電,續航力可以達到一個禮拜甚至數個月。 另外一個優勢則是在現今的觸控螢幕大多是電容式的,其原理是依靠面板的電場變化來偵測手指的位置,和電磁式感應筆的原理相似,兩者如果並存會有干擾的可能,而主動式電磁筆因為將其中一方的訊號源獨立出來,要減低這兩項技術互相干擾的難度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現今有搭載觸控螢幕的繪圖螢幕或平板,大多是採用主動式電磁筆。 至於缺點的部分則是顯而易見,筆身在設計的時候必須考量電池艙的設計,電池放置的位置、選用的種類都會對手感產生影響,同時玩家在購買的時候也得注意筆的剩餘電量,以免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提筆要作畫,卻發現筆沒電了。 被動式電磁筆,或稱無源式電磁筆,和主動式電磁筆的設計思路相反,板子會會發送電磁波能量到筆中,並透過筆內部的電容將電力儲存,接著當筆感受壓力和位置的變化時,再將信號傳回板子中。因為被動式電磁筆在能源供應上是由板子負責,筆就不需要額外裝設電池,因此在重量與外型與設計上更加的彈性,從一般的仿真大小,到袖珍如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S Pen,猶如孫悟空金箍棒般能屈能伸。 然而被動式電磁筆在能源轉換效率上遠不及主動式電磁筆,相較於主動式電磁筆數週或數月的續航力,被動式的電磁筆的蓄電力僅有寥寥數秒,至於具備藍牙無線功能的繪圖板,電池的續航力也大約只能讓創作者連續工作大約8小時左右。好在大部分的數位創作多是在電腦前進行,透過電腦的USB供電給繪圖板,然後繪圖板再供應電力給電磁筆,進而形成一種「無限電力」的錯覺,比起中途可能沒電的主動式電磁筆來說,比較不用擔心電池沒電問題。畢竟創作這種需要大量時間的事情,被動式的設計相對來說會更省麻煩一些,這也就是被動式電磁筆會在繪圖板上發揚光大的主因之一。 只是隨著大觸控時代,被動式電磁筆在與電容式觸控的之間的困境被愈加的凸顯出來,由於板子必須擔任起電磁信號供應與接受的角色,要如何避免與電容式螢幕互相干擾就成了一道難題,畢竟電容式觸控也是依賴電磁場的變化來做感應,目前成功解決這項技術難題的也就僅有Wacom和與其合作的三星了。 時間回到2009年,Wacom發表了第一台具備被動式電磁筆技術且能夠當作觸控板使用的繪圖板──Wacom Bamboo Pen & Touch,雖然是一款入門產品,感壓級數上只有1024階,卻配備了連當時高階款的Intuos 4都沒有的多點觸控功能,可以實現雙指旋轉畫布、縮放等操作,只不過礙於當時的技術瓶頸,繪圖的工作區域和觸控的有效區域是不同大小的。 至於觸控與電磁筆感應區域做到完全覆蓋的產品則是等到三星於2011年發表的第一代Galaxy Note,感壓級數為256階,並隨著一代代的技術突破來到現在的4096階。 但是被動式電磁筆與觸控板之間的挑戰其實還沒有結束,在技術開發上兩者都存在著尺寸越大,感應能力越差的缺陷,只是電容式觸控面板的市場商機遠大於電磁筆,使得大螢幕觸控面板在這方面的問題漸漸的改善,而投入被動式電磁感應筆研發的廠商就顯得稀少,價格自然也就居高不下,這也是為何繪圖螢幕被認為是夢幻逸品的原因。 做為目前市場上唯一一家擁有觸控技術的被動式電磁筆廠商,Wacom最終克服了技術難題,於2015年年底發表了24吋觸控繪圖螢幕Wacom Cintiq 24HD Touch,實現了大螢幕觸控加繪圖筆的可能。然而這一切都是有代價的,除了驚人的價格之外,還附帶了誇張的重量與體積,光是螢幕本體不含腳架的重量就重達13.7公斤! 時至今日,繪圖板在重量上的困擾算是得到了克服,同樣24吋的繪圖螢幕已經成功瘦身,在不含腳架的前提下變為7.2公斤,並且將感壓級數上升至8192階,同時順應微軟Surface Pro所帶來的平板筆電潮流,發表重量在2公斤上下的Wacom MobileStudio Pro系列,算是真正讓專業行動創作變為可能,當然前提是各位玩家的口袋夠深。 就如前面所提到的,過去繪圖螢幕因為生產技術的難題,大多價格昂貴,且相當厚重,Wacom做為這個繪圖板的龍頭廠商,在經過多年的努力之下,終於成功打造出兼具輕薄與平價的Wacom One繪圖螢幕,13吋的Full HD螢幕的在最高的厚度上只有14.6mm,重量更是僅1公斤,可以輕易放進包包中,對於桌面空間較小的玩家也能夠輕易的收納。 Wacom One在機身設計上進行大幅度的簡化,整個機身只設計一個電源鍵,沒有任何的功能快捷鍵,關於這部分的解決方案其實很多,像是左手鍵盤、簡報筆,甚至是遊戲搖桿,只要透過按鍵編程軟體都能滿足這部分的需求,嫌麻煩的玩家,官方也有販賣ExpressKey遙控器供玩家補足這方面的需求。 機身左上方設計USB Type C接口用以作為訊號和電源輸入,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USB周圍的開孔是有做方向性的,因此即便是原廠自家的線材如果方向不對也是插不進去的。 背面的腳架則是大有玄機,由於強調便攜性,打開後除了能夠撐高畫板使其與水平面成19度角,讓創作的過程可以更加舒適與自然之外,Wacom將筆的替換筆芯也隱藏在左邊的腳架中,更換筆的方式不需要任何工具,只要將筆插進旁邊的小洞就能把筆抽出,設計的相當巧妙。 做為一款繪圖螢幕,大家最在意的自然是螢幕的表現,Wacom One使用的是一片13吋的Full HD螢幕,沒有支援觸控功能,面板的種類不是大家熟知的IPS面板,而是AHVA面板,但一樣能夠涵蓋72% NTSC的色彩空間,相當於100% sRGB,以一款入門繪圖螢幕的表現已經稱得上及格,小編將它與桌面上的電腦螢幕進行色彩比較,在顏色的第一印象基本上是一致的,考量到現今的創作多是放在網路上,色彩誤差的問題可以不用過於擔心,畢竟每一位網友的觀看裝置都不同,顏色差異注定是跑不了的,在沒有印刷上的需求或是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色彩能在多個螢幕之間保持相近的第一印象其實就足夠了。 此外Wacom One在螢幕上面鍍了一層特製的霧面塗層,這個塗層除了可以減少反光之外,還可以讓筆在螢幕上滑動時的觸感更加接近在紙上畫圖的感覺,「仿真感」算是Wacom長久以來不論在高低階產品上,為消費者所帶來的堅持。 Wacom One所搭載的被動式電磁筆並不是高階系列所用的Pro Pen 2,而是自己專屬的特製型號,黑白相間的配色看起來相當特別,整體的手感上比Pro Pen 2要來的輕盈一些,但不至於輕到毫無手感可言。規格方面不選擇走高階專業路線,而是偏向符合市場的主流規格,因此相較於有著8192階感壓級數的Pro Pen 2,Wacom One的筆在感壓級數上就低一階來到4096階,筆身握位處的自定義功能按鍵也從兩顆降為一顆,招牌的筆尾橡皮擦功能在這支筆上則是被移除,算是最可惜的地方。不過筆尖同樣能夠感應畫筆傾斜,超低延遲特性也有保留,即使高速運筆,游標的移動也能夠立即跟上手的移動,在創作的時候每一個筆畫依然都能與腦中的創意同步。 雖然Wacom One的筆在部分功能相較於Pro Pen 2有所下降,但取而代之的則是在筆的挑選上可以有更多的選擇,除了Wacom原廠搭配的筆,三星Galaxy Note 8之後的S Pen也可以在Wacom One上使用,相當然爾,副廠的電磁筆如果能在Galaxy Note 8以後的機種上使用,Wacom One就同樣可以用,意味著繪圖不必再受限於原廠拘束,玩家可以在網路上尋找自己喜愛的外型或手感的電磁筆,而且其中還不乏一些知名的品牌呢! 小編有一個夢想,就是能夠進入電玩美術領域,畫出一張張讓人想要一單一單課下去的卡牌,只是小編因為中途把技能點點到其他地方去了(謎之音:懶惰就直說,少在那邊ooxx),目前這個願望也就擱置中,不過有幸在工作中遇到Wacom新推出的繪圖板,讓小編我重燃夢想,自然就要給它來畫上幾筆。 過去在連接繪圖螢幕的時候,至少會需要插入三條線,分別是:視訊、數據與電源線,也因為一台畫板要插入的線實在太多,很容易把桌面搞得一團亂。而Wacom One在這部分做出了簡化,將視訊、數據和電源都統整到了USB Type C接口之中,配上特製的X型傳輸線,將HDMI、USB、電源線全部整合,告別桌面被四面八方的線材糾纏的困擾。 此外Wacom One在電源連接方式非常的特別,除了利用一般的插座電源之外,也能夠透過行動電源直接供應電力給畫板,而且要求的行動電源只要能輸出5V2A的規格即可,也就是只要能給iPad充電的行動電源,就能夠用來作為畫板的電源,這可是讓繪圖螢幕能夠化身為行動創作工具的重要關鍵,帶著筆電和畫板去星巴克尋找靈感(炫耀)就不必擔心找不到插座了。 連接畫板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到官網去下載驅動程式,否則畫筆就只式能當作一般的滑鼠,沒有感壓功能。由於Wacom的產品繁多,且電腦系統和繪圖軟體時常一改版,就造成繪圖板出現各種Bug,為了減少尋找各個產品驅動的麻煩,Wacom以獨立的應用程式進行相關驅動維護,只要先將繪圖板與電腦連接,再打開程式,就會自動偵測繪圖板型號並提供最新版的驅動。 驅動安裝完成之後,程式也針對畫筆和螢幕提供許多的調整選項,其中請一定要進到「畫筆設定」中的「校正」進行畫筆與螢幕之間的位置校正,才能夠確保落筆和游標之間沒有誤差。 雖然對於大部分會購買繪圖板和螢幕的玩家應該都在電腦裡安裝好自己主力會用的創作程式,不過Wacom還是有額外附贈三款軟體提供給玩家使用與試用,玩家可以藉機體驗不同的創作程式,分別為知名繪圖程式Clip Studio Paint Pro、影片剪輯軟體Adobe Premiere Rush,以及Wacom自家Bamboo Paper。 如果玩家體驗過Wacom早期或是比較低階的繪圖螢幕,對於螢幕的色彩表現可能都會覺得慘不忍睹,但是Wacom One在色彩表現上遠比小編預期的好,雖然稱不上優秀,不過已經足夠,和小編桌面上的另外兩台螢幕相比較,整體色彩觀感算得上一致,可以不必擔心圖片放到網路上出現誇張色偏的問題,唯一比較在意的就是螢幕的最大亮度,即使將亮度調到最高,在室內辦公室環境下也只能算是剛好夠用的程度而已。 此外有一些玩家可能對於螢幕失去了觸控功能感到一些顧慮,小編覺得這一點倒是可以不必太擔心,因為目前絕大多數的桌面版創作程式都沒有針對觸控進行介面優化,所以觸控操作對於創作上的便利性幫助其實很有限,以小編的主力繪圖程式Adobe Photoshop來說,觸控主要能做的就是放大、縮小與旋轉畫布而已,其餘的介面功能與其使用觸控方式,還不如熟記鍵盤的快捷鍵來得實際一些,加上Wacom對於觸控功能的調校在業界早已是出了名有口皆「悲」,使得用觸控調整畫布的時候非常卡頓不靈敏,這也是為何大多數的繪圖師寧可選擇用鍵盤快捷鍵,並將觸控功能關閉掉的原因。 整體來說,小編對於Wacom One的體驗其實相當滿意,纖薄的機身即使在小編混亂的辦公桌上,也能夠輕易收納。對於空間有限玩家,像是住宿學生族群,可以很輕鬆將它收起。在規格上,4096階的感壓其實已經非常足夠,靈敏度和細膩度都相當高,而且同樣繼承了Wacom超低延遲的特性,就算是高速運筆,畫面也能夠跟上,雖說面板沒使用到全貼合技術,但與玻璃之間的空隙在感受上並不明顯,所以不會特別感覺像是隔著一層玻璃在畫圖。此外,若考量到它的整體價格非常親和,因此,Wacom One在最基本的體驗上表現上,都可說是非常理想的。 Wacom One做為一款能夠便於攜帶還能透過行動電源供電的突破性繪圖螢幕,最大的特色就是還具備了能與手機連接的功能,讓玩家可以只帶Wacom One出門,一秒讓手機直接變成能夠繪圖的電腦螢幕,出門可以連筆電的重量都省了呢! 然而,這項功能的限制其實不少,首先是手機的必須要具備「桌面模式」的Android機型,目前支援這項功能的手機僅有三星和華為的旗艦機型,以三星為例,手機的型號必須是Galaxy S8以後的機種才能夠在Wacom One上頭使用。 再者,訊號連接方面由於Wacom One的線材提供的是標準的HDMI接頭,沒有附贈轉接線,所以要連接手機,必須比照連接如MacBook這一類沒有HDMI埠的筆電一樣,必須額外購買轉接線材。 最後,不同於桌面系統,Andriod系統是以觸控操作為導向,絕大部分的程式沒辦法透過鍵盤設定快捷鍵,Wacom One本身也不具備觸控操作功能,因此即便克服上述兩點,光靠一支筆進行操作,在體驗上並不理想。 隨著數位創作在近幾年越來越熱門,不少繪圖螢幕的廠牌紛紛竄出,其中不乏有一些品牌不論是價格或是帳面規格上,看起來都相當的高階,然而就如小編在最開頭所敘述的,電磁筆的開發上其實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比起規格來說,體驗上的優化是更難以量化的,至於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使用的繪圖板/繪圖螢幕,小編在這邊為各位整理了3個在購買前需要特別去測試的重點項目: 這個問題其實是小編以血淚換來的教訓,不論是繪圖螢幕還是繪圖板上,在將筆移動到邊緣的時候可能會發生不靈敏、異常抖動或是明明還沒有來到最邊緣,游標就好像碰到磁鐵似的被直接吸過去的狀況。由於絕大部分的桌機版的應用程式都是將工具列設置在畫面的四邊上,因此邊緣不穩問題經常會對使用者的操作造成相當大的困擾,如果有機會到賣場親自體驗時,這個部份一定要記得列為測試項目之一。 請拿出一把尺,然後沿著它在繪圖螢幕「慢慢的」畫出一條直線。理論上,畫出來的線應該是相當筆直的,不過實際上當玩家以慢速繪製線條的時候,程式或繪圖螢幕內部的抖動修正就可能不會觸發,造成即使沿著尺畫,畫出來的線條還是可能出現異常抖動。這對於喜愛漫畫、日式風格或是向量繪圖可以說是相當致命的,因為這些繪圖風格需要依賴大量的線條,而慢速抖動的問題,會對精緻的線條、調整向量曲線錨點等需要比較慢的場合上,造成非常大的困擾。因此這部份也記得列為測試項目之一。 撇開使用到過度吃效能的筆刷,造成筆跡延遲的問題大致可分成螢幕延遲跟感應延遲,由於螢幕每一秒鐘的更新率是固定且有其上限,當運筆的速度的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發生筆尖和游標分離的情況,畢竟當這一秒產生的畫面產生時,玩家的手已經到別的地方去了,不過如果繪圖板感應本身沒有延遲問題,那分離的距離在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是固定的了,因為不是繪圖板反應不了,而是螢幕來不及更新畫面。反之,如果存在感應的問題,運筆的速度就會因為感應負擔加劇,造成游標與筆尖距離越來越遠的狀況,最後造成玩家可能在畫下一筆螢幕卻還在顯示上一筆的狀況。 也就是說,若繪圖板/繪圖螢幕的反應速度,無法跟隨創作者的思路即時反應,那麼也很難成就一幅偉大的創作。正因此,要是玩家有機會到賣場親自體驗時,這個部份則是絕對必備測試項目之一。 以價格來說,Wacom One和Intuos Pro價格相當的接近,一個有螢幕但畫筆比較低階,另一個沒有螢幕,但卻是最高階的傳統繪圖板,口袋不夠深,魚與熊掌實在無法兼得,究竟該選哪個才好,以下認為可以以桌面空間和繪圖時間做為考慮的點。 倘若玩家的空間小到必須把繪圖板放在大腿上才有辦法繪製,那建議購買Intuos Pro最小型的即可,除了保有專業的規格之外,省下的價差還可以用來入手一些周邊讓自己的工作效率更好。 相反的,只要您的空間能夠放得下Wacom One,那麼Wacom One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除了繪圖螢幕可以帶來更舒適直覺繪圖體驗之外,多一塊螢幕也能對創作上帶來更高的便利性,輕薄和簡化連接方式的機身在收納上也非常容易,如果臨時需要用到桌面,USB線一拔就能直接收起,機動性相當足夠。 倘若各位玩家跟小編一樣比起畫圖,更愛過著荒淫放蕩的日子,大部的時間都在讓繪圖板養灰塵,那建議入手Intuos Pro甚是更低階的Intuos就好。創作跟打怪最大的差異,就是打怪可以透過課金會變強,但創作不會。擁有神裝對於創作來說,只是讓事情更便利,不會因為擁有就能成為大神。因此,對於繪圖時數有限,但只要一有空就畫個不停的玩家,可以選擇Intuos Pro,想畫的時候只要USB線一插就能立刻上工,因為少了一塊螢幕需要維護,收納時會比較容易。 至於會花費很多心力在創作上,或是創作類型功課很多的玩家,那麼,Wacom One就趕緊入手一個吧!讓您可以躺著畫、趴著畫、盡情畫、隨便畫。為畫個不停的玩家打造,正是繪圖螢幕存在的精髓。 Wacom One繪圖螢幕挑戰讓機身變得更加輕薄好攜帶,可以單透過行動電源就直接供電,並具備手機連線的功能,乍看之下好像可以化身為行動創作了利器,但對於手機來說過於嚴苛連接方式與觸控功能的缺乏,使得Wacom One對於期待行動創作的玩家來說,似乎又少了一點魅力。 然而,以目前在專業繪圖螢幕的領域中,廠商們多半都是以專業人員的思維下去打造產品,造成該系列產品對於桌面空間或是荷包厚度都比較有限玩家來說,形成了一堵無形的門檻。不過隨著這幾年創作門檻更加的大眾化,Wacom One所瞄準到的,其實正是每一位內心嚮往創作的玩家,讓每一位萌新們,都能夠一登入,就能以最簡單的方式獲得並裝備練功神器,以發揮出深藏在內心的創作魂!整體而言,Wacom One提供輕薄便攜、可行動化、超高靈敏度、有螢幕的直覺式創作體驗,可說是新手設計師在繪圖螢幕產品中的絕佳選擇! 廠商名稱:台灣和冠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516-1718 廠商網址:
-
Dell、HP 及 Microsoft 推出全新輕薄筆記型電腦和行動工作站,讓創作速度跟上你的想像力
隨著創作的工作流程要求越來越嚴苛、專案的製作時間越來越短,加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進行遠端工作,如今快速且可靠的電腦變得更加重要。 由 Dell、HP 及 Microsoft 推出搭載 NVIDIA GPU 的全新筆記型電腦和行動工作站,讓內容創作者有了更多將想像力轉化為實際創作的新選擇。 就在我們推出的一週年之際,這些新的系統正式問世,而 NVIDIA Studio 平台搭載了專屬的驅動程式、效能增強的軟體開發套件,以及專為內容創作者打造的輕薄型 RTX Studio 筆記型電腦。 自去年推出 NVIDIA Studio 平台後,NVIDIA 與各大系統製造商合作擴大 的產品陣容,並提供多款採用 Quadro 和 GeForce RTX GPU 的產品選擇,目前共有 78 款搭載 RTX Studio 平台的系統。 XPS 17 是 Dell 有史以來最強大的 XPS 筆記型電腦,最高可選擇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GPU,使其有充足的能力來應付運算量吃重的創意專案及遊戲。薄型邊框設計打造出最小巧的 17 吋筆記型電腦,其尺寸與一般的 15 吋筆記型電腦相似。 要將如此強大的效能裝進如此小巧的 RTX Studio 筆記型電腦,需要花上一點工程設計上的巧思才能保持系統的平穩運行。機身下方採用全新專利的散熱設計,提高了整體散熱氣流量及更高的持續效能,以執行各項最苛刻的創作專案。 Dell 今天宣佈重新設計了引領業界的。這些 RTX Studio 行動工作站能夠處理 8K 影片剪輯、3D 渲染、資料分析以及 CAD 建模等繁重的工作。Precision 5750 和 7000 系列行動工作站取得了 ISV 認證且搭載 Quadro RTX GPU。 Dell Precision 5750 最高可選擇搭載 Quadro RTX 3000 GPU,其採用四面窄框 16:10 InfinityEdge 顯示器並可支援 HDR 400,讓創作者與工程師們可以看的更多、做的更多。對於需要執行大量作業附載的剪輯人員、工程師和科學家,Dell Precision 7550 及 Dell Precision 7750 最高可選擇搭載 Quadro RTX 5000 GPU。這些產品經過重新設計,不僅變得更輕薄,同時擁有更強大的運算能力及更智慧的效能表現。 HP 嶄新的 Create Ecosystem 推出多款產品來助力各類創作者,這一切將從本月稍晚在 官網上發售的 HP ENVY 15 開始。 隸屬 RTX Studio 筆記型電腦的 ENVY 15 最高可選擇搭載 GeForce RTX 2060 GPU,以提供創作者極致的效能表現。除此之外,ENVY 15 採用全鋁機身並擁有高達 82.8% 的螢幕占比、4K OLED VESA DisplayHDR 400 True Black 觸控式介面顯示器、第十代 Intel 處理器,以及電競等級的散熱裝置。 專業創作者可把目光聚焦於 HP 預計在今年底出貨的 ZBook Studio 行動工作站和 ZBook Create 筆記型電腦,其分別搭載 Quadro 和 GeForce RTX GPU,讓創作者能夠隨時隨地享受高效能表現。這些系統擁有 87% 的螢幕占比,並為創作者帶來了最新一代的 DreamColor 顯示器以及 24小時全天續航力。 Microsoft 日前發表他們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筆記型電腦 Surface Book 3,這款產品搭載了 Quadro RTX 和 GeForce GTX GPU。造型優美的 Surface Book 3 集結桌上型電腦的強大功能、平板電腦的多元使用方式和輕薄筆記型電腦的方便性於一身。 除了 NVIDIA GPU,Surface Book 3 還搭載第十代 Intel Core 處理器、最高 32GB 記憶體、Microsoft 史上速度最快的固態硬碟 (SSD)、畫質清晰銳利的高解析度 PixelSense 顯示器,以及長達 17.5 小時的電池續航力。 Surface Book 3 售價自 $1,599 美元起,將於 5 月 21 日上市。 這些新款筆記型電腦將發揮兩百多款搭配 NVIDIA GPU 加速技術的創意和設計應用程式優點,包括昨日剛發佈的一項主要功能。 Adobe Premiere Pro 透過全新的,幫助內容創作者縮短從概念到作品完成的時間。透過 Adobe Premiere Pro 中的 NVIDIA 編碼器加速功能,剪輯人員便能匯出高解析度影片,且速度較使用 CPU 進行匯出加快五倍。 創作者仍可享有限時優惠。購買新款 RTX Studio 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Adobe 的新舊用戶皆可免費使用三個月的 Adobe Creative Cloud 服務。 這些全新筆記型電腦,加上十款最近發表搭載 的 RTX Studio 筆記型電腦,推動人們發揮無比想像力與創意,以促進創新事物的誕生。 深入瞭解 NVIDIA Studio 與 RTX Studio 系統,這些平台將持續發展令人興奮的進展。
-
Adobe Premiere Pro 導入NVENC之GPU加速匯出功能,比CPU快2~5倍,協助內容創作者提高工作效率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家工作,影片剪輯人員面臨到必須找尋新的方法來提交影片內容,許多人使用在家拍攝的素材,或是使用從現成影片中買來的素材以從中發揮創意,滿足對內容求新求變的需求。 透過今天正式上市的最新版本 Adobe Premiere Pro,創作者將能借助 NVIDIA GPU 增強的新功能,幫助他們在更短時間內製作出優質的內容。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1puf1kdkbA 最新版本中的全新 GPU 加速編碼技術,讓影片創作者可以省下大量製作時間。Adobe 與 NVIDIA 針對 NVIDIA Quadro 與 GeForce GPU 上內建的 NVIDIA 硬體編碼器,對 Premiere Pro 進行了優化。 透過可創造出驚人的結果。現在,剪輯人員透過熱門的 H.264 或 H.265/ HEVC 編解碼器匯出高解析度影片的速度,較單純使用 CPU 快上五倍。縮短影片匯出的時間代表著將有更多時間可以運用在剪輯內容上,如此一來也加快了完成案子的周轉時間。 一名 YouTuber Gerald Undone 表示:「我常常要匯出多個版本的影片,有時是為了提交進行審核,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只是想要檢查最終渲染結果有沒有錯誤,而不是重新播放整個時間軸。透過將 NVENC 編碼器導入 Premiere Pro,讓我省下三分之二的檢查時間,一整年下來相當於省下數十個小時。」 加上我們最新款 NVIDIA GeForce 及 Quadro RTX GPU 上的編碼器獲得強化,其編碼品質和效率皆是首屈一指。 以下面這段片長 3 分 9 秒的音樂影片為例,使用 Core i9-9750H 筆記型電腦 CPU 的傳統軟體進行編碼,匯出時間為 3 分 48 秒,而使用 GeForce RTX 2060 Max-Q GPU 上的 NVIDIA 硬體編碼器,只需花費五分之一的時間 (即 47 秒) 便能完成匯出。 除了 Premiere Pro,NVIDIA 硬體編碼器也加快了 Adobe Media Encoder、After Effects 和 Audition 中的影片匯出速度。 電影攝影師表示:「透過 NVENC,我們的工作流程獲得極大的改善。我們能夠在時間軸中即時重播更高解析度的畫面,且匯出速度大幅提高了 40%。」 除了影片編碼,NVIDIA GPU 也強化了越來越多 Premiere Pro 的功能,包括使用 CUDA 來加快影片視覺效果,以及加入 GPU 加速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 Auto Reframe 等。 Adobe 資深工程經理 Manish Kulkarni 表示:「NVIDIA 與 Adobe 多年來合作提升這些產品的功能,致力於為創作者提供更優質的應用程式和工具。透過在 Windows 平台上針對 NVIDIA GPU 給予更多新的支援,利用 GPU 的硬體加速實力來加快匯出速度,讓 Premiere Pro 的功能變得更強大,也提高了影片創作者的生產力和靈活彈性。」 在今天發佈的版本中,還包括在 Premiere Pro 和 After Effects 中支援 Apple ProRes RAW。如此一來,影片剪輯人員以及動態圖像設計師將首次可以在 Windows 平台上無需進行轉碼,便能匯入和編輯 ProRes RAW 格式的檔案。這是由 CUDA 加速且在 NVIDIA GPU 上獨家提供的功能。 還沒有使用 Premiere Pro 嗎? ,就能免費使用三個月的 Adobe Creative Cloud 服務。 在此取得更多關於最新版本的訊息。
-
華碩ASUS ProArt PA248QV螢幕實測開箱,萌新創作者也有頂尖色準禮遇!
在眾多螢幕市場中,等級最高、價格最貴的莫過於「創作者」類型的螢幕,由於這一類的螢幕必須滿足各種嚴苛色彩標準,進而造成的它的價格居高不下,也間接的讓創作者和「好額人」畫上等號。 然而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創作者的都是囊中羞澀的,特別是剛踏入數位創作領域還沒辦法擁有穩定收入的的新手和學生,實在很難有這個多的闊綽,偏偏螢幕色準卻又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為此華碩新推出的ProArt PA248QV螢幕將來替您解決預算和色準之間的難題喔! 華碩新推出的ProArt PA248QV(下稱PA248QV),是一台以創作者為主要客群的產品,在外包裝的呈現上頗具巧思,紙箱印上以數位草圖為概念的「ProArt」字樣,讓原本很普通的紙箱多了幾分設計感。 而在螢幕本體部分,PA248QV採用三邊窄邊框的設計,螢幕的「下巴」有著ProArt系列招牌的「刻度」裝飾,並將OSD的操作鍵設計在此處,按壓時的反應速度和回饋力道都相當不錯。I/O的部分PA248QV給的相當豐富,提供了VGA、HDMI 1.4、DisplayPort 1.2、3.5mm耳機孔、3.5mm音源輸入孔和4個USB 3.2 Gen 1的Hub,並將其中兩個USB孔設在螢幕左側,除此之外,螢幕還有內建2W的立體聲喇叭,讓玩家在創作時可以直接聆聽各種音效或音樂,而不用一直戴著耳機。 底座的部分和使用銀灰色的髮絲紋設計,配上ProArt LOGO與一樣是ProArt系列必備的金色緞帶裝飾(是說早期的ProArt的是紅色),腳架的部分在出廠時已經預先幫玩家安裝好,玩家只需要將底座接上後手動轉緊螺絲即可。 PA248QV的腳架在顯示角度的變換上相當的靈活,可以上下升降、左右旋轉、向上傾斜之外,也能夠轉換+/-90度旋轉成垂直顯示,配上三邊窄邊框設計,玩家如果預算充足想要組成三螢幕,在螢幕的擺放方面將更加具有彈性。 PA248QV使用的是16:10的IPS螢幕,解析度為1920*1200,比起常見的16:9螢幕,因為上下的寬度較高,在使用各種應用程式的進行創作的時候可以減少被工具列吃掉的螢幕空間,增加視野範圍,讓玩家可以放下更多的常用筆刷、圖層等工具。 除此之外,為了滿足創作者對於色彩準確度的要求,每一台螢幕在出場前都經過Calman獨立校色認證,色彩空間能夠涵蓋100%的sRGB與Rec 709,且平均ΔE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AERO 15 OLED筆電開箱動眼看,OLED面板搭15.6吋4K螢幕 X-Rite Pantone專業校色認證
- 華碩ASUS ProArt PA248QV螢幕實測開箱,萌新創作者也有頂尖色準禮遇!
- 小而美雙螢幕創作者筆電、ASUS ZenBook Duo開箱動手玩
- 問鼎頂級商用鍵鼠、Logitech MX Master 3滑鼠MX Keys鍵盤雙開箱評測
- 你的名片就是一台Linux電腦,一張成本僅3美元!
- 數位創作工具百百款,選對輕薄便攜繪圖螢幕的秘密 feat. Wacom One
- Blue Yeti Nano USB麥克風實測開箱,入手實錄迷你萌「雪怪」!
- Intel/NVIDIA/AMD三大廠商力挺到底,Windows宣布將讓新一代顯示晶片支援AV1影片格式硬體解碼
- 不只為電競、也為創作而生!MSI推出全新創作者系列筆電,Prestige 14 & 15搭載Intel第10代處理器登場
- HEDT與主流DT大亂鬥: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3960X效能大評比! (測試篇)
- 十銓T-CREATE CLASSIC DDR4-3200 64GB套裝搭配1TB M.2 NVMe SSD實測開箱,為創作者而生記憶體模組與固態硬碟!
- Blue Snowball USB麥克風實測開箱,別無所「球」、就決定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