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新一代顯卡之王駕臨、NVIDIA GeForce RTX 409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開箱實測

文.圖/Rex 2022-11-04 00:00:00


自從 NVIDIA 老黃在 9/21 舉開的 GTC 2022 大會上正式揭開最新一代採用 Ada Lovelace 架構的 GeForce RTX 40 系列開始,顯示卡世代王者的寶座就已經正式易手,相信許多玩家已經都摩拳擦掌的等著新版本正式上市後可以趕快入手把玩、並體驗一下強大的效能表現吧!

官方也將於 10/12 後正式開賣,相信幾大網路商城都已經蓄勢待發的準備開始發售了,官方報價 1,599 美元預計開賣價會落在新台幣 5 萬 5 ~ 6 萬 5 之間 (看各家版本),如果覺得稍貴想等低一階的 RTX 4080 系列可能要忍耐到 11 月囉!

下面就跟著小編視角,來瞧瞧這款號稱新一代顯示卡之王的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可以稱王吧!



邁入4N製程的Ada Lovelace架構、超高CUDA數與第4代Tensor Core/第3代光追核心
在歷經了超長一段時間的各種小道消息與各項測試數據的洩漏之後,終於 NVIDIA 的新世代顯示卡 RTX 4090 FE 來到正式的效能解禁時刻囉!

身為老黃為玩家準備的年度「重量級」(各種意義上XD) 產品,不僅是象徵著新一代遊戲體驗的標竿,同時也是 NVIDIA 試圖拯救近期顯示卡銷售疲軟的重要手段,究竟新世代卡皇登基是否會重燃玩家們換換症的慾望,又或是反而凸顯上一代 RTX 3090 變得真香呢?

以下就來揭曉吧!首先,先來基本規格複習一下:


RTX 40 系列晶片換上新的 Ada Lovelace 架構,產品製程也從三星的 8nm 換成了訂製版的台積電 5nm,還因為官方將其命名為「4N」恰巧和台積電的 4nm 製程撞名,從而引發了不少的討論和誤會,也讓官方在事後的媒體問答上特地跳出來澄清。


而隨著製程的進步,RTX 40 的晶片自然也就能塞入更多的電晶體,運算核心的數量也跟著向上暴增,像是最高階的 RTX 4090 在 CUDA 數量上就來到了 16,384 個,比前代 RTX 3090 的 10,496 個、RTX 3090 Ti 的10,752個高出約 35%。


更甚者,RTX 4090 直接把 NVIDIA Encoder (NVENC) 多媒體轉檔核心的數量翻倍,讓 RTX 4090 顯示卡在處理 H.265、AV1 編碼的影片效率可以比 RTX 3090 Ti 高出一倍之多!讓創作者能夠實現高度有感的創作效率提升。


此外,Ada Lovelace 架構也對 NVIDIA 近年主打 ML 機械學習、AI 功能進行強化,帶來了第 4 代 Tensor Core 機械學習核心和第三代光線追蹤核心,大幅度增加在 3D 模型建模、光線烘焙等運算效率,例如在 Blender 中,RTX 4090 的運算速度就比 RTX 3090 Ti 高出 60%、V-Ray 更是提升達 90% 之多。

不光如此,NVIDIA 也持續讓 AI 能夠應用在更多元的領域,為熱愛直播分享的玩家帶來全新的「AI 直播畫質增強技術」,未來玩家使用 OBS、Discord 進行直播的時候,只要將錄影格式改為 AV1,在上傳流量不變的前提下,能夠透過顯示卡的 AI 運算提供更為清晰的畫質,讓大家在觀看實況的時候,減低遊戲過程遇到大亂鬥畫面就糊成馬賽克的窘況。


至於遊戲方面,老黃這一次不再把 8K 解析度娛樂做為 RTX 4090 的主打賣點 (卡片連 DP 2.0 都沒支援…),取而代之的是將重點放到了玩家更為注重的 FPS 值的提升上,為 RTX 40 帶來「專屬」的 DLSS 3 技術。(小編認為根本就是對嗆 A 家的 FSR 2.0…)


DLSS 3 技術透過晶片中重新設計的「光流加速器 (Optical Flow Accelerator)」,讓顯示卡具備了了像素等級的「方向感知」能力,能夠分析每個遊戲畫面中的物件移動方向,從而得以追蹤每個遊戲物件之間的連續變化關係,使光影、動態的表現更為連貫。


與此同時,DLSS 3 持續利用深度學習 DL 的特色,將前、後生成的遊戲畫面、遊戲引擎的動態向量 (Motion Vector) 以及光流加速器追蹤的結果進行整合,幫助顯示卡能夠還原出更多的內容。


最終,DLSS 3 實現了在兩個原始畫面中,插入「AI 合成畫面」的能力,官方將其稱為「Ray Tracing: Overdrive (RT Overdrive)」。根據官方的說法,DLSS 3 能夠重建 7/8 的像素內容,也就是原始為 1080P 解析度的原始內容在 DLSS 3 加持下提升到 4K 解析度的話,AI 不僅會幫忙放大的畫面之外,還會再送上一張畫面來銜接後面的內容!


透過 DLSS 3 技術,官方表示多數遊戲的 FPS 值的提升將會是從翻倍起跳,部分遊戲如《電馭叛客2077》的提升幅度更是達到 400%!(好…厲…害…啊~


然而由於 DLSS 3 需要依賴 RTX 40 晶片中新設計的「光流加速器 (Optical Flow Accelerator)」,使得 RT Overdrive 功能有著硬體方面的限制,成為了 RTX 40 系列的獨佔功能,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成為老黃想要大家換卡的最大誘因XD。

目前已有超過35款遊戲和App支援DLSS 3


既然 RTX 40 系列在製程、核心數量都有大幅進化,還有 DLSS 3 的加持,那當然要實際上機跑跑看才算數囉!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見證年度卡皇 RTX 4090 FE 的威力吧!而在上機之前,就先來檢視一下這片新一代卡皇的獨特風貌。

開箱
基本上每一代官方原廠都有推出 Founders Edition 創始版 (FE),但這次收到的媒體測試特別版真的就”蠻大”一組的,有別於先前的設計改採了猶如展示設計的彩盒包裝,只能說如果正式發售的時候也是這樣的版本,那就很具收藏價值,有預算的朋友推薦入手一組,不僅可以自用、應該還有保值的意義。

看過了前面提到的諸多 RTX 40 系列的特色後,那就來瞧瞧這款期待已久的首波主打:GeForce RTX 4090 FE 真面目吧!

呵,雖然主圖已經都放了,但既然要開箱、那還是要從小編收到的原包裝開始看起;如果不說這箱子裡面放的是最新的 RTX 4090 FE,肯定會以為只是個普通的紙箱,但仔細看一下兩邊可以發現有標註撕開的位置,那就大手一撕,開盒見真章。

光看紙盒外箱,肯定不知道裡頭放的是最新的NVIDIA GeForce RTX 4090 FE顯示卡


從外箱抱出來的就是這一大盒標示 GeForce RTX 4090 字樣的黑色彩盒了,除了正面標示產品型號之外,背面底下也有規格標註,包括了盒內的物件除了 RTX 4090 FE 本體之外,還有 PCIe Gen5 電源轉接線以及快速啟用指南等。

那就準備開箱囉,不過左右還有黏貼封條,看起來想打開還得撕掉封條貼紙才行,開撕吧!


這次的創始版外盒設計的很特別 (希望正式版販售也是這樣),撕開左右封條貼紙後就可以打開了,輕輕向上一掀,藏在其中的 RTX 4090 FE 就展現在目光中了,彩盒另一半直接變成三角展示的背面,儀式感十足!


哇!有沒有覺得根本就是展示品呢,雖然覺得很有架式,但想到這樣的包裝跟重量如果真的開賣時也是相同版本的話,恐怕售價得另加運費才划算;不過從本體的 ∞ 線條設計,也與之前 RTX 30 系列具備同樣元素,如果單看正面又把 4090 遮掉的話,還真不好分辨咧!(是說那個數字的字體是怎麼回事的不搭啊~)


取下 RTX 4090 FE 本體後,彩盒底下還有藏著附件盒,取下附件盒打開就能看到隨卡提供的 12+4 pin 電源接頭,還有就是快速安裝指南之類的。


基本上新一代的 RTX 40 系列都會採這樣的連接方式,所以各家顯示卡盒內應該都會附上這樣的一條轉接線,一邊是連接顯示卡上方的 12+4 pin、另一邊則是 4×8 pin 設計的接頭用以連接 Power 提供的 PCIe ATX 12V,要注意的是,這條專用的電源轉接線有插拔次數的使用壽命,標準是 30 次(沒錯、沒看錯),看來要嘛玩家插上後就不要隨便拔來拔去、再不然就是有做為耗材使用的心理準備,否則插拔太多次後恐怕會無法使用。



下面就放幾張 RTX 4090 FE 的本體照供大家參考,按照插入主機板的設計來看,有標示 RTX 4090 的這一面會在上方 (在機殼內),如果裸機的話就是另一面在正面,上機後有兩個位置會發光,本來以為不會亮燈了說!

另外,已經取消了 NVLink 設計,所以未來也沒有 SLI 了,看看上方位置已經沒有前代的 NVLink 囉。(再塞一張 RTX 4090 FE 可能會滿出主機板邊緣了XD)






創始版 RTX 4090 採用的仍舊是雙風扇設計,與前代的 RTX 3090/3090 Ti 其實很類似,只不過架構與規格更先進的 RTX 4090 光靠雙風扇設計就能達到有效的散熱嗎?畢竟要解熱 450W?

這一點在實際上機運作時反而令小編感到驚艷,實際運作的噪音變小、散熱性也不錯,長時間運作下也還算 OK,至少比起前代的感覺上沒那麼燙(哈~


尾部也做了一點點曲線設計,相較於前代四方感有些不同,不過從尾端的厚度應該不難發現到 RTX 4090 FE 的厚度可是不低,官方標示厚度為 61mm,小編實際測量也有達到 60.75mm,一下子就佔了超過 3 個 Slot 的寬度,看看新出爐的 X670E/X670 跟 Z790 主機板就知道,為什麼在第一組 PCIe 後面都設計成 3 組的 M.2 插槽了。


前端 I/O 輸出的部分則是配置了 3 組的 DisplayPort 以及 1 組的 HDMI,呼應剛剛提到的厚度,直接吃掉 3 個 Slot 以上,長度更是達到 304mm,只能說想換 RTX 4090 FE 的朋友請先確認一下手上的主機機殼深度是否足以放入,不然入手了裝不進去還得連殼一起更換。


最後來欣賞一下朝天四炷香的英姿,這只能插拔 30 次,使用時請小心,拔壞了請記得補充備品!


效能實測
為了發揮 RTX 4090 FE 最大的效能威力,本次測試使用剛熱騰騰推出不久的 AMD Ryzen 9 7950X 處理器,並搭配支援 AMD EXPO 標準的 16GBx2 DDR5-6000 記憶體做為本次的平台,完整規格如下:

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主機板:GIGABYTE X670E AORUS MASTER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5 Neo DDR5-6000 16GBx2(共32GB)
SSD:Samsung 980 Pro 1TB PCIe 4.0 M.2 SSD
電源:InWin 1200W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2H2

根據 GPU-Z 的資訊,RTX 4090 FE 的核心基礎時脈 2235 MHz,爆發時脈為 2520 MHz,記憶體與上一代 RTX 3090、RTX 3090 Ti 一樣為 24GB 384-bit DDR6X。


首先看一下圖形測試軟體 3DMARK 的基礎跑分,在針對 DX12 遊戲內容的 Time Spy 中,RTX 4090 FE 拿下了 2.9 萬分的高分,做為對比,RTX 3090 在 3DMARK 天梯榜中分數則是落在近 2 萬分左右,可以看出 RTX 4090 FE 在效能的進化上相當驚人。(提升1萬分是…)









還沒完呢!Port Royal 還有一個專門測試 DLSS 的版本,由於正式版本的 3DMARK 還沒有加入 DLSS 3 的支援,所以 NVIDIA 官方另外提供了 Beta 版本給小編進行測試。(正式開賣後應該就可以看到3DMARK更新了)

在開啟 DLSS 3、額外畫面生成選項並將目標解析度設定在 4K 後,DLSS 效能模式的 FPS 值可以從 56 FPS 提升到 171 FPS,提升 3 倍以上!


遊戲實戰的部分,我們先來看看一般尚未支援 DLSS 3 的遊戲,這部分所有的設定一律都調整到最高畫質,光追、DLSS 模式則都選用畫質模式,同時關閉垂直同步、動態解析度縮放等干擾 FPS 表現的功能。

憑藉著 RTX 4090 FE 大幅度提升的性能,基本上要滿足各種 4K 解析度下遊玩需求已經都是小菜一疊,不論是在《戰神》還是《極限競速:地平線》中,4K 解析度都能跑出 160 FPS 以上的成績,輕鬆滿足絕對細膩流暢的娛樂體驗。



在支援 DLSS 3 功能的部分,在這邊小編先說明,目前所有的遊戲都尚在測試階段,因此本篇測試都是使用 NVIDIA 所提供的Beta測試版進行跑分,實際功能的實裝日期還得視各款遊戲而定。

而要開啟 DLSS 3 的方式很簡單,其實就和過去開啟與調整 DLSS 模式的方式相同,只要到遊戲的設定選單中即可,不同的地方在於,倘若遊戲支援 DLSS 3 功能,玩家就能在選項中找到名為「NVIDIA DLSS Frame Generation」的選項,開啟後就能啟用 AI 插入畫面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 DLSS 3 透過AI插入的畫面是「額外」生成的,過程不見得會額外通知遊戲程式本身,所以部分遊戲倘若有提供內建跑分功能,「NVIDIA DLSS Frame Generation」所提升的 FPS 值將不會被偵測到,玩家如果想要紀錄或觀看實際的 FPS 值建議搭配 NVIDIA 官方所推出的「Frame View」工具。


首先,先來看看沒有支援光追,但效能需求依然龐大的《微軟模擬飛行 2020》,在不開啟任何畫質調節選項的狀況時,遊戲的在 4K 解析度下的 FPS 值為 73,其實已經算得上流暢,不過在搭配 DLSS 3 和畫面插入功能後,就算是 DLSS 畫質模式,FPS 就能直接提升到 149 張,符合官方的 2 倍效能提升的宣傳。


而在最近因為「老婆餅」事件而引發大量玩家回鍋的《電馭叛客 2077》中,小編特地比較了有開/關「NVIDIA DLSS Frame Generation」功能的 FPS 值差異。

在同樣 4K 解析度狀態下,無 DLSS 幫助的時候,遊戲的 FPS 值僅有悽慘的 38 張,而在開啟 DLSS 後,畫質模式可以大幅提升到 67 FPS,畫面插入後更能飆到 104 FPS!若是 DLSS 效能模式+畫面插入更是衝上 140 FPS,成長幅度雖沒有如官方說的 4 倍那麼誇張,但 3.6 倍的幅度也已經是足夠恐怖了。


最後,補上了即將在 18 號上市的新作《瘟疫傳說:安魂曲》的搶先體驗測試,這是一款現今比較少見的潛行匿蹤類型遊戲,由於這款遊戲還未正式推出,實際上市的表現可能會存在差異,測試期間也有發現不同場景間的 FPS 值有著一定的差距,因此這邊只讓大家先見識一下 DLSS 3 在提升流暢度上的表現。


看完遊戲之後,我們也來看一下創作者方面的表現,畢竟這一次 NVIDIA 也相當注重在 AI 為 3D 影像創作的效率提升,還將編碼核心翻倍,讓 H.265、AV1 影片輸出剪輯更為快速。

在 3D 建模軟體 Blender 中,RTX 4090 FE 的三項場景分數為 6421、2973、2989 分,總計 12383 分,做為對比,Blender 官網上 RTX 3090 Ti 的平均總得分為 6272 分,RTX 4090 FE 確實如官方所說的有著翻倍的提升。


結語:比體積更狂暴的效能巨獸正式上陣
在過去曾有網路謠言指出 NVIDIA 打算讓 RTX 40 系列的效能提升 2 倍,就本次的 RTX 4090 FE 在諸多方面表現來看,可以說是證實了這點。

利用 DLSS 3 的 AI 插入畫面技術,讓遊戲的 FPS 值能夠獲得直接翻倍的提升,同時在創作方面,AI 相關技術的導入,也同樣帶來了雙倍的性能,直接將上一代的產品的效能遠遠拋在後頭,見到如此巨大的效能增幅,卡片體積的「微幅」增加,似乎也變得情有可原了呢…(笑)

好囉!這次的RTX 4090 FE開箱與實測就介紹到這邊,接下來將會是各家RTX 4090顯示卡登場的時刻了,10/12即將正式開賣,各位玩家準備好銀子了嗎?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