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滿血GA102晶片注入,旗艦龍王MSI RTX 3090 Ti SUPRIM X開箱實測 feat. MSI MPG A1000G
文.圖/HAMA 2022-03-29 21:00:00
隨著顯示卡效能提升,各家廠商在自家顯卡的設計上不管是散熱還是造型都下足了功夫,其中MSI隨著NVIDIA RTX 30系列問世又適逢20周年之際,推出了讓龍粉們耳目一新的SUPRIM系列,先前小編也為各位開箱了眾多MSI SUPRIM系列顯示卡。
而今天,NVIDIA的頂規旗艦遊戲顯示卡RTX 3090 Ti終於問世,MSI當然也有推出自家的SUPRIM版本,那麼事不宜遲,就讓小編來帶大家來看看這張MSI RTX 3090 Ti SUPRIM X的實力與特色吧!
而冠上Ti之名的RTX 3090 Ti在規格上與RTX 3090相比可以說是有了全面性的提升,晶片上使用了滿血的GA102,CUDA數量由10496增加至10752組,時脈從1,395~1,695 MHz全面提高來到1,560~1,860 MHz,而在記憶體方面,雖然維持同樣的384 bit 24GB GDDR6X,不過在速率上從19.5 Gbps提升到了21 Gbps,因此頻寬也提高到1008 GB/s,傳輸效率再度上升一個檔次,不過另一方面要注意的是,也因為這次各方面的升級,功耗也一口氣多了100W,來到450W TDP,官方建議是搭 850W以上的電源供應器,想要用上滿血大哥,就得先準備好充足的電力讓大哥吃飽才行啊!雖說NVIDIA也有提供相關測試數據,但親手測試一次還是比較安心,後續詳細測試數據就留待下文繼續探討。
MSI RTX 3090 Ti SUPRIM X整體造型設計就如同外盒般,依舊是熟悉的設計理念,銀灰的塗裝配色,金屬髮絲紋、多層次折角線條,配上風扇軸心上的浮雕龍魂Logo,呈現高貴質感氣息。
高質感的外表下更具備強勁的散熱效能,RTX 3090 Ti SUPRIM X採用了TRI FROZR 2S散熱技術,獨特的TORX Fan 4.0設計將葉片末端兩兩連接,提高運轉時整體風壓與風流,搭配氣流控制設計,精準引導冷風到所需位置,提高散熱效率,再搭配封閉式散熱片、導熱管以及鍍鎳銅底座,可將GPU晶片、記憶體廢熱即時排出。
隨著顯卡功耗逐步提升,我們都知道這代RTX 30系列公版也就是創始版(Founders Edition)顯示卡在電源埠方面改用了12-pin,不過一般客製卡還是維持傳統8+8+8、8+8、8+6-pin等設計。
不過也總不能8-pin一直加下去,可以發現這次為了因應這張450W功耗的怪獸級顯卡,MSI RTX 3090 Ti SUPRIM X不僅捨棄了傳統8-pin也不是用NVIDIA的12-pin,而是首次直上了先前曝光的最新PCIe 5.0 16-pin配置,從外型上來看,這電源埠形狀有點像是NVIDIA 12-pin再額外+4-pin上去,最高可支援600W功耗,不難想像未來的新卡,尤其是年底的RTX 40系列可能不管是創始版還是客製版很可能都會全面採用這組PCIe 5.0 16-pin設計,甚至未來新電源供應器也將提供PCIe 5.0 16-pin接口來對應。
當然,在新舊規格過渡期,原廠還是有隨附一組,也就是剛剛我們所看到的16-pin to 8+8+8-pin轉接線,從轉接線就能更清楚PCIe 5.0 16-pin接頭的優勢,可大幅減少線材數量,整線上更加便利。
小編手上剛好有張MSI RTX 3080 10GB SUPRIM X,順勢拿來簡單對比一下,從正面看上去兩張其實大小、造型幾乎一致,較難分辨出來。(上:RTX 3080 10GB 下:RTX 3090 Ti)
主機板:MSI MPG X570S CARBON MAX WIFI
處理器:AMD Ryzen 9 5900X
記憶體:Crucial Ballistix MAX DDR4-4000 16GBx2
SSD:PNY XLR8 CS3140 M.2 NVMe Gen4 SSD
電源:MSI MPG A1000G
作業系統:Windows 10
整體結果不難發現,RTX 3090 Ti確實能提供更出色、流暢的FPS表現,在畫質、特效、光追全開下,兩位大哥除了效能相當吃重的《光明記憶:無限》、《看門狗:自由軍團》,依舊可在大部分3A級作品的4K解析度中維持平均60 FPS以上的順暢畫面,實際與RTX 3090相比的話,大約提升5~10 FPS之間。
不過遊戲若有支援NVIDIA黑科技DLSS的話情況會好上不少,同樣維持最高畫質,開至Ultra Performance模式後可發現有不小幅度的改善,甚至在《F1 2021》上已經接近60 FPS門檻,但對於沒支援DLSS/FSR的遊戲來說,真要用8K打Game的話就只能走下調畫質這條路了,而拿RTX 3090對比的話,兩者差距又縮短不少,約在1~3 FPS之間而已。
而在建模方面,透過Blender Benchmark實測中差距更大了些,RTX 3090 Ti分別在moster、junkshop、classroom項目中獲得2903、1634、1415分,幾乎快高出RTX 3090近百分,透過更高的效能縮短整體建模時間便能提升工作效率。
相信各位也知道,就如小編前言所述,90系列基本上就是先前Titan系列的定位,本身無印版就要價不斐,這次冠上Ti版本勢必更加尊爵不凡,不過要是有重度專業創作、狂熱遊戲、開發需求來說,依舊是個不錯的選擇,尤其這張MSI RTX 3090 Ti SUPRIM X不管是外表還是內在更是比創始版還要優秀許多,各位想直上頂規的龍粉們,可以好好考慮,否則未來若虛擬貨幣又再度提升,或許這張卡又會成為礦工們的目標也不好說,畢竟掛著90的名字,就代表他沒有受到LHR的封印呢!(笑)
官方網站:https://tw.msi.com/
連絡電話:0800-018880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而今天,NVIDIA的頂規旗艦遊戲顯示卡RTX 3090 Ti終於問世,MSI當然也有推出自家的SUPRIM版本,那麼事不宜遲,就讓小編來帶大家來看看這張MSI RTX 3090 Ti SUPRIM X的實力與特色吧!
無損滿血旗艦大哥,NVIDIA GeForce RTX 3090 Ti降臨
在開箱之前,不免俗的先來看看這張真旗艦顯卡NVIDIA RTX 3090 Ti的相關資訊,提到90家族,以定位上來說,前一代無疑是Titan RTX,不過在RTX 30系列之前要看到這名稱已經是Kepler時期的GTX 690,中間由Titan接位,到了RTX 30系列問世又再度以RTX 3090之名來擔當這個可一次滿足創作者、專業繪圖、遊戲開發以及8K遊戲需求的旗艦定位,但誰能想到老黃的刀法更不只如此,原以為已經是頂規的RTX 3090,還能再冠上Ti家族之名,旗艦王者RTX 3090 Ti就此誕生了。而冠上Ti之名的RTX 3090 Ti在規格上與RTX 3090相比可以說是有了全面性的提升,晶片上使用了滿血的GA102,CUDA數量由10496增加至10752組,時脈從1,395~1,695 MHz全面提高來到1,560~1,860 MHz,而在記憶體方面,雖然維持同樣的384 bit 24GB GDDR6X,不過在速率上從19.5 Gbps提升到了21 Gbps,因此頻寬也提高到1008 GB/s,傳輸效率再度上升一個檔次,不過另一方面要注意的是,也因為這次各方面的升級,功耗也一口氣多了100W,來到450W TDP,官方建議是搭 850W以上的電源供應器,想要用上滿血大哥,就得先準備好充足的電力讓大哥吃飽才行啊!雖說NVIDIA也有提供相關測試數據,但親手測試一次還是比較安心,後續詳細測試數據就留待下文繼續探討。
MSI RTX 3090 Ti SUPRIM X
接著就來趕緊開箱看看吧!外包裝依舊是熟悉的SUPRIM系列設計,本次MSI RTX 3090 Ti小編更是拿到較高階的SUPRIM X版本,擁有更高的核心時脈配置,整體彷彿禮盒般的設計方式,讓人感受到SUPRIM系列尊貴的地位,此外配件同樣附上了相當實用的大面積滑鼠墊以及顯卡支撐架,而看到那組轉接線,相信讓不少人開始好奇似乎與常見的轉接線不太一樣,就讓我們看到顯卡本體後,小編再來為大家一一說明。MSI RTX 3090 Ti SUPRIM X整體造型設計就如同外盒般,依舊是熟悉的設計理念,銀灰的塗裝配色,金屬髮絲紋、多層次折角線條,配上風扇軸心上的浮雕龍魂Logo,呈現高貴質感氣息。
高質感的外表下更具備強勁的散熱效能,RTX 3090 Ti SUPRIM X採用了TRI FROZR 2S散熱技術,獨特的TORX Fan 4.0設計將葉片末端兩兩連接,提高運轉時整體風壓與風流,搭配氣流控制設計,精準引導冷風到所需位置,提高散熱效率,再搭配封閉式散熱片、導熱管以及鍍鎳銅底座,可將GPU晶片、記憶體廢熱即時排出。
隨著顯卡功耗逐步提升,我們都知道這代RTX 30系列公版也就是創始版(Founders Edition)顯示卡在電源埠方面改用了12-pin,不過一般客製卡還是維持傳統8+8+8、8+8、8+6-pin等設計。
不過也總不能8-pin一直加下去,可以發現這次為了因應這張450W功耗的怪獸級顯卡,MSI RTX 3090 Ti SUPRIM X不僅捨棄了傳統8-pin也不是用NVIDIA的12-pin,而是首次直上了先前曝光的最新PCIe 5.0 16-pin配置,從外型上來看,這電源埠形狀有點像是NVIDIA 12-pin再額外+4-pin上去,最高可支援600W功耗,不難想像未來的新卡,尤其是年底的RTX 40系列可能不管是創始版還是客製版很可能都會全面採用這組PCIe 5.0 16-pin設計,甚至未來新電源供應器也將提供PCIe 5.0 16-pin接口來對應。
當然,在新舊規格過渡期,原廠還是有隨附一組,也就是剛剛我們所看到的16-pin to 8+8+8-pin轉接線,從轉接線就能更清楚PCIe 5.0 16-pin接頭的優勢,可大幅減少線材數量,整線上更加便利。

上機實測
終於來到測試環節啦!究竟滿血旗艦王者MSI RTX 3090 Ti SUPRIM X的實力究竟如何?上機實測後便能馬上明瞭,在測試平台方面,小編也用上X570主機板、Ryzen 9 5900X、DDR4-4000等等同為高階旗艦定位的設備,另外,為了要餵飽這位450W功耗的大哥,小編也用上MSI自家的MPG A1000G電源供應器,讓老大哥能盡情發揮效能,詳細規格就列在下方給各位參考:主機板:MSI MPG X570S CARBON MAX WIFI
處理器:AMD Ryzen 9 5900X
記憶體:Crucial Ballistix MAX DDR4-4000 16GBx2
SSD:PNY XLR8 CS3140 M.2 NVMe Gen4 SSD
電源:MSI MPG A1000G
作業系統:Windows 10
GPU-Z
在實測跑分前,不免俗先來進GPU-Z看一下規格,可以看到RTX 3090 Ti具備GA102完整的10752組CUDA,時脈方面基礎時脈為1560 MHz,而這張MSI RTX 3090 Ti SUPRIM X透過MSI的調效下Boost時脈可達1950 MHz,記憶體方面維持384 bit 24GB GDDR6X,不過整體頻寬可達1008.4 GB/s,另外小編也開啟了Resizable BAR來測試,而對比的RTX 3090同為客製卡版本,因此頻率會稍微高一些。3DMark
首先當然要先來到各位熟悉的3DMark來驗證跑分,果不其然RTX 3090 Ti不管是DX11、DX12還是光追效能都是全面性的輾壓其他兄弟,與RTX 3090相比大約有3~4%左右的漲幅。遊戲實測
除了軟體跑分之外,遊戲當然也得好好測試一輪,設定方面一律將畫質、光追開至最高,若有支援DLSS則會開至畫質模式(Quality),其餘垂直同步、動態解析縮放、減少延遲等等會影響FPS表現的功能也都會依率關閉來避免影響成績,另外也會與RTX 3090一同比較,來看看滿血大哥的提升幅度。整體結果不難發現,RTX 3090 Ti確實能提供更出色、流暢的FPS表現,在畫質、特效、光追全開下,兩位大哥除了效能相當吃重的《光明記憶:無限》、《看門狗:自由軍團》,依舊可在大部分3A級作品的4K解析度中維持平均60 FPS以上的順暢畫面,實際與RTX 3090相比的話,大約提升5~10 FPS之間。
8K遊戲實測
除了較普遍、常見的解析度之外,小編也從中挑了幾款大作來驗證最高規消費級顯卡在8K解析度上的遊戲表現,設備上由於目前8K螢幕還不算普及,因此小編採用NVIDIA控制面板內的DSR (Dynamic Super Resolution,動態超級解析度)功能來模擬8K解析度環境,遊戲設置不作任何更動,其結果驗證即便是滿血旗艦大哥要在這些3A大作上要執行原生8K解析度+特效全開還是相當吃緊。不過遊戲若有支援NVIDIA黑科技DLSS的話情況會好上不少,同樣維持最高畫質,開至Ultra Performance模式後可發現有不小幅度的改善,甚至在《F1 2021》上已經接近60 FPS門檻,但對於沒支援DLSS/FSR的遊戲來說,真要用8K打Game的話就只能走下調畫質這條路了,而拿RTX 3090對比的話,兩者差距又縮短不少,約在1~3 FPS之間而已。
創作者
除了遊戲之外,就如小編上述所說,RTX 3090 Ti也能滿足專業創作者們的需求,從常用的Adobe Photoshop、Premirere Pro的亮眼分數表現就能知道RTX 3090 Ti的強大,兩者之間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而在建模方面,透過Blender Benchmark實測中差距更大了些,RTX 3090 Ti分別在moster、junkshop、classroom項目中獲得2903、1634、1415分,幾乎快高出RTX 3090近百分,透過更高的效能縮短整體建模時間便能提升工作效率。
結語
經過整輪開箱實測後,相信各位都已經相當明瞭這次RTX 3090 Ti滿血大哥的實力表現,以兩方都是擁有更高頻率的客製卡版本來說,RTX 3090 Ti整體效能大約比RTX 3090還要高出3~10%左右,不管是跑分、遊戲、還是創作者,都有一定幅度的升級,尤其在遊戲上依照各大作的優化,差距甚至有來到30 FPS之多。相信各位也知道,就如小編前言所述,90系列基本上就是先前Titan系列的定位,本身無印版就要價不斐,這次冠上Ti版本勢必更加尊爵不凡,不過要是有重度專業創作、狂熱遊戲、開發需求來說,依舊是個不錯的選擇,尤其這張MSI RTX 3090 Ti SUPRIM X不管是外表還是內在更是比創始版還要優秀許多,各位想直上頂規的龍粉們,可以好好考慮,否則未來若虛擬貨幣又再度提升,或許這張卡又會成為礦工們的目標也不好說,畢竟掛著90的名字,就代表他沒有受到LHR的封印呢!(笑)
廠商資訊
公司名稱:微星科技官方網站:https://tw.msi.com/
連絡電話:0800-018880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APMIC「PrivModel 服務方案」全面支援 gpt-oss,準確率提升 40%、推論成本減 90% 同步任命美國總經理陳尹鈞,強化北美市場佈局、推動企業私有化 AI 全球落地
- Lenovo全新ThinkShield 解決方案進化登場 為中小企業及組織建構智慧資安防線
- 「技嘉 GIGABYTE GeForce RTX 5070 GAMING OC 12G」實測開箱,DLSS 4火力佳持「2K 遊戲新王者」主流級電競顯示卡!
- AI女神李珠珢 x Logitech/Logitech G雙品牌代言人正式登場! 親揭軟萌形象外的高效生活與遊戲愛用選物清單 日夜都離不開的3C Top 5推薦
- 走過十年有米相伴!全台歡慶小米之家十週年 百萬豪禮週週抽 父親節寵爸不手軟!8 月人氣手機與智慧家電限時優惠最高直降萬元起
- 楊柳颱風快閃襲台 燦坤3C家電暖心提供災損家電3大應援方案 燦坤推出防災儲電神器、3C家電舊換新暖心價、Apple裝置免費健檢
- 創見資訊亮相2025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聚焦高速儲存與智慧影像應用
- 三強聯手!Portrait Displays、華碩ProArt、臺科大 共築數位色彩研究基地
- MSI 發佈全新 MPG CORELIQUID P13 系列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智慧顯示X極淬簡約 全新進化
- HPE於2025美國黑帽大會發表AI驅動的網路安全與先進資料保護創新解決方案
- 李多慧徹底「台化」超有長輩緣 擔任Be supporters! 橘應援團招募大使 親訪日照中心與長輩共同應援身心健康
- NetApp 藉由整合 Amazon Elastic VMware Service 加速 VMware 遷移 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 正式成為 Amazon Elastic VMware Service 所支援的外部儲存選項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