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microATX尺寸實用導向設計配置,ASUS TUF B450M-Plus Gaming
TUF B450M-Plus Gaming設計為microATX尺寸,由於走入門、平價路線,因此用料與設計規模是不比ROG Strix系列。如處理器電源迴路,固然標榜使用TUF功率電晶體、電感、電容,但線路設計布局僅4+2相,而且有一側沒有加上散熱片。此外儘管有I/O遮罩,並未導入一體式背板設計,連同晶片組的散熱片也較為一般,亦沒有LED燈光效果。I/O配置也簡化了些,或許還算是好的一點,在於提供PS/2與2組USB 2.0連接埠。 顯示輸出配置為HDMI 2.0b與DVI-D,搭配Ryzen APU想要建構4K環境,是得以輸出4096 x 2160 @ 60Hz訊號。其餘配置如總計4組USB連接埠,唯一的USB 3.1 Gen 2為Type-A形式,而Type-C卻是USB 3.1 Gen 1規格。Gigabit乙太網路用料等級也有別,採用的是Realtek型號RTL 8111H控制器,尚有TUF LANGuard防護設計。音效是採用Realtek型號ALC887-VD編解碼器,搭配TUF Gaming遮罩、ELNA電容,並整合DTS音效功能。 磁碟介面最大化設計配置,4組SATA 6Gb/s來自B450晶片組,其餘2組來自Ryzen端。僅有的M.2插槽並未配備散熱片,可支援至Type 22110、PCIe 3.0 x4、SATA 6Gb/s規格模組,由於是連結至Ryzen端,因此安裝SATA模組便無法使用SATA_5/6。入門產品精簡設計無可厚非,包含LED燈光只在音效切割線路、TUF Gaming銘牌等處著墨,外部擴充僅有1組燈條插座,但至少還是支援Aura Sync。而系統散熱除了處理器僅有2組風扇接頭,並未擴及支援水冷裝置,一切都是以基本、夠用為原則。 處理器:AMD Ryzen 5 2400G 記憶體:G.Skill F4-3200C14D-16GFX 顯示卡:ASUS ROG Strix GTX 1070 Ti A8G Gaming 系統碟:Plextor S3C 512GB 資料碟:Samsung 960 PRO 512GB、Seagate 600 SSD 240GB x2 硬碟外接盒:AkiTiO NT2 鐵甲威龍 U31C 電源供應器:Antec High Current Gamer 850W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中文專業版64bit 廠商:ASUS 官網:
-
軟硬體俱佳Mini-ITX小板,ASUS ROG Strix B450-I Gaming
很顯然的,ROG Strix B450-I Gaming是ROG Strix X470-I Gaming翻版,近乎只是更換了晶片組。在這Mini-ITX狹隘空間內,處理器電源迴路配置為6+1相,其中6相供應給處理器核心,另外1相則是對應Ryzen APU內顯之用。由於可用空間受限,部分關鍵元件分散在電路板背面,可惜USB 3.1 Gen 2並未做到位。I/O背板上2組連接埠都是USB Type-A規格,並未配備Type-C或許是要再加上邏輯控制晶片,有線路設計佈局上的困難。 作為一款Mini-ITX尺寸產品,具有HDMI 2.0視訊輸出端子,和Ryzen APU搭配組合是得以發揮最大效益。Gigabit乙太網路選用Intel型號I211-AT控制器,結合LANGuard硬體防護與ROG GameFirst IV管理軟體,而無線網路沿用Realtek型號RTL8822BE模組,802.11ac最高傳輸速率866Mbps。音效依然是Realtek型號S1220A編解碼器,搭配TI型號R4850I運算放大器、Nichicon電容器,還有Sonic Radar III、 Sonic Studio III、Sonic Studio Link等軟體配套。 音效迴路與M.2插槽皆在同張子板上,這設計稱為Audio Combo Card,該組M.2插槽支援Type 2280、PCIe 3.0 x4、SATA 6Gb/s規格,由處理器端供應所需通道。而第2組M.2插槽只支援PCIe 3.0 x4,會瓜分顯示卡可用通道,搭配Ryzen APU時則無法作用。其餘ASUS慣有硬體設計手法、防護算是一應俱全,若喜歡LED燈光也沒缺少Aura Sync功能,並有2組燈條插座可以運用,系統散熱配置亦擴及水冷幫浦等部分。稍微不同在於UEFI BIOS內建ASUS Grid,在系統上安裝驅動程式、附加軟體時,是相當便利的小幫手。 處理器:AMD Ryzen 5 2400G 記憶體:G.Skill F4-3200C14D-16GFX 顯示卡:ASUS ROG Strix GTX 1070 Ti A8G Gaming 系統碟:Plextor S3C 512GB 資料碟:Samsung 960 PRO 512GB、Seagate 600 SSD 240GB x2 硬碟外接盒:AkiTiO NT2 鐵甲威龍 U31C 電源供應器:Antec High Current Gamer 850W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中文專業版64bit 廠商:ASUS 官網:
-
除了雙M.2插槽更有D-Sub輸出,ASRock B450 Fatal1ty Gaming K4
B450 Fatal1ty Gaming K4視覺感相當樸素,黑色印刷電路板搭配灰色線條點綴,僅晶片組部位會發光,並沒有炫目的燈光與I/O遮罩等設計配置。其I/O背板頗有意思,保留了2組USB 2.0與PS/2,顯示輸出則是D-Sub、HDMI 1.4、DisplayPort 1.2各一,儘管欠缺HDMI 2.0仍然可以達成4096 x 2160 @ 60Hz 訊號輸出目的。總計4組USB 3.1 Gen 1(Type-A),搭配Type-A/C各一的USB 3.1 Gen 2,另有1組19pin內接擴充埠,高速USB介面配置得當。 Gigabit乙太網路並非採用Intel設計方案,而是Realtek型號RTL8111H控制器,想必也是基於價格、定位之故。而音效迴路設計規模較小,以Realtek型號ALC892編解碼器作為基礎,搭配4顆ELNA電容器構成,另外提供Creative Sound Blaster Cinema 5音效功能軟體套件。磁碟介面配置SATA 6Gb/s數量最大化為6組,但其中2組是由ASMedia型號ASM1061控制器提供。而其2組M.2插槽,M2_1支援Type 2280、PCIe 3.0 x4、SATA 6Gb/s,它是和PCIEX4插槽連動,至於M2_1設定是Type 22110、PCIe 3.0 x2、SATA 6Gb/s,和SATA 3/4有連動關係式。 處理器電源迴路設計標榜總合9相,簡單而言處理器6相、處理器內顯3相,如此確保高階處理器供電無虞。儘管本身沒有浮誇的燈光設計,但仍然提供2組LED燈條、1組AMD散熱器LED燈等插座,可透過ASRock RGB LED軟體來設置。基於ATX尺寸設計,系統散熱配置稱得上齊備,處理器端有標準風扇與水冷幫浦,而3組系統風扇都兼容水冷幫浦,可以輕鬆構成良好散熱條件。 處理器:AMD Ryzen 5 2400G 記憶體:G.Skill F4-3200C14D-16GFX 顯示卡:ASUS ROG Strix GTX 1070 Ti A8G Gaming 系統碟:Plextor S3C 512GB 資料碟:Samsung 960 PRO 512GB、Seagate 600 SSD 240GB x2 硬碟外接盒:AkiTiO NT2 鐵甲威龍 U31C 電源供應器:Antec High Current Gamer 850W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中文專業版64bit 廠商:ASRock 官網:#連結=https://www.asrock.com/index.tw.asp[ B450 Fatal1ty Gaming K4視覺感相當樸素,黑色印刷電路板搭配灰色線條點綴,僅晶片組部位會發光,並沒有炫目的燈光與I/O遮罩等設計配置。其I/O背板頗有意思,保留了2組USB 2.0與PS/2,顯示輸出則是D-Sub、HDMI 1.4、DisplayPort 1.2各一,儘管欠缺HDMI 2.0仍然可以達成4096 x 2160 @ 60Hz 訊號輸出目的。總計4組USB 3.1 Gen 1(Type-A),搭配Type-A/C各一的USB 3.1 Gen 2,另有1組19pin內接擴充埠,高速USB介面配置得當。 Gigabit乙太網路並非採用Intel設計方案,而是Realtek型號RTL8111H控制器,想必也是基於價格、定位之故。而音效迴路設計規模較小,以Realtek型號ALC892編解碼器作為基礎,搭配4顆ELNA電容器構成,另外提供Creative Sound Blaster Cinema 5音效功能軟體套件。磁碟介面配置SATA 6Gb/s數量最大化為6組,但其中2組是由ASMedia型號ASM1061控制器提供。而其2組M.2插槽,M2_1支援Type 2280、PCIe 3.0 x4、SATA 6Gb/s,它是和PCIEX4插槽連動,至於M2_1設定是Type 22110、PCIe 3.0 x2、SATA 6Gb/s,和SATA 3/4有連動關係式。 處理器電源迴路設計標榜總合9相,簡單而言處理器6相、處理器內顯3相,如此確保高階處理器供電無虞。儘管本身沒有浮誇的燈光設計,但仍然提供2組LED燈條、1組AMD散熱器LED燈等插座,可透過ASRock RGB LED軟體來設置。基於ATX尺寸設計,系統散熱配置稱得上齊備,處理器端有標準風扇與水冷幫浦,而3組系統風扇都兼容水冷幫浦,可以輕鬆構成良好散熱條件。 處理器:AMD Ryzen 5 2400G 記憶體:G.Skill F4-3200C14D-16GFX 顯示卡:ASUS ROG Strix GTX 1070 Ti A8G Gaming 系統碟:Plextor S3C 512GB 資料碟:Samsung 960 PRO 512GB、Seagate 600 SSD 240GB x2 硬碟外接盒:AkiTiO NT2 鐵甲威龍 U31C 電源供應器:Antec High Current Gamer 850W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中文專業版64bit 廠商:ASRock 官網:
-
記憶體漲不停,買CPU就要選「不漲」級才是正解?!
近一年來,由於記憶體一直漲價,使得組裝電腦的成本被墊高,原本花個10張小朋友就可以搞定一台還不錯的入門版PC,現在光是記憶體就要吃掉一大半的預算。相信原先計畫在2018年升級或購買新電腦的玩家們,一定非常有感!是說,在這個萬物皆漲,唯有薪水不漲的年代,買東西真的是多看多比較,才能買到真正C/P值高的東西、組裝到物超所值的電腦! 由於原物料成本提高,連帶使得主機板、網通設備等產品,甚至連CPU也醞釀喊漲!最近由於MLCC(積層陶瓷電容)被動元件漲翻天,使得網通大廠也快受不了成本壓力(MLCC元件佔Router成本比例達3~10%,漲價後佔5~15%),也將於最近調整價格策略。 至於半導體方面,則是因矽晶圓原材料的狂漲,加上製程技術升級需要新的光刻技術,使得下游的CPU大廠們在生產時不僅墊高生產成本,若再加上新世代CPU擁有更多核心與更高效能之故,使得CPU的上市售價總是很會比上世代的稍貴一些,按照以往慣例、頂多就是維持跟上世代一樣的價格。但是、但是現在的情況可不一樣,若您認為沒差,覺得CPU上市大概幾個月之後就會跟以往一樣會慢慢調降,那就等降價再來買就好,那麼這次您可能猜錯了!因為Intel第八代Core處理器因為供應不暇,加上美元走強,漲價風聲蠢蠢欲動,想等降價再來撿便宜、恐怕有的等! 近幾個月來,由於美元匯率走升,連帶使得不少進口產品紛紛調漲價格!美元在近兩年來受到雙赤字影響,自2017年持續走跌,直到2018年4月開始反轉。以台灣銀行公告的現金匯率來看,2018年4月初的台幣對美元匯率大約是29.327 (以4月2日賣出價為參考),到了7月底美元升值到30.875 (以7月30日賣出價為參考),足足漲了5%以上!也因此,您若看到最近為什麼一堆進口民生物資紛紛喊漲,別懷疑!這都是因為美元持續升值、代理商承受不了成本壓力(獲利變少)所導致。 至於電腦產品方面,除了上述原物料漲價之外,再加上美元因素,使得最近也開始醞釀漲價!要是您在今(2018)年初就已規劃好要進場購買新電腦,但因為某些原因而拖到現在才要進場,那麼現在進場的價格就有可能會買到更高價了!所以在進場前最好做做功課,畢竟CPU陣營也不是只有一個選擇。 你可能會問說,我買電腦還好耶!沒有什麼漲價啊!這是因為SSD的售價持續崩盤中,甚至現在1TB的SSD售價已經不用5,000元。也正由於如此,整台電腦的售價,若維持以256GB或512GB來出貨的話,成本壓力還可以控制的住。正所謂,有漲就有跌、SSD來平衡!若你買的電腦沒什麼漲價,那可能是SSD的跌價來均衡掉的! 若細看這次漲價風波的話,CPU方面,Intel的Core第八代CPU售價有可能因為這次的美元走強而醞釀調漲(或者是部份型號做調漲),相信對於DIY族群來說衝擊較大,除非你買整台主機能讓你價格持平,否則單升級CPU就會感受到漲價壓力。至於AMD部份,由於其第二代Ryzen家族擁有不錯的性價比,為讓消費者買到更好C/P值的CPU,這次堅持不漲價,也就是美元升值部份的成本他們會自行吸收,算是這波調漲風波中的小確幸! 因此,若您現在要組裝主流級桌機,除了記憶體無法避免漲價之外,在電腦平台方面,還是可以買到更好C/P值的組合方案。例如,以1萬5的預算門檻,您可以選擇AMD Ryzen 2000系列CPU搭配AMD B450/B350晶片組主機板,或是Intel第八代Core系列CPU搭配Intel H370/B360主機板,以AMD的Ryzen 7 2700X與Intel的Core i7-8700K相比,兩者價位雖然接近,但AMD提供更多核心數/執行緒,支援更高記憶體時脈(DDR4-2933),以及搭配主機板組合可比Intel平台省約2千元的價格,讓玩家可以組到更高C/P值的平台。 要是玩家只有8至9千元的預算,且要考慮要玩遊戲玩得順的話,那麼選購AMD平台比較划算。因為Ryzen 5 2400G CPU內建Vega 11繪圖晶片,提供相當於GT 1030等級的繪圖效能,而且同樣支援到DDR4-2933,比起選擇Core i5-8400 (只支援到DDR4-2666)且僅內建UHD 630繪圖晶片來說,等於幫您省下購買一張GT 1030的價錢!搭配主機板組合整體可以省下高達約4千元左右,因此AMD的C/P值整體表現,會更加優異喔! 至於SSD方面,現在由於眾家SSD的價格都普遍下跌,因此一樣的預算,還是建議買比較有口碑的品牌,若可以的話就盡量買MLC等級的SSD產品,畢竟資料總是無價的!先求穩定再求快速,比起一昧求快而資料動輒不翼而飛還要重要! 以往3C產品給人們的印象,就是「早買早享受,晚買撿便宜」!但是現在這個年代可不一樣了!除了記憶體,很容易受到產業與市場影響而狂漲或狂跌之外,其他零組件可就不一定都是晚買就一定便宜哦!正所謂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網通廠近30年下來其網通產品總是一直跌價,現在反而有可能開始反彈! 因此,在這個萬物皆漲,唯有薪水不漲的年代!買電腦、組電腦,應該得更精打細算,才能買到您真正心目中想要的電腦!
-
MSI Voice Boost:玩遊戲邊聽音樂的最佳幫手!
炎炎夏日,窩在冷氣房大玩遊戲,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也許你也有這類經驗,覺得遊戲的配樂實在枯燥了點,因此習慣另外播放自己所喜愛音樂。然而這在網路遊戲是有所衝突,當隊友和你哈拉、傳達團隊命令時,對話聲可是很容易被音樂蓋過去。針對玩家的這類需求,MSI主機板新開發了Voice Boost技術功能,讓我們藉由影片來展示它有何妙用吧!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bXGzJ1a0U&feature=youtu.be MSI Voice Boost影音報導連結: 。 廠商名稱: MSI 微星科技 廠商網址:
-
搭載Optane Memory輕鬆為硬碟加速,Z370 AORUS GAMING 7-OP實測體驗
為慶祝x86架構與8086處理器問世40週年,Intel最近推出Core i7-8086K限量版處理器,讓當前最新一代(代號Coffee Lake-S)主流桌上型平台,增添了些新話題性與賣點。這定位產品群目前最高階晶片組為Z370(代號Kaby Lake-Refresh),儘管是在去年9月份就已經發表推出,因應Intel持續推動Optane Memory混合儲存應用,GIGABYTE將之整合端出Z370 AORUS GAMING 7-OP。 在此之前,GIGABYTE曾推出Z370 AORUS GAMING 7,無可否認是以此為設計基礎,延伸變化出Z370 AORUS GAMING 7-OP。關鍵差異在於Z370 AORUS GAMING 7-OP,預設搭載32GB容量Optane Memory模組,而其M.2插槽的散熱片也印刷了相關字樣,藉此突顯不同之處。GIGABYTE另外強調,Z370 AORUS GAMING 7-OP參考價格只增加了800元,比自行購買Optane Memory便宜一半以上,即可輕鬆體驗到加速效果。 那麼多了Optane Memory模組的Z370 AORUS GAMING 7-OP究竟有何效益呢?假設你因故有TB容量高速儲存空間需求,由於購買固態硬碟的花費可是比硬碟高出數倍不等,未必每個人都有充裕預算。若改用Optane Memory搭配硬碟,儘管整體速度體驗和固態硬碟有所差異,但是花費成本卻只要三分之一左右而已。 首先從I/O背板端來看功能配置,GIGABYTE因應部分遊戲玩家偏好,特地保留1組PS/2連接埠。USB部分全面USB 3.1化,總計有5組USB 3.1 Gen 1 Type-A連接埠可以運用,這屬於Z370晶片組原生內建。另外也沒少掉USB 3.1 Gen 2,Type-A與Type-C連接埠各有1組,皆由ASMedia ASM3142控制器供應。至於影像輸出部分,DisplayPort 1.2與HDMI 1.4(HDCP 2.2)各配置了1組,而且都採用鍍金端子。 乙太網路有2組配置,控制器分別為Intel I-219V與Killer E2500,皆支援10/100/1000Mbps傳輸速率,方便玩家彈性運用。音效迴路也下了重本,核心植基於Realtek ALC1220編解碼器,搭配ESS Sabre 9018數位類比轉換器。配套設計包含4顆WIMA與7顆Nichicon電容、Ti LME49720運算放大器、TXC振盪器、USB DAC-UP 2(黃色USB連接埠)等,軟體層更提供了Creative Sound BlasterX 720˚功能套件,藉以豐富音效與遊戲遊玩體驗。 儲存介面配置部分,Z370晶片組供應6組SATA 6Gb/s連接埠,附加提供RAID 0/1/5/10等磁碟陣列功能。M.2插槽(Socket 3、M Key)一口氣配置了3組,共通點是都可支援PCIe x4/x2模式,其中編號M2P_32G插槽相容模組長度上限為Type 2280。至於編號M2M_32G與M2A_32G插槽,除了相容模組長度可達Type 22110,同時也支援SATA 6Gb/s介面模組。 由於Z370晶片組擁有充裕的PCIe 3.0通道,因此磁碟介面配置衝突不大,僅需留意M2M_32G和SATA 4/5、M2A_32G(SATA模組)與SATA 0連動,也就是只能擇一使用。另外M2M_32G插座亦是Optane Memeory安裝所在,扣除資源衝突限制仍有4組SATA 6Gb/s得以利用,還是能提供充裕的儲存空間擴充彈性。此外,GIGABYTE在這插槽加上的AORUS M.2散熱鰭片,可視裝機需求挪到M2A_32G使用。 Z370 AORUS GAMING 7-OP配置PCIe x16形式與PCIe x1插槽各3支,PCIEX16和PCIEX8是由處理器供應通道,可配置為x16/x0、x8/x8模式,支援AMD CrossFire與NVIDIA SLI等多路顯示卡運作模式。其餘皆由Z370晶片組供應通道,PCIEX4和M2P_32G一併使用時,PCIEX4所分配通道會從4條降為2條,而PCIE1_3與SATA3 1插座則是只能擇一使用,如果有介面卡擴充使用需求得留意之。 處理器電源迴路如圖示,GIGABYTE所加上散熱片,視覺設計是和AORUS 時尚裝甲相稱。為滿足Coffee Lake-S世代處理器的電力需求,迴路核心由Intersil ISL69138數位電源控制器,搭配Coiltronics電感、Smart Power Stage模組、Chemi-Con固態電容等用料共同構成。GIGABYTE特別強調,此伺服器等級的數位供電設計,可以穩定各關鍵零組件所需電力、分散熱負荷、提高可靠度並延長壽命。 而記憶體支援性部分,配備4支DDR4 UDIMM插槽,總和支援容量可達64GB。搭配代號Coffee Lake-S,也就是第八代Core系列處理器使用,原生支援時脈為DDR4-2666/2400/2133。若搭配XMP(Extreme Memory Profile)超頻模組使用,時脈組態最高可達XMP DDR4-4133,為確保記憶體相容性、性能發揮、穩定度,GIGABYTE強調進行過1000組的記憶模組產品驗證測試。 在其餘功能設計、配置部分,GIGABYTE相當強調RGB Fusion燈光效果,包含記憶體與PCIe x16形式插槽,以及時尚裝甲、晶片組等散熱片,再加上時尚雷雕導光飾板等皆配備燈光功能。外部擴充支援方面,相關配置有RGB(RGBW)LED燈條(5050、12V、2A、2公尺長度)和數位LED燈條(5050、12/5V、2A、5公尺長度、至多300顆)插座各2組,後者還有相對應的電壓調整針腳(12V、5V)。 系統散熱則是備有處理器風扇、處理器水冷風扇、風扇/水冷幫浦(3A)、系統/水冷幫浦(3A)等插座各1組,至於系統散熱風扇總共規畫了4組。附加設計為2組感溫線針腳,分別位在ATX主電源和前置面板接腳一旁。其餘如記憶體插槽周圍,另有電源、超頻、重置、清除CMOS等按鈕,而PCIEX4旁邊還能找到處理器等狀態指示燈、除錯燈號這些附加功能配置。 接著來簡單快速瀏覽,Z370 AORUS GAMING 7-OP軟體層的配套措施,UEFI BIOS部分是沿用近期產品樣式,這部分就不贅述之。其驅動程式光碟設計了Xpress Install介面功能,讓一籮筐驅動程式與附加功能軟體,可以在最少操作需求的前提下完成安裝。 接著進行性能簡測,以Sandra作為基準標竿,試驗核心運算能力與記憶體傳輸發揮,另外還有3DMark顯示面向、PCMark 10系統整體表現等試驗。其中記憶體部分,我們是套用XMP DDR4-3400模式,並非依處理器記憶體控制器所支援DDR4-2666時脈組態運作,所得結果如下列。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記憶體:G.Skill F4-3400C16D-16GSX(DDR4-3400、8GB x 2) 系統碟:Plextor M9PeGN 512GB 顯示卡:GIGABYTE Radeon RX Vega 64 Gaming OC 8GB 電源供應器:XFX XTR 550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專業中文版 64bit Z370 AORUS GAMING 7-OP主打賣點在於整合Optane Memory,接著來針對這部分做些試驗,其設置算是相當簡單、容易。必要條件是UEFI BIOS內,磁碟控制器需設置為RAID(Intel RST Premium With Intel Optane System Acceleratio)模式,由於安裝軟體過程會自動去BIOS裡調整設定,所以玩家無須擔心。 而Windows環境的磁碟控制器驅動程式,需安裝Intel Optane Memory專用版本(反之,一般是安裝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版本即可),啟動後當偵測到SATA硬碟機之類儲存裝置,便可以進行建置、啟用。無論是初次啟用或解除加速設定,Intel Optane Memory軟體只會在必要時清除Optane Memory模組內舊有的資料,被加速裝置所有資料是原封不動。 我們為測試平台加入1個SATA硬碟,來和Optane Memory搭配混合建置,在啟用之前先進行簡單性能試驗。Optane Memory設計效益著重在讀取加速,CrystalDiskMark測得讀取速度約可達Seq Q32T1模式1405.9MB/s、4KiB Q1T1模式166.6MB/s,至少為硬碟的7倍以上速度,4KiB表現更是差異懸殊。 完成Optane Memory啟用設置之後,硬碟讀取速度獲得立竿見影的提升,尤以向來偏弱的4KiB單位改善最多。不過關鍵還是在於軟體啟動速度改善,這部分以PCMark 8的Storage測試為例,比較各軟體模擬啟動時間可以發現,確實也縮短了相當多等待耗時。例如Battlefield 3 v2這項目,使用硬碟耗時264.6秒,Optane Memory加速作用則是大幅度縮短至130.9秒。 另外透過Tom Clancy's Ghost Recon: Wildlands遊戲進行試驗,計時基準點是從按下啟動遊戲,直到出現可以進行遊戲的畫面為止。當安裝在測試平台系統碟上(PCIe 3.0 x4 NVMe),多次試驗下來啟動耗時約為57秒,而安裝在硬碟機上是要60秒。由於我們並未介入跳過動畫等操作,所得差異看來相當有限,但重點還是在於Optane Memory能有何幫助。當Optane Memory與硬碟結合後,第一次試驗結果為59秒,第二次起即縮短至和固態硬碟相同的57秒,加速效果確實讓人有感。 Z370 AORUS GAMING 7-OP市場參考價格為10,790元,這款產品亦可說是集AORUS 系列眾多設計於一身,超耐久設計/用料、USB與網路等電路防護、RGB Fusion燈光效果、高規格音效強化,同時配備2組Gigabit乙太網路、3組M.2插槽等,整體而言堪比約莫15,000元價格帶的旗艦產品。 然而其價格只比Z370 AORUS Gaming 7多出800元,如果自行到市場購買32GB容量Optane Memory,目前可是要價約1,900元,可見GIGABYTE加上Optane Memory有給足了誠意。如果近期有組裝需求,Z370 AORUS GAMING 7-OP挺適合納入口袋名單內,來體驗Optane Memory加速感吧! 廠商名稱:GIGABYTE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
AMD AM4相容處理器數量增加,BIOS恐難以再全數容納支援
AMD當前主流性能平台,所採用處理器腳位稱之為AM4,大家耳熟能詳的Ryzen是相容產品之一,而這又有Ryzen 2000/1000系列與Ryzen APU之分。另外包含核心開發代號Bristol Ridge,一般稱作第7代A系列與Athlon X4處理器,同樣也是採用AM4腳位,故AM4相容產品已經累積了一定數量。 外媒AnandTech指出,主機板廠商基於處理器相容性因素,不斷累加新推出的處理器微代碼,這逐漸讓BIOS可用容量吃緊。當前主機板普遍採用128Mb容量BIOS晶片(Flash ROM),若為了處理器相容性考量而改採用256Mb新產品,儘管容量倍增卻也會導致成本隨之翻倍,若是使用2顆128Mb產品則會面臨主機板設計複雜度提高這問題。 因此主機板廠商正在思考,特別是中低價位產品基於成本考量,能否放棄Bristol Ridge世代之類產品支援,畢竟零售市場確實以Ryzen 2000/1000系列產品較為熱門。另外一種變通方式,就是推出不同處理器支援性的BIOS更新檔,將新、舊世代產品區隔開來,如此同樣可以有效、快速縮減占用容量。話說,有人採購、自組,那所謂的第7代A系列處理器嗎?
-
升級配備2組10G乙太網路,ASUS推出小改款WS X299 Sage/10G主機板
ASUS於去年底,推出商用導向主機板WS X299 Sage,如其名是採用Intel型號X299晶片組,支援LGA 2066腳位處理器。日前ASUS再釋出小改版的WS X299 Sage/10G,首要是將原先2組1Gbps乙太網路,升級成10Gbps規格。其設計是採用Intel型號X550-AT2網路控制器,單顆即可供應2組連接埠,除了10Gbps亦向下相容5Gbps、2.5Gbps、1Gbps等傳輸速率。 ASUS連帶調整了I/O背板配置,以往4組USB 2.0連接埠全數取消,USB 3.1 Gen 1也減去2組只剩下4組。儘管這讓I/O背板看起來有些空蕩,但是閒置空間並未浪費掉,都挪給處理器電源迴路散熱模組運用。因為ASUS強化了散熱模組的鰭片設計,並且突出一角至I/O背板端空閒位置,宣稱VRM迴路、乙太網路控制器、PLX晶片等部位的散熱性更佳。 先前的WS X299 Sage是有引進台灣銷售,只不過基於定位之故,在某些零售通路是屬於客訂商品,參考價格約為19,000元。WS X299 Sage/10G配備升級10Gbps乙太網路,對於一些商務應用環境是有所助益,只不過價位應該會略高一些。如果有這方面的應用需求,可以留意ASUS引進的意願,據悉同樣會傾向客訂銷售模式。
-
小而美又效能佳、GIGABYTE H370N WiFi開箱簡測
面對Intel第8代處理器的全面推出,各大主機板廠商也都紛紛推出眾多產品線因應,技嘉科技除了在主流規格的部分也同步推出了多款版本外,針對迷你電腦方面的小板子愛用者,也推出了Mini-ITX規格的版本—H370N WiFi,絕對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好產品,就讓我們來檢視一下吧! 基本上Mini-ITX的主機板也都隨著每次晶片組規格的換新,而有對應的版本出現,這次的H370晶片組也是很適合拿來做為Mini-ITX版本使用。從外包裝的彩盒設計可以看到依然維持有技嘉一貫的風格,斗大的Ultra Durable標示了技嘉在品質上的堅持,這個特性在這款H370N WiFi身上一樣存在。 從外包裝就可以看到有標示了採用最新的H370晶片組、支援Intel第8代Core處理器、提供Optane技術以及技嘉本身內建的多款規格,包括了可支援NVMe PCIe Gen3 x4的M.2插槽有2組、內建有ALC1220高品質音效控制IC、雙GigaLAN架構連線絕對不卡、Intel CNVi 2x2 802.11ac無線網路,以及支援至最高4K@60Hz HDMI 2.0等3顯示輸出,RGB Fusion、Smart Fan 5等等,另外,I/O Port還提供有Type-C插槽可直接使用,完全就是不只小而美、而且幾乎完全齊備的全功能Mini-ITX主機板。 從主機板本體上可以看到整個的布局設計,除了小板子的尺寸是Mini-ITX規格所以只看到配置1組PCIe x16外,其餘的也跟一般大板子沒啥差異。整體的設計可以看到在左下方晶片組與上面的Mosfet那邊都有加裝了黑色散熱片(Logo),採用了4+2相設計,DDR4 DIMM則是提供了2條,下方一整排則是有各項連接區,可以看到設計了4組的SATA插槽。音效採用的是Realtek ALC1220,網路部分則是提供了2組GbE的設計,透過正面的I211AT與背面的I219V這2顆網路晶片來達成雙網路不斷線模式(搭配cFosSpeed網際網路加速器)。 除了正面晶片組位置區有一組M.2插槽外,另一組則是設置在板子的背面,如果想要使用Intel Optane技術的玩家可以直接使用背面的M.2插槽。由於這片版本是有支援WiFi功能,透過內建的CNVi技術可以讓無線網路的功能發揮的更優秀(802.11ac Wave2 2T2R),小板子搭配無線模組,玩家使用起來會更方便。此外,還提供了雙HDMI (2.0a+1.4)以及DisplayPort影音輸出介面,方便玩家使用。 看過了板子本身的各項設計外,當然也來上機一下做點實測。這裡在設定上就不拿高階的i7來測了,試試如果搭配的是入門款的i3-8100呢?是不是也有不錯的表現。這裡挑選了第8代Core i3-8100以及G-SKILL DDR4-3200 8Gx2來做搭配,另外,凸顯外接顯示的部分,所以也挑了一片GTX 1070 Ti。接著就來看看這樣的組合在H370N WiFi上面有怎樣的效能吧! 透過CPU-Z可以看到這片板子的相關資料,採用的是i3-8100這顆處理器。從CPU-Z的Bench測試項目中可以看到單核與多核的表現,另外在CineBench R15上面也都有展現出應有的成績,與大板子的H370表現差異不大。這裡也順便測了一下AIDA64的成績,可以從Cache & Memory以及GPGPU的測試看到效能表現。 想要知道整體的表現則是由PCMark 7與PCMark 10來知悉。PCMark 7的部分有6627分,PCMark 10則是有5247分,兩項測試下的表現都還不錯。另外也簡單的測一下在3DMark下的狀況,Time SPY的項目裡面有得到6005分的成績,也算是GTX 1070 Ti的基本表現了。這部分雖然只做了簡單測試,但其實在實際上上機後有經過不斷的持續開機運作,來看其穩定度狀況如何,即便裝上了大片的GTX 1070 Ti,整體的穩定度與運作溫度並沒有因時間有太大變化,除了一路穩定運作狀態的持續了數天外,基本測試數據的表現也都維持差不多的成績。 技嘉在H370晶片組的部分,目前已推出有4款版本,AORUS Gaming 3 WiFi、HD3、D3H以及這次介紹的這款H370N WiFi,不論尺寸大小,都承襲一貫的「超耐久」設計,具備有超耐久抗硫電阻設計以延長使用壽命、超耐久網路元件防護採用25KV靜電保護與15KV防雷擊設計、超耐久DuraBlack黑化固態電容、超耐久PCIe 插槽防護裝甲設計、獨家DualBIOS技術、Smart Fan 5技術等,加上前面有提到的在板子上設置的多項特點以及電競RGB燈光特效的支援,都顯現了這片H370N WiFi的全功能設計並不遜色於其他3款產品,而且技嘉也率先響應了CEC 2019節能規範,讓功耗可以維持更低,展現其技術領先與獨特技術的一面。 想要組一台不那麼大體積的電腦嗎?想要省下更多空間卻不想要犧牲高效能嗎?想要擁有最新規格架構卻還能保有升級可能的迷你PC嗎?那這款H370N WiFi應該會是口袋名單之一,直接內建的WiFi功能讓使用者不須再另買無線網路裝置就能隨時享受無線的上網樂趣,有線狀態更是雙GbE的高速網路提供,上網不卡頓、打Game不Lag,還能夠透過背面M.2插槽來個Intel Optane加速,這麼多的優點,要下手的可得趕快行動!
-
精英電腦將於Computex 2018發表全新迷你電腦、首創Alexa智慧語音裝置及全方位教育、醫療及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
全球知名主機板、迷你電腦、筆記型電腦及行動裝置領導品牌—精英電腦 (Elitegroup Computer Systems)將於全球指標資通訊專業展覽Computex Taipei 台北國際電腦展 (展期 6月5日至6月9日;攤位號碼 : 南港展覽館 4F, L0418) 盛大展出全系列最新科技與智能運用設備,提供家庭、零售業、企業、教育、醫療及工業自動化完整解決方案。 精英電腦首次亮相全新系列LIVA Mini PC結合各種情境展示於會場,實際呈現LIVA Mini PC各種應用,滿足零售業數位看板、交通資訊看板、智能辦公室及家庭娛樂等安裝環境。全新LIVA Q2迷你電腦機身輕巧、身形優美、支援4K高畫質影像輸出及擁有完整I/O介面,滿足家用高品質視聽娛樂。LIVA Z2/ LIVA Z2V系列承襲LIVA Z的優點,以低耗電、無風扇設計、支援4K高畫質影音輸出並創新結合Type-C介面,同時提供可更換硬碟設計,LIVA Z2/ LIVA Z2V擁有完整的桌上型電腦功能,亦可節省電費及降低噪音,是重度電腦使用者最佳選擇。 精英電腦針對電腦DIY族群推出家庭系列LIVA One/ LIVA One Plus迷你電腦,內建桌上型電腦等級超強CPU,機身採便利升級設計,使用者依照需求自行更換,LIVA One / One Plus外觀高科技時尚,可以VESA Mount壁掛於螢幕上,輕鬆融入智能家居生活。 精英電腦領先開發Alexa智慧語音耳機及平板,透過Alexa智慧語音助理能滿足個人生活需求,更能進階管控家中電子設備,以聲控方式安排個人行事類、搜尋撥放音樂、遠端控制家中燈具及電子設備,內建電池方便隨身攜帶,同時支援Wi-Fi 及藍芽連結及各種人性化功能,AI智慧語音耳機支援高效能抗躁功能,高度隔絕環境噪音,Alexa智慧語音裝置將帶來新一代智能生活方式。 精英電腦將展出全系列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創新技術,採現代課堂設計,包含符合教學及學習的行動裝置及安裝於教室的無線網路基地台,能有效提升授課講師及學生教學品質。觸控筆採精密的握筆設計,教育計畫(STEM)提供可旋轉及放大的攝影鏡頭,可以即時捕捉圖像及畫面,讓學生完整發揮創造力及想像力。電子白板採360度轉換觸控螢幕設計,讓學生聚集在螢幕上並能輕鬆使用,同時讓學生與老師共享參與螢幕投射的任何訊息,提升課堂的和諧度。無線網路基地台(CMAP)提供可靠的網路連接速度,為教育領導者和技術協調員提供雲端服務,並輕鬆連結數位訊息。 持續朝工業自動化趨勢發展,精英電腦依據不同系統與使用狀況研發與生產客製化主機板,強調全固態電容設計,寬溫寬壓,無風扇設計且主板高度低,有助於縮小系統尺寸時,能維持系統高效運作。全系列主機板採化金製成能保持高度穩定性,且符合各種嚴苛環境中運作。 精英電腦將展出一款Windows 10專業版操作系統的強固型平板電腦FT10。FT10專為工業級堅固型工作負載而設計,以高度靈活性滿足各種環境需求。採用完全堅固且無風扇的設計,能夠耐受1米2的落摔測試、IP65等級防水防塵的設計並符合MIL-STD-810F軍規標準,使用熱插拔電池時,可避免資料丟失影響工作,並允許用戶在不插入關閉電腦仍可繼續運作。 精英電腦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推出一款以Intel Cherry Trail Type 4為平台 (Z8550 , Qual core CPU , 4G memory) 的7吋 及12吋醫療等級平板電腦,平板以模組化方式設計,來滿足各種領域作業需求,如以條碼掃描器以掃描藥袋,確認用藥的正確性。同時,平板支援各項功能,以確保醫護人員使用時不輕易毀壞,如 : 可耐受80cm 落摔測試及IP54 等級防水防塵的設計,加強平板耐用度;整機抗菌保護,耐酒精測試使清潔更為容易;VESA Mount 設計可方便在推車上,床邊照護上更為容易組裝;支援主動筆、醫療用手套,使醫護人員書寫及觸碰更容易,能打造全方位智能優化醫療環境。
最多人點閱
- 不讓Z490專美於前、Intel 400系列入門選項,BIOSTAR RACING B460GTQ主機板開箱
- 微星MSI C236A WORKSTATION主機板實測開箱,給你工作站級的穩定與強力效能!
- 沉穩內斂的真摯配置、發揮硬體效能的最佳助手,MSI MPG Z590 GAMING PLUS開箱
- 搭載USB 3.2 Gen 2x2和2.5GbE LAN、入門玩家最佳選擇,MSI MAG Z490 TOMAHAWK主機板開箱
- 極限龍魂「十力」解放、10核心沒在怕!MSI Z490 ACE主機板開箱評測
- 太極撥10核、「十力」不容小覷,ASRock Z490 TAICHI主機板效能測試
- 超迷你電競主機板,華碩ASUS Z170I PRO GAMING實測開箱!
- AMD CPU與超輕巧ITX小板輕鬆配:華碩 ROG STRIX B450-I GAMING ft. Ryzen 3 3300X
- 以白皙為黑暗帶來一抹色彩,ASUS Prime Z490-A主機板開箱
- 鋼鐵銀白傳奇再現、迷彩風格重返,ASRock Z490 Steel Legend主機板開箱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搭載遊戲加速引擎,微星MSI Z170A GAMING M5「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主機板開箱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