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IY!業界新聞
2019年:全面進入數據驅動的數位生態系
(本資訊由廠商提供,不代表PCDIY!立場) 2018-12-12 08:41:41
在此歲末年終之際,地球將完成環繞太陽的任務,當2018年即將結束,我們開始前瞻2019年的各種可能趨勢。此外,我們也將迎來下一個創新的十年,引領我們邁入2030年。戴爾科技集團預測人機合作新時代將於2030年實現:人類將沉浸在智慧生活、智慧工作以及無阻力的經濟環境之中。
我們在去年做出許多大膽預測,有些比預測的更快實現…然而在推動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技術發展方面,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同時企業也逐漸著手建置企業内的數位骨幹,以支援自治系統(autonomous systems)的持續發展。
那麼2019年將會發生什麼事?在邁入數據驅動的數位生態系之際,在此與大家分享我們對於2019年的趨勢預測。
沉浸式智慧也將伴隨我們進入工作場域。我們每天使用的個人電腦與裝置不但會持續學習使用者的習慣,還會在恰當時機主動開啟適合的應用程式與服務。進階的自然語言處理與語音技術的發展將讓人類與機器的對話更有生產力,同時自動化以及機器人也將創造更快、更流暢的科技互動,以達成更多目標。此外,透過AR與VR應用創造出的現場與遠端沉浸式體驗,人們也將能隨時隨地存取工作所需的數據。
隨著企業從數據中挖掘更多價值 — 利用洞察分析推動創新以及更有效率的商業流程 — 讓更多投資挹注到技術領域。此外,新創公司在落實AI方面將面對更艱巨的挑戰:數據管理與聯合分析(Federated Analytics)能從任何地方驅動數據洞察;而各種數據法遵解決方案將帶來更安全、更聰明的方法,讓用戶獲得超乎預期的成果。
我們不久將會看到街上裝設微型中樞設備 — 這種迷你資料中心將催生出能在路邊即時獲取數據洞察的「智慧」機會。此外,城鎮將比過去更緊密連接,預期將在2030年蓬勃發展的智慧城市以及數位基礎架構鋪路。對於像醫療業或製造業等產業將帶來顛覆性的局面,數據不但可即時獲取並分析,無需來回雲端傳遞,也能立即和需要的人分享。
公有雲與私有雲的爭論聲浪將持續消弱,因企業認知到需要有效率地管理所有不同類型的數據。根據IDC的調查報告指出,超過80%的受訪者表示會把數據搬回到本地部屬的私有雲,即便公有雲持續成長,我們推測此趨勢將會繼續下去。
多重雲端環境讓企業擁有隨時隨地管理、移動,以及處理數據的能力,因此將驅動自動化、人工智慧以及機器學習處理進入高速成長階段。事實上,隨著數據日趨分散在各種邊際環境,例如:自駕車或智慧工廠、雲原生應用程式,以及受保護的本地資料中心以符合更多各種新的法遵規範與隱私標準,以及針對我們每天使用的應用程式與服務所建構的公有雲,我們將看到更多的雲端模式出現。
Z世代將為職場引燃新一波科技創新革命,並為舊世代員工創造更多提升科技素養和現場學習新技能的機會。AR與VR將越來越普及,除了用來銜接老化人力的技能缺口,同時也能滿足Z世代要求的速度以及生產力。
我們將看到供應鏈在可追蹤性方面的進展,透過審視與善用各種新興技術,發掘精準的發展機會。同時,區塊鏈也將扮演重要角色,除了確保採購的信任度與安全性,還能全程保護貨物與服務的資訊及數據安全性。
當前是科技發展的顛峰時期,包含5G、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雲端,以及區塊鏈等方面的創新都不斷地湧現。我深信在2020年我們將善加發揮44 ZB龐大數據所蘊含的力量。我們將以從未想過的方式釋放數據的力量,這將顛覆日常工作與生活。請各位繫好安全帶,我們一同全速飆進數據時代—2019年將是充滿驚奇的一年。
我們在去年做出許多大膽預測,有些比預測的更快實現…然而在推動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技術發展方面,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同時企業也逐漸著手建置企業内的數位骨幹,以支援自治系統(autonomous systems)的持續發展。
那麼2019年將會發生什麼事?在邁入數據驅動的數位生態系之際,在此與大家分享我們對於2019年的趨勢預測。
我們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沉浸在工作和生活中
虛擬助理在消費性科技的普及率持續增加,包含智慧家庭技術、各種「物體」,以及連網汽車。這些科技不僅會學習使用者的偏好,還會根據先前的互動經驗,主動反饋內容與資訊。我們將在家中看到這種機器智能與AR和VR融合,創造真正身臨其境的體驗 - 就像一個虛擬的廚師,可以幫您為家人提供簡單的一餐。同時使用者也將更緊密了解自身的健康,透過更智慧化的健身追蹤裝置,擷取更多有關身體的資訊,如心律變異性(HRV)、睡眠模式等,並更輕易與醫療機構分享這些數據,以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沉浸式智慧也將伴隨我們進入工作場域。我們每天使用的個人電腦與裝置不但會持續學習使用者的習慣,還會在恰當時機主動開啟適合的應用程式與服務。進階的自然語言處理與語音技術的發展將讓人類與機器的對話更有生產力,同時自動化以及機器人也將創造更快、更流暢的科技互動,以達成更多目標。此外,透過AR與VR應用創造出的現場與遠端沉浸式體驗,人們也將能隨時隨地存取工作所需的數據。
數據金礦將引燃新一波科技投資淘金熱
多年以來,許多企業持續累積大數據,在2020年之前全球數據量將達到44兆GB,這相當於44 ZB(Zettabyte),這樣的數據量是非常龐大的。在不久的未來,這些數據將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逐漸付諸實踐。隨著企業從數據中挖掘更多價值 — 利用洞察分析推動創新以及更有效率的商業流程 — 讓更多投資挹注到技術領域。此外,新創公司在落實AI方面將面對更艱巨的挑戰:數據管理與聯合分析(Federated Analytics)能從任何地方驅動數據洞察;而各種數據法遵解決方案將帶來更安全、更聰明的方法,讓用戶獲得超乎預期的成果。
5G讓我們生活在邊際(Edge)
首個5G裝置預計在明年就會和備受期待的新一代網路一起問市,而新一代網路也將徹底顛覆數據傳輸的速度與可存取性。低延遲、高頻寬的網路意謂著會有更多聯網裝置、車輛與系統,包含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運算,皆在邊際網路運行,也就是所有數據產生之處。我們不久將會看到街上裝設微型中樞設備 — 這種迷你資料中心將催生出能在路邊即時獲取數據洞察的「智慧」機會。此外,城鎮將比過去更緊密連接,預期將在2030年蓬勃發展的智慧城市以及數位基礎架構鋪路。對於像醫療業或製造業等產業將帶來顛覆性的局面,數據不但可即時獲取並分析,無需來回雲端傳遞,也能立即和需要的人分享。
數據預測將需要更多的雲
我們去年預測超級雲(Mega Cloud)的來臨 — 各種類型的雲端系統構成含有公有雲與私有雲等運作模式的IT策略。這項預測到目前為止還是正確的。公有雲與私有雲的爭論聲浪將持續消弱,因企業認知到需要有效率地管理所有不同類型的數據。根據IDC的調查報告指出,超過80%的受訪者表示會把數據搬回到本地部屬的私有雲,即便公有雲持續成長,我們推測此趨勢將會繼續下去。
多重雲端環境讓企業擁有隨時隨地管理、移動,以及處理數據的能力,因此將驅動自動化、人工智慧以及機器學習處理進入高速成長階段。事實上,隨著數據日趨分散在各種邊際環境,例如:自駕車或智慧工廠、雲原生應用程式,以及受保護的本地資料中心以符合更多各種新的法遵規範與隱私標準,以及針對我們每天使用的應用程式與服務所建構的公有雲,我們將看到更多的雲端模式出現。
跨過千禧世代,Z世代即將邁入職場
千禧世代將不得不騰出一些空間給1996年後出生、明年即將邁入職場的Z世代。如此一來,將形成橫跨五個世代的多元人力組合,在生活與科技領域創造出多樣的豐富經驗。 98% 的Z世代將科技視爲正規教育的一部分,其中許多已掌握基本的撰寫軟體程式能力,同時也期待最好的科技技術將成爲他們工作中的一部分。Z世代將為職場引燃新一波科技創新革命,並為舊世代員工創造更多提升科技素養和現場學習新技能的機會。AR與VR將越來越普及,除了用來銜接老化人力的技能缺口,同時也能滿足Z世代要求的速度以及生產力。
再也沒有薄弱的環節或浪費 : 供應鏈將更強、更智慧、更環保
相信永續營運能帶來許多益處,許多企業跟隨戴爾科技集團的步伐,透過回收以及封閉式循環之創新實踐,加速尋找新的設計方法重新利用原有商業模式所產生的垃圾。為協助各界,戴爾科技集團積極分享我們的藍圖—如何將海漂塑膠做成可回收的包裝,並把柴油發動機排放的廢氣製成包裝盒使用的墨水。我們將看到供應鏈在可追蹤性方面的進展,透過審視與善用各種新興技術,發掘精準的發展機會。同時,區塊鏈也將扮演重要角色,除了確保採購的信任度與安全性,還能全程保護貨物與服務的資訊及數據安全性。
當前是科技發展的顛峰時期,包含5G、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雲端,以及區塊鏈等方面的創新都不斷地湧現。我深信在2020年我們將善加發揮44 ZB龐大數據所蘊含的力量。我們將以從未想過的方式釋放數據的力量,這將顛覆日常工作與生活。請各位繫好安全帶,我們一同全速飆進數據時代—2019年將是充滿驚奇的一年。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十銓科技強勢前進COMPUTEX 2025 「啟動AI 遊戲巔峰」 引領智能革命 打造極限性能
- 地緣政治推動AI晶片自主浪潮,中美雲端巨頭齊拚自研ASIC,市場版圖重塑
- 美少女動作冒險遊戲「魔栗少女☆依久乃」!圍繞魔栗水晶展開的戰鬥更加激烈?!
- 戴爾推出業界首款 Nutanix 雲端平台整合外部儲存解決方案 全面釋放可擴充性與效能
- 微星COMPUTEX 2025重磅登場 AI PC、創新筆電、掌機、QD-OLED顯示器、企業級儲存與電競週邊全線齊發
- 萬代南夢宮娛樂在AWS雲端打造鋼彈元宇宙
- Fortinet 2025全球資安威脅報告: 亞太區漏洞利用嘗試次數占全球42% 武器化AI加劇網路攻擊
- 全球最快 PCIe Gen 5.0 NVMe SSD! Sandisk 推出 WD_BLACK SN8100 NVMe SSD 寫下新標準
- 西門子推出全新 Questa One 智慧驗證解決方案,以 AI 之力縮小 IC 驗證生產力差距
- 《RAVEN2:渡鴉》以「前夜祭」開啟0.5週年慶祝活動
- 全漢 FSP 展出高效電源、極致散熱器與美型機殼,再獲國際肯定
- Check Point Software 以 AI 驅動網路安全,應對高度互聯世界威脅趨勢
最多人點閱
- Microsoft Azure Certified for IoT 快速打造智慧物聯網
- SP廣穎電通將於德國2015 Embedded World展示全方位工控系列產品
- 英特爾舉辦亞洲區創新高峰會 促進台灣與全亞洲產業體系的創新發展
- IEM於台北國際電玩展熱血開打,購買Intel Core i5/i7處理器系列+SSD 750即得限量好禮
- 深根台灣成就萬物相聯 2015 ARM®新竹辦公室擴大營運暨亞洲第一座CPU設計中心開幕
- AMD發表全球首款GPU硬體虛擬化產品線
- AMD推出全球首款業界領先的32GB記憶體伺服器GPU 瞄準高效能運算
- AMD推出全新Catalyst 15.7驅動程式 讓AMD APU及GPU充分展現Windows®10直覺化體驗
- PLEXTOR感恩節大回饋,M6V卡禮來雙重送!
- 希捷科技:2016年六大科技趨勢
- 台灣微軟攜手台大電機 高中程式夏令營獲佳評
- 台灣微軟與Lamigo聯手 應援總冠軍封王賽「Win for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