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
AMD Ryzen Pro 6000正式上陣、Rembrandt搭配6nm製程與RDNA2顯示核心,創造商務/專業定位的筆電新選擇
AMD除了即將在今天正式開賣具備3D V-Cache技術的Ryzen 7 5800X3D之外,昨天晚上也正式解禁了針對企業版定位的Ryzen Pro 6000系列,這在先前CES 2022上頭首次公開的產品總算經過了將近4個月後出現了詳細的資料。 沒意外的,維持Zen 3+架構設計,核心代號Rembrandt、6nm製程、具備8C/16T核心、最高達4.9GHz,並配備了RDNA2顯示核心,支援USB 4、PCIe 4.0和LPDDR5/DDR5,適用於新一代的商務及專業筆電上。 從列表中可以看到,目前Ryzen Pro 6000系列一共分成H系列與U系列,H系列為45W、另外也分出了HS為35W版本以用於更輕薄的筆電尺寸中;U系列則是預設28W(TDP 15W-30W),同樣是Zen 3+架構以及6nm新製程,可用在超薄的筆電型號版本中。 除此之外還有3款採用現有Zen 3架構、7nm製程的Ryzen Pro 5000U系列,分別是Ryzen 7 Pro 5875U、Ryzen 5 Pro 5675U、Ryzen 3 Pro 5475U,15W功耗(TDP 10W-25W),搭配的是Vega顯示核心。 光說不練沒有意義,那就看看官方自己的比較數據先做參考吧!從下面的資料中可以看到,相較前代的5850U來說,Ryzen Pro 6850U在15W的TDP下,CPU的效能可以提升多達10%的增幅(1.1X),在28W時則是可提升達30%(1.3X),而GPU的效能上更是大幅躍升,在15W時可提升50%(1.5X),28W下則是提高110%(2.1X),顯然RDNA2的繪圖核心力道十足。 除此之外,對比一下對手的12代Alder Lake也是必要的(笑),從下面的2張對比數據圖可以發現,除了其中的Cinebench R23單核與UL Prcyon Office這兩項稍稍有一點點落後外,其餘的包括Cinebench R23多核、3DMark、Passmark、PCMark等等,都是有著大幅度的領先。 總和來看針對企業定位的Ryzen Pro 6000U系列,也可以較對手在Office相關的軟體性能執行上獲得領先15%以上的優勢,其實官方所對比的數據也是想要彰顯Ryzen Pro 6000系列的特色,主要是表達能夠提供給使用者較對手更卓越的性能這件事。 筆電中的重點除了處理器、顯示核心之外,電池續航力上面也是一大關注,相較於Cezanne核心的前代Ryzen Pro 5000系列,Ryzen Pro 6000系列則是具備了更長的電池壽命與更高的性能表現,分別有35%、17%、32%的差異,再者,也提供了包括如視訊會議的電池長效使用時間達45%以上,根據官方的資料更是聲稱在Ryzen 7 Pro 6850U處理器上播放影片的電池續航時間可長達29小時,這等於充一次電可以追劇2天了。(以每天使用將近15小時的情況估算,剩下的時間有休息跟睡覺啊~) 另外,前面提到的還有以Zen 3架構推出的7nm製程版本的Ryzen Pro 5000U系列,對比一下之前推的Ryzen 5000U系列規格,以及相較對手i7-1185G7在性能上的差異,可以看到AMD官方在PCMark 10、Geekbench 5、Passmark 10與Cinebench R23等項目的比較,分別有從14%到最高95%的增幅。 最後補上官方對Ryzen Pro系列的超強技術特色,包括安全性、管理性以及商務使用上的完全對應,這次的Ryzen Pro 6000系列也驗證了AMD官方在這領域中的強大之處。 同場加映的就是目前會推出的協力廠商囉,包括HP與Lenovo也宣布推出多款採用此版本的商用筆電,但目前仍未確定實際發售日期,而像是先前在CES 2022中就已經展出過的ThinkPad Z也是配備了Ryzen 7 Pro 6860Z這款處理器。 在面對Intel即將全面性的推出多款12代處理器的情況下,AMD終於也發布了期待許久的Ryzen Pro 6000系列,對於日漸需要強大效能的商務與企業使用定位來說,的確是給予了玩家更多的選擇,相信再過不久就可以看到更多款搭載Ryzen Pro 6000系列的筆電正式開賣,或許還不急著入手的朋友可以稍等一下,看實際效能檢測之後再作決定也不遲。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泰坦級顯卡降臨、最強頂規顯卡正式問世,NVIDIA GeForce RTX 3090 Ti拆裝詳解
在年初的CES 2022大展上,NVIDIA展示了現階段地表最強的顯示卡-GeForce RTX 3090 Ti,原先預計在會後不久的一月底便要上市,但最終卻延遲了兩個月,時至今日,我們才終於得見它的廬山真面目, RTX 3090 Ti應屬於RTX 30系列最高階版本,但依照老黃刀法的鋒利程度,應該是按照一刀一切一個層級,來往下對應各階段的RTX 30家族才是,因此這兩個月的延遲,不太像是在研發階段上出了什麼差錯,反而更像是在呼應、或者說是壓制接下來AMD與Intel將發表的顯卡佈局,但總之,我們還是迎來了新一代卡皇RTX 3090 Ti登基的日程。 而在新卡皇登基當晚,站上也已經迅速作出回應,向各位介紹了MSI RTX 3090 Ti SUPRIM X、ASUS TUF Gaming RTX 3090 Ti OC 24GB這兩款來自御三家的最新版本,但純粹的開箱與測試數據,似乎還無法很好的向各位揭開Ti版大公子的面紗,因此本篇將更詳盡地為各位玩家介紹RTX 3090 Ti的完整面容。 RTX 3090於2020年首次登場,為安培Ampere微架構下的頂規顯卡,在Ti版本推出前、稱它是全球第二的遊戲GPU,應該沒有顯卡會再自稱是第一(笑),當然,配合創作者所使用的裝置與內容,RTX 3090也能帶來極致體驗,而如今橫跨兩年、RTX 30家族盡數登場,Titan級的效能讓人又回想到了當時老黃所自創的詞-BFGPU(a Big Ferocious GPU),如果玩家們、創作者們想要絕對無敵的使用體驗,RTX 3090 Ti將會是目前地表上最傑出的選擇。 既然是Titan級別的話,那我們不難得知,RTX 3090 Ti將對應RTX 20系列中的Titan RTX,那麼,前後兩代的頂規顯卡對比次一階的顯卡,RTX 2080 Ti與Titan RTX、RTX 3090與RTX 3090 Ti,有相同、或者更高的增幅嗎?還是其實進步的幅度越來越小呢?我們首先來看看前後兩代最高級別的顯示卡規格有什麼差異。 RTX 2080 Ti與Titan RTX兩者皆搭載圖靈架構的TU102系列晶片,但實際上所使用的各式不同變體的TU102,RTX 2080 Ti使用TU102-300A-K1-A1、而Titan RTX則是TU102-400-A1,不過兩者都是採用台積電12奈米製程,各自皆擁有186億顆電晶體,而對我們一般玩家來說,顯卡大部分都是拿來玩遊戲居多,因此在CUDA核心、RT核心數量、以及FP32的效能會是比較計較的地方,RTX 2080 Ti有4,352個CUDA、68個RT Cores、FP32效能為13.45 TFLOPS,而Titan RTX則是4,608個CUDA、72個RT Cores、FP32效能為16.31 TFLOPS,有小進一步的幅度(或者說閹割的幅度?誤),但不太好透過換算百分比來計算實際進步範圍,假設要這樣的話,必須進行更多測試來獲得數據對比才行。 時脈方面,RTX 2080 Ti與RTX Titan的基礎頻率都是1,350 MHz,但Boost之後,RTX 2080 Ti最高可提升至1,545 MHz、而Titan RTX卻可以上漲至1,770 MHz,而兩者所搭載的記憶體差別是比較有趣的地方(RTX 3090與RTX 3090 Ti皆搭載24GB GDDR6X),RTX 2080 Ti採用352 bit GDDR6 11GB、頻寬具備616 GB/s,而Titan RTX所配備的記憶體容量卻是翻倍,搭載384 bit GDDR6 24GB、頻寬具備672 GB/s,記憶體時脈都是1,750 MHz,綜合以上規格,再來看看遊戲測試數據,但卻發生一個挺有趣的現象,Titan Titan在2K解析度所獲得的FPS,並不是完全輾壓RTX 2080 Ti,下至5%、上至15%的落差都有,甚至在4K解析度方面的落差還更小一些,而針對DX 12環境的3DMARK Time Spy系列測試,Titan RTX相較RTX 2080 Ti有著5%左右的效能提升,但對比這樣的性能提升之後,可以發現RTX 2080 Ti與Titan RTX完全不符合正常範圍的價格漲幅,因此RTX Titan反倒更乏人問津,其存在與地位更像是NIVDIA在展示火力。 Titan RTX具備72個SM單元、4,608個CUDA、576個Tensor Cores(2nd Gen),72個RT Core(1st Generation)等等,圖表有更加詳細的規格,而對比RTX 3090 Ti之後,可以發現RTX 3090 Ti不管是哪種規格,除了Tensor Cores的數量之外,所擁有的單位都要比Titan來得高(必然的),但Titan的Tensor Cores所採用的2代版本,而RTX 3090 Ti則是使用最新一代版本,雖說數量上有差異,但實際所提供的效能卻不是可以相比的,因此前後兩代頂規顯卡的差異,在還未開始測試之前,就可以發現那巨幅的落差,當然這個落差也最能體現、最能記錄時代與科技的進步。 NVIDIA所開發的Tensor Cores,在使用相同處理器、但不同GPU的情況之下,所獲得的畫面呈現、以及省電表現都有大幅增長,因此不難看出,NVIDIA於隔代的革新研發,雖說不至於有爆炸性的突破,但依舊維持著高於水準的進化;而在處理光追技術的RT Cores數量上,RTX 3090 Ti光是數量就已輾壓Titan RTX了,更別說是兩者所採用的還是二代與一代版本;而根據NVIDIA所釋出的官方測試數據來看,3DMARK系列中,在DX 12環境下的Time Spy測試,RTX 3090 Ti與Titan的測試結果有著41.8%、53.3%的顯著提升,而從遊戲FPS測試所獲得的數據也是相當驚人,幾乎都有50至70%的飆漲,更別說是RTX 3090 Ti核心中更高於Titan RTX核心的元件數量了。 Ti板與無印版的RTX 3090 Ti相比的相關規格,相關規格在MSI RTX 3090 Ti SUPRIM X該篇開箱中就已位各位介紹,但這邊還是略提一下來加強各位的記憶:從所搭載的GA102晶片來看就知道兩者的差別,RTX 3090所使用的是GA102-300-A1、RTX 3090 Ti則是GA102-350-A1,不過有意思的是,GA102-300-A1究竟是往上疊加增幅性能變成GA102-350-A1、還是說GA102-350-A1往下砍一刀變成GA102-300-A1呢?其實不得而知,光從代號300是個整數來看,反而往上+50更像是性能提升,而不是被砍,但依照老黃過去的手法來看,小編倒是更傾向GA102-350-A1被砍了一刀。(笑) CUDA數量增至10,752組、RT核心數量微增至84個、FP32的效能也增至40 TFLOPS,基礎時脈與Boost時脈也調高至1,560至1,860 MHz,在配合電子遊戲的使用上,RTX 3090 Ti幾乎可以說是當代無與倫比的能手;而記憶體方面,依然搭載384 bit GDDR6X 24GB,但速率與頻寬上卻有略作調整,拉高至21 Gbps、1008 GB/s,對時常處理2D、3D項目的創作者來說,雖說記憶體介面與容量沒有任何更動,但從無印版大公子就能理解到,384 bit GDDR6X 24GB對渲染等圖形處理技術來說,幾乎是不可多得的存在,但在相同的GDDR6X之下,RTX 3090 Ti所配備的記憶體速率以及頻寬卻又有提升,綜合以上不難看出RTX 3090與RTX 3090 Ti新舊卡皇的規格差異。 當然,功耗的提升也無法避免,從350W TDP提升到450W TDP,官方建議玩家們最好搭配850W以上電供,但依據玩家們配備、以及各家AIC版本的不同,搭載的電供瓦數勢必也得跟著升級。 不得不提的是,希望以4K解析度來打Game的玩家,從NVIDIA所提供的官方數據來看,RTX 3090 Ti已經完全打破4K@60FPS這道門檻,讓玩家能夠專心一致在虛擬戰場中,不必在畫質與遊戲流暢度之間抉擇,但不僅僅只是這樣,在突破了4K@60FPS之後,RTX 3090 Ti的野心來到8K解析度,在配合DLSS Ultra技術之下,玩家們可以使用HDMI 2.1連結8K顯示器,來使用8K HDR解析度來打Game、或者透過AV1編碼輸出8K HDR來追劇,但在4K顯示器都還不算完全普及的情況下,可以支援8K視訊輸出的RTX 3090 Ti實在是不禁令人苦笑,再加上RTX 3090 Ti為最高階旗艦顯示卡,似乎也與Titan RTX一樣成了展示火力的存在。 雖然正式的迎來了RTX 309 Ti,但實際上面對玩家市場來說,能夠正常供貨、買的到、而且不被加價或限組裝才是重點,雖說這陣子因為一些所以缺卡情況稍有緩解,但何時可以讓大家都能以更優質的價格入手高階顯卡來好好的暢玩遊戲大作才是玩家們最在乎的事,而隨著RTX 3090 Ti的登場,接下來的聚焦除了隔壁棚有一家剛端出Arc系列之外,還有另一邊的RX7000哪時候會殺出?甚至是坐等下一代RTX 4000系列的到來,無論如何,先觀望、後入手,銀子得花在刀口上才是正解!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記憶體之王非Crucial莫屬,2021玩家票選「最佳記憶體模組」、「最佳儲存裝置(HDD/SSD)」與「最佳外接儲存裝置」品牌三冠王:美光Crucial得獎專訪
在疫情陪伴下的2021年,相信更多玩家除了多了WFH的時間之外,對於網路、電腦、3C、線上串流等等的使用也更加頻繁,透過2021玩家票選品牌大賞的投票結果,也更體現出玩家心目中最佳品牌代表得主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資料儲存的項目上,而憑藉著在儲存方面的良好口碑與極佳的品質、效能表現下,美光Crucial一舉拿下了本次第16屆2021玩家票選品牌中與資料存放相關的「最佳記憶體模組」、「儲存裝置(HDD/SSD)」與「外接儲存裝置」三項最佳殊榮,勇奪三冠王稱號,可以說是2021年玩家最喜愛的儲存裝置品牌了,這次就來回顧一下2021年美光Crucial推出的幾款新品以及站上也邀請到美光亞太區銷售總監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本次的得獎感言! 對玩家來說,即便是主機中的CPU再強、顯示卡再高階,如果少了高速的儲存裝置,那再強大的計算能力也沒地方存放資料,除了系統無處安放之外,拍好的照片、影片也沒辦法剪輯與儲存,更不用說想把資料隨身攜帶!若是不想放雲端,也要能夠有可以隨身帶著走的SSD行動硬碟才方便使用;而即使是雲端,那也是眾多儲存資料庫集結的結果。說到底,還是需要有高效能以及值得信賴的儲存裝置來搭配使用,相信這部份對於身為記憶體與儲存裝置專家的Crucial來說,正是最擅長的事了! 2021年美光也推出了多款新品供玩家選擇,這邊就先來帶大家快速回顧一下,看看究竟能擄獲玩家目光、佔據大家心中最佳儲存裝置的產品具備什麼樣的特色呢! 在行動儲存裝置邁入了SSD領域後,相信高速傳輸效能帶來的優質體驗令許多需要將資料隨身攜帶的使用者來說,更加感到滿意!在一步步達到更大儲存容量的情況下,玩家僅需要一枚SSD行動硬碟,就可以快速地把所有重要文件、照片、影片、音樂與遊戲等數位資料通通歸納好,而Crucial在2021最受到玩家青睞的就是Crucial X6與X8 SSD行動硬碟系列了。 採用時尚造型、體積小巧的Crucial X6系列提供玩家可以一手掌握的高速且高儲存容量裝置,除了讀取速度可高達800 MB/s之外,容量也從500GB一舉拉高到最大4TB!玩家不僅不用再侷限於傳統行動硬碟的低傳輸速度與小容量,也無須擔心是否會在攜帶時因行進間的震動、衝擊而意外毀損硬碟中儲存的資料。Crucial X6具備達2公尺的防摔高度、配上耐衝擊與耐高/低溫等特色,加上採用SSD的高速讀取效能,讓使用者可以輕鬆隨身攜帶,而且隨時都能立即高速連接玩家的各項裝置,即時存取數位內容。 Crucial X6 SSD行動硬碟重點特色: ⦁ 容量高達4 TB,讓您儲存所有重要檔案、影片、相片等多種資料 ⦁ 讀取速度最快達 800 MB/s,資料和檔案存取速度是傳統行動硬碟的5.6倍 ⦁ 輕薄小巧而方便攜帶的設計,支援最常使用的裝置,相容性極高 ⦁ 重量超輕、僅40g,隨身放口袋也沒問題 ⦁ 防摔高度達 2公尺,具備防衝擊、耐高/低溫特色 ⦁ 不僅PC、Notebook可對應使用,即便是Mac、iPad Pro與Android系統裝置設備也都相容,更適用於PS4、Xbox以及其他USB裝置,便利玩家隨時隨地擴展遊戲儲存空間 如果是追求速度的玩家,那相信Crucial X8系列會是您的更佳的選擇!無以倫比的速度,無論您身在何處都可以快速存取您的遊戲、照片和影片,甚至可以離線存取哦!這款行動硬碟專為最嚴苛的環境所設計,具備美觀設計的一體式陽極氧化鋁核心外殼,堅固且耐用,經過極端溫度、衝擊、震動甚至從約2.3公尺高度落下也能安全無虞!最重要的是,Crucial X8擁有極佳的相容性,對於各系統裝置都能輕鬆適用,除了可以使用多種第三方端點保護軟體(像是Windows Bitlocker to Go或Apple FileVault)來安心儲存資料,Crucial X8 SSD 行動硬碟還享有3年的全球有限保固呢! Crucial X8 SSD行動硬碟重點特色: ⦁ 容量高達2 TB,所有重要檔案、影片、相片、資料等等都能輕鬆備份 ⦁ 讀取速度最快達 1050 MB/s,資料和檔案存取速度比大多數SSD行動硬碟快1.8倍,更是比一般傳統行動式硬碟快7.5倍,甚至比USB隨身碟快100倍 ⦁ 時尚美觀外型,一體式陽極氧化鋁核心外殼,散熱佳、攜帶方便 ⦁ 相容性極高,適用於各種裝置:幾乎所有電腦、平板、手機或遊戲主機等,包括如Windows、Mac、iPad Pro、Chromebook、Android、Linux、PS4 和 Xbox等,透過USB-C 3.2 Gen2插孔即可連接 ⦁ 防摔高度約達2.3公尺,防衝擊、耐高/低溫,可在嚴苛環境下使用 除了外接式SSD外,採用M.2外型尺寸的PCIe NVMe SSD也是玩家心目中的儲存裝置首選。透過美光先進的176層TLC 3D NAND快閃顆粒以及創新的控制器技術,Crucial P5 Plus SSD一推出就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不僅提供了超高速的讀寫儲存體驗,也實現了更低功耗、更高速度與更高儲存密度等三大SSD主軸的特色,成為新一代玩家必備的儲存解決方案。 受惠於採用的PCIe Gen4優勢,比之前的Crucial Gen3 SSD在隨機讀取和寫入的效能上分別提高了67%和40%,也比前代P5要快上100%、達到6600 MB/s的循序讀取速度,不僅是為了需要高效能儲存的遊戲玩家,就算是創作者定位如視訊/影片編輯、內容創作、工程應用、遊戲開發等專業使用者也都可以符合使用需要,大幅提升整體的工作效率,搭配上超過200萬小時的MTTF,使用壽命與產品的可靠度相當高,目前也推出有500GB、1TB以及2TB等版本供玩家選擇。 Crucial P5 Plus SSD重點特色: ⦁ PCIe 4.0 NVMe技術,具備高達6600 MB/s的循序讀取速度 ⦁ 專為需要高效能儲存裝置產品的遊戲玩家、專業人士和創意工作者而設計 ⦁ 採用Micron先進的176L TLC 3D NAND和創新的控制器技術 ⦁ 額定MTTF超過2百萬小時,延長使用壽命並提高可靠性 ⦁ 具備以硬體為基礎的全碟加密、動態寫入加速和適應性過熱保護等進階功能,在確保資料安全的同時亦強化系統可靠性 ⦁ 提供5年有限保固 Crucial可不只有內外接儲存裝置擄獲玩家的心中理想品牌寶座,作為資料儲存的三冠王,另一項當然就是記憶體模組了!面對2021年的DDR5興起,Crucial除了在原有的DDR4記憶體模組上提供了相當多款優良且品質極佳的產品供玩家選用外,新規格的DDR5仍舊秉持一貫的傳統,除了具備高速的運作頻率與超大記憶體容量外,穩定、高度可靠更是Crucial的一貫堅持。 相比前一代的DDR4,Crucial DDR5可以讓玩家的電腦在開機時多傳輸50%的資料量,因此能更加快資料傳輸、下載及更新的速度,並且漸少延遲時間、提高整體的傳輸效率,讓多工處理可以更加優化,即便使用者開啟多視窗或應用程式與多網頁瀏覽及切換都能更加流暢,而模組內建電源管理積體電路(PMIC)以及on-die ECC(ODECC)設計,確保運作時的穩定與可靠性。 Crucial DDR5重點特色: ⦁ 擁有次世代多核心CPU所需的高速,不止比DDR4更快、效能還更好 ⦁ 單條DDR5容量提供有8GB、16GB以及32GB供玩家選用 ⦁ 模組內建電源管理積體電路(PMIC)及on-die ECC(ODECC)設計,效能穩定、相容性高 ⦁ 工作電壓僅1.1v,節能省電 ⦁ 終身有限保固 看完了2021年Crucial的多款新品回顧後,2022年的Crucial又會是怎樣的布局與發展呢?很高興這次能夠邀請到曾總監來跟大家談談新一年的Crucial的計畫,以下將透過幾個QA來帶玩家了解2022可以期待Crucial可能有怎樣的新產品呢! Q:很高興Crucial可以獲得2021的最佳玩家品牌票選「最佳記憶體模組」、「儲存裝置(HDD/SSD)」及「外接儲存裝置」三項殊榮,對於此次獲獎有沒有想要跟玩家說的話呢? Crucial於今年能夠獲得「PCDIY!第十六屆2021 玩家票選品牌大賞」的肯定實屬榮幸,尤其在「記憶體模組」、「儲存裝置」及「外接儲存裝置」三個獎項中皆表現亮眼,感謝消費者以及玩家們的支持與肯定! 美光Crucial消費級 DRAM 與SSD 產品品牌成立25年以來,憑藉著獨到的能力,將美光在過去40多年不斷開發以臻完美的創新技術,成功呈現給數百萬名玩家。 全世界目前已經進入到了全新的個人電腦運算時代,而這也是美光Crucial 的願景,期望透過高品質的技術與產品,兼具高效能的相容性、速度與可靠性,改變世界使用資訊的方式,並且豐富全人類的生活。 Q:2021隨著PCIe 4.0的逐步普及下,Crucial也推出了多款版本因應市場需求,在2022年又有哪些產品布局呢? Crucial P5 Plus SSD是最新的Crucial SSD產品,為Crucial的儲存產品組合帶來良好的PCIe Gen4性能,同時也提供強勁的效能與多元的應用給擁有多樣需求的玩家。Crucial P5 Plus SSD不僅是一個超效能的Gen4 SSD,也能與多數人正在使用的Gen3系統完美相容,使其成為大多數系統升級的最佳選擇。 Q:PCIe 5.0也已經有廠商率先發布,Crucial對於這一部分的策略又是如何? 最近在PCle 5.0的話題上已經有一些重要的訊息發布,而未來將持續增加更多的資訊,因此我們非常的期待Gen5在未來市場的走向。雖然此刻我們尚未公布任何相關訊息,但仍會持續關注此技術領域的發展空間,並且與大家分享最新消息! Q:玩家在面對USB 3.2的普及下,2021外接式儲存裝置的容量也朝向更大更快速的方向前進,除了目前推出極受玩家青睞的X8、X6系列外,2022年還會推出那些新品?以及可能會推出的USB 4.0產品布局呢? 隨著各項應用對於傳輸速度的需求增加,USB 4.0市場亦是Crucial持續關注的部分。Crucial X8和X6 SSD行動硬碟除了提供比隨身碟快上100倍、比傳統硬碟快上7.5倍外,X8 SSD行動硬碟讀取速度更高達1050 MB/s,且最大容量高達2TB,隨時隨地作為遊戲收藏庫、創作、剪輯,應用的場景更豐富多元。Crucial仍致力打造玩家更美好的使用體驗,若有任何相關的新品或新資訊,亦會第一時間跟PCDIY!分享。 感謝 曾總監撥空與玩家分享2022年Crucial的計畫,這裡也再次恭喜Crucial這次榮獲2021玩家票選品牌大賞的三冠王,相當不容易的殊榮,也再次證明了在玩家心目中,美光的確是占據最佳品牌的地位!在新的2022年,玩家們也要繼續支持Crucial的各項新產品喔!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開春要來搶紅包、2022春季電腦組裝升級建議指南
年節假期結束,是不是在思考該如何處理手中還沒花完的年終、又或是家中的孩子們已經吵著要用過年期間收到的紅包來升級電腦了呢?今年春季鼓勵玩家們換機升級的理由可真不少,像是新系統Windows 11的規格限制、Intel第12代處理器效能大幅提升,還順帶開啟了DDR5記憶體世代的話題等。 此外,顯示卡的缺卡黑洞在AMD、NVIDIA兩廠的不懈努力下,部分型號在購買規定上也開始出現鬆綁,不再強迫一定要搭機,但同時SSD顆粒因為工廠意外、國際局勢不穩等因素,價格已經在蠢蠢欲動了,究竟自己的主機只需微幅升級就好,還是整組汰換更划算?以下小編一一為各位分析處理器、記憶體、顯示卡等周邊零件購買建議,幫助大家在預算的掌握上有更多的參考。 AMD和Intel這兩大處理器廠在現階段的產品策略上完全不同,前者AMD展現出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短期內沒有大規模的新品上市計畫,並以較低廉的升級成本來持續吸引玩家。 後者Intel則是在感受到市場壓力之後,努力地想要絕地反攻,第12代處理器的強大效能確實讓人眼睛一亮,即便購買時需要額外搭配專屬的600晶片組主機板稍微墊高了入手難度,依然在市場獲得相當正面的回饋和收穫。 處理器的升級上,AMD因為產品研發時間進度與策略操作等關係,下一代的Ryzen 7000系列處理器預計要到今年下半年才會推出,也不打算像當年的Ryzen 3000一樣額外推出Ryzen 5000XT系列來撐場面,讓產品主力依然是已經開賣超過一年的Ryzen 5000X和5000G系列。 Ryzen 5000系列在推出的時候官方就決定採取相容性至上的策略,處理器維持自Ryzen 1000以來的AM4腳位,同時在處理器推出之際,官方也沒有額外推出的新的主機板晶片組,而是讓現有500(X570、B550)、400(X470、B450)主機板可以只要在更新BIOS之後就可以直接沿用。 其中400晶片組是在2018年伴隨著Ryzen 2000系列處理器推出的,意味著玩家如果是在這之後組裝新電腦的話,將有非常的高機率只需要單純更換處理器,完全不需要購買的新的主機板! 更別說AMD在過年前夕調降了大多數Ryzen 5000系列產品的價格,幅度從數百元到5,000元不等,讓玩家可以再省一波入手成本,也讓這個賣了一年多的產品系列至今依然還是香氣四溢。 此外,高階處理器的發熱較低也是Ryzen 5000系列的一大優勢,不同於Intel高階型號就算用上360mm尺寸的水冷也只是勉強壓制,反觀AMD就算是最高階Ryzen 9 5950X也只需要280mm的水冷就綽綽有餘,一些品質較好款式甚至還能換成240mm的版本,更小尺寸的散熱器優勢不僅直接反應在入手的價格上,組裝上也相對的比較不挑機殼,也降低東西買回家後才發現機殼不相容的尷尬情況。 然而在處理器的選擇上需要注意,AMD的Ryzen 5000X系列處理器全部都沒有內顯功能,代表玩家在顯示輸出上還是需要依賴獨立顯卡才行;至於Ryzen 5000G系列雖然擁有內顯,可以不依靠外接顯卡,但此系列處理器繼承著AMD「有內顯必閹割」的壞毛病(笑),造成處理器缺乏對PCIe 4.0通道的支援能力,玩家如果需要連同SSD都一同更換的話,這點需要多加注意。 至於完全沒有急著升級玩家,AMD在CES 2022展上有另外公開一顆Ryzen 7 5800X3D,並確定會是最後一顆使用AM4腳位的產品,下一代Ryzen 7000將會換成全新的AM5腳位,代表多年的向下相容優惠也注定將要畫下句點。 Ryzen 7 5800X3D屬於Ryzen 7 5800X的改版,但AMD利用3D V-Cache技術,在處理器上面額外疊了一層64MB的L3快取,加上處理器原有的32MB快取,讓整顆處理器的容量來到驚人的96MB!官方表示其效能將能直接比肩對手的Core i9-12900K。但目前官方只有預計會在今年春季上市,實際日期和價格都還是未知數,如果最近就打算升級或組裝的朋友可以先跳過不用等待。 在經歷過長年的14nm+++製程後,第12代處理器終於更新了製造技術,換上了Intel 7製程(10nm),搭配大核心P-Core加小核心E-Core的雙架構設計,讓處理器整體性能不論是單核心還是多核心都有著相當顯著的成長,而且在效能之外,通道的支援性也大幅度的增長,成為首款支援DDR5記憶體和PCIe 5.0通道的處理器系列,玩家也終於能在主機板上同時插入2條以上的PCIe 4.0 M.2 SSD(11代僅能插入1條)。 新增功能之餘,Intel處理器品項眾多的傳統在12代處理器上也依然得到保留,整體的命名規則也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同樣維持著Core i5、i7、i9的方式來劃分產品等級,並可以依靠尾端的英文字母來判別核心的功能設計:沒有任何字母的代表基本款,如Core i5-12400;K代表解鎖最高頻率上限,可供超頻挑戰,如Core i9-12900K;F則是取消內顯功能,顯示輸出必須依靠額外的獨立顯卡,例如Core i7-12700F、Core i9-12900KF。 比較特別的是,Intel還有額外推出一個Core i9-12900KS,它同樣解鎖最了頻率上限,但晶片的體質更好,讓它有著更高的預設基礎頻率,只是KS僅提供OEM廠商,一般玩家是無緣在正規通路上買到就是了… 需要注意的是,Intel這一次在核心上的刀法花樣玩得比較多,並非所有的12代處理器在核心的設計上都有配備E-Core小核心,如Core i5-12400、12600就只有配置P-Core大核心,因為缺乏小核心輔助和分攤工作內容,在像是一邊遊戲一邊直播的多程式同步運作的場合,或是講究多核心應用的創作上會比較吃虧,這點玩家需要慎思是否要多加預算購買有E-Core的型號版本。 然而挑選適合的核心數量還只開始,主機板在選購上才更讓人看得頭昏眼花!首先12代處理器的插槽設計換成了全新的LGA 1700腳位,與過往的所有處理器型號都不相容,因此升級處理器就必須搭配指定的600晶片組主機版才行,而且還必須格外留意「記憶體」與「PCIe通道」的支援種類。 DDR5記憶體雖然有著比DDR4記憶體還要高出2倍以上頻寬,但在通道與插槽的設計無法互相通用,加上今年廠商也沒有意願推出同時還蓋兩種記憶體插槽的主機板,造成玩家在選購上沒有轉圜餘地,畢竟光是一條最基本的16GB DDR5記憶體就要快4,000元以上。 在型號的判別上,如果產品支援DDR4記憶體的話,產品的完整名稱會有「DDR4」或是「D4」的字樣,反之DDR5版本則不會有任何額外的註記在型號稱呼中,且廠商顧慮到產品等級規劃的關係,多數高階款式的型號也都只有推出DDR5的版本,唯中階以下的系列才會有DDR4的款式可以選購,以一條最基本的16GB DDR5-4800記憶體動輒4,000元起跳的價格來看,為了一張高階主機板的信仰,所需要的代價可真的是不小。 而在PCIe通道的安排上,各家主機板的設計也是相當的混亂,玩家需要特別注意並非所有的主機板都有保留「PCIe 5.0」通道,這點在B660晶片組的產品上最容易發生,玩家如果覺得需要替未來的硬體擴充,特別是顯示卡的方面做出預留和準備的話,還得需要仔細看清楚產品的規格頁面的說明。 除此之外,M.2插槽的通道安排也同樣不能放過的細節,一般來說,多數Z690、B660晶片組的主機板都至少會配備2組走PCIe 4.0x4通道的M.2插槽,能夠完整發揮PCIe 4.0 M.2 SSD的全部傳輸效能,但這是在主機板只有2組插槽的前提,隨著M.2插槽數量的增多,通道的安排也會變得更加混亂,根據小編歷來開箱過的產品,部分產品可能會放入通道數量是PCIe 3.0x4、甚至PCIe3.0x2的M.2插槽,玩家如果是容量大戶的話,還得慎選符合自身容量擴充需求的主機板型號。 最後散熱的部分也是升上12代處理器需要面對的問題,新的LGA 1700腳位必須使用新的散熱器的安裝工具,否則會有散熱器與處理器接觸不均的狀況,將有造成散熱效果低落發生過熱的風險,好在不少散熱器廠商都有推出免費提供安裝工具的服務,玩家不妨可以像原廠客服詢問,說不定能省下一筆開銷。 只不過12代處理器在改進大量功能後,唯獨發熱問題沒有改善,240mm水冷用來壓制Core i5-12600K還不是問題,但上升到Core i7-12700K就已經相當瀕臨極限,換到280mm以上的才比較保險,來到Core i9等級更是一定要用上360mm才勉強算是能夠壓制處理器的「火力」,散熱這塊在Intel平台上基本上就是能用多好就多好,就別想著要在這方面節省開支了。 Intel第12代處理器讓DDR5記憶體的時代正式到來,DDR5記憶體有著更大的時脈、2倍以上的頻寬,功耗也相頓更低,但2條16GB的DDR5記憶體價格接近破萬,如此高昂的價格也不經讓人猶豫再三,好奇實際的體驗是否值得? 小編在過去也有特別為大家進行DDR5與DDR4記憶體在實際體驗上的差異,整體來說,DDR5記憶體多數1080P解析度下的遊戲中有奇效,部分遊戲可以獲得10 FPS以上的效能提升,不過隨著解析度的增加,幅度會逐漸縮小,最終和DDR4記憶體無異。 然而考量到DDR5才剛進入市場,多數的遊戲和相關應用在開發上還是以DDR4的標準在進行打造,缺乏相關的調校和優化都可能是DDR5記憶體無法獲得完整的效能應用,造成整體的效能發揮上無法全面性與DDR4拉開差距的主因之一。 整體而言,以目前DDR5的記憶體在各方面的成熟度來說,其實就連記憶體製造商都還在調適中,試著研究出如何能將記憶體顆粒超頻到更快的速率,隨著未來相關的技術越來越純熟,價格自然也就會開始往下降,因此對於現在打算升級主機的玩家來說可以先不急著入手,依照過往的記憶體歷史周期來看,預計2、3年後DDR5就會漸漸站上主流,等到屆時再來入手,對於一般大眾來說會顯得更為合適。 在這一年多的缺卡期,NVIDIA和AMD卯起施展刀法,不斷推出一款比一款還要入門的顯示卡,甚至還把原本應該要下架的舊型號產品重新上架,可以說是用盡各種方法想要來補足市場供貨量的缺口。 此外,近期因為比特幣幣值暴跌的關係、烏克蘭局勢因素等,挖礦賺取加密貨幣的熱潮有下降的趨勢,在收入大不以往的狀態下,礦工也就沒有本錢進行瘋狂掃光顯卡,也終於讓通路商的庫存數量有些許的起色。目前AMD的RX 6500 XT和NVIDIA的RTX 2060 6GB/12GB版本已經開放單買了,小編也在這之前的為大家進行了相關比較。 總歸來說,RX 6500 XT的好處在於功耗較低,價格也最便宜,只需要一個6 Pin便能供電,但因為記憶體容量只有4GB的關係,整體表現主要能滿足1080P解析度下中間畫質設定的遊戲體驗,適合用來應付輕度娛樂的需求。另外,需要注意RX 6500 XT本身不支援H.264、H.265等影像編碼,代表這張卡片對影片剪輯的效率提升會非常有限,玩家若想用來讓文書主機有更好的創作效能的話,RX 6500 XT就不是那麼推薦了。 從下架邊緣回歸的RTX 2060除了原有的6GB版本之外,NVIDIA還額外加推了新款的12GB版本,有趣的是,兩者之間是存在「絕對性」的體質差異的,因為12GB版本用的是源自於RTX 2060 SUPER的晶片,擁有更多CUDA計算核心數量,讓12GB版本幾乎在各方面的體驗上都直接超越了RTX 3050! 以效能來看,RTX 2060 12GB是開放單買的卡片中最強的選擇,不過相對價格也最高,單張約1.5萬的售價已經和效能更強的RTX 3060看齊,玩家若是選擇一整套電腦重新組裝的話,在預算許可的狀況下,還是將目光放在RTX 3060或RX 6600XT以上的品項吧! 至於在中高階以上的顯卡方面,「實體通路商」基本都還是組裝限定,但先不要氣餒,玩家不妨到網路賣場碰碰運氣,除了不少人都知道可以在EVGA的官網排隊買卡之外,近期不少知名的網路賣場也開始出現可以直接購買、不綁禮(垃)包(圾)的顯卡產品,當中還不乏頂級的RTX 3080,玩家可以多加留意,時不時的巡邏一下,說不定能有意外的收穫。 SSD在最近一直醞釀漲價,其中一大主因是WD和KIOXIA合作的生產工廠發生儲存顆粒製作受到汙染,必須整批銷毀;其次烏克蘭是全球工業用惰性氣體的主要出產國,其中「氖氣」出產量更是占據全球70%,和俄國之間的戰爭,也造成了半導體在未來生產的上的不穩定性,致使儲存巨頭的美光(Micron)、WD均已經在2月中的時候宣告要調漲顆粒售價,也代表玩家想撿便宜的話,動作可得加快。 在選購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各家廠商開始將主力轉往了PCIe 4.0 M.2 SSD,不少新品和價格戰便因此開打,像是WD_BLACK SN850、Samsung 980 Pro等旗艦級SSD再過去1TB可要動輒7,000元以上,如今約5,500元即可入手,降級幅度接近30%。 同時入門級版本的PCIe 4.0也是蓬勃發展,在同樣容量都是1TB的前提下,玩家已經可以只用不到4,000元的價格買到讀取速度在5,000 MB/s以上的產品!更甚者,透過新一代的控制器,廠商已經能夠在不依賴獨立快取的前提下,打造出讀取速度來到3,600 MB/s的產品,直接超越PCIe 3.0 M.2 SSD的3,500 MB/s的頻寬上限,且3,500元左右的價格也不是特別昂貴,讓無快取的PCIe 4.0 M.2 SSD正漸漸的在取代中高階的PCIe 3.0 M.2 SSD。 當然也並非所有玩家都會為了PCIe 4.0通道更換主機板,所以PCIe 3.0版本的產品依然還是有持續推出一些新品,不過新品的定位幾乎都轉向入門、文書用途,SSD整體的設計結構也多是採無獨立快取的設計,畢竟現在光靠控制器就能滿足3,500 MB/s的頻寬極限了。 然而隨著PCIe 4.0 M.2 SSD產品的價格下跌,PCIe 3.0 M.2 SSD在性價比上的光環已經逐漸消退,現階段讀取速度在3,000 MB/s以上的產品,1TB版本的價格約在3,000元左右,與同樣是無快取版本的PCIe 4.0 M.2 SSD相差無幾了。 為了加大產品之間差異,一些PCIe 3.0 M.2 SSD選擇將TLC顆粒改為QLC的顆粒,好處是價格可以壓得更低,1TB只需要2,500元左右,但耐用性相對從TLC顆粒的600 TBW下降到150 TBW,保固也從5年降為3年,建議只用在系統碟、遊戲碟等較容易用來還原檔案資料的地方上,工作、日常檔案的備份就不是那麼推薦了。 現在顯示卡、處理器的功耗都不小,也讓玩家所需的電源供應器瓦數越來越高,如何能夠長期穩定的工作,最好還保有相應程度的向上擴充彈性就顯得至關重要。 在電源供應器的瓦數評估上,比較簡單的做法是將顯示卡和處理器的最大功耗相加後,再追加個150~200W供其他零件使用以及緩衝,例如一張RTX 3080 Ti顯示卡的功耗為350W,Core i9-12900K處理器的瞬間最大功耗則為241W,總計591瓦,因此整台電腦建議至少準備750W~850W以上的電源供應器。 之所以要這樣計算的原因在於,電源供應器所標示的瓦數是「最理想」的狀況,或者說是實際可以從市電引入的最大功率,真正輸出給電腦功率會受到環境、負載程度、使用年限等條件而在電力轉換上發生損耗,故玩家選擇的電源供應器瓦數如果太過剛好的話,主機發生跳電的機率就會非常的高。 也因為電源轉換率決定了一台電源供應器的供電穩定性,但絕大多數的玩家也不太可能有專門的儀器去進行測量,於是乎「80 PLUS」認證就成了一個能夠直觀判斷的轉換效率的基準。 80 PLUS認證保證的電源供應器即使在100%負載狀態下,電源的轉換效率都能達到80%以上,例如一顆500W的電供的最大穩定輸出功率必須達到400W才能通過最基本80 PLUS的認證。 而根據電源供應器的能源轉換效率的優劣,80 PLUS認證由低至高可以分為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鈦金,共6個等級,等級越高理論上產品在長期使用後的衰退影響也越輕微,耐久度也會越好,相對的產品保固時間也會更長,像是Seasonic的鈦金認證電源供應器就提供了長達12年的保固,自然地價格也就一分錢一分貨囉。 一般而言,玩家若是以遊戲娛樂取向的需求的話,多數有通過80 PLUS金牌認證都能提供7~10年的保固服務,在價格上也不會特別高貴,整體使用上基本已經相當充足。 不管是因為買顯卡被強迫搭配,還是看膩了舊主機外觀想要換新,機殼在挑選上首重的絕對不是有多少RGB燈效,而是對於周邊硬體擴充相容性,不少機殼往往同一個外觀推出好種尺寸,玩家首要確定的就是要能夠放入最基本的主機板和電源供應器,像是InWin就有不少產品是專為Mini-ITX的小主機板設計,必須搭配SFX尺寸的小型電供,若是搞錯了可是會連使用都沒辦法喔! 其次,現在顯示卡動輒三風扇超長身軀和2.5 Slot的肥厚體積,一些較為緊湊的機殼未必有能力容納如此龐然大物,此外玩家倘若希望能將顯示卡直立擺放,讓視覺上更為華麗、降低主機板載重的話,得特別注意機殼後方開闢給直立顯卡用的Slot數量、是否需要額外購買專門的排線、固定工具。 確認好能夠裝入所有的主要零件後,就必須好好注意「散熱」的相容性,玩家如果選擇使用大型塔散來進行風冷散熱,需要注意機殼本身的深度是否足夠,例如NZXT H510i接受的塔扇高度為165mm,超過的話,屆時側板就會無法關閉。 而若是水冷的話,最基本的就是要注意機殼可以容納的水冷排尺寸,像是上述提到的H510i機殼最高就只能相容280mm的水冷排,這代表萬一碰上像是Core i9-12900K這種必須得用360mm的水冷壓制的處理器時,H510i在設計上就顯然不敷使用。 此外,水冷排因為先天性設計的關係,注定要擋住一部份的散熱開孔,所以玩家也得格外注意水冷能夠安放的位置,規劃上應盡可能「同時保留」其他的進、出氣流的通道,確保風流的走向能夠吹過機殼內的每個零件,才能避免處理器以外的零件發生過熱,整台主機也才能長久發揮穩定的效能。 不論玩家選擇進行小幅度的零件升級,又或是決定豪擲千金來一整套新品,在看完前面的各項主要產品趨勢和購買建議後,都希望可以讓大家能夠在挑選上能夠有明確的方向,而在本篇的最後,小編也提醒一下大家在選購時要量力而為,以「功能性」為最優先考量,不要因為外觀或噱頭而衝動消費,並在下單前貨比三家和查詢相關的評測,才能避免被店家當肥羊宰或買到與預期不符的商品,讓金錢真正的轉變成自己喜愛的樣子喔!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曾經我們都是電玩少年,10款遊戲模擬器帶你夢回青春時代
近年來,「重製」變成了電子遊戲產業的主要關鍵詞,過往的經典以新遊戲引擎、新圖形建模重現在玩家們眼前,至於何謂「重製」,小編於去年9月見刊的封面故事「」就略有介紹,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再次回顧。 但不是每一款遊戲都能得到「重製」的禮遇,更多被埋藏在時光裡的經典遊戲,打自當時的作業系統停止更新、遊戲平台停產之後,就再也不見天日,雖然隨著時代演變,平台裝置的進化也衍生出了許多續作,但懷舊與重製,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有著關聯性,但卻不是個等號。 那我們就這樣再也玩不到那些經典遊戲了嗎? 其實早在九零年代中期,因為電腦的效能大幅上漲,在網路上便已出現了一些透過應用程式來模擬各式遊戲機的模擬器,某方面來說,模擬器的誕生,配合BIOS檔與卡匣ROMs檔,除了可以讓玩家們繼續玩到這些舊經典之外,也可以說是為了儲存有可能在未來難以保存的電子遊戲與程式,且得以讓其可以在其他裝置上執行,對數位資訊保存來說,也是一大助力。 典型的模擬器架構,包含了許多組件,廣義來說的話,主要模擬原生平台的CPU、GPU等處理器組件、音效卡、記憶體、按鈕搖桿等輸入裝置,以軟體對應硬體架構的方式來模擬,進而構成模擬器。 但一般來說,模擬器通常不附帶ROMs檔與遊戲程式,玩家們雖下載了各式模擬器,還是得自行取得ROMs檔、ISO映像檔的遊戲資料,才能算是真正啟動模擬器,ISO檔可使用光碟機進行提取,而ROMs檔則需要原生卡匣,透過工具或程式才能取得。 而隨著模擬器不斷演進,除了舊遊戲能在新平台上執行以外,大多數模擬器都提供了不少原先在遊戲平台上不曾有過的功能,比方說製作高解析度的紋理包、反鋸齒、濾鏡等增強遊戲畫質的功能、隨時存檔與讀檔、以及解除原生遊戲可能會有的發售版本區域限制。 此外,隨著模擬器功能越漸多元,利用遊戲機模擬器輔助功能的新遊戲競技模式也油然而生,不使用金手指修改遊戲本體數據、且以及高水準演示操作過程、全稱Tool-Assisted Speedrun的TAS競速,起源於1999年,有名玩家透過修改《毀滅戰士》的原始碼,讓遊戲能夠以慢動作進行,進而演示具有極高水準的操作過程,隨後TAS競速文化也因此擴展開來。 而遊戲大廠也針對玩家們對經典遊戲的需求,紛紛在新世代的遊戲機上,加入了模擬器功能,比方說Nintendo的Virtual Console,從紅白機到任天堂DS的遊戲都能模擬,也包含了SEGA、NEC、SNK等其他廠商的遊戲,新世代的Xbox也能夠透過軟體模擬的方式來向下相容舊世代的主機,Sony則是PlayStation 3能以此方式來執行初代PlayStation、PlayStation 2遊戲(後續新版機種取消向下相容PS2遊戲),本文將針對「個人電腦」平台,挑選了10款熱門的遊戲模擬器,希望對熱衷於經典遊戲、想要懷念青春的玩家們,能有所幫助。 隨著遊戲引擎以及開發技術的演進,現在的電子遊戲已經發展到幾乎以假亂真的地步了,當然玩法也更加花樣百出,安裝方式也更加簡單,有個網路就能下載,但在40年前仍在使用DOS作業系統的時代,玩個遊戲可是相當不容易,安裝時需要數十片3.5磁片、進入遊戲需要輸入大量指令,而在那時,可說是遊戲界的第一波黃金時代。 不過問題來了,我們如今常用的Windows作業系統早就不支援DOS模式了,即便擁有這些3.5磁片,想回憶經典也是無從下手,或許透過虛擬機安裝Windows 95或98可能是個好辦法,但這次小編介紹一個比安裝虛擬機更加簡單的方法,一樣可以透過輸入指令,來重溫小時候的美好。 DOSBox模擬器的取得方法相當簡單,透過官網便可免費下載,甚至製作團隊還會定期更新版本,說起來相當佛心;而安裝方式也簡直不要太簡單,選好安裝路徑,一路next到Install就可安裝完畢。 接著我們先在C槽或D槽、任意一個我們想設置的硬碟裡,開設一個新資料夾,取名方式都可以,當然越簡單越好,當然這個資料夾也是放在越外層越好,輸入指令時才不會搞死自己(哈),之後把想玩的DOS檔案丟進這個剛開設的新資料夾內。 於是我們開始執行DOSBox,並以「mount 磁碟機名稱 目錄位置」的指令輸入指令欄中,小編這邊是設置在C槽最外圍、資料夾名稱為dosgame,因此透過mount指令掛載磁碟機之後,所需輸入的指令便為「mount a: c:\dosgame」,A槽為透過DOSBox所掛載的磁碟機,C槽dosgame則為目標路徑。 進入A槽之後,玩家們可以輸入「dir/w」來確認剛剛的指令是否輸入正確、是否有正確將C槽資料夾掛載進A槽中,輸入正確的話,視窗便會出現載入資料夾的資訊,決定要玩哪款遊戲之後(小編以仙劍奇俠傳作範例),便輸入「cd 資料夾名稱」,比方說小編的仙劍資料夾名稱為pal,所以輸入「cd pal」、金庸群俠傳資料夾名稱為jy,輸入「cd jy」,以此類推。 在輸入指令進入最後一層資料夾之後,在指令欄輸入啟動檔的檔名之後,便可開始遊戲比方說仙劍奇俠傳的執行檔案為PAL!.exe,那麼便輸入「PAL!」,但這邊要注意的是,每個遊戲的啟動檔不太一樣,玩家們得先在資料夾確認過後,才可在DOSBox中正確執行遊戲,比方說金庸群俠傳的啟動檔為paly.bat,那麼就得輸入「paly」指令才行。 不過DOSbox的視窗可能對大家來說有點太小了,別擔心,找到DOSBox 0.74-3 Options之後啟動它,進入頁面後,更改解析度的話需要修改fullresolution與windowresolution兩個項目,並且把output=之後的英文字改成overplay,便可以依照玩家們所需的解析度進行DOSBox啦,當然,玩家們也可以直接按Alt加Enter開啟全螢幕,方便簡單。 在掌機市場上,Nintendo Switch可說是完全制霸,幾乎沒有可以匹敵的對手,但在30年前,老任早就達成這一個成就了,1989年其所推出的第一代掌機Game Boy,憑藉這個系列機種,在全球銷量合計就有1億1,869萬台,下一代機種Game Boy Advance,也替任天堂在全球斬獲了超過8,151萬台的銷量。 但事過境遷,卡匣上的遊戲,畫面、音效早已跟不上時代,剩下的只有青春與回憶,手上舊機種遺失的遺失、壞的壞,想要重溫那些黑白點陣圖、電子音效所帶來的感動,該怎麼辦呢?幸虧,我們有VisualBoyAdvance模擬器,能夠在電腦上模擬執行任天堂所發行的掌上遊戲機,包括:Game Boy、Super Game Boy、Game Boy Color和Game Boy Advance。 相較於DOSBox,VisualBoyAdvance的安裝相當簡單,從開源軟體的集中網站SourceForge裡下載之後,解壓縮便能使用,不過從2004年發布1.7.2版本之後,開發團隊便停止更新,但已可供應絕大部分的Game Boy以降至Game Boy Advance的遊戲使用,且對電腦需求規格相當地低,即使是用老Windows系統,也依舊可以運作。 解壓縮之後,玩家們可以開啟File欄目進而導入程式所需的遊戲檔案ROMs,而從Options中可以找到Joypad選項,玩家們可以透過調整選項,來讓PC鍵盤的鍵位功能對應Game Boy控制按鍵,且總共可以設定4組手把,相當方便。 執行遊戲後,玩家會發現視窗有點小,只要移動滑鼠游標縮放視窗大小就可以了,也可以從Options中的Video欄目調整,如果不介意解析度的話,當然也有全螢幕可以用。 另外,或許會有些玩家在經歷多年高解析度遊戲的畫面洗禮後,對點陣圖有點不習慣,因此我們可以透過Options中的Filter選項調整濾鏡,該功能不能說非常完美的修復畫質,但對圖形邊界有一定程度的加強,能夠追加畫面的柔和感、減少鋸齒度。 早期Game Boy是透過記憶電池給SRAM來記錄存檔,只要沒電、存檔也會跟著消失,當然也沒辦法存檔,但模擬器即便可以模擬整個遊戲環境,但總不能連記憶電池這項步驟也模擬起來吧? 因此使用VisualBoyAdvance存檔時,玩家們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一種是Ctrl+L與Ctrl+S的儲存與讀取方式,另外一種則是Shift加上F系列功能鍵,共有10個存檔位置可以使用,讀取只要按一下F1至F12之間其中一個存檔位置,便能瞬間跳到該紀錄點,簡直是SL大法的完美體現。 還有按住空白鍵的加速模式、Ctrl+P暫停遊戲的快捷鍵、Ctrl+R全紀錄清除的快捷鍵,加速模式可以讓玩家們在操作時,快速跳過不想看的片段,至於全紀錄清除的話,小編相信應該沒有玩家需要這個快捷鍵吧?另外,VisualBoyAdvance也有支援金手指使用,從Cheats中的Cheat lists欄目,便可輸入玩家們所需的金手指。 而前文提及VisualBoyAdvance已經不再更新,雖然程式已臻完美,但難免有未知的Bug還沒被發現,因此另外一個基於VisualBoyAdvance模擬器的VisualBoyAdvance-M相信會是玩家們的好選擇,使用方法上與VisualBoyAdvance沒有什麼差異,一樣解壓縮、開啟ROMs便可進行遊戲,但要注意的是,VisualBoyAdvance-M只支援Game Boy Color與Game Boy Advance平台的遊戲。 存檔方式、讀取方式、快捷鍵也幾乎相同(多一個F11全螢幕快捷鍵),但還是有些微不同的地方,比方說調手把的選項,變為Options下的Input欄目,內建鍵位還是與VisualBoyAdvance相同,也一樣支援4控制手把,畫面濾鏡方面也比VisualBoyAdvance要多了幾個。 身為目前家用遊戲主機界的三巨頭之一PlayStation系列,由SIE(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開發,自1994年初代PlayStation(PS1)誕生以來,至今也即將滿30個年頭,家用遊戲機也來到了第五代(PS5),在其中每代主機上都有讓不少玩家印象深刻的作品,因而鞏固了一票PS粉絲,奠定了PlayStation地位。 而不管是新舊玩家,現在想回味這些經典遊戲,除了PS4依舊在服役且PS5也99%向下相容PS4遊戲之外,PS1、PS2、PS3一般情況下僅能到市面上尋找二手主機、遊戲片,畢竟這些前輩們因為架構都不同的緣故,在陸續停產後,後續推出的新主機想要向下相容是有一定的難度。 不過若只是單純想回味,對主機本身沒特別有愛的話,又或者是懶得將PS1、PS2的AV類比訊號轉為數位訊號,事實上也不少人透過模擬器來遊玩這些經典作品,目前也有不少PS模擬器可使用,小編就這邊就簡單挑了幾款介紹給各位,主要是針對PS1、PS2、PS3為主,PS4模擬器雖然也是有,不過就如小編剛才所說,目前主機依舊在服役,PS5也能向下相容,要遊玩不是難事,所以就不再特別多提。 ePSXe是一款相當出色的PS1、PSX模擬器,不僅PC、Linux/maxOS平台,甚至手機的Android平台也支援,最初版本可追朔到2000年,技術上已經是相當成熟,目前PC平台最新為2.0.5版,只要到官網即可直接下載。 硬體需求上也要求不高,畢竟不管是PS1本身還是ePSXe都已經是20年以上的產物,只要Intel Pentium 200 MHz處理器、256 MB RAM以及支援OpenGL、DirectX或Glide API的顯示卡即可,對於現今絕大部分PC來說應該是小菜一疊。 下載完程式後,基本上直接打開就可以準備開始遊玩手上的PS1遊戲,ePSXe支援PS光碟或是ISO、IMG、CUE、CCD、MDS、PBP、ECM等映像檔格式。 位於影像設置內可切換全螢幕/視窗模式、色彩位元、自訂解析度等等一些基本設置,左下角也提供Fast、Nice兩項預設模式,玩家可以依據電腦配置來直接切換,另外早期的一些遊戲在開場動畫或過場動畫可能無設計跳過功能,若玩家想快速跳過這些漫長的的過場動畫,可透過取消FPS限制來達到畫面加速效果。 針對CPU設定的部分,可在Options選項內來調整,其中CPU overlocking的部分就可選擇x1、x1.5、x2、x3、x4,CPU Mode內也可切換Dynarec(Fast)、Interpreter(Slow),但除非玩家在遊玩過程中遇到問題可嘗試來調整,不然基本上不太需要特別去設定即可開玩。 最後小編也挑了本家的經典賽車作品《Gran Turismo》來實際體驗,過程中不管是在畫面、操作上都非常順暢無遇到BUG問題,讓小編完美的回味了自己的童年。 PlayStation 2(PS2),相信是眾多老玩家的童年之一,即便可能沒擁有過但至少都聽過他的名聲,儘管來到了PS5時代的現今,它依舊保持著家用遊戲主機最高銷量、最長銷售時間、最長官方支援時間等等紀錄,其中的遊戲大作更是多到數不完。 而PCSX2就是款算是相當成熟的PS2模擬器,支援Windows、Linux、MacOS等平台,目前官方最新版為1.6.0,軟硬體需求方面,官方建議的推薦配置是Windows 10(64位元)/Linux OS 19.04或更新版本,CPU支援AVX2且在PassMark大於2100分、GPU可在PassMark G3D Mark大於6000分以上、8GB RAM以上等,需求上當然是會比PS1要來的高些,不過對於現今大部分新PC應該都不是什麼難事。 另外官方也貼心的在官網上列上了遊戲相容性列表讓玩家可以先查詢想玩的遊戲在該模擬器上的相容程度,順帶一提PCSX2還支援繁體中文,對於中文玩家們來說在設定、調整上更方便。 PCSX2安裝過程與一般程式一樣簡單,基本上安裝程式會自己依照電腦規格來設定,因此照著預設下一步即可,不過要注意的是,除了遊戲以外,PCSX2還需要PS2 BIOS才能正常運作,所以到首次執行設定的部分就會看到需要選擇BIOS來運行,至於PS2 BIOS哪找呢?相信各位資深玩家要透過網路來找到資源不是難事,不過這畢竟並非合法行為,玩家們還是要自行斟酌,而官方則是建議玩家從自己的PS2上擷取BIOS。 基本上安裝完成後即可啟動遊戲開玩,若需要而外詳細設定可直接點選模擬器選項內調整,細分為EE/IOP、VUs、GS、GS視窗、遊戲加速器、遊戲修正等選項,不過一般大概只會用到GS視窗內的畫面解析度比例調整,此外還有GSdx外掛插件(GSdx Settings),可設定Renderer(渲染器)等設定,在Shader Configuration(著色器)設定內還可開啟FXAA反鋸齒來達到較佳的畫面表現。 PlayStation 3(PS3)可以說是PS系列一大里程碑,硬體規格上的提升之外還首度搭載HDMI、Blu-ray Disc(藍光光碟)等新技術,正式進入HD時代,小編當年第一次看見PS3遊戲畫面時的驚艷度至今記憶猶新。 說到PS3模擬器,相信是RPCS3較為出名,目前最新來到0.0.21-13329版,兼容遊戲更來到了3198款,官方也提供兼容遊戲列表於官網,玩家可先查查看自己想玩的遊戲有無完整兼容,RPCS3支援Windows、Linux、MacOS以及FreeBSD等作業系統,硬體需求也較高,官方推薦6C/12T以上的AMD Zen 2架構、Intel Skylake架構或的處理器,搭配AMD Polaris、NVIDIA Maxwell架構顯示卡以及8GB RAM以上, 而RPCS3同樣也是較複雜些,要完整運作前需先安裝Visual C++ 2019可轉散發套件以及準備PS3系統軟體PS3UPDAT.PUP,不過慶幸的是這兩個軟體目前都可透過官方管道取得,在RPCS3官網也有提供連結可下載。 RPCS3設定可以說是相當豐富,設定選項內就細分為CPU、GPU、Audio、I/O、System、Network、Advance、Emulator、GUI以及Debug,若要調整渲染器、解析度、FPS限制、各項異性過濾、反鋸齒等都可在GPU內找到。 RPCS3可同時支援7組控制器連線,也因為目前依舊在持續更新緣故,不僅DualShock 3、DualShock 4以及Xbox控制器之外,就連最新的DualSense也有支援。 接著就可以開始安裝遊戲,而要注意的是RPCS3支援.pkg格式的ROMs檔,但有些遊戲還需要額外的RAP檔案才可完整運行;安裝完成後實際體驗不難發現,在一些畫面精緻並且在兼容標示為「Ingame」的大作上,確實較容易有破圖、甚至開不了遊戲的狀況發生,需要微調設定才能稍微改善,但如果是像「初音ミク-Project DIVA- F 2nd」這類已經明確標為「Playable」的遊戲,即便小編改用AMD 4750G+內顯都可完整順暢的遊玩。 然而遊戲模擬器百百款,如果想要重溫每個時代的回憶,那可能需要安裝好幾項模擬器才行,不僅有可能造成電腦桌面混亂,沒有整理好的話找某個資料夾可能就要找超久,耗時費力;那麼,如果只要裝一款模擬器,不管是家機、掌機、街機、PC舊遊戲,幾乎八成以上遊戲都能夠遊玩,那樣是不是更加迷人呢? 因此RetroArch或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簡單來說,RetroArch提供了模擬器一個平台,只要下載核心並載入、在讀取ROMs檔之後,就能夠順暢遊玩,也就代表玩家們只需擔心如何找到ROMs檔就好,而且RetroArch還支援繁體中文運行,簡直不要太美滿。 首先我們從RetroArch的官網下載程式,可以發現RetroArch支援多項作業系統,包含從Windows 98SE到Windows 11、MacOS、Linux、Raspberry Pi、Android、iOS都能下載使用,玩家們也可以從Steam平台上下載,不過本文將以介紹PC端的RetroArch為主,有興趣的玩家可以試試其他作業系統。 安裝方式也相當簡單,幾乎可以說是一路點Next到底就行,但其中要注意的是RetroArch需要系統安裝9.0C以上版本的DirectX,但除非是舊電腦、舊系統,不然基本上DirectX以上的版本都會超過才是。 進入RetroArch程式之後,官方預設介面為簡體中文,玩家們可以到第二欄的設置→用戶裡面更改,便可使用繁體中文來進行程式,在調整完語系之後,玩家們也可以繼續在調整解析度、控制鍵等等設定。 雖說RetroArch擁有許多快捷鍵,但大部分與各大模擬器設置相同,主要以方向鍵、Enter、A、S、Z、X作為核心操控,也有加速鍵、暫停鍵、存檔與讀取鍵,這些都能在設定欄目裡查看,也能透過設定來更改自己習慣的按鍵,除此之外,RetroArch當然也支援遊戲手把操控。 在設定完畢之後,接著回到主選單,玩家們不需另行在網路上找尋各大模擬器,只需透過載入核心,也就是載入各個模擬器程式,找到需要的模擬器,便能透過RetroArch下載,而RetroArch所收錄的模擬器將近160種,包含任天堂掌機系列、PlayStations系列、SNK NEO GEO、SEGA Mega Drive應有盡有。 選定並載入核心之後,接著載入遊戲內容,也就是玩家們需要自行擁有的ROMs檔,比較特別的是,RetroArch可以直接讀取ROMs檔,不必另行解壓縮,也能直接進行遊戲,甚至連DOS版舊遊戲也不需輸入指令,透過DOSBox-Cure就能直接讀取壓縮檔並執行遊戲,不過有個地方要特別注意,某些遊戲主機以及模擬器需要BIOS檔才能安裝。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進步發展以及普及化,造就了手機遊戲市場的崛起,類型也是相當廣泛,近幾年更是有許多早期經典作品移植至手機平台上,現今只玩手游的玩家所佔的比例已經不在少數,不過手機方便歸方便,但對於一些PC用戶來說,若能不用額外空出手來點手機,能靠滑鼠一次完成操作那是再便利不過,加上也不是所有人手機都是買到最高規格,要跑一些資源較重的遊戲可能會有些困難,因此,手機模擬器就是個很好的解法。 提到手機模擬器,BlueStacks相信已經是家喻戶曉的等級,這款Android模擬器不僅免費、支援繁體中文、介面直覺、操作又簡單,只要手機能辦到的功能,它幾乎也都做得到,甚至更勝於手機。 BlueStacks目前有分BlueStacks X以及BlueStacks 5,前者主要是雲端平台,只要網速足夠即可透過雲端遊玩各類手游,較無硬體限制,而後者則是單純的模擬器,不過事實上不管選擇哪款,兩款都會同時安裝,而小編這次介紹以BlueStacks 5為主。 BlueStacks 5支援Windows、MacOS作業系統,硬體需求上推薦配置為Single Thread PassMark得分可大於1000分的Intel或AMD多核處理器,顯卡效能則可在PassMark得到750即可,RAM則建議有8GB以上。 BlueStacks 5安裝方式可以說是相當簡單,與普通程式相同,選擇好安裝路徑後,接著按下一步安裝程式就會依次全部安裝完成,就能開啟BlueStacks 5來使用囉! BlueStacks 5介面相當簡潔明瞭,也可以看到熟悉的Play商店已經內建於模擬器中,直接選取該App並登入Google帳號後即可開始下載App、遊戲。 當然,並非所有玩家的電腦都是頂規配置,對於較入門的玩家來說,可至設定>效能選項內調整CPU分配、記憶體分配、效能模式以及幀數甚至可啟用垂直同步等等,來降低模擬器資源占比,換取更順暢的遊戲體驗。 而模擬器的另一大優勢,就在於可以輕鬆多開,讓玩家可同時遊玩各類遊戲又或者用不同組帳號遊玩同一款遊戲,對於BlueStacks 5用戶來說,只要打開多開管理器點選左下「多開引擎」,選擇好CPU核心數、記憶體、解析度等等即可開啟第二組BlueStacks 5。 對於一般PC玩家來說,大部分的螢幕當然不像手機可以用觸控的方式遊玩,因此就需要虛擬按鍵,BlueStacks 5本身也針對許多知名遊戲預設了虛擬按鍵,假設不符合玩家需求也能再自定義調整,整體設定相當便利。 目前手機是電子遊戲的熱門平台,配合智慧型手機的性能逐年越漸強大,不管是RPG、MOBA、FPS、RTS、動作遊戲、卡牌遊戲,幾乎想得到的遊戲種類,都能在手機遊戲中玩到,但手機仍有著續航力不足的窘境,某些需要大量遊玩時間的遊戲,在手機上難免捉襟見肘,因此轉移平台似乎就變成了不可逆的趨勢。 NOX夜神就是其中一款運行絕大部分採用安卓系統的模擬器,其開發目的也很明確,就是為了能讓PC可以流暢運行安卓系統與其App,也替那些太農的遊戲所需的手機續航力找到了出口。 NOX夜神的取得方式也相當簡單,前去官網下載對應作業系統的版本即可,包含Mac也能使用,玩家們只要透過簡單的鍵鼠設定,就能夠模擬手機上的使用方式,當然,在夜神上所有的使用都是免費的。 安裝方式也是零問題,選好安裝路徑之後,就與絕大部分的PC應用程式一樣Next到底就行,進入介面之後,扣除PC應用程式頂端的功能表、右側的夜神快捷列,幾乎與安卓手機介面完全雷同,而首次進入NOX夜神模擬器,系統會詢問是否登入Google帳號,可以立即登入也可以略過,不過想要安裝App的話,除非是直接透過APK檔安裝,不然從模擬器裡的Google Play商店下載,也依舊是要登入Google帳號。 而安裝App的方法,除了上述所說的拖曳APK檔進模擬器快速安裝之外,也可以透過視窗頂端的工具列,點下Google Play商店的小圖示、或透過視窗頁面的搜尋欄位來找尋需要的App。 而右側常駐顯示的快捷列由上至下分別為:全螢幕顯示、鍵盤滑鼠與手把設定、音量增減、檔案助手、快速安裝APK檔(從桌面拖曳APK檔進模擬器即可安裝)、多開快捷鍵、截圖,在此列最底端點擊展開的話,便會再開啟另外一條快捷鍵,上至下分別為:能夠模擬手機搖動的搖一搖、定位、關閉後台程式、快速重啟系統、錄製腳本、錄製影片、多開同步、選單鍵、滑鼠鎖定、以及調整橫放與直立的螢幕旋轉。 不過每台電腦的配置都不太相同,不是每個人都是使用高階配備,因此透過設定,能夠調整NOX夜神所需佔用的資源,NOX還能模擬各類安卓手機,並進行root功能,相當有趣。 NOX夜神另外一個相當知名的功能就是多開系統,無論是抽首抽還是練分身都相當方便,不過模擬器多開也是需要參照自己電腦機體的效能,官方建議,玩家們若想要多開,最低4核8緒以上CPU與NVIDIA GTX以上顯示卡比較恰當。 而有多開需求的玩家,不必事先啟動主程式,可以直接透過電腦桌面的夜神多開器圖示來啟動模擬器即可。那麼到底NOX夜神到底可以開幾個模擬器呢?依照小編寫稿的文書機:AMD Ryzen 5600G、AMD Radeon Graphics內顯、DDR4-3200 32G、M.2 PCIe Gen 3x4 1TB SSD的Mini PC文書機配置來示範,3開NOX夜神玩《天地劫》就已略顯吃力,而4開時就已有Lag、卡頓的情況。 而隨著手機遊戲的數量越來越多,手機模擬器平台也跟著推陳出新、越來越多,除了打著能讓電腦完美相容安卓系統的大旗之外,主打能暢玩手遊也是手機模擬器的方針之一,而遊戲多開、支援手把也是時下玩家玩手遊的要素。 雷電就是這麼一款主打能讓玩家在電腦上,順暢且穩定玩手遊的模擬器,不定時與遊戲廠商合作,推出相關活動,甚至有專門為遊戲打造的專屬模擬器,如果玩家們有玩手遊的需求,相信雷電是一個好選擇。 雷電模擬器分為32位元的3.0版本與64位元的4.0版本(32位元也有),皆可在官網上取得,兩者在電腦配備上的門檻也有不同,官方除了推薦作業系統最好能有Windows 7以上之外,能流暢執行雷電模擬器的配備,也最好有Intel i5-10400F、NVIDIA GTX 1650、16GB記憶體以上為佳。 從官網下載之後,安裝模式也沒有太大困難,選好安裝路徑之後,就可一路Next到底,直至安裝結束,開啟介面之後,無需事先登入Google會員,這對某些注重網路隱私權的玩家,算是個小福音,不過若是要透過Google Play商店安裝App的話,依然要登入Google帳號,不過比較麻煩的是,每次啟動都會跳出廣告,桌面右下角視窗也會不定期跳出廣告。 視窗右上角的功能欄位,有一個三條橫線的圖示,該欄位可讓玩家檢視自己的電腦配備,雷電的設定也可從此開啟,此外也能顯示FPS幀數,而右側快捷欄由上至下分別為:設定、鍵盤與手把控制調整、音量增減、全螢幕、腳本錄製、多開快捷鍵、安裝APK檔(當然也可直接從桌面拖曳APK檔至模擬器安裝)、截圖鍵、影片錄製、能夠同時讓多個開啟的雷電模擬器進行相同操作的同步器、模擬手機搖動的搖一搖、定位、螢幕旋轉,而在雷電視窗中點下滑鼠右鍵,可隱藏游標,用以模擬手指滑動手機時的狀態。 而在設定欄目中,玩家們可以發現,雷電模擬器已預先設置了平板、手機、超寬螢幕的解析度配置,當然也支援玩家們自行設定,而模擬器所佔用的系統資源,也可透過設定欄中的CPU、記憶體來作調整,比較特別的是,在雷電模擬器的遊戲設定中,有針對《絕地求生》手遊的專屬解析度設定。 多開雷電模擬器的話,雖然沒有數量上限,但還是得端看玩家的配備來啟動適合的模擬器數量,才有較為適當的多開體驗,除了透過主程式的多開器啟動之外,在安裝完雷電模擬器之後,桌面也會多一個雷電多開的捷徑,以此來快速多開,而雷電支援多開優化,主要以調整幀數、記憶體佔用等等模式來提高多開的執行速度與穩定性。 以小編文書機的配置來看:AMD Ryzen 5600G、AMD Radeon Graphics內顯、DDR4-3200 32G、M.2 PCIe Gen 3x4 1TB SSD的Mini PC文書機,在沒有任何優化調整之下,一次開啟3個雷電模擬器雖有些吃力,但還能勉強使用,不過再多開一個的話,就開始出現Lag的情況了。 模擬器的存在,在舊有遊戲機壞一台就少一台的情況下,雖然模擬器的法律問題至今還沒得到妥善的解決,但模擬器能讓舊遊戲於新平台上重現,於實質上的數位資產保存工作中,有著相當大的助力,讓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前的遊戲文化可以傳承下來,而對我們一般玩家來說,最直接接觸到的,或許就是我們當時與電玩的年少記憶,模擬器讓那些可能無緣「重製」的經典遊戲,可以與玩家再續前緣,雖說本次僅挑選幾款較為熱門的模擬器作為介紹,但透過本文,相信能讓玩家找回對電子遊戲當年的熱情。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兩大顯卡晶片廠攜手揮刀砍出規格新下限、極入門顯卡大對決,Feat. AMD Radeon RX 6500 XT、NVIDIA GeForce RTX 3050
世界晶片大缺貨外加礦工瘋狂掃蕩,市面上的顯示卡已經大缺貨一年多了,不管是原廠直接限制挖礦算力,還是下游零售商祭出各種限購和搭機限制等措施,缺卡的問題也始終看不見好轉,這也迫使AMD和NVIDIA不斷向下揮刀推出「理論」不是挖礦、但玩遊戲還屬尚可的版本,只是多數型號的效果還是很有限。 為了有效解決玩家的顯卡荒,在今年CES 2022大會上,兩大晶片原廠決定再把規格往下砍一刀,分別帶來了RTX 3050和RX 6500 XT兩張「官方定價」都不到萬元的產品,外加先前默默上市的RTX 2060 12GB版本,相當於短時間內市場上就冒出三款入門級的選項,至於哪一張才最能滿足玩家們的基本需求呢?本篇就讓小編來為大家實測看看吧! 原本應該隨著RTX 30系列推出之後就該走完產品週期的RTX 20系列,因為市場缺卡荒,加上晶片製程不同的關係,NVIDIA決定重開生產線,並把記憶體的容量加大,推出了新款的RTX 2060 12GB。 需要注意,RTX 2060 12GB和過去的RTX 2060 6GB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嚴格來說,12GB版本更偏向是「RTX 2060 SUPER」的變形款,因為兩者使用完全相同的晶片規格,擁有2,176個CUDA核心,反之6GB版本的CUDA數量則為1,920個。 然而RTX 2060 12GB所用的GDDR6記憶體頻寬為192 bit,RTX 2060 SUPER則是256 bit,根據外媒的測試,在顯示記憶體未滿8GB的前提下,RTX 2060 12GB效能會介於RTX 2060 6GB和RTX 2060 SUPER之間,彼此的差距大約5 FPS;至於能夠塞爆8GB容量的遊戲嘛…通常達到這種程度的遊戲對硬體效能要求都很高,12GB GDDR6能夠做到的大概就是成功「啟動遊戲」或開啟「更高的畫質選項」而已,遊玩體驗上基本就別抱太高的期待了。 更別說NVIDIA為了避免玩家在三種RTX 2060家族產品過度糾結,已經全面停售RTX 2060 SUPER了,現在各家主要知名賣場均只剩下RTX 2060 12GB和6GB兩種選項,兩者之間的價差大約是2,000元上下,以小編個人的立場,若必須做出選擇麼話,會傾向12GB版本,畢竟多2,000元能換到更多的CUDA數量外加更大的記憶體容量,整體還是相對划算。 附帶一提,RTX 2060 12GB在挖礦方面是沒有做出任何限制的,這點曾經讓不少人一度擔心這個型號的卡片會不會馬上從貨架上消失,不過或許是因為晶片產線不同,又或是RTX 2060的算力和價格之間CP值太低,現在RTX 2060 12GB的供貨數量上相當充足,各家品牌皆任君挑選,只可惜還是「組裝限定」就是了… 在1月初的CES 2022展上,NVIDIA分別端出了RTX 3090 Ti和RTX 3050兩張顯示卡,兩個產品在規格上可謂是天壤之別,RTX 3090 Ti是為挑戰更強的圖(挖)像(礦)運算,而RTX 3050則試圖想要成為下一代「最大眾化」的娛樂規格。 依照過往NVIDIA的發表產品慣例,通常會是桌機版優先,其次才是筆電版,不過RTX 3050打破了這樣的順序,早在2021年年底就已經率先推出了為筆電打造的RTX 3050和3050 Ti,當然因為受限於功耗和散熱的限制,筆電版本的效能自然是完全無法和桌機版比擬,但若從這反常的推出順序來看,在某些層面上NVIDIA很有可能是中途才逼不得已推出桌機版的RTX 3050,而且未來說不定還會再加碼RTX 3050 Ti也說不定,一切就看老黃的刀法還要怎麼切了。 回歸正題,官方對於桌機板RTX 3050的目標是用來取代GTX 1650,等於要讓不具備硬體光追支援能力的GTX家族正式走向終點,在晶片核心的配置上,RTX 3050擁有2,560個CUDA核心,雖說是比GTX 1650的896個要多出近三倍,不過對比RTX 3060的3,584顆,還是存在相當程度的差距(給RTX 3050 Ti留空間?)。 此外,RTX 3050的記憶體在待遇上也和其他的RTX 30家族成員不同,RTX 3050遵照「型號是xx50」記憶體必定閹割的傳統,其配備的8GB GDDR6記憶體在頻寬上和GTX 1650一樣僅有128 bit,讓RTX 3050成為RTX 30桌上型顯卡家族中記憶體速度最慢的產品,做為對比:RTX 3060 Ti用的是256 bit、RTX 3060則為192 bit,連RTX 2060也是192 bit版本的GDDR6記憶體咧! 此外,雖說官方對於RTX 3050的定位基準是用以取代GTX 16系列,但畢竟GTX和RTX之間本身就因為光追的支援能力而有絕對性的功能差異,對玩家來說,光是起跑線就不一樣了,比較的意義實在不大。 若真以規格、時間和價格來說,更適合的對象反而應該是能夠支援硬體光追功能的RTX 2060家族,除了同樣都具備光追支援功能外,NVIDIA還在RTX 3050的網站頁面上喊出7,990元的起跳價,好巧不巧的RTX 2060「曾經」也一度只要7,990元,再加上RTX 2060 12GB這款產品的推出的時機和RTX 3050實在過於接近,大家在選擇上會出現糾結有自然也就是理所當然的囉。 在CES 2022展上,AMD公開了新的入門級RX 6500XT桌上型顯示卡,官方表示他們故意的將這張卡片的規格設計的極度的不適合挖礦,加上台幣8,000元有找的售價,希望能夠讓真正有需要的玩家都能買到卡片。 然而為了所謂「防挖礦」的代價可不小,RX 6500 XT的核心晶片維持使用7nm製成的RDNA 2架構,因此能和其他RX 6000系列的家族成員一樣能夠支援光線追蹤功能,但運算單元(CU)和光線加速核心卻硬生生從RX 6600的28個砍到剩下16個,Infinity Cache也從32MB縮水到僅剩16MB,削減的幅度實在不小。 不過這都還不是RX 6500 XT爭議最大的地方,其真正備受討論的是這張卡片居然只提供「4GB」 GDDR6記憶體!這樣的容量以現今的角度來看,那怕是要應付1080P解析度下的遊戲內容都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更別說AMD過去還曾經發表一篇「Game Beyond 4GB (4GB顯示記憶體已經過時)」的文章,暗指自家未來不會再推出這種低容量的顯示卡產品,結果RX 6500 XT的出現毫無疑問的是打自己的臉,讓官方一度將該篇文章隱藏,可惜網友們早就已經備分並在各大論壇調侃,使得官方最終還是將該文章重新上架。 不光如此,在仔細查看官網的支援規格我們還可以發現,RX 6500 XT是「不支援」H.264、H.265、HEVC、AV1等影像編碼功能的,這代表這張卡片難以勝任影片剪輯、轉檔的工作,自然也就不是那麼適合影片製作需求的創作者們。 後來有一位自稱是AMD Linux NPI SW Architect的工程師表示,RX 6500 XT內部所使用的Navi 24圖像晶片其實是原本是用來做為Rembrandt APU的內顯,也就是即將用在Ryzen 6000系列處理器上,且本身還具備完整的影片編碼功能,只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在拿來做為RX 6500 XT後,相關功能就被刪除了。 對於這個說法小編個人是存疑的,因為根據AMD在CES 2022所介紹的內容,Ryzen 6000的內顯擁有的計算單元數量為12個,並非RX 6500 XT的16個,因此就規格上來看,應該不太可能是直接把RX 6500 XT晶片塞進處理器中,而是Ryzen 6000內顯屬於Navi 24眾多規格版本中的一個,畢竟這樣的做法在AMD和NVIDIA上都很常見,例如RX 6800、6800 XT、6900 XT雖同為Navi 21晶片,但彼此間計算單元在數量上卻是各不相同的。 本次的入門級顯卡效能測試,除了有RTX 3050、RX 6500 XT這兩張剛推出顯卡外,小編也將RTX 3060和RX 6600也納入本次測試中,看看在只高出一個等級的前提下,玩家可以獲得多少的效能增幅。 此外,考慮到GTX 16系列還是有在販售中的,而且價格還不算便宜,故也把在價位上與RX 6500 XT、RTX 3050最為接近的GTX 1650 SUPER來做為代表參考。最後在RTX 2060 12GB上,因為小編目前還無緣入手的關係,所以改以RTX 2060 SUPER進行代替。 處理器:AMD Ryzen 5 5600X 主機板:B550 AORUS MASTER 記憶體:XPG SPECTRIX DDR4-3600 8GBx2 (共16GB) SSD:Crucial P5 Plus 1TB PCIe 4.0 M.2 SSD 電源:Fractal Design ION GOLD 850W 顯示卡: GTX 1650 SUPER:ROG STRIX GTX1650S O4G GAMING RTX 2060 SUPER:GeForce RTX 2060 SUPER FE RTX 3050:GABYTE GeForce RTX 3050 GAMING OC 8G RTX 3060:MSI GeForce RTX 3060 Gaming Trio X RX 6500 XT:TUF Gaming Radeon™ RX 6500 XT OC Edition 4GB GDDR6 RX 6600:Dual Radeon™ RX 6600 XT OC 首先在最基本的3DMARK跑分測試,依照成績來看,在針對DX12內容的Time Spy中,RTX 3050的效能會好於RX 6500 XT、DX11的Fire Strike則基本持平,但均遠遠不及RTX 2060 SUPER。 附帶一提,RX 6500 XT在光追的Port Royal表現真的只能用「悲劇」來形容,得分僅有578分,對比高一階的RX 6600都還有3,800分的成績,蘇媽對這部分的閹割的力道顯得有些太過頭了。 遊戲實戰上,我們先來看看地圖規模比較小的《戰爭機器5》,以最高畫質設定下進行跑分後,RX 6500 XT與GTX 1650 SUPER在1080P、1440P解析度下的成績居然是相同的,這很可能是RX 6500 XT記憶體頻寬較小關係(64 bit VS 128 bit),造成RX 6500 XT的效能被拖累。 這點到了2160P的時候更加明顯,在速度和容量均不足的狀態下,RX 6500 XT的遊戲表現下降到只剩下3 FPS,至於RTX 3050的整體表現則都要好於前面兩者,但也一樣只足夠應付1080P解析度…反倒是RTX 2060 SUPER可以向上到1440P的時候還提供足夠的流暢度。 接著換到《刺客教條:維京紀元》,這款開放式地圖遊戲在沒有光追的基礎上就已經相當的吃重效能,對於入門級顯卡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因此小編分別以「最高畫質」和「中畫質」兩種設定去進行跑分。 在最高畫質模式下,RX 6500 XT和GTX 1650 SUPER兩者成績也是戰得難分難捨,可惜即使在1080P解析度下也無法提供足夠的順暢度,RTX 3050則以57 FPS算是勉強足夠1080P的遊玩需求,若想穩定突破60 FPS建議還是選擇RTX 3060或RX 6600。 更改為中畫質模式後,全部的參戰顯卡均可以在1080P解析度下超過60 FPS,RTX 3050更是剛好以61 FPS的成績恰巧滿足1440P的遊戲需求。 接著輪到又是光追、又是開放式地圖的《極地戰嚎6》,小編在這邊選擇以最高畫質設定分別測試開啟與關閉光線追蹤後的表現,並且全程都搭配FSR的最高畫質模式 在光線追蹤開啟的狀態下,撇開GTX 1650 SUPER支援性關係無法參與跑分外,就只有RX 6500 XT完全沒辦法勝任遊戲中流暢度需求,剩餘的RTX 3050、ERX RTX2060 SUPER、3060和RX 6600均有足夠的效能在1080P、1440P解析度下遊玩。 若選擇不開啟光線追蹤,RX 6500 XT和GTX 1650 SUPER便可以滿足1080P解析度需求,只是《極地戰嚎6》打破了先前兩者總是戰成平手的局面,RX 6500 XT記憶體方面的劣勢被大幅凸顯,成績最高居然可以輸給GTX 1650 SUPER達10 FPS以上! 最後來看看顯示卡們在應用於創作方面的表現,在顯示卡依賴度較低的Photoshop中,每張顯示卡的成績均破千分,彼此間差異也僅有幾十分,日常使用可能很難感受到差異,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此環節跑分最高的不是RTX 3060、也不是RX 6600,而是RX 6500 XT!其表現要比其他顯示卡高出30分以上。 在影片剪輯的Premiere Pro上,這部分就算是NVIDIA擅長的天下了,所有的N卡都能取得600以上的成績,可以滿足1080P解析度下影片剪輯需求,而AMD的RX 6600的成績為547分,也還算是能夠應付基本剪輯,至於拔掉多種影片編碼的RX 6500 XT就顯得相當弱勢,407分表現在影片創作上將不適合中等強度以上的工作流程。 從上面的測試我們可以發現,不論是RTX 3050還是RX 6500 XT,在效能上其實只能算是勉強滿足1080P解析度的需求,並沒有辦法透過新的製程與架構成功逆襲上一代的中階卡,所以在選購上,如果現在立刻就要,而且預算足夠充足的話,建議還是出手選擇再高一階RTX 3060或是RX 6600。 難道RX 6500 XT和RTX 3050就真的完全碰不得嗎?那倒也未必,RTX 3050的效能上好歹也大幅超越同價位的GTX 1650 SUPER,在這個買卡都強迫搭機的現在,它無疑將成為預算有限下的最低標準,而RX 6500 XT因為規格較為尷尬的關係,目前在國外已經開始出現滯銷的狀況,若持續下去的話,RX 6500 XT將很有可能擺脫綁搭機的宿命,成為近一年來首款能夠「自由購買」的顯卡產品,整體後勢還是有看漲的空間,搞不好在不綁搭機後香味就會開始飄散也說不定呢!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遊戲效能翻倍提升,AMD FSR讓你玩Game一路High到爆!
面對虎年的到來,不論是辛苦工作了一年有豐厚的年終可以入袋、還是拜年收到大紅包可以運用,想要給自己的寶貝電腦升級一下,好在過年期間能夠遊戲給它"玩.到.爆"啊? 為了創造更為流暢的遊戲體驗,AMD力推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FSR)技術,使用尖端的升級技術提升畫面更新率並提供接近原生的解析度。靠著公開原始碼、高通用性等特色,此技術在推出之後廣受大量遊戲廠商喜愛和應用,目前已應用於超過70款遊戲/即將推出的遊戲,成為AMD史上採用速度最快的軟體遊戲技術。事實上在站上先前就已經有多次介紹過有關FSR的文章,這次也趁著虎年的到來,跟大家聊聊如何透過中階等級的配備下使用FSR技術達到更出色的遊戲效能,本篇以Ryzen 5 5600X搭配RX6600 XT來模擬現今主流遊戲主機配置並實測多款熱門遊戲的效能表現。 先來複習一下AMD的FSR技術是甚麼,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簡稱FSR)是由AMD所主導開發的空間放大技術,藉由先使用較低解析度的遊戲材質貼圖再透過演算法還原的方式,從而達到減少顯示卡運算負擔以提升遊戲流暢度的效果。 此外,FSR在設計上亦具備一定的調整彈性,提供極高畫質(Ultra Quality)、畫質(Quality)、平衡(Balanced)、效能(Performance)四種檔位供玩家選擇。與未開啟FSR的原生畫面相比,光是使用極高畫質模式(Ultra Quality),就足以讓不少遊戲獲得20 FPS以上的提升,有的甚至可以提高30 FPS以上;若是切換到效能模式(Performance),甚至能夠有翻倍的表現,也就是說,原本只能勉強一玩的遊戲在FSR技術的幫助下便可流暢的爽爽玩,而硬體等級稍高一點的玩家,也能因此使用更高的解析度畫面,以感受更為細膩的畫面細節。 另外,FSR技術在設計上具備極高的「通用性」,對消費者端,能夠相容AMD自家的Zen架構處理器和RX 400顯示卡以上的設備,以及Intel處理器和NVIDIA的RTX 20、GTX 16系列以上的顯示卡,幾乎現在市面上買得到的處理器和顯示卡通通都能夠享受FSR技術所帶來的優勢,不用擔心會被不同陣營的支援性問題給綁架,玩家只要將心力放在選擇自己喜愛的產品即可,可以說是相當佛心。 對於開發商來說,因為是採開源式的設計,FSR技術也具備容易開發的特色,相關的程式碼通通放到了AMD GPUOpen網站上供大家自由利用,相容DX11、DX12和Vulkan等主流遊戲開發語言,還可和隔壁陣營的DLSS功能並存(能否同時開啟因遊戲不同而異),大大省去了技術授權和專門硬體平台的對應限制,這也是為何FSR在推出之後,迅速獲得大量廠商支持的一大原因。 根據AMD官方統計,FSR技術自推出以來也才經過約半年的時光(結算至2021/12/24),市場上就已經有47款上市的遊戲支援FSR功能,像是Ubisoft熱門新作《極地戰嚎6》、Capcom招牌恐怖遊戲《惡靈古堡:村莊》,以及過去由SONY PS遊戲主機獨佔並在近期登陸PC平台的《戰神》等知名大作。 此外還有像是正在舉辦5週年慶的《黑色沙漠Online》也是在去年年底的時候透過更新的方式加入FSR功能,證明了FSR技術易於開發和導入的特色。 此外,甚至連遊戲主機Xbox Series X/S也準備好對了FSR功能的支援,目前已將相關開發工具提供給了遊戲開發商,就等遊戲的正式加入,為FSR宇宙的擴大更添戰力。AMD也表示近期至少還有20多款遊戲確認會導入FSR功能,例如最近預告打很兇的《地平線:期待黎明》便是其中之一呢! 不過,由於FSR技術本身是利用低解析度畫面放大的方式來提升遊戲表現、再透過演算法將流失的細節補上,在「效能(Performance)」模式下,原始和實際輸出影像畫素量差距最高可以來到4倍,也就是差不多是將1080P的內容放大到4K解析度的程度,同時廠商對於不同模式的調整是否用心也會對實際觀看體驗產生決定性的效果。 整體來說,多數遊戲在「畫質模式(Quality)」的表現與原生畫面基本沒有太過明顯的差異;相對的「效能(Performance)」模式在遊戲上的畫面表現上就比較分歧,如在4K最高畫質下的《戰神》就調校的相當出色,但同樣是4K解析度下在《極地戰嚎6》中即使是在靜止狀態也能感受到畫面出現模糊,畫質和順暢度之間的取捨,可能得依照玩家遊玩的喜好自行拿捏了。 從上面的介紹就可以知道FSR技術可以說是「克服硬體效能瓶頸」的救星,有機會讓原本只能「將就」遊玩的遊戲變得可以「順暢享受」,這是否就代表玩家即使沒有那麼高的預算可以買下高階顯示卡、或是買不到高階顯示卡僅能入手一般中階顯示卡的情況下,也能在娛樂上獲得相當的保證呢? 為了印證這點,就來模擬一下現在市場上「買顯卡綁主機」的銷售模式,選擇以AMD Ryzen 5 5600X處理器搭配Radeon RX 6600XT顯示卡來做為主流大眾化的硬體示範,看看FSR技術能夠為各位玩家獲得怎麼樣的實際娛樂體驗。 處理器:AMD Ryzen 5 5600X 主機板:AORUS B550 MASTER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3600 8GBx2(共16GB) SSD:Crucial P5 Plus 1TB PCIe 4.0 M.2 SSD 顯示卡:MSI Radeon 6600XT MECH 2X 電源:Fractal Design ION GOLD 850W 開始遊戲實戰之前,先用3DMARK來看一下基本的圖像效能,在針對DX12遊戲的Time Spy中,RX 6600XT的跑分在9,000分左右、DX11的Firs Strike則為23,000分上下、光追的部分Port Royal接近3,800分,依照過往經驗,只要不開啟光線追蹤,這樣的成績要直接勝任多數1080P解析度下的遊戲基本上大多都不是問題。 首先第一個測試的遊戲是《極地戰嚎6》,這款遊戲在近期更新後,修正了原始設定下1080P、1440P解析度FPS值過低的問題,讓RX 6600XT可以在開啟光線追蹤的時候,能夠分別有77和61 FPS的流暢度,但卻在2160P下僅剩下11 FPS。 不過不要擔心,只要在開啟FSR之後,問題馬上迎刃而解,最高畫質模式直接讓2160P+光追的流暢性爆增到49 FPS,切換到平衡模式後,更可以突破60 FPS大關,效能模式更達71 FPS!巨大的流暢性提升幅度讓人能夠明顯的感受到FSR技術的威力。 接著測試《惡靈古堡:村莊》,小編選擇設定當中的「最高畫質(Ultra Quality)」選項,FSR模式也同樣調為最高畫質模式,由於這款遊戲不採開放式地圖,所以遊戲場景內容的調整相當到位,在不開啟的FSR的時候,RX 6600XT就足以應付1440P解析度,而在開啟FSR後更是能夠一舉滿足2160P的極緻畫質需求。 再來是讓無數PC玩家垂涎已久的《戰神》,這款過去由PS5獨佔的遊戲各方面的表現都極為出色,移植到PC上之後的表現也毫無縮水,遊戲各方面都可圈可點,是少數沒有因為移植而出包的難得佳作。在FSR的使用上,從下方的實測數據可以看到在1440P解析度下是最具CP值的,最高畫質模式(Ultra Quality)下可以提升近20 FPS,直接讓遊戲體驗從「還算流暢」晉升為「穩定流暢」,可見FSR技術真的是很猛。 除了《極地戰嚎6》、《惡靈古堡:村莊》以及新出爐的《戰神》等遊戲大作外,就算是線上遊戲FSR也照樣能加持。相當多玩家遊玩的線上遊戲《黑色沙漠 Online》在開啟Remastered畫質選項後,遊戲畫面會直逼3A級大作,讓其官方也都號稱是目前畫質最頂尖的線上遊戲之一。這樣的畫面呈現當然對於顯卡效能要求也相對不低,硬體配備上如果不到位,想要一嘗高畫質與高流暢度的遊戲運作恐怕有難度。這裡的實測部分則是特別選在「繁星之墓」這張遊戲較為後期的地圖進行打怪測試。 從下方的實際測試結果可以得知,FSR最高畫質模式在1080P和1440P下的效果提升相當的巨大,分別可以達到128、84 FPS,這樣的成績讓玩家可以在遊玩時配合角色華麗的攻擊連段、殺怪的魄力和爽度十足。此外,效能模式在此遊戲中有著極為驚人的表現,特別是在2160P解析度下,遊戲流暢度從25 FPS直接飆升到78 FPS,增長幅度達到誇張的3倍! 透過上面的實際測試與解析,相信玩家們應該可以了解到FSR技術所帶來的實體效能提升感受,以Radeon RX 6600XT的效能來說,只要搭配FSR最高畫質模式就能獲得20~30 FPS不等的順暢度增幅,足以輕鬆暢遊1080P、1440P、甚至4K解析度下的各種遊戲,在4K解析度、開啟光線追蹤條件下的效能提升幅度更是特別有感。以市場越來越多電競螢幕採用高解析度來看,想要滿足多數場合的遊戲體驗絕對綽綽有餘。 但是你以為AMD提升順暢性的方式只有FSR嗎?在今年CES 2022上,官方預告了另一個全新的Radeon Super Resolution(RSR)技術,此技術是FSR技術的延伸,不同的地方在於RSR不負責遊戲材質運算,而是在畫面輸出到顯示器前進行畫面放大,也就是將低解析度的畫面升級成更高解析度,不僅達到提升遊戲流暢性,還號稱能夠支援「全部遊戲」!目前這項功能已經推出開發人員測試版本,相信很快地就提供給玩家,讓遊戲體驗更上一層樓! 祝大家虎年發威、買彩券中大獎、玩遊戲連戰皆捷,特別是打Game要記得開啟FSR技術,最好可以結合AMD配備大全套,電腦升級、打怪練功也都能快速升級,玩Game一路High到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PCDIY!第十六屆玩家票選品牌大賞2021,票選結果暨得獎公布!
面對嚴峻疫情的考驗,最能夠陪伴大家的當然就是網路與各項線上資訊囉!在盡量不出門的情況下,歡迎玩家們多多關注PCDIY!帶來的各項最新報導、活動與文章吧! 首先非常感謝大家對於PCDIY!第16屆2021玩家票選品牌大賞活動的支持,在歷經將近一個月的投票時間後,本次票選活動也已於2022年1月15日(00:00)截止投票,總投票數累計達到了755,637票,照慣例當最終票數統計後,各玩家也選出了心目中各項目的理想最佳品牌,下面也將公布本次投票結果,以下表列順序亦依照品牌票選項目的先後排列發布,同場加映玩家投票後的大獎抽選結果,亦列述於下方供查照。 ● 票選活動名稱: PCDIY!第十六屆玩家票選品牌大賞2021 ● 票選期間:2021年12月16日(四)~2022年01月14日(五) ● 票選結果公佈:2021年01月22日(六) ● 票選得獎公佈:2021年01月22日(六) ● 票選得獎領獎期限:2021年02月10日(四) ● 總投票數累計:755,637票 老話重提,以下票選結果,皆是玩家們票選出來所統計的最終結果,其代表的是消費者的「心佔率」、而非「市佔率」,每位玩家的各自偏好不盡相同,投票結果也會因此可能會與心中喜愛有所差異,請尊重所有玩家票選的結果,您仍舊可以透過口袋裡的新台幣幫自己鍾愛的品牌零組件下架。那這次的票選結果,有哪些項目的第一名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呢?來瞧瞧票選名次吧! 有別於去年僅公布前三名品牌的投票佔比(%),本次則是將所有品牌的佔比(%)全數列出,以方便玩家查找喜好的品牌位於多少名次,圖表中上方則同樣列出各品項的前三名,方便快速查閱本次投票的最佳品牌得主,那就往下看囉~ 相較於去年AMD以一票之差勝出的情況,本屆則是由Intel拔得頭籌,兩方佔比差異1.14%,看來或許得歸功於去年底剛推出的12代處理器Alder Lake氣勢強大,玩家心中的天秤又稍為倒向Intel陣營囉! CPU最佳品牌:Intel 英特爾、AMD 超微,本屆由Intel勝出 主機板的票選結果也如既往的由御三家奪得,不過本屆的華碩票數佔比相當強勁,一舉拿下了超過42%的亮眼成績,比2、3名的佔比總和還要高。 主機板最佳品牌:ASUS 華碩、GIGABYTE 技嘉、MSI 微星,仍舊是御三家佔據前三名位置 本屆少了NVIDIA FE創始版、AMD原廠卡的選項,因此前三名又由御三家奪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大哥EVGA直接衝到第4名,與位列第三名的MSI僅差距0.05%,看來EVGA在2021年頗受玩家喜愛與支持,不過,現在的顯示卡市場供貨量相當不足,不僅礦工搶卡、買卡得搭整機、一切都是空氣的情況下,只能期盼2022年這些顯卡供貨商與晶片製造商可以體恤一下玩家買不到卡的心情,多供點能到手的貨吧! 顯示卡最佳品牌:ASUS 華碩、GIGABYTE 技嘉、MSI 微星,EVGA則是緊追在後 記憶體這一項果不其然繼續由Kingston連任冠軍,而且佔比(%)較去年提升了7%,同樣的Crucial也是緊追在後、得票率也提升了近3%,至於第三名則由Transcend小幅勝出、稍稍彎道超車了ADATA/XPG與TEAMGROUP/T-Force,另外,2021年的KLEVV與PNY這兩款品牌也有在玩家心目中快速攀升好感度的現象。 記憶體最佳品牌:Kingston 金士頓、Crucial 、Transcend 創見,2022年恐怕就要看誰家的DDR5比較厲害了 SSD的普及化以及容量的大幅提升,2021年的品牌數量也達到高峰,廠商數幾乎是上一屆的2倍達31家,不過從投票的得票率表現來看,前三名仍是由大家熟悉的Crucial、Western Digital以及ADATA奪得,看來Crucial的SSD相當受玩家青睞啊! 儲存裝置 (SSD/HDD) 最佳品牌:Crucial 、Western Digital/WD_Black/SanDisk、ADATA 威剛,競爭激烈的市場啊 隨著處理器的頻率、工藝技術越來越高,散熱器也越來越多水冷廠商加入戰局,相比去年的投票家數選項也擴增到26個,而且直接由Noctua貓頭鷹拔得頭籌,2021年Noctua可是推出了許多款版本,而且還包括了與ASUS聯名版的RTX 3070,至於ASUS也攀升至第2名,成功擠下CoolerMaster。 散熱器最佳品牌:Noctua、ASUS 華碩、Cooler Master 酷碼科技,貓頭鷹直接殺出殺到第一名,可喜可賀 在上屆擠進第3名的ASUS終於在2021拿下第1名寶座了,相比上屆的前3名佔比(%)極為接近的情況、本屆則是以ASUS直接佔了12.28%遙遙領先,而第二名更是由專注工藝設計的Fractal Design拿下,另外,InWin也殺進了前三,後面則是Corsair與CoolerMaster以極小差距緊追在後。 電腦機殼最佳品牌:ASUS 華碩、Fractal Design、InWin 迎廣,看得順眼且喜歡最重要 隨著零組件的耗電越來越高的情況下,2021的主流瓦數也落在550W-850W之間、最好可以入手80 Plus Gold金牌的版本,老字號的SeaSonic則是以12.25%略勝ASUS的11.65%站上第一名,而市場上頗受玩家喜愛的FSP則是以8.43%得票率列名第3。 電源供應器最佳品牌:SeaSonic 海韻、ASUS 華碩、FSP 全漢,薑是老的辣 在面對2K、甚至4K解析度才是玩家會想入手的選擇下,顯示器(螢幕)的品牌偏好也競爭的十分激烈、票數差距也相當接近,本次也加入了Apple的顯示器選項,直接就拿下了9.56%的得票率佔據排名第4的位置,但敵不過玩家包括對創作者使用的需求傾向,仍由ASUS拿下冠軍王座,Samsung則是以0.12%的些微差距屈居第2,至於第3名則是由老牌ViewSonic奪得。 顯示器最佳品牌:ASUS 華碩、Samsung 三星、ViewSonic 優派 玩家越來越常用的外接式儲存裝置也快速的邁入了大容量SSD版本的時代,本屆由Western Digital、Crucial與ADATA搶佔前三名,而Seagate、Transcend以及Kingston則是以微小差距列於第4、5、6名,而前三名的得票率就達整體的1/3了,如果算上前6名的總得票率已經高達60%以上,看來玩家的心目中,偏好的最佳品牌還是以這幾家廠商為主啊。 外接儲存裝置 最佳品牌:Western Digital、Crucial、ADATA 2021年的3C產品大熱門項目中,真無線耳機的大幅興起肯定要算上一咖,從玩家的票選情況也可以發現到原來Apple真的是各位的心頭好,AirPod系列的得票率直接衝上26.83%,幾乎是第2名Sony的2倍,也接近從第3名到第8名的得票率總和,果然不愧為我大蘋果帝國的產品啊!本屆除了由Apple、Sony分佔第1、2名次外,第3名由大廠Sennheiser森海塞爾拿下,老牌Bose則是以0.21%的差距屈居第4,而新品牌Anker Soundcore則是異軍突起的搶佔了第5名,算是在這塊各大佬盤據的領域中殺出一道強烈的攻勢,直接分走玩家心目中的喜好度。 真無線耳機最佳品牌:Apple、Sony、Sennheiser,Bose的擁護者下次要多多投票啊 Speaker這個項目也是本屆新增,看來玩家對這項目的投票也相當踴躍,從得票率中可以看到前三名分別由Bose、Sony與Apple奪得,第1、2名可以理解,但Apple又再度搶佔了第3名,看來玩家真的喜歡HomePod系列(2款),而平價款的Edifier則是直衝至第4名、頗出乎意外的強勢力道。 喇叭最佳品牌:Bose、Sony、Apple 雖然隨著行動裝置的興起,無紙化的趨勢已經相當明顯,但企業、教育等區塊還是有需要用到工作好夥伴:印表機啦,基本上向來是EPSON佔據冠軍寶座,本屆也不例外的由EPSON奪得冠軍、得票率更是高達40.47%,第2、3名則是由HP與Canon獲得,值得注意的是,第3名Canon的得票率相較去年下滑了超過10%佔比。 印表機最佳品牌:EPSON 愛普生、HP 惠普、Canon 佳能 投影機市場的新品隨著4K對應版本的推出也受到玩家的注目,本屆的冠軍寶座仍是由EPSON拿下,而且得票率相較去年大幅提升至23.97%、直接拉升了近10%,第2名則是由BenQ奪得、得票佔比也較去年提升約7%,至於第3名則是由本土老牌Optoma擠下Sony拿下,看來2021的投影機市場,Optoma的努力不容小歔。 投影機最佳品牌:EPSON 愛普生、BenQ 明基、Optoma 奧圖碼 電競鍵盤2021可說是相當的夯,高達27家品牌的競爭下,由ASUS拔得頭籌,Logitech則以近2%差距位列第2,本屆加入了目前在台灣已經有代理商的Cherry原廠品牌(JPower代理),果然就一舉拿下了第3名,看來玩家仍舊很喜歡Cherry軸體啊! 電競鍵盤最佳品牌:ASUS 華碩、Logitech 羅技、Cherry 原廠(JPower) 雖然沒有電競鍵盤那麼多品牌,但也高達24家的選擇,本屆也按慣例的由最受玩家青睞的Logitech取得第1名、得票率高達23.39%,第2名則由ASUS拿下、得票率也有達15.90%的高佔比,第3名則是由Razer以11.47%佔據,光這前3名的得票率佔比總和已經達50%以上了,至於第4名則是由Corsair取得。 電競滑鼠最佳品牌:Logitech 羅技、ASUS 華碩、Razer 雷蛇,大家真的很愛這3家的滑鼠啊 玩遊戲必備的電競耳機在本次的投票中由ASUS、HyperX與Logitech分別拿下前3名,Razer則是以1.76%差距居於第4名,前4名的總得票率就打破50%了,如果再加上第5名的Corsair,那就直接超過60%以上,玩家心目中的理想電競品牌得票威力相當強大呢。 電競耳機最佳品牌:ASUS 華碩、HyperX、Logitech 羅技,光前3名就佔了玩家總投票率的45%以上 2021的螢幕選擇不單是要變大、也要符合電競需求,21:9的版本越來越多,4K搭配144Hz與1ms的規格基本上是電競螢幕的基本,各家也都紛紛有推出對應的版本供玩家選擇,從得票率可以看到與前面顯示器的佔比差異,ASUS直接以25.94%的高得票率坐上第1名王位,而Samsung的Odyssey系列也搶攻玩家目光,以15.19%得票率佔據第2名,而MSI本屆則是13.08%的得票率甩開acer拿下第3名,可見玩家對MSI電競螢幕的認同度大增。 電競螢幕最佳品牌:ASUS 華碩、Samsung 三星、MSI 微星 電競都成了標配了,當然除了眼睛看、手再動之外,屁股上坐著的椅子也得要跟上電競腳步才能大全套,本屆的電競椅項目在玩家的熱烈投票下可以看到前3名分別是ASUS、Razer、MSI,後面跟著的是i-Rock與GIGABYTE,不知道玩家看到投票結果後會不會趁著過年也入手一款前幾名的電競椅來犒賞一下自己呢! 電競椅最佳品牌:ASUS 華碩、Razer 雷蛇、MSI 微星 本屆的路由器前3仍舊由ASUS、TP-Link與D-Link拿下,不過去年第3名的TP-Link則是搶進到第2名,以些微差距擠下了D-Link,光前3名的得票率總和就已經超過2/3達66.86%,看來玩家的偏好都集聚在這3家品牌啊。 路由器最佳品牌:ASUS 華碩、TP-LINK、D-Link 友訊 NAS的基本兩大品牌:Synology、QNAP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上一屆Western Digital擠進第2名而這屆則是QNAP奪回第2的名次,基本上這前3的得票總和就已經達2/3了,怎麼選、玩家心裡可是很清楚自己屬於哪個陣營的。 NAS最佳品牌:Synology 群暉、QNAP 威聯通、Western Digital 2021的筆電市場也重新作了劃分,輕薄高效是現代人對筆電需求的2大重點,從得票佔比(%)可以看到改採自家M1晶片的Apple直接佔據第1,而筆電龍頭的ASUS也不甘示弱地同樣以破20%以上的得票率佔住第2,光是這兩個品牌就已經拿下幾乎一半的得票率了,排在第3的Lenovo則是小幅領先acer,當然這應該也跟近年來一直推出輕薄筆電系列的專注度有關吧。 輕薄筆電最佳品牌:Apple 蘋果、ASUS 華碩、Lenovo 聯想 在面對顯示卡都是空氣的情況下,直接入手一台定位在電競需求上的電競筆電無疑是個好選擇,這部份對於幾大筆電品牌來說可是投入相當多資源的一塊,在玩家的投票下則是由ASUS以高達30.82%的高得票率拿下第1,御三家的MSI與GIGABYTE分別取得第2、3,其中MSI的得票率也來到了突破20%以上的數字算是有相當幅度的成長,而DELL則是以些微差距位於第4,看來DELL的品牌認可也提升了不少,有需求的玩家可以趁過年這波直接挑一款合適的電競筆電,那就不用管到底顯示卡這波空氣還要持續多久啦! 電競筆電最佳品牌:ASUS 華碩、MSI 微星、GIGABYTE 技嘉 有別於上一屆的創作者得票率分布較散開的情況,本屆創作者筆電在得票率上呈現了一面倒的情況,Apple一舉拿下高達34.65%的驚人得票率,就算緊追在後的ASUS也取得了20.01%的高得票率(上屆為13.03%即佔據第2、更比上屆的Apple 15.89%要高上許多)仍不敵本屆Apple的超級強勢,這是驗證Apple與Intel分家正切中玩家下懷?還是Apple的Macbook系列是玩家普遍的心目中第一選擇呢?至於第3名則是由GIGABYTE拿下,看來玩家也關注到GIGABYTE在創作者筆電上的用心囉。 創作者筆電最佳品牌:Apple 蘋果、ASUS 華碩、GIGABYTE 技嘉,真的、一提到創作者,Apple根本就是玩家的心頭好,1/3的玩家直接就選Macbook系列了,只是買不買得起就是另外一回事啦(笑 去年的小電腦當道,有賴於整體效能的提升下,對於企業或是一般文書處理上迷你電腦都可以應付得來,本次也加入了Apple的Mac Mini選項,結果玩家的投票情況也顯示出心目中的理想品牌,直接由Apple拿下、並且高達33.88%的得票率,看來果粉相當的多啊!而第2名則是由ASUS拿下,同樣不落人後的高達26.31%得票率也是相當驚人,至於第3則是由ASRock獲得,也有12.73%的得票率,去年ASRock在迷你電腦的耕耘相當用心,玩家可以透過平價的預算就能達到效能頗佳的迷你電腦作為日常使用。 迷你電腦最佳品牌:Apple 蘋果、ASUS 華碩、ASRock 華擎 如果說前面單品牌就拿下高達1/3的得票率佔比就算很強的話,那在手機這個項目中,Apple直接獲得47.03%的得票率要怎麼說咧,強到爆炸了吧!好吧,一半的人都是用Apple手機這個比率應該也反映出現實吧~ 手機品牌:Apple 蘋果、SAMSUNG 三星、Google,這直接拿下47.03%的得票率是怎樣,Apple Power未免也太強大了... 前一項手機拿下47%的得票率就已經很驚人了,這平板項目的Apple得票率直接衝上67.82%又是哪招?捅破天了啊XDDD,雖然Samsung與Lenovo分佔第2、3名,但應該高興不起來吧(哈 平板最佳品牌:Apple 蘋果、Samsung 三星、Lenovo 聯想,捅破天的67.82%得票率(拍手 穿戴式裝置算是2021的大興起時代了,雖然Android陣營各家紛紛推出多樣新款手錶等穿戴式裝置新品,但在玩家的心目中,Apple Watch還是最佳品牌的代言人啊(哈哈),這個項目仍是由Apple以42.72%超高得票率取得第1,Garmin與Samsung分別以15.49%、12.16%佔據第2、3名。 穿戴式裝置最佳品牌:Apple 蘋果、Garmin、Samsung 三星 家機在去年基本上以Sony PS5缺貨買不到作為玩家缺憾一事佔據遊樂器新聞頭條,想當然的也是玩家票選的第1囉!繼上屆Switch奪冠之後也換人站上寶座位置而且一舉就拿下高達46.11%的得票率,看來玩家對PS5的期待心相當強烈,第2及第3名則是Nintendo與微軟,接下來就看2022年剛買下動視暴雪的微軟能不能來個大逆轉吧! 家用遊樂器最佳品牌:SONY 索尼、Nintendo 任天堂、Microsoft 微軟,PS5可以多出點貨嗎 本屆也加入了2021極受玩家喜愛的各大串流平台服務的票選,稍為細數一下也高達13項的選擇,相信有許多玩家應該是一口氣就已經訂閱了超過3-4項以上吧,從得票率中也可以看到前3名分別為Netflix、Youtybe、Disney+,不過Netflix以高達47.45%幾乎一半的佔比直接拿下第1寶座可見有多受玩家青睞,若再加上Youtube的14.85%得票率就等於囊括了超過60%以上,排名第3的Disney+殺出重圍的佔據第3也算是近期的造勢強烈與漫威宇宙強大有關吧!(永恆族大家看了沒啊 數位影音串流最佳品牌:Netflix、Youtybe、Disney+ 再次感謝大家的踴躍參與,我們下次見! →更多的【PCDIY! 玩家票選】: →更多的【PCDIY! 品牌故事】: →更多的【PCDIY! 成功案例】: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多3%CUDA的核心效能差多少?NVIDIA RTX 3080 12GB vs 10GB效能實測 feat. ROG Strix RTX3080 O12G Gaming
接續解禁當下首波的開箱新款配備12GB的之後,接下來也就是效能驗證的部分,而老黃這一次除了加大容量之外,還額外多塞入3%的CUDA核心到其中,讓新舊版本的卡片存在根本「體質」上的差異,可以說是把刀法玩出了新境界。 不過既然型號都叫做RTX 3080,而不是叫RTX 3085(?)之類的新名稱,估計是官方認為這樣的改動對體驗來說無傷大雅,但實情真否如此,本篇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實測新、舊RTX 3080的實際表現吧! 事實上相較於其他RTX版本推出時的聲勢,RTX 3080 12GB的登場顯然低調許多,畢竟明面上的規格升級幅度也不大,更不用說玩家擔心只是又一波"空氣",因此對應的driver也得等到正式解禁後才同步發布,在看過前一篇的外觀與布局設計的開箱文章後,接下來就是進入實測環節,為配合顯示卡的等級,本次在平台的規格上使用同樣屬於高階的AMD Ryzen 9 5900X處理器以及DDR4-4000記憶體來做為搭配,完整的主機規格如下: CPU:AMD Ryzen 9 5900X 主機板: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記憶體:Crucial Ballistix Max DDR4-4000 16GBx2(共32GB) 顯示卡:ROG STRIX RTX3080 O12G GAMING (12GB) / MSI RTX 3080 SUPRIM X (10GB) SSD:Crucial P5 Plus 1TB PCIe 4.0 M.2 SSD 電源:Fractal Design ION GOLD 850W 首先根據GPU-Z的資訊來看,新舊版本在晶片與記憶體用料之間發生了相當程度的改變,12GB版本的GDDR6X記憶體數量因為從10顆變為12顆,連帶增加通道數量,讓記憶體匯流排從320-bit提升到384-bit,頻寬更從760.3 GB/s暴增到了912.4 GB/s,理論上資料的傳輸性能將獲得極大的提升。 然而核心晶片的改動就比較微妙了,由於在大幅度改變製程和晶片面積的情況下,12GB版本的CUDA數量從8,704個提升到8,960個,更高密度的電晶體數量也意味著更高的發熱,致使12GB版的晶片基礎時脈從1,440 MHz向下限制到了1,260 MHz,等於在一定程度上的把CUDA增長的效能給吃了回去。 不過在實際3DMARK跑分中,12GB版本在整體表現上,不論是DX12的Time Spy、DX11的Fire Strike還是光追的Port Royal均贏過10GB版本,且最大差距也差不多是落在3%左右,可見即便時脈調低,新的RTX 3080在效能上還是有一定成長的。只是就算有增長,其幅度也沒有超過擁有相同記憶體容量的RTX 3080 Ti,不得不佩服老黃的刀法精湛。 看完基礎跑分,接下來就是要來看看這3%的效能對實際遊戲體驗的差距了。老規矩,所有遊戲一律設定在最高畫質,關閉垂直同步、動態解析度等干擾選項,遊戲若支援光追、DLSS、FSR則一律調整為畫質模式,並同步開啟Resizable Bar顯示卡記憶體直連功能。 整體來說,12GB版本在各款遊戲中都確實有獲得更好的表現,但兩者的差距都僅在10 FPS以內,就連顯示記憶體可以吃到將近10GB的《看門狗:自由軍團》也只微幅勝出2~3 FPS,體感上幾乎感受不到差別。 接著我們換來看看兩張顯示卡對於創作者的影響,依照跑分的結果,玩家如果是影音創作者的話,差異基本上是可以忽視的,因為在Premiere Pro中12GB版本只比10GB版多出5分而已;但如果是從事3D相關創作的話就得特別注意了,像是在本次測試的Blender跑分中,若以CUDA核心運算,12GB版本的速度總發會時間比10GB少了近1分鐘!考量到3D渲染工作是一件曠日廢時的事,12GB版本更多CUDA數量在這方面確實能發揮更好的效率,大量運算時的差異性將會更明顯。 從以上的測試可以看出,若非是會重度依賴CUDA核心運算的3D工作,12GB和10GB版本的RTX 3080在效能方面的差異其實在現階段多數遊戲來說是可以無視的,因此12GB版本主要的價值所在還是在於對於未來的遊戲需求上會有較大的餘裕,只是比起這個理想「未來」,還是求求老黃先幫我們滿足現在的需求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SAMSUNG Odyssey G70A電競螢幕實測開箱,完全解放次世代遊戲主機PS5、XBOX Series S/X的4K+120Hz顯示效能!
次世代遊戲主機Xbox Series X/S、PS5距今已經開賣滿一年了,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有成功搶到貨呢?不論是已經入手、還是正在搶購的路上,想要完整發揮的主機顯示效能,一台具備高更新率的4K螢幕or電視當然也是必備的,而且在I/O上還必須要配備最新規格的"HDMI 2.1",才能夠支撐起高解析度下的巨大傳輸頻寬需求以及其他專屬的特色功能。 然而目前搭載HDMI 2.1規格的4K螢幕產品多以高階產品之姿進入市場,價格往往動輒就是在2、3萬以上的高檔價位,對想入手的玩家來說的確成本不小,至於那些不到2萬塊的4K螢幕則不是只有標準60Hz,就是僅提供HDMI 2.0,無法完整支援遊戲主機的顯示輸出,難道沒有一款既具備4K高更新率、還能有親民價格的螢幕可以選擇嗎? 看準了「真‧HDMI 2.1」規格在中階市場的空缺,在電子產品業雄霸一方的Samsung便特別為Xbox、PS5打造出了自家首款平面4K電競螢幕Odyssey G70A,要以2萬不到的價格,讓更多人能夠擁抱新世代高畫質視界。 在開箱之前先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何謂HDMI 2.1?這項新傳輸標準在近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除了可能將引起市場規格混亂的風暴外,沒弄清楚到底HDMI 2.1的真假,就可能跟當年USB 3.2、3.1改名風波那樣傻傻入坑卻發現與需求想像差距甚大的情況發生。 會出現有真假HDMI 2.1的緣由是來自於負責制定HDMI標準的「HDMI組織」在接受外媒訪問的時候表示,HDMI 2.0已經全數併入HDMI 2.1標準中,並且徹底廢除HDMI 2.0相關認證的程序,也希望未來大家不要再用HDMI 2.0繼續稱呼,至於原有的HDMI 2.1功能,例如:VRR可變更新率、ALLM自動低延遲模式等都將轉變為「選配」項目,但為了避免消費者「混淆」,廠商需要額外註明HDMI 2.1所能支援的功能項目。 簡單來說,HDMI 2.0將直接"無痛升級"為HDMI 2.1,且原本HDMI 2.1的特色功能都可以視製造商的喜好自由增減,只要在產品規格介紹頁面的某個不起眼的角落加註支援的項目即可。 然而這樣的反直覺改變顯然對於消費者來說並不公平,畢竟我們在購物的時候,通常不會特別關注商品的備註事項,有的購物網站所提供的產品規格也不見得會完整引用官網的文宣,實在很難達到有效告知,等於變相容許廠商合情合理的標示不符,進而形成了「完整版」和「閹割版」HDMI 2.1的混亂局面。 既然HDMI 2.1將許多重點功能改為了選配,玩家們在選購上勢必就需要了解一些重要關鍵特點,才能夠減少踩雷的機會,以下小編也為大家整理了幾個「完整版」HDMI 2.1才會具備的專屬功能。 HDMI 2.1最初在制定的時候,是為了應對8K影像、HDR內容、電競娛樂等未來趨勢所設計,由於8K影像每一張的畫面像素數量達到3,300萬以上,而HDR的影像色彩深度則至少要達到10 bit以上,電競方面則需要支援高更新率的畫面需求,根據影像傳輸頻寬公式:「頻寬=解析度x更新率x色深x3(RGB)」,可以知道看出上述的每一項內容會倚賴更大的線路頻寬來傳輸畫面內容。 於是乎,HDMI 2.1的頻寬設計一改過往版本擠牙膏式的每次只增加一點點,決定一口氣把上限從HDMI 2.0時代的18 Gbps拉到48 Gbps,遠遠超過DisplayPort 1.4的32.4 Gbps、Thunderbolt 3/4的40 Gbps,成為現今市場上最大的視訊傳輸介面。(DisplayPort 2.0尚未推出任何產品到市場中) 在巨大的頻寬的加持下,HDMI 2.1能夠以不壓縮畫面內容為前提,支援最高8K@60 FPS或是4K@120 FPS的HDR畫面,對比DisplayPort 1.4必須開啟DSC視覺無損壓縮才能滿足4K解析度下的高更新率需求,HDMI 2.1顯然成了更能兼顧畫質與流暢度的新一代影像趨勢。 以電競需求來說,螢幕支援120Hz以上的高更新率只是基本,在這之上還要確保影像內容足夠平滑且即時,為此HDMI 2.1便加入了VRR和ALLM兩大專為電競所設計的功能。 Variable Refresh Rate(可變更新率),簡稱VRR,其概念與大家熟知的NVIDIA G-Sync、AMD FreeSync功能相似,能夠讓主機輸出的畫面和螢幕的更新內容同步,達到防止遊戲畫面出現破圖、撕裂的狀況。差別在於G-Sync、FreeSync技術必須綁定A、N兩家的顯示卡,讓主要的受惠對象只有PC或筆電玩家;VRR技術則因為屬於HDMI 2.1認證的一部份,也就較沒有這方面的限制,代表只要廠商願意,手機、平板、機上盒等設備在視訊輸出上想具備VRR技術也不是不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VRR功能在早期HDMI 2.1認證中屬於標配功能,但支援和開放使用卻是兩回事,造成目前有部分設備就算用的是完整版HDMI 2.1,VRR功能則處在「Coming Soon」階段,其中最知名的就是SONY的PS5,官方在上市之前便已經表示會在未來透過系統更新的方式將VRR功能補上,只是截至目前為止此功能都還沒到來就是了(Xbox Series X/S則是一上市就支援)…考量到SONY前陣子已經對自家的電視推送VRR系統更新,推測PS5距離啟用VRR功能應該也是不遠了。 至於Auto Low Latency Mode(ALLM,自動低延遲模式)在應用上則比較特殊,所以不是每一款配備HDMI 2.1的產品都會特別強調,目的在達到更即時的操作回饋,開啟後螢幕和電視會關閉遊戲期間不需要使用的功能,盡可能的將顯示器的所有資源運用在處理畫面上,讓畫面的延遲更少、反應更為即時。 最後同樣也是許多廠商不會特別地提及的Quick Frame Transport(QFT,快速畫面傳輸),其目的是用來降低影像傳輸的延遲,讓主機設備不需要額外的增加FPS值的前提下,也能更迅速的將生成的畫面投射到螢幕上,等於玩家不需要為了更即時的畫面更新,而去刻意調降遊戲畫質。 上述的功能都是最初HDMI 2.1在制定時所主打的特色,除了如今變成了選配需要留意外,相關周邊在選購上也要注意相容性的問題。以遊戲應用來說,在PC上,目前就只有NVIDIA的RTX 30系列和AMD的RX 6000系列顯示卡具備HDMI 2.1連接埠,代表舊有的顯示卡是無法支援VRR、ALLM等功能的。 此外,線材當然也是一大關鍵,為了終結過去HDMI線材沒有提供可以明確區分世代差異的問題,HDMI組織也終於對線材提供了相關認證,推出了Premium High Speed HDMI和Ultra High Speed HDMI兩種標準,前者是針對閹割版HDMI 2.1(原HDMI 2.0)而設,後者則是替完整版HDMI 2.1制定。 HDMI組織強制規定通過認證的線材必須使用指定的產品識別,以Ultra High Speed HDMI來說,外包裝要印有「綠色」的認證標籤,且下方會有QR Code供消費者進行掃描,以查詢實際產品與登記資料是否相符。與此同時,線材本身也需要印上Ultra High Speed HDMI的字樣或是綁上與外包裝相同的綠色+QR Ccde標籤,讓多樣化的提醒項目來幫助大家更輕鬆買到合格的線材(怎麼線材比螢幕規格還好辨認…)。 再者就是價格的問題了,玩家如果希望「至少」能夠完整對應PS5的畫面輸出,螢幕至少得支援4K@120Hz,然而這樣的規格若是在電視機上全都屬於高檔貨,價格可以隨便動輒5萬以上,就連電腦顯示器這方面的狀況也未必比較好,現在多數電競螢幕的解析度上多為1440P或1080P,僅極少部分才有達到4K,且一台約2.5萬起跳的價格實在也稱不上親民。 不過本次要來開箱的Odyssey G70A就不同了,如同前文所述,它是目前業界第一台,也是唯一一台在把價格壓在2萬以內,還能完整對應PS5、Xbox Series X/S等次世代遊戲主機功能的電競螢幕,配備了完整版的HDMI 2.1以及最高更新率可達的144Hz的4K面板,究竟帳面規格如此吸引人的螢幕是否真的物超所值?就讓趕緊接著看下去,讓小編親自為大家進行完整測試吧! 在型號命名上,Odyssey G70A並不屬於現有Odyssey G7的後繼機種,而是另外開闢一條專屬於「平面螢幕」的型號分支,因此除了Odyssey G70A之外,三星在最初的發表會上還另有展示一台解析度為1440P的入門級G50A,只是論話題還是稀有性自然還是Odyssey G70A略勝一籌囉! 撇開平面、曲面之間的差異,Odyssey G70A在整體的設計上與Odyssey G7十分相似,機身背面繼承做工細膩的黑色的放射狀紋路,搭配招牌的「CoreSync 光效自動調整設計」,玩家可以在OSD選單中自由選擇喜愛的色彩或是讓螢幕自動根據畫面內容調整,讓螢幕在外觀和應用上都展現滿滿科幻元素。 事實上官方有針對之前Odyssey G7的玩家反饋聽進心裡,並對一些細節進行了微調,像是在螢幕的OSD選單鍵旁邊新增了三組可自定義的遊戲設定鍵,且不同於其他廠商的產品只能保存色溫、色彩參數,因此Odyssey G70A可以完全編輯OSD選單內的「所有選項」並加以保存,隨時因應自己的需求快速切換,這點在螢幕產品中算是相當罕見的設計。 同時腳架的部分也進行了些許的微調,原本被抱怨不易固定較粗線材的整線夾換成了可拆卸式的矽膠束帶,如此一來不管連接的線材再多、再粗也都能夠輕鬆地完成。腳架本身具備可以升降、上下左右傾斜,以及支援垂直旋轉等,玩家可依使用需求來做調整。 另外,翻轉到螢幕正面,Odyssey G70A採用三邊窄邊框的設計,底部下巴兩側如機翼的設計也同樣配置了RGB燈,玩家同樣可以在OSD選單中自由調整色彩,且在設定上是可以和背面CoreSync光效自動調整設計分開設定的,對於不希望正面螢幕有額外干擾,又希望保留氣氛燈效果的玩家大可放心。 在最核心的面板規格上,Odyssey G70A使用一片28吋的IPS 4K螢幕,擁有最高144Hz畫面更新率和1ms GTG真實反應時間,代表能夠透過實際液晶分子旋轉來高速控制畫面,不同於MPRT靠畫面閃爍、調低背光的來騙過眼睛,GTG擁有更為清晰畫面,長久使用下來要相對較不傷眼,而且Odyssey G70A更一口氣支援NVIDIA G-Sync Compatible、AMD FreeSync Premium Pro以及HDMI 2.1專屬的VRR可變更新率,相當於現今所有的畫面同步技術Odyssey G70A都能全部對應! 此外,產品也有通過VESA DisplayHDR 400認證,在連接PS5的時候,系統就會自動開啟HDR校正的選項,Xbox Series X/S在預設上雖會自動開啟HDR功能,但不會跳出校正選項,需要玩家自行到設定選單或是遊戲中進行手動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兩款遊戲主機雖然都能輸出120 FPS遊戲畫面,但PS5本身所能支援的解析度在1080P之後便是直接跳到4K,並不存在介於中間的1440P,這代表現在市場上日趨主流的1440P電競螢幕在對應遊戲主機的時候,不僅無法發揮螢幕的完整潛力,還被強迫只能使用更低的解析度,等於白白浪費錢在不必要的規格上,而這也是Odyssey G70A的4K@144Hz面板最關鍵價值所在,它恰如其分的完整涵蓋PS5、Xbox的高畫質畫面輸出規格,讓玩家在遊玩像是《戰爭機器5》、《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等支援4K@120Hz畫面輸出的遊戲時,能夠一次性享受細膩畫質和流暢畫面的雙重魅力。 G70A對於家用遊樂器的支援性其實在小編實際體驗後有相當直覺式的感受,尤其是搭配PS5遊玩時的視覺反饋更是強烈,4K@120Hz帶來的畫面表現除了細緻度提升外、流暢度更是超優,說真的如果還在使用舊版的1080P或是2K解析度的玩家的確是該更換一下,更不用說如果也同樣是4K螢幕的使用者,別再勉強忍受4K@60Hz的不完美畫質了,真的透過G70A來體驗一下越來越多的PS5遊戲就能發現整個遊玩的體驗感會大幅提升,另外就算是Xbox的玩家也可以在面對已經推出多款有支援120FPS的遊戲上能夠更享受到流暢畫面的真實饗宴。 下面就來瞧瞧相關的設定吧! 另外,倘若玩家是連接PC主機的話,不論是使用HDMI 2.1還是DisplayPort 1.4進行連接,螢幕的更新率最高都可以來到144Hz。 既然都說到了色準,小編出動SpyderX Elite進行測量,Odyssey G70A顏色表現能夠覆蓋99%的sRGB和87%的DCI-P3,平均色彩偏離為Delta E 1.31,最大偏離度為Delta E 2.94,以電競螢幕來說整體的色彩準確度表現有著一定的水準,沒有因為控制售價而過分放水。 接著,我們來看看在HDMI 2.1各項新增功能中,最受電競玩家關注的VRR可變更新率功能吧!一般來說,遊戲畫面「斷成兩截」的情況主要有兩種情形:瞬間畫面負載過高促成FPS陡降、FPS值遠大於遊戲更新率,其餘的時間想要直接看到誇張地撕裂或不同步,多少還是有些難度的。 這是否代表VRR在一般狀態下就無用武之地呢?為了測試VRR的效果,小編使用Xbox Series X遊玩剛上市不久的賽車遊戲《極限競速 地平線5》,並利用相機錄影在同個賽道中進行反覆測試,不得不說在動態畫面下,單靠肉眼確實不容易感知到VRR開關的前後差異,但若是將錄下來的畫面放在一起比較的話,差別馬上就能立刻察覺。 在VRR開啟的狀態下,可以很明顯的發現車子的車牌不管在任何時刻都能保持在清晰的狀態;而關閉VRR的畫面在車牌和車身的就能明顯的看出比較模糊,給人一種畫面有點跟不上「拖影感」。 ▲小編也製作了比較影片供大家觀看實際動態效果下的差異 由此能夠看出,VRR其實無時無刻都在作用,藉由主機輸出和螢幕顯示同步的方式,除了可以防止畫面出現肉眼可見的撕裂外,也能在「無意中」提升畫面整體的清晰度、降低畫面模糊,理論上可以稍微舒緩一些3D暈或是長時間遊玩的視覺疲勞感(還是建議大家要適度讓眼睛休息啦XD)。 三星貴為世界消費電子產品的龍頭廠商之一,其新推出的Odyssey G70A可以說是象徵4K高更新率螢幕走向親民化的一大象徵,透過完整版的HDMI 2.1連接埠,不光能夠同時滿足高解析度+高更新率頻寬的需求,還能夠開啟專為電競而設計的VRR可變更新率功能,讓不論是PC以外的遊戲主機玩家,也都能夠獲得更為平穩、清晰的遊戲畫面,享受更為精彩的流暢高畫質「視」界。 接下來新的年關將至,又是到了準備可以卯起來連續打電的日子,玩家如果在去年有幸搶到主機卡,當然要來入手一台Odyssey G70A來體驗與上一世代遊戲主機4K/60Hz更有感升級的4K/120Hz帶來的細膩絲滑震撼效果,如果是PC game的玩家,4K/144Hz更是高畫質電競螢幕的首選!反正桌上遲早都要有一台有HDMI 2.1的4K螢幕,何不就趁現在出手,早買早享受囉! →更多的【PCDIY! Monitor/顯示器/電競螢幕/投影機/電視機/螢幕架】: →更多的【PCDIY! VGA/顯示卡/電競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八卦情報】: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賣場情報】:
最多人點閱
- 捉對廝殺:AMD Ryzen 2200G/2400G VS Intel Core i3-8100/i5-8400
- Google Public DNS上網跑更快,用戶端趕快更換IPv4 DNS設定8.8.8.8與8.8.4.4
- AMD Ryzen 5 1600X實測開箱,6核心12執行緒戰神處理器再顯鋒芒!
- 光華商場的下一步,全世界都在看!
- 為什麼要換Skylake?Intel Core i7-6700K VS. Core i7-5775C VS. Core i7-4790K新舊處理器大戰!
- 迎廣InWin 805 ∞ Infinity重裝上陣,電腦精品機殼中的頂尖之作!
- NVIDIA GeForce GTX 1080磅礡登場,史上最強大PASCAL顯示卡誕生!
- PLEXTOR M9Pe 512GB實測開箱,史上最強PCIe 3.0 x4固態硬碟磅礡登場!
- 史上最強裸測機殼,聯力LIAN LI PC-T80裸測架!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Ryzen 7 1800X vs. Core i7-7700K vs. Core i7-6950X Extreme效能大車拼,AMD八核心銳龍戰神與Intel十核心愛妻之王跑分實測!
- WanaCrypt0r 2.0勒索病毒來襲,KB4012215更新程式與解毒程式下載安裝 – MS17-010系統漏洞攻擊救命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