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捉對廝殺:AMD Ryzen 2200G/2400G VS Intel Core i3-8100/i5-8400

文.圖/Rex 2018-05-30 03:57:07
2018的AMD可以說是動作頻頻,承繼2017推出的Ryzen一代所造成的處理器市場浪潮,在2018的開春就已經發動新一波的攻勢,首波攻擊線由內建Vega繪圖核心的Ryzen二代—Ryzen 3 2200G與Ryzen 5 2400G擔任,除了補齊先前一代版本在這個區塊的小遺憾外,更是直接切入對手在入門階與中階產品線的定位布局,搭配上足以自豪的內顯核心,等於讓二代Ryzen開通了任督二脈,玩家不用再忍受I牌猶如雞肋的內顯效能了。

先前站上在AMD發布Ryzen 2的同時,就同步露出了相關的開箱與評測文,甚至在年初的AMD CES Tech Day大會上也做了許多詳盡的報導,而隨著這段時間AMD正式發布了更高階版本的Ryzen 2700X/2700/2600X/2600與X470晶片組後,更多Ryzen 2的效能表現也都一一展示在玩家的面前。有別於先前搭配2200G、2400G實測時所採用的B350晶片組主機板,這次也透過採用最新一代的X470晶片組來做詳細測試,順便對照一下Intel相同定位的版本—Core i3-8100與Core i5-8400,也提供玩家在選購上的一個參考。

請參考:
AMD Ryzen 2200G/2400G開箱文
AMD Ryzen 2200G/2400G評測文
AMD CES Tech Day大會巡禮


不再讓Intel專美於前、內建顯示核心的Ryzen 3 2200G/Ryzen 5 2400G報到

歷經一年的等待,AMD結合了Zen微架構與Vega顯示核心,創造了獨特的Infinity Fabric無限架構,融合了更具優勢的多媒體引擎、I/O匯流排、高頻率DDR4記憶體控制器,讓二代的Ryzen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風貌。一向以自家顯示核心技術自豪的AMD終於在這個版本中納入了Vega顯示核心,這一項作為,也讓Ryzen將定位直接拉到了與對手Intel同樣的起跑點,至少都身具顯示功能的情況下,AMD有信心自家的Zen與Vega的搭配,將能具備更勝對手一籌的效能表現。


這兩款代號Raven Ridge的Ryzen 2200G/2400G,採用的是AM4腳位,頻率也比一代版本稍微拉高一些,基本上二代的Ryzen 3 2200G就已經直接取代了一代的Ryzen 3 1200與1300X這兩款版本,Boost後的頻率已經與1300X相同達到3.7GHz,並且內建了顯示核心Vega 8;另一款Ryzen 5 2400G則是取代了Ryzen 5 1400與1500X,甚至有挑戰1600與1600X的能耐,2400G的Boost頻率達到了3.9GHz,介於1500X與1600X之間,CPU Benchmark效能表現也有不弱於Ryzen 5 1600的成績,如果搭配上內建了Vega 11顯示核心的特色,其實相當具有越級挑戰中階處理器的能力。


從AMD的架構圖就可以看到對於桌上型處理器的佈局,歷經一年之後的Ryzen系列有了新一代的版本,分別由具備內顯功能的Ryzen 3 2200G與2400G打頭陣,後續上場的則是主打中高階定位的2600、2600X、2700、2700X這四款版本來對應,這裡就來簡單複習一下這2款新生力軍的基本規格吧!

Ryzen 3 2200、Ryzen 5 2400G基本規格


稍微比較一下兩款版本的差異可以發現到基本上就是執行緒、頻率與內顯的版本不同,2200G為4C/4T、2400G為4C/8T,內顯核心則是Vega 8對比上Vega 11,內顯GPU頻率則是1250MHz對比上1100MHz,功耗皆為65W倒是維持不變,玩家關心的價格則是調低到了99鎂(2200G)與169鎂(2400G),算是更加佛心了。


PK開始

有別於中高階版本的定位,內建顯示核心的2200G與2400G基本上的競爭對手就是鎖定了Intel的Core i3-8100與Core i5-8400這兩款版本,除了在處理器核心與執行緒上數量相同外、工作頻率也接近,同樣的價位也接近。在官方的資料可是稍微做了對比,當Ryzen 5 2400G對上Intel Core i5-8400時,價位上硬是低了30鎂(官方千顆報價),如果要比顯示核心效能那恐怕光靠8400的內顯HD630是不夠的,如果再加一片NVidia的入門款GT 1030顯示卡的話,那得多加上89鎂,如果是選擇2400G的話,不僅效能更具優勢,甚至都可以加一顆240G的SSD還有找了。


接下來,就來比較一下2200G、2400G對上8100與8400的表現吧,這裡也特別搭配了NV的GT 1030(GDDR5)獨立顯卡,看看到底AMD自豪的Vega內顯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厲害~

測試平台配備
CPU(AMD):AMD Ryzen 3 2200G/2400G
CPU(Intel):Intel Core i3-8100/Core i5-8400
主機板(1):ASUS ROG Strix X470-F GAMING
主機板(2):ASUS ROG Strix H370-F GAMING
記憶體:G.SKILL FLARE X F4-3200C14D-16GFX (DDR4-3200 8GB x2、CL 14-14-14-34)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 1030 2G GDDR5
系統碟:Crucial MX300 2TB SSD
電源供應器:Enermax Revolution X't ERX530AWT 530W (80plus GOLD)
作業系統 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Display Mode:1920x1080 @60Hz

測試之前,不免俗的先透過CPU-Z來偵測一下細部資訊,這邊除了提供有2200G/2400G的資料外,對比組8100/8400也同樣的一併提供,這裡都採用了ASUS的主機板作為測試平台基準,分別是AMD X470架構與Intel H370架構。

AMD Ryzen 3 2200G/Ryzen 5 2400G,CPU-Z下偵測資訊

Intel Core i3-8100/Core i5-8400,CPU-Z下偵測資訊

AMD平台採用ASUS ROG Strix X470-F Gaming主機板、記憶體為G-Skill FLARE X F4-3200C14D-16GFX

在CPU-Z下的Graphics資訊,分別為Vega 8與Vega 11

對比平台Intel採用的同樣是ASUS ROG Strix H370-F Gaming主機板、搭配使用的NV GT 1030 GDDR5 2GB顯示卡

這次採用的記憶體模組是芝奇烈焰槍G.SKILL FLARE X F4-3200C14D-16GFX DDR4


下面我們透過各類測試軟體來驗證雙方的效能表現,包括了常見的測試工具軟體與當紅遊戲,透過數據長條圖的對比,應該可以藉由來這些了解雙方的真正實力。

CPU-Z Bench
在開始一堆測試之前,我們先來瞧瞧簡單測試下的CPU-Z Bench成績。在搭配上X470主機板之後的Ryzen 2200G/2400G的確有一些效能上的提升,對比配上H370主機板的Core i3-8100/i5-8400來說,基本上很有得拚。從數據上可以看到不論是2200G對上8100、或是2400G對上8400,單核心的部份幾乎相當接近,而多核心的狀態下表現則是以Ryzen 2略微微幅領先,這部分算是小逆轉了一下原本在這方面AMD的弱勢。以成績來說,大概追上系統內預設的Core i5-7600K成績(CPU Single/Multi 480/1837),特別是2400G在多核心的部分已經大幅勝出7600K的表現,有直追i7-7700K(CPU Single/Multi 492/2648)的潛力。

成績越高越好


Cinebench R15
測試場景換到Cinebench R15可以看到分別在單核心與多核心的表現,2200G的部分則是略壓i3-8100,成績算是微幅領先;至於2400G的表現在這個項目上則是略輸i5-8400一籌。

成績越高越好


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至於在AIDA64的測試上面則是可以明顯地看到Ryzen 2的優勢,架構設計上對應了2933MHz的高記憶體頻率,讓效能表現在這部分的測試有明顯優於對手的成績。從數據圖可以看到2200G/2400G的成績差異不大,Memory的表現其實差不多,而對手8400的2666MHz與8100的2400MHz預設值,顯然就差了一截。算一下差異比例的話,大概是比8400要提升了約17%左右、比8100提升了30%的表現,這部分的確是Ryzen的強項。

AIDA64下的CPU info,這裡可以看到採用的2顆Ryzen 2相關資料

成績越高越好


AIDA64 GPGPU Benchmark
AIDA64裡面還有個GPGPU的選項可以測試,比一下內顯的效能讓玩家也清楚地看到雙方在內顯核心的效能差別有多大。這部分有兩個成績,分別是GPU與x64 CPU兩項,在GPU的部分可以看到測試成績的落差,Memoey的讀寫測試上,Ryzen的表現勝過Intel高達420%,另一項x64 CPU的表現也是同樣領先了8100約30%、8400約17%的效能,這個項目上可以說AMD大獲全勝。

成績越高越好

成績越高越好


PCMark 7
這裡測試的就是以較為全面性的整體效能作為參考,從圖表上可以看到Ryzen的成績完全碾壓對手,就算對手搭配了NV GT 1030顯示卡也是無法應對,果然二代Ryzen不容小歔,整體的成績表現的確相當出色。

成績越高越好


PCMark 10
改採新一點的PCMark 10可以發現到效能差距略微的縮短了些,不過Ryzen仍舊佔據領先優勢,這項測試中即便是2200G都可以挑戰8400+GT1030了,更何況2400G的表現更是高上一截。

成績越高越好


3DMark Fire Strike
看過整體效能的測試後,不免俗的也來瞧瞧3DMak的表現,這裡就以Fire Strike作為代表性的比較。8400搭配上GT 1030之後的表現的確不錯,與2400G內顯成績差不多;至於8100+GT 1030的表現倒是贏過2200G不少,不過還是要強調一下,現在可是拿外顯跟內顯比較喔,這邊的測試表現也佐證了加入內顯Vega核心的2200G與2400G仍有水準上的演出。

成績越高越好


VRMark Orange Room
即便在VRMarl的測試上,純靠內顯的Ryzen也有一定的成績,雖然與搭配上GT 1030的效能還略有差異,不過可以看到在圖表上的2400G成績直追8100/8400搭配GT 1030的組合。

成績越高越好


除了透過比較常見的測試程式來做效能測定外,當然也是少不了遊戲方面的檢視,這邊也透過了幾款知名遊戲來做個對比,包括了刺客教條、駭客入侵、奇點灰燼以及極地戰嚎5等,總和來看成績的對比其實不難發現,內建了Vega 11核心的2400G在效能上其實蠻強勢的,對比8400+GT 1030的組合,有不少項目都佔據優勢,下面也分別把各遊戲的表現藉由長條圖來做個說明。

Assassin’s Creed Origins《刺客教條:起源》
從長條圖可以發現光是2200G的成績就已經可以跟GT 1030幾乎平起平坐了(High模式),更不用說2400G的表現更為突出,僅以內顯的部分就超越了8100/8400搭配GT 1030的效能約11~14%,即便在High模式都可以有20 FPS的表現。如果將模式調為Mid或Low,可以看到GT 1030的Loading降低所以效能也向上拉升,獨立顯卡的優勢就比較明顯,在Low模式下的成績就與2400G有拼,但其實FPS的表現也與2400G伯仲之間而已。

成績越高越好(High模式)

成績越高越好(Mid模式)

成績越高越好(Low模式)


Ashes Of The Singularity《奇點灰燼》
在AOTS這款遊戲上,原本是打算將DX12與Vulkan這兩種都測試的,不過實際上只有Ryzen 2200G/2400G能夠執行,受限於GT 1030不支援Intel平台無Vulkan成績,所以就不列出一併比較了,下方長條圖為DX12下的測試數據,這裡可以看到8100/8400搭配GT 1030的成績較2200G/2400G要高,不過這款遊戲對顯示卡的要求較高,如果選用中高階的顯示卡版本才會有比較好的成績,從長條圖可以看到雙方的數據其實都算低,都還不在標準值內。

成績越高越好


DXMD《駭客入侵:人類岐裂》
在DXMD的部分一共測試了3種模式High、Mid、Low,2400G的測試表現基本上與2款版本差異不大,在Low模式下的表現可以有接近30FPS的成績,不過2200G的表現稍遜一籌,應與內顯核心為Vega 8及頻率略低些有關,在Low模式也有24.1 FPS的表現,還算OK。如果模式上調至Mid或High的話,雙方的表現就差強人意,FPS會降至20出頭甚至只有10多,以遊戲來論的話,內顯有這樣的威力可以跟入門階的GT 1030相比不遜色已經不錯了,更不用說如果是拿內顯來對內顯的話,8100/8400的HD630內顯恐怕頂多只有個位數成績而已。(HD630可能會沒辦法跑的動,哈)

成績越高越好


Tom Clancy's The Division《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
全境封鎖3個測試模式可以看到雙方的表現,2400G的效能也直追8400+GT 1030的表現,兩者成績極為接近,也比8100+GT 1030要高一些。2200G在這款遊戲上雖然弱於對手一些,但也有Low模式38.1 FPS、Mid模式24.6 FPS的表現,這可是純內顯的能耐啊。

成績越高越好


Far Cry 5《極地戰嚎5》
剛出爐的Far Cry 5其實拿來做驗證是再好不過了,這裡一共採用了4種的模式,分別為Low、Mid、High、Very High,在FPS的長條圖中可以看到2400G的表現最為突出,在Low mode下有FPS 28的表現、即便是在Very High mode也都保持有FPS 21的效能,已經是對手的Mid mode成績。而2200G的部分也不比對手差太多,Low、Mid兩種模式的成績與對手2款打平,Hjgh、Very High模式也只稍低一點點,對於想玩新遊戲的玩家來說,選擇2200G或2400G所得到的C/P值相當高。

已渲染禎數的部分,成績排序跟FPS的狀況其實是差不多的狀態,2400G的表現優於對手的8100/8400+GT 1030一大截,而2200G表現則是與對手持平。

成績越高越好(FPS)

成績越高越好(已渲染禎數)


測試小結
從上面一連串的各項測試中其實不難發現到,AMD這次推出的二代版Ryzen其實骨子裡有內含相當不錯的內顯核心(Vega 8/Vega 11),在各項的實測中數據應該都可以作為比較的依據,雖不能說全面性的獲勝或有100%的壓倒性力道,但綜合來看,2200G與2400G的確有不弱於、甚至應該說優於對手8100與8400的效能,前面的測試裡面可是還搭配上了NV GT 1030獨立顯示卡,綜合成績等於是拿內顯跟對手的獨顯做比較,若是光單純比內顯的話那就大家心知肚明,前面也有提到了。

這次的測試中可以知悉2400G有出色的表現,在不另搭配獨立顯示卡只單靠內顯的Vega 11情況下,都還可以支援大多數遊戲在一定水準下的演出,光就C/P值來看就已經是買到賺到、值回票價了,而且這次的Ryzen二代完全沒鎖頻,玩家可以輕鬆小超一下,性能表現將更加優異,折合台幣才約5,000元左右,玩家想要一部中階效能的電腦可以考慮入手。

AMD Ryzen 2代力壓對手Intel Core i


順便貼給大家參考一下目前的網路上報價,雙方在定價上面其實相差無幾,算是同價格區間,不過如果再另加一片GT 1030的顯卡,那就還要多個2000多元,還不如省下這筆支出乾脆多點預算買更高階一點的獨立顯卡比較實在。

目前網路上的Ryzen 3 2200G、5 2400G實際賣價(2018/5/24)

對比Intel Core i3-8100、i5-8400實際價格(2018/5/24)


同場加映,搭配X470還有StoreMI加速功能加持

先前在2月Ryzen二代剛發表的時候就已經有同步做了2200G/2400G的曝光了,當初搭配的是B350晶片組的主機板,隨著Ryzen二代的全系列推出,搭配的最新版本X470也跟著登場,除了提供2200G/2400G更加優異的效能表現外,有個特別的功能是一定要提一下的,就是AMD StoreMI技術。

AMD StoreMI技術,可以在官網上下載這套軟體


這是一項類似Intel力推的Optane Memory技術,可以讓玩家把SSD當作快取來加速效能,並且不像Intel那樣只能用自家出的版本(綁死這項設計)而是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各廠牌與介面的SSD,隨著SSD的降價與容量增大,StoreMI讓玩家可以間接升級了原有的HDD效率,最高可使用128GB來做為快取,要是採用的SSD超過128GB的版本,那剩下的容量還是可以變成儲存資料的使用空間。請按此下載StoreMI
(例如用了256GB的SSD來做搭配的話,那扣掉128GB來當加速快取之外還有剩下128GB會變成另一個儲存資料的磁區)

按照指示安裝就可以了

執行StoreMI就可以看到設定畫面,玩家只要建立加速系統磁區就可以了

除了主要SSD外,再加一顆240GB的SSD就可以從軟體上面發現了


那要是沒有另外的SSD來當作加速快取的話,是不是就算裝了StoreMI也沒用?其實還可以從記憶體中切2GB來做為加速快取,如果玩家採用的是高大容量的記憶體,譬如16GB以上倒是切個2GB來加速也還OK。

沒有另加SSD的話,執行StoreMI也會問你要不要把2GB記憶體拿來作快取使用


這項技術目前僅支援X470晶片組的主機板「可以免費」,只要上AMD官網就可以直接下載安裝,其他版本如果也想使用的話,可是會出現要求輸入授權序號的畫面,需要付費才行的喔。

此外,搭配上X470主機板可是還有HDMI 2.1、FreeSync以及4K H.265 Encoding等支援,甚至在超頻的提供與使用上,X470平台也可以讓玩家更為輕鬆地就達成操作需求,透過AMD Ryzen Master公用程式可自行調整包括CPU、GPU、DRAM時脈,而且2200G/2400G這兩款APU可是都沒有鎖頻的,玩家可以有更大空間來把玩。

從原本的X370平台架構轉進新的X470,AMD也將帶給大家更多不一樣的效能與功能面的體驗,而各大主機板廠商也已經開始推出多款規格版本供玩家選擇,未來的Mini-ITX平台可不是只有Intel架構可以選,看看這次2200G/2400G的效能表現就可以知道如何聰明選購了。

支援HDMI 2.1的新功能:VRR (可變動更新頻率)

支援編解碼的各項規格,而且可支援4K H.265 Encoding

二代Ryzen處理器可以直接力壓Intel的8代版本囉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