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知
-
Apple釋出iOS 11.3更新,推出全新Animoji與電池健康狀態檢查!
Apple(蘋果)近幾年在前任執行長Steve Jobs(賈伯斯)辭世後,經歷一連串變動,新任執行長Tim Cook(庫克)接手為世人帶來許多全新產品,包括Apple Pencil、iPhone 7/7 Plus、iPhone 8/8 Plus與iPhone X等;然而在本身系統的穩定性上卻讓「果粉」們逐年失去信心,不過於昨日(3/30),適用於自家行動裝置(iPhone、iPad、iPod Touch)的iOS系統,似乎等到大家都滿意的版本囉! 在經過了「電池門」事件及iPhone X所遇到的各種瓶頸後,Apple此次釋出iOS 11.3更新版本,終於挽回一些果粉們的信心。對於此次的升級PCDIY!編輯Cookie分享:確實在順暢度、表現以及新功能上,相較前幾次的更新檔,不再那麼讓人躊躇不前了!那我們就來看看,究竟是提供了哪些改變呢? 隨著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技術成長,能夠體驗更多透過此技術完成的遊戲,在iOS 11.3上新增了ARkit,除了可以辨識並將虛擬物件放置於牆壁等垂直表面上,並且能夠更精確映射不規則形狀的表面。解析度也提升50%,也支援自動對焦功能,可以獲得更好的畫面;不只能夠用運用在遊戲當中,也能夠在展覽上推出互動展覽品或電影海報,用於教育用途之上,確實前途不可限量。 在iPhone X上廣受好評的Animoji,在更新檔中也新增了龍、熊、骷髏頭及獅子共4款全新Animoji。並且部分地區能夠使用「健康記錄」(Health Records)功能,讓手用者能夠隨時隨地輕鬆從多種數據來源當中查看自己的醫療數據,而「健康記錄」的數據經過加密且可透過密碼保護,安全性無須擔心。 說此功能是這次更新最重要的改動也不過份,在去年(2017)12月,Apple證實軟體更新至iOS 11.2的iPhone 6系列、iPhone 7系列與iPhone SE系列等機型,基於延長鋰電池壽命的考量,導致平均降低性能50%;而在新推出的iOS 11.3之中,將控制權回歸給用戶,新增「電池健康度」與「效能管理」的功能。 只需要完成更新,進入設定頁面當中,可以從「設定」至「電池」再至「電池健康度」查看自身行動裝置電池損耗程度,另外也能手動關閉電池效能管理,然後在需要啟動時提醒使用者。如此避免行動裝置出現無預警的關機情況,適用於iPhone 6/6 Plus、iPhone SE、iPhone 6s/6s Plus、iPhone 7/7 Plus機型。 經過了這麼久之後,終於又看見有新的更新檔能夠讓網友們給出一致性的好評。不瞞各位玩家說,小W編現在所使用的版本還停在iOS 10.3.2,使用上倒也非常順暢。不過Cookie也一直提醒表示:「這次可以更新了!快更新!」目前看下來也沒有災情發生,玩家們要是覺得自己的iPhone在iOS 11系統版本下有「卡頓」的狀況,不妨更新至最新iOS 11.3,說不定手機會有「重獲新生」的表現喔!
-
NVIDIA於GTC 2018公布8萬核心超級電腦,看「老黃」如何擊敗「摩爾定律」!
NVIDIA近年將研發的方向,轉移至人工智慧(AI)以及電腦深度學習上,創辦人身兼CEO的黃仁勳就已曾在去年(2017)的GTC(GPU Tech Conference) 2017上提出AI對產業革命的重要性。將焦點拉回至今年(2018)於美國矽谷舉行的GTC 2018;「老黃」提到:「摩爾定律10年5倍,這就是我們超越摩爾定律的證明。」到底在大會上,NVIDIA又提出了什麼震撼業界的消息呢? 提及NVIDIA在美國時間3月27日公布新產品之前,我們先簡單認識關於「摩爾定律」的概念,摩爾定律是由Intel名譽董事長Gordon Moore長期觀察所發現,指在IC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大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長一倍,性能也會提升一倍。 將焦點回到黃仁勳在大會上大膽的聲明,事實上確實並非空有自信而已;經過NVIDIA統計,自家GPU開發者將於今年達82萬人,比五年前成長了5倍。最重要的主因是在過去的五年裡,通用圖形處理器(GPGPU)成為了人工智慧發展的利器,在需要高度運算的深度學習任務,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相較於五年前自家推出代號「Fermi」GPU核心架構,全新代號「Volta」GPU核心架構的浮點運算能力提高25倍之多,這也正是NVIDIA朝向的目標! 在美國時間3月27日的「GTC 2018」,NVIDIA帶來在深度學習、自動駕駛、機器人領域足以撼動世界的產品。這次,並不是大家期待的GTX 11或20系列,也不是傳的轟轟烈烈的「礦卡」;這是一台被黃仁勳稱之為「桌上型超級電腦」的工作站NVIDIA DGX-2。 從內部的上下共2層共計16張的GPGPU,使用NVIDIA Tesla V100,為代號「Volta」GPU核心架構,在CUDA核心數達到了前所未聞的81,920核,整體浮點運算能力達到2 PFLOPS!視訊記憶體(VRAM)採用的是HBM2架構、容量為512GB;儲存空間使用支援NVMe的固態硬碟,容量30TB;處理器使用2組Platimum CPU和1.5TB的記憶體。 在連接16張GPGPU時,所使用的技術為「NVSwitch」,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之前在NVIDIA有開發出「NVLink」,因為基本的PCIe頻寬已經無法達到需求,所以提供了一款能夠連接8張GPGPU的系統,使總頻寬能夠達到300 GB/s。因為DGX-2產品本身共使用16張GPGPU,所以「NVSwitch」此技術便是要讓GPGPU之間透過「NVLink」之外還能夠相互連接,藉此達到更優異的效能表現。 最後在售價的部分,黃仁勳也開了一點小玩笑,一開始他提到可能需要150萬美元的價格,才能夠擁有加速高端運算和商用人工智慧的超級電腦。但最後當然是開玩笑的!其實只需要(?)39萬9千美元的價格,預計於2018第三季正式推出。 除了發表DGX-2外,他們也準備了其他人工智慧領域上的全新產品,在人工領域對於執牛耳的目標,可能已無人能出其右: 一、Project CLARA 此計畫為雲端醫療診斷計畫,透過NVIDIA雲端的醫療圖像識別超級電腦,在現場提供的畫面是心臟的即時影像,透過雲端的顯示卡運算、轉換,將畫面變成3D立體圖像,並可以即時展現。除此之外,還提供了器官功能以及相關即時數據,數據本身包含每次的脈搏以及輸血量,令人嘆為觀止。 二、駕駛虛擬模擬技術(Drive SIM & Constellation) 前些日子在美國發生一起於開放道路上,自動駕駛的Uber撞死行人的事件,最近也公布了相關的影像;不過NVIDIA這次公布的有趣技術,可以透過其開放平台的科技公司在GPU上模擬自動駕駛汽車訓練,降低於實際道路駕駛真車所造成的危險性。最後,它還有一個相當獨特的用法,未來能夠透過連接上該平台汽車,在未來能夠遠端遙控,而使用者只需要透過VR頭盔以及手把,就能夠駕駛汽車閃避障礙物且成功停車! 文末,小W編不禁想到電影《黑豹》中瓦甘達的科技負責人舒莉,透過稀有的「釩金屬」,達到遠端操控汽車或「飛行器」的先進技術;不過在今年GTC 2018大會上,NVIDIA創辦人兼CEO----黃仁勳帶給我們脫離標準運算的想像世界,這也難怪在演講上,他有足夠自信給競爭對手Intel一次革新!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與神經網絡越趨發達的未來,引領技術與產業革命,踩下1965年「摩爾定律」的公司,真是夠狂!
-
Apple春季發表會3月27日,一起來場課外活動吧
按照慣例,Apple每年都會舉辦一場春季發表會,不過這次的發表會似乎有些微的不同,日前Apple已經正式公布今年的春季發表會將於美國時間3月27日早上10點(台灣時間27日晚上11點)在芝加哥的一所中學舉行,這是一場以「教育」為主題的活動,其活動標語設定為”Let's take a field trip”(一起來場課外活動吧)。 去年Apple在春季發表會除了更新了高階的iPad Pro之外,還發布一款入門級的9.7吋iPad,而售價僅329美元,比以往產品更加便宜、更適合用於教育市場,也造成了營收的成長。據往年來看,春季發表會上發表iPad更新是有極大可能的,同時,據外媒報導,由於這次的邀請函上出現了Apple Pencil的筆觸,猜測本次的iPad或許會搭配Apple Pencil出現。 另外,以往蘋果舉辦發表會都會同步直播到全世界,讓消費者可以即時參與,筆者每次也都會熬夜守候,不過這次不同了,前幾日蘋果透過Apple TV上的”Events”App 正式宣布本次發表會將不會提供現場直播,並註明本次發表會將在活動結束過後將影片另外上傳;推測本次活動很可能只是鎖定教育是場,而不是一般的消費者。 今年3月份,經常成功預測Apple動態的凱基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報告中指出,蘋果計劃將會在今年第二季推出低價版的MacBook Air產品以抗衡微軟與Google,此人的預測往往相當準確,不過這次的MacBook Air究竟會出現在3月份的春季發表會,或是6月份的開發者大會就不得而知了。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2016年的春季發表會中發布了iPhone SE後就一直沒有這條產品線的新消息,由於此產品實在令人驚豔,這兩年相關傳言也不斷出現,可見市場上是相當期待,然而今年究竟會不會有第二代呢?著實令人感到好奇。 同場加映下列訊息:小米Mix 2s於3月27日發表,同日,華為P20也將在法國巴黎正式發布,幾家廠商即將正面開戰!一連串關於智慧行動裝置新訊息,PCDIY!也會持續追蹤下去。 (01) (02)
-
【GDC 2018】新世代DirectX Raytracing (DXR)光跡追蹤技術出爐,實際應用效果展示!
2018年3月19日至23日於美國舊金山舉辦的GDC (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2018盛會中,聚集了許多遊戲開發者,不管是平台商、硬體廠商、軟體廠商,都紛紛祭出最新的開發成果,讓參與者感受到下世代遊戲所帶來的震撼!這次主打的重頭戲之一,就是即時Raytracing (光跡追蹤)技術。微軟、AMD、NVIDIA、Futuremark,以及其他廠商都有最新的成果發表。 以微軟來說,目前他們的DirectX 12 API (應用開發介面)仍是許多PC遊戲開發者的最愛,然而在光跡追蹤(Raytracing)方面,大多開發者仍以OpenGL來開發,尤其那些電影特效師,要做到即時的光跡追蹤,必須搭配強大的電腦工作站,搭配工作站級的GPU(例如Quadro、FireGL之類的繪圖卡)即時運算,才能做到。 隨著GPU的效能越來越強大,消費級的遊戲也紛紛導入光跡追蹤的特效,讓遊戲場景的明暗與光線反射等表現能更接近真實世界,因此微軟選擇在DirectX 12的API函式庫中,加入了Raytracing的函式(簡稱DXR),提供給遊戲開發者製作出更真實的遊戲即時光跡追蹤特效。這次DXR加入的新指令,例如DispatchRays、TraceRay等等,有關於微軟發表的DXR細節,可以參考。 在硬體廠商方面,NVIDIA也在GDC 2018同步發表其,可支援DXR API,只要使用其Volta架構的GPU,搭配NVIDIA的GameWorks開發工具,即可開發出光跡追蹤等級的遊戲。 在AMD方面,則是微軟聯手協助業界定義、改良和支援DirectX 12與光跡追蹤技術的未來。AMD藉由具前瞻性系統級基礎的繪圖程式,在新的程式模型與應用程式介面上持續扮演領導角色。 AMD在這次GDC 2018也有許多關於DX12與DXR的技術簡報,說明AMD在新一代繪圖技術上的突破,並表示期盼與遊戲開發商討論及聽取回饋建議,瞭解PC平台上的光線追蹤技術,包括影像品質、效果及效能。AMD參與GDC大會議程中,像是議程,就是與光跡追蹤技術有關。以下是AMD展示的光跡追蹤與傳統柵格化的畫面呈現。 隨著DXR在GDC 2018正式發表,UL旗下的Futuremark公司(對!就是推出3DMark評測軟體的那家公司)也發表其在Raytracing的應用成果。以下就是他們公司的作品部份呈現。 Futuremark表示,要將光線的反射效果,透過即時渲染的方式,可說是非常困難的,以現有方法來做的話,會面臨到挑戰和限制。在過去幾個月中,Futuremark一直在研究如何結合微軟的DirectX光跡追蹤函式庫,以及現有方法,來解決一些面臨到的挑戰。雖然大部分的成果與解決方案都使用到很複雜的數學公式,但Futuremark仍想向各位展示新技術的一些實例。 以上的Futuremark的DXR技術展示,皆是透過當今最新GPU硬體所作的即時運算,基於現有的運算方法,因此要在DX12遊戲引擎中實現也非常容易。由於夠成為首批使用DirectX Raytracing的開發人員之一,因此Futuremark對於這個新API的機遇感到非常興奮。Futuremark將在新版的3DMark基準測試中,加入DirectX Raytracing的測試項目,發表的時間大約預計在2018年底。 Raytracing不算是新的技術,早在好幾十年前就在使用了,只是當時要繪製出一張具有光跡追蹤的CG(電腦繪圖),都需要花去不少時間 (也就是業界所謂的Ren圖),大家若還記得Cinebench裡面的Ren圖,就是用既有OpenGL的函式去繪製出來的,繪製出一張圖,通常需要花去不少的時間。 不過,拜近年來GPU工業的進步,新款GPU已經能夠對大部分渲染使用光柵化,並且使用較少量的光跡追蹤來增強陰影、反射和其他傳統技術難以實現的效果。總之,透過即時光跡追蹤運算,未來的遊戲畫面將會更逼真!就讓我們期待那天的來臨!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75Jn20mv5o GDC 2018現場實況!
-
IBM發表「比鹽小」的微型電腦,目標結合區塊鏈直指物品溯源
根據外國媒體報導,於3月19日舉行的Think 2018大會上,各家廠商都拿出許多有趣的產品,而吸引所有外媒目光的產品絕對會由IBM奪下,因為他們在大會上公布了一款世界最小,「比鹽巴還小」的微型電腦! IBM發表了目前世界上最小的一款電腦,其產品的尺寸比一粒鹽還要小,大約只有1mm2,不只除了小的優勢而已,據稱這台微型電腦的成本也只需10美分就能夠完成製造,並且未來將要結合區塊鏈技術,將這項產品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在沒有顯微鏡的幫助之下,這台微型電腦是很難只用肉眼就能夠察覺以及識別,不過可不要認為它小歸小,就把它看沒有喔!人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IBM於大會介紹上提到,他們的產品本身包含了幾十億個電晶體,並且搭載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與光電探測器。 不過這樣微型的電腦總是還有些缺點的,那就是這台電腦的運算能力大約只與1990年代的X86晶片相同;雖說如此,它還是能夠處理一定程度的數據,包括監視、分析、通訊等等,甚至還能夠幫忙修改其他數據。而目前這款微型電腦還沒有正式發表,還處於原型的階段。 最後,IBM的研發負責人Arvind Krishna也提到:「在未來的五年之內,密碼錨定機制(Cryptographic Anchors),例如這次他們所推出的產品一般,都將會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設備當中,這種技術將會和區塊鏈等技術結合,就能夠確保物品從源頭至消費者手中全程的真實性。」 隨著科技發展,人類對未來世界的想像藍圖勾勒越是清楚,真叫小W編我來刻畫出一個我所期待的未來,好像也有那麼一點虛幻且不真實。但我深信著,科技(科幻?)能夠帶給人類終究有限,最終我們仍舊需要回到人與人真實的互動,也許吧。(突然就老派了起來XD)
-
日本新創展最矚目產品,哆啦A夢的「竹蜻蜓」起飛了!
不知道各位玩家們小時候有沒有看過由藤子不二雄所畫的「哆啦A夢」漫畫,不論是80年代還是90年代的好朋友們,對於當中出現的道具「時光機」、「記憶吐司」、「翻譯蒟蒻」還是「百寶袋」,一定印象深刻而且記憶猶新。在今年(2018)的日本新創展上,有一群人竟然做出了「竹蜻蜓」! 人類對於脫離重力(Gravity)這件事情總是充滿著期待,所以我們透過游泳、起跳最後發明了飛行器,透過擺脫重力的限制,我們人類能夠移動的範圍也大幅增加,就像距離台灣2000多公里的日本,也只需要3個小時就能夠抵達!不過這樣的龐然大物並不是能夠用於日常,所以在日本新創展上的一款噴射背包就吸引了眾多目光。 相信大家對於噴射背包並不陌生,不過小W編接下來要介紹的是一款名為「Lunavity」的噴射背包,這款新發明是將噴氣的部分放在頭頂,所以遠遠的看見這款噴射背包就像是一個超大「竹蜻蜓」,而我們自由自在、隨心所欲飛翔的日子終於要來了嗎?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Ox6_REBxLI 團隊所公布的介紹影片。 「Lunavity」這個產品的名稱就是從「月亮」(Luna)與「重力」(Gravity)結合在一起的單字,這款背包的設計在於在頭頂部分由很多組小型扇葉組合而成,透過轉動產生氣流,讓人們擁有「飛行」的能力。 不過設計團隊也有提及,這並不是要讓人們能夠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個人「飛行」,而是一種希望在走路的時候會有「健步如飛」的感覺,在行於路上實有著與常人相差2至3倍的彈跳力,那玩家們這時候就會問?不能真正的飛翔,那「Lunavity」究竟是為了什麼而研發? 不過針對產品的開發概念,身為研發一員的高橋巧(Takumi Takahashi)表示:我們所研發的「Lunavity」產品本質是在延伸人類的基礎身體能力,讓大家擁有比正常狀況下高出2至3倍的彈跳力,在戶外活動時能夠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不論是遇見緊急狀況或是體驗一下灌籃高手的滋味(?),再有夢想一些,只需要稍加改進,能夠讓身體不方便的人擺脫輪椅,體驗更自由的活動。 最後,小W編著實看見了我們這一世代對於世界的認識,或許不只是這個裝備,沒有辦法讓大家體驗到完全脫離重力的「竹蜻蜓」,官方也沒給出飛行時間、飛行高度與售價和發售日期,但又何妨?我們需要的不正是這種挑戰我們所有既定印象的挑戰精神嗎? P.S附上,若是有興趣的玩家們也可以點開來一窺「放大版竹蜻蜓」的面貌。
-
國際瑪利歐日,Google Maps讓瑪利歐帶你導航、瑪利歐賽車登陸iOS與Android
聽說3/10是國際瑪利歐日,因為Mario與 Mar10長得很像,為此Nintendo與Google合作在Google Maps設計了一項小彩蛋。無論你是iOS或Android使用者,只要啟動「開車」導航模式,並按下右下角的問號方塊,就可以讓瑪利歐為你帶路!而且行進過程中該左轉右轉的時候也會有熟悉的音效,這個功能將會開放一週,還沒玩過的朋友們可以立刻開啟Google Maps玩玩看哦!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jJPpIzTkwA 瑪利歐導航啟動教學! 附帶一提,上個月Nintendo在自家推特上宣布《瑪利歐賽車》將登陸iOS與Android,預計於2019年3月推出。《瑪利歐賽車》從1992年開始,至2017年已有了八款系列作品,但以往都只能在各種家用主機及掌機上玩,且也不能連線,時地都很受限。將來出了智慧型手機版就能隨時隨地和朋友連線比賽,到時候揪團一起用智慧型手機競速一下吧,然後用龜殼砸爆朋友!對不起我沒有朋友… 瑪利歐導航活動期間:3月10日至3月16日。 《Super Mario Run》特價期間:3月10日至3月25日。
-
Google發表Android P開發者預覽版,支援Google Pixel並搭上潮「瀏」設計
在剛剛落幕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MWC)之後,Google於3月初發表了最新的Android開發者預覽版,為「安卓」用戶丟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不過Google工程副總裁Dave Burke也提醒各位消費者們:「不建議大家將這個版本做Root的動作,它還只是Beta版本而已。」那這全新的版本究竟叫什麼名字呢? 從開發者報告當中可以看見,目前在這個全新的版本當中,整體有蠻多的變化,接下來就由小W編一一為大家介紹,關於這次首個開發者預覽版所帶來的變化: 一、目前看見的差別在通知欄位改進,增加能夠直接於通知內部做回覆的動作,有點類似於iOS與iMassage的通知處理方式。 二、於聊天室UI畫面做最佳化,琳瑯滿目的更動能夠在應用程式當中,直接進行指紋認證最為與使用者相關。 三、在全新的設計當中,我們也能夠看到Android P限制了閒置的應用程式,使用麥克風、相機或是感應器等權限。(Facebook別想再偷資料囉:P) 四、使用者們也終於能夠透過Wi-Fi RRT(也就是我們熟知到802.11 mc)進行室內定位,甚至能夠透過RTT API再將測量距離附近Wi-Fi的距離,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手機的定位系統更為精準。 五、Android P能夠支援VP9 HDR的影片與HEIF的圖像壓縮。 除了以上這些簡單的變化之外,與消費者最息息相關的就是Android P能夠支援「瀏海」全螢幕設計,也因為目前Android系列的手機也都與iPhone X的設計看齊,我們的Cookie小編也幫各位於統整好,對於想要全螢幕的消費者們,或許可以再等等這次的開發者預覽版成為正式版,到時候就有更完整的手機作業系統能夠用啦! 最後,目前消費者們手上若是有Google自家手機,型號如Pixel,Pixel XL,Pixel 2和Pixel 2 XL的話,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改版成最新Android P作業系統。不過小W編也要提醒各位消費者們,在更新最新的作業系統之前,別忘了進行備份的動作喔! (1) (2)
-
專為Steam設計的掌上型遊戲電腦Smach Z,將於3月15日開始預購
Smach Z終於要開始預購啦!不知各位玩家是否有關注這一則消息?這是由西班牙第三方開發團隊,於2016年9月在IndieGoGo平臺開始進行集資,一款專為Steam遊戲設計的掌上型電腦,而後在同年11月份就得到1293名玩家贊助,達到474,530歐元(約新台幣1720萬元)。雖然不是Steam官方出的產品,但在國外玩家之間也是相當具有話題性。經過幾次跳票之後,這次好像真的要出現了!官網上已經開始倒數預購,並宣布將於2018年5~6月份開始發貨給贊助者,再於2018年第四季正式上市。 既然是方便攜帶的掌上型電腦,首先就要拿筆電出來比較,市面上多數電競類的筆電太大又太重,已經沒有攜帶便利性,文書筆電又沒足夠的效能可以玩遊戲,那麼Smach Z具有怎麼樣的特點呢? 它就是一台真真切切的「電腦」,只是它針對遊戲應用開發所以有手把的設計;若你需要,還是可以安裝平常使用的軟體,因此確實是一台「比筆電還要更方便攜帶」的電腦,而且也能以HDMI連接顯示器,再從USB外接鍵盤、滑鼠等裝置。所以也可以使用你平常在電腦上能用的模擬器:包含Nintendo的紅白機、超級任天堂、N64、GameCube,還有SEGA的Mega Drive,以及PlayStation 1、PlayStation 2等等。不僅如此,它還支援高效率影片編碼(HEVC),所以也可以把它放在客廳接上你的65吋4K大電視,成為一台4K影片播放娛樂主機。 而跟電腦不同的是它還具備陀螺儀,這功能對賽車遊戲來說是一很有趣的操控方式。螢幕是採用6吋面板,解析度可以達到1080p。至於電池續航,不僅只有一顆電池,還設計了可安裝額外第二顆電池,讓續航可以增加5小時。此外,也設計了很多不同的顏色;黑色是基本款就不用說啦,同時也包含Pearl White(超級白)、Red Fire(烈焰紅)、Radioactive Green(輻射綠)、Indigo(太空紫),以上PCDIY!眾員工隨性翻譯。除此之外,還會發行另外兩款由贊助者決定的特殊顏色(但目前還不知道消息)。 根據官方公布的資料,Smach Z在Windows 10玩幾款熱門的PC遊戲,能夠得到還不錯的成績,像是: 巫師3(720p中等設置)~40FPS 異形:孤立(1080p低設置)~50 FPS GTA 5(720p普通設置)~60 FPS 英雄聯盟(1080p高設置)~60 FPS 火箭聯盟(1080p普通設置)~60 FPS 黑暗靈魂3(720p低設置)~40 FPS 不過能跑與跑得好終究還是兩回事,國外有網友利用官方公布數據反推了一下效能,顯示大概相當於NVIDIA GeForce 940M晶片,基本上還是屬於比較差的。但在未正式上市之前,還不知道情況究竟會是如何,PCDIY!會持續追蹤Smach Z的消息,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綜觀以上資訊,經PCDIY!編輯部簡單分析,認為這一款主機鎖定的客群可能會是懷舊玩家、模擬器玩家、獨立遊戲玩家,例如說可以隨時隨地玩星露谷肯定是一大賣點,而Steam有很大一部份的客群正是這類型的玩家,而PC掌機化的潮流或許也會再次發酵。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74zEOy4HPs
-
當科幻成為科技,Apple新專利宣告即將擺脫物理鍵盤的枷鎖?
Apple(蘋果)近日在iPhone X的失利,大家皆猜測也許是與「瀏海」或是「OLED」螢幕有所關連,因此在美國本土甚至推出了購買iPhone X送iPhone 8的方案;可想而知,Apple(蘋果)一定正在積極地想要重新布局自家產品分布以及技術,就在這時我們在「美國專利及商標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USPTO)上看見他們推出了一個全新專利! 打開「美國專利及商標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USPTO)網站,可以看見在的文件內容當中,提到了一項專利是「具有增加可視性和抑制反射的雙螢幕設備」(原文為:dual display equipment with enhanced visibility and suppressed reflections.)。相信消費者們看到這邊就能夠略知一二,蘋果非常有可能將雙螢幕的第二螢幕作為動態鍵盤來配置,也就意味著,蘋果在iPhone 7上捨棄了實體Home鍵、在MacBook上增加TouchBar之後,似乎要正式擺脫物理鍵盤的枷鎖,迎來全新進化? 既然知道要使用雙螢幕設計,目前在2個螢幕之間的連結則分成2種,第一款是採用金屬設計,透過類似於門閂的設計做連結,另外一種則透過類似於Microsoft Surface Pro的概念將雙螢幕二合一,並且也能夠單獨拆卸做使用。消費者們這時可能就會好奇了,那難不成Apple(蘋果)只是想將2個iPad配對在一起做使用嗎?這在專利文件當中也有提及,在實際的產品上並非如此,而是用了一段程序相關的圖片明確指出,其中一個螢幕將有可能會是採用OLED面板,而另外一片則為LCD面板。 在專利當中接下來就是要討論的問題便是若是第一個螢幕接收到第二個螢幕所反射的光線時該如何解決,於是Apple(蘋果)希望能夠在透過在2個螢幕當中增加偏振層來解決問題。雖然這樣的類似產品也在2016年由Lenovo(聯想)推出的YOGABook我們就有見過,但是採用這樣的技術也就代表,那些著重喜歡機械式鍵盤體驗的消費者們將喪失他們的樂趣。 最後,小W編這邊發現在設計草圖當中,亦出現了蘋果新產品Apple Pencil的身影,或許這次的設計是能夠透過改變螢幕顯示的方式,將第2個螢幕作為鍵盤以及繪圖板做使用,這樣對於創意設計工作者可以說是一大福音,無須外接電子繪圖板就能夠直接切換,便利性超高! 這樣擺脫物理限制的設定,正準備迎向一個全新的未來,即將帶著我們從電影、小說、漫畫中的「科幻」成為「科技」!或許Apple(蘋果)也是時候該回頭思考,怎樣的商業模式才能夠讓他們回到賈伯斯還在的盛世,那個iPhone 4S和MacBook Pro單一商品專業化,透過這種方式就能撐起整間公司的大量盈餘,不只是消費者樂見的模式,也能夠將公司帶向正確的方向。
最多人點閱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Intel Optane Memory & Optane SSD重裝上陣,3D XPoint實現開機加速與提升電腦反應速度!
- 散熱膏也用Liquidmetal》史上最強液態金屬散熱膏,超頻王者酷冷博Coollaboratory Liquid Pro/ Ultra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上篇)
- Intel網Killer網Realtek網 不同網卡晶片,引爆鍵盤大戰!
- 微軟推出Windows Sandbox 「沙盒」模式,提供隔絕化程式執行環境,以提升系統安全
- USB 4.0規範出爐! 傳輸頻寬達40Gbps! 可「選擇性」相容Thunderbolt 3標準
- Dell推出全新第8代Core行動處理器之旗艦Alienware與主流G系列電競筆電,聯袂多樣新品展出,北京記者會現場直擊
- 低解析度也能照常享有高畫質,NVIDIA Image Scaling畫面效果實測
- 「純日系血統 家電品牌」還在嗎?從「日立家電」被併購成為「HITACHI Arcelik 日立阿奇立克」,「東芝家電」被併購成為「TOSHIBA 美芝家電」,「夏普家電」被併購成為「SHARP 鴻海骨 夏普皮」,「日立冷氣」被併購成為「BOSCH 博世集團 德國品牌」,「混血後 日本家電」還可以稱霸全世界嗎?
- Intel發表UEFI Class 3,將於2020年停止傳統BIOS支援,屆時XP無法使用
- 配備Intel第八代Core處理器的NUC7與NUC8現已可以預購,3月底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