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IY!業界新聞
2018秋季艾森豪創新獎學金計畫,全額贊助邀請32-45歲未來領袖赴美7週深度參訪
(本資訊由廠商提供,不代表PCDIY!立場) 2018-01-18 16:28:07
五位曾獲美國艾森豪獎金、赴美深度交流參訪的青年領袖 ─ 前花旗 (台灣) 銀行董事長管國霖 (2011)、21 世紀基金會副執行長周韻采 (2011)、TVBS 新聞部總監詹怡宜 (2016)、AppWorks 之初創投創始合夥人林之晨 (2017),以及創業家兄弟董事長郭書齊 (2018),1/17下午齊聚一堂,共同為美國艾森豪獎金會最新推出的 The 2018 Innovation Program創新學人計畫,公開徵求申請者。凡年齡在 32-45 歲之間,致力於未來工作、教育、生命科學、環境能源及設計各領域的創新青年,皆可主動申請,詳情見官方網站:http://www.efworld.org/our-programs/the-innovation-program-fall-2018。
美國艾森豪獎金會 (The Eisenhower Exchange Fellowships, Inc.,) 每年均審慎地從世界各國遴選出具高度學識修養且對該國有相當貢獻的青年領袖,由美國艾森豪獎金會贊助費用,赴美考察訪問七週,並與其專業領域內的精英進行深度、實質的交流。美國艾森豪獎金會基於「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了解,更能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信念,打造世界各國不同領域傑出領導人士之交換訪問計畫,期望能透過意見及觀念的溝通,增進對彼此的瞭解,進而達成促進世界和平之長遠目標。這個非政治性、非營利性,而是以領導階層溝通為主要目的的美國艾森豪學人訪問計畫,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具成效之交換訪問考察研究計劃,自 1953 年成立至今,已有 2318 位來自全球各領域的領袖人才及優秀學人赴美參訪,而台灣則有 55 位政、經界的指標性人物曾獲得艾森豪獎金。
2016 年的台灣艾森豪獎金得主為 TVBS 新聞部總監詹怡宜,她認為艾森豪獎金會安排的 50天參訪,幫助她提高視野,也更發現自己的不足。「媒體工作的本質固然是接觸新鮮事物,但日復一日身陷會議、人事、收視數字、報表的壓力,卻也讓我日漸困頓而不自知。2016年由艾森豪獎金會安排的赴美參訪,讓我有機會抬起頭看到外面的世界,在傳統媒體面臨數位革命衝擊的當下,獨自走訪百年報社、電視台、新興媒體科技公司、新聞學院等 30 多個新聞相關單位,看見全世界如何面對媒體產業變革。」過程中,詹怡宜深刻感受到,在創新學習的路上,臺灣媒體大約落後 5 到 10 年,未來,包括她自己在內,所有臺灣媒體,都需要更加努力才能跟上世界變化的腳步。
去年 (2017) 得主是 AppWorks 之初創投創始合夥人林之晨,他是台灣第一位網路與數位經濟領域獲獎者,過去艾森豪學人多為政經界人物,但在 2017 年全球獲選的 26 位學人中,有四位來自數位領域。他說:「這是改變生命軌跡的兩個月旅程。我結識了全球和我一樣致力在翻轉自己國家的同期 EF 學人,看到了美國各城市在推動地方改革的領袖,帶給我極大的啟發與動力。」
今年得主則是創業家兄弟董事長郭書齊,他是台灣第一位在電商領域獲獎的學人,目前正以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的胸懷,踩著與矽谷無縫接軌的思維腳步,積極籌備 4 月份的赴美訪問行程。此行,他計畫向電商巨擘請益,為創業家兄弟的未來營運帶來全新氣象,以期能透過思維激盪,帶領旗下平台再創新高峰;同時,他也將與美國政府及地方官員交流,學習創新產業發展的策略推進,期望台灣未來也能透過資金分配,投入新經濟領域,開創新創產業的發展空間,進而跟上國際水平。
歷經 65 個年頭之後,艾森豪獎學金會自今年起將公開徵選創新獎學金計畫 ( 2018 Innovation Program) 候選人,並推舉林之晨為台灣區徵選計畫召集人,期望能尋求具有領導能力的創新實踐家,以其專業,跨越國界與地域,為世界帶來積極與持續的正向改變,進一步貫徹艾森豪獎學金基金會的中心使命:讓世界更加和平,繁榮與公正。林之晨表示:「透過公開徵求人選,可讓全球更多元化的人才有機會加入 EF 大家庭,開拓國際視野,增廣見地,帶動各國產業、教育、人才的進步。誠摯邀請 32-45 歲,在未來工作、教育、生命科學、環境能源及設計等領域努力的台灣青年把握機會,申請今年度 EF 創新獎學金,來當我與 43 位台灣、全球共計兩千多位學人的學弟、妹。」
獲選為艾森豪 2018 秋季創新獎學金的學人,將於今年 10 月 1 日至 11 月 16 日前往美國,與全球入選的 15-20 位創新學人會合,進行為期七週的深度考察。考察內容將根據獎學金得主的專業領域量身規劃,每位學人都將有各自的研究主題,深入探索不同思維,以期能因應全球挑戰,為世界帶來更多創新技術的改變。
艾森豪創新獎學金正在尋找專注於以下五大領域,並創造出深層影響力的優秀青年,期待您的加入。
● The Future of Work 未來工作
● Education 教育
● Health / Life Sciences 健康 / 生命科學
● Energy / Environment 能源 / 環境
● Design, the field that ties together all these areas of innovation 設計 (整合前述領域之創新) 等專業領域
申請截止日期為 2018 年 1 月 30 日
美國艾森豪獎金會 (The Eisenhower Exchange Fellowships, Inc.,) 每年均審慎地從世界各國遴選出具高度學識修養且對該國有相當貢獻的青年領袖,由美國艾森豪獎金會贊助費用,赴美考察訪問七週,並與其專業領域內的精英進行深度、實質的交流。美國艾森豪獎金會基於「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了解,更能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信念,打造世界各國不同領域傑出領導人士之交換訪問計畫,期望能透過意見及觀念的溝通,增進對彼此的瞭解,進而達成促進世界和平之長遠目標。這個非政治性、非營利性,而是以領導階層溝通為主要目的的美國艾森豪學人訪問計畫,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具成效之交換訪問考察研究計劃,自 1953 年成立至今,已有 2318 位來自全球各領域的領袖人才及優秀學人赴美參訪,而台灣則有 55 位政、經界的指標性人物曾獲得艾森豪獎金。
2016 年的台灣艾森豪獎金得主為 TVBS 新聞部總監詹怡宜,她認為艾森豪獎金會安排的 50天參訪,幫助她提高視野,也更發現自己的不足。「媒體工作的本質固然是接觸新鮮事物,但日復一日身陷會議、人事、收視數字、報表的壓力,卻也讓我日漸困頓而不自知。2016年由艾森豪獎金會安排的赴美參訪,讓我有機會抬起頭看到外面的世界,在傳統媒體面臨數位革命衝擊的當下,獨自走訪百年報社、電視台、新興媒體科技公司、新聞學院等 30 多個新聞相關單位,看見全世界如何面對媒體產業變革。」過程中,詹怡宜深刻感受到,在創新學習的路上,臺灣媒體大約落後 5 到 10 年,未來,包括她自己在內,所有臺灣媒體,都需要更加努力才能跟上世界變化的腳步。
去年 (2017) 得主是 AppWorks 之初創投創始合夥人林之晨,他是台灣第一位網路與數位經濟領域獲獎者,過去艾森豪學人多為政經界人物,但在 2017 年全球獲選的 26 位學人中,有四位來自數位領域。他說:「這是改變生命軌跡的兩個月旅程。我結識了全球和我一樣致力在翻轉自己國家的同期 EF 學人,看到了美國各城市在推動地方改革的領袖,帶給我極大的啟發與動力。」
今年得主則是創業家兄弟董事長郭書齊,他是台灣第一位在電商領域獲獎的學人,目前正以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的胸懷,踩著與矽谷無縫接軌的思維腳步,積極籌備 4 月份的赴美訪問行程。此行,他計畫向電商巨擘請益,為創業家兄弟的未來營運帶來全新氣象,以期能透過思維激盪,帶領旗下平台再創新高峰;同時,他也將與美國政府及地方官員交流,學習創新產業發展的策略推進,期望台灣未來也能透過資金分配,投入新經濟領域,開創新創產業的發展空間,進而跟上國際水平。
歷經 65 個年頭之後,艾森豪獎學金會自今年起將公開徵選創新獎學金計畫 ( 2018 Innovation Program) 候選人,並推舉林之晨為台灣區徵選計畫召集人,期望能尋求具有領導能力的創新實踐家,以其專業,跨越國界與地域,為世界帶來積極與持續的正向改變,進一步貫徹艾森豪獎學金基金會的中心使命:讓世界更加和平,繁榮與公正。林之晨表示:「透過公開徵求人選,可讓全球更多元化的人才有機會加入 EF 大家庭,開拓國際視野,增廣見地,帶動各國產業、教育、人才的進步。誠摯邀請 32-45 歲,在未來工作、教育、生命科學、環境能源及設計等領域努力的台灣青年把握機會,申請今年度 EF 創新獎學金,來當我與 43 位台灣、全球共計兩千多位學人的學弟、妹。」
獲選為艾森豪 2018 秋季創新獎學金的學人,將於今年 10 月 1 日至 11 月 16 日前往美國,與全球入選的 15-20 位創新學人會合,進行為期七週的深度考察。考察內容將根據獎學金得主的專業領域量身規劃,每位學人都將有各自的研究主題,深入探索不同思維,以期能因應全球挑戰,為世界帶來更多創新技術的改變。
艾森豪創新獎學金正在尋找專注於以下五大領域,並創造出深層影響力的優秀青年,期待您的加入。
● The Future of Work 未來工作
● Education 教育
● Health / Life Sciences 健康 / 生命科學
● Energy / Environment 能源 / 環境
● Design, the field that ties together all these areas of innovation 設計 (整合前述領域之創新) 等專業領域
申請截止日期為 2018 年 1 月 30 日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支援 NVIDIA HGX B300 平台的技嘉 AI 旗艦伺服器
- NVIDIA 與英國打造國家 AI 基礎設施與生態系,以推動創新、經濟成長與就業 在英國首相施凱爾與 NVIDIA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宣布合作三個月後, NVIDIA 與英國展示重大進展,將 AI 產業革命帶到全英國
- 創見推出工業級嵌入式鏡頭模組, 強化Edge AI與智慧應用
- 第14屆索尼創意科學大賞即日起至12/5免費報名 號召國小生和Sony「玩」出自己的未來世界!
- 宏碁Nitro VG250Q F3與Predator XB253Q F3電競螢幕上市 320Hz高刷新率親民價格 裝備升級好時機
- 預估2025年全球筆電出貨年增2.2%,東南亞產能持續擴張
- 史上交屋潮來襲!專家籲靠這招嚴防交屋糾紛
- APMIC 推出全新地端 AI 平台 PrivStation 助企業打造特化模型、強化隱私合規
- ADATA 推出 SD820 與 SC735 外接式固態硬碟 升級經典設計 輕巧且高速 強悍守護行動生活
- TikTok 吸引萬人參與「青少年守護星」活動, 社群自律公約同步全面升級,主動下架 99% 違規內容
- 擎發表 AI QuickSet WSL 在Windows下執行Linux AI Apps只在彈指之間
- 漸強實驗室發布「AI-First Communication Cloud」戰略藍圖 為終結工具、數據分散難題 首推三大 AI 平台串聯一站式解決方案
最多人點閱
- Microsoft Azure Certified for IoT 快速打造智慧物聯網
- SP廣穎電通將於德國2015 Embedded World展示全方位工控系列產品
- 英特爾舉辦亞洲區創新高峰會 促進台灣與全亞洲產業體系的創新發展
- IEM於台北國際電玩展熱血開打,購買Intel Core i5/i7處理器系列+SSD 750即得限量好禮
- 深根台灣成就萬物相聯 2015 ARM®新竹辦公室擴大營運暨亞洲第一座CPU設計中心開幕
- AMD發表全球首款GPU硬體虛擬化產品線
- PLEXTOR感恩節大回饋,M6V卡禮來雙重送!
- 希捷科技:2016年六大科技趨勢
- 台灣微軟與Lamigo聯手 應援總冠軍封王賽「Win for 10」!
- InWin 805 NVIDIA EDITION機殼爆紅,迎廣GeForce GTX特仕版機箱正式開賣!
- AMD獲選2015年道瓊永續性指數 連續14年榮獲此殊榮
- 微軟推出Office 2016 引領MOCO新世代 Office 2016 以全新特色打造工作新境界 隨時隨地 無所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