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絕妙搭配:WD Black SN750 NVMe SSD
文.圖/編輯部 2020-05-25 12:01:24
Western Digital在儲存空間領域來說可說是滿有口碑的代表之一了,旗下針對主流和高端玩家的藍標、黑標SSD更是玩家選購時的一大選擇,不過近年來說到Western Digital,勢必有許多玩家都對2018年推出的WD Black NVMe SSD印象深刻,標榜黑標頂級讀寫速度和穩定性。近期Western Digital再度針對黑標SSD推出WD Black SN750 NVMe SSD,並具備有散熱片與無散熱片兩種版本,確保玩家在感受速度快的同時,還能享有穩定的SSD效能表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WD Black SN750 NVMe SSD還提供EKWB時尚散熱片設計,可自定和加強遊戲裝置,同時協助維護峰值效能,確保玩家在高速讀寫的同時,也能享有穩定的SSD效能表現。當然,玩家也可以選擇無獨立散熱片的版本,在價格上可以擁有不錯的平衡。
最後,Western Digital也提供像是WD Black SSD Dashboard軟體供玩家輔助使用、最佳化效能,會停用SSD上的低電力模式功能,讓SSD在高壓的遊戲工作階段期間所有磁道柱面都全速運行,維持高速的穩定效能。
●廠商名稱:Western Digital
●產品名稱:WD Black SN750 NVMe SSD
●官網:https://www.westerndigital.com/zh-tw/products/internal-drives/wd-black-sn750-nvme-ssd
●賣場:https://pse.is/RB2ZK
●市售價:
-無散熱片版本 250GB新台幣2,250元,500GB新台幣3,750元 ,1TB新台幣6,790元,2TB新台幣17,490元
-有散熱片版本 500GB新台幣4,190元 ,1TB新台幣7,450元,2TB新台幣18,150元
●代理商:捷元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獨立散熱片加持
WD Black SN750 NVMe SSD和前一代產品相同,都採用TLC架構,確保速度和穩定性,容量空間的部分則是提供250GB到2TB的容量選擇,尤其2TB版本更是現階段居家工作期間最適合的大容量SSD選擇。至於硬體部分,主控晶片是採用自家SanDisk控制器,也同樣是64層3D TLC NAND Flash,官方提供的讀寫速度分別達到3470 / 3000 MB/s,比前一代產品更快一些,在現階段PCIe 3.0 x4介面中可說是速度上的佼佼者。MTTF達到1750萬小時,Western Digital也另外提供五年保固,確保玩家長時間能夠安心使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WD Black SN750 NVMe SSD還提供EKWB時尚散熱片設計,可自定和加強遊戲裝置,同時協助維護峰值效能,確保玩家在高速讀寫的同時,也能享有穩定的SSD效能表現。當然,玩家也可以選擇無獨立散熱片的版本,在價格上可以擁有不錯的平衡。
最後,Western Digital也提供像是WD Black SSD Dashboard軟體供玩家輔助使用、最佳化效能,會停用SSD上的低電力模式功能,讓SSD在高壓的遊戲工作階段期間所有磁道柱面都全速運行,維持高速的穩定效能。
只有快還不夠、還要更穩定
WD Black SN750 NVMe SSD這一次在速度上對比前一代產品有所提升,雖然內部硬體規格基本上來說相同,但在外觀上又額外推出了搭載EKWB散熱片版本,讓玩家在擁有高速的同時,也能確保整體的穩定性,再者,容量選擇方面也提供最大2TB的版本,在現階段防疫期間玩家們都宅在家工作的當下,WD Black SN750 NVMe SSD高效能表現並兼具大容量的版本,仍是訴求效能表現的玩家比較合適的採購對象。●廠商名稱:Western Digital
●產品名稱:WD Black SN750 NVMe SSD
●官網:https://www.westerndigital.com/zh-tw/products/internal-drives/wd-black-sn750-nvme-ssd
●賣場:https://pse.is/RB2ZK
●市售價:
-無散熱片版本 250GB新台幣2,250元,500GB新台幣3,750元 ,1TB新台幣6,790元,2TB新台幣17,490元
-有散熱片版本 500GB新台幣4,190元 ,1TB新台幣7,450元,2TB新台幣18,150元
●代理商:捷元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藏身於凡間的貴族龍王,MSI MEG B550 UNIFY主機板開箱評測
- 不再被單一連接埠受限,j5create JCD612 7合1多功能擴充集線器開箱
- 大顯卡也照吃不誤、專為挑戰極限而生,ROG Z11 ITX電競級機殼開箱DIY
- 至尊級王者的視覺體驗,AORUS FI27Q-X電競螢幕開箱動眼看
- 360度零死角,辦公、家用兩相宜,j5create JVCU360 360°全景視訊會議攝影機動手玩
- 專注質感與效能、為極速而生,WD My Passport SSD 1TB外接式SSD開箱體驗
- 4000Hz極速反應、雙滾輪豐富功能,Corsair K100 RGB機械式電競鍵盤開箱
- 螢幕殘影分身術的終結者,地表最高更新率ASUS ROG Swift 360Hz PG259QNR電競螢幕開箱!
- 10Gbps高速傳輸,j5create JCD375 擴充集線器開箱
- 世上最輕盈的4K OLED翻轉筆電—如北極星般美麗的ASUS ZenBook Flip S開箱翻屏體驗
- 240Hz極速IPS、Intel 10代與RTX 2070加持,MSI GE66 Raider Dragonshield Limited Edition宇宙龍盾戰艦正式降臨!
- 重新定位2.5吋SSD系列極速效能,TEAMGROUP十銓CX2/EX2 SSD開箱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
- PHILIPS 276E8VJSB/96顯示器實機開箱, 史上最超值27吋4K級IPS面板極細窄邊框螢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