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r Peripherals / 電腦週邊

2019夏季30隻電競滑鼠採購指南,教你如何挑電競滑鼠、看懂專業名詞,一文搞定!【介紹篇】

文.圖/JC 2019-08-06 12:38:32
暑假快要過了!玩家們打game的時間快沒了!(先幫QQ一波~)當然啦!如果你是學生的話可能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啦XD!

言歸正傳,不管你是學生還是正在工作的辛苦上班族們,相信愛打電動的玩家們應該都入手了不少電競產品吧!前幾期小編幫大家介紹了電競筆電推薦、萬元電競顯示卡選擇以及電競螢幕的選購,這次將繼續延續電競的主題,並將主要想介紹的產品,延伸到電競周邊產品,也就是滑鼠、鍵盤等等,本期就先針對「電競滑鼠」來介紹囉!

本文除了會針對玩家們在挑選電競滑鼠時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做解答以外,另外也找了市面上30款電競滑鼠供玩家參考,相信其中一定會有符合玩家期待的產品喔!


電競滑鼠採購指南相關文章
(1)2019夏季30隻電競滑鼠採購指南,教你如何挑電競滑鼠、看懂專業名詞,一文搞定!【介紹篇】(本篇)
(2)2019夏季30隻電競滑鼠採購指南,教你如何挑電競滑鼠、看懂專業名詞,一文搞定!【測試篇】

電競滑鼠怎麼挑?

那麼電競滑鼠到底要怎麼挑?市面上的電競滑鼠百百款,有入門的、高階的、有線的、無線的,再加上每次在挑電競滑鼠的時候,總是會聽到一大堆像是超高DPI、1,000Hz反應速率、G力等專有名詞,相信初次打算踏入電競滑鼠世界的玩家們肯定「霧煞煞」,不懂其中的關鍵所在。

滑鼠就滑鼠,為什麼還有「電競」滑鼠?
在了解電競滑鼠的相關名詞之前,且聽小編快速說明一下什麼樣的滑鼠可以被稱作「電競滑鼠」。

電競滑鼠這個名詞的興起主要來自電競文化的逐漸蓬勃,且伴隨著多項電競大賽陸續舉辦,以及熱門的競技遊戲如《英雄聯盟》、《要塞英雄》、《絕地求生》等遊戲的高人氣,帶動多不少知名遊戲實況主、電競比賽選手使用的電腦周邊配備受到粉絲們的注意,也就連帶使得周邊廠商開始推出以「電競」掛名為主的電腦周邊配備,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電競滑鼠。

電競比賽的興起,專業比賽選手使用的周邊配備引起粉絲注意,因此,電競周邊產品紛紛推出。


具備什麼樣的規格才得以稱作電競滑鼠,目前市場上沒有人定義過,不過小編綜合市面上多款電競滑鼠所具備的規格來看,可以找到幾項重點特色。當然啦!小編也不會說身為電競滑鼠就一定得具備這些要素,這還得取決於滑鼠廠商的市場定位,畢竟「電競市場」目前來說是一個很熱門的電腦周邊市場。一個所謂的高階滑鼠如果同樣都具備上述所有功能,但廠商將其設定在單純的高階滑鼠的話,對於電競玩家們來說,也未必就不會選擇該滑鼠作為遊戲使用,這點就必須延伸到後文會提到的手感和個人喜好問題了,這邊只是單純的先以客觀的條件來做認定。

電競滑鼠和一般文書日常使用的滑鼠,在外型上有非常強烈的不同。一般滑鼠(圖左)外型比較中規中矩,而電競滑鼠(圖右)外型設計往往較陽剛硬派。


電競滑鼠常見的特色:燈效、低延遲、高反應率
具備RGB燈效這件事情,無論是在電腦還是筆電上,幾乎只要是主打電競的產品,就一定要有發光功能,而電競滑鼠當然也不例外。因此,電競滑鼠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多半具備了RGB燈效!此外,電競滑鼠在外觀設計上,多半會走比較「硬派」(Hardcore)的設計風格,而且滑鼠配色上,大多數也會以「黑色」(Black)作為最主要的選擇。

再者,就單純的規格層面來說,電競滑鼠都會強調其低延遲(Low latency)、高反應速率(Response rate)或回報率(Polling rate)的表現,前者常見的數字是僅1ms (毫秒)的反應時間,而後者常見的則是1,000Hz (赫茲)這樣的方式來表達。

此外,電競滑鼠也會提供高範圍可調整的DPI (Dots per inch,每英吋的點數) 設定,最低數字可以達到200 DPI,最高可以達到12,000 DPI、甚至16,000 DPI都有。

最後一個特點,就是除了基本的滑鼠左右鍵和滾輪以外,多半還會具備至少兩顆可自定義功能的按鍵,通常這些可以稱之為Macro Key (巨集鍵),部分針對特定遊戲如射擊遊戲的電競滑鼠,甚至還會額外提供獨立的所謂「狙擊鍵」供玩家使用。

電競滑鼠多半強調具有RGB燈效、高DPI和多種自定義功能,且外型設計上也會較硬派。

部分電競滑鼠除了外型上多有著墨以外,針對玩家手感的問題,也會提供不同的選項 (如砝碼調整重量等方法),提供更多玩家客製化的空間。


以上就是目前市面上作為電競滑鼠常見的幾項重點特色,相信如果有稍微觀察一下電競滑鼠是什麼來頭的玩家們,就能馬上了解到其中的關鍵。不過對於初次踏入這塊領域的新手來說,光是這四項特點也有可能如原文書一樣困難,因此,且聽小編解釋一下前面所提到的種種關鍵名詞,以及其他選購電競滑鼠前須注意的事項吧!

電競滑鼠常見的名詞解釋

當玩家要購買電競滑鼠時,常常會看到廠商強調自己的滑鼠具備多快的回報速率和低反應時間、DPI數字破萬等關鍵名詞,這些名詞代表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

滑鼠回報率:125Hz?500Hz?1000Hz?
首先「回報率」(Polling Rate)一般來說指的是滑鼠內建的微型控制單元(Micro Control Unit,MCU)傳送給電腦訊號的資料傳輸頻率,其單位為Hz,比較好的電競滑鼠可以在多種不同的回報率中做切換,如125Hz、500Hz、1000Hz,「回報率125Hz」可以簡單理解為MCU每8毫秒(ms)向電腦傳送一次數據(8ms代表千分之8秒,1000 ÷ 8 = 125這樣的算法所得之),以此類推的話,500Hz就代表2ms傳送一次、1000Hz代表1ms傳送一次,這就是所謂的回報率。理論上來說回報頻率越高,每次傳送數據的間隔時間越短,滑鼠MCU對於玩家動作的反應也就越快,從而降低操作的反應時間延遲。

市面上的電競滑鼠主要都主打具備1000Hz滑鼠回報率,也就是具備僅1ms的反應時間,這點對於射擊遊戲玩家們來說尤其重要,但這個數據也未必就代表滑鼠一定能完全不掉幀(Frame Per Second,FPS),不掉幀對於玩家們來說才是真正要考量的。其他遊戲如RPG角色扮演類的話較不至於,但對射擊遊戲玩家們來說,頻繁的使用滑鼠轉換畫面獲得更多視野是必須的,尤其部分遊戲在射擊時更是需要使用滑鼠下滑壓槍(開槍射擊時視角會因模擬後座力的緣故逐漸向上移動),這時如果滑鼠出現掉幀的狀況,就會出現Lag卡頓問題,也就是為什麼明明看畫面FPS顯示是144,但你還是覺得卡卡的。

不過,這點如果玩家的電腦主機是高階硬體規格配備的話,1000Hz滑鼠雖然偶爾還是可能會掉幀,但產生的問題幾乎微乎其微,但如果是中低階電腦的話,這時掉幀就反而會影響遊戲體驗了。另外,對於500Hz的電競滑鼠來說,如果玩家電腦是中低階規格,那麼也不會有掉幀的問題,這兩個狀況的差異在DPI滑鼠靈敏度的差異,雖然影響不大,但實際上來說,1000Hz的電競滑鼠其靈敏度會比500Hz略快,所以雖然同樣是中低階電腦,但這時使用1000Hz的滑鼠時,滑鼠要的電腦給不起,反而才容易會有掉幀狀況。

職業電競選手在選擇電競滑鼠時,多半會在500Hz和1000Hz之間做考量,小編建議是如果玩家家中的電腦硬體規格在中低階的話,那麼選擇500Hz的電競滑鼠比較能提供穩定的操作;若是高階硬體的話,就可以考慮1000Hz回報速率的電競滑鼠了。就小編個人的操作體驗來說,如果玩家以前就已經是使用1000Hz電競滑鼠,若要根據電腦硬規格來調整滑鼠回報率(部分品牌可藉由軟體調整)至500Hz的話,在遊玩射擊遊戲時,因手部肌肉已習慣DPI數值帶來的操作手感,因此是不會影響操作體驗的,除非換到250Hz或125Hz的回報率,才有可能影響。

DPI越高越好?其實看個人
電競滑鼠另一個常被廠商提及的名詞叫做DPI,最簡單的理解是它代表滑鼠的靈敏度,其全名為「Dots Per Inch」,字面意思代表每1吋裡有多少可輸出或顯示的點,這算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名詞,但其實還有另一個更專業的說法叫做「CPI」(Counts Per Inch),也就是滑鼠每移動1吋(約25.4mm),內建感應器採樣的解析度(Resolution)能力,換句話說,也就是滑鼠移動1吋所能辨識出的點,CPI數值越高、表示在同一距離內可辨識的點更多,也越能貼近玩家操作滑鼠的真實移動軌跡。而剛才的DPI其實也是類似的道理,可理解為滑鼠移動1吋,游標在螢幕上就移動多少個點,兩者就概念上來說殊途同歸,但為了統一和方便理解,小編本文使用的名稱都將以DPI為主。

DPI簡單來說,可理解為滑鼠在螢幕上的速度,數值越高、速度越快。電競滑鼠多半可以藉由各家廠商的軟體自行設定DPI數值。


舉例來說!在Windows作業系統自定的滑鼠速度設定畫面裡,關閉滑鼠加速之後,採400 DPI的電競滑鼠在滑鼠墊上移動1吋,滑鼠游標就會在畫面上移動400個像素,以此類推,DPI越高、滑鼠游標的像素數越大、游標移動的距離也就越遠,因此高DPI滑鼠可讓玩家用較省力的方式游標。那麼這麼說來,不就DPI越高就一定越猛?答案是:未必。

在Windows作業系統下,系統有預設的滑鼠速度以及滑鼠加速功能。


決定玩家選擇使用DPI高低與否的關鍵因素,最基本的分水嶺在於:你玩的遊戲類別,是射擊遊戲?還是別種類型遊戲?DPI數字越高雖然可以讓玩家和滑鼠都在較省力的情況下快速在螢幕上移動,這在做細部動作微調時便會十分困難,尤其在射擊遊戲中開啟狙擊鏡時更加明顯,當距離遠時,畫面上的敵人人頭甚至可能只有一個像素點的大小,這時候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就有可能是擊殺與否的生存差別,高DPI滑鼠在這時會非常難以精準操作,當然玩家們是可以藉由遊戲內的靈敏度設定或是部分滑鼠專屬的DPI切換鍵快速調整,但多數時候,射擊遊戲的玩家多半不會使用高DPI的電競滑鼠,反倒是愛玩像是《世紀帝國》、《星海爭霸》這類即時策略遊戲(Real Time Strategy,RTS)的玩家會比較喜歡高DPI滑鼠,因為要用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所有指令。

在玩像是《絕對武力》這樣的射擊遊戲時,滑鼠的DPI數值低一點,一般來說能夠提供較精準的操縱。


所以說到底,高DPI一定越好嗎?其實未必,要看個人,在目前Full HD (1920 x 1080)解析度還是主流的情況下來說,其實1600 DPI做為一般操作就已經綽綽有餘,除非玩家使用更高解析度來玩的話,這時高DPI的滑鼠在畫面移動上才會比較吃香,這時候要拿來玩遊戲的話,才有可能需要選購高DPI數值的電競滑鼠。因此,玩家在選擇電競滑鼠的時候,也不用一定要追求市面上具備最高DPI數值的滑鼠囉!有高DPI的選項很好,代表玩家可以根據不同遊戲類型或工作環境做切換,但也不要太過於執著。

說到這裡,小編也要再進一步補充一下射擊遊戲玩家的偏好細分,剛才說射擊遊戲玩家偏好低DPI的電競滑鼠,這類玩家的滑鼠DPI數值設定普遍落在400或是800,這類玩家很擅長做精準的槍枝單點操作和狙擊射擊,因為他們很了解滑鼠移動多少距離後,會在畫面上移動多大的視野,這樣的直覺反應已經深深烙印在它們的手部肌肉中,但低DPI數值滑鼠的缺點就是,如果要移動大範圍視野時,手部的移動距離就會比較大,因此往往會看到它們在做360度或180度視野旋轉、甚至極限壓槍射擊時,是利用整隻手臂大幅度往下移動來穩定視角的,多數的職業電競選手多半都是低DPI電競滑鼠的愛好者,但也是有熱愛高DPI滑鼠操作的玩家喔!

DPI vs. IPS!
了解完DPI的概念以後,接下來要了解IPS (Inch Per Second),也就是每秒可移動的英吋數,這是電競滑鼠感測器可準確追蹤滑鼠動作的最大識別速度值,如果玩家移動滑鼠的速度超過這個數值速度的話,滑鼠內建的感測器就會無法辨識,也就可能會出現跳幀的問題,操作變得不靈敏,因此,如果是玩要頻繁快速移動滑鼠的遊戲如射擊遊戲的話,IPS數值高低就非常重要了。

小編快速離題一下,相信文走至此眼尖的玩家們一定注意到很多電競滑鼠的重要規格都會以射擊遊戲作為一個主要根據,或者很常會針對射擊遊戲來設計滑鼠,這主要是因為「電競」比賽,主要都以射擊遊戲或MOBA競技遊戲作為主要比賽項目,不過後者雖然同樣也是大宗的電競賽事類型,但相對對於射擊遊戲來說,MOBA類電競滑鼠對於滑鼠精準度、DPI快速切換、甚至所謂的狙擊鍵不會特別要求,因此,從最早的《絕對武力》、到近期的《絕地求生》、《Apex英雄》等等,射擊遊戲對於滑鼠的操作比其他所有類型的遊戲都還要更加要求,因此,通常能夠把射擊遊戲用的滑鼠做好,這個電競滑鼠就能拿來玩大多數類型的遊戲了。

言歸正傳,IPS的高低在射擊遊戲中非常重要,這點尤其對於愛好使用低DPI電競滑鼠的射擊遊戲玩家們來說尤其重要(且剛才也提到電競玩家多半喜好低DPI滑鼠),因為在DPI靈敏度較低的情況下,手需要移動很大的距離才能獲得畫面上的視角移動,也因此手拿滑鼠移動的速度通常會很快,如果IPS太低的話將不敷使用,就這點來說的話,玩家在選購電競滑鼠時,盡量選擇IPS數值高的電競滑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PS和滑鼠接觸的表面材質有關,不同類型的滑鼠墊或是桌面材質都會影響IPS值,例如像是在一般辦公桌表面使用,或是搭配專屬的滑鼠墊時,操作起來就會有明顯的差距,甚至滑鼠即便移動相同距離,但游標並未如此,因此,玩家們也必須考量自己將會使用的滑鼠墊材質、甚至沒滑鼠墊的話,電腦桌面材質也要考慮進去。

加速度和DPI、IPS為鐵三角
最後一個常見的名詞是可承受加速度,其單位為G,也就是滑鼠感測器能準確追蹤到的加速度,滑鼠突然的啟動或滑動,需要有30~50G的加速度追蹤才能確保準確率,目前市面上的高階電競滑鼠主要都主打具備50G的加速度,可應付玩家手部快速移動滑鼠時的承受力,仍然提供準確的操作。

加速度、DPI和IPS三者是電競滑鼠的鐵三角規格,三者之間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其中只要任何一項數值偏高、但其他規格並未因此自動調整的話,就有可能影響玩家的操作,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用低靈敏度(DPI 400)玩射擊遊戲時,因為要在一瞬間將視野迴轉180度開槍打位於後方的敵人,但卻因滑鼠的IPS數值不夠、或是可承受的加速度不夠,導致滑鼠在畫面上出現掉幀、卡頓的狀況時,就是生死一瞬間的差別。

滑鼠種類百百款,哪個才適合

滑鼠自從1968年其原型誕生、到當年年底世界第一款滑鼠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誕生到現在,已經擁有超過50年的歷史,至今也有多種不同類型的滑鼠在市面上充斥著,主要常見的有機械滑鼠、光學滑鼠、雷射滑鼠、藍光滑鼠以及觸控滑鼠等等,就電競滑鼠來說,目前常見的類型主要是光學滑鼠和雷射滑鼠兩種,另外還有近年來逐漸興起的無線滑鼠,後文另外介紹,先來看看常見的電競滑鼠類型吧!

光學滑鼠最常見
光學滑鼠主要是利用滑鼠內部的LED發光二極體發出可見光,經過滑鼠內建的晶片和感測器掃描比對桌面物體表面粗糙度產生的陰影變化,藉此計算出滑鼠移動的方向、距離和速度,這種滑鼠類型是目前市面上電競滑鼠最常採用的。光學滑鼠目前在高階電競滑鼠上多半都是採用PMW3366這顆光學感應器,也有少數電競滑鼠廠商是採用自行研發感應器。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電競滑鼠主要都是以光學滑鼠為大宗。


光學滑鼠因為其運作原理的關係,其缺點也相對明顯,也就是如果是在某些光滑表面像是金屬、大理石、磁磚、玻璃等較平的表面時,就有可能出現滑鼠游標飄飄的、不穩定的狀況產生,這也就是為什麼通常光學滑鼠多半會讓玩家搭配滑鼠墊購買的緣故。

雷射滑鼠靈敏度很高
雷射滑鼠其實也算是光學滑鼠的一種,但它將裡面的LED改為LD(Laser Diode)雷射二極體,雷射光能夠直接反射表面細節,不用再藉由陰影辨識,因此其表面辨識能力相對於光學滑鼠提升不少,也就是雷射滑鼠的操作流暢度會優於光學滑鼠,同時也能在任何可反射的表面上使用。此外,因為雷射光的光束發散不會隨距離減弱,因此也讓其耗電量降低,所以如果是無線雷射滑鼠的話,它的電池壽命會比較高。

MSI的DS200電競滑鼠就是採雷射滑鼠,它的操作流暢度很不錯,也可以在多數可反射的表面上使用。


然而,它的缺點就是雷射滑鼠雖然操作準確,但也非常敏感,只要些微動到滑鼠或輕微移動就會有明顯的游標移動,因此對於不習慣這麼靈敏的玩家來說需要適應。

藍光滑鼠玻璃也能用
藍光滑鼠的出現最主要是由微軟推出其自家的BlueTrack技術,它的優點是比現有的光學、雷射技術辨識能力更強,幾乎可以在任何材質的表面上使用。藍光技術的原理是利用波長較短的藍光LED光源,提高表面的可辨識性,再經過平行鏡面的大範圍光線,讓感應面積比起雷射技術更大,這也使得藍光技術能達到在任何表面上使用的技術。

藍光滑鼠主要是微軟所推出,其高階滑鼠主要都採用藍光技術,幾乎可以在任何平面上使用是其最大優點。


其實如果我們回顧過往的滑鼠技術來看,最早的機械滑鼠因為使用滾輪的關係,容易因累積灰塵和污垢導致不靈敏,因此最後被紅光的光學滑鼠取代,但它的缺點就是這類滑鼠又必須要有優秀的滑鼠墊搭配,才會有雷射滑鼠的出現,雷射滑鼠提高精確度和可用的範圍,但仍然不夠完美,其適用的表面依舊限制了行動使用者,而藍光滑鼠的出現便解決了這一點。

藍光滑鼠的精密準確度,相對來說就不一定會像光學或雷射一樣這麼準確了,至少就現階段來說,藍光滑鼠尚無法完全達到和光學滑鼠、雷射滑鼠相同的靈敏操作,而微軟推出的藍光滑鼠的款式,主要也是針對一般日常使用的滑鼠而來,並非電競導向。因此想要追求極限電競體驗的玩家的話,藍光滑鼠不一定是您最佳的選擇,也許選擇光學或雷射滑鼠,搭配好滑鼠墊,會是目前比較好的選擇。

擺脫空間限制、無線勝有線?

說到滑鼠的類型,其實現在除了滑鼠本身採用的類型以外,另一個最常被玩家拿來討論的一點就是,到底無線滑鼠好、還是有線滑鼠好?小編這裡並不會完全推薦玩家一定要選擇哪一種,只是單純介紹兩者的差異。

延遲和續航是最大考量
其實無線滑鼠(甚至無線鍵盤)為玩家在操作上帶來的最大優勢,就是能減少桌面上干擾滑鼠體驗的擾人線材,部分線材若材質使用不當,甚至可能會因此造成滑鼠移動時給人卡卡的感覺,使用無線滑鼠的話就可以完全避免這個問題。但傳統上一般玩家對於無線滑鼠的迷思和疑慮最主要有兩大考量,一是延遲問題、二是電池續航力問題。

先說延遲問題,無線滑鼠現階段來說主要都是以2.4GHz頻段搭配接收器或藍牙直接連線的方式,而電競滑鼠則是以前者2.4GHz無線的為主流,這是因為藍牙無線連結的方式並不穩定,且延遲更大。就理論上來看,無線電競滑鼠不管再怎麼樣強調降低信號延遲,甚至毫無延遲的可能,但畢竟仍然是隔空傳輸,多半都還是會給人「感覺就有延遲」的印象,不過隨著目前各大電競滑鼠廠商技術的進步,其實這一點就小編個人使用一年多的情況下來來看,延遲的問題已經減少許多,甚至達到幾乎感覺不到有延遲的問題。

常見的無線電競滑鼠主要都以2.4GHz頻段搭配USB接收器或使用藍牙進行連線,不過後者容易有延遲或斷線的問題,因此如果要玩無線電競滑鼠的話,較推薦2.4GHz頻段的連接方式。


其實就現階段各家電競品牌推出的無線電競滑鼠來說,玩家們普遍較擔心的延遲問題已經逐漸克服,小編藉由Mouse Test測試軟體進行反應時間和回報率的測試,觀察有線和無線電競滑鼠的數據落點報告中發現,兩者在相同的操作模式下,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測試是以400 DPI的低靈敏的進行測試。

這張圖是有線電競滑鼠的反應時間(圖左)和回報速率的平均落點分析表。


這張圖則是無線電競滑鼠的落點分析,可以看到和有線滑鼠間的差異並不大。


另一個讓玩家們覺得無線滑鼠困擾人的因素,在於「電池續航力」的表現,因為通常許多玩家一玩起遊戲就是幾個小時以上,且滑鼠一直動,電力消耗很快。這點其實才是小編認為無線電競滑鼠首要需改變的技術,目前多數的電競滑鼠廠商都強調其無線電競滑鼠的續航力表現,儘管其電池續航力表現再好,也都會面臨電池沒電需要重新接線充電的問題,這點就有可能會讓使用無線電競滑鼠的玩家意願降低。

無線電競滑鼠最常讓人困擾的就是電池續航力問題,部分電競滑鼠選擇使用雙模形式解決,滑鼠沒電時接上可拆卸式連接線充電使用。另一種則是直接使用一般乾電池,不過這麼做的缺點是容易增加重量。


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一個是等待日後的電池能力能夠進一步提升,另一個就是目前部分電競滑鼠廠商正在走的道路:充電滑鼠墊,也就是讓無線電競滑鼠內建無線充電的功能,只要將滑鼠放在該充電滑鼠墊上,就能保證滑鼠隨時處在充電的狀態,也就能完全解決電池續航力的問題。不過,這麼做的缺點就是,該充電滑鼠墊需要使用有線連接線材和電腦相連,玩家依然「間接」在使用「有線電競滑鼠」,只是已經沒有線材卡卡的感覺而已。

外觀用料決定手感

接下來的介紹部分就比較主觀了,當電競滑鼠發展到一個極限以後,各家廠牌使用的內部硬體規格數值就大同小異,這時對玩家來說,最重要的反倒不是誰的硬體最強(可能要比價格啦XD!),而是誰的手感最好。

塑料材質最常見
電競滑鼠手感的考量可以分很多層面,首先是滑鼠機身材質的使用,這類型包含常見的ABS、PP或PE塑膠材質,或者也有使用金屬機身製作的,前者的優勢是相對較便宜,而且滑鼠的重量也可以控制的比較輕巧;後者的優點則是滑鼠看起來會非常有質感,不過重量也會比較重。

一般來說,電競滑鼠最常採用的就是塑料的材質,部分滑鼠會在手抓的位置有設置防滑設計,雖然滑鼠輕能夠提供反應快速的優勢,但也會有提供額外加砝碼的功能。


止滑塗層或黏貼墊
電競滑鼠除了本身的使用材質以外,同時會在其上方塗上止滑塗層或使用黏貼墊,提供手握部分的摩擦力,因為滑鼠如果太滑、不好掌握的話,在玩遊戲時也是一種困擾。常見的止滑塗層很多,不過每一種都各有優缺點,且手感也不盡相同,玩家在購買前建議還是要親自握過才知道喔!

第一種材質是親膚或類皮革材質,這類材質的優點是如果做得很好的話,即便流手汗也還是滿好掌握的,可是這類材質的缺點就是,一旦經過兩三年的使用後就容易變質,甚至出現溶解現象,手感會變黏,反而不好使用。

親膚材質的手感極佳,不過缺點是如果時間久了較少使用的話,表面容易產生變質、手感變黏的問題。


另一種常見的是磨砂或是使用矽膠,磨砂的材質效果還不錯,除了止滑以外也兼具防手汗的功能。矽膠的話優點是能夠抗腐蝕,會比一般親膚的材質耐用的多,不過用久了以後,依照玩家的使用情況,還是有可能會出現磨損或變質的情況。

使用矽膠防滑墊的好處是能夠抗腐蝕,如果時常在使用的話,會比其他常見的親膚材質耐久。


最後一種就是橡膠材質,其優點是要磨壞並不容易,不過長時間使用後還是會有變質的問題,它本身不耐油質,但我們的手卻天生會分泌不少油質,所以使用久了以後,橡膠材質的部分也會變得手感不佳。

手感好不好很主觀
雖然說電競滑鼠本身在各部件上使用的材料會很大程度的影響滑鼠本身的手感,不過說到底滑鼠手感好不好還是玩家本身的主觀考量因素居多,小編也提供幾個手感選擇的考量點,讓玩家在購買之前可以仔細觀察。

首先就是滑鼠本身是否為左右手通用,不是說單純右手(或左手)使用的電競滑鼠就一定不好,只是不能期待所有電競玩家都一定是右撇子,所以許多電競滑鼠會強調「左右手通用」,如果本身是左撇子玩家的話,就可以針對這類滑鼠去選擇。另外,部分高階的電競滑鼠具備模組化的功能按鍵,除了本身就是左右手通用的以外,也能讓玩家自行將原本位於滑鼠左側拇指使用的功能鍵自己轉換到右側上方,以便讓左撇子玩家更好使用。

每個人握滑鼠的姿勢都不盡相同,有些玩家跟小編一樣習慣三指在握、有些則是兩指握。


又有些玩家喜歡手指懸空抓住滑鼠、也有玩家喜歡手掌盡量貼合滑鼠,因此,適合每個玩家對於滑鼠手感的要求都不一樣。


另外要考量的因素就是滑鼠本身的體積大小和重量,尤其體積大小這一點很重要,如果玩家的手掌本身並不大,那麼買到太大的電競滑鼠時,單手難以掌握的情況下,反而會讓整體的操作變得困難,不同的電競滑鼠廠牌喜歡走不一樣的滑鼠大小,玩家在購買前可以多方觀察。

滑鼠重量部分要考量的原因是,滑鼠越輕代表在低靈敏度下,越容易被瞬間快速的移動,這時滑鼠如果本身IPS或最大承受力不夠的話,就有可能產生跟不上玩家操控的問題。這問題在高階的電競滑鼠上是很容易解決的,雖然高階電競滑鼠多半會追求輕巧的體積,但它們有些會提供額外砝碼的選項,讓玩家可以自行安裝在滑鼠內部,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滑鼠重量。至於如果是中階入門型滑鼠的話,同樣的,玩家在選購前要先找到適合自己手感的滑鼠重量和大小喔!

部分電競滑鼠會提供增加砝碼的設計,讓玩家可以進一步客製化手感。


電競滑鼠使用平面材質影響穩定性

前文有提到,目前市面上的電競滑鼠多半是以光學滑鼠為主,也就是說,它們通常都需要專屬的滑鼠墊才能最大化發揮其功效,這時候玩家電腦桌所使用的材質對於滑鼠本身的穩定性就有極大的影響,玩家是使用單純的桌面直接用呢、還是用專門的滑鼠墊使用,這些都會影響電競滑鼠的穩定度,有些時候不是買來的電競滑鼠不好用,而是沒有提供適合的表面給它搭配使用。

滑鼠墊材質影響最大
影響電競滑鼠穩定性的關鍵,最主要是在「做為」滑鼠墊的材質選用,這裡要強調「做為」的原因在,有些休閒玩家對於滑鼠的操作表面要求並不這麼高,它們或許只是單純的玩玩遊戲就好,就直接使用一般辦公桌的桌面做為使用滑鼠的平台,這麼做其實也並無不可,如果只是玩玩一般的休閒小遊戲時或者甚至只是角色扮演類這種節奏較慢的遊戲時還無所謂,但如果是玩射擊遊戲時,一般辦公桌桌面普遍材質設計較滑,光學滑鼠對於該材質的摩擦力不夠時,很容易出現游標亂飄、飄過頭的問題,這在射擊遊戲這類要求精準操控的遊戲來說是很要不得的,因為滑鼠墊材質的選擇不好,導致「飄槍」最冤枉。

布面材質最常見
因此滑鼠墊材質的選擇最重要,常見的滑鼠墊有很多種,像是布面材質、玻璃/金屬材質或是混和材質等等,但最常見且小編最推薦的還是布面材質為主。布面材質滑鼠墊的主體主要是用極細密的布料附著在一橡膠上所構成,接觸桌面的那一面會使用鋸齒星形橡膠來增加防滑的功能,這類滑鼠墊拿來應付大部分的電競滑鼠都是綽綽有餘,而且也會是多數玩家最習慣的選擇之一。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類布面材質滑鼠墊有些還會在上方塗上特殊材質或塗層,以增加其光滑度,當電競滑鼠DPI又設定太高時,這時候就有可能會出現掉幀的狀況喔!

常見的滑鼠墊有很多種,像是布面材質、玻璃/金屬材質或是混和材質等等,但最常見且小編最推薦的還是布面材質為主。圖為Plextor推出的限量滑鼠墊M9Pe。


至於玻璃或者金屬材質的滑鼠墊也不是說不好,其實有些玩家們心中認定的高階滑鼠墊就應該是以這樣的材質來設計,其優點是極為順滑,當滑鼠在上面使用時的體驗是很優秀的。不過這類滑鼠墊的缺點(以現階段電競滑鼠主要還是以光學滑鼠為主的前提下),該類型滑鼠墊若本身針對反射效果做的不完美的話,就有可能會讓光學滑鼠出現掉幀的狀況,有時候甚至有可能讓滑鼠完全沒辦法移動。而且要注意的一點是,因為其材質硬度是比電競滑鼠本身還要硬的(除非滑鼠也是金屬材質設計啦~),因此在使用這樣的滑鼠墊時,對於電競滑鼠底部的磨損相對說也會比較大。

各家電競軟體輔助體驗

最後要來提一下,只要是電競滑鼠的話,多半其廠商都會提供對應的軟體,搭配多種內部的設定功能,讓玩家可以進一步客製化。

RGB燈效調整
這當中最常見的功能調整就是燈效調整,正如本文一開始所提,RGB燈效是目前電競滑鼠普遍都會具備的特色之一,而其燈效控制也主要都是在軟體中設定,除了可以選擇多種顏色以外,也提供不同的燈效模式可以讓玩家自行選擇。

自訂功能和巨集
對於玩家來說,軟體最大的功用還是在於可以讓玩家自行設定電競滑鼠提供的功能鍵功能,大部分廠商也都會允許玩家自定義預設功能以外的選項,讓玩家可以根據不同的遊戲類型或工作環境快速切換。

除此之外,巨集也是軟體會提供的功能之一,巨集讓玩家可以預先設定多項指令,當設定完成以後,只要在遊戲中按下單一滑鼠按鍵後,就能在一瞬間完成預先設計好的指令功能。雖然巨集在許多大型的國際電競賽事中都是被禁止使用的,不過對於一般休閒玩家來說,巨集的功能主要還是提供玩家不管是在遊戲中、還是一般使用情境下更方便操作的選擇。

關於購買電競滑鼠之前需要注意的特色功能和名詞解釋就先到這邊囉!相信大家讀到這裡也累了,喝口水,再來看看下一篇關於30隻市售滑鼠的介紹和測試吧!


電競滑鼠採購指南相關文章
(1)2019夏季30隻電競滑鼠採購指南,教你如何挑電競滑鼠、看懂專業名詞,一文搞定!【介紹篇】(本篇)
(2)2019夏季30隻電競滑鼠採購指南,教你如何挑電競滑鼠、看懂專業名詞,一文搞定!【測試篇】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