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IY!業界新聞
Gartner:5G是連網自動駕駛汽車的重要關鍵技術,通訊服務供應商須參與自駕車的安全性設計
(本資訊由廠商提供,不代表PCDIY!立場) 2018-08-14 10:52:05
5G網路的效率將可能提升為現有4G網路的10倍以上,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分析,透過這樣全新層次的網路,未來通訊服務供應商 (CSP)可以在駕駛人身安全、資料處理與管理等領域與自動駕駛汽車(後簡稱自駕車)製造商合作,確保未來的市場商機。
自駕車系統與感測器將產生史無前例的大量資料。汽車OEM廠商將得以從中擷取有價值的資料,同時限制相關服務開通的成本。Gartner資深研究分析師Jonathan Davenport表示:「通訊服務供應商有機會成為OEM業者的策略合作夥伴,利用5G技術來解決自駕車OEM業者資料大幅成長的需求。」
到了2025年,自駕車每月上傳到雲端的車輛及感測器資料將超過1TB,遠高於2018年先進連網汽車的資料量(30GB)。Davenport指出:「為把握這個商機,通訊服務供應商須確保將5G納入未來車輛的設計當中,還有安全及網路連線,這些都是主要商機所在。」
5G網路也將提供自駕車乘客高品質的資通訊娛樂。Jonathan Davenport認為:「5G網路將使通訊服務供應商在安全、資料分析及娛樂方面成為強化汽車系統的重要夥伴。」
在5G標準化和開發過程持續進行的同時,幾家主要的通訊服務供應商正計劃在2018年和2019年部署初期的5G暫行標準(prestandard)服務。到了2020年,中國大陸、日本、南韓、澳洲、美國以及一小部分打先鋒的歐洲市場,都將在主要城市佈建5G服務。Gartner預期接下來三到五年,在這些地區使用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標準(5GNR) 的人口覆蓋率將達到95%以上。
就全球來看,這些率先導入5G的國家同時也佔整體汽車年銷量60%以上。由於同時在5G網路和汽車市場佔有領先地位,這些國家將持續成為自駕車設計、開發和生產的領導者;而這些先進5G市場的通訊服務供應商也將取得獨特地位,帶領OEM廠商的5G服務建立基礎的產業商業模式和作業方式。以汽車為主的5G服務可望在2021年以前上路,屆時無線連網模組OEM廠商將推出專為滿足汽車商業應用的穩健性需求而設計的5G模組。
洪岑維進一步指出:「更大的挑戰來自於5G經濟對台灣通訊服務供應商造成的影響。由於電信業者間激烈的價格競爭,許多廠商仍未完全從4G的投資中回本,而進入5G需要更高的資本支出,因此只有產業整合才能在市場中建構健康的5G生態系。」
最近幾件自駕車事故引發了負面媒體報導,反映出自駕車公共安全的重要性。這些事件也突顯了當業界試圖發展能保證提供安全效能高於人類的自駕車系統時,將會面臨諸多挑戰。
Jonathan Davenport解釋:「自駕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面臨系統無法立即導航的狀況,導致車輛與人之間必須換手,即停用自動駕駛模式,改由人類駕駛接手控制車輛—但換手並非任何時刻都可行。無法由人類駕駛接手時,有個可能的解決方案就是使用遙控駕駛。人類駕駛可接收規劃好的遙控式換手流程,或協助修復受困的自駕車。」
由人類遙控自駕車的做法要能安全執行,必須有5G網路提供可靠度及低延遲性。一旦啟動後,此技術能讓遠端技術人員來估自駕車提供的實況影片畫面和車況診斷,並從遠端以虛擬方式接手車輛的控制。
隨著自駕車的法規環境持續演進,主管機關可能會開始要求自駕車OEM廠商或營運商必須具備遠端操控的能力,以提升公共道路的安全。美國加州新創業者Phantom Auto正使用蜂巢式網路連線技術,開發自駕車的遠端操控解決方案。而瑞典卡車及巴士OEM業者Scania也已經與愛立信(Ericsson)合作,針對旗下的巴士進行5G遠端控制功能的測試。
通訊服務供應商必須現在就採取行動,確保5G納入自駕車設計流程的一部分,才能保證未來市場商機。OEM代工業者未來需要全方位的端對端資料解決方案,以簡化資料連線、儲存與分析管理。
Jonathan Davenport表示:「除了提供解決方案,通訊服務供應商必須為5G技術提供支援,讓它們成為實質的通訊標準。要達到這個目標最好的方法是透過支持各產業技術標準委員會,同時與地方政府合作促成先進使用案例的開發,例如大城市的交通管理。」
自駕車系統與感測器將產生史無前例的大量資料。汽車OEM廠商將得以從中擷取有價值的資料,同時限制相關服務開通的成本。Gartner資深研究分析師Jonathan Davenport表示:「通訊服務供應商有機會成為OEM業者的策略合作夥伴,利用5G技術來解決自駕車OEM業者資料大幅成長的需求。」
到了2025年,自駕車每月上傳到雲端的車輛及感測器資料將超過1TB,遠高於2018年先進連網汽車的資料量(30GB)。Davenport指出:「為把握這個商機,通訊服務供應商須確保將5G納入未來車輛的設計當中,還有安全及網路連線,這些都是主要商機所在。」
5G網路也將提供自駕車乘客高品質的資通訊娛樂。Jonathan Davenport認為:「5G網路將使通訊服務供應商在安全、資料分析及娛樂方面成為強化汽車系統的重要夥伴。」
在5G標準化和開發過程持續進行的同時,幾家主要的通訊服務供應商正計劃在2018年和2019年部署初期的5G暫行標準(prestandard)服務。到了2020年,中國大陸、日本、南韓、澳洲、美國以及一小部分打先鋒的歐洲市場,都將在主要城市佈建5G服務。Gartner預期接下來三到五年,在這些地區使用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標準(5GNR) 的人口覆蓋率將達到95%以上。
就全球來看,這些率先導入5G的國家同時也佔整體汽車年銷量60%以上。由於同時在5G網路和汽車市場佔有領先地位,這些國家將持續成為自駕車設計、開發和生產的領導者;而這些先進5G市場的通訊服務供應商也將取得獨特地位,帶領OEM廠商的5G服務建立基礎的產業商業模式和作業方式。以汽車為主的5G服務可望在2021年以前上路,屆時無線連網模組OEM廠商將推出專為滿足汽車商業應用的穩健性需求而設計的5G模組。
5G對台灣廠商的影響
Gartner物聯網及AI領域研究副總裁洪岑維(Mark Hung)分析:「台灣雖然沒有全球汽車製造商領導品牌,但技術和服務供應商應該以更寬闊的眼光來看待市場發展潛力。其他自主導航設備包含工業機器人、消費用無人機和運輸工具,同樣可以應用5G技術實現更快速度、更低延遲和更大可擴展性。」洪岑維進一步指出:「更大的挑戰來自於5G經濟對台灣通訊服務供應商造成的影響。由於電信業者間激烈的價格競爭,許多廠商仍未完全從4G的投資中回本,而進入5G需要更高的資本支出,因此只有產業整合才能在市場中建構健康的5G生態系。」
透過遠端遙控提升安全性
受到主管機關對自駕車安全效能的稽查,5G技術的擴展和自駕車安全性系統的強化將帶來更多商機。最近幾件自駕車事故引發了負面媒體報導,反映出自駕車公共安全的重要性。這些事件也突顯了當業界試圖發展能保證提供安全效能高於人類的自駕車系統時,將會面臨諸多挑戰。
Jonathan Davenport解釋:「自駕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面臨系統無法立即導航的狀況,導致車輛與人之間必須換手,即停用自動駕駛模式,改由人類駕駛接手控制車輛—但換手並非任何時刻都可行。無法由人類駕駛接手時,有個可能的解決方案就是使用遙控駕駛。人類駕駛可接收規劃好的遙控式換手流程,或協助修復受困的自駕車。」
由人類遙控自駕車的做法要能安全執行,必須有5G網路提供可靠度及低延遲性。一旦啟動後,此技術能讓遠端技術人員來估自駕車提供的實況影片畫面和車況診斷,並從遠端以虛擬方式接手車輛的控制。
隨著自駕車的法規環境持續演進,主管機關可能會開始要求自駕車OEM廠商或營運商必須具備遠端操控的能力,以提升公共道路的安全。美國加州新創業者Phantom Auto正使用蜂巢式網路連線技術,開發自駕車的遠端操控解決方案。而瑞典卡車及巴士OEM業者Scania也已經與愛立信(Ericsson)合作,針對旗下的巴士進行5G遠端控制功能的測試。
通訊服務供應商必須即刻行動
5G並不是一種現在就能完全部署的技術,Gartner預測未來五年它為自駕車帶來的好處將十分有限。不過Jonathan Davenport認為:「就設計上來說,自駕車無法僅依賴5G行動網路提供核心功能,必須使用多種技術來達成效能及安全設計上的目標。儘管如此,在處理自駕車及其使用者大量資料的安全、連線和娛樂等各種用途上,5G網路將扮演重要角色。」通訊服務供應商必須現在就採取行動,確保5G納入自駕車設計流程的一部分,才能保證未來市場商機。OEM代工業者未來需要全方位的端對端資料解決方案,以簡化資料連線、儲存與分析管理。
Jonathan Davenport表示:「除了提供解決方案,通訊服務供應商必須為5G技術提供支援,讓它們成為實質的通訊標準。要達到這個目標最好的方法是透過支持各產業技術標準委員會,同時與地方政府合作促成先進使用案例的開發,例如大城市的交通管理。」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廣穎電通行動固態硬碟DS72 再獲國際肯定 榮獲 2025 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 Hitachi Vantara推出全新資料管理軟體解決方案VSP 360,為用戶提供簡化且順暢的使用體驗
- 從經典到耀眼,全漢 FSP 再掀空冷白色風暴!
- 全機昇華!現役最美風扇全尺寸輸出! 喬思伯ZB120/240全系列台灣上市,滿版無限鏡衝擊!
- 橫掃CES、紅點、iF設計大獎!LG科技新品強勢登台 LG gram、Smart Monitor、CineBeam合體打造靈感實現所
- 「80 PLUS Ruby 紅寶石」最高等級認證97.8%轉換效率「12,000W 電源供應器」正式登場!「納微半導體 Navitas Semiconductor 」應用第三代半導體「GaNFast 氮化鎵功率晶片 與GeneSiC 溝槽輔助平面柵 碳化矽」技術,打造次世代「伺服器 電源供應器」解決方案
- 「納微半導體 Navitas Semiconductor 」推出「80 PLUS Ruby 紅寶石」最高等級認證「3,200W、4,500W、8,500W 電源供應器」解決方案,採用「GaNFast 氮化鎵功率晶片 與GeneSiC 溝槽輔助平面柵 碳化矽」技術,協助「AI Data Center 人工智慧資料中心」提高電源轉換效率 實現節能減碳!
- 「台達電子 DELTA」率先推出「80 PLUS Ruby 紅寶石」最高等級認證「5,500W電源供應器」,電源轉換效率最高達到「97.5%」
- 公私聯防,打詐進化! 趨勢科技攜手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正式啟動「全民防詐守護戰」,共築防詐防線 AI防詐達人三個月免費體驗、跨平台防詐宣導,提升民眾識詐力
- AI加持智聯商務未來 Lenovo全新ThinkPad系列引領高效與創新
- Red Hat 與 AMD 深化策略聯盟,為客戶拓展混合雲 AI 與虛擬化應用提供更多選擇
- D-Link友訊科技114年股東常會 聚焦核心優勢 持續推動智慧創新與永續發展
最多人點閱
- Microsoft Azure Certified for IoT 快速打造智慧物聯網
- SP廣穎電通將於德國2015 Embedded World展示全方位工控系列產品
- 英特爾舉辦亞洲區創新高峰會 促進台灣與全亞洲產業體系的創新發展
- IEM於台北國際電玩展熱血開打,購買Intel Core i5/i7處理器系列+SSD 750即得限量好禮
- 深根台灣成就萬物相聯 2015 ARM®新竹辦公室擴大營運暨亞洲第一座CPU設計中心開幕
- AMD發表全球首款GPU硬體虛擬化產品線
- AMD推出全球首款業界領先的32GB記憶體伺服器GPU 瞄準高效能運算
- AMD推出全新Catalyst 15.7驅動程式 讓AMD APU及GPU充分展現Windows®10直覺化體驗
- PLEXTOR感恩節大回饋,M6V卡禮來雙重送!
- 希捷科技:2016年六大科技趨勢
- 台灣微軟攜手台大電機 高中程式夏令營獲佳評
- 台灣微軟與Lamigo聯手 應援總冠軍封王賽「Win for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