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
FPS紀錄不難、NVIDIA自己出!「FrameView」全新免費登場
以往玩家們若是在遊玩像是《Apex英雄》、《絕地求生》這類沒有內建FPS測試功能的遊戲時,使用的FPS計算軟體多半都以Fraps為主,不過Fraps已經被證實,因延遲問題導致其FPS計算並不準確,因此,玩家逐漸轉向如「Afterburner」這樣的其他FPS顯示軟體。說到底,FPS計算最主要的關鍵點還是在於顯示卡本身的效能,也因此,AMD陣營方面有AMD自己的計算軟體,而NVIDIA同樣身為顯卡廠商,也推出了自家最新的FPS計算軟體:「FrameView」。 FrameView能夠紀錄遊戲FPS,也能記錄系統電力消耗,NVIDIA以及AMD顯示卡都能支援,也支援DirectX 9 / 10 / 11 / 12,同時也有OpenGL、Vulkan、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UWP)等API架構,並且可以顯示「繪製FPS」(Rendered Frame Rate)以及「顯示FPS」(Displayed Frame Rate)兩種數據。 繪製FPS的測量方式和Fraps相同,是藉由分析運算呼叫產生的時間間隔推算FPS,但這之間會有延遲的可能,也就可能會導致在Fraps上數字明明很漂亮、但畫面卻不流暢的問題。而顯示FPS的數字則是測量繪圖管線末端所回報的時間,來推算實際顯示在螢幕上畫面的FPS數字,數字上來說會更準確。 FrameView目前在NVIDIA官網上雖然還是Beta版本,不過已經可以在,下載完畢以後將檔案解壓縮後即可使用,記得使用x64版本開啟使用。 正如前文所提,FrameView除了可顯示FPS數字以外,也會顯示顯卡的電力消耗,介面上顯示的CHP代表繪圖處理器單獨消耗電力,而TGP則是整張顯示卡消耗電力,PPW為FPS除以耗電功率,可以視為電力效率的指標,提供玩家另外一個數據做為比較。不過如果是使用AMD陣營顯示卡的話,就只會顯示代表整張顯卡消耗電力的AMDPWR囉!(這麼簡單就帶過了~畢竟是對手的東西XD!) 另外,玩家可以透過對應熱鍵(預設為Scroll Lock)來測量FPS,同時也可預先設定測量時間,時間到或手動結束測量時,FrameView便會提供相關FPS數據供玩家參考,檔案格式為CSV,可藉由Excel直接開啟。 這邊小編也幫大家整理一下FrameView上面會看到的一些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思,「F」代表當前為「全螢幕」、「W」為「視窗模式」、「I」是「全螢幕獨佔模式」、「T」因為關閉V-Sync產生撕裂、「V」就代表「V-Sync開啟中」。 FrameView的出現提供給玩家們另一個FPS測量工具的選擇,而作為NVIDIA自己推出的工具軟體,雖然AMD陣營顯卡也支援,不過NV家自己的數據資料方面還是更詳細些。 另外,對於像小編們來說,FrameView的出現無疑是解救了大家,過往PCDIY!曾在萬元吃雞的文章中,藉由在《絕地求生》中走固定路線、加上Fraps的數字顯示自行抓取平均FPS的方法測量給玩家參考,在該遊戲無內建FPS測試功能的前提下,這樣的測量標準已經可作為參考了。但藉由FrameView可自行提供平均FPS數據表的功用下,未來就能直接藉由軟體輔助,在任何遊戲中都能抓到平均的FPS數字,這點就不得不感恩讚嘆一下FrameView!有興趣的玩家們,不妨也可以自行下載來測試看看喔!
-
更快更「超級」!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開箱評測,2060/2070/2080 SUPER三劍客全員到齊
繼NVIDIA於7/2搶先發表了NVIDIA GeForce RTX 2070 SUPER與2060 SUPER,並於7/9正式開賣之後,其後續的高階版本2080 SUPER部份,大家也想知道其效能表現如何。NVIDIA終於在7/16釋出GeForce RTX 2080 SUPER的創始版顯示卡,並於7/17釋出最新版本驅動程式!PCDIY!也在第一時間內取得該卡,並將效能實測部份補齊! 本篇將針對、GeForce RTX 2060創始版、GeForce RTX 2060 SUPER創始版、EVGA GeForce RTX 2070 Black、EVGA GeForce RTX 2070 XC Ultra、GeForce RTX 2070 SUPER創始版、GeForce RTX 2080創始版,並追加一張GeForce RTX 2080 SUPER創始版等顯示卡,來進行大評測! --------------- (1) 開箱篇: (2) 效能篇: (3) 追加篇: (本篇) ---------------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開箱吧!這次的GeForce RTX 2080 SUPER的FE版本,搭載8GB GDDR6記憶體。Super版本跟先前非Super版本的長度與長相都非常類似,只差在前方的散熱片部份,Super版採用的是鏡面材質,而非Super版則是一般金屬材質,以利於清楚分辨! 這次NVIDIA發表的GeForce RTX 2080 SUPER、GeForce RTX 2070 SUPER、RTX 2060 SUPER創始版顯示卡,跟自家上一代GeForce GTX 2080、2070、2060顯示卡的效能,有多大的提升呢?以下就讓我們一一看下去吧! ▽表 各顯示卡規格比較 首先,從上面的規格表可以看出,2080 SUPER的GPU是體質比較好的2080 GPU(代號都是TU104),CUDA核心數從2944提升到3072條,GPU時脈也提升了9%,爆發時脈則兩者維持差不多,記憶體時脈則提升10%以上。至於L2快取也從4MB提升到6MB,但整體TDP也從215W提升到250W,跟2080 Ti一樣,不過2080 Super的效能表現,幾乎是把2080壓著打。以下的測試結果將會證明這一點。 再來看2070 SUPER,其GPU就是拿2080 GPU(代號都是TU104)中被刷下的來版本做的,因此具備NVLink支援。不同的是,2070 SUPER的CUDA核心數從2944砍到2560條,搭配稍微高一點的GPU時脈、稍微低一點的GPU爆發時脈,整張卡的TDP也從原先175W提升到215W,跟2080相同,而效能則是非常接近2080的水準。 至於2060 SUPER的GPU,則是拿正規版2070的GPU中被刷下來的版本做的,不具備NVLink支援。2060 SUPER是將CUDA核心數從2304砍到2176條,搭配稍微高一點的GPU時脈與爆發時脈,控制好整張卡的TDP都是175W,因此效能非常接近正常版本的2070。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 3.6 GHz/5.0GHz (Turbo)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 Formula (Z390) BIOS:1105 (06/06/2019) 記憶體:G.Skill F4-3200C14-8GFX DDR4-3200 @ 2666 16GB (8GB×2) 顯示卡: (1)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6GB GDDR6 (2060) (2)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SUPER 8GB GDDR6 (2060S) (3) EVGA GeForce RTX 2070 Black 8GB GDDR6 (2070) (4) EVGA GeForce RTX 2070 XC Ultra 8GB GDDR6 (2070OC) (5)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SUPER 8GB GDDR6 (2070S) (6)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8GB GDDR6 (2080) (7)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8GB GDDR6 (2080S) SSD:Western Digital WD Black NVMe SSD 1TB(系統) 驅動程式:ForceWare v431.56 Beta 電源供應器:ENERMAX Platinum 13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Build 1903 (x64) 在測試軟體部分,PCDIY!採用傳統的3DMark、VRMark來測試顯示卡的跑分成績,另外搭配Assassin’s Creed Odyssey (刺客教條:奧德賽)、Far Cry New Dawn (極地戰嚎:破曉)、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2 (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Total War: THREE KINGDOMS (全軍破敵:三國)、World War Z (末日之戰)…等遊戲進行測試。測試解析度設定在1920x1080 (Full HD)、2560x1440、3840x2160 (4K、Ultra HD)等解析度,並在遊戲裡面設定到最佳畫質。 以下就是這次的測試結果。 NVIDIA自2018年9、10月與2019年1月陸續推出了GeForce RTX 2080 /2080 Ti、2070、2060之後,一直推動遊戲產業走向光追特效的新領域,而也有不少遊戲廠商宣佈在新遊戲或是既有遊戲的新改版中,加入光追的效果,讓該遊戲可以搭配上述的RTX顯示卡,呈現出更逼真的畫質,讓玩家更驚豔。 然而使用上述的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來執行目前絕大多數的既有遊戲時,與上世代GeForce GTX 10系列的顯示卡相比,效能領先幅度似乎沒有非常明顯,因此仍有不少玩家認為暫時還不需要更換既有的GTX顯示卡,使得NVIDIA也祭出新的驅動程式,讓1060 6GB以上等級的顯示卡,也能透過軟體光追的方式開啟基本光追,讓玩家們優先品嚐到光追遊戲的魅力。 而今年2019年,NVIDIA再接再厲,推出升級版的RTX SUPER系列,包含2080 /2070/2060都有額外推出SUPER的版本,以更好的硬體架構(包括升級的GPU核心、GPU時脈提升、記憶體時脈提升等),搭配都是配置8GB以上的記憶體,因此就算是中階的2060 SUPER,也能擁有近乎高階顯示卡的效能表現! 因此,現在想要進軍光追顯示卡的玩家,若您去年還沒搶先買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的話,現在要玩新的3A遊戲,又開始覺得現有的GeForce GTX 10顯示卡(或是更之前世代的顯示卡)已經有點力不從心,甚至開啟全特效之後居然出現卡頓的情況,那麼今年開始,您就可以買新的GeForce RTX 20 SUPER系列,也就是RTX 2080 SUPER、RTX 2070 SUPER或是RTX 2060 SUPER顯示卡。 再來看看價格方面,因為2080 SUPER、2070 SUPER的售價不變,至於2060 SUPER因為升級到8GB,因此售價比2060 6GB貴個50美元!不算貴太多!而且SUPER版本的2080、2070、2060,擁有更好的GPU體質,以及更高的時脈,但價格維持不變,可算是非常棒的產品策略。因此,對於現在想要升級顯示卡,不管是玩4K遊戲,或是玩最新的光追遊戲,現在可以考慮直接選購RTX SUPER的顯示卡囉! (1) 開箱篇: (2) 效能篇: (3) 追加篇: (本篇)
-
高效兼具C/P值、EVGA GeForce RTX 2070 Super FTW3 Ultra Gaming開箱實測
因應NVIDIA推出最新的RTX 2060 Super和RTX 2070 Super系列顯示卡,各家顯卡廠商也紛紛推出自家旗下對應的產品線系列。一向以C/P值和高效能為主打的EVGA(艾維克)今次推出全新EVGA GeForce RTX 2070 Super FTW3 Ultra Gaming(下稱EVGA 2070S FTW3),小編已經在第一時間就收到這張顯卡了,馬上來幫玩家們開箱囉! 先從外觀來看吧!EVGA這次用上了嶄新的設計,先前在EVGA RTX 2070 FTW3顯卡上市時就採用該設計模組,EVGA 2070S FTW3則是同樣使用了類似的設計,外型上仍然是採用三風扇的設計,並且在上方放上了許多象徵EVGA第一個字母的「Ɛ」符號,用來強化風扇的導流能力,加強散熱效率。外型上也使用全新的風扇殼和金屬遮罩,並且還有多色的造型配件,可以讓玩家自由打造屬於自己的顯示卡。 這邊小編也幫大家快速將新的EVGA 2070S FTW3和自家先前的RTX 2070 Black、RTX 2070 XC Ultra的外觀來比較一下。 從外觀上可以很明顯看出新的EVGA 2070S FTW3整體的體積比先前的兩張卡都還要更大張,不僅長度更長、且厚度更厚(但效能也更強就是惹~),所以整體來說會佔用到的空間也會更大一些,購買之前玩家需要先評估一下自身的電腦機殼空間是否足夠喔! 接下來看看EVGA 2070S FTW3實際的效能表現吧!簡單說明一下硬體規格,晶片的部分採用的是TU104,採12nm製程,記憶體總計共8GB GDDR6,頻寬為448.0 GB/s。基礎時脈為1605 MHz、最高動態時脈為1815 MHz。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主機板:ASRock Z390 Extreme 4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oyal DDR4-3600 (@2666) 8GBx2 SSD:WD Black NVMe M.2 SSD 1TB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1903 GeForce驅動版本:431.36 從以上的效能表現中可以發現,EVGA 2070S FTW3的效能表現非常優秀,小編也另外找了RTX 2070和RTX 2080作為效能評估差距,讓玩家們可以快速了解EVGA 2070S FTW3的效能和另外兩者之間的距離。簡單來說:EVGA 2070S FTW3的效能表現已經快要超越RTX 2080了。 總結來說,EVGA GeForce RTX 2070 Super FTW3 Ultra Gaming不只外型好看,除了採用三風扇設計以外,還提供多樣的個人設計和可搭配RGB燈效的客製化彈性,另外,在效能表現上,除了輕鬆超越RTX 2070以外,也同時擁有快要達到RTX 2080的效能表現,相對來說是一個極具C/P值的好選擇,玩家若是尚未購入RTX系列顯示卡的話,不妨也可以考慮看看喔! 廠商名稱:EVGA 艾維克科技 廠商電話:(02)8226-2868 廠商網址:
-
效能更勝2070、ASUS ROG RTX 2060 Super O8G Gaming顯示卡開箱實測
因應NVIDIA在7月初推出旗下最新RTX顯示卡系列RTX 2060 Super、RTX 2070 Super雙卡的FE版(公版),各家顯示卡廠商們也都紛紛拿出自家產品系列因應(自製卡)。ROG玩家共和國本次也針對這兩張顯示卡推出對應的版本,小編收到的是ASUS ROG RTX 2060 Super O8G Gaming這款版本(下稱ROG RTX2060S),馬上帶玩家們來開箱和效能實測囉! 這次這款RTX2060S在外盒上的包裝維持ROG自家顯示卡產品一貫的風格,黑綠搭色打上顯示卡彩圖,而顯示卡本身設計則是和ROG自家的RTX 2060版本相同,同樣都是三風扇的設計,並且具備簡單俐落的ROG圖騰風格和Aura Sync燈效技術,整體感顯得簡單大方。認真要說與自家同系列RTX 2060版本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多了USB-C連接埠,方便讓有需要的玩家可以直接輸出外接螢幕。 在進入效能測試之前,先讓小編快速說明ROG RTX2060S的硬體規格,顯卡本身是採12nm製程,搭載的是PCIe x16 3.0傳輸介面,Cuda核心數達到2176顆,搭載8GB GDDR6記憶體較原先RTX 2060版本多2GB,這樣的配置也讓顯示卡在遊戲和效能表現上帶來更高的成績。再來看時脈部分,基礎時脈為1470 MHz、動態時脈為1830 MHz。 接下來就看下面的資訊偵測與實際效能跑分吧!測試平台:Intel Core i9-9900K、ASRock Z390 Extreme 4、G-Skill Trident Z Royal DDR4-3600 8GBx2、WD Black NVMe M.2 SSD 1TB、Windows 10 Pro Build 1903。 從以上顯示卡本身的效能測試中就可以發現,ROG RTX 2060S在實際的遊戲測試中,FHD解析度下連硬體要求相對較高的《刺客教條:奧德賽》都可以有65 FPS的表現,4K解析度下則是有平均30 FPS以上的、甚至《極地戰嚎:破曉》快要到60 FPS的表現,這樣的效能表現已經非常優秀。 另外,在光追效果測中則是可以發現,各解析度在開啟光追效果後,平均FPS會往下掉至少5 FPS以上,FHD解析度時影響不大,但到高解析度如2K、4K時就會有明顯差異,可見RTX2060S顯示卡雖然在光追效果的測試中已經有不錯的成長,但想要在高解析度下玩光追的話,還是會有一點點吃力。(如果需要這樣的模式,會建議選購更高階的版本來對應,如RTX 2070 Super以上) 這邊小編也補上ROG RTX 2060S顯示卡和NVIDIA自家公版卡們的效能表現比較,玩家可以從這邊了解相較於RTX 2060,這款ROG新出爐的RTX 2060S版本在效能表現上所帶來的提升是怎樣的情況。 總結來說,RTX 2060 Super就NVIDIA官方的角度來說主要是衝著對手陣營的RX5700系列而來,因此,雖然數據上的效能表現比RTX 2060還要高,但價格卻並未提高很多,僅因為將記憶體從6GB提高到8GB的緣故,因此建議售價提高了50美元而已,算是非常實惠。就板卡廠商來說,ROG顯示卡在玩家間本來就有一定口碑,加上這次RTX 2060S的效能表現確實優秀,若玩家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入場RTX系列的話,現在正是進入光追效果和高效能表現世代的最好時機。 就價格面來說,原先ROG RTX 2060版本顯示卡剛推出時的建議售價是14,690元,現在在市場行情上因應Super版本的推出,該顯示卡已經降價至12,990元。而新推出的ROG RTX 2060S版本顯示卡,在市場上則是15,990元,僅僅貴3,000元而已,但卻有超越RTX 2070的效能表現,認真買到賺到!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www.asus.com
-
GeForce RTX 2060 SUPER 與 GeForce RTX 2070 SUPER 正式上市、同捆包組合擴大到所有 RTX GPU、DX12 的效能三級跳、三款全新 G-SYNC 相容顯示器,加上 FrameView 堂堂登場
NVIDIA 新款 GeForce RTX 2060 SUPER 與 GeForce RTX 2070 SUPER 顯示卡現已於全球正式上市,在遊戲中執行速度較舊款 GPU 產品快上 25%,而 ASUS、Colorful、EVGA、Gainward、Galaxy、Gigabyte、Innovision 3D、MSI、Palit、PNY 及 Zotac 等多家合作夥伴皆有推出客製化版本,讓你可以買到符合個人預算、需求和審美品味的 SUPER GPU 產品。在各大電商及零售門市均可買到各款 GPU,也可以在 GeForce.com 網站上買到特別推出的創始版。 自 7 月 9 日起,於特定時間內購買 GeForce RTX 2060 SUPER、GeForce RTX 2070 SUPER 或 GeForce RTX 2080 SUPER 顯示卡,或搭載上述顯示卡的桌上型電腦,將可獲得《德軍總部:血氣方剛》此款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技術的遊戲大作。 NVIDIA 還發佈了新版 Game Ready 驅動程式,對於搭載 DirectX 12 的《戰慄深隧:流亡》、《異國探險隊》及《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等遊戲版本,可顯著提升遊戲執行效能。請見 GeForce.com 上的文章,以瞭解這些搭載 DX12 的遊戲長期以來的效能增進情況。 這款驅動程式也加入支援新款 GeForce RTX 2060 SUPER 和 GeForce 2070 Super GPU,也支援三款全新 G-SYNC 相容顯示器,包含 LG 34GL750、HP 25mx 以及 HP Omen X 25f。 今天也是 NVIDIA FrameView 正式跟大家見面的日子,這是一款效能與功率基準測試應用程式。顯示卡是一種投資,購買顯示卡就是為了在至少未來兩到三年內,這張顯示卡在同類產品中有著出色表現。這些顯示卡的基準測試必須準確無誤且涵蓋所有基礎,顯示畫面播放速率、畫面播放時間、用電量、每瓦效能等。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款工具或應用程式能夠準確地提供這些結果,這正是NVIDIA打造 FrameView 的原因,所有人都能免費下載和使用這款集各項基準測試內容於一體的應用程式。 FrameView 支援 DirectX 9、10、11 和 12,還有 OpenGL、Vulkan 及 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 (UWP) 應用程式,可以從各大 API 與幾乎每款遊戲取得資料。 FrameView 在進行基準測試時,對效能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整合式重疊畫面讓你能在遊戲過程中直接查看效能和統計資料,且不受供應商影響,可以收集足供比較的詳細資料。一個例外:AMD 的 GPU 功耗 API 提供一個介於晶片功耗和主機板功耗之間的數值,而非真實的數值。若您有需求,建議您聯絡 AMD,請他們在其 API 中提供準確的結果。 簡單來說,如果你想在遊戲過程中查看或收集即時的 GPU 效能和功耗資料,FrameView 提供了較其它許多工具和方法更精準的數據,使其成為進行基準測試的首選應用程式。
-
華碩ROG Strix/ASUS Dual EVO/ASUS Turbo EVO,GeForce® RTX 20 SUPER™系列電競顯示卡超進化來襲 即刻發售!8/10前購買ROG GeForce® Strix RTX 20 SUPER™系列電競顯示卡 登錄送「ROG X SOL聯名白色安全帽」
華碩今日宣布ROG Strix、ASUS Dual及Turbo GeForce® RTX 2080/2070/2060 SUPER™系列電競顯示卡,即日起在台陸續上市!全新GeForce RTX 20 SUPER系列顯示卡擁有更多的CUDA核心數以及更優異的頻率效能表現,同時具備更強大的自訂能力與散熱效果,能將NVIDIA®最新Turing™架構潛力發揮到極致,在即時光線追踪的熱門遊戲大作中,都能提供最極速的顯示效能,幫助玩家們征服戰場,輕鬆暢玩各款遊戲!即日起至8月10日止,購買ROG Strix GeForce® RTX 20 SUPER™ 系列電競顯示卡,至活動網站登錄送 「ROG X SOL聯名白色安全帽」(價值NT$ 2,990 元,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更多活動詳情請參考:https://www.asus.com/tw/events/info/activity_RTX_gosuper/ ROG Strix GeForce RTX 20 SUPER系列顯示卡配備專為最新一代高階ROG顯示卡而生的三風扇設計,其中ROG Strix GeForce RTX 2060 SUPER搭載專利翼型葉片風扇設計,可提供更高風壓與較低運作噪音,達成優異的散熱性能;而ROG Strix GeForce RTX 2070與2080 SUPER系列顯示卡更採用最新的Axial-tech軸向式風扇,能透過散熱器陣列提高結構完整性與向下氣壓,讓風扇在不增加更多噪音的情況下進行高速運轉,加上MaxContact鏡面連接技術,讓散熱器表面與GPU晶片的接觸面增加2倍,強力提升散熱效能,搭配多款公用程式供玩家自訂及調校,讓玩家輕鬆馳騁遊戲戰場,挑戰個人極限! ASUS Dual GeForce RTX 20 SUPER EVO系列顯示卡採用雙風扇設計,在簡約低調的設計中蘊含旗艦級的散熱技術,其擁有2.7插槽寬設計,較上一代設計增加50%以上散熱面積,可在運作時降低風扇速度,搭配Axial-tech軸向式風扇,可確保Turing™架構維持低溫,提升顯示卡整體效能。其整體組件更藉由鋁製背板強化結構,能有效防止PCB彎曲以及降低元件損壞風險,為玩家們提供用料實在的高效能顯示卡選擇。 ASUS Turbo GeForce RTX 20 SUPER EVO系列顯示卡是針對氣流受限的系統而量身設計的產品,採用高效能鼓風式散熱,其全新設計的護罩可保留風扇上方的進氣區域,即使在空間狹窄的機殼中,也能將冷空氣引導至顯示卡中,搭配通過IP5X防塵認證的80公釐雙滾珠軸承風扇,成就絕佳散熱效果,讓玩家們盡情享受極致遊戲體驗! 華碩GeForce RTX 20 SUPER系列電競顯示卡以下型號即刻發售,瞭解更多產品詳細規格,請參考: ROG-STRIX-RTX2070S-A8G-GAMING,建議售價NT$18,990: http://www.asus.com/tw/Graphics-Cards/ROG-STRIX-RTX2070S-A8G-GAMING/ DUAL-RTX2070S-O8G-EVO,建議售價NT$17,490: http://www.asus.com/tw/Graphics-Cards/DUAL-RTX2070S-O8G-EVO/ ROG-STRIX-RTX2060S-O8G-GAMING,建議售價NT$15,990: http://www.asus.com/tw/Graphics-Cards/ROG-STRIX-RTX2060S-O8G-GAMING/ ROG-STRIX-RTX2060S-A8G-GAMING,建議售價NT$15,490: http://www.asus.com/tw/Graphics-Cards/ROG-STRIX-RTX2060S-A8G-GAMING/ DUAL-RTX2060S-O8G-EVO,建議售價NT$14,490: http://www.asus.com/tw/Graphics-Cards/DUAL-RTX2060S-O8G-EVO/ 更多華碩GeForce RTX 20 SUPER系列電競顯示卡開賣資訊,請依華碩官網公告為主。 【同場加映】 ROG電競聯盟網咖「領航者電競人文」,也將領先全台升級華碩最新GeForce® RTX 20 SUPER™系列電競顯示卡,讓玩家們搶先體驗超進化顯示卡的極致效能!領航者電競人文網咖店址:高雄市新興區林森一路267號
-
MSI發布全新GEFORCE RTX 2060/2070/2080 SUPER系列顯卡
微星科技正式推出NIVIDA高性能SUPER GPU的全新顯卡系列。微星GeForce RTX 2060/2070/2080 SUPER系列採用出色的散熱設計,可提供更高的核心頻率,提高遊戲性能。微星GeForce RTX 2060 SUPER擁有GAMING、ARMOR、VENTUS和AERO ITX等系列,微星GeForce® RTX 2070/2080 SUPER則有GAMING TRIO和VENTUS兩個系列。 光線追踪技術長期以來受顯卡性能限制僅被用於非即時渲染,它通過模擬光的物理原理來提供更真實的照明表現。這項技術將在未來獲得更加廣泛的應用,並憑藉GeForce RTX SUPER系列顯卡的強勁性能以及DLSS深度學習採樣技術的加持,越來越多備受期待的遊戲大作宣布加入即時光線追踪技術,玩家可以使用更高的分辨率和畫面特效設置,讓遊戲FPS表現仍依然穩定,從而享受到更真實更震撼的遊戲體驗。 微星GeForce RTX 2070/2080 SUPER GAMING X TRIO採用了強大的三風扇TRI FROZR設計, GeForce RTX 2060 SUPER GAMING 則使用了雙風扇TWIN FROZR 7 散熱設計,均配備了刀鋒5代風扇,結合傳統扇葉與龍鰭扇葉的優點,可以產生大量的氣流來加強散熱效果。微星GeForce® RTX 2070/2080 SUPER GAMING X TRIO是體型龐大的性能怪獸,微星GeForce RTX 2060 SUPER GAMING體積相較略小一些,但仍擁有不俗的遊戲性能。它們都擁有Mystic Light RGB炫光燈效,可以通過微星Dragon Center軟體自訂客製化燈效。 刀鋒5代風扇:超級靜音-傳統扇葉與龍鰭扇葉的結合提供更好的散熱效果。 智慧停轉技術-在低負載狀態下風扇停止轉動,保持無噪音環境。 強化PCB-使用更厚的銅層來提升性能、信號傳輸更快更純淨。 傑出散熱設計-結合空氣動力學和結構力學設計的散熱模組,不僅散熱效能出色,還有助於防止顯卡彎曲變形。 供電散熱片-專用金屬散熱片覆蓋供電模組,直接冷卻散熱,優化性能表現。 導熱膠-在各零組件之間使用了大量的導熱貼,把熱能快速傳導到散熱鰭片上,加速散熱。 散熱鎧甲-金屬散熱片覆蓋PCB,能提供更好的散熱效果並提升顯卡強度。 金屬髮絲紋背板-通過導熱膠連接PCB協助散熱,並能增加顯卡強度,防止彎曲。 Dragon Center – 專屬軟體整合平台,為你的微星GAMING系列產品提供包括MYSTIC LIGHT…等軟體支援。 微星GeForce RTX 2060 SUPER ARMOR系列採用雙風扇散熱設計,擁有出色的性能表現。外觀設計取自新一代鎧甲元素,具有濃厚的電競風格。全新ARMOR散熱設計配備了刀鋒4代風扇,可提供更集中的氣流和風壓,增強散熱效能。鍍鎳銅底座和純銅熱管相配合可以快速高效地將更多的GPU熱能導出。微星的智慧停轉技術可以在低負載狀態下(如瀏覽網頁或輕度遊戲)保持無噪音環境。 刀鋒4代風扇-引流扇葉和傳統扇葉相互結合,加快散熱速度。 空氣動力學技術-優化散熱片設計,提供高散熱能力,維持低溫和高性能。 電競風格-靈感取自新一代鎧甲元素,優雅黑、白設計,經典與電競的概念結合。 強化PCB-使用更厚的銅層來提升穩定性能、信號傳輸更快更純淨。 散熱鎧甲-金屬散熱片覆蓋PCB,能提供更好的散熱效果並提升顯卡強度。 Dragon Center – 專屬軟體整合平台,為你的微星GAMING系列產品提供包括MYSTIC LIGHT…等軟體支援。 微星GeForce RTX 2060/2070/2080 SUPER VENTUS系列採用時尚的銀色和黑色設計,經典的雙風扇,是信仰簡約風格的遊戲玩家和DIY們的首要選擇。微星經典的刀鋒4代風扇讓氣壓引流更集中,以增強散熱效能。採用集中式導熱管將熱能快速地從GPU傳遞到散熱鰭片。 刀鋒4代風扇-引流扇葉和傳統扇葉相互結合,加快散熱速度。 優雅設計-全新的雙風扇設計,工業風格配色,適應多元風格需求。 集中式導熱管-直徑達6mm的超導熱管直觸GPU表面,可大幅提升導熱效率。 強化PCB-使用更厚的銅層來提升穩定性能、信號傳輸更快更純淨。 導熱膠-在各零組件之間使用了大量的導熱貼,把熱能快速傳導到散熱鰭片上,加速散熱。 全新的AERO ITX顯卡長度僅為174mm,小巧玲瓏,但是性能與其他大尺寸顯卡無異。微星AERO ITX顯卡非常適合小尺寸機箱和HTPC家庭娛樂平台。憑藉專為迷你小機箱優化的散熱設計,AERO ITX的小巧散熱器雖然只配備了單個風扇,但散熱效能依然十分強勁,同時噪音也控制的非常不錯。 每個遊戲中的英雄都具備獨特的超能力。全新的GeForce RTX SUPER系列顯卡為你提供難以置信的遊戲性能。SUPER系列顯卡採用圖靈GPU架構,具有更多數量的核心和更高的核心頻率。性能比原來RTX 20系列同階顯卡提升25%,比上一代GTX 10系列同階顯卡提升近6倍。遊戲中的光線追踪技術,提供精確的物理陰影、反射和照明。超強的核心頻率提升以及各種黑科技都促使這些GPU成為硬派玩家的超強武器。 MSI Dragon Center是一個全新的軟體平台,集結所有MSI硬體設備所附載的配套軟體,便於控制使用。使用MSI GAMING系列顯示卡時,MSI Dragon Center可以幫助玩家在OC與靜音模式間快速切換。而全新的GAMING模式,可以針對整台電腦的零組件,包括SSD、顯示器、網卡等進行優化設置,讓玩家在遊戲中獲得更流暢的飆速體驗。 MSI Afterburner是世界上最受認可和廣泛使用的顯卡超頻軟體。除了超頻之外還可以即時監控系統各項重要資訊,幫助玩家徹底掌握顯卡。新版 Afterburner軟體還增加了OC Scanner自動超頻功能,可以對MSI GAMING系列顯卡自動調校,找到最穩定的超頻設置,充分釋放顯卡性能潛力,為玩家提供更高的遊戲FPS,從而獲得更流暢的遊戲體驗。
-
ZOTAC CUP 推出積分獎勵計劃,參賽贏取積分換領豐富獎賞
領先全球的香港電競品牌ZOTAC,今天宣佈推出全新的ZOTAC CUP積分獎勵計劃,帶給玩家更高質的參賽體驗。由今天起,凡參加ZOTAC CUP盃賽,便可贏得積分換取豐富獎品。另外新增賽事排行榜,只要玩家獲得愈高名次,就能獲得更可觀的回報。 ZOTAC CUP始於2007 年,旨在為業餘和專業玩家搭建一個連通世界的電競平台。ZOTAC CUP每週舉辦各種免費賽事,供世界各地的玩家參與。ZOTAC CUP亦是ZOTAC CUP MASTERS職業盃賽的官方線上預賽平台。 ZOTAC CUP已在全球超過150個國家舉辦了3,000多場賽事。月度決賽的勝出者不但可贏得獎金,更會於ZOTAC CUP社交媒體平台、每月新聞和電子通訊中獲得嘉許。 排行榜 參賽者可以在ZOTAC CUP排行榜中看到各自的成就。玩家每次參加ZOTAC CUP盃賽,皆可以獲得積分,成為排行榜前三名的話,更能贏取額外分數。隨著分數的累積,參賽者可以攀升排行榜,同時亦可看到其他玩家的即時分數和各個遊戲項目的領先者,令玩家在享受遊戲之餘,亦可從競爭中互相切磋。 參加ZOTAC CUP盃賽和擠身排行榜前三名所獲得的積分,將按1:1的比例轉化為ZOTAC CUP代幣。玩家可以用代幣來換取不同的獎賞,包括ZOTAC禮品、ZBOX迷你電腦、ZOTAC GAMING GeForce顯示卡等等。 ZOTAC全球行銷總監莊曉琪表示:「這次新增的獎勵計劃令很多玩家都為之興奮。ZOTAC CUP自創立以來已經過去12年多,一直為大家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娛樂與賽事。我們希望通過新項目,令大家更熱情地投入ZOTAC CUP之中,讓這個線上電競平台繼續蓬勃發展下去。」
-
華擎發表最新Radeon RX 5700 系列顯示卡,採用AMD第二代7奈米製程遊戲繪圖引擎,大幅提升遊戲效能
全球主機板、顯示卡與迷你電腦領導廠商華擎科技ASRock推出AMD Radeon RX 5700系列之最新產品 - Radeon RX 5700 XT 8G以及Radeon RX 5700 8G顯示卡。這兩款新產品乃是採用AMD第二代7奈米製程Radeon RX 5700系列繪圖引擎,輔以高達8GB容量GDDR6顯示記憶體,在全新的RNDA架構的加持之下為消費者量身訂製強大的遊戲加速效能,同時還具有驚人的遊戲保真度。 RDNA 架構專為下一代高效及高效能遊戲而設計,它具有更少的延遲、功耗和更大的頻寬,可實現高品質的遊戲體驗。此外,新的架構之運行速度也比以往任何時候來得更快,耗電量更低*。相較於過去的 14nm 處理器,內置7nm FinFET 製程使得每運作時脈的效能能夠提昇至過去的1.25倍,而每瓦效能可達到1.5倍。透過改進的顯示卡管道,RDNA架構能夠有效的減少延遲並快速地呈現遊戲。 Radeon RX 5700系列顯示卡乃是基於次世代RDNA架構、以最新7奈米工藝技術打造之遊戲繪圖引擎,Radeon RX 5700 XT可達到1605/1755/1905 MHz的基礎/爆發/遊戲頻率,並且搭配高達8GB容量的GDDR6顯示記憶體,提供高達256-bit的頻寬;而Radeon RX 5700則可達到1465/1625/1725 MHz的基礎/爆發/遊戲頻率,同樣也具備8GB容量的GDDR6顯示記憶體。除此之外,Harness Asynchronous Compute、Radeon Image Sharpening、FidelityFX、TressFX、TrueAudio Next和VR技術可實現最佳性能,增強遊戲體驗,通過改變遊戲規則來創建出色的遊戲體驗。使用Radeon RX 5700系列顯卡能夠輕易掌控全域,開拓自己的道路,體驗為您量身定制的強大加速遊戲。 在產品外觀部分,Radeon RX 5700系列遊戲顯卡採用了革命性的壓鑄式金屬外殼散熱,融合了重新構想的外形輪廓,營造出無與倫比的質感,再加上精密加工的重點散熱零件,使其功能與外觀一樣出色。Radeon RX 5700系列亦支援AMD Radeon FreeSync和FreeSync 2 HDR 技術(可在 700 多台顯示器上使用),體驗不卡頓、不撕裂的遊戲體驗。憑藉Radeon Anti-Lag,減少輸入延遲,為您喜愛的電子競技遊戲提供超快的回應時間,從而獲得競爭優勢。 華擎繼去年與AMD合作Phantom Gaming X Radeon VII 16G顯示卡之後,此次新世代Radeon RX 5700系列顯示卡的推出,象徵兩家公司緊密合作的另一個里程碑。無論是狂熱遊戲玩家,或是專業創作者,都能藉由此卡所提供的強大效能,獲得優異的使用者體驗。 華擎Radeon RX 5700系列兩張顯示卡的推出,展現了顯示卡事業正如火如荼的展開,除了固有的主機板事業不斷成長之外,接連推出的顯示卡產品,在在展現了華擎對新事業的堅持與用心,期待在不斷的努力之下,為消費者帶來更佳的產品。新世代RDNA的顯示核心,華擎Radeon RX 5700系列顯示卡無疑是眾廠牌中的最佳選擇。
-
【AMD 7nm】 AMD爆香7nm產品實測篇:處理器+顯示卡+主機板大比拼
繼前面的產品解析、產品開箱之後,本篇將針對AMD推出的7nm處理器(包括Ryzen 9 3900X與Ryzen 7 3700X)、顯示卡(包括Radeon RX 5700 XT與Radeon RX 5700),以及所搭配的X570主機板(包括ASUS Crosshair VIII Hero、MSI MEG X570 Godlike等等),來進行不同的平台交互測試,搭配最新PCIe Gen.4 x4的Corsair MP600 SSD,以及高達DDR4-3600的G.Skill Trident Z Royal DDR4-3600記憶體。 這次AMD正式發表了7nm Zen2架構的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加上7nm Navi架構的Radeon RX 5700系列顯示卡,搭配全新的X570主機板,正式開啟了PCIe 4.0新世代,可說是包辦了整個PC平台。相較於Intel目前14nm(代號為Coffee Lake)的第九代Core處理器搭配 Z390主機板,以及NVIDIA目前祭出的12nm Turing架構的Radeon RTX 20系列來說,這三者之前其實不一定都是AMD vs. Intel + NVIDIA的敵對狀態,你也可以選擇AMD CPU+NVIDIA GPU這種搭配,或是Intel CPU+AMD GPU的搭配,所以不一定是絕對敵對的狀態,亦可成為夥伴,讓消費者挑出最強的平台。 因此,這次我們在測試時,選擇了不同的組合搭配,做為本次的效能測試分析!以下是PCDIY!這次的測試平台說明: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8C16T) @ 3.6 GHz/5.0GHz (Turbo)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 Formula (Z390) BIOS:1105 (06/06/2019) 記憶體:G.Skill F4-3200C14-8GFX DDR4-3200 @ 2666 16GB (8GB×2) 顯示卡: (1)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6GB GDDR6 (2)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SUPER 8GB GDDR6 (3) EVGA GeForce RTX 2070 Black 8GB GDDR6 (4) EVGA GeForce RTX 2070 XC Ultra 8GB GDDR6 (5)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SUPER 8GB GDDR6 (6)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8GB GDDR6 (7) AMD Radeon RX 5700 8GB GDDR6 (8) AMD Radeon RX 5700 XT 8GB GDDR6 (9) AMD Radeon VII 16GB HBM2 SSD:Western Digital WD Black NVMe SSD 1TB(系統) 驅動程式:ForceWare v431.16 Beta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Build 1903 (x64) 處理器: (1) Intel Core i9-9900K (8C16T) @ 3.6 GHz/5.0GHz (Turbo) (2) AMD Ryzen 9 3900X (12C24T) @ 3.8 GHz/4.6GHz (Turbo) (3) AMD Ryzen 7 3700X (8C12T) @ 3.6 GHz/4.4GHz (Turbo) 主機板: (1) ASUS ROG Maximus XI Formula (Z390) (2)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Hero (X570) BIOS:(1) 1105 (06/06/2019)、(2) 0066 (06/24/2019) 記憶體: (1) G.Skill F4-3200C14-8GFX DDR4-3200 @ 2666 16GB (8GB×2) (2) G.Skill Trident Z Royal DDR4-3600 @3600 16GB (8GB×2) 顯示卡: (1)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SUPER 8GB GDDR6 (2)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8GB GDDR6 (3) AMD Radeon RX 5700 XT 8GB GDDR6 SSD: (1) Western Digital WD Black NVMe SSD 1TB(系統) (2) Corsair MP600 NVMe PCIe 4.0 x4 M.2 SSD 2TB(系統) 驅動程式:(1) ForceWare v431.16 Beta、(2) Adrenalin 2019 B5 v19.7.1 Jun.27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Build 1903 (x64) 處理器:AMD Ryzen 7 3700X (8C12T) @ 3.6 GHz/4.4GHz (Turbo) 主機板: (1)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Hero (X570) (2) MSI MEG X570 Godlike (X570) BIOS:(1) 1105 (06/06/2019)、(2) 1.0I5 (06/26/2019)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oyal DDR4-3600 @3600 16GB (8GB×2) 顯示卡:AMD Radeon RX 5700 8GB GDDR6 SSD: Corsair MP600 NVMe PCIe 4.0 x4 M.2 SSD 2TB(系統) 驅動程式:Adrenalin 2019 B5 v19.7.1 Jun.27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Build 1903 (x64) ●AMD陣營: (PCIe 4.0平台) 處理器: (1) AMD Ryzen 9 3900X (12C24T) @ 3.8 GHz/4.6GHz (Turbo) (2) AMD Ryzen 7 3700X (8C12T) @ 3.6 GHz/4.4GHz (Turbo) 主機板:ASUS ROG Crosshair VIII Hero (X570) BIOS:0066 (06/24/2019)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oyal DDR4-3600 @3600 16GB (8GB×2) 顯示卡: (1) AMD Radeon RX 5700 8GB GDDR6 (2) AMD Radeon RX 5700 XT 8GB GDDR6 (3) AMD Radeon VII 16GB HBM2 SSD:Corsair MP600 NVMe PCIe 4.0 x4 M.2 SSD 2TB(系統) 驅動程式:Adrenalin 2019 B5 v19.7.1 Jun.27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Build 1903 (x64) ●Intel + NVIDIA陣營: (PCIe 3.0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8C16T) @ 3.6 GHz/5.0GHz (Turbo)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 Formula (Z390) BIOS:1105 (06/06/2019) 記憶體:G.Skill F4-3200C14-8GFX DDR4-3200 @ 2666 16GB (8GB×2) 顯示卡: (1)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6GB GDDR6 (2)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SUPER 8GB GDDR6 (3) EVGA GeForce RTX 2070 Black 8GB GDDR6 (4) EVGA GeForce RTX 2070 XC Ultra 8GB GDDR6 (5)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SUPER 8GB GDDR6 (6)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8GB GDDR6 SSD:Western Digital WD Black NVMe SSD 1TB(系統) 驅動程式:ForceWare v431.16 Beta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Build 1903 (x64) 在測試軟體部分,PCDIY!採用傳統的3DMark、VRMark來測試顯示卡的跑分成績,另外搭配Assassin’s Creed Odyssey (刺客教條:奧德賽)、Far Cry New Dawn (極地戰嚎:破曉)、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2 (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Total War: THREE KINGDOMS (全軍破敵:三國)、World War Z (末日之戰)…等遊戲進行測試。測試解析度設定在1920x1080 (Full HD)、2560x1440、3840x2160 (4K、Ultra HD)等解析度,並在遊戲裡面設定到最佳畫質。 至於2D桌面的測試部份,我們選擇了PCMark 10以及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9.0來測試整體系統運作效能,另搭配X265 Benchmark來測試4K視訊編碼時的效能(FPS),當然CineBench R20也是不容錯過的測試項目,可測試CPU在繪製CG時的效能。另外,針對單一元件性能的部份,我們用AIDA64來測試記憶體傳輸效能,並以CPU-Z來簡單測試CPU的效能。 以下就是這次的測試結果。 有些人可能這次不想換CPU,而是想要知道AMD的全新顯示卡產品的效能,是否比NVIDIA顯示卡還好。因此,我們這第一回合部份,先將CPU平台固定起來,僅使用Intel Core i9-9900K 搭配Z390主機板平台,來測試AMD Radeon RX 5700系列/Radeon VII,以與NVIDIA 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的效能。 以下就是各測試成績與說明。 以上是第一回合,使用Intel平台,來測試AMD的Radeon家族,以及NVIDIA的GeForce RTX家族。可看到互有勝負。在2D桌面的部份,AMD的贏面居多,而3D遊戲部份,則有些AMD贏得多,有些NVIDIA贏得多!請繼續看下去! 當然,有些人可能覺得顯示卡已經買了,但搭配舊的CPU,玩起來還是會卡卡的,因此想要換CPU,但不換顯示卡。而第二回合,就是我們將顯示卡鎖定起來,只選擇固定幾張顯示卡來做搭配,來測試這些顯示卡在搭配Intel Core i9-9900K + Z390主機板平台,以及搭配AMD Ryzen 9 3900X或Ryzen 7 3700X + X570主機板平台,來看看兩者是否能提供不同的體驗! 以上是第二回合,使用固定顯示卡時,AMD的CPU (PCIe 4.0),若搭配同樣也是PCIe 4.0的Radeon RX 5700系列,則有不少2D場景與3D遊戲都能領先Intel的PCIe 3.0平台。若是搭NVIDIA顯示卡,則有些遊戲會在Intel平台表現比較好一點!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這次AMD 7nm平台的推出,所對應的主機板為X570,可完整支援PCIe 4.0,而各家板卡也陸續推出X570主機板。我們這次一共收到AMD寄來的ASUS ROG Crosshair VIII Hero與MSI MEG X570 Godlike兩塊主機板,因此也針對不同主機板之間做簡單的性能對比,這裡就僅列出測試結果表格,而不進行製圖了。 至於其他來自主機板廠商所寄來的X570主機板,包括ASRock X570 Taichi、ASUS ROG Crossfire VIII Formula、GIGABYTE X570 I AORUS PRO WIFI、GIGABYTE X570 AORUS Xtreme等主機板,礙於測試時間有限,留待下次主機板大評測時,一併公佈測試結果,請讀者拭目以待! ▼X570主機板在以CPU效能和其他元件為主的測試成績 ▼X570主機板在以GPU效能和其他元件為主的測試成績 以上是第三回合,看來主機板之間的差異性並不會很大,玩家可以挑選自己喜換的X570主機板來使用! 最後一回合,就是直接拿AMD的7nm、PCIe 4.0平台(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 Radeon 5700系列顯示卡)來與Intel + NVIDIA的PCIe 3.0平台(Core i9-9900K處理器 + 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 PK。這部份可以讓想要購買新機器,或是徹底升級CPU與GPU的玩家們,做為選購時的參考! 以下就是各測試成績與說明。 以上是第四回合,可看出AMD的CPU (PCIe 4.0)+GPU (PCIe 4.0)來打只有PCIe的Intel+NVIDIA陣營,有不少2D和3D軟體都有不錯的成績,但一些針對需要高爆發時脈的遊戲,則I+N平台還是有其優勢!因此,對於玩家來說,若有需要新買電腦,AMD的7nm+PCIe 4.0平台,已值得考慮納入採購對象了。 AMD最近滿50週年,其Radeon RX 5000系列,就是根據這個來命名。這50年來,AMD在PC領域從未缺席,在上世紀486/586的時代,AMD的效能可說是與Intel平起平坐,甚至不少優秀的設計,都可以在AMD平台看到,在當時動輒上萬的價格中,AMD總是以更漂亮的價格,來供應給不少正在PC路途上學習的莘莘學子,讓他們可以用更優惠的價格來組出效能更棒的電腦! 隨著千禧年到來,Intel處理器效能一直突飛猛進,AMD此時雖然一直追趕,卻也曾未忘了幫產業制定標準,讓當今64位元指令集應用程式與作業系統,統一採用AMD所提出的AMD64標準,帶領PC世界往更寬闊的應用發展。至於在繪圖方面,NVIDIA持續推出更強悍的顯示卡,讓AMD在併下ATi之後,要擺平兩邊的勢力,除了鞏固CPU地位之外,還要在GPU領域與強敵對抗!可說是一場長時間的硬仗! 在外界認為,一次同時做好兩件事,是很困難的,但AMD現在做到了!雖然相對於I+N陣營來說,AMD是間小公司,但他們卻擁有非常的大理想,自2017年開始,AMD開啟4年CPU發展藍圖,要每年都推出新的處理器產品,同時在GPU方面,也要擁有對應的GPU發展藍圖,而透過他們一步一腳印,導入最新的製程,搭配新的Chiplet技術,可說是一次豪賭!如今,終於將產品實作出來,而且是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做出敵營花了多年所做出來的產品,可說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從上述的測試數據可以看到,雖然AMD這次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 + Radeon 5700系列顯示卡,已經都搭配7nm、PCIe 4.0,同時還將正規記憶體時脈提升到DDR4-3200,以及搭配PCIe 4.0的SSD,在這樣如此先進的PC平台下,似乎還是有一些數據無法趕上對手的陣營。但是可別忘了,I+N的平台有些是比較高階的,售價比起這次AMD推出的平台還要貴很多!因此若單純比較Core i7-9700K + GeForce RTX 2070的話,AMD的勝算可說是非常高的! 若您是效能狂熱玩家,覺得AMD這次出擊,好像打不到Intel和NVIDIA的痛點,那麼也請別忘了,AMD還有Ryzen R9 3950X的旗艦版處理器,還有Radeon RX 5700 XT 50週年紀念版,都還未出擊!更何況AMD後續還會推出Ryzen Threadripper第三代,以及更高階的Radeon RX 5000系列 (例如5800甚至5900),這些動作,都已經讓NVIDIA被逼到趕快推出SUPER系列來應戰,而Intel雖說目前還不曉得有什麼下一步的行動(也許降價促銷?!),但也似乎急了。這是有史以來,一間小公司能同時讓兩間大公司都緊張了、皮皮挫了的時代,就讓我們迎接下世代PCIe 4.0的全新PC世代來臨!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龍爪現形、踩滅廢熱,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電競戰神刀法凌厲、讓性能刀刀暴擊,ROG STRIX RTX 3070 Ti O8G GAMING上機實測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