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 / 固態硬碟
-
「宏碁 acer FA100 1TB」實測開箱,PCIe Gen3 x4 M.2固態硬碟!
有賴於儲存技術的進步與固態硬碟的興起並普及,現今家用個人PC、NB市場的儲存裝置幾乎一律都是以SSD為主,尤其自NVMe M.2 SSD問世以來,帶著比SATA SSD更小巧的體積以及更快的讀寫速度,桌上型PC自不用多說,但對於NB來說就等於是量身訂做般的再適合不過了,而且這兩年更是來到了擁有無與倫比速度的PCIe 4.0 SSD時代,與以往儲存資料相比的慢吞吞速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PCIe 4.0 SSD速度快歸快,相比目前主流的PCIe 3.0 SSD的價位來說仍舊是稍微偏高,除非有經常大檔案傳輸的需求或是要給PS5使用,不然事實上PCIe 3.0 SSD的速度就已經相當足夠,近期小編就看上了這支由家喻戶曉PC大廠Acer所推出的FA100 1TB PCIe M.2 SSD,入手了就來好好開箱瞧瞧吧! 知名大廠Acer近年來在儲存裝置上也是推出了一整個家族產品,在最高階的PCIe Gen4x4介面無疑就是掛著電競名號的Predator GM7000系列,先前小編也有為大家來介紹過,至於SATA III介面上也有RE100、SA100系列可供選擇,而在那之間的主流PCIe Gen3x4介面產品,就是今日的開箱主角「FA100」系列。 這次入手的是系列中的這款Acer FA100 1TB PCIe M.2 SSD,採用PCIe Gen3x4介面並符合NVMe 1.4標準,而且在容量上的選擇相當豐富,最小可選到純粹當作開機碟的128GB到現在常見的2TB大容量,而本次開箱的1TB版本對玩家來說,不僅保有一定容量大小可供玩家安裝系統、軟體與儲存資料外,更擁有整個FA100系列當中最高速的3,300/2,700 MB/s連續讀寫效能、以及僅3.86W的極佳節能性,此外即便是容量最大的2TB版本也只有3.96W。 由於具備Acer對品質的一貫要求,不但具備高速讀寫效能,更具備一定的耐用度,並且支援4K LDPC的ECC糾錯技術以及S.M.A.R.T.自我監控、分析、報告等防護功能,可降低SSD在傳輸資料時發生錯誤的機會,以這支1TB的版本來說還擁有600 TBW總寫入量,2TB更是高達1200 TBW,再加上官方也提供5年有限保固服務,在各方面的保障下讓玩家們可以安心長期使用。 雖說PCIe Gen3 SSD不像PCIe Gen4 SSD那樣動輒6、7,000 MB/s的高速讀寫速度,但一方面也代表PCIe Gen3 SSD不太需要那類誇張的鰭片來散熱,一般裸片、貼片散熱都沒問題,FA100就僅僅只有背面散熱貼片即可協助散熱,加上採用單面顆粒設計,極致輕薄的厚度,非常適合輕薄筆電或是對空間有要求的電腦主機使用。 撕下正面貼紙來一窺內部用料,可以看到FA100採用的控制器是INNOGRIT(英韌科技)的IG5216BBA,又名Shasta+,採用無DRAM架構,支援HMB功能,有效降低SSD延遲,其最大的特色在於可在保持高速特性下,兼具省電特性,標榜功耗峰值僅1.35W。 儲存顆粒標示BW29F2T08EMLEE,Micron(美光)的B47R 176層3D TLC NAND快閃記憶體,在讀寫延遲都有大幅改善來提高效能,單顆256GB、正面4顆共1TB儲存容量。 接下來就來上機驗證一下效能吧,本次採用的是Intel最新的12代主機平台,並採用最新款Z690主機板搭配旗艦級的Intel Core i9-12900KF處理器,SSD安裝於由CPU提供的第一條M.2槽來實測,詳細規格列於下方以做參考: 主機板:MSI MAG Z690 TORPEDO 處理器:Intel Core i9-12900KF 記憶體:Crucial DDR5-4800 16GB(8GBx2) 顯示卡:MSI RTX 3080 SUPRIM X 作業系統:Windows 10 首先透過CrystalDiskInfo來驗證規格,型號明確標示為Acer SSD FA100 1TB,PCIe 3.0x4傳輸通道,並確實符合NVM Express 1.4標準,支援S.M.A.R.T.、TRIM以及VolatileWriteCache等功能。 接著在CrystalDiskMark實測,其讀寫速度輕鬆上到3,409.86/2,845.77 MB/s,完全超越官方標榜成績,不過開啟0Fill之後,整體性能幾乎一致,沒有明顯的提升,意味著FA100平時就能激發出最大實力。 另外小編也一併簡單測試了單一大檔案的傳輸效能,驚人的是即便來到CrystalDiskMark最高的64GB模式,讀寫效能雖稍降一些,但依舊在官方標示速度之上,倒是RND4K Q32T16的寫入影響較大,不過以一支平價PCIe 3.0 SSD來說已經是非常優秀的表現了。 ATTO Disk Benchmark同樣使用預設的256MB以及最大32GB模式來實測,這裡大檔案差距就稍稍明顯了一些,不過整體依舊都有2,600MB/s以上的穩定寫入表現,讀取則是在2MB時都達到最大成績。 最後來到TxBENCH上,先用預設的512MB大小來測試,雖說在隨機亂數模式下讀取效能稍稍低了一些,不過讀取效能依舊維持官方數據水準,而改為Fill 0x00之後,完全就把FA100實力發揮出來,不僅讀取已經幾乎符合數據,寫入效能更驚人的突破3,100 MB/s大關。 而來到32GB大檔測試,整體成績就穩定在官方數據之上,到了Fill 0x00模式也有小幅度提升。 在整體開箱、實測一輪後,不難發現Acer這組FA100 1TB PCIe M.2 SSD即便屬於無DRAM架構,卻是連大檔案傳輸也依舊可以維持官方的標示成績,加上FA100在價格上的優勢,以這條1TB的版本來說,3,000元不到的價格即可入手,再配上產品本身的輕薄設計、發熱量低以及省電低功耗等等各項優點,不論對桌上型PC或是筆電的實用性都是相當具備高C/P值的SSD儲存裝置。 撇除有經常傳輸大檔案、資料的用途,3,300/2,700 MB/s的讀寫效能事實上不管在辦公、創作者甚至遊戲用途基本上都綽綽有餘,若拿SATA SSD相比的話那更不用多說,幾乎僅百元的價差,就能擁有更高速、輕薄小巧的SSD,除非玩家們已經把M.2槽裝好裝滿,或是老電腦無支援NVMe M.2槽,不然這款FA100無疑是現階段最好的選擇之一了。 Acer儲存產品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十銓科技電競品牌T-FORCE首發最新世代PCIe Gen5 SSD,以突破性領先技術躍入SSD新紀元
隨著巨量資料所驅動的高速儲存需求時代來臨,十銓科技秉持在電腦儲存方案深耕多年的經驗,將於今年推出新世代PCIe Gen5 SSD,因應世代變化,積極透過領先的技術致力於新品開發,以專業的研發能力及優良的產品品質耀眼國際,與各原廠攜手邁入SSD儲存方案的下一個紀元。 十銓科技將以旗下T-FORCE電競品牌的CARDEA系列搶先發佈PCIe Gen5 SSD,最高連續讀寫速度可望高達13,000/12,000MB/s以上,最高儲存容量高達4TB,待推出後,將是市面上最高效能的PCIe Gen5高階旗艦級SSD。T-FORCE PCIe Gen5 SSD支援最新NVMe 2.0,在世代轉換下,最新一代T-FORCE Gen5 SSD也將透過獨家技術提升SSD耐用性及使用壽命,使Gen5 SSD以最新技術強力支援電競運算市場 (Gaming Computing Market)、影音串流、擴增實境及虛擬實境 (AR/VR) 等新世代主流數位領域。 十銓科技規劃將於2022 Q3量產T-FORCE CARDEA系列PCIe Gen5 SSD,且針對全新Gen5世代的產品散熱需求,十銓科技也將推出多款高效散熱方案,並攜手全球各大主機板廠夥伴,針對市場需求,不斷精進新世代SSD的規格與技術,提供全球消費者穩定且飆速的儲存體驗。
-
創見發表全新工業級112層3D NAND PCIe M.2固態硬碟
全球工業用記憶體儲存領導品牌-創見資訊(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發表新一代 112 層 3D NAND 工業級PCIe M.2固態硬碟,搭載PCIe Gen4 x4與PCIe Gen3 x4 高速傳輸介面,提供M.2 2280尺寸規格,容量選擇高達2TB。創見結合先進研發技術與製程,全面提升硬碟儲存效能與耐用度,可望為AIoT、5G、企業伺服器與工業電腦應用提供更穩固的儲存解決方案。 受惠於新一代 112 層 3D NAND 快閃記憶體的技術突破,每單位顆粒容量可高達 1Tb,與 96 層堆疊技術相比提高了近兩倍。除晶圓密度提升,112 層 3D NAND 也具備更快的傳輸速度,讀寫效能可提高 50%。創見112 層 3D NAND 工業級固態硬碟耐用度達 3K 次抹寫週期 (P/E cycles),可在 -20°C 到 75°C 的類寬溫 (Extended Temperature) 溫度範圍下穩定運作。所有產品皆經過嚴苛的品質檢驗與測試,確保耐用度與可靠度可支援高工作負載的工業應用。 創見工業級PCIe M.2固態硬碟MTE720T,亦搭載PCIe Gen4 x4高速傳輸介面,符合NVMe 1.4 通訊協定,採用8通道控制器,內建 DDR4 DRAM 快取,大幅提升隨機存取效能。讀寫速度最高可達 7,400 MB/s與 6,000 MB/s,適合大量資料傳輸。此外,創見採用邊緣補強技術 (Corner Bond) 與 30µ” 金手指,保護關鍵元件並提升硬碟插拔次數,加強抗震與耐用程度,為工業應用帶來更優異穩定的儲存表現。 創見 112 層 3D NAND 工業級PCIe M.2固態硬碟亦搭配先進韌體技術,內建 ECC 自動糾錯功能、全區平均抹寫(Global Wear Leveling)、故障區塊管理技術、Garbage Collection、S.M.A.R.T.監控分析,以及動態熱能管理機制協助監控硬碟溫度,防止裝置過熱,強化資料存取的穩定性與正確性。 創見獨家研發嵌入式軟體解決方案Control Center,全面整合軟硬體,即時遠端管理儲存裝置,輕鬆監控佈建分散的端點設備。創見作為嵌入式儲存產品領導品牌,擁有多年的豐富經驗與專業研發團隊,在台灣設有生產基地,嚴謹落實產品品質檢驗與生命週期管理,具備長期穩定的供貨能力,提供企業高效可靠的儲存解決方案。
-
美光宣布業界首款 176 層 QLC NAND 正式量產出貨,同時推出全新 2400 PCIe Gen4 客戶端 SSD,美光以突破性技術實現全球首款針對客戶端應用進行最佳化的 2TB 22x30mm SSD
美光科技(Nasdaq:MU)宣布全球首款 176 層 QLC NAND SSD 現正量產出貨,該產品採用最先進的 NAND 架構打造,可為廣泛的數據密集應用提供獨步業界的儲存容量和最佳性能。美光革命性的 NAND 技術專為跨客戶端與資料中心環境的應用設計,而導入該技術所推出的全新美光 2400 SSD 則是全球首款針對客戶端應用打造的 176 層 PCIe Gen4 QLC SSD。全新的 176 層 QLC NAND 也將整合至部份美光 Crucial 消費型 SSD 中,做為系統設計者的參考元件。 延續先前所發布的業界首款 176 層 TLC NAND,美光的創新 176 層 QLC NAND 快閃記憶體提供 QLC 中前所未有的層數和容量。相較於前一代解決方案,新款 176 層 QLC NAND I/O 流通量提升33%[1],讀取延遲則降低最高達 24% 幅度[2]。其採用的替換閘(Replacement Gate,RG)架構是現有唯一結合電荷捕捉(Charge Trap)架構與 CuA(CMOS under the Array)設計量產的 QLC NAND。這些改進將有助於用客戶端電腦市場加速導入 QLC SSD,預計 2023 年時可將市占率提升兩倍至突破 35%,2025 年時可達到將近 80%。[3] 美光企業副總裁暨儲存業務事業部總經理 Jeremy Werner 表示:「以我們在 176層NAND 的領導地位為基礎,美光 2400 SSD 將推動客戶端市場朝 QLC 儲存裝置轉型。新的 2400 PCIe Gen4 SSD 能實現更廣泛的設計選擇和更經濟實惠的容量,我們預期它將大幅加速客戶端裝置採用 QLC,並進一步鞏固美光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 美光 2400 SSD 在主流 NVMe SSD 中提供業界領先的儲存容量,得以實現彈性的 OEM 解決方案設計,同時提供絕佳使用者體驗。該系列結合 176 層 NAND 與 PCIe Gen4 技術,較前一代美光客戶端 SSD 提升一倍性能和 23% 讀取速度,大幅縮短開機和載入時間。[4] 美光 2400 系列 SSD 也包含全球唯一的 2TB 22x30mm M.2 SSD,相較於 22x80mm M.2 的規格,22x30mm M.2 SSD 將占用空間縮減 63%,完美適用於小型的行動筆電,同時為設計提供更多彈性。除了前述尺寸,該系列也提供其他兩種尺寸(22x42mm 和 22x80mm M.2),並支援通用韌體以大幅減少設計驗證時程。 美光 2400 SSD 透過公司的主機記憶體緩衝技術(HMB, Host Memory Buffer),使主機能靈活地最佳化性能,在不同的案例中提供強大的使用者體驗。該產品具低功耗特性,可支援全天候不受限的運算,且其活動閒置功耗較美光前代解決方案降低了 50%。美光 2400 SSD 的誕生是為了滿足英特爾「雅典娜創新計畫」(Project Athena)的需求,讓使用高解析度顯示器的筆記型電腦,實際電池壽命也能超過 9 小時。[5] 註: [1] ONFI 4.x – 1600 MT/s 與 1200 MT/s [2] 與美光 96 層 QLC NAND相比 [3] Forward Insights,SSD Insights,2021 年 11 月 [4] 與美光 96 層 QLC NAND相比 [5] 根據 Intel.com 上的 Intel 測試:Project Athena — 為了實現新型筆記型電腦的計畫 (intel.com)
-
極致效能 引領新局,SP廣穎電通推出PCIe Gen 4x4 NVMe介面M.2固態硬碟-XS70
全球記憶儲存領導品牌SP廣穎電通推出PCIe Gen 4x4最新極速介面-XS70 M.2 2280固態硬碟。XS70 M.2 2280固態硬碟,選用業界領先旗艦主控晶片,兼具效能與用電效率,符合最新NVMe1.4協議標準,採PCIe Gen 4x4超高速介面,傳輸速率提升至PCIe Gen3的2倍,讀寫速度分別高達每秒7,300MB及6,800MB,突破SSD極限,充分展現遊戲與創作應用程式所需的頂級效能要求。 XS70符合M.2 2280 (80.0mm × 22.0mm) 介面規格,具體積輕巧、效能優異、安裝簡易、通用性強等優點,再搭配頂級性能與海量存儲空間,可立即完成設備升級,即刻展開兼顧速度感與流暢度的精采遊戲。 US70鋁合金散熱片設計理念源自於鯊魚鰓的啟發,擁獨特外型及刻意傾斜的狹縫,讓熱源有效分散並經由縫隙排出,降低運行溫度,使XS70能在高強度使用下,仍持續展現高性能、低延遲、低功耗特性,發揮卓越冷卻效果。 內建RAID engine資料保護機制,有效確保資料存取的可靠性,維持傳輸數據的完整性及保持系統長效穩定;另採用LDP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低密度奇偶檢查碼)錯誤校正機制,可確保資料傳輸的正確性及資料存取的可靠性;還支援DRAM Cache Buffer,可提高循序讀寫及隨機讀寫,使遊戲效能發揮到極致。 XS70不僅提供高達4TB的海量存儲容量選項,還符合PS5對效能和尺寸的規格需求,為PS5提供簡易輕鬆的擴充方案;擁有XS70,玩家毋須再煩惱新舊遊戲、附加資料、及遊戲更新的儲存問題,有效擴大你的遊戲儲存空間。 更多產品資訊,請查詢SP廣穎電通官方網站:www.silicon-power.com。 ● 採PCIe Gen 4x4高速介面,讀寫速度最高可達每秒7,300MB及6,800MB。 ● 為PS5提供簡易輕鬆的擴充方案,符合PS5對效能和尺寸的規格需求。 ● 鋁合金散熱片不僅質感出眾防刮手,還能在高強度使用下,持續展現優異效能,有效降低運行溫度,發揮卓越冷卻效果。 ● 符合NVMe 1.4協議標準,擁高性能、低延遲、低功耗特性。 ● 提供1TB、2TB及4TB三種存儲容量選擇。 ● 支援DRAM Cache Buffer,可提高滿意的循序讀寫及隨機讀寫效能。 ● 採用LDPC錯誤校正機制、內建RAID engine資料保護機制,有效確保資料傳輸與存取的正確性及可靠性。 ● 符合M.2 2280介面規格,具體積輕巧、效能優異、安裝簡易、通用性強等優點。 ● 容量:1TB, 2TB, 4TB ● 尺寸:24.6mm x 80.0mm x 10.8mm ● 重量:33g ● 讀取速度(最高):up to 7,300MB/s* ● 寫入速度 (最高):up to 6,800MB/s* ● 傳輸介面:PCIe Gen 4x4 ● 防震:1500G/0.5ms ● MTBF:1,600,000 小時 ● 操作溫度:0°C - 70°C ● 認證:CE/FCC/UKCA/BSMI/Green dot/WEEE/RoHS/KCC ● 保固:5 年有限保固 ●系統需求: 具備M.2接孔並支援PCIe介面的電腦,以及下列其中之一的作業系統-Windows 8.1、Windows 10 *備註: 讀寫速度會因系統效能(如硬體、軟體、介面模式等)及容量而有所不同。
-
十銓科技與華碩TUF Gaming Alliance強勢聯名推出的DDR5電競記憶體與M.2固態硬碟 剽悍上市
全球記憶體領導品牌十銓科技於今日宣布與華碩TUF Gaming Alliance聯名合作的T-FORCE DELTA TUF Gaming Alliance RGB DDR5電競記憶體與T-FORCE CARDEA Z440 TUF Gaming Alliance PCIe4.0 M.2固態硬碟將於本月底全球剽悍上市,首波開賣平台將以北美Amazon為領頭羊躍進國際, T-FORCE TUF Gaming Alliance聯名款系列產品將以電競特工風格及飆速頂尖效能,強強聯手颳起電競硬派新風暴。 T-FORCE DELTA TUF Gaming Alliance RGB DDR5桌上型電競超頻記憶體是首款經ASUS TUF Gaming Alliance認證及嚴格測試之DDR5 RGB電競超頻記憶體,外型設計上採用隱形戰鬥機的意象優化整體外觀,且融合TUF Gaming Alliance獨特電競特工風格元素,搭配全幅式120°超廣角RGB炫彩發光並支援ASUS Aura Sync燈控軟體,讓玩家可隨心所欲變換燈效,打造獨特光彩奪目的RGB 系統。本產品首波開賣規格為5200MHz頻率及雙通道2x16GB的大容量,飆速魅力剽悍登場。 是首款在ASUS TUF Gaming Alliance聯盟中率先推出的M.2 PCIe4.0 固態硬碟,搭載強化版特殊鋁鰭散熱片,特殊導流設計能有效降溫48%[1],相比於其他固態硬碟更能延緩因高溫而導致掉速的問題,提供更穩定的讀寫效能,讀寫速度高達5,000/4,400 MB/s,並支援PCIe Gen4x4規格及NVMe標準,其優異的性能絕對是電競特工最佳的選擇,外觀設計上融入TUF Gaming獨特軍規元素,徹底展現硬派電競魂。
-
Western Digital 全新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 WD Red SN700 NVMe SSD,助力中小企業與居家工作者迎戰極端工作負載 並透過 NAS 快速進行協作
IDC 2021 FutureScape 報告指出,隨著遠距工作成為主流,2021 年至少 70% 具數位能力的中小企業(SMB)將採取混合辦公模式進行營運 1;這將為企業主帶來壓力,因為公司、員工及 IT 顧問為了能夠無縫管理資料流量,會傾向使用先進技術,包括虛擬化、協作編輯和密集式資料庫工作負載。 對於中小企業而言,NAS 和雲端都是存取、分享和保護資料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NAS 解決方案可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延遲和遠距共享資料或應用程式存取的問題。Western Digital 快閃記憶體業務部門客戶及企業 SSD 副總 Eric Spanneu 表示 :「中小企業需要高效且直觀的健全系統,同時也需要地端的基礎架構以應對各式情境。NAS 解決方案可提供各規模中小企業所需的效能、容量及可靠性,但對於更高階及效能密集的應用程式,NAS 系統需要一劑強心針。全新的 WD Red™ SN700 NVMe™ SSD 是完美的快取解決方案,與 WD Red HDD 在高容量的 NAS 環境中是為互補。」 憑藉在快閃記憶體領域的實力及領導地位,Western Digital 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高耐用、高速的快取解決方案 WD Red SN700 NVMe SSD,為中小企業客戶加速 NAS 效能。 這款功能強大的 SSD 具備高度的可靠性和耐用度,可支援 24/7 全年無休的 NAS 環境及應用程式;其快速的系統反應能力和 I/O 效能非常適合多使用者、多應用程式的環境,讓中小企業能夠解決如虛擬化、協作編輯及密集式資料庫儲存等複雜專案。 WD Red SN700 NVMe SSD 的「口香糖」輕薄設計,可直接插入目前許多領先的 NAS 裝置中 NVMe 就緒的 M.2 插槽。 QNAP 銷售和行銷總監 Tamblyn Calman 表示:「NVMe 技術與 QNAP 解決方案的多樣整合更勝過以往,且大多數的 RAID 型號都可支援 M.2 SSD 快取。WD Red SN700 NVMe SSD 可提升 NAS 系統的讀寫速度,但不會增加陣列中的硬碟總數,有助於進一步強化 QNAP 產品組合的儲存能力。」 l 高效能:提供高達 3,430 MB/s** 的效能(500GB 和 1TB 型號),是 SATA SSD 連續讀取能力的 5 倍以上。 l 高可靠性和耐用度:針對 24/7 全年無休的 NAS 工作負載環境進行優化,提供高達 5,100 TBW(4TB 型號)的高可靠性和耐用度,可處理讀取和重寫週期的快取。 l 高容量:提供從 250GB* 至 4TB* 的容量,滿足當前和未來的快取需求。 全新 WD Red NVMe SSD 是 Western Digital WD Red 儲存解決方案組合的新成員,該系列包括 WD Red HDD 和 WD Red SATA SSD,全都專為 NAS 打造。WD Red SN700 NVMe SSD 具有 5 年保固***,提供250GB(建議售價 NT$2,300)、500GB(建議售價 NT$3,140)、1TB(建議售價 NT$6,550)、2TB(建議售價 NT$14,260)、4TB(建議售價 NT$28,260)五種容量選項,12 月起可於全台指定的Western Digital 零售商、線上零售平台、經銷商、系統整合業者以及通路商購買。
-
十銓科技推出全新升級SIREN GD240E AIO ARGB一體式水冷,完美支援LGA 1700腳位與M200狙擊者可攜型固態硬碟聯袂上市
全球記憶體領導品牌十銓科技以劃時代DDR5記憶體領先業界,超前佈局,其T-FORCE電競品牌今日亦推出全新升級的SIREN GD240E AIO ARGB一體式水冷,提供最新LGA 1700腳位支架,完美支援第12代Intel處理器及Z690主機板規格,是玩家的必備散熱首選。此外,一舉榮獲2021日本GOOD DESIGN設計大獎的M200狙擊者可攜型固態硬碟將與SIREN GD240E AIO ARGB一體式水冷於12月全球陸續開賣,敬請全球硬派玩家引頸期待。 新升級的SIREN GD240E AIO ARGB一體式水冷,除支援原有的多款Intel及AMD腳位外,更新增相容於最新LGA 1700腳位的扣具組,特選背板、支撐螺絲與安裝支架使銅製水冷頭與處理器得以緊密貼合,接觸面受壓完整且平均,有效導熱至銅製高密度噴射式鰭片,大量增加散熱面積,快速除去處理器熱能,達到最佳熱散逸效率。為優化熱傳導效率及路徑,SIREN GD240E特將4000RPM高超轉速水泵架設於冷排,降低處理器因水泵運轉震動而導致的磨損風險及噪音影響,使其在提供高於一般水冷產品1.5倍冷卻性能的同時,亦為新一代Intel處理器帶來最佳保障;低調奢華的鏡面水冷頭及高轉速的ARGB風扇皆支援各大主機板燈效軟體,更使SIREN GD240E成為具備最頂級排熱效能及視覺炫彩風格的一體式水冷。 M200狙擊者可攜型固態硬碟採用USB3.2 Gen2x2介面,提供相較USB3.2 Gen1外接式固態硬碟快上4倍的2,000MB/s極速傳輸效能,且同時具備USB Type A及Type C的OTG功能,支援平版、智慧型手機及PlayStation™、Xbox™遊戲機等多種平台。M200狙擊者可攜型固態硬碟總重僅有83克,最大容量高達8TB,輕巧易攜的設計除讓你輕鬆享有高速存取速度之外,更能隨時享受極致大容量的儲存空間。全新升級的SIREN GD240E AIO ARGB一體式水冷,提供最新Intel平台的CPU散熱新選擇;高速M200狙擊者可攜型固態硬碟,更提供兩種不同傳輸接口,讓有大容量儲存需求的消費者安心選購。上述新品將陸續於12月全球上市熱賣,敬請密切關注十銓科技官網取得全球通路最新消息。
-
「十銓 T-FORCE CARDEA A440 Pro 2TB」散熱片版實測開箱,「7,000MB/s俱樂部」PCIe 4.0固態硬碟!
台灣知名儲存設備廠十銓(TEAMGROUP)在SSD進入7,000 MB/s傳輸速度之後,在產品的推出上更是卯足火力的推出了更多新款版本,像是小編在之前就為各為大家介紹了當中的CARDEA A440、為PS5特別打造的等,而當中的CARDEA A440 Pro既然有專屬於PS5的版本,毫無疑問的自然就會有為PC版本設計的款式囉! 那究竟PC版本CARDEA A440 Pro在設計上與PS5版本之間有何不同?趕緊接著看下去就知道了。 十銓的CARDEA A440 Pro M.2 SSD屬於自家A440 M.2 SSD的進階版,讀寫效能上從最高7,000/ 6,900 MB/s進一步提升到了7,400 /7,000 MB/s,將M.2插槽的PCIe 4.0通道頻寬利用得更為徹底,同時A440 Pro因為主打頂級客群的關係,在容量的選擇上還額外推出了4 TB超大容量,滿足高階創作者、遊戲族群的檔案儲存需求。 此外,考量到PC平台依照應用場合的需求不同,又可以細分為塔式主機、迷你主機、筆電等多種設備類型,彼此之間所擁有擴充空間迥異,因此A440 Pro也為此準備了專利「石磨烯散熱貼片」和「鋁合金散熱器」兩種不同的散熱包裝版本,是目前業界首創提供兩種散熱選項的產品(多數競品多為裸片與散熱器選項而已)。 玩家如果選擇的是石磨烯散熱片版本,透過石磨烯優良的導熱特性,可以幫助SSD提高9%的導熱效率,協助硬碟在空間受限的的筆電、小主機中,也能獲得更好的熱量導出效率;而鋁合金散熱器在設計上更是別出心裁,利用類似「卐」字形結構,不僅爭取到更多的空氣接觸面積,還兼具導流的功效,根據官方實驗室數據,能夠讓SSD的溫度下降達48%之多!讓SSD固態硬碟能夠在更為穩定的使用環境下運作。 SSD本體方面,CARDEA A440 Pro使用PHISON出品的PS5018-E18控制器,採用台積電12nm製程,內部擁有3顆ARM Cortex R5處理核心,支援第4代LDPC除錯引擎和SmartECC技術來確保資料在高速傳出之下的正確性,搭配SK海力士的DDR4快取顆粒來提供更快的讀寫效能,讓光是最低容量的1 TB版本就能有著7,200 /6,000 MB/s的讀寫表現,2 TB和4 TB的讀寫速率更是能雙雙突破7,000 MB/s大關,達到7,400 /7,000 MB/s。 SSD最核心的儲存晶片部分,全系列均採用3D TLC顆粒,配合NVMe 1.4標準對大型檔案存取效率的強化,為SSD提供更高的寫入壽命,1 TB與2 TB版本分別可達7,00和1,400 TBW,最大容量的4 TB款式更是高達3,000 TBW!加上官方提供5年額度內有限保固服務,讓產品在使用壽命上更添保障。 看完了外觀與用料,接著就是實際的效能的驗證時間啦!配合CARDEA A440 Pro的定位,小編選用AMD的Ryzen 9 5950X搭配X570晶片組的主機板來做為本次實際測試的使用平台。 在硬碟測試必跑的CrystalDisk Mark 8中,2TB版本的CARDEA A440 Pro的讀取成績來到7,341 MB/s,寫入成績則是6,920,接近官方宣稱的7,400 /7,000 MB/s 讀寫效能表現。 接著使用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SSD在不同檔案下的傳輸速度表現,整體來說,A440 Pro的讀寫均在128 KB的時候達到最大值,其後便一律保持穩定的速率直到結束,且可以看到讀取在效能上能夠有著逼近7 GB/s的成績,實力相當強勁。 十銓新推出的CARDEA A440 Pro在讀寫速度上有著7,400 /7,000 MB/s的表現,並為了散熱設計了專利造型的鋁合金散熱器,不僅外觀獨特,更能顯著的控制發熱帶來更安定的使用,同時在容量上最高還提供了4 TB超大容量,為主機提供更高的擴充彈性,滿足玩家們對於效能、容量、穩定性三大願望的追求。 廠商名稱:十銓科技 官方網站: 賣場連結: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PS5神隊友現身!三星推出新一代搭載散熱片的980 PRO SSD,980 PRO固態硬碟新增超薄散熱片設計,提供玩家頂級遊戲效能體驗
全球先進記憶儲存技術領導品牌三星電子,憑藉深厚的半導體經驗及先進技術,推出眾多深受用戶喜愛的固態硬碟產品。三星繼去年10月在台推出980 PRO PCIe 4.0 NVMe M.2固態硬碟,以高水準計算效能引領固態硬碟更上層樓後,今日宣布在台推出新一代980 PRO PCIe 4.0 NVMe M.2固態硬碟(含散熱片)(註一)。升級版的980 Pro(含散熱片)搭載8.6毫米輕薄機身,不僅大幅度減少空間限制,更能進一步優化散熱效能,提升遊戲運行時的穩定性;其規格符合PlayStation® 5更新後的擴充插槽、桌上型與筆記型電腦,為各類型玩家提供流暢不卡頓的遊戲體驗。 980 PRO PCIe 4.0 NVMe M.2固態硬碟(含散熱片)將於11月29日起於三星商城、PChome 24h購物、momo購物網、Yahoo奇摩購物中心等全台指定通路上市(註二),共將推出1TB及2TB兩款容量選擇,建議售價分別為NT$7,399以及NT$13,999。 980 PRO系列採用最新V-NAND技術及鍍鎳控制器,能有效管理NAND晶片的熱量水平並降低功耗;而全新升級的980 PRO(含散熱片)採用三星智慧散熱控制,能透過散熱片提升運行速度、電源效率,並最大限度地提高遊戲體驗。此外,8.6毫米的纖薄設計,可完美適用於PlayStation® 5、多款桌機及筆電。980 PRO(含散熱片)以強大的智慧散熱管理功能,減低冷卻風扇的運行及擾人的噪音,並避免因過熱而導致性能突然下降(註三),使用戶得以專注遊戲中,享受身臨其境的遊戲體驗。 980 PRO系列搭載三星專為PCIe® 4.0固態硬碟訂製的內部控制器,連續讀取和寫入速度最快可分別達到每秒7,000 MB和5,100 MB,更擁有1,000K IOPS的隨機讀寫速度,較PCIe® 3.0提升2倍(註四),滿足多種運算需求。此外,三星針對工作中需處理大型檔案,或想暢玩圖像密集型遊戲的用戶,提供三星固態硬碟專用管理軟體-三星管理魔術師7.0,透過其直覺性的介面及先進的工具,可將980 PRO系列的效能發揮至極。三星管理魔術師能提供用戶多元的解決方案,以隨時監控硬碟運行狀況、優化效能、保護重要數據,並能定期為硬碟提供重要更新,確保用戶能獲得最佳效能。 註一:詳情請造訪(預計11月25日中午12點上線):980 PRO PCIe 4.0 NVMe M.2固態硬碟 1TB(含散熱片)https://www.samsung.com/tw/memory-storage/nvme-ssd/980-pro-with-heatsink-1tb-nvme-pcie-gen-4-mz-v8p1t0cw/。980 PRO PCIe 4.0 NVMe M.2 固態硬碟2TB(含散熱片)https://www.samsung.com/tw/memory-storage/nvme-ssd/980-pro-with-heatsink-2tb-nvme-pcie-gen-4-mz-v8p2t0cw/。 註二:產品實際販售通路、到貨時間,依各通路業者公告為準。 註三:若 SSD 溫度超過 85°C,PS5 將自動關機。980 PRO的最高溫度(S.M.A.R.T.中的複合溫度)為64°C/67.3°C。 註四:結果基於與三星 PCIe® 3.0 NVMe SSD的比較。效能取決於SSD硬體版本、系統硬體和系統組態。效能測量是以IOmeter 1.1.0為基礎。寫入效能測量是在啟動Intelligent TurboWrite技術的狀態下進行。測試系統配置:AMD Ryzen 9 3900X 12-Core PROcessor CPU@3.79GHz, DDR4 2666MHz 16GBx2, OS-Windows 10 PRO 64bit, Chipset-ASUS-X570-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註五:根據IDEMA定義,1GB=1,000,000,000 位元組。系統檔案和維護使用,可能會佔用部分容量,因此實際容量可能與產品標籤上指示的容量有所不同。 註六:實際功率消耗可能因系統硬體配置而異。 註七:平均故障間隔(平均連續無故障時間)。 註八:耐久性測試結果符合 JESD218 標準。有關JESD218標準詳細信息,請參訪:www.jedec.org;五年有限保固或TBW有限保固,以先到期者為準。有關保固更多資訊,請參訪:http://www.samsung.com/samsungssd 。
最多人點閱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浦科特 PLEXTOR M8PeY 256GB、512GB、1TB」實測開箱,玩家級NVMe型PCIe 3.0 x4 SSD效能實測大作戰!
- 「十銓 T-FORCE CARDEA SSD 1TB」散熱片版實測開箱,「7,000MB/s俱樂部」PCIe 4.0 x4高效能固態硬碟!
- 「浦科特 PLEXTOR M7V 256GB SSD」實測開箱,玩家級固態硬碟中的物超所值之選!
- 「金士頓 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PCIe SSD 480GB」實測開箱,進階級固態硬碟中的玩家聖物!
- 「科賦 KLEVV NEO N610 512GB」實測開箱,取代傳統HDD最佳利器SATA 6Gb/s固態硬碟!
- 「金士頓 Kingston HyperX FURY SSD 240GB」實測開箱,玩家級固態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 「浦科特 PLEXTOR M6V 256GB SSD」實測開箱,台灣品牌固態硬碟中的經典之作!
- 「浦科特 PLEXTOR M9Pe 512GB」實測開箱,史上最強PCIe 3.0 x4固態硬碟磅礡登場!
- 「美光 Crucial MX300 750GB」實測開箱,3D NAND固態硬碟全面來襲!
- 「科賦 KLEVV CRAS C710 512GB」實測開箱,PCIe 3.0 x4 M.2 NVMe固態硬碟!
- 「意先 ezlink Panzer IV-H SSD 128GB」實測開箱,戰力十足物超所值固態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