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光宣布業界首款 176 層 QLC NAND 正式量產出貨,同時推出全新 2400 PCIe Gen4 客戶端 SSD,美光以突破性技術實現全球首款針對客戶端應用進行最佳化的 2TB 22x30mm SSD
(本資訊由廠商提供,不代表PCDIY!立場) 2022-01-24 12:14:23
美光科技(Nasdaq:MU)宣布全球首款 176 層 QLC NAND SSD 現正量產出貨,該產品採用最先進的 NAND 架構打造,可為廣泛的數據密集應用提供獨步業界的儲存容量和最佳性能。美光革命性的 NAND 技術專為跨客戶端與資料中心環境的應用設計,而導入該技術所推出的全新美光 2400 SSD 則是全球首款針對客戶端應用打造的 176 層 PCIe Gen4 QLC SSD。全新的 176 層 QLC NAND 也將整合至部份美光 Crucial 消費型 SSD 中,做為系統設計者的參考元件。
延續先前所發布的業界首款 176 層 TLC NAND,美光的創新 176 層 QLC NAND 快閃記憶體提供 QLC 中前所未有的層數和容量。相較於前一代解決方案,新款 176 層 QLC NAND I/O 流通量提升33%[1],讀取延遲則降低最高達 24% 幅度[2]。其採用的替換閘(Replacement Gate,RG)架構是現有唯一結合電荷捕捉(Charge Trap)架構與 CuA(CMOS under the Array)設計量產的 QLC NAND。這些改進將有助於用客戶端電腦市場加速導入 QLC SSD,預計 2023 年時可將市占率提升兩倍至突破 35%,2025 年時可達到將近 80%。[3]
美光企業副總裁暨儲存業務事業部總經理 Jeremy Werner 表示:「以我們在 176層NAND 的領導地位為基礎,美光 2400 SSD 將推動客戶端市場朝 QLC 儲存裝置轉型。新的 2400 PCIe Gen4 SSD 能實現更廣泛的設計選擇和更經濟實惠的容量,我們預期它將大幅加速客戶端裝置採用 QLC,並進一步鞏固美光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
美光 2400 系列 SSD 也包含全球唯一的 2TB 22x30mm M.2 SSD,相較於 22x80mm M.2 的規格,22x30mm M.2 SSD 將占用空間縮減 63%,完美適用於小型的行動筆電,同時為設計提供更多彈性。除了前述尺寸,該系列也提供其他兩種尺寸(22x42mm 和 22x80mm M.2),並支援通用韌體以大幅減少設計驗證時程。
美光 2400 SSD 透過公司的主機記憶體緩衝技術(HMB, Host Memory Buffer),使主機能靈活地最佳化性能,在不同的案例中提供強大的使用者體驗。該產品具低功耗特性,可支援全天候不受限的運算,且其活動閒置功耗較美光前代解決方案降低了 50%。美光 2400 SSD 的誕生是為了滿足英特爾「雅典娜創新計畫」(Project Athena)的需求,讓使用高解析度顯示器的筆記型電腦,實際電池壽命也能超過 9 小時。[5]
註:
[1] ONFI 4.x – 1600 MT/s 與 1200 MT/s
[2] 與美光 96 層 QLC NAND相比
[3] Forward Insights,SSD Insights,2021 年 11 月
[4] 與美光 96 層 QLC NAND相比
[5] 根據 Intel.com 上的 Intel 測試:Project Athena — 為了實現新型筆記型電腦的計畫 (intel.com)
延續先前所發布的業界首款 176 層 TLC NAND,美光的創新 176 層 QLC NAND 快閃記憶體提供 QLC 中前所未有的層數和容量。相較於前一代解決方案,新款 176 層 QLC NAND I/O 流通量提升33%[1],讀取延遲則降低最高達 24% 幅度[2]。其採用的替換閘(Replacement Gate,RG)架構是現有唯一結合電荷捕捉(Charge Trap)架構與 CuA(CMOS under the Array)設計量產的 QLC NAND。這些改進將有助於用客戶端電腦市場加速導入 QLC SSD,預計 2023 年時可將市占率提升兩倍至突破 35%,2025 年時可達到將近 80%。[3]
美光企業副總裁暨儲存業務事業部總經理 Jeremy Werner 表示:「以我們在 176層NAND 的領導地位為基礎,美光 2400 SSD 將推動客戶端市場朝 QLC 儲存裝置轉型。新的 2400 PCIe Gen4 SSD 能實現更廣泛的設計選擇和更經濟實惠的容量,我們預期它將大幅加速客戶端裝置採用 QLC,並進一步鞏固美光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
為日常運算打造的 QLC NAND SSD
美光 2400 SSD 在主流 NVMe SSD 中提供業界領先的儲存容量,得以實現彈性的 OEM 解決方案設計,同時提供絕佳使用者體驗。該系列結合 176 層 NAND 與 PCIe Gen4 技術,較前一代美光客戶端 SSD 提升一倍性能和 23% 讀取速度,大幅縮短開機和載入時間。[4]美光 2400 系列 SSD 也包含全球唯一的 2TB 22x30mm M.2 SSD,相較於 22x80mm M.2 的規格,22x30mm M.2 SSD 將占用空間縮減 63%,完美適用於小型的行動筆電,同時為設計提供更多彈性。除了前述尺寸,該系列也提供其他兩種尺寸(22x42mm 和 22x80mm M.2),並支援通用韌體以大幅減少設計驗證時程。
美光 2400 SSD 透過公司的主機記憶體緩衝技術(HMB, Host Memory Buffer),使主機能靈活地最佳化性能,在不同的案例中提供強大的使用者體驗。該產品具低功耗特性,可支援全天候不受限的運算,且其活動閒置功耗較美光前代解決方案降低了 50%。美光 2400 SSD 的誕生是為了滿足英特爾「雅典娜創新計畫」(Project Athena)的需求,讓使用高解析度顯示器的筆記型電腦,實際電池壽命也能超過 9 小時。[5]
註:
[1] ONFI 4.x – 1600 MT/s 與 1200 MT/s
[2] 與美光 96 層 QLC NAND相比
[3] Forward Insights,SSD Insights,2021 年 11 月
[4] 與美光 96 層 QLC NAND相比
[5] 根據 Intel.com 上的 Intel 測試:Project Athena — 為了實現新型筆記型電腦的計畫 (intel.com)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樂迎金兔享盛禮!LG祭出全通路優惠 消費滿額gram 筆電帶回家,揪友加入LINE官方帳號購物金直接送 官方線上商城再推獨家優惠 最高享91折
- 混合辦公(Hybrid Work)為當前IT的熱門議題之一,台灣二版獨家新代理【SupRemo遠端桌面控制軟體】為使用者及企業實現IT支援的數位轉型
- Canon 持續關懷兒童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手做暖心微笑杯子蛋糕 陪伴育幼院童渡過聖誕佳節
- 友通助攻AI影像辨識軟體,參賽團隊奪「2022 Intel DevCup」季軍
- 趨勢科技 ZDI 揭露漏洞並緩解危機,2022秋季 Pwn2Own 駭客大賽突顯家用裝置推升企業資安風險的現況
- Adobe 《創意未來》研究:近半數創作者正透過創意內容賺取營收
- 連續 14 年 MailBase 蟬聯日本國內郵件歸檔市場冠軍寶座
- 伊雲谷取得雲動力股權 加速推動多雲整合解決方案
- AWS助力商之器打造新世代醫療產業雲端解決方案,從AI助力打造心電圖AI模型,到Local Zone成就安全合規的醫療用戶體驗
- 專屬 Gogoro 機車騎士最安全守護,美國相機80年歷史品牌 寶麗萊MS280WG「蜂鷹」雙鏡機車行車記錄器,專為 Gogoro 車系所開發 業界No.1行車畫面清晰又艷麗
- 2023 新年新希望應該這樣訂 改善壞習慣就靠 Seagate!
- 2023台北電玩展搶先看!首波陣容公開
最多人點閱
- SNSplus好玩家旗下手遊「雲州大儒俠」赴德參展首度亮相
- 4K高性能迷你影音饗宴 浩鑫SH170R6搭載Skylake平台新登場
- Microsoft Azure Certified for IoT 快速打造智慧物聯網
- SP廣穎電通將於德國2015 Embedded World展示全方位工控系列產品
- 華碩ROG電競聯盟成軍,「實況主同樂會」熱血開跑!
- 正統MOBA鉅作《獵神》席捲來台,春季季賽總獎金冠軍獨拿新台幣1000萬!!!
- 曜越攜手五大電腦裝機龍頭:原價屋、三井、順發、燦坤及Yahoo! 共同發表『SPM雲端智慧電源管理平台』 曜越最新五款聯名綠能電競機全貌釋出
- 華碩ROG玩家共和國推出全球首款165Hz電競顯示器PG279Q
- 卡巴斯基全省萊爾富開賣 即時享有網路安全防護更便利
- 英特爾舉辦亞洲區創新高峰會 促進台灣與全亞洲產業體系的創新發展
- IEM於台北國際電玩展熱血開打,購買Intel Core i5/i7處理器系列+SSD 750即得限量好禮
- 深根台灣成就萬物相聯 2015 ARM®新竹辦公室擴大營運暨亞洲第一座CPU設計中心開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