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知
-
邁向8K與10K新視界!HDMI論壇發表HDMI 2.1版規格,視訊畫質皆更上一層樓
蝦密? 4K可能都還沒入手? 8K甚至10K規格就已經發布了!這要剛買4K的玩家要怎麼辦啊?!?! 這次HDMI 2.1發布,終於把先前比較不明確的規格定調了。直接提供4K@120Hz、8K@60Hz規格,甚至解析度直接升級到10K等級(10240x4320),打趴其他視訊規格(如VESA的DisplayPort)… 看來,未來顯示器的升級速度與汰換時程,將會加快,而更高解析度也代表著有更寬闊的視野,賦予玩家更大的工作與娛樂視界,讓Work和Play都能有更好的體驗! HDMI 2.1規格正式發表囉!提供高達10K解析度,支援動態HDR,並推出全新UHS版的HDMI傳輸線 HDMI 論壇(HDMI Forum, Inc.)28日宣布推出HDMI規格的2.1版本,所有HDMI 2.0採用廠商皆可使用。此款最新的 HDMI 規格支援多種更高的動態影像畫素和更新率,包括 8K60 和 4K120,而且畫素高達 10K。同時支援動態 HDR格式,而且頻寬性能提高到 48Gbps。 支援 48Gbps 頻寬的是全新超高速 HDMI 傳輸線。該傳輸線能確保實現高頻寬相關功能,包括HDR 的未壓縮 8K 動態影像。其具有超低的 EMI(電磁干擾),減少對鄰近無線裝置的干擾。傳輸線與先前規格相容,也能在現有的 HDMI 裝置上使用。 HDMI 2.1 版規格與先前版本的規格相容。最新版的 HDMI 是由 HDMI 論壇的技術團隊開發。HDMI 論壇是由全球具有領導地位的多家製造商所組成,其涵蓋的領域為消費性電子產品、個人電腦、行動裝置、傳輸線和元件。 HDMI Forum 總裁暨 Sony Electronics 的 Robert Blanchard 表示:「HDMI 論壇的任務是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規格、培養更高的性能需求,並為未來的產品創造機會。」 ● 更高的影像解析度支援高解析度以及更快的更新率(包含 8K60Hz 與 4K120Hz),讓觀眾身歷其境,享受流暢的高速動作細節。高達 10K 的畫素也支援商業 AV、工業和專業用途 ● 動態HDR支援確保影像的每一刻、每一幕的場景或甚至是每一格都以其最理想的景深、細節、明亮度、反差和更廣的色域呈現 ● 超高速 HDMI 傳輸線支援 48G 頻寬,支援未壓縮的 HDMI 2.1 功能。傳輸線同時具有非常低的 EMI 輻射,而且能與先前版本的 HDMI 規格相容並能在現有的 HDMI 裝置上使用。 ● eARC簡化連接性、提供更容易使用,同時支援最先進的音頻格式和最高的音頻品質。其可確保音頻裝置與即將推出的 HDMI 2.1 產品之間的完全兼容性。 ● 增強的更新率特性,能確保遊戲、電影和動態影像的動作和轉換平順流暢,包括: > 可變更新率 (Variable Refresh Rate;VRR) 減少或消除遲滯、停頓與畫面撕裂,呈現更流暢且細節更豐富的遊戲體驗。 > 用於電影和動態影像的快速媒體切換 (Quick Media Switching;QMS) 消除在顯示內容之前可能導致空白畫面的延遲。 > 快速畫面傳輸 (Quick Frame Transport;QFT) 減少延遲,呈現更流暢的無遲滯遊戲,以及即時互動式虛擬實境。 ● 自動低延遲模式 (ALLM) 允許自動地設定理想的延遲設定,實現流暢、無遲滯以及不間斷的觀看和互動。 HDMI 2.1 相容測試規格 (Compliance Test Specification;CTS) 將在 2018 年的第一季至第三季之間發布,並將在屆時通知 HDMI 採用廠商。 HDMI 論壇 是一個開放的貿易組織,負責指導 HDMI 技術未來的方向,並開發新版的 HDMI 規格。HDMI 論壇目前會員包含 92 家公司,並正積極邀請更多的公司申請會員資格,幫助塑造HDMI 技術的未來。另一個重點是在 HDMI 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全球繼續成長的同時,鼓勵更多的公司參與。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 HDMI 2.1 規格或成為 HDMI 論壇會員的更多資訊,請造訪 CES 2018,LVCC南館 1 展區 20542 的 HDMI Licensing Administrator, Inc.。或可以透過 vrobbins@hdmi.org與我們聯絡,安排 CES 期間的會議。以聯繫 vrobbins@hdmi.org,安排與我們在 CES 上見面。
-
Intel發表UEFI Class 3,將於2020年停止傳統BIOS支援,屆時XP無法使用
自Intel於2002年推出EFI (Extensive Firmware Interface,可延伸韌體介面)規範,並於2005年將此規範格式交由來管理與推廣之後,近年來的PC系統紛紛加入這項標準,而Mac電腦也採用了EFI來做為其韌體標準,讓其可以做到macOS與Windows雙重開機的目的! 至於傳統BIOS (Basic Input / Output System)方面,如今仍普遍存在於各PC的電腦系統內,主要是為了能與傳統x86環境相容,並支援傳統作業系統,支援舊的介面卡。因此新一代的PC仍可用來執行最古早的DOS作業系統,或者Windows XP這類的圖形化作業系統。 因此,在短期內,這種UEFI + Legacy BIOS的雙開機模式仍會存在,讓使用者可以選擇使用Legacy BIOS (即CSM模組,CSM=Compatibility Support Module)來進入傳統作業系統,或是使用新一代UEFI模式來進入新一代的作業系統。 由於BIOS是1980年代各IBM PC相容機大廠們,以Clean Room的方式開發出第一套BIOS原始程式之後,就一直以16位元的Assembly組合語言程式來撰寫、以暫存器和API呼叫方式,以及靜態函式連結的硬體控制架構,存在至今。雖說新一代的32位元、64位元的電腦紛紛推出,隨著電腦的快速發展,功能越來越強大,傳統BIOS開發技術越顯得老舊,已不能符合新一代系統軟體與新處理器的開發需求,因此Intel才推出新的EFI介面,讓PC韌體不再只是限定在x86與16位元架構,而是可以延伸到x64、IA64等處理器架構(話說IA64的Itanium也到末代了)。 這也是EFI當初的理念,讓系統開發者能夠遵循單一的規範,來開發系統韌體程式,後來改為UEFI之後,其規範也開始讓業界慢慢接受。UEFI除了可以透過類似C這種高階程式語言來開發,同時UEFI採用類似一種低階作業系統的概念,賦予韌體可以操控所有硬體資源的能力,加上UEFI採用模組化設計,韌體廠商可以自由加減需要的模組,並設計出更棒的設定介面與開機畫面。此外還有安全開機(Secure Boot)的機制,讓電腦在「作業系統先前環境」(Pre-OS Environment)能有更多的發揮空間,也更安全,UEFI可提供電腦系統更安全、更親和、功能更強大的Pre-OS環境。 目前所有主機板廠商,包括華擎(ASRock)、華碩(ASUS)、技嘉(Gigabyte)、微星(MSI)、美超微(SuperMicro),都早已導入UEFI的圖形化BIOS,同時還保留Legacy BIOS的CSM模組,以提供更多、更豐富的強悍功能,並提供EZ Mode(簡易模式)和Advance Mode(進階模式)的設定畫面,讓初學者和玩家們都能夠輕鬆搞定主機板設定需求。 此外,UEFI更可以突破傳統2TB硬碟的定址能力,搭配GPT (GUID Partition Table)的硬碟分割表設計,可突破傳統BIOS + MBR (Master Boot Record)只能最多4組主要硬碟分割區的限制。其Secure Boot機制可防止開機檔案被竄改(Windows 8以後可以支援Secure Boot模式),提供更安全的開機環境。 然這種UEFI + Legacy BIOS的雙重開機模式,將於2020年劃下句點。因為Intel計畫將於2020年推出的UEFI Class 3規範中,將Legacy BIOS介面完全捨棄。從Intel的Brian Richardson先生在2017年10月底至11月初所舉辦的UEFI 2017年秋季插拔大會中,所提出全新的UEFI Class 3規範簡報()中,即可看出端倪! 最早的UEFI Class 0,就是指以往只有Legacy BIOS的時代,到了UEFI Class 1,開始加入了UEFI/PI介面,但執行函式還是傳統BIOS介面(傳統介面卡適用),直到目前主流的UEFI Class 2,除了加入UEFI/PI介面之外,執行函式也能同時支援UEFI與傳統BIOS介面(讓新一代的UEFI與BIOS介面卡都能支援)。而Intel最新發表的UEFI Class 3,則是將UEFI Class 2中的傳統BIOS支援部份,直接刪除!完完全全就是UEFI介面了!這也等於宣告,BIOS模式即將GG! 從簡報上來看,UEFI Class 3 (UEFI 3.0)將擁有更高的安全性,另外,Secure Boot已經不是必備選項,因此Linux作業系統不用擔心會有開不了機的問題。簡單來說,Intel藉由UEFI Class 3的推出,來消弭傳統BIOS,讓客戶端或是資料中心等伺服器平台,都全面支援UEFI 3.0的規格,達到最後一哩路的境界。 這意味著,到了2020年之後,搭配UEFI 3.0的系統出爐時,將會有以下改變: 您的傳統顯示卡、網路卡,甚至SSD介面卡,必須得支援UEFI,才能在UEFI 3.0的電腦上使用。若您介面卡的OpROM只支援BIOS模式,將可能無法順利初始化,可能要等到進入作業系統之後,驅動程式驅動完成後,才可以使用。 例如顯示卡若不支援UEFI的話,在UEFI 3.0的電腦開機,有可能就是一路黑屏,直到Windows畫面出現為止,SSD介面卡的OpROM若不支援UEFI,則可能無法成為系統碟,網路卡的OpROM不支援UEFI,則可能無法進行網路開機,以此類推。 至於開機碟部份,若是事先格式化成MBR格式的,必須得轉換成GPT格式才能順利開機!也就是說,資料碟(如D:)不影響,但開機碟(C:)則必須透過Windows 10 (1703版以上)的,來轉成GPT格式。 舊的作業系統,像是Windows XP以前的作業系統,是確定無法用UEFI模式來開機的。因此老OS想要再戰十年,那就別升級到UEFI 3的主機板。至於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則要SP1以後,且是x64架構,才支援GPT的硬碟格式,且可以使用UEFI來開機。 Mac OS X方面,早在10.5版本就採用GPT格式。因此只要是Mac電腦,其硬碟應該都早就是GPT格式了!其新版Boot Camp做出來的Windows分割區,也都是UEFI + GPT模式,只適合安裝Windows 7 SP1以上的作業系統。 至於Linux方面,各大知名的Linux Distro (x64架構)都已可支援UEFI開機。包含像是Ubuntu、Debian、BSD家族、CentOS、steamOS…等等。 整體而言,在PC的發展史中,BIOS一直伴隨著我們到現在,從最基本的開機初始化,到主機板的各項設定值調整、開機碟順序設定、甚至超頻,雖然畫面都是文字模式,但許多功能都必須要透過它來完成。 隨著UEFI的導入,讓我們主機板設定畫面全面進入圖形化介面時代,還提供了更多功能,像是溫度監控、網路韌體更新、進階超頻、圖形化系統資訊、RAID設定、可以用滑鼠操控…等等,使電腦的組裝與設定更加方便與直覺。因此對Intel來說,把BIOS淘汰掉,可說是促進電腦邁向最後一哩路的必要之惡。總之,到了2020年,電腦系統的韌體環境,將會是UEFI的天下了!BIOS撐了20多年,就讓它下台一鞠躬吧!
-
NVIDIA GTC 2017大會現場直擊,NVIDIA攜手科技部運用其人工智慧運算平台加速推動 AI 革命
NVIDIA (輝達) 2017年10月26日宣布與中華民國科技部合作,力促台灣企業加速發展人工智慧相關技術與應用,以支持政府最近宣布的AI 計畫,協助培植本土 AI 產業。 此項合作計畫於 NVIDIA 在台舉辦的 GPU 技術大會,以雙方共同舉辦的 AI Symposium 正式揭開序幕,廣邀超過 1,400 位科學家、研發人員和企業家齊聚一堂共襄盛舉, 盼以 NVIDIA 的 AI 技術協助科技部加速推廣人工智慧。 NVIDIA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台灣一直是 PC 革命的震央,未來也將在AI 所驅動的產業革命中繼續扮演核心要角。我們很高興能與科技部密切合作,確保台灣在人工智慧科技浪潮下充分展現實力。」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AI 是開啟台灣下一波產業革命的關鍵,同時延續我們在 IT 製造方面長期累積的優勢。我們將會廣納學術界、產業界和各界青年才俊投入到我們的 AI 計畫中,打造出基於AI 創新的產業生態系。」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將組建全台第一部專為 AI 打造、搭載 NVIDIA® DGX™ AI 運算平台與 Volta 架構繪圖處理器的超級電腦,希望藉此籌建一個平台,加速推動先進研究與產業應用,在明年達到 4 petaflops 的效能目標並躋身全球500大排行榜的前25名最快超級電腦 ,同時,也希望能在4年內達到 10 peraflops 的目標。 NVIDIA與科技部雙方重要的合作項目,包括: ● 科技部與 NVIDIA 深度學習機構將在未來 4 年培訓 3,000 位開發人員,協助他們將深度學習技術運用在智慧製造、物聯網、智慧城市以及醫療等領域。去年成立的深度學習機構為開發人員、資料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提供實作的訓練課程,包括網路實驗室與講師帶領實作的研討課程,教導如何使用開放原始碼框架與NVIDIA GPU 加速深度學習平台。 ● NVIDIA 在國內推動 Inception 計畫,協助科技部建立青年科技創新創業基地,全力幫助本地AI新創公司成長。NVIDIA 的 Inception計畫是一個集結 AI 與深度學習新創公司的重要據點,除了提供硬體設備與行銷的協助,同時也引領他們進入範疇更大的NVIDIA 深度學習產業體系。在上週第2,000家企業會員也加入計畫中。 ● NVIDIA 將支持由科技部主導的海外人才培訓計畫,為博士後研究生提供高階實習生計畫。 ● NVIDIA 將支持科技部為促成終端 AI ,投入40億資金推動為期4年的射月計畫,針對物聯網與 SoC 元件產業提供 NVIDIA 深度學習加速器 (NVDLA) 技術,運用AI提升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將發展重點放在記憶體、感測器以及終端產品上。 與 AI計畫相關的活動還包括在中科與南科機器人基地提供國內機器人專家研發所需的 NVIDIA DGX Station AI 超級電腦工作站與 Jetson TX2 AI 模組。同時,NVIDIA 也為科技部舉辦的「科技大擂台 與AI 對話」競賽提供 DGX-1 系統,讓全國大專院校與高中學生所組成的150支隊伍在8月起跑的熱身賽中,透過AI超級電腦進行切磋,一同打造能辨識中文的 AI 語音網路。 在8月所宣布的台灣 AI 計畫旨在打造健全環境,藉以扶植AI創新研發,銜接全球產業的領先腳步。 一年一度的NVIDIA GTC (GPU Tech Conference,GPU技術論壇),於2017年10月26日於台北舉辦。現場的主題演講者為NVIDIA CEO黃仁勳先生,為當今與未來AI (人工智慧)的應用領域,做了深度的介紹,同時也透過此技術論壇,展現NVIDIA在AI領域的經營成果。此外現場亦有其合作夥伴展示搭載NVIDIA GPU技術的各種軟硬體產品與服務,讓與會人士前往參觀與洽詢,把會場擠得水洩不通!由此可見,GPU對於AI的加速發展可說是功不可沒。以下就來看看現場直擊! (圖超多,請慎入!) 以上,謝謝各位的耐心看完!若對本次NVIDIA GTC 2017的主題演講內容有興趣的話,請參考以下影片!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a40gkvLfwE NVIDIA GTC 2017 Taiwan Keynote Speech By Jensen Huang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afc6C8nr4k NVIDIA GTC Taiwan 2017 執行長黃仁勳主題演講(中文口譯版本)
-
AMD全新嵌入式繪圖處理器為低功耗嵌入式應用提升每瓦效能高達3倍
AMD(NASDAQ:AMD)發表AMD Radeon™ E9170系列嵌入式GPU,是首款基於「Polaris」架構的獨顯級嵌入式GPU,採用多晶片模組(MCM)規格與整合記憶體,協助業者設計出體積更小、更省電的客製化產品,同時有PCI Express®以及MXM規格則可打造標準小尺寸產品系統。E9170系列GPU瞄準需要優越繪圖與擴展顯示功能的裝置,並滿足在功耗與散熱效率方面的需求。AMD致力發展核心繪圖技術,提供清晰的解析度與極致流暢4K體驗的多螢幕顯示,其應用包括數位博奕設備、精簡型電腦裝置、醫療顯示器、零售與數位電子看板以及各種工業系統。 採用「Polaris」架構的AMD Radeon E9173系列嵌入式GPU以優化的14奈米FinFET製程打造,提供比前一代AMD嵌入式GPU高達3倍的每瓦效能註1。透過TDP低於40瓦的小型封裝設計,讓嵌入式GPU可以在更多產品中應用,擴展AMD Radeon™低功耗嵌入式GPU產品組合。E9170系列GPU能同時支援多達5台4K螢幕註2,無需額外處理器與重複配置的硬體支援,即可打造沉浸式多媒體環境。此外,使用者能自由挑選MCM、MXM以及PCI Express等規格的模組,不僅增加設計靈活性,也將設計複雜度降到最低。 AMD企業端解決方案事業群產品管理總監Colin Cureton表示,開發人員持續推動嵌入式系統的可能性,除了要求更高效能、更多功能以及更多設計選項外,還需要大幅降低耗電量。在GPU層面,最重要的是提供多樣化解決方案同時具備高繪圖效能或4K多螢幕顯示功能。這款新推出的AMD Radeon E9170系列嵌入式GPU不僅擁有比前一代產品高達3倍的每瓦效能,更是首款採用MCM規格的「Polaris」架構嵌入式GPU,除了協助廠商設計出各種尺寸的產品,也在效能與耗電量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E9170系列GPU能降低入門級與中階博奕設備的耗電量與營運成本,且透過散熱功能降低空調費用。藉由支援5台同步顯示的獨立螢幕,E9170讓企業以更高的畫面像素呈現吸睛的感官體驗。此外,DirectX® 12支援能降低延遲並帶來更高的畫面更新率,而跨平台的Vulkan® API支援協助確保更好的影像品質,也減少CPU處理過程中的瓶頸。 搭載E9170系列GPU的精簡型電腦裝置,比傳統PC系統占用更小空間,並透過降低熱輸出替股票交易所等高密度與空間受限的環境提供溫度較低的工作環境。此外,當精簡型電腦裝置設定成分割螢幕顯示模式時,4K繪圖解析度能提供清晰的影像,並提升終端使用者體驗。 E9170系列GPU高效能的4K繪圖解析度,能提高X光機、超音波、骨組織與結構分析等臨床診斷的精準度,協助專業醫療人員提升病患照護的品質。 採用E9170系列GPU可讓注重成本的電子看板廠商同時驅動多達5台4K螢幕,呈現令人驚豔的視覺體驗,吸引消費者目光而不需負擔額外的處理器成本。 Radeon E9170系列GPU採用可靠的MCM規格,除了可驅動多螢幕,更能實現在飛機駕駛艙等環境中最嚴苛的撞擊與震動測試所需要的穩定性。 Quixant執行長Nick Jarmany表示,Quixant是AMD的長期合作夥伴,在各種博奕設備成功採用多個世代的高效能GPU。MCM規格的新款AMD Radeon GPU不僅帶給我們高競爭力的效能優勢,滿足我們對AMD的期待,更進一步降低功耗,讓我們能在4K螢幕上提供先進與吸睛的內容,打造具成本效益的產品,讓消費者享受極致遊戲效果。 EIZO Rugged Solutions總裁暨執行長Selwyn L Henriques表示,我們在過去10年一直與AMD 嵌入式部門合作,並成功將高可靠度且耐用的繪圖、影片擷取以及編碼產品帶到許多大型防禦計畫。AMD對嵌入式市場的投入未曾動搖,當中包括長生命週期的產品以及具備極高每瓦效能的GPU,讓我們能提供各種卓越視訊解決方案,滿足甚至超越客戶各種需求,同時達到總體擁有成本最小化。採用AMD Radeon E9170系列嵌入式GPU的新產品Eizo XMC與3U VPX,將提供更高效能並擴展我們的客戶版圖。 AMD Radeon E9170系列嵌入式GPU配備PCI Express與MXM兩種模組組態版本,預計在2017年10月上市,而E9170系列嵌入式GPU配備MCM模組組態版本則計畫在2017年11月問市。 ● 更多關於: ● Facebook: ● Twitter:於@AMDEmbedded追蹤新訊
-
超過萬人關注 國際新創特展 InnoVEX 團隊招募起跑
台灣最國際化的大型新創聚會-InnoVEX,將在2018年6月6日至8日於世貿三館登場,與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同期舉辦,共同主辦單位之一台北市電腦公會(Taipei Computer Association,TCA)今(2)日宣布受理新創團隊報名參展,且為增加新創團隊曝光機會,將同步舉辦「InnoVEX創新創業競賽」,並提供3萬美元創業獎金,鼓勵年輕創業家們透過Pitch競賽,與全球創投業者與買主交流,拓展國際市場。 TCA表示,InnoVEX是台灣唯一可同時接觸創投資金、代工製造商、海內外買主的國際性新創聚會平台,2017年共有來自海內外23國272家新創廠商參與,吸引近一萬五千名專業參觀者共同與會,對於新創團隊尋找合作夥伴、創投資金與國際通路具有正面成效。 TCA指出,以「DISCOVER FUTURE FROM ASIA」為規劃主軸的InnoVEX 2018,自2016年舉辦以來,獲得不少創投業界好評,美國矽谷知名創投菲諾克斯風險投資公司(Fenox Venture Capital)共同創辦人兼CEO安尼士.吾札曼(Anis Uzzaman),更稱讚InnoVEX是亞洲創新基地(THIS IS THE HUB FOR INNOVATION IN ASIA.)。 就InnoVEX規模來看,2017年有來自23個國家與區域、272家新創廠商參展,展期三日共辦理41場主題演講,高達76%的演講者來自海外,並有59家國內外新創團隊進行公開產品發表會(Onstage Demo);除了現場與業界頻繁交流,舞台活動的網路直播亦有超過80萬人次觀看,獲得極大迴響。而大會舉辦的創新創業競賽(Pitch Contest),由海內外創投與產業專家從近百家團隊當中選出6組得獎團隊,總計送出4萬美元獎金與國際拓銷補助資源。InnoVEX整合各種新創交流管道,同步舉辦展會、論壇、競賽與產品發表,三天展會吸引近一萬五千名專業參觀者到場,打造亞洲規模最大的新創創意交流舞台。 TCA提醒,因應市場潮流,「InnoVEX 2018創新創業競賽」將以符合 AI & Big Data、AR & VR、Consumer Tech、E-Commerce、Enterprise Software、FinTech、Hardware、Health & Bio Tech、Security與Transportation這10類領域之新創公司或團隊方可報名,報名團隊亦須同時具備參展商身分,詳細辦法可參閱大會網站 。 展覽日期:2018年6月6日至6月8日 展覽地點:世貿三館 InnoVEX新創特區官方網站: 臉書粉絲專頁: Twitter帳號: Youtube影音頻道: 展覽日期:2018年6月5日至6月9日 展覽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世貿一館、世貿三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參展辦法公告與線上登錄報名網址: 臉書粉絲專頁: Twitter帳號: Youtube影音頻道: LINE@官方帳號:
-
數位轉型浪潮下 打造新工作文化成為台灣企業當務之急
微軟研究 指出,台灣工作型態行動化近年來大幅提升,因此企業需培養新的工作文化,以便成功地達成數位轉型、提升企業競爭力。有83%的企業領導者認同數位轉型是致勝關鍵,然而員工間的數位科技能力落差,仍是改造工作文化時面臨的一大根本問題。事實上,也有74%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所屬的企業可以投入更多資源在工作文化發展上。 微軟相信,為第一線員工配備合適的數位工具將能幫助企業透過科技發掘更多機會,也將透過最新的Microsoft 365產品,襄助台灣企業從激發員工創意、促進團隊合作、強化資安、精簡化IT導入與管理 四大層面,提升雲端生產力、進而掌握數位轉型決勝點。 微軟研究指出,以下幾個因素影響了台灣現今的工作文化: 1. 行動工作者人數增加、面臨新的安全風險:雲端和行動化技術的普及帶動行動工作的新時代,每個人可在多個地點透過跨裝置工作。微軟的調查顯示,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是全天候待在辦公室裡,高達82%的受訪者則使用智慧型手機工作,而這也為企業帶來新的資安挑戰。 2. 多元化團隊的興起:研究發現,台灣有64%的員工隨時都正在跨足於超過10個團隊中工作。這也使得即時洞察和協作工具的應用至關重要。 3. 企業領導人擁抱數位轉型,但員工間仍存在數位技能落差:隨著各產業紛採用各項新科技與技術,但內部數位科技部署卻不平均。事實上,有75%的受訪者認為員工之間數位科技能力的落差應該要被縮小。 台灣微軟Office行銷部資深協理 張立業 表示:「數位科技風潮興起、千禧新世代進入勞動力市場,企業對於員工的期望、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其使用的工具都隨之轉變。而全球千禧世代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亞洲,工作場域也需要轉型,以適應這些數位原民的科技習慣。此外,由於部署先進和新興技術,企業亦需要重新審視如何導引員工學習新的技能,以具備未來市場需要的創意和策略能力。」 高達83%台灣企業領導人認同商業數位轉型是致勝關鍵,人終究是數位轉型的主要驅動力。台灣微軟Office行銷部資深協理 張立業 表示,「人是數位轉型的核心,管理者到員工的期待、知識、技能與使用工具決定企業數位轉型的完成度。現今企業必須思考如何創新、打造新的工作文化,以提升亞洲員工的工作品質與效率,特別是針對第一線的員工。據估計,全球前線員工達二十億人,第一線員工跨地區、時區即時接觸客戶,吸引客戶、代表品牌、展示商品與客戶服務,為最大的勞動人口。」 企業需要提出「新工作文化」的核心價值與提升員工工作能力,以激發員工潛能,而第一線員工首當其衝: 跨裝置無縫接軌的工作環境,可以共同分享想法以激發創新,以及串聯資訊、享受工作彈性。然而,研究指出大多受訪者認為現在工作方式受到限制,65%受訪者強調,由於工作裝置或工具只能在辦公室使用,因此必須待在辦公室。 企業為所有員工配備協作工具,提供員工協同工作的選擇與決定權。研究報告指出,42%受訪者認為科技協作工具讓他們可以即時回應內部與外部需求,對他們的工作來說非常重要。 74%受訪者表示使用公司電腦,但是82%受訪者也使用個人智慧型手機工作,突顯了潛在的安全風險;事實上,58%受訪者坦承為求便利,會使用公司電腦收發個人電子郵件。因此,企業領導者需要加強資訊安全管理,避免讓組織的機密數據或資料暴露於風險之中,進而解決員工的工作需求,並提升員工工作的便利性與生產力。 隨著App、裝置和服務的興起,加上工作場所資訊安全風險的增加,便需要精簡的IT管理、分解統倉的服務管理,以新方式結合不同的資訊與數據並降低複雜度。事實上,微軟亞太區IT領導者研究發現,在台灣76%的IT決策者同意現有的IT安全組合在管理上需要將其複雜度降低。 「我們相信每一位員工,從工廠、臨櫃、到董事會,都能為企業整體作出貢獻。我們認為,將第一線員工納入數位轉型的擘劃中,對員工、企業、產業和整個社會都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台灣微軟Office行銷部資深協理 張立業 補充道,「在微軟,我們瞭解透過為第一線工作人員配備合適的工具,例如Microsoft 365,便可藉由科技創造更多機會。唯有在具備合適工具、且員工能將工具效能極大化的情況下,數位轉型計畫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微軟宣佈擴大Microsoft 365的產品陣容,包括透過Microsoft 365 F1的特製功能,可幫助企業培養第一線員工的工作文化和社群、訓練和增進員工技能、將業務流程數位化、並即時提供專業知識,並盡可能降低風險與成本。新版的智慧搜尋功能呼應了Microsoft Teams的智慧通訊願景,而在Microsoft Ignite大會上也發表了多項安全和IT管理功能強化,協助客戶提高安全性和合規性: 透過Office 365、Windows 10及Enterprise Mobility + Security (EMS) 的整合,為全球超過20億的第一線企業員工注入更高的生產力,使其在最前線代表公司接觸客戶或直接參與產品生產的過程中,能夠盡情揮灑潛能。 微軟揭櫫對於智慧通訊的願景,涵蓋在Microsoft Teams中納入商務用Skype (Skype for Business Online) 服務,以及感知服務與大數據分析等,使Microsoft Teams成為Office 365團隊合作的樞紐,並融入常設聊天室 (persistent chat)、語音及影片功能 運用AI和機器學習,讓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在Microsoft 365中搜尋到關聯度更高的結果。 包括更強化的防網路釣魚攻擊技術,SharePoint Online、商務用OneDrive和 Microsoft Teams的加強防護;以及雲端和地端自建之身份威脅偵測功能的整合。 透過微軟雲端生產力工具 助第一線員工培養現代化工作力 Office 2007將在10月11日終止更新與支援服務。仍在使用Office 2007產品和服務的企業客戶,建議可升級Office 365或Microsoft 365以取得最新的服務,且能確保持續接收微軟的支援。 台灣微軟Office行銷部資深協理 張立業 表示:「雲端生產力工具是亞洲行動工作者最重視的項目,並藉以推動更多、更密切的團隊協作,我們也敦促企業借此機會評估Microsoft 365作為培養現代化工作力的選擇。」 Microsoft 365 官方網站 The Firstline Workforce and Microsoft 365
-
NVIDIA TensorRT 3大幅加速超大規模資料中心的 AI推論
NVIDIA (輝達) 今天宣布發表全新 NVIDIA® TensorRT 3 AI 推論軟體,其針對從雲端到終端包括自駕車與機器人在內的各種裝置,大幅提升效能且同時降低成本。 TensorRT 3 與NVIDIA GPU的結合將能在各種 AI 服務應用的框架上,包含影像與語音辨識、自然語言處理、圖像搜尋以及提供個人化建議等,發揮超高速且高效率的推論運算。其中,TensorRT 與 NVIDIA Tesla® GPU 加速器的組合不僅速度比 CPU 高 40 倍(1),其成本更只有 CPU 解決方案的十分之一(2)。 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網路公司競相將 AI 導入到擁有數十億用戶的服務中,使得 AI 推論的作業負載呈直線成長。NVIDIA TensorRT 是全球首款可編程推論加速器。藉由 CUDA 的可編程特性,TensorRT將能加快推動深度學習網路的多元化應用並因應日趨複雜的演進。此外,憑藉 TensorRT 帶來的大幅加速效益,服務供應商能以低廉的成本部署這些運算密集的 AI 作業。」 橫跨眾多領域超過 1,200 家企業皆開始採用 NVIDIA 的推論平台,從龐大的資料中洞察先機,並為企業和消費者推出各種智慧化的服務。除了亞馬遜、微軟、臉書與谷歌等巨擘外,現更包含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科大訊飛、海康威視、騰訊以及微信等中國頂尖企業。 SAP 資訊長 Juergen Mueller 表示:「在 Tesla GPU 上運行 TensorRT 軟體的NVIDIA AI平台是一項卓越的先鋒科技,能滿足 SAP 對推論運算持續攀升的需求。TensorRT 與 NVIDIA GPU 實現即時服務的傳遞,達到機器學習效能的高峰,並且發揮多元用途,滿足顧客的需求。」 京東 AI 與巨量資料部門資深經理 Andy Chen 表示:「京東旗下的資料中心仰賴 NVIDIA 的 GPU 與軟體執行推論運算。透過 NVIDIA 的 TensorRT 與 Tesla GPU,能以減少20倍的伺服器使用量,針對 1,000 部 HD 解析度的串流影片進行即時推論。NVIDIA 的深度學習平台為京東提供優異的效能與效率。」 TensorRT 3 是一款針對將 AI 部署至線上產品所開發的最佳化高效能編程器與執行引擎。其能對類神經網路進行快速優化與驗證,並將欲用來推論 之完成訓練的類神經網路部署在超大規模資料中心與嵌入式或車用GPU平台。 其提供高精度 INT8 與 FP16 浮點運算能力,讓資料中心業者省下數百萬美元的購置成本與能源消耗成本。開發者也能在短短一天內訓練出類神經網路,開發出運行速度比其訓練框架高出 3 到 5 倍的推論解決方案。 為進一步加快 AI,NVIDIA也推出其他軟體包含: NVIDIA DeepStream軟體開發套件提供低延遲的大規模影片即時分析功能。其能協助開發者整合各種先進的影片推論功能,包括 INT8 精度與GPU加速轉碼,藉以支援各種 AI 服務如物體分類與情境認知,單靠一顆 Tesla P4 GPU 加速器即可即時處理 30 部 HD 解析度的串流影片。 最新版 CUDA® 是 NVIDIA 的加速運算軟體平台,藉由 支援NVIDIA Volta 架構GPU、速度提高 5 倍的函式庫、針對執行緒管理的全新編程模型以及更新版的除錯與分析工具,全面加快 HPC 與深度學習應用的速度。經過優化的 CUDA 9 能在 Tesla V100 GPU 加速器上提供極致的效能。 資料中心管理者必須持續在效能與效率之間取得平衡,藉以讓其伺服器主機群發揮最高的生產力。採用 Tesla GPU 進行加速的伺服器能取代超過 100 部搭載 CPU 的超大型伺服器,用來運行各種深度學習推論應用與服務,騰出寶貴的機架空間並減少耗能與冷卻設備的使用,省下大約90% 的成本。 NVIDIA Tesla GPU 加速器提供最佳的推論解決方案,在執行深度學習推論作業時能發揮最大的資料處理量、最佳效率以及最低的延遲,造就出由 AI 所驅動的嶄新體驗。 藉由 NVIDIA 的整合式架構,每個在深度學習框架上的深層類神經網路都能在資料中心內的 NVIDIA DGX™ 系統上進行訓練,然後再部署到所有類型的裝置 , 包括從機器人到自駕車,在終端裝置進行即時推論。 專門開發自動駕駛卡車技術的新創企業北京圖森(TuSimple)在完成 TensorRT 的優化後,使推論效能提高 30%。該公司利用 NVIDIA GPU 並以攝影機作為主要感測器,在今年 6 月成功完成從聖地牙哥到亞歷桑那州尤馬市(Yuma)的 Level 4 自駕測試,全程長達170哩。從 TensorRT 獲得的效能提升讓北京圖森除了能分析額外的攝影機資料外,還在其自動駕駛卡車中導入許多新 AI 演算法,反應時間甚至還能維持和過去相同的水準。 (1) 效能比較是基於在 NVIDIA Tesla V100 GPU 上運行的 ResNet-50 神經網路,並執行 TensorRT 3 RC 版,對比 Intel Xeon-D 1587 Broadwell-E CPU 運行於 Intel DL SDK的組合。兩倍跑分是英特爾對在 Skylake 核心配合 AVX512指令集能有2倍的效能提升之聲明。 (2) 文中比較基於 HGX-1 伺服器搭配 8 個 NVIDIA Tesla V100 運行 ResNet-50 推論運算的效能與成本,與對比一部雙插槽 Intel Skylake 橫向擴充伺服器運行 ResNet-50 的效能與估計成本。Skylake 效能的估計是根據英特爾對在 Skylake 搭配 AVX512 指令集能有2倍的效能提升之聲明。
-
華芸科技重磅推出公有雲空間贈送方案
華芸科技與華碩雲端攜手合作超值方案,即日起購買華芸全系列 NAS 立即贈送公有雲空間 250GB / 1 年,提供使用者更完整的資料儲存方案,多重備份不僅讓使用者有更多選擇,資料的安全防護也擁有更多保障。 華芸科技 ASUSTOR 今日宣佈,凡在任一通路購買全系列任一 NAS, 立即免費提供華碩公有雲空間 250GB / 1年。華芸科技在不斷進步成長的道路上,不僅致力於資料的安全、穩定、隱私防護性,也提供了使用者更完善的多元備份方案,除了提供給華芸 NAS 使用者的全方位資料防護外,華芸 NAS 的使用者更可以將資料預先備份到免費的公有雲端上,提供消費者更多一層的安全保障。 華芸科技推出的超值公有雲贈送方案,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最高品質的資料防護儲存、備份可能性。凡在 2017 年 12 月 18 日前,在任何通路購買華芸全系列產品,即可到華芸官網登錄相關資料,即可享有 250GB 的免費公有雲端空間,為消費者提供多重備份的需求。 華芸科技總經理蘇世勇表示:「提供消費者一個全方位的資料儲存環境,一直是我們華芸科技最重要的努力方向。我們很高興能聯合集團內部資源,提供華芸 NAS 的使用者額外的公有雲端空間,成為業界目前唯一能夠免費提供公有雲端空間的 NAS 業者,我們的終期目標就是希望使消費大眾或是企業用戶可以安心建構一套經濟實惠且完善的雲端備份方案。」 華碩雲端總經理吳漢章表示 : 「個人雲端儲存的混合雲應用潛力無窮,華碩雲端長期致力於雲端儲存,很高興能與華芸合作,偕同 NAS 深入家庭與中小企業儲存市場,共同打造無與倫比的體驗。」
-
GLOBALFOUNDRIES推出適合高效能應用的全新 12 奈米 FinFET 技術
GLOBALFOUNDRIES (格羅方德半導體,GF) 今日宣布推出全新 12nm Leading-Performance (12LP) FinFET 半導體製程之計畫。此技術將可望超越 GF 現行 14奈米 FinFET 技術之產品,提供優異的密度及效能提升,進而滿足最高規格的運算密集型應用,例如人工智慧、虛擬實境、高階智慧型手機以及網路基礎架構等。之處理需求。 相較於現今市場上的 16奈米和14奈米 FinFET 解決方案,全新 12LP 技術可提供高達 15% 的電路密度提升,以及超過 10% 的效能強化,這將賦予 12LP 技術與其他 12奈米 FinFET 技術全面競爭的優勢。此技術運用GF在紐約薩拉托加郡晶圓 8 廠的專業,早在 2016 年初,該廠房的 14奈米 FinFET 平台便已進入大量生產階段。 GF執行長 Sanjay Jha 表示:「現今的世界正急速轉型為連網智慧時代,而新的 12LP 技術提供了客戶所需的效能及密度改善,進而為高階繪圖顯示處理、汽車以及工業應用帶來即時連線能力以及強大的邊緣運算處理,協助客戶在系統層級持續創新。」 AMD 技術長暨技術及工程部門資深副總裁 Mark Papermaster 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加強我們和GF長久以來的合作關係,並成為全新 12LP 技術的首批客戶。我們與GF的深度合作關係, 讓AMD得以在推出一系列領先業界並採納 14奈米 FinFET 技術的高效能產品。我們非常期待能與GF針對其全新的 12LP 製程技術進行合作,這將是我們致力於加強產品及技術優勢之計畫的一部分。」 除了電晶體方面的效能提升,12LP 平台將包含專為車載電子設備和射頻及類比應用(RF/analog application)所設計,並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功能;車載電子設備和射頻及類比應用是產業中成長最快速的兩個領域。 ● 車輛安全系統及自動駕駛等新興汽車應用,需要結合處理能力和極致可靠性。12LP 能夠同時滿足此兩種需求,而晶圓 8 廠預計將在 2017 年第 4 季取得車載系統 2 級 (Automotive Grade 2) 認證。 ● 新的 RF 產品,提升 12LP 平台對 sub-6GHz 無線網路頂級收發器等射頻及類比應用的支援。12LP 主要運用數位內容以及少數射頻及類比內容,以針對 RF 晶片架構的邏輯及記憶體提供最佳微縮效能。 GF的全新 12奈米 FinFET 技術更加強化了現有的 12奈米 FD-SOI 系列產品 (12FDXTM) 。 雖然部分應用需要 FinFET 電晶體優異的高效能,許多連網裝置則需要高整合度和更優良的效能及功耗彈性,成本超過 FinFET 上所能負荷。12FDX 提供了適用於新一代連網智慧系統的替代解決方案,不但具備 10奈米 FinFET 的高效能,並且與目前的晶圓代工 FinFET 技術相比,擁有更優異的耗電效能、RF 整合度,以及相對實惠的成本。
-
日立推出Hitachi Vantara:致力於解決世界最艱鉅的商業和社會挑戰的新數碼公司
Hitachi, Ltd.(TSE:6501)(「日立」)今天推出了一家新的業務實體Hitachi Vantara,以利用日立集團公司的廣泛創新、開發和經驗,為商業和工業企業提供數據驅動解決方案。這家新公司將日立數據系統、Hitachi Insight Group和Pentaho的業務統一為Hitachi Vantara這個單一整合業務,利用日立在營運技術(OT)和資訊技術(IT)方面的社會創新能力。 日立在金融、政府、製造、電力/能源、運輸等行業的OT層面處於領先地位超過100年,提供了對城市、工業營運和業務整體產生正面影響的解決方案。該公司在IT領域的領先地位亦超過五十年,將IT應用、分析、內容、雲端和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推向市場,改變了企業的經營方式。Hitachi Vantara將日立在OT的廣泛專業知識與經過考驗的IT產品創新和解決方案結合在一起,為客戶帶來強大的數據合作夥伴,這在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前所未有的。 「隨著我們不斷推進公司統一的社會創新願景,Hitachi Vantara標誌著日立的巨大變化。」Hitachi, Ltd.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東原敏昭表示:「日立多年來一直幫助客戶利用數據的力量來支持有意義的業務行動。 現在世界正隨著數碼化工具和流程演變,我們將旗下最強大的數碼解決方案公司統一為一家新的日立公司,為客戶帶來突破性的業務影響和社會進步。 Hitachi Vantara的成立突顯了日立對與客戶和合作夥伴協同創造的承諾,成為物聯網時代的真正創新夥伴。」 Hitachi Vantara的獨一無二之處是能夠幫助客戶提取其數據的所有價值。Hitachi Vantara通過將新的數據驅動解決方案和服務推向市場,幫助客戶取得切實成果,積極推動企業和社會前進。 任務關鍵的數據解決方案市場機遇從未如此之大。數據已經成為企業最大的財富,前提是他們可以從中提取可實行的見解。數據是新的收入來源、更好的客戶體驗、改善市場洞察力以及降低經營成本的關鍵。然而,一個全面的產品——將OT和IT專業知識結合起來以發掘其真正潛力—— 尚未出現,直到現在Hitachi Vantara誕生。 Hitachi Vantara將繼續提供卓越的基礎設施和分析技術,企業可賴以分析其數據中心、雲端和嶄新創新前沿的任務關鍵數據。新公司針對新興的物聯網市場機會,而這個市場尚未有明確勝出的贏家。 根據Gartner公司的數據,「2020年將有逾4,400億美元用於物聯網」,並估計在2020年前,在同一時間內,「將有超過210億個傳感器和端點連接,數十億的物件將具有數位雙胞胎。」為了解決這個市場的需求,Hitachi Vantara將利用OT和IT環境中的業務、人力和機器數據來構建全面的數據驅動解決方案。客戶將能夠管理、儲存、控制、混合、分析和視像化數據,然後根據發掘出來的見解採取行動。 Hitachi Vantara將繼續開發日立聞名的可信賴數據管理和分析技術,包括日立廣受歡迎的數據基礎設施、儲存和計算解決方案以及Pentaho軟件,亦將推動策略軟件和服務解決方案的發展,包括日立Smart Data Center軟件和服務、Lumada(Hitachi的物聯網平台,現在作為獨立的商業軟件產品)和日立協同創造服務。 Lumada的2.0版本(2.0 release)同樣在今天發布,通過增強的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和先進分析功能進行了全面更新,並具有優雅的便攜式架構,能夠在工作場所或雲端運行,並支持在邊緣和核心的工業物聯網部署。 該公司將專注於為全球財富1000強企業提供最一流的數據管理、基礎設施、內容和分析產品以及包括金融服務和保險、政府、工業/製造、電訊和運輸在內的多個行業的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 Hitachi Vantara首席執行官大塚隆一表示:「沒有其他公司能夠將超過一個世紀的營運技術專長與世界上要求最嚴格的企業環境獲信賴的資訊技術結合在一起。Hitachi Vantara通過創建滿足日益增長的互聯世界需要的解決方案,充分利用了這一獨特的組合。 正如我們與之合作協同創造的客戶,Hitachi Vantara將數據視為一個機會——通向重要成果之路。」 日立新的Lumada 物聯網平台(Lumada IoT platform)和Smart Data Center解決方案將在9月19日和20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Hitachi NEXT 2017用戶會議上展出,活動參加者可以看到公司軟件和物聯網解決方案的現場示範。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
最多人點閱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Intel Optane Memory & Optane SSD重裝上陣,3D XPoint實現開機加速與提升電腦反應速度!
- 散熱膏也用Liquidmetal》史上最強液態金屬散熱膏,超頻王者酷冷博Coollaboratory Liquid Pro/ Ultra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上篇)
- Intel網Killer網Realtek網 不同網卡晶片,引爆鍵盤大戰!
- 微軟推出Windows Sandbox 「沙盒」模式,提供隔絕化程式執行環境,以提升系統安全
- USB 4.0規範出爐! 傳輸頻寬達40Gbps! 可「選擇性」相容Thunderbolt 3標準
- Dell推出全新第8代Core行動處理器之旗艦Alienware與主流G系列電競筆電,聯袂多樣新品展出,北京記者會現場直擊
- 低解析度也能照常享有高畫質,NVIDIA Image Scaling畫面效果實測
- 「純日系血統 家電品牌」還在嗎?從「日立家電」被併購成為「HITACHI Arcelik 日立阿奇立克」,「東芝家電」被併購成為「TOSHIBA 美芝家電」,「夏普家電」被併購成為「SHARP 鴻海骨 夏普皮」,「日立冷氣」被併購成為「BOSCH 博世集團 德國品牌」,「混血後 日本家電」還可以稱霸全世界嗎?
- Intel發表UEFI Class 3,將於2020年停止傳統BIOS支援,屆時XP無法使用
- 配備Intel第八代Core處理器的NUC7與NUC8現已可以預購,3月底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