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週邊
鋁製框架給你輕盈體驗,Razer Electra V2電競耳麥
文.圖/Cookie 2018-04-06 10:00:00近年電子競技興起,帶動了「電競經濟學」,各家廠商紛紛投入生產電腦周邊硬體設備,而Razer在外型與功能上都相當符合玩家需求,因此在玩家之間有相當高的人氣。由舊款雷霆齒鯨改款而來的新產品Electra V2,這是一支入門型的電競耳麥,沒有太浮誇的燈光特效、外觀也中規中矩,純粹想帶給使用者良好的音效體驗。
Electra V2頭戴是以一體成形鋁製框架搭配懸吊頭墊構成,與一代相比在外觀上有了不小的改變,加入了輕量化的設計,整個耳機重量僅有278公克。頭墊及耳墊部分皆以柔軟且厚實的人造皮革打造,再加上鋁製懸浮式框架輕量化設計,頭墊之於頭部的貼合度極高,整體上對於頭部的壓力很小、相當輕盈舒適,即使長時間配戴也不會有什麼負擔。
Electra V2採用40mm釹質磁鐵驅動單體,頻率響應範圍20Hz至20000Hz、阻抗為32Ω、最大的輸出功率可以達到50mW、靈敏度則是115dB;並採用3.5mm混合式音訊插頭,因此不僅能夠在電腦上使用,同時也可用於PS4、XBOX等裝置,隨機還附上一條3.5mm一分二轉接線,讓沒有混合式音訊插孔的電腦也能夠使用,但也由於是3.5mm接頭,因此無燈光設計。
現今許多玩家們打遊戲時都會開語音溝通,讓遊戲的進行能夠更有效率, Electra V2也包含能夠拆卸的軟管式麥克風,玩家可以隨意調整喜好的角度,而收音模式是單向性,僅僅拾取麥克風前方的聲音為主,因此不會收到太多來自各方向的聲音,對於遊戲中語音溝通能夠達到更清晰的效果。另外,Electra V2在左側耳罩外殼後方設計了麥克風開關鍵,當玩家遇到臨時需要靜音的時刻也能夠快速切換。
產品規格
產品型號:Razer Electra V2電競耳麥顏色:黑、綠
驅動單體:40mm可微調自訂釹磁鐵
頻率範圍:20-20,000Hz
靈敏度:115±3dB
阻抗:32±15%Ω
麥克風尺寸:4.0x5.0mm
麥克風靈敏度:-41±3dB @4kHz
麥克風頻率範圍:100-10,000kHz
麥克風收音模式:單向性
電線長度:不可拆式耳機線1.3m
輸入插頭:3.5mm混合音訊插頭
配件:說明書、信仰貼紙以及1組可拆卸式吊桿麥克風
耳罩材質:柔軟人造皮革
重量:278g(單只有耳機的重量)
保固:一年
建議售價:新台幣1,990元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Razer廠商電話:02-2341-1038
廠商官網:www.razerzone.com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真·電競當然要有RGB囉!Razer Project Hazel電競概念口罩新登場
- 4000Hz極速反應、雙滾輪豐富功能,Corsair K100 RGB機械式電競鍵盤開箱
- 不用再擔心買到爛線材了,HDMI 為HDMI 2.1線材推出專屬認證
- 10Gbps高速傳輸,j5create JCD375 擴充集線器開箱
- 密閉性太好?!AirPods Max在長時間配戴下耳罩內會累積大量水滴
- 18K金打造、只有最貴可以形容,Caviar推出客製化AirPods Max要價108000美元、折合台幣破300萬元
- 65%配置、2.4GHz無線便利攜帶,隨時隨地開戰的好選擇,ASUS ROG Falchion無線機械式鍵盤入手玩
- 真的出現了!蘋果自家首款耳罩式降噪耳機AirPods Max正式登場
- 跨越音樂與電競的堅實壁壘,首款支援MQA的電競耳機 ROG Delta S 開「耳」體驗!
- 撥雲見日般的超廣色域、將沉浸感推向極限,MSI Optix MAG274QRF-QD量子點螢幕開箱體驗!
- 獨創自有光學紅軸、RGB魔幻燈效,ROG Strix Scope RX機械電競鍵盤超線性手感開箱體驗
- 隨時隨地的最佳代名詞,Logitech MX Anywhere 3開箱入手玩!
最多人點閱
- 純血Cherry原廠茶軸手感、80%輕巧尺寸不占空間,Cherry MX Board 1.0 TKL RGB鍵盤開箱評測
- 畫面由聲音掌控,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Earbuds開箱
- HEDT最強64核心處理器現身!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開箱評測
- 蘋果迷好物推薦,j5create USB Type-C多功能擴充卡JCA374開箱實測
- 2019夏季電競螢幕採購指南!10款市售版本解析、下手前務必參考
- 2020 PCDIY組機指南!新的一年該如何組新電腦就靠這篇,三種預算完美組機
- 2020開學筆電挑選指南、Intel 10代9代8代傻傻分不清楚?!最新9台學生最適筆電推薦一次搞懂(上篇)
- 主流機械軸體橫向介紹,你也可以是挑「鍵」大師!
- 物超所值的繪圖板,Wacom Intuos Comfort Small藍牙版開箱實測
- ASMedia ASM1142效能大對決,PCIe 2.0 x2 v.s. PCIe 3.0 x1介面USB 3.1擴充卡效能實測!
- USB 4.0規範出爐! 傳輸頻寬達40Gbps! 可「選擇性」相容Thunderbolt 3標準
- Bose SoundLink Micro藍牙無線喇叭實測開箱!最迷你又不失音響本質的藍牙喇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