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IY!業界新聞
《亞洲數位轉型研究調查報告》:逾八成企業「數位轉型」勢在必行
(本資訊由廠商提供,不代表PCDIY!立場) 2017-03-17 18:24:1983%台灣百大企業領導者一致認同 須轉型「數位企業」才能持續成功耕耘客戶、激力員工、運作優化及產品轉型 為數位轉型四大關鍵策略
各式科技進步帶來第四波工業革命,先進的科技包括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進階資料分析及混合實境都可藉由雲端科技創造出無限可能,大幅改變人類工作、生活與娛樂的方式。這波革命結合著快速都市化、千禧世代進入職場、脆弱的全球經濟氣候等因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帶來社會與經濟改變。為了瞭解企業領導者如何因應數位世代與第四波工業革命,微軟進行涵蓋13個市場的「亞洲數位轉型調查」[1],訪問了1,494位亞洲參與擬定企業數位策略的領導者,包括105位來自台灣百大企業主,橫跨金融業、零售業、醫療照護產業、製造業及教育界等五大產業;調查結果顯示,亞太地區80%的受訪企業領導者認為組織需要轉型成為數位企業,以帶動未來持續成長;而台灣則有高達83%的台灣企業認為數位轉型是當務之急;此外,有76%的台灣企業領導者贊同從資訊洞察新趨勢,能為企業創造持續性的新營收來源。
雖然大部分企業領導者一致認同「必須盡快進行數位轉型才跟得上商業景氣轉變」,但研究發現,台灣大部份企業的轉型仍停留在極初始階段,在數位轉型策略上,澳洲及印度的受訪者有40%有完整的轉型策略,位居亞洲市場第一位,而台灣受訪者卻僅有23%的企業領導者有完整的數位轉型策略,比例甚至低於亞太地區的29%;但有54%的企業領導者會針對企業的某些領域擬定特定數位轉型方針,在亞洲市場中僅次於中國市場(55%) ;值得關注的是,有23%台灣受訪領導者的數位轉型策略有限或者根本缺乏策略,僅優於日本(36%)、韓國(32%)、泰國(30%)、香港(28%) 及菲律賓(25%)。
微軟資深副總裁暨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 柯睿杰表示:「微軟亞洲數位轉型研究顯示,亞洲地區企業領導者已經開始針對數位轉變需求而有所行動,如此才能面臨第四波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挑戰與利用其創造的商機。從過去幾波工業革命中,我們知道當面對各產業中的市場遽變,若企業演進速度不夠快,將會失去競爭力、甚至遭到淘汰。我們強烈建議無論規模大小的每個企業,在不停改變內外部需求的同時亦必須進行『數位轉型』,且可以從四大關鍵策略著手進行─耕耘客戶、激力員工、運作優化及產品轉型,而數據與雲端技術就是其中的重要推手。」
數位轉型的四大關鍵策略 耕耘客戶為優先要務
微軟定義出企業如何在以下四大關鍵策略中進行「數位轉型」(順序為台灣產業領導者針對數位轉型策略的優先順序):一、耕耘客戶:
現今客戶比以前更加聰明,他們可以輕易獲得資訊,因此在選擇與某企業交易合作之前,早已對所需的產品或服務有所了解。為了能夠與眾不同,企業必須提供新的一波與客戶情況契合且更具個人化的服務,同時在資安與使用者信任中取得平衡。
二、激力員工:
我們工作的本質以及工作環境本身皆經歷了巨大變化。公司應致力於激力員工,讓員工提升行動力並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提升行動力可讓員工隨時隨地、透過任何裝置使用所需資訊與應用程式,進而協同合作並同時降低資安風險。
三、運作優化:
如同物聯網等為市場帶來革新的新興科技,加速了企業優化經營的潛能,包括可從分散各地的端點收集大量資料、利用進階分析獲得洞察、再運用學到的結果持續提出精進來優化經營等。因此,在製造業、零售業、甚至是醫療保健產業等企業,皆可從「僅能對已發生的事件做出反應」轉變為「即時做出反應、甚至是事前預測並解決客戶問題」。
四、產品轉型:
現今已可將軟體與技術直接內建於產品與服務中,此舉將改變企業提供價值、實施新商業模式及破壞既有市場的方式。
台灣微軟總經理 邵光華指出:「雖然台灣這百大企業普遍都同意必須轉型,但卻是採用漸進的方式,這令人擔憂。日新月異、敏捷又善用科技的角色正逐漸對亞洲各產業帶來遽變並持續造成競爭壓力,企業必須透過產品及新收益模式的轉型才有機會成為領導先趨、而非被動的受影響者。領導者必須重新思考商業模式、找到數據與資料洞察以創造出新的持續性收益。這當中就必須使用新方式匯聚人才、數據以及流程,進而在成為新的數位企業後持續創造更多價值。」
台灣企業對新興科技的需求急遽增加
根據微軟亞洲數位轉型研究中,85%的受訪企業領導者表示,雲端運算技術革新及日益降低的裝置成本,讓各種規模的企業都能夠進行數位轉型,並有80%的受訪企業領導者認為「雲端運算」是他們數位轉型策略中不可或缺的技術。研究接著提到,在接下來的12到18個月中,台灣企業領導者願意嘗試一系列的新興技術以加速達成數位轉型,而台灣企業領導者最有興趣的五項新興科技如下: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可以獨立學習並完成指令的智慧機器或軟體。例如:機器人、聊天機器人、自動駕駛車等。
物聯網(IoT):裝置中內建互相連接的感應器,此物聯網絡可以蒐集數據資訊或由遠端遙控。例:智慧建築、汽車(車聯網)及家電用品等。
量子電腦運算(Quantum computing):下一代電腦因運用不同的運算系統,可以比傳統電腦更快地計算出數據方程式。
穿戴式科技(Wearable technologies):衣物、裝置或身上可內嵌進階的運算與電子科技。例:智慧手錶及智慧手環。
下一代電腦運算(Next Generation Computing):可以處理自然語言、手勢及視覺資訊的電腦與軟體。例:微軟的Skype翻譯(Skype Translator) 及聊天機器人。
柯睿杰補充說明:「新興科技,尤其是雲端、分析、還有新技術例如AI人工智慧及物聯網,賦予企業更多轉型的能力,但企業必須讓員工也共同進行轉型,不然無法完成真正的轉型。另一重點是要提供員工正確的工具,讓他們也成為解決方案的其中一員,讓他們工作時有更多反饋、以數據為主並以客戶為中心。」
台灣數位轉型的挑戰
無庸置疑地,數位轉型可替企業與員工帶來極大的好處,然而,台灣數位轉型過程進展較緩慢,目前僅有23%受訪企業領導者有完整的數位策略。根據受訪業界領導人表示,針對當前數位轉型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如下(依重要性排序):網路威脅及安全顧慮
組織欠缺構思、計畫、執行數位轉型的領導力量
缺乏政府政策支持及資通訊基礎設施,無法提供企業一個良好的數位轉型平台
經濟大環境不確定
沒有找到合適的技術夥伴
當今數位經濟確實受到日益增加的資安威脅,此趨勢不容忽視。很多企業領導者依舊認為雲端技術的資安不夠完善,但這也可能是他們針對雲端技術在隱私與資安方面的長足進步尚未全面了解,也需要進一步了解在現今充滿威脅的環境中,雲端儲存反而比傳統IT方式還要安全。事實上,微軟最近進行了一份微軟亞太研究調查[2],在2016年9月針對1,200名IT領導者進行研究調查,結果顯示91%的台灣IT領導者認為,以長期來看,雲端是較安全的選擇。
台灣微軟營運暨行銷事業群總經理 磯貝直之(Naoyuki Isogai) 進一步指出:「如果使用者不相信這項技術,他就不會使用它。尤其在現今行動優先、雲端至上的世界中,這條鐵律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適用。若要讓企業安心地進行數位轉型,必須要確保資安、隱私以及法規遵循三項重點,並透過防護(Protect)、偵測(Detect) 及回應(Respond)等三大面向建構智慧資安框架基礎,提供企業堅固且可信賴的防護罩;此外,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行動工作者將新的裝置、應用程式和數據資料帶入企業,因此需要具整合性的新方式來保障公司的機密敏感資料,我們也在此領域投入大量的資源。」
微軟的目標是要幫助在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到每一個組織,都能貢獻更多、成就更大,創造技術讓更多人能夠創新、建立自己的新技術並創造新的解決方案來做出改變。微軟提供彈性的科技解決方案、整合性服務與產品,同時也大力挹注資源於發展資安、隱私與個資控管、法遵與透明化等領域,廣受客戶信賴,將是協助各式規模的企業從現況轉型為適應潮流的數位企業的絕佳夥伴。
詳細有關微軟如何幫助企業與組織進行數位轉型,
請至https://enterprise.microsoft.com/zh-tw/ 了解更多企業創新的洞察與解決方案。
「台灣微軟Digital Transformation官方網站」http://www.digitaltransformation.com.tw/
「企業安全防護力測試」 微軟企業安全專家設計的檢測題目,涵蓋完整的端點、資料與網路安全,只要簡單勾選,立即獲得風險指數與防護建議!
https://www.microsoft.com/taiwan/security/assess/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ADATA 推出 SD820 與 SC735 外接式固態硬碟 升級經典設計 輕巧且高速 強悍守護行動生活
- TikTok 吸引萬人參與「青少年守護星」活動, 社群自律公約同步全面升級,主動下架 99% 違規內容
- 擎發表 AI QuickSet WSL 在Windows下執行Linux AI Apps只在彈指之間
- 漸強實驗室發布「AI-First Communication Cloud」戰略藍圖 為終結工具、數據分散難題 首推三大 AI 平台串聯一站式解決方案
- 威剛四度蟬聯「台灣最佳職場」 榜上唯一台灣品牌!幸福職場落實人本承諾,AI賦能驅動永續未來
- TrendForce:Inference AI需求導致Nearline HDD嚴重缺貨,2026年QLC SSD出貨有望趁勢爆發
- 威剛 XPG VALOR AIR PRO 領銜登場! 打造美型高效無痛安裝的次世代機殼
- 把投影機價格打下來!Warpple 品牌 HD 投影機預購免兩千元 搭載 200° 靈動雲台、先進短焦技術;攜手 momo推 「OVO強強特惠組」買高規投影機送頂級立式護眼燈
- SAMA 先馬開學祭, 買大境界就送你 360 水冷散熱器
- GIGABYTE 與 V-COLOR 合作 推出創新內建 OLED 超頻記憶體
- 技嘉「BEYOND EDGE」發表會揭示將加速推進 AI 創新佈局
- AMD擴展工作站效能、推進AI PC發展,並為開發者提供全新工具
最多人點閱
- Microsoft Azure Certified for IoT 快速打造智慧物聯網
- SP廣穎電通將於德國2015 Embedded World展示全方位工控系列產品
- 英特爾舉辦亞洲區創新高峰會 促進台灣與全亞洲產業體系的創新發展
- IEM於台北國際電玩展熱血開打,購買Intel Core i5/i7處理器系列+SSD 750即得限量好禮
- 深根台灣成就萬物相聯 2015 ARM®新竹辦公室擴大營運暨亞洲第一座CPU設計中心開幕
- AMD發表全球首款GPU硬體虛擬化產品線
- PLEXTOR感恩節大回饋,M6V卡禮來雙重送!
- 希捷科技:2016年六大科技趨勢
- 台灣微軟與Lamigo聯手 應援總冠軍封王賽「Win for 10」!
- InWin 805 NVIDIA EDITION機殼爆紅,迎廣GeForce GTX特仕版機箱正式開賣!
- AMD獲選2015年道瓊永續性指數 連續14年榮獲此殊榮
- 微軟推出Office 2016 引領MOCO新世代 Office 2016 以全新特色打造工作新境界 隨時隨地 無所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