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IY!業界新聞
遠傳2021年第四季法說會昨登場,2021全年營收、合併EBITDA、EPS皆超越財測,每股配發3.25元現金股利,合併亞太電信 網路速配 經濟規模,合併一年 綜效貢獻可期
(本資訊由廠商提供,不代表PCDIY!立場) 2022-03-02 09:36:49
遠傳電信昨日(3月1日)召開2021年第四季成果暨合併亞太電信法人電話說明會。遠傳2021年第四季合併總營收為242.83億元,年成長率達6.5%;合併稅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EBITDA)為72.53億元,年成長率達5.1%;稅後淨利為19.74億元,稅後每股盈餘(EPS)為新台幣0.61元,年成長率達4.7%,財務績效獲利穩定成長。2021全年合併總營收為新台幣853.20億元,年成長率達7.3%,創近9年新高;合併稅前折舊攤銷前獲利(EBITDA)為新台幣281.70億元,年成長率轉正達2.1%;稅後盈餘為新台幣91.24億元,每股盈餘(EPS)為NT$2.80元,年成長率高達9.2%。2021全年營收、合併EBITDA和EPS皆超越財測目標,分別為103.7%、102.5%和109%。
遠傳2021年行動通訊業務營運績效亮眼,月租型用戶數穩定成長、流失率持續創新低,遠傳客戶每月平均貢獻度(Average Revenue Per User;ARPU)持續居電信業之冠;自2021年3月起ARPU和行動服務營收年成長率領先同業雙雙轉正,更繳出平均用戶ARPU年增1.5%、行動服務營收年增轉正達1.4%的佳績!遠傳5G用戶數穩健攀升,超過80%的5G用戶申辦$999以上資費,續約用戶資費平均提升超過20%,挹注ARPU成長。遠傳5G用戶滲透率高於同業平均、突破20%,目標2022年底達30%。遠傳在2021年9月領先業界,獲得Opensignal認證「5G網路世界第一」殊榮,透過AI大數據精準選址,已完成9,700餘5G站台建置,人口覆蓋率超過90%,預計2022年底將突破97%。
遠傳推動數位轉型效益持續顯現,再度創造優異的經營成效與財務表現。2021年全年度新經濟營收在疫情中仍強勁成長,年成長率高達23.4%,營收佔比提升至17.2%,超越2021年營收佔比目標16%。其中資通訊業務營收年成長幅度達29%,包含雲端服務營收年成長率達49%。個人數位服務同樣延續強勁成長動能,包含遠傳friDay購物營收年成長率達26%、數位媒體服務營收年成長率達23%、帳單代收服務營收年成長率達13%。
遠傳與亞太電信於上週五(2月25日) 簽署合併契約,遠傳為存續公司,預計發行3.57億新股合併亞太電信。亞太電信頻譜與遠傳均相連,合併後能發揮加倍連續頻寬優勢,遠傳「夢幻旗艦頻譜」豪華再升級;將穩坐頻寬三冠王:業界最大5G中頻段頻寬(120MHz);將雙方連續2600MHz-TDD頻段整合為40MHz的5G頻譜,和遠傳原有3.5G的80MHz組成業界最大5G頻寬120Mhz,讓用戶全網體驗再升級,以豐富的5G頻寬享受陸續推出的5G創新服務。業界最大低頻700MHz連續頻寬(25MHz):700Mhz頻段為最具穿透力的低頻,能大幅提升5G覆蓋率和深層室內訊號覆蓋,包含大眾運輸工具。業界最大毫米波28GHz連續頻寬(800MHz):超高網速特性為5G企業專網絕佳的使用頻段,並兼具低軌衛星頻譜合作商機。
雙方合併後,除了將展現令人驚豔的頻譜、固網和光纖綜效,更將運用既有設備完成頻譜整合,精簡營運成本,大幅提升網路建設投資效益,促進獲利成長。此外,雙方合併超過920萬用戶,將擴大遠傳5G升級和數位加值服務潛在會員規模、加速營收成長。亞太的固網服務、資通訊整合經驗和鴻海科技集團豐沛資源,與遠傳5G「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遠東集團跨領域資源結合,將發揮全方位綜效,提供消費者、企客更臻卓越的世界級通訊服務。雙方合併後,亞太電信超過90%的基地台均能與遠傳整併,遠傳也將持續透過優異的節電技術、能源管理系統,達成節能減碳,積極邁向環境永續目標。遠傳期待合併完成後第一年因雙方綜效即可期待獲利之正增長。
遠傳2022年財測,(未計入合併亞太電信)預估2022年全年合併總營收將成長4.1%,達新台幣887.89億元;合併稅前折舊攤銷前獲利(EBITDA)將成長8.1%,達到新台幣304.49億元;稅後盈餘為新台幣92.20億元,預估每股盈餘(EPS)為NT$2.83,年增率為1.1%。資本支出部分,預估2022年全年資本支出為111億元,較2021年5G建置高峰之121億元為低。此外,遠傳維持穩定股利發放政策,今年預計發放每股現金股利新台幣3.25元。
展望2022年,遠傳將以「消費者數位生活」與「企業智慧轉型」雙主軸並重,持續擴大5G「大人物」技術能量,打造最優質的客戶體驗;透過提供客製化5G資費方案,與「遠傳心生活」App等多元的數位加值服務,提升顧客終身價值,加速5G滲透率;全力衝刺5G遠距診療等資通訊服務獲利成長。此外,遠傳將全力配合主管機關對合併亞太案之審核程序,期待加速台灣電信產業健全發展,造福消費者與股東,更為環境永續做出實質貢獻。
遠傳2021年行動通訊業務營運績效亮眼,月租型用戶數穩定成長、流失率持續創新低,遠傳客戶每月平均貢獻度(Average Revenue Per User;ARPU)持續居電信業之冠;自2021年3月起ARPU和行動服務營收年成長率領先同業雙雙轉正,更繳出平均用戶ARPU年增1.5%、行動服務營收年增轉正達1.4%的佳績!遠傳5G用戶數穩健攀升,超過80%的5G用戶申辦$999以上資費,續約用戶資費平均提升超過20%,挹注ARPU成長。遠傳5G用戶滲透率高於同業平均、突破20%,目標2022年底達30%。遠傳在2021年9月領先業界,獲得Opensignal認證「5G網路世界第一」殊榮,透過AI大數據精準選址,已完成9,700餘5G站台建置,人口覆蓋率超過90%,預計2022年底將突破97%。
遠傳推動數位轉型效益持續顯現,再度創造優異的經營成效與財務表現。2021年全年度新經濟營收在疫情中仍強勁成長,年成長率高達23.4%,營收佔比提升至17.2%,超越2021年營收佔比目標16%。其中資通訊業務營收年成長幅度達29%,包含雲端服務營收年成長率達49%。個人數位服務同樣延續強勁成長動能,包含遠傳friDay購物營收年成長率達26%、數位媒體服務營收年成長率達23%、帳單代收服務營收年成長率達13%。
遠傳與亞太電信於上週五(2月25日) 簽署合併契約,遠傳為存續公司,預計發行3.57億新股合併亞太電信。亞太電信頻譜與遠傳均相連,合併後能發揮加倍連續頻寬優勢,遠傳「夢幻旗艦頻譜」豪華再升級;將穩坐頻寬三冠王:業界最大5G中頻段頻寬(120MHz);將雙方連續2600MHz-TDD頻段整合為40MHz的5G頻譜,和遠傳原有3.5G的80MHz組成業界最大5G頻寬120Mhz,讓用戶全網體驗再升級,以豐富的5G頻寬享受陸續推出的5G創新服務。業界最大低頻700MHz連續頻寬(25MHz):700Mhz頻段為最具穿透力的低頻,能大幅提升5G覆蓋率和深層室內訊號覆蓋,包含大眾運輸工具。業界最大毫米波28GHz連續頻寬(800MHz):超高網速特性為5G企業專網絕佳的使用頻段,並兼具低軌衛星頻譜合作商機。
雙方合併後,除了將展現令人驚豔的頻譜、固網和光纖綜效,更將運用既有設備完成頻譜整合,精簡營運成本,大幅提升網路建設投資效益,促進獲利成長。此外,雙方合併超過920萬用戶,將擴大遠傳5G升級和數位加值服務潛在會員規模、加速營收成長。亞太的固網服務、資通訊整合經驗和鴻海科技集團豐沛資源,與遠傳5G「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遠東集團跨領域資源結合,將發揮全方位綜效,提供消費者、企客更臻卓越的世界級通訊服務。雙方合併後,亞太電信超過90%的基地台均能與遠傳整併,遠傳也將持續透過優異的節電技術、能源管理系統,達成節能減碳,積極邁向環境永續目標。遠傳期待合併完成後第一年因雙方綜效即可期待獲利之正增長。
遠傳2022年財測,(未計入合併亞太電信)預估2022年全年合併總營收將成長4.1%,達新台幣887.89億元;合併稅前折舊攤銷前獲利(EBITDA)將成長8.1%,達到新台幣304.49億元;稅後盈餘為新台幣92.20億元,預估每股盈餘(EPS)為NT$2.83,年增率為1.1%。資本支出部分,預估2022年全年資本支出為111億元,較2021年5G建置高峰之121億元為低。此外,遠傳維持穩定股利發放政策,今年預計發放每股現金股利新台幣3.25元。
展望2022年,遠傳將以「消費者數位生活」與「企業智慧轉型」雙主軸並重,持續擴大5G「大人物」技術能量,打造最優質的客戶體驗;透過提供客製化5G資費方案,與「遠傳心生活」App等多元的數位加值服務,提升顧客終身價值,加速5G滲透率;全力衝刺5G遠距診療等資通訊服務獲利成長。此外,遠傳將全力配合主管機關對合併亞太案之審核程序,期待加速台灣電信產業健全發展,造福消費者與股東,更為環境永續做出實質貢獻。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NVIDIA 推出 GeForce Summer Nights 抽獎活動;宣布具有多畫格生成的 DLSS 4 開始支援《凡人 Online 2》、《Brickadia》和《盧恩傳奇:龍荒秘境》等三款遊戲大作
- ROG三創旗艦店定義電競未來!開幕限定福利吸引玩家朝聖
- 扎根創新人才 華碩加入臺大AI 電資大聯盟
- 裝備整齊,踏入充滿神話與謎團的黑暗奇幻世界,與 MSI 一同展開冒險 購買指定QD-OLED產品,即可獲得《明末:淵虛之羽》!
- Lenovo 推出搭載NVIDIA RTX 50系列筆電陣容 新一代Legion 與 LOQ 電競系列在台熱烈登場 導入Legion獨家Coldfront Hyper高階散熱系統,Lenovo重新定義次世代電競筆電新標準
- 【曲光稜構 Jonsbo D400台灣限定版】建築美學落實於中塔,以黃金比例雕琢,建造曲面與稜角的平衡
- 芝奇率先全球開賣DDR5-6000 CL32 256GB (4x64GB) 大容量超頻U-DIMM套裝
- 不怕愛已不在!欣亞破天荒「筆電延長鑑賞期」 30天讓你舊愛換新歡
- 美的角度都驚豔!motorola edge 60 fusion 美型 AI 新機登場 Motorola打造拍得出色、看得驚豔、最懂你的全方位手機! Panton 時尚色彩認證、AI 智慧影像、軍規級防護 edge 60 fusion 與 g56 上市
- TrendForce: 傳Tesla暫停生產Optimus,技術瓶頸將引領人型機器人產業轉型
- 今夏出遊這樣玩 Instagram! 「編輯網格」自由調整個人檔案排版 「語音訊息」延長至五分鐘 滿足話匣子分享欲
- 西門子 EDA 推全新解決方案,助力簡化複雜的 3D IC 設計與分析流程
最多人點閱
- Microsoft Azure Certified for IoT 快速打造智慧物聯網
- SP廣穎電通將於德國2015 Embedded World展示全方位工控系列產品
- 英特爾舉辦亞洲區創新高峰會 促進台灣與全亞洲產業體系的創新發展
- IEM於台北國際電玩展熱血開打,購買Intel Core i5/i7處理器系列+SSD 750即得限量好禮
- 深根台灣成就萬物相聯 2015 ARM®新竹辦公室擴大營運暨亞洲第一座CPU設計中心開幕
- AMD發表全球首款GPU硬體虛擬化產品線
- PLEXTOR感恩節大回饋,M6V卡禮來雙重送!
- 希捷科技:2016年六大科技趨勢
- 台灣微軟攜手台大電機 高中程式夏令營獲佳評
- 台灣微軟與Lamigo聯手 應援總冠軍封王賽「Win for 10」!
- InWin 805 NVIDIA EDITION機殼爆紅,迎廣GeForce GTX特仕版機箱正式開賣!
- AMD獲選2015年道瓊永續性指數 連續14年榮獲此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