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 中央處理器

Intel 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專屬、Z490主機板系列亮相:最高10C/20T配置、LGA1200腳位、更強的VRM散熱和效能 ft. ROG Z490 MAXIMUS XII FORMULA

文.圖/JC 2020-04-30 21:00:01
說起Intel的第10代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大概是近期被爆料爆的最慘的處理器系列了,先前就已經有完整的全陣容規格被披露(詳細規格可以參考先前的報導)。雖然本次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仍採用14nm製程,但其中最高規Core i9-10900K採用10C/20T的配置搭配最高單核動態時脈可達到5.3GHz的情況下,其高效能也幾乎可說是榮登地表最強處理器寶座(和AMD很有得拼)!

然而,強大的處理器自然需要頂級的主機板來穩定其效能,也因此,首波伴隨10代U處理器推出的還有Intel Z490系列高階主機板,未來不意外的話依照市場定位不同,或許還會有W480、Q470、B460、H410等型號,不過本文開箱的系列將以最高階的Z490為主,而其重點特色自然還是搭配新處理器採用新的LGA1200腳位,這也意味著先前的第9代處理器LGA1151腳位無法與其相容;再者,整體的架構依然是採用市場上較純熟的PCIe 3.0架構,未來是否有透過軟體更新的方式支援新一代PCIe 4.0架構還未可知;最後,順應最高階處理器10C/20T的配置需求以及整體全產品線的規格提升,Z490系列主機板也在VRM設計上做了加強,以便穩定處理器效能。

為了因應Intel這一波新品推出,我們也找了多款Z490主機板和Intel Core i7-10700KF這顆處理器作為代表,將用來和上一代處理器做對比,讓玩家能夠更快的了解到新一代處理器的效能和主機板整體的特色。


10代Comet Lake-S全面來襲

首先先來看看這一次Intel推出的10代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在Intel筆電的部分相信玩家們在經過從去年底至今的洗禮,已經多少了解Intel在筆電的部分已經開始搭載第10代Core系列行動版處理器,不過桌上型電腦的部分則是一直到現在才正式和大家見面。

14nm製程、規格全面提高
10代Comet Lake-S系列目前仍就是採用Intel推出至今已趨近極佳狀態的14nm製程,關於製程這方面先前Intel就已經正式表示要到2021年才會有完整的7nm產品線,玩家們這部分可能要再等等。

言歸正傳,雖然仍舊採用14nm製程,不過在全產品線的基本硬體規格方面已經有小幅提升,Core系列來說,目前了解最入門版的Core i3-10100將採用4C/8T配置,預期將會是玩家未來自組入門DIY電腦的最佳選擇之一。另外,除了Core i3以外,在主流的Core i5、Core i7和Core i9三種級距都有推出對應的不鎖頻K系列和KF版本,雖然會選擇入門Core i3等級的玩家多數或許都只是需要一台能夠上網或文書用的電腦,但在入門等級佈局並未推出對應的K系列處理器因應,這在AMD日前已經針對入門等級的電腦玩家推出同樣採用7nm製程、並且支援PCIe 4.0介面的Ryzen 3系列處理器的情況下,可能會是一大挑戰。因此,雖然對比自家上一代處理器,10代U都已針對各硬體做了效能的提升和加強,但Intel在這入門級電腦上可能仍會是場硬仗,不過這裡因為本次測試將以高階版本處理器作為說明,因此,只能暫時先等待時間來說明結果。

Intel第10代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規格對照表。

本次Intel Comet Lake-S處理器的基本架構圖。


除此之外,在記憶體支援方面,在高階Core i7以上的版本也終於脫離以往的DDR4-2666限制,最高能夠支援到DDR4-2933時脈,雖然提升的時脈速度不多,但在基本應用方面也將會比以往的表現在提高些許效能,同時在超頻的部分也會有更大的彈性,熱愛超頻的狂熱玩家可以有更多空間。不過值得注意的是,Core i5以下的記憶體時脈還是支援到DDR4-2666喔!

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除了效能提高以外,也直接搭載Wi-Fi 6無線標準,PCIe 3.0介面部分則是多達40條,並且內建USB 3.2 Gen 2x1,在I/O介面的完整度上有一定提升。


這邊也幫玩家快速解釋一下這一次Intel第10代U全產品線編號,目前已知的版本將會有K、KF、T以及無編號的版本,無任何編號的處理器相信不必多做解釋,而K系列代表的是不鎖頻版本,超頻的彈性更佳;KF和K系列同樣是不鎖頻版本,不過KF另一個特色代表的是無Intel內顯晶片,意即玩家如果購買該系列版本的話,一定要另外購買顯示卡搭配才可正常使用;最後,另外其實T系列版本,代表的是電力最佳化,也就是在功耗方面對比其他版本會更低一些,不過相對的,基本硬體規格就會比其他版本更弱,但這系列處理器目前僅在特定國家推出,且主要會以筆電作為平台,因此並非全球上市。

頂級最強處理器登基:Core i9-10900K
可喜可賀的是,Intel每年的最高階處理器因為狹帶著單核心高爆發的時脈效果表現,在多數的市場遊戲都仍以單核心效能作為主要影響的關鍵下,也讓Intel每年都有地表最強處理器登基,今年的10代U自然也不例外。

最高階版本Core i9-10900K和10900KF兩者都將以10核心、20執行緒姿態現身,雖然說隔壁棚已經有主流16核心處理器現身,但因為10900K和KF的單核心效能依舊強大,這也促使玩家在玩遊戲時,多數時候仍舊能擁有極致的效能表現。

這次10代U最高階的Core i9-10900K,挾帶著10C/20T配置、基礎時脈上看單核5.3GHz的高效能,登上地表最強處理器不意外。


另外,雖然據了解10900K對比上一代的9900K有望達到30%的效能提升,但相對的,整體的TDP功耗也將大幅上揚,也就意味著玩家在散熱器方面的選擇將會需要更加謹慎小心,才能穩穩的壓住這顆處理器的效能。

10700KF搶先亮相
雖然10900K還來不及和大家見面,但小編先幫大家帶來10代U中、Core i7系列大當家10700KF給大家瞧瞧,Core i7系列中另外還有具備內顯晶片的K系列版本,但兩者之間唯一差別僅在有無內顯晶片而已。但由於NDA尚未解禁的關係,效能方面就先賣個關子了。

10900K還沒來,先看Core i7的10700KF。


10700KF在規格上採用8C/16T的配置,基礎時脈落在3.8GHz,最高的單核動態時脈是可以來到5.0GHz的,這點上和Core i9版的10900相同(10900K和KF版都可達到至少5.1GHz),在Turbo Boost Max 3.0下更是可以飆到5.1GHz,不過全核動態時脈最高是可以達到4.7GHz,也算是表現不俗了。快取部分則是擁有16MB,TDP功耗落在125W。

10700KF基礎時脈達到3.8GHz、全核動態時脈則是有4.7GHz。


Z490系列高階主機板率先上陣

再來則是和處理器搭配的主機板部分,Z490系列作為這次Intel 10代U搶先上場的第一波主機板代表,在硬體規格上同時也是繼承先前Z390系列的新一代主機板,不過,雖然處理器和前一代9代相同、都採用14nm製程,但Z490的腳位從Z390的LGA1151改成LGA1200,雖然在視覺上兩種腳位之間的差異並不非常明顯,但由於不同針腳插孔的些微差異,仍舊讓兩者之間完全不相容,所以玩家如果打算要從先前的9代U升級成10代U處理器的話,連同主機板也必須跟著升級才行。(荷包君哀傷QQ)

這邊幫玩家標示出LGA1200和LGA1151兩種腳位的視覺差異,可以看到在邊角部分仍是有插槽位置上的差異,因此上一代處理器無法和Z490主機板相容。

細部來看,除了幾個插孔的位置和LGA1151不同以外,視覺上還可以看到兩顆額外的電容器以穩定處理器效能。

實際的Intel Z490晶片本身!


腳位不同、散熱器仍相容
針對這次的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和Z490主機板,由於最頂級的10900K和10900KF還屬稀有動物,因此我們透過關係先找了Core i7-10700KF做為測試基準,實際的效能表現方面這邊先賣個關子,之後再和玩家介紹。

在測試期間比較特別的一點是,雖然說Z490採用的是LGA1200腳位,但由於處理器插槽周邊的固定孔和先前的9代U主機板系列(LGA1156)相去不遠,加上Intel這次並未提供實際的原廠散熱風扇供測試,所以我們嘗試了幾款先前在9代U上就在測試的氣冷 / 水冷散熱器,發現雖然兩款處理器腳位不同,但如果玩家手上的散熱器腳架是可調整式的話,是有機會可以在微調位置過後直接接續使用的,也就是說,腳位雖然不同、但部分散熱器還是有機會可以相容的,這倒是讓有興趣想升級的玩家可以減少一筆潛在的額外開銷。

LGA1200腳位的設計圖。


更強的VRM散熱設計
正如前文所提,因應Intel 10代U最高將可達到10C/20T的配置,主機板廠商們推出的Z490系列在外型上或許和前一代的版本相去不遠,但內部幾乎都針對VRM供電和散熱部分做了進一步強化,畢竟想要在更高效能下擁有穩定的系統表現,硬體本身的設計自然也不能輕忽。

以供電效果來說,高階的Z490系列主機板在供電部分多數都盡量以16相左右的供電為主,加上在供電接口部分則是至少都採8+4 pin或8+8 pin的供電。

另外,由於整體的散熱和供電效果都有所提升,因此普遍來說,Z490系列主機板對比上一代主機板,能夠提供更完整的超頻效果,時脈幾乎都可以上看DDR4-4000以上,當然還是端看各廠商的調校以及產品的定位有所不同,但可以預期的是效能表現方面會比Z390還要高一些。

以ROG MAXIMUS XII新系列主機板為例,除了採用8+4 pin以上的供電以外,在相位部分採用16相供電設計,可以提供90安培的供電,確保主機板整體的穩定。

此外,為求能讓10代U更穩定運行,在整張主機板的散熱設計也下了不少功夫,包含MOSFET部分的水冷散熱、南橋晶片散熱片以及鋁製M.2 SSD散熱片等等。


仍舊採用PCIe 3.0
隨著這次的解禁,相信玩家們已經看到眾多Z490系列主機板都已經相繼推出,雖然實際的效能表現目前還不能曝光,不過整體來說Z490主機板在本身的硬體規格上還是有提高的,舉例來說,像是高速I/O通道CPU和PCH總核就有多達46條(16+30),而雖然在PCIe架構上還是採3.0介面,但CPU提供高達40條、晶片組則是提供24條,總計可達到64條PCIe 3.0通道讓廠商和玩家使用。

Intel這一次第10代處理器相對應的一眾400系列主機板差異對照表,其中,主流Z490系列是唯一支援超頻能力的主機板。


雖然說沒有調整成新一代的PCIe 4.0、未來是否能藉由軟體支援也還是未知數,但就市場現況來說,PCIe 3.0仍舊會是比較成熟的技術,即便PCIe 4.0最明顯的優勢在SSD的讀寫速度,但就一般日常的使用現況下,PCIe 3.0的效果仍是足夠應付的。

如果玩家希望在Intel平台上能夠享受到PCIe 4.0介面的話,預期將需要等到第11代Rocket Lake系列處理器和與之搭配的500系列主機板登場才有可能了。

頂級Z490主機板搶先開箱動眼看 ft. ROG STRIX Z390 MAXIMUS XI FORMULA

由於效能的部分目前還處在NDA尚未解禁中,等5月中旬解禁之後,會再幫大家揭曉,不過這一次已經可以先針對Z490系列主機板做外觀介紹囉!當玩家們看到本文的時候,各主機板廠的對應主機板都已經公布的差不多了,有興趣的玩家們也不妨依照自己的信仰前往各官網查看。這次小編因為手邊剛好有上一代Z390的華碩ROG Z390 MAXIMUS XI FORMULA主機板,作為對照,本文就選用新一代的ROG Z490 MAXIMUS XII FORMULA做開箱動眼看了。

這邊要提醒玩家們的是,各家廠商之間因應不同的產品線定位會有整體規格上的些微差異,例如PCIe插槽數或是I/O埠的完整度等等,Z490 MAXIMUS XII FORMULA作為華碩ROG高階主機板代表之一,在整體的硬體方面是比較完善的,玩家們也可以以此作為參考,當作日後如果要購買Z490系列主機板的話,會得到哪些優勢。

外觀設計介紹
首先先從外觀上來看吧!外箱的部分ROG主機板一貫的作風是不放彩圖的,只放上簡單的產品名,但正面仍是有放上重要的產品特色,包含支援Intel第10代處理器和AMD Crossfire、NVIDIA SLI等等,另外也具備華碩自家Aura Sync燈效技術支援以及GameFirst網路處理,最後,從上一代Z390主機板就有的EK Water Blocks水冷設計也仍舊延續,以便帶來更好的散熱效果,確保即便是最高階的10900K也能穩定運作。

這次用來作為Z490系列主機板代表的是:ROG STRIX Z490 MAXIMUS XII FORMULA

華碩這次在高階的MAXIMUS系列中總共推出5款主機板,除了圖中四款以外,另有冰河藍設計的EXTREME版

這邊小編也幫大家附上各主機板之間的重點規格差異表

MAXIMUS XII FORMULA整體的外觀和上一代Z390版本之間相去不遠。(圖右為Z490版本、圖左則是Z390)

處理器腳位部分為LGA1200,我們已先安裝10700KF作為示意。
側面I/O保護蓋上有MAXIMUS XII字樣確認產品型號。

這次依然有CrossChill EK III散熱控制器輔助,穩定整體的效能。

華碩表示藉由CrossChill EK III的輔助,內部MOSFET溫度可以下降50度左右,以達到更穩定的效能表現。

記憶體仍舊提供4條DDR4插槽,不過支援的時脈已經從原先的2166MHz、提高到至少DDR4-3200起跳,另外也還有額外的超頻彈性支援。

記憶體採用Daisy Chain架構,進而達到更穩定的超頻效能,預期可以有4700MHz以上的時脈表現。

PCIe插槽部分維持Gen 3 x16介面,而FORMULA這張主機板則是提供三條,其中上方兩條提供金屬裝甲穩定。

兩條M.2插槽維持在南橋下方、左右各一組。

針對I/O埠的部分我們拿了上一代Z390版的FORMULA(圖下)做比較。可發現Z490版本取消HDMI換回PS/2接孔(考量會買這種等級主機板,應該都是配獨顯才是),雙RJ-45網路埠部分也提供到10G支援,無線網路部分則是有Wi-Fi 6標準。

其中,10G網路部分採用AQUANTIA最新的AQC-107C晶片,確保更穩定的網路傳輸。

除了採用10G網路孔以外,在2.5G的部分採用全新的Intel I225-V技術,理論傳輸速度可達到303 MB/s。


未來效能測試是關鍵

目前因為NDA尚未解禁的關係,效能方面要等解禁後才能揭曉,不過相信玩家們這一波可以有幾個可看點,首先自然就是處理器本身的效能表現絕對是最大重點,尤其最高階(也最稀有)的10900K更是萬眾矚目,而除了處理器的基本效能以外,也因為這一次Intel處理器在記憶體時脈支援的部分終於離開DDR4-2666框架,達到基本DDR4-2933的條件,同時Intel也針對Z490主機板做了超頻能力的強化,這也讓玩家們非常期待未來Z490主機板在記憶體超頻的彈性表現。

Intel 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正式推出,下一波Rocket Lake和500系列主機板登場了。


另外,這一波Intel推出的全系列Comet Lake系列產品在整體規格的提升對比上一代來看的話仍是有的,數據差距帳面上看起來不大,最大的差異或許只在Core i9系列上而已,再加上腳位更換的緣故,以及整組硬體在當前世代的設計(PCIe 3.0的選擇..),除非玩家是狂熱分子,打算每年跟上Intel的腳步來更換新品,否則如果真的按照Intel的時程規劃,下一波的Rocket Lake才是玩家應該著重的關鍵,只能說如果是初次進場,荷包君夠能力的話,當然還是選擇Comet Lake系列全套主機,但如果是去年才更換Z390系列和9代處理器的玩家,想要升級的話建議還是可以再等等看,畢竟因為腳位不同的關係,如果要升級處理器的話,等於玩家整套主機板系統都要跟著更換了。

另外,這邊也要讓玩家了解一下科技趨勢,根據消息指出,Intel這一波第10代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可能是過渡期產品,用來暫時對應AMD去年推出的Ryzen 3000系列,同時讓他們在推出Ryzen 4000系列處理器以前,有個與之抗衡的產品,不過對玩家來說,真正值得期待的,或許會落在最快年底推出的第11代Rocket Lake系列處理器,該系列除了會有新的500系列主機板以外(相信腳位可能又會再變一次),也會有PCIe 4.0的支援,整體來說,將會有更大程度的效能提升,或許才會是玩家們應該期待的最大關鍵。

總之,接下來就請稍等一下,等到 5月中旬NDA解禁之後,我們將奉上效能測試文章,屆時再考慮是否進場囉!

Intel Z490相關閱讀
(1)Intel 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專屬、Z490主機板系列亮相:最高10C/20T配置、LGA1200腳位、更強的VRM散熱和效能 ft. ROG Z490 MAXIMUS XII FORMULA
(2)Intel 10代U最極致的Z490平台、AORUS Z490 XTREME主機板開箱動眼看
(3)Intel Z490入門優質選擇、該有的樣樣不缺,MSI MEG Z490 ACE主機板開箱動眼看
(4)精緻10代Mini ITX代表、五臟俱全小主板,ROG Z490-I Gaming主機板開箱動眼看
(5)mini-ITX小板當道、10代U輕巧好勁道,Z490I AORUS ULTRA主機板開箱
(6)工業蒸氣龐克風、頂級工藝延續,ASRock Z490 TAICHI主機板開箱
(7)主流C/P平價選項給出PCIe 4.0 Readry和2.5GbE LAN,ASRock Z490 Extreme 4主機板開箱
(8)鋼鐵銀白傳奇再現、迷彩風格重返,ASRock Z490 Steel Legend主機板開箱
(9)我的「英雄」主機板、玩家共和國主流Z490選擇,ROG Z490 MAXIMUS XII HERO (WI-FI)主機板開箱
(10)12相數位供電、Fins-Array II絕佳散熱支援,Z490 AORUS PRO AX主機板開箱
(11)軍規魂注入、I/O進化Thunderbolt 3支援,TUF GAMING Z490-PLUS(WI-FI)主機板開箱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