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部品
一小步成就FPS遊戲玩家一大步、ROG STRIX Scope PBT機械式電競鍵盤開箱評測
文.圖/JC 2019-09-27 18:00:20
從早期的《CS:GO》到先前的大逃殺類型遊戲如《PUBG》,甚至再到近期新推出的《邊緣禁地3》和即將推出的《決勝時刻:現代戰爭》等等,FPS射擊遊戲一直是玩家最熱愛的遊戲類型之一,全球各地也持續有眾多大型射擊遊戲比賽進行,幾乎可以說FPS射擊遊戲是電競的代表(其他還有MOBA、賽車類遊戲當然也是)。
也正因為如此,電競類的3C周邊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從原先單純針對「電競」兩字推出、再到特別針對某些類型遊戲推出的產品也有,ROG前陣子推出最新的ROG STRIX Scope電競鍵盤,正如其「Scope」之名代表「瞄準鏡」,正是衝著FPS射擊遊戲而來,其針對FPS射擊遊戲體驗所做的設計廣受玩家好評,因此,ROG再接再厲推出新版:ROG STRIX Scope PBT,最主要的差異除了在軸體以外,另外也在鍵帽的使用材質上,最終的產品設計中心則是強調堅固耐用,且專為FPS遊戲而生。
ROG STRIX Scope PBT鍵盤在外觀上採用的是104鍵全尺寸設計,邊框是鋁合金材質,提供堅固耐用的等級。外型設計來看,一般來說鍵盤都會給人較生硬的質感,不過ROG STRIX Scope PBT因為鍵帽有跳色設計,且延續自家西風之神系列電競筆電的一刀流設計,再加上鋁合金上蓋上還有搭配斜髮絲紋,反而增加了精品的質感,即便玩家不是要用來玩遊戲,拿來當作一般日常用途也不突兀。
採用常見的104鍵全尺寸設計,邊框部分是鋁合金材質,強化鍵盤結構,讓它更堅固耐用。
除了採用鋁合金邊框強化結構以外,另一個耐用的設計在鍵帽材質,普遍來說目前市場上鍵盤的鍵帽材質較常見的就是ABS和ROG STRIX Scope PBT採用的PBT材質。雖然ABS鍵帽在長時間情況下,其提供的滑順感有其舒適度在,但PBT鍵帽的優點在耐打油的特性,使得鍵帽表層較不易被破壞,這對長時間使用鍵盤的玩家來說,也是一大福音,可以間接提高鍵帽壽命。
Shift鍵一般來說在多數射擊遊戲預設功能負責「角色衝刺」功能的按鍵,Ctrl則是主要容易負責「角色蹲下」或「臥倒」,兩者都是遊戲中非常容易使用到的按鍵。Shift鍵一般來說因為即便是非遊戲環境也是一般文書很常用到的按鍵之一,因此,其尺寸比例已經有一固定的大眾習慣大小,但Ctrl則因非遊戲環境下使用頻率較低的緣故,所以通常鍵盤Ctrl鍵都不大,不過ROG STRIX Scope PBT既然是專為FPS遊戲所生,自然有設想到這一點,特別將左Ctrl鍵的大小加大兩倍,ROG稱其為「Xccurate設計」,這會使鍵盤左下的Ctrl和其上方的Shift鍵大小相同,方便玩家在玩遊戲時可以更輕鬆直覺的按壓。
ROG STRIX Scope PBT本身也內建記憶體,最多可儲存六個設定檔,包含最多五個自訂配置,可以藉由ROG的Armoury II軟體控制,另外也可以設定巨集。且鍵盤本身支援100%防鬼鍵及N-KEY ROLLOVER技術,同時按下再多鍵也能精準觸發,不過相較於原先推出的ROG STRIX Scope電競鍵盤,PBT的版本就沒有支援RGB燈效囉!
最後來看鍵盤背面,腳架部分提供兩段式角度調整,並且在鍵盤背面設有整線槽,玩家如果想要維持桌面整潔就靠它了。而背面的四周和中間下方都有防滑橡膠,使用過程中即便在玩激烈的射擊遊戲,鍵盤也不易滑動。
ROG STRIX Scope PBT在針對FPS設計而生這點上,提供的最直接功能就是在左下的Ctrl鍵加大設計,玩家們倒也別以為就這個設計有什麼稀奇?錯了,其實對於射擊遊戲玩家來說,即便不考慮自己的按鍵設置是否真的會用到,但左Ctrl鍵的加大,意味著更方便好按、同時也可以避免誤觸旁邊Windows鍵和Alt鍵的可能,更別提ROG STRIX Scope PBT在Windows按鍵上也設計了鎖鍵防誤觸的設計,因此,就這點設計來說,它雖然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卻是射擊遊戲玩家的一大步。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www.asus.com
也正因為如此,電競類的3C周邊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從原先單純針對「電競」兩字推出、再到特別針對某些類型遊戲推出的產品也有,ROG前陣子推出最新的ROG STRIX Scope電競鍵盤,正如其「Scope」之名代表「瞄準鏡」,正是衝著FPS射擊遊戲而來,其針對FPS射擊遊戲體驗所做的設計廣受玩家好評,因此,ROG再接再厲推出新版:ROG STRIX Scope PBT,最主要的差異除了在軸體以外,另外也在鍵帽的使用材質上,最終的產品設計中心則是強調堅固耐用,且專為FPS遊戲而生。
簡單就是好用、104鍵全尺寸設計
先從外盒來看,盒裝設計採ROG一貫的視覺效果,正面放上鍵盤彩圖,而內盒則是全黑設計,搭配中央醒目的紅色ROG信仰之眼Logo,黑紅搭配添加了一些低調的質感。而打開內盒以後就會看到鍵盤本體,另外也附贈簡單的說明手冊以及拔鍵器,且針對Ctrl鍵的鍵帽也有提供額外兩顆,方便玩家可以自行更換。ROG STRIX Scope PBT鍵盤在外觀上採用的是104鍵全尺寸設計,邊框是鋁合金材質,提供堅固耐用的等級。外型設計來看,一般來說鍵盤都會給人較生硬的質感,不過ROG STRIX Scope PBT因為鍵帽有跳色設計,且延續自家西風之神系列電競筆電的一刀流設計,再加上鋁合金上蓋上還有搭配斜髮絲紋,反而增加了精品的質感,即便玩家不是要用來玩遊戲,拿來當作一般日常用途也不突兀。
採用常見的104鍵全尺寸設計,邊框部分是鋁合金材質,強化鍵盤結構,讓它更堅固耐用。
除了採用鋁合金邊框強化結構以外,另一個耐用的設計在鍵帽材質,普遍來說目前市場上鍵盤的鍵帽材質較常見的就是ABS和ROG STRIX Scope PBT採用的PBT材質。雖然ABS鍵帽在長時間情況下,其提供的滑順感有其舒適度在,但PBT鍵帽的優點在耐打油的特性,使得鍵帽表層較不易被破壞,這對長時間使用鍵盤的玩家來說,也是一大福音,可以間接提高鍵帽壽命。
專為FPS遊戲而生:Xccurate設計
既然強調專為FPS遊戲設計,就要先思考一下FPS遊戲玩家最需要的是什麼功能,首先基本的WASD四鍵要好按不必多說,那再來就是Shift和Ctrl鍵。Shift鍵一般來說在多數射擊遊戲預設功能負責「角色衝刺」功能的按鍵,Ctrl則是主要容易負責「角色蹲下」或「臥倒」,兩者都是遊戲中非常容易使用到的按鍵。Shift鍵一般來說因為即便是非遊戲環境也是一般文書很常用到的按鍵之一,因此,其尺寸比例已經有一固定的大眾習慣大小,但Ctrl則因非遊戲環境下使用頻率較低的緣故,所以通常鍵盤Ctrl鍵都不大,不過ROG STRIX Scope PBT既然是專為FPS遊戲所生,自然有設想到這一點,特別將左Ctrl鍵的大小加大兩倍,ROG稱其為「Xccurate設計」,這會使鍵盤左下的Ctrl和其上方的Shift鍵大小相同,方便玩家在玩遊戲時可以更輕鬆直覺的按壓。
ROG STRIX Scope PBT本身也內建記憶體,最多可儲存六個設定檔,包含最多五個自訂配置,可以藉由ROG的Armoury II軟體控制,另外也可以設定巨集。且鍵盤本身支援100%防鬼鍵及N-KEY ROLLOVER技術,同時按下再多鍵也能精準觸發,不過相較於原先推出的ROG STRIX Scope電競鍵盤,PBT的版本就沒有支援RGB燈效囉!
Cherry MX紅軸加持
鍵軸方面,ROG STRIX Scope PBT這次小編收到的版本是採用Cherry MX紅軸(另有青軸版本),採線性回應,無段落感,觸發力道在45g,按鍵本身的行程共4mm,2mm行程可到觸發點。就敲擊手感來說,按壓體驗非常精準,同時紅軸不同於青軸版本,按鍵敲擊聲並不大,用來作為一般日常使用也是毫無違和感。最後來看鍵盤背面,腳架部分提供兩段式角度調整,並且在鍵盤背面設有整線槽,玩家如果想要維持桌面整潔就靠它了。而背面的四周和中間下方都有防滑橡膠,使用過程中即便在玩激烈的射擊遊戲,鍵盤也不易滑動。
設計上的一小步、玩家的一大步
在FPS遊戲當紅的今天,玩家們追求的並不單單只是「電競」兩字,而是要能深切的提供自己熱愛遊戲的所需功能,如果只是單純在規格面強化的話,只是一味的砸錢舖硬體而已,但在實際使用時,真正提供的便利功能才是王道。ROG STRIX Scope PBT在針對FPS設計而生這點上,提供的最直接功能就是在左下的Ctrl鍵加大設計,玩家們倒也別以為就這個設計有什麼稀奇?錯了,其實對於射擊遊戲玩家來說,即便不考慮自己的按鍵設置是否真的會用到,但左Ctrl鍵的加大,意味著更方便好按、同時也可以避免誤觸旁邊Windows鍵和Alt鍵的可能,更別提ROG STRIX Scope PBT在Windows按鍵上也設計了鎖鍵防誤觸的設計,因此,就這點設計來說,它雖然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卻是射擊遊戲玩家的一大步。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www.asus.com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至尊級王者的視覺體驗,AORUS FI27Q-X電競螢幕開箱動眼看
- 真·電競當然要有RGB囉!Razer Project Hazel電競概念口罩新登場
- 4000Hz極速反應、雙滾輪豐富功能,Corsair K100 RGB機械式電競鍵盤開箱
- 跨越音樂與電競的堅實壁壘,首款支援MQA的電競耳機 ROG Delta S 開「耳」體驗!
- 同價不同速、玩家體驗更快速SSD效能的首選,XPG GAMMIX S50 Lite 1TB PCIe 4.0 M.2 SSD開箱
- 創造巔峰性能的黑暗英雄、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開箱測試,feat. AMD Ryzen 9 5950X
- 電競原力引爆創作動能、十銓科技2020新品線上發表會,T-Force/T-Create/Teamgroup全系列產品推出
- 全新Razer Viper Ultimate Cyberpunk 2077聯名款上線,11月開賣、5,420元加值信仰!
- 有線也很強大、獨家氣密腔體搭40 mm ASUS Essence釹磁單體,ROG Strix Go Type-C動手玩
- 科技的白不是只有典雅、也能創造剛強冷冽質感 feat. TUF Gaming GT501軍戎白電競機殼
- 輕量3.5mm電競耳機、ASUS Essence獨家驅動單體與氣密腔體設計,ROG Strix Go Core耳機開箱評測
- 27吋IPS 2K解析度、搭載144Hz更新率,平面電競螢幕GIGABYTE G27Q開箱評測
最多人點閱
- 華碩ASUS ROG SWIFT PG279Q螢幕實測開箱,27吋G-SYNC電競顯示器中的優質精品!
- 27吋IPS 2K解析度、搭載144Hz更新率,平面電競螢幕GIGABYTE G27Q開箱評測
- 華碩ASUS ROG SPATHA電競滑鼠實測開箱,有線無線皆夠炫!
- 圓剛AVerMedia易錄卡C985 LITE遊戲直播擷取卡,晉升專業實況主最佳工具
- 純正電競元素延續、XPG首款電競筆電XENIA 15開箱評測,高質感外觀搭配高效能硬體
- ROG Zephyrus M「無懼.西風之神」效能實測,高規格又輕薄的電競筆電
- MSI 2WAY SLI HB BRIDGE L/M橋接器實測開箱,雙顯示卡發揮全速效能的神兵利器!
- 圓剛AVerMedia LGHD2直播擷取卡GC570實測開箱,專業實況主遊戲直播神兵利器!
- 畫面由聲音掌控,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Earbuds開箱
- 三軸向式風扇搭配多款軟體輔助體驗、ROG STRIX RX5600XT OC 6G顯卡開箱評測
- ROCCAT SOVA電競膝上板實測開箱,客廳打怪練功最佳利器!
- 獨立水冷散熱雙重冷卻、效能溫度兼顧,MSI RTX 2080 Super Sea Hawk X顯示卡開箱評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