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
老黃刀法再發威、RTX 2060一刀切6版超強
不愧是老黃,這刀法點好點滿阿!根據的消息,GIGABYTE(技嘉)近期向EEC (Eurasian Economic Commission)註冊了RTX 2060顯示卡,從資料流出的結果來看,RTX 2060將有多種版本搭配,容量有3GB、GB、6GB三種,以及GDDR6和GDDR5X兩種類型,記憶體配置將多達六種.... 相關的更多消息可能須等到明年的CES 2019以後才會有更進一步的NVIDIA和技嘉官方確認,不過從另一個流出的資料來看,技嘉貌似總共註冊了多達40種不同規格組合的RTX 2060顯示卡,各種價位帶將一次含括! 小編已不經開始感到顫抖,假如RTX 2060真的以這麼「多樣化」的模式推出的話,屆時玩家們在線上估價選購時,不知道要面對怎樣的窘境了XD!
-
ROG Strix Radeon RX590電競顯示卡即日起震撼上市!採用AMD最新12奈米技術顯示晶片、優異散熱解決方案 全力助攻玩家稱霸大小會戰
ROG玩家共和國今宣佈推出全新ROG Strix Radeon RX590電競顯示卡,其不僅內建採用AMD最新12奈米技術的Radeon RX590 顯示晶片,擁有無懈可擊的震撼效能,還具備優異散熱,以及領先業界的可靠性,再加上獨家Aura Sync同步燈效,玩家無論遊戲內、外都將成為眾人目光焦點! 將散熱效能提升至更高水準的ROG Strix Radeon RX590電競顯示卡,配備 MaxContact鏡面散熱技術,可增加2倍GPU晶片與散熱器表面接觸面積,有效轉移熱源,促進散熱;搭配專利設計的三組翼型扇葉風扇,除能提供比傳統軸向式風扇高出105%散熱器風壓,亦可在GPU溫度超過55°C時自行啟動,提升系統冷卻功效!更重要的是,其還獲得IP5X防塵等級認證,兼具完整密封性,即使在嚴苛環境下也能維持穩定運作,玩家揮軍作戰之際將更無後顧之憂。 ROG Strix Radeon™ RX590顯示卡不僅內建頂級電感、固態分子電容和高電流功率的7相穩壓器,可為AMD最新GPU提供充足儲備電力,另採用別於傳統的Auto-Extreme全自動製程,可一次性完成所有通孔與表面黏著與元件焊接,達到高度一致的傑出穩定性,除能大幅提升顯示卡耐用與可靠性,亦為業界品質樹立全新標竿;值得一提的是,此製程非但沒有使用任何危險的化學藥劑,還可降低製造能耗,對環境更親近友善! 此外,玩家們同等重視的個人電競風格,ROG玩家共和國亦毫不妥協,全新ROG Strix Radeon RX590搭載流線造型護蓋,可與任何個人電腦完美契合,再加上Aura Sync RGB燈效模組,將隨使用者播放的音樂節奏或處理器溫度改變燈色,或者也可與其他支援此功能的周邊裝置輕鬆同步,呈現和諧燈光效果,讓玩家在打造個人專屬風格電腦時更如魚得水! ROG Strix Radeon RX590電競顯示卡,建議售價:NT$ 9,890
-
前進10奈米! Intel 2018架構日揭露CPU的5年發展計畫,同時公布Gen11繪圖核心
CPU雙雄於2017年正式展開效能、多核與製程大戰,其中,沈寂已久的AMD最近推出各式最新的處理器與繪圖晶片/繪圖卡,皆有不錯的表現,讓晶片龍頭Intel不得不面對自己包括核心數、製程技術、繪圖效能上的落後情況,近期頻繁端出各式新的產品,以讓消費者、客戶們看到Intel不再只是一直在擠牙膏! 時序即將進入2019年,Intel於北美時間12/11舉辦2018 Architecture Day (架構日),揭露出其最新的技術與產品計畫。以下就是Intel這次所展示的重點。 首先是,Intel在主流級(Core家族)與入門級(Atom家族)的消費性處理器市場中,列出了5年發展計畫。在Core家族部份,可以看到2019年起的代號(Code Name)不再「湖」(Lake)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小海灣」(Cove)。包含2019年的Sunny Cove、2020年的Willow Cove與2021年的Golden Cove,而且每一代都會在微架構做改善,而非先前Kaby Lake、Coffee Lake/Refresh等處理器那樣只有在時脈上做提升(擠牙膏)而已! 先來看看2019年即將推出的Sunny Cove微架構吧!預計將採用10nm製程,此微架構提升了單執行緒的效能(ST perf)、新增指令集(New ISA)並強化可擴充性(Scalability Improved)。新增指令集的部份,也就是AVX-512,同時可為AI與加密(如挖礦)等特殊運算需求來進行加速。而Sunny Cove微架構將導入下一代的桌上型與伺服器處理器。 隨後的Willow Cove,可能採用的也是10nm製程。此微架構重新設計快取(例如調整L1與L2快取容量與架構)、全新更優化的電晶體(基於製造考量),並提升處理器的安全性。屆時應該不用再擔心Spectre(幽靈)或是Meltdown(崩潰)這類以旁側通道攻擊手法的安全性漏洞。 至於2021年的Golden Cove,製程方面尚未得知(可能是10nm或7nm)。此微架構的重點除了提升單執行緒與AI的效能之外,還會加入網路相關(包含5G)的效能,安全性方面也會更新。 ▼表 Intel近期Core家族處理器開發藍圖 至於Atom入門級低功耗處理器方面的發展計畫,Intel則是兩年更新一次,節奏比Core系列稍慢,這是因為Atom CPU主要是設計並應用在低功耗的電腦或網路產品,業界希望這類產品的處理器需要穩定,且能擁有SoC的解決方案,也因此Atom不需要像Core那樣年年更新! ▼表 Intel近期Atom家族處理器開發藍圖 先來看看2019年的Tremont微架構,其中要也是提升單執行緒效能、增加網路伺服器的效能,同時提升電池續航力。至於2021年的Gracemont則是同樣提升單執行緒效能、提升時脈,同時也針對向量處理方面來提升效能。最後2023年Intel規劃的‘Next’ Mont預計也將從單執行緒效能、執行時脈,加入更多功能來提升其整體性能。 Intel先前透露過2020年將推出自己的獨立(Discrete)顯示卡,來與現今的NVIDIA與AMD較勁!目前已經即將邁入2019年囉!只剩2年了!趕快來看看Intel在繪圖處理器領域是怎麼規劃的! 在2015年時,Intel在其Skylake處理器內,導入Gen9的繪圖核心(Intel HD Graphics 530),隨後的Kaby Lake、Coffee Lake導入的則是Gen 9.5 (Intel HD/UHD Graphics 630)。至於後續的Cannon Lake原本要導入Gen10的繪圖核心(例如),但後來並沒有導入。 結果就是,Intel直接跳過Gen10,並選擇在這次2018架構日時,公佈最新的Gen11繪圖核心!並重申2020年一定會推出獨立顯示卡的計畫。以下就來看看這次Gen11繪圖核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吧! 先來說明Gen11繪圖核心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亮點吧!首先它是Intel首款TFLOPS級的行動GPU,效能為上一代的兩倍,且支援Coarse Pixel Shading(粗像素著色)技術。Gen11繪圖核心內建64組EU (加強型執行單元),並分成4個區塊,規模是Gen9的2倍,而每個EU的浮點運算單元重新設計過,搭配將GPU的L3快取加到3MB(為Gen9的4倍),使GPU整體運算效能超過1TFLOPS。 值得注意的是,Gen11支援Intel全新的Coarse Pixel Shading (粗圖元著色),這個技術跟NVIDIA的Variable Rate Shading (可變圖元著色)技術相似,主要用意就是讓GPU減少陰影部份像素的著色運算,甚至4個圖點才著色一次,如此一來降低GPU的運算需求,但因為會降低畫質,因此可應用到某一畫格的部份區域,也就是比較不會被注意到的地方(例如遠邊的草叢或是牆壁)。要是遊戲開發商支援該技術的話,可提升約30%的FPS成績! 在多媒體核心部份,Intel放入全新設計的HEVC編碼器,可支援更高畫質視訊的編解碼。由於內建2組解碼引擎,可同時解碼兩組影片,必要時也可以合併起來解碼更高解析度(如8K)的影片。至於顯示核心部分,可支援多螢幕輸出、支援HDR,且能支援Adaptive Sync(智慧垂直同步),讓一些遊戲能夠跑得更順暢! 整體而言,Gen11有足夠的運算能力,來處理8K的視訊。至於遊戲方面,由於支援Adaptive Sync,因此可以提供更流暢的遊戲體驗!至於Gen11的效能等級,大概跟AMD Ryzen 5 2500U處理器所內建的Radeon Vega 8同級。若要跟獨立顯示卡相比,大約落在NVIDIA GeForce GT 1030和AMD Radeon RX 550之間。看來2020年Intel要推出可以跟這兩家顯示卡龍頭比拼的獨立顯示卡,還很拼喔! 至於Gen11繪圖核心,預計將會搭載10nm之Sunny Cove架構的處理器一同推出,時間大約會落在2019年下半年!想要嘗試Intel最新內顯技術的玩家們,可得再等等囉!
-
軟體再強化,AMD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19效能大提升! 遠端遊戲串流功能,手機玩PC遊戲不是夢!
AMD於2018/12/4在北京舉辦New Big Bang活動,主要內容是講述其最新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19版本的新功能、效能提升程度,並支援更多的遊戲。其中最吸引人的部份,就是現場還特別展示其最新的ReLive功能之Game Streaming(遊戲畫面即時串流)功能,賦予行動裝置(手機或平板)也透過AMD Link App來玩PC的3A級遊戲,讓玩家們可以在家裡走到哪、玩到哪!成為未來遊玩PC的全新體驗! AMD除在CPU、GPU硬體持續推出更新的產品之外,在軟體上也花了不少工夫。以GPU產品來說,其驅動程式與控制介面,從早期的CCC (Catalyst Control Center),到2016年正式改名成Radeon Software,後續推出了Crimson Edition、Crimson ReLive Edition,到2018年再推出Adrenalin版。每推出新版時,不僅在效能有所提升,也提供更多強大的功能,讓玩家們可以搭配自己的Radeon家族顯示卡,來玩到更流暢的遊戲,同時也能發揮更多用途! 時序進入2019年,Radeon Software也提供不少重大更新!這次的版本叫做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19版,研發團隊下了不少工夫,來強化驅動程式穩定度,同時提升效能。在使用者介面與功能上,也增添了不少。像是先前的AMD Overlay選單,就有點類似螢幕的OSD (On-screen Display)功能,能在任何畫面中彈出設定選單,玩家便可以在遊戲中直接進行各種調整,免「跳窗」(跳回視窗)。這次2019年版本新增的功能很多,值得注意的功能中,像是加入了自動超頻功能、效能監督、升級顧問…等等,讓玩家們可以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順便幫自己的電腦進行效能調校,讓遊戲玩得更順。要是真的玩不太動,其升級顧問也能提供有用的資訊,讓玩家們買到對的顯示卡來升級自己的電腦! 這版本裡面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ReLive功能中,加入了遠端遊戲/遊戲串流(Game Streaming)的能力。簡單來說,就如同AMD直接送你類似Steam遊戲平台的Streaming功能(等於連買Steam Link的費用都省了),讓你可以透過其他電腦/手機/平板,來玩3A級的PC遊戲。例如你可以在書房的電競電腦上執行遊戲,突然想去吃飯了,或是內急,您就可以拿著您的手機或平板,透過AMD Link App (支援iOS與Android)來連到該電競電腦,接著就可以Streaming(串流)的方式來進行遊戲,精彩遊戲畫面不錯過。當然也支援PC連PC的能力,您可以透過客廳的電腦來連接到書房的電競電腦,搭配搖桿,在大螢幕上面玩得痛快。本文後面會有更深入的介紹! 有關於AMD最新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19的技術發表會內容,以下我們就透過現場直擊與原廠簡報的方式,來為大家介紹這次新增的完整功能,以及現場的展示狀況! (圖多,慎入!) 這次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19 Edition,可說是有史以來非常重要的大改版!專為A粉們量身打造,適合擁有Radeon家族顯示卡的玩家們升級使用! AMD的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19 Edition (RSA 2019)既然有那麼多新功能,當然也要親自測試一番,才能體驗其功能有多強勁啊!以下筆者選用裝有Radeon RX 590 8GB顯示卡的高階電腦平台,搭配一部HTC中階手機與一部Apple中階的iPad 4,來進行測試。 安裝RSA 2019時很方便,不用像先前版本要選擇是要快速安裝還是自訂安裝,這版只要按一下安裝鈕,即可安裝完成。接下來,使用時,一樣也是叫出Radeon Settings (Radeon設定),來進行各種細部設定。若是遊戲進行中,則可按Alt+R來叫出Radeon Overlay進行設定。 以下就透過各測試的實際截圖,來介紹各項新功能吧! 使用遠端遊戲時,PC端要先裝RSA 2019,而手機或平板端則要安裝AMD Link App (有iOS與Android版本),然後即可連到您裝有Radeon家族顯示卡的PC。成功後,即可開啟遊戲,並能非常流暢地透過行動裝置來直接玩PC遊戲。 當然,要以手機或平板來玩鍵盤對應比較複雜的PC遊戲,建議準備一支藍牙搖桿,並與手機或平板配對好之後,以搖桿/控制器來控制。若沒搖桿也沒關係,AMD Link App本身內建鍵盤按鈕對應功能,可以在螢幕畫面任何地方定義按鈕對應,以便控制人物,適合用來玩動作類、賽車類、運動類型的遊戲。至於MOBA類型的即時策略遊戲,因為原先在PC上就是需要以滑鼠來做大量控制,若以串流方式並透過手機螢幕鍵盤或搖桿來控制的話,可能會比較不適合。 在連線方面,必須注意的是,行動裝置與PC必須維持在同一個區網,才能互相連接。Wi-Fi建議連5G頻,這樣就可以串流4K@30Hz的畫面,若您行動裝置只支援2.4G,這樣就無法串流到4K的解析度等級,只能降到Full HD的解析度來進行串流。 整體試用下來,發現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19 Edition,不僅效能比先前版本還順,在新增功能部份也有不錯的表現。包含自動超頻、省電降頻,使用起來也更穩定,可幫玩家們發掘出最好的設定值,以發揮使用最低電力來玩到最順暢的遊戲! 在AMD Link與ReLive遠端遊戲方面,AMD率先開放讓玩家可以直接透過自己的任何行動裝置來玩,且免費提供。不像其他業者必須購買其他配件或裝置才能使用,可說是業界創舉!且遠端遊戲的表現也非常優異,提供了畫面幾近同步,且不停頓的控制體驗,值得玩家們親自來嘗試!
-
NVIDIA 推出基於 Turing 架構的 TITAN RTX,Turing TITAN 為世上要求最嚴苛的使用者帶來 130 Teraflops的深度學習運算效能與 11 GigaRays的光線追蹤效能
NVIDIA (輝達) 今日宣布推出全球首款最強悍桌上型顯示晶片 (GPU) NVIDIA TITAN RTX,為 AI 研究、資料科學與各種創作應用提供強大效能。 以全新 NVIDIA Turing 架構所驅動的 TITAN RTX 被暱稱為 T-Rex,能提供 130 eraflops的深度學習效能與 11 GigaRays 的光線追蹤效能。 NVIDIA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Turing 是 NVIDIA 近十年來最大的進展,結合著色器、光線追蹤與深度學習,讓 GPU 徹底脫胎換骨。T-Rex 的推出讓Turing 能全面普及至數百萬要求最嚴苛的 PC 使用者,如開發者、科學家與內容創作者等。」 Turing 架構是 NVIDIA 自 2006 年發明 CUDA GPU以來最大的躍進,背後更是累積超過 1 萬年研發人力時數的投資,其具備能加速光線追蹤運算的全新 RT 核心與針對 AI 訓練與推論所設計的全新多重精度 Tensor 核心。這兩大引擎搭配更強大的運算與增強的光柵化技術,讓各行業中數百萬開發者、設計師與藝術家獲得可以顛覆他們既往工作的能力。 TITAN RTX 專為涉及繁重運算的各種應用所設計,其結合無與倫比的 AI、即時光線追蹤繪圖、次世代虛擬實境與高效能運算等技術,能提供包含: 576個多重精度 Turing Tensor 核心提供高達 130 teraflops 的深度學習效能 72 個 Turing RT 核心提供每秒 11 GigaRays 的即時光線追蹤效能 24GB 的高速 GDDR6 記憶體與 672GB/s 的傳輸頻寬,容量是前一代 TITAN GPU 的 2 倍,適合處理更大的模型與資料集 100GB/s 傳輸量的 NVIDIA NVLink 可連結兩個 TITAN RTX GPU 以因應記憶體與運算的擴充需求 驚人的效能與記憶體頻寬支援即時 8K 影像編輯 VirtualLink™ 連結埠提供新一代 VR 頭盔所需的效能與連結 TITAN RTX 為 AI 研究人員與開發者將 PC 轉化成超級電腦。TITAN RTX提供多種多重精度 Turing Tensor 核心配置,包括 FP32、FP16、INT8 與 INT4 等格式的數據都能獲得突破性的處理效能,造就出訓練與推論速度更快的類神經網路。其也提供比前一代 Titan GPU 高 2 倍的記憶體容量,透過 NVLink 網狀架構能讓研究人員利用更大的類神經網路與資料集進行實驗。 TITAN RTX 是資料科學家最強大的工具,可透過 NVIDIA RAPIDS™ 加速資料分析。RAPIDS開源函式庫能無縫整合至全球各大最受歡迎的資料科學作業流程,以加快機器學習的速度。 TITAN RTX 為各種創作應用帶來即時光線追蹤的驚奇效能與 AI 功能,讓 500 萬平台上的 PC 創作者能更快嘗試各種軟體設定所產生的效果。此外,其也提供強大的運算效能與記憶體頻寬,以滿足即時 8K 影像編輯的需求。 TITAN RTX 將於本月稍晚在歐美地區以 2,499 美元售價開始販售。
-
超穩定的高水準輸出,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2080 Ti AMP、GeForce RTX 2080雙卡開箱評測
因應NVIDIA GeForce RTX系列顯示卡推出,除NVIDIA自己有公版卡以外,各顯示卡廠商也都有推出自製卡,小編這次也收到由ZOTAC所推出的Gaming GeForce RTX 2080 Ti AMP(下稱ZOTAC RTX 2080 Ti AMP)和Gaming GeForce RTX 2080(下稱ZOTAC RTX 2080)雙卡,話不多說,馬上帶玩家們來開箱囉! ZOTAC這次兩張卡的外盒包裝上大致相同,僅盒外的型號和部分特色有所區別,不過在2080 Ti AMP內部的盒裝方面,倒是有些巧思設計。 接下來小編就來分別幫大家介紹一下這次ZOTAC的雙卡囉! 除此之外,ZOTAC這次也在RTX系列顯示卡中採用創新的Freeze風扇自動停轉以及智能風扇功能,能夠降低顯示卡產生的噪音,同時也能減輕風扇系統的磨損,此外,配置精準的溫度探測和耐熱能力,讓風扇能自動在預先設定的數值下啟動或停止。 我們把RTX 2080 Ti AMP拆開來看看內部的結構吧! 在進行效能測試前,小編也來帶大家快速瀏覽一下這次ZOTAC推出的另一張顯示卡Gaming GeForce RTX 2080(下文稱ZOTAC RTX 2080)。 ZOTAC RTX 2080雖然另外也有AMP預先超頻版本,不過這次小編收到的是一般版。顯卡本身的長寬高比為268 x 113 x 38(mm)。 接下來我們也把ZOTAC RTX 2080拆開來看看內部結構。 在進入顯示卡效能實測之前,我們先快速的將兩張卡拿來對比一下。 接下來,相信玩家們也等夠久了!馬上來針對顯示卡進行效能實測啦!! 一張顯示卡夠不夠強大最直接的展示就是從遊戲和跑分實測上來看,這次我們也找來最新的Intel處理器和Z390主機板作為搭配,讓玩家們了解在頂級配置下,ZOTAC RTX 2080 Ti AMP和ZOTAC RTX 2080的效能表現。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3.6GHz 8C/16T 主機板:ASRock Z390 Extreme 4 記憶體:G.Skill FLARE X F4-3200C14-8GFX DDR4-3200 @ 2666 8GBx2=16GB 顯示卡: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2080 Ti AMP和GeForce RTX 2080 SSD:WD Black NVMe SSD 1TB (M.2) 電源供應器:Mistel Vision MX850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Version 1803 跑分軟體中最直接的量化表現軟體3DMark,我們使用針對DirectX 12的Time Spy、Time Spy Extreme模式以及DirectX 11的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模式進行測試,考驗兩張顯示卡在不同DirectX模式和解析度下,展現的數字表現。 遊戲的部分我們則是找了目前當紅的遊戲《刺客教條:奧德賽》和《古墓奇兵:暗影》作為測試標準,並且分別測試在不同解析度下的FPS跑分表現。可以看到兩者在FHD解析度下都可以輕鬆在極高的畫質預設下跑出流暢的FPS表現,ZOTAC RTX 2080 Ti AMP這時候也在4K解析度下展現出實力,可以輕鬆達到近60 FPS的水準。 另外,為測試RTX系列顯示卡所具備的DLSS(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深度學習超級採樣抗鋸齒技術)效果,我們也使用NVIDIA的《最終幻想XV》的跑分進行比較,測試在開啟DLSS模式下前後的分數差異。該測試的過程中,兩段跑分動畫畫面都非常流暢,但DLSS模式下的畫面對於光線和陰影的表現更加細緻,但整體的流暢度並未受影響,可見RTX系列顯示卡在開啟DLSS模式後,能在不影響遊戲流暢度的前提下提高遊戲畫面真實性。 最後,為測試兩張顯示卡支援VR的效果表現,我們也使用VRMark測試其在不同模式下所獲得的分數。 ZOTAC雙卡本身的效能表現就已經十分優秀,這次ZOTAC也提供多種軟體部分強化使用者體驗,主要是操控顯示卡參數的FIRESTORM軟體以及內建的SPECTRA燈效軟體。 ZOTAC這次提供新一代的FIRESTORM介面,介面的設計更加簡單易用,同時也具備更高智能,無論是時脈還是風扇轉速都可以在這裡快速設定。此外,這次也搭配了新功能「OC掃描器」,只要按下按鈕,系統就會自動分析顯示卡,快速計算出可達的最佳速率,減低以往超頻時所需的繁瑣步驟。 除參數設定外,FIRESTORM也具備SPECTRA燈效系統,來豐富遊玩遊戲時的視覺化效果,個人客製化能力優秀,可以輕鬆更改顏色、亮度和照明模式。 這一次ZOTAC GAMING推出的RTX 2080 Ti AMP和RTX 2080雙顯卡,在效能表現上達到穩定的高水準表現,尤其是前者在4K解析度下在遊戲中以最高畫質還能達到60 FPS的表現令人非常滿意,拿來玩目前市面上所有遊戲絕對迎刃有餘。外型上,三風扇的RTX 2080 Ti AMP和雙風扇的RTX 2080在測試和遊戲過程中,都為顯示卡帶來不錯的散熱效果,同時獨特的斜面設計也降低整體產生的噪音,表現可圈可點。 ZOTAC GAMING這次還有針對RTX系列顯示卡推出多種不同的版本,而這次小編對於這次收到的雙卡表現非常滿意,相信其他版本的ZOTAC GAMING RTX系列顯示卡表現勢必也不俗,不失為玩家的優質選擇之一。 廠商名稱:Zotac(索泰) 廠商網址:
-
要價2499美金等同一套頂級桌機、NVIDIA頂級顯示卡Titan RTX高「貴」降臨
前幾天就開始有消息流出的NVIDIA這一代最強顯示卡「NVIDIA Titan RTX」終於正式發表了,如果你覺得RTX 2080以上的顯示卡已經很貴的話,那Titan RTX的售價可能會讓你更傻眼,開價等同兩張RTX 2080 Ti的價格(單張2080 Ti也才1199美金),新出爐的Titan RTX直接要價2499美金,折合台幣可能要近8萬元左右,這個價格都可以拿來買一台最高階的桌機了。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它價格不斐,但規格上確實強悍,光以公布的資料來看就已經比RTX 2080 Ti要高上一籌,核心晶片採用完整的TU102,包含4608組CUDA核心、72組RT核心和576個Tensor核心,記憶體更是來到破表的24GB GDDR6(2080 Ti才11G),基本時脈為1350 MHz,動態時脈可達到1770 MHz。規格上來說不難讓人聯想到NVIDIA Quadro RTX 6000,不過相較之下,Titan RTX沒有Quadro的驅動程式,GDDR6記憶體也以14 Gb/s全速前進,動態時脈的數值也比較高一點。 另外,Titan RTX也支援RTX系列推出以來的NVLink技術,藉由連接兩張Titan RTX以後,記憶體可用量將可翻倍,總頻寬也會來到100 GB/s。 以目前最新的RTX 2080 Ti的效能相信在各方面的遊戲表現上都是可圈可點,也是少數在未開啟即時光跡追蹤技術下,能夠在4K解析度下擁有穩定60 FPS的顯示卡,而更高階的Titan RTX勢必會為4K遊戲體驗帶來更進一步的提升,不過這高額的售價卻不是你我一般人可以負荷的(真的貴~)。 NVIDIA也說了,Titan RTX的客群主要會鎖定在AI研究、影像創作、或是模擬運算等方面需求的用戶,而且NVIDIA最近也發表其AI運算的新技術,可將真實世界的影像直接轉換成虛擬環境,這部分的轉換就會需要Titan RTX這樣的頂級顯示卡去應付。不過,有錢有閒、追求頂級硬體的遊戲玩家也有可能會想入手,但這畢竟還是少數族群了。 Titan RTX將會在年底前陸續出貨,雖然相比RTX 2080 Ti,Titan RTX理論上應該會有10%~20%的遊戲效能提升,但NVIDIA對於TItan系列顯示卡一向不主攻遊戲市場,畢竟就C/P值來說非常不划算,一張Titan RTX的價格已經可以買兩張RTX 2080 Ti了,加上遊戲玩家們目前在RTX20系列顯示卡高階款中,有入門的RTX 2070可選擇,而目前市場平均價格約2萬元上下,就性價比來說,將會是更優秀的選擇(未來還會有RTX 2060等更平價的版本推出)。 至於Titan RTX,那就留給職業玩家或是專業用戶使用吧!雖然它很強大、但真的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啊~
-
多色造型配件,客製化更酷炫,EVGA RTX 2080 FTW3 Ultra電競顯示卡與配件開箱實測
因應NVIDIA推出Turing(圖靈)架構的GeForce RTX 20家族顯示卡,各板卡廠商也紛紛推出自家的自製卡。這次EVGA (艾維克)也推出自家的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這次要介紹的是EVGA的GeForce RTX 2080 FTW3 Ultra,為該系列的最頂級版本,提供比創始版更快的效能,讓玩家們享有更快的遊戲暢玩體驗! 先來說說EVGA的GeForce GTX 20家族的產品配置方式,從下圖可以看到這次EVGA在RTX 2080 Ti、2080、2070中,有最入門的Blower、Black的版本,再來是中階的XC、XC Ultra版本,至於高階版本的XC2、XC2 Ultra兩款則是2080/2080 Ti系列有提供,主要是採用iCX2散熱技術,提供顯示卡各發熱點的溫度精準監控,讓顯示卡能穩定且全速運作。至於全系列的頂級產品則是FTW3、FTW3 Ultra,這系列主要採用3風扇設計,並具備金屬遮罩等配件,讓顯示卡賦予玩家客製化的能力,展現獨特風格。 這次要開箱測試的,就是EVGA GeForce RTX 2080 FTW3 Ultra顯示卡,採用NVIDIA GeForce GTX 2080繪圖晶片,提供高達2944組NVIDIA CUDA核心,基本時脈為1515MHz,加速時脈可高達1860MHz,比NVIDIA官方的1710MHz還快8.7%。在記憶體方面,採用256-bit GDDR6 8GB記憶體,時脈為1750MHz,具備高達14Gbps的速度,並可提供高達448GB/s的記憶體頻寬。該GPU的新技術方面,最主打的當然是RTX (即時光跡追蹤)功能,可讓遊戲的各種光影與反射更加逼真! 為提供更大面積的散熱空間,EVGA GeForce RTX 2080 FTW3 Ultra採用2.75槽設計,搭配3風扇的散熱系統,提供長時間運作安靜又穩定的需求。顯示卡上方有EVGA GeForce RTX 2080的銘板,並具有RGB燈效功能。顯示卡上側後方有2組8-Pin的電源接頭,必須連接2組PCIe電源才能驅動,該顯示卡也建議搭配650W以上的電源供應器來使用。 在視訊輸出端的部分,有3組DisplayPort 1.4、1組HDMI 2.0b(支援HDCP 2.2標準),以及一組USB Type-C連接埠,最高支援解析度為7680x4320。多螢幕輸出時則最多可輸出4個螢幕。此外,該顯示卡具備雙BIOS設計,提供官方時脈與加速時脈兩種模式,讓玩家可以選擇要完整效能釋放,或是安靜正規效能使用。 說到EVGA獨家的iCX2技術,在風扇方面採用三組標有E字母的全新風扇,採用液壓動態軸承(HDB)風扇,可有效降噪並延長風扇壽命。在扇葉上有特殊E字母設計,可減低風切噪音達4%。此外,這次也加大23.8%扇葉面積,風量增強達11.5%。整體來說,在70°C運作下可降低19%的噪音! 再來是散熱設計方面,三風扇採用順時鐘運轉,讓風扇產生優異散熱效果,搭配全新沖孔設計底板,可提高155%以上導熱率,而且風扇之散熱槽,也能增加58%散熱面積。如此一來,在38db(A)的噪音之下,可讓GPU的溫度降低14%。 至於溫度監控設計方面,此顯示卡具有即時瓦數監測功能。可即時監測電源連接器及PCIe匯流排,在遊戲或超頻時進行同步系統調整,以更精確地測量電源損耗,達到能源最佳運用效果。 簡單來說,這次EVGA GeForce RTX 20系列,從散熱系統、採用的風扇,到客製化配件,軟體,以及外盒,都是全新設計,給予消費者不同的風貌。以下就是 ● 進階iCX2 散熱技術,大幅降低14%的溫度與19%的噪音。 ● 領先使用液壓動態軸承風扇降低噪音,延長風扇壽命。 ● 可自由搭配全新風扇殼、金屬遮罩、多色造型配件等,打造專屬您的顯示卡 ● 全新風扇設計,與眾不同的轉向配置與特殊風流引導設計,帶來高效且安靜的運轉 ● 全新世代的Precision X1 軟體,帶來全新超頻體驗 ● EVGA iCX2技術搭配Precision X1 軟體,可即時監測瓦數零時差 ● 精品級彩盒設計 為讓玩家們可以客製化自己的顯示卡,讓產品與眾不同,這次EVGA特別推出了多款額外的配件,包含風扇金屬遮罩(Fan Shield)和造型配件(Trim Kit),讓玩家可以自己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為顯示卡「更換衣裝」。 這邊也要特別說明一下,EVGA官方很貼心的在彩盒內就已經附上一組造型配件(三風扇版本搭配的標準顏色為黑色、雙風扇版本搭配的標準顏色為白色),但是只要上官網註冊TRIM KIT活動,就可以另外再自選一組造型配件(三風扇版本可挑白色或紅色、雙風扇版本可挑黑色或紅色),等於至少有2組的造型配件可供替換,創造自己的個性化風格,這邊特別提供大家活動網址的直通車,有興趣的玩家可以自行查詢。 ←本活動已結束囉!配件為選購品、非標準配備~ 這次EVGA在軟體方面,推出全新的Precision X1,可在其官網下載。這套軟體包含了溫度與時脈監控功能、即時瓦數偵測功能,並提供LED Sync(燈效同步與控制)與超頻檢測能力。玩家可以透過此軟體來監控顯示卡各部位的溫度,搭配其超頻檢測能力,來發掘出該顯示卡的超頻極限。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得知這款顯示卡的效能吧!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 3.7 GHz/4.7GHz (Turbo)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BIOS:10/26/2017 記憶體:G.Skill F4-3200C14-8GFX DDR4-3200 @ 2666 16GB (8GB×2) 顯示卡:EVGA GeForce RTX 2080 FTW3 Ultra 8GB GDDR6 SSD:Western Digital WD Black NVMe SSD 1TB 驅動程式:ForceWare v416.33 電源供應器:MISTEL Vision MX 850 作業系統:Windows 10專業版 x64 (1803) 從上述測試結果可以發現,EVGA GeForce RTX 2080 FTW3 Ultra顯示卡,以提供比創始版更高的速度,搭配安靜風扇、RGB燈效,可客製化的配件,加上具有超頻輔助工具,提供玩家更好的遊戲體驗。正由於RTX 2080設定在主打4K解析度的戰場,搭配提供光跡追蹤特效,不僅遊戲可以玩得順暢,還具備RTX等級的光跡效果!讓新一代的RTX遊戲(例如Battlefield V),能夠呈現出即時的光影與反射效果,讓遊戲玩起來更加真實! 整體而言,EVGA的GeForce RTX 2080 FTW3 Ultra顯示卡,原廠提供5年保固,產品註冊後還可獲得上述的多色造型配件一組,另外若玩家需要,還可選購風扇金屬遮罩,讓產品拿起來更加安全(←活動已結束!配件為選購品~)。適合想要升級到更快顯示卡,且需要比創始版更快、具有客製化特色的玩家們選購。 廠商名稱:EVGA 艾維克科技 廠商電話:(02)8226-2868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30,990元
-
內建Thunderbolt 3搭配7組顯示,GIGABYTE Z390 DESIGNARE + AORUS RTX 2070 XTREME提供設計師最佳創作組合平台
為讓內容創作者能夠擁有更好的創意發揮空間,使其思若湧泉的創意能夠即時揮灑,以成就出偉大的作品,當今的電腦正朝向更快速、更敏捷的方向來設計,以提供最好的效能表現。 以當今效能最卓越的電腦平台來說,在Intel主機板上就是Z390平台,搭配NVIDIA GeForce RTX顯示卡,即可提供各式內容創作者充足的馬力,讓工作順利進行。以目前電競平台盛行的趨勢下,許多主機板產品也都針對電競玩家來設計,就會比較忽略到內容創作者的需求性,但是若有廠商看到這塊市場的未來性,能推出針對內容創作者所量身打造的設計師款主機板與顯示卡,並提供更多的擴充彈性與視訊輸出能力,相信一定可以更加的符合內容創作者的需求! 目前各家板卡廠商的Intel Z390主機板系列,頂級版本都幾乎清一色主打玩家、電競風格,唯有GIGABYTE(技嘉)另外推出專為設計師與內容創作者所打造的DESIGNARE系列頂級規格主機板,同樣採用了最新一代的Z390晶片組。不僅在整體外型上做了質感提升的設計,連內裝也不含糊,直接提供兩組Thunderbolt 3連接埠,大大強化使用彈性。獨特的DESIGNARE有別於現有的電競主機板設計風格,透過內斂低調的整體印象,搭配許多設計元素的巧思,讓這片主機板看起來另有一番特別的設計感! 而除了主機板的獨特之處外,顯示卡的效能表現對於內容創作者也是很重要的。這次技嘉推出的AORUS GeForce RTX 2070 XTREME 8G顯示卡,除了本身採用最新的RTX系列、支援即時光跡追蹤技術以外,其內建多達七組的外接顯示輸出連接埠,絕對可以滿足設計師多螢幕輸出的需求。兩者合一之下,創造了設計師與創作者對於使用需求上更多無限可能的想像變換真實的展現空間。 GIGABYTE Z390 DESIGNARE(下稱Z390 DESIGNARE)從系列名稱的定名就可以看出,DESIGNARE系列是屬於專業應用取向,例如設計師或是內容創作者等等,這一系列是自從Intel 1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就開始導入,以通過各類高負載效能測試的驗證,並支援NVIDIA Quadro專業繪圖卡最高穩定性和最佳的效能表現所全新打造。而Z390 DESIGNARE無論是在主機板本身的外型設計質感,或是主要的硬體規格配置,都在各方面針對設計師的需求,做了許多實用的設計。以下我們就先來幫大家開箱囉! 另一方面,為和Z390 DESIGNARE搭配,也選擇了AORUS GeForce RTX 2070 XTREME 8G(下稱AORUS RTX 2070 XTREME)顯示卡,來進行整體的測試。這款顯示卡冠上XTREME名號,出廠時的核心時脈就已經比NVIDIA公板顯示卡還要高,可說是完全針對極限超頻玩家而來,其超頻後的能力勢必能在繪圖方面有突出的表現,而高效能的繪圖能力對於設計師們來說也是必要的硬體需求。在連接埠的部分比其他顯示卡硬是多了兩組HDMI連接埠,總計提供了7組外接顯示輸出(同時可提供高達4組外接螢幕輸出,以及USB埠輸出),多螢幕輸出的配置可讓設計師輕鬆進行多螢幕的控制與輸出需求。接下來我們同樣為各位快速開箱喔! 在與大家一探Z390 DESIGNARE到底有多為設計師著想以前,先聽小編快速帶大家了解其重要規格和特色。處理器腳位採用LGA 1151,支援Intel最新第九代處理器(也向下支援第八代),記憶體的部分提供四組插槽,並且支援雙通道Non-ECC DDR4記憶體,最高時脈可支援至4266 MHz且可擴充至64GB。提供三組PCIe x16插槽和兩組PCIe 3.0 x1,另有兩組PCIe Gen 3 x4 NVMe M.2插槽(支援SATA和PCIe x4/x2 SSD),至於SATA 6Gb/s插槽的部分則是提供六組,支援RAID 0/1/5/10功能。在I/O埠方面,則是提供一組PS/2鍵鼠插座、一組DisplayPort、一組HDMI、兩個SMA天線連接埠(2T2R)、兩個USB 3.1 Gen 2 Type-A、兩組Thunderbolt 3連接埠(USB-C,支援USB 3.1 Gen 2)、四組USB 3.1 Gen 1、兩組USB 2.0/1.1連接埠,兩個RJ-45網路孔、一個S/PDIF光纖輸出和五組音源接頭,連接埠可以說是誠意滿滿。下面就來瞧瞧Z390 DESIGNARE的細部特色囉! 這次與Z390 DESIGNARE搭配的是AORUS RTX 2070 XTREME顯示卡,同樣地,在詳細帶領各位看官了解細部特色以前,小編也快速帶大家了解其硬體規格,AORUS RTX 2070 XTREME內建的記憶體為8GB GDDR6 256位元記憶體,GPU時脈為1815 MHz,比NVIDIA官方公版的1620 MHz還要更高,效能也就更加強化。連接介面採PCIe 3.0 x16,電源設計為10+2相位,供電接頭則是8+6 pin。外觀上最大特色在於技嘉首創的風之力均流疊合三風扇設計,並搭配酷冷系統強化其散熱能力,同時,在RGB燈效方面也採用RGB三環燈燈效,可做出多種創新RGB燈效。 另外,在連接埠的多元性也是一大特色,提供多達7個顯示輸出連接埠,共有三組HDMI、三組DisplayPort和一組USB-C,可讓設計師在不需要額外轉接頭的情況下,任意連接三個HDMI螢幕或三個DP螢幕,最多可同時輸出4組螢幕。以設計師們的使用來說,可藉由連接三個HDMI+一個DisplayPort的配置,各自輸出4K解析度畫面,或者也可以將四組4K畫面展示成8K解析度畫面作其他使用,讓設計師的使用彈性大增。接下來就來看看AORUS RTX 2070 XTREME的細部特色囉! 看完了Z390 DESIGNARE和AORUS RTX 2070 XTREME的細部介紹後,當然就要來看看設計師們最注重的效能測試的部分啦!接下來我們將先以常見的跑分軟體測試,以快速瀏覽兩者搭配後的效能,另外也會利用專業測試軟體模擬設計師們常用的工作環境,藉此了解其一般使用時的效能表現。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主機板:GIGABYTE Z390 DESIGNARE 記憶體:Apacer Blade DDR4-3000 8GBx2 顯示卡:AORUS GeForce® RTX 2070 XTREME SSD:WD Black NVMe SSD 1TB (M.2)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XT PLATINUM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1809 接下來則是和創作者、設計師相關的測試。我們測試SPECviewperf 13這套與專業工程繪圖效能的測試軟體,其集結了3DS Max 2016 (3dsmax-06)、CATIA V6 R2012 (catia-05)、Creo 3-PTC (creo-02)、Energy (energy-02)、Maya 2017 (maya-05)、Medical CT/MRI (medical-02)、Autodesk Showcase 2013 (showcase-02)、Siemens NX 8.0 (snx-03)、Solidworks 2013 SP1 (sw-04)等專業繪圖與分析軟體,可測試出該電腦平台在各專業應用領域的效能表現,以下可以看到各式軟體的測試結果。 從上面的測試可得知,在3dsmax、catia、creo、maya、showcase等軟體表現中,皆有超過100分以上的表現,非常優異!至於sw、medical這些比較繁重的軟體,也有超過50分以上的水準。至於工作負載量最重的工作站級專業軟體如energy與snx,分數表現上也不差!整體來說,DESIGNARE主機板+AORUS RTX 2070 XTREME,在專業應用繪圖軟體上,能賦予設計師應有的超強效能,讓設計師能夠快速進行各式專業領域應用! 至於影音轉檔方面,當今不少影音編輯師早已導入4K影片的剪輯,因此經常性的4K影音轉檔已是家常便飯。我們透過X265 Benchmark這套測試軟體,來進行4K影音的轉檔,測試結果如下。 從上圖可以得知,在進行一段4K影音轉檔測試時,CPU的各項額外指令集都運用上了,最終獲得了15.714 FPS的成績,整體時間耗費1分48秒!這樣表現比使用工作站等級的Intel Xeon E5 2630 v3 (15.04fps)還要優異!因此,使用技嘉這樣的平台組合,確實可以讓轉檔速度發揮全速,幫助影音剪輯師、攝影師、YouTuber們快速處理完4K影片的後製,並快速上傳至影音平台! 整體評測下來,我們可以得知GIGABYTE Z390 DESIGNARE 主機板,以內容創作者的角度來打造旗艦級主機板,同樣提供高效能、高檔周邊連接埠(如Thunderbolt),以及內建Wi-Fi功能,但又無需太多複雜又細項的硬體設定就能有效的運行無礙,無論設計師與創作者們是否對硬體具備專業知識,都能輕鬆搞定好一台高效能的工作機台,幫助他們或其團隊完成自己的工作,但又不失去可以自行操控調校硬體特色的可能,等於兩者兼顧的強大組合。 另外,搭配的AORUS RTX 2070 XTREME 8G顯示卡,除了不僅是玩家們絕佳的遊戲專用顯示卡之外,其提供的多螢幕輸出功能,更可幫助設計師、VR設計師、光跡特效師們提供高達4螢幕的輸出能力,不管是透過4組4K螢幕來組成8K畫面,或是進行更高解析度的工作需求,都能游刃有餘,甚至在工作之餘,也能暢享高階遊戲世界之中,提供使用者雙重的運作環境。 在當今高階頂級產品紛紛主打玩家、電競的趨勢下,技嘉的「設計師」款產品線,提供內容創作者絕佳的使用環境,以幫助他們快速組裝好自己的工作環境,以快速、輕鬆的完成各種工作,將創意發揮至極致,成就出偉大的作品,絕對是這個領域使用者的首選,如果您剛好也是設計師或是創作者們的一員,那GIGABYTE Z390 DESIGNARE主機板搭配AORUS RTX 2070 XTREME 8G顯示卡,肯定是您的最佳選擇,除了是提供您創意揮灑的絕佳組合外,也會是您創作源源不絕的最佳幕後支柱,值得推薦選購!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
鎖定最高階專業繪圖,麗臺NVIDIA Quadro RTX系列開放預購
NVIDIA 專業繪圖卡在亞太地區的授權通路夥伴麗臺科技宣佈超高階麗臺NVIDIA Quadro RTX 6000和RTX 5000 開放預購,且與國內最大實體通路商原價屋合作舉辦體驗活動,為新品上市造勢。 麗臺NVIDIA Quadro RTX 6000和RTX 5000專業繪圖卡配備全球最新NVIDIA Turing 架構GPU、RTX平台、超大記憶體容量、多個 8K 顯示器輸出和進階功能,為專業工作流程帶來電腦繪圖領域十餘年來最重大進步。設計師和藝術家現在可以利用硬體加速光線追蹤、深度學習和高級著色等效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生產力。 Quadro RTX 6000 搭載4,608 CUDA cores、576 Tensor cores、72 RT cores 以及24 GB GDDR6 超大記憶體,提供高達 16.3 TFLOPS FP32、32.6 TFLOPS FP16、261 TOPS INT8,和130.5 TFLOPS Tensor強大運算效能。是目前全球頂級的視覺運算平台。 Quadro RTX 5000 搭載3,072 CUDA cores、384 Tensor cores、48 RT cores 以及16 GB GDDR6記憶體,提供高達 11.2 TFLOPS FP32、22.3 TFLOPS FP16、178.4 TOPS INT8,和89.2 TFLOPS Tensor 運算效能。 Quadro RTX 6000 和RTX 5000 採用的Turning GPU架構由最先進的 12nm FFN (FinFET NVIDIA) 高性能製程製造,專為高速運算、AI、VR 和深度學習矩陣運算而設計,為神經網路訓練和推理功能的核心。在Tensor核心上,除了 INT8 和兩個新的 INT4 和 INT1 精度模式以外,還可加速 FP16 / FP32 矩陣運算。獨立的浮點和整數資料路徑,利用運算和位址計算的混合方式,可讓工作負載更有效率地執行。單張 Quadro RTX 6000 便可以產生複雜的專業模型,讓使用者可立即查看精確的物理陰影、反射、折射等特效。 在著色技術上,網格著色提供基於運算的幾何管線,以加速幾何複雜模型和場景的處理和剔除,效能提升達 2 倍。動態調整著色對 GPU 運算力分配方式提供更細微的控制 (意即更多週期用在場景中細節較多的區域,較少週期用在細節較少的區域),有效在相同的畫面品質下提高效能,或節省一半的時間產生著色像素並提供相近的畫面品質。特別在VR 體驗,以不同速率處理著色和幾何樣本,執行起來將更有效率。再加上NVIDIA NVLink 技術高速互連兩個 GPU,最嚴苛的工作負載也將迎刃而解。 在顯示特性,則支援USB Type-C和 VirtualLink。VirtualLink 為開放式業界標準,可將現有 VR 頭盔的顯示、USB和電源等多條排線整合為單一連接線,降低設定的複雜程度,並提升解析度,以支援下一代頭戴式顯示器。 最重要的是,Quadro 全系列為超過 100 種專業應用程式以及 IT 管理工具提供最穩定驅動程式與 ISV 認證。再加上,麗臺提供獨家3年保固及全球技術服務中心,讓使用者享有最專業且最安心的服務。 麗臺NVIDIA Quadro RTX 6000 和RTX 5000 現正舉辦預購送好禮活動 預購網址: https://www.leadtek.com.tw/event/quadro_RTX6000_5000/ 體驗全球頂級的視覺運算平台,就在Quadro RTX 6000體驗會 活動採預約制,歡迎報名體驗:https://www.leadtek.com.tw/event/RTX6000_demosite/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龍爪現形、踩滅廢熱,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電競戰神刀法凌厲、讓性能刀刀暴擊,ROG STRIX RTX 3070 Ti O8G GAMING上機實測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