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
風之力三風扇散熱導入、GIGABYTE Radeon RX5600XT GAMING OC 6G顯卡開箱評測
身為御三家之一的技嘉GIGABYTE因應AMD這一波RX5000系列顯卡浪潮,自然也是不會缺席的,首波針對終極1080p電競體驗RX5600XT顯卡推出兩個版本,其一為WINDFORCE版、另一款就是小編手上拿到的GAMING OC版本,是為預先超頻版本,同時也搭載了技嘉風之力三風扇散熱系統,其獨特的抗擾流風扇設計,可以增加三風扇的散熱效率,視覺上再搭配自家RGB Fusion 2.0燈效技術,使得散熱、效能、視覺同步Get! 外觀開箱部分,外盒是技嘉一貫的機械眼設計,同時也在彩盒放上本次顯卡強調的特色,包含支援RGB Fusion 2.0燈效、具備三風扇風之力設計以及為超頻版本等等。 至於GIGABYTE Radeon RX5600XT GAMING OC 6G顯卡在外觀上正如前文所提是採三風扇設計,具備技嘉獨家的風之力三風扇散熱系統,其特色是搭載三個8公分獨特刀鋒導流造型風扇,並且在內部有五根高效能純銅熱導管、純銅熱導管直觸GPU進行導熱,最後再加上風扇停轉功能等散熱技術,可大幅提升解熱能力,在強調顯卡散熱效果的同時,也同步兼顧產品整體的壽命。 接下來小編也將GIGABYTE Radeon RX5600XT顯卡的內部拆解給玩家們看看,整體來說,該張顯卡本身可拆解至五層設計,分別是背板、PCB板、VRAM專屬散熱片、散熱片和風扇蓋。 效能測試方面,小編找了玩家們常見的3DMark測試軟體進行多模式測試,同時也找了幾款時下流行的遊戲作為FPS測試標準,供玩家作為選購前的參考。硬體規格方面,記憶體部分為6GB GDDR6,基礎時脈在1560MHz、動態時脈可達到1620MHz。 編按:本次測試是採用AMD官方後續提供的顯卡BIOS版本做的測試,基礎時脈為1670MHz、動態時脈為1750MHz,且因處在媒體提早拿到的測試版本,後續玩家實際購買時,可能在數字上會有些出入,這點玩家購買後要注意。 附上這次的測試平台規格: CPU:AMD Ryzen 5 3600X MB:ASUS ROG C8H (X570) SSD:Corsair MP600 Gen 4 SSD 2TB RAM:XPG SPECTRIX D60G DDR4-3600 8GB x2 OS:Windows 10 1903 Driver:Adrenalin 20.1.1 從實際的效能測試和遊戲平均FPS表現來看可以發現,GIGABYTE Radeon RX5600XT在1080p主流遊戲中是絕對可以在高畫質下應付的,即便是硬體要求較高的遊戲,稍微做一點畫質調整也是能有不錯的流暢度表現。 而在溫度的表現上,經過小編一連串的效能測試以及燒機測試,GIGABYTE Radeon RX5600XT GAMING OC 6G的最高溫度來到70度左右,在這樣高壓的測試環境下,已經是非常不錯的表現了。 整體來說,GIGABYTE Radeon RX5600XT顯卡的外觀設計仍舊是以低調的設計作為主要的元素,而技嘉獨家的風之力散熱系統自從推出以來,也廣獲玩家和粉絲們支持,獨特的抗擾流和散熱能力,也確實為玩家帶來穩定的效能表現,作為主流1080p等級電競體驗,GIGABYTE Radeon RX5600XT GAMING OC 6G也可作為玩家們的一時之選。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http://www.aorus.com
-
效能等同兩張RX5700XT?!AMD 7nm「Big Navi」旗艦顯示卡擁有505 mm²大GPU Die、是RX5700XT的兩倍
AMD 7nm系列產品包含處理器和顯示卡等,自從問世以來除打破AMD在市場的僵局以外,也在PC零組件世界中重新掌握一片天。在顯示卡方面,有目前的Radeon RX 5000系列顯示卡,主攻入門和中高階電競市場,但高端頂級玩家的選擇遲遲尚未出現,不過預期今年AMD勢必會有更強大的「Big Navi」系列顯示卡登場。 針對Big Navi系列顯示卡的相關硬體規格,今天又有新消息了,從內容來看,新一代7nm Big Navi旗艦級顯示卡,目前有可能會叫做Radeon RX 5950 XT (和Ryzen 3950X有異曲同工之妙XD!),關於名字的部分這邊就不特別多做說明了,畢竟AMD在產品的命名方面,時常會有出乎意料的結果(笑~),本文就先暫時這樣稱呼。但重點是這張新顯示卡有望採用505 mm²大小的GPU Die,意味著如果這項消息屬實的話,RX5950XT的效能將會是目前RX5700XT的至少2倍以上,以現在RX5700XT顯示卡基本上可以應付2K高畫質解析度遊戲的情況下,屆時RX5950XT要解決4K頂級玩家的需求可說是小case! 如果RX5950XT消息準確,預計搭載的將會是Navi 21晶片,而另外的兩張晶片包含Navi 22和Navi 23的GPU Die大小也曝光,分別是340 mm²和240 mm²,其中Navi 23晶片的版本有可能將會是目前RX5700XT的後繼者,不過消息來源也有說明這其中可能會有5 mm²左右的誤差值,如果是這樣的話,目前RX5700XT的GPU Die大小是251 mm²,如果Navi 21會是它的兩倍效能左右的話,505 mm²的大小就算是滿合理的了。 另外,考量到RX5700XT搭載40顆運算單元(CU),這樣換算的話,RX5950XT很有可能輕易的就搭載80顆CU以上,進而就會讓該顯示卡搭載5120顆流處理器,撇開RDNA2基本上一定會針對使用效率做提升,所以基本上數字對了的話,效能提升兩倍是非常有可能的。 然而這邊也要考慮的一點是,我們從先前的Xbox Series X和可以看到,兩台新一代遊戲主機都搭載RDNA2架構的客製化AMD顯示卡,並且都支援硬體即時光線追蹤技術,所以如果說RDNA2架構的Big Navi系列晶片也將具備光追效果的話,那CU數和流處理器總數就有可能降低。AMD會選擇什麼樣的方法耐人尋味,如果想要在效能和光追效果都吃的話,估計應該不會像NVIDIA一樣使用獨立的Tensor Core核心做光追運算,主要應該還是會以GPGPU的方式來演繹比較有可能,畢竟基本效能的部分仍會是Big Navi的關鍵指標。 由於外媒目前發現已經有多張AMD顯示卡通過RRA (韓國無線電研究所) 認證,幾乎可以肯定接下來勢必會有一波Big Navi顯示卡來臨,而且從RRA認證中來看,AMD似乎將會有4張顯示卡將會到來,雖然實際的產品名稱仍有非常大的可能更動,但暫時可以先稱他們為RX5950XT、RX5950、RX5900和RX5800,這些顯示卡預計將瞄準NVIDIA的RTX 2070、2080等級。 如果接下來玩家有高階硬體主機需求的話,建議是可以再等等,因為除了AMD以外,NVIDIA也有可能再接下來的幾個月內,發表新一代的Ampere架構RTX 3000系列顯示卡,因此,雖然說目前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產品都有延後推出的可能,但考量到不管是AMD還是NVIDIA,其下一波新品都將可能採7nm製程(至少AMD一定是)的情況下,台積電目前的進度也並未受到嚴重影響,如果所有事情都按照計畫走的話,下半年就會是雙強直接對抗的時候了!(你說應該是三強? 第三家產品是指Intel DG1? Xe嗎? 別鬧了! 他們先搞定低階顯示卡市場再說吧! XD)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Intel釋出Xe顯示卡優化之驅動程式,可玩《戰爭機器:戰術小隊》
由Splash Damage與The Coalition開發的Gears Tactic《戰爭機器:戰術小隊》遊戲,才甫於Steam平台與微軟App市集上架,該遊戲官網就在,除了列出桌機的最低、建議、理想系統需求之外,還有比較令人值得注意的建議筆電系統需求。該遊戲希望讓桌機和筆電玩家,都能暢玩這款全新回合制的戰略遊戲。 而在該份指南中,有建議在PC上的一般設定、材質設定、環境設定、後製處理設定等等,可以依照電腦的等級,來展現出不同程度的遊戲畫質。除了有AMD與NVIDIA顯示卡調校設定之外,還有針對Intel Gen 11筆電(即搭載Ice Lake的輕薄型電競筆電,採用Intel Core i7-1065G7處理器,內建Iris Plus內顯,例如)的效能測試,可以達到平均37 FPS的成績。這是將解析度設定到1600x900,並把許多畫質調整成Low之後,才能達到的成績… 當然,雖說用內顯還可以體驗該遊戲,但該指南裡面也提到,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提到了Intel Xe顯示卡的相容性,該遊戲開發團隊The Coalition正與Intel針對Xe-LP架構的顯示卡進行遊戲調校,包含Xe (Gen12)的新功能測試,如可變動著色率(VRS)、非同步運算方面等等,開發團隊提及遊戲搭配新的驅動程式,將可發揮這些新功能的優勢,讓該遊戲在Intel的新世代顯示卡上,可以更流暢的執行。 而這樣的舉動,其實也是Intel為即將於2020年中推出的Tiger Lake筆電鋪路,因為不管是DG1 (採用Gen12 Xe架構)獨立顯示卡,或是新內建Xe Gen12內顯的Tiger Lake筆電處理器,Intel都希望能在遊戲市場佔有一席之地,而不要讓AMD與NVIDIA專美於前! 事實上,當今內建Intel內顯的電腦不在少數,尤其輕薄筆電更幾乎是Intel內顯的天下,遊戲廠商除了進攻遊戲機、電競電腦之外,另外最大的市場其實也是筆電用戶。隨著Intel的內顯效能提升,從先前(U)HD Graphics (Gen9)時代,提升到現階段Iris Plus (Gen10)時代,在這類3A級遊戲已有30 FPS的表現水準之下,當下階段的Xe (Gen11)時代,在搭配全新顯示卡架構,以及CPU的運算,還有驅動程式的優化,以及和遊戲開發商的通力合作之下,相信將會讓下世代的筆電,或是搭載Xe顯示卡的桌機,能擁有60 FPS的水準。也就是達到基本能玩的地步。屆時,任何一款商用筆電,都可以是電競筆電了! 目前Intel官網也,在Highlights處有說明已針對Gears Tactic與發行沒多久的XCOM: Chimera Squad等兩款遊戲最佳化,當然必須搭配Iris Plus或更好(意指Xe)的顯示卡,玩家可以去下載來試看看。 此外,這次Intel也說明該驅動程式已包含其最新OneAPI的零級執行時期函式庫預量產版。該裡面說明,這是一款免費、開放且基於業界標準的編程系統,可針對跨加速器(顯示晶片)和跨世代處理器提供高移植性與效能,其包含可用於建立平行處理應用程式的語言和函式庫,以供程式設計師採用。 亦即,Intel希望遊戲開發工作室能採納OneAPI這類開發工具,來開發出跨GPU與CPU世代的遊戲,讓遊戲在不同的顯示卡與處理器下,都能發揮出最佳的效能。當然這裡的GPU和CPU是指Intel自家的,絕對不會是AMD和NVIDIA的!不過遊戲開發商是否會改用這類的開發工具呢?就看未來Xe GPU釋出後的表現囉!
-
AORUS神鷹全力加持、高階硬體規格輔助,GIGABYTE藍月整機系統開箱評測
電腦DIY市場去年才因為各式零組件價格下降,加上AMD 7nm真香潮大舉來襲,幾乎可以說整個2019年都是AMD掀起的DIY熱潮,玩家們也藉著這個機會開始組裝自己的電腦,配置菜單、進入學海無涯的PCDIY世界(笑)。這股熱潮幾乎可以說是持續到了最近,新冠肺炎開始肆虐以後,導致零組件的價格開始上漲、,也讓電腦組裝的成本也跟著開始節節攀升。要自己建置菜單還要自行組裝,對於宅者當道的當前,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一部份原因是因為人人自危,深怕一不小心就會被病毒入侵;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自行DIY組裝電腦著實需要時間,一般玩家或許還有閒情逸致能夠慢慢研究,但對於其他原本就是一般上班族、但卻被迫要轉為遠距工作,這時候再讓它們自己組電腦,似乎有點遠水救不了近火,時間上來說太趕了。 整機系統或準系統就成為救星了,小編最近就在網路商城上看到技嘉推的這款電競主機系列產品:藍月。作為整機系統的它,除了顯示卡以外,其他所有電腦零組件通通幫玩家打包好,基本上只需要額外購買一張顯示卡就搞定,小編也跟技嘉借了幾張顯示卡來作為測試,第一手直接幫玩家實測看看這整套「藍月系統」的使用心得吧! 藍月這套系統最主要的基底就是技嘉自行打造的C300 Glass透側機殼,先前小編已經有針對這款機殼做過,有興趣的玩家不妨可以參考看看,簡單來說,C300 Glass這款機殼在外型上有著精簡的設計,正面以髮絲紋做主要視覺設計,低調但不失質感。 機殼側面是流行的單邊透側玻璃,厚度為4mm燻黑強化,考慮到強化玻璃耐刮的特性(也避免玩家發生意外),在安裝上並非使用鑿洞設計,而是透過玻璃和金屬邊框的結合,來加強邊角的穩定度,確保安裝卡榫的施力點皆由金屬邊框吸收與承壓,降低邊角易碎的風險,小編因為在這次的測試裡面更換了許多次顯示卡,為了確保最完整的測試結果,安裝前後都需要鎖上/鬆開透側玻璃,過程當中這片玻璃都保有它良好的「自尊心」,並沒有玻璃心碎了滿地XD! 內部空間的部分,C300 Glass本身的大小為中塔等級,支援mini-ITX、m-ATX和ATX主機板,機殼尺寸部分則是469 x 211 x 458 (mm, LxWxH),最大可以安裝7組擴充槽,若是安裝PCIe垂直連接線讓顯示卡能垂直安插的話,則是能達到最高9組擴充槽。硬碟部分提供兩組3.5/2.5吋複合式硬碟槽,以及三組2.5吋硬碟槽,儲存空間升級的部分不是問題。 散熱系統的部分,藍月這套系統收到的時候就已經預先在上方安裝了兩顆RGB風扇、後方有一顆,正面的部分也有兩顆風扇,大小皆為120mm,其中正面部分本身是支援到360mm,基本的散熱系統已經有建構完成。 除此之外,藍月在處理器的部份另外搭載,它採用雙1500RPM KAZE FLEX 120 ARGB風扇,確保前後側形成完整對流,加強處理器部分的散熱能力,外觀上則是另有ARGB幻彩頂蓋加持,視覺上非常酷炫。 技嘉針對藍月系統給出的硬體並不馬虎,除了前面提到的散熱系統以外,藍月本身也預先搭載了Intel Core i9-9900KF處理器,8C/16T的架構足以應付玩家一般日常的多數工作,要作為打game機使用也是綽綽有餘;其他硬體規格方面,藍月還預先搭載十銓T-Force Delta R記憶體8GB x2,預設時脈為DDR4-3200,不過藉由XMP設定下可以DDR4-3600運行也是沒問題。 主機板的部分使用的是技嘉高階的,外觀上採用技嘉經典獵鷹的設計質感,內部採用12+1相的數位供電設計,包括數位PWM控制晶片以及DrMOS電晶體,並且在輔助電源接頭部分採用8+4 pin設計,確保搭載的9900KF處理器能夠有穩定的效能表現。 同時在PCIe 3.0插槽部分提供兩條,其中主通道部分有用金屬裝甲穩定,SSD部分則是有兩條NVMe M.2插槽,分別是Type 22110和Type 2280,採用PCIe 3.0 x4介面,預先已經安裝了一條技嘉自己推出的512GB PCIe 3.0 SSD,但在M.2散熱片上有額外採用散熱鰭片設計,強化SSD的效能表現,針對物來升級方面,Z390 AORUS ELITE另外有一條M.2空間玩家可以自行另外購買安裝。 最後在PSU部分,則是同樣採用技嘉自家產品,採用模組化設計,不過整機系統的優點就是:預先都幫你排好線材了,所以玩家不用擔心線材的整線問題,只需要安裝上顯示卡,並且將PCIe供電插上後即可。 基本硬體規格介紹後,來看看藍月的效能表現,藍月系統本身只剩下顯示卡並未預先提供,不過這也讓玩家擁有影像輸出的最大自行調整空間,小編找了目前市面上對應的三個級距顯示卡做效能對比作為玩家參考,分別是技嘉推出的GTX 1660 SUPER GAMING OC 6G、RTX 2060 SUPER GAMING OC 8G以及RTX 2070 SUPER 8G,主要是要讓玩家了解在大約的預算之下,藍月可以提供的整體效能表現落點。 如果玩家預期的是最高效能、且自家螢幕解析度可能達到2K、甚至4K解析度的話,RTX 2070 Super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說螢幕解析度是在2K和FHD左右的話,RTX 2060 Super就能有優秀的效能表現。但如果說玩家要求的是在有限的預算下能夠順玩FHD解析度畫面的話,GTX 1660 Super就會是一個不錯的甜蜜點。 接下來就是看看三張顯示卡的效能表現差距了,玩家可以針對這點做為參考,當作購買藍月時,可額外做搭配的選擇。外觀上三張顯示卡都是採用三風扇的設計,並且都有預先超頻。不過在外觀上來說比較特別的是RTX 2070 Super這張顯示卡,雖然同樣是採用三風扇的設計,不過採用的是新的風之力均流疊合系統,並且在RGB燈效方面用上了三環燈燈效,視覺上來說更加酷炫。 從效能測試中可以看到,RTX 2070 Super的效能大約領先RTX 2060 Super 10%左右的效能、領先GTX 1660 Super則是達33%,而RTX 2060 Super則是領先GTX 1660 Super 27%,也就是說,雖然GTX 1660 Super在效能表現中已經有一定的效能表現,但選擇RTX 2060 Super的話,效能的提升幅度會更進一步,但如果再多花一點摳摳選擇RTX 2070 Super的話,提升的效能幅度雖然不會像RTX 2060 Super升級的幅度這麼大,但還是能帶來一定程度的效能提升。 另外,三張顯示卡無論是在DX12還是DX11架構下,都可以有不錯的效能表現,而在光追效果的Port Royal模式中,則是可以看到GTX 1660 Super和另外兩張顯示卡之間的差距,所以如果玩家有想要玩光追遊戲的話,建議選擇RTX 2060 Super以上的顯示卡比較ok。 接下來就是遊戲的實際測試了,玩家可以先參考下面三張圖。 從以上三張結果中可以看到幾個重點,首先如果玩家遊玩的解析度主要是以FHD 1080p為主的話,GTX 1660 Super的等級已經足夠應付多數的遊戲,平均效能都可以有60~90 FPS,即便是對於硬體要求較高的《刺客教條:奧德賽》,在處理器和整體硬體的輔助下,也可以在最高畫質下擁有51 FPS,如果將畫質稍微調低些,就可以輕鬆擁有60 FPS的平均水準。然而,如果玩家是以2K解析度作為主要畫質首選的話,建議就必須要至少擁有RTX 2060 Super的等級了,多數遊戲在2K解析度下,它都能提供平均約70 FPS的水準,在高解析度遊戲中已經是十分足夠的水準。至於如果是想要在4K高解析度下遊玩的話,基本就一定建議要以RTX 2070 Super為主,才能在多數遊戲中達到約60 FPS的表現。 其中值得一提的地方是,RTX 2070 Super在非常要求硬體需求的《刺客教條:奧德賽》中,FHD解析度下達到平均73 FPS的表現,由此可見藍月系統整體的高硬體輸出提供的遊戲效能水平是非常不錯的。 從藍月整機系統的整套技嘉信仰中可以發現,整套系統撇除處理器本身必須是Intel或AMD直出以外,其他電腦零組件的周邊系統技嘉已經建置的非常完整,從顯示卡、到SSD、再到PSU部分,通通都可以看到技嘉的AORUS神鷹,也就是說,技嘉在針對玩家DIY信仰上給予了非常完整的客製空間,除了藍月提供的零組件選擇以外,其他還有像是更多的鍵鼠耳機周邊也是建構信仰的一部分,基本上技嘉的生態圈已經非常完整。 而在藍月整機系統本身,多數的零組件都已經預先幫玩家安裝,替玩家省去不少額外整線和安裝的時間,加上整套硬體配備已經非常高階,基本上用來應付玩家的多數工作、遊戲環境都是十分綽綽有餘,再者,在關鍵的顯示卡選擇上仍保留給玩家自行調整,玩家可以自行根據需求做選擇。除此之外,藍月系統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建置在C300 Glass機殼下,加上又已經有Z390主機板的支援,玩家如果未來想要自行做硬體升級的話彈性也夠,如果玩家想要馬上針對藍月系統做額外加強的話,建議可以先從SSD儲存空間部分下手,額外購買1TB SSD會是個不錯的選擇,能夠讓整體的儲存空間來到1.5TB,不管是要安裝大量遊戲還是做影像處理,都會有非常充裕的空間。 整體來說,藍月整機系統可說是涵蓋了滿滿的技嘉精隨,在整套技嘉產品的包裝下,囊括了技嘉旗下多數的高階產品,玩家如果有打算購買電腦,如果不想要消耗太多自行安裝時間的話,藍月整機系統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賣場連結: 市售價:36,500(不含顯卡) 代理商:聯強國際、青雲科技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RTX限定才怪!NVIDIA RTX Voice甫推出即被破解、舊卡照樣支援(內附教學)
最近對手的曝光量眾多,想不落人後又還沒推出RTX 3000系列的話,總得找些話題來亮亮相囉!近日NVIDIA針對自家RTX系列顯示卡推出了全新的軟體功能「RTX Voice」,但這啥東西?RTX功能蔓延到聲音上了嗎? 根據官方的介紹,所謂的「RTX Voice」是利用顯示卡內部AI核心Tensor Core來達到AI降噪的功能,可以針對麥克風的收音和撥放進行優化,能夠讓玩家在對戰和現在當紅的居家辦公會議有著顯著的效果。只是這項功能光看名字就知道,就是針對RTX系列的顯示卡所推出的,那是不是沒RTX的朋友們就…不能用?好吧,是要逼大家全面升級就是,另類刀法也是很神~ 然而,廣大網友也不是省油的燈,神通廣大的國外鄉民也出招打臉,免RTX也能用!玩家只要幾個簡單步驟就能讓NVIDIA其他世代的顯示卡使用上這項功能,支援範圍也包括GTX 1000系列及更舊版的900系列;不囉嗦,小編也照著方式進行操作,哇喔、還真的可以輕鬆破解呢!那就順道來教學一下吧~ 請你跟我這樣做: 1.首先玩家先至官網下載。 2.使用WinRAR、7-Zip等解壓縮程式將安裝程式解壓縮。(沒錯,這個安裝程式其實只是一個壓縮包) 3.找到「NvAFX」資料夾,打開後用記事本將RTXVoice.nvi文件打開 4.使用Ctrl+F找到以下文字,並將它刪除 5.儲存文件之後,安裝程式,就算完成了喔!是不是簡單到不可置信啊? 小編將手邊的測試平台換上了一張GTX 1080Ti來試一下,程式確實夠正常執行和辨認音源的輸出/入狀態,也就是說,經過了上述步驟後,確實可以在非RTX版本上執行RTX Voice,結案! 特別提醒一下的是,由於這項新軟體目前還處在Beta版,未來正式版推出後是否會關閉掉現有的破解方式尚不可知(好吧、現在曝光了XD),並且就如同光追一樣,不是真的需要完全依賴Tensor Core才能達成降噪,因此小編猜測有可能是官方故意先發布後來讓大家幫忙Debug?!或是先來個試水溫看反應?!也包括了先鎖定在RTX顯示卡版本後未來再逐步向下開放?! (要珍惜現在能破解的時光XD) 至於這功能可以幹嘛?目前RTX Voice可以支援市面上大多數的主流會議軟體,像是Discord、Skype,就連Google Chrome、Twitch都能從這個軟體功能受益,由於破解實在毫無難度,使得老黃這一刀被鄉民們輕鬆迴避了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囉!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
爽玩不用砸大錢、AMD中階R5 3600搭RX 5600 XT《毀滅戰士:永恆》平均破150 fps
《毀滅戰士:永恆》(Doom Eternal)遊戲上市到現在也將近快一個月的時間了,這段期間小編三不五時還是會上線玩玩,當作一個疫情宅在家最爽快的紓壓管道XD!之前在遊戲剛上市的時候,我們用AMD Ryzen 9 3950X處理器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顯示卡組了一個「A+N」的高效能組合,不過對於一般玩家們來說,這樣的組合畢竟還是太過高端,雖然遊戲的爽快度十足,但荷包君可就沒這麼爽了QQ。 所以小編這次要來提供給大家一個中階高C/P的搭配組合玩《毀滅戰士:永恆》:Ryzen 5 3600處理器,搭配Radeon RX 5600 XT 6GB顯示卡,這也是就小編目前手邊有的硬體做示範的啦!玩家們如果手上有其他接近的硬體,或是想要初次組裝電腦的話,這樣的處理器搭配顯示卡也可以作為玩家們的參考標準。 這次採用的同樣是AMD平台,但上一次測試的時候使用的是AMD的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3.1版本,不過後來因為《惡靈古堡3:重製版》的推出,AMD也推出了新版的20.4.1驅動,這次也就順理成章的直接用這個版本作為測試囉!有別於上次的A+N、這次就是3A組合了,整體的價格負擔顯然小了許多,不過爽度依然是蠻不錯的呦!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1nrsud5l44 ▲實際以R5 3600+RX5600XT遊玩《毀滅戰士:永恆》最高畫質下的遊戲體驗。 說再多都不如實測體驗的眼見為憑,實際從遊戲畫面中可以發現,在1080p解析度下,遊戲裡面的畫質設定調整至最高畫質,R5 3600+RX5600XT的組合基本上可以達到平均約150 fps的表現,就FHD解析度下這樣的結果非常優秀,也足夠在一般的144Hz更新率螢幕下達到理想的順暢度。對於大多數仍採用FHD螢幕規格的玩家來說,這樣的組合顯然更具經濟實惠的價值。 另外,小編也測試了一下用1440p解析度遊玩,在相同的設定下,平均的fps雖然落到約100~120左右,但同樣因為遊戲本身的優秀表現,加上它採用Vulkan架構的關係,整體對於系統要求並不如DirectX架構下高,也因此讓RX5600XT也能輕鬆順跑,不愧是AMD冠名為終極1080p殺手的稱號XD! 簡單整理一下吧!這次R5 3600 + RX5600XT的測試結果,小編認為整個遊戲的體驗非常讓人滿意,尤其在1080p解析度下能夠達到穩定的150 fps,也足夠應付一般電競螢幕的144Hz螢幕更新率要求,再加上小編這次是使用搭載AMD FreeSync技術的24吋螢幕,整體的流暢度很夠,就算把解析度拉高到1440p,也能夠有至少90 fps以上的平均水準,這也是RX5600XT令人佩服的一點。 雖然說《毀滅戰士:永恆》官方的遊戲提供到1000 fps的遊戲體驗,但基本上對於一般玩家來說,擁有穩定120 fps、甚至144 fps以上的水準就已經非常足夠了,而在FHD解析度下,RX5600XT如果稍微將畫質調低一點的話,也有機會把fps穩穩落在240上下,不過這點就讓玩家自行根據可以接受的畫質表現作調整囉!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從暗黑之神變成聖光之神?!《Minecraft》推出RTX光追版,畫面不再黯淡無光
NVIDIA的最新GeForce RTX 20系列GPU主打硬體光追(Ray-Tracing)技術與DLSS (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深度學習超級取樣)技術,賦予遊戲畫質提升到更加逼真的境界。然而要玩家掏出腰包來升級到RTX系列顯示卡,除了與遊戲廠商合作導入新遊戲之外,另一條路就是從當前頗受歡迎的遊戲來下手。這次NVIDIA選擇與微軟合作,在其推出的《Minecraft》(當個創世神)遊戲中,,讓遊戲畫面有了光線的加持,看起來更加逼真,從此不再黯淡! 《Minecraft》是一套類似樂高的組合遊戲,玩家可以在虛擬的世界裡建構自己的園地,不管是城堡、大地、草原,或是庭院、大樓、室內空間…等等,只要發揮一點想像力與創造力,就能建構出屬於自己的世界。 然而《Minecraft》由於僅使用到最基本的繪圖功能,沒有什麼基礎的光線特效,因此建構出來的畫面,看起來比較黯淡無光,甚至可能造成錯認山為海的情況。如今NVIDIA為這套最受全世界玩家歡迎的遊戲之一,來,讓玩家能夠透過RTX 20系列的顯示卡,來讓《Minecraft》加入光追特效,玩起來更加逼真! 這次NVIDIA與微軟合力打造的全新版本,主要是針對Bedrock (基岩)版所打造(Java版並不支援),支援RTX的Beta版本於4/16正式上架,玩家只要有該遊戲,並加入其Beta計畫,即可下載到全新6款具備RTX特效的地圖。 此外,NVIDIA更提供各種工具,來教導玩家如何打造RTX等級的地圖,並,讓玩家能以既有的地圖來發展與建構出具有RTX特色的地圖。 在硬體配備方面,這次由於《Minecraft》 RTX版本,將會使用到非常複雜的光追運算,因此非常耗用Win10電腦的系統資源,玩家必須擁有NVIDIA GeForce RTX 2060等級以上的顯示卡,搭配Intel Core i5或同級處理器,記憶體則至少要8GB以上,才跑得動。由於遊戲也支援到DLSS 2.0技術,可以讓遊戲畫面執行得更順暢!官方更表示若搭配RTX 2080並開啟DLSS 2.0之後,在Full HD解析度下可以達到90 FPS的成績! 以下就來看看這次的畫面吧! 玩家們可能在先前《Minecraft》的世界已經很熟悉了,但全新《Minecraft》 RTX版本有更多好玩的東西,包括可以建立全新的RTX材質,以及轉換工具等等。NVIDIA這次推出了各種工具資源包與教學指南,以幫玩家可以快速轉換到RTX的世界。 NVIDIA 這次推出了兩個教學指南,包括RTX材質的建構,以及非官方地圖的轉換工具,還有各種資源包,細節如下: 1. 2. 3. 各式資源包下載: (a) (b) (c) (d) 從上述可以了解到,NVIDIA正極力改變新舊玩家們對於RTX的印象,透過與遊戲廠商合作,加入RTX之後來重新詮釋當紅遊戲,讓老玩家回味,讓新玩家嚐鮮。從先前 (Quake II RTX) 開始,將傳統遊戲帶入光追特色,玩起來更加逼真有趣。而這次的Minecraft with RTX,可是打造出全新的世界,讓玩家們在玩樂的過程中,也能享受RTX特效所帶來的逼真世界!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5XjQnhXE8 ▲《Minecraft》RTX版本影片簡介
-
華碩GeForce GTX 1650 GDDR6系列顯示卡全面升級 疾速登場
為提供玩家多元的入門顯示卡選擇,華碩今日宣布推出七款全新GeForce GTX 1650 GDDR6系列顯示卡,含括ROG Strix、ASUS TUF Gaming與Phoenix三大系列,其全面升級至GDDR6記憶體,不僅較前一代大幅提升逾50%記憶體頻寬,更以風馳電擎速度,讓NVIDIA Turing 架構的強大繪圖效能發揮至極,完美演繹細膩入微的影像畫面與電光石火的動態特效,並配備全自動製程的電路板與優異散熱裝置等絕佳特點,提供卓越出眾的散熱效能與可靠度,讓玩家盡情暢玩1080P高解析度的3A遊戲大作,從此稱霸目眩神迷的遊戲世界。 全新ROG Strix GeForce GTX 1650 GDDR6顯示卡是馳騁3A遊戲不可或缺的關鍵配備,其採用直觸式熱導管的DirectCU II冰霜酷銅散熱技術,且搭配兩顆通過IP5X防塵認證與具0db技術的軸向式風扇,能有效轉移熱能、大幅提升散熱效果,讓玩家「靜」享遊戲體驗;採用全自動製程技術與強化背板的電路板,即使長期使用仍能淋漓盡致的穩定發揮出色效能,並內建GPU Tweak II軟體,能讓玩家依照使用需求,微調核心時脈、記憶體頻率與電壓等關鍵數值,徹底發揮顯示卡的強悍效能,讓玩家挾所向披靡的神兵利器、稱霸虛擬戰場。 ROG Strix GeForce GTX 1650 OC版4GB GDDR6顯示卡;更多詳細產品資訊,請參考:https://www.asus.com/tw/Graphics-Cards/ROG-STRIX-GTX1650-O4GD6-GAMING/ 嶄新ASUS TUF Gaming GeForce GTX 1650 GDDR6顯示卡具備強大效能、絕佳散熱與強韌耐用等絕佳特點,為硬派玩家不可錯過的裝備首選。其搭載兩顆通過IP5X防塵認證的航太級潤滑油封軸承風扇,且配備獨家全自動製程技術製造的電路板與強化框架,讓顯示卡的散熱效能與耐用度大幅躍進,能長期穩定發揮出色效能。此外,其通過長達144小時的嚴格效能與壓力測試驗證,以及一系列的3DMark基準測試,即使在極限條件下,仍能長期維持穩定、發揮無懈可擊的極致性能,並經由ASUS TUF相容性測試,能與其他TUF系列產品相容、發揮加乘效果,打造更勝以往的極致效能與出色散熱表現,享受如臨其境的極致遊戲體驗。 ASUS TUF Gaming GeForce GTX 1650 OC版4GB GDDR6顯示卡;更多詳細產品資訊,請參考:https://www.asus.com/tw/Graphics-Cards/TUF-GTX1650-O4GD6-GAMING/ ASUS Phoenix GeForce GTX 1650 GDDR6顯示卡為單風扇設計的精巧外型,適合多款小型機殼裝備,且內蘊出色的優異散熱效能,其配備單顆雙滾珠軸承設計的軸向式風扇,可大幅提升散熱效能,並採用獨家全自動製程技術技術製造,提供全方位的耐用性與可靠度,不論是升級抑或組裝電競裝備,皆可隨插即用,是玩家升級設備不可或缺的入門顯示卡首選。
-
說個笑話:高階電競主機!《末日之戰重製版》有望歸來,搭光追還要能順跑4K@60Hz
還記得《末日之戰》(Crysis)嗎?這個在2007年推出的遊戲,瞬間輾壓當年玩家手中的頂級PC,後續又陸續推出了幾款續作,但其超高的硬體要求也造就了現在大家都會喊說「你的電腦跑得動《末日之戰》嗎?」這個謎因梗XD!雖然說目前硬體效能的不斷更新,要順順的玩《末日之戰》系列已經不是難事,但遊戲開發商Crytek似乎就是在等這一刻! 先前的CryEngine引擎5.6版展示影片中就提到,新一代的遊戲將搭載即時光線追蹤技術(沒錯光追越來越普及了..),同時也要能在4K高解析度下跑60 fps的體驗,這兩個重點放眼望去目前硬體市場,要能同時達到這兩個條件的硬體幾乎可說是少之又少,尤其顯示卡的部分恐怕要用NVIDIA SLI或AMD CrossFire才能做到,但這些都會是採用新一代CryEngine 5.6引擎的遊戲將具備的條件,放眼Crytek的遊戲,幾乎可以說就是《末日之戰重製版》會採用這些技術,但大家的電腦準備好被榨乾了嗎XD?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yWwqY-pYc ▲Crytek早前展示的CryEngine 5.6介紹影片。 Crytek目前尚未針對《末日之戰重製版》作任何官方說明,不過在Demo展示影片中可以看到眾多線索都將結果導向重製版的登場,尤其這次也會在新一代的家用遊戲主機和PC上推出,看來新一代的Xbox Series X和PS5兩台主機甫登場就可能面臨強大「敵人」(難道就是末日了嗎XD?),雖然說新一代遊戲主機都採用了新的硬體和全新的SSD技術,有望讓《末日之戰重製版》的速度將大幅提升,但考量到該遊戲的歷史...我們也不難想像這對兩台主機的顯示效能可能是場硬仗。 至於Crytek的好夥伴EA日前也表示,2021年第一季財報期間將會有多款遊戲登場,除了《榮譽勳章》將推出VR系列以外,EA也提到將會有多款粉絲引頸期盼的「重製遊戲」登場,這當中也包含《終極動員令》系列,同時,EA也表示新的《戰地風雲 6》將會顛覆所有玩家的想像,不過這款遊戲目前看來離推出還需要一點時間就是了(至少也一樣要到2021年才有可能),這樣看起來,Crytek著名的《末日之戰》系列就很有可能會是今年重新登場的重頭戲之一。 不過玩家也別擔心,雖然遊戲廠商來勢洶洶,硬體商倒也不是蓋的,接下來NVIDIA和AMD都會陸續推出新一代高階顯示卡,包含RTX 3080和Big Navi系列,就算《末日之戰》系列來個三部曲重製,玩家也有足夠的本錢跟它對幹的XD!(荷包君有沒有本錢就不知道惹QQ)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Vulkan超神助攻、RX5600XT能跑4K@60Hz你敢信!《火線獵殺:絕境》Vulkan版本效能實測
《火線獵殺:絕境》(Tom Clancy's Ghost Recon Breakpoint)作為Ubisoft年度3A大作,在去年10月時正式推出了,雖然該遊戲的評價因為和前一代《野境》整體來說內容性太接近,導致遊戲的熱潮下滑快速,仍不失為一款打發時間的射擊版GTA遊戲。 最近Ubisoft更是幫《絕境》推出了Vulkan版本,讓玩家可以在更低資源的硬體消耗下,達到更優秀的效能表現,小編本來就有稍微在玩一下《絕境》,先前遊戲剛上市時也有幫大家做了,這次藉由Vulkan版本的推出,就再來幫大家做一下簡單的測試吧! 原先《絕境》的遊戲是建構在微軟的DX11架構上,由於該API架構歷史悠久,多數遊戲都會先以該系列架構推出遊戲,不過Ubisoft算是少數一直有針對Vulkan版本做努力的廠商,先前在《虹彩六號》上就有推出Vulkan版,讓原本最佳化處理就已經非常優秀的基礎上,遊戲整體的穩定度又再往上拉高了些,也因此這次《絕境》推出Vulkan版本也是讓許多玩家非常期待的一點,尤其對於硬體規格配置較低的玩家來說,或許會是一大福音。 小編先拿了手邊的平台做測試,使用的硬體規格是AMD Ryzen 5 3600處理器搭配Radeon RX5600XT顯示卡,主機板是採X570系列,相對來說是比較偏中規中矩的設定。在效能的比較設定方面,選用了DX11版和Vulkan兩種版本做對比,並且在遊戲預設「高」畫質設定下,針對不同的解析度(FHD、2K、4K)利用內建的跑分測試做平均fps的報告。另外,驅動程式的部分雖然目前已經有最新的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4.1版,但一方面測試數據是在前一個版本20.3.1中進行測試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兩個版本小編進行過數據比較,發現數據上的差異並不大,各解析度和模式之間的數據相差僅1~2 fps,因此,這次的測試數據仍是以20.3.1作為指標,但新版本的20.4.1也能獲得相同的結果。 順帶一提,小編建議還沒更新新版20.4.1驅動的玩家可以盡速升級,新版本針對部分新遊戲有顯著的效能提升,最明顯的自然就是近期新推出的《惡靈古堡3:重製坂》,詳細的前後版本對比可以從。 以下就直接用圖表做解釋了~(畢竟圖表說明最直接) 從圖表中來看,主流FHD解析度下的效能提升最明顯,從原先DX11架構的99 fps、提高到126 fps,這之間達到約20%的效能提升,將近30 fps的助攻,除了讓RX5600XT達到穩定120 fps以上的水準以外,若稍微針對細部畫質做調整的話,要達到平均144 fps的表現並不難。 另外,其他兩種高解析度2K、4K的效能提升同樣亮眼,包含在2K下提高13 fps、達到96 fps的水準;4K下也拉高到57 fps。其中,小編為了進一步了解4K效能的極限,額外做了簡單的小測試,雖然說這麼做有點偷吃步,但玩家只要將預設畫質設定調整至「中」的等級,就能在4K解析度下獲得平均60 fps的表現。這可是RX5600XT啊各位~ 其實原本AMD針對RX5600XT顯示卡的,且有能力在1440p也有不錯的潛力,但這次甚至能有機會在4K解析度下獲得高水準表現,確實是始料未及,即便把畫質設定維持在「高」,整體的平均表現也至少有50 fps以上,這其中最大的功臣還是在於Vulkan的神助攻,畢竟在Vulkan的架構下,系統執行指令的需求變低,同時也能進一步解放硬體在玩遊戲時的整體效能,進而讓平均fps上升,也因此讓RX5600XT變成神卡。 當然RX5600XT本身的定位仍是在1080p為主,但未來若有更多遊戲支援Vulkan架構的話,相信勢必能讓整個硬體市場的競爭力更往上,尤其對於中低階硬體配置的玩家來說,絕對會是一大福音,我們也只能期待有更多遊戲軟硬體廠商能夠推出Vulkan架構遊戲了。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龍爪現形、踩滅廢熱,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電競戰神刀法凌厲、讓性能刀刀暴擊,ROG STRIX RTX 3070 Ti O8G GAMING上機實測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