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報
-
筆電處理器爭霸戰正式開打,AMD公布新一代Ryzen 5000 Mobile處理器系列
雖然蘇媽在凌晨的發表會上並沒有花太多的篇幅介紹為筆電設計的Ryzen 5000 Mobile處理器系列,但光是那短短的幾分鐘,就足以讓玩家聞到濃濃的火藥味了,畢竟距離上一代的Ryzen 4000的推出還不到半年的時間,AMD就推出新的一代,而且還是緊接在Intel正式發表11代桌上型與高效能H系列筆電處理器之後,趁勝追擊意味真的相當濃厚。 發表會上我們已經知道AMD將會推出低電壓版的Ryzen 7 5800U,還有全新可以超頻的HX系列:Ryzen 9 5900HX、Ryzen 5980HX,核心方面則是基於Zen 3架構與7nm製程打造,最高配置為8C/16T。 而在發表會後,AMD也公布了所有Ryzen 5000 Mobile處理器型號,令人意外的是AMD居然還藏了一手,除了新的HX系列,還同樣準備了為薄形電競筆電設計的「HS」系列,整體功耗被設定在35W~45W之間,正巧與Intel的H35系列強碰(但Intel最多只有4C/8T,AMD照樣可提供最高8C/16T)。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Ryzen 5000 Mobile並非全系列都採Zen 3架構,畢竟熟悉的馬甲最對味,當中的Ryzen 7 5700U、Ryzen 5 5500U、Ryzen 3 5300U將會維持Zen 2架構,也算是應證過去筆電處理器會有雙架構的謠言。 最後,玩家最快將能在2月陸續看到相關的產品推出,而且由於Ryzen 4000系列極佳的口碑,不少廠商也選擇將自家主力產品提供Ryzen 5000系列的選項,相信玩家將能再次見到滿滿AMD筆電的榮景囉!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火箭即將升空,Intel於CES 2021展示Core i9-11900K規格,IPC提升19%、遊戲性能略勝AMD Ryzen 9 5900X?!
Ryzen 5000系列在強大的Zen 3架構加持下完全擊敗了Comet Lake-S,成為桌上型處理器霸主,自推出後至今依然是搶手貨之一,面對AMD強大的攻勢,Intel勢必得在接下來即將問世的第11代處理器Rocket Lake-S擠上不少牙膏。 隨著登場時間越來越近,Intel在CES 2021展示了Rocket Lake-S旗艦款處理器Core i9-11900K的相關規格,雖然Rocket Lake-S依然使用14nm製程,但在基於Sunny Cove改造而成的全新架構Cypress Cove的加持下,Intel表示相比前一世代IPC提升了19%,並且正式支援DDR4-3200與20通道的PCIe 4.0,另外也釋出了i9-11900K的遊戲效能更直接與Ryzen 9 5900X對決。 從Intel公布的測試數據來看,同一個測試基準上儘管i9-11900K只有8C/16T,不過在全新架構搭配高達5.3GHz的運算時脈(全核4.8GHz),在《全軍破敵:三國》、《戰爭機器5》、《戰慄深隧:流亡》、《電馭叛客2077》、《看門狗:自由軍團》、《極地戰嚎:破曉》、《刺客教條:維京紀元》等遊戲大作上,還是領先了對手12C/24T的AMD Ryzen 9 5900X約2~8%左右。 雖然常說Intel擠牙膏,但也不得不佩服Intel用14nm 8C/16T的i9-11900K在遊戲效能上擊敗了7nm 12C/24T的Ryzen 9 5900X的數據確實會造成許多回響,只能說Intel真的把14nm玩得淋漓盡致(利潤最大化XDDD),看來對於遊戲玩家來說,Rocket Lake-S還是可以值得期待一下der。 另外Intel也介紹了第12代處理器Alder Lake的相關架構,Alder Lake將採用10nm SuperFin製程(終於擺脫14nm+++),並使用高性能加上高效能的big.SMALL大小核設計,這種設計方式在智慧型手機上已經屢見不鮮,不過在高性能的桌上、筆電平台處理器上是首次出現。 也因為新設計的緣故,雖然這次還無緣看到Alder Lake本尊,不過先前曝光的情報中可以看到,處理器晶片將從現款的37.5 x 37.5mm提升到45.0 x 37.5 mm,腳位也會更改為LGA 1700(又得強迫升級了),支援性方面也有可能支援DDR5與PCIe 5.0,Alder Lake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發布,這也意味著即便Rocket Lake-S的擁有不錯的遊戲效能,也終究免不了短命的命運。(過渡性意味確認無誤)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天上飛的、地上爬的全都來了,SONY CES展示出Airpeak無人機與Vision-S電動車
不曉得大家是否還記得在去年CES展,SONY展示出了自家的電動概念車Vision-S,原本以為它應該只是技術宣示用途,不太可能會實際投入道路上,但沒有想到在今年的CES展上,SONY居然真的把它做了出來,而且已經在路上到處跑了。 根據SONY釋出的宣傳片,Vision-S是在奧地利進行道路測試,且還是在濃霧密布的惡劣天氣進行,看來這台車子在整體功能上已經具備相當的完整性。 影片沒有明確表明車子的相關規格,但已經可以得知Vison-S將會有大量的鏡頭感應器,除了用來感應車外狀況外,車內的鏡頭似乎還具備分析與感知駕駛狀態的功能,估計是為了自動駕駛的而設計。 雖說SONY曾表示自家開發電動車並非為了真的要「賣車」,而是用以探索未來了科技可能性,因此汽車的整體的基礎是以MAGNA規範做出設計,同時內部的各項零件更是由Continental、ZF、Blackberry QNX、Bosch、高通、NVIDIA等多個世界科技大廠提供技術,但是在汽車製造方面屬於外行的SONY能在一年就把電動車做到如此高的玩程度,實在很難讓人相信SONY真的只是想要玩玩而已啊。(遠望那位蘋果咬一口...)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BGu43ElXZM&ab_channel=Sony ▲Vision-S的道路實測影片。 另外,Vision-S的汽車展示影片其實還有藏有另一個SONY新開發的產品在其中,那就是官方曾經預告的自家無人機「Airpeak」。(這下是打算涵蓋地上跑的跟天上飛的囉XDDD) 與DJI、OSMO主打一般玩家用途的無人機不同,SONY的Airpeak無人機主打的對象是自家見長的工業級影視產業(大概知道自己進到這個領域已經太晚了吧XD),因此基本上不用期待Airpeak的體積能有多小巧了,官方有片直接告訴你他需要兩個人一起才能扛起它的外箱。(不是一個人能玩的玩具啊...) 然而體積大歸大,但若是將標準放到專業影視領域上,Airpeak的尺寸已經算是相當的小巧了,根據官方的說法,它是目前市面上能夠搭載SONY Alpha相機的「最小型」無人機。 同時根據影片展示的內容,這款無人機似乎有著相當不錯的智慧功能,能夠自由規畫飛行軌道,搭配SONY相機近幾年強大的錄影對焦性能,對於專業影視領域來說,應該會是相當不錯的助力。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zwuAxSc5Jo&feature=emb_title&ab_channel=Sony ▲Airpeak產品外觀介紹影片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_XWbHuwsfw&feature=emb_title&ab_channel=Sony ▲Airpeak拍測Vision-S的幕後影片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CES 2021起跑,全新Intel Tiger Lake-H35問世、揭開輕薄電競筆電新篇章!
以往筆電總有效能不足、續航力不夠、價格太驚人的一些缺點,但隨著科技進步以及各家廠商的戮力開發,以及現在電子遊戲與數位串流媒體的發展,提升了續航力、效能也大幅度提升,而在筆電各方面的提升之後,筆電的便攜性優點也隨著再次提升,價格也變得越來越平易近人,因此筆電的需求已經來到前所未見的情景,甚至,現在的筆電再也不是只能拿來當文書用,電競筆電的誕生已儼然成為玩家們的新寵兒。 雖然我們時常在調侃Intel,但它畢竟是個電腦大廠,在去年率先推出第一批筆電版11代處理器之後,其實遲遲未見桌上版的11代現身,這次終於也在CES 2021上露臉;有別於先前筆電版推出的11代版本,在今年CES 2021線上發表會上,Intel也發布了更新款的處理器來因應戰局,首當其衝打頭陣的就是第11代Intel Core H系列處理器,為代號Tiger Lake-H35的4核8緒處理器,同時發布了3款型號,分別為Core i7-11375H Special Edition、Core i7-11370H、Core i5-11300H,i7-11375H Special Edition。 Tiger Lake-H35採用10奈米的SuperFin製程,這與前陣子推出的Tiger Lake U系列處理器相同,而H35的基礎時脈為3.3GHz,最高時脈可達5GHz,並採用PCle 4.0,能夠加裝最新版的獨立顯卡,且支援Intel Killer Wi-Fi 6與Thunderbolt 4,將能裝載DDR4 3200與LPDDR4x 4266記憶體,並且此次Tiger Lake-H35也將支援Resizable BAR功能,等同於AMD的Smart Memory Access技術。 而H35詞綴的意思則代表,Tiger Lake-H35可配置的標準TDP為35W,低TDP為28W,且因為瓦數降低的緣故,Tiger Lake-H35將可裝配在厚度小於16mm的筆電上,為輕薄型的4核心電競筆電打開了一扇新門窗,且能兼顧攜帶性與續航力。 性能方面,根據Intel在CES 2021所發布的消息,與第10代H系列相較之下,Tiger Lake-H單核與單線程的性能提升近15%,與11代Tiger Lake-U相比則提高了9%性能,甚至在多核心與多線程的性能上提升將近了40%之多,而GPU配備為Xe Grahpics,性能對比第10代H系列整整翻了2倍之多。 目前,ASUS、acer、MSI等廠商都已導入Tiger Lake-H35,預估在2021上半年,將會有多達40款Tiger Lake-H35系列產品問世,並且Intel 也預告具備Tiger Lake-H35相同規格但8核16緒的第 11 代 Intel Core H 處理器,即將與玩家們見面,將高階電競筆電帶往新的高度。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認清事實了?傳Intel打算將處理器晶片外包給台積電與三星代工
Ryzen 5000系列的橫空出世、蘋果也自製研發處理器晶片M1、微軟也傳出將要自己研發處理器晶片等等事件,加上Intel自己的7奈米製程不斷延遲,然而這紛至沓來的挑戰,是不是總算讓Intel「有點」壓力呢? Intel於2020年7月時宣布研發的7奈米晶片因一些「重大瑕疵」,導致此項目的問世至少要推遲6個月以上,甚至Intel也考慮不再自行生產晶片,但如果Intel能夠將設計與製造的部門拆分開來,或許能藉由代工,以較低的生產與製造成本來研發更傑出的晶片。 如今根據彭博社報導,Intel正在與台積電還有Samsung進行商談,打算走上另外兩個競爭對手AMD與蘋果的前路,將其旗下處理器晶片的「部份」代工交由這兩間競爭對手生產,根據過往報導來看,Intel以前只外包過較低階的處理器晶片,倘若此次協商成真,將會是Intel首次將高階晶片外包。 目前與三星的外包協商,還處於初步階段;但與台積電的商談方面,在彭博社報導中指出,台積電正準備為Intel提供4奈米製程的晶片代工,並計畫於2021年的第四季試產,預計於2022年開始量產,以此時序來看,Intel最快也得到2023年時,才能上市經由台積電代工後的處理器,且即使Intel最後與台積電達成協議,但以產能與時程來看,Intel旗下擁有眾多商品,台積電一定要有新的產能,否則Intel或許只能撿台積電其他客戶用不到的產能,三星也相同,最後就算報導成真,無論是誰接下訂單,以Intel作為全球80%個人電腦與伺服器的處理器供應商,其廠商的產能勢必都得再往上擴充,才能承接Intel的需求。 不過卻有相關人士表示,Intel在晶片製造過程中時常出現一點麻煩,進而導致各項目的推遲拖延(但這應該不用相關人士出來爆料,似乎連玩家們也都知道?),且即便三家公司已經進行各種洽談,但Intel還在搖擺不定,並且似乎仍對自己的晶片生產抱持著一點點希望。 那到底會不會由台積電還是Samsung來代工?英特爾執行長Robert Swan在去年7 月時已向投資人承諾過,將會在1月21日財報發布時正式對外公布Intel所擬定的生產外包計畫,那玩家們就來等等看吧,究竟1月21日那天,Intel會不會放手?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不只處理器外觀和跑分、Z590主機板外觀也陸續流出,華碩全系列主機板外觀洩漏
Intel將要為第11代處理器Rocket Lake推出全新的5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雖說11代處理器依然維持現今10代處理器的LGA1200腳位,但如果要解開PCIe 4.0的封印,主機板可能還是得換一下的。 姑且不論Intel這樣的吃相如何,各家板卡廠還是得做出準備,因此相關的主機板諜照的露出應該也僅是早晚的事,只是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外媒的爆料居然是將ASUS華碩全系列的主機板外觀都抖了出來! 小編也稍微幫大家整理一下~ 這次華碩推出的Z590主機板系列將會有4個系列,包含大家熟知的ROG Maximus XIII HERO、PRIME Z590-A、TUF Z590-PLUS以及首次出現,專為客製化水冷打造的ROG Maximus XIII Extreme Glacial Z590。 先來看看這次新加入的ROG Maximus XIII Extreme Glacial,從命名上應該可以看出它是Maximus Extreme系列家族的一員,主要是為客製化水冷所打造,不過對應型號中Glacial(冰河)的稱呼,主機板的外觀不走ROG家族一貫的黑色風格,而是採金屬銀的配色,相當具有科技的神祕感。 接下來輪到華碩旗艦主機板的主力ROG Maximus XIII HERO,整體的來說外觀的改變不算太大,主要在I/O散熱、南橋散熱罩上加入了銀色的飾板裝飾,一改現任XII的的純黑色設計,同時原本會印刷在I/O遮罩上的型號名稱也被拿掉,只剩下ROG的LOGO。 主打平價的Prime系列,新的PRIME Z590-A在外觀設計上維持的一貫的白色風格設計,與Z490相比,除了M.2散熱片換了外型位置之外,南橋散熱器也做出不小的改變,大量的雷射七彩效果,讓主機板顯得更加華麗,也讓它帶有一些ROG Maximus XIII Extreme Glacial Z590的氣質,對於沒錢組客製化水冷的玩家來說,會是不錯的替代品XD 至於外型改變最大的,小編認為大概就屬TUF Z590-PLUS了,過往密密麻麻的迷彩設計改為貫穿主機板的胎紋印刷,LOGO也換成全新的樣式,視覺上變得更加簡潔。更重要的,從主機板也在用料上做出強化,至少M.2 SSD的散熱片從上一代的一個變為兩個了! 理論上這些主機板應該會在Intel正式公布500晶片組之後正式亮相,所以若沒有意外的話,華碩很可能會在2021 CES展(1/11~1/14)上發表這些產品,只是考量到華碩不久前才調漲了板卡的商品達20%之多,因此實際亮相之後,在價格方面可能多少就要有些心理準備了。(荷包君又要哭泣了XDDD)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
AMD Ryzen 9 5900H CPU-Z、Cinebench跑分曝光,單核效能勝過Intel Comet Lake-S
基於Zen 3架構的AMD Ryzen 5000系列,在桌上型平台完全輾壓了對手Intel Comet Lake-S,行動版的Ryzen 5000H系列也隨著發布日期推近,各方大神們是出了許多相關規格、跑分。 近日推特網友HXL透過中國一間商城「什麼值得買」,發現了一台Mechrevo的電競筆電,搭載了即將現身的AMD Ryzen 9 5900H CPU、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GPU並配上32GB DDR4-3200記憶體。 目前知道的規格,Ryzen 9 5900H為8C/16T,L3快取提升至16MB,而時脈來到3.30/4.60GHz,實際效能方面,除了先前常常曝光的Geekbench分數,這次該商城也附上了CPU-Z、Cinebench等資訊。 從曝光圖上可以看到,這顆Ryzen9 5900H在CPU-Z得到了617.4的單核分數與6076.6的多核分數,不僅完全勝過自家的Ryzen 7 3700X,單核更是贏過Intel桌上型的Core i9-10900KF(約575分)。 而在Cinebench R20方面,單核得到了584分,多核則是得到了5264分,雖然沒有像自家桌上型平台老大哥Ryzen 7 5800X進入600分俱樂部,但依然略勝了i9-10900KF的523分。 整體看下來,Ryzen 9 5900H同樣在Zen 3架構的加持下,在單核性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可憐的Comet Lake-S可以說是完全被Zen 3給輾壓一輪,不過在多核效能卻比較不理想,都略輸了i9-10900KF,很有可能是考量到筆電功耗的緣故。 要知道,這種Ryzen 9 5900H約落在35W~45W之間,與i9-10900KF這種TDP 125W的怪物相比,能有這樣的效能已經是相當不錯,況且在Ryzen 9 5900H之上還有Ryzen 9 5900HX與先前曝光的,究竟Ryzen 5000H系列最高能有多少實力,實在是令人相當期待。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
獵人們開獵囉!《魔物獵人 崛起》公布多項遊戲內容,體驗版即日起限期開放!
CAPCOM旗下知名大作IP之一《魔物獵人》系列,相信即便不是老獵人,玩家們也多少都耳聞過,雖然中間有一段時間因為在畫質上沒有明顯進步的關係而被戲稱為「模糊獵人」!(哈) 不過自《魔物獵人XX》以及後續的《魔物獵人 世界》推出後,不僅在畫質、解析度上有著大幅進步更擁有全新的狩獵體驗,讓許多老獵人們感動萬分,也吸引了一大票新玩家,讓《魔物獵人》系列的熱潮再度捲起。 目前《魔物獵人 世界》在遊戲劇情上已經畫上圓滿的句號,CAPCOM也在去年即宣布將推出《魔物獵人》系列最新作《魔物獵人 崛起》,是繼《魔物獵人XX》之後再度重返Nintendo Switch平台,預計將於今年3/26發售。 從官方最初公布的遊戲內容來看,《魔物獵人 崛起》與《魔物獵人 世界》同樣為高清獵人,不過整體更偏向日式的風格,而就在昨(7)日,CAPCOM於線上直播節目中公布了更多的相關遊戲內容。 這次線上直播中,不僅發布了遊戲最新宣傳影片,更介紹全新狩獵舞台「寒冷群島」,以及登場魔物中的「雪鬼獸」、「冰牙龍」、「奇怪龍」、「眠狗龍王」、「白兔獸」以及「轟龍」,更加碼公布了「泡狐龍」與主題魔物「怨虎龍」的實機遊玩畫面。 官方也揭露了能駕馭魔物的新系統「操龍」,玩家們只要達成一定條件,就能使用鐵蟲絲拘束、操縱魔物,更可誘導魔物去攻擊其他魔物甚至是讓魔物去撞牆(可憐的魔物QQ)。 另外這次也介紹了位於狩獵據點中NPC的背景故事,每位NPC都有別具特色的個性,讓狩獵據點更加熱鬧。 在最後,官方也宣布《魔物獵人 崛起》體驗版從即日起至2/1限期開放玩家們遊玩,在體驗版內不僅開放全14種武器皆可使用,更收錄了「新手的任務」、「高手的任務」、「基礎訓練任務」以及「操龍訓練任務」,讓玩家們能不僅能討伐鐮鼬龍王、泡狐龍,更能提早熟悉「操龍」系統,並開放了能捕捉本作特色「翔蟲」的狩獵據點「大社遺跡」,各位獵人們趕緊下載來開獵吧!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yGOBfYlEeY&ab_channel=capcomasia ▲詳細資訊與實機遊玩畫面可到官方YouTube看節目直播存檔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今年還不是時機,傳蘋果AR裝置Apple Glass最快將在2022量產
每次看電影的時候,比如說什麼科幻電影或是動作電影,當中都會有角色配戴一款超高科技的「智能眼鏡」,像早期《七龍珠》裡的達爾可以拿來偵測戰鬥力的那支、名偵探柯南也有一支,《復仇者聯盟4》的鋼鐵人東尼史塔克也有一支,後來給小蜘蛛人使用了,搞得小編也好想要一支。(哈 但離這支眼鏡的問世之日似乎已經不遠,那位蘋果供應鏈分析師郭明錤,早前又出來透漏消息說,我大蘋果(誤)計畫在2021年推出新產品,包括AirTags追蹤器、以及AR裝置,而這AR裝置又有傳言指稱,它將會是蘋果最新的科技產品-Apple Glass。 雖然AR眼鏡已經不算稀奇,不少廠商已在這塊領域中默默耕耘許許久(遠望那個Goog...),但蘋果身為全球最大消費電子品牌,每當蘋果推出新類型科技產品,都會衝擊市場,引起世界一陣震動,因此蘋果這首款AR裝置Apple Glass的任何風聲,不只是業界,包含玩家,以至於整個世界都在嚴陣以待。 而如今這副蘋果首款AR眼鏡Apple Glass,傳出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的原型機設計階段,預估順利的話,將會在農曆年後進入第三階段的原型機設計。 根據消息,蘋果打算將AirPods Pro的扣式電池導入這款AR眼鏡,但又想將重量控制在80公克以下,因此在這兩者的取捨與平衡之間碰上了點麻煩,但解決了這項困難之後,Apple Glass的處理器配置問題已在M1晶片的推出之後,算得上是解決了,但加上處理器之後,機器運作之後所產生的散熱問題也將隨之而來,或許今年還見不到這項成品,要等到2022那時才能和它見面了。 小編還記得國中時拿著第一代iPod時,那放在口袋幾乎沒有重量的驚奇感,倘若依照這個經驗,並且假設蘋果目前正在克服重量上的問題,或許我們可以預期這款Apple Glass,即使搭載了許多精密科技儀器,也會像戴著一般近視眼鏡或墨鏡那樣輕巧,但這勢必有技術上的困難,因此可以想見,發布時間也勢必會被推遲。 也有這種可能,這款AR裝置Apple Glass會被當成iPhone的配件之一,並且將其視為蘋果用來踏入AR領域中的第一步,直到技術成熟、以及機件改良之後,才有機會獨立成一項新產品也說不定。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過氣?!Nintendo不同意,傳新版Switch將採用OLED顯示器,並有望支援4K解析度!
就算Nintendo Switch已經開賣將近4年,也依舊沒有過氣,銷售量依舊持續上漲,在日本PS5開賣的那個月,銷售量甚至還暴漲8成,幾名業界分析師還預測,2021年Nintendo Switch依然還會是電玩主機霸主,更有預測說,今年將會有新版的Nintendo Switch,即使沒有官方消息,但一堆爆料,玩家們應該被搔得心很癢吧? 不過任天堂口風一直很緊,即使今年將推出新版Nintendo Switch,也依舊無聲無息、保密到家,不過有消息指出新版將可以支援4K輸出,甚至採用Mini LED等規格,更細部的資訊則尚未洩漏,對許多玩家來說可是心癢癢中;但,紙總是包不住火,如今據外媒報導,有位名為SciresM的知名駭客,在ResetERA論壇上發現了一個新的Nintendo Switch版本,從資料上可以得知,代號為Aula,處理器似乎還是Tegra X1,並且顯示器似乎將升級成OLED材質,看來新版的Nintendo Switch當中的Mariko SoC 晶片也將會有更加優質的性能、散熱、電池續航及電池壽命。 至於解析度方面則仍猶未可知,然而現階段Nintendo Switch僅能1080P,只是,SciresM在數據中發現,新版Nintendo Switch當中還包含支援一款4K UHD多媒體SoC 的Realtek晶片,因此SciresM推測,新版的Nintendo Switch的4K解析度或許將不會是在顯示器上支援,而是將Realtek晶片內建在新的Switch底座內,以延伸螢幕的方式支援4K解析度。 任天堂在1983年時,推出了「FC」遊戲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紅白機,然後於1989年時推出了「Game Boy」掌機,這是世上第一台嘗試使用卡帶模式的掌上遊戲機,FC的後續機種-超級任天堂也跟著在1990年上市,Game Boy掌機也有Game Boy Light、Game Boy Color等接任的機種,因此在那時,任天堂幾乎控制了整個日本以及歐洲的市場。 但PSP的出現衝擊了市場,Game Boy Advance即使發售狀況良好,但市場已經不再是任天堂獨大,因為遊戲平台與電子遊戲的百花齊放,任天堂的名氣已經沒有當時八零、九零年代那時的熱燒,之後的Nintendo DS與Nintendo 3DS雖然也依舊保有掌機市場,Wii U家用遊戲機也是在市場的表現也是普普通通、波瀾不起。 但任天堂依舊是頭猛獸,暫時的沉睡不代表永遠的消寂,2017年Nintendo Switch的推出,雖然是掌上型遊戲機,但Nintendo Switch支援大螢幕輸出,以延伸方式拓展顯示器,將遊戲主機的界線更加變得模糊,機上紅與藍控制器,可分做單人遊玩與雙人對打使用,打破以往需兩台掌機才能進行對戰的遊玩限制,加上各種遊戲大作的支援,任天堂重返榮光也是可想而知的事,而如今疫情的關係,Nintendo Switch持續延燒,加上今年又傳出新版Switch的消息,或許將來任天堂又會再迎來一次紅白機、超任、Game Boy那個時代的超級盛世。(小編期待中...)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