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報
-
效能跟說好的不一樣?! AMD Ryzen 7 RX5800X3D的跑分只比5800X高7%
AMD首款3D快取的處理器Ryzen 7 5800X3D已經正式公告要在4月20號開賣,官方表示透過更大的快取能夠讓處理器的效能將提升約15%,然而近期流出的跑分卻似乎沒有那麼樂觀。 知名跑分網站Geekbench 5上意外出現了Ryzen 7 5800X3D的效能跑分,該處理器被安裝在ASRock的X570 Taichi主機板上,搭配32GB的DDR4-3200的記憶體來進行跑分,最終Ryzen 7 5800X3D的單核心為1,637分,多核心則為11,200分左右。 做為對比,沒有3D快取的標準版Ryzen 7 5800X單核心成績為1,671分,居然比Ryzen 7 5800X3D還來得更高,估計可能是因為Ryzen 7 5800X的基礎時脈更高的原因;而多核心的部分則落在10,300分,與Ryzen 7 5800X3D的差距約在7~8%左右,整體差距幅度並沒有像官方說的那麼巨大。 AMD在最初Ryzen 5000系列發表的時候有表示過,處理器所用的Zen 3架構藉由將每顆核心的L3快取統一成共用快取,讓單核心的性能獲得飛躍性的提升,也凸顯了快取容量對於單核心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 但從這次洩漏的跑分成績來看,擁有96MB L3快取的Ryzen 7 5800X3D在單核心方面反而還輸給了只有32MB的Ryzen 7 5800X,也讓人擔心AMD這一次是否牛皮吹過頭,又或是實際體驗才是決勝關鍵,還是得等正式上市才能見真章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NVIDA GTC 2022大會老黃放大招進攻伺服器級市場,推出全新Hopper GPU、Grace CPU以及混合型的Grace Hopper CPU+GPU超級晶片
NVIDIA的GTC 2022年度大會已經正式展開,本次老黃持續在伺服器和AI學習領域進攻,以電腦科學家先驅Grace Murray Hopper作為命名參考,帶來了Hopper架構的GPU晶片、Grace架構的CPU晶片和將兩者結合的Grace Hopper超級晶片。 新的Hopper GPU將採台積電的4nm製程,首個產品將命名為NVIDIA H100,透過更精密的製程技術,這一次晶片的電晶體數量上看800億個!同時H100還配有HBM3記憶體,擁有高達3TB/s驚人記憶體傳輸頻寬,更是NVIDIA首個支援PCIe 5.0通道的產品。 此外,官方還為H100加入了新的Transformer Engine與第四代NVIDIA NVLink多GPU串聯技術,效能更是比上一代的A100高出一倍,擁有FP8 4,000 TFLOPS、FP16 2,000 TFLOPS、FP64 60 TFLOPS、TF32 1,000 TFLOPS的運算能力,不過功耗相對也相當失控,TDP來到誇張的700W,等於必須接上兩條PCIe 5.0的16 Pin電源線才行… 這次為H100為了主攻AI、基因研究、深度學習等高複雜運算需求的領域,除了加入Transformer Engine來提升深度學習的效率外,還新增了「DPX指令」能夠來大幅提昇Route Optimization、Genomics、Floyd-Warshall等多種複雜演算法的執行效率,具NVIDIA表示能夠比自家上一代GPU產品快上7倍,比用CPU運算快上40倍。 H100因應不同運算領域的需求,將會推出多出型態的版本,包含SXM和PCIe尺寸,更推出了將8顆H100晶片組合起來的DGX H100系統,擁有高達640GB的超巨大HBM3記憶體和高達32 PFLOPS(約32,000TFOLPS)的運算能力,還配有 2個 BlueField-3 DPU作為卸除、加速、隔離、儲存與安全服務等功能。 如果覺得還不夠,NVIDIA還再向上推出推出了NVIDIA SuperPOD快速擴充套件,可以一口氣連接576套DGX H100系統,讓總計4,608張H100一同運作,構成擁有18.4 exaFLOPS (18,400,000 TFLOPS) NVIDIA EOS系統。 H100晶片預計在今年Q3的時候開始出貨。 雖然說NVIDIA收購Arm公司以失敗收場,但這並不妨礙老黃打造ARM架構CPU的決心,新的Grace CPU透過NVLink-C2C技術連接144顆支援Arm V9指令集的核心,並擁有1TB/s的超大記憶體傳輸頻寬。 不僅如此,Grace CPU也是第一款能夠支援ECC錯誤校正功能LPDDR5X記憶體的處理器,加上ARM架構的省電優勢,預計在500W的功耗下能夠帶來比AMD、Intel同級產品的2倍效能,甚至在同樣都搭在DGX-GPU系統的條件下,更能比x86架構伺服器快上10倍之多,同時透過NVLINK C2C連接技術,能夠快速擴充NVIDIA處理器和顯示卡,解決ARM架構設備擴充性不佳的難點。 NVIDIA現在已經接近AMD,有了自己的CPU和GPU,官方也決定要在伺服器市場打造自己的「3N平台」,將Grace CPU和Hopper GPU結合,打造出了Grace Hopper超級晶片(SUPERCHIPS) Grace Hopper讓GPU和CPU共用驚人的600GB記憶體,且記憶體頻寬比上一代DGX A100高出30倍,再外加NVLINK技術提供900GB/s的周邊裝置的連接頻寬,能夠比PCIe 5.0高出7倍的傳輸效率。 Grace Hopper超級晶片將全部使用NVIDIA自有軟體開發套件和平台,包含NVIDIA HPC、NVIDIA AI、NVIDIA Omniverse、NVIDIA Computing Stack。不過這個產品不會在短期內上市,預計要等到2023年的年中才會真的推向伺服器市場。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又双叒叕要改名了,USB Type C未來將只標示速度和充電規格
現在的USB 3.2分為Gen 1、Gen 2、Gen2x2,但至今仍有許多產品依然使用舊有的USB 3.1規範來進行標示,混亂的規格說明真的讓人相當困擾,對此USB IF組織似乎又有新的創意,想要捨棄現有的版本命名方案,改成直接標註規格的形式,希望能夠讓大家在判別上能夠更為直觀。 新版的規範將以480Mbps、5Gbps、10Gbps、20Gbps、40Gbps來取代對應的USB 2.0、USB 3.2 Gen 1、USB 3.2 Gen 2、USB 3.2 Gen 2x2和USB 4,對比以世代別來命名的方式確實是要來得直觀許多。 此外,考量到現今的USB Type C介面除了數據傳輸之外,還兼具了高功率電力傳輸的用途,USB-IF組織也藉此機會重新規範了電力的相關標示,未來USB線只會支援60W和240W兩種功率,而現有的100W規範將被淘汰。 在商品標示上,所有新式USB Type C To Type C線材需要在外盒或是線材本體上印刷、黏貼對應的「傳輸速度」和「電力傳輸功率」,唯獨480Mbps(原USB 2.0)的版本是例外,可以只告知充電功率即可,估計是為了避免一般消費者不清楚Mbps和Gbps單位之間的差異,進而造成以為數字越大效能越好的錯誤認知。 最後,需要注意目前這項新的規範只適用於USB Type C To Type C介面而已,更為常見的USB Type A To Type C則不受此限制,所以玩家想要完全擺脫混亂的USB規格標示,恐怕還需要一段不小的時間…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跑車浪漫旅7》官方維護滿24小時尚未開服,離線單機模式內容過少讓玩家哀鴻遍野
PS本家經典賽車大作《跑車浪漫旅7》,已於3/4正式上市,這代不僅是睽違多年以來的正統續作,相較前代《跑車浪漫旅 競速》注重於線上對戰模式,《跑車浪漫旅7》將許多先前本傳特色納回來,如GT Cafe、改裝系統、洗車、換機油、二手車商等等,更收錄400多輛車種來給玩家們蒐集。 而或許是遊戲剛上市緣故,或多或少還是會有BUG需要修正,如在1.06版,遊戲內考駕照模式所預設的輪胎錯誤,導致遊戲難度大幅提升,許多玩家甚至無法通關,對此官方也在台灣時間昨日3/17 14:00~16:00期間進行維護準備更新至1.07版,不過後續卻因為發現問題而延長。 誰知道,這一延就延了天荒地老,若算上原本的維修時間,伺服器已經維護滿24小時,讓不少玩家們等得有些不耐煩,紛紛開始炎上。 而之所以會炎上,主要在於GT7絕大部分功能需要全程連線才有辦法遊玩,在離線模式下,僅有街機競賽模式(單人、計時、甩尾)以及音樂拉力賽可玩,但就算可以玩,也並非玩家自己的紀錄,因此在伺服器維護的離線模式下,基本上GT7可以說是沒什麼內容可玩。 此外,另一個讓人炎上的原因,就是有傳出官方要在1.07版降低許多賽事的獎金,相信各位GT7玩家都知道,這代在賺錢方面,相較於前作可說是較為困難,不僅賽事獎金本身就不算高,抽獎卷要中大獎的機率也是低到有感,甚至沒有賣車系統,若目標是好幾百萬的傳奇車,加上還有改裝、零件等等要買,要存到如此多錢即便用較高效率的刷錢方式,整體還是需要不少時間。 如今若真的又砍這些賽事獎勵,不免讓人猜想官方是否想要逼人課金,但這課金匯率以2百萬=590新台幣來看,買個兩三台4百萬的車就可以再買一片遊戲了,對於預算有限的玩家實在有些不划算,不然的話就只能農到天荒地老。 不過說到底,究竟是出了什麼大包,才需要維護如此久的時間實在是令人擔心,只期望官方能盡早修復完成趕緊開服,小編也是很想要上線開車QQ。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近3萬分的多核效能?!Intel Core i9-12900KS Cinebench跑分曝光
即將問世的Intel旗艦消費級處理器Core i9-12900KS,雖說還沒正式發布,但國外似乎已經有玩家已經拿到產品,近日更有網友們直接上機實測跑分。 在外盒上,12900KS與12900K似乎沒有太大的差異,僅有在正面特別標上SPECIAL EDITION字樣,而事實上12900KS在配置上也是與12900K相同為8+8T/24C,不過在官方精心挑選的體質下,可以擁有更高的時脈,經過該網友實際測試,在Cinebench R23測試期間,i9-12900KS所有P核皆可達到5.2 GHz,其中兩組更是來到5.5GHz,而E核的部分也可提升至4.0 GHz。 最終12900KS在Cinebench R23上獲得2162/29164的亮眼成績,知名外媒也很快地做出分數比較圖,不過由於外媒在測試在12900K時的DDR5記憶體的部分並不相同,所以兩者之間分數相比多少還是有些誤差,但還是能大概作為一個參考,相較對手Ryzen 9 5950X,在單核快上29.6%,多核也高出9.7%。 在優異的體質下,12900KS整體效能提升看起來還是有感,不過功耗方面在PL1也是比12900K要高出25W來到150W,不僅代表更耗電,溫度恐怕也更熱情(笑),依照12900K的情況來看,勢必也是至少360一體式水冷以上才能壓制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M1 Ultra 64核GPU真能與RTX 3090廝殺?外媒評測結果出爐,依舊不行!
雖說取向與使用定位不同,但PC與Mac的性能一直是兩邊擁護者爭論不休的話題之一,而蘋果於3月9日推出M1 Ultra晶片之後,又再衍生出新一系列的性能比較討論,就連蘋果官方也在其報告中,隱隱約約暗指M1 Ultra的64核GPU性能有與RTX 3090對壘、且功耗更低的能力。 然而,根據《The Verge》的評測結果指出,在Geekbench 5的GPU測試中,M1 Ultra與RTX 3090全速運算之下,雖說搭載M1 Ultra的Mac Studio擊敗了自家的M1 MacBook Pro 16吋,但實際上,M1 Ultra的GPU性能卻大約只有RTX 3090的一半;在以《古墓奇兵:暗影》作FHD、2K、4K解析度的FPS測試中,NVIDIA RTX 3090仍然比M1 Ultra擁有更強大的性能。 但就猶如前文所提,兩方於GPU的使用定位本就不同,對於電子遊戲GPU的選擇,NVIDIA的GeForce與AMD的Radeon仍然是首選,更何況Mac系列從來就沒打算讓我們真的拿去打電玩,且我們要注意到的是,M系列晶片集結了包含CPU、GPU等等內容,硬要說的話,M系列的GPU更像是內顯的存在,散熱模組無法像顯示卡那般花樣百出,假設M1 Ultra放在筆電上的話,即使仍比不上RTX 3090,但我們看看那些裝了獨顯的筆電,GPU性能也與單張顯示卡比較之下,被砍了數刀,根本不是真正該擁有的性能,不過這也是因為散熱模組有限的緣故,但最有趣的是,即使蘋果系列產品在標註專為創作者或是專為工作站所打造,但無論是媒體或是玩家(可能媒體會多方評比,並非如此單一化),總是喜歡拿蘋果系列產品以電玩測試數據比較,來作為PC與Mac之間的勝負。 如果拿它與RTX 3090作比較的話,《The Verge》對於測試結果作了一個很好的形容:「這相當於電動車與藍寶堅尼,在相同時速下,電動車的功耗將會比汽油車還來得低,但實際上,藍寶堅尼的時速卻可以快上兩倍」因此,M1 Ultra依舊是一款可怕的晶片,嚴格來評比M1 Ultra的話,那我們則需要在性能與功耗比上作文章,畢竟蘋果在M系列推出以來,除了性能以外,另外一個強調重點就是低功耗這個要素,只不過,在蘋果的官方測試中,拿RTX 3090出來作比較,不把測試所使用的程式表列出來,單陳述結果這一手法,確確實實的引起了話題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為更順暢、更清晰的遊戲體驗努力,AMD Radeon Super Resolution驅動正式推出、另加碼預告FSR 2.0即將到來
AMD曾在CES 2022上預告了未來將會推出名為「Radeon Super Resolution」,簡稱RSR的技術,利用近似解析度放大的技術,讓玩家可以藉由調降解析度來提升遊戲FPS,並確保畫面不會因此變得模糊不清,而在經過多個月的籌備後,官方終於準備好的相關驅動改版了! 新的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驅動將致力在針對穩定性、效能、體驗三大方向做出改善,AMD表示他們已經為超過40款的遊戲進行專屬最佳化,在經歷不斷的調整後,許多遊戲像是《極地戰嚎6》、《刺客任務3》等遊戲的表現都因此上升了15%以上,還在2021年的時候替驅動新增了超過22項新功能。 而在新的2022版的驅動中,最受矚目的新功能便是「Radeon Super Resolution」,這項功能是基於自家FSR技術所打造,藉由讓遊戲以較低的解析度執行,並在畫面輸出前透過演算法進行解析度放大,從而在降低顯示卡負擔的同時也讓實際畫面有著足夠的清晰度,減少低解度畫面所帶來的朦朧感。 由於RSR技術不會直接參與遊戲本身的圖像、物理等運算,所以此功能不需要遊戲開發商另為針對遊戲加入功能選項,玩家只要更新顯示卡的驅動,就能讓新遊戲和舊遊戲都獲得RSR的支援。 在使用上,RSR啟動的方式不算複雜,玩家首先要在AMD Radeon Software驅動軟體中的「圖像」分頁找到RSR的功能選項,然後選擇想要縮放的解析度,接著打開遊戲,將遊戲畫面的解析度調整到與RSR設定的數值相同即可。 根據官方的測試數據,依照玩家選擇縮放的解析度不同,官方表示遊戲FPS數值甚至可以有著3倍的提升。 不過需要注意,目前RSR技術首批支援的型號為RX5000系列的顯示卡,最新的RX6000系列雖然也能使用,不過完整的驅動對應必須等到Q2的時候才會正式上線。 此外,新的驅動也在一些既有功能上做出強化,像是能把手機變成PC手把的AMD Link將開放最多4人同步連線,讓玩家們可以一同組隊或PK,而且不論玩家是AMD還是NVIDIA的顯示卡都能受惠。 Radeon Image Sharpening影像銳利化工具則加入全局增強功能,能夠一鍵套用到遊戲、網頁、影片等內容上,不再需要一個個單獨設定。 最後官方也預告了「FSR 2.0」的功能更新!玩家可以預期FSR 2.0的在各方面的效果將會比1.0版本來得更好,因為這一次FSR 2.0將導入「時間分析」的概念,能夠比對一段時間內的畫面關係來進行效果運算,在4K+光追的前提下,遊戲的順暢度將可以提高2倍之多,更放話FSR 2.0所生產出來的畫面在特定情況下能比原生畫面更為出眾。 不僅如此,AMD也強調FSR 2.0技術「不需要」依賴機器學習功能,所以可以預期此技術應該還是會繼續保持1.0版本的高度通用性,但詳細的相關內容需要等到3/23的GDC 2022大會上才會有更進一步的說明,目前RSR技術支援Radeon RX 5000系列之後的GPU(當然也是包括了RX 6000系列囉),另外在後續會推出的Ryzen 6000系列的部分也預計將會在Q2開始支援,玩家未來將能夠透過AMD驅動軟體的更新就可以獲得更優化的遊戲效能,現階段玩家就先用一邊用著RSR功能,一邊好好期待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顯卡有望降價?!傳NVIDIA已通知合作廠商GPU成本下降8~12%
在疫情肆虐、挖礦熱潮的衝擊下,造就獨立遊戲顯示卡嚴重缺貨,各廠顯卡價格也是隨之提升,回頭來看當初RTX 30系列剛上市時有搶到最初幾批貨的玩家,真的是賺翻了XD!,現在若想要有漂亮價格的顯示卡,只能期望大哥EVGA何時再開放排隊QQ。 不過近期顯卡價格倒是有逐漸下滑的趨勢,尤其近期有在關注的玩家應該已經發現台灣方面的貨源也似乎稍微回穩了一些,有些卡已經不是限組裝而是限購一張即可入手,而根據外媒Wccftech的獨家消息,NVIDIA已經悄悄通知合作廠商,GPU的成本將調降8~12%,也會把這些調降成本回饋給合作廠商,最終有望在不久之後看到顯卡價格繼續降價。 當然,現階段顯卡降價並不代表就有貨可買,也有可能搶得更兇,畢竟只要挖礦依舊有利可圖,礦工們就會繼續掃貨。 但根據幾個因素,顯卡還是有望能在今年繼續調降甚至回穩貨源,其中是三星產能正在逐漸提高,而NVIDIA也傳出考慮在推出RTX 40後繼續生產RTX 30系列,代表將同時使用三星以及台積電晶片來解決供應問題,另一方面則是Intel Arc Alchemist顯示卡即將加入市場來競爭,或許NVIDIA、AMD屆時會透過售價來抗衡,再來就是之後ETH 2.0礦工們無法再用顯卡來挖礦,雖說可能改挖其他虛擬貨幣,但或多或少會造成一定的衝擊。 至於台灣方面顯卡何時才會跟著降價呢?會不會又是在海上就不好說了(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不只Galaxy S系列手機遭到Geekbench除名,Tab S8系列平板也中槍!
Geekbench作為一款跨平台的測試應用程式,在各界心中具備一定的公信力,因此我們可以在Geekbench資料庫上找尋各裝置各機種的測試數據做為參考,而前陣子Samsung的Galaxy S22系列,為了要增加S22系列的續航與最佳化性能,使用了Game Optimizing Service,針對千款以上的App進行性能限制。 然而Geekbench內部人員發現,該項功能並沒有對多款測試軟體進行性能限制,除了Geenkbench之外,還有3D MARK、PCMARK等等,也就是說玩家們使用其他App可能會遭到性能限制,但跑分軟體卻不會,這也意味著可能涉嫌作弊,而Geekbench認為S22系列的該項舉動有欺騙嫌疑,因此於上周宣布將Samsung Galaxy S10、S20、S21、S22系列全部除名,如今已無法在Geekbench資料庫中找到這4款機種的數據。 而Samsung有作弊嫌疑的不只S系列手機,根據《Android Police》報導指出,Samsung Galaxy Tab S8系列,在玩部分遊戲大作時,使用Game Optimizing Service的話,Tab S8的性能將會嚴重降低,可在Geekbench程式上測試時,卻能得到相當優異的成績。 《Android Police》透過Geekbench與《原神》,展開Tab S8系列、Tab S7系列、Tab S5e共5款平板電腦的交叉測試,發現Tab S8 Ultra與Tab S8+中的測試數據,在Geekbench與《原神》的實際測試下,Tab S8 Ultra的單核成績有17%、多核成績有6%的落差,而Tab S8+的單核成績則有24%、多核成績11%的落差,對《Android Police》的報導結果,Geekbench也立刻將Tab S8系列的成績下架。 Samsung對此,已在最近的股東大會上道歉,並承諾不會再有此類情況發生,並開始於韓國推出Galaxy S22的Game Optimizing Service更新檔,來解決該問題。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是又要坑錢還是朝元宇宙的夢想進發,Instagram未來或將加入NFT內容
為了實現元宇宙的世界而毅然決然將公司改名的Meta(原Facebook),在不久前的SXSW 2022活動上,講述了執行長馬克‧祖克柏以視訊的方式向大家透漏未來旗下的Instagram平台也要搭上NFT的熱潮。 馬克‧祖克柏表示NFT在元宇宙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可好NFT未來可以替元宇宙世界帶來更多串聯與互動的可能,為了讓推廣NFT的內容應用,以圖像、影片為主要載體的社交平台Instagram將很適合用以推行NFT技術。 Instagram的團隊目前已經著手在進行內部技術調整,未來幾個月內將會開放玩家在Instagram上使用NFT的相關內容,而且不排除也會讓大家自行創造屬於自己的NFT,不過相關的執行細項還有應用方式目前都還沒有確定,所以還無法得知Instagram的NFT操作與利用方式是否和其他平台相同。 馬克‧祖克柏在將公司改名為Meta之後,就相當推寵的Web 3.0、NFT、加密貨幣等相關元宇宙題材,所以對於官方會在這方面做出布局可以說是毫不意外,然而現今NFT有著什麼都能炒作的特性,造成市場充斥大量盜版和剽竊內容,使NFT一直存在大量爭議。 此外,Meta旗下平台(Facebook、Instagram)對於內容審核的箝制愈加嚴苛、隨意封鎖帳號等問題,NFT浮濫內容的加入也可能使平台遇上更多麻煩,促使更多既有用戶出走,但如果成功的話也是有可能帶來大量收益,也讓人好奇NFT的加入是否能挽救Meta聲名狼藉的形象,再創往日社群網路始祖的榮耀,又或是就此徹底殞落呢?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