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玩具
HyperX Pulsefire Surge電競滑鼠實測開箱,RGB燈光可32個分區自訂色彩!
文.圖/Bisheng 2018-07-02 09:00:00
HyperX旗下電競週邊產品,滑鼠部分的數量尚在累積增加之中,所介紹這Pulsefire Surge是為當前第二款選擇。Pulsefire Surge與先前的Pulsefire FPS對照,其120.24x40.70x62.85mm尺寸相對適中些,但標示總重量130公克反而重上一截,如此提供不同的操作握感、應用範疇選擇。
Pulsefire Surge全黑上蓋純粹為塑料材質,並未經過容易變質的皮革漆處理,倒是左右兩側手指會觸及位置,有加入橡膠材質來提升觸感。它的外部左右對稱曲線相當典型,握感和大家所熟悉相近樣式產品接近,惟基於每個人習慣握姿差異因素,大拇指多少會有觸及側面按鍵的可能。
核心採用Pixart型號PMW3389感測器,原生解析度最高達16000DPI,Pulsefire Surge預設提供800、1600、3200DPI這3種組態,可透過滾輪一旁的快速鍵切換。至於對操作觸感同樣顯著影響的按鍵部分,Pulsefire Surge總計有6個按鍵,左、右鍵是採用Omron微動開關,強調5000萬次鍵擊耐用度。
其餘重點規格如速度450IPS、加速50G,所採用USB 2.0介面輪詢率最高1000Hz,內建記憶體可以儲存3組設定。沒少掉的還有燈光效果,內建一圈RGB LED燈光,提供4種亮度調整與個別發光設定彈性。前述特點,可另外下載安裝HyperX NGenuity軟體,依據個人習慣與喜好來最佳化調整。
產品預設提供波浪、循環、恆亮發光模式,搭配HyperX NGenuity軟體進入自訂頁面,可自行設置喜好色彩。而在進階項目內,能針對HyperX標誌與燈環設定,後者具有32個個別設定彈性,惟發光模式僅恆亮和波浪。至於性能內可以設置滑鼠靈敏度,切換時會在電腦畫面上顯示解析度,最後巨集如其名,能依照個人偏好來運用。
和競爭產品相較,Pulsefire Surge所支援發光模式較少,儘管對熱愛光害的玩家來說並不夠,倒是能透過軟體輕將之易全數關閉。其建議售價為1,990元,整體使用感適中、合宜,是值得參考之。
廠商電話:0800-666-200
廠商官網:https://www.hyperxgaming.com
建議售價:新台幣1,990元
Pulsefire Surge全黑上蓋純粹為塑料材質,並未經過容易變質的皮革漆處理,倒是左右兩側手指會觸及位置,有加入橡膠材質來提升觸感。它的外部左右對稱曲線相當典型,握感和大家所熟悉相近樣式產品接近,惟基於每個人習慣握姿差異因素,大拇指多少會有觸及側面按鍵的可能。
核心採用Pixart型號PMW3389感測器,原生解析度最高達16000DPI,Pulsefire Surge預設提供800、1600、3200DPI這3種組態,可透過滾輪一旁的快速鍵切換。至於對操作觸感同樣顯著影響的按鍵部分,Pulsefire Surge總計有6個按鍵,左、右鍵是採用Omron微動開關,強調5000萬次鍵擊耐用度。
其餘重點規格如速度450IPS、加速50G,所採用USB 2.0介面輪詢率最高1000Hz,內建記憶體可以儲存3組設定。沒少掉的還有燈光效果,內建一圈RGB LED燈光,提供4種亮度調整與個別發光設定彈性。前述特點,可另外下載安裝HyperX NGenuity軟體,依據個人習慣與喜好來最佳化調整。
產品預設提供波浪、循環、恆亮發光模式,搭配HyperX NGenuity軟體進入自訂頁面,可自行設置喜好色彩。而在進階項目內,能針對HyperX標誌與燈環設定,後者具有32個個別設定彈性,惟發光模式僅恆亮和波浪。至於性能內可以設置滑鼠靈敏度,切換時會在電腦畫面上顯示解析度,最後巨集如其名,能依照個人偏好來運用。
和競爭產品相較,Pulsefire Surge所支援發光模式較少,儘管對熱愛光害的玩家來說並不夠,倒是能透過軟體輕將之易全數關閉。其建議售價為1,990元,整體使用感適中、合宜,是值得參考之。
廠商資料
廠商名稱:HyperX(Kingston)廠商電話:0800-666-200
廠商官網:https://www.hyperxgaming.com
建議售價:新台幣1,990元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創見Transcend PCIe SSD 300S /400S開箱實測,低功耗高效能短尺寸固態硬碟強勢來襲!
- 宏碁 PREDATOR GM7000 SSD 2TB實測開箱,7,000MB/s俱樂部「DRAM快取加速」PCIe Gen4 x4高效能固態硬碟!
- 威剛XPG SX8200 Pro 1TB實測開箱,PCIe Gen3 x4高效能固態硬碟!
- Seagate One Touch SSD 2TB實測開箱,小巧體積強大威力資料儲存的絕佳好幫手!
-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4TB散熱器版實測開箱,散熱裝甲上身縱使維持極速也能穩定發揮固態硬碟!
- 電競霸主降臨真無線藍牙降噪耳機領域,ROG Cetra True Wireless開箱試玩
- 平價預算小升級、ZOTAC GAMING GeForce GTX 1630上機試玩, 搭載Dual Link DVI-D插槽、老顯示器也能用!
- ITX迎來新搭檔,超低功耗、極入門顯示卡—ASRock Radeon RX 6400 Challenger ITX 4GB開箱試玩
- 汲取經典品牌的工匠精神,以親民價格帶來頂尖聽覺饗宴,EDIFIER STAX SPIRIT S3平板藍牙耳罩式耳機開箱試聽
- 支援Intel 12th CPU、最高128GB DDR4-3200記憶體,8L全能Mini PC — ASROCK DeskMeet B660迷你準系統開箱試玩
- 配備規格有限制、沒有多開模式,是否能在模擬器版圖中突圍?Google Play遊戲Beta版試玩體驗
- 啟動音樂/遊戲雙模式讓聲音呈現更加獨到、致敬拍立得經典外型,EDIFIER TO-U2 Mini真無線藍牙耳機開箱試聽
最多人點閱
- 全漢FSP Hydro PT皇鈦極V 750W實測開箱,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電源供應器!
- 創見Transcend StoreJet 25C3S/25C3N外接硬碟實測開箱,輕薄時尚內建獨家檔案救援優質選擇!
- ASRock Z370 Taichi開箱實測,記憶體超頻突破4100MHz,與Intel 8代處理器雙雄合璧的「太極」精品!
- PLEXTOR M9Pe 512GB實測開箱,史上最強PCIe 3.0 x4固態硬碟磅礡登場!
- MSI Z370 GODLIKE GAMING主機板開箱實測,有著超好用OC旋鈕,難怪連「神也喜歡」!
- ITE2 NE-201開箱實測,既是NAS也是迷你電腦,儲存備份、4K播放都不是問題!
- 2.5吋RGB閃亮多彩發光機種,T-Force Delta RGB SSD
- 技嘉AORUS X299 Gaming 9開箱及效能實測,「性能、超頻、超大擴充性」一板搞定!
- 微星MSI Modern MD241PW 24吋美型螢幕實測開箱,辦公/遊戲兩相宜創建絕美雪白世界!
- PLEXTOR M8SeG 512GB實測開箱,PCIe 3.0 x4小鋼炮極致寫入速度固態硬碟!
- GIGABYTE AORUS Z370 Gaming 7,RGB燈光絢麗奪目!
- Intel 760p 512GB實測開箱,PCIe 3.0 x4 M.2 NVMe高效能固態硬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