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戰神復甦、銳龍現身,AMD 3A平台打造極致電競主機
文.圖/Rex、陳兆宏 2017-07-26 10:00:003A級的遊戲,要用3A平台來玩!
最近的AMD可以說是風光無限,除了一系列的Ryzen處理器搞得對手不得不透過降價、以及趕推更高階處理器來確保穩固寶座之外,顯示卡在挖礦熱潮大起的情況下,算力強勁的RX系列不僅僅是最新一代的RX500、連同前代400系列也是玩家搶購的重點,顯示卡廠商不只賣到缺貨、有貨出還得先預告,這樣的AMD大熱潮可是目前的大熱門,想要組建一台AMD血統的主機嗎?看這裡就對了!AMD 3A平台、打造效能極致的新世代
想要主機全AMD化當然沒問題,透過「3A」平台就能夠達成,而所謂的3A平台,就是由AMD CPU+AMD晶片組主機板以及搭配上AMD顯示卡,這樣組合而成的主機,由於CPU、Chipset、GPU皆是由AMD研發生產,所以在整體的穩定度與相容性上會有更佳優秀的表現,而且高性價比一向是AMD的訴求強項,玩家可以透過3A平台享受到更棒的效能表現,何樂而不為呢?事實上,2007年底,AMD就已經推出了第一款的3A平台Spider了,時至今日,3A平台不斷的推陳出新,目前的組合會造成對手強大壓力也是因為最新一代的3A平台足夠強悍所導致的結果,光是處理器的部分,Ryzen的推出讓玩家眼睛為之一亮,尤其是Ryzen 7系列的出色表現,可是滿足了AMD粉絲一直堅定支持的願望。
Ryzen 7,這可是號稱AMD重返榮耀之作,1800X、1700X、1700三款,最高達4.0GHz的頻率(Boost)、搭配上8C16T的設計,採用14nm製程技術與超大4MB L2 cache/16MB L3 cache,絕對是玩家的戰神級處理器。當然AMD Ryzen不只有Ryzen 7而已,中階的Ryzen 5與入門級的Ryzen 3也是AMD的強大殺手級武器,Ryzen 5已經在市場上販售,而Ryzen 3也即將與玩家見面,透過3A平台的加持,中階等級的Ryzen 5也同樣擁有強大的效能表現。
AMD 300系列晶片組目前一共推出了X370、B350以及A320等三款來對應Ryzen,對應高階玩家的版本當然非X370莫屬,除了內建更強大的超頻性外,想要達成CrossFire那肯定要選擇X370囉。介於中間的B350其實具備了極佳的C/P值,同樣也具備超頻性功能,而入門款的A320就屬於經濟型,適合一般需求的玩家使用。另外,AMD還有2款晶片組是專屬mini-ITX以及更小型化主機板使用的X300與A/B 300,之後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
3A平台當然少不了重要的顯示卡,最新一代的RX500系列提供了玩家強悍的顯示效能,目前有RX580、RX570、RX560、RX550等版本,採用Polaris核心、14nm製程,光是最高等級的RX580就配備了2304個串流處理器,時脈拉高到基礎1257MHz(OC 1340MHz),搭配256bit 8GB/4GB GDDR5記憶體,提供玩家更優異的效能表現。
3A挖礦,就是夠強悍
目前網路上挖礦風潮大興,由於「比特幣」這一類的虛擬貨幣價格大幅提升,所以玩家間也興起了個人礦工的熱潮,想想看,目前的比特幣兌換價來到2000多~3000美金,光是高點的報價就等於1:90,000台幣了,這讓玩家莫不充滿淘金夢,而且是只要設定好就能躺著幹的事,就算扣掉成本(組建設備、電費)都還有獲利空間,無怪乎市面上的顯卡被搶光光,而且其中AMD的顯示卡更是由於「算力」強大,當然是礦工玩家們的不二首選。那3A挖礦有比較厲害嗎?Ryzen的推出,很清楚的可以得知在功耗上的表現得到解決,在效能上有極佳的表現,透過3A的組建與效益整合,更具優化特性的3A平台當然是有助於挖礦的整體表現,更是體現在性價比上,總和來說,3A平台的特色不僅是玩家在一般使用與超頻表現上可以得到更多回饋,就算當礦工也是一等一的好幫手。
想想看,光是選用X370來搭配,6根PCIe都插滿,一次運行6片RX580的話,就算前期投資較大,但是依照目前的兌換價來看,一段時間後就可以回收,投報率不低。甚至可以轉往其他虛擬幣的部分,像是乙太幣的價格也上漲的相當驚人,越早投入、獲利越高。(原則上還是要計算一下成本跟回報率,再投入,會比較保險)
3A平台檢視
既然AMD 3A平台如此強大,這次也來檢視一下有怎樣的優異表現。對應Ryzen系列,這次找來了Ryzen 7當中的1800X與1700X作為核心處理器,搭配X370、B350主機板(感謝MSI提供X370 Gaming Pro、B350 Gaming Pro Carbon),以及RX580/RX570顯示卡(感謝PowerColor提供Red Devil Golden Sample RX580、Red Devil RX570)來做測試,小配角則是AMD原廠Wraith Spire散熱風扇(有LED燈效),相信效能表現應該會十分優異。第1個A:AMD處理器 → Ryzen 7 1700/1700X/1800X
處理器部份:
散熱風扇部份:
這次AMD的Ryzen 7 1700,會附贈Wraith SPIRE (有RGB LED燈效)的散熱風扇;Ryzen 5 1600、Ryzen 5 1500X,都會附贈Wraith SPIRE (無RGB LED燈效)的散熱風扇;至於AMD Ryzen 5 1400以及即將上市之Ryzen 3 1300X,則附贈Wraith STEALTH (無RGB LED燈效)的散熱風扇。除此之外,AMD還有另外推出最高檔的Wraith MAX (有RGB LED燈效)散熱風扇。以下個別做介紹。● Wraith MAX:

● Wraith SPIRE (有RGB LED版本):

● Wraith SPIRE:

● Wraith STEALTH:

第2個A:AMD主機板 → AMD X370/B350
第3個A:顯示卡 → AMD X370/B350
有了Ryzen 7,要玩遊戲、想要挖礦、想要高效能平台表現,通通沒問題,不只給你高效能、而且不用口袋深。接下來,我們就來仔細瞧瞧AMD 3A平台當中的AMD晶片組主機板―X370與B350,以及搭配的RX580、RX570顯示卡,當然,也將會透過實際測試,直接來搭配對應一下分別在不同規格上的表現是如何,也能夠看出強大的3A平台有怎樣的絕佳效能值得讚賞!
產品介紹1:MSI X370 GAMING PRO主機板
想要對應AMD 3A平台,除了AMD Ryzen系列處理器外,採用AMD 300系列的晶片組主機板當然也是另一個組成要件,對應高階3A平台,Ryzen 7系列鐵定是首選,晶片組的部分則可以選擇X370與B350,X370提供玩家高效能的頂級體驗,而B350則是讓Ryzen 7兼具效能C/P值,玩家可以依需求來做選擇。這款由MSI微星科技推出的X370 GAMING PRO主機板當然是支援AM4腳位架構,可對應AMD Ryzen系列以及第7代A系列/Athlon處理器,整體的布局設計上,當然是採用AMD X370晶片組,提供有4組DDR4 DIMM、雙通道架構,單條插槽可支援16GB,最高可支援64GB記憶體總容量,由於內建了DDR4 Boost技術,頻率支援DDR4-1866/2133/2400/2667(OC)/2933(OC)/3200+(OC)MHz,讓玩家可以擁有極高的記憶體效能體驗。
擴充槽方面提供有2組PCIe 3.0 x16插槽(具備精良裝甲)、1組PCIe 2.0 x16與3組PCIe 2.0 x1插槽,可支援NVIDIA SLI與3-way AMD CrossFire技術,提供玩家多顯示卡的擴充性。板子上內建了6組的SATA3以及1組M.2連接埠(Turbo M.2、32Gb/s),除了可對應到最長22110版本外,並外加史詩護罩,提供更優質散熱效果。
至於音效部分則是onboard了Realtek ALC892這顆7.1聲道解碼晶片,搭配上高品質電容與獨家Audio Boost技術,提供了玩家極度擬真的立體環境音效,不僅音樂上的高音質享受,就連玩遊戲都能體驗身歷其境的音效感受。另外,網路控制晶片採用了Realtek 8111H,也提供玩家GigaLAN的規格。
看看背面的I/O埠,提供有PS/2鍵鼠連接埠、USB 2.0 x2、USB 3.1 Gen1 x4、USB 3.1 Gen2 x2(Type-A+C)、DVI、HDMI、GigaLAN以及鍍金6孔音源組。看到了背面I/O埠提供了一堆的USB插槽,其實這款主機板上面一共提供了多達16組的USB供玩家使用,分別由內建的ASMedia ASM2142、AMD X370、AMD CPU晶片組提供,畢竟目前一堆外設都是採用USB介面,提供玩家數量足夠多的高速USB肯定是爽度提升不少。
定位高階的X370 Gaming Pro在用料上採第四代軍規等級,並內建有EZ Debug LED除錯顯示燈,協助玩家快速找出問題根源,此外,內建有遊戲熱鍵,X-Boost,XSplit Gamecaster,幫助玩家在遊戲上享受遊戲加速的暢快感受。
電競風在這張板子上當然也沒缺席,提供玩家可以自訂RGB的個性化設計,想要展現炫麗的RGB燈光效果,透過下載Mystic Light sync(熒華之光)APP就能夠享受同步變化的LED視覺饗宴,而且還能控制其他品牌的RGB LED,例如CPU散熱器、鍵盤、滑鼠或系統風扇等。
產品介紹2:MSI B350 GAMING PRO CARBON主機板
對於想要享受AMD 3A平台的優異效能表現,但追求性價比的玩家來說,選擇AMD 300系列中的B350晶片組主機板是另一種選擇,搭配上Ryzen 7處理器,一樣提供玩家強大的遊戲平台架構,卻更具高C/P值效益。MSI除了推出X370系列的主機板外,對應B350晶片組也是推出有多款版本供玩家選用。這款B350 GAMING PRO CARBON則算是B350的旗艦版本了,腳位上同樣也是支援AM4架構,可對應AMD Ryzen系列以及第7代A系列/Athlon處理器,主機板上設置了4組DDR4 DIMM、支援雙通道架構,單條插槽支援16GB,最高可支援64GB記憶體總容量,並支援DDR4 Boost技術,頻率支援DDR4-1866/2133/2400/2667(OC)/2933(OC)/3200+(OC)MHz。
擴充插槽的部分則是提供了1組PCIe 3.0 x16(具備精良裝甲)、1組PCIe 2.0 x16與3組PCIe 2.0 x1,相較於X370 GAMING PRO則是少了1組PCIe 3.0 x16,支援2-way AMD CrossFire技術。在儲存方面則是提供了4組SATA3(AMD B350提供2組、ASMedia ASM 1061提供2組),以及1組M.2插槽(支援史詩護罩)。
音效方面則是採用了Realtek ALC1220解碼晶片,支援7.1聲道高音質輸出與S/PDIF,並加入了Audio Boost 4技術,搭配高品質音頻電容與功率放大晶片,支援Nahimic2的第四代經典音效,不僅帶給玩家衝擊與具震撼力的音效環境,更提升了玩家在音效上的絕佳感受。網路控制晶片則是採用了Intel I211AT GigaLAN,能有效的優化線上遊戲和電子競技所需的Gaming LAN,最佳化解決網路延遲的問體,而且內建有15KV防突波保護,有效防止不穩定的電力影響系統的穩定度。
至於背面的I/O埠則是設置了PS/2鍵鼠連接埠、USB 2.0 x2、USB 3.1 Gen1 x4、USB 3.1 Gen2 x2(Type-A+C)、DVI、HDMI、GigaLAN以及5孔音源組及光纖,就玩家的使用角度來看是相當充足的,基本上這部分跟X370所提供的是一樣的數量,同樣是由ASMedia ASM2142、AMD X370、AMD CPU晶片組供應。
即便是採用B350晶片組,MSI在用料上仍舊是採用了具備Military Class 4軍規等級的高品質料件,零組件也全面採用日製高品質固態電容以及鍍黑膜電容,保障主機板的耐用度外,也提供了在超頻的穩定性上有更佳的表現。
Mystic Light Sync(熒華之光)這個獨特的自訂炫麗光線、打造個性化風格的特色在這片B350 Gaming Pro Carbon上當然也有內建,透過專屬APP就能夠享受同步變化的RGB LED炫光效果。當然,整體的質感配色採行Carbon風格,玩家一眼就能看出低調中訴求Carbon的高品質風範,想要擁有不凡的3A平台,那是一定不能錯過的。
產品介紹3:PowerColor Red Devil Golden Sample RX580顯示卡
AMD 3A平台當然還要有主攻顯示效能的高階顯示卡才算完整,以Ryzen 7定位來做對應的顯示卡當仁不讓的就是Radeon 500系列晶片組中的大哥RX580跟二哥RX570囉,咱們就先來看看RX580吧。這次搭配的是PowerColor Red Devil Golden Sample RX580,彩盒上可是用了金色來標示,有別於先前Red Devil紅魔版的紅色,而且標上Golden Sample字眼,通常表示是有特別調校過的特別樣品,看來這款定位頂級的RX580不是個簡單的角色啊!
儘管打上金字標記,但本體還是RX580無誤,整體包裝除了有驅動光碟、使用手冊之外,還附有一張DEVIL使用者俱樂部的邀請卡片(上有邀請碼)。有別於小弟Red Devil RX570採用的三風扇設計,外觀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採用了2組大風扇,正面的Red Devil紅魔版圖示可是相當明顯,搭配頂上的Red Devil燈號,開機就能看到紅光的Logo極為醒目。
除了採用全新進化版Polaris架構Radeon RX580晶片、第三代FinFET 14nm製程技術,並將核心頻率提升到1425MHz(Boost),內建的記憶體採用的是SAMSUNG K4G80325FB-HC25顆粒,為256bit 1GB GDDR5,頻率8.0Gbps,PCB上一共設置了8顆顆粒,總容量為8GB。
輸出埠的部分則是配置了1組DL DVI-D、1組HDMI以及3組Display Port,最高可支援至4096x2160解析度。尾端12V輸入則是設計為6+8-pin配置、布局設計採6相供電,建議配備的電源供應器至少為600W以上為佳。
背面可以看到強化底板跟招牌的五芒星圖騰,上方還有LED Switch與BIOS OC/Silent選擇開關,玩家可依需求做調整;散熱部分則是透過貼合密實的鍍鎳底座與熱導管以及工序整齊的散熱鰭片來協助,透過正面的雙顆大風扇加持下,可以提供有效的散熱效果。
對於選擇Ryzen 7的玩家來說,3A平台搭配上,會偏向與X370主機板一起組建,三強聯手之下,可以產生更令人驚豔的絕佳效能,肯定是頂級玩家的遊戲首選。
產品介紹4:PowerColor Red Devil RX570顯示卡
除了大哥Radeon RX580之外,同樣身為高階版本的RX570也是3A平台的優等生,玩家不論選用X370或是B350主機板,都可以搭配RX570,不僅可以提供玩家優異的效能表現,在價格上也更具C/P值。這款PowerColor Red Devil RX570核心當然是最新的第四代GCN 4架構的RX 500系列,內建2048個串流處理器、核心頻率為1320MHz(Boost),內建記憶體採用的一樣是256bit GDDR5,總容量為4GB、頻率為7.0Gbps。有別於RX580採用的雙顆大風扇設計,PCB尺寸略長的Red Devil RX570則是採用了三風扇的設計,配備最新型的專利第三代雙刀扇,搭配雙滾珠軸承與內建的4根高效鍍鎳導熱管(8mm x2+6mm x2)與扎實的散熱鰭片,可以將廢熱有效排除。
由於採用靜音風扇技術,可透過數位電壓控制機制,讓顯示卡在溫度低於60度C時,自動智慧關閉風扇,可以在中低負載的同時提供靜音的遊戲品質,同時降低功耗。背面也設置有1.5mm金屬背板以防板彎情況發生並提升散熱效果,頂部照舊設置有Red Devil圖騰Logo,整體的配色採紅黑搭配,相當具質感。
除了在前端有外設了BIOS Switch可切換OC/Silent模式外,在輸出埠的部分則是提供有1組DL DVI-D、1組HDMI以及3組Display Port,DVI解析度支援可達2560x1600、HDMI與Display Port則是可支援最高4096x2160的解析度。尾端12V輸入則設置了1組8-pin接頭,建議玩家採用450W以上的電源供應器來搭配。
對於玩家來說,以3A平台的定位下,Ryzen 7+B350 MB+RX570算的上是超值組合,一來確保了CPU的高效能表現,搭配上超值的B350主機板,已經足以提供玩家絕大部分需求,再採用效能出眾但性價比高的RX570顯示卡,直接打造出符合最佳效益比的AMD 3A平台架構,絕對是玩家打Game玩遊戲的絕佳幫手。
3A平台: X370/B350主機板+1800X/1700X+RX580/570,效能實測
(1) X370 + 1800X + RX580平台:主機板:MSI X370 Gaming Pro
顯示卡:PowerColor Red Devil Golden Sample Radeon RX 580 8GB
處理器:AMD Ryzen 7 1800X 3.6GHz (Boost: 4.0GHz)
記憶體:Kingston HX430C15PBK4/16 DDR4-3000 @ 2400 16GB
SSD:OCZ Trion 150 1TB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1050 (SS-1050XP)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2) B350 + 1700X + RX570平台:
主機板:MSI B350 Gaming Pro Carbon
顯示卡:PowerColor Red Devil Radeon RX 570 4GB
處理器:AMD Ryzen 7 1700X 3.4GHz (Boost: 3.8GHz)
記憶體:Kingston HX430C15PBK4/16 DDR4-3000 @ 2400 16GB
SSD:OCZ Trion 150 1TB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1050 (SS-1050XP)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表1 元件與綜合效能評測數據
▼表2 遊戲相關評測數據
從測試成績可看出,3A平台中,搭載X370或B350晶片組的主機板,在效能上相差不會太多。從一些較著重CPU效能測試的成績中,可以看出。至於3D與VR遊戲方面,由於RX580的繪圖效能比RX570更好,因此在許多遊戲方面的表現,都有不錯的成績。4K解析度之下,都有超過30FPS的流暢度。整體來說,組裝一台3A平台的電競主機,不需要花那麼多錢,就能擁有不錯的效能,可以玩主流遊戲,又能挖礦!對玩家來說,真是不錯的投資。
絕佳的電競電腦平台,玩家們的致勝武器!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AMD的3A平台,包含處理器、晶片組、顯示卡等產品。在處理器方面我們選擇Ryzen 7 1700X做這次的測試主角,在晶片組方面,我們選擇了MSI的X370 Gaming Pro主機板與MSI的B350 Gaming Pro Carbon主機板,至於顯示卡方面,我們則選擇了PowerColor Red Devil Golden Sample Radeon RX 580 8GB與PowerColor Red Devil Radeon RX 570 4GB顯示卡。以這樣的組合,分別測試了兩種數據,都有不錯的成績。因此我們看到AMD在高階產品的研發上,的確下了不少功夫,讓電腦效能提升到主流水準,甚至凌駕過競爭對手的表現,此外,高效能並不表示一定要最貴,AMD的旗艦產品,讓玩家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以組裝出更棒效能的電腦產品,享受絕佳的電競主機新體驗。
整體來說,AMD的3A平台,可說是玩家們選購高C/P值電競產品的絕佳武器!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美商恩傑 NZXT N9 X870E 實測開箱,史上最「高顏值」20+2+1共 23 相供電 AMD 高階「DDR5-8200+」精品級海景房主機板!
- 暢遊驚險海域!購買MSI指定主板,免費獲取《人中之龍 8 外傳:Pirates in Hawaii》!
- 技嘉 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 冰魄白 實測開箱,史上「最靚白」14+1+2相供電 Intel 中階「DDR5-9066+」精品級海景房主機板!
- GIGABYTE Server MW83-RP0實測開箱,史上最強「8+3+1+1共13相供電」實戰Intel Xeon w9-3495x為終極效能而生「AI加速 四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HEDT工作站主機板!
- 「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主機板」強勢來襲,採用「18+2+1相供電,王者堆料,帥氣外表,強大實力」獲原價屋店長肯定推薦「獨家強化記憶體 4-DIMM DDR5-7200、對應DDR5-6000 CL26、CL28與DDR5-6400 CL28、CL30超低延遲、4組PCIe Gen 4/5 SSD M.2插槽,專為高階玩家而生」晉升強者價格:13,990元!
- ASUS Pro WS W790-ACE實測開箱,史上最強「12+1+1共14相供電」Intel Xeon w9-3495X處理器最佳拍檔「AI加速 三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HEDT工作站主機板!
- Supermicro SUPERO X13SWA-TF實測開箱,史上最強「8+3+1+1共13相供電」Intel W790「AI加速 四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 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主機板!
- 華碩 ROG MAXIMUS Z890 HERO實測開箱,史上最強「為玩家而生」22+1+2+2共27相供電「PC DIY最佳化」海景房英雄主機板!
- 技嘉X870E AORUS MASTER實測開箱,史上最強「16+2+2」共20相供電「5GbE有線網路+Wi-Fi 7無線網路」神鷹主機板!
- 3D V-Cache火力加持!「AMD Ryzen 7 9800X3D處理器」實測開箱,8核心16執行緒104MB快取「史上最強遊戲CPU」震撼登場!
- 美商恩傑 NZXT 推出Intel次世代平台「NZXT N7 Z890、N9 Z890」,極簡風格設計「時尚金屬盔甲」海景房主機板震撼登場!
- 「Intel Core Ultra 200S」CPU強勢來襲,史上最強「Intel第15代 研發代號 Arrow Lake」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台積電 TSMC 神隊友代工」LGA1851腳位「Core Ultra 5 245K/KF、Core Ultra 7 265K/KF、Core Ultra 9 285K處理器 與 Z890主機板」聯袂登場!
最多人點閱
- 不讓Z490專美於前、Intel 400系列入門選項,BIOSTAR RACING B460GTQ主機板開箱
- 微星MSI C236A WORKSTATION主機板實測開箱,給你工作站級的穩定與強力效能!
- 沉穩內斂的真摯配置、發揮硬體效能的最佳助手,MSI MPG Z590 GAMING PLUS開箱
- 搭載USB 3.2 Gen 2x2和2.5GbE LAN、入門玩家最佳選擇,MSI MAG Z490 TOMAHAWK主機板開箱
- 極限龍魂「十力」解放、10核心沒在怕!MSI Z490 ACE主機板開箱評測
- 太極撥10核、「十力」不容小覷,ASRock Z490 TAICHI主機板效能測試
- 超迷你電競主機板,華碩ASUS Z170I PRO GAMING實測開箱!
- AMD CPU與超輕巧ITX小板輕鬆配:華碩 ROG STRIX B450-I GAMING ft. Ryzen 3 3300X
- 以白皙為黑暗帶來一抹色彩,ASUS Prime Z490-A主機板開箱
- 鋼鐵銀白傳奇再現、迷彩風格重返,ASRock Z490 Steel Legend主機板開箱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搭載遊戲加速引擎,微星MSI Z170A GAMING M5「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主機板開箱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