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2021鍵盤選購絕妙搭配》Cherry MX BOARD 3.0S
文.圖/Dante 2021-11-10 17:09:15
在看過前篇《2021年機械式鍵盤選購指南》的介紹後,當然也是得一同瞧瞧目前各家推出的多款具備各自特色的新鍵盤囉!下面就來開箱一下這款由Cherry原廠推出、國內由杰強國際J-Power代理的MX BOARD 3.0S吧!
而玩家們如果拔起鍵帽的話,甚至可以清楚看見PCB電路板,但即便是如此赤裸的設計,卻絲毫不見其粗糙感,取而代之的反而是更加細緻、更加突出的科技感,相當有品味。
而Cherry MX BOARD 3.0S所配置的乃是Cherry MX靜音紅軸,無鋼板設計,能夠直接觸底PCB電路板回彈,作到將近鍵擊無聲的狀態,不過與原本的基本紅軸相比,除了觸發力道為45±15 cN外,觸發行程也約為2.0mm外,只有在總行程係數上不太相同,靜音紅軸略縮短了0.3mm,為3.7mm。另外ABS磨砂材質的透光鍵帽設計,更加強了指腹觸碰的細膩感,相當滑順。
當然鍵擊也是承襲了經典紅軸的線性手感,不過總行程縮短0.3mm,雖說體感難以察覺,但在快速打字方面,在長期使用下,也能稍微察覺這一丁點落差,電競方面也頗適合需要即時回應指令的戰略遊戲、鬥塔遊戲。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延伸閱讀
讓手指跳起唯美的華爾滋,2021年機械式鍵盤選購指南暨19款絕妙搭配開箱外觀
Cherry MX BOARD 3.0S在外觀上不同於典型鍵盤設計,採用一體成形的方式、加上鋁擠殼鍵盤,整體看起來相當有意思,玩家們若是選購小編所介紹的白色款式,配合鋁擠殼的銀色磨砂處理,簡約之外,還帶有珠寶精品的時尚感,不過即使使用鋁擠殼設計,重量也僅有1,025公克,不算重量級選手。而玩家們如果拔起鍵帽的話,甚至可以清楚看見PCB電路板,但即便是如此赤裸的設計,卻絲毫不見其粗糙感,取而代之的反而是更加細緻、更加突出的科技感,相當有品味。
軸體
Cherry軸體有多經典,將近70個年頭的研發經驗,這應該不必小編多費唇舌,但值得一提的是,CHERRY MX BOARD 3.0S配備了Cherry MX技術,採用Gold Crosspoint 精準鍵軸,能夠適用所有「德國製」的鍵帽,也就是Cherry所有鍵帽。而Cherry MX BOARD 3.0S所配置的乃是Cherry MX靜音紅軸,無鋼板設計,能夠直接觸底PCB電路板回彈,作到將近鍵擊無聲的狀態,不過與原本的基本紅軸相比,除了觸發力道為45±15 cN外,觸發行程也約為2.0mm外,只有在總行程係數上不太相同,靜音紅軸略縮短了0.3mm,為3.7mm。另外ABS磨砂材質的透光鍵帽設計,更加強了指腹觸碰的細膩感,相當滑順。
功能
Cherry MX BOARD 3.0S能同時讀取所有按鍵,具有全區域防鬼鍵功能,也不必擔心輸入錯誤,打Games時令人討厭的Windows開始鍵也有啟動與閉鎖功能,但畢竟Cherry MX BOARD 3.0S為電競鍵盤,即使時尚設計如珠寶精品,仍是配有超過1,600萬色的RGB燈效,比較有趣的是,鍵盤上的櫻桃鍵,還能直接連結Cherry官網,查詢所需的資訊與下載應用程式。使用體驗
對薄膜鍵盤以及Apple Magic Keyboard剪刀腳鍵盤愛好者的小編來說,Cherry MX BOARD 3.0S的靜音紅軸,的確讓人眼睛一亮,鍵擊時的聲響幾乎只有軸體與彈簧、以及指腹碰觸鍵帽的聲音,觸底時幾乎像按進棉花一樣安靜無聲,相當迷人。當然鍵擊也是承襲了經典紅軸的線性手感,不過總行程縮短0.3mm,雖說體感難以察覺,但在快速打字方面,在長期使用下,也能稍微察覺這一丁點落差,電競方面也頗適合需要即時回應指令的戰略遊戲、鬥塔遊戲。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大容量就是存的比較多、兼具高速與容量的平衡需求,Seagate IronWolf Pro 20TB開箱簡測
- 奢華魔幻炫目鏡面水冷頭、RGB燈效隨你玩,T-FORCE SIREN GD240E ARGB一體式水冷開箱簡測
- 風之力加持引爆極致效能表現、地表上最強鷹神降臨,GIGABYTE GeForce RTX 3090 Ti GAMING OC 24G開箱實測、同場加映UD1000GM PG5電源供應器
- 6nm的Zen 3+與RDNA 2降肉!AMD Ryzen 6000行動版不只省電還能打Game,ASUS Zenbook S 13 OLED筆電開箱
- 盡責可靠的居家門衛、安全防護監控即時掌握,Arlo Essential雲端無線WiFi視訊門鈴開箱體驗 feat. Arlo Pro 4
- 外型更內斂、鍵擊更沉穩,NX自有軸款式登場,ROG Strix Flare II自有軸電競鍵盤開箱試用
- Deathloop死亡循環試玩、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2.0畫質與效能實際驗證
- 追上DLSS性能腳步、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進化版FSR 2.0正式登場
- 平民大眾顯卡新寵、399美元就能入手,GIGABYTE RX 6650 XT EAGLE 8G顯示卡開箱實測
- 輾壓RTX 3090不在話下、效能/省電/價格一次滿足,AMD Radeon RX 6x50 XT系列升級亮相 ft. MSI Radeon RX 6950 XT Gaming X Trio
- 行動裝置/相機通用、4K影音錄製輕鬆對應,TEAMGROUP ELITE A1 Micro SDXC UHS-I記憶卡開箱簡測
- 配備規格有限制、沒有多開模式,是否能在模擬器版圖中突圍?Google Play遊戲Beta版試玩體驗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
- PHILIPS 276E8VJSB/96顯示器實機開箱, 史上最超值27吋4K級IPS面板極細窄邊框螢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