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
AMD發表適用於高階輕薄筆電的全新高效能省電行動顯示卡與全新桌上型顯示卡
AMD(NASDAQ: AMD)在2022年線上新品發表會上,發表AMD Radeon顯示產品新陣容與全新優化技術,為更多玩家帶來極致的遊戲體驗。 AMD Radeon RX 6000M系列行動顯示產品線新增AMD Radeon RX 6850M XT、Radeon RX 6650M XT、Radeon RX 6650M、Radeon RX 6500M以及Radeon RX 6300M行動顯示產品,為新一代高階筆電帶來更強大的效能。此外,AMD推出全新AMD Radeon RX 6000S系列行動顯示產品,包括AMD Radeon RX 6800S、Radeon RX 6700S以及Radeon RX 6600S,為遊戲筆電市場中成長最快的輕薄筆電帶來高效能、省電的遊戲體驗註2。 在桌上型PC方面,AMD推出AMD Radeon RX 6500 XT與Radeon RX 6400顯示卡,讓更多玩家能在熱門3A級與電競大作中享受到令人驚豔的1080p遊戲體驗。 所有新款AMD Radeon顯示解決方案都採用突破性的AMD RDNA™ 2遊戲架構,並提供高頻寬、低延遲的AMD Infinity Cache™記憶體技術以及高速GDDR6記憶體。新產品亦支援Microsoft Windows 11作業系統以及Microsoft DirectX® 12 Ultimate、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FSR) 空間放大技術、以及其他先進功能,提供震撼視覺的高更新率遊戲體驗。 此外,AMD推出多項新開發與增強的AMD智慧技術,以及新版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繪圖驅動軟體。新版繪圖驅動軟體預計在2022年第1季釋出,將包含基於驅動軟體的全新優化升級技術AMD Radeon Super Resolution (RSR),為數以千計的遊戲提升效能並帶來高品質的視覺效果。 AMD全球資深副總裁暨繪圖事業群總經理Scott Herkelman表示,愈來愈多開發者正藉由全新與令人振奮的功能,創造出栩栩如生的視覺效果,這需要更高水平的繪圖效能。AMD的目標是盡力讓更多玩家享受到開發者想要呈現的精采遊戲效果。我們非常高興推出新系列的顯示產品與技術,讓所有人無論在桌上型或行動平台上都能享受極致的遊戲體驗。 AMD Radeon RX 6500 XT顯示卡在1080p解析度並開啟高畫質設定模式下,能帶來比對手平均高達35%的遊戲效能提升註3,AMD Radeon RX 6400顯示卡則為OEM系統提供優異的1080p遊戲效能。AMD Radeon RX 6500 XT與Radeon RX 6400顯示卡採用6奈米製程技術,具備卓越的效能和功耗效率,為現有PC玩家以及更多新玩家帶來極致的遊戲體驗與先進的AMD Radeon功能。 如欲瞭解AMD Radeon RX 6500 XT顯示卡的規格,敬請參閱此連結。AMD Radeon RX 6400顯示卡的產品規格可參閱此連結。 新款AMD Radeon行動顯示產品陣容旨在行動平台上提供高效能的遊戲體驗。AMD Radeon RX 6000M系列的最高階產品是全新AMD Radeon RX 6850M XT GPU,為新一代頂尖筆電提供卓越的1440p遊戲效能。Radeon RX 6850M XT為AMD專為極致遊戲筆電所開發的最快GPU,比先前最高階的AMD Radeon RX 6800M行動GPU提供平均高出7%的遊戲效能註4。 AMD Radeon RX 6000S系列行動顯示產品為輕薄機種提供理想的效能與功耗效率組合,可開發出重量低於4.5磅、厚度比現有機種減少達20%的遊戲筆電註4。高階的AMD Radeon RX 6800S GPU功耗為100瓦,將在輕薄機種中帶來極致的1080p遊戲體驗,在開啟最高畫質設定下能以高達100 FPS流暢運行多款熱門遊戲註6,並在1080p解析度下帶來比對手高出10%的平均效能註7。 AMD持續提升軟體套件,提供各項功能以帶來即時反應、低延遲的遊戲體驗與高逼真度的視覺效果。新版繪圖驅動軟體預計在2022年第1季釋出,內建基於驅動軟體的全新空間放大技術AMD Radeon Super Resolution (RSR)。RSR採用和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相同的演算法,使用AMD RDNA架構以及新款顯示產品在全螢幕模式下運行遊戲,能在接近原生解析度下釋放更高水平的效能。 即將釋出AMD Software繪圖驅動軟體的功能特色還包括更新版AMD Link程式註8 (AMD Link 5.0),讓使用者能在任何地方透過手機、平板電腦或Windows PC等平台運行PC遊戲。由Eyeware支援的AMD Privacy View技術是一項全新功能,預計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運用Eyeware尖端的頭部與眼睛追蹤(head- and eye-tracking)技術,提供更嚴密的隱私保護。如欲進一步瞭解最新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繪圖驅動軟體,請參考此連結。 AMD Advantage筆電設計旨在提供最佳的頂級遊戲體驗,帶來更高水平的效能與反應速度。這些新機種配備AMD Radeon RX 6000M系列或Radeon RX 6000S系列行動顯示產品、AMD Software繪圖驅動軟體、以及AMD Ryzen™ 5000系列或Ryzen 6000系列行動處理器,結合AMD 智慧技術以及其他先進系統設計特色。AMD Advantage將在2022年持續擴大,新款AMD Ryzen處理器與AMD Radeon顯示產品將搭載於超過20款全新筆電機種。此外,AMD智慧技術加入多項增強與擴充方案,提升AMD Advantage筆電的效能以及延長電池續航力,其中包括: • AMD 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 (SAM)-目前已支援採用PCIe® 4.0介面的全新AMD Ryzen 6000系列行動處理器,SAM技術透過讓AMD Ryzen處理器存取系統中整個高速GDDR6繪圖記憶體,從而提升遊戲效能。 • AMD SmartShift MAX技術-先前名為AMD SmartShift技術,增強後的新版本針對更廣泛的遊戲進行了優化。透過在AMD Ryzen行動處理器與AMD Radeon顯示卡之間動態轉換筆電的功耗,SmartShift MAX技術搭配AMD Radeon RX 6850M XT GPU與AMD Ryzen 6900H CPU時,在特定遊戲中能發揮比AMD Radeon RX 6850M XT GPU與AMD Ryzen 5900H CPU系統平均提升2倍的遊戲效能註9。 • AMD SmartShift Eco技術-預計在今年稍後推出,透過自動切換Radeon獨顯與Ryzen內顯,讓搭載AMD Radeon RX 6850M XT GPU與AMD Ryzen 6900H系列CPU的系統,在通電狀況下,預計能提供高達2倍的遊戲續航時間註10。 • AMD Smart Access Graphics技術-讓AMD Radeon GPU直接控制螢幕,與透過AMD Ryzen APU把資訊傳送到螢幕相比,在特定遊戲中能提供平均15%的遊戲效能提升註11。 Alienware m17 R5為一款最高搭載AMD Ryzen 6980HX APU與AMD Radeon RX 6850M XT GPU的AMD Advantage筆電,預計將於2022年第2季問市。各大OEM廠商搭載全新AMD Radeon RX 6000M系列行動顯示產品的筆電預計在2022年第1季陸續問市。配備AMD Radeon RX 6000S系列行動顯示產品的筆電預計在2022年第1季陸續問市,包括ROG Zephyrus G14,這是第一款最高搭載AMD Ryzen 9 6900HS APU與AMD Radeon RX 6800S GPU的14吋AMD Advantage筆電。 AMD Radeon RX 6500 XT顯示卡預計自2022年1月19日起,透過華擎、華碩、映泰(BIOSTAR)、技嘉、微星、撼訊、藍寶科技、訊景、盈通(Yeston)等AMD夥伴廠商,在全球各大電子零售商、零售商販售,建議市場售價為199美元。Radeon RX 6500 XT顯示卡也預計從2022年第1季開始配備於各OEM廠商與系統整合廠商的系統。搭載AMD Radeon RX 6400顯示卡的新款系統預計從2022年上半年起陸續問市。 註1: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12月2日執行,受測系統組態:配備AMD Radeon RX 6650M XT、Radeon RX 6650M、以及Radeon RX 6600M參考平台,安裝顯示驅動程式21.40 RC Prime 9版,開啟Smart Access Memory。AMD Radeon RX 6850M與Radeon RX 6800M是在1080p解析度並開啟Max Settings設定,執行以下遊戲:《惡靈古堡:村莊》、《世紀帝國4》、《邊緣禁地3》、《電馭叛客2077》、《要塞英雄》、《Apex Legends》、《巫師3》、《全軍破敵:三國》、《刺客教條:維京紀元》、《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魔獸世界:暗影之境》、《極地戰嚎6》、以及《死亡循環》。實際效能可能有所差異。RM-029 註2:IDC遊戲追蹤季報-遊戲PC,2021年第3季,輕薄(厚度低於21mm)遊戲筆電於2017至2020年的複合年成長率對比所有遊戲筆電於2017至2020年的複合年成長率。 註3: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12月1日執行,受測系統組態:配備Radeon™ RX 6500 XT GPU; Ryzen™ 5 5600X CPU,開啟Smart Access Memory™;16GB的DDR4-3600記憶體;華擎Taichi平台;Win10 Pro x64 19041.508版作業系統,對比近似組態的受測系統,配備Radeon™ RX 570 顯示卡(不支援Smart Access Memory™)以及Nvidia GTX 1650(不支援Resizable BAR),執行以下遊戲:《世紀帝國4》、《喋血復仇》、《決勝時刻:先鋒》、《死亡循環》、《百萬農青大作戰22》、《最後一戰:無限》、《惡靈古堡:村莊》、《Apex Legends》、《絕對武力:全球攻勢》、《要塞英雄》、以及《鬥陣特攻》。RX-737 註4: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12月2日執行,受測系統組態:配備Radeon™ RX 6850M XT; AMD Radeon RX 6800M參考平台,安裝21.40 RC Prime 9版驅動程式,開啟Smart Access Memory。配備AMD Radeon RX 6850M 與Radeon RX 6800M,以1440p解析度開啟Max Settings設定執行以下遊戲:《惡靈古堡:村莊》、《世紀帝國4》、《邊緣禁地3》、《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地平線:期待黎明》、《絕地求生》、《極限競速》、《要塞英雄》、《Apex Legends》、《巫師3》、以及《戰地風雲5》。實際效能可能有所差異。RM-028 註5:根據AMD內部分析,2021年12月,量測聯想Legion 5 (2021年)筆電z軸向高度,該機配備AMD Radeon™ RX 6600M顯示晶片,對比組態相近的筆電,配備AMD Radeon™ RX 6000S系列顯示晶片的機種。實際z軸向高度可能因筆電組態不同而有所差異。RM-027 註6: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12月2日執行,受測系統為一部參考系統,配備AMD Ryzen™ 5 5600X CPU;16GB的DDR4-3600MHz RAM記憶體;Radeon™ RX 6800S公板顯卡功耗100瓦;Win10 Pro x64 19041.508版作業系統,安裝顯示驅動程式21.40 RC Prime 9版。執行以下遊戲: 《戰地風雲5》(Ultra設定)、《邊緣禁地3》(Ultra設定)、《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Ultra設定)、《死亡擱淺》(Very high設定)、《死亡循環》(Ultra設定)、《F1 2021》(Ultra high設定)、《極地戰嚎6》(Ultra設定)、《極限競速4》(Max設定)、《戰爭機器5》(Ultra設定)、《俠盜獵車手5》、《刺客任務3》(Ultra設定)、《迷霧之島》(Epic設定)、《惡靈古堡:村莊》(Max設定)、《時空裂隙開拓者》(Ultra設定)、《古墓奇兵:暗影》(Highest設定)、《巫師3》(Ultra設定)、《德軍總部:血氣方剛》(Mein Leben設定)、《Apex Legends》(Ultra high設定)、《絕對武力:全球攻勢》(Ultra high設定)、《DOTA 2 Reborn》(Ultra設定)、《要塞英雄》(Epic設定)、《鬥陣特攻》(Epic設定)、《絕地求生》(Ultra設定)、《魔獸世界:暗影之境》(10設定)。實際效能可能有所差異。RM-031 註7: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12月9日執行,受測系統為華碩ROG Zephyrus G14 (量產前樣本)配備AMD Radeon RX 6800S;AMD工程樣本處理器;32GB的DDR5-4800Mhz記憶體;Win11作業系統21H2 22000.348版,對比Razer Blade 14,配備Nvidia GeForce RTX 3080;AMD Ryzen 9 5900HX;16GB的DDR4-3200MHz記憶體;Win10 Pro x64作業系統19043.1348版。使用以下遊戲與設定進行測試:《刺客教條:維京紀元》(DX12 @Ultra High)、《刺客教條:奧德塞》(DX11 @Ultra High)、《喋血復仇》(DX12 @Epic)、《戰地風雲5》(DX12 @Ultra)、《邊緣禁地3》(DX12 @Badass)、《死亡擱淺》(DX12 @Very High)、《F1 2020》(DX12 @Ultra High)、《極地戰嚎6》(DX12 @Ultra)、《時空裂隙開拓者》(DX11 @Ultra)、《惡魔古堡:村莊》(DX12 @Max)、《絕對武力:全球攻勢》(DX9 @Ultra)、《DOTA 2 Reborn》(DX11 @Ultra)、《絕地求生》(DX11 Enhanced @Ultra)。實際效能可能有所差異。RM-042 註8:AMD Link需要搭配Radeon™ Software 22.1.2版繪圖驅動軟體。遊戲串流方面,支援手機或平板Android 7.0 以上或iOS 12以上作業系統,並需用到高速網路連線。在電視支援方面,須使用執行tvOS 12.x以上版本作業系統的第4代與第5代Apple TV,或是Android TV 7.0以上版本。4K串流方面,須用到支援4K的串流硬體,並相容基於GCN的AMD Radeon™顯示卡或更新的獨立顯卡。支援Windows® 10/11。Link Game須有網路連線。控制器必須與選用的遊戲和耳機相容,請向廠商洽詢相容性方面的資訊。GD-159 註9: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12月10日執行,比較SmartShift與SmartShift Max的效能。受測遊戲包括:《控制》(High設定);《眾神殞落》(Ultra設定)、《古墓奇兵:暗影》(Medium設定);《異國探險隊》(Ultra設定)、《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Ultra設定)。RM-040 註10:工程預測不保證最終效能。AMD工程人員的效能推測係根據AMD直流電供電指引,受測系統組態:Radeon™ RX 6850M XT行動GPU。推測結果會因最終上市產品的變化而有所改變。RM-041 註11: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7月20日執行,參考筆電配備AMD Ryzen 7 5800HX; Radeon RX 6600M,開啟 Smart Access Memory;32GB的DDR4-3200MHz記憶體;Win10 Pro x64作業系統19042.985版,安裝AMD Driver驅動程式21.10.01.21版。量測"Hybrid Mode"混合模式對比"Discrete Graphics Mode" 獨顯模式,結果顯示在以下遊戲平均高出15%的效能:《刺客教條:維京紀元》、《戰地風雲5》、《邊緣禁地3》、《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電馭叛客2077》、《毀滅戰士:永恒》、《地平線:期待黎明》、《碧血狂殺2》、《要塞英雄》、《特戰英豪》、《魔獸世界:暗影之境》。實際效能可能有所差異。RM-045
-
筆電大軍全面進攻、桌機放眼下半年Zen4架構,AMD公開一系列CPU、顯示卡新品
台灣時間1/4號的晚上11點,AMD盛大的舉辦了CES 2022新品發表會,一口氣涵蓋桌上型、筆電的處理器與顯示卡,除了有大家所預料的產品內容外,還有全新的產品分類,不少繼有的產品系列也有獲得相當幅度的強化,以下就讓小編為大家整理蘇媽所帶來了各項內容吧!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用於DIY主機上的桌上型產品,AMD分別為我們帶來「一款」新的CPU和RX 6500XT顯示卡,沒錯,是一款處理器,不是一整個系列,所以型號上也不是謠傳的Ryzen 6000或是Ryzen 5000XT,而是稱為Ryzen 7 5800X3D! 光從命名就不難看出,這顆Ryzen 5800X3D用上了AMD去年在COMPUTEX 2021大會公布的3D V-CACHE技術,將原本的Ryzen 7 5800X再堆疊一組64MB的3D快取,加上核心本身就具備的32MB的快取,讓整顆處理器L3容量達到驚人的96MB! 也因為核心本體沒有變動的關係,所以製程依舊是7nm的Zen 3架構,處理器的腳位也依然是AM4沒有變換,並能夠相容現有的400、500晶片組主機版,在某些層面也真的稱得上物盡其用了(佛心蘇媽~)。 不過3D堆疊技術多少還是有一些代價,估計是為了控制發熱的關係,處理器的基礎時脈從3.8GHz降為3.4GHz(爆發時脈為持4.5GHz不變),但AMD表示憑藉著超大容量的快取,Ryzen 7 5800X3D在遊戲的效能表現上最高可以比Ryzen 9 5900X還要高上40%,甚至和對手Intel最高階的Core i9-12900K戰成平手!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想問,既然Ryzen 5800X3D這麼強,那怎麼不見Ryzen 9 5900X3D甚至是5950X3D呢?畢竟去年AMD在去年就向我們展示了工程版了,怎麼現在只剩Ryzen 7的版本咧! 關於這一點,AMD並沒有明確的表示,小編推測可能的原因有三個:其一是AMD認為Ryzen 7 5800X3D效能已有足夠的效能和現今最強Core i9-12900K一較高下,也就沒有必要急著端出更高階的產品;其二則是從處理器的基礎時脈下調來看,更高型號版本可能有一些技術難題尚需處理,所以無法如預期的準時上線;最後則是主機板BIOS容量不夠啦!沒有辦法放下全部一整個Ryzen 50003D系列,只好以AMD官方認定銷售量最好的Ryzen 7 5800X來進行改造。 在Ryzen 7 5800X3D之後,AMD也近一步透漏了Zen 4架構的相關消息,一如過去爆料的一樣,Zen 4處理器將「裡裡外外」都進行大改造,處理器將使用全新的AM5處理器插槽,並且放棄脆弱的腳針設計,改為全新的LGA 1718觸點式設計。更重要的是,現有的散熱器「能夠繼續沿用」!不用像隔壁棚那樣需要另外更換扣具。 另外,Zen 4架構也確定會支援PCIe 5.0通道和DDR5記憶體,但實際的產品陣容要到今年的第二季才會與大家見面,推測屆時應該會在COMPUTEX 2022上見到Zen 4處理器家族的廬山真面目。 蘇媽和老黃在顯示卡上的共通態度就是無止境給它切下去,繼RX 6600之後,AMD又再向下推出了RX 6500XT,主打針對入門級1080P的電競所設計,因此顯卡僅配備了4 GB GDDR6記憶體,TDP功耗僅有107W,所以只要連接一組6 Pin PCIe電源線即可。 核心方面,RX 6500XT同樣是基於7nm製程的RDNA 2架構,擁有16個計算單元(Compute Units)、16個光線追蹤加速器、1024個串流處理器、基礎時脈為2,610 MHz、爆發可達2,815 MHz。 官方表示在1080P解析度下,以高畫質設定進行玩遊戲,在多數3A大作中享達到60 FPS以上的順暢度不是問題,像是《死亡循環》可以達到62 FPS、《極地戰嚎6》在配合FSR功能後,也能達到84 FPS。 售價方面,官方定價為199美元,換算台幣約在6,000元上下(理論上…各位懂的),預計將會在1/19日開賣。 AMD這次的筆電陣容相當豐富,包含Ryzen 6000系列處理器、全新產品線的RX6000S繪圖晶片,新的RX 6000M電競顯示晶片,並加推了2022年版本的AMD Advantage筆電認證計畫。 Ryzen 6000系列處理器在製程上升級為了6nm製程,並換上Zen 3+架構,核心最高繼續維持8C/16T配置,但最高的核心時脈將可以達到5GHz,根據官方表示,處理器的效能將可以比上一代再快上30%,並透過全新的動態電源管理機制、核心深層睡眠機制,讓處理器在日常使用能夠比上一代省電15~40%不等。 不過比起上述可以預期的常規升級,Zen 3+最大的進化其實是在內顯的部分,AMD將RDNA 2架構導入其中,讓Ryzen 6000的圖像效能可以爆增2倍,還能順帶支援光線追蹤功能,成為現在唯一能夠支援光追的內顯。 此外,因應製程與架構的改變,Ryzen 6000也同步強化了周邊擴充的支援性,讓筆電支援PCIe 4.0通道、DisplayPort 2.0、USB 4、WiFi 6E、藍牙5.2,以及連桌機處理器都還無福享受的「DDR5、LPDDR5記憶體」! 型號選擇上,AMD維持去年的四大系列,對應45W以上功耗的HX系列、標準45W的H系列、35功耗HS系列以及為輕薄筆電設計的U系列。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次用上Zen3+架構的U系列功耗被設定在15~28W之間,且依照往例,也還是有推出採用Zen 3架構的馬甲款,未來選購輕薄筆電還需要多加留意。 新的RX 6000M一共推出高階的RX 6850M XT,中階的RX 6650M和RX 6650M XT,以及入門的RX 6500M、RX 6300M,其中RX 6850M XT、6650M XT、6650M算是去年的RX 6800M、RX 6600M的小改版,主要就是藉由改進製程,提高核心和記憶體速度,整體效能依型號的不同提升7~20%不等。 比較特別的是RX 6500M、RX 6300M在定位上是與NVIDIA MX家族競爭的,採用6nm製程,功耗則被訂為35W,官方僅有在發表會上表示其效能會是MX 450的兩倍,但沒有表示是否採用RDNA 2,所以無法確定是否支援光追功能。 RX 6000S是AMD新開闢出來的產品線,主要目的是在於取得功耗與效能之間的平衡,主要會應用在厚度在20mm以下、重量不超過2公斤的薄型化電競筆電,其概念近似於NVIDIA的MAX-Q設計。 RX 6000S的首發陣容將會有RX 6800S、RX 6700S與RX 6600S三款,當中最高階的RX 6800S在效能上將可以4K解析度、最高畫質模式下讓主流競技類遊戲達到100以上FPS,RX 6700S則是在高畫質模式下達到相同水準,而RX 6600S也能有80 FPS之譜。 伴隨新的硬體到來,官方也推出新的AMD Advantage 2022認證來為玩家的筆電體驗做出保證,筆電在硬體規格上當然必須是Ryzen處理器配Radeon RX獨立顯卡,螢幕則是近一步規定1080P面板更新率不得低於144Hz、1440P、2160P的版本則不能少於120Hz,同時FreeSync Premium畫面同步功能也是不可以缺席的。 此外,對應Ryzen 6000處理器強化了通道支援性,AMD也要求通過認證的筆電須換上PCIe 4.0的SSD(舊版只要求NVMe SSD),還得配備容量大於16 GB的雙通道DDR5記憶體。 細部功能上,通過AMD Advantage 2022的筆電將會具備全新的「AMD SmartShift Max」調節技術,能夠動態調節處理器和顯示卡之間的電力分配,讓電池的電力能夠更集中在遊戲當下最需要的硬體上。據官方實測,AMD SmartShift Max的遊戲表現可以比未搭配此技術的產品高出2倍,也可以比過去的AMD SmartShift要提升10%左右。 而在日常使用上,AMD SmartShift ECO則是為了爭取更高的續行而設計,系統會在未插電時候,玩家可以改用內顯來執行遊戲,並懂得在接上充電器的時候自動切換為獨立顯卡,讓玩家在外出時能夠獲得更高的續行,也防止過去筆電內顯、獨顯老是誤判啟用時機的問題。 不知道AMD這次端出的牛肉大家覺得香不香呢?桌機的部分雖然沒有大家期待的3D版Ryzen 9 5950X,但光是看到Ryzen 7 5800X3D能夠和Core i9-12900K一較高下,對於眾多還在使用AM4主機板的玩家來說,其實在某些層面上也已經是莫大的安慰了,畢竟誰能想到同一個腳位居然到了第五年還有新品推出呢? 筆電方面則因為剛好進入更新週期的關係,確實能夠感受到AMD繼續在這部分卯足全力,新的Ryzen 6000系列處理器也剛好會與Intel的12代電競筆電處理器強碰,促成王見王的罕見場面,各家廠商也已經開始預告相關的產品,理論上春節過年結束後就會陸續出現,所以各位玩家如果還沒決定年終要如何犒賞自己的,不妨先存起來為新品預備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NVIDIA發布怪獸級顯示卡GeForce RTX 3090 Ti,最親民光追遊戲顯示卡RTX 3050同步亮相
就如先期傳聞一致,NVIDIA在本次CES 2022演講中,正式發布了兩位RTX 30新成員,分別為地表最強遊戲顯示卡RTX 3090 Ti以及最親民的入門級光追遊戲顯示卡RTX 3050。 先來看看RTX 3090 Ti的部分,作為RTX 30系列中的真正老大哥,RTX 3090 Ti 創始版在外型上似乎與RTX 3090創始版沒有差太多,大小雖然看起來似乎有變大一些,但應該還是維持三槽的厚度設計,不過電源使用了全新的16-pin接頭,讓供電瓦數再高出100W來到450W TDP。 需要如此高供電的關鍵就在於RTX 3090 Ti雖維持24GB GDDR6X記憶體容量,但在頻寬上來到了21Gbit/s,可提供40 Shader TeraFLOPS算力、78 RT TeraFLOPS以及320 tensor TeraFLOPS,相較RTX 3090有著約12%上下幅度的成長。 其餘詳細規格官方表示將在本月晚些時間才會透漏,不過據先前的情報來看,沒意外的話RTX 3090 Ti會搭載了完整的GA102晶片,用上84組SM單元,也即代表會擁有10752組CUDA Core,基礎時脈1560 MHz,Boost時麥可達1860 MHz,至於價格目前尚未公布但肯定要價不斐(笑)。 而在中階入門級方面,在筆電平台登場一段時間的RTX 3050終於也推出了桌上型版本,該卡將搭載擁有2560組CUDA Core的GA106-150晶片,搭配128-bit 8GB GDDR6記憶體,具備9 TFLOPS單精度運算,是NVIDIA目前最親民的光追顯示卡;官方定價為249美元,預計將於1/27正式上市。 關於這兩張卡的詳細資訊,未來站上也會第一時間入手來為大家開箱,有興趣的玩家們務必多多關注官網、粉絲團消息。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MSI推出GeForce RTX 3050 系列顯示卡
作為True Gaming 硬體領導品牌,MSI 隆重推出 NVIDIA® GeForce RTX™ 3050 全新系列顯示卡,結合了最新的圖像技術和優異的散熱效能。 GeForce RTX 3050 將 NVIDIA Ampere 架構的性能和效能帶給比以往更多的遊戲玩家,且為第一款50等級桌上型顯示卡,提供超過60幀運行及支援最新光線追踪。RTX 3050 配備了用於光線追踪的第二代 RT 核心和用於 DLSS 和 AI 的第三代 Tensor 核心。光線追踪為遊戲領域的新標竿,RTX 3050 使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使用。 與所有 RTX 30 系列 GPU 一樣,RTX 3050 支援 GeForce 遊戲三大創新技術:NVIDIA DLSS、NVIDIA Reflex 和 NVIDIA Broadcast,可提高效能並提高畫質。連同實時光線追踪,這些技術為 GeForce 遊戲平台的基礎,為世界各地的遊戲和遊戲玩家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功效。 MSI 在 GAMING 系列上為全新的 RTX 3050 配備標誌性的 TWIN FROZR 8 散熱設計。與上一代相比,TORX FAN 4.0 改進了雙風扇設計,其特點是成對的風扇葉片與外環結合的設計,將氣流集中到 TWIN FROZR 8 散熱系統中。散熱器採用先進的空氣動力學和熱力學技術,可有效散熱、降低溫度並保持高性能。廣為人知的侵略性外觀強調了巧妙融入卡片的 Mystic Light RGB 的炫目燈效。使用升級的 MSI Center 軟體即可輕鬆控制和同步 LED 發光組件。 VENTUS 2X 系列也將提供 GeForce RTX 3050 版本,在雙風扇配置中增強了 MSI 廣受好評的 TORX FAN 3.0。 VENTUS以性能為中心的設計保留了可完任何任務的基本要素,無論是為了玩遊戲還是工作。強大的冷卻系統、增強的髮絲紋面背板和堅固的工業美感使 VENTUS 卡適用於任何 PC 架構。 體積小巧卻擁有全尺寸顯示卡的強大功能。 MSI GeForce RTX 3050 AERO ITX 系列在緊湊的散熱器上使用單個高效能散熱風扇,並配備高效導熱管以提升散熱。 AERO ITX 顯卡非常適合小型系統,幾乎可以安裝到任何系統中,同時保證身臨其境的遊戲體驗
-
AMD發表適用於高階輕薄筆電的全新高效能省電行動顯示卡與全新桌上型顯示卡
AMD擴大Radeon RX 6000M系列行動顯示產品陣容,效能較現有產品線平均提升20%註1;全新AMD Radeon RX 6000S系列行動顯示產品為新一代輕薄筆電挹注世界級遊戲效能 AMD Radeon RX 6500 XT桌上型顯示卡建議市場售價199美元起,讓更多玩家可以享受到卓越的1080p遊戲;即將釋出的AMD Software繪圖驅動軟體帶來全新優化升級技術,為數以千計的遊戲提升效能 AMD(NASDAQ: AMD)在2022年線上新品發表會上,發表AMD Radeon顯示產品新陣容與全新優化技術,為更多玩家帶來極致的遊戲體驗。 AMD Radeon RX 6000M系列行動顯示產品線新增AMD Radeon RX 6850M XT、Radeon RX 6650M XT、Radeon RX 6650M、Radeon RX 6500M以及Radeon RX 6300M行動顯示產品,為新一代高階筆電帶來更強大的效能。此外,AMD推出全新AMD Radeon RX 6000S系列行動顯示產品,包括AMD Radeon RX 6800S、Radeon RX 6700S以及Radeon RX 6600S,為遊戲筆電市場中成長最快的輕薄筆電帶來高效能、省電的遊戲體驗註2。 在桌上型PC方面,AMD推出AMD Radeon RX 6500 XT與Radeon RX 6400顯示卡,讓更多玩家能在熱門3A級與電競大作中享受到令人驚豔的1080p遊戲體驗。 所有新款AMD Radeon顯示解決方案都採用突破性的AMD RDNA 2遊戲架構,並提供高頻寬、低延遲的AMD Infinity Cache記憶體技術以及高速GDDR6記憶體。新產品亦支援Microsoft Windows 11作業系統以及Microsoft DirectX® 12 Ultimate、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FSR) 空間放大技術、以及其他先進功能,提供震撼視覺的高更新率遊戲體驗。 此外,AMD推出多項新開發與增強的AMD智慧技術,以及新版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繪圖驅動軟體。新版繪圖驅動軟體預計在2022年第1季釋出,將包含基於驅動軟體的全新優化升級技術AMD Radeon Super Resolution (RSR),為數以千計的遊戲提升效能並帶來高品質的視覺效果。 AMD全球資深副總裁暨繪圖事業群總經理Scott Herkelman表示,愈來愈多開發者正藉由全新與令人振奮的功能,創造出栩栩如生的視覺效果,這需要更高水平的繪圖效能。AMD的目標是盡力讓更多玩家享受到開發者想要呈現的精采遊戲效果。我們非常高興推出新系列的顯示產品與技術,讓所有人無論在桌上型或行動平台上都能享受極致的遊戲體驗。 AMD Radeon RX 6500 XT顯示卡在1080p解析度並開啟高畫質設定模式下,能帶來比對手平均高達35%的遊戲效能提升註3,AMD Radeon RX 6400顯示卡則為OEM系統提供優異的1080p遊戲效能。AMD Radeon RX 6500 XT與Radeon RX 6400顯示卡採用6奈米製程技術,具備卓越的效能和功耗效率,為現有PC玩家以及更多新玩家帶來極致的遊戲體驗與先進的AMD Radeon功能。 新款AMD Radeon行動顯示產品陣容旨在行動平台上提供高效能的遊戲體驗。AMD Radeon RX 6000M系列的最高階產品是全新AMD Radeon RX 6850M XT GPU,為新一代頂尖筆電提供卓越的1440p遊戲效能。Radeon RX 6850M XT為AMD專為極致遊戲筆電所開發的最快GPU,比先前最高階的AMD Radeon RX 6800M行動GPU提供平均高出7%的遊戲效能註4。 AMD Radeon RX 6000S系列行動顯示產品為輕薄機種提供理想的效能與功耗效率組合,可開發出重量低於4.5磅、厚度比現有機種減少達20%的遊戲筆電註4。高階的AMD Radeon RX 6800S GPU功耗為100瓦,將在輕薄機種中帶來極致的1080p遊戲體驗,在開啟最高畫質設定下能以高達100 FPS流暢運行多款熱門遊戲註6,並在1080p解析度下帶來比對手高出10%的平均效能註7。 AMD持續提升軟體套件,提供各項功能以帶來即時反應、低延遲的遊戲體驗與高逼真度的視覺效果。新版繪圖驅動軟體預計在2022年第1季釋出,內建基於驅動軟體的全新空間放大技術AMD Radeon Super Resolution (RSR)。RSR採用和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相同的演算法,使用AMD RDNA架構以及新款顯示產品在全螢幕模式下運行遊戲,能在接近原生解析度下釋放更高水平的效能。 即將釋出AMD Software繪圖驅動軟體的功能特色還包括更新版AMD Link程式註8 (AMD Link 5.0),讓使用者能在任何地方透過手機、平板電腦或Windows PC等平台運行PC遊戲。由Eyeware支援的AMD Privacy View技術是一項全新功能,預計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運用Eyeware尖端的頭部與眼睛追蹤(head- and eye-tracking)技術,提供更嚴密的隱私保護。 AMD Advantage筆電設計旨在提供最佳的頂級遊戲體驗,帶來更高水平的效能與反應速度。這些新機種配備AMD Radeon RX 6000M系列或Radeon RX 6000S系列行動顯示產品、AMD Software繪圖驅動軟體、以及AMD Ryzen™ 5000系列或Ryzen 6000系列行動處理器,結合AMD 智慧技術以及其他先進系統設計特色。AMD Advantage將在2022年持續擴大,新款AMD Ryzen處理器與AMD Radeon顯示產品將搭載於超過20款全新筆電機種。此外,AMD智慧技術加入多項增強與擴充方案,提升AMD Advantage筆電的效能以及延長電池續航力,其中包括: • AMD 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 (SAM)-目前已支援採用PCIe® 4.0介面的全新AMD Ryzen 6000系列行動處理器,SAM技術透過讓AMD Ryzen處理器存取系統中整個高速GDDR6繪圖記憶體,從而提升遊戲效能。 • AMD SmartShift MAX技術-先前名為AMD SmartShift技術,增強後的新版本針對更廣泛的遊戲進行了優化。透過在AMD Ryzen行動處理器與AMD Radeon顯示卡之間動態轉換筆電的功耗,SmartShift MAX技術搭配AMD Radeon RX 6850M XT GPU與AMD Ryzen 6900H CPU時,在特定遊戲中能發揮比AMD Radeon RX 6850M XT GPU與AMD Ryzen 5900H CPU系統平均提升2倍的遊戲效能註9。 • AMD SmartShift Eco技術-預計在今年稍後推出,透過自動切換Radeon獨顯與Ryzen內顯,讓搭載AMD Radeon RX 6850M XT GPU與AMD Ryzen 6900H系列CPU的系統,在通電狀況下,預計能提供高達2倍的遊戲續航時間註10。 • AMD Smart Access Graphics技術-讓AMD Radeon GPU直接控制螢幕,與透過AMD Ryzen APU把資訊傳送到螢幕相比,在特定遊戲中能提供平均15%的遊戲效能提升註11。 Alienware m17 R5為一款最高搭載AMD Ryzen 6980HX APU與AMD Radeon RX 6850M XT GPU的AMD Advantage筆電,預計將於2022年第2季問市。各大OEM廠商搭載全新AMD Radeon RX 6000M系列行動顯示產品的筆電預計在2022年第1季陸續問市。配備AMD Radeon RX 6000S系列行動顯示產品的筆電預計在2022年第1季陸續問市,包括ROG Zephyrus G14,這是第一款最高搭載AMD Ryzen 9 6900HS APU與AMD Radeon RX 6800S GPU的14吋AMD Advantage筆電。 AMD Radeon RX 6500 XT顯示卡預計自2022年1月19日起,透過華擎、華碩、映泰(BIOSTAR)、技嘉、微星、撼訊、藍寶科技、訊景、盈通(Yeston)等AMD夥伴廠商,在全球各大電子零售商、零售商販售,建議市場售價為199美元。Radeon RX 6500 XT顯示卡也預計從2022年第1季開始配備於各OEM廠商與系統整合廠商的系統。搭載AMD Radeon RX 6400顯示卡的新款系統預計從2022年上半年起陸續問市。 註1: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12月2日執行,受測系統組態:配備AMD Radeon RX 6650M XT、Radeon RX 6650M、以及Radeon RX 6600M參考平台,安裝顯示驅動程式21.40 RC Prime 9版,開啟Smart Access Memory。AMD Radeon RX 6850M與Radeon RX 6800M是在1080p解析度並開啟Max Settings設定,執行以下遊戲:《惡靈古堡:村莊》、《世紀帝國4》、《邊緣禁地3》、《電馭叛客2077》、《要塞英雄》、《Apex Legends》、《巫師3》、《全軍破敵:三國》、《刺客教條:維京紀元》、《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魔獸世界:暗影之境》、《極地戰嚎6》、以及《死亡循環》。實際效能可能有所差異。RM-029 註2:IDC遊戲追蹤季報-遊戲PC,2021年第3季,輕薄(厚度低於21mm)遊戲筆電於2017至2020年的複合年成長率對比所有遊戲筆電於2017至2020年的複合年成長率。 註3: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12月1日執行,受測系統組態:配備Radeon RX 6500 XT GPU; Ryzen 5 5600X CPU,開啟Smart Access Memory;16GB的DDR4-3600記憶體;華擎Taichi平台;Win10 Pro x64 19041.508版作業系統,對比近似組態的受測系統,配備Radeon RX 570 顯示卡(不支援Smart Access Memory)以及Nvidia GTX 1650(不支援Resizable BAR),執行以下遊戲:《世紀帝國4》、《喋血復仇》、《決勝時刻:先鋒》、《死亡循環》、《百萬農青大作戰22》、《最後一戰:無限》、《惡靈古堡:村莊》、《Apex Legends》、《絕對武力:全球攻勢》、《要塞英雄》、以及《鬥陣特攻》。RX-737 註4: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12月2日執行,受測系統組態:配備Radeon RX 6850M XT; AMD Radeon RX 6800M參考平台,安裝21.40 RC Prime 9版驅動程式,開啟Smart Access Memory。配備AMD Radeon RX 6850M 與Radeon RX 6800M,以1440p解析度開啟Max Settings設定執行以下遊戲:《惡靈古堡:村莊》、《世紀帝國4》、《邊緣禁地3》、《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地平線:期待黎明》、《絕地求生》、《極限競速》、《要塞英雄》、《Apex Legends》、《巫師3》、以及《戰地風雲5》。實際效能可能有所差異。RM-028 註5:根據AMD內部分析,2021年12月,量測聯想Legion 5 (2021年)筆電z軸向高度,該機配備AMD Radeon RX 6600M顯示晶片,對比組態相近的筆電,配備AMD Radeon RX 6000S系列顯示晶片的機種。實際z軸向高度可能因筆電組態不同而有所差異。RM-027 註6: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12月2日執行,受測系統為一部參考系統,配備AMD Ryzen 5 5600X CPU;16GB的DDR4-3600MHz RAM記憶體;Radeon RX 6800S公板顯卡功耗100瓦;Win10 Pro x64 19041.508版作業系統,安裝顯示驅動程式21.40 RC Prime 9版。執行以下遊戲: 《戰地風雲5》(Ultra設定)、《邊緣禁地3》(Ultra設定)、《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Ultra設定)、《死亡擱淺》(Very high設定)、《死亡循環》(Ultra設定)、《F1 2021》(Ultra high設定)、《極地戰嚎6》(Ultra設定)、《極限競速4》(Max設定)、《戰爭機器5》(Ultra設定)、《俠盜獵車手5》、《刺客任務3》(Ultra設定)、《迷霧之島》(Epic設定)、《惡靈古堡:村莊》(Max設定)、《時空裂隙開拓者》(Ultra設定)、《古墓奇兵:暗影》(Highest設定)、《巫師3》(Ultra設定)、《德軍總部:血氣方剛》(Mein Leben設定)、《Apex Legends》(Ultra high設定)、《絕對武力:全球攻勢》(Ultra high設定)、《DOTA 2 Reborn》(Ultra設定)、《要塞英雄》(Epic設定)、《鬥陣特攻》(Epic設定)、《絕地求生》(Ultra設定)、《魔獸世界:暗影之境》(10設定)。實際效能可能有所差異。RM-031 註7: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12月9日執行,受測系統為華碩ROG Zephyrus G14 (量產前樣本)配備AMD Radeon RX 6800S;AMD工程樣本處理器;32GB的DDR5-4800Mhz記憶體;Win11作業系統21H2 22000.348版,對比Razer Blade 14,配備Nvidia GeForce RTX 3080;AMD Ryzen 9 5900HX;16GB的DDR4-3200MHz記憶體;Win10 Pro x64作業系統19043.1348版。使用以下遊戲與設定進行測試:《刺客教條:維京紀元》(DX12 @Ultra High)、《刺客教條:奧德塞》(DX11 @Ultra High)、《喋血復仇》(DX12 @Epic)、《戰地風雲5》(DX12 @Ultra)、《邊緣禁地3》(DX12 @Badass)、《死亡擱淺》(DX12 @Very High)、《F1 2020》(DX12 @Ultra High)、《極地戰嚎6》(DX12 @Ultra)、《時空裂隙開拓者》(DX11 @Ultra)、《惡魔古堡:村莊》(DX12 @Max)、《絕對武力:全球攻勢》(DX9 @Ultra)、《DOTA 2 Reborn》(DX11 @Ultra)、《絕地求生》(DX11 Enhanced @Ultra)。實際效能可能有所差異。RM-042 註8:AMD Link需要搭配Radeon Software 22.1.2版繪圖驅動軟體。遊戲串流方面,支援手機或平板Android 7.0 以上或iOS 12以上作業系統,並需用到高速網路連線。在電視支援方面,須使用執行tvOS 12.x以上版本作業系統的第4代與第5代Apple TV,或是Android TV 7.0以上版本。4K串流方面,須用到支援4K的串流硬體,並相容基於GCN的AMD Radeon顯示卡或更新的獨立顯卡。支援Windows® 10/11。Link Game須有網路連線。控制器必須與選用的遊戲和耳機相容,請向廠商洽詢相容性方面的資訊。GD-159 註9: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12月10日執行,比較SmartShift與SmartShift Max的效能。受測遊戲包括:《控制》(High設定);《眾神殞落》(Ultra設定)、《古墓奇兵:暗影》(Medium設定);《異國探險隊》(Ultra設定)、《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Ultra設定)。RM-040 註10:工程預測不保證最終效能。AMD工程人員的效能推測係根據AMD直流電供電指引,受測系統組態:Radeon RX 6850M XT行動GPU。推測結果會因最終上市產品的變化而有所改變。RM-041 註11: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7月20日執行,參考筆電配備AMD Ryzen 7 5800HX; Radeon RX 6600M,開啟 Smart Access Memory;32GB的DDR4-3200MHz記憶體;Win10 Pro x64作業系統19042.985版,安裝AMD Driver驅動程式21.10.01.21版。量測"Hybrid Mode"混合模式對比"Discrete Graphics Mode" 獨顯模式,結果顯示在以下遊戲平均高出15%的效能:《刺客教條:維京紀元》、《戰地風雲5》、《邊緣禁地3》、《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電馭叛客2077》、《毀滅戰士:永恒》、《地平線:期待黎明》、《碧血狂殺2》、《要塞英雄》、《特戰英豪》、《魔獸世界:暗影之境》。實際效能可能有所差異。RM-045
-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50系列顯示卡及 新一代ZBOX MAGNUS迷你電腦隆重登場
國際電競品牌ZOTAC Technology今天公布兩款全新產品,迎接2022美國消費電子展 (CES) 的盛大開幕!矚目登場的有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50系列顯示卡以及首次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3080 GPU的新一代ZBOX MAGNUS EN系列迷你電腦。 作為GeForce RTX 30系列陣容的最新成員,3050顯示卡同樣基於先進的NVIDIA Ampere架構打造。新型號包括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50 Twin Edge OC和3050 Twin Edge,皆配備經過改良的ZOTAC GAMING IceStorm 2.0冷卻系統,展現強大的散熱功能。 GeForce RTX 3050搭載第二代RT光線追蹤核心和第三代Tensor人工智慧及DLSS處理核心,讓更多玩家享受NVIDIA Ampere架構所帶來的先進技術和遊戲效能。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50系列顯示卡採用雙槽尺寸設計,長度僅得8.8英寸(224.1毫米),造型輕巧。覆蓋範圍廣濶的鋁製散熱鰭片由銅導熱管貫通,加上90毫米寬的11葉片雙風扇,從而實現高效散熱。另備金屬背板增加整體堅固度,Active Fan Control智能風扇及FREEZE自動停轉功能亦減少不必要的運轉噪音和風扇磨損,提供更佳的使用體驗。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50顯示卡以30系列中最低的功耗支援NVIDIA Ampere架構的嶄新功能,保證能夠流暢運行大多數的新遊戲。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50系列將於2022年1月27日起正式發售。 最新的MAGNUS EN系列採用容量僅得2.65公升的小巧機箱,內裡搭載桌面電腦級別的新世代效能。 MAGNUS EN173080C搭配Intel® Core™ i7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3080筆記型電腦GPU和先進連接功能,實現高速多工處理、靈敏的內容創作、以及流暢的電坃娛樂。此外,系統支援創新技術如即時光線追蹤和DLSS加速人工智慧功能,為遊戲與創意應用程式提供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 MAGNUS EN系列亦支援全新推出的NVIDIA Omniverse™,讓3D及數位內容創作者能夠即時整合各種設計工具,並在共享的虛擬平台中與其他人實時協作進行合成或模擬場景,打造無邊界的開放空間。 MAGNUS具備HDMI和DisplayPort連接埠,可以同時輸出高達4個顯示器,進一步提高用家的生產效率並增強視覺效果。此外,透過Thunderbolt 4連接相容的外置儲存設備可實現快速傳輸,帶來更流暢的創意工作流程及遊戲體驗。 MAGNUS EN173080C方便用家自訂或升級硬件,用家不需使用任何工具,就可輕鬆安裝或更換SO-DIMM記憶體、M.2 SSD固態硬碟、Intel® Optane™ 記憶體和2.5吋的HDD / SSD硬碟,即時升級你的ZBOX迷你電腦。 兩款型號可供選購。分別為適合DIY電腦用家的Barebone準系統版本,以及預載16GB DDR4記憶體、512GB M.2 SSD固態硬碟、1TB儲存硬盤和Windows 11 Home作業系統的Windows版本。
-
華擎科技發佈AMD Radeon RX 6500 XT系列顯示卡,提供強大1080p遊戲效能
全球主機板、顯示卡與迷你電腦領導廠商華擎科技(ASRock Inc.) 今天宣布推出基於AMD Radeon RX 6500 XT GPU的全新Phantom Gaming和Challenger系列顯示卡。透過採用6nm製造工藝和突破性的AMD RDNA 2遊戲架構,新的華擎顯示卡旨在為更多遊戲玩家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3A和電競等級1080p遊戲體驗。它們提供高頻寬、低延遲的AMD Infinity Cache和高速4GB GDDR6顯示記憶體。同時也支援Microsoft Windows 11和Microsoft DirectX 12 Ultimate、AMD 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遊戲畫面提升技術和其他提供視覺震撼、高螢幕更新頻率遊戲體驗的先進功能。 高階的華擎AMD Radeon RX 6500 XT Phantom Gaming D 4GB OC顯示卡採用雙風扇設計以提供出色的散熱性能,同時搭配獨特的條紋軸流風扇能夠最大限度地加大進風流量。時尚的金屬背板加強了顯示卡的結構,防止PCB彎曲。有了這些實用功能,搭配炫酷的黑紅外觀和極致的出廠預設超頻設定,讓華擎AMD Radeon RX 6500 XT Phantom Gaming D 4GB OC顯示卡成為遊戲玩家的絕佳夥伴。 高階的華擎AMD Radeon RX 6500 XT Phantom Gaming D 4GB OC顯示卡採用雙風扇設計以提供出色的散熱性能,同時搭配獨特的條紋軸流風扇能夠最大限度地加大進風流量。時尚的金屬背板加強了顯示卡的結構,防止PCB彎曲。有了這些實用功能,搭配炫酷的黑紅外觀和極致的出廠預設超頻設定,讓華擎AMD Radeon RX 6500 XT Phantom Gaming D 4GB OC顯示卡成為遊戲玩家的絕佳夥伴。 *產品規格若有後續變更,將不會另行通知。
-
NVIDIA 持續壯大生態圈,推出新款 GeForce 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電腦、加入更多 GeForce NOW 合作夥伴,並推出專供創作者使用的 Omniverse
NVIDIA 今天宣布推出超過 160 款採用 GeForce 技術的電競與 Studio 筆記型電腦設計,以及採用 GeForce RTX GPU 及技術的全新桌上型和筆記型電腦,為遊戲玩家與創作者使用的終極平台帶來次世代的發展方向。 NVIDIA 亦宣布嶄新的 RTX 加速內容,以及 GeForce NOW 雲端遊戲與 NVIDIA Studio 商業生態系的擴大,包括專為創作者推出的 NVIDIA Omniverse。 NVIDIA 消費級產品部門資深副總裁 Jeff Fisher 表示:「GeForce RTX 正在改革遊戲產業並開拓廣闊的數位世界。今天宣布的最新消息將進一步確立 GeForce 作為遊戲玩家與創作者終極平台的地位,而 GeForce NOW 將持續擴大,成為我們觸及數十億名遊戲玩家的平台。」 全球各大製造商將於市場上推出超過 160 款採用革命性 NVIDIA Ampere 架構的電競和 Studio 筆電,搭載採用第二代 RT 核心的光線追蹤以及採用第三代 Tensor 核心的 DLSS 與人工智慧 (AI),打造史上最輕薄且強大的筆電。 基於最新一代 CPU 的筆電提供多種外形規格,如雙螢幕、支架、可變身以及 14 吋螢幕,其中許多皆搭載 G-SYNC 和 1440p 顯示器。 NVIDIA 首次將旗艦級的 80 Ti GPU 用於筆電上,推出 GeForce RTX 3080 Ti 筆電 GPU。RTX 3080 Ti 搭載有史以來筆電上最快的 16GB GDDR6 記憶體,其效能表現較桌上型電腦 NVIDIA TITAN RTX 更亮眼。搭載 RTX 3080 Ti 的筆電售價自 2,499 美元起。 全新的 GeForce RTX 3070 Ti 筆電較 RTX 2070 SUPER 筆電快高達 70%,且在 1440p 解析度下可以達到 100FPS 的表現。搭載 RTX 3070 Ti 的筆電售價自 1,499 美元起。 搭載 3070 Ti 與 3080 Ti GPU 的筆電將於 2 月 1 日上市。 NVIDIA 亦推出第四代 Max-Q 技術,該技術自四年前推出以來已徹底改變筆電的效能。這些功能包括 CPU 最佳化程式 (CPU Optimizer)、快速核心擴充技術 (Rapid Core Scaling) 與 Battery Boost 2.0,進一步提升筆電效率、效能與電池壽命。 NVIDIA 正進一步擴大 Studio 平台的軟硬體與專屬應用程式,藉此幫助創作者更快地將概念與想法化為作品,加速創作流程。 其中包括 NVIDIA Canvas 的重大更新,這款繪畫應用程式讓使用者只需簡單畫下幾筆,便能透過 AI 產生風景影像。該程式以 NVIDIA 的 GauGAN2 研究成果為基礎,其生成的影像解析度較過去提升四倍,同時加入花朵和灌木叢等五種元素。新版 Canvas 應用程式現已提供免費下載。 Studio 平台包括多款 NVIDIA Studio 筆電,如華碩 (ASUS)、微星 (MSI) 與 Razer 採用全新 GeForce RTX 3080 Ti 和 3070 Ti 筆電 GPU 進行設計。借助最新的 RTX GPU,這些筆電的平均 3D 渲染速度較最新的 MacBook Pro 16 快上七倍(1)。其支援超過 200 個創意應用程式,以及 RTX 加速的光線追蹤、AI 與 NVIDIA 的高效能影像處理器,成為適用於任何創作者工作流程的完美工具。 NVIDIA Omniverse 現在開放免費提供給數百萬名使用 GeForce RTX 和 NVIDIA RTX GPU 的個人創作者,將進一步擴大 NVIDIA Studio 的商業生態系。NVIDIA 的即時 3D 設計協作和虛擬世界模擬平台讓藝術家、設計師與創作者能透過其搭載 RTX 的筆電或工作站,在領先的設計應用程式中進行協作。 Omniverse 平台上的全新功能 Omniverse Nucleus Cloud 讓使用者只需透過簡單的「一鍵協作 (one-click-to-collaborate)」,便能分享大型 Omniverse 3D 場景。藝術家們無論身處於房間兩端或橫跨世界兩端,皆可在無需傳輸大量資料集的狀況下進行即時協作。 NVIDIA 亦為 Omniverse Machinima 推出全新的平台開發,讓使用者可以透過該款 Omniverse 應用程式進行即時協作,並在虛擬世界的環境中為角色製作動畫及操控角色,同時該平台加入免費的遊戲角色、物件與環境。此外,Omniverse Audio2Face 可直接使用音訊來源快速且輕鬆地產生豐富生動的臉部動畫,其進行更新後將支援 blendshape 並且能直接匯出至 Epic 的 MetaHuman。 NVIDIA 推出 GeForce RTX 3050,進一步擴大基於 NVIDIA Ampere 架構的 GPU 系列規模。 身為首款 50 級的桌上型電腦 GPU,RTX 3050 能以超過 60FPS 的設定值呈現最新的光線追蹤遊戲,讓更多遊戲玩家得以享受該架構所具備的優異效能和效率。RTX 3050 更讓光線追蹤技術,這項遊戲領域的新標準,得以接觸更廣泛的玩家。 目前仍有 75% 的玩家使用 GTX GPU 來玩遊戲,不過加入了第二代 RT 核心及採用第三代 Tensor 核心的 DLSS 與 AI 的 RTX 3050,將成為吸引人欲升級至 RTX 的誘因。 NVIDIA 的全球合作夥伴將於 1 月 27 日開始發售搭載 8GB GDDR6 記憶體的 RTX 3050,售價僅自 249 美元起。 NVIDIA 宣布將有十款支援 RTX 的新遊戲與玩家們見面,這些遊戲採用 GPU 加速的光線追蹤、NVIDIA DLSS 和 NVIDIA Reflex 遊戲技術,將畫面逼真程度提升到嶄新的水準。新款遊戲包括《浩劫前夕 (The Day Before)》、《逃離塔科夫 (Escape from Tarkov)》,以及備受期待的 Ubisoft 遊戲《虹彩六號:撤離禁區 (Rainbow Six Extraction)》。 NVIDIA 亦宣布旗下的低延遲遊戲平台 NVIDIA Reflex 新增七款遊戲整合,將提升玩家與遊戲間的連結。 新款 Reflex 遊戲包括全球首屈一指的線上賽車模擬遊戲《iRacing》、Ubisoft 的《虹彩六號:撤離禁區》,以及 Sony 屢獲殊榮的戰鬥類動作冒險遊戲《戰神 (God of War)》。 隨著全球電競產業蓬勃發展,市場對電競顯示器的需求每年皆呈現翻倍成長。電競領域十多年來持續使用 1080p 解析度的顯示器,因較低的解析度可達到更高的畫面速率和畫面更新率。而如今最先進的 GeForce RTX GPU 早已能夠以 1440p 解析度和超過 360FPS 的效能來渲染電競遊戲,代表著產業將迎來一場變革。 NVIDIA Research 團隊發現在瞄準細小目標時,使用 1440p 解析度的 27 吋顯示器較傳統 1080p 解析度的 24 吋顯示器,最多可提高 3% 的瞄準能力。對於電競遊戲而言,3% 的差距往往是勝敗的關鍵。 NVIDIA 宣布 1440p 電競類別的四款全新顯示器。華碩 ROG Swift 360Hz PG27AQN 具備 360Hz 的更新率。AOC AG274QGM - AGON PRO Mini LED、MSI MEG 271Q Mini LED 與 ViewSonic XG272G-2K Mini LED 皆採用 mini-LED 技術,更新率為 300Hz。所有產品均搭載 NVIDIA Esports Vibrance、Dual-Format 和 Reflex Analyzer 功能。 每個月有超過 2,000 萬名 GeForce 玩家使用 Reflex 的硬體裝置在一決高下。隨著 Reflex 平台日漸受到歡迎,Reflex 硬體商業生態系亦持續壯大。NVIDIA 宣布推出六款全新 Reflex 顯示器及六款全新 Reflex 滑鼠。 現有 16 家合作夥伴推出超過 50 款 Reflex 滑鼠和顯示器,這些裝置均採用 Reflex Latency Analyzer,玩家只需點擊滑鼠便能輕鬆測量系統的延遲情況。 更多遊戲、更多硬體裝置,以及品質更完善的網路將出現在 GeForce NOW 商業生態系中。NVIDIA 今天宣布擴大與 Electronic Arts 的合作,將《戰地風雲 4 (Battlefield 4)》與《戰地風雲 5 (Battlefield V)》引入 GeForce NOW 平台,並自今天起提供串流服務。 NVIDIA 亦宣布與三星 (Samsung) 攜手合作,自今年第二季開始在三星的 Smart TV 系列產品中加入 GeForce NOW。這是繼上個月為 LG 2021 WebOS Smart TV 發布 GeForce NOW 應用程式測試版後的另一合作。
-
EVGA RTX 3090 Ti KINGPIN外洩,雙12-pin供電設計,最高可提供1,275W
隨著NVIDIA大公子RTX 3090 Ti可能的發售日期—1月27日越來越近,其面貌也越來越完整,但詳細內容還是得等到發售日才能知曉,目前關於規格方面的事,除了係以GA102無傷版核心作為基底,還具備10,752個CUDA核心,配備24GB GDDR6X。 不曉得各位還記不記得,站上前篇關於RTX 3090 Ti的報導中有提到,RTX 3090 Ti可能將成為哥吉拉級別的吃電怪獸,而如今根據QuasarZone論壇中的消息傳出,我大哥EVGA的RTX 3090 Ti已進入開發尾聲。 而以這個外洩消息來看,EVGA GeForce RTX 3090 Ti KINGPIN的PCB電路板將會有全新設計,這意味著在供電方面的電路設計也有些微改變,從3個8-pin變成雙12-pin設計,這代表了什麼? 雙12-pin供電設計首次出現在RTX 30系列,理論上是能提供高達600W的功率,根據外媒推論的話,單12-pin具備600W,那麼這張EVGA GeForce RTX 3090 Ti KINGPIN採用雙12-pin設計,不就有可能支援1,200W的供電?配合PCIe插槽的話,最高將達到1,275W。 但我們回頭來看看RTX 3090,其功耗為350W,即使大公子在披上了Ti型戰袍,要弄到1,275W是在開玩笑嗎?所以1,275W不是基礎功耗,更多的是在GA102無傷版核心的基礎之下,配合雙12-pin可提供1,275W的理論值,我們可以擁有更大的超頻幅度、在時脈上有更多的花樣。 依據小編推測,假設RTX 3090採用的是一刀版的GA102,基本功耗為350W,那麼採用無傷版GA102,其TDP比較大的可能是為450W,配合雙12-pin來提供更多的超頻時脈調整才對,只是目前關於基礎時脈與超頻時脈,我們還未取得任何相關消息。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痛定思痛,NVIDIA捧重金搶台積電5奈米產能!讓RTX 40系列不缺貨?
在歷經了將近兩年的晶片短缺、以及虛擬貨幣所導致的挖礦大量需求,對PC端首當其衝的「顯卡缺貨」,讓玩家們苦不堪言,而NVIDIA似乎也有所警覺,除了出產了砍過算力的LHR版RTX 30系列,還打算重新再發RTX 2060 12GB,不過依然遠水救不了近火。 如今根據外媒報導,NVIDIA正在大舉收購台積電5奈米製程的產能,而在此前站上也為各位報導過下一代RTX 40系列將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的新聞,因此兩相映證之下,我們可以合理預測NVIDIA買下5奈米龐大產能的目的,將會用於RTX 40系列,這一系列基於Ada Lovelace架構的GPU,或許將成為2020年NVIDIA擺脫缺貨罵名的重要布局之一,預計將在2022年第四季發布,但不知道這算不算是痛定思痛的結果? 報導中指出,目前台積電的優先客戶,眾所周知的是蘋果、AMD、聯發科等大頭們,因此想要獲得穩定產能,這些大頭們不需預付太多保證金,但NVIDIA就不是這麼回事了,目前不是優先客戶的NVIDIA,那預付款可不是一大筆這三個字可以形容的。 NVIDIA已經在2021年第三季時,向台積電預付了大約16.4億美元,並將在2022年第一季支付17.9億美元,整波5奈米產能的長期訂單加總起來高達69億美元,比去年花的錢還要多上數倍,不過這筆69億美金的鉅額,三星那邊也分到了一些,只是不確定台積電與三星的比例,但依據那則靠攏台積電的新聞來看,顯然是付給台積電比較多。 目前關於Ada Lovelace架構的規格資訊,其AD102核心將具備18,432個CUDA核心,將比Ampere的GA102高出約71%以上,核心頻率將高達2.2GHz,並提供81 TFLOP的計算能力,記憶體方面一樣使用GDDR6X,不過容量未知,看來新一代哥吉拉級吃電怪獸即將問世,而RTX 40系列也將對應AMD的RX 7000系列。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龍爪現形、踩滅廢熱,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電競戰神刀法凌厲、讓性能刀刀暴擊,ROG STRIX RTX 3070 Ti O8G GAMING上機實測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