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Western Digital第七代2.5吋行動硬碟邁向3TB 暨資料備份與磁碟技術分享會
WD於近日發表了全新設計之第7代My Passport系列2.5吋可攜式硬碟-My Passport Ultra及My Passport for Mac,採用USB 3.0介面,提供1TB、2TB、3TB等儲存容量與四種色彩:經典黑、耀眼白、狂野莓、尊貴藍,象徵可攜式硬碟高容量儲存的時代來臨。 由於可攜式硬碟具有方便攜帶的特性,資料儲存方便,但也有安全上面的隱憂與遺失的風險,因此WD這次新發表的第7代My Passport系列的可攜式硬碟中,就內建了256位元AES的硬體加密功能,能夠在資料存取時,直接在硬碟裡完成加解密的動作,不影響CPU運作速度,兼顧安全性與效能性。 (更新)目前My Passport 1TB、2TB的機種,市面上都已經買得到!至於3TB的機種,廠商表示將於7月上市!因此,想買3TB的讀者,請稍微再等一下下喔! 此外,My Passport Ultra還內建WD Backup備份軟體,是一套方便使用的資料備份軟體,讓消費者可以輕鬆透過該軟體,來做好資料的定時備份,以保障電腦資料的安全。 另外,由於資料無價,因此「資料備份、資料備份、資料備份」(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是每個人在面臨資訊洪流的來臨之下,必須經常注意的工作,這是因為現在的硬碟「已是消耗品」,不再像10幾~20幾年前那樣的堅固耐用了,所以備份已經是必備的工作。 此外,由於當今硬碟的容量加大、效能提升很多,其內部結構非常複雜,且由於不同的使用情境,對於硬碟的存取需求也不一樣,因此,WD也藉由今日舉辦的“WD暢遊雲端分享會”,來說明當今硬碟容量的需求、硬碟不同市場的應用,並邀請到資料儲存達人,來分享高容量硬碟的資料儲存與備份經驗。 以下就來看看WD的硬碟分類,該如何選擇對的硬碟,以及WD硬碟的特有技術,是如何保護硬碟壽命,提升安全性吧! (01)
-
T.C.STAR NUCLEAR S600速寫開箱,電競級電源供應器正式登場!
T.C.STAR推出的NUCLEAR S600電源供應器,是一款平價的電競級PSU,通過80 PLUS銅級的認證,最大輸出功率為600W。可支援各國電壓,110V~240V隨插即用,不需切換。且內部含有過負載保護線路,可保護因突破電流所造成的瞬間傷害。而短路保護線路,可抑制各設備在連接時,因不慎所造成短路,而導致主機損壞。內部還有加大電容量,可維持供電的穩定度,以延長產品使用壽命。 產品本身採用天空藍的主題配色,採用非模組化的接頭設計,提供兩組6pin+2的PCI-E接頭,因此可支援高階顯示卡,讓最新3D遊戲玩起來也不會卡卡。此外,S600其搭配的12cm智慧型溫控風扇,會依照實際運轉溫度來控制風扇轉速,以有效發揮散熱效用,就算深夜也不會被PSU的風扇吵到。 實測時,以技嘉GA-Z97X Gaming 3主機板、Intel Core i7-4790K 4GHz CPU、Avexir Z87 DDR3-3100 @1600MHz 16GB記憶體,以及GeForce GTX Titan X 4GB顯示卡與OCZ Vector 150 SSD等電腦配備,來測試3DMark的Final Strike 4K解析度之下的供電狀況。發現當電源監測器的尖峰值顯示到達400W左右時,此PSU仍游刃有餘,風扇運轉保持安靜無聲,且電腦非常穩定地運作。 產品型號:S600 電競級電源供應器 輸入電壓:AC115V/230V 最大輸出瓦數:600W ATX 12V:2.3版 接頭配置:主電源20+4pin x1 ; 大4pin x 4 ; 小4pin x 1 ; SATA x 6 PCI-E接頭:6pin+2 x2 CPU接頭:8pin(4+4) x1 風扇數量:12cm 靜音風扇x1 風扇隔層網:電鍍黑 外殼材質:烤磨砂黑 保固:3年保固,1年換新 由於PSU體積並不大,因此只要一般的ATX機殼即可安裝,產品本身具備三年保固,適合以預算為考量、只插一張顯示卡為主的中度遊戲玩家來選購。 廠商名稱:T.C.STAR - 雙全電子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698-1965 廠商網站: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WWDC 2015蘋果開發者大會懶人包
蘋果一年一度的WWDC,是每年新軟體公開發佈的盛會,今年的重點是OS X EI Capitian、iOS9、watchOS與Apple Music等4大項目。 小Y為了在第一手時間將這個消息與各位分享,特別為大家整理了這次WWDC的各項重點懶人包。 新版的MAC OS X 10.11代號為El Capitan ◎比起上一代效能強化了1.4到2倍 ◎支援Metal API,繪圖效能更快 ◎有新的地圖App ◎Transit App是一款交通規劃程式 ◎Siri功能強化,幾乎什麼都能搜尋 ※正式版9月開放下載 ◎Siri的功能大躍進,比起上一代增加了40%的正確率,速度也增加了40%,當你插上耳機音樂就會自動撥放,也可以自動搜尋你的E-Mail ◎新版的線上報閱覽App “NEWS”, ◎iPad上有QuickType虛擬鍵盤 ◎多工執行, 子母畫面功能 ◎加入IoT的技術, 可用手機來控制LED燈 ◎其使用的Swift 2語言也將開源,針對開發者是一大福音 ◎比起iOS 8需要4.6GB的空間,iOS 9只需要1.8GB,大幅節省空間 ※正式版9月開放下載 ◎支援Apple Pay,Apple Pay是一個行動支付系統,可以增加2倍的成交率,目前有2500家銀行採用 ◎支援Siri ◎支援語音回信 ※正式版9月開放下載 ◎一支App整合所有離線音樂(mp3) & 線上音樂(radio) & 串流音樂 (podcast) ◎有粉絲團可與歌手聯繫 ◎可用Siri找歌 ◎訂閱此服務為每月9.99美元, 前三個月免費 ; 家庭版(6人份)為14.99美元 ※將於6/30正式上線
-
「岱陽 Sunnywill SW-8013 GT 硬碟加速卡」實測開箱,機械硬碟存取加快神兵利器!
SSD的速度雖然快,但容量還是比不上傳統硬碟機,如果想要兼具高速與大容量的優點,Sunnywill SW-8013 GT硬碟加速卡就能幫你達成。 岱陽科技(Sunnywill)所送測的這款硬碟加速卡是一款相當特別的產品,採用PCIe 2.0 x1介面,卡上有SATA與mSATA(位於介面卡背面)插槽,除了可以將SATA或mSATA介面SSD轉接成PCIe使用外,最主要的功能是將SSD當作快取,用來加速傳統硬碟機存取檔案的速度,等於是讓SSD+HDDD合體變成Hybrid混合式硬碟。 成功將SSD安裝在SW-8013 GT硬碟加速卡上,並且也安裝到電腦後,硬碟快取功能並不會自動啟動。要啟用硬碟快取功能還必須在Windows中安裝岱陽科技提供的HybridDisk軟體(可從廠商官網下載)。 建立快取硬碟時則可選擇要使用增強模式或最大化模式。預設使用增強模式。使用此模式時,資料會同時寫入到傳統硬碟與SSD,因此資料不會有遺失的風險。在效能表現上,讀取速度會接近SSD速度,但寫入速度則維持傳統硬碟的速度。 最大化模式則是效能最佳化的模式,讀寫速度的表現都會接近SSD。在此模式下寫入資料時會先寫入SSD,之後再以延後寫入的方式將資料寫入到傳統硬碟。如果這時候突然斷電,或SSD被不正常移除,資料因為還沒寫入到傳統硬碟中,就有可能會遺失。為了資料的安全,建議還是使用增強模式。 為了測試Sunnywill SW-8013 GT硬碟加速卡是否對於傳統硬碟機的存取效能有所幫助,編輯使用了WD 2.5吋 Red 1TB硬碟機當作主要硬碟,安裝了全新的Windows 8.1 x64作業系統,使用Plextor M6 Pro 256GB當作快取硬碟,並透過CrystalDiskMark、PCMark 7來測試存取效能,以及BootRacer來測試啟用快取硬碟之後的開機速度差異。 CPU:Intel Core i7-4790K@ 主機板:GIGABYTE GA-Z97X-Gaming G1 記憶體:AVEXIR DDR3-1600 4GBx4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980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DPS G 750W 主要硬碟:WD 2.5吋 Red 1TB硬碟機 快取硬碟:Plextor M6 Pro 256GB 作業系統:Windows 8.1 x64 從測試結果可明顯看出,在啟用增強模式之後,傳統硬碟的讀取速度有明顯增加,但寫入速度則沒有變化。若啟用最大化模式,讀取與寫入則都會增加許多。 接著我們也使用PCMark 7來進行測試,了解在啟用快取硬碟之後,實際應用上到底是否有加速的效果。從測試結果看來,加速效果確實還不錯。 為了測試開機速度是否也有所差異,編輯使用BootRacer來進行測試。在未啟用加速功能前,傳統硬碟的開機速度大約是51秒左右,啟用增強模式後,開機速度可加快到34秒,使用最大化模式,開機速度則可縮短到20秒內。不過,實際測試時並不是每次開機都可以有這樣的表現,這與系統開機檔案是否有實際載入到SSD快取有關。 從效能測試成績來看,使用Sunnywill SW-8013 GT硬碟加速卡確實可以幫助提升傳統硬碟機的傳輸效能與開機速度,雖然與SSD本身的速度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但使用者可以不用擔心SSD突然掛掉。如果您對於SSD的使用壽命有所疑慮,但又想享受SSD帶來的高速,這樣的產品就非常適合您。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機械硬碟存取加快神兵利器! 廠商名稱:Sunnywill - 岱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3-666-2653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Windows 10開放免費升級預約!2016/07/29正式上市! #更新1
Computex 2015前夕,微軟放出Windows 10升級預約的通知圖示,即日起,Windows 7/8/8.1的用戶,可以螢幕畫面工作列的右下角,看到一個“視窗”的升級通知圖示。點選之後,即會出現一個“取得Windows 10”的畫面,說明“此免費升級的運作方式”,共有三部曲:預約、安裝、享用。 只要您是Windows 7/8/8.1正式版的用戶,只要在點選“預約您的免費升級”,就可以預約。接下來只要輸入您的Email,就可以完成預約作業。接下來,就等微軟正式版上市時,再通知您下載了!畫面上有註明Windows 10的ISO檔案下載需要3GB的空間。趕快去登記哦!另外,微軟正式宣布,Windows 10 將於美國時間7月29日正式上市! 微軟於2015年5月13日在中,公佈了Windows 10的所有版本(SKU),分別說明如下: 1. Windows 10 Home (家用版):針對消費市場的版本,針對電腦、二合一平板電腦而設計。具有Cortana(個人語音助理)、Microsoft Edge瀏覽器、Windows Hello臉部、眼角膜、指紋辨識登入功能。並內建照片、地圖、信箱、日曆、音樂、視訊等App,以及讓擁有Xbox One主機的玩家,可以在Windows 10電腦上玩Xbox的遊戲。 2. Windows 10 Mobile (行動版):針對小型、觸控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小型平板)而設計的版本。其內建的App (包含Office)都已針對“觸控”環境做最佳化。而其“手機延續體驗”(Continuum for Phones)的功能,能讓用戶在連接到較大螢幕時,自動切換到類似PC的操作畫面,成為桌上型的使用環境。 3. Windows 10 Pro (專業版):針對桌上型電腦的版本,當然也適合筆電與二合一平板的環境。除了提供Home版的所有功能外,並針對中小企業所需要的環境,提供有效管理裝置、App、保護機敏資料、支援遠端控制與行動生產力,以及雲端技術等用途。適合CYOD (Choose Your Own Device,個人自選裝置)與Prosumer (專業消費者)使用。而新的Windows Update for Business可以進行Windows升級包的部署與管理,以提升Windows升級的速度,減少一一下載的次數,以降低企業維護成本。 4. Windows 10 Enterprise (企業版):基於Pro版所延伸出來、針對中型、大型企業用戶設計的版本。主要提供App的大量部署、Volume Licensing(大量授權)等特性,以及Windows Update for Business也提供Long Term Servicing Branch (長期服務分支)的延伸保固服務,適合企業內執行Mission Critical (關鍵性任務)之裝置與環境所使用。 5. Windows 10 Mobile Enterprise (企業用行動版):即Enterprise版的行動版本,提供企業用戶在智慧型手機與小型平板上的最佳體驗,提供絕佳的生產力、系統安全、裝置管理等功能,讓企業用戶安心使用。 6. Windows 10 Education (教育版):針對學校環境而設計,僅適合學校裡的工作人員、管理員、教師、學生所使用。欲取得教育版的學校或學生,可經由academic Volume Licensing (校園大量授權)來獲得,讓使用Windows 10 Home或Windows 10 Pro版的裝置,升級到Windows 10 Education版本。 7. :此版本是針對物聯網應用所設計的版本,主要應用在佔用空間極小、成本低的網路閘道器,適合開發物聯網應用的IT工程師、創客(Maker)來當作開發平台使用。目前IoT Core版本,僅支援Raspberry Pi 2 (ARM架構)與MinnowBoard MAX (x86架構)等微型電腦開發平台。 在微軟 Ignite 開發者大會上,Jerry Nixon曾表示:「現在微軟正準備推出 Windows10,因為Windows10 將是最後一個版本的 Windows,因此我們還在繼續完善 Windows10系統。」(Right now we’re releasing Windows 10, and because Windows 10 is the last version of Windows, we’re all still working on Windows 10.)。也象徵著微軟即將發售的 Windows 10,將是此作業系統品牌的最後一個版本。由於不再有新版上市,因此未來將持續以更新與修補檔案的方式,讓Windows保持在最新狀態。 此外,由於當今開源軟體的發展快速,微軟表示未來公司將考慮開放自家的Windows作業系統原始碼,與Android、Linux等開源作業系統跟進。由於微軟已將其.NET開源,因此Windows開源計畫是有可能的,也許會學Linux社群一樣,免費使用,但服務要收費。不管如何,就讓我們期待Windows 10的上市吧!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
「銳銨 STARDOM SOHOTANK ST4-SB3」實測開箱,4-Bay硬碟外接盒新選擇!
銳銨科技所推出的STARDOM ST4-SB3,為一款具備4-bay硬碟槽的外接盒,外殼採用全鋁材質設計,前方的磁碟槽有安全鎖,欲開啟時只須利用隨附之鑰匙即可。此外接盒可支援eSATA與USB 3.0介面,提供6Gbps或5Gbps的最高傳輸效能,使用時必須另外插電,機身後面的8cm靜音散熱風扇會偵測運作溫度狀態而自動啟閉。 ST4-SB3可支援3.5吋或2.5吋的硬碟或SSD,就算只插一顆也能運作,單顆容量支援高達8TB,因此可以組成最高32TB的儲存空間。支援熱插拔功能,即使電腦正在運作中,只要硬碟沒有在讀寫資料,都可以隨時開啟磁碟槽,ST-SB3會自動重新掃描與偵測硬碟的連接狀態,讓電腦重新抓取硬碟。 在儲存模式方面,硬體本身僅支援JBOD模式。因此當4顆硬碟都接上去之後,系統會抓到4顆硬碟。使用eSATA介面時,主機板上或介面卡的SATA晶片必須要有支援Port Multiplier的功能,才能完整抓到所有硬碟。雖說可以利用Windows或Linux作業系統本身支援的軟體RAID來製作磁碟陣列,但此功能僅限在eSATA模式下,若改接到USB 3.0時,則磁碟機會認不到。這時使用時必須注意的地方! 產品型號:SOHOTANK ST4-SB3 硬碟支援:2.5"或3.5" SATA × 4 (單碟最大8TB容量) RAID模式:JBOD 傳輸介面:USB 3.0、eSATA 系統偵測:硬碟狀態偵測、系統溫度、風扇故障 最大連續電力:200W 尺寸:166 × 124 × 210 mm 重量:4.5kg 保固:1年 在效能方面,編輯將4顆WD Red 6TB硬碟裝入之後,測試單碟的循序讀寫速度可達166MB/s (eSATA模式)或180MB/s (USB 3.0模式),而利用Windows 7的軟體RAID建立RAID 0 (Striping)模式之後,4顆硬碟的循序讀寫速度可達234MB/s(讀) / 300MB/s (寫)。適合使用小機殼電腦,而又需要大量資料儲存的SOHO族、個人工作站使用。 廠商名稱:Awesome - 和順電通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362-6806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External SSD &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 機械硬碟 /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 Memory Card 記憶卡 / Card Reader 讀卡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Camera / 相機 鏡頭 / 攝影機 / 行車記錄器 / 穿戴式攝影機 / 腳架雲台 / 三軸穩定器 / 攝錄影器材】:
-
「廣穎電通 SP Slim S85 SSD 240GB」實測開箱,高速固態硬碟精銳新兵!
越來越多人使用SSD,SSD市場戰火也越來越猛烈。許多儲存媒體廠商都因此推出自家的SSD來搶攻商機。這款由廣穎電通推出的SP Slim S85 SSD,瞄準了效能市場,並且主打更安心的五年保固,希望能在這片SSD戰場中殺出一條血路。 SP Slim S85 SSD外觀設計比較平實,厚度為7mm,但為附贈墊片,若要安裝到筆電中,要注意厚度的限制。外殼並沒有使用螺絲固定,而是使用卡榫,稍微扳開就能開啟外殼。開啟外殼之後就可以看到,S85 SSD採用的是群聯電子的Phison S10控制晶片,這款控制晶片具備四核心、八通道設計,效能表現相當不錯。快閃記憶顆粒上則沒有任何標示,無從判斷規格,但根據廠商表示,採用的是Toshiba提供的A19 MLC顆粒。不過這樣的作法容易引起使用者疑慮,因此PCDIY!也向廠商建議,之後應該採用有明確標示的快閃記憶體顆粒,以免發生爭議。Slim S85系列SSD預計在6月份開賣,因此廠商目前還未公布建議售價。 為了測試這款SSD的效能,編輯部使用AS SSD、HD Tune與CrystalDiskMark進行測試。根據廠商提供數據,若使用ATTO測試,這款SSD的最大讀取速度可達560MB/s,最大寫入速度可達540MB/s,若使用CrystalDiskMark測試,最大讀取速度為530MB/s,最大寫入速度則為510MB/s。實際測試結果,AS SSD數據是最大讀取522.27MB/s,最大寫入506.89MB/s;CrystalDiskMark數據:最大讀取544.2MB/s,最大寫入522.5MB/s。測試結果顯示,這款SSD的效能相當不錯,與廠商所標示的速度差不多,甚至更好。 處理器:Intel Core i7-5960X @ 4.0 GHz/4.4GHz (Turbo) 主機板:ASRock X99 Extreme 11:Rev. 1.0 BIOS:(04/21/2015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2133 @ 2133 4GB × 4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980顯示卡 SSD:OCZ Vector 150 240GB(系統)、SP Slim S85 240GB 電源供應器:ENERMAX Platinum 1350W 作業系統:Windows 8.1專業版 x64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廣穎電通SP Slim S85 SSD 240GB,除了搭載MLC Flash,是款標準MLC SSD,看到了一款存取速度很快的固態硬碟,加上優質的保固服務。整體來說,這是一款不錯的固態硬碟。 廠商名稱:Silicon Power - SP - 廣穎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8751-5326 網站: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金士頓 Kingston HyperX SAVAGE 240GB」實測開箱,高效能固態硬碟新登場!
想要電腦跑得快,除了CPU與顯示卡之外,最重要的零組件就是硬碟了。只要把舊電腦中的硬碟更換為SSD,馬上就能感受到飛快的開機與程式執行速度。這次所要開箱測試的就是金士頓所送測,最新推出的Kingston HyperX SAVAGE 240GB SSD。 金士頓所推出的這款SSD產品,屬於HyperX系列,是專為追求極致效能的玩家所設計。這款SSD採用盒裝包裝的方式,盒子中除了SSD,還包括附贈的加厚墊片、2.5吋USB外接盒,USB 3.0連接線(收納於外接盒內),以及HyperX貼紙、安裝用螺絲與螺絲起子。在SSD外觀上採用了紅色鋁材質的X字樣加上HyperX的LOGO設計,相當搶眼。厚度僅7mm,但可透過附贈的墊片,加厚為9.5mm,以便安裝到筆記型電腦。在容量上有120GB、240GB、480GB與960GB,這次送測的則是市場主流容量的240GB產品。拆開SSD外殼,則可看到此款SSD搭載Phison S10控制晶片,這顆控制晶片是由國內廠商群聯電子所推出,具備4核心、8通道的設計,效能表現不錯,根據金士頓提供資料,這款SSD的讀取與寫入速度,最高可達560MB/s與530MB/s(240GB、480GB、960GB)。至於快閃記憶體部分,晶片上則是顯示Kingston FD16B08UCT1-AF,由於金士頓並未生產快閃記憶體,因此推測是購買其他廠商的晶片,自行封裝測試而成。 我們使用AS SSD、HD Tune與CrystalDiskMark測試這款SSD的效能。根據廠商提供數據,若使用ATTO測試,在可壓縮資料的傳輸條件下,這款SSD的最大讀取速度可達560MB/s,最大寫入速度可達530MB/s,若使用AS SSD、CrystalDiskMark,在不可壓縮資料傳輸的條件下,最大讀取速度為520MB/s,最大寫入速度則為510MB/s。實際測試結果,AS SSD數據是最大讀取520.57MB/s,最大寫入506.58MB/s;CrystalDiskMark數據:最大讀取543.5MB/s,最大寫入522.4MB/s。符合廠商所標示的速度,甚至還要更高,效能表現相當不錯。而且根據AS SSD Compression-Benchmark數據,無論資料的可壓縮程度為何,寫入速度都可以維持在490MB/s以上,相當穩定。 處理器:Intel Core i7-5960X @ 4.0 GHz/4.4GHz (Turbo) 主機板:ASRock X99 Extreme 11:Rev. 1.0 BIOS:(04/21/2015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2133 @ 2133 4GB × 4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980顯示卡 SSD:OCZ Vector 150 240GB(系統)、 Kingston HyperX SAVAGE 240GB 電源供應器:ENERMAX Platinum 1350W 作業系統:Windows 8.1專業版 x64 這次,實測開箱了Kingston HyperX SAVAGE 240GB,發現這是一款超高速固態硬碟,存取速度很快,而且可靠度還不錯。整體來說,這是一款值得信賴的高速固態硬碟。 廠商名稱:遠東金士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666-200 網站: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Western Digital My Cloud EX2100 8TB實測開箱,進階級2-BAY NAS優質選擇!
數位檔案所需的儲存空間越來越多,使用者對於硬碟的儲存空間需求越來越大,而網路磁碟機,俗稱NAS,不僅具備儲存空間大與即時備份的優點,還可以透過行動裝置或電腦,利用網路隨時隨地存取資料與觀看照片、影音、聆聽音樂,所以有越來越多人使用網路磁碟機來儲存個人資料。硬碟廠商也推出NAS來搶食這塊市場大餅,例如WD就推出My Cloud系列的網路儲存設備。 這次所要介紹的則是WD最新推出的My Cloud Expert系列NAS,此一系列主要針對創意專業人士與SOHO族所設計,根據內建的硬碟槽數量不同,包含了2-Bay的EX2100與4-Bay的EX4100兩款產品。這次送測的就是2-Bay的EX2100 8TB網路磁碟機,內含兩顆WD Red 4TB硬碟機。預設使用RAID 1磁碟陣列,實際可用容量約為3.93TB。在硬體規格上,搭載比前代機種更強的Marvell ARMADA 385 1.3GHz雙核心處理器,1GB DDR3記憶體,提供兩個USB 3.0連接埠,兩個Gigabit LAN網路孔,可提供網路備援功能。電源鈕位於前方面板,按下後就能開關機。 WD My Cloud EX2100 8TB,已經預先裝好兩顆WD Red 4TB硬碟,如果覺得容量不夠用,或硬碟發生問題需要更換時,使用者都可以自行抽出硬碟來進行更換。而且這次EX2100的硬碟槽採用免螺絲安裝設計,按下前方面板的按鈕就可以退出硬碟,換上新硬碟後,直接推入硬碟槽即可完成安裝。在傳輸效能表現上,編輯使用fastcopy實際傳輸5GB檔案寫入到NAS與從NAS讀取5GB檔案來測速,寫入速度為108.86MB/s,讀取速度則有96.95MB/s,速度相當快。運作時也相當省電,使用松下變電家測試存取時耗電,大約是18W~24W,待機時則僅約6~8W。 WD My Cloud EX2100 8TB的操作介面,與之前WD My Cloud系列NAS都是採用相同的操控邏輯,但不同的是,在配色方面改為淺灰底黑色字的設計,而不是以往的黑底淺灰字設計。整體畫面變得比較淡雅,但編輯自己倒是比較喜歡之前的配色設計,希望之後可以開放選擇。軟體功能方面主要內建提供常用的檔案分享、備份、DLNA、iTunes Server等功能,也提供BT下載。除了內建軟體外,也可以安裝Transmission下載工具、Joomla架站軟體等應用程式。WD也提供了Windows用的WD Smartware、WD Quick View等工具程式,也有手機、平板使用的WD My Cloud與WD Photos APP。想要隨時隨地存取的話,則可以利用WD提供的DDNS動態轉址服務。 這次,實測開箱了WD My Cloud EX2100 8TB,由於已經內建了2顆3.5吋4TB的WD Red 4TB硬碟機,安裝與設定都相對比較簡單,存取速度也不差。整體來說,這是進階級2-BAY NAS優質選擇! 廠商名稱:WD - 台灣威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800-666-290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企業級網路設備 - Enterprise Network -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更多的【PCDIY! 家用網路設備 - Home Network - 路由器 / 電競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網路卡 / 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PCDIY! 智慧家庭 SmartHome / 智慧辦公室 SmartOffice / 智慧攝影機 Smart Camera / 智慧門鎖 Smart Door Lock / 智慧門鈴 Smart Doorbell】: →更多的【PCDIY! Network Hardware / 網通設備 / 弱電工具 / 機櫃產品 / 機房世界】: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IT資訊新聞】:
-
華碩網通市場經營有成,獲得PCDIY!第十屆玩家票選品牌大賞2014「無線路由器最佳品牌」肯定!
在第十屆PCDIY!玩家票選品牌大賞中,華碩電腦(以下簡稱華碩)在無線路由器票選中,獲得玩家投票最佳品牌的肯定。編輯部特地拜訪華碩,頒發無線路由器最佳品牌的獎盃,並請華碩與大家分享,在品牌上的經營策略與未來市場的規劃。 無線路由器發展至今已經算是各非常成熟的產品,尤其是當所搭載的網路晶片都是同一家、硬體規格也都達到公版水準時,很難單從外型上去判斷出優劣來。但有用過或正在使用華碩無線路由器的玩家都知道,其內建的記憶體容量總是比競爭對手大上一倍、處理器效能也比競爭對手強。其實早在去年Computex上,華碩就已經展出RT-AC3200 產品,為何一直到這個月才宣布正式推出,時程上比起在去年資訊展就已經開賣的D-Link DIR-890,以及3 月上市即開賣的NETGEAR Nighthawk X6 R8000 都還要晚了許多?華碩網路及無線設備事業部協理鄧天隆解釋到:「其實是因為NCC法規的問題!在今年1月19號之前,NCC規範無線路由器僅能使用Band 2與Band 4兩個頻段,之後新法修正,才開放使用Band 1跟Band 4。Band 2採用的頻寬是40MHz、天線為24dBm;而Band 1的頻寬為80MHz,天線則可用到30dBm。這也意味著,採用Band 1 的無線路由器不僅擁有更快的速度,同時涵蓋率也是Band 2的一倍。」也就是說,採用3天線機種最高可到1735MHz(AC1750),指的是使用Band 1的情況,若使用Band 2的話,速度只會剩下一半。AC3200機種也是如此,僅管號稱內建N600+AC1300+AC1300的三頻技術,除非使用Band 2,否則實際速度一樣很難達到這個標準,所以華碩才會等到新法規通過後,才推出旗艦產品RT-AC3200。 鄧天隆表示:「當對手都以達成硬體規格為首要目標時,華碩卻更進一步的要求工程師,必須把產品所有可能的效能全都榨出來。想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只有擁有自己的工程師,並且不斷的把這樣的精神深植到工程師心中,才有辦法做到。從60分到90分不難,但要從90分做到95分甚至是99分,這最後一步真的必須不斷堅持,持續和社群、玩家不斷互動,瞭解他們需要的功能,需要什麼樣的硬體規格才行。」說到這裡,鄧天隆也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小故事,「當初為什麼決定把無線路由器搭載的記憶體容量加大到一倍,其實是有一群玩家在論壇上共同連署,希望能有款產品擁有超大記憶體和超強處理器,同時又是以Open Source 為架構,來滿足他們強大的使用需求。」 當硬體規格達到了,接下來就是韌體和功能也要跟上才行。 無線路由器採用三頻(Tri-Band) 的最大優勢,就是希望透過Smart Connect 功能讓每個不同速度的無線裝置,都能連結到正確速度的頻段上,一來加快連線速度,二來還能提高頻譜利用率。不過目前市面上內建Smart Connect 功能的產品,大多屬於「固定式」切換,就是當裝置與無線路由器連線後,無線路由器會自動判斷並將裝置指派到例如第一組高速5GHz 頻段上,隨即鎖定不再更換,優點是能維持穩定的連線,卻不夠Smart!因為使用者不會只在定點使用,當使用者開始移動到距離無線路由器越來越遠的地方,原本連高速5GHz的速度已經上不來,而無線路由器又不會自動切換連線至2.4GHz 的話,結果就是高速5GHz 頻段速度全被拖累。就好比超車道上,明明應該走110km/h的速度,現在突然上來一台90km/h的車子擋在那邊,使得後面的車子只好一起降速跑90km/h。 此時,若無線路由器能進行動態調整,將其切換到其他頻段的話,就能避免塞車。華碩RT-AC3200就是能「真正」達成Smart Connect 的產品,可動態的在2.4GHz、第一組5GHz、第二組5GHz之間切換,確保連線裝置皆處於最佳連線頻段。但Smart Connect 要做得好並不容易,以華碩自身為例子,一開始在美國地區上市的時候,常被玩家抱怨Smart Connect 不夠Smart,後來花了好幾個月、試了很多方法來最佳化,現在Smart Connect 已經能穩定執行,台灣玩家不用擔心。 除了硬體規格外,韌體可說是無線路由器的另一個靈魂,只要韌體寫得好,小綿羊也可以變成大野狼,而其中最經典的例子,就是華碩自家的RT-N系列。有玩家利用第三方韌體tomato(中文名稱番茄)來刷華碩的無線路由器,沒想到不僅效能大爆發,還可開啟隱藏功能,這時才發現原來華碩無線路器的體質超好,於是在玩家界引起一陣跟風,紛紛將自己手邊的無線路由器升級。一般來說,新推出的無線路由器上肯定搭載著最新功能,但間隔一段時候後再發佈的第二版、第三版韌體更新,頂多就是做漏洞更新而已。華碩的作法則是更進一步,除了漏洞更新外,還會加入新開發的功能,並確保舊型號機種也能使用新功能,所以玩家不用擔心自己買的無線路由器會過時。而且就算該款產品已經停產、不推出(例如距今6 年前的產品RT-N16),華碩到現在還是繼續升級其韌體。鄧天隆表示:「除非硬體真的跑不動新加入的功能,否則都會向下相容、支援。」相信做過軟體開發的玩家就會知道,當手上擁有這麼多機種,還要每年、每季定期更新功能,耗費的成本和所需的人力、物力是非常沈重。但絕不退縮,這是華碩對消費者的承諾,也是華碩路由器的價值以及與對手最大不同的地方。 消費型市場講究距離和極速,商用市場在意的是連線數和穩定度。現有的AC2400、AC3200機種已經可以外接3G、4G LTE 的網卡,達到網路備援的目的,同時也內建OpenVPN功能,讓使用者身處國外也能輕鬆連回公司處理公事,有些機種甚至搭載了Dual WAN功能;因此不管是在功能還是效能上,幾乎已經能滿足小型企業的商務需求。而今年下半年度推出的商用機種,將會直接內建LTE網卡,只要插入SIM卡就能變成3G、4G無線基地台,對於許多才剛開始營業的創客(Maker)而言,是最便宜又方便的無線上網解決方案。 →更多的【PCDIY! 玩家票選】: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