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ASUS ROG Zenith Extreme搭載X399晶片組,還附超強10G網卡真的很難不心動!
在AMD的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正式開賣之後,在平台的對應上,華碩也做足準備,推出ASUS ROG Zenith Extreme主機板,並且取得和AMD合作的機會,寄給小編的測試平台當中所使用的正是這片主機板,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各位玩家們看看這片主機板吧! 這一次推出的主機板是採用的是AMD Socket TR4插槽,能夠相容AMD的Ryzen Threadripper 1950X、1920X,主機板的尺寸則為Extended ATX(30.5公分 x27.7公分)。還能夠支援8組的DIMM的DDR4記憶體插槽,最大可以支援至128GB,時脈最大則可超頻支援至3600MHz。而在擴充槽的部分也有著2組PCIe 3.0 x16、2組PCIe 3.0 x8、1組PCIe 2.0 x4、1組PCIe 2.0 x1還有著1組M.2和1組的U.2,還有6組的SATA 6GB/s連結埠,能夠給玩家最全面的擴充性,在M.2上還附有散熱模組,能夠維持最佳效能以及最長的工作壽命。 當然除了這些基本的主機板功能,還有一些比較特別專屬於ASUS ROG獨有的技術當然也一併的搭配在此次的產品上,接下來就讓小編一一為大家介紹,像是:相當貼心的主機板的Power Switch、Super FX的搭載、用LiveDash OLCD面板取代原本的數位顯示器(小編等人都暱稱為debug燈)等,都是這一次ASUS ROG帶給玩家們不同於以往的主機板體驗。 除了盒裝、配件、外觀、擴充槽等介紹,相信玩家們一定也很想知道實際測試的數據,才能夠決定是否要購入此款主機板,所以小編這一次也準備了測試平台給玩家們做參考,以下也提供測試配備給大家 處理器:AMD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3.4GHz 16C/32T 主機板:ASUS ROG Zenith Extreme (X399) 記憶體:G.Skill Trident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 @ 2666 顯示卡:MSI GeForce GTX 1080 Ti Gaming X 11G (GPU:1544/1658/Mem: 1376) SSD:Samsung SSD 960 Pro 512GB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 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電源計劃設定:AMD Ryzen Balanced 簡單的檢測結束之後,小編接下來就要帶大家使用不同的軟體作測試,這次使用到的有AIDA64、CineBench R15、Sandra Lite 2017、wPrime、PCMark7、PCMark10、3DMark、VRMark等軟體。 小編開箱實測完之後,覺得這一次ASUS ROG Zenith Extreme主機板所帶給玩家們的體驗相當優秀,能夠支援AMD Socket TR4,記憶體的搭配也相當的不錯,而在擴充槽部分有著能夠擴充4組PCIe 3.0 x16(x16、x8、x16、x8)的超大擴充,讓玩家在選擇擴充其他的產品時,有足夠的空間可以使用。而最特別的莫過於10G的網卡,讓玩家們在傳輸4K影片或是將來的8K影片,都沒問題!如此超值的產品,玩家們,荷包準備好了嗎?共和國國王來徵稅啦! 產品名稱:ROG Zenith Extreme 處理器腳位:Socket TR4 晶片組:AMD X399 記憶體插槽:8 x DIMM DDR4、支援至3600(OC) 最大記憶體:128GB 擴充槽:4組PCIe 3.0 x16、1組PCIe 2.0 x4、1組PCIe 2.0 x1 儲存埠:6組SATA3 6Gb/s、1組M.2、1組U.2 RAID支援:0/1/10 USB埠:USB 3.1 Gen2 x2(Type A&Type C)、USB 3.1 x8(Gen 1) 網路埠:1組Gigabit乙太網路 無線網路:Wi-Fi 802.11a/b/g/n/ac+ 藍牙:V4.1 音效晶片:ROG SupremeFX 8聲道高傳真音效 尺寸:ATX(30.5cm x 27.7cm) 官方保固:五年保固(上網註冊)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17,990元
-
蘋果2017/9/12新品發表會懶人包,iPhone 8、iPhone X、iOS 11正式推出!
蘋果(Apple)一年一度的新產品發表會,於台灣時間9/13凌晨1點正式開始,為了紀念iPhone上市10週年(iPhone第一代是在2007年推出),因此今年2017年,蘋果公司特別選擇在Apple Park的Steve Jobs Theater中,舉辦這次的新品發表會,可說是別具意義。 Apple Park是蘋果全新的總部,裡面種植了9000顆樹,且100%使用再生能源,是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中心,內部也有全新的蘋果商店,提供最新的產品銷售與進行各種教學課程與活動。至於全新落成的Steve Jobs Theater (賈伯斯劇院),是一個可容納1,000人的會場,1樓為開放空間與接待所,地下1樓則是主要會場,有觀眾席、舞台,各種大型發表會都可以在這裡舉辦。相信,蘋果在未來的各種活動,都會選擇在這裡舉辦! 以下就是PCDIY!,在第一時間為大家整理出本次Apple新品發表會的重點整理(懶人包)。 Apple Watch的銷售年成長率達50%,是世界上賣最好的手錶,顧客滿意度達97%! ● watchOS 4: → watchOS 4提供可以記錄休息時、運動時、恢復時的心跳,並提供警示功能 → Apple Heart Study可在App Store下載,可記錄心率狀態 → watchOS 4於9/19開放下載 ● : → 有內建4G LTE手機功能的版本,成為獨立可運作的智慧手錶(Standalone Smartwatch)。可直接通話、上網、看地圖、聽Apple Music音樂,用Apple Pay跟用iPhone一樣,以後出門運動不用再帶手機! → 硬體:採用雙核心晶片、比上一代快70%,可與Siri語音、Wi-Fi速度快85%,比上一代快50%,SIM卡直接做進內部的主機板。體積跟Series 2一樣!麥克風超清晰!手插著腰也能講! → 全新錶帶:包含與Nike、Hermes等合作的錶帶。更多顏色與款式可以選擇。 → Apple Watch Series 1, 3 (GPS), 3 (GPS+Cellular)售價:249, 329, 399美元起。Series 2已下架。 → Apple Watch Series 3:9/15預購,9/22開賣。台灣第一波會先推出無LTE的版本(售價10,900元)! Apple TV改變了電視的收看習慣,且用Siri來搜尋電視節目非常方便! ● : → 支援4K HDR (HDR10),畫質更精細,顏色更清晰。 → 支援杜比音效,音效更逼真! → 硬體:採用A10X晶片,跟iPad Pro同級。CPU、GPU效能為上一代的2倍、4倍,玩遊戲非常順暢! → 從iTunes購買的HD/Full HD電影,都會自動升級成4K畫質 → Live Sports可以自定喜愛的各項運動比賽,並收到通知。Apple TV App可在iPhone/iPad下載 → 預計2017年底上市!32GB/64GB售價: 179、199美元(台幣5,990、6,590元)。 Apple始終相信科技與人性的結合,可以改變全世界。目前沒有像iPhone這樣的產品,每天都在改變人們的生活,這是非常驚人的改變!過去10年,蘋果一直專注於改善人們的生活。從第一代iPhone開始,我們改變與電話互動的方式。像是用觸控的來操作,用FaceTime的講電話,Touch ID(指紋)來解鎖,用Siri來查詢互動... ● : → 前後玻璃面板,有銀、黑灰、金色。iPhone 8、iPhone 8 Plus分別是4.7、5.5吋 → Retina HD螢幕,支援全新True Tone,可根據環境光源改變顯示幕,使其更接近真實顏色 → 硬體:A11X,6核心、64位元架構、內建43億個電晶體 → 聲音比上代大25%,重低音更強。GPU針對遊戲最佳化 → 1200萬畫素,相機的ISP可在低光源強化拍攝品質,色域更廣。兩款手機皆具光學防手振。8 Plus具備f/1.8 f/2.4光圈。 → 新的拍攝模式:人像光源模式,可模擬光源投射在人臉的畫面,以機械學習模擬,非濾鏡! → 可拍攝4K 60fps,以及1080p 240fps慢動作模式 → 支援AR模式:新相機+ARkit,讓AR遊戲更真實,讓運動賽事顯示出各個球員的位置,讓星座更精準。未來AR遊戲App,只要將相機對準遊戲場地(如桌子、草地),遊戲角色就能自動與現實世界的場景做結合,玩法更加先進、有趣。 → 支援無線充電!放在Qi規格的充電座即可充電。許多汽車、商店、場地,都支援Qi規格! → iPhone 8容量有64GB、256GB兩款,售價分別為699、849美元(台灣NT$25,500、30,900元) → iPhone 8 Plus容量有64GB、256GB兩款,售價分別為799、949美元(台灣NT$28,900、34,500元) → 9/15預購,9/22上市 → iOS 11於9/19開放下載 ● : 第一代iPhone改變了全世界,10年後,Apple重新設計全新的iPhone X (唸作iPhone Ten)! → 採無邊框全螢幕設計,整支手機幾乎都是螢幕,沒有Home鍵 → 背面是玻璃背板,與iPhone 8相容的強韌玻璃!可防水 → Super Retina Display,5.8吋2436x1125,458 PPI,OLED面板,克服傳統OLED對比高、但亮度不佳、顏色不準等問題。 → 用手勢操作,從底下往上揮就等於按Home鍵,多工畫面只要手往上揮之後停頓一下,呼叫Siri可喊Hey Siri或按手機側邊即可。 → 支援Dolby音效與HDR10模式 → 全新Face ID,臉部辨識解鎖功能。透過前置相機與感測器來掃描臉部輪廓,黑夜白天鬍子、戴眼鏡/帽子、換髮型,都可以辨識。臉部辨識資料儲存在本機上。 → Touch ID有5萬分之一的機率被陌生人解鎖,但Face ID只有百萬分之一的機率。雙胞胎也解不開,閉眼時無法解鎖。Apple Pay可用Face ID解鎖支付! → 硬體:採用A11 Bionic neural Engine,採用Neural Networks技術,可開發各種類神經網路的應用程式 → 全新Animoji:iMessenger支援臉部表情動畫圖示 (類似Talking Tom Cat的講話貓),溝通更有趣! → 雙1200像素相機f/1.8 f2.4光圈、雙OIS光學防手振鏡頭,四組LED補光燈,前置與後置鏡頭都可開啟低光源人像模式,人像光源模式。 → 電池續航力比iPhone 7多2小時,同樣支援無線充電! → iPhone X容量有64GB、256GB,售價999、1149美元(台灣NT$35,900、41,500元),10/27預購、11/3上市! ● AirPower: → 一個無線充電座,可同時充電:iPhone X、Apple Watch Series 3、AirPods(無線耳機) → 價格未公佈
-
Windows 10 Creators Update偶爾造成遊戲卡頓,微軟工程師已承認此問題!
微軟於2017年4月中正式公佈Windows 10 Creators Update (創作者更新),這個版本號碼為1703的Windows 10,加入了不少全新元素,包括3D 創作、混合實境(MR, Mixed Reality)、4K遊戲、資安防護、以及更友善的介面設計,讓Windows 10 嶄新再進化。 對遊戲玩家來說,Windows 10 Creators Update主要增加了遊戲串流技術,讓玩家可以擷圖、錄影,並直播出去,人人都能成為實況主。其中的Game Mode(遊戲模式)可設定給遊戲程式獲得最大系統資源(CPU、記憶體、顯示卡、網路等資源的優先調配給遊戲使用),讓遊戲的效能獲得最大的發揮。 不過,在不少玩家升級Windows 10 Creators Update之後,就開始傳出許多災情,表示在玩一些FPS(First Person Shooter, 第一人視角射擊遊戲)時,其FPS (Frames per Second, 每秒畫格數或幀數)會突然掉格,導致遊戲時順時不順的。有人表示他在玩遊戲時,會從130多FPS,瞬間掉到40多FPS。不管有沒有開啟Game Mode或GameDVR模式都是一樣的狀況。在中,已有不少玩家紛紛反應自己也中招!就連最高檔的電競主機,也會有這種偶發現象! 目前已知包括Overwatch(鬥陣特攻)、Rocket League(火箭聯盟)、Mass Effect(質量效應)、Battlefield 1 (戰地風雲1),以及其他遊戲,在Windows 10 Creators Update(版本1703,Build 15063)中,會有這種突然掉格的情況!有人認為是NVIDIA驅動程式的問題,但最重要的是,不少玩家表示「在升級到1703版本之前,是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的!」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這個現象從2017年4月17日就有玩家優先在該討論串反應出來,且持續發酵的現在,但就是都一直沒人出來說明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針對Windows 10 Creators Update (版本1703,Build 15063)在某些遊戲會偶然產生卡頓的現象,微軟的某位工程師最近終於在Windows 10 年度更新版的中有正式回應:「感謝大家提供問題反饋並提交追蹤資料。我們正致力分析大家所提供的問題追蹤資料,並確定了幾個不同的問題來源,會導致遊戲表現得非常糟糕。我們的Windows Insider Build的其中一個版本,已經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目前16273及更高版本已經開放下載,只要你開啟Fast Ring模式即可下載到該版本。各位可以在這裡找到如何加入Windows 10 Insider Program的說明:https://insider.windows.com/en-us/how-to-pc/ 。我們正在積極調查其他導致遊戲卡頓的原因,並感謝各位玩家們的耐心等待。 以下是微軟的回應原文: Thank you everyone for providing feedback and submitting traces. We have been analyzing the traces from your feedback and have identified several different problem sources surfacing as stutter in games. We have a fix for one of them in the Windows Insider build that flighted to the “Fast” ring (build 16273 and above). You can find instructions on joining the Windows 10 Insider Program here: . We are actively investigating the remaining stutter causes and appreciate your patience on this issue. 由於上述的遊戲偶發卡頓問題,是在Windows 10 Creators Update (1703版)才會發生,先前的1607版、1511版、1507版都沒有這樣的狀況,甚至連Windows 7的玩家也表示沒有發生類似的狀況。這樣看來,若要選用Windows 10來當比賽用的電競平台,可能會有疑慮,導致不公平的情況發生! 因此,想要暢玩遊戲不卡頓,目前最快的解決方式,就是: (1) 加入Windows Insider,下載新的16273版本以上的Windows 10預覽版。 (2) 若自己的Windows 10還是1607版或以前的版本,就暫時使用該版本,別升級!等10月17日的Fall Creators Update上市時,再跨版升級! (3) 改安裝Windows 7 看來,下次玩OW,若你被別人打爆的時候,還可以跟你朋友Complain說,都是Windows 10 1703突然Lag害我輸掉比賽的! XD
-
小米一口氣發表筆記本Pro、Note3以及旗艦機王MIX 2,現場實機帶你看!
小編今天前來參加的小米MIX2的直播暨新品拍照會,這一次來到了Home Hotel-Al Sorriso,準備一揭各位「米粉」們期待已久的MIX2面紗啦!這一次有相當多的媒體朋友到場,小編對於自己能夠身為其中一員感到非常榮幸,接下來就由小編帶著大家看今天發布的各項新產品吧! 雷總首先介紹的是小米最新款的筆記型電腦,小米筆記本Pro,總重量只有1.95KG,螢幕採用的是一整片的康寧大猩猩玻璃,且邊寬也只有6.52mm寬。(謎之音:所以現在都要走滿版式就對了?XD)。搭配著鎂合金的製程,雷總表示:剛性可以提升2倍之多。在硬體規格方面,採用了Intel全新推出的第八代處理器(研發代號:Coffee Lake)、16GB的DRAM、NVIDIA MX150的顯示卡,硬碟也採用256GB SSD。整體規格直指MacBook Pro。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這一次這款筆電並沒有要在台灣上市,台灣的「米粉」也別太傷心。我們還有接下來要帶大家看的手機啊! 小米Note 系列是小米科技自2015年1月推出的,在經歷了上一代雙曲面柔性螢幕小米Note2之後再度傳承推出的小米Note3實屬經典之作。小米Note 3採用5.5英寸螢幕,7系鋁的材質作為整機的中框,此種材質比普通鋁合金硬度更高,比不銹鋼的重量更輕,使得整機重量適中握感俱佳擁有完美觸感。鏡頭部分,採用蘋果相同的廣角加長焦的雙攝解決方案,增加四軸光學防抖,使其在弱光環境下也能拍出好照片。小米Note3配備了16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加入了AI美顏,能夠根據性別自動提供更有特性的美顏自拍。 不過,這一台Note3台灣依舊是買不到啊!!!◢▆▅▄▃ 崩╰(〒皿〒)╯潰 ▃▄▅▆◣(小米到底什麼時候才要介紹台灣有賣的產品啦XD) 雷總終於介紹到台灣「米粉」可以買到的產品啦!(灑花) 小米MIX2的螢幕比例從17:9進化到了18:9,螢幕尺寸從6.4英寸縮小到5.99英寸,可以單手握持。更重要的是此次小米MIX2的進化方面還具有一系列的升級,包括通話質量升級、拍照體驗升級、握持感升級等多項升級。此次小米MIX2採用導音式微型聽筒,能夠提供更清晰的通話音質;配備了小米6相同的主攝方案索尼IMX386和4軸光學防抖大像素相機,實現旗艦級的拍照畫質。為了針對商務人士優化,小米MIX2具備LTE4路天線技術,能夠在同樣4G網絡環境下提升網速。標配了6模43頻的全球主流頻段全支持,可支持226個國家地區,是目前市面上支持頻段最多的手機。此次小米MIX2尊享版除了在標準版的基礎上將閃存和存儲提升到了8GB+128GB,更是首次採用Unibody全陶瓷一體成型的工藝,再次將小米對工藝和材質的追求提升到新的高度。 接下來帶大家來看一下最期待的實機照吧! 小米MIX2在台灣正式上時間為10月中下旬開賣,目前得知的資訊為基本款為人民幣3299元,而Unibody全陶瓷一體成型的版本要價人民幣4699元,想要購入的「米粉」們別忘了準時鎖定他們的官網喔! 知道各位玩家們今天好像都沒有看到模特兒,看了太多的手機和筆電了,小編附上可愛的模特兒幫助大家平復一下星期一的Blue心情! 廠商名稱:台灣小米通訊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192-1023 廠商網址:
-
諾基亞回來了!Nokia 3、5主打北歐生活美學 搶攻入門級手機版圖
Nokia這次推出的3和5入門機,強推超低入手價格,但是品質仍具有相當水準。Nokia的手機耐操、耐用,在羊角編學生時代更是潮流指標,雖然曾經沒落一陣子,但是這次它回來了,不僅推出了中階手機的6系列,這次也針對入門使用者推出了3、5系列,而且價格相當便宜,不管在造型還是用料上都在水準內。 Nokia 3搭配了5吋IPS螢幕,採用了聯發科MT6737 1.3GHz 四核心處理器,更有著800萬畫素F2.0大光圈主相機,雖然內建容量16GB,不過提供了MicroSD擴充槽,最高可以擴充到128GB,玩家不必擔心容量不足的問題。雖然這樣的規格不算高規,但是以入門機的規格來看已經在水平之上了。 再細看整支手機的設計,Nokia依然保持著過往耐操的優秀血統,整體機身採用耐摔的鋁框架和聚碳酸酯包覆,就算使用者不小心摔到或是輕微的碰傷,也不會馬上壞掉。同時帶有濃厚的北歐生活風格美學的設計,搭配Nokia自家的Logo,讓身為Nokia腦粉的羊角編愛不釋手。 作為更高階的Nokia 5系列,價格雖然稍微高了一些,但是所提供的設備與規格都相當優異,採用了5.2吋的IPS面板,主相機畫素高達1,300萬,同時提供雙色閃光燈,讓使用者可以針對不同色差進行補光,前置鏡頭也有高達800萬畫素的效能。5系列搭載了高通驍龍430 8核心處理器;2GB RAM以及16GB ROM。 同樣也支援了雙卡雙待機,以及MicroSD擴充,玩家不必擔心容量問題。在外型上採用了一體成形的鋁金屬機身,邊框以圓弧狀設計,實際掌握的手感相當不錯,羊角編實際拿到Nokia 5的時候,也被整隻手機的觸感嚇了一跳,一點粗糙的金屬感也沒有,取而代之的是相當柔滑的觸感。5系列因為主打純粹設計,所以在外型設計上沒有過多的綴飾,但是乍看仍然有獨特的風格。 看完了外觀與規格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實機效能評測,Nokia3、5都是入門機,實際上以安兔兔和GeekBench跑測,所得到的分數也在可接受範圍之內。實際拍照測試上,5系列更優於3系列的表現,但是兩者各自的表現都維持在水準內,以3系列而言在日拍以及自拍上已經能滿足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當然5系列的表現更加優異,在閃光補色上優化不少,不管日拍或是在低光源下拍攝,成像的狀況都相當不錯。 不管是3還是5,Nokia在兩支手機性能表現的在水平之上,但是以Nokia 3建議售價新台幣3,990元;Nokia 5建議售價新台幣5,390元,兩支手機的價格來看其機能表現,確實是提供了消費者一個入門機優異的選擇。 撇除性價比,再看看整體手機的質感與設計美學,光是Nokia的Logo一出,立刻回憶起過去經典的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相信未來Nokia會再端出更多優質的牛肉,這也讓玩家們值得期待。 這次的Nokia3、5整體表現都在水準內,算是兩支中規中矩的手機,玩家如果想添購給小孩或是長輩使用的入門手機,相信以Nokia過去耐操好用的血統,這兩個系列手機會是很不錯的選擇。 Nokia 3 操作系統:Android™ Nougat CPU:MTK 6737:四核心1.3Ghz RAM:2 GB 內建記憶體:16GB 面板尺寸:5.0吋 IPS LCD 玻璃材質:2.5D 康寧大猩猩玻璃 主相機:800萬畫素 AF、1.12um、f/2、 LED閃光燈 顏色:流金銅、爵士黑 Nokia 5 操作系統:Android Nougat CPU: Qualcomm Snapdragon 430 Octa-core RAM:2 GB 內建記憶體:16GB 面板尺寸:5.2吋 IPS LCD 玻璃材質:2.5D 康寧大猩猩玻璃 主相機:1300萬畫素 PDAF、1.12um、f/2、 雙色閃光燈 顏色:流金銅、寧靜藍 廠商名稱:HMD Global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Nokia 3新台幣3,990元、Nokia 5新台幣5,390元
-
Surface Pro 4與Surface Pro 5效能比一比!舊款四代優惠中,新款五代更厲害!
微軟於近日發表了New Surface Pro (也就是俗稱的Surface Pro 5),搭載全新的第七代Intel Core處理器,12.3吋多點觸控高解析螢幕,並以不到800g的超輕薄設計,加上內建Windows 10 Pro版本,將捨棄原本「平板」的名義,改用「筆電」的名義來行銷,以嘗試打入輕薄高效能的消費性「筆電」市場。 既然第五代Surface Pro,要以「筆電」的名義打入市場,但是其所搭配的實體鍵盤護套(Type Cover)是選購配件,也就是說,要另外買入這個配件,搭配Surface Pro平板電腦主機,才能算是「完整的筆電」需求。亦即,想要買一台i5等級的第五代Surface Pro (Core i5-7300U、128GB、4GB)的「筆電」,除了主機(NT$31,888._)之外,您至少還要再買個實體鍵盤護套(NT$3,790._)才能稱作是一台筆電,這樣買下來的價錢,就要NT$35,678._了!要是再加購v3手寫筆(NT$1,990._),那這樣哩哩扣扣加起來,就要NT$37,688._元囉!這樣算是不小的投資。 既然新款五代Surface Pro 5上市了!但市面上還是有舊款四代Surface Pro 4在販售啊!而且售價非常便宜!第四代的效能其實跟第五代不會相差太多,若以來說,可說是相當划算的選擇。 以下就是新款五代Surface Pro 5與舊款四代Surface Pro 4的外表比一比! 從上述來看,其實兩者非常像。若沒特別跟您說這台是第4代還是第5代,要光從外表上辨認出來,還真的有點難度。因此,要辨認出兩者的差異,只能透過檢視CPU的產品頁面,以及經由效能測試的方式來獲得資訊了。 ▼表 Surface Pro 4與Surface Pro 5的規格比較 以下就是我們為Surface Pro 5與Surface Pro 4進行效能測試大評比,敬請參考! ● Surface Pro 5: ● Surface Pro 4: 先來看搭載Samsung PM951 NVMe SSD的Surface Pro 4,其效能測試分面,循序讀寫最高可達760與160 MB/s,不如搭載Samsung PM971 NVMe SSD的Surface Pro 5的1653與667MB/s。 在AIDA64的各項測試中,Surface Pro 4的記憶體存取速度,皆優於Surface Pro 5的表現。在FP64 Ray-Trace方面的表現,也比較快! 至於在AIDA64 Cache&Memory Benchmark的測試項目中,Surface Pro 4的記憶體讀、寫、複製速度,皆優於Surface Pro 5的表現。但Latency則小輸Surface Pro 5。 在PCMark7與PCMark10的整體系統效能測試中,由於Surface Pro 5配置較快的CPU與SSD,使其測試效能贏過Surface Pro 4約7%! 在3D效能方面,搭載HD Graphics 520的Surface Pro 4,在Fire Strike與Ice Storm的3D效能,是可以贏過搭載HD Graphics 620的Surface Pro 5。 至於CPU與OpenGL的效能方面,Surface Pro 4的效能,皆贏過Surface Pro 5的表現!真是令人驚訝! 從上述的測試結果,可以發現,新的Surface Pro 5因為搭載更快的CPU與更新的SSD,讓其在CPU運算與儲存的效能提升不少成績,帶動其整體效能提升到7~8%的效果。但很特別的是,在3D的表現卻不如Surface Pro 4,由此可見,Surface Pro 4在一般桌面應用上,以及簡易的3D處理效能上,是不輸給Surface Pro 5的! 雖說Surface Pro 5在PCMark的整體效能,贏過Surface Pro 4約7~8%,但Surface Pro 5的主機售價,卻比搭配Surface Pro 4的主機+手寫筆+鍵盤的售價多出了27.56%,要是將Surface Pro 5買好買齊,等於要NT$37,688元,相當於比Surface Pro 4貴了50.76%的價差囉! 當然,買新品自然要花比較多的預算,買舊貨當然有折扣。至於買新品還是舊貨,就待看倌怎麼來做選擇了!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e0sUZuN9zc OSSLAB主打商品廣告 因此,這樣看來,要是您想要一部770g的超輕薄觸控式「筆電」,系統效能過得去,那麼選擇優惠中舊款四代Surface Pro 4,可以說是C/P值超高!不過,新款五代Surface Pro 5更厲害,也值得考慮! (01)購買連結: (02)數據參考: (03)抽獎活動: 廠商商店:OSSLab商店 廠商商店網址: 廠商名稱:弘昌電子有限公司 廠商種類:3C盤商 廠商電話:02-2521-4840 廠商手機:0915-153-332 廠商信箱:thx0701a@gmail.com 廠商LINE ID:asourcestw 廠商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15號11樓之2 廠商網址: 廠商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 AM10:00 ~ PM19:00
-
AVerMedia直播利器三件組,網紅必備直播三神器!
現在的玩家們對於玩遊戲的概念,不僅僅在於是否能夠與好友同樂或是一個人享受闖關的樂趣,有愈來愈多的玩家更傾向於分享遊戲畫面給其他玩家,於是實況就成為了一股熱潮,越來越多的玩家在實況頻道上直播,也帶動了整個直播產業的興起。 當然玩家們對於進入實況圈可能會有一些硬體的門檻需求,包括一支好的麥克風、畫質不錯的攝影機,以及最重要的就是直播擷取器。當然市場這麼多商品可供選擇,到底哪一家的實況硬體設備較好呢?AVerMedia圓剛科技知道玩家想進入實況直播圈,卻又擔心買到品質不好的硬體設備,於是推出了由AM310+PW310+GC550組成的直播利器三件組。 小編這次介紹的套件組,雖然主打直播功能,但是在裡頭搭配的所有硬體品質都相當不錯。其中AM310就是Godwit 310 USB Microphone的型號,也是AVerMedia專門為專業音樂工作者與直播者所設計推出的高質感麥克風,採用了單一指向性電容設計,不論是玩家在即時收音或是錄製旁白與音樂都能完整收錄下各項的聲音細節,並內建有監聽程式與靜音功能。 像羊角編在每週五錄製的PC報報,所有的配音都是使用AM310進行錄製,音質相當不錯,甚至有時候還會收到其他部門的聲音,靈敏度也相當高。對於直播實況主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能夠清晰和觀眾對答,就算用這支麥克風來唱歌也毫不遜色! 除了麥克風以外,對於要露臉的直播主,果然要有一顆畫質強大的網路攝影機,這三件組裡頭採用的PW310網路攝影機,不僅體積嬌小,實際使用的錄影呈現也相當優異,就算在實況上也能夠清楚表現直播主的每個細節。 而且在架設方面也相當簡單,直接架在螢幕上方就能使用,由於具備廣角特性,所以擁有50度廣角視野、上下可調角度達130度視角,以及最近距離30公分對焦,使用定位上完全是以直播主或部落客需求制訂,內建1080P CMOS sensor,並且可透過專用軟體RECentral達到即時美顏美肌的特效。 最後為大家介紹的GC550就是三套件裡頭最強大的硬體設備啦,畢竟不是所有直播主都在PC上頭玩遊戲,一旦跨平台遊戲,就必須外接影像擷取盒來進行直播,但是市面上並不是每個產品都能夠以高畫質擷取影像,GC550打著LGX(Live Gamer Extreme)標示,可擷取影像的解析度可達1080P。 同時採用了USB 3.0規格介面,支援HDMI與色差輸入介面以及多聲道輸入(等於無須再外接混音器),搭配RECentral直播軟體還能夠做P.I.P複寫功能背景移除等線上編輯,讓整體的互動性提升。小編實際錄製影片後,所呈現的畫面也相當優質。 對於玩家而言,雖然有了硬體設備,但是在軟體上的設置又是另一個問題,AVerMedia也提供了玩家獨家的RECentral直播軟體,可以從這套軟體可以直接設置直播平台,並且可以在內部設置的場景裡頭直接增加圖片,增添了整個直播內容的趣味性。 更方便的是,玩家也可以透過RECentral錄製遊戲影片,不必另外加裝錄影軟體,在錄影過程中也可以把自己的聲音錄製進去,是不是超級方便呢?小編也了解玩家直播最擔心的就是直播過程,影響了遊戲的效能,不過小編在實際使用上,並沒有發生太嚴重的卡頓,事實上以小編的電腦,將鬥陣特攻的圖像特效表現全開並且實況的過程,仍然有FPS每秒60幀的表現。 小編實際測試後,相當推薦玩家們入手,因為不必設定太多軟體設置,同時將實況所需要的硬體設備都俱全了,省去了許多挑選上的麻煩。當然AVerMedia圓剛科技也是業界鼎鼎有名的大廠,在生產的商品有相當的品質保證,對於想進入實況圈,但在挑選硬體設備上苦手的玩家們,可以嘗試看看AVerMedia直播利器三件組。 ●產品型號:GC550 ●規格:USB 3.0 ●輸入介面:HDMI、色差Component ●擷取解析度:未壓縮1080p@60(最高) ●產品型號:PW310 ●規格:HD USB webcam ●影像鏡頭:1080P CMOS sensor ●影像畫素:200萬(video)、1200萬(snapshot) ●產品型號:Godwit 310(AM310) ●指向性/麥克風:心型指向/單一指向性電容麥克風 ●取樣頻率/容量:48KHz/ 16-bit ●頻率響應範圍/靈敏度:20-20,000Hz/ -60±5dB 廠商名稱:AVerMedia圓剛科技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2-2226-3630 建議售價:4,690元(GC550)、3,850元(AM310)、電洽(PW310)
-
Drobo 5Dt-Turbo Edition 開箱實測,自帶線材還可連Mac的絕佳備份好物!
外連或是外接儲存裝置越來越風行,不論對於企業或是個人的公司,有許多人選擇使用雲端或是隨身硬碟,可是若你是一個需要大量儲存空間的公司或是專業人士,只用這兩項東西真的方便嗎?這一次,小編要來帶各位玩家們認識這款Drobo所推出的5Dt,這次的產品可不只有簡單上手、備份容易而已,它還能夠支援Macbook的Thunderbolt 2呢。接下來,就跟著小編往下看Drobo 5Dt的開箱吧! 這款5Dt的特色相當的多,讓小編一一來告訴各位玩家們。首先,在5的部分就代表它能夠支援擴充至5個硬碟槽,而D的部分則告訴玩家們這是一台直連式儲存裝置(DAS),t的部分則是能夠支援Thunderbolt 2,不只如此,它能配有一條1m的Thunderbolt 2連接線給玩家們使用!還不只如此,它還附有1張 mSATA卡和DroboCare插入卡。而且和他牌的的競品比較起來,Drobo自身獨家的BeyondRAID 技術,自動將硬碟容量最大的那一顆硬碟當作冗餘資料的儲存地,在硬碟損毀或是需要資料恢復的時候,為我們提供了更大的可用空間,還減少自己手動設定的麻煩。 這一次5Dt所採用的硬碟插槽可以支援5顆3.5’’的SATA II/III HDDs或是SSDs,對於擴充性來說也相當足夠,並且能夠相容於Windows7、8、10、macOS X 10.9版本以上。而實測的部分這一次小編是使用4顆HGST Deskstar NAS 8TB,而線材的部分使用的是Drobo所附的USB 3.0線以及Thunderbolt 2線。小編在Mac上使用Thunderbolt 2線共計測試了AJA以及Dsik Speed Test;而在Windows 10使用USB 3.0則測試了CrystalDiskMark、FastCopy、AnvilBenchmark、ATTO bench、AS SSD Benchmark以及AJA共六款測試。在效能表現方面,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 首先,先看Mac上使用Thunderbolt 2的傳輸表現如何: 看完Mac的表現之後,可以發現其實利用Thunderbolt 2連結Mac所表現的成績相當不錯,讀取速度都能夠穩定達到200MB/s以上。接下來實測看看使用USB 3.0連結至電腦的效果如何: 實際測試後可以發現,利用USB 3.0的接孔以及線材連接,在5Dt上能夠顯示相當不錯的水準,雖然可能不及Thunderbolt 2的速度,但是在效能表現方面也相當的優異,幾乎都能夠維持在100MB/s之上,相當快速! 在操作的部分,Drobo不同於其他競品需要使用網頁瀏覽器來進行設定,5Dt的操控主要是透過自家設計的Dashboard軟體來執行,不需要使用網路連線才能設定。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這樣的操作反而較為直覺與簡單。因為Drobo的目標就是要讓產品的設計和思考比起玩家們想得更多,玩家們只負責搬動資料,讓產品比我們還聰明就對了! Drobo 5Dt-Turbo Edition特別的部分就在於能夠支援Thunderbolt 2,所以這一次小編也決定在Mac上面操作Drobo Dashboard,第一次使用時建議先申請並登入Drobo帳戶,後續使用也會比較方便,接下來帶各位玩家們一看Drobo自家的軟體如何使用吧! Drobo 5Dt-Turbo Edition強調的就是能夠簡單上手、備份容易、運算又相當聰明的直連式儲存裝置,這一次不只有Thunderbolt 2的接孔,還特別附上1條1m的Thunderbolt 2連接線,讓讀寫速度有更優異的表現。並且在更換硬碟時並不複雜,也能夠支援熱插拔,在使用上可說是非常輕鬆,最後搭配著Drobo自家的電池備份技術和獨特的Beyond RAID技術,5Dt上網註冊就能額外延長的3年保固,如果玩家們你現在需要一台安全、好用、快速的DAS直連式儲存裝置,還不快下手! ●產品型號:Drobo 5Dt ●顏色:黑 ●型式:桌上型 ●USB連接埠:1組USB 3.0 Type-A、2組Thunderbolt 2接口 ●支援作業系統:Windows7/8/10、macOS X 10.9以上 ●支援磁碟規格:最大5組3.5吋SATA II / III硬碟 ●尺寸:150.3(寬)X185.4(高)X262.3(長)mm ●散熱風扇尺寸:120mm ●外接電源:AC Input-100-240VAC/2A/50-60Hz、DC Input-12V/10A/120W ●重量:3.9KG(不含硬碟) ●附件:變壓器組、快速安裝指引卡、燈號指示說明貼紙、黑色提袋、1.8m USB3.0、1.8m電源線、mSATA卡、DroboCare插入卡、1m Thunderbolt 2線 ●保固:3年(DroboCare) 廠商名稱:Drobo Storage Solutions 廠商電話:02-2371-6000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電洽
-
是壁畫也是電視!Samsung The Frame TV打造絕美藝術電視
天哪!這也太美了吧!Samsung請來的妹子(誤)羊角編說的是電視啦! 羊角編這次現場直擊了Samsung舉辦的The Frame TV發表會,當然除了為PCDIY!的讀者們謀福利,多拍一點殺必死回來,羊角編也沒有忘記帶回最新一手的重點資訊啦! 這次Samsung推出的The Frame TV主打高設計感的輕薄4K UHD電視,不僅找來知名瑞士工業設計師Yves Behar共同操刀打造The Frame TV,更廣納各方藝術作品內建在The Frame TV裡頭,讓整台電視能夠讓使用者隨心切換成一幅幅絕美的藝術作品。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Bd0A0Z-fe4 The Frame TV產品概念預告 The Frame TV在外框設計採取了密合的框架設計,能夠讓The Frame TV與牆面完整貼合,讓玩家們乍看之下很難發現原來是一台電視。經由工作人員告知,The Frame TV將自己定位不僅僅是一個3C產品,更將他視為一種裝飾藝術,為整個家打造出決然不同的體驗。同時也提供了不同的壁框可供選擇,使用者可以隨自己裝潢的風格決定配色。 當然消費者最關注的應該是價格方面,目前共推出兩種版本為55吋和65吋,價格則分別是: 新台幣79,900元 和 新台幣119,900元,更好康的是, 只要在9/30前購買The Frame TV系列原廠就贈送,專屬風格邊框一組、三星藝術展架,此外更提供購買The Frame TV的消費者試用「藝術市集」一個月。
-
小米發表與Google合作的新手機A1,搭載Android One、雙鏡頭,9/7日小米官網正式開賣!
9/5日 下午2點半,小米在印度新德里準備了一場新品發表會,而小米也相當貼心的舉辦一場台北的「印度新德里小米產品發佈直播暨新品拍照會」。小編在路上就在猜想,會不會有可能是小米7呢?還是紅米Note 5X呢?結果最後都猜錯啦!這一次小米要帶給大家的是,Mi A1!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fnp8sTp8qI 小編還不馬上幫各位玩家們準備可愛的影片連結給大家! 相信各位玩家們一定也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小米A1的新手機實體照,以及這款新手機所採用的規格等。而這一次就不用無聊的簡報帶過給大家看,小編準備了一堆A1手機的照片來一一幫玩家們做介紹。 這一次推出的小米A1手機搭載的是Snapdragon 625的14nm製程的八核心處理器、4GB的RAM和64G的儲存空間,儲存空間最大也能夠擴充至128G。螢幕也採用的是5.5吋的Full HD LTPS,玻璃則採用的是康寧大猩猩玻璃。當然不能夠忘記小米這次的主打:雙鏡頭,一顆採用1200萬像素的「廣角鏡頭」,最大可支援至1.25μm、 f/2.2 光圈;另一顆一樣採用1200萬像素的「長焦鏡頭」,最大可支援至1.0μm、 f/2.6光圈、2倍光學變焦。 小米A1這一次在台灣的售價訂為6,999元,黑色以及金色將於9月7日中午12點於小米網台灣站開賣,而玫瑰金的部分要等到9月8日早上十點才能於PChome 24h購物線上首賣。至於電信門市的部分,用戶可於9月15日前往四大電信進行選購,不過特別的玫瑰金色只有在遠傳電信獨賣。 廠商名稱:台灣小米通訊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192-1023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6,999元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