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Intel Cascade Lake處理器四月推出有譜,Cascade Lake-X眺望Computex 2019
轉眼間,再過約3個月將再度迎來科技界一年一度的大事:Computex 2019,隨著時間越來越近,也有更多相關的消息傳出,這一次主角是Intel的Cascade Lake處理器。 消息內容是這樣的,據爆料人士Chiphell的說法,Intel預計會在下個月推出Cascade Lake處理器,腳位採LGA 3647;緊接著在6月的Computex 2019則是會推出Cascade Lake-X處理器,腳位採LGA 2066。兩者都將採用Intel的14nm++製程,而後者將成為目前Kaby Lake-X的後繼者。 以目前來說,Intel的Skylake處理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就是一般消費者比較容易取得的Skylake-X處理器,採LGA 2066腳位,這類型處理器最高階可一路直接上到頂級的Core i9-9980XE,該處理器採18C/36T配置。而另一部份則是針對專業人士而來,這類處理器則是以採LGA 3647腳位的W-3175X系列處理器產品線為主,最高可達到28核心。 而接下來的新Cascade Lake處理器,則是最高有可能會推出48應用核心,理論上該處理器預計會比AMD的EPYC處理器快至少三倍以上。 AMD預期有可能會在Computex 2019上推出新的Ryzen 3000處理器,因此,Intel Cascade Lake處理器的推出時間算是合邏輯的,有可能正面直接對槓。以目前來說,兩者之間的較量結果是Intel贏在核心效能、AMD贏在核心數量,但接下來的發展如何,就有待觀察了。
-
「外星人」瘦身有成、Alienware史上最輕薄15吋電競筆電m15開箱實測
Alienware(外星人)品牌自從創立以來,就一直著重在高階的電競產品上,被Dell收購後,依舊持續推出搭載高階硬體規格配備的電競筆電,不過雖然說Alienware內裝的硬體規格優秀,但相對來說必須做的取捨,就是大體積、重量重的筆電,因此,Alienware在此之前的電競筆電外型多數在外型上看起來都顯得「粗勇」許多! 也是因為這樣的緣故,這次Alienware推出全新m15電競筆電,才會顯得格外引人矚目,甚至成為Alienware歷年來最輕薄的電競筆電,全機最薄處僅17.9 mm、最厚處則是21 mm,而且這次也將其重量壓到2.1公斤左右,已經接近目前市面上多數輕薄電競筆電的重量級距了。但這次Alienware m15強調的可不只如此!儘管拋開以往產品的「重量束縛」,Alienware m15依舊搭載不錯的電競規格硬體,馬上帶大家來一探究竟囉! 這次小編收到的版本是星雲紅的配色,紅色的上蓋顯得格外耀眼,而上蓋上則是Alienware的招牌商標外星人Logo,上蓋四邊也並未使用方正的外型,而是較陽剛的切邊設計,再搭配上蓋有如Mercedes-Benz的三向切線,顯得格外硬派有質感。 機身的部分則是採用鎂合金打造,讓整體的重量可以更加輕盈一點,但同時又能保有堅固的特性,轉軸的部分使用絞鍊的設計,使用上相當穩固。 Alienware也趕上目前電競筆電的標配「144Hz螢幕更新率」,螢幕面板的部分則是採用15.6吋FHD IPS面板,在色彩和可視角方面都有不錯表現。 另外,為了讓視覺體驗更加優秀,Alienware m15也在左右兩側的邊框使用窄邊框的設計,並且讓前置攝影機維持在上邊框中央,而且這款攝影機的解析度還是FHD等級,在目前的筆電市場中算是稀有動物了。 在Alienware m15的C面部分,可以直接看到正中央的外星人Logo,除了信仰外,它同時也身兼電源開關鍵的功能。而在它左右兩側的區塊並非喇叭,而是散熱的進氣口之一(主要進氣口仍是底部),採用的是雙進氣、雙排氣通風設計,藉由將冷空氣從機身底部吸入以後,通過內部的散熱系統,將廢熱導流至機身後方和左右兩側的散熱口排出。至於Alienware m15的喇叭位置所在處,在筆電底部前端的左右兩側,才是真正的喇叭位置。 至於連接埠的部分,這次Alienware m15也是誠意十足,雖然瘦身有成,但連接埠依然不馬虎。首先是機身後方,提供一組HDMI、mini-DisplayPort以及Thunderbolt 3,另外還有提供Alienware Graphics Amplifier連接埠,讓玩家可自行串流高階獨立顯示卡。機身左右兩側的部分,則是提供三組USB 3.1 Type-A、 RJ-45網路埠,使用彈性相當不錯。 這次Alienware m15在硬體規格方面,主要搭載Intel Core i7-8750H處理器,並且搭配NVIDIA GeForce GTX 1060顯示卡,強化Alienware m15的基本效能,記憶體方面提供16GB DDR4-2666、儲存空間則是有兩組NVMe PCIe SSD 256GB,讀寫速度表現優秀。 Alienware m15的出現,也宣告Alienware將逐漸開始朝向輕量化的電競筆電外型設計,這次的m15雖然在內裝上還沒搭載更高階的獨立顯示卡,但就一般日常工作和遊戲、甚至是稍微繁瑣的影像處理工作,Alienware m15已經可以應付。另外,在外型上使用的星雲紅高調配色並未給人突兀的感覺,搭配上蓋三向切邊設計反而有種優雅的硬派美,視覺上很不賴。 未來Alienware是否有可能會推出更多瘦身有成的電競筆電還有待觀察,但若果真如此,小編私心希望能搭載更強大的獨立顯示卡,像是RTX Max-Q系列顯示卡,或者甚至是上一代的GTX 1070以上等級的顯示卡也ok!但以Alienware電競筆電首度瘦身有成後的結果來看,Alienware m15的表現已經讓人給予肯定了。 廠商名稱:Dell 廠商電話:0080-1863-051 廠商官網:
-
9400F狂降、8400/8600/9900K逆勢大漲價、Spoiler漏洞加持,升級採購建議選AMD Ryzen較安心
剛過完228連假,沒想到處理器的價格又偷偷地波動了,不僅Core i9-9900K消失在原價屋的報價清單中,連PCHome上面的賣價也調高了而且缺貨(完售),到底這周的處理器市場狀況,玩家要如何下手呢?照慣例,小編來跟大家一起看看報價現狀吧! 大概從Intel開始推「F」版的無內顯處理器開始,價格就一路下滑,這可以從先前小編的賣場情報文章中看出價格變化的狀況(請參考底下連結),這樣的現象卻跟其他同樣第9代的版本反向操作,以目前的9400F來說,一不缺貨、二不漲價還週週調降,如果不care有無內顯的玩家,或許是9代系列中的選擇之一(不比AMD陣營的同價位產品),但是少了一慣內建的內顯功能,玩家的買氣如何?其實也直接反映在受歡迎度上不是嗎?看看連8代的8400都賣得比9400F還要貴上1,000多元,你說玩家是買單還是不買單呢? 好玩的現象可以從報價單中看出端倪,本週一開始的報價中(3/5),原價屋的線上估價可以從上面的截圖看到Intel處理器的價格,首先應該可以發現Core i9-9900K不見了,缺貨嗎?是的,同步看看PCHome 24H購物商城就可以看到報價為15,790元、但是售完缺貨中,可是隔兩天之後(3/7報價),原價屋的新報價列表中,9900K又出現囉,可是價格就…變成了17,800元、還「限組裝」,物以稀為貴大家都知道,但是一次調高這麼多,想下手的朋友多想一下吧! 而前面提到的Core i5-9400F的價格不只在原價屋、PCHome上可以看到有正常銷售且價格下滑,Autobuy網路商城的價格也來到了5,500元價位,比起過年前跟上週的報價,又往下降了一些,反過來看一下Core i5-8400的價格是蹭蹭的往上漲,原本年前的價格才5,800元左右,年後拉高到6,100~6,300元,看看這星期的報價,直接上6,990元,難不成Core i5-8400的內顯這麼值錢,這差距再加一點都可以入手一片2手版的GTX 1060顯示卡了,當玩家是傻子嗎? 另一個部分就是過年前缺貨消失的8600再度出現了,價格直接升到7,990元,這比年前尚有貨的報價(約7,200元)還要貴上10%,現狀可以看到9代中階出現斷層,原本的主力9600K則仍是缺貨狀態,如果這樣的漲勢持續下去的話,Core i5-8600的價格要追上年前的9600K價格應該不難,繼續缺貨的話,8600都可以當9600K來賣了,想買的就多掏點錢吧! 至於9代的Core i7-9700K則是仍維持一貫的高價,原價屋報價14,500元有貨、PCHome雖然價格略低一些為13,990元,但是一直以來都是缺貨狀態,看看8700K的報價直接砍超過2,000元,長期這種現象不禁令人懷疑,到底9代出來幹嘛的,14nm+++無限加嗎?拜託一下吧,要就10nm趕快出,舊瓶裝新酒還沒貨賣,玩家乾脆轉投AMD懷抱好了,至少價格始終如一、供貨穩定。 處理器陣營也不是只有Intel一家,最近的AMD也是真香,除了供貨穩定之外,價格也是維持不變,不僅「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遊戲繼續贈送之外,店家額外的贈禮也是不少,如果搭配主機板一起選購,各家主機板的特別優惠與活動贈品更多,送硬碟、網卡都有,玩家不用擔心買了以後被捅一刀(最近新聞很夯的特x拉,車主應該很OOXX),效能表現更是強,2400G/2200G內顯表現更具優勢與C/P值,同級價位更超值(先前站上有過多篇比較報導),不想買貴當盤子的話,現在加入AMD陣營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不比效能的話,那比資訊安全呢?剛被揭露的Spoiler漏洞問題,Intel可是全系列都中招,架構性問題的狀況下,等於目前也是無解的狀態,先不說是否會對使用者造成多大的影響,至少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除非是具有過人一等的能力,否則應該是不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吧!這部分AMD可是沒有問題喔,最近想升級的朋友可得多加考慮一下以防萬一,畢竟誰都不想沒事電腦就中招吧!
-
Google Chrome瀏覽器也爆發重大漏洞,趕快更新到72.0.3626.121版本!
2019豬年開春以來,就發生不少系統漏洞的訊息,像是2月份的Android系統的PNG圖檔漏洞、2月底的WinRAR解壓縮漏洞、3月初的,現在連您可能正在使用的Google Chrome也出現漏洞了! Google在,包含Windows、Mac與Linux等在內的版本,都已經修正掉最新的重大漏洞,主要是修正掉CVE-2019-5786的安全性漏洞。Google擔心該漏洞可能已經有攻擊程式在市面上流竄,讓駭客可以透過遠端攻擊的方式,讓使用者去開啟有安全性疑慮的特定網站。 有關於,目前尚未有更多細節。從Chrome Releases網誌所透漏的訊息,可得知該系統安全性漏洞,屬於釋放後使用(Use-after-free)的漏洞,存在於Chrome瀏覽器先前版本的FileReader裡面,該功能主要是用來存取各式Web API,讓瀏覽器能夠存取使用者端的電腦檔案內容,以便上下載檔案。而先前版本的Chrome瀏覽器所存在的漏洞,能讓惡意程式突破Chrome的記憶體Sandbox限制,進而進入到作業系統的底層去執行各種攻擊行動,包含存取使用者的機敏資料。甚至駭客能透過RCE (Remote Code Execution,遠端程式碼執行)的方式,來攻擊受害者的電腦。 目前Google Chrome最新版本72.0.3626.121,已經修正上述的問題。趕快檢查一下您的版本是否為最新版。只要點選畫面右上角的「…」、「說明」、「關於」,就會自動檢查更新,並安裝好最新版本!
-
Maxon釋出Cinebench R20跑分軟體,這次只測CPU效能,測試更精準
由於先前Cinebench R15被人發現在8核心以上的處理器無法展現出所有威力,Maxon於3/6推出全新的Cinebench R20跑分軟體,打破上述的限制,這次的版本同樣基於該公司Cinema 4D R20的技術,來測試即時繪圖時的CPU性能。相信將成為新一代CPU在處理專業繪圖與創作應用上的跑分軟體新標準。 Cinebench R20的最低系統要求是4GB的記憶體,以及支援SSE3指令集的處理器,並可以使用到所有處理器的核心數、執行緒數(亦可自定想要使用的核心數量),並支援新的像是AVX2等指令集,以發揮出處理器的效能極限。因此當今的電腦應該都可以執行Cinebench R20。然由於這次的版本直接在,因此電腦必須安裝Windows 10才能使用。 如果您還是使用Windows 7、8或是其他版本,可以去下載獨立執行檔的版本,目前已有,讓非Windows 10的電腦也能執行Cinebench R20。 另外,Mac版本的Cinebench R20,則可以去。 這次Maxon將Cinebench R20的記憶體配置需求提升到4倍,並將CPU運算能力提升到8倍,並支援Intel的Embree光線追蹤引擎,因此可以讓您的高速CPU得以在這個版本中釋放出所有效能。 然這次的版本,捨棄了GPU的測試項目,所以不會有OpenGL的測試成績。至於CPU測試項目部份,同樣提供多核心或單核心的測試跑分。至於測試場景部份,則是採用Render Baron提供的客廳場景,來做即時繪圖著色,繪製的細節包括採用高解析度材質、光線追蹤(Ray-tracing)的元素、照明、反射…等等,因此對CPU效能非常吃重!使用更多執行緒和更高時脈的處理器,會獲得更快的處理效率,以獲得更高的Cinebench R20分數。 我們簡單實測之後,發現使用Core i9-9900K處理器,獲得了4895 cb的分數,而單核心則是485 cb的分數!相較於相較於先前標準版本的CineBench R15 (實測跑分為2016 cb,205 cb)來說,分數確實提升了不少!看來,這次的版本可說是能將CPU與GPU的效能發揮極致,完整釋放出電腦的極限。 您跑多少分呢?也歡迎到我們的分享您的分數吧!
-
「黑寡婦」工作/遊戲吃很開、Razer Blackwidow Lite鍵盤跨足辦公領域
Razer在台灣電腦周邊產品市場深耕已久,旗下的鍵盤、滑鼠、耳機等電競產品在玩家心中已有不可抹滅的地位存在,在電競產品市場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過Razer近期推出全新黑寡婦系列鍵盤Razer Blackwidow Lite(以下稱Blackwidow Lite)鍵盤,這一次不主打「電競」兩個字了,而是「工作、遊戲兩相宜」,看來Razer打算進軍一般辦公領域的電腦周邊了。接下來就馬上來為大家獻上本次的鍵盤開箱囉! Blackwidow Lite這次在外型上和過往的黑寡婦系列有些不同,少了一絲電競玩家追求的霸氣、帥氣外型,更多的是典雅的商用風格,首先是取消右側數字鍵區配置,並且在外型上導入窄邊框的設計,視覺上更加簡單有力。 另外,取消數字鍵的同時,這次Blackwidow Lite也取消獨立巨集鍵,使得鍵盤整體的體積得以更加縮小。在辦公室等工作領域中,小巧的體積可以減少占用的桌面面積,使用起來就更加方便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取消獨立巨集鍵,但Blackwidow Lite也支援Razer Hypershift的功能,可藉由Razer Synapse 3軟體自定義各個按鍵的其他功能。 連接埠的部分使用可拆卸式的Micro-USB連接線,隨時可因應不同的工作環境和需求作拆卸、切換。底部的角架部分則是僅有提供兩段式的角度調整,算是稍微可惜的小地方,不過,畢竟如果是一般工作領域上需求的話,確實是也不需要太多的調整角度。 不過說到底,Razer最強大之處還是在電競領域上,因此,Blackwidow Lite鍵盤這次跨足辦公市場,內部採用的可依然是電競玩家們重視的規格喔! 首先鍵盤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按鍵本身了,這次Blackwidow Lite也搭載Razer獨家的機械軸設計,採用的是橘軸,在按鍵敲擊上比起青軸版本還要安靜的多,在辦公環境下可以不用擔心吵到他人,同時,按鍵本身的回饋感也不錯。 另外,為了讓不同玩家可以在更需要安靜的環境下使用Blackwidow Lite鍵盤,這次Razer也提供橡膠環,可以讓玩家將常用的按鍵鍵帽卸下後,直接在內部套上橡膠環,讓整體的按鍵敲擊聲更小、更安靜。 Blackwidow Lite按鍵的敲擊壽命達到8,000萬次,用到你離職退休都能繼續用!另外也具備LED背光功能,不過只有提供白光、沒有1680萬種自訂色彩就是了,但辦公室也需要RGB啦! 這次Razer藉由Blackwidow Lite進軍辦公、工作領域市場,在外型上採用相對簡單、典雅的設計,並且在取消數字鍵和巨集鍵的設定下,讓整體的外型更加輕巧,更適合在辦公領域中使用。而在按鍵本身,採用Razer機械橘軸的設計,在提供最高品質靜悄悄的前提下,也提供電競鍵盤的手感給辦公室人員,這點加分很多。在有了「黑寡婦」的領頭之下,未來我們或許會看到更多Razer的電腦周邊產品進軍辦公室領域也說不定喔!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Razer雷蛇 廠商客服:(02)2341-1038 廠商官網:
-
10nm登場暖身預告?! Intel 第6代處理器全面EOL,14nm Sky Lake下台一鞠躬
說到Intel的10nm產品,大概快則年底前(筆電版)、慢則明年2020才會看到ICE Lake的蹤影(桌機版),想當初14nm發布並且正式推到桌機版時,SKY Lake當初引起的熱潮,一點也不亞於現在大家遇到開賣就缺貨的8代、9代處理器造成的現象,而且以第六代處理器推出的當下,也是晶片組邁入Z170的時代,相信目前還有相當多的玩家使用的版本還是Core i7-6700或是Core i5-6600等版本,不過,時間總會過去、在迎來第9代推出一段時間之後,第6代的14nm也即將EOL了(End-of-life)。 從日前Intel的PCN 116799-00文件中,可以看到第6代全系列都將進入EOL,除了早先就已經停產的6700K、6600K之外,剩下的其他第6代版本也都將面臨退役情況,算一算時間,第6代處理器其實從2015年8月正式上場至今,也不過3年半的時間就即將面臨下台一鞠躬的景況,可以想見現今改朝換代的快速,只能說,想要跟著體驗最新一代產品的話,口袋真的要夠深才行啊! 既然第6代Intel已經發布EOL了(最後下單為2019/9/27),那跟著後面的第7代呢?EOL恐怕也是不久之後的事了,但先前面臨處理器缺貨時,連7代的平行輸入都拿來賣了,那時候下手的玩家恐怕會哭吧!(現在店家跟網路商城都還在賣喔~) 而從EOL的最後Shipment日期為2020/3/6這個時間來看,應該也是Intel即將推出10nm ICE Lake的Timing,是否在官方的打算中,10nm上台也是14nm開始退出舞台的時程表呢?那就要看Intel是否真的會如期把10nm的產品生出來囉~
-
USB協會發表USB 4.0規範,正式納入Thunderbolt 3標準,傳輸頻寬達40Gbps!
SDA(SD協會)於MWC 2019發表SD 7.1規範,推出更快的SD Express記憶卡來提升傳輸效能,而Intel則是選擇在3/5(台北時間)正式將Thunderbolt 3規範開放,因Intel也是USB-IF (USB協會)的主要成員之一,其規格也將導入至下一代USB的規範內。而USB-IF也在3/5,使其傳輸頻寬達到40Gbps的水準! Intel稍早於CES 2019便公佈,會將Thunderbolt 3控制器整合至新一代的Core i處理器(代號Ice Lake的10nm處理器),讓未來的電腦都支援Thunderbolt 3的裝置,以期推廣Thunderbolt 3的周邊裝置。然就目前市場來看,支援Thunderbolt 3的認證裝置大約僅有450種,跟當今採用USB的裝置到處皆是,且不限定PC,就連手機、平板,甚至蘋果新的iPad Pro也棄Lightning介面而改成USB Type-C的介面來看,USB介面可說是一統整個ICT產業的周邊介面標準,想要另外搞一套自己的周邊標準,恐怕不簡單。 因此,自Thunderbolt 3採用USB Type-C的共規標準之後,如今的Thunderbolt 3連接埠,也長得跟USB Type-C一樣,只是要使用時,得仔細看一下該連接埠是否有Thunderbolt 3的閃雷Logo圖案,否則您的Thunderbolt 3裝置一樣不支援。站在系統整合商的角度來看,他們在設計系統時,是可以讓其所有的USB Type-C埠都支援Thunderbolt 3標準。透過整合Thunderbolt 3晶片,或是等到Intel新的支援Thunderbolt 3的Core i處理器,來讓該系統能支援Thunderbolt 3的周邊裝置。然而,這是PC的部份,那麼,手機呢?平板呢?Intel要怎麼說服這些大廠在手機或是可攜式裝置放入一顆Thunderbolt 3晶片?尤其大家現在正在為5G做好準備時,Intel要是不再提供一些利多,看來Thunderbolt 3只能成為Intel曲高和寡的標準了… 終於,Intel於3/5,透過開放Thunderbolt 3的底層通訊協議,讓其他廠商也能生產基於Thunderbolt通訊協議的裝置。且最重要的就是免繳授權金!讓廠商能夠更願意去將Thunderbolt的支援,加入到其下世代相容於USB 4.0的裝置端晶片中,或是USB 4.0的周邊裝置中。這樣的話,這些裝置就可以直接搭配Intel新一代Core i處理器 (本身就內含Thunderbolt 3的主控晶片)的電腦使用。 至於USB-IF這邊呢?他們才在1週前正式宣佈最新的。USB 3.2規格共分成三類,並正名如下: ● USB 3.2 Gen 1 (之前叫USB 3.0): 最快速度5Gbps,市場名稱為SuperSpeed USB ● USB 3.2 Gen 2 (之前叫USB 3.1): 最快速度10Gbps,市場名稱為SuperSpeed USB 10Gbps ● USB 3.2 Gen 2x2: 最快速度20Gbps,市場名稱為SuperSpeed USB 20Gbps 也就是說,USB 3.2採用雙通道的作法,讓既有的傳輸速度,可以倍增到20Gbps。而USB 3.2 Gen 2x2正式產品,預期將在今年內會推出。不過,由於USB 3.2的連接埠,同樣有標準的Type-A、micro-USB、Type-C等種類,加上傳輸線也會有不同的支援度,預期到時候,你的裝置、電腦、連接線到底是支援USB 3.2 Gen 1、Gen 2、Gen 2x2,你可能自己都會搞混… 變成了USB裝置在連接上的亂象… 如今,透過Intel跳出來將Thunderbolt 3底層協定釋出,搭配其採用與USB Type-C相同介面,使得USB 4.0的規範能夠透過直接支援Thunderbolt 3來提升到40Gbps,同時也以單一USB Type-C埠來大一統未來的USB連結埠標準。由於USB 4.0將向下相容於USB 3.2、USB 2.0,同時支援Thunderbolt 3。 由於USB 4.0將Thunderbolt 3納入正式規範,因此也將繼承Thunderbolt 3的一些特色,包含支援螢幕顯示,以及提供最高100瓦的快充。這樣一來,以後連DisplayPort(甚至HDMI)埠都可能被取代,而且輕薄高效能筆電也能直接以USB 4.0來當變壓器連接頭。亦即未來的所有USB 4.0裝置,都將使用USB Type-C的連接埠來設計,甚至不需要額外連接電源線,即可直接一條線提供電源與資料的傳輸,讓產品的設計更加精簡!當然若您傳統USB Type-A的裝置要連接到USB 4.0的電腦上,只要另外加裝USB-C對USB-A的轉接線就可以了! 對Intel來說,將Thunderbolt 3的主導權釋出之後,會失去對Thunderbolt 3的技術獨占性,但卻可換來更多廠商採用其Thunderbolt 3的規範,以進一步推動Thunderbolt 3的應用市場生態,讓Thunderbolt 3的市場佔有率擴大,以帶動下世代Ice Lake處理器(內建Thunderbolt 3控制器)的推廣。此外,支援Thunderbolt 3的產品,都必須透過Intel或授權認證實驗室的認證,才能標示或使用Thunderbolt 3的Logo,亦可賺取認證費用,何樂不為呢? 至於USB 4.0規範的正式釋出時間,預計大約在2019年中之後,也許是Computex 2019期間,屆時最快在2020年,就可以看到USB 4.0的裝置端產品了。
-
Spoiler「漏洞」百出!Intel歷年處理器全中招、AMD躲過一劫
繼早前的「Spectre」和「Meltdown」漏洞之後,全新的處理器「漏洞」又被發現了!這次的安全漏洞名字就叫做「Spoiler」(好理解多了XD!)而且影響的範圍是:Intel歷年全部處理器。從第一代到現在最新的第九代全中招。 根據美國麻薩諸塞州一所研究室(原名: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和德國盧貝克大學(原名:University of Lübeck)的中指出,它們發現一種新型的微結構漏洞,可將使用者的所有使用進程以實體頁面的方式全部洩漏。 「這起漏洞可藉由簡單的指令達成,並且影響範圍擴及所有Intel Core系列處理器,不因作業系統而有差異,而且就算是虛擬系統或是沙盒系統嘛欸通!」也就是說,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這項漏洞是Intel處理器架構的問題,而非軟體更新可解決。「Intel需藉由重新設計架構才可避免。」 Intel發言人已對外表示,它們將會採取相關的保護措施,並且也預計該漏洞應該可以用軟體更新的方式補洞。「保護使用者和其資料對Intel來說一直是首要任務,同時我們也感謝研究人員的努力。」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漏洞」影響的範圍只有Intel處理器,AMD方面倒是沒有影響,所有AMD的處理器都不受「漏洞」的影響,可能是因為內部採用的架構設計方式不同所致。但看來Intel目前可能又有得忙了~
-
下殺破3,000元大關、開學特賣1星期,Teamgroup L5 Lite 3D 1TB SSD破盤價回饋
過完年、放完228連假、連燈會都看完了,該上班、上學的朋友也該收收心囉,趁著放完假期想要升級電腦的玩家可以在這星期幫愛機擴充一下儲存空間了,Teamgroup十銓科技的破盤好康又來了,高速SSD、容量高達1TB的L5 3D Lite這次直接殺到見骨,只要2,999元就能帶回家,今天開始下殺,截止時間為3/12 10:00 AM,為期一周,有興趣的玩家可以考慮一下。 打著開學特映的活動宣告,在PCHome上面的24h購物特價方案可以看到這次不是只搞1天的快閃活動,而是實際的要回饋給玩家的開學好康,如果先前電腦採用的僅是120GB、240GB版本的朋友,這次長達1周的特惠好康活動期間,都可以只花2,999元就把容量擴充到1TB,這下子Steam上面的眾多遊戲就可以多安裝幾套了。 事實上這款L5 Lite 3D先前就有過幾次的特惠好康,產品本身的品質與讀寫效能也都還不錯,官方公布的數據為500(讀)、480(寫) MB/s,並且提供有3年保固的服務,不到3,000元的價位,算起來單位成本不到3元,可以考慮入手玩玩!這次原價3,288元在3/5 10:00AM~3/12 10:00AM期間內,只要2,999元就能帶回家,要記得把握活動時間內下手喔。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