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NVIDIA ISC 2020 (下):TOP 500超級電腦排名中,NV擁有333款,佔2/3強,另Selene超級電腦求單出爐
NVIDIA這次在ISC 2020展期中,主要發表了全新A100 PCIe運算加速卡(比V100快20倍)! 同時SXM卡、UFM Cyber-AI、RAPIDS評測軟體也一同發表,展現其AI豐厚的運算實力。此外,在裡面,NVIDIA也展現其強大的效能實力,有2/3的系統都搭載NVIDIA家的產品。另外,針對組裝超級電腦想求單的IT網管者,NVIDIA更發表SELENE超級電腦運算工廠建構菜單,可幫助客戶在一個月內的時間,來建構ExaScale級的超級電腦數據中心! NVIDIA表示,在500款最快超級電腦中,有2/3 (333款)都是搭配NVIDIA的。包含美國、中國大陸、歐洲、美國產業系統、學院等的第一快超級電腦,都看得到NVIDIA的身影。 其中搭配NVIDIA Selene (DGX SuperPOD)超級電腦叢集的部份,就擁有1+ ExaFlops AI運算效能或20.5GFlops/Watt能效,成為前100大超級電腦的主力,而自ISC2017至ISC2020這四年以來,GF/W執行能效也成長3倍! 這次求單不是要組電競桌機,而是要建構一個超級電腦運算工廠。哇!這單怎麼下呢? 先前NVIDIA有發表Saturn V的DGX SuperPOD電腦叢集,賦予各數據中心來建構DGX A100為主的超級電腦,以建構1 ExaFLOPS以上效能的超級AI數據中心!如今NVIDIA也在美國推出針對各產業所打造的工業系統,提供1 ExaFlops的AI效能,27.6 PetaFlops HPL(High Performance Linpack),打破20GFlops/Watt的能效障礙! 在其硬體規劃(菜單)中,採用280組DGX A100超級電腦,內含2240顆A100 GPU,並搭配494組Mellanox Quantum 200G InfiniBand交換器,提供56TB/s網路頻寬、以及7PB的全快閃網路儲存方案!而這些電腦,只要在1個月內就能幫你部署完成,讓您的數據中心一次升級到ExaScale級的運算能力! 隨著NVIDIA發表A100 GPU,搭配先前的DGX A100超級電腦、EGX A100邊緣AI運算模組,以及這次發表的A100 PCIe加速卡,還有A100 SXM加速模組,都可幫助伺服器業者建構效能更強悍的AI級超級電腦,以應用於各種需要高效能運算的科學研究單位,以利進行各種科學與自然相關研究! 至於在AI電腦的求單部份,NVIDIA發表的Selene超級電腦工廠「菜單」,可以幫助數據中心在一個月內建構好,輕鬆打造出ExaScale級的超級電腦中心!值得想要建構大數據運算、科學研究、AI應用等數據中心,來考慮建構! (01) (02) (03) (本篇) (04) (05)
-
NVIDIA ISC 2020 (上):發表全新A100 PCIe運算加速卡,比V100快20倍! 聯袂SXM卡、UFM Cyber-AI、RAPIDS評測軟體亮相
一年一度的ISC High Performance 2020 (ISC 2020)原計畫於台北時間6/22於德國法蘭克福展覽館開展,但因為疫情緣故使其展覽取消,改為線上展覽。這次以HPC (高效能運算)為主題的展覽,自然會有許多主打高效能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齊聚一堂,來為新世代電腦的效能注入一片活水。 NVIDIA身為AI運算的領導廠商,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展覽的機會,向全世界宣告其最新的產品。由於當今的許多科學研究工作,必須仰賴更高效能的電腦來處理,因此NVIDIA所打造的全新運算超級電腦平台,將提供資料分析、模擬、可視化、AI(人工智慧)、雲端、邊緣串流等六大特色與應用,以幫助科學家、醫護人員,來解決未來即將面對的各種課題! 繼先前自家舉辦GTC 2020發表採用Ampere架構的A100 GPU、DGX A100超級電腦,以及EGX A100嵌入式AI運算模組之後,這次NVIDIA在ISC 2020也宣佈推出PCIe版本的A100運算加速卡,可以安裝在伺服器的PCIe插槽(若CPU支援PCIe 4.0的話,就能以PCIe 4.0的模式運作),提供比上世代V100還快20倍的運算效能! 這次聯袂A100 SXM卡版本也亮相,類似MXM子卡設計,這次A100 SXM卡採用更小的面積,提供系統廠商導入至其AI伺服器內。跟PCIe不同的是,SXM的功耗比較低,而 PCIe版可以透過NVLink Bridge來做多重SLI。其用途不一樣,PCIe適合一般伺服器插卡使用,而SXM則適合應用在更纖薄刀鋒伺服器來做應用。 先前NVIDIA發表將提供大數據運算加速軟體堆疊,其中包含Spark 3.0的RAPIDS加速器,可透過GPU來提升運算效能。這次直接將效能數據公佈出來。在大數據分析效能方面,採用DGX A100搭配RAPIDS加速處理TPCx-BB運算,若在純以CPU為主的伺服器叢集系統來算的話,必須準備350組伺服器,共佔22櫃,要吃掉300千瓦的電,總共耗費2千3百萬美元。 而若改用DGX 100超級電腦系統來做同樣的事,只要16台即可搞定,共佔4櫃,僅吃100千瓦的電,總共耗費330萬美元。可看出,TPCx-BB運算,使用GPU的加速效能,是純CPU伺服器叢集的19.5倍!而花費僅1/7,且耗電僅1/3而已。 由於上述的AI超級電腦,是透過許多CPU、GPU來協同運算,各處理器中間都是透過網路高速公路來進行資料交換,為讓這條資訊高速公路暢通無阻,避免攻擊或軟體威脅,NVIDIA / Mellanox在其網路產品中就有設計其對應的網路監控軟體,而這次他們也發表了AI平台專用的網管軟體,以協助IT管理者來輕鬆監控、維護,以提升數據中心內超級電腦的資訊安全。 這次UFM (Unifed Fabric Management) Cyber-AI平台,提供網路驗證、壅塞對應、健康報告、資產對應、安全電纜管理、效能監控、即時分析、預測儀表板等特色,讓IT網管們在管理這些超昂貴超級電腦時,能更加輕鬆方便!以減少停機、當機,網路不穩,效能不彰等問題,以提升AI電腦運算效能與使用安全性。 隨著NVIDIA發表A100 GPU,搭配先前的DGX A100超級電腦、EGX A100邊緣AI運算模組,以及這次發表的A100 PCIe加速卡,還有A100 SXM加速模組,都可幫助伺服器業者建構效能更強悍的AI級超級電腦,以應用於各種需要高效能運算的科學研究單位,以利進行各種科學與自然相關研究! (01) (02) (本篇) (03) (04) (05)
-
NVIDIA RTX 3080效能比2080 Ti快31%?! 3DMark Time Spy效能揭露!
NVIDIA自2018年9月首發推出Turing架構的GeForce RTX 2080 Ti,以及後續的RTX 20系列GPU之後,其以支援硬體光追(Ray-Tracing)的特色,賦予遊戲更逼真的真實世界畫面,提供絕佳的遊戲視覺享受!然已經到了2020年,NVIDIA下世代7nm製程的Ampere GPU也蓄勢待發!其伺服器版本已於GTC 2020正式發表,包含,以超高效能表現,再次稱霸數據中心應用市場。 至於在消費卡方面,據悉NVIDIA的Ampere的遊戲卡系列,可能正式名稱為GeForce RTX 30系列,將採用10nm製程,預計在2020年第四季推出!在效能部份,原先業界,不過現在已有網友優先拿到Ampere GA102的高階顯示卡(不確定是3090/Titan、3080 Ti/Super還是3080),並以3DMark來進行效能測試了! 根據的揭露,他們以某張NVIDIA Ampere GA102 GPU的高階顯示卡,在3DMark的Time Spy場景(DX12)中,測到18257分,比RTX 2080 Ti創始版的13939還快了30.98%!甚至贏過Titan V的16857分約8.3%,由此可見這次GA102的顯示卡效能非常強悍! 上述的圖表可以發現到,這次GeForce RTX 3080顯示卡的效能: ● 比一般RTX 2080 Ti 創始版快30.98% ● 比MSI RTX 2080 Ti Lightning Z顯示卡快21.07% ● 比Titan RTX顯示卡快22.14% ● 比使用LN2模式超頻後的Titan V還快8.30% ● 比Kingpin超頻玩家用EVGA RTX 200 Ti XC稍微慢個2.18% 上述測試報告中表示,GA102的高階顯示卡有分成24GB、12GB、10GB記憶體版本,而這次他們測試的顯示卡,根據3DMark的系統回報,GPU爆發時脈為1935MHz,記憶體時脈則高達6000MHz,這個應該等於HBM2等級的速度了吧!而目前已知不同版本的記憶體的時脈,分述如下: 採用14Gbps GDDR6 → 1750MHz 採用16Gbps GDDR6 → 2000MHz 採用2GT/s HBM2 → 1000MHz 因此上述的記憶體時脈回報成6000MHz,可能是因為3DMark的SysInfo還不認得這款新的記憶體,或是驅動程式回報的問題,總之,上述的規格僅供參考!等正式顯示卡上市之後,就可以確切了解真實的記憶體時脈! 根據原文章表示,這次的測試結果可以100%確認是真的!不是亂掰的。然而這次可以發現GPU時脈僅1935MHz,跟上一代12nm Turing的時脈差不多,沒有什麼太大提升,難道其效能提升3成的最大幫助,是因為Ampere製程提升到10nm的緣故?還是Ampere GPU內部的繪圖架構有很大的改進,讓其效能突飛猛進? 總之,這個問題還是等正式顯示卡上市之後,就可以得知了!但還是希望GPU時脈可以再提升一些就是了!
-
工廠改造完成、「真‧電競口罩」正式發售,Razer於香港開賣醫療口罩
在前陣子Razer為了在肺炎疫情盡一份心力,宣布將自家的滑鼠墊產線改造成口罩生產產線,如今這條產線似乎已經改造成完成並正式投入生產,因此在上開放線上購買。 根據官網的的資訊,Razer所推出的口罩一盒售價高達了159元港幣,大約等於610元台幣,一盒內含30片口罩,也就是一片口罩大約要價新台幣20.33元! 不過如此尊爵不凡的口罩在設計上很明顯的不是為「電競而生」,而是完全符合醫療法規的三層醫療口罩,通過了美國FDA、ISO 13485、EN 14683 Type1標準、ASTM Level1等認證,並具備不小於95%的BFE值(細菌過濾值)。由於畢竟是醫療用口罩,招牌的RGB當然是完全沒有,甚至就顏色都沒得選(?)。 目前雷蛇使用#RAZERFORLIFE(Razer For Life)作為產品的宣傳號召,有鑑於近期中國的疫情又死灰復燃,西方國家的狀態也依然在水深火熱,各方面的醫療物資依然還是處在短缺或供應吃緊的狀況,不得不慶幸身在台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Intel推出第三代Xeon處理器(Cooper Lake)家族,適合4P-8P系統,連袂Optane 200系列、D7系列PCIe 4 SSD,以及新FPGA一同亮相
繼Intel於5/20正式推出代號Comet Lake-S的之後,雖說還是14nm、PCIe 3.0架構,但其實Intel早就有PCIe 4.0的方案,只是要先放在「貴」的產品線,也就是Server (伺服器)市場。 Intel於6/18正式推出代號Cooper Lake的Xeon Scalable伺服器處理器,且聯袂發表Intel SSD D7系列的P5500與P5600數據中心級SSD,可以支援PCIe 4.0喔!,以提供各行各業來建構效能更強大的AI級數據中心! 為讓伺服器市場不要再被,Intel於6/18正式推出第三代Xeon 可擴充處理器,內建AI加速指令集(如bfloat16),搭配Intel Deep Learning Boost (深度學習爆發)應用,讓AI的推理和訓練工作,可以更廣泛部署在GPGPU的元件,以運用於圖像分類、推薦引擎、語音辨識等應用和語言建模,以幫助數據中心提升AI工作的執行效能。 先說明CPU的部份,這次Intel公佈的Xeon處理器共有11款。包含Xeon Platinum 8300H系列共6款,以及Xeon Gold 6300H或5300H系列共5款。核心數從16C32T到28C/56T。Platinum系列皆可支援4P或8P,記憶體可以支援到DDR4-3200,而Gold系列則最高支援到4P,記憶體時脈則維持到DDR4-2666或2933。 至於售價方面,這次Cooper Lake的最高旗艦:Xeon Platinum 8380HL處理器,採28C56T設計,時脈為2.9~4.3GHz,快取達38.5MB,TDP高達250W,建議售價為13,012美元(快要新台幣40萬元),相較於AMD目前代號Rome的第二代EPYC 7742 (64C/128T,時脈2.25~3.4GHz,快取256MB,TDP達225W)才6,950美元(約新台幣20.8萬多),已經快兩倍的價錢了! 除了發表第三代Intel Xeon Scalable處理器之外,這次也推出了新的Intel Optane Persistent Memory 200系列,是一款非揮發式記憶體,與5年前的平台相比,可達到平均1.9倍的效能提升。此外,在擴充彈性方面,也提供了Intel Speed Select Technology,對比5年前的平台,資料庫處理速度可提供高達1.98倍速!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Xeon Gold中,有3款提供,這是一種可以更精細地控制CPU效能的技術,從而優化總持有成本。搭載Intel SST後,一台伺服器便能執行更多作業,成就超過往常。總之,這次的三代伺服U,效能幾乎能提升近一倍就是了!以下是各種應用下的效能提升佔比! 再來看看Intel在Xeon Scalable處理器的發展藍圖吧!自2019年第二代Cascade Lake之後,2020年第三代Cooper Lake則提供4~8處理器插槽架構,主打高階伺服器市場,而稍晚發表的Ice Lake則僅提供1~2處理器插槽,主打較為入門的伺服器市場。至於2021年,則將正式發表Sapphire Rapids,採用新製程,並將支援新世代DL Boost指令集:AMX。 至於在記憶體與儲存產品部份,先看Optane Persistent Memory吧!這次發表的200系列產品,可搭配最新第三代Xeon Scalable平台使用,單一CPU插槽可支援高達4.5TB的記憶體容量,相較於先前世代的產品,平均可提升25%的頻寬,且與一般主流的SSD產品相比,處理速度還快了225倍(因為類似接近RAMDISK的速度,所以才這麼快)。如此一來,就能讓管理數據密集型的工作負載(如數據庫,虛擬機密集應用、資料分析和HPC高效能運算),獲得絕佳的高效能運算結果。 上述算是記憶體產品,至於儲存裝置部份,Intel這次也推出3D NAND SSD D7-P5500與P5600,容量支援高達7.68TB,採用U.2 NVMe介面設計,可支援PCIe 4.0 (但目前Intel還沒有平台可以支援PCIe 4.0,反而AMD那邊EPYC平台可以支援XD),並具備低延遲PCIe控制器,可滿足AI和分析工作負載時對於I/O頻寬的強大需求,讓更多資料得以快速存取,以提升IT管理效率和資料儲存安全性。 雖然這次完全沒提到Xe相關的GPU產品新資訊,畢竟效能還是輸老黃NVIDIA的產品太多!那麼Intel在AI解決方案的布局,就是以FPGA來補足。先前Intel有推出Stratix 10 FPGA,可針對不同的執行需求來打造專屬的指令核心,而這次所推出首款「AI優化版」的Stratix 10 NX FPGA,將讓AI執行效率爆衝,讓其效能一飛沖天,以趕走黃巾賊!XD Stratix 10 NX FPGA,是Intel首款針對高頻寬、低延遲AI加速需求的「AI優化版」FPGA (場域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處理器。可為客戶提供可客製化、可重新配置的和可擴展的AI加速功能,以用於像是自然語言處理、欺詐檢測之類的運算需求。Stratix 10 NX FPGA採用14nm製程,透過EMIB(嵌入式多晶片互連橋接)機制來連接到周圍的高頻寬記憶體(HBM)、高效能乙太網路,並連到AI Tensor模組,即新AI優化運算區塊,其中包含了密集陣列的低精度乘法器,一般可以用於AI模型建模應用。 透過上述Intel一次推出伺服器相關產品,包含第三代Xeon Scalable伺服器處理器、Optane 200系列持續性記憶體、3D NAND SSD P5500與P5600 PCIe 4.0 U.2 SSD,以及全新的Stratix 10 NX FPGA,可說是再為伺服器市場注入新的氣象! 雖然這次沒發表跟Xe相關的GPU產品新資訊,改以FPGA來上陣,以超「蘇」趕「黃」!總之,IT部門可以參考看看囉!看是否要花兩倍的價錢來選擇還是14nm、PCIe 3.0規格的第三代Xeon處理器平台…
-
給你錢、拜託你快點出,《電馭叛客2077》再一次延期
靠著《巫師》系列而聲名大噪的波蘭遊戲大廠「CD Projekt Red」,由於對遊戲品質的堅持而被許多玩家稱為「遊戲界的最後良心」,也因此使其市值超越Ubisoft,成為歐洲最有價值的遊戲公司,只不過有時過度的堅持多少也替玩家造成了一些困擾……(給你錢、快點出好嗎? CD Projekt Red在繼《巫師》系列之後,全力打造的全新遊戲《電馭叛客2077》(Cyberpunk 2077),基於為了確保更好的遊戲品質,曾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宣布將遊戲的發布延期,從原本預計的今年6月改成9月開賣,進而造成了市面上雖然出現了不少相關的遊戲周邊(先前小編去三創的時候還看到「基哥」的公仔),卻沒見的到遊戲本體的奇特現象。 然而這額外追加的三個月趕工時間似乎還是不能滿足遊戲公司對於遊戲的品質的追求,使得官方在「再次」宣布將遊戲延期至「11月19日」。在聲明中,CD Projekt Red表示遊戲其實已經完成了,但是遊戲裡的內容實在過於龐大,為了確保品質所以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最後的微調和除錯。 遊戲的延期必然會使眾玩家(包含小編)感到失望,官方自然也意識到了這點,因此也在延期的推文中確認將會於6月25日舉辦「Night City Wire event」,除了會有一系列相關的遊戲內容公布之外,活動結束後也會解禁各家遊戲媒體的遊戲體驗報告,讓各家媒體的測試內容來替玩家先止止渴,並順便讓玩家評估要不要存錢來升級一波顯示卡或是購買下一世代主機(?) 那就等後續小編有機會先玩到再跟大家分享心得吧!(如果可以先公布的話XD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Apex英雄》宣布今秋推跨平台對戰功能、Nintendo Switch版同步發表
不可否認的,大逃殺類型遊戲在2020年的今天,熱度已經退燒了不少,不過仍有許多死忠的粉絲依然十分熱愛,這也讓大逃殺類型遊戲依然不死、且持續更新,包含可說是始祖的《絕地求生》也都繼續在做最佳化、曾經爆紅的《要塞英雄》日前才正式推出第三季活動,至於曾經改寫過大逃殺類型遊戲系統的《Apex英雄》也持續在活躍中,最近他們更是發出新的更新內容:今秋帶來跨平台遊玩。 才剛結束的EA Play線上論壇直播中,EA針對《Apex英雄》推出了幾項重大消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自然就是跨平台對戰功能,同時也加上宣布Nindento Switch版本遊戲,雖然Switch版本的消息並未發表任何實機遊戲畫面,不過基本上可以預期成畫質縮減的家用遊戲主機版本,操作體驗大抵來說會和Xbox及PS4相同。 目前《Apex英雄》正熱騰騰的進入第五季活動,帶來許多特殊的新系統設計,也算是為遊戲帶來新的一波熱潮。而事實上,雖然射擊遊戲一向都還是以PC為主,但遊戲主機版本因外掛相對來說較少,也因此讓許多擁有遊戲主機的玩家都躍躍欲試,因此,遊戲主機玩家數目到也不少,跨平台對戰或許有望帶來更多話題,尤其是Switch版本的推出。 不過話說回來,遊戲主機玩射擊遊戲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瞄準(畢竟有瞄準輔助XD!),主要還是在於畫面轉換的速度,畢竟想要快速調整視角,靈敏度就要調高,但這樣一來在瞄準時就會非常吃力,因此,跨平台版本推出後,可以預期兩種狀態:眾多遊戲主機平台新手在近距離槍戰時被PC玩家輾壓、另一種則是遊戲主機玩家躲在遠處狙擊。不過到時候是否要跨平台玩,應該是玩家在組隊時可以自己調整的選項就是了。 另外,隨著XSX和PS5遊戲主機即將推出,玩家們想必也非常期待海馬瀨人...阿不,是最新的跨世代遊戲主機玩這些射擊遊戲或是其他高畫質遊戲的表現吧!尤其採用SSD以後,勢必會讓整體的遊戲更加流暢,不過想用遊戲主機打game的玩家就還要再等等囉!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GOG《魔眼殺機三部曲》PC版限免領取,到6/20凌晨為止
繼GOG.com昨天發出的,讓只要擁有在其他軟體商店平台擁有該遊戲的玩家,能夠在6/23晚上7點以前到GOG.com領取DRM-free版本的《巫師3》。不過該活動還沒結束,GOG.com又釋出的新的老遊戲,這次是《魔眼殺機三部曲》(Eye of the Beholder Trilogy)! 《魔眼殺機》是1991年推出的第一人視角RPG遊戲,其原始故事背景是設定在「被遺忘之領域」(Forgotten Realms)世界中。根據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 2nd Edition的遊戲規則,前兩代遊戲是由Westwood Studios (對!就是開發C&C終極動員令的工作室)所開發,並由Strategic Simulations, Inc (SSI)於1991年正式推出。至於三部曲中的第三代,則是由SSI開發,並於1993年推出。 《魔眼殺機三部曲》(Eye of the Beholder Trilogy)包含了: 1. Eye of the Beholder (魔眼殺機) 2. Eye of the Beholder II: The Legend of Darkmoon (魔眼殺機2:隱月傳奇) 3. Eye of the Beholder III: Assault on Myth Drannor (魔眼殺機3:血戰札諾爾) 剛好在GOG.com所推出的遊戲集合包裡面,就剛好收錄了上述三款遊戲。至於Collection Two 和 Three則是收錄其他遊戲。這些90年代的遊戲都有不錯的故事背景,雖然畫面不如當今華麗,但這些RPG遊戲頗重劇情的!經常讓人沉浸到流連忘返的虛擬世界。 領取方式是,只要你有GOG.com帳號,登入,點選Go to giveaway,點選Get It FREE,即可免費擁有。限免時間是從目前開始到6/20的1:00am,要是你來不及找到一台電腦來登入的話,也可以用手機先領下來再說,要玩的時候,再用PC,並下載GOG Galaxy 2.0軟體平台,然後該遊戲就會進入你帳號囉!
-
KLEVV BOLT X DDR4-3600 8GB實測開箱,4400MHz實力體質驗證超頻記憶體模組!
記憶體在PC零組件當中可是擔任重要工作的一環,通常在選購的時候大概也就是問容量、看價格就下手了,隨著AMD的新Ryzen推出與Intel的10代處理器紛紛上場之後,以往的DDR4-2666規格等於被打入冷宮,稍高規的DDR4-3000也直接退位,轉由更高規的DDR4-3200接手,甚至更多款再更高規格的DDR4-3600紛紛浮現檯面,以單條8GB的容量來說,價位也從新台幣700多一直到1000元出頭,要是不選電競RGB燈效版,那該怎麼入手合適的DDR4記憶體呢? 其實從一些網路商城的報價就可以看到記憶體的價格波動,最近較為持平所以可以看到標準版的DDR4-3200 8GB單條的價格大概落在900~1200之間,雖然說有些DDR4-2666也可以超頻跑,但畢竟不是官方認證過的頻率,建議還是挑有官方標示的為佳,不過這其中倒是蠻好玩的可以看到這款KLEVV推出的BOLT X DDR4-3600 8GB,賣價跟3200版本差不多,單條入手價為990元,有散熱片包覆但無燈效,看似比裸條好些、價格也未破千,小編也入手一條來試試深淺囉! 包裝上是採用吊牌式、系列則是屬於BOLT X,包裝上特別打上燙金字的「Fast Like A Bolt」,其實欲彰顯的就是這系列如閃電般的快速(官方表示:風馳電掣般的疾速),底下右側還可以看到有AMD Ryzen Threadripper以及Intel XMP 2.0標示,兩者都有支援,另外背面可以看到是由富基電通代理的資訊,原廠公司貨、這樣才有終身保固;其實有別於另一款電競超頻定位的CRAS X RGB系列,如果不是著重在一定要有bling bling亮晶晶的燈效表現,那這款僅需990元的BOLT X就更超值了,別以為DDR4-3600還標示CL18就覺得比DDR4-3200遜色,實際測了就知道,拿來跑DDR4-3200 CL16根本沒問題! 簡單的細部開箱圖片就參照一下實體照片囉,由於有支援XMP所以實際上機後,只要進BIOS調成記憶體的XMP模式,就可以用預設的DDR4-3600運作,此時預設的CL為18-22-22、電壓為1.35V。本體的造型顏色設計倒是頗有軍規風格(墨綠色),若配上部分造型主機板是還蠻搭的。 在開始講實測之前,小編要說一下寫這篇文章的緣由是因為剛巧手邊除了有這條BOLT X DDR4-3600 8GB之外,也同時正在測試AMD Ryzen 3 3300X這顆Matisse核心的處理器,在先前還不能曝光B550主機板的效能之下,先拿了手邊的B450來做搭配,以目前AMD跟Intel都開始將DDR4的頻率拉升至3200的情況下,玩家到底需不需要換RAM?(先前有很多玩家都只買DDR4-2666的版本),才花990元可以買到超多高的DDR4?(有的標示多少就多少、也超不上去) 這次小編只有測單條8GB(因為剛好就只有1條),加上B550效能已經可以揭露了,就等下次有機會再同時測2支的雙通道,以及超更高頻率吧!這次採用的是ASRock B450M Steel Legend這片主機板(原價屋報價2,790元),搭上3300X倒是很超值,BIOS內部也提供相當多的可調整選項,其中的記憶體調整也相當多,有支援XMP功能可以直接開,或是簡單從選項下拉就可以調整了,維持原電壓(1.35V)就能直上DDR4-4000(CL18)。 單以這條BOLT X DDR4-3600來說,官方標示為CL18-22-22、1.35V電壓,除了可以降頻至DDR4-3200 CL14之外,向上拉升至DDR4-4200都仍能以CL18運作,同樣維持在1.35V電壓狀態,稍稍有點可惜的是BIOS預設的電壓最高也只能加到1.4,小幅加壓之後上DDR4-4400也只能以CL32運作(可以正常跑各軟體與燒機30分),之後有機會再來換其他板子測更高頻率(哈!,這裡也順手測試了包括DDR4-3600 CL18在內的共10組頻率設定,數據在下面喔! 10組頻率模式:2666(CL18)、2933(CL18)、3200(CL18)、3200(CL14)、3200(CL16)、3600(CL18)預設、3800(CL18)、4000(CL18)、4200(CL18)、4400(CL32),基於對照需求以預設的CL18為主,3200是對應處理器的頻率所以同步測了CL14、16兩種,除了4400有加壓至1.4V之外,其餘模式皆以1.35V運作。 同步的這裡也透過Thaiphoon來檢視一下內部資料,基本上從抓到的訊息可以看到是採用Hynix顆粒、單顆1GB容量的版本,看來也是原始規格為DDR4-2666規格Tuning上來的,這一批的體質不錯,雖然官方很保守的打上CL18,但玩家可以自己調到CL14一樣可以跑得嚇嚇叫,數據比較就看下面的圖表囉! 這裡先來看一下標準XMP下的DDR4-3600 CL18-22-22的表現,再提醒一次,這是單條8GB的成績;小編單只以常見的AIDA64、MaxxMem以及PassMark(Performance Test)做測試標準。 實際上只有單個數據可能比較無感,不同頻率下的差異透過比較就能明顯看出,DDR4-2666的模式下成績是最低的,可以看到光是跟DDR4-3200 CL18相比就已經輸一大截了,所以還在用DDR4-2666的朋友,真的該升級了!另外,DDR4-3200一共測了CL18、16、14三種模式,可以看到在CL14下的DDR4-3200表現更優(小編只調動第一位來做差異測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多玩看看);在同樣都是CL18的模式下,DDR4-3600就比DDR4-3200要表現更佳,所以不光只是注重CL、頻率的提升也是重點,即便是調到DDR4-4400(CL32)下,也是可以在贏過預設的DDR4-3600一大截(整體增進10%↑)。 如果比較一下DDR4-2666的表現跟DDR4-4200或是DDR4-4400的成績,大概稍微計算一下可以發現提升了50%↑,AIDA64跟MaxxMem的數據都是如此,不過Performance Test上頭則是可以看出CL的優勢,按照這樣的實測狀況來看,也驗證了除了頻率提升外、CL值的優勢也是很重要的課題,最好是兩者兼具,如果以這款BOLT X DDR4-3600來說,除了小編有做的DDR4-3200調至CL14之外,玩家也可以試試3600模式下是否也能夠跑跑CL16、14等設定囉!(但可預期的數據應該會更優) 基本上記憶體的價格持續都有在波動,如果沒遇上哪家的哪個廠又火燒(驚!)或是誰誰誰顆粒供應商又停產/減產(如有人跳x之類的工安問題),大致的波動也都不大,現在期待DDR5的出現也還太早,反而是越來越龐大的檔案容量與系統需要更大容量的記憶體支援對玩家是比較迫切的,標準的單條8GB恐怕只能堪用,有預算的話至少8GBx2或是16GBx2,搭配上速度快一點的SSD,應該就可以讓整體的電腦效能提速許多,再加上新一代的AMD或Intel也都開始以DDR4-3200為基準,趁著振興券即將推出就直接換一波是個不錯的考量,不要再以為效能表現沒差多少了! 後續有機會的話,小編再來測更多相關的數據跟大家分享,所以不要問小編為什麼只測一支,因為手邊只有一支,謝謝! 品牌名稱:KLEVV - 科賦 廠商名稱:艾思科有限公司 - ESSENCORE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富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 AFASTOR 代理商電話:02-8978-6066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AMD Ryzen 9 3900XT、Ryzen 7 3800XT、Ryzen 5 3600XT官網正式上架!建議售價499、399、249美元,7/7正式推出
先前頻傳AMD即將推出Matisse Refresh系列的,隨著6/16的B550主機板正式上市之時,這些新的處理器也跟著上架!並已公佈將於7/7 (AMD推出7nm處理器一週年後)正式上市! 這次推出的Matisse Refresh家族,包含,建議售價分別為499、399、249美元。以維持與先前Ryzen 9 3900X、Ryzen 7 3800X、Ryzen 5 3600X一樣的建議售價,讓現在想進場的玩家,可以直接買3000XT系列。 ● AMD (以取代3900X):12C24T,建議售價499美元 ● AMD (以取代3800X):8C16T,建議售價399美元 ● AMD (以取代3600X):6C12T,建議售價249美元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quqBIknKXI ▲ AMD官方釋出Ryzen 3000XT系列的介紹影片 這次AMD正式上架的Ryzen 3000XT,一樣採用台積電7nm製程、Zen 2架構設計,支援PCIe 4.0規格,可相容現有的X570、新的,與舊的X470、B450、等AM4腳位主機板,以下就是這次的Ryzen 3000XT處理器產品內容與Ryzen 3000家族規格表。 ▼表 AMD Ryzen 3000家族(代號Matisse與Matisse Refresh)處理器規格比較 AMD Ryzen 9 3900XT是這次3000XT中的旗艦版本,採用12核心、24執行緒設計,在時脈方面跟3900X一樣基頻為3.8GHz,但爆發時脈則提升了100MHz,達到4.7GHz,快取容量達70MB,可支援DDR4-3200,TDP 105W,基本上大多數規格都跟先前3900X一樣,主要瞄準對手的Core i9-10900KF (建議售價488~499美元,10C20T,3.7~5.3GHz,125W) 。 只是這次3900XT沒送Wraith Prism RGB風扇,也就是說一樣是499美元的價格,玩家可以選擇買3900X,爆發時脈4.6GHz,有尬風扇 (以幫AMD清庫存)。或者選擇買新的3900XT,爆發時脈4.7GHz,風扇自己準備! 至於頂級的Ryzen 9 3950X為什麼沒有推出Ryzen 9 3950XT呢?其實因為這款16C32T的處理器應該已經接近到AM4腳位設計的物理極限了,再往上提升時脈或效能其實空間有限,再加上這顆旗艦已經建議售價達到749美元了,C/P值不見得有優勢。因此AMD可能是因為這些原因,才取消推出3950XT的計畫。 AMD Ryzen 7 3800XT是這次3000XT中的高階版本,採用8核心、16執行緒設計,在時脈方面跟3800X一樣基頻為3.9GHz,但爆發時脈則提升了200MHz,達到4.7GHz,快取容量達36MB,可支援DDR4-3200,TDP則是105W,因此基本規格跟先前3800X差不多,主要瞄準對手的Core i7-10700KF (建議售價349~361美元,8C16T,3.8~5.1GHz,125W) 。 但是,3800XT一樣也是沒送Wraith Prism RGB風扇,也就是說一樣是399美元的價格,玩家可以選擇買舊款3800X,爆發時脈4.5GHz,有尬風扇 (以幫AMD清庫存),或者選擇買新的3900XT,爆發時脈4.7GHz,但風扇自己準備! 不過,由於3800X或3800XT的TDP都是105W,相較於同樣都是8C/12T的3700X來說,其時脈為3.6~4.4GHz,只比3800X的3.9~4.5GHz慢個100~300MHz,但售價卻僅要329美元,且TDP只要65W,因此玩家若以功耗優化為目的的話,也許可以考慮買R7 3700X,不過現在有通路廠商(原價屋)推出買37送38活動,只要組裝買一搭三,原先你買3700X的話,就免費升級到3800X!讓現在組裝AMD電競桌機有更棒的選擇。 至於中階的AMD Ryzen 5 3600XT,則是採用6核心、12執行緒設計,在時脈方面跟3600X一樣基頻為3.8GHz,但爆發時脈則提升了100MHz,達到4.5GHz,快取容量達35MB,可支援DDR4-3200,TDP則是95W,所以整體來說,基本規格跟先前3600X差不多。主要瞄準對手的Core i5-10600KF (建議售價237~238美元,6C12T,4.1~4.8GHz,125W) 。 至於3600XT這次就跟3600X一樣,也有隨包裝送Wraith Spire風扇。因此,一樣是249美元,買3600XT可以多買到100MHz的爆發時脈,因此3600X可以完全不用考慮了! 由於AMD顯示卡的高階版本叫做XT (例如Radeon RX 5700 XT),現在連處理器也叫XT了 (例如這次Ryzen 9 3900XT),看來AMD這次可說是把整個企業環境單純化,不僅產品命名快要同步,就連產品Logo/字型也同步 (例如,以塑造出AMD全系列CPU、GPU的企業識別更加統一。 至於這次即將於7/7上市的Ryzen 3000XT家族,AMD表示其單執行緒下的效能可能提升個4%,整體效率比競爭對手的CPU高了40%,後者應該指的是TDP能效的部份。因為AMD這次都是95W~105W,而Intel十代U都是125W,所以AMD在功耗上可說是大獲全勝!算是拜7nm製程之賜! 在搭配的新主機板方面,除了6/16正式推出的之外,未來還會有更入門的A520主機板,預計於8月出貨,敬請期待! ● ● ● ● ● ● ●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