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
AMD Ryzen 5 8600G實測開箱,Radeon 760M Graphics內顯「中階1080p 遊戲 處理器」閃耀登場!
在看完了「 」的實測開箱之後,接下來我們就來瞧瞧價格更親民的AMD Ryzen 5 8600G吧 號外!AMD處理器改朝換代了!這次,AMD桌上型電腦CPU,進入了Ryzen 8000世代!首發的,是具備Radeon 700M Graphics內顯的Ryzen 8000G系列! Ryzen 8000G系列,最厲害的是,引進的Radeon 700M Graphics內顯,擁有史上最強大內顯戰鬥力!強大內顯Radeon 760M、780M Graphics,具備了基礎玩1080p遊戲能力。這款Radeon 780M Graphics內顯,最早是去年中,用在 ,上面的AMD Ryzen Z1 Extreme處理器,能在掌機上跑Full HD遊戲,當時用的是Socket FP7包裝,電源設計功耗採被限制在28W。 後來,被發現出現在 上面,這就是研發代號Phoenix核心處理器,一樣能跑Full HD遊戲,採用的也是Socket FP7包裝,電源設計功耗採被限制在15W。 現在,AMD把原本用於遊戲掌機、筆電,研發代號為Phoenix、Phoenix 2核心處理器,引進到桌機使用。改採AM5腳位,命名為Ryzen 8000G系列處理器。依照不同等級,區分CPU與GPU性能,桌機版設定功耗為65W,分別推出了Ryzen 3 8300G、5 8500G與Ryzen 5 8600G、7 8700G處理器。 這次,我們要來實測開箱,針對中階版本的AMD Ryzen 7 8600G,來看看它的戰鬥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 ----------------- Ryzen 8000G系列處理器,用的是目前的AM5腳位,內建ZEN4 CPU,RDNA 3 GPU,XDNA NPU,可以滿足下一代Windows 12的AI運算需求。只要搭配目前現有的AM5主機板,入門級A620,進階級B650/650E,高階級X670/670E主機板,更新BIOS就能支援,擁有AI運算能力。 Ryzen 3 8300G、5 8500G處理器,無Ryzen AI加速,用的是Phoenix 2核心,採用的是最新的大小核設計,用的是Zen 4+Zen 4c核心。Ryzen 3 8300G只有1C+3c核心8執行緒,Ryzen 5 8500G只有2C+4c核心12執行緒,皆總共只有14組PCIe通道,顯示卡支援只有PCIe Gen4 x4,CPU直連的M.2 SSD只有PCIe Gen4 x2通道,M.2 SSD必須要改由晶片組連接,提供PCIe Gen4 x4 SSD連接。目前600系列主機板,更新BIOS即可支援。 Ryzen 5 8600G、7 8700G,有Ryzen AI加速,用的是Phoenix核心,採用的是傳統全大核設計,用的是Zen 4。Ryzen 5 8600G只有6核心12執行緒,Ryzen 7 8700G只有8核心16執行緒,皆總共只有20組PCIe通道,顯示卡支援只有PCIe Gen4 x8,CPU直連的M.2 SSD只有PCIe Gen4 x4通道,M.2 SSD必須要改由晶片組連接,提供PCIe Gen4 x4 SSD連接。目前600系列主機板,更新BIOS即可支援。 處理器:美商超微AMD Ryzen 5 8600G(6核心12執行緒) 處理器散熱器:原廠盒裝散熱器 主機板:微星MPG B650 EDGE WIFI(B650晶片組,MS-7E10) 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套裝(KF564C32RSAK2-32,雙記憶體通道) 顯示卡:無 硬碟機:金士頓Kingston NV2 2TB SSD(PCIe Gen4 x4) 電源供應器:迎廣IN 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0電源供應器(ATX 3.0,1300W,全模組,雙PCIe 5.0接頭,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10年保固)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2H2 x64工作站專業版 這邊,我們實測了以AMD Ryzen 5 8600G處理器的內顯,用Radeon 760M Graphics來跑1080p遊戲,包括運行了Assassin's Creed Valhalla(刺客教條:維京紀元)、Borderlands 3(邊緣禁地3)、Cyberpunk 2077( 電馭叛客2077)、Grand Theft Auto V(俠盜獵車手V),可以在1080p順暢運行遊戲。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美商超微AMD Ryzen 7 8600G,看到了即便中階的8000G處理器,也能實現用內顯玩1080[遊戲。 AMD Ryzen 8000G系列處理器已經上市,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Ryzen 3 8300G(4核8緒,Radeon 740M Graphics內顯):沒有零售,限特定通路 ●Ryzen 5 8500G(6核12緒,Radeon 740M Graphics內顯):美金176元(折合台幣5,547元) ●Ryzen 7 8600G(6核12緒,Radeon 760M Graphics內顯):美金229元(折合台幣7,218元) ●Ryzen 7 8700G(8核16緒,Radeon 780M Graphics內顯):美金329元(折合台幣10,370元) ●Ryzen 3 8300G(4核8緒,Radeon 740M Graphics內顯):沒有零售 ●Ryzen 5 8500G(6核12緒,Radeon 740M Graphics內顯):沒有零售 ●Ryzen 7 8600G(6核12緒,Radeon 760M Graphics內顯):台幣7,600元 ●Ryzen 7 8700G(8核16緒,Radeon 780M Graphics內顯):台幣10,900元 ●Ryzen 5 7500F MPK(6核12緒):台幣5,250元 ●Ryzen 5 7600(6核12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7,650元 ●Ryzen 5 7600X(6核12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7,950元 ●Ryzen 7 7700X(8核16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11,150元 ●Ryzen 9 7900X(12核24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15,150元 ●Ryzen 9 7950X(16核32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18,150元 ●Ryzen 7 7800X3D(8核16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12,250元 ●Ryzen 9 7950X3D(16核32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22,95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AMD Ryzen 5 8600G處理器,看到了次世代中階1080p遊戲處理器的性能 整體來說,以後要玩1080p遊戲,不需要安裝獨立顯示卡,中階的Ryzen 5 8600G就很夠用了! 廠商名稱:AMD - 美商超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02-2655-8885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Weikeng - 威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659-0202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Xander - 建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219-1600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RichPower - 富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聯大控股 代理商電話:02-8913-2577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實測開箱,史上最強64核心128執行緒 採用sTR5腳位 對應TRX50、WRX90主機板 次世代 HEDT高階桌機處理器強勢登場!
現在,要最強大的CPU性能,以及平台的擴充性,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是最好的選擇!全系列處理器,採用了sTR5腳位,也就是SP6腳位,採用的是LGA4844腳座,總共有4844個針腳。 在台積電5奈米製程的幫助之下,開發出Ryzen ThreadRipper 7000、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處理器,引進了次世代DDR5 R-DIMM、PCIe 5.0 x16與PCIe Gen 5 SSD,實現絕強制猛的戰鬥力!目前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系列,最強的是64核心128執行緒Ryzen ThreadRipper 7980X,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的話,最強的是96核心192執行緒Ryzen ThreadRipper Pro 7995WX。 今天,我們要實測開箱的,則是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系列,最強的64核心128執行緒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處理器。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 ----------------- Intel與AMD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從原本的個人電腦市場,戰到伺服器市場,打到HEDT高階桌機市場,再拼到工作站市場,每個領域都有對應的CPU與主機板晶片組。圍繞著CPU的戰爭,整個平台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原本,統治CPU世界的是Intel,Intel個人電腦最強的,是Core i9-14900K/KF,這是一款24核心32執行緒的大小核LGA1700腳位處理器,對應的是600、7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Intel在HEDT高階桌機最強的,是Xeon w7-2495X處理器,這是一款24核心48執行緒全大核LGA4677處理器。Intel在工作站最強的,是Xeon w9-3495X處理器,這是一款56核心112執行緒全大核LGA4677處理器,對應的是W790晶片組主機板。 隨著Intel落後的製程,10奈米製程的極限已經到來,難以在10奈米製程上,打造出更強的處理器。最終,Intel被打敗了! AMD在台積電的幫忙之下,早就採用了5奈米製程,用來打造出史上最強的處理器。 AMD個人電腦最強的,是Ryzen 9 7950X3D,這是一款16核心32執行緒的大核AM5腳位處理器,對應的是6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AMD在HEDT高階桌機最強的,是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處理器,這是一款64核心128執行緒全大核sTR5處理器。AMD在工作站最強的,是Ryzen Threadripper PRO 7995WX處理器,這是一款96核心192執行緒全大核sTR5處理器,對應的是TRX50、WRX90晶片組主機板。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已經正式開賣,報價也已經出爐! ●Ryzen Threadripper 7960X報價:美金1,499元(折合台幣46,888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70X報價:美金2,499元(折合台幣78,168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報價:美金4,999元(折合台幣156,368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65WX報價:美金2,699元(折合台幣84,424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75WX報價:美金3,899元(折合台幣121,960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85WX報價:美金7,349元(折合台幣229,876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95WX報價:美金9,999元(折合台幣312,768元) 台北光華商場,已經開賣了! 不過,價格並不便宜!64核心128執行緒Ryzen Threadripper 7980X報價:台幣17萬元,96核心192執行緒Ryzen Threadripper PRO 7995WX報價:台幣37萬元(這還不包括,要購買TRX50、WRX90主機板的費用)。 ●Ryzen Threadripper 7960X報價:台幣 54,700元(盒裝版) ●Ryzen Threadripper 7965WX報價:台幣 87,900元(盒裝版) 這次,AMD與Intel不約而同,新一代的HEDT高階桌機與工作站平台,不僅CPU運算能力更加強大,整個平台架構更是大升級,讓運算性能與擴充能力全提提昇。 次世代架構的升級,對於整個平台的性能與擴充性有很大的提升,比起上一代的產品,可謂是大躍進。 目前,在Intel、AMD個人電腦的平台,已經全面轉入了DDR5記憶體。不過,礙於DDR5 U-DIMM的特性,即便看到主機板上有4個記憶體插槽,但實際上當跑高速的時候,只能插上2條記憶體正常運行,插上4條記憶體的時候就會出現不穩,或者不開機的狀況。也因此,個人電腦,一般來說,在目前DDR5世代,要跑高速的話,還要穩定的話,只能插2條記憶體模組。正因如此,記憶體的擴充容量是受限的,速度也會卡在雙記憶體通道上面。 要讓記憶體跑得更快,還要透過多記憶體通道加速的話,那只能用上強化版的DDR5 R-DIMM了。DDR5 R-DIMM的特性,是用上了ECC與Register,加上DDR5才導入了PMIC,達成了穩定電路迴路與錯誤更正的特性。 不約而同的,Intel第四、五代Xeon Scalable系列採用了DDR5 R-DIMM,而且最高支援到八記憶體通道,剛開始開發的規格是DDR5-4400、4800、5200與5600 R-DIMM。AMD也在EPYC 8004、9004、97x4系列採用了DDR5 R-DIMM,支援到六、八、十二記憶體通道,也採用了DDR5-4400、4800、5200與5600 R-DIMM。 後來,在開發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平台的時候,下放採用了DDR5 R-DIMM,而且加入了超頻功能,開發出DDR5 R-DIMM。Intel Xeon W-2400與W-3400和W790晶片組主機板,因為比較早開發,僅支援到了DDR5-6400、6800 OC R-DIMM,支援四記憶體通道與八記憶體通道。 到了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和TRX50、WRX90晶片組主機板的時候,已經開發到DDR5-7200、7600、7800、8000 OC R-DIMM,速度更快,一樣也支援四記憶體通道與八記憶體通道。 Intel與AMD,在新一代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平台,全面引進了PCIe 5.0 x16匯流排。 AMD在PCIe 5.0 Lane數的話,Ryzen Threadripper 7000擁有64條PCIe 5.0 Lane,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擁有128條PCIe 5.0 Lane,以這樣的充足的PCIe 5.0 Lane數,足以打造出性能強大與擴充力十足的主機板。 Intel與AMD,在新一代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平台,也全面支援了PCIe Gen5 SSD。 這次,值得注意的,在新推出的AMD TRX50與WRX90主機板上面,全面提供了PCIe Gen5 SSD的支援,內接式的部份,則都引進了至少2組PCIe Gen5 SSD,更首度出現了外接式介面,PCIe Gen5 x4 MCIO擴充槽。當然,也有SlimSAS擴充槽,可以對應支援PCIe Gen4 SSD。 目前,能夠支援解熱800W、900W,用於sTR5/SP6處理器的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只有「abee APEX PLUS TR360、保銳安耐美 Enermax 幻彩銳龍 LIQTECH TR4 II 360 ARGB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值得注意的,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處理器,採用sTR5/SP6腳位,TDP電源設計功耗為350W,因此必須使用解熱能力強大的散熱器才行。 空冷散熱器的版本,用的都是特製的鎖頭扣具,以支援sTR5腳座。 目前,sTR5/SP6腳位CPU空冷散熱器提供零售供貨的,只有Abee、Arctic、Cooler Master(酷碼)、IceGiant、Noctua(貓頭鷹)與SilverStone 銀欣。 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話,AMD在推出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與後來推出Ryzen Threadripper PRO處理器之後,第1代1000系列,TDP為180W,第2代2000系列,TDP增加到250W,第3代3000系列,TDP增加到280W,第5代5000系列,TDP維持在280W,到了第7代5000系列,TDP維持在350W。 最新,AMD Ryzen Threadripper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處理器,打開PBO之後,光是使用PBO自動超頻,TDP就會衝到850W左右,必須要有能壓制800W、900W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才行。由於AMD一直致力推廣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解決方案,因此自從推出了Ryzen Threadripper 1000系列處理器,就與Asetek合作,附贈使用者Asetek圓形扣具,讓用戶可以直接使用Asetek圓形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直接用來做水冷散熱解決方案。到今天的Ryzen Threadripper7000與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處理器,都還有附贈Asetek圓形扣具。 不過,若要更強大的效能,Asetek的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戰鬥力是不夠的。不少業者,都開發了自己的專用水冷頭,打造了自家的專用扣具。也因此,要更好的效能,要超頻的話,就得用上更強大的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才行。 *華碩ROG RYUO系列、ROG STRIX LC系列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皆能支援 保銳的安耐美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則不是使用Asetek圓形扣具,用的是自家打造的sTR5扣具。 這邊,拿到的是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處理器盒裝版,與市售的產品一模一樣,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處理器:美商超微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64核心128執行緒) 處理器散熱器:NZXT恩傑 Kraken 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360mm規格,120mm x3) 主機板:華擎ASRock TRX50 WS(TRX50晶片組) 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64GB(16GBx4)套裝R-DIMM記憶體(KF560R32RBK4-64,四記憶體通道) 顯示卡:技嘉GeForce RTX 3050 GAMING OC 8G 硬碟機:威剛XPG GAMMIX S50 Lite 1TB(PCIe Gen4 x4) 電源供應器:迎廣IN 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0電源供應器(ATX 3.0,1300W,全模組,雙PCIe 5.0接頭,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10年保固)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2H2 x64工作站專業版 CINEBENCH R23測試結果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美商超微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看到了64核心128執行緒的真正戰鬥力,能滿足玩家HEDT高階桌機與工作站的需求。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處理器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處理器:台幣170,000元(台幣17萬) ●Ryzen Threadripper 7960X報價:美金1,499元(折合台幣46,888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70X報價:美金2,499元(折合台幣78,168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報價:美金4,999元(折合台幣156,368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65WX報價:美金2,699元(折合台幣84,424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75WX報價:美金3,899元(折合台幣121,960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85WX報價:美金7,349元(折合台幣229,876元) ●Ryzen Threadripper 7995WX報價:美金9,999元(折合台幣312,768元) 經銷商名稱:原價屋新現代PC館 經銷商電話:02-2397-2669 # 190 經銷商網址: 經銷商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33號(台北市八德商圈/光華商場)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美商超微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處理器,看到了AMD的用心,打造出這樣次世代CPU,擁有強大擴充性平台,實現了滿足新一代高效能運算的需求。 整體來說,這是史上最強64核心128執行緒CPU,超凡入聖的高效能擴充性平台,值得玩家、創作者或專業用戶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AMD - 美商超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02-2655-8885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Weikeng - 威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659-0202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Xander - 建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219-1600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RichPower - 富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聯大控股 代理商電話:02-8913-2577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希捷 Seagate One Touch HDD 5TB」實測開箱,小體積大容量拋光鋁面超時尚外接行動硬碟!
Seagate除了在內接式硬碟上有強大的多款容量版本提供外,在外接硬碟上,也是擁有相當多系列可做選擇,而這次小編要介紹的是擁有小巧尺寸、搭配多樣時尚外觀的One Touch HDD系列,不但提供了最高5TB的大容量,加上近年來Seagate相當重視資料的安全性,One Touch HDD更隨附了由原廠提供的Rescue資料救援服務,讓玩家安心保存重要的資料,不怕故障後資料就此消失,讓專業的資料救援團隊幫你把重要的回憶給拯救回來。 相較於SSD來說,HDD的大容量是一大特色,Seagate除了在SSD上面保有相當高效能的特色外,HDD這一塊領域也是這麼多年來業界的領頭羊,這次小編入手的就是其中的One Touch HDD系列,維持外接式設計的小巧尺寸,搭配上高達5TB的超大容量,隨身就等於帶著一整組的資料儲存庫了。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來開箱這款產品吧! One Touch HDD外盒採用與產品同色的髮絲紋設計,小巧簡約,沒有過度的包裝,右上角標示5TB,並且標示隨附了Rescue資料救援服務、1年份的Mylio Create以及4個月的Adobe Creative Cloud Photography。 Seagate One Touch HDD在外觀上,其實就是承襲了先前Backup Plus Portable系列,同樣採用拋光鋁面、髮絲紋的時尚設計,不過在顏色上的選擇更多樣,總共提供了5+1種顏色(玫瑰金限定2TB版本),整體顯得鮮豔活潑,5 TB的尺寸為長寬高115.3 x 80 x20.9mm,重量更是只有0.268公斤,對於行動HDD來說,已經是相當小巧輕便。 剛前面小編有提到的,在彩盒上跟說明書上都有介紹有關Seagate獨家的Rescue資料救援服務以及附上的Mylio Create會員與Adobe Creative Cloud Photography Plan會員,除了讓玩家多一層保障外,也為創作者多一些福利,基本上,只要購買One Touch HDD就有贈送,這裡可以看到的就是附贈了1年份的Mylio Create與4個月的Adobe Creative Cloud Photography Plan會員(原先只有2個月、現在升級囉),算是額外的利多。 接下來就來看看這款One Touch HDD 5TB的效能吧!這裡小編用了CrystalDiskinfo確認了規格,內部硬碟實際型號為ST5000LM000-2AN170,支援UASP協定,有效提升傳輸效能,再來也透過CrystalDiskMark測試一下效能表現;從截圖中可以看到實際容量約為4.6TB(格式化後),對於創作者來說算是相當夠用,而對於一般玩家更不用說了,就算以現在3A大作幾乎動輒100至200GB左右,這樣的容量至少可以裝下3~40款以上囉。 至於CrystalDiskMark的實測數據從下面的截圖中也可以看到,循序讀寫的部分達到了139.05、133.19 MB/s。 最後再來用ATTO Disk Benchmark 來測試傳輸穩定度,整體讀寫大部分也有在100 MB/s以上,足以應付一般備份資料儲存使用。 整體來說,Seagate One Touch HDD是一款不錯的行動硬碟,小巧、拋光鋁面髮絲紋設計,質感也相當不錯,多樣時尚的顏色對於年輕學生族群也相當適合,在規格效能方面,擁有5TB大容量可選擇,對於一般備份文書、照片、遊戲等等資料的儲存來說絕對是相當夠用,而透過內建的USB 3.2 Gen 1介面下,不但可以連接大部分裝置,讀寫表現也相當滿意。 有別於SSD一但掛掉要救回資料相當困難的情況下,透過大容量的HDD來做儲存與備份算是比較折衷的方式(而且單位價格成本也比較低),而One Touch HDD即便故障了還有Rescue來做後盾(官方原廠服務),相對來說在備份資料上還是比SSD要來的保險多了,玩家們在找大容量的行動硬碟嗎?不妨等等這顆One Touch HDD 5TB吧! 廠商名稱:Seagate - 台灣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2-2545-1305 →更多的【PCDIY! External SSD &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 機械硬碟 /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 Memory Card 記憶卡 / Card Reader 讀卡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Camera / 相機 鏡頭 / 攝影機 / 行車記錄器 / 穿戴式攝影機 / 腳架雲台 / 三軸穩定器 / 攝錄影器材】:
-
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實測開箱,效能超車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8GB、16GB 真香 中階顯示卡優質精品!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江山輩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AMD在RDNA2世代顯示卡,已經獲得了不少的好評,這次推出了新一世代RDNA3架構顯示卡,不但更加強大,而且還擁有了戰未來的實力。這次新推出的中階顯示卡Radeon RX 7700 XT,它擁有對標競爭對手的GeForce RTX 4060 Ti 8GB、16GB的戰鬥力,性能甚至還接近更強大的GeForce RTX 4070,可以說是真香啊! AMD擅長的就是性價比與戰未來,Radeon RX 7700 XT則是中階顯示卡的全新一代產品,擁有遊戲最佳化的FSR3(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3),還有HYPR-RX效能加速與降低延遲,同時記憶體擁有12GB大容量,加上定價美金449元(折合台幣14,421元)起的划算價格,可以說是AMD在顯示卡市場重返榮耀的神兵利器!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AMD Radeon RX 7700 XT繪圖晶片與顯示卡的神祕面紗吧! ----------------- ----------------- 這次,我們要開箱的,是顯示卡大廠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 處理器:AMD Ryzen 9 7900X 主機板:華碩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主機板(X670E晶片組) 記憶體模組:G.SKILL Trident Z5 Neo DDR5-6000 32GB套裝@DDR5-6000 硬碟:十銓T-FORCE MP34 M.2 PCIe SSD 512TB(TM8FP4512G) 電源供應器:曜越Thermaltake Toughpower XT Platinum 1275W(ATX 12V 2.3 & SSI EPS 12V 2.92) 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專業版 驅動程式:23.20.01.05 測試顯示卡: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 對照組測試顯示卡1: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16GB)顯示卡(微星,GeForce RTX 4060 Ti VENTUS 2X BLACK 16G OC顯示卡) 對照組測試顯示卡2: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顯示卡(必恩威,PNY GeForce RTX 4070 12GB VERTO Dual Fan顯示卡) 這邊,我們使用了3DMark進行測試。 從整個測試結果可以發現,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顯示卡的表現非常優異,大部分都領先NVIDIA GeForce RTX 4060 (16GB)顯示卡。 這邊,我們針對無光追進行遊戲測試,也針對了有光追進行遊戲測試,測試結果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處理器:AMD Ryzen 9 7900X 主機板:華碩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主機板(X670E晶片組) 記憶體模組:G.SKILL Trident Z5 Neo DDR5-6000 32GB套裝@DDR5-6000 硬碟:十銓T-FORCE MP34 M.2 PCIe SSD 512TB(TM8FP4512G) 電源供應器:曜越Thermaltake Toughpower XT Platinum 1275W(ATX 12V 2.3 & SSI EPS 12V 2.92) 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專業版 驅動程式:23.20.01.05 測試顯示卡: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 對照組測試顯示卡1: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16GB)顯示卡(微星,GeForce RTX 4060 Ti VENTUS 2X BLACK 16G OC顯示卡) 對照組測試顯示卡2: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顯示卡(必恩威,PNY GeForce RTX 4070 12GB VERTO Dual Fan顯示卡) 這邊,我們使用了目前熱門遊戲進行測試。 從整個測試結果可以發現,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顯示卡顯示卡的表現相當不錯,大部分都勝過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16GB)顯示卡。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顯示卡,並對照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16GB)、GeForce RTX 4070(12GB)顯示卡,與AMD Radeon RX 7800 XT(16GB)公板顯示卡。 可以明顯發現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效能不錯,3DMark有不錯的成績,1440p遊戲效能也非常好,實測效能有令人滿意。 AMD Radeon RX 7700 XT(12GB)系列顯示卡已經上市,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顯示卡也開賣了,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華碩 ASUS TUF-RX7700XT-O12G-GAMING,報價:15,790元 ●華擎 ASRock RX7700XT Challenger 12G OC,,報價:15,790元 ●撼訊 PowerColor RX7700XT 12G-G/OC 競技版,報價:15,790元 RX7700XT 12G-L/OC 暗黑犬,報價:16,49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撼訊PowerColor HELLHOUND 暗黑犬 Radeon RX 7700 XT (12GB)顯示卡,看到了撼訊的超強顯示卡,數據會說話,真金不怕火煉,而且價格具備競爭力,加上性能相當不錯,可以說是重返榮耀的超競爭力產品。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效能超車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8GB、16GB 真香 中階顯示卡優質精品! 廠商名稱:PowerColor - 撼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8698-3000 廠商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一段79號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VGA/顯示卡/電競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Monitor/顯示器/電競螢幕/投影機/電視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空冷/水冷/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風扇】:
-
「創見 Transcend PCIe SSD 300S 512GB、400S 1TB」實測開箱,低功耗高效能短尺寸固態硬碟強勢來襲!
最近不少玩家偏好購買了輕薄筆電、掌上型遊戲機STEAM DECK,買回去之後一定會相當滿意機身的輕薄短小,但在尺寸變小與重量變輕後的代價,就是各項硬體配備用的不是標準規格品。CPU用的是低功耗型,是直接焊在主機板上面,無法做升級。為了省空間,記憶體內建,也無法更換。只剩下固態硬碟,還可以做升級。不過,為了在有限空間中,得到最佳的速度,還要兼具低功耗與高效能,那只能用短尺寸的PCIe NVMe M.2 SSD了!創見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特別開發出了PCIe SSD 300S與400S,兩者皆為PCIe 3.0 x4規格,都是短尺寸的設計。PCIe SSD 300S是M.2 2230尺寸,PCIe SSD 400S是M.2 2242尺寸,這次就讓我們來揭開這兩款短尺寸PCIe NVMe M.2 SSD固態硬碟的神祕的面紗! 固態硬碟的話,目前已經從SATA 6Gb/s、mSATA全面轉向M.2。在M.2 SSD規格成熟之後,主流SSD規格首先成由PCIe 3.0 x4勝出,主要的尺寸由長度為80mm的M.2 2280勝出,尺寸長度30、42、60、110mm的M.2 2230、2242、2260、22110成為非主流。隨著PCIe世代的更新,從PCIe 3.0 SSD世代,到最新的PCIe 4.0/5.0 SSD世代,主流仍由M.2 2280作主。 不過,隨著輕薄筆電、迷你桌機、掌上型電腦與掌上型遊戲機的熱賣,短尺寸固態硬碟成為了新寵。尤其是最近夯到不行的掌上型遊戲機,像是Steam Deck,就引進了M.2 2230 SSD,由此可見短尺寸固態硬碟仍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尤其是低功耗高效能SSD。 記憶體儲存媒體大廠創見資訊,在玩家殷切的期盼之下,針對輕薄筆電、掌上型遊戲機STEAM DECK的硬碟升級需求,推出了PCIe SSD 300S/400S系列固態硬碟,就是要提供消費者各種尺寸,滿足不同規格、容量的固態硬碟升級需求。 根據市調數據,Valve從2022年開始銷售Steam Deck,光是2022年就累積銷售162萬台,2023年至今則累積銷售185萬台,至今,已經累積出貨超過347萬台。網路上則一直有玩家反應,硬碟容量不夠的問題,SSD怎麼升級更換大容量版本。這次,創見推出了PCIe SSD 300S/400S系列固態硬碟,就能提供玩家台灣製造品質保證SSD,讓STEAM DECK掌上型遊戲機玩家,也能享受更大容量優質SSD的遊戲娛樂體驗! 在硬體規格上面,PCIe SSD 300S是M.2 2230尺寸,30.0mm x 22.0mm x 2.23mm,PCIe SSD 400S是M.2 2242尺寸,尺寸為42.0mm x 22.0mm x 2.23mm。 為了滿足低功耗、高效能與短尺寸的需求,採用的是慧榮SMI SM2263XTV控制器。這款是慧榮最新推出,用於開發小尺寸固態硬碟的神兵利器。,SM2263XTV控制器尺寸比起標準版的SM2263XT小了一些,可用於開發出M.2 2230、2242、2260的短尺寸固態硬碟。SM2263XTV為SM2263XT的OEM版本,規格一樣,是一款PCIe 3.0 x4控制器,採用4通道NAND Flash,為DRAM-Less設計。這款控制器的原廠溫度規格c-temp: 0°C to 70°C,i-temp: -40°C to 85°C,意思是當工作溫度達到70°C之後,會作動過熱保護,用掉速的方式來降低工作溫度。正因為使用這款控制器的固態硬碟,大多用於輕薄筆電、迷你桌機、掌上型電腦或掌上型遊戲機,因此標準設計固態硬碟為單面打件,這是為了便於散熱設計的佈局。控制器表面還貼上了薄薄一層金屬散熱片,則是為了提昇散熱與穩定工作。 PCIe SSD 300S、400S兩者採用的都是3D NAND快閃記憶體,M.2 2230尺寸的PCIe SSD 300S系列提供256GB/512GB版本,連續存取速度最高達2,000/1,100MB/s,M.2 2242尺寸的PCIe SSD 400S系列提供256GB/512GB/1TB版本,連續存取速度最高達2,000/1,700MB/s。 我們拿到的PCIe SSD 300S系列,是512GB版本,接下來進行實際開箱。 我們拿到的PCIe SSD 400S系列,是1TB版本,接下來進行實際開箱。 為了瞭解這兩款固態硬碟的戰鬥力,這邊使用了桌機來進行實測,用的是最新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與Z790平台,能充分看出固態硬碟的性能。 測試平台: 搭配處理器: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 搭配主機板::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Intel Z790) 搭配記憶體:Transcend DDR5-4800 32GB(16GB x2)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1H2 系統SSD: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PCIe 4.0 x4,TM8FP7001T) 測試SSD1:Transcend PCIe SSD 300S 512GB(PCIe 3.0 x4,) 測試SSD2:Transcend PCIe SSD 400S 1TB(PCIe 3.0 x4,)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包括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與ATTO Disk Bench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2035.79 MB/s,寫入速度:948.80 MB/s。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10,295.92。 在TxBENCH,Sequentail Max(256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985.336 MB/Sec,寫入速度:954.110 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整體測試表現不錯,並沒有掉速的狀況發生。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戰地風雲5)、Call of Duty:Black Ops 4(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Overwatch(鬥陣特攻)與Record game(遊戲錄影)、Install game(遊戲安裝)、Save game(遊戲存檔)、Move game(遊戲轉移)測試,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的上的表現。 在AIDA64,我們使用了Disk Benchmark,透過Linear Write測試,我們得知這款固態硬碟,全碟寫入最高速度為923.4 MB/s,SLC快取容量約是總容量的25%左右,之後速度掉到80 ~110 MB/s左右。值得注意的,平均寫入速度還有298.0 MB/s。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包括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與ATTO Disk Bench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2129.41 MB/s,寫入速度:1669.23 MB/s。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11648.24。 在TxBENCH,Sequentail Max(256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073.649 MB/Sec,寫入速度:1637.459 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整體測試表現不錯,並沒有掉速的狀況發生。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戰地風雲5)、Call of Duty:Black Ops 4(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Overwatch(鬥陣特攻)與Record game(遊戲錄影)、Install game(遊戲安裝)、Save game(遊戲存檔)、Move game(遊戲轉移)測試,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的上的表現。 在AIDA64,我們使用了Disk Benchmark,透過Linear Write測試,我們得知這款固態硬碟,全碟寫入最高速度為1432.0 MB/s,SLC快取容量約是總容量的25%左右,之後速度掉到160 ~184 MB/s左右。值得注意的,平均寫入速度還有471.1 MB/s。 Transcend PCIe SSD 300S/400S系列固態硬碟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最新市場行情,PCIe SSD 300S 512GB版本報價:1,599元,PCIe SSD 400S 1TB版本報價:2,099元。 這次,我們開箱實測了創見新推出的短尺寸固態硬碟PCIe SSD 300S 512GB/400S 1TB,看到了創見的用心,打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可以充分滿足輕薄筆電、掌上型遊戲機STEAM DECK的硬碟擴充需求。這兩款固態硬碟不但輕薄短小,在遊戲測試上面也有不錯的表現,相當適合用於掌上型遊戲機,系統開機時間短,遊戲載入速度快,儲存遊戲進度也相當迅速。 無疑的,這是兼具低功耗、高效能、短尺寸的優質固態硬碟,值得玩家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Transcend - 創見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創見官網 創見Facebook粉絲專頁 創見Instagram官方帳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兆勤科技Zyxel Nebula雲管理網路設備強勢登場!採用SDN軟體定義網路技術與AWS亞馬遜雲,實現單一平台方便安裝、統一管理與輕鬆維護!
隨著十幾年前,軟體定義方式(Software Defined)的興起,網通業界開始有人提出了要用軟體定義網路的方式來做網路設備管理以及提供服務,這就是赫赫有名的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 台灣之光的兆勤科技Zyxel Networks,用上台灣人的軟實力與硬底子,打造了Nebula雲管理平台!透過雲端,使用Nebula,就能管理所有網路設備,實現單一平台方便安裝、統一管理與輕鬆維護! ----------------- ----------------- 自從網通大廠思科(CISCO)搶第一,提出了用全新軟體定義方式(Software Defined)來改變網路世界,管理所有的網路硬體設備與服務,這就是現在的CISCO DNA,這也就是現在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一開始的雛形,不少網通廠商也追隨著他們的腳步,開發出自己管理網路設備的雲管理平台。 隨著思科(CISCO)說了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之後,所有網通業者也隨之起舞,開始了各家不同的見解,用不同的思路來實現展現自己的SDN。 最直接的,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開始全面進入了網路產品的管理領域,包括網管型交換器(Management Switch)、路由器/多Wan負載平衡備援路由器/虛擬私有網路路由器(Router/Multi-Wan Router/VPN Router)、無線路由器(Wireless Router)、防火牆(Firewall)、無線網路基地台/網路線供電無線網路基地台(Wireless AP/PoE Wireless AP),進一步的甚至連軟體定義廣域網路(SD-WAN),全面都開始導入了雲管理的架構。 包括思科(CISCO)、慧與(Aruba,HPE)、合勤(兆勤)、聯洲國際(普聯技術,TP-Link)、Ubiquiti(UniFi)、戴爾(DELL)與華為(Huawei),全面都推出了雲端軟體定義網路管理的平台與網路設備。思科,推出了CISCO DNA。慧與,推出了Aruba Central。合勤(兆勤),Zyxel Networks推出了Nebula。聯洲國際(普聯技術),TP-Link推出Omada。Ubiquiti,UniFi推出UniFi OS。。 Zyxel,合勤科技原本是以研發為主,硬體生產是以代工方式製造,從2012年從原本為主的傳統寬頻業務,逐漸拓展到企業市場、商用領域。後來也投入了SDN軟體定義網路技術研發,命名為ZYXEL Nebula,這個Nebula雲端服務系統,架構在最堅穩的亞馬遜(Amazon Web Services,AWS)雲端服務,提供最堅穩的系統服務。 2016年,Zyxel推出了第一個Nebula網路設備,到今年2023年迎來了第100款產品SCR 50AXE。直到現在,Zyxel Neblua雲管理已經橫跨了大部分種類網路設備。提供強大的網路設備雲管理能力。 當別人的SDN軟體定義網路還在使用瀏覽器操作的時候,Zyxel Nebula已經可以用手機佈署網路設備了! Zyxel Neblua,除了採用視覺化的管理方式,雲端版本採用全新圖形化介面,跟以往地端版本不同,讓網路設備的安裝、設定,變得更容易上手,實現單一平台方便安裝。值得注意的,Zyxel Neblua支援電腦瀏覽器與手機App操作方式,讓網路設備的安裝可以實現零接觸,即便出了異常狀況,系統整合公司(SI)也能夠過遠端管理,輕鬆的就找出異常狀態,進而做正確的調整設定與維修處理,而且可以實時監控,掌握所有網路設備的狀態,讓網路能發揮最好的性能,維持所有的工作的順暢。 Zyxel Nebula甚至已經發展到可以管理防火牆(Firewall) 在目前,Zyxel已經實現,可以透過Nebula,就能管理網管型交換器(Management Switch)、路由器/多Wan負載平衡備援路由器/虛擬私有網路路由器(Router/Multi-Wan Router/VPN Router)、無線路由器(Wireless Router)、防火牆(Firewall)、無線網路基地台/網路線供電無線網路基地台(Wireless AP/PoE Wireless AP),進一步的還有提供軟體定義廣域網路(SD-WAN)。 Zyxel Nebula成功案例 而且,Zyxel還嘉惠使用者,提供了免費版(Base Pack)、進階企業版(Plus Pack)、專業企業版(Pro Pack)與MSP 專業版,用戶購買的Zyxel網路設備都有基本的免費版(Base Pack)功能,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來添購進階功能。 在科技持續創新,網路設備技術突破之下,除了傳輸速度越來越快,有線網路推出了Multi-Gigabit(Multi-Gig),在1GbE與10GbE中間,多出了NBASE-T和MGBASE-T,也就是新增了2.5GbE與5GbE,無線網路也推出了802.11ax(Wi-Fi 6),接著又推出了802.11be(Wi-Fi 7)。同時,連外的光纖網路,最後一哩的瓶頸,也持續的向上升速。 大消息!自從中華電信宣佈HiNet光世代升速,把原本的300M/150M、500M/250M升速,提升為對秤式300M/300M與500M/500M之後,加上簽約價格緊要999、1,099元,讓家庭與企業都能用便宜的價格就能享受到超快的光纖網路上網。目前更快速的光纖上網1G/600M與2G/1G,目前則還沒有降價的規劃。 要使用無線網路,來享受對外網際網路的雙向300M、500M,其實Wi-Fi 5的802.11ac就能做到了,只是當多人使用的時候,頻寬可能就不夠用了!隨著無線網路規格已經改朝換代,進入了Wi-Fi 6/6E的802.11ax時代,不僅可以支援到160MHz頻寬,也比前一代更不容易受干擾,網路速度可以跑到更快。 以802.11ax來說,推出至今總共有多種版本,包括AX1500/1800/3000//3600/5400/5700/6000/6100/6600/10200/11000。主流的入門版是AX1800,進階版是AX3000。一般來說,買AX1800、AX3000的機種就夠用了,AX1800/3000是2.4GHz頻段採2x2+5GHz頻段採2x2的網路傳輸架構,已經足以滿足大部分的使用需求。 至於更快的AX6000的機種會比較夠力,2.4GHz頻段採4x4+5GHz頻段採4x4的網路傳輸架構,速度傳輸更快,提供更多的設備連線,可是一般的使用情形是不需要的。也因此,編輯會推薦選用AX1800、AX3000的無線網路解決方案。 隨著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升速雙向300M、500M之後,也引爆了新的無線網路需求商機! 過去,有不少用戶使用802.11n(Wi-Fi 4)、802.11ac(Wi-Fi 5),礙於預算的考量,以及沒有立即需要升級的需求。這次,在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升速雙向300M、500M之後,隨著外網速度的提升,以及手機、平板與電腦、家電周邊的升級,升級Wi-Fi 6/6E、Wi-Fi 7無線網路已經是時勢所趨。然而,也有不少用戶,是因為搬新家,或換新辦公室,也需要升級新的無線網路。 尤其是當遇到比較大的空間,或比較複雜的環境,這時候購買一般的的家用、商用、電競無線路由器已經不敷使用。即便是用上所謂的樹狀網路(Tree Network)的升級版網狀網路(MESH),大多也無法勝任這樣的網路使用環境。那只能用上針對大型家用與企業網路環境所研發,透過路由器搭配PoE交換器與無線網路基地台(AP),並使用雲管理,來實現每一個地方都可以高速無線上網,同時實現方便安裝、管理與維護。 這次,兆勤推出了史上最強Nebula雲管理平台Wi-Fi 6 PoE AP,分別是AX1800 AP的NWA50AX,以及2.5GbE AX3000 AP的NWA50AX PRO,同場加映的還有5-Port 2.5GbE Switch的MG-105,這款是用來讓用戶可以花小錢,輕鬆就能用透過2.5GbE交換器,來打造2.5GbE AX3000 AP的全覆蓋無線網路。 Zyxel NWA50AX,是一款AX1800 Nebula雲管理平台1GbE Wi-Fi 6 PoE AP,支援802.11a/b/g/n/ac/ax。這一款支援2.4GHz與5GHz頻段,頻寬支援20、40、80MHz,是2.4GHz頻段採2x2天線+5GHz頻段採2x2 天線的網路傳輸架構,2.4GHz網路速度到575MHz,5GHz網路速度到1200Mbps,採用1GbE RJ-45上行連接埠網路,除贈送變壓器使用之外,也支援PoE供電,加密則支援WPA、WPA2與WPA3,無線網路發射輸出功率為23/26dBm。 Zyxel NWA50AX PRO,是一款AX3000 Nebula雲管理平台Wi-Fi 6 PoE AP,支援802.11a/b/g/n/ac/ax。這一款支援2.4GHz與5GHz頻段,頻寬支援20、40、80、160MHz,是2.4GHz頻段採2x2天線+5GHz頻段採3x3:2天線的網路傳輸架構,2.4GHz網路速度到575MHz,5GHz網路速度到2400Mbps,採用2.5GbE RJ-45上行連接埠網路,除贈送變壓器使用之外,也支援PoE供電,加密則支援WPA、WPA2與WPA3,無線網路發射輸出功率為23/28dBm。可謂是NWA50AX 的升級版5Ghz 3x3的天線有著更好的無線覆蓋,及採用2.5GbE上行鏈路,讓WiFi6展現完整實力! 這兩款AX1800/3000 Wi-Fi 6 PoE AP,最大的特色,除了價格超值之外,就是一機雙模,除了可以支援原本的地端管理,還可以直接使用Nebula雲管理,用更簡便統一的管理方式達到方便安裝、統一管理與輕鬆維護,且無需任何軟硬體控制器。 Zyxel MG-105,是一款5-Port無網管2.5GbE無風扇金屬殼交換器。這一款支援10/100Mbps與1/2.5GbE的交換器,屬於MG100系列的2.5GbE交換器,除了5-Port的MG-105,還有8-Port的MG-108。其中,MG-105的背板頻寬為25Gbps,MG-108的背板頻寬為40Gbps,可以充分滿足2.5GbE的全速傳輸要求。這一系列的交換器,僅僅只要使用變壓器就能使用,而且採用了無風扇的設計,加上使用金屬殼,有強化散熱的效果,確保交換器全天候運作的穩定性。 兆勤這次會同場加映這款無網管的2.5GbE交換器,主要是為了體貼一般用戶的需求,可以用中華電信的小烏龜數據機來做網路分享,再搭配2.5GbE交換器,與Zyxel NWA50AX PRO,就能花小錢輕鬆打造2.5GbE AX3000全覆蓋無線網路的環境。 使用這個解決方案,除了可以使用內附的變壓器供電,需要PoE也可以購買Zyxel 2.5GbE PoE網路供電器(PoE Accessories PoE12-30W 2.5G PoE+ Injector,PoE12-30W)來使用。 這次,搶在Zyxel Nebula雲管理平台的強勢來襲,也來跟大家介紹Zyxel Nebula神兵利器網路設備。 我們實測開箱了兆勤Zyxel NWA50AX/NWA50AX PRO與Zyxel MG-105,看到了Zyxel的用心,用台灣人的硬底子做出很棒的無線網路硬體,還用軟實力打造出了令人驚艷的Nebula雲管理平台,重新定義了無線網路的管理,方便操作、使用、最佳化與維護。 整體來說,Zyxel Nebula雲管理平台,讓網路設備實現單一平台方便安裝、統一管理與輕鬆維護,管理更簡單、方便、好用,值得玩家或企業IT用戶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Zyxel Networks - 兆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739-9889 廠商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三段225號11樓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企業級路由器/無線路由器/商用AP/交換器/IIoT/防火牆】: →更多的【PCDIY! 路由器/無線路由器/交換器/網路卡/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IT資訊新聞】: →更多的【PCDIY! 八卦】:
-
AMD Ryzen 7 8700G實測開箱,Radeon 780M Graphics內顯與Ryzen AI火力加持「次世代1080p 遊戲 處理器」強勢來襲!
號外!AMD處理器改朝換代了!這次,AMD桌上型電腦CPU,進入了Ryzen 8000世代!首發的,是具備Radeon 700M Graphics內顯的Ryzen 8000G系列!Ryzen 8000G系列,最厲害的是,引進的Radeon 700M Graphics內顯,擁有史上最強大內顯戰鬥力!強大內顯Radeon 760M、780M Graphics,具備了基礎玩1080p遊戲能力。這款Radeon 780M Graphics內顯,最早是去年中,用在 ,上面的AMD Ryzen Z1 Extreme處理器,能在掌機上跑Full HD遊戲,當時用的是Socket FP7包裝,電源設計功耗採被限制在28W。 後來,被發現出現在 上面,這就是研發代號Phoenix核心處理器,一樣能跑Full HD遊戲,採用的也是Socket FP7包裝,電源設計功耗採被限制在15W。現在,AMD把原本用於遊戲掌機、筆電,研發代號為Phoenix、Phoenix 2核心處理器,引進到桌機使用。改採AM5腳位,命名為Ryzen 8000G系列處理器。依照不同等級,區分CPU與GPU性能,桌機版設定功耗為65W,分別推出了Ryzen 3 8300G、5 8500G與Ryzen 5 8600G、7 8700G處理器。 這次,我們要來實測開箱,針對高階版本的AMD Ryzen 7 8700G,來看看它的戰鬥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 ----------------- Ryzen 8000G系列處理器,用的是目前的AM5腳位,內建ZEN4 CPU,RDNA 3 GPU,XDNA NPU,可以滿足下一代Windows 12的AI運算需求。只要搭配目前現有的AM5主機板,入門級A620,進階級B650/650E,高階級X670/670E主機板,更新BIOS就能支援,擁有AI運算能力。 Ryzen 3 8300G、5 8500G處理器,無Ryzen AI加速,用的是Phoenix 2核心,採用的是最新的大小核設計,用的是Zen 4+Zen 4c核心。Ryzen 3 8300G只有1C+3c核心8執行緒,Ryzen 5 8500G只有2C+4c核心12執行緒,皆總共只有14組PCIe通道,顯示卡支援只有PCIe Gen4 x4,CPU直連的M.2 SSD只有PCIe Gen4 x2通道,M.2 SSD必須要改由晶片組連接,提供PCIe Gen4 x4 SSD連接。目前600系列主機板,更新BIOS即可支援。 Ryzen 5 8600G、7 8700G,有Ryzen AI加速,用的是Phoenix核心,採用的是傳統全大核設計,用的是Zen 4。Ryzen 5 8600G只有6核心12執行緒,Ryzen 7 8700G只有8核心16執行緒,皆總共只有20組PCIe通道,顯示卡支援只有PCIe Gen4 x8,CPU直連的M.2 SSD只有PCIe Gen4 x4通道,M.2 SSD必須要改由晶片組連接,提供PCIe Gen4 x4 SSD連接。目前600系列主機板,更新BIOS即可支援。 處理器:美商超微AMD Ryzen 7 8700G(8核心16執行緒) 處理器散熱器:原廠盒裝散熱器 主機板:微星MPG B650 EDGE WIFI(B650晶片組,MS-7E10) 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套裝(KF564C32RSAK2-32,雙記憶體通道) 顯示卡:無 硬碟機:金士頓Kingston NV2 2TB SSD(PCIe Gen4 x4) 電源供應器:迎廣IN 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0電源供應器(ATX 3.0,1300W,全模組,雙PCIe 5.0接頭,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10年保固)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2H2 x64工作站專業版 這邊,我們實測了以AMD Ryzen 7 8700G處理器的內顯,用Radeon 780M Graphics來跑1080p遊戲,包括運行了Assassin's Creed Valhalla(刺客教條:維京紀元)、Borderlands 3(邊緣禁地3)、Cyberpunk 2077( 電馭叛客2077)、Grand Theft Auto V(俠盜獵車手V),發現竟然能以內顯在1080p順暢運行遊戲,已經具備了基礎玩遊戲的能力。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AMD Ryzen 7 8700G,看到了次世代1080p遊戲處理器,能實現用內顯玩遊戲。 AMD Ryzen 8000G系列處理器已經上市,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Ryzen 3 8300G(4核8緒,Radeon 740M Graphics內顯):沒有零售,限特定通路 ●Ryzen 5 8500G(6核12緒,Radeon 740M Graphics內顯):美金176元(折合台幣5,547元) ●Ryzen 7 8600G(6核12緒,Radeon 760M Graphics內顯):美金229元(折合台幣7,218元) ●Ryzen 7 8700G(8核16緒,Radeon 780M Graphics內顯):美金329元(折合台幣10,370元) ●Ryzen 3 8300G(4核8緒,Radeon 740M Graphics內顯):沒有零售 ●Ryzen 5 8500G(6核12緒,Radeon 740M Graphics內顯):沒有零售 ●Ryzen 7 8600G(6核12緒,Radeon 760M Graphics內顯):台幣7,600元 ●Ryzen 7 8700G(8核16緒,Radeon 780M Graphics內顯):台幣10,900元 ●Ryzen 5 7500F MPK(6核12緒):台幣5,250元 ●Ryzen 5 7600(6核12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7,650元 ●Ryzen 5 7600X(6核12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7,950元 ●Ryzen 7 7700X(8核16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11,150元 ●Ryzen 9 7900X(12核24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15,150元 ●Ryzen 9 7950X(16核32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18,150元 ●Ryzen 7 7800X3D(8核16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12,250元 ●Ryzen 9 7950X3D(16核32緒,Radeon Graphics內顯):台幣22,95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AMD Ryzen 7 8700G處理器,看到了次世代1080p遊戲處理器的戰鬥力。 整體來說,以後要玩1080p遊戲,只要內顯就能有基本的遊戲表現,具備相當高的C/P值,適合預算有限的用戶來體驗看看! 廠商名稱:AMD - 美商超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02-2655-8885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Weikeng - 威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659-0202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Xander - 建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219-1600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RichPower - 富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聯大控股 代理商電話:02-8913-2577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金士頓 Kingston DTCNY24/128GB」開箱實測動手玩,「2024龍生肖」送禮自用兩相宜隨身碟!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傳統農曆過年了!過了2024年初的元旦,1月1日之後,很快的就要從112年兔年,進入了113年龍年,迎接喜氣洋洋的農曆過年了! 數位儲存世界領導品牌金士頓,每年都會推出限量生肖隨身碟,今年也不例外!今年推出的是限量Q萌龍寶!金士頓限量萌龍隨身碟來了,想要收集生肖隨身碟的玩家可不能錯過了!這可是限量銷售,賣完可就再也買不到了! 金士頓生肖隨身碟的話,由於外觀顏值高,加上外包裝精美,時常成為年節送禮的好物。也因此,過年要去親朋好友家串門子拜年的話,可以先入手這款2024年金士頓限量萌龍隨身碟喔!PCDIY!這邊,也拿到這款限量Q萌龍寶,接下來我們就進行開箱實測動手玩,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迎接113年龍年,金士頓這次特別開發了Q萌造型的龍寶隨身碟。 硬體部分,是以Kingston DataTraveler 3.0 USB隨身碟為基底,作為硬體開發。本身唯一USB 3.2 Gen 1架構,傳統Type-A連接器設計,5Gb/s介面,隨身碟尺寸為31.77mm x 33.63mm x 40.24mm,包裝尺寸為65.3mm x 65.3mm x 89.2mm,官方標示硬體規格為,讀取:200MB/s,寫入:60MB/s,存取速度還算挺快的! 龍寶隨身碟,只有推出一個版本,容量為128GB,型號為DTCNY24/128GB,用的是雙材質結構設計,採用橡膠包覆的外殼,Q萌可愛又防摔抗震。這款隨身碟該有的都有,Q萌龍寶尾巴,附有可搭配鏈子的鑰匙扣環,能輕鬆隨身攜帶。值得注意的,官方標示,這款隨身碟,相容於Windows 11、Windows 10、Mac OS (v. 10.12.6 +)、Linux (v. 2.6.x +)、ChromeOS。當然,舊版Windows也是能存取資料的。金士頓提供了原廠服務,包括了5年保固與免費技術支援。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Kingston DTCN24/128GB萌龍隨身碟,看到金士頓的優質隨身碟,不僅外觀出色,而且應景,剛好跟上龍年新年,實測存取速度表現優異,真正的效能表現,竟然比起原廠標示的還要更快。 金士頓萌龍隨身碟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根據通路業者表示,金士頓只有小量生產,因此為限量銷售產品,賣完就再也買不到了,也因此喜歡的玩家下手可要快喔! 金士頓萌龍隨身碟:579~599元 *單容量版本:128GB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金士頓萌龍隨身碟,看到了金士頓的用心,打造出符合新年年節的節慶產品。 整體來說,這款萌龍隨身碟,外型Q萌,又能應景,加上限量銷售,有收藏價值,加上113年龍年到了,剛好應景,是年節送禮的好物,送禮自用兩相宜! 唯一的缺點,就是它太可愛了,可愛到捨不得用! →更多的【PCDIY! External SSD &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 機械硬碟 /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 Memory Card 記憶卡 / Card Reader 讀卡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Camera / 相機 鏡頭 / 攝影機 / 行車記錄器 / 穿戴式攝影機 / 腳架雲台 / 三軸穩定器 / 攝錄影器材】:
-
金士頓輕巧方便好攜帶的超高速 SSD 神兵利器,Kingston XS1000 2TB 外接式固態硬碟 評測!
這次很感謝金士頓與PCDIY!,讓我有機會可以試用新一代迷你型超高速外接式SSD。 剛收到這款外接式固態硬碟時嚇了一大跳,產品全新,盒子完全沒拆封過,但卻異常的輕盈,讓我以為裡面是忘了裝產品。 這次收到要開箱的產品,是Kingston XS1000系列外接式固態硬碟,版本是2TB版本,型號為SXS1000/2000G,組裝產地為台灣。 產品規格表,市售有1TB、2TB版本,存取速度的話,連續讀取速度:可以上到1,050MB/s,連續寫入速度:可以上到1,000MB/s 打開產品,原廠盒裝內附的是一條30CM長度的「12 吋 USB-C 轉 USB-A 連接線」,為USB 3.2 Gen 2規格,支援5Gb/s、10Gb/s資料傳輸速率。PCDIY!很貼心的額外提供了一條30CM長度的「12 吋 USB-C 轉 USB-C 連接線」,方便酷品開箱體驗者的安裝,實在非常貼心。 盒裝裡面只有1條「USB-C 轉 USB-A 連接線」與「產品本體」。 線材的大小,都要比產品本體還要更大。 產品本體體積非常嬌小,這邊用10元硬幣來做對照,可以發現尺寸是迷你型。 產品本體,後面貼有產品標籤,標示型號為SXS1000/2000G。 盒裝內附一條30CM長度的「12 吋 USB-C 轉 USB-A 連接線」 PCDIY!額外提供的30CM長度的「12 吋 USB-C 轉 USB-C 連接線」 這邊,實測用的是微星MSI GE66 Raider Dragonshield Limited Edition電競筆電,是筆者自己平常在家使用的電競筆電進行安裝測試。 這一款筆電,左側有1組USB 3.2 Gen 2 10Gb/s Type-A埠,1組USB 3.2 Gen 2x2 20Gb/sType-C埠 右側有2組USB 3.2 Gen 1 5Gb/s Type-A埠 後側有1組USB 3.2 Gen 2x2 20Gb/sType-C埠 這邊分別連接,USB 3.2 Gen 1 5Gb/s Type-A埠、USB 3.2 Gen 2 10Gb/s Type-A埠與USB 3.2 Gen 2x2 20Gb/sType-C埠進行測試 筆電名稱:微星MSI GE66 Raider Dragonshield Limited Edition 處理器:Intel Core i9-10980HK 記憶體:SAMSUNG DDR4-3200 8GBx2=16GB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2070 8GB GDDR6 固態硬碟:WDC PC SN730 1TB SSD(PCIe Gen 3 x4 SSD)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x64繁體中文版 實際測試,可以發現這款外接式固態硬碟相容性很高,無論是舊款或新款USB埠,都可以相容。搭配USB 3.2 Gen 2 10Gb/s埠的話,則可以達到官方標示的 1,050MB/s 讀取速度,1,000MB/s 寫入速度。 這邊也使用桌機進行安裝測試,測試電腦是上班公司配發桌機。 桌機名稱:公司配發桌機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記憶體:Crucial DDR4-3600 16GBx2=32GB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80 12GB GDDR6X 固態硬碟:Western Digital WD_Black SN750 1TB SSD(PCIe Gen 3 x4 SSD)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x64繁體中文版 舊電腦的話,大多只有USB 3.0 Gen 1 5Gb/s Type-A或USB 3.2 Gen 1 5Gb/s Type-A埠,存取速度會受規格限制,卡在最高500MB/s讀寫速度瓶頸,但仍然有相當快的存取速度。 要發揮最高的性能,則需要搭配USB 3.2 Gen 2 10Gb/s Type-A埠、USB 3.2 Gen 2 10Gb/s Type-C埠、USB 3.2 Gen 2x2 20Gb/s Type-C埠與USB 4.0 40Gb/s Type-C埠,或搭配Thunderbolt 3 40Gb/s埠、Thunderbolt 4 40Gb/s埠。 最後,再次感謝金士頓與PCDIY!,讓我有機會可以試用Kingston XS1000 2TB 外接式固態硬碟。筆者的工作是美術編輯,在家用電競筆電工作,到公司用的是桌機,除了上班工作之外,時常要把客戶的檔案帶回家,加班繼續工作,也因此時常要帶著檔案往返家裡與公司。 這款外接式SSD讓我非常滿意,體積嬌小與重量輕盈,我可以很容易的裝在口袋,放到包包裡面,幾乎忘了它的存在。存取速度相當快,無論是筆者上班公司用的舊電腦,只有舊版USB 3.0埠,速度只有到5Gb/s,也能完全相容,實際存取速度可達400~500MB/s左右,或者是筆者自家用的電競筆電,安裝到USB 3.2 Gen 1 5Gb/s Type-A埠、USB 3.2 Gen 2 10Gb/s Type-C埠或USB 3.2 Gen 2x2 10Gb/s Type-C埠,都可以擁有相當快的讀寫速度,讓我不用花很多的時間等待檔案傳輸。 這是一款黑色外觀低調的外接式固態硬碟,存取速度快穩定度高,是輕巧方便好攜帶的超高速 SSD 神兵利器,能滿足我生活與工作的需求,也應該符合你的需要! 廠商名稱:遠東金士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666-200 網站: →更多的【PCDIY! X KOC酷品開箱】: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金士頓Kingston XS1000 2TB SSD 硬派風格,顏值與功能性兼具 外接式固態硬碟 開箱!
首先要感謝金士頓科技和 PCDIY! 這次的體驗活動一直讓我非常期待,也要謝謝他們合作舉辦這樣一個有趣的活動,讓我有機會親身體驗這款顏值新潮流的高速外接硬碟。 打開包裝後,除了全新未拆的金士頓 XS1000本體之外,PCDIY! 還很佛地附上一條 USB C to C 的線材,有了這條傳輸線,傳檔速度才能大大的飆起來! 原廠所附的線材會USB A to C。 當初拆開包裝,我嚇一跳了:「怎麼這麼小!?」拿起產品後,也確實感受到重量驚人的輕。 為了更了解,我特地查閱了一下官方網站提供的規格表,才發現 XS1000 的本體居然只有 29 公克,這讓我不禁用「嬌小帥氣」來形容。 XS1000 不僅顛覆了我對外接儲存裝置的認知,更是一種輕便的藝術品,有點像很帥氣的打火機! 根據 XS1000 的規格描述,產品尺寸為69.54 x 32.58 x 13.5mm,用數字可能無法直觀理解,所以我拿了iPhone13來做對比,可以看得出來XS1000的體積,長跟寬大概都是手機版一半不到,真的超小台,霧面黑又超帥。 這次收到的 XS1000 容量高達 2TB,對於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這樣的儲存空間已經是相當足夠了。考慮到外接硬碟主要用於備份,XS1000 這麼小巧的體積卻能提供 2TB 的空間,簡直是「海量」的驚喜,而專業影像工作者,例如常常拍攝4k畫質的攝影師,也可以直接多帶幾顆在身上,因為體積真的很小! ●傳輸介面:USB 3.2 Gen 2 ●速度:高達 1,050MB/s 讀取速度,1,000MB/s 寫入速度 ●快閃記憶體:3D NAND ●儲存容量:1TB、2TB ●尺寸:69.54 x 32.58 x 13.5mm ●重量:28.7g ●外殼材質:金屬+塑膠 ●內含:12 吋 USB-C 轉 USB-A 連接線(30CM,支援USB 3.2 Gen 2 10GB/s) ●作業溫度:0°C 至 40°C ●儲存溫度:-20°C 至 85°C ●保固/支援:5 年有限產品保固及免費技術支援服務 ●相容於:Windows 11、10、macOS (v.10.15.x +)、Linux (v. 4.4.x +)、Chrome OS、Android、iOS/iPadOS (v.13+) *支援最新iPhone 15智慧型手機 *支援自購USB-C 轉 USB-C 連接線(支援USB 3.2 Gen 2 10GB/s) 在傳輸速率方面,外包裝清楚標示支援 USB C 與 USB 3.2 Gen2,這都是當今主流的頂級規格,這也顯示了金士頓對 XS1000 的用心與誠意。 為了此次謹慎而嚴謹的開箱,我們採用了市面上常見的兩款硬碟測速軟體,CrystalDiskMark與TxBENCH 來進行簡單的測試,測試條件都是 1GB 檔案大小的讀寫數據。可以看得出讀取每秒都可以破 1000MB,寫入每秒也穩定在900MB附近,這樣的數據與原廠規格表上相符。 在進行開箱測試後,對於 XS1000 的感受真的難以言喻。 因為有驚人的儲存空間和極為輕巧的體積與帥氣的顏值,絕對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神物。 這同時滿足容量需求且方便攜帶的產品,這是一定要推薦給大家的,期望你們也能像我一樣,隨時隨地帶上 XS1000。 廠商名稱:遠東金士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666-200 網站: →更多的【PCDIY! X KOC酷品開箱】: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
- PHILIPS 276E8VJSB/96顯示器實機開箱, 史上最超值27吋4K級IPS面板極細窄邊框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