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
-
Taiwan Drone 100無人機展演大顯神威!「臺灣希望創新」正港台灣之光,「無人機 研發x群飛x教育」未來商機無可限量!
Taiwan Drone 100計畫源自2018年3月的「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共創型自造亮點專案計畫」,背後主導研發製造的南臺科大李志清教授新領軍的創團隊,目標是完成臺灣本土自主開發的無人機群飛技術的初期研究,並在2018年底開發出完全自製的無人機群飛軟硬體技術,開始進行一系列的群飛表演規劃。 Taiwan Drone 100計畫主持人南臺科大電子系李志清教授,聯合南台灣四所大專院校:南臺科技大學、實踐大學、高苑科技大學、長榮大學組成強大團隊,於2019年開始進行飛機量產計畫,於2019上半年完成100架群飛表演機隊,並陸續於台灣各地進行商業演出,同時進行新一代表演用無人機設計,朝向以超越300架群飛表演為目標,致力於結合臺灣本土藝術家,創造出更動人的臺灣無人機群飛藝術表演。 統一編號:85050472 公司狀態:核准設立 公司名稱:臺灣希望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資本總額(元):○ 實收資本額(元):101,000元 代表人姓名:黃麗如 地址:臺南市歸仁區凱旋路二段211巷32號1樓 登記機關:臺南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 :108年08月23日 公司英文名稱:Taiwan Drone 100 公司網址: 除了無人機群飛表演,Taiwan Drone 100更結合目前臺灣無人機產業界最專業的飛隼科技及翔隆航太,建構Edu.Taiwan Drone 100無人機教育體系,向下紮根,推廣無人機科技及應用。 ●公司領域:無人機 ●公司專長:無人機系統研發、無人機教育推廣、無人機群飛表演、無人機行業應用 Taiwan Drone 100新創團隊,創辦人為南臺科大李志清教授,還有飛隼科技的協助。 Taiwan Drone 100新創團隊,目前公司產品有無人機群飛表演、行業應用無人機研發&製造、無人機教育課程與教育無人機販售。 ●群飛表演無人機(6+1架) ●無人機教育無人機(2架) 目前Taiwan Drone 100,已經展開提供無人機培訓課程。這包括了UTC中正分校、飛隼學堂與無人機STEAM教育,想要學習如何駕馭無人機,應用無人機來做各種空拍與應用的話,都可以洽詢TAIWAN DROME 100∕EDUCATION。 從無人機的發展,從研發,到軟硬體開發、整合,到群飛的應用,到商用市場,到教育領域,無人機展現了各種的新可能。我們期待臺灣希望創新,南臺科大李志清教授可以以應用我們台灣人的軟實力與硬底子,用無人機科技創造台灣新的新經濟奇蹟。 新創團隊:Taiwan Drone 100 - 臺灣希望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人:南臺科大 李志清 教授 信箱:alias@taiwandrone100.com╱aliasli@stust.edu.tw 網址: →更多的【創業 - SuperStartup! 超級新創 - 相關議題】: →更多的【PCDIY!創業情報】: →更多的【PCDIY!創業故事】: →更多的【PCDIY!新創活動直擊】: →更多的【PCDIY!創業新聞】: →更多的【PCDIY!南科自造】: →更多的【PCDIY!辦公室設備】:
-
「無限領域」挑戰視覺新境界!「Eyemax」用虛擬實境顛覆電競世界,搶攻教育市場 展現台灣人軟實力與硬底子!
專注於AR/VR/MR的XR領域開發的無限領域有限公司,旗下的Eyemax品牌,為台灣地區最先著手虛擬實境場域的領導者。Eyemax並陸續整合上下游產業鍵,推出一系列商用的產品服務,在市場逐漸成熟之初,更是展開一系列的跨產業合作與通路推廣,無論從體驗店的人機體感設備,到客制化的產業升級應用,Eyemax都完整的提供整合性的服務。 2016 年,Eyemax開始從台灣放眼亞太地區,從世界高樓101到中國各地區,開始可見到Eyemax的服務與體驗。而後,Eyemax啟動異業結盟與國際市場的開拓,除了既有的台灣及中國地區外,持續朝著亞太地區其他的國際市場努力,打造完整的虛擬實境的體感整合服務。同時,由於AR/VR/MR的XR人才需求逐漸擴大,Eyemax 成立產學及育成平台「VR創新學院」,積極培育人才並扶植投入整個AR/VR/MR的XR 的產業服務平台。 2017年,於高雄投資成立無限領域有限公司,並投入研發的平台,先後與政府機構及高雄九所大學簽署MOU,並透過此平台產出許許多多市場上重要的產品。 2018年,獲得兩岸三地等地的代理經銷商青睞,並在開始陸續出貨。在2018年SBIR 研發的模擬訓練平台也與中國與全世界陸續合作產出。 統一編號:29187031 公司狀態:核准設立 公司名稱:無限領域有限公司 資本總額(元):○ 實收資本額(元):4,000,000元 代表人姓名:陳志忠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豐盛一街32號12樓 登記機關:新北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 :106年05月16日 公司英文名稱:Eyemax 公司網址: ●公司領域:AR、VR、MR的XR領域 ●公司專長:VR系統平台、VR硬體產品、VR應用軟體 無限領域,Eyemax品牌,創辦人為人稱VR教父的陳志忠。推廣Eyemax品牌,最先是從百貨公司通路開始,從新光三越、101大樓、85大樓、遠東百貨都看得到,2017年獲邀投資高雄成立全台第一間VR創新學院,與中小企業處、省工會合辦VR工業設計競賽,成功將學院培育團隊產出作品銷到國內外。2018年推出SBIR研發全球首座VR模擬堆高機體感設備,同時推動央視中國深圳區VR代表品牌,被評定為2018年十大創新項目,2019年中國高交會優秀產品獎 - 專利:一對多VR廣播系統。 ●VR系統平台:VR一體機廣播系統 、 VR模擬操駕平台 、VR教育系統 ●VR硬體產品:VR體感設備、 一體機VR頭盔、簡易VR眼鏡外接盒 ●VR應用軟體:遊戲軟體、教育訓練、開發版SDK ●專利- VR一對多廣播系統 ●SBIR成果 - 堆高機模擬操駕 ●全台首款VR連線電競遊戲 ●歷年市場上產品 無限領域,在VR教父陳志忠的帶領之下,可以說獲得媒體關注,AR、VR、MR的XR領域報導無數,也榮獲不少VR界比賽的獎狀、獎金。 無限領域目前正努力開發AR/VR/MR的XR領域新產品,目前打算提出學研級VR教學系統,希望能擴大與南台灣的學研機構進行產學合作,目前已經與南臺科大、遠東科大進行產學合作,並希望也能跟成功大學、中正大學等進行產學合作。這次,將著手研發學研級VR教學系統,希望能引領台灣教育界投入AR/VR/MR的XR領域市場,啟蒙學生,帶領老師與同學,可以一起進入虛擬實境的世界。 無限領域專注於AR/VR/MR的XR領域,開發有VR系統平台、VR硬體產品與VR應用軟體,著重於虛擬實境的各種產品,並投入產學合作,還設立VR創新學院,進入教育的工作,讓更多人可以充分享受虛擬實境所帶來的樂趣。VR教父陳志忠可以說相當用心,不僅全心投入XR領域,新設立的VR創新學院,則是串連學術與教育,等同是樂於分享,把自身所學,貢獻於社會,讓整個產業的發展可以更加快速。在VR教父陳志忠全心投入之下,可以確定的,將會把台灣虛擬實境產品應用帶向全世界發光發熱! 新創團隊:Eyemax - 無限領域有限公司/眼界科技有限公司 聯絡人:創辦人 陳志忠 電話:02-5596-0680 信箱:winnielin@eyemax-asia.com 網址: →更多的【創業 - SuperStartup! 超級新創 - 相關議題】: →更多的【PCDIY!創業情報】: →更多的【PCDIY!創業故事】: →更多的【PCDIY!新創活動直擊】: →更多的【PCDIY!創業新聞】: →更多的【PCDIY!南科自造】: →更多的【PCDIY!辦公室設備】:
-
「敦謙國際智能酒店」用機器人打造無人化科技旅館!從Hotel業發展成為HoTech業,實現機器人旅店台灣之光!
專注於智能旅館的無人化經營管理、管理系統與定價系統開發有成的旅館科技新創敦謙國際智能酒店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在無人旅店大有斬獲之外,在智能旅館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整合應用與商業機器人領域也有相當多的進展,現在更將無人旅店技術輸出到國外,成為正港機器人旅店台灣之光。 敦謙國際智能酒店,大概是全世界第一間把旅館經營ai化為目標的企業,團隊目前有一百多位的伙伴,且是一支平均年齡不超40歲的團隊,包含了工務、房務、行銷、業務、資訊研發與客服團隊,雖然年輕但是皆擁有豐富經驗,以創新且深入的思維不斷精益求精,透過瞭解市場與消費者的需求勇於提供創新性的服務,擁有自己的室內設計與行銷團隊,著力於將年輕人的喜歡元素與創新服務的想法,透過空間設計結合網路技術,提供消費者不一樣的住宿體驗。 於2015年10月在台中逢甲地區,正式推出一間應用了物聯網的技術,提供給旅客創新科技應用,與服務模式的智能旅店。我們推出的全球智能無人化的系統,兼顧了酒店端、旅客端、市場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點與需求,目前已經獲得來自日本、馬來西亞、中國…等地的企業洽談合作,正在從台灣走向全世界。 統一編號:54890959 公司狀態:核准設立 公司名稱:敦謙國際智能酒店股份有限公司 資本總額(元):○ 實收資本額(元):100,450,000元 代表人姓名:葉維迪 地址:臺中市西屯區西安街277巷4弄33號1樓 登記機關:臺中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 :104年05月22日 公司英文名稱:DUN-QIAN Intelligent Hotel Management Co., Ltd 公司網址: 創辦人為葉維迪、吳秉庭,兩人為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系的同學,跟全世界所有偉大的企業一樣都在車庫創業,敦謙國際智能酒店的團隊,由經營團隊與研發團隊引領。 經營團隊成員的專業背景,涵蓋了金融營運、資訊、機械、行銷、財務、社會創新、企業管理等領域,且是全世界唯一一家有三年智能全無人旅宿經營與管理經驗的團隊。目前旗下有二大智能旅店品牌,已經服務13萬名旅客。 「永遠都有機會,只是你願不願意去踏出那一步,犧牲你現在的舒適圈,去追求你的夢想。」敦謙國際智能酒店創辦人葉維迪Vincent訴說著。 大學時期就讀金融系,因修習不動產估價課程而對不動產產生興趣,畢業後亦朝此領域發展,在台北工作兩年餘,Vincent與同班同學看準台中相對親民的房價,加上夜市文化興起帶來人潮,兩人在尚未備妥第一桶金的狀態下,勇敢地在逢甲商圈開啟了不動產投資事業。 從套房投資到民宿經營,再轉型為旅館,在沒有旅館經營背景下,兩人努力尋找突破點,期望找出與眾不同的旅館經營模式,一個不必「砸大錢」的經營模式。兩人決定要開一間有科技智慧的無人旅館,用科技設備取代人力,讓旅客入住過程都不會受到任何打擾。於是全台灣、同時也是全亞洲第一家無人旅館─鵲絲旅店,應運而生。 金融背景的Vincent與夥伴尋找技術的過程困難重重,團隊前後花了三年的時間,才把心中想要的無人旅店系統建置完成。不同於傳統旅館的人力密集供應型態,鵲絲旅店沒有前台服務人員,所有的入住流程都是由旅人在科技介面下自助完成。在沒有服務人員、但又要具備服務品質的情形下,剛開幕時其實挑戰很大,不僅面臨同業嘲笑,消費者也很疑惑,開幕前幾個月住房率僅一至兩成。 為了實現無人自助式運營模式,敦謙走向技術自主,建立了自有的技術團隊,導入兼具智慧化與自動化的旅店管理系統,透過物聯網技術將現場設備訊息上傳至雲端平臺,從入住、退房、收發房卡、QR CODE電子門鎖、定制化住房需求、雲端對講、安全監控到以工業級機器手臂為主的行李寄存系統,都在科技介面下自助完成,甚至嘗試用智慧型送餐機器人來服務客人。沒有前台人員的鵲絲旅店,仰賴完整的技術團隊在中心密切監管以確保服務品質,是一「以人為本的無人旅店」。 鵲絲旅店鎖定20至30多歲的年輕客群,將房價壓低在1,500元左右;當時總投資成本約6,000萬元,比原先計畫投資金額還高出上千萬元,但因只用三成人力,經營一年多來住房率已經拉高至七成,隨著第一家鵲絲旅店、第二家智能旅店「好夢旅店」的成立,帳面上也開始獲利。自2015年成立至今,敦謙年營業額已從4,700萬元一路攀升至1億6,000萬元,成長240%之多;而2019年,尚未結束。 隨著旅館科技(HoTech)漸漸流傳,不少國家也漸漸出現這樣的旅館型態。近年來,許多二、三星級旅店受科技環境劇變影響而迅速淘汰,敦謙深深明白,必須緊緊掌握科技,將AI及物聯網作更成熟的結合,也要把握這最佳時機,將團隊推向國際。敦謙已開始進軍海外市場,目前團隊仍需要更成熟的技術、人才與資金,在南科加速器計畫的協助下,希望能串接先進技術、申請專利,一步步建立起智慧服務,讓新創攜手新創,將無人旅店的經營模式複製到海外,為台灣的島國經濟,做出改變與貢獻。 研發團隊的技術背景,涵蓋了巨量資料分析、智能推薦、搜尋引擎、電子商務、飯店系統、企業資訊系統、流程管理系統、ERP系統、雲端主機、網路管理、自動控制、數位邏輯電路、機電整合等範圍。 在網際網路應用程式與平台的開發,平均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並開發過大型的B2B、B2C、社群平台、新聞平台、企業EIP\CRM\ERP、飯店PMS等平台系統。團隊成員同時也與跨國知名網路\軟體公司合作過,包含了Google、Microsoft、Apple、Yahoo、Sina合作過。團隊組成已經邁入第三年,目前負責智能系統,與網路平台的開發項目。開發產品服務旗下品牌,以及外部的旅店。 2015年在台中逢甲開立全台第一家智能無人旅店,2017年在台中逢甲開立第二家智能無人旅店,2018年導入送物機器人服務。鵲絲智能旅店應該是有被財訊專訪,中天、tvbs、三立中視專訪,2018年agoda金環獎。目前公司產品,則有鵲絲智能旅店、夢樓智能旅店、大師旅店管理系統,送物機器人。 提供了旅人追逐的原點, 讓旅人們能在旅行的過程中各自得到對於追逐的定義。 當1930年的古典上海灘與2017年的現代科技相遇,撞擊出前所未見的新潮旅。 創立於2014年,2018年導入智能CHECK IN設備及送餐機器人服務 高貴典雅的視覺設計,結合精緻餐酒館及舒適背包客房,給予旅客享用美食及住宿休息的超值體驗 停靠在砂島岸上的白色建築物,靜靜的成為旅人的港灣。伴隨著微風、海洋、藍天、星空。 南科是世界級的科學園區,在裡有全世界頂尖的企業具集在此,光是有機會能世界級的大廠當鄰居就近學習,對新創公司本身就是個很有幫助的事,若能在進駐南科自造基地,本公司將有三大目標:第一,開發旅店訂價系統的大數據。第二,研究旅店管理系的人工智慧。第三,進行商業機器人設計開發。 網際網路技術飛速發展之後,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雲端服務、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自動化機器人、區塊鏈,讓我們正式邁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影響範圍,不只局限於工業發展,而是擴及到所有產業,旅店行業在此影響下,也須尋求新的發展隨著大眾旅遊時代來臨,中低端的酒店因應市場的需求,正不斷的成長。 酒店行業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也開始變革。從傳統走向智慧化,正是酒店獲取競爭力優勢的來源。在這個趨勢下,自助入住、App選房、手機開門、語音互動、人臉辨識、多元化消費,這些科技元素的反饋、互動、與參與感都是傳統旅店所無法想像的。我們鎖定了智能、平台、開放、整合、品牌五大宗旨,開發核心技術與產品。從飯店管理系統、新零售平台、銷售管道整合、商業數據分析、物聯網終端設備、自動化機器人/手臂,會員服務系統……等,以破壞式創新的概念切入市場,致力於打造全球智能無人化的旅店生態,並推廣到國際市場上。 敦謙國際智能酒店掌握智能技術、開發核心平台、透過API開放平台資料、掌握旗下所有酒店/旅客的數據與資源、創立智能無人的酒店集團品牌,提供加盟機制,酒店經營者能快速取得資源,迅速立足於智能酒店的領域,這是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未來也將不侷限在房間的銷售,而是跨足到新零售的領域,同時也邁入巨量資料的商業模式。這將形成一種新的生態,並衍生新型態的商業模式,並發展到國際上。整體來說,「機器人旅店」未來商機無可限量! 新創團隊:DUN-QIAN Intelligent Hotel Management Co., Ltd - 敦謙國際智能酒店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人:執行長 吳秉庭 電話:04-2452-9446 信箱:service@dunqian.tw 網址: →更多的【創業 - SuperStartup! 超級新創 - 相關議題】: →更多的【PCDIY!創業情報】: →更多的【PCDIY!創業故事】: →更多的【PCDIY!新創活動直擊】: →更多的【PCDIY!創業新聞】: →更多的【PCDIY!南科自造】: →更多的【PCDIY!辦公室設備】:
-
【創業教我的事】從意氣風發,到懂得謹慎、學會評估
受學弟之邀,回母校經驗分享,為了練習,就把講稿打成逐字稿,35分鐘的經驗分享,沒想到也洋洋灑灑的打了7000個字,覺得或許自己的經驗也能讓猶豫要不要創業的板友一點參考價值,所以就貼在網誌上,分享給大家看看,因為是講稿,所以文句很口語,我不是很成功的創業者,這篇分享主要是在自我檢討,也希望拋磚引玉,大家可以一起討論,創業過程中有什麼錯可以避免讓後人少走點冤枉路。 ※原文出處PTT創業板toberich,經作者mindy22050同意轉載 大家晚安,我是以萱,經濟11級,畢業後開了一間產品設計公司。我想大家來,應該心裡都有些問題,像是為什麼要創業、如果我也想創業,我該怎麼開始。每個人想做的事不一樣,領域也不同,沒有辦法在這裡提出40分鐘的創業步驟教學,然後大家回家後就每個人都照著做。所以我想,不如就直接跟大家說說我的故事吧,或許從這之中你們可以得到,或是推論出一些答案。 我想一切就從我如何走向創業說起好了。 我大四時,那時身邊同學的選項很明確,研究所、當兵、工作,沒有人告訴我們還有什麼選項。有天,有個同學跟我說:「誒,你不覺得畢業後就是要做一些很酷、等我們老了就沒機會做的職業嗎?」那時候我回「啊!...酒家女?」 當然是開玩笑的,但是這的確引發一些思考。有沒有什麼是我們現在不做,未來就沒機會的。那時候我正好在修一門課,叫社會創業,其實就是在講現在的社會企業,像國際志工、Big ISSUE雜誌那種公益盈利團體。為了交報告,我上網查了一些資料,才發現,原來國外的年輕人跟我們不一樣耶,都是想做什麼,就去執行,然後開間公司、賺一點錢。如果你再仔細去研究那些創辦人們的故事,你可能會跟我一樣驚訝,那些人也跟我一樣剛大學畢業耶! 於是創業開始成為我的選項。我心想,反正都要去工作了,要不然,先為自己工作看看? 那時候還沒畢業,還有四下要過,除了課業外,我正好擔任11級畢業舞會總籌,所以還沒那麼嚴肅看待創業這件事,那時他只是我課後,甚至是活動後的興趣而已。這時候應該要跟你們介紹一下我創業的東西。我想要做的是木製數位週邊產品。兩年前數位生活很夯,智慧型手機也是那時候開始變成主要戰場。可是所有的數位週邊產品都是走金屬、科技質感,很冰冷。於是我想,何不使用人文、原物的東西來製作數位週邊,那就是我創業的起源。 那時候想做的第一個產品是「木製手機殼」。 想做,但要怎麼做?我完全沒有概念要從何開始。我問大家喔,你們現在遇到問題,第一件事會怎麼做?google。沒錯我就是google。我上網google「木製手機殼」,中文不行就換英文,後來,我發現國外已經有人在做了。那時候其實有點難過,想說「啊!已經有人做了啊….」。但其實也是件好事。我想這裡可以引起一些思考。創業,尤其是我們這種年輕人創業,你不要想做世界唯一,不要去在意那個「唯一性」,「我想到一個點子,別人都沒做過!」、「這個產品是世界第一個喔」,這種目標沒有用,你做出世界第一間買飲料送房子的公司,追求那個唯一,結果商品根本不是消費者想要的,公司也不會賺錢,這樣有比較好嗎?反過來想,別人做過,表示這件事不難,再怎樣都有方法。你只要從這之中找到你的獨特性就夠了。 於是我從國外訂了一個木製手機殼回來,下一步,我拿著這個手機殼問我學木工的朋友。我問他「這要怎麼做」,他說這不是手工的,這要用CNC。啊?什麼是CNC?我...我學經濟的,我知道GDP。 他試著跟我解釋,但我還是聽不太懂,所以我又幹嘛?對,又去google,然後還上youtube找cnc運作的影片才知道噢原來他有點像刻印章,輸入檔案進去後就會自己跑。好啊,我知道CNC是什麼了,下一步呢?朋友就介紹一個學長給我認識,他說,要進去CNC前,要用3D建模,畫好圖後再去請工廠幫忙刻。而這個學長就是專門在畫3D圖的。後來,這個學長就成為我第一個員工。 一開始我跟他是以案件計酬的方式來往,一張圖多少錢。圖畫好後,我需要工廠。我要怎麼找工廠?還能怎麼找呢,當然還是google。找到一間正好在我家鄉,高雄岡山的CNC工廠,老板人很好,看我年紀輕輕就自己要創業,很熱心想要幫忙。但年輕不能當飯吃,你要請人家做還是得付錢,而且這不是什麼買點心宵夜幾十塊,一開模就要好幾萬,於是我面臨創業的第一次資金困難。我沒有錢。 其實跟大多數人一樣,我的第一筆創業金是跟家裡借的。那時候我回家,趁我爸喝了點酒的時候,跟我爸說:「爸,我想創業。」通常你這樣回家跟家人講,應該有八成的家長都會說「你有事嗎?」、「都還沒畢業就在想這個。」、「乖乖去工作比較實在」但那時候我爸只講了一句話,讓我永遠記在心裡。 「那你要多少錢?」 我想這時候你們心裡可能會想,「又一個靠爸族的」,恩,我必須跟你們說,我們家其實不富有,我爸是鐵工廠工人,是開堆高機,堆疊棧板、貨物,有兩根牙齒的那種。我大學期間領了三年的弱勢助學,這個獎學金領取條件是全家年所得不到30萬元。你們可以想一下,一個家庭年所得不到三十萬是什麼狀況。但我爸選擇相信我。他相信我什麼?他相信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就這樣,我拿到第一筆創業基金,20萬。我的創業就從這20萬正式開始了。 接下來我把創業的過程分為一個人摸索時期、兩個人盲目時期、三個人慌亂時期,以及最後,再次回到一個人,成熟時期。有了錢、點子、和技術來源,也就是工廠和學長後,我開始真正的「創業」。 一開始一個人,一個育成提供的辦公室。我真的有種「當老闆」的感覺。沒人管你上下班,沒人要你打卡,沒人要你死板板在辦公室裡工作。我自己就可以決定一切。我常常早上10點才到辦公室,忙到頭昏腦脹時就在校園內走一走,玩滑板。然後晚上在辦公室待到11、12點。那時候工作很雜。舉凡買材料、報稅、接電話都是我自己,通常我早上都會寫說我今天幾點到幾點要做什麼,但根本不會照著計劃走,因為事情總是會不斷湧入。一下育成要你交資料,一下工廠要你修圖,通常一天忙完下來,你只會完成原本預定好工作的60%。 所以我說這是「一個人摸索時期」 我沒有工作過,不知道一般上班族都是怎麼規劃待辦事項的。我也沒有談過生意,我不知道要怎麼傳真,不知道原來賣東西給別人要先報價,我甚至不知道報價單怎麼寫。我正在做一件我從來沒做過的事,而且沒有人教我。那我又是怎麼學會的?就是承認不懂,然後問。舉個例子好了,你們知道我怎麼學會報稅的嗎? 有沒有人知道營業稅多久要報一次?兩個月。 每兩個月,你就要整理一次你公司所有的發票,不管進項還是銷項,然後拿去給國稅局,跟他說你這兩個月花了多少錢,又賺了多少錢。通常公司都會請外面的會計事務所幫忙弄,一個月付2000~3000不等。我為了省這個錢,再加上反正公司才剛開始,發票不多,所以決定自己報,這樣也可以趁早把觀念弄清,不要等到公司大了,想學都來不及。但我完全不懂啊,怎麼辦。於是到了我第一次要申報營業稅的那天,我就抱著公司所有的資料,包括大小章、營業登記證,我連房屋租賃契約都帶了,因為我不知道會用到什麼!然後帶著那兩個月所有的發票,走到國稅局營業稅門口,找了一個看起來沒事的櫃檯阿桑,跟他說「不好意思,我要申報營業稅,可是我沒報過,你可不可以教我。」 真的,我就抱著一大袋資料,在人家面前問了這麼蠢的問題。可是有沒有用?有用。她很熱心的拿了所有要填的表單,跟我說報稅要寫一個表格叫401,然後一格一格指給我看,說這格要填什麼,這格又要填什麼。然後還建議我以後發票要怎麼整理,三聯放一堆,二聯放一堆。然後啊,更驚人的是,他教我填完所有表格後,跟我說,「啊其實你以後不用再填這個表格了啦,現在都用網路報稅,你等等去14號櫃檯問那個李小姐,她會教你怎麼網路報稅。」 之後不會用到她還教我這麼久,頓時我覺得這個世界多美好。 所以,我那樣跑去人家門口問,很蠢嗎?其實不,因為創業的時候,你就是從頭學,沒有人會覺得你很丟臉,大家都會熱心幫助你。就算有人說「你連這個都不會?!」,那又如何,等你學會了,他那句話就自動失效了不是嗎? 接著是第二段,兩個人盲目時期。 聘用學長當我的員工,是因為獲得一筆獎金。那時候正好看到學校海報牆上貼著教育部一個創業競賽的海報,清大育成貼的,我就去聽了說明會。這是一個教育部鼓勵大專青年畢業後創業的比賽,跟ATCC、TIC100那些提案給企業然後獲得獎金不太一樣的是,這個比賽是真的要你開一間公司,真槍實彈的經營過,然後說服政府投資你,給你補助款。注意噢,是補助款,不是貸款,是不用還的。那時候看到只要寫計劃書有免費的錢可以拿,當然要參加。之中的競賽過程拼死拼活我就不說了,想知道的可以之後再跟我聊。總之,最後我很榮幸拿到這項比賽服務組的第一名,六個月來總共拿了85萬補助款。 那時候我都開完笑說,我是大學同學之間,第一個年收入破80萬的人。不過玩笑背後,我也是第一個負債百萬的人。這個我們之後會聊到。 兩個人,比一個人的時候有幹勁,卻也有很多困擾。 首先就先來討論一下吧,上班時間怎麼算?薪水怎麼給?要不要有福利?可是公司都還沒賺錢,真的要發年終嗎?這時候我才發現,一人公司頂多是忙,但當你開始有員工之後,你面臨的是心靈層面的考驗。我問你們,就剛剛說的,如果公司還沒賺錢,你當一個老闆,你願意發三節獎金嗎?願不願意給員工年終?這沒有標準答案,卻給了我很多反省空間。員工,不是合夥人,他來,就是要拿薪水過日子的。我以前的想法是,我付你薪水,你為什麼不把事情做好?每次畫的圖都有錯,明明都提醒了,卻還是要花兩倍的時間來回修改。我很生氣,很不喜歡這樣的員工,甚至會情緒化,偏差的覺得這員工很爛。你們知道嗎,爛的不是員工,是我這個老闆。 我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體悟到,原來我之前的想法就是大家口中的慣老闆,覺得我付錢就是大爺,你沒做好就該罵,就是爛員工。但是其實我該做的不是抱怨責怪,是想辦法擬個策略,降低圖畫錯的機率,然後策劃一些誘因,讓他可以更主動思考他能夠為公司做什麼。剛剛提到的福利,不是公司沒賺錢就不發,這樣只會讓員工覺得公司很小氣,沒前景。福利也不是只有在講錢,每次開會,大家都講得口乾舌燥,要不然固定開會就請大家吃下午茶呢?偶爾問一下員工有沒有缺什麼文具或設備,買得起就添購,買不起就跟他說公司會規畫,以後真的有賺錢就可以買。很多書很多雜誌都教說「帶人要帶心」,看很簡單,做,真的很難。而這就是我在兩個人時期最主要學習的事。 接著,來到公司最大規模的時期,三個正職,外加兩個工讀。 其中一個大學同學退伍後被我找進來一起創業,我們大學時期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也一起共事過很多次,那時候他是系學會會長,我是活動長。我很欣賞他的做事態度,很有原則,凡事追求合理,不放過任何不合理的細節。舉個例子,他在我公司負責管理通路和財務,有一次因為通路商回報的總銷售金額有誤,怎麼算我們都少拿12塊,他就一直寄信給通路,還打電話去問,去爭取。最後,他竟然抓出通路商結帳系統的bug,幫助通路商省下每個月十幾萬的差額。而這些,都只是因為他覺得12塊是他的就是他的,該拿的一毛都不能少。就是這種能力,讓我邀請他來和我一起打拼。他的個性和我完全互補。我很有幹勁,可以天馬行空想,不管是行銷還是產品,都可以提出很多企畫,但是我很不細心,對於細節得過且過。甚至對於錢,我很差不多。找他來,就是要請他填補我缺乏的能力。 這裡也提醒你們,未來找員工或是夥伴,能力是一個重點,但是互補才是最重要的。大家都企劃很強時,誰來為企劃的預算把關?你們了解我的意思嗎? 但問題來了,人一多,就得開始執行所謂的管理。 一開始最大的問題就是開會。來了第二個員工後,我立下每個禮拜二例行會議的規定。一開始,只是想說,因為我財務給別人管,身為一個老闆我需要清楚了解現在公司財務狀況如何,所以需要例行會議。後來發現,例行會議也可以拿來報告我們有什麼新的合作案,或是商品量產到哪個階段了。可是依樣的,我沒工作過,我不知道原來開會要先做brief,先跟大家預告今天開會要討論哪些議題,或是討論這些議題前大家應該要先做點功課。舉個例好了,我們最糟糕的會議就是商品發想。 有個企業要我們設計筆記本,我想說好,一個人想應該想不到什麼,那我們學國外brain storming那套好了,然後就跟大家說,明天例行會議要來商品發想。結果隔天,大家坐在會議桌前,你看我我看你,沒人講出半句話。阿不是要為企業想筆記本嗎,丟點子出來啊。我才發現原來商品發想會議不是這樣開的,應該是大家先上網找找自己心裡,一個好的筆記長怎樣,看事找圖片範例還是直接寫下來,都可以,重點是你要先做準備,會議的時候再針對每個人做的功課內容作討論。還有,像是我想到一個商品企劃,我想把我們的其中一個商品拿去跟插畫家合作。 這是我的長處,天馬行空,點子很多。於是我就拿出來在會議上跟大家說「我要這麼做」。結果員工就問,那要花多少錢?什麼時候要開始?那工作分配是怎麼樣?結果我根本沒有想好細節,就在會議中拿出來跟大家說「好,我們來討論這個點子好不好」最後只會浪費大家時間,這件事有提跟沒提一樣。 在三個人時期,我面臨到最大的困難是,我必須要快速成長。 以前自己一個人時,你可以因為你不會,就一直問一直學。兩個人了,還可以,就一起討論當作聊天,找出方法。但是到了三個人,其中一個員工質疑你,連帶的會影響另外的員工怎麼想。你不可以再用過去一個人時候的理由說因為你沒工作過所以不懂。每次會議結束後我都會有很深的挫折感,總覺得這次的會議我又遺漏了什麼準備,然後是不是又下了什麼錯誤的決定。因為有員工的期待,因為你要帶領員工,所以你不能弱。 你要讓自己一直處於領導者的位置,因為你要做榜樣。但這也不是說你就是老大,什麼都要比別人強。不是,而是做好萬全準備,並且懂得規劃,知道如何開放大家提供意見,並且有條理地選出最好的答案。所以,在這個時期,我每天回家都在反省,今天的會議是不是沒準備好,某個企劃是不是不夠周全,然後一再警惕自己,下一次絕對不能再犯這種錯誤,不能再讓員工看見自己能力不足的一面。而這,就是這時期最大的壓力。 另外,這時期也發現了一個問題。以前不管是我,還是我和學長時,我們都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很衝。就覺得我們在創業,應該要做一些有創意的、瘋狂的事。結果花費無度,不斷開發商品,結果也賣不出去,辦公室就堆了一箱又一箱的庫存。一直到我同學加入了,看了財報,才發現我們的資金已經見底了。我面臨創業第二次的資金短缺。那時候很慘,連下個月的薪水都發不出來。公司有個產品正在開發,眼看就快要完成了,卻因為花太多錢,把公司拖垮。 那時候我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心想,去哪裡找錢?員工薪水發不出來怎麼辦?還是要放棄了?那是最深刻的一段時光。你背負的不是自己的公司而已,更是員工的生計。員工領你的薪水,公司不能說倒就倒。最後,找上一個在大陸的銀行做事的朋友,借了一百多萬,才暫時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不過這也反映出一件事,那就是我們衝太快了。我們一心想著做自己喜歡的產品,卻沒有全盤考量,一直花錢,而且還是花在投資報酬率很低的產品上。才知道,原來我們這是在花錢做自己想做的東西,不是在經營公司。 所以,在公司經過這段過度擴張時期後,我開始思考,我們一開始想做什麼,能不能省著點做。我從我的員工身上,學會對細節的關注。最後,來到我說的最後一個時期,也就是現在,一個人,但是成熟的。 同學因為生涯規劃,想要回高雄和家人同住,所以在10月的時候離開了公司,他的工作也就又都回到我的身上。以前,對於瑣事,或是很routine的事,我是個能拖就拖的人。然後專注力很低,很容易分心,去想其他的事。但現在不行了。現在公司少了一個人,事情還是一樣多,我必須一肩扛起。我開始學會規劃,分辨事情輕重緩急,也養成今日事馬上畢的個性。對於公司的所有決策也不再只是「因為我想做」,而是經過更審慎的分析,評估獲利能力,才決定是否去做。 從一開始的意氣風發,到現在懂得謹慎、學會評估,我想,這是創業教我最重要的事。 最後,我想跟你們談談年輕人創業。 等等會後你們可能會來跟我自我介紹,如果你們夠積極的話。我也猜想,你們有人會問,「我想做什麼什麼,可是聽你剛剛說,是不是要有工作經驗,或是累積夠多的資源,再去創業會比較好?」簡單點說,你們想知道,到底先工作好,還是先創業好。其實這沒有一定,就像領域不同我無法給你們統一的答案一樣。但是我想有句話可以說明,你創業,踏出去時需要的是勇氣,走到遠方需要的是用心。所以你不需要等到有工作經驗了,有資源了再創業,但是反過來說,當你什麼都沒有時創業,你就更該謹慎,更要學習,用心去彌補你一開始沒有的。然後最重要的事,千萬不能見獵心喜。創業不能跟風,看見什麼有賺就去做什麼。等一下你們可能會有人過來問我創業做這個好不好,我第一句問你的一定是「為什麼要做這個?」如果你的理由不夠說服我你是真心想做,那未來你也就說服不了消費者。所以,當你興高采烈想跟別人分享你的創業念頭時,請先自問自答這些所有的問題。自助,才會有人助。 最後,你問我年輕人該不該創業。我一直都是同一句話,我支持,但不鼓勵。你跟我說「我真的很想做某件事,我想創業!」很棒,我支持你!但如果你跟我說,我不知道要找什麼工作,你覺得還是我也可以創業呢?我不會這樣鼓勵你。因為你即將要面對的不只是一個工作而已,而是無比的心靈層面的壓力。 謝謝大家今天聽我分享。 很感謝真的有這麼多人讀了我露露長的文章,也感謝大家熱情回應!想跟大家說的話很多,所以另外po文回覆,佔了版面還請大家見諒。 我想就先從某位版友一針見血的問題開始說起吧! 「創業很結果論的,你的業績怎樣?利潤怎樣?公司規模現在怎樣?」是的,我知道評估一間公司好壞不外乎以上提的這些,而其實我在文章的一開始就說了:「我的創業並不成功」。 公司目前為止只有一個月損益兩平,年營業額勉強達到一百多萬,還不達所有開銷的一半,品牌知名度在國內還算可以,但知名度不能當飯吃,關注力沒有轉換成訂單就一切都不算數,所以,我也可以很大方承認,是的,我的創業並不成功。 另外再跟大家坦承一點,講稿的開場有一部分被我刪除了!那就是我們公司即將於明年三月結束營業,本來只是打算只對公司內部宣布,但怕誤人子弟,造成當天的聽眾誤會,所以我開場就跟大家說了,我們公司要關了 即便如此,我認為這並不違背當日主題:「創業教我的事」,畢竟成功失敗都是種學習,只是為了避免干擾視聽,所以貼到網誌上時做了點刪減,如果造成版友們的誤會,在此說聲抱歉。 當初剛開始跟友人討論是否要結束營業時,大家都很詫異「不是做得好好的嗎?」「可是你新產品一直有在出阿!」「不是昨天才上自由時報嗎?」 大家很意外,不外乎就是因為覺得我們公司「看起來」很穩定,覺得怎麼作好好的卻要收起來了呢?但創業這種東西,就像對發票,中獎了你會高興跟家人說,沒中就是都丟到垃圾桶,新產品、上報紙、上新聞,這些當然都要公布出來,讓大家看到我們很正面的消息,我們不會到處跟別人說公司現在生產有困難,或是其實每個月只賣出去庫存的三分之一,入不敷出,同輩看到我創業的過程都是美的,因為只有美的才外顯,偏偏那些美的,只佔了我創業過程的5%不到。 如果要我檢討為什麼會做不起來,我想應該要歸咎於領域的不熟悉及自己的不成熟,我是經濟出身,卻投入文創產品領域,再加上從沒工作過,不暗世事,以為熱情可以解決一切,殊不知多走了好多冤枉路。你們看到上一篇洋洋灑灑的心得文,看似我想法成熟、經驗老道,但那都是走到現在才曉得「我錯了」的檢討,檢討了,卻也晚了,而且也於事無補了,因為一開始就錯估了自己的能力,以及對這個領域能否撐到最後的熱忱。 如果要更具體點解釋為什麼做不好,不外乎就是「銷售力道弱」、「不熟悉市場操作」、「缺乏資源」等,這些問題能不能解決?當然能。前提是我們真的有那個破釜沉舟的決心,但創業中間兩年,我燒了一百多萬,還不加上這中間我去工作賺錢的機會成本,一起創業的夥伴(學長)也開始規劃人生的下一步,我們兩個都有了初步共識:「這就是最好的壞結果了(This is the best bad idea)!」(亞果出任務的台詞),所以決定收起來。 一開始,我對於結束營業這件事感到相當恐懼,我要怎麼對家人交代?要怎麼跟羨慕我的同學們說?要怎麼向崇拜我的學弟妹們解釋?當初的意氣風發,現在全變成一個個打臉利器,但是很慶幸自己仍擁有各方的支持 同樣在創業的前輩們聽到我要結束,頂多說可惜,但認同,同學們依舊抱持著「但你至少創業過耶超酷的!」的鼓勵口氣,最重要的,家人還是一樣這麼支持,不但不責怪我當初決定走向創業,反而很高興我懂得設停損點,並且利用這兩年學到了無價的經驗,甚至,改善了那些原以為改不了的態度,和缺點,一百多萬的債務當然還是得自己扛,但是他們說,仔細想想,用兩年的時間換回這些,不是很值得嗎? 如果你問我後不後悔創業?畢竟接下來五年內要還將近兩百萬,那不是個簡單的數字,我想我還是會回答不後悔!甚至,心裡已經有十年後的創業計畫,只是領域要換成我真正熟悉的、熱愛的,而這兩年的一切,就想成是未來那間公司的投資,我覺得還是相當划算的:P 至於接下來該怎麼走,已經有了打算。正是因為「結束營業」的打擊,讓我認真思考自己想要什麼,很慶幸自己找到了,不用再像其他同輩一樣「看福利投履歷」,而是堅定地設下目標,不找到合適的領域及工作決不輕易服輸,同學曾說,擔心我當老闆慣了,不習慣當上班族,其實我倒是很期待,就是因為我當過老闆,所以我知道在老闆眼中的自己還缺乏什麼,用這樣的心態投入職場,我覺得會是很不錯的開始。 祝大家未來創業路上順利! 感謝 →更多的【創業 - SuperStartup! 超級新創 - 相關議題】: →更多的【PCDIY!創業情報】: →更多的【PCDIY!創業故事】: →更多的【PCDIY!新創活動直擊】: →更多的【PCDIY!創業新聞】: →更多的【PCDIY!南科自造】: →更多的【PCDIY!辦公室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