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station 工作站 / Server 伺服器 / HEDT 高階桌機 / 工作站 伺服器 主機板
-
Intel Core X系列處理器專用,低調外型隱含大大效能、ROG Strix X299-E Gaming II主機板開箱評測
因應眾所矚目的Intel Core X系列處理器登場,由於該系列處理器沿用先前的LGA2066腳位,因此除了上一代的Core X處理器可用以外,全新的十代處理器也可繼續在X299系列主機板使用,只不過Intel原本預計提前在月初發布的時間點卻也因應AMD延後Threadripper 3代至11/25才同時解禁,等這麼久的情況下,是否真的有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表現呢?那就關注站上緊接著的一系列文章吧! 首先就來瞧瞧相關報導的第一篇吧!這次主機板大廠ASUS電競品牌ROG也順應這一波趨勢,推出了全新的ROG Strix X299-E Gaming II主機板,主打具備12相供電、支援Wi-Fi 6無線傳輸等全新功能,這也是ROG Strix X299系列主機板自從2017年推出的ROG Strix X299-E Gaming主機板以後推出的第二代版本,因此在主機板名稱後方冠上羅馬字母「II」字樣,同時,在外觀上也較上一代的版本更簡單大方。 雖然說從外箱上來看,如果你不說這是專為Intel Core X所推出的主機板的話,一般人還真容易被ROG Strix獨特的高調設計外型吸引,不過ROG Strix X299-E Gaming II主機板除了可以用來作為遊戲用以外,因為本身擁有更彈性的硬體規格支援,所以玩家可以有更多的使用空間,而非僅是限於遊戲專用。 在搭載Intel LGA 2066腳位的先天性設定下,ROG Strix X299-E Gaming II原先主要是針對Intel代號「Kabylake」的系列處理器所誕生,也就是剛才一直提到的Core X系列處理器,這就包含了先前Intel第九代Core i9-9980XE、Core i9-9960X、Core i9-9940X、Core i9-9920X、Core i9-9900X、Core i9-9820X以及Core i7-9800X這幾顆。 不過由於Intel最新推出的第十代Core X系列處理器(Cascade Lake)也同樣沿用相同的腳位,因此包含最高檔的Intel Core i9-10980XE、Intel Core i9-10940X、Intel Core i9-10920X、Intel Core i9-10900X這幾款也同樣都支援。 如果相較於目前一般的Intel第九代處理器包含Core i9-9900KS、Core i9-9900K等等,玩家如果想要選購X299系列主機板的原因主要有:想要更多的PCIe通道和更大的記憶體空間支援,當然或許超頻的幅度不會和支援前述處理器的Z390系列處理器相同,但在基本的功能上,ROG Strix X299-E Gaming II該有的還是都有的,例如像是三組M.2插槽、兩組USB 3.2 Gen 2連接埠等等。 不過這款主機板本身主攻的客群並非只是單純的電競玩家,也包含有更進一步工作需求的使用者,例如像是創作者們如果需要同時進行各種多工需求的話,這時選擇Core X系列處理器搭配X299系列主機板就能最大化PC系統的使用效率。 接下來就實際上機實測效能吧!針對效能測試的部分,小編找來了目前最新的Intel Core i9-10980XE和Core i9 10900X兩顆處理器來做最主要測試(系列的最高階與入門版),其他變數則統一採行如顯示卡的部分則是使用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記憶體部分採用Crucial Ballistix Sport AT DDR4-3000 @2666 32GB (8GB×4),並以四通到模式進行,SSD硬碟部分則是Western Digital WD Black NVMe SSD 1TB(系統),驅動程式為GeForce Game Ready Driver v441.08版本、作業系統則是Windows 10 Pro Build 1903 (x64)。 簡單快速說明一下兩顆處理器的特色,首先,Core i9-10980XE這顆為18核心、36執行緒,基本時脈在3.0GHz、最高動態時脈則是可達到4.8GHz,提供多達72條PCIe 3.0通道,最大的記憶體支援則是四通道DDR4-2933;Core i9-10900X這顆是目前Intel釋出的四顆十代Core X系列中最入門的選擇,採10核心、20執行緒,基礎時脈3.7GHz,最高動態時脈為4.7GHz,同樣也有72條PCIe 3.0通道,也是支援四通道DDR4-2933,兩者的TDP都在165W。 處理器:Intel Core i9-10980XE、Intel Core i9-10900X 主機板: ASUS ROG Strix X299-E Gaming II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記憶體:Crucial Ballistix Sport AT DDR4-3000 @2666 32GB (8GB×4) SSD:Western Digital WD Black NVMe SSD 1TB(系統) 驅動程式:GeForce Game Ready Driver v441.08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Build 1903 (x64) ROG Strix X299-E Gaming II主機板作為ROG Strix產品線下,強調的自然也就是主流電競玩家在選購電競主機板時的潛在選擇,其外型相較於ROG其他的X299系列主機板自然顯得高調許多,不過若是拿來和同樣為ROG Strix下的Z390系列或X570系列主機板相比的話,在外型的設計語言上反而更沉穩低調,全板除了I/O蓋和M.2上方有做OLED鏡面設計和RGB燈效以外,整體來說是走質感路線的電競主機板,尤其在各式的小角落都有如圖騰、簡單線條以及ROG字樣,更是讓整張主機板隱約透露出些霸氣。 硬體方面,由於是針對Core X系列處理器而來,為了要能應付十代新處理器至少10核心、20執行緒的架構,內部無論是在散熱還是結構上自不馬虎,再者,提供多達八組支援最高256GB四通道的記憶體插槽、三組PCIe 3.0插槽和三組M.2插槽,再再都最大化了玩家的操作使用彈性,為的就是要能滿足極致頂級玩家的電競需求,同時也提供有需要進行多工的玩家一大利器。 最後,貴為ROG家的產品,自然也能享有購買後的多種軟體服務,獲得最佳的控制。這部分包含主控的Armoury Crate控制台,還有像內部可針對各是硬體參數做調教的五向最佳化能力,分別針對CPU效能、能源效率、散熱、數位電源控制和Trubo應用程式做整合。另外,GameFirst V讓網路流量和連線最佳化以享受無延遲線上遊戲品質、還有像是在遊戲方面則是有Sonic Studio III和Sonic Studio Link提供一系列EQ選項和一鍵式預設值,玩家可依照個人喜好或耳機特性,量身打造音效。 整體來說,ROG早前推出Strix X299-E Gaming第一代主機板時就已經在市場上獲得不錯的評價,這次針對全新的十代Core X系列處理器推出的二代主機板ROG Strix X299-E Gaming II更是在各方面都再再強化,低調的外觀下讓玩家可以擁有不俗的效能表現潛力,解放Core X效能。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www.asus.com
-
ASUS 30週年紀念、為極致玩家提供「旗艦級」尊榮享受,PRIME X299 Edition 30主機板開箱測試
相信各位追求極致效能的玩家對於X299主機板並不陌生,為Intel現階段最新的HEDT平台方案,其將支援於11/25發表的新一代10系列Core X處理器,而今年(2019)也正逢ASUS(華碩電腦)30週年紀念,為了展現出這三十年來堅持追尋無與倫比的理念,在一年一度的Computex展覽期間發表了三項週年紀念產品,如:ZenFone 6 Edition 30手機、ZenBook UX334FL Edition 30筆記型電腦,以及本篇文章將為大家介紹的PRIME X299 Edition 30旗艦級主機板。 作為華碩這三十年來對於技術創新的象徵性產品之一,PRIME X299 Edition 30這次不論是在外盒包裝、附贈配件、散熱方案、電源用料,以及傳輸功能,無庸置疑一律採用最豪華的設計,更搭配多項創新且實用的周邊配件,將為極致玩家提供「旗艦級」尊榮享受。 包裝方面,外盒以簡樸的白色系為主再搭上金色線條做裝飾,若不說這是主機板的話,個人覺得像是某名牌化妝品的全套精緻禮盒(笑),打開之後中間首先能看到的是這次30週年的A字圖型,象徵著華碩一直以來「以人為本」的設計語彙,裡頭簡短感謝了玩家這些年的支持與回饋,下方的配件盒部分與外盒相同,僅以簡顯易懂的圖項點綴,其內容物相當豐富,除了基本的說明書、驅動光碟和各種連接線材之外,更附贈了一組Smart Control Console和Fan Extension Card II。 Smart Control Console在外觀上看似一般的視訊鏡頭,但其實不只如此,其內建LiveDash OLED面板能夠即時監控電腦運作狀態,上頭更設有一組720p IR camera支援Windows Hello人臉辨識解鎖、手勢操控指令,以及陣列式麥克風可支援Cortana和Alexa語音助理,方便玩家快速搜尋資訊和調整設定。 Fan Extension Card II擴充模組延續了前代的良好設計,不僅在獨立的一張PCB板上提供了多組風扇、測溫線以12V RGB燈條接頭,更支援ASUS Node Connector技術,能夠串接其他相容裝置如:電源供應器、機殼等。 外觀方面,X299 Edition 30沿襲了PRIME系列的主要設計風格,主機板本體採黑灰色系為主,再搭配白銀色的散熱模組和外部裝甲,整體來說相當低調且偏向實用主義。 接著就是簡單測試一下PRIME X299 Edition 30吧,基於這張主機板的產品定位,於是本次測試選用的是Intel最高階的i9-10980XE 18核心處理器,來驗證一下能否足以發揮Intel最新的Cascade Lake - X處理器的完整實力。 處理器:Intel Core i9-10980XE (18C36T) @ 3.3~4.4GHz 記憶體:Crucial Ballistix Sport AT DDR4-3000 @2666 32GB (8GB×4)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8GB GDDR6 SSD:Western Digital WD Black NVMe SSD 1TB(系統) 驅動程式:GeForce Game Ready Driver v441.08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Build 1903 (x64) 華碩以主機板作為起家產品,在過去30年來推出眾多針對不同用戶所設計的主機板系列產品,而代表旗艦等級的「PRIME」系列、同時也是華碩針對一般主流玩家客群所打造的主機板:PRIME X299 Edition 30,無論是在外觀的設計上,還是內部的硬體規格配置,甚至到整個產品的外盒包裝,由內而外、始終如一,都是同一個極具質感的精品設計語言,也代表華碩30年來始終保持的「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PRIME X299 Edition 30便是這30年來主機板的集大成之作。 對於創作者來說,同時也有打算使用Intel最新第十代Core X處理器的使用者來說,若您熱愛華碩的產品,對於品質與美學有極為嚴苛的要求,那麼PRIME X299 Edition 30主機板,將會是您絕佳的選擇。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
為主流極致玩家提供品質一流的高階主機板好選擇,ASUS Prime TRX40-Pro主機板搶先看!
2019年底將會是CPU兩大陣營的「決勝時刻」,AMD和Intel 將於11/25分別為極致效能玩家推出強大的Ryzen Threadripper第三代處理器,以及Cascade Lake-X HEDT處理器,無庸置疑肯定即將會掀起一場性能大戰,究竟會是誰輸誰贏呢?實在值得期待一下! 除了首波推出的Ryzen Threadripper 3960X與3970X兩顆(請參考),明年初(2020年1月)也將會推出Threadripper 3990X,單顆處理器即內建64核心128執行緒,準備要為高階個人電腦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 為了迎接月底將要登場的處理器大戰,華碩也在日前發布了諸多新款高階主機板,如ROG玩家共和國的ROG Zenith II Extreme、ROG Strix TRX40-E Gaming,其中,PCDIY!已為玩家們,本次介紹的ASUS Prime TRX40-Pro,將為高階玩家提供全方位的選擇。 這次在處理器還沒正式上市前,就已經有許多板廠陸陸續續發布新款主機板,而這次入手的Prime TRX40-Pro,將會是華碩為AMD Ryzen Threadripper第三代處理器所準備的款式之一,就外觀整體來看,相較於ROG Strix TRX40-E Gaming顯得低調沉穩許多,但依舊使用和電競系列相同水準的高品質用料,如16相數位電源、ProCool II實心金屬電源接腳、台達(Delta)客製Superflo風扇,以及一體成形的鋁合金散熱模組,可說是魔鬼藏在細節中,實實在在的提供玩家最值得信賴的硬體規格。 如前文所提,實際效能表現將在11月底揭曉,有興趣的玩家也請多多關注PCDIY,屆時再公布測試結果給各位參考。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
AMD三代Threadripper處理器將至、華碩主流電競選擇,ROG Strix TRX40-E Gaming主機板開箱
自七月以來一陣AMD真香熱潮加持下,Ryzen系列處理器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這波熱潮接下來將延燒到即將到來的新三代AMD 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搭配TRX40主機板),首波推出的將是Ryzen Threadripper 3960X與3970X兩顆(參考),目前處理器的公開和主機板之間的效能表現仍要等到月底才會見分曉,不過相關的各AIB廠商們支援新一代TRX40處理器的主機板已經陸續登場,各家官網也已經陸續公開相關的主機板系列產品。 其中,ROG玩家共和國本次將推出三款TRX40主機板,包含最高階的旗艦級ROG Zenith II Extreme、ROG Strix TRX40-E Gaming以及Prime TRX40-Pro,本文將先針對主攻一般主流電競玩家的ROG Strix TRX40-E Gaming(下稱TRX40-E Gaming)做簡單快速的開箱,相關的效能表現正如前文提到,仍需要等到月底以後才能公開,玩家們再耐心等等囉! 其實TRX40系列主機板基本就是AMD第三代Ryzen處理器適用的X570主機板再進化,其中包含記憶體插槽數量、PCIe 4.0插槽以及M.2數量都有向上提升,再者,為因應新一代TRX40處理器帶來的280W高功耗和散熱需求,ROG也在TRX40-E Gaming下了不少功夫。 先從外觀上來說,不難看出ROG Strix系列主機板一貫的高調設計風格,尺寸大小為ATX。視覺上,在I/O保護蓋、南橋保護蓋和處理器上方VRM供電的散熱處,都大量使用了RGB燈效設計,其中在I/O保護蓋處更是用上了LiveDash OLED顯示區塊,可快速檢閱系統即時數據。另外,外觀上也可以直接看到ROG極具代表性的電馭圖騰設計,包含在處理器針腳保護外蓋和M.2散熱片上方都可見一斑。 的快速開箱內容就先到這邊告一段落,至於詳細的實際效能表現,就要等到月底以後再來公布了。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
AMD三劍客出鞘!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3960X搭TRX40主機板出爐! Ryzen 9 3950X於11/25面世! 入門無鎖頻Athlon 3000G將上市!
該來的總是要來! 上次的這篇文章提到Ryzen 3000的旗艦處理器,以及Ryzen Threadripper 3000系列HEDT (高階桌機)處理器,都將延期上市! 然而這次AMD選擇於11月7日晚間正式公開大家期待的訊息! 包括Ryzen 9 3950X、Ryzen Threadripper 3000系列,另外還連帶推薦一位嬌客-Athlon 3000G。從HEDT、主流高階,到入門級的處理器,全數到齊囉! 早在7月7日就亮相,但當時透露這顆處理器預計9月上市。然在其小弟們(3900X與其下CPU)優先在市場上建立灘頭堡,向世人宣示其7nm與PCIe 4.0的雄厚技術與效能表現。不僅讓人覺得真香,其銷售數字也反應在其最新一季的財報上。當大家在敲碗旗艦的Ryzen 9 3950X趕快上市時,但AMD暫時延期了這顆CPU! 據上次文章揭露Ryzen 9 3950X可能無法運作到規格上所宣稱的爆發時脈(4.7GHz),而AMD也確認此問題並著手更新其AGESA 1003ABBA韌體更新,以改善上述的問題。然為讓消費者安心,這次Ryzen 9 3950X雖然在包裝裡同樣附贈Wraith Prism with RGB LED散熱風扇,TDP也只有105W,但AMD則是文宣上則建議玩家使用一體式水冷散熱方案,而且還得是要搭配280mm以上的風扇(亦即水冷排的風扇要兩顆且是14cm以上),以發揮出最大效能,由此可見這顆CPU有多燙了吧?! 當然若使用風冷的玩家也不用擔心,搭配AMD Ryzen Master也可以將此CPU調成Eco-Mode (省電模式),將Ryzen 9 3950X從105W TDP調成65W TDP的Eco-Mode。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溫度可以降下來(降個7度C),耗電量也更低(可省高達44%),當然效能也會有些降下來就是了(以CineBench測試,大概降到77%的效能)! ▼表 AMD Ryzen 3000家族處理器規格比較 至於搭配的主機板部分,當然就只能搭最新的AMD X570主機板囉! 都花749美元買了這顆Ryzen 9 3950X頂級旗艦處理器了,拿來插在先前只支援PCIe 3.0的X470甚至更以前的主機板,這樣是不是說不過去呢? 這顆CPU預計11/25正式上市! 以下參考簡報說明。 在說明HEDT產品之前,AMD先插播一下他們的入門級處理器。繼2018年9月6日推出之後,其以內建Radeon Vega 3繪圖晶片,來進攻入門電競市場。隨後雖於2018/12/22陸續推出220GE、240GE,甚至後續還推出Pro 200GE商用低功耗版本。雖然採用Zen架構整體表現還算不錯,但這顆處理器定位始終就是入門級,而入門級電腦其實選擇很多,這部份Intel還是有很大的市場魅力。 說到先前的Athlon 200GE,本來是鎖頻設計,但後來主機板廠商推出了鎖頻破解版的BIOS,讓Athlon 200GE可以超頻到比240GE還高的時脈,堪稱入門級最強超頻處理器。PCDIY!先前也。然而看在Athlon 200GE (代號Raven Ridge)還是Zen架構、14nm製程的產物,當其他家族都邁向更先進製程時,AMD也決定推出更新版本的Athlon系列,採用Zen+架構、12nm製程的全新Athlon 3000G (代號Picasso)也納入這次的發表日中,把先前才發表沒多久且主打OEM市場的商用Athlon Pro 300GE壓在底下! ▼表 AMD APU家族處理器規格比較 原先Athlon家族的編號都是3位數,現在直接升級到4位數,以與Ryzen家族看齊!首發的Athlon 3000G除了製程和核心架構提升了之後,其一樣是2C/4T設計,時脈提升到3.5GHz (比Athlon 200GE多0.3GHz),內建的Radeon Vega 3繪圖晶片也提升到1.1GHz (比Athlon 200GE多0.1GHz),其他規格都差不多。 在效能方面,Athlon 3000G在一般遊戲下,只要調成720p就還有不錯的效能表現。而且這次有鎖頻,可以直接超頻到3.9GHz沒有問題,效能還可以提升個10%上下,甚至PCMark10可以提升高達47%。而且建議售價僅49美元,可說是C/P值頗高的入門級處理器。Athlon 3000G會搶先在11/19上市! 以下參考簡報說明。 在AMD推出了7nm的Ryzen第三代 (代號Matisse)桌機處理器,以及7nm的EPYC第二代 (代號Rome)伺服器處理器之後,大家也正在敲碗,到底AMD的HEDT (高階桌機)處理器什麼時候會推出。如今已揭曉,AMD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高階桌機處理器,首推的有兩款:Ryzen Threadripper 3970X與3960X,建議售價分別是1,999美元和1,399美元!11月25日上市!以下是規格比較! ▼表 AMD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規格 這次Ryzen Threadripper 3000系列,採用新的sTRX4腳位設計,必須搭配AMD最新的TRX40平台主機板才行。由於支援四通道DDR4-3200,單條記憶體支援到32GB,因此最多可擴充到256GB,搭配其PCIe 4.0的頻寬。使其效能表現非常優異!根據官方資料得知,在一般工作站應用的話,TR 3960X (24C48T)就可以幹贏其上一代TR 2990WX (32C64T)了,效能提升約30%以上,若是以TR 3970X (32C64T)來跟TR 2990WX相比,效能提升更高達44%以上。 只是在售價方面,這次TR 3970X (32C64T)的建議售價是1,999美元,相較於Intel最新即將推出Core i9-10980XE (18C36T)的979美元貴上了一倍以上,就連TR3960X (24C/48T)的1399美元,也比對手貴了43%以上。若再加上這次三代TR還要加買新的TRX40主機板 (預計售價從499到999美元都有可能),而Intel這次十代Core X還可以沿用上次的X299主機板(只要更新BIOS就能支援)。這樣一來,要入手Ryzen Threadripper 3000系列的新電腦平台,就必須花上一筆不小的費用。 以下參考簡報說明。 先說Athlon 3000G好了,這顆只要49美元的入門級未鎖頻處理器,甚至比先前的Athlon 200GE還便宜,加上時脈快300MHz,繪圖時脈也快100MHz,雖然不多,但因為沒有鎖頻,可超到3.9GHz,因此就C/P值來說,是非常超值的!雖說Intel在入門市場擁有絕佳的優勢,但這次AMD推出Athlon 3000G不僅製程提升、時脈提升、效能提升,甚至還不鎖頻,且價格還降低!因此可說是絕佳入門文書機的優質選擇!這顆CPU搶先在11/19上市,若您近期有想要組裝入門的「真香」文書機,選這顆準沒錯! 再來看看Ryzen 9 3950X這顆7月初就發表,但拖到11/25才要正式上市,看來AMD在這顆CPU的解熱方面果真下了不少功夫,畢竟要塞到16C/32T,確實有不少挑戰,但這些AMD都一一克服了!只是有一些條件,那就是建議使用水冷(最好是一體式水冷)散熱方案,搭配280mm的風扇,由此可見其非常「熱」情!若只搭官方贈送的散熱風扇,有可能要開啟Eco-Mode來讓該CPU降溫一下,當然效能也會掉一些些就是了!至於749美元的價位,玩家其實只要稍微再捏一下到784美元(或NT$24,500元),其實就可以買到Core i9-10940XE (或i9-9940XE) 的14C/28T等級HEDT處理器了!因此玩家是否要花到那麼多的價錢,買到旗艦級的Ryzen 9 3950X桌機處理器,這就見仁見智了! 最後來看看HEDT市場吧!Ryzen Threadripper 3970X與3960X的價位已知分別是1999美元與1399美元,要是更高階的3990X與3980X發表,隨便也要破2000美元以上了。相較於Intel反其道而行,將其第十代Core X家族砍半價出售,可說是非常犀利的市場操作手法!因此就目前看來,若AMD的Ryzen Threadripper 3970X若要拿來跟Core i9-9980XE (目前已降價到NT$29,500元,大約是985美元)做對比,那麼從官方測試數據只贏36%~49%來看,TR 3970X的Perf/$ (性價比)完全被打趴。就連TR 3960X的售價也看不出競爭力! 不過,AMD後續也許會重新調整價格,就像上次Radeon RX 5700顯示卡在上市之前再調降一波,讓NVIDIA措手不及!而目前已知二代TR也搭配主機板降價賣,因此這次公佈的三代TR價格,也許先拋出來嚇嚇對方,真正的售價底牌還沒亮出來呢!總之,AMD在HEDT的市場策略必須審慎評估,必須讓Ryzen Threadripper 3000平台的總購入成本(CPU+主機板)不至於太高,以避免被Intel即將上市的Core X系列巴假的!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真香粉買單!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d-UodssUc AMD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預覽影片
-
太極裝甲全新設計、三代Threadripper全面支援,ASRock Taichi TRX40主機板開箱
貴為華擎主機板系列中代表最高階的「Taichi」在新的AMD Ryzen TRX40系列主機板陣仗中自然沒有缺席,華擎推出TRX40 Taichi主機板,主打具備16相數位供電搭配超大鋁合金散熱片和熱導管設計,接下來馬上就來帶玩家來開箱喔! 外觀上在自家Polychrome RGB燈效的輔助下,代表「Taichi」的齒輪設計更加顯眼,首先是南橋保護蓋上的RGB燈校齒輪,同時為了強化TRX40晶片的散熱效果,也在南橋保護蓋上提供獨立的EBR軸承散熱風扇加強散熱,提供最長50000小時的壽命,在外觀視覺上,這樣的設計就好像多了一顆齒輪一樣,看起來更加的有工藝風。 硬體規格方面,處理器腳位自然是sTRX4,同樣的也是僅支援第三代Threadripper處理器,採16相供電。記憶體部分也是提供八組,支援四通道模式,最高時脈可在OC模式下支援到DDR4-4666,容量最大也是256GB。PCIe 4.0插槽方面提供三組,支援三插槽x16/x16/x16運行,另外還有一組PCIe 4.0 x1插槽。儲存空間的部分則是有兩組Hyper M.2插槽,另外也可藉由附贈的M.2擴充卡,額外擴充四組PCIe Gen 4x4 NVMe M.2裝置,大幅強化使用彈性,該擴充卡本身也具備散熱風扇和散熱片,可確保SSD在最佳效能下運行。 在I/O分布的部分,提供兩組USB 3.2 Gen 2、4組USB 3.2 Gen 1,比較特別的是也提供一組USB 3.2 Gen 2x2 Type-C,可提供20Gbps的傳輸頻寬,在使用彈性上維持Taichi系列的高彈性設計,ASRock在這點上仍舊不馬虎。 其他齒輪設計還有像是M.2散熱片上和I/O保護蓋上,在後者的設計上還有搭配RGB燈效,讓整體的外型看起來更加酷炫,但因為整體採用鋁合金材質的散熱器設計,雖然酷炫但卻不過於奢華,到有股時尚風微露。 本次的快速開箱介紹就到這邊告一段落了,Taichi系列一直是華擎高階產品線代表,這次因應TRX40系列的推出,也針對獨具特色的齒輪圖騰做了重新的設計,在視覺上來說更加簡潔好看。再者,內部的硬體規格和效能表現方面,則是為了因應三代Threadripper的高效能輸出,不僅在散熱表現方面能夠穩定處理器,也因應Threadripper玩家高效多工的需求提供額外的擴充機制,整體來說彈性非常到位。
-
AMD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型號露出! 24核心起跳,將搭配新TRX40主機板推出!
由於AMD首款7nm高階桌機處理器,大家對於這款工作站級的處理器又多了一份好奇心。隨著7月的第三代Ryzen 3000系列主流桌機處理器(代號Matisse)發表,以及8月的第二代EPYC 7002系列伺服器處理器(代號Rome)的發表之後,原先業界預測可能於9月發表的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 (代號Castle Peak),如今推延到11月才會發表,而各界也在猜測這次AMD會端出什麼樣的菜,來與甫推出就宣布降價的Intel第十代 Core X系列極致處理器家族 (代號Cascade Lake-X),角逐高階桌上型處理器市場。 由於AMD原先也計畫於10月正式推出Ryzen 9 3950X,但現在已推遲到11月上市,取而代之的是Ryzen 5 3500系列優先上市! :「我們致力於滿足市場對我們的第三代AMD Ryzen處理器的強勁需求,現在已計畫於今年11月量產AMD Ryzen 9 3950X和第三代AMD 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家族的首批型號。我們相信,當粉絲們接觸到世界第一顆16核心的主流桌機電腦處理器和我們的下一代高階桌機處理器時,就會發現等待將是值得的。」 由於Ryzen 9 3950X規格已知,又現在AMD不小心洩漏出將會有Ryzen 7 3750X (TDP 為105W,據信可能是Ryzen 7 3800X的降規版本),至於Ryzen 5 3500系列則是主打入門系列(僅先在中國大陸上市),使得這些處理器較無吸引力,反而是大家對於即將上市的Ryzen Threadripper的期待度比較高! ▼表 即將或已經上市之新款AMD Ryzen 3000家族處理器規格 目前大家期待的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已知也將採用最新7nm Zen2架構,同樣採用類似EPYC的Chiplet 架構來設計,由1組IO Die搭配4組CCD (Compute Core Design)晶片所組成,能提供更高的I/O頻寬,以及更多的IPC (每時脈週期執行指令數),然而在晶片組方面,預計這次Ryzen Threadripper 3000系列,核心數將從24核心起跳,搭載PCIe 4.0規格,並可支援DDR4-3200記憶體,TDP從250W起跳,建議售價為999美元起! ▼表 第三代AMD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規格預測 至於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所搭配的主機板,將不會是先前的X399系列,或是先前預測的X599系列。反而是有新的名字:TRX40、TRX80、WRX80等晶片組。例如,當然微星另外還有TRX40 Pro 10G、TRX40 Pro WiFi等主機板,將等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發表後同步上市! 至於其他主機板廠商部份,包含華擎(ASRock)的TRX40 Taichi、華碩(ASUS)的PRIME TRX40-PRO、ROG STRIX TRX40-E GAMING,還有等等,皆可看出主機板廠商都早已準備好了,無奈Ryzen Threadripper 3000系列推延到11月才上市!而這次也可以看出來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將無法向下相容於第一或第二代的產品。 ● TRX40: 先簡介TRX40這個主打Enthusiast狂熱玩家市場的晶片組,此平台在記憶體方面,提供4通道設計,每通道可支援到256GB的容量,且每通道可支援2組U-DIMM,因此主機板最多可以提供到8組記憶體插槽,每個DIMM插槽最高可插單條128GB的記憶體,達到總容量1TB的上限。至於PCIe通道則支援到64條,其中16條通道可用在SATA埠,至於TDP設計方面,則可支援高達280W的TR4處理器。運作溫度範圍是Tcase max為60℃,Tctl max為100℃。 ● WRX80: 至於全新的WRX80則是主打Workstation工作站領域專用的晶片組,定位跟EPYC的伺服器類似,可以支援U-DIMM、R-DIMM與LR-DIMM,提供高達8通道設計,每通道同樣支援到256GB的容量,且每通道對應1組DIMM,因此當8組DIMM插槽都插單條256GB的記憶體時,最高可達到2TB的上限。值得注意的是,WRX80因為主打工作站應用,因此並不提供記憶體超頻功能。至於PCIe通道則支援到96~128條,其中32條通道可用在SATA埠,至於TDP設計方面,則同樣支援高達280W的TR4處理器,但運作溫度範圍則比較高,Tcase max為81℃,Tctl max溫度為100℃。 ● TRX80: 那麼TRX80呢?猜測其規格跟TRX40相同,但記憶體設計則類似WRX80那樣每通道對應1條DIMM插槽,插好插滿可以達到2TB的容量。 當然上述的都是目前露出的已知資料,正式產品細節方面,仍須等11月正式上市之後,才會明朗! ▼表 三代AMD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比較 雖說這次AMD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將以7nm、PCIe 4.0,以及更多的核心數,來打狂熱玩家與工作站市場,然由於必須搭配新的TRX40主機板,且這類主機板的價位都比較高,因此這樣CPU+主機板整體買下來,入門款的平台大約4萬元起跳,對於升級玩家來說,預算可以捏高一點才行。 相較於Intel新款第十代Core X處理器,由於可以搭配先前X299主機板(升級BIOS韌體即可),因此若以升級的角度來說,Intel只要買CPU就好,且入門款的Core i9-10900X (10C/20T)為590美元,最高檔的Core i9-10980XE (18C/36T)建議售價為979美元!若覺得Core X這種狂熱等級的處理器不夠,那還可以選擇更高檔的工作站等級Xeon W-2200系列。 總之,想玩高階桌機或是工作站級電腦,花大錢總是免不了的!您準備好存錢了沒?
-
伺服器1萬元起,比你手機還便宜!OSSLab多款伺服器主機 + 組件強檔上市,IT採購、組裝與升級的第一選擇
在電腦的領域中,若以效能來分級,大致可以區分成:入門級 (單板電腦、精簡型電腦)、一般消費級 (一般入門電腦、多媒體電腦、商用電腦)、中高級 (創作者電腦、電競級電腦),以及專業應用級 (工作站電腦、伺服器電腦)。以專業應用級電腦而言,其擁有最高的效能,且可具備兩顆處理器與豐富的擴充能力。這個等級的電腦,除了有工作場合專用的工作站(Workstation)之外,還有能同時承載各種任務的伺服器(Server)主機,主要放置在資訊室或專屬電腦機房內,透過高速網路對外連接,可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以滿足各種資訊應用的需求,進而完成公司在數位應用上的各式工作。 對於一般人而言,幾乎都有聽過伺服器,但真正要接觸到伺服器產品的機會則不多,加上伺服器相關產品種類繁多,規格也非常多元,價位更是各種等級的都有。對於想要進入伺服器世界的初學者來說,有一定的門檻。所以想要買到對的、合用的伺服器,不管是為自己或是為公司的需求來買,一般都是建議要先學習好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並與這行業的專業人士溝通過之後,再來進場比較好! 此外,由於伺服器市場大多可能是一次採購就是一大批,對於只想單獨買一台伺服器主機,或是機架式(Rack)伺服器主機來說,大廠可能給您的報價不一定便宜,若是在坊間購買,也不一定能買到合用的伺服器主機,難道想要購買伺服器,只能透過大廠、代理商,或是朋友的轉介紹,才能拿到優惠的價格嗎?其實不用,現在OSSLab提供多種機架式伺服器主機,以滿足個人、工作室或是公司行號更優惠、更彈性的選擇。 架設伺服器的用途,有以運算(Compute)為主,有以服務(Service)為主,亦有以資料儲存(Storage)為主,因此在選購上,可先針對需求與預算,來選擇適合的伺服器主機。OSSLab提供了不同等級的機架式伺服器主機,有1U或2U的種類,提供3.5吋HDD或SSD儲存專用的4-bay甚至高達12-bay的選擇,亦有提供2.5吋HDD或SSD高達24-bay的高階款式。其中入門機種的價格僅從1萬元起,非常適合資訊系學生、網管人員,或是想要學習伺服器架設的玩家們來選購。 以下就來介紹與開箱OSSLab主打的伺服器主機產品吧! (1) SuperMicro 813M系列1U伺服器: () 這款1U機架式伺服器,為,是一款密度優化的中階伺服器主機,非常適合應用在儲存、一般服務等應用場合。該伺服器的深度僅為50.3cm,內部空間採用緊湊式設計,可容納高達30.5cm x 25.5cm的ATX伺服器主機板,並支援一張全高型、半長的PCIe介面卡。若想要擴充更多的話,還可以選購訂製的LCD前擋板,此外還可選購側邊滑軌,以應用在HPC和數據中心等場合。 在規格方面,此伺服器具備4組3.5吋SATA的HDD托架,亦可選購轉換架來改安裝成2.5吋的HDD,而其上面預留的薄型光碟機位,亦可選購轉換架來安裝2.5吋SSD/HDD,讓該伺服器具有儲存快取加速功能。當然這些都是具備熱插拔(Hot-swap)功能的,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來做規劃。若要安裝SAS硬碟的話,可以加裝SAS/RAID介面卡來達成。當然這些伺服器必要的周邊配件(例如),也可以在OSSLab買到! 再看擴充埠部份,主機板提供3組PCIe插槽,但限於1U體積有限,因此只能透過隨附的Riser轉板,來使用其PCIe x16的插槽,使用者可以根據使用需求,來安裝更快速的網路卡(如10GbE)、磁碟控制卡(如SAS RAID卡)。在對外連接埠方面,提供了USB 3.0 x2、USB 2.0 x4、序列埠 x2,另有傳統VGA視訊埠一組。至於網路方面則提供2組GbE乙太網路(Intel i210AT晶片),還有一組MLAN (遠端管理埠),讓使用者可以透過主機板內建的ASPEED AST2400 BMC晶片,也能透過網路來直接安裝作業系統、調整BIOS,進行各式管理,不須外接螢幕、鍵盤、滑鼠等周邊。 至於效能方面,搭配Intel Xeon E3-1270 v3 (3.5~3.9GHz、 8MB智慧快取、4C8T),在Geekbench 5的分數高達3559分,因此適合拿來當成一般儲存或應用伺服器(如Web/Mail/FTP等服務)、初級電商伺服器、初級VM平台(如VMware vSphere、Proxmox VE)等等。 目前,在OSSLab販售的SuperMicro 813M系列1U伺服器,除了提供完整的機箱、(Intel C224晶片組)之外,還含一顆Intel Xeon E3-1270 v3 (3.5~3.9GHz、8MB智慧快取、4C8T)處理器,以及2GB DDR3 1333x2 ECC記憶體 (最大可擴充到8GBx4=32GB),當然裡面必要的4組抽取式散熱風扇、1組抽取式電源供應器(350W、80 PLUS Gold)也都一併送給你,而目前這台Server僅賣1萬元,真的比你的中階主流手機還便宜呀!使用者買回去之後,只要再選購硬碟,即可當成比NAS還便宜、功能還更強的省電型儲存應用伺服器。 (2) SuperMicro 6027R系列2U伺服器: () 如果上述的 1U伺服器對您來說太入門了,想要買強一點的伺服器,那麼可以考慮這款同樣由,這款SuperServer是為了實現最佳效能而設計,採2U外型,搭配高密度空間利用,可支援具有QPI (8.0GT/s)特色的雙Intel Xeon E5-2600或E5-2600 v2系列處理器。SuperServer特別適合用來建構基礎網路架構、前端企業應用和最小停機時間的叢集伺服器系統。 在規格方面,此伺服器前置面板共配置了12組3.5吋的SATA/SAS HDD托架,讓您的硬碟裝好裝滿,以提供充足的儲存空間,而伺服器後方也提供2組2.5吋SATA HDD/SSD空間,可用來安裝快取加速用硬碟,賦予伺服器擁有儲存快取加速功能。同樣這些磁碟機槽也具備熱插拔(Hot-swap)功能,讓網管根據企業未來的擴充需求,來安裝所需要的硬碟數量。可以參考OSSLab的)區,來搭配使用。 再看擴充埠部份,其所附的,採用Intel C606晶片組,支援2槽LGA 2011的Xeon處理器的處理器,且具備共16組DDR3記憶體插槽,可安裝高達1TB的DDR3 ECC LR-DIMM,或512GB R-DIMM,或128GB的ECC/non-ECC U-DIMM,頻率最高達1866MHz。在擴充槽部份,其內建左邊的Riser Card,可插4組PCIe 3.0 x8的介面卡(共32條PCIe通道),右邊預留Riser Card安插空間,可用來安插PCIe 3.0 x16的介面卡。在儲存裝置支援鍍上,共提供8組SAS埠、4組SATA 3Gbps、與2組SATA 6Gbps的連接埠,剛好共可連接14台硬碟。 在對外連接埠方面,提供了USB 2.0 x4、序列埠 x1,以及傳統VGA視訊埠一組。而網路孔則提供2組GbE乙太網路(Intel i350雙埠晶片),還有一組專屬IPMI 2.0 LAN (遠端管理埠),讓使用者可以透過遠端桌面的方式來直接安裝作業系統、調整BIOS,進行各式管理。 至於效能方面,以兩顆Intel Xeon E5-2670 v2 (2.5~3.3GHz、25MB智慧快取、10C20T),在Geekbench 5的分數高達11292分,因此適合拿來當成主要儲存或企業應用伺服器(如Web/Mail/FTP等服務)、電商伺服器、主要VM平台(如Citrix XenServer、VMware vSphere、Proxmox VE、Windows Hyper-V Server)等等。 目前,在OSSLab販售的SuperMicro 6027R系列2U伺服器,不僅有完整的伺服器機箱、X9DRW-3F伺服器主機板之外,還送一顆Intel Xeon E5-2603 v2 (1.8GHz、10MB智慧快取、4C4T)處理器,以及共16GB DDR3 ECC REG記憶體 (可另外加買伺服器記憶體來擴充,),當然裡面必要的3組抽取式散熱風扇、2組抽取式電源供應器(1280W、80 PLUS Platinum)、防塵罩也都一併送給你,而目前這台Server僅賣1.8萬元(含稅),比你的高階手機還便宜喔!使用者買回去之後,只要再選購硬碟,即可拿來當做超強NAS,或是虛擬機應用。 (3) IBM System x3550 M4系列1U伺服器: () 這款1U機架式伺服器,為,同樣也是密度優化的中階伺服器主機,其針對效能與和可靠性進行了優化,以支援關鍵業務應用程式和雲端部署等應用,其具有出色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維護性(RAS),可全天候正常運作,加上易於易於部署、整合、服務和管理,因此可以改善您的業務環境。簡單來說,這台伺服器不僅適合做為儲存用伺服器,其雙處理器架構,亦適合應用在關鍵應用領域,包括雲端運算、虛擬桌面、業務分析、HPC (高效能運算)、SAP和大數據(成為其中的一個管理節點)。 在規格方面,此IBM 7914-AC1伺服器,共具備了8組2.5吋SATA的HDD/SSD的安裝能力(其中4組硬碟托架為需選購),另其內建1組3.5吋薄型光碟機,亦可按照需求來換成2.5吋磁碟機槽,以存放作業系統。各磁碟機槽皆具備熱插拔(Hot-swap)能力,搭配其內建RAID 0/1/10功能,能在Windows或是Linux平台下發揮使用。若需要RAID 5或6功能或應用在虛擬環境下,則建議可選購其),以讓Server儲存應用更豐富! 至於對外連接埠方面,此伺服器提供USB 2.0 x6、序列埠 x1,以及傳統VGA視訊埠x2。而網路孔則提供多達4組GbE乙太網路(Intel i350-AM4 四埠晶片),還有一組專屬IBM IMM LAN (遠端管理埠),此埠一樣也是讓使用者能透過遠端連線的方式,來進行管理伺服器之用。 再來看效能方面,以兩顆Intel Xeon E5-2630 v2 (2.6~3.1GHz、15MB智慧快取、6C12T),在Geekbench 5 (Windows版)的分數可以達到5247分,整體表現不錯,因此適合拿來當成大量儲存、企業各式服務應用,或是虛擬應用伺服器等等。 至於OSSLab Store所販售的IBM System x3550 M4系列1U伺服器,則同樣提供完整的伺服器機箱、IBM專屬伺服器主機板之外,出貨時就裝上了兩顆Intel Xeon E5-2630 v2處理器(亦可選擇升級到E5-2670 v2),至於其所支援的DDR3 ECC REG記憶體,則得另外加購買(),當然裡面必要的6組抽取式散熱風扇、雙抽取式電源供應器(550W、80 PLUS Platinum)、防塵板也都全部附給你,而目前這台Server依照產品現況的不同組合(如含導軌、8-bay磁碟槽),價位從0.84萬到1.14萬元 (含稅) 不等,使用者買回去之後,只要再選購記憶體與硬碟,即可拿來做企業服務或是虛擬機應用了喔! (4) Dell PowerEdge R630系列1U伺服器: () 這款1U機架式伺服器,為,屬於高密度優化的中階伺服器主機。1U的機箱相當於2U的效能,賦予無懈可擊的工作負荷與足夠動力。PowerEdge R630隸屬於其第13代伺服器,不僅擁有超高密度,提供絲毫不打折的生產力,非常適合用來執行虛擬化技術、驅動大型業務的應用程式,或是執行交易資料庫等應用。 在規格方面,此Dell PowerEdge R630伺服器,其專屬的伺服器主機板採用Intel C610晶片組,搭配2 槽CPU設計,以及高達24組記憶體插槽,提供伺服器超強的擴充能力。在儲存裝置支援度方面,光是前面板就提供了共8組2.5吋SATA的HDD/SSD的安裝能力(內部還提供4組PCIe SSD以取代4組硬碟),另其預留1組3.5吋薄型光碟機。這些磁碟機槽皆具備熱插拔(Hot-swap)能力,搭配其內建的PERC H730P RAID控制器,方便使用者建立磁碟陣列,讓Server擁有更豐富的儲存裝置應用空間! 至於對外連接埠方面,此伺服器提供USB 2.0 x4、序列埠 x1,以及傳統VGA視訊埠x1。而網路孔則提供2組1GbE乙太網路(Intel i350-AM2 雙埠晶片)與2組10GbE乙太網路(Intel X540-AT2),還有一組專屬網路管理LAN埠,可以搭配iDRAC軟體來透過遠端連線進行管理伺服器之用。 再來看效能方面,以兩顆Intel Xeon E5-2620 v4 (2.1~3.0GHz、20MB智慧快取、8C16T),在Geekbench 5 (Windows版)的分數可以達到8271分,整體非常卓越,因此適合拿來當成高速儲存、商業應用、資料庫處理,或是虛擬應用伺服器等等。 至於OSSLab Store所販售的Dell PowerEdge R630系列1U伺服器,除了有完整的伺服器機箱與Dell專屬伺服器主機板之外,出貨時就已經安裝好兩顆Intel Xeon E5-2620 v4處理器,同時提供128GB DDR4-2400 ECC REG記憶體(16GBx8),並已安裝好H730P mini 2GB NVRAM的RAID卡,以及4組2.5吋硬碟托架 (若要加購硬碟托架,則可到選購),至於其他部份,像是內部的7組抽取式散熱風扇、雙抽取式電源供應器(1100W、80 PLUS Platinum)也都一應俱全。目前這台Server也提供了iDRAC 8企業版,以及3年隔日到府的保固,因此價位比較高,OSSLab這邊僅售9萬元 (含稅),比從原廠購買便宜許多。使用者購買此產品之後,只要再添購硬碟,即可拿來做各式商業服務、快速儲存,或是虛擬機應用了! (5) Dell PowerEdge R740xd系列2U伺服器: () 這款2U機架式伺服器,為,屬於最佳化擴充能力與效能的高階伺服器主機。在具備高度彈性與密度的設計下,提供可擴充儲存效能與資料處理能力的優勢。PowerEdge具備 2U、雙CPU插槽的設計,提供絕佳擴充性及效能,以因應各種應用程式的多樣化需求。能支援到最多24部U.2 NVMe SSD,或是高達32組2.5吋或18組3.5吋的硬碟,讓您的伺服器擁有足備的戰力,搭配雙Xeon可擴充處理器,讓高負載工作皆可快速完成。此伺服器適合應用在vSAN (虛擬儲存區域網路)、SDS (軟體定義儲存)、巨量資料伺服器、HPC (高效能運算),以及服務供應商資料層的部署,成為當今企業面臨數位轉型期的最佳利器。 在規格方面,以此Dell PowerEdge R740xd伺服器為例,主機板提供2槽CPU設計,可安裝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8000系列(高達28核心),並支援高達24組記憶體插槽,能支援24組RDIMM、LR-DIMM (最高達3TB),亦可支援NVDIMM最高達192GB,提供伺服器超強的運算能力。在儲存裝置支援度方面,前面共提供24組2.5吋SAS/SATA HDD/SSD或可換成12組3.5吋HDD的安裝能力,而伺服器內部中間亦可提供4組3.5吋或2.5吋的磁碟安裝空間,至於伺服器後端,亦可安裝4組3.5吋或2組3.5吋的磁碟安裝槽。這些磁碟機槽皆具備熱插拔(Hot-swap)能力,搭配其內建的PERC H740P RAID控制器,方便使用者建立磁碟陣列,讓Server擁有更豐富的儲存裝置應用空間!在作業系統方面,則可支援Canonical Ubuntu LTS、Citrix XenServer、具Hyper-V的Microsoft Windows Server、Red Hat Enterprise Linux、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VMWare ESXi等等。 至於對外連接埠方面,此伺服器正面提供USB 2.0 x2、microUSB 2.0 (用於iDRAC Direct),以及傳統VGA視訊埠x1。伺服器背後則是提供USB 3.0 x2、傳統VGA視訊埠x1、序列埠 x1。至於網路孔則提供4組10GbE乙太網路(Intel x550 四埠網路卡),還有一組專屬網路管理LAN埠,主要是用來搭配其iDRAC軟體,透過遠端連線進行管理伺服器之用。說到軟體管控部份,這款伺服器提供iDRAC9企業版本,在擴充部署伺服器時,iDRAC9內嵌的智慧與自動化功能,加上完整的OpenManage產品組合設計,讓部署到汰換的過程,都能簡化IT的生命週期,以提升企業的整體生產力。 再來看效能方面,以單顆Intel Xeon Gold 6132 (2.6~3.7GHz、19.25MB L3快取、14C28T),在Geekbench 5 (Linux版)的分數,就可以達到13508分,若雙顆則可以提升將近兩倍的效能,整體表現非常卓越,因此適合拿來當成高速儲存網路、各式商業應用、巨量資料庫處理、高階虛擬應用伺服器,或搭配NVIDIA、AMD的運算加速卡來做深度學習、機器學習、AI等高速運算之應用。 接著再來看OSSLab Store所販售的Dell PowerEdge R740xd系列2U伺服器,不僅提供完整的伺服器機箱,其內部必備的Dell專屬伺服器主機板、各式介面卡、線材、Cooler、配件等等,都一應俱全。此外,出貨時也已經安裝好兩顆Intel Xeon Gold 6132處理器,同時提供128GB DDR4-2666 RDIMM記憶體(64GBx2),並已安裝好H740P含8GB NVRAM的RAID卡,以及24組2.5吋硬碟托架 (12組為SAS,12組為U.2 NVMe),若要加購2.5吋SAS硬碟,則可到選購。至於其他部份,像是內部的6組抽取式散熱風扇、雙抽取式電源供應器(1100W、80 PLUS Platinum)也都一應俱全,在擴充槽方面,則提供PCIe x16 4組+PCIe x8 4組,可以安裝全高型的介面卡。目前這台Server也提供了iDRAC 9企業版,以及3年NBD (隔日到府)的保固,因此價位比較高,OSSLab這邊僅售34萬元 (含稅),比從原廠購買便宜許多。使用者購買此產品之後,只要再添購硬碟,即可拿來做各式超高速儲存、商業應用服務、大數據分析、高階虛擬機應用。或者可以再加裝運算加速卡,以打造出AI、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應用利器! ● 同場加映:上述介紹的是R740xd的產品規格,值得注意的是,Dell也有,R740的規格跟R740xd大同小異,只差在R740的磁碟機槽數上限為24組(可安裝8組3.5吋SAS硬碟與16組2.5吋的SATA或SAS SSD磁碟)。而OSSLab也有全新公司貨,並提供Intel Xeon Platinum 8168 (2.7~3.7GHz、33MB L3快取、24C48T)雙處理器,記憶體可擴充到為1.5TB,當然也提供完整的Dell正規上門服務。效能在Geekbench 5 (Linux版)下,單顆就可以達到16206分,因此在雙顆的加持下整體表現還會更加突出!因此適合拿來當成儲存網路、各式商業應用、巨量資料庫處理、高階虛擬應用伺服器,或搭配NVIDIA、AMD的運算加速卡來做深度學習、機器學習、AI等高速運算之應用。有需求的客戶,也可以跟OSSLab洽詢。 除了上述的機架式伺服器主機之外,OSSLab也提供各式搭配伺服器專用的組件,像是硬碟、SSD、磁碟陣列卡等等,當然還有CPU與記憶體,讓IT採購者能夠升級自己的伺服器。以下就來看看這些配件吧! 先簡介這款Samsung PM983 3.84TB U.2 NVMe SSD,這款產品在國外的電商售價幾乎是天價啊 (3,440.25美元,相當於台幣破10.7萬元),而OSSLab卻只需要三分之一的價格,且都有現貨供應,真是有夠佛心啊! 以下的各式產品,OSSLab也都有現貨供應,以優於市面上的價格販售中!一起來看看! 更多Server專用儲存裝置與組件: 更多Server專用記憶體產品: 在一般伺服器的產品,很多網站都是價格不公開、必須透過詢價的方式來得知售價範圍,而OSSLab的線上商店中,有陳列著各式商品,並以價格完全公開的方式,讓客戶一目了然,不僅伺服器主機售價透明,其組件售價也全部公開,讓客戶能夠自行計算所需要的配備等級,進而選購所需要的產品。 此外,在出貨之前,OSSLab皆會幫客戶做好各種組裝準備與測試。像是升級CPU的話,就會幫忙安裝,並重新塗抹散熱膏,其他添購的組件,包括RAID陣列卡、硬碟或是SSD,也會安裝好。然後進行一系列的燒機測試,包括記憶體燒機、CPU燒機、以及RAID陣列卡的磁碟重建與測試燒機。 從以上的說明,就可以得知OSSLab擁有多項特色,像是商店裡陳列的商品皆為現貨,因此交貨速度最快,而且各式零件最齊全,並以超低優惠價格,提供最專業的售前諮詢、售出測試與售後服務,以一站式的全方位伺服器解決方案,幫助想購買或升級伺服器的客戶們,能夠買到C/P值最棒的產品! 當然除了伺服器產品之外,OSSLab也提供硬碟資料救援、蘋果電腦維修與出租等業務。像是前者,就提供硬碟資料損毀、被勒索病毒綁架而想救回硬碟資料的使用者一個可以救回資料的機會。至於後者則是提供果粉們修理或採購二手蘋果商品(如Mac或iPad)的一個途徑,讓玩家買到C/P值最高的蘋果商品!總之,想買之前,記得到OSSLab逛逛準沒錯! 廠商英文名稱:OSSLab 廠商網址: 廠商中文名稱:弘昌電子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521-4840 廠商手機:0978-501-250 廠商手機:0915-153-332 廠商信箱:support@osslab.com.tw 廠商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413號12樓 廠商商店: 廠商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 AM10:00 ~ PM19:00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GIGABYTE Server MZ32-AR0 Server主機板實測開箱,體驗AMD EPYC 7742處理器的強大戰鬥力!
AMD自7月7日正式推出7nm的第三代Ryzen系列處理器,過了一個月之後,也就是8月7日時,接著發表第二代EPYC伺服器處理器,採用Zen 2架構、7奈米製程,並支援PCI Express 4.0的傳輸規範,最高達64C128T (64核心、128執行緒),記憶體也支援到3200MHz,再次把HPC (高效能運算)領域推向效能高峰,同時也讓伺服器處理器市場不再只有單一廠商可選擇。 AMD這次EPYC 7002系列處理器,提供19款型號,從最基本的8C16T,到最高的64C128T,並有單路(型號後面有P的)或雙路處理器等選擇,提供客戶建置各式伺服器,提供更強悍的運算馬力。有關於EPYC 7002家族伺服器的介紹,請參考。 ▼AMD第二代EPYC伺服器處理器(代號Rome)的型號、規格、價格 在AMD發表EPYC 7002家族處理器之際,技嘉也同步發表其第二代EPYC處理器專用之伺服器主機板,讓客戶能以更理想的預算,組裝出當今最強悍的伺服器平台,以建置各式應用的伺服器,不管是建置Storage Server、Application Server或是HPC Server,都能一片搞定,插上EPYC處理器,再搭配各式儲存裝置、高速介面卡,並以網路串接起來,以便各式來滿足高效能運算(HPC,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資料庫(Database)處理、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虛擬機器應用(Virtual Machine),以及各式科學模擬(Simulation)、預測(Prediction)等專業領域應用,所需要的大量資料儲存、傳輸與密集運算等需求。 這次介紹的是技嘉MZ32-AR0主機板,採用單槽(1-Socket)設計,可安裝單路(7002P系列)或雙路(7002系列)的AMD第二代EPYC處理器,並能與第一代的EPYC (7xx1系列)相容,主機板採用E-ATX設計,尺寸為305 x 330mm,可安裝在一般1U、2U伺服器,或是各式E-ATX的工作站級機殼內。 而技嘉另推出,便是以這張MZ32-AR0主機板為設計開發基礎,所建構出來的機架式伺服器,主打在運算密度、儲存容量、配件擴展的需求上,提供最佳平衡設計,適用於企業IT基礎架構,亦可提供給系統整合商作相關開發與使用。 當然,技嘉R系列單插槽伺服器能支援所有AMD EPYC單插槽處理器,插上最高階的EPYC 7742即具備高達64C/128T的超強效能,搭配16組記憶體插槽,可支援高達2TB的DDR4記憶體,能展現出毫不妥協的性能表現。此外,多樣的2.5吋或3.5吋NVMe / SATA / SAS硬碟儲存配置,搭配可靈活彈性應用的PCIe 4.0介面插槽,讓伺服器也具備超強擴充能力與優異性能,以幫助IT網管享有提升伺服器利用率,以及降低採購成本的整合性優勢。 技嘉MZ32-AR0伺服器主機板,在CPU插槽部分,支援EPYC 7002系列處理器(最高支援到64核心/128執行緒,高達225W的CPU)。具有16組記憶體插槽,可支援8通道RDIMM/LRDIMM DDR4記憶體,最高可分別擴充到1TB/2TB,記憶體時脈可支援到3200 (1DPC, 1 DIMM Per Channel,即插8條於單一通道時) 或2933 (2DPC, 2 DIMMs per Channel,當插滿時)。 在擴充槽方面,可支援4組PCIe 4.0 x16插槽,另提供PCIe 4.0 x8、PCIe 3.0 x16、PCIe 3.0 x8插槽各一組,共有7個插槽,因此可安裝多達4張繪圖卡/加速卡。另外還支援OCP (Open Compute Project) 2.0的Mezzanine (夾層)卡插槽1組(PCIe 3.0 x16規格),可用來安裝高速網路卡。在介面卡的擴充能力上,是非常充足的。 至於在儲存方面,主機板本身提供2組M.2 2280插槽(支援PCIe 3.0 x4),並另具備了4組SlimLine 4i埠 (可安裝4組SlimSAS接頭之NVMe U.2 SSD,支援PCIe 3.0 x4規格)、2組SlimLine 4i埠(可安裝8組SATA 6Gbps HDD/SSD),另預留了4組SlimLine可連接至Slot 7的SlimLine使用,可搭配額外的介面卡來擴充更多的磁碟機。 在對外周邊部分,主機板也提供了3組USB 3.0埠 (後方擋板),並預留前擋板連接更多USB 2.0的空間。此外主機板內建了Aspeed (信驊)的AST2500伺服器管理晶片(BMC),提供2組GbE LAN埠(Intel i350晶片)做為對外網路連接,以及1組MLAN埠(可遠端監控該伺服器的狀況),主機板另有VGA埠(連接螢幕)、COM1埠,並預留COM2埠接口,以方便IT人員管理使用。 從上述照片可以發現,技嘉MZ32-AR0伺服器主機板提供超多的記憶體插槽、PCIe擴充槽,以及磁碟機連接槽,讓IT網管能夠根據伺服器扮演的角色,來安裝各式周邊。在CPU部份,可以選擇AMD EPYC 7002全系列處理器的其中一款,而記憶體方面則可支援R-DIMM或LR-DIMM,最多可插到16條,再來是儲存裝置,可支援M.2、SAS、SATA等裝置。 而在介面卡方面,可以安裝PCIe的各式介面卡,或是OCP Mezz夾層卡,來擴充顯示卡/運算卡,以及高速網路卡,以達到快速運算與資料交換的需求。 由於伺服器一般都是安裝在機房裡面,因此幾乎都是透過網路連線到其BMC的管理後台,來進行各種伺服器設定、監控、故障排除等任務。將網路線連接到技嘉MZ32-AR0主機板的MLAN埠之後,開機時即可透過瀏覽器連至BMC的IP,並以Web介面來進行操控。由於BMC系統是獨立運作,因此縱使主機板沒有安裝處理器、記憶體等元件,也能透過其EBR (Easy BIOS Refresh)功能,來遠端進行BIOS更新,甚至可以同時更新多張主機板,讓伺服器維持最新韌體狀態。 若一次有多台伺服器的話,IT網管亦可到技嘉官網下載GSM(技嘉伺服器管理軟體),以透過遠端來進行多重伺服器管理平台。該GSM軟體相容於IPMI或Redfish(RESTful API)應用程式介面,可透過GSM Server (圖形化UI)、GSM CLI (文字命令列UI)或是GSM Plugin (額外插件,例如可以使用VMware vCenter),來遠端管控伺服器。此外各伺服器節點也可安裝GSM Agent (搭配Avocent MergePoint IPMI 2.0 BMC韌體),便可透過系統層來獲取每個節點的額外硬體資訊,此外亦可在行動裝置端安裝GSM Mobile App (支援iOS與Android平台),來透過手機進行伺服器管理,以達到更全方位平台的統一管理。 一般來說,HPC伺服器幾乎都是以Linux相關的Distro來當主要作業系統,比較少用來安裝Windows平台。不過為了檢視這款伺服器平台,我們也透過安裝Windows 10,來檢視硬體各項資訊,同時進行簡單的測試。 以下我們安裝Ubuntu 18.04.03 LTS x64版本,來測試技嘉MZ32-AR0主機板在專業繪圖應用的效能表現。透過Luxmark與Blender的Linux版本,來檢測這樣平台的整體效能。我們以AMD EPYC 7742 B0 PC Sample處理器 + GIGABYTE GeForce RTX 2080 Ti顯示卡,來測試伺服器環境下的Ren圖表現,測試結果僅供參考。 接下來我們正式進行伺服器密集測試,包含記憶體傳輸、CPU密集運算(含多種軟體的綜合評分)、HPC、DNN、Database等效能,來檢測AMD第二代EPYC伺服器的效能表現。以下就透過圖表來個別說明。 整體而言,技嘉這次推出的MZ32-AR0主機板,搭配AMD最新第二代EPYC伺服器處理器,以其Zen 2架構、7奈米製程,同時還支援PCIe 4.0規格,能提供強大的CPU運算能力,以及更高的I/O傳輸頻寬,並可支援多種記憶體容量,同時可以擴充PCIe 4.0規格的顯示卡/加速卡、網路卡,以及M.2 SSD等等,讓IT網管人員能夠輕鬆建置高效能伺服器,以提供各種伺服器基礎應用、雲端儲存服務、虛擬機服務、大數據分析,並進而可以做到專業繪圖、科學研究、深度學習、AI等應用,而主機板提供各種彈性的擴充選擇,為未來的升級需求做好預備!此外亦可透過高速網路與其他伺服器做互連,以提升企業的整體戰力! 透過上述的介紹與評測,可以發現到專業高效能伺服器,不一定要買整機,且處理器與主機板也不只一家在供貨,IT網管擁有更多的選擇,來根據企業營運需求去自行建置所需要的伺服器,以應用在各種領域,而AMD平台的高度的擴充性與延展性,可提供高效率的運算能力,減少運算時間以提早完成任務,讓企業的數位運算戰力更強! 如今伺服器市場不再只是獨占,因為多了一家AMD已能正常供貨新一代7nm、PCIe 4.0的EPYC 7002系列的高效能伺服器處理器,加上其搭配的主機板也已經上市,像這次介紹的技嘉MZ32-AR0,就能發揮EPYC 7002的戰力,釋放出完整的效能,值得優先考慮選購。總之,想要建構或升級全新高效能伺服器的企業們,不需要等到2020年,現在就可以考慮進場買AMD+技嘉的伺服器平台囉! 廠商名稱:GIGABYTE Server 技嘉伺服器 - GIGA COMPUTING 技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微星 MEG X299 Creation主機板,聯袂GeForce RTX 2070 Gaming Z 8G顯示卡,打造娛樂與創作俱佳的專業工作站
當今的電腦用途有很多種,大致可以分成娛樂或消費性專用電腦,以及工作專用的電腦。前者主要用來進行多媒體娛樂、電競為主,電腦等級可從基本入門款到高階的電競款。而後者因為工作需求,會分成一般辦公室用的商用電腦、專業用戶使用的工作站電腦。以專業用戶來說,會依照其工作需求,來選購或組裝其針對工作領域使用的超強電腦,以進行專業繪圖、3D建模、影音剪輯轉檔,以及各式創作,此時電腦的整體運算能力,就非常重要!在組裝這類電腦時,建議選高階的主機板,才能兼顧工作上的創作需求,以及平時休閒的娛樂需求。以下就來介紹這款主機板與顯示卡! 在眾多的Intel處理器平台中,LGA 1151是針對普羅大眾與一般玩家所設計的泛用型電腦平台規格,以目前第8或9代Core處理器(CPU)能提供到高達8核心、16執行緒,再搭配記憶體可以支援雙通道,並提供4組記憶體插槽,並具備多個PCIe 3.0 x16插槽(只能同時間開啟1組x16或2組x8通道,無法同時開啟兩組x16),搭配目前主流的晶片組平台(包括Z370、Z390、H310、B365、B360等300系列晶片組),並支援M.2、SATA、USB 3.1等規格,可滿足新世代桌機的使用需求,讓使用者在進行各種娛樂或是輕度工作上,都能夠游刃有餘。 然要打造出更強大的專業工作站電腦,讓創作者能夠恣意揮灑創意,上述的電腦平台還是不夠用的。因為專業創作軟體,都是需要很大量的運算能力,同時還需要多工處理,因此Intel另外規劃的高階桌機平台-X299主機板,才算是兼具消費級與專業工作站級的旗艦級別。目前X299主機板,主要可以支援 LGA 2066規格的Core X系列處理器,這類處理器目前最高階的版本,具備18核心、36執行緒,搭配8組記憶體插槽,並支援四通道模式運作,且搭配44-Lane處理器時,其PCIe 3.0 x16插槽也能完整支援雙PCIe x16模式,讓雙顯示卡都能以PCIe 3.0x16模式全速運作,以爆發出極限繪圖戰力。當然在周邊支援度上也很充足,支援更多M.2與USB 3.1埠,擴充能力超強,讓玩家們玩得更痛快,也讓專業創作者能夠在工作上更有效率! 微星近期推出的第二代X299主機板,可支援Intel最新Core X家族處理器。這款MEG X299 Creation,就是針對創作者所設計,在外型、擴充度、穩定度與用料上,皆令人大開眼界。首先可以看到其外型配色,採用銀與黑色主題配色,在主機板I/O盔甲部份,以及PCH (周邊主控晶片)的散熱部份,採用放射式的設計,猶如創作者揮灑水彩筆那樣的花紋造型,搭配上面還具有RGB燈效,非常搶眼,並巧妙的將其主機板的三組M.2插槽都佈滿散熱片,讓M.2 SSD的溫度,都能一併與PCH的熱量一起帶走,以滿足系統在長時間運作之下的散熱需求。 採用E-ATX規格設計,MEG X299 Creation主機板具備LGA 2066插槽,可支援Intel Core X系列處理器,採用13+1供電相數,並具備3組8pin供電接口,確保足夠電源供應,再搭配其核心加速引擎以及優化電路與電源設計,以充分釋放多核CPU的性能。在溫控設計方面,內建8組PWM風扇接頭和1組熱感測,能提供更好的溫控需求,讓系統更穩定。可支援DDR4記憶體,提供8組DIMM插,並支援4通道DDR4-4200+ (OC)的運作時脈,讓電腦的效能再往上提升! 在造型設計與主要特色方面,此主機板的PCIe、DDR4插槽都有鋼鐵裝甲防護設計,搭配PCH的散熱風扇整個包覆著3組M.2的插槽,含有Creation字樣的I/O盔甲、音效晶片防護板、供電模組的散熱片,都是相同的主題配色。在主機板右下方亦提供EZ Debug LED、Game Boost硬體超頻旋鈕等功能,讓整張主機板看起來就是非常強勁,賦予玩家有如神助般的超順快感,同時讓創作者能夠順利完成各項工作。 再來看燈效部份,主機板的PCH區、I/O周邊連接處,都可自定RGB燈效,提供1677萬色的色階,並擁有29種效果,搭配其Mystic Light軟體,可對MSI自家的產品 (包含顯示卡、主機板、散熱風扇,以及各式電競周邊) 進行燈效同步,並可支援外接的Rainbow與Corsair的RGB燈條,讓您的電腦主機成為五光十色、閃閃動人的裝置藝術! 在儲存設備支援度上,提供8組SATA 6Gb/s、1組U.2插槽,另有3組M.2插槽,並隨附一張M.2 XPANDER-AERO擴充卡,能再提供4組M.2的插槽,達到共7組M.2的插槽能力。主機板內部也隨附一張Thunderbolt 3的擴充卡,提供2組USB 3.1孔,與2組DisplayPort孔,可提供更多的周邊擴充能力!當然既然也是電競主機板,微星也附了一張SLI HB BRIDGE L,可進行SLI,以提升整體繪圖效能。 至於主機板的I/O背板連接部份,除了有BIOS更新鈕與CMOS清除鈕之外,在連接孔部份,提供了2組USB 3.1 Gen.2 (Type-A、C各1組)與6組USB 3.1 Gen.1孔,另有2組USB 2.0接孔,與PS/2插孔、音效連接孔,以及Intel I219-V Gigabit LAN與Realtek RTL2125-CG 2.5Gb LAN埠各一,另因主機板已內建Intel AC9260無線模組(支援 802.11 a/b/g/n/ac, MU-MIMO Rx, 2.4GHz/ 5GHz 160MHz,最高速度為1.73Gbps。並支援支援藍牙5.0),因此背板提供天線連接孔,搭配隨附的造型天線,讓你的電腦更加威風。 有了這麼棒的MEG X299 Creation主機板,當然也有要不錯的顯示卡,才能發揮遊戲與創作兩者俱備的娛樂兼工作環境。以下就來介紹一下微星GeForce RTX 2070 Gaming Z 8G顯示卡。 這張顯示卡,採用的是NVIDIA GeForce RTX 2070繪圖晶片,搭配8GB Micron GDDR6視訊記憶體,GPU基礎時脈與爆發時脈設定在1410/1830MHz,記憶體時脈也達1750MHz。外型採自家Twin Frozr 7的散熱設計,使用TORX Fan 3.0雙風扇搭載雙滾珠軸承,以及龍鰭扇葉,可減少風阻,讓導入的大量氣流往下引導,使散熱效率再提升。再搭配其散熱片設計,有經過特殊優化處理,讓散熱能力再往上提高,確保高性能穩定運作。此外,當不玩3D遊戲時,其智慧停轉技術,可依系統需求讓風扇停止運轉,以保持無噪音的環境。 現在回到主機板的部份。在BIOS部份,採用微星最新的Click BIOS 5,畫面以黑紅UI配色與圖形化設計,方便初學者快速上手,簡易模式可快速設定各電腦元件的功能,上方的Game Boost超頻功能,可設定成以硬體旋鈕來控制,或軟體BIOS來控制,當然XMP記憶體超頻功能也可以一鍵開啟。 至於在Windows工具程式部份有,可以安裝MSI Dragon Center軟體,提供效能調整、硬體監測、護眼模式、網路管理、燈效管理等功能。 至於音效部份,其Audio Boost 4技術,採用鍍金音效接頭,並有音頻獨立專用PCB區域,採用Realtek ALC1220音效晶片,搭配最新Nahimic音效,能提供7.1環場音效,提供提升純淨、無雜音的高階音質,帶給玩家真實衝擊與震撼力的音效環境。並透過Windows 10 Store的Nahimic App與Realtek Audio Console來設定各種音效。 這次介紹的主機板與顯示卡,皆具備RGB燈效功能,在顯示卡上面銘板區,以及風扇區,還有主機板的I/O擋板區以及晶片組區,皆可自定RGB燈效,提供1677萬色的色階,並擁有高達29種效果,可搭配MSI Dragon Center工具來下載Mystic Light軟體,即可設定主機板、顯示卡,以及其他支援的周邊裝置,來進行燈效的同步。以下就是設定畫面,以及顯示卡裝在主機板之後的整體發亮狀況。 介紹了產品與軟體畫面之後,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MSI MEG X299 Creation主機板,搭配MSI GeForce RTX 2070 Gaming Z 8G顯示卡,在遊戲與專業軟體的效能表現吧!以下是PCDIY!本次的測試平台。 主機板:MSI MEG X299 CREATION 散熱器:MSI CORE FROZR XL 顯示卡:MSI GeForce RTX 2070 Gaming Z 8G (8GB GDDR6)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80XE (18C/36T) @ 3~4.4 GHz 記憶體:G.Skill Flare X 32GB (8GB×4) @ 2666MHz SSD:Western Digital SN700 1TB(系統) 電源供應器:MISTEL Vision MX850 (80 PLUS白金) 以下,我們就從Creation類生產型的應用開始,來測試這部份的效能。 以上就是創作類軟體,在各測試軟體下的表現。由於Intel Core X處理器的多核心與多執行緒架構,搭配這些創作類軟體就是需要這樣的CPU架構,來處理多而複雜的運算,所以可以得到不錯的加速效果,甚至比起消費級的Intel Core系列處理器還好。正因此,創作類、生產類的電腦,運用這樣的電腦平台,生產力可以提升不少。 由於這類電腦,也是可以用來當成一般的消費性電腦來使用,可以拿來看影片、玩遊戲,各種電競電腦能做的,這台工作站電腦也是可以做的。以下,我們就以Consumer類消費型的應用,來測試這部份的效能。 由於這款主機板支援Game Boost硬體旋鈕超頻或軟體超頻,因此我們嚐試測試超頻狀態下,能夠提升多少效能。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調至Stage 10是比較穩定的,以i9-9980XE來說,可以運作到5.0GHz。因此接下來我們就選擇一些項目,來測試超頻模式下,能提升多少效能! 整體來說,微星MEG X299 Creation主機板,提供絕佳的超頻能力、超快的開機速度、超酷炫的RGB LED燈效,一鍵可超的懶人超頻,可提升10%的效能,可說是無不小補。搭配微星GeForce RTX 2070 Gaming Z 8G顯示卡,不僅讓玩家們可以享受旗艦級的遊戲快感,同時還能兼顧產品的穩定程度,也能讓創作專家們盡情揮灑自己的創意,讓工作提早完成。 總之,MSI MEG X299 Creation主機板是一款同時滿足Work & Play的旗艦機種,搭配MSI GeForce RTX 2070 Gaming Z 8G顯示卡,並安裝好Creator Ready Driver或Game Ready Driver,不管是要創作,或是玩樂,都能一機兩用。該主機板提供免費升級5年保固服務、顯示卡也提供免費升級到4年的保固,讓創作者與玩家們都享受到最快、最低延遲的旗艦級電腦使用體驗。 ▼主機板規格表 ▼顯示卡規格表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18-880 廠商網址: 市場行情:18,490 / 19,990元(主機板 / 顯示卡)
最多人點閱
- SUPERMICRO SUPERO M12SWA-TF伺服器主機板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實戰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3995WX為究極效能而生!
- SUPERMICRO SUPERO C7Z170-OCE開箱實測,伺服器級電競主機板全面來襲!
- SUPERMICRO SUPERO C7H170-M開箱實測,史上第一張「非K超頻」原力覺醒的主機板王者!
- OssLab磐石至尊洋垃圾二手主機殺很大,「Xeon E5-2650八核處理器+X79主機板+64GB記憶體+顯卡+機殼電源」大全配10600元!
- 專訪夢想動畫公司!配置高效能GIGABYTE Server,以技嘉伺服器建構首屈一指的AI運算與遠端桌面動畫應用!
- 技嘉AORUS X299 Gaming 9開箱及效能實測,「性能、超頻、超大擴充性」一板搞定!
- SUPERMICRO SUPERO C7Z270-CG實測開箱,伺服器級電競主機板重裝上陣!
- 地表最超值主機板X299實測,選擇MSI X299主機板與散熱器的10大理由
- 伺服器1萬元起,比你手機還便宜!OSSLab多款伺服器主機 + 組件強檔上市,IT採購、組裝與升級的第一選擇
- Intel Core i9-7900X搭配X299晶片組效能評測,最強10核心PC處理器上陣
- SUPERMICRO SUPERO C7H170-M主機板開啟「非K可超」新紀元,超頻的崛起!
- Ryzen Threadripper平價主機板,3990X一樣通吃!TRX40 AORUS PRO WIFI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