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玩具
-
智慧燈效超酷炫、「夥計」是你!ASUS ZenPower 10000快充行動電源動手玩
近年來不少智慧型手機皆標榜搭載大容量電池,並能夠提供一天以上的續航力,但由於使用習慣會因人而異,部分較為重度的使用者:尤其如遊玩高畫質手機遊戲,以及愛好享受高品質影音的玩家,特別容易消耗手機電池容量,這時隨身攜帶行動電源就相當重要。 這次要介紹的ASUS ZenPower 10000快充行動電源,剛好是華碩最新推出的ZenPower系列輕薄款,主打支援高通Quick Charge 3.0快充技術,最高可達3A輸出,大幅縮短充電所需時間,更搭載全球首創「Smart Charge 」智慧動態充電燈效功能,不只燈光酷炫,更方便玩家確認行動電源是否正以快充模式充電中。 包裝樣式延續了ZenPower系列的傳統,採用較為簡約樸素的紙質吊卡盒裝,上頭印有其產品名稱和照片,大幅提升產品辨識度。打開之後看一下內容物,含有行動電源本體、一條扁平Micro USB充電線,以及基本使用須知和保固相關說明書。將ASUS ZenPower 10000 QC3.0 與加上保護殼的ASUS ZenFone 5Z擺在一起相比,體積不僅小一點點,加上重量僅為185g,因此非常方便攜帶出門。 接著細看一下行動電源本體,不同於以往的鋁合金機身,整體改採用噴砂處理的黑色塑料材質,官方稱其顏色為炫光黑,外型風格非常低調。下方為這次主打的智慧燈效顯示區塊和電池容量指示燈。 再往下瞧瞧連接埠,電源輸出為兩組USB Type-A插孔,其藍色接頭支援高通QC3.0快速充電技術(6~12V/18W),黑色則為5V/1A標準輸出。電源輸入稍微可惜採用Micro USB接頭,而非主流的USB-C,不過仍舊可支援9V/15W,可搭配市面上經過認證的快充USB充電器使用,有效縮短完全蓄電所需時間。另外設有一組同心圓形按鍵,按下之後可在正面確認電池容量。 ASUS ZenPower 10000 QC3.0與以往最大不同的地方是,首度搭載「Smart Charge 智慧充電燈效」功能,在機身正面的凹槽內部加入白色LED 燈條,可透過不同的燈光效果分別顯示一般充電和快速充電,一眼就能看出行動電源是否為快充模式,不論是替手機充電,抑或是替行動電源本身進行蓄電都會有一樣的燈效。 基本上華碩對於快充的定義是以12W為基準線,若是輸出或輸出的功率大於12W,充電燈效將以「閃爍溜溜球」來回流動的形式顯示,猶如經典電視影集《霹靂遊俠》中「夥計」的車頭燈般酷炫;而如果功率低於12W的話,燈效則會以「脈動漸亮漸暗」呼吸燈的模式做變化。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QRMtpZ0gk ▲ASUS ZenPower 10000智慧快充燈效測試 在品質方面,ZenPower 10000 QC3.0搭載獨家ASUS PowerSafe技術,具備輸入過壓保護、出入防反防護、輸出過流保護、輸出過壓保護、短路保護、過充過放保護、電芯 PTC 防護、溫度防護、 Reset 防護、充電器防護與 JEITA 防護等等安全措施,更取得五大國際認證,如高通快充3.0認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日本PSE適合性檢查、歐盟CE合格認證,以及EAC歐亞經濟聯盟合規性認證。和市面上一些來路不明的便宜行動電源相比,品質肯定是相當可靠。 除此之外,華碩更堅持以往對品質測試的要求,ZenPower 10000經過多項耐久度相關檢驗,如高達5000次USB接頭插拔測試、極端溫度測試(攝氏零下40度~70度),以及80cm重複掉落測試,絕對足夠應付玩家重度使用。 整體而言,ASUS ZenPower 10000快充行動電源在外觀上採用炫光黑設計,搭配體積和重量比起前代ZenPower 10050C(230g/22mm)來的輕薄,方便攜帶。此外還搭載全球首創「Smart Charge」智慧動態快充燈效功能,效果相當酷炫。在規格方面,其電源輸入/輸出方面,雖並未採用當今主流的USB-C接頭,但依舊可支援快速充電(輸入輸出皆支援),在安全性方面,除了通過五大國際認證之外,其ASUS PowerSafe技術提供11項安全保護機制,整體品質相當實在。至於價格方面,也比前代ZenPower 10050C來得親民一些,目前建議售價為899元,提供6個月保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下。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899元
-
Blue Yeti Nano USB麥克風實測開箱,入手實錄迷你萌「雪怪」!
近年來許多影音創作者在各大網路社群平台竄起,如YouTube、Facebook、Twitch、Mixer等知名網站平台服務,不論是遊戲直播、樂器彈奏、個人影音日記,還是對話聊天節目,如要創造出優秀的作品就需要良好的影音錄製器材。 然而說到錄音器材就不得不提一下Blue這個品牌;「Blue」是美國頂尖的耳機與麥克風廠牌,近年來廣受眾多Youtube影音創作者選擇使用,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世界知名遊戲直播主:PewDiePie,也是Blue麥克風的忠實愛用者。 這次入手的Yeti Nano,恰好為Blue最熱銷的Yeti麥克風系列之一,正如其「Nano」之名,外觀採用全新的袖珍流線型設計,大幅縮小了整支麥克風的體積,硬體方面搭載兩組特別訂製的14mm振膜艙電容式收音元件,以及兩種收音模式選擇,可依照需求調整合適設定,採用USB方式連接電腦,隨插即用,讓您馬上可以錄製錄音室等級的音質。 包裝內容相當簡單,特別貼心的是麥克風本體已經預先安裝在金屬桌上型立架,只需要將隨附的Micro USB to USB連接線插上即可連接電腦開始使用,此外還有一組麥克風懸臂支架轉接頭,以及紙本詳細說明書。 細看麥克風本體會發現Yeti Nano繼承了Yeti系列的許多優良設計:頭部方面採用高純度銅焊鋼化網頭,內部再搭配錄音室等級防噴網罩和防噴海綿,能夠有效避免收錄到噪音。產品提供三層降噪保護,使得錄製出來的聲音能夠更加純淨且能維持高品質。 中段前方設有一組旋鈕可迅速調整耳機輸出音量大小,按下後即可將麥克風開啟或關閉,後方則為一組按鈕,可依照需求即時切換心型指向或全指向收音模式。 接著看一下本體正下方,提供一組耳機孔可即時監聽錄音、一組Micro USB插孔連接電腦使用,而正中央為麥克風支架轉接頭安裝孔,可搭配自家的Compass麥克風懸臂支架和Radius III防震架,不只能夠大幅增加桌面可用空間,更能夠避免麥克風晃動時發出噪音,對於不想要在收音時錄到其他背景雜音的創作者來說相當實用。 Blue Yeti系列之所以會非常熱銷的原因,莫過於其錄製聲音的高還原度以及清晰度,在Blue台灣官網的硬體規格中可以看到Yeti Nano最高支援24bit、48KHz、120dB取樣,讓聲音以高品質無耗損的狀態下傳輸至電腦中,而麥克風靈敏度也相當優越,可高達4.5mV/Pa,即使是歌手直播歌唱時微弱的氣音等細節都能完整表現出來。 看完官網提供的硬體規格,想必部分影音創作者會和小編一樣好奇實際表現如何,這就以簡單的錄製音樂方式測試了一下效果,這次依舊選擇免費版權的Youtube音樂,以T類擴大機配上3吋全音域松木音箱連續播放兩次,並同步利用Audacity軟體錄製兩種不同收音模式的聲音,再與原始音訊相較差異。 整體來說,Yeti Nano的收音效果相當出色,不論是在心型指向還是全指向模式下,都能夠完整凸顯出人聲的細節,更加強了背景音樂的低音效果,特別在全指向模式下,由於收音範圍較廣的關係,音樂的層次感會比較明顯,適合多人共同對話或團體表演時使用。有興趣想要試聽錄音結果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的影片連結,並戴上耳機聆聽差異比較。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AdaGEqfRU&feature=youtu.be ▲Blue Yeti Nano錄音測試 此外,為了方便使用者快速調整設定,Yeti Nano支援 Blue Sherpa工具軟體,可於官網下載安裝後調整麥克風的收音增益程度、切換收音模式、調整耳機即時監聽音量,以及快速更新韌體,取得最新的相容性支援。 更多Blue麥克風測試: Blue在Yeti麥克風系列提供玩家全方位的選擇,除了本次介紹的Yeti Nano,如果想要更多元的收音模式或是細部調整錄製細節的話,也可以考慮往上選擇新款麥克風「Yeti X」,將從Nano的兩組升級成四組電容式收音元件,可切換四種收音模式,更支援最新Blue VO!CE工具軟體,進一步調校錄音效果,和自訂等化器細部設定。 Yeti Nano在外觀方面和大哥Yeti不同,採用全新的袖珍流線型設計,大幅縮小了整支麥克風的體積。內建硬體部分,從原先的三組改為兩組14mm振膜艙電容式收音元件,收音模式也從四種改為兩種,主要是為了要簡化整體操作,讓更多非專業人士能夠更快上手並擁有接近專業的高品質錄音享受。 目前建議售價為4,900元,購買後上Blue台灣官網註冊,可享2年代理商公司保固。有需要專業級錄音品質的影音創作朋友們,不妨可以考慮選購。 廠商名稱:Blue Microphones 台灣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4,900元
-
Blue Snowball USB麥克風實測開箱,別無所「球」、就決定是你了!
一講到耳機跟麥克風產品,就不得不提一下Blue這個品牌;「Blue」是美國頂尖的耳機與麥克風廠牌,不只獲得樂壇巨星如:Coldplay、Maroon 5、Bruno Mars等採用,近年來更有不少Youtube影音創作者選擇使用,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世界知名遊戲直播主:PewDiePie,也是Blue麥克風的忠實愛用者。 小編這次要介紹的Blue Snowball,正是其麥克風系列之一,主打USB介面隨插即用,簡單連接即可錄製CD等級音質,搭載屢獲殊榮的雙振膜艙收音元件,以及三種收音模式選擇,可依照要錄製的聲音類型,調整其最合適的設定,廣受許多影音創作者喜愛。 首先來看一下外包裝,這次入手的Snowball為鈦銀色版本,盒子正面除了印有產品主圖,還有一段文字說明,強調這組麥克風以USB方式連接,插上即可享有錄音室等級的高音質體驗。 打開包裝後,來檢視一下有什麼配件吧,除了基本的使用說明書、麥克風本體、USB連接線,更提供一組可調整高低的支架,方便創作者放在桌上使用。再來將本體裝上支架後,三角支撐相當牢固,能夠更有效避免麥克風晃動,減少錄音時的雜音。 再來看一下麥克風本體,其視覺設計靈感,主要取自於1930年代的經典錄音器材造型,正面搭配斗大的Blue商標,再利用電鍍處理,不只大幅加強品牌辨識度,更呈現出類金屬質感,整體風格既復古又時尚。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想要進一步降低麥克風晃動的噪音,也可以考慮選購Snowball專用的Ringer防震架。 接著看一下本體背面,正後方有一組三段式撥動開關,可以調整麥克風收音模式,1至3分別為:心型指向模式、-10dB心型指向模式、全指向模式,可根據錄製的聲音,調整所需要的模式。開關下方則為USB2.0 Type-B連接埠,可利用隨附的USB Type-B to Type-A線材連接Mac或PC。 Snowball的拆裝過程有些複雜,較不建議一般使用者自行拆解:叔叔有練過、小朋友不要學喔(笑)。解體完來看一下內部構造,基板型號為Snow Ball-6400,搭載C-Media CM6400 USB音訊處理晶片,最高可支援16bit、48KHz、120dB取樣,讓聲音以高品質無耗損的狀態下傳輸至電腦中。 再來細看一下收音元件和前半球的內部,這次搭載的雙振膜艙電容式拾音單體,除了利用矽膠套環固定之外,周圍更包覆了一層吸音棉,能夠過濾大部分的雜訊聲,再加上前半球內部也以大面積吸音棉作遮罩,使得錄製出來的聲音,能夠更加乾淨且能維持高品質。 Snowball作為一支廣受影音創作者喜愛的麥克風,其最大的原因是能夠依照錄音的需求,切換不同的收音模式,而這次小編也特別借此機會,稍微測試了一下錄音效果,不然光紙上談兵也看不出這款麥克風的實際效用;至於在測試方式的部分,這次採用免費版權的Youtube音樂,以T類擴大機配上3吋全音域松木音箱連續播放三次,同時利用Audacity軟體錄製三種不同收音模式的聲音,再與原始音訊做比對。 整體來說,三種模式下的音質差異相當大,首先是心型指向模式,強化了人聲的表現,聲音相當清脆,但由於這次測試的音量比較洪亮的關係,錄到尖銳的聲音時會稍微有些雜音,這時切換降低10分貝的心型指向模式,與正常的心型指向模式相較之下,錄製出來的聲音相對乾淨許多,確實有效減低噪音干擾。 最後再切換至全指向模式,會發覺收音範圍變得寬廣許多,相對音樂的層次感也比較能展現出來,相當適合團體表演時錄音使用。有興趣想要試聽錄音結果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的影片連結,並戴上耳機聆聽三種模式的差異。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JpDbDmz5Zg&feature=youtu.be ▲Blue Snowball錄音測試 Blue Snowball在外觀整體風格既復古又時尚,採用了1930年代的經典錄音器材造型設計,正面搭配斗大的Blue商標,再利用電鍍處理,不只大幅加強品牌辨識度,更呈現出類金屬質感,外型相當好看。再來是錄音表現,多虧搭載了雙振膜艙收音元件,以及C-Media CM6400高音質處理晶片,提供CD等級音訊輸入,再搭配三段收音模式選擇,和USB免驅動隨插即用的特性,讓創作者能夠隨時隨地紀錄美妙事物,且可依照錄音情境快速切換合適的設定,使用相當便利。 目前建議售價為3,150元,購買後記得上Blue台灣官網註冊,可享2年代理商公司保固。如果有興趣想要成為影音創作者,卻不知道該選擇哪一支麥克風入門的朋友,不妨可以參考一下。 廠商名稱:Blue Microphones 台灣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3,150元
-
Seagate Backup Plus Ultra Touch 2TB行動硬碟實測開箱,時尚優雅織紋設計資料安全備份小幫手!
外接硬碟百百款,幾乎沒有一家公司能同時提供「高品質硬體+好用加值軟體+完善售後服務」以及「原廠資料救援」,而家喻戶曉的老品牌Seagate (希捷科技)辦到了! Seagate始終堅持為大眾提供高品質、穩定又安全的儲存裝置,這次要介紹的Seagate推出的Backup Plus Ultra Touch行動硬碟,除了產品本身能夠完善儲存好您的資料之外,由於Seagate近年來相當重視資料安全的重要性,因此非常強調能保護您的寶貴資料。只要消費者購買產品之後,到官網註冊即可享有3年原廠保固,以及獨家的2年Rescue資料復原服務。值得注意的是,這個Rescue資料救援計畫,便是由Seagate原廠提供的硬碟救援服務,據官方說法,救回資料成功率可高達90%,讓玩家們買了之後能無後顧之憂! 除此之外,此產品更支援了Seagate Secure AES-256位元硬體加密,以確保資料隱私不外洩。另外,還附贈Adobe Creative Cloud Photography Plan 2個月免費會員,以及Mylio Create 1年免費會員,真是影像創作者的一大福音! 這次Backup Plus Ultra Touch的包裝沿襲Seagate近年來的極簡風格,以橘白兩色為主,再配上產品主圖和織布表面特寫,正好凸顯「極致觸感」的設計理念。最下方更強調此款產品包含了2年Rescue資料復原服務,保障使用者的資料安全。 打開包裝後,看一下外觀設計,Seagate這次採用不同以往的風格,本體表面織布材質,其縝密梭織的造型,提供相當優雅時尚的質感,實在令人愛不釋手。除此之外,更巧妙搭配Seagate最新商標,增加品牌辨識度。而配件部分,除了基本的Micro-USB 3.0 to USB Type-A傳輸線,還貼心附贈一組Type-A to Type-C的轉接頭,可以連接至Mac或PC等搭載Type-C的裝置。 再來看一下包裝中附的一系列紙本說明書,除了介紹Seagate Rescue資料救援的好處,以及Adobe Creative Cloud Photography Plan、Mylio Create的功能特色,還有一張印有Seagate Secure的SID和PSID,主要是用在設定此硬碟的硬體加密功能的預設密碼。 基本上還是要看一下這款產品的效能,首先從CrystalDiskInfo確認規格,內部硬碟型號為ST2000LM010-1RA174,USB3.0介面支援UASP協定,有效提升傳輸效能。再利用CrystalDiskMark測試效能,循序讀寫速度為138.2、133.4 MB/s。 再來以FastCopy實際複製5GB容量單一檔案,結果花費了40.84秒完成,平均傳輸速度為125.36 MB/s。接著利用TxBench的Basic Benchmark測試,循序讀寫平均都落在130 MB/s左右,足夠應付一般日常備份文件、照片、音樂等資料儲存使用。 接下來則以ATTO Disk Benchmark和HDTune簡單測試一下傳輸穩定度,整體來說,讀取都能落在100 MB/s以上,寫入也絕大多數情況都有100 MB/s以上,其中最高讀寫速度分別可達到131.91、130.83MB /s。讓大量檔案複製與備份都能快速完成。 有了穩定的硬體效能表現,若再加上Seagate官網提供下載的好用工具軟體,就能更加輕鬆保護寶貴的資料囉,首先在SeaTools軟體中,我們可以進行簡易檢測來確認硬碟是否健康,以及型號規格等詳細資訊,檢查過後還能將結果保存下來,提供給原廠評斷故障原因。 接著來看Seagate Toolkit小工具,在安裝完成之後,這時將Backup Plus Ultra Touch接上電腦,會跳出一段設定流程,依序可以設定密碼保護硬碟、建立資料備份計畫、設立檔案鏡像資料夾。完成之後,主畫面會顯示目前連接的Seagate 外接硬碟,亦可對電腦資料做備份及還原,或者利用Seagate Secure替硬碟上鎖來保護資料隱私,據Seagate官方說法,Backup Plus Ultra Touch所採用的硬體加密標準,和美國政府及全球情報單位相同,能夠有效保障你的資料安全,讓你高枕無憂。 Seagate Backup Plus Ultra Touch外觀上採用了梭織布料材質的表面,搭配自家最新商標做點綴,整體質感相當棒。而工具軟體應用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特別是Toolkit小工具,操作相當簡單易懂,不論是建立資料備份、還原、檔案鏡像,或是設定密碼保護硬碟,都能迅速完成。 再加上官網註冊即能享受的好康,如:2年期Rescue資料復原服務、Adobe Creative Cloud Photography Plan 2個月免費會員、Mylio Create 1年免費會員,不只能加強保障資料安全,更方便影像創作者編輯、整理照片,隨時隨地記錄美妙時刻。 而價格上,2TB容量目前售價為2,788元,提供三年原廠保固,雖然和其他同容量的外接硬碟相較之下,會稍微偏高一些,但也相對的能夠保護無法以價格衡量的珍貴資料,如照片、影片、音樂等創作,抑或是各種生活中回憶點點滴滴,也就值得這多出來的價差了,就好比假設今天出外旅行,會先買個平安保險預防一下,以免意外發生而後悔莫及。若是最近有考慮添購行動硬碟來資料備份的朋友,不妨可以考慮選購。 廠商名稱:台灣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545-1305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1TB: 1,988元;2TB: 2,788元
-
輕鬆暢玩3A遊戲大作、Lenovo Legion T530電競桌機入手試玩
Legion為Lenovo旗下電競品牌,這次要介紹的T530,正屬於其電競桌機系列最新力作之一,主打便於攜帶的機殼設計、絕不妥協的硬體效能、輕而易舉的擴充能力。搭載Intel第9代Core i7-9700 8核心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2070電競顯示卡、16GB DDR4記憶體、256GB M.2 PCIe Gen3x4高速固態硬碟、1TB大容量遊戲儲存硬碟,讓玩家能夠高枕無憂,享受3A遊戲大作帶來的極致視覺體驗。 Legion T530在整體外觀造型上相當酷炫有形,機殼正面巧妙利用網孔和斜角引流設計,網孔中以紅光LED燈點綴,LEGION商標的O中間以Y字白光LED做裝飾,既提升品牌辨識度,又能吸引目光注意。進氣孔的上方有一塊獨立面板,往上拉開可以發現一台薄型DVD光碟機,再來看位於更上方的前面板IO埠,為2組USB3.0、1組耳機孔、1組麥克風輸入孔,以及電源按鈕。 上方提把設計相當實用,讓玩家在參加Lan Party或是搬家時,不必再為主機不便搬運而煩惱,提把上還印有Lenovo字樣,更進一步提升品牌辨識度。這次也實際單手握著走小段路,要說完全沒重量也許有點浮誇(笑),但提著約11公斤重的電腦主機,同時能夠輕鬆走動這一點,與過往的電腦主機相比,實在便利許多。 再來看主機背面,IO連接埠為2組USB3.0、2組USB3.1 Gen2、2組USB2.0、1組Gigabit有線網路孔,以及1組耳機孔,旁邊採用大面積斜角通風口,幫助機殼內部對流,再往下看獨立顯示卡,提供3組DP、1組HDMI、1組Type-C影像輸出,電源供應器為下置式設計,兩側設有一條止滑皮帶,能夠有效避免電源線意外脫落的問題。 看完外觀,來看一下內部吧,拆解過程相當簡單,將兩邊側板的四顆手轉螺絲解開後,往後拉開即可一窺究竟,整體來說,線路配置相當乾淨,如要安裝升級任何零件都相當便捷。首先看到電源供應器,這次是由光寶科技生產的標準ATX電源,型號為PS-8501-2VB,採12V三路輸出、最大功率為500W,並通過80 Plus銅牌認證,能夠穩定推動大多數的中高階顯示卡和處理器。 再來是儲存裝置部分,主機板搭載三組SATA 6Gb/s連接埠、一組M.2 PCIe Gen3x4插槽,主系統碟為三星PM981 M.2 PCIe 256GB SSD,搭配快拆鋁擠散熱片和導熱貼快速解熱。資料碟則為3.5吋SATA 1TB機械硬碟,可利用免工具滑軌扣具方式固定,再加上機殼內部採用熱插拔SATA連接埠模組,方便玩家自行擴充硬碟容量。 再來特別看到顯示卡,除了本身所附帶的金屬強化背板之外,另外在機殼和顯示卡之間還有一組強化支架,能夠避免搬運時受碰撞或長期使用下而造成變形短路的問題。如要升級的話,請記得先將機殼上的螺絲解開,才能將顯示卡卸下。 為了保持穩定運作,T530機殼內部前後各搭載了一顆高轉速風扇,前為12公分,後為9公分,能夠讓空氣流通,迅速將廢熱排出,而由於CPU功耗較低的關係(TDP 65W),搭載常見的鋁製鰭片散熱器,長時間操作也不必擔心過熱。值得留意的是,雖然機殼後方預先安裝9公分風扇,但有預留較為主流的12公分孔位,方便玩家日後升級。 看完外觀及內部構造後,接下來測試一下這台主機的實際性能如何,首先利用CPU-Z確認規格,搭載i7-9700八核心處理器、B360晶片組主機板,記憶體為三星DDR4-2666 8GB兩條,雙通道共16GB容量。在CPU部分,雖然i7-9700並不像前代8700K支援Hyper-threading,但多虧實體8核心的關係,多工部分還是取得一些優勢,Cinebench R20分數為3173、485 cb,而CPU-Z為547.2、4305.4,單核心部分與前代8700K實力相當,多核心則因為多了兩個實體核心,大約提升15%的效能。 記憶體部分利用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簡單測試一下讀寫和複製資料速度,結果為38158、37788、33302 MB/s。 硬碟部分利用CrystalDiskInfo和CrystalDiskMark,確認詳細型號規格,並測試讀取寫入速度。主系統碟為三星PM981 256GB 固態硬碟,詳細型號:MZVLB256HAHQ-000L7,讀寫速度為3503.7、1728.6 MB/s。資料碟則為WD 藍標 1TB機械硬碟,詳細型號:10EZEX-08WN4A0,讀寫速度為203.6、197.5 MB/s。 顯示卡部分先利用GPU-Z確認型號和規格,驗明正身為RTX 2070,由Zotac/PC Partner生產,再利用FurMark燒機測試30分鐘,待機溫度為攝氏46度,最高運作溫度為攝氏86度。 首先利用《刺客教條:奧德賽》、《古墓奇兵:暗影》、《末日之戰Z》三項遊戲,調整最高特效後進行內建效能測試,整體來說,多虧i7-9700和RTX 2070的強大效能,想要順暢遊玩目前正夯的3A商業大作,絕對小事一樁。 而這次剛好正逢《火線獵殺:絕境》封閉測試期間,小編也趁此機會稍微試玩了一下,預設為極高特效,利用Nvidia FrameView監控遊戲畫面輸出張數,在Full HD (1920x1080)的平均可以保持60FPS上下,而上調至2K (2560x1440)的表現則為40至45之間浮動,再調高至4K解析度 (3840x2160)後,結果為30上下。整體來說,不論是人物、草木、背景、建築等模組細節都相當精細,只不過在FullHD的畫面會有些模糊的狀況,倘若想體驗高畫質的話,強烈建議使用2K解析度的螢幕進行遊玩,然後將特效配置調至中高,不僅能夠維持畫面細節,又能保持遊戲流暢。 Legion T530除了強大的硬體效能,在軟體方面支援Lenovo Vantage工具軟體,在程式中可以快速檢視硬體規格、調整前面板燈光、最佳化系統設定、監控無線網路安全、快速診斷電腦異常等實用功能。除此之外,T530還搭載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音效增強軟體,除了預設五組等化器設定檔,還提供個人化設定,能夠自由調整等化器、環繞音效、人聲清晰度,以及音量穩定度。另外特別看到視窗右下角,設有音效雷達切換鈕,主要功能為利用聲音傳來的方向,輔助玩家在遊玩遊戲時,分辨槍聲或腳步聲的方向,相當實用。 Lenovo Legion T530在外觀上不只造型酷炫,更注重於功能實用,尤其是機殼上方的提把設計,讓一般男生能夠單手提起約11公斤重的主機,且有辦法同時輕鬆走動。內部硬體部分,擴充能力與一般文書機相比便捷許多,拆裝步驟相當簡單,但可惜機殼搭配的高轉速風扇,在負載較高的情況時會有點吵,如果會在意音量的玩家,建議將機殼內的風扇更換掉。 在硬體效能表現方面,多虧了Intel i7-9700和Nvidia RTX2070的強大實力,再搭配M.2 PCIe Gen3x4高速固態硬碟、16GB記憶體,要應付目前大多數的高畫質3D遊戲,可說是輕而易舉。 而目前最高規格搭載RTX2070的版本,官網優惠價為47,899元,硬碟還加碼升級兩倍容量,為512GB PCIe SSD和2TB HDD,與其他品牌相似規格的電競機種相比,價位算是比較親民一些,既省去組裝電腦的麻煩,又能享有國際品牌的品質保證。但美中不足的是,Lenovo原廠基本只提供一年保固,如要加購至三年的話,最低得多花近3千元,各位玩家可以衡量一下需求,再加購延長保固。若是預算比較有限的玩家也別擔心,Legion T530還有較低價位的版本,主要規格差異為顯示卡等級降低至GTX1660Ti、記憶體為8GB、固態硬碟容量為256GB,價格為35,899元。 ★官網優惠直通車→ 廠商名稱:荷蘭商聯想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800-000-702 官網優惠價:47,899元
-
金士頓Kingston A2000 1TB實測開箱,PCIe 3.0 x4 M.2 NVMe平價固態硬碟!
Kingston(下稱金士頓)為全球記憶體儲存領導品牌之一,向來堅持為玩家帶來高品質的產品,包含記憶卡、隨身碟、讀卡機、固態硬碟,以及各式各樣的記憶體,只要提到記憶體相關的產品,就會聯想到金士頓。 這次要與大家介紹的金士頓 A2000 NVMe SSD,是為入門玩家設計的最新款式,主打低價位也能享有穩定高效能,1TB容量平均讀寫速度可達2,200、2,000MB/s,支援XTS-AES 256位元硬體加密,能夠確保日常使用的資料安全,原廠更提供5年有限保固,讓玩家用得安心。 這次拿到手的是1TB版本,包裝整體設計相當樸素,不同於前代A1000的記憶體長條型塑膠吊卡包裝,A2000改採用與2.5 吋SATA SSD相同大小的紙質吊卡,正面印有金士頓Rex圖示、型號、容量,並強調和7200轉的機械硬碟相比,速度提升高達35倍,利用簡單的調整包裝大小和淺顯易懂的標示,大幅提升產品辨識度。 包裝拆封後可以看到除了固態硬碟本體外,金士頓還貼心附贈了一張Acronis True Image HD軟體啟用序號,方便讓玩家做系統轉移或是製做系統備份映像檔,功能相當實用,本體採單面顆粒封裝,尺寸大小為80.1x22x3.5mm,就算安裝輕薄筆電或迷你電腦也不必擔心厚度影響安裝的問題。 再來細看一下固態硬碟本體,這次主控晶片採用SMI SM2263ENG,搭配一顆金士頓自家B5116ECMDXGJD DDR3L-1GB快取記憶體,和四組Micron快閃記憶體顆粒,FBGA代碼為NW952,經過美光官網的查詢工具顯示,其詳細型號為MT29F2T08EMHBFJ4-R:B,採96層堆疊3D TLC,組成1TB容量。貼心提醒一下玩家,請勿擅自將上頭的標籤貼紙移除,以免喪失原廠保固。 看完外觀,來測試一下固態硬碟的效能表現如何吧,首先在CrystalDiskInfo中確認型號為Kingston SA2000M810000G,韌體版本為S5Z42102,支援NVMe1.3規範。再來利用CrystalDiskMark、AS SSD Benchmark和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讀取寫入及複製資料速度表現,整體來說,雖然讀取沒有和自家的KC2000一樣快,但平均都能穩定落在2,000MB/s左右,非常足夠應付一般遊戲或文書辦公使用,能夠有效降低讀取大量檔案時所需的時間。 在利用AS SSD Benchmark測試時,模擬壓縮檔案的折線圖,讀取波峰相當平緩,表示速度相當穩定,而在模擬複製資料時,1GB大小的ISO映像檔,只需要0.6秒即可完成。而在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中,模擬傳輸資料的表現相當穩定,讀寫平均能夠達到2GB/s上下。 金士頓A2000除了提供穩定且高速的資料傳輸速度,更支援自家SSD Manager工具,功能相當實用,在程式中可以快速更新韌體、確認詳細健康狀況、調整資料安全性相關設定,以及查看即時監控固態硬碟的事件紀錄,下方四個欄位更能夠快速檢視固態硬碟的分割區、健康程度,和即時工作溫度。 A2000 NVMe SSD在包裝上與前代A1000相比有些進步,巧妙利用調整包裝大小,並搭載淺顯易懂的標示,大幅提升產品辨識度。在效能表現上,雖然並非如KC2000一般的高速,但讀取寫入都能十拿九穩地保持在2,000MB/s左右。支援XTS-AES 256位元硬體加密功能,能夠確保日常使用的資料安全,更提供5年原廠保固,非常足夠應付一般遊戲或文書辦公使用。目前1TB容量建議售價為2,999元,如果是一般玩家打算擴充一顆次要的遊戲安裝硬碟,或是公司替文書辦公用的電腦小小升級的話,不妨可以考慮購入。 廠商名稱:Kingston 廠商電話:0800-666-2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ASUSTOR Nimbustor 4 AS5304T NAS開箱試用,NAS也走電競風!
NAS (網路連結儲存裝置)挾其擁有多個磁碟機槽,以RAID方式來進行資料備份與加速需求,讓多人能夠透過區域網路甚至行動網路來存取裡面的資料,搭配強大的管理、備份與多種App應用特色,使其如今已是企業、辦公室、SOHO甚至一般家庭必備的數位儲存中心。 然由於當今電競風潮當道,如今不少電腦相關周邊設備都額外開闢出一條電競專屬的產品線,以酷炫造型,搭配高效能的設計,成為其產品線的最強代表作。而ASUSTOR (華芸)也看到電競玩家們的需求,特別推出針對電競玩家所設計的NAS產品,搭配具有特色的造型設計,以及更快的網路速度,讓玩家能夠透過NAS來存放更多遊戲,成為LAN Party的最佳主角。 ASUSTOR所推出的Nimbustor 4 (AS5304T),是一款針對電競玩家所設計的NAS。採用晶鑽美型電競紅的外型,搭配磁吸面板設計,開啟後可看到4組3.5”磁碟機槽,並具備熱插拔硬碟卡榫,免工具即可拆裝硬碟來更換或升級容量,讓玩家能夠快速安裝或抽換HDD或SSD,不須辛苦地去找螺絲起子。 在內規方面,AS5304T採用Celeron J4105 (Gemini Lake)四核心處理器,時脈可達2.5GHz,搭配4MB快取容量,效能比上一代的Apollo Lake CPU更提升30%。而這次搭配了4GB DDR4-2400記憶體(可擴充至8GB),也比DDR3快且省電。加上安靜運作、低噪音,全天候開機也沒問題! 在網路埠方面,AS5304T採用雙2.5GbE網路設計,插上隨附的Cat. 5e網路線兩條,只要連接到2.5GbE的網路卡或路由器,即可享有比一般1GbE更快2.5倍的區網傳輸速度。若同時插上兩組網路埠,還可以將頻寬合併起來,升級到5Gb/s的超高頻寬境界! 讓傳輸超大檔案都沒問題! 至於效能方面,AS5405支援4K硬體解碼串流,因此可以直接從NAS讀取4K等級的影片並直接觀看。磁碟存取效能方面,官方表示AS5304T的讀寫速度可達564 / 551 MB/s,效能已與高速SATA SSD相當,而這僅是以HDD透過RAID 5就能達到的表現喔! 這麼快的速度,當然要存放各式大型遊戲也沒問題,只要透過建立iSCSI LUN的方式,並將該網路卷宗掛載至PC上,即可將NAS上的部份儲存空間,配置成一台磁碟機代號,如此一來,遊戲就能夠直接安裝到該磁碟機裡面,如同存取本地端硬碟一樣方便。甚至進階應用方面,還能設定成透過iSCSI來開機,讓本地端不須裝硬碟也能透過遠端磁碟機來正常使用。 當然對於LAN Party的情況來說,若有需要在多台電腦上還原遊戲檔案,也可以透過上述的方式來直接還原,減少從網際網路下載遊戲檔案所需要的時間與頻寬消耗。此外,對於遊戲實況主來說,亦可透過iSCSI LUN的掛載,來將4K HDR等級的遊戲實況內容,即時存放在NAS裡面,讓玩家在一邊玩遊戲時,一邊將YouTube或Twitch影片檔案備份回NAS。非常方便! 這次ADM使用介面,也採用電競風格設計,並提供多種桌面主題讓玩家們自由更換,ASUSTOR App Central提供多款個人/家庭用的App以及企業適用的App,可協助使用者進行各種多媒體應用,或是企業專用的小型伺服器。此機種同樣支援HDMI外接螢幕輸出功能,並可搭配鍵盤與滑鼠,當成4K HDR等級的多媒體播放機、遊戲機、天氣預報、新聞、看YouTube/NetFlix影片,搭配手機App來操控,讓NAS也成為家裡的多媒體娛樂中心。 在其他NAS專業應用部份,像是冷備份技術、快照中心、虛擬化Docker應用也一應俱全,支援雙網路喚醒技術 (WOL/ WOW)。並可連結其他NAS來增加硬碟整體儲存容量,讓玩家們輕鬆管理各式資料的備份與即時存取,設定完成後就不用擔心資料是否忘了備份,因為NAS都幫您做好了。 整體而言,ASUSTOR AS5304T外型擁有濃厚電競風,不僅網路速度更高,搭配其豐富的UI,能夠幫助各式用戶輕鬆進行資料高速存取、自動備份,以及各式網路儲存應用。尤其對玩家來說,除了可以讓遊戲、影片及大量資料完整備份起來以外,其高速的網路傳輸速度也能直接掛載成本地磁碟機,以讓遊戲可以快速載入,減少複製來複製去的繁瑣步驟,可說是非常棒的電競部品。本機提供3年保固!適合電競玩家選購,當然也適合一般個人、SOHO、中小企業採購使用。 廠商名稱:ASUSTOR - 華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7737-0888 廠商網址: 市場行情:16,888元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企業級網路設備 - Enterprise Network -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更多的【PCDIY! 家用網路設備 - Home Network - 路由器 / 電競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網路卡 / 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PCDIY! 智慧家庭 SmartHome / 智慧辦公室 SmartOffice / 智慧攝影機 Smart Camera / 智慧門鎖 Smart Door Lock / 智慧門鈴 Smart Doorbell】: →更多的【PCDIY! Network Hardware / 網通設備 / 弱電工具 / 機櫃產品 / 機房世界】: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IT資訊新聞】:
-
美光BALLISTIX ELITE DDR4-3600 16GB套裝實測開箱,為硬核玩家而生戰術魚骨散熱片加持超頻記憶體模組!
Ballistix Elite為Crucial旗下電競記憶體系列產品之一,主打為專業及超頻玩家而設計,搭載如槍械上的戰術滑軌造型散熱片,能夠有效增加熱傳導面積,再配上經過多重把關嚴選的美光記憶體顆粒,堅持給玩家最好的高效能體驗。 整體外形為軍事武器風格,其散熱片上的紋路設計酷似槍械上的戰術滑軌般,據官方的說法是,這樣的設計能夠增加散熱表面積,有效降低記憶體的工作溫度,相對能夠提高可超頻幅度,即使長時間運作也能維持高速讀寫。 實際拆了一下散熱片,分解步驟如下,首先須將上段兩面四顆螺絲解開取下,然後再將下段散熱片拔開,這時必須要格外小心,因為其背面的導熱膠條黏得相當牢固,如果太用力的話,可能會傷到記憶體本身。這次Ballistix Elite採用的是美光顆粒,FBGA代碼為C9BJZ,經美光官網的FBGA代碼查詢確認為E系列顆粒,上機測試前,先利用Thaiphoon Burner讀取EPROM,特別看到Die Density/Count欄位,驗明正身為8Gb E-die(19nm)。 既然是以專業和超頻玩家為目標客戶群的產品,那麼一定少不了效能測試,這次嘗試了一下三組不同設定來牛刀小試一下這支記憶體的能耐,首先從CPU-Z的Memory頁面可以看到參數各自分別為:DDR4-3200(CL16-16-16-36)、DDR4-3600(XMP CL16-18-18-38)、DDR4-3800(CL16-18-18-38),再利用MaxxMem和AIDA64測試讀取寫入和複製資料的速度,得到的結果是DDR4-3200與3600時的速度相比能夠達到10%左右的提升,再將記憶體時脈調至3800後,與原先3200時的效能差距更拉高至15%之多。如果對超頻有信心的玩家,不妨可以多多嘗試一下不同設定,來發揮這組記憶體的極致超頻潛力。 Ballistix Elite除了擁有強大的效能,更支援Crucial自家的M.O.D記憶體監控軟體,其程式的功能相當豐富,除了可以透過SPD DATA查看記憶體詳細參數,更能夠在程式中即時監控記憶體的工作溫度,或是利用溫度顯示小工具來即時查看。 Ballistix Elite在整體造型上採用硬派軍武風格,其搭載戰術滑軌散熱模組,不只造型酷炫,更有效提升散熱表面積。實際安裝後的視覺效果,猶如遊戲中槍械改裝升級般,帥氣度瞬間爆表。在效能表現上也是提供玩家最頂尖的實力,經過實際測試DDR4-3200、3600、3800效能,可見其讀寫速度差異之大,一切要歸功於這次搭載的戰術滑軌散熱片以及多層把關嚴選的美光E-die記憶體顆粒。不過品質保證下,價格上相較之下有些偏高,16GB雙通道包裝目前建議售價為4,999元,玩家可以自行衡量一下價值再選購。 廠商名稱:美光科技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CORSAIR Harpoon RGB Wirelss無線電競滑鼠手實測開箱,魚叉在手無線在我!
Corsair在今年年初的CES時推出許多電競相關新品,其中較引人注目的就是全新的Slipstream 2.4GHz無線技術,而這次小編手上收到的這款Corsair Harpoon RGB Wireless無線電競滑鼠就是搭載該技術,也是目前Corsair其下首款搭載該技術的電競滑鼠,讓它能擁有僅1ms的反應時間。無線電競滑鼠的重量問題也因為採用內建鋰電池的關係,讓整隻滑鼠的重量僅有99克,是十分輕盈的等級。 Harpoon RGB Wireless外型上,其前、中、後段寬度都相同,在尾端左右兩側有設置簡單的左右側墊,讓拇指和無名指小指的抓握能力更穩定,除此之外,左右兩側還有設置防滑墊,更進一步增加控制能力,抓握上非常輕鬆,就算是小手掌的玩家也可以輕鬆控制。同時防滑墊上設有條紋,不過該紋路並不會造成割手的問題,長時間使用下不易感到手部不適。 按鍵分布的部分則是提供共六顆可編程按鍵,包含滑鼠左右鍵、滾輪和左側側邊按鍵。左右鍵部分雖然沒有用上分離式的按鍵設計,不過就小編自己使用的情況下,並未碰到左右鍵互相影響的問題,玩家可以放心使用。 Harpoon RGB Wireless的重點特色當然就是支援自家最新的Slipstream 2.4GHz無線技術,讓即便是定位在入門等級的Harpoon RGB Wireless,也能夠擁有最低1ms的反應速度,這點滿值得嘉獎。而無線模式除了2.4GHz以外,另外也有藍牙連接的模式,前者的電池續航力可達到30小時、後者在一般文書處理並關閉燈效的情況下,則是可以達到60小時的表現,讓玩家不管是要用來打game還是做一般工作日常都好用。 Corsair家的iCue軟體提供詳細的客製化設定,包含設定巨集、RGB燈效色彩模式、以及自定義按鍵功能等等,比較特別的是在預設的DPI設定中,除了基本的五段切換調整以外,還另外有一顆狙擊鍵(Sniper)DPI設定,這部分是讓玩家可以藉由自定義按鍵對應功能以後,可依個人喜好將任一按鍵設定為狙擊鍵快速切換使用,也進一步提供玩FPS射擊遊戲時的彈性。 實際用測試軟體(Mouse Tester v1.5)將效能圖像化吧!小編先快速介紹一下Harpoon RGB Wireless的重點硬體規格,身為光學滑鼠的它採用的是PWM3325光學感測器,可提供最高10000 DPI的範圍,具備五段調整,採用歐姆龍微動開關,按鍵壽命為5000萬次。接下來小編將在玩家常用的布面滑鼠墊上進行軌跡和反應速度、回報率的測試,並分為高低靈敏度兩項變數,藉由圖像將滑鼠的穩定度表現出來。 Corsair Harpoon RGB Wireless無線電競滑鼠這次搭載海盜船家最新的Slipstream 2.4GHz無線技術,徹底解放玩家空間限制,同時經實測表現中可看到確實能夠在無線模式下提供穩定的1ms反應時間,達到和有線滑鼠相同的等級,另外也提供連接線和藍牙技術讓玩家可以一鼠三用,多彈性使用更加分。而在外型上的設計則是相對低調些,但整體的操作手感非常舒適,不管是玩哪一種遊戲都能輕鬆掌握。 廠商名稱:美商海盜船 廠商網址:https://www.corsair.com/tw/zh/
-
ROCCAT KAIN 120 / 122 AIMO RGB電競滑鼠實測開箱,表裡一致的完美泰坦按鍵精準快速!
Roccat(冰豹)是玩家們心中有口皆碑的電競周邊產品品牌之一,旗下的滑鼠、鍵盤、耳機、滑鼠墊等周邊產品都有粉絲喜歡,這次小編有好消息要跟喜愛冰豹的玩家們說囉! 冰豹即將推出全新的KAIN系列電競滑鼠,共三種款式,分別是KAIN 100 AIMO、KAIN 120 AIMO以及KAIN 200 AIMO,其中,KAIN 100和KAIN 120都是有線滑鼠,KAIN 200則是採2.4G無線連結,為一無線電競滑鼠,三款電競滑鼠預計都要九月以後才會陸續推出。小編這次要幫大家搶先開箱的是KAIN 120 AIMO版本。 在測試KAIN 120 AIMO電競滑鼠以前,先快速了解一下KAIN系列的設計理念,KAIN的設計是經過Roccat兩年以上不斷研究改進和嚴格測試以後才推出,其目標是要打造一個兼具獨特性和舒適握感的人體工學完美滑鼠,KAIN的每一個細節從整體設計再到滑鼠按鍵、滾輪都是經過Roccat的細心打造而成。 本次推出的KAIN 100、KAIN 120以及KAIN 200三款電競滑鼠在外型上有著相同的設計語言,都採用對稱式設計,左右手玩家都可使用,滑鼠按鍵則是都有6顆,包含位於滑鼠左側的兩顆側邊鍵。三款滑鼠的外型比例相同,都是124 x 65 x 43(mm),不過KAIN 100/120兩款的重量為89公克、KAIN 200則是尚未公布。另外,在軟體的部分則是都支援自家的Easy-Shift[+]技術,搭配Swarm軟體可自訂多種功能。 另外在硬體規格的部分也稍有差異,主要在於內部配置的部分,入門版的KAIN 100搭載自家經典的Pro-Optic感測器R8,最高DPI支援到8500、具備300 IPS和30G加速度,機身僅滾輪單曲RGB設計,支援AIMO燈效技術。KAIN 120和KAIN 200兩款則是使用最新的Owl-Eye光學感測器,DPI範圍最高可以達到16000(最低50),具備五段可自定義的DPI設計,同時還有400 IPS和50G加速度,並且支援滾輪和Roccat Logo雙區的RGB燈效效果。 本次小編收到的KAIN 120電競滑鼠共有兩種顏色,一是黑色的KAIN 120、另一款則是白色的KAIN 122,兩者唯一差別僅在色彩,小編下文將以KAIN 120作主要介紹。 就外觀比例和手感握感來說,KAIN 120外型設計走的是低調風格,不過在滾輪和DPI按鍵區設有銀色區塊呈現對比,加上滾輪處和Roccat商標處設有RGB燈效,低調但卻不失優雅。比較特別的是這次KAIN系列全電競滑鼠都採用改良塗層,使用最新的Anti-wear耐汗技術,不只兼具耐用和抗污的功能,也能同時提供不錯的防滑手感,加上左右兩側使用橡膠材質的防滑墊,一體成型的設計下,讓小編手感特別好,不只耐磨而且握感舒適。 Roccat這次顛覆滑鼠點擊機制,為了在點擊和觸感中追求完美平衡,泰坦微動開關誕生,並且全系列KAIN電競滑鼠都搭載,分體式的按鍵設計讓玩家可以輕鬆精準點擊。泰坦開關是由歐姆龍微動開關搭配分體式按鍵和彈簧模塊所組成,結構上有點類似按鍵張力系統。另外,Roccat也強調這次KAIN系列電競滑鼠內部韌體採用智慧算法以改良信號處理模式,讓玩家的滑鼠點擊速度提升16ms,為玩家帶來先發制人的快速體驗。 搭配Roccat自家的Swarm軟體加持,提供包含DPI設定、燈效調整、巨集編程和按鍵自定義功能,玩家要想打造屬於自己的KAIN超簡單! 為了實際將KAIN 120的效能表現出來,小編找了Mouse Tester v1.5.3軟體來測試,該軟體可以描繪出玩家移動滑鼠軌跡時,過程中所呈現的反應時間、回報速率等數據,藉此讓玩家可以體會在一般使用/遊戲過程中,KAIN 120的速率穩定度表現,測試過程中將以400 DPI和1600 DPI分別代表低、高靈敏度環境作為測試,這裡小編搭配的是一般常見的布面滑鼠墊,以模擬玩家們最常使用的滑鼠墊材質。 整體來說,Roccat此次推出的全新KAIN 120系列電競滑鼠,預計會在9月時推出。就外型上來說,大小比例適中,整體使用全新的防滑耐汗塗層,使得其手握感滿舒適,而在內部硬體規格的部分則是有最新的Owl-eye光學感測器和全新的泰坦微動開關,搭配最大16000 DPI、400 IPS和50G加速度,實際測試下的反應速度和回報率也都滿穩定。雖然外型上走的是低調質感的設計,沒有過多多餘的裝飾,但這才是Roccat強調KAIN帶來表裡一致的完美手感和操作體驗精隨所在。 廠商名稱:ROCCAT STUDIOS (冰豹亞太)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2-8226-2666
最多人點閱
- 全漢FSP Hydro PT皇鈦極V 750W實測開箱,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電源供應器!
- 創見Transcend StoreJet 25C3S/25C3N外接硬碟實測開箱,輕薄時尚內建獨家檔案救援優質選擇!
- ASRock Z370 Taichi開箱實測,記憶體超頻突破4100MHz,與Intel 8代處理器雙雄合璧的「太極」精品!
- PLEXTOR M9Pe 512GB實測開箱,史上最強PCIe 3.0 x4固態硬碟磅礡登場!
- MSI Z370 GODLIKE GAMING主機板開箱實測,有著超好用OC旋鈕,難怪連「神也喜歡」!
- ITE2 NE-201開箱實測,既是NAS也是迷你電腦,儲存備份、4K播放都不是問題!
- 2.5吋RGB閃亮多彩發光機種,T-Force Delta RGB SSD
- 技嘉AORUS X299 Gaming 9開箱及效能實測,「性能、超頻、超大擴充性」一板搞定!
- 微星MSI Modern MD241PW 24吋美型螢幕實測開箱,辦公/遊戲兩相宜創建絕美雪白世界!
- PLEXTOR M8SeG 512GB實測開箱,PCIe 3.0 x4小鋼炮極致寫入速度固態硬碟!
- GIGABYTE AORUS Z370 Gaming 7,RGB燈光絢麗奪目!
- Intel 760p 512GB實測開箱,PCIe 3.0 x4 M.2 NVMe高效能固態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