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Windows 11來了!一掃20多年舊版積習、內外煥然一新,手把手實際安裝體驗測試
文.圖/Lucky 2021-08-15 20:43:52
6月24號軟體巨頭微軟打臉自己「Windows 10是最後一個系統版本」的宣言,正式向大家帶來了Windows 11系統!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眾多玩家們譁然,不僅是因為官方又再一次欺騙大家的感情,新出爐的Windows 11所挾帶的大量經典元素的改變、重新設計的視覺元素,還有那嚴苛到不行的硬體限制等等,都成為了這陣子科技圈的熱門話題。
然而硬體的限制越多,就越是激起各方大神挑戰慾望,從破解Windows 11的安裝限制到灌進2015年推出的舊款智慧型手機等等的各項新嘗試,讓這個新的作業系統還在測試階段就吸引了無數想要嘗鮮的玩家加入試用的行列,據市調統計,Windows 11目前已經佔有了1%的市佔率,成為了微軟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系統測試版本XDD!
這股熱潮究竟是因為大家疫情宅在家太無聊(?),還是Windows 11真的有其獨特的魔力(?),讓微軟就算自打嘴巴也要推出、而且玩家雖然各種碎念還是樂於照單接受?
為了深入了解Windows 11的各項新設計,小編也申請了測試人員的資格來特地好好體驗一番,希望在正式發售前,可以先幫大家介紹Windows 11的各項功能變化,而且,在現階段多數廠商還在對新系統進行優化的前提下,也對現有的軟體表現進行實測,讓各位在體驗升級之前能夠有所參考。
也因為系統的升級其實都是倚靠更新來解決,系統版本之間的差異便改以更新檔的編號命名(如20H1、20H2等),這也就是為什麼官方曾說Windows 10將會是最後一個系統代號的原因,不過,以前的黃牛已經不重要,我們只要知道,未來會是Windows 11就是了。
只是為何Windows 11要背棄這個原則?官方目前尚未給出解釋(可能也不會解釋),但從Windows 11的一些重大改變來說,其背後的理由不外乎是系統升級幅度又不小心給它太大(笑)所以...,而實際上Windows 11不單是外觀上做出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調整,對應的使用範圍也重新有了定義,上從手持裝置、下至5、60吋以上使用環境通通將會納入涵蓋圈子,故需要重新打造了一套新的介面能適應時代的變化也是合理的(哈)。
不過除了這個可能略顯官腔的解釋說法外,小編倒是覺得Windows 11可能還有另一個更為「黑暗」的一面,那就是微軟很可能想要去除掉史蒂芬‧巴爾默(Steve Ballmer)所留下的各項痕跡。
史蒂芬‧巴爾默是在西元2000~2014年期間就任微軟第二任的CEO,但卻也是微軟近年最為黑暗的一段歷史,史蒂芬‧巴爾默在位期間的所推出的失敗產品可以說是多不勝數,包含Windows 8、Windows RT(ARM版的Windows 8)、Windows Phone 7、Surface RT、Xbox One、NOKIA手機等,唯獨Surface Pro算是少數成功並存活到今日(發揚光大是要到3代後)。
連續的失敗讓微軟在2012年的時候遭遇上市26年的首次虧損,史蒂芬‧巴爾默更是在當年獲得富比世年度「最糟」CEO第一名,公司內部員工支持度也僅有47%(同期的Apple和Google都在90%以上),就連CEO宣布離職的時候,微軟的股價都還歡慶應聲大漲了8%,由此便可知道這個老闆是當的有多「不(顧)得(人)人(怨)緣」。
面對這一段黑歷史,Windows 11改動了不少剛好就是史蒂芬‧巴爾默任內所作出的設計,像是開機音效再次回歸、動態磚與平板介面徹底移除等,連Windows歷代以來最「重要」的藍屏當機畫面,在Windows 11也變成了黑白的了!這個貫穿Windows系統20多年的經典畫面最初就是由史蒂芬‧巴爾默創造出來的,未來這個畫面再也見不到囉(應該也沒人想見到XD),這針對性有多強也就不言而喻了…
除去小編個個人看推論之外,對於Windows 11的登場,暫且不論微軟是有意而為之、還是單純的翻舊革新,身為使用者的我們,最在意的自然還是新的系統功能表現強不強、好不好用、穩不穩定,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一步一步地從安裝開始,一起來認識新的Windows 11吧!
然而,由於新系統對於硬體的要求嚴苛,特別是那個TPM 2.0更是其中的大魔王,無數玩家的主機都因為這項硬體需求而與新系統無緣,即便微軟有在考慮放寬限制,但何時鬆綁、許願會不會成真都是未知,故小編也會在這邊教大家如何繞過TPM 2.0,成功升級Windows 11系統。
接著在同一個畫面中,將測試人員的設定更改為「Dev通道」,系統就會自動檢查主機的硬體規格是否符合Windows 11的升級規範,倘若主機符合一切需求,系統就會在「Windows Update」中開始下載更新所需的內容,完畢後就能進行系統升級了!
至於未來的正式版本,官方已經表示將會比照當時的Windows 10升級作法,提供10天「滾回去(Roll Back)」的試用時間,期間如果不喜歡新的Windows 11,都可以無痛返回,所有檔案都會完好如初的保存下來,但是如果超過10天的話,檔案保留功能就會消失,屆時就只能選擇重灌囉!
另外,某一些主機板型號在預設上是將TPM 2.0的功能關閉的,所以有可能出現明明產品官網表示符合Windows 11升級要求卻被安裝程式擋下的情況,此時需要在BIOS的進階模式手動開啟TPM功能,Intel與AMD兩平台的操作方式如下:
在Intel主機板中,在Advanced頁面中找到PCH-FW Configuration選項,將當中的PTT選項改為Enable。
AMD平台同樣也是來到Advanced頁面,找到fTPM項目,將TPM Device Selection選項改為Firmware TPM。
但總不能出了新作業系統就綁死要換硬體吧!對於許多手上仍在服役、還老當益壯的硬體主機來說,面對這個幾乎是先天上的限制,不少玩家也對開始向微軟請命,希望能夠鬆綁標準,官方也正在研議相關的可行性,但不論如何,在現階段的限制下,玩家如果還是希望能體驗Windows 11的魅力,就勢必得使用一些手段來達成了。
在破解TPM 2.0限制的方法上,大致可以分為「硬破解」和「軟破解」兩種,前者的概念很簡單,就是購買外接式的TPM 2.0模組將其插上主機板即可,缺點則是需要額外花錢,且因為近期價格暴漲,曾一度飆到100美金以上(約3,500台幣),成本實在是有些讓人吃不消;後者則是透過系統指令,讓更新軟體在檢查硬體配置過程忽略TPM 2.0的有無,好處自然是不用花錢,但在操作執行的步驟相對也較複雜,小編在此示範其中一種執行方式:
在開始輸入指令之前,玩家需要先準備一支裝有Windows 11 iso檔(安裝檔)的隨身碟,將其插入主機之後,透過BIOS介面進行系統安裝。
由於主機板沒有TPM 2.0晶片,安裝程式會告知硬體不符合最低要求,不要緊張,按下鍵盤的「Shift+F10」叫出命令提示字元,輸入「regedit」按下Enter,開啟「登錄編輯程式」。
接下來睜大眼睛找到「HKEY_LOCAL_MACHINE」,點擊後在「SYSTEM」目錄中找到「SETUP」,對其按右鍵選擇「新增機碼」並將其命名為「LabConfig」。
在「LabConfig」右邊頁面的空白處按右鍵,新增兩個「DWORD(32-位元)」檔案後,將他們分別命名為「BypassTPMCheck」、「BypassSecureBootCheck」。
對新增的兩個檔案按右鍵選擇「修改」,此時畫面會彈出一個視窗,在「數值資料」的位置輸入「1」,一旁的「底數」則維持在16進位,完成後點即確定,關閉登錄編輯程式。
最後,讓Windows 11安裝程式返回上一頁,只要操作順利的話,程式便不會再跳出警示,依照畫面指示完成Windows 11安裝即可。當然,小編這裡只是一種繞過的方式,如果玩家有其他方法可以繞過,也可以自行嘗試看看!
▲官方解釋Fluent Design視覺元素的表現手法。
除此之外,Fluent Design也對於操作的互動性進行了改善,部分介面的圖像能夠根據游標的位置、點擊做出相對應的反應,系統本身也導入更多的指引動畫,像是開啟應用程式時,應用程式會用「跳」的方式出現在工具列中,縮放視窗的時候則會有非線性動畫效果,整個動畫過程會有加/減速的變化,讓整個系統操作更為生動,不再像過去那樣的死板。
在感嘆整個介面進化的同時,一些地方的改動也成為了新系統需要去適應的地方,像是Windows 95以來就固定在在左下角的的開始工作列,在這次改版中破天荒的移到正中間,雖不至於變得不知所措,但就是少了那種憑藉肌肉記憶的輕鬆找到目標的爽快感。(哈
微軟解釋之所以改掉這已經沿用25年的「優良」設計,是因為現今使用Windows系統的場合已經不在局限於辦公桌上,使用平板、多螢幕、大螢幕電視的玩家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將開始鍵放在左下角的設計對於這些設備來說,操作反而會比較吃力,故Windows 11將開始功能表的位置改為置中,也替平板筆電設備加入自動介面調整功能,能夠微調介面的間距,讓觸控操作可以便利。
不過玩家如果真的不習慣置中的開始工具列,也是可以在設定中將位置改回左下角,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整個工具列將只能在「最下方」,不再像過去一樣能夠釘選在螢幕的任意四邊上。
另一個捨棄25年傳統的設計則是發生在按下「開始鍵」之後,此時映入眼簾的不是大家熟知的「程式集」,動態磚功能也在新系統中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快速功能表」,玩家可以釘選常用的應用程式到此畫面,同時系統也會根據玩家的使用習慣推薦對應的內容,不過玩家不用擔心,程式集並非像Windows 8那樣讓人找不到,只是點擊畫面右上角「所有應用程式」便可展示出所有安裝的程式。
根據微軟的說法,官方在內部測試的時候允許測試人員任意設計開始選單,結果發現多數人員選擇釘選自己常用的應用程式而非進到程式集中尋找,這才使微軟將程式集放到更次要的位置上。
小編也觀察了自己和周遭人們的使用習慣,程式集中常用到的還真的就是那幾個,有時甚至一整天工作下來也只有在關機的時候才會點擊開始鍵,同時類似的概念在現在的智慧型手機中也已經算是滿常見的,因此這樣的改動對於習慣固定模式的使用者來說,影響和反彈應該不至於像當年Windows 8那樣巨大。
不過若真要說帶來巨大影響的話,小編認為Windows 11「右鍵選單」的簡化應該是最為劇烈的,新系統改變了過去一右鍵下去全是密密麻麻功能設計,簡化後的選單將會優先顯示主要常用的功能,還將使用頻率最高的剪下、複製、貼上等操作以圖形的方式置頂,另外加入的「分享」選項,可以一鍵進行檔案傳輸,省去過往需要先開啟特定應用程式的麻煩,整體的操作顯得得更為簡潔與直覺。
至於那些被隱藏的項目則是被放置在了選單最下方的「顯示其他選項」中,將滑鼠移動到該位置,熟悉的舊版選單就顯現,基本上過去右鍵可執行的功能都有獲得完整保留,這點玩家大可不必擔心。
而另一個和視窗排列有關的功能則可以說是多螢幕或頻繁外接螢幕族群的福音,那就是Windows 11懂得「記憶視窗位置」了!在過去Windows版本只要改變解析度、切換螢幕輸出、從多螢幕改為單螢幕,視窗畫面的大小和位置就會全部錯亂,需要重新調整,如今Windows 11改善了這個問題,能夠自動記憶原本視窗的分布狀態,讓玩家在進行螢幕切換之後也依然保持在自己最習慣的位置上。
此外,系統也導入了「動態更新率(DRR)」功能,倘若玩家使用的螢幕能夠達到120Hz以上更新率,系統將能配合支援的程式以「最低60Hz」的基準自動進行更新率調整,這點對於現今螢幕更新率越做越高的筆電產品來說,將能夠更好的在操作順暢性與續航力之間取得平衡。
同時微軟也將用在Xbox Series X/S上的DirectStorage API代到Windows 11上,藉由讓顯示卡能夠直接讀取SSD裡的內容,大幅減少遊戲載入所需的時間,加上這項技術屬於DX12 Ultimate的一部份,代表即使是現在已經上市的的遊戲,在未來也有機會透過更新的方式獲得DirectStorage的威力加持呢!
只可惜這項功能的開發工具是在7月的底時候才釋出,目前Windows 11還未有遊戲支援此功能,只能等正式版登場之後看後續的支援性囉。
有了技術支援之後,也自然需要有遊戲做為後盾,Windows 11將自家的Microsoft Store和Xbox商店的介面都進行了重新設計,Xbox Game Pass遊戲訂閱服務也有了獨立頁面,不再像Windows 10那樣總是找不到屬於訂閱項目的遊戲。(終於~
不僅如此,為了讓大家能夠有簡單、便利且安全的App取得管道,Microsoft Store也和Amazon Appstore進行合作,讓玩家可以免去冒著中毒的風險去網路上四處尋找程式的APK檔下載資源。
然而值得留意的是,Windows 11測試版的Android App支援功能還未推出,所以不光是Microsoft Store還沒有任何相關的App可以下載,就連自己從網路上找來的APK安裝檔也都是無法直接執行的。
再者Google也正式公布未來上傳到Google Play商店的程式必須改用AAB格式而非傳統的APK,這個改動最大的差異在於AAB格式在安裝的過程需要經過Google Play伺服器的認證,代表這個格式是無法用在Windows 11上直接執行的,雖然目前還不知道這是否代表未來各家開發商將不再釋出APK檔,但與微軟合作的亞馬遜已經表示會尋找解決方法,因此能夠相容Android App的功能是否將淪為泡影則有待觀察。
首先語音助理Cortana和時間軸都被去除,前者是完全成為歷史的眼淚、從微軟的所有產品中消失,後者則是在Edge瀏覽器獲得保留,能夠用來快速開啟過去瀏覽過的網頁內容。
另一方面,在Windows 10上才剛實裝不久的「新聞與興趣」到了Windows 11則和小工具功能進行了合併,變成了一個獨立的Widget頁面,按下之後,畫面左邊便會滑出新聞、行事曆、天氣、股市等內容,整體的概念與隔壁水果牌系統的通知中心有幾分相似,不過Windows 11在這部分則是讓通知功能變得更具獨立性,原本為在通知中下方的Wi-Fi、專注功能、投影等快速開關功能被獨立成一個單獨的區塊,不僅按鈕變得更大,還允許玩家自由增減項目,讓整體的操作更為彈性。
值得一提的,過去被打入冷宮名單的小畫家和Internet Explore在新系統上受到了完全相反的對待,因為絕大多數的用戶還是比較擁戴小畫家的關係,所以在新系統重新被扶正,擠下了一度想要篡位的的小畫家3D,但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瀏覽器下載工具」Internet Explore可就沒人想念它了,最終它慘遭系統剃除,真正的消失在Windows的歷史長河中了。(上香\|/)
另外一個存在感幾乎快消失的還有「控制台」,從Windows 10開始微軟就一直試著要用「設定」來取代它,這點到了Windows 11上基本上是差不多能夠全面取代了,只有在「解除應用程式安裝」的時候,還偶爾還是得跳轉到控制台畫面,其餘絕大多數的時間幾乎完全不會見到,考量到Windows 11尚在測試階段,也許在後來的更新版本中微軟能夠徹底搞定這個問題也說不定呢!
在處理器的選用上,小編選擇Intel的Core i7-11700K,畢竟微軟和Intel之間關係匪淺,以至於兩者常被合稱為「Wintel」,加上有謠傳指出Windows 11已經對第12代Alder Lake處理器的大核+小核設計做出了優化,因此理論上Intel的處理器應該能夠有著更好的穩定性才是。(小編太忙、之後再找時間來試看看W+A的組合啊)
主機板:ROG Maximus XIII HERO
記憶體:T.T TOUGHRAM RGB DDR4-3600 8GB*2(共16GB)
顯示卡:NVIDIA RTX 3060 Ti FE
SSD:WD_BLACK SN850 PCIe 4.0 1TB M.2 SSD
電源:Fractal Design IRON GOLD 850
系統版本:Windows 10 21H1、Windows 11 22000.100
在基本跑分上,不論是CPU-Z、CINEBENCH R23還是3DMARK,Windows 10和Windows 11的成績幾乎完全一致,並沒有出現其中一方特別高分或低分的情況,理論上代表日常使用大多不會被系統新舊版本因素而拖累。
看完基礎跑分,換輪到遊戲實戰的表現,由於平台選用RTX 3060 Ti的顯示記憶只有8GB的關係,不足以撐起《毀面戰士:永恆》的超狂惡夢畫質,故將其改為超級,其餘的遊戲則是一律使用最高畫質選項,並關閉垂直同步、動態解析度等干擾FPS的功能,倘若遊戲支援光追和DLSS,則選擇畫質優先模式。
就整體來說,Windows 11因為還缺少對應驅動的支援和優化,在遊戲體驗上是能夠感受到不如Windows 10的,例如在《惡靈古堡:村莊》中,雖然兩個系統在一般情況下,遊戲FPS值沒有太大差異,但是Windows 11卻格外的容易遇到畫面突然卡頓的Bug,必須重新開啟遊戲才行,反倒是Windows 10就沒碰上這麼問題,這點對於想要嘗鮮的玩家還得多加留意,或許之後等Windows 11正式推出也會有對應的支援修正也說不定。
《毀滅戰士:永恆》的在不同系統的差異就比較大了,Winodws 11整體少了快20 FPS,使遊戲在2160P解析度下無法達到平均60 FPS,此外遊戲在Windows 11中也存在光追功能開啟後異常的卡頓的問題,好在只要將該功能關閉重開即可排除。
至於在推出時間上,微軟目前還沒有公布確切的日期,只有表明會在今年的秋季的時候與大家見面,也就是再過幾個月的時間,我們就要再次迎向電腦的新世代,屆時Windows 11會如何影響我們的使用行為?對整個PC領域帶來的怎麼樣的衝擊?好奇且有餘力的玩家,不妨現在就進入Windows設定中,親自下載體驗一下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然而硬體的限制越多,就越是激起各方大神挑戰慾望,從破解Windows 11的安裝限制到灌進2015年推出的舊款智慧型手機等等的各項新嘗試,讓這個新的作業系統還在測試階段就吸引了無數想要嘗鮮的玩家加入試用的行列,據市調統計,Windows 11目前已經佔有了1%的市佔率,成為了微軟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系統測試版本XDD!
這股熱潮究竟是因為大家疫情宅在家太無聊(?),還是Windows 11真的有其獨特的魔力(?),讓微軟就算自打嘴巴也要推出、而且玩家雖然各種碎念還是樂於照單接受?
為了深入了解Windows 11的各項新設計,小編也申請了測試人員的資格來特地好好體驗一番,希望在正式發售前,可以先幫大家介紹Windows 11的各項功能變化,而且,在現階段多數廠商還在對新系統進行優化的前提下,也對現有的軟體表現進行實測,讓各位在體驗升級之前能夠有所參考。
Windows 11由來兩三事
雖然打臉不再更新作業系統代號,但照慣例也是在接續Windows 10之後,以「Windows 11」來做為新版本的命名,不過如果時間回朔的話,當年微軟在命名Windows 10時曾表示,之所有跳過「9」這個版本號碼的原因在於認為新的系統進步幅度過大,一個版本號不足以代表其進步幅度,加上加上公司轉型以「Windows即服務」的銷售方針,將Windows從「商品」轉變成了「平台」形式,過去系統升級需要重新購買的方式將不復見,取而代之是讓整個系統平台藉由更新的形式來推出新功能。也因為系統的升級其實都是倚靠更新來解決,系統版本之間的差異便改以更新檔的編號命名(如20H1、20H2等),這也就是為什麼官方曾說Windows 10將會是最後一個系統代號的原因,不過,以前的黃牛已經不重要,我們只要知道,未來會是Windows 11就是了。
只是為何Windows 11要背棄這個原則?官方目前尚未給出解釋(可能也不會解釋),但從Windows 11的一些重大改變來說,其背後的理由不外乎是系統升級幅度又不小心給它太大(笑)所以...,而實際上Windows 11不單是外觀上做出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調整,對應的使用範圍也重新有了定義,上從手持裝置、下至5、60吋以上使用環境通通將會納入涵蓋圈子,故需要重新打造了一套新的介面能適應時代的變化也是合理的(哈)。
不過除了這個可能略顯官腔的解釋說法外,小編倒是覺得Windows 11可能還有另一個更為「黑暗」的一面,那就是微軟很可能想要去除掉史蒂芬‧巴爾默(Steve Ballmer)所留下的各項痕跡。
史蒂芬‧巴爾默是在西元2000~2014年期間就任微軟第二任的CEO,但卻也是微軟近年最為黑暗的一段歷史,史蒂芬‧巴爾默在位期間的所推出的失敗產品可以說是多不勝數,包含Windows 8、Windows RT(ARM版的Windows 8)、Windows Phone 7、Surface RT、Xbox One、NOKIA手機等,唯獨Surface Pro算是少數成功並存活到今日(發揚光大是要到3代後)。
連續的失敗讓微軟在2012年的時候遭遇上市26年的首次虧損,史蒂芬‧巴爾默更是在當年獲得富比世年度「最糟」CEO第一名,公司內部員工支持度也僅有47%(同期的Apple和Google都在90%以上),就連CEO宣布離職的時候,微軟的股價都還歡慶應聲大漲了8%,由此便可知道這個老闆是當的有多「不(顧)得(人)人(怨)緣」。
面對這一段黑歷史,Windows 11改動了不少剛好就是史蒂芬‧巴爾默任內所作出的設計,像是開機音效再次回歸、動態磚與平板介面徹底移除等,連Windows歷代以來最「重要」的藍屏當機畫面,在Windows 11也變成了黑白的了!這個貫穿Windows系統20多年的經典畫面最初就是由史蒂芬‧巴爾默創造出來的,未來這個畫面再也見不到囉(應該也沒人想見到XD),這針對性有多強也就不言而喻了…
除去小編個個人看推論之外,對於Windows 11的登場,暫且不論微軟是有意而為之、還是單純的翻舊革新,身為使用者的我們,最在意的自然還是新的系統功能表現強不強、好不好用、穩不穩定,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一步一步地從安裝開始,一起來認識新的Windows 11吧!
Windows 11安裝教學
教學之前要先說明一下,目前Windows 11還處在開發者測試階段,微軟也僅預告會在年底正式推出,確切上市實際的時間則還未公布,因此玩家如果想要體驗新系統的話,首要步驟就是要取得開發測試人員的資格,才能對系統進行升級。(若有取得測試版ISO檔的朋友可以自行試試,等於就跳過這個取得步驟了...)然而,由於新系統對於硬體的要求嚴苛,特別是那個TPM 2.0更是其中的大魔王,無數玩家的主機都因為這項硬體需求而與新系統無緣,即便微軟有在考慮放寬限制,但何時鬆綁、許願會不會成真都是未知,故小編也會在這邊教大家如何繞過TPM 2.0,成功升級Windows 11系統。
取得開發者測試資格
想要獲得Windows開發者測試資格其實相當簡單,玩家只需要前往「設定」中的「更新與安全性」分類,選擇最下方的「Windows測試人員計畫」,然後接受相關使用者條款並輸入一組Microsoft帳號,等待一小段驗證時間就算完成了。接著在同一個畫面中,將測試人員的設定更改為「Dev通道」,系統就會自動檢查主機的硬體規格是否符合Windows 11的升級規範,倘若主機符合一切需求,系統就會在「Windows Update」中開始下載更新所需的內容,完畢後就能進行系統升級了!
注意事項
由於目前的Windows 11屬於測試版本,除了可能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Bug之外,系統一旦升級是「無法、無法、無法」降回Windows 10的,因此玩家在進行升級之前還請一定要做好完整的備份,如果是想要體驗一下的朋友,建議可以更換一支(顆)SSD來嘗試就好,比較省麻煩。至於未來的正式版本,官方已經表示將會比照當時的Windows 10升級作法,提供10天「滾回去(Roll Back)」的試用時間,期間如果不喜歡新的Windows 11,都可以無痛返回,所有檔案都會完好如初的保存下來,但是如果超過10天的話,檔案保留功能就會消失,屆時就只能選擇重灌囉!
另外,某一些主機板型號在預設上是將TPM 2.0的功能關閉的,所以有可能出現明明產品官網表示符合Windows 11升級要求卻被安裝程式擋下的情況,此時需要在BIOS的進階模式手動開啟TPM功能,Intel與AMD兩平台的操作方式如下:
在Intel主機板中,在Advanced頁面中找到PCH-FW Configuration選項,將當中的PTT選項改為Enable。
AMD平台同樣也是來到Advanced頁面,找到fTPM項目,將TPM Device Selection選項改為Firmware TPM。
繞開TPM 2.0限制
TPM 2.0是一種嵌在主機板上負責進行加密功能的晶片,能夠用以提升主機平台的安全性,只是TPM 2.0的規範是在2016年年底的時後才提出,換言之,2016年以前的主機板是不可能擁有此功能的,然而現在不少主機壽命都相當長,不少配備一用就是5年以上,也就促成了這次Windows 11在升級上的最大爭議之一;不過這問題如果是最近新裝機的朋友應該就比較不用擔心,基本上新板子都已經具備了,可以如前段所述,從BIOS中找到TPM的設定選項囉!但總不能出了新作業系統就綁死要換硬體吧!對於許多手上仍在服役、還老當益壯的硬體主機來說,面對這個幾乎是先天上的限制,不少玩家也對開始向微軟請命,希望能夠鬆綁標準,官方也正在研議相關的可行性,但不論如何,在現階段的限制下,玩家如果還是希望能體驗Windows 11的魅力,就勢必得使用一些手段來達成了。
在破解TPM 2.0限制的方法上,大致可以分為「硬破解」和「軟破解」兩種,前者的概念很簡單,就是購買外接式的TPM 2.0模組將其插上主機板即可,缺點則是需要額外花錢,且因為近期價格暴漲,曾一度飆到100美金以上(約3,500台幣),成本實在是有些讓人吃不消;後者則是透過系統指令,讓更新軟體在檢查硬體配置過程忽略TPM 2.0的有無,好處自然是不用花錢,但在操作執行的步驟相對也較複雜,小編在此示範其中一種執行方式:
在開始輸入指令之前,玩家需要先準備一支裝有Windows 11 iso檔(安裝檔)的隨身碟,將其插入主機之後,透過BIOS介面進行系統安裝。
由於主機板沒有TPM 2.0晶片,安裝程式會告知硬體不符合最低要求,不要緊張,按下鍵盤的「Shift+F10」叫出命令提示字元,輸入「regedit」按下Enter,開啟「登錄編輯程式」。
接下來睜大眼睛找到「HKEY_LOCAL_MACHINE」,點擊後在「SYSTEM」目錄中找到「SETUP」,對其按右鍵選擇「新增機碼」並將其命名為「LabConfig」。
在「LabConfig」右邊頁面的空白處按右鍵,新增兩個「DWORD(32-位元)」檔案後,將他們分別命名為「BypassTPMCheck」、「BypassSecureBootCheck」。
對新增的兩個檔案按右鍵選擇「修改」,此時畫面會彈出一個視窗,在「數值資料」的位置輸入「1」,一旁的「底數」則維持在16進位,完成後點即確定,關閉登錄編輯程式。
最後,讓Windows 11安裝程式返回上一頁,只要操作順利的話,程式便不會再跳出警示,依照畫面指示完成Windows 11安裝即可。當然,小編這裡只是一種繞過的方式,如果玩家有其他方法可以繞過,也可以自行嘗試看看!
注意事項
由於使用指令碼、軟體破解的方法其實就是鑽Windows 11的漏洞,因此各項規避方案不見得會永遠適用,特別是微軟已經表明未來會嚴加防堵各種透過漏洞繞開限制的行為,目前能夠如此輕易破解只是官方真正的硬體規範還未真的拍板確立,加上現行版本還在測試階段,所以暫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未來正式版本很可能就無法使用上述方法進行偷渡了,這點還需要多加留意。Windows 11特色導覽
完成安裝後,映入眼簾的就是全新的Windows 11啦!新的系統換上名為「Fluent Design」的全新設計語言,以光線(Light)、深度(Depth)、動態(Motion)、材質(Material)及縮放(Scale)做為主要的設計元素,至於這樣的概念具體呈現在什麼地方,對使用上又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以下就讓我們來細數Windows 11在外觀與功能上的新增和變動吧!25年傳統的大進化
初次進到Windows 11介面可以說是既熟悉又陌生,在新的Fluent Design中,過往的方正的視窗設計改為了圓角矩形,從Windows 8開始的不透明色塊風格則由半透明毛玻璃元素取代,圖示方面更是進行大幅度的重新設計,許多從Windows 95用到Windows 10還在用圖像符號終於進行了翻新。▲官方解釋Fluent Design視覺元素的表現手法。
除此之外,Fluent Design也對於操作的互動性進行了改善,部分介面的圖像能夠根據游標的位置、點擊做出相對應的反應,系統本身也導入更多的指引動畫,像是開啟應用程式時,應用程式會用「跳」的方式出現在工具列中,縮放視窗的時候則會有非線性動畫效果,整個動畫過程會有加/減速的變化,讓整個系統操作更為生動,不再像過去那樣的死板。
在感嘆整個介面進化的同時,一些地方的改動也成為了新系統需要去適應的地方,像是Windows 95以來就固定在在左下角的的開始工作列,在這次改版中破天荒的移到正中間,雖不至於變得不知所措,但就是少了那種憑藉肌肉記憶的輕鬆找到目標的爽快感。(哈
微軟解釋之所以改掉這已經沿用25年的「優良」設計,是因為現今使用Windows系統的場合已經不在局限於辦公桌上,使用平板、多螢幕、大螢幕電視的玩家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將開始鍵放在左下角的設計對於這些設備來說,操作反而會比較吃力,故Windows 11將開始功能表的位置改為置中,也替平板筆電設備加入自動介面調整功能,能夠微調介面的間距,讓觸控操作可以便利。
不過玩家如果真的不習慣置中的開始工具列,也是可以在設定中將位置改回左下角,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整個工具列將只能在「最下方」,不再像過去一樣能夠釘選在螢幕的任意四邊上。
另一個捨棄25年傳統的設計則是發生在按下「開始鍵」之後,此時映入眼簾的不是大家熟知的「程式集」,動態磚功能也在新系統中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快速功能表」,玩家可以釘選常用的應用程式到此畫面,同時系統也會根據玩家的使用習慣推薦對應的內容,不過玩家不用擔心,程式集並非像Windows 8那樣讓人找不到,只是點擊畫面右上角「所有應用程式」便可展示出所有安裝的程式。
根據微軟的說法,官方在內部測試的時候允許測試人員任意設計開始選單,結果發現多數人員選擇釘選自己常用的應用程式而非進到程式集中尋找,這才使微軟將程式集放到更次要的位置上。
小編也觀察了自己和周遭人們的使用習慣,程式集中常用到的還真的就是那幾個,有時甚至一整天工作下來也只有在關機的時候才會點擊開始鍵,同時類似的概念在現在的智慧型手機中也已經算是滿常見的,因此這樣的改動對於習慣固定模式的使用者來說,影響和反彈應該不至於像當年Windows 8那樣巨大。
不過若真要說帶來巨大影響的話,小編認為Windows 11「右鍵選單」的簡化應該是最為劇烈的,新系統改變了過去一右鍵下去全是密密麻麻功能設計,簡化後的選單將會優先顯示主要常用的功能,還將使用頻率最高的剪下、複製、貼上等操作以圖形的方式置頂,另外加入的「分享」選項,可以一鍵進行檔案傳輸,省去過往需要先開啟特定應用程式的麻煩,整體的操作顯得得更為簡潔與直覺。
至於那些被隱藏的項目則是被放置在了選單最下方的「顯示其他選項」中,將滑鼠移動到該位置,熟悉的舊版選單就顯現,基本上過去右鍵可執行的功能都有獲得完整保留,這點玩家大可不必擔心。
新增功能
新的系統除了換上了新衣外和部分新的操作邏輯外,當然也要有新的功能來吸引玩家和符合現代市場需求囉!而就整體的新增內容來說,Windows 11特別重視「視覺」對操作和體驗影響。更便利的視窗功能
在Windows 11中,微軟大幅度的強化了多視窗分割的功能,除了過往的把螢幕拖曳至畫面邊緣的操作方式外,「右鍵」點擊視窗三大天王鍵的「最大化」按鈕,視窗就會彈出6種分割組合,玩家只要輕輕一點就能自動安排需要的排列方式。而另一個和視窗排列有關的功能則可以說是多螢幕或頻繁外接螢幕族群的福音,那就是Windows 11懂得「記憶視窗位置」了!在過去Windows版本只要改變解析度、切換螢幕輸出、從多螢幕改為單螢幕,視窗畫面的大小和位置就會全部錯亂,需要重新調整,如今Windows 11改善了這個問題,能夠自動記憶原本視窗的分布狀態,讓玩家在進行螢幕切換之後也依然保持在自己最習慣的位置上。
此外,系統也導入了「動態更新率(DRR)」功能,倘若玩家使用的螢幕能夠達到120Hz以上更新率,系統將能配合支援的程式以「最低60Hz」的基準自動進行更新率調整,這點對於現今螢幕更新率越做越高的筆電產品來說,將能夠更好的在操作順暢性與續航力之間取得平衡。
Xbox in Windows
前面介紹了對於生產力的助益之外,在娛樂體驗上,Windows 11也在娛樂方面做出強化,首先在族群面相最為廣泛的影音娛樂上,系統對HDR影像內容做出更好了對應,新增的「自動HDR」功能,能夠將原本SDR標準影像內容向上提升為HDR影像,給予畫面更好的觀感體驗,甚至還能在「進階顯示」中,玩家還能得知螢幕支援的HDR種類以及最大峰值亮度,讓影像調整能有更完整的參考。同時微軟也將用在Xbox Series X/S上的DirectStorage API代到Windows 11上,藉由讓顯示卡能夠直接讀取SSD裡的內容,大幅減少遊戲載入所需的時間,加上這項技術屬於DX12 Ultimate的一部份,代表即使是現在已經上市的的遊戲,在未來也有機會透過更新的方式獲得DirectStorage的威力加持呢!
只可惜這項功能的開發工具是在7月的底時候才釋出,目前Windows 11還未有遊戲支援此功能,只能等正式版登場之後看後續的支援性囉。
有了技術支援之後,也自然需要有遊戲做為後盾,Windows 11將自家的Microsoft Store和Xbox商店的介面都進行了重新設計,Xbox Game Pass遊戲訂閱服務也有了獨立頁面,不再像Windows 10那樣總是找不到屬於訂閱項目的遊戲。(終於~
原生支援Android App,模擬器再見
Windows 11發表會上最大的驚喜莫過於它將能夠原生支援Android的各種App,為了解決PC是x86、手機是ARM架構的問題,微軟和Intel合力開發了「Intel Bridge Technology」,這項技術能夠支援不同品牌的處理器,讓App執行的當下同步對程式碼進行重新轉譯,對比現行使用模擬器強行硬跑的方式,Windows 11從系統層面的支援,將有助於大幅度減少運算資源的消耗。不僅如此,為了讓大家能夠有簡單、便利且安全的App取得管道,Microsoft Store也和Amazon Appstore進行合作,讓玩家可以免去冒著中毒的風險去網路上四處尋找程式的APK檔下載資源。
然而值得留意的是,Windows 11測試版的Android App支援功能還未推出,所以不光是Microsoft Store還沒有任何相關的App可以下載,就連自己從網路上找來的APK安裝檔也都是無法直接執行的。
再者Google也正式公布未來上傳到Google Play商店的程式必須改用AAB格式而非傳統的APK,這個改動最大的差異在於AAB格式在安裝的過程需要經過Google Play伺服器的認證,代表這個格式是無法用在Windows 11上直接執行的,雖然目前還不知道這是否代表未來各家開發商將不再釋出APK檔,但與微軟合作的亞馬遜已經表示會尋找解決方法,因此能夠相容Android App的功能是否將淪為泡影則有待觀察。
移除功能
除舊布新向來都是一個新系統的例行公事,這點自然在Windows 11上也不會是例外,畢竟與其留著不受歡迎的功能增加維護負擔和出現Bug的機率,還不如乾脆淘汰或整併要來的省事一些,只是有趣的是,微軟在這次刪減的過程中,還居然將原本預計消亡的功能或程式給「復活」了!Windows 8遺毒大掃除
隨著新系統換上的全新的設計語言,微軟也順勢將把Windows 8開始使用的「動態磚」移除,而以動態磚功能做為介面基礎的「平板模式」也同樣被判了死刑,代表Windows 11終於回歸單一介面,不再出現一個系統兩種畫面的詭異狀況。開始工作列大清掃
近年Windows 10的改版在工作列上塞入了不少東西,使的上面內容越來越混亂,微軟也很明顯的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決定進行一番整理。首先語音助理Cortana和時間軸都被去除,前者是完全成為歷史的眼淚、從微軟的所有產品中消失,後者則是在Edge瀏覽器獲得保留,能夠用來快速開啟過去瀏覽過的網頁內容。
另一方面,在Windows 10上才剛實裝不久的「新聞與興趣」到了Windows 11則和小工具功能進行了合併,變成了一個獨立的Widget頁面,按下之後,畫面左邊便會滑出新聞、行事曆、天氣、股市等內容,整體的概念與隔壁水果牌系統的通知中心有幾分相似,不過Windows 11在這部分則是讓通知功能變得更具獨立性,原本為在通知中下方的Wi-Fi、專注功能、投影等快速開關功能被獨立成一個單獨的區塊,不僅按鈕變得更大,還允許玩家自由增減項目,讓整體的操作更為彈性。
那些打入冷宮的程式們
在疫情爆發的這段期間,大家有沒有發現微軟努力的主打自家的Teams服務,反倒是曾經重金收購的Skype則幾乎無聲無息,這個現象在未來將會更加嚴重,因為Windows 11將不再預先安裝Skype、OneNote、小畫家3D等程式,玩家若有需求可以到應用商店裡自行下載,微軟力捧的Teams則是相對地獲得了更高的地位,不僅在工作列上有一席之地,還加入快速聊天室窗,能夠讓玩家在回覆信息上能夠更快速。值得一提的,過去被打入冷宮名單的小畫家和Internet Explore在新系統上受到了完全相反的對待,因為絕大多數的用戶還是比較擁戴小畫家的關係,所以在新系統重新被扶正,擠下了一度想要篡位的的小畫家3D,但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瀏覽器下載工具」Internet Explore可就沒人想念它了,最終它慘遭系統剃除,真正的消失在Windows的歷史長河中了。(上香\|/)
另外一個存在感幾乎快消失的還有「控制台」,從Windows 10開始微軟就一直試著要用「設定」來取代它,這點到了Windows 11上基本上是差不多能夠全面取代了,只有在「解除應用程式安裝」的時候,還偶爾還是得跳轉到控制台畫面,其餘絕大多數的時間幾乎完全不會見到,考量到Windows 11尚在測試階段,也許在後來的更新版本中微軟能夠徹底搞定這個問題也說不定呢!
效能實測
換上新系統最怕兩件事:周邊不相容、驅動不支援,前者只要設備不要太過老舊,在Windows 11上都能照常使用,而後者就得在一定程度上請廠商快點更新了,不過就小編這段期間的使用,處理器、顯示卡驅動未有出現衝突的情況,微軟在這點確實做得比過去好不少,不過能夠跑不代表跑得好,在目前驅動未完成對應的狀態下,硬體的效能是否會因此受限呢,就由實測數據來驗證吧!在處理器的選用上,小編選擇Intel的Core i7-11700K,畢竟微軟和Intel之間關係匪淺,以至於兩者常被合稱為「Wintel」,加上有謠傳指出Windows 11已經對第12代Alder Lake處理器的大核+小核設計做出了優化,因此理論上Intel的處理器應該能夠有著更好的穩定性才是。(小編太忙、之後再找時間來試看看W+A的組合啊)
測試平台規格
處理器:Intel Core i7-11700K主機板:ROG Maximus XIII HERO
記憶體:T.T TOUGHRAM RGB DDR4-3600 8GB*2(共16GB)
顯示卡:NVIDIA RTX 3060 Ti FE
SSD:WD_BLACK SN850 PCIe 4.0 1TB M.2 SSD
電源:Fractal Design IRON GOLD 850
系統版本:Windows 10 21H1、Windows 11 22000.100
在基本跑分上,不論是CPU-Z、CINEBENCH R23還是3DMARK,Windows 10和Windows 11的成績幾乎完全一致,並沒有出現其中一方特別高分或低分的情況,理論上代表日常使用大多不會被系統新舊版本因素而拖累。
看完基礎跑分,換輪到遊戲實戰的表現,由於平台選用RTX 3060 Ti的顯示記憶只有8GB的關係,不足以撐起《毀面戰士:永恆》的超狂惡夢畫質,故將其改為超級,其餘的遊戲則是一律使用最高畫質選項,並關閉垂直同步、動態解析度等干擾FPS的功能,倘若遊戲支援光追和DLSS,則選擇畫質優先模式。
就整體來說,Windows 11因為還缺少對應驅動的支援和優化,在遊戲體驗上是能夠感受到不如Windows 10的,例如在《惡靈古堡:村莊》中,雖然兩個系統在一般情況下,遊戲FPS值沒有太大差異,但是Windows 11卻格外的容易遇到畫面突然卡頓的Bug,必須重新開啟遊戲才行,反倒是Windows 10就沒碰上這麼問題,這點對於想要嘗鮮的玩家還得多加留意,或許之後等Windows 11正式推出也會有對應的支援修正也說不定。

年底迎接新世代
從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出Widows 11在整體的改變中,有明顯的將大家的使用習慣納入考慮,像是新的開始工具列、右鍵選單等,雖然換了新樣貌,但整體的操作邏輯其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只需稍微克服過往的肌肉記憶便能適應,降低了學習成本的同時,也讓更多的便利功能能夠進到系統之中,理論上應該是不必太擔心會上演當年Windows 8上手難度過高的戲碼。至於在推出時間上,微軟目前還沒有公布確切的日期,只有表明會在今年的秋季的時候與大家見面,也就是再過幾個月的時間,我們就要再次迎向電腦的新世代,屆時Windows 11會如何影響我們的使用行為?對整個PC領域帶來的怎麼樣的衝擊?好奇且有餘力的玩家,不妨現在就進入Windows設定中,親自下載體驗一下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把漏掉的功能補上來,Windows 11開放測試安裝Android App了
- 新系統時代最後倒數計時,微軟確認Windows 11正式上線日期為10月5號
- Windows 11來了!一掃20多年舊版積習、內外煥然一新,手把手實際安裝體驗測試
- 遊戲載入更快速、Microsoft釋出DirectStorage API開法者預覽版,「舊」系統也受惠
- 不喜歡Windows 11嗎?沒關係,微軟允許你限時內降回Window 10
- 老歸老還可以嚼土豆、硬體限制再高也沒在怕,網友把Windows 11刷進了NOKIA Lumia 950XL
- 似乎有那麼一點像macOS,Windows 11作業系統截圖高清無碼流出
- 手拉手我們還是好朋友,爆料指出新版Windows將會配合Intel第12代Alder Lake處理器於萬聖節檔期推出
- 不給活路, Windows 10兩階段強制更新,徹底對Flash Player趕盡殺絕
- Android模擬器可以移除了?!傳微軟正在研發內建支援Android App的應用程式
- 熟悉畫面將只剩情懷?控制台恐將在微軟Windows 10更新後強制退役?
- 2.7GB的Windows XP原始碼疑似流出,聯袂43GB的多版本原始碼「大禮包」也在網路上流竄! 爆發資安隱憂!
最多人點閱
- 研發代號Win7 SP2》 最新的微軟Windows 7更新懶人包推出,系統更新一次搞定!
- 震撼,Microsoft爆史上最嚴重出包》Windows Vista、7、8與8.1全中獎,安裝更新之後就得要修理或重灌!
- Windows 10「手動延長」升級優惠,拿到「合法便宜」的Windows 10正版金鑰
- Remix OS for PC完整安裝攻略:讓您電腦可以Windows + Android 雙重開機
- 終於不用再被嘮叨,Windows 10免費升級優惠仍持續進行!
- Windows 10隨身碟USB 3.0版正式開賣,台灣製造32+64位元二合一版本Win10報到!
- Windows XP釘子戶還有多少,引爆網友熱議!
- 老電腦升級Windows 10大作戰
- Windows 7的SHA-2更新包已經開始發放,趕快更新!7/16後就不用擔心Windows Update不能用啦!
- Remix OS Player,全新Android 6.0模擬器讓你在Windows玩手機遊戲
- 震撼,Microsoft出包沒修好臭蟲又爆新災情》網友氣炸爆Windows Update比病毒還可怕,視窗更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Windows XP再戰十年,引爆網友熱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