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 中央處理器

美國Aurora國家實驗室Exascale超級電腦配備揭曉,採用Intel Xe HPC ‘PVC’ GPU與Xeon Sapphire Rapids CPU,2021年開始部署 ft. 兩大CPU市場分析

文.圖/Johan 2020-05-11 13:00:00
這篇不是超級英雄之戰,而是超級電腦之戰!上週我們報導過Intel確認將推出Xe HP 萬能級GPU,採用MCM封裝,該GPU核心就是Ponte Vecchio (義大利佛羅倫斯市內的一座老橋),採用7nm製程設計,裡面電容數超過數以十億計,大小為3696mm²,寬度比一顆AA電池還大!令人大開眼界!

由於先前Intel標到Aurora超級電腦建構計畫,其合作內容是,Intel將與Cray一同建構起Exascale (百億億次級) 超級電腦,並於2021年部署!這次的超級電腦將採用兩組Sapphire Rapids Xeon處理器,以及高達6顆上述的Ponte Vecchio GPU,這些GPU將採用CXL (Compute Express Link)與OneAPI軟體堆疊來進行連接,以達到高效能運算目標。

Intel標到的Aurora超級電腦建構計畫中,將採用的電腦主機架構。採用雙Xeon可擴充處理器,搭配6顆Xe架構Ponte Vecchio繪圖處理器,採用UMA(統一記憶體架構)、全節點互連設計,具可擴充能力之節點間異步化I/O處理


Aurora國家實驗室公佈硬體細節,採2 CPU + 6 GPU設計

由Intel主導的Aurora超級電腦建構計畫,已於日前公布其細節,該電腦將配備上述的2顆Sapphire Rapids Xeon CPU,以及6顆Ponte Vecchio (PVC)的Xe HPC等級GPU,預計將達到1 ExaFLOPs的巔峰效能,該系統將在2021年正式於Argonne國家實驗室部署,此將成為地表上首台Exascale級的超級電腦!

Intel的Aurora超級電腦標案,將採用的電腦硬體,細節說明


這款電腦由於配置了6顆PVC Xe HPC (7nm) GPU和2顆Sapphire Rapids Xeon CPU (10nm++) CPU,在各GPU之間將採用CXL (Compute Express Link)與OneAPI軟體堆疊來進行連接,系統採用統一記憶體架構(UMA)讓CPU和GPU的資料可以共用存取,以達到高效能運算目標。

Intel的Aurora超級電腦標案,其使用的節點與互連機制架構說明


Intel GPU的內部架構說明


Cray負責機架與系統設計,以串起高效能應用需求

這項計畫中,Intel主要負責做CPU與GPU,而Cray (克雷電腦)則負責設計載體,也就是他們Shasta系統,其包含機架與機櫃,該機架支持各種CPU,並能針對伺服器密度、散熱效率,以及高效能網路頻寬進行不同比例的優化 (Cray可說是這次計畫的SI廠商),讓Intel這個全新的處理器架構,能夠在高效能運算(HPC)應用中,穩定運作且發揮出全速效能。

Cray的Shasta系統說明


而在記憶體、儲存裝置與頻寬部份,先說記憶體好了,他們表示正在尋找能配置超過10 PB (1 PB = 1024TB)的系統記憶體,搭配Cray的Slingshot Fabric互連機制。已知Aurora超級電腦的每個運算節點,總共有8個Slingshot Fabric進行互連,而該電腦系統也會採用兩種不同的檔案系統,其中一個是DAOS (分佈式異步對象儲存),另一個則是Lustre。兩者各有其優點,一個是高容量低頻寬,另一個則是相反,分述如下:

(1) DAOS: 可支援大約 230 PB的儲存容量,頻寬超過25TB/s
(2) Lustre: 可完整支援到150 PB 的儲存容量,頻寬大約1 TB/s

Cray的Slingshot網路架構說明


此外,在軟體方面,Cray也有自己的軟體堆疊層,可改善模組效率,同時提供統一的高效能互連機制。有鑑於其Slingshot是其第八代高速互連架構,具備許多HPC應用的必備特色,像是壅塞管理、僅3 hops的dragonfly系統,還有流量類別。同時還使用Rosetta高頻寬交換器,能提供高達25.6Tb/s的頻寬(單一方向為25GB/s),以符合Exascale等級的運算需求。

Cray的Dragonfly拓樸說明


Cray的Rosetta高頻寬交換器介紹


DAOS (分佈式異步對象儲存)架構說明


這就是Aurora的硬體特色一覽表


Intel的10nm++ CPU配7nm GPU強嗎?Xe GPU架構分析

Intel Xe家族,依照等級高低可區分成最高階的HPC、中階的HP,以及消費性的LP。先說最高檔的HPC吧!這次的Ponte Vecchio (PVC) GPU,將採用7nm製程設計,搭配其Foveros 3D封裝技術,並以MCM的封裝設計,晶圓面積勢必不小。此外,每顆MCM GPU將通過EMIB (嵌入式多晶片互連橋接,Embedded Multi-die Interconnect Bridge)連接到高密度HBM(高頻寬記憶體)之DRAM封裝,並在旁邊放置一個更快速的Rambo Cache,該快取也是透過Foveros來進行連接。再搭配Cray的Slingshot提供節點之間的互連,便可透過Intel Xe Link將6顆Xe HPC GPU內部互連起來!

Xe Link,將這6顆粒GPU連接在一起,以CXL為基礎


Xe GPU的三個等級,從高至低依序是:Xe HPC、Xe HP、Xe LP


Xe GPU 三種等級的效能區間分佈圖


Xe GPU 區分的市場等級,從最高階數據中心,到消費端的繪圖加速


由於Intel的Xe HPC GPU,將具有幾千個EU (執行單元),目前已知Xe LP GPU有96組EU,每個EU共有8個核心,因此相乘起來共有768組GPU核心。目前Intel在Gen 9.5和Gen 11的GPU上,每個切片上面擁有8組EU,同時包含8組ALU (算術邏輯單元),而在Gen12 GPU的子切片中,其EU裡面有點像是NVIDIA在GPC裡面的Shader Model (SM)單元,或是AMD在Shader Engine裡面的CU (運算單元)的組成。因此這樣演化下去,將可以看到大量由許多子切片所組成的超級切片。

這就是Intel DG1 (採用Xe LP GPU)顯示卡本尊與產品特色


簡單來說,1顆具備1000個EU的GPU晶片,裡面就含有8000組GPU核心,不過有可能更多,因為先前有看到中階的Xe HP GPU以4顆堆起的大GPU,就內建了2048個EU (相當於16384組GPU核心)的設計,預期高階的Xe HPC GPU將可能更多,晶圓面積也將更巨大!

這是Intel Xe HPC GPU (Ponte Vecchio) 7nm GPU的內部架構,一個切片有8個EU


由於Xe HP GPU具備可變動向量寬度指令集,例如GPU專用的SIMT,以及CPU專用的SIMD格式,兩者搭配起來將有最大效能。而根據Xe HP GPU的單顆、雙顆、四顆搭起來之後,其效能大概可以預估如下:

(1) Intel Xe HP (12.5) 1顆GPU: 512 EU (約4096核心,12.2 TFLOPs,150W)
(2) Intel Xe HP (12.5) 2顆GPU: 1024 EU (約8192核心,20.48 TFLOPs,300W)
(3) Intel Xe HP (12.5) 4顆GPU: 2048 EU (約16384 核心,36 TFLOPs,400~500W)

這就是Intel Xe HP GPU (Ponte Vecchio)的MCM封裝,好大一顆!


Xe HPC GPU之間巨無霸級的快取,肩負FP64等級的運算需求

至於高階的Xe HPC GPU,Raja Koduri在Intel開發者大會提到,HPC將可達到1000個EU,相當於單顆就有8000個GPU核心,且提供40倍的雙精度浮點運算能力。其中,每個EU是透過新的可擴充式記憶體fabric架構來串連起來,這個新的互連架構就叫做XEMF (即Xe Memory Fabric),可提供數組高頻寬的記憶體通道。跟Xeon CPU一樣,Xe HPC GPU也需要配置具備ECC功能的記憶體來運作。

此外,Xe HPC還包含一個Rambo Cache,是一個超大型的快取架構,負責將多顆GPU串連在一起。此外透過該快取的巨大級記憶體頻寬,可以持續性的在雙精度運算中,提供尖峰的FP64運算效能。這樣在進行密集的AI運算時,能夠快速且有效的完成各式工作。

Xe HPC採用UMA架構,每個EU以XEMF串起,連接至HBM記憶體,並搭配Rambo Cache設計,以讓GPU和CPU共同存取


至於在製程方面,因為10nm升級到7nm,所以在GPU裡面也獲得一些關鍵性的提升,包含:7nm製程擁有10nm的兩倍密度、Die內部節點優化、設計準則減少4倍、採用EUV (極紫外)光刻機製程、採用下世代Foveros與EMIB封裝。

Xe HPC採用7nm製程設計,以及Foveros封裝技術


這次Xe HPC GPU的推出,搭配OneAPI軟體架構,將使其單一節點的效能,相較於2019年來說,提升超過500倍,2021年見真章!


那麼Sapphire Rapids Xeon CPU的功能又是如何?

在伺服器處理器方面,Intel這次推出的Sapphire Raids Xeon伺服器處理器,將採用10nm++製程,將可能採用Willow Cove核心架構,以取代先前的Sunny Cove架構。此外,這次的Sapphire Raids Xeon處理器,搭配其最新的Eagle Stream晶片組平台,將首度支援到DDR5記憶體,以及PCIe 5.0架構 (對!直接跳到5.0了,不跟你AMD的4.0喇賽)。

有GPU不夠,也要看CPU,這次Aurora超級電腦,搭配的是Xeon等級之CPU,具備ECC記憶體校正等功能


說到這次新的Eagle Stream平台,將採用全新LGA 4677腳位,以取代先前Whitley的LGA 4189腳位(支援Cooper Lake-SP與Ice Lake-SP處理器)。(是的!腳位一直改!)

Sapphire Rapids Xeon處理器,將採用Willow Cove架構!


若跟AMD相比,AMD將於2021年推出EPYC “Milan”伺服器處理器,採用7nm Zen 3架構、支援PCIe 4.0與DDR4。而要是Intel不Delay的話,其2021年推出的Sapphire Rapids Xeon CPU雖說採用10nm++製程,且支援PCIe 5.0與DDR5,記憶體將支援到8通道,雖說製程落後(10nm++),但規格上卻領先,將可能又把AMD的Milan往下踩。也因此,AMD可能要加緊推出其EPYC “Genoa”,採用新的SP5腳位設計,將以5nm製程設計,支援DDR5與PCIe 5.0等新規格,來與Intel正面對戰!

AMD在伺服器處理器市場部分,於2021年祭出EPYC “Milan”,是基於Zen 3架構、7nm製程的處理器


全面對戰!Intel和AMD從入門市場打到超級電腦市場

上述只的是Intel於2021年必須交付的Aurora exascale系統。當然其實除了Intel之外,還有許多超級電腦標案,包括先前2018年IBM與NVIDIA合作的Summit與Sierra標案,分別擁有200與125 petaflops尖峰處理能力。而2020年AMD與NVIDIA即將交付的Perlmutter超級電腦,則採用上述Zen 3架構EPYC “Milan”處理器與NVIDIA的Tesla GPU,預期可以達到100 petaflops的處理能力,但這些案子都是屬於Pre-exascale等級的超級電腦標案。

各家超級電腦標案的電腦系統名稱、交付日期,與CPU+GPU供應廠商名單


至於比較具有可看性的Exascale超級電腦標案中,除了上述Intel標到的Aurora標案之外,AMD也有標到Frontier超級電腦建構計畫,由是AMD負責CPU與GPU的建構,Cray負責系統、機櫃與互連。在同樣建構Exascale超級電腦的計畫中,AMD表示將採用最新的EPYC 7000處理器,搭配自家Radeon Instinct GPU,來組成1.5百億億次級以上(1.5 exaFLOPs)尖峰處理能力的超級電腦,以用來處理天氣、亞原子結構、基因組學、物理學等科學進行模擬、建立模型等應用。這個案子的CPU和GPU都是AMD自己包辦!

除此之外,HPE (慧宇)也於今年3月標到El Capitan超級電腦建構計畫,將與AMD合作(為什麼不選Intel? 耐人尋味!),共同打造2百億億次級以上(2 exaFLOPs)尖峰處理能力的超級電腦,並預定於2023年初部署,以提供美國國家核子安全總署(NNSA,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使用,該超級電腦將主要用在核子武器建模 (疑? 不是拿來做COVID-19研究喔?!)。

超級電腦中,GPU的效能成為主要重點,這是各家GPU的內部架構!


從上述的Exascale超級電腦標案中,可看出AMD與HPE合作一起拿下的Frontier與El Capitan兩個標案,分別為1.5或2 exaFLOPS等級的超級電腦標案,相較於Intel拿到的Aurora標案僅 1 exaFLOPS,看來AMD陣營還是略勝一籌!只是2021年之後就都要交出成績單了,屆時就要看哪一家在Super Computing的效能競賽中獲得優勝了!誰能成為Super Computing業界中的SuperHero,目前還不曉得。只能說,2021年的伺服器市場戰役,將會非常精彩!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