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Criteo 分析亞太地區與台灣的2019年春節假期消費狀況

(本資訊由廠商提供,不代表PCDIY!立場) 2020-01-16 11:52:43
農曆春節對亞太地區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不僅對於零售業來說非常關鍵,同時也會帶動旅遊業訂單量大增。行銷人員都希望可以借助過年期間提高消費者所帶來的買氣,因此賣家需妥善規劃行銷與促銷活動,以因應假期前後所帶來的銷售高峰期。一般來說,消費者在過年期間所增加的購買量與訂票量,是期望能夠從零售商與旅遊業者中獲得更優惠的價格與豐富的促銷活動。

台灣2019年的春節假期是從2月2日到2月10日(包含周末)共9天,通常消費者都會在這期間增加他們在零售的消費金額與旅遊相關的支出,為的就是要與愛人和家人們好好的享受這個節日。

春節前後的購物高峰
Criteo在2019年亞太地區的數據顯示,假期前一周,批發商的銷售額成長了27%。在台灣,零售額最高峰時落在1月底,與前一個月的平均銷售額相比成長了19%。

過年穿新衣服代表新年新氣象。這項習俗增加了在亞太地區的購物意願,也讓時尚商品的銷售額在當週成長20%,讓零售業一直到農曆新年之前能持續有好的表現。

銷售高峰不會僅限於春節前的日子。 Criteo的數據顯示,在農曆新年後一週,亞太地區批發商的銷售成長高達27%,而時尚業則成長31%。在台灣,時尚商品購買量的最高峰在1月第三週,之後一路下滑至農曆初三,在開工第一天大幅攀升,顯示消費者在農曆新年收到紅包後,有更大的購買力和購買意願。

春節假期間的旅遊潮
零售並不是唯一在春節期間受益的產業。根據Criteo的2019年旅遊統計數據,由於多數民眾經常在春節度假或返鄉,與上個月相比,亞太區的旅遊業者在春節假期前一個月和假期後三個星期的銷售額共成長了24%。在台灣,1月的第二週是旅遊訂購量最高峰,但從第三週起到過年,台灣旅遊商品訂購量下滑比其他亞洲國家還要明顯。

消費者通常會為了避免票價上漲而提前規劃,尤其他們預定的旅遊時間接近長假,旅遊的銷售量會比零售銷售更早達到高峰(也就是說,若在假期前一個月,旅遊預訂量與零售量相比的話)。

在春節假期期間,利用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AI技術有助於業者了解最佳的銷售時段,以最有效地提高銷售額。欲購買最低價和旅遊促銷的消費者,也應該特別注意流量和購買的高峰,來完成購買或預訂。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