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
全新 GeForce GTX 1660 Ti 為玩家帶來卓越的效能躍進 售價 279 美金起,搭載第 12 代 Turing 架構的 GTX 1660 Ti 即日起上市,效能超越 GTX 960 高達 3 倍、GTX 1060 高達 1.5 倍
NVIDIA (輝達) 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遊戲顯示晶片 (GPU) GeForce® GTX® 1660 Ti,為現今最熱門的遊戲大幅提升效能與電源效率。即日起全球上市,售價 279 美元起。 採用第 12 代 Turing GPU 架構所打造的 GTX 1660 Ti 充分發揮該架構在著色器的創新技術,可提供前一代 Pascal 架構 2 倍的 TOPS 效能。此外,也支援浮點數與整數同步運算並行、3 倍 L1 高速存取的整合快取架構,並透過 Adaptative Shading 可自行調整的著色技術大幅提升效能。 相較於日前樹立省電 GPU 標竿的 Pascal 架構,Turing 架構能提供 1.5 倍時脈週期執行指令數與 1.4 倍的電源效率。因此,憑藉僅 120 瓦的功耗,GTX 1660 Ti 的每瓦效能功耗領先所有同級 GPU。 GeForce GTX 1660 Ti 的表現超越前一代 GPU,且精於處理涉及複雜著色器運算的現今遊戲。其比 GeForce GTX 1060 6GB 快高達 1.5 倍(註1),在包括《要塞英雄》、《絕地求生》及《APEX英雄》等熱門線上遊戲中,讓玩家可以在 1080p 解析度下體驗每秒 120 格更新率的流暢畫面。 GeForce GTX 1660 Ti 搭載 1,536 個 CUDA® 核心、傳輸速度達 12Gbps 的全新 6GB GDDR6 記憶體與提升至 1.8 GHz 的時脈,能讓玩家輕易超頻,進一步提升效能。 目前還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玩家仍在使用 2014 年出廠的 GTX 960 等級或更低階的 GPU 配備,相較之下,GTX 1660 Ti 能提供玩家高達3倍效能、高性價比的升級方案,讓玩家能在自己最喜愛的遊戲大作中享受明顯提升的畫面更新率。 此外,GTX 1660 Ti 也可透過運用GeForce Experience 讓PC 遊戲更容易上手,還提供許多獨特且容易使用的遊戲內操控功能,包含: 能自動擷取遊戲精采時刻的 NVIDIA Highlights:目前已有超過 35 款遊戲支援 Highlights,包括《戰慄深隧:流亡》、《要塞英雄》、《絕地求生》、《戰爭雷霆》、《古墓奇兵:暗影》、《無限法則》、《逃離塔科夫》、《刺客任務2》、《天國降臨:救贖》、《惡靈獵殺:緊要關頭》、《Final Fantasy XV》與《鐵拳7》等。 讓玩家拍下精采遊戲照片的 NVIDIA Ansel:目前有超過 70 款遊戲支援Ansel,其中包括《戰慄深隧:流亡》、《戰地風雲5》、《刺客任務2》、《古墓奇兵:暗影》、《榮耀戰魂》、《星際大戰:戰場前線II》與《Final Fantasy XV》。玩家可在 Shot with GeForce 官網上分享自己最喜愛的遊戲照片並參加每月舉行的攝影比賽。 透過後製技術讓玩家自行設定遊戲外觀的 NVIDIA Freestyle:玩家可透過最新濾鏡把遊戲畫面或照片後製成油畫或水彩風格,亦或是呈現電影感或 1980 年代的復古風。 多家全球頂尖合作夥伴供應商於今日推出其 GeForce GTX 1660 Ti 產品,其中包括華碩、EVGA、技嘉、微星與 Zotac。各家廠商產品設計、功能與供應地區等皆有所不同,建議售價為 279 美元起。
-
ZOTAC GAMING推出GEFORCE GTX 1660 Ti系列,搭載全新TURING GPU架構
領先全球的香港電競品牌ZOTAC Technology宣布推出ZOTAC GAMING GeForce GTX 1660 Ti系列。全新系列配備極速GDDR6記憶體,為GTX顯示卡引進新一代的先進技術與效能。 ZOTAC GAMING於2017年成立,是ZOTAC旗下的電競品牌先鋒,致力為遊戲玩家打造更強的遊戲硬件。品牌融合了ZOTAC十多年來的工程實力及設計專長,以創造最優質的電腦遊戲體驗為目標。而在ZOTAC GAMING的標誌背後,是象徵著未來科技的力量,以及挑戰強者的決心。 ZOTAC GAMING GeForce GTX 1660 Ti系列基於嶄新的NVIDIA Turing™ GPU架構打造,搭配覆蓋全卡的鋁製散熱鰭片,並採用迷你顯示卡的雙風扇裝置。風扇直徑分別達70毫米和80毫米;小風扇以平穩風壓增加空氣流動,而較大的風扇則主力產生最大氣流速率,合作排出更多熱能。Turing架構能達到比前一代Pascal架構高1.5倍頻寬及高1.4倍功率,而GTX 1660 Ti的功率僅需120瓦特,可提供同類型GPU中最佳的功率效能。 新系列採用百搭任何電腦系統的配色,配備VR技術和Game Ready驅動程式。另備HDMI 2.0b和三個DisplayPort 1.4連接端口,支援多螢幕顯示。加上體積結構精密,全卡僅長173毫米(6.83吋),適合安裝於現有99%的系統中。 另有AMP型號,顯卡長209.6毫米(8.3吋),具有雙90毫米風扇組成的IceStorm 2.0冷卻系統、全包式金屬背板及預先超頻設定,讓你即時享有最佳的遊戲效果
-
效能超越GTX 1070!EVGA GeForce GTX 1660 Ti開箱實測
去年,NVIDIA推出全新一代GeForce RTX系列顯示卡,採用跨世代的圖靈(Turing)架構,不只效能表現向上一層樓,甚至也為消費級市場帶來即時光跡追蹤技術(Ray Tracing),讓遊戲的畫面表現、尤其在光影反射上,更加貼近真實世界。目前RTX系列顯示卡最入門版本為GeForce RTX 2060,不過早前市場上就一直有消息流出:圖靈架構要用在前一代GTX系列顯示卡上了! 沒錯,各位觀眾!久等了久等了!市場上盛傳已久、採用圖靈架構的GTX系列顯示卡GeForce GTX 1660 Ti(下稱GTX 1660 Ti)正式亮相!小編這次收到的是由EVGA推出的EVGA GeForce GTX 1660 Ti XC版本,馬上就帶大家來看看GTX 1660 Ti的真面目囉! 這次小編收到的GTX 1660 Ti是由EVGA推出的XC版本,採用的是單風扇的外型設計,另外還有一款「Ultra」版本,這個版本則是會採用雙風扇的設計。 兩者之間的差異除了風扇數目以外,在外型上則是XC版本較短、較厚(2.75槽),Ultra版本則是較符合一般常見的長型顯示卡大小,厚度(2槽)也比XC版本薄。同時,兩者在散熱的設計上,也為了因應XC版本長度較短、厚度較厚的設計,有不同的散熱片和風扇面積配置,這點小編後文為大家拆解卡片時會移併介紹,接下來就先來看看GTX 1660 Ti的細部特色囉! 外部的特色就先帶到這邊囉!接下來小編要準備把卡片拆開來帶大家看看內部的晶片和散熱配置了!(撩袖子 這次EVGA GTX 1660 Ti在拆解上非常容易,只需要將主要的螺絲都卸下以後,即可看到主要的PCB板以及散熱片和風扇了。 相信說了這麼多,大家最關注的一定還是效能表現的問題吧!等等,先讓小編快速碎念一波EVGA GTX 1660 Ti的基本規格~ 這次小編收到的EVGA GTX 1660 Ti XC版本,其基本時脈為1500 MHz,最高動態時脈則是1860 MHz,CUDA核心數共1536顆、採用PCIe 3.0介面。記憶體方面,搭載6GB GDDR6記憶體@192 Bit,頻寬則是288 GB/s。連接埠部分提供HDMI 2.0b、DisplayPort 1.4和DVI各一組。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主機板:ASRock Z390 Extreme 4 記憶體:G.Skill Flare X DDR4-3200 8Gx2 儲存空間:Intel Optane 905P 480GB 作業系統:Win10 Pro 64Bit build1809 另外,小編也找了目前相當熱門的《Apex英雄》和《黑色行動4》做為測試標準,在經過畫質調整過後,兩者的平均FPS都能達到100以上,算是很流暢的穩定遊戲體驗了。 從測試的數據中可以看出,GTX 1660 Ti的表現還算是中規中矩,各項表現都還算優異,在遊戲方面的表現令小編感到驚豔,尤其是在新款遊戲《極地戰嚎 破曉》、《Apex英雄》的表現非常不錯,前者在2K解析度下都還能有69 FPS的流暢體驗、後者則是平均都有100~120 FPS的表現,這樣的遊戲體驗很ok! NIVDIA這次在宣傳GTX 1660 Ti時,使用的效能數據比較中,多數都以GTX 1060或是上一代GTX 960作為衡量標準,以GTX 1060為例,GTX 1660 Ti可達到1.5倍左右的效能提升、對比GTX 960則是可達到最高3倍的效能提升。有鑑於此,小編這邊也整理了本次測試的GTX 1660 Ti對比GTX 1060、GTX 1070以及目前RTX系列入門款RTX 2060的3DMark相關數據對照,供玩家們參考。 從比較中可以看出,GTX 1660 Ti在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模式下,其效能表現都比GTX 1060優秀(約26%),甚至還比GTX 1070更強(約3%),顯見針對新一代DX12遊戲支援下,GTX 1660 Ti的表現會比另外兩者都還要高。不過在採用DX11的Fire Strike模式下,GTX 1660 Ti的表現依舊比GTX 1060強(約20%),但就比GTX 1070略遜色些。而兩種測試的結果,GTX 1660 Ti都比RTX 2060低,不過其實嚴格來說,兩者相去並不遠。 綜觀這次EVGA GeForce GTX 1660 Ti的整體表現來看,就外觀上來說,單風扇的配置減低了整體的體積,但增高的風扇高度和強化的散熱鰭片,則是在散熱和體積上取得平衡。另外,就最重要的效能來說,GTX 1660 Ti從實測結果中來看,3DMark跑分效能贏過GTX 1060甚多,部分環境甚至能超越GTX 1070,同時,在遊戲FPS的表現上,新遊戲本身的優秀最佳化加上GTX 1660 Ti本身就不錯得體質,帶來的是流暢的遊戲體驗。 小編收到的EVGA GeForce GTX 1660 Ti XC GAMING官方建議售價是289.99美金,不過該卡片目前正在做活動特價,原價9,750元,現在特價只要9,450元,還蠻有競爭力,尤其如果本身仍在使用GTX 1060的玩家非常值得入手,還在用GTX 960的玩家就更不用說了!另一款EVGA GeForce GTX 1660 Ti XC Black GAMING則只要279.99美金。 若真要說有什麼值得擔憂的地方的話,就在於RTX系列入門款RTX 2060顯示卡,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只需要12,000左右即可入手,勢必有可能會影響GTX 1660 Ti的市場行情。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EVGA 艾維克科技 廠商電話:(02)8226-2868 廠商網址:
-
清倉4逆?GTX 1660 Ti今天來、GTX 1650下月推出
NVIDIA近期針對旗下入門級顯示卡可說是動作頻繁阿!繼早前在最新GeForce RTX系列帶來新成員RTX 2060以後,近期傳的沸沸揚揚的新卡、傳將採圖靈架構、將讓上一代GTX系列產品脫胎換骨的GeForce GTX 1660 Ti入門級顯示卡,也將於今(22日)晚上10點正式接露!礙於NDA關係,小編這邊就先不多說了XD!大家可以持續關注PCDIY!網站和粉絲團! 但小編能多說嘴的是,今天另外又有消息指出,NVIDIA據傳在3月時再接再厲,繼續推出GeForce GTX 1650入門級顯示卡。(不得不佩服老黃刀法! GTX 1650將成為GTX 1050的後繼品,已確定會同樣採用圖靈架構,不過將不會有RT和Tensor核心,也就是不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技術。另外,晶片部分將採用型號為TU117的晶片,這和先前流出的GTX 1660 Ti採用的TU116晶片不同。在記憶體規格方面,則是最高可能會搭載4GB記憶體,但目前還無法確定是採GDDR5還是GDDR6,不過後者的機會較高。CUDA核心數則是預估落在896~1024顆之間,不過這就必須等待進一步的確認了。 最後則是時脈,基礎時脈為1485 MHz,是一個相當有趣的數字,比原先的GTX 1050 2GB(1455 MHz)和GTX 1050 Ti(1392 MHz)都還要高。功耗則是預估落在75W左右,可望為入門級DIY電腦帶來更多彈性的空間。 至於GeFroce GTX 1650推出的時間可能落在3月份左右,時間點來看很接近另一款屆時也可能會上市的GeForce GTX 1660顯示卡推出的時間,或許到時候一次同時公布也說不定,這部分應該會等GTX 1660 Ti正式推出之後才會比較明朗;而建議售價方面,GTX 1650預估會落在150~200美元間,這樣的價位在入門級市場將擁有不錯的競爭力,也會與市場價格帶的定位比較接近(1050升級版?),實際價格目前只能拭目以待了。 順帶一提,GTX 1660(非Ti版本)這張卡將會是NVIDIA作為上一代GTX 1060的後繼品,相關的細部規格還不得而知,但綜觀來看,GTX 16系列顯示卡家族,作為老黃針對上一代GTX系列顯示卡的一系列入門級顯示卡的升級,目前共計已經會推出三款:包含今晚將公開的GTX 1660 Ti、之後將推出的GTX 1650以及GTX 1660。這三款入門級顯示卡若是建議售價定位得宜,勢必將會對入門級顯示卡市場帶來一波新的競爭。 今天(22日)晚上10點NDA解禁後,就可以公布GTX 1660 Ti的相關測試報告,屆時就請大家繼續關注PCDIY!網站和粉絲團,隨時掌握最新消息囉!
-
NVIDIA GeForce GTX 1660 Ti效能流出、約比GTX 1060快25%
市場上最近討論度最高的顯示卡,除了AMD新推出的Radeon VII 7奈米顯示卡以外,非NVIDIA的GeForce GTX 1660 Ti莫屬了,該卡片據傳雖然整體的基底是以GTX 1060為主,但將採用最新的圖靈(Turing)架構,理論上效能勢必會比原先的顯示卡還強,而從最新流出的消息來看,這個推論是正確的,而且更有甚之,GTX 1660 Ti看起來甚至效能快追上GTX 1070了。 目前流出的跑分數據來看,在《Final Fantasy XV》的跑分測試中,GTX 1660 Ti獲得5000分的成績,同樣的測試下,GTX 1070獲得4955分,效能表現已然超越GTX 1070。而另一個新流出的《奇點灰燼》(Ashes of the Singularity)數據中,可看到在FHD解析度下,GTX 1660 Ti獲得4800分成績,GTX 1070獲得4900、GTX 1060則是3800、RTX 2060則是5500分。 GTX 1660 Ti的成績可說非常接近GTX 1070的表現,對比GTX 1060的話,GTX 1660 Ti的效能表現約快上25%,不過RTX 2060的表現又比GTX 1660 Ti快上約14%。考量到目前來看,GTX 1660 Ti的建議售價可能落在279美金下,比起GTX 1070在推出時的379美元,相較之下是一個不錯的購買選擇。 GTX 1660 Ti目前看起來,效能表現似乎很有競爭力,但在價格方面就又是另一回事了,279美元假如直接換算成台幣,也需要至少8600元台幣左右,加上稅金等手續,價格勢必會非常接近萬把塊。但目前市場上,RTX 2060的普遍行情最便宜的也只要12,000元左右,但RTX 2060的效能又比GTX 1660 Ti還要更快,考量到只需要多花個可能兩三千塊就能買到RTX 2060的話,GTX 1660 Ti的競爭力在這方面就會顯得有些尷尬。 但不管怎樣,一切還須等待GTX 1660 Ti正式推出後,才能確定其真正的效能表現,屆時究竟該卡片是否有市場競爭力,仍有待觀察。
-
ZOTAC將於ISE展出首個嵌入式計算方案系列 ZBOX PRO
領先全球的香港電競品牌ZOTAC Technology,宣布推出品牌首個嵌入式計算方案系列 — ZBOX PRO,將迷你電腦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展至嵌入式計算市場。ZBOX PRO代表了ZOTAC專業嵌入式解決方案的冒起,為商業領域及工業控制提供一系列高效能的嵌 入式系統,以應付全球不同的業務需求。新產品線將於歐洲系統整合展(ISE)2019首次亮相。 ZBOX PRO以ZBOX 迷你電腦的高效能及小巧機身為基礎,經過重新設計並細微調整,打造出擁有更強可控性的嵌入式計算方案。新系列具有廣泛的工業設計和應用技術,包括被動式散熱的嵌入式計算機、極致迷你的顯示解決方案,以及擁有工作站等級的強大系統。專業級的硬件盡收納於耐用的機箱中,並提供各種連接端口、記憶體容量和存儲選項。此外,ZBOX PRO具有長達5年的供應期,確保更長的使用壽命,為你的業務提供穩定持久的服務。 ZOTAC Technology產品總監黃嘉寶表示:「我們現有的迷你電腦產品,在質量及可信度上皆享有高評價,令ZOTAC這個品牌贏得全球信賴。 今年,我們以ZBOX PRO這個全新產品線,實現了另一個里程碑。新系列將針對商業和工業應用的需求,提供業界領先的性能和先進技術,以支援廣泛的全球嵌入式市場客戶。」 ZBOX PRO的嵌入式解決方案,能提高處理資源或數據密集型應用程序的效率,優化不同專業人員的工作流程。應用層面包括:電子顯示看板、科學計算、數位創作、CAD渲染、CAM工程、零售和金融、賭場和遊戲娛樂、醫療和保健、物聯網閘道器、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視頻分析、機械和工業控制等等。 ZBOX PRO具有無風扇和主動冷卻型號,設計更加堅固,適合應用於不同環境,是各行業的理想工作夥伴。
-
AMD Radeon VII效能比拚,RX500系列和NVIDIA參戰
隨著AMD Radeon VII顯示卡效能在2/7解禁,小編當時也為玩家們帶來了第一手的,但小編也知道玩家們最關心的一定是Radeon VII和目前線上各卡片之間的效能實測效果孰優孰劣吧!這次小編找了AMD自家的RX500系列RX 570、RX580和RX590顯示卡,加上NVIDIA上世代GTX系列顯示卡,以及當前的RTX系列顯示卡,一同和Radeon VII來個效能大比拚! 有關先前的Radeon VII開箱文和詳細的效能測試文可以看這邊 接下來小編將藉由常見的3DMark軟體和VRMark軟體,針對AMD Radeon VII顯示卡的效能,對比AMD自家前世代的RX500系列顯示卡,包含RX570、RX580和RX590,RX系列還會做雙卡CrossFire(後文以「CF」做代表)的比較。 另外,也將和NVIDIA的GTX系列顯示卡(上至GTX 1080 Ti、下達GTX 1060 6GB)和現今的RTX系列顯示卡(上至RTX 2080 Ti、下達RTX 2060),一併作效能比較並分析Radeon VII的優勢。 這邊值得一提的是,先前小編進行一手效能測試時使用的是AMD官方在NDA期間提供給媒體測試使用的驅動程式,隨著顯示卡本身上市後,Radeon VII已經有新的對應驅動程式可供下載使用,因此,本文所提供的數據是使用新版驅動程式後的實際效能跑分,部分跑分效能相較於NDA期間有些微提升。 另外,這邊也提供小編的測試平台規格供玩家們參考: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主機板:ASRock Z390 Extreme4 記憶體:G.Skill FLARE X F4-3200C14-8GFX DDR4-3200 @ 2666 8GBx2=16GB 顯示卡:AMD Radeon VII SSD: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XT PLATINUM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1809 先從最基本的3DMark跑分軟體來看吧!這部分包含Time Spy、Time Spy Extreme、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和Fire Strike Ultra五種不同的測試模式。 接下來則是針對虛擬實境(VR)遊戲和環境進行效能評估的VRMark測試軟體,分為最基本的Orange Room模式,中度環境的Cyan Room模式,以及對硬體需求最嚴苛的Blue Room三種模式 接下來進入遊戲跑分測試的部分,這裡小編將以常見的《古墓奇兵:暗影》(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刺客教條:奧德賽》(Assassin's Creed Odyssey)和《極地戰嚎5》(Far Cry 5)三款遊戲作為指標,細看Radeon VII在各遊戲中,以最高畫質設定下,分別在4K(3840x2160)、2K(2560x1440)和FHD(1920x1080)三種解析度下的效能表現,並且同樣和RX500系列以及NVIDIA旗下顯示卡進行比較。 Radeon VII在《古墓奇兵:暗影》中,4K、2K、FHD三種解析度下,分別獲得平均42、77、105(FPS)的表現,比RTX 2080稍弱、但較RTX 2070強,同時也比GTX 1080 Ti稍微更好一些。 《刺客教條:奧德賽》的部分由於對手的最佳化一向做得比較好,因此這邊Radeon VII相較之下表現稍弱,但仍然在4K、2K、FHD三種解析度下,分別獲得平均35、49、53(FPS)的表現。另外,Radeon VII也比自家RX500系列各顯示卡CrossFire後的結果都還要更好。 最後則是《極地戰嚎5》,這部分Radeon VII的最佳化就做得不錯了,4K、2K、FHD三種解析度下,分別獲得平均59、104、115(FPS)的表現,比自家RX500所有卡片的表現都還要更好。和對手相比則同樣是介於RTX 2080和RTX 2070之間。 總地來說,從這次Radeon VII和各顯示卡之間的效能比較來看,以目前的Radeon驅動程式環境下,Radeon VII的效能表現單張卡已經足夠打贏RX500系列所有卡片的效能,包含雙卡CrossFire的效能表現,倘若是還在使用RX500系列的玩家,可以考慮升級至Radeon VII,但若是已經在使用RX 590雙卡CrossFire模式的玩家,則是可以先暫緩,因單就數據而言,效能表現大約可逼近Radeon VII的輸出。而若是將Radeon VII拿來和對手的RTX系列來比較的話,平均效能則是坐落在RTX 2080和RTX 2070之間,部份環境下(如3DMark的Fire Strike模式)可超越RTX 2080。 這裡玩家們可能會認為相較之下Radeon VII的效能表現似乎略輸RTX 2080,數據上來看似乎是如此,但不可否認的是,AMD未來仍會持續針對不同環境對Radeon VII進行更多最佳化,未來的效能表現也會進一步提升。價格方面,目前Radeon VII市價約22790台幣、RTX 2080則是22990台幣,相去不遠,那麼相差的就是遊戲本身的實際效能表現。 除了能夠在本文中實際量化的效能表現以外,Radeon VII在本身硬體規格方面仍值得注意,尤其是16GB HMB2記憶體這塊,硬是比RTX 2080的8GB還要大上兩倍,針對未來4K解析度遊戲和創作者影音編輯需求Radeon VII已經做好準備,這部分也是不容小覷。然而NVIDIA日前針對RTX系列顯示卡也推出新世代的DLSS(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深度學習超級取樣)技術,能夠進一步提升整體遊戲效能,這部分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塊,目前只能說Radeon VII和對手的顯示卡之間各有千秋,或許未來AMD也有可能推出自己的DLSS標準(也許叫AMD DLSS?或是叫其他名字),或者運用其他類似的技術,來呈現出自家顯示卡的優勢!總之,就等AMD的表態了!
-
華擎發表Phantom Gaming X Radeon VII 16G顯示卡,採用AMD世界首款7奈米製程遊戲繪圖引擎,大幅提升遊戲與創作效能
全球主機板、顯示卡與迷你電腦領導廠商華擎科技ASRock推出Phantom Gaming系列的最新旗艦產品 - Phantom Gaming X Radeon VII 16G顯示卡,採用AMD世界首款7奈米製程Radeon VII繪圖引擎,和高達16GB容量的4096位元HBM2顯示記憶體,具備強大的運算效能,加上完整的DirectX 12、OpenGL 4.5與Vulkan等指令集支援,為最新的AAA等級遊戲、虛擬實境(VR)、3D渲染和影片編輯程式,以及次世代之計算工作負載等應用,提供狂熱遊戲玩家與專業創作者絕佳的使用體驗。 Phantom Gaming X Radeon VII 16G顯示卡採用植基於次世代Vega架構、以最新7奈米工藝技術製造的Radeon VII遊戲繪圖引擎,達到1400/1750 MHz的基礎/爆發頻率,並且配有高達16GB容量的4096位元HBM2顯示記憶體,是前一代Radeon RX系列的2倍容量,而每秒1TB的最大記憶體頻寬,也達到前代產品的2.1倍;相較於較前一代Radeon RX系列而言,平均遊戲效能提升達29%,平均內容創作效能提升達到36%。 藉由架構進步與效能的提升,加上對DirectX 12、OpenGL 4.5與Vulkan,以及最新Radeon FreeSync™ 2 HDR等技術的支援,讓狂熱遊戲玩家能享受到畫面無撕裂、高解析度、高幀數的HDR遊戲體驗;而創作者則可在8K螢幕下流暢運行次世代的相片與視覺創作應用程式。此外,該卡採用三風扇設計來最佳化散熱效果,確保能夠長時間穩定運作;並且具備3個DisplayPort 1.4和1個HDMI 2.0b連接埠,可支援最多4個顯示器進行多螢幕輸出,提供遊戲玩家與創作者更大的使用彈性。 “華擎很高興能與AMD合作推出Phantom Gaming X Radeon VII 16G顯示卡這樣的旗艦級產品。”華擎科技總經理許隆倫先生說。“無論是狂熱遊戲玩家,或是專業創作者,都能藉由此卡所提供的強大效能,獲得優異的使用者體驗。” Phantom Gaming X Radeon VII 16G顯示卡亦適用於華擎科技與AMD合作舉辦之Radeon系列顯示卡推廣活動:從2018年2月7日起,到2019年4月6日止,購買華擎Phantom Gaming X Radeon VII 16G顯示卡的客戶亦可免費獲得三款同捆遊戲(共價值180美金):、和。欲知詳情,請參考:https://www.asrock.com/news/events/2018AMDRISEGAME/ 整體而言,華擎Phantom Gaming X Radeon VII 16G顯示卡採用世界首款7nm製程科技遊戲繪圖引擎AMD Radeon VII,以及16GB超大容量4096位元HBM2顯示記憶體,最新製程與完善的指令集支援,提供了遊戲玩家與專業創作者強大且全面的效能表現。而三款AAA級遊戲的同捆活動,也為其帶來了更高的附加價值。由此看來,華擎Phantom Gaming X Radeon VII 16G顯示卡無疑是目前旗艦級顯示卡中的絕佳選擇。
-
光線追蹤(DXR)還不夠,DLSS也全面進擊!顯示卡兩強朝新製程與新技術分歧發展!您選哪一家?
自NVIDIA於2018年第9月推出以來,便以其全新RTX (光線追蹤)技術,讓遊戲畫面的光線反射達到更逼真的呈現,以掀起下世代遊戲畫質的大躍進。為加速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的新舊交替,NVIDIA除了推出自家的各式RTX Demo來呈現其RTX的特效之外,更與不少遊戲廠商合作,推出支援RTX的遊戲Demo。 然而目前真正可以玩到RTX特效的已上市遊戲大作,目前就屬Battlefield V (戰地風雲5),以及NVIDIA在TGS(台北電玩展)現場展示的各款即將陸續推出的RTX遊戲了。此外,知名的測試軟體3DMark也於近期的v2.7版加入全新Port Royal測試場景,可測試RTX的效能,讓一些已經提早入手GeForce RTX 2080 Ti/2080/2070/2060的玩家們,有可以執行的RTX軟體,來呈現其RTX的優勢! 除了質(畫質),也要重視量(效能)!NVIDIA另外也有發表其DLSS (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深度學習超級取樣)技術,也是RTX系列顯示卡的重點特色,該功能運用到深度學習技術,來為遊戲畫面提供更快的反鋸齒修飾,以提升整體遊戲效能,同時也能擁有更好畫質。 目前的遊戲中,除了Final Fantasy XV有提供DLSS的測試項目,讓遊戲可以擁有更好的表現之外,但市售的遊戲中,暫時還沒看到廠商推出正式支援DLSS的新遊戲,或是既有遊戲的改版,讓RTX系列顯示卡的另一項特色沒被好好的發揮出來。 如今農曆年剛過完,終於有市售遊戲大作,也要推出支援DLSS的更新了。首先一樣是Battlefield V,已宣佈於,再搭配先前就已支援DXR Ray-Tracing之下,便可同時擁有更好的畫質與效能表現。 無獨有偶的是,3DMark也搶先於2月初推出,以測試電腦系統在DLSS的整體表現。 是的!AMD剛於農曆年間(2月7日)正式發表採用7奈米製程的Radeon VII,搭配16GB HBM2記憶體,讓。在市場行銷方面,AMD的Radeon VII同樣以贈送3套遊戲的方式,價位設定在與GeForce RTX 2080相同等級,來搶佔市場,而目前在市面上已可買到! 可是AMD除了有7nm,以及16GB HBM2之外呢?雖說這兩項都比NVIDIA的12nm與8或11GB GDDR6還強,但是新的繪圖API (應用程式呼叫介面)呢?包含微軟已於Windows 10 1809版正式加入的DXR (DirectX Raytracing)函式庫,以及DLSS呢?雖說AMD不一定要跟著叫DLSS,但目前這兩項繪圖革新技術,AMD並沒有任何表示,亦即Radeon VII這一代顯示卡,仍舊只有支援當今的DirectX 12/OpenGL/Vulkan標準之外,並沒有其他可以幫助遊戲畫質與效能提升的額外軟體標準。 因此,以玩家的角度來說,若您想要花22K以上來更新顯示卡,您可以選擇AMD Radeon VII (送3套遊戲),或者選擇NVIDIA GeForce RTX 2080 (送1套RTX遊戲)。然而在效能表現相當的情況之下,NVIDIA的顯示卡有多支援雙D (DXR與DLSS)的繪圖「新技術」,而AMD的顯示卡看似只能拿16GB的記憶體以及7奈米的優勢「新製程」來說嘴了! 以目前DXR與DLSS的遊戲還不是很多的情況下,使用哪一家顯示卡似乎沒有什麼差別,然而您花22K以上的費用來買的高階顯示卡,並不會只用個1年而已。而且2019年期間,將會有不少DXR與DLSS遊戲推出。除了NVIDIA官方宣佈的11款DXR遊戲,以及28款DLSS遊戲之外,未來還會有更多支援雙D的遊戲! 當然AMD也沒有說不支援雙D技術,也許其新一代的顯示卡,可能會優先支援DXR技術,畢竟這是微軟的標準,可以先支援!至於DLSS部份,可能AMD會有自己的DLSS標準(也許叫AMD DLSS?或是叫其他名字),或者運用其他類似的技術,來呈現出自家顯示卡的優勢!總之,就等AMD的表態了! 因此,從目前顯示卡兩強,分別朝向「新製程」與「新技術」來分歧發展!您會選哪一家呢?歡迎到我們PCDIY!粉絲團留言!
-
AMD Radeon VII解禁、遊戲和創作的全方位7奈米神卡
終於RRR!AMD總算對Radeon VII效能數據解禁,小編憋了很久,終於可以跟大家公開Radeon VII的效能表現!話不多說!小編知道大家都等不及了,馬上瞧瞧! 有關前幾天小編幫大家開箱Radeon VII的文章,可以看這裡! 正式開始效能實測以前(繼續賣關子XD!),先來帶大家速速瀏覽AMD Radeon VII的重點規格吧!首先,AMD Radeon VII顯示卡,乃是接替AMD Radeon RX Vega 64顯示卡,成為Radeon旗艦顯示卡新皇座。 是的,你沒看錯!真的是1TB/s的顯示記憶體資料傳輸速度!為什麼可以這麼快?這除了歸功於強大的繪圖晶片之外,主要是採用了最新型HBM2記憶體,讓顯示記憶體資料傳輸速度達到1TB/Sec,遠遠超越了對手GeForce RTX 2080 Ti的14Gbps速率的11GB GDDR6@352bit,徹底讓繪圖晶片的性能發揮到了極致。 而也因為採用新一代的Vega架構,可看到內部的GPU核心因為採用7nm設計而縮小了面積。因此新的Vega II,比第一代Vega還擁有1.8倍的「坪效」(指的是相同面積下,新的產品能擁有的相對應的效能提升程度)、2倍的記憶體容量與2.1倍的記憶體頻寬。 Radeon VII硬體規格上引人矚目的一點就是搭載16GB HBM2記憶體,超大容量的記憶體配置,完全看準未來! 頂級的遊戲玩家或內容創作者才有可能徹底發揮這16GB記憶體的價值,據AMD統計,4K解析度以上影像編輯環境下,4K解析度需要10.2GB的顯示卡記憶體、8K解析度則須11.5GB。在遊戲上,導因於4K畫質遊戲逐漸興起,目前多數3A級遊戲在4K解析度下,對於顯示卡的記憶體需求普遍都達到8GB、甚至11GB以上,而這個趨勢未來進入2019年以後只會更加普遍,這也就是為什麼Radeon VII搭載16GB記憶體的原因:看準未來! 重點規格說到這,接下來就來看看實際的效能表現囉! 接下來將以常見的幾款跑分軟體作為標準,幫助大家將AMD Radeon VII的基本效能量化。而針對遊戲玩家的部分,除了常見的具備跑分模式的遊戲以外,小編也特別選了幾款目前時下當紅的遊戲,統計平均FPS做為參考。最後,因為AMD強調Radeon VII也是內容創作者的最佳夥伴,因此,小編也找了幾款創作者常用的軟體進行測試,以徹底了解Radeon VII的效能表現。 另一方面,由於AMD官方針對Radeon VII的效能表現,是針對對手的RTX 2080而來,因此小編也將把幾項常見的跑分數據拿來和RTX 2080的數據做對比。 PS:測試期間使用的驅動程式並非最終正式上線時的完整版本,因此,待AMD官方未來針對驅動程式繼續最佳化時,Radeon VII的效能表現勢必會更好。 接下來小編藉由3DMark進行各項不同模式的測試,包含Time Spy、Time Spy Extreme、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以及FFXV DLSS,同時也附上NVIDIA GeForce RTX 2080的測試數據做為比較。 針對創作者的需求方面,Radeon VII本身具備16GB記憶體,就數據上就已經具備優勢,在實際應用上,Radeon VII也確實表現得可圈可點。這裡小編找了「Lurmark」和「Blender」兩種創作者常用的軟體進行測試,從Luxmark的測試中也可以看到GPU的時脈衝到1802 MHz。 接下來則是常見的幾款遊戲測試,小編找了《古墓奇兵:暗影》、《刺客教條:奧德賽》、《極地戰嚎5》、《黑色行動4》以及《戰地風雲5》五款遊戲,分別以4K、2K和FHD解析度進行測試,並且畫質都調整為遊戲預設的最高畫質,藉由前三者內建的硬體效能測試功能、加上後兩者的平均FPS,統計AMD Radeon VII的遊戲效能表現。 從上面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在一般常見的測試中,Radeon VII在3DMark Fire Strike的各項模式裡,幾乎是逼近、甚至超越RTX 2080的表現,而Time Spy的兩個模式下,則是意外的反而較差,這應該可歸因於小編測試時驅動程式尚未做到最佳化所致,待最佳化以後,Radeon VII的效能表現勢必會更加完整。 再者,創作者方面的測試表現,Luxmark在不同硬體負荷下所獲得的表現都十分優異,Blender的速度更是在5分鐘內即可完成,速度表現同樣驚人。 遊戲FPS表現上,現階段Radeon VII在各項遊戲中的效能表現已經達到幾乎可以追上RTX 2080的表現,未來當AMD針對各遊戲進行Radeon VII的最佳化後,其平均FPS將會更上一層樓。 AMD這次藉由Radeon VII真的回來了!頂著全球首張7奈米製程晶片顯示卡光環,Radeon VII確實並非浪得虛名,效能表現直接衝著對手的GeForce RTX 2080而來,從實際的測試效能表現中可以看到,Radeon VII在小編測試期間,由於驅動程式尚未達到最終的最佳化結果,因此,部分效能測試尚不如GeForce RTX 2080,然而,已經可以看出未來將有望後來居上的趨勢,Radeon VII效能未來超越GeForce RTX 2080可說是指日可待。 此外,現階段來說,就硬體規格方面來看,Radeon VII搭載16GB HBM記憶體、可提供1TB/s的資料傳輸速度,這點完全贏對手一大截。踏入2019年後的遊戲,多數都將支援4K高畫質解析度,其對於顯示卡的硬體需求勢必越來越高,尤其對於記憶體的資源消耗尤其重要,AMD也預估2019年後,許多3A級遊戲大作平均將需要11GB以上的記憶體方可流暢運行,這點來看,Radeon VII可說是已經為了未來做好準備了。 現在,AMD Radeon VII已經正式推出,在看完了效能表現後,玩家們可以認真考慮是否要升級囉!就價格面來說,小編認為Radeon VII效能表現逼近、甚至超越GeForce RTX 2080,但其建議售價僅需699美金(小編撰稿期間尚未公布官方台灣售價),相較於對手GeForce RTX 2080的799美金來說,等於是花更少錢、但卻可以獲得相同、甚至更高的效能,平均每塊錢獲得的效能表現會比GeForce RTX 2080還要更優異,這點也是玩家們在選擇是否要升級前,可以做為參考價值的依據喔!簡單來講,AMD Radeon VII顯示卡的競爭力超高R!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龍爪現形、踩滅廢熱,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電競戰神刀法凌厲、讓性能刀刀暴擊,ROG STRIX RTX 3070 Ti O8G GAMING上機實測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