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 / 固態硬碟
-
Western Digital WD_BLACK AN1500 2TB實測開箱,PCIe Gen3 x8極速固態硬碟卡!
雖說Intel終於讓自己的處理器和主機板支援了PCIe 4.0通道功能,讓SSD的速率能夠打破3,500 MB/s的限制,但有個大前提是玩家必須使用最新的第11代處理器,和對應的500晶片組(少部分400晶片組可透過BIOS更新)主機板才行,對於多數玩家來說,這樣的替換成本來說實在有些太高了。 但山不轉路轉,儲存裝置大廠Western Digital利用主機板閒置的PCIe插槽,推出了PCIe X8介面的WD_BLACK SSD擴充卡,讓玩家不必更換任何設備,就能獲得進6,000MB/s以上的讀取速率!原理到底是什麼,就讓小編一邊開箱、一邊說明吧! 目前主機板上常見的PCIe通道版本主要可以分為PCIe 3.0和PCIe 4.0兩種,在通道頻寬上後者是前者的兩倍,且PCIe通道還能夠設計成多種介面外型還具備一定程度的供電能力,這也是為什麼顯示卡和M.2 SSD明明大小和插槽外觀差麼多,卻都是走PCIe通道的原因,同時也是M.2 SSD不用像SATA介面的HDD、SSD一樣需要額外連接電供的主因。 不過影響通道頻寬的因素除了PCIe的版本之外,通道的數量也是一大因素,這就好比時速30的4線道與時速60的單線道,到底哪個比較不容易塞車是類似的概念。 在主機板上,PCIe通道的設計多分為16條(x16)、8條(x8)、4條(x4)和1條(x1),其中x16、x8多是供顯示卡使用,在外觀上兩者看起來都是一樣的PCIe X16介面,但由於處理器和南橋控制晶片的限制,除了少數頂級主機板能夠支援兩個x16通道,多數主機板只有在使用單一裝置的時候會走x16模式,如果插入兩個裝置就會均分掉頻寬,將通道模式改為兩個x8。 至於X4則主要是提供M.2 SSD,如果主機板是走PCIe 3.0的通道版本,其所能提供的最大頻寬約為3,500 MB/s,PCIe 4.0則可以達到7,000 MB/s,在整體速率上的差異可以說是相當巨大(當然價格也是…)。 最後X1則是供一些外接無線網卡或小型的裝置使用,由於USB整體頻寬和供電能力的提升,使得PCIe x1的實用率越來越低,目前已經有部分主機板開始將PCIe x1的插槽捨棄,好將通道集中起來以提供額外的M.2插槽。 看到這邊,如果玩家可以檢查一下自己的主機板,如果是ATX以上的尺寸應該可以發現主機板提供的PCIe x16介面插槽可能多達2~3個以上,但相信多數玩家除了擇一插上了顯卡外,剩下的插槽應該都是空閒著。(畢竟大部分的需求都已經透過主機板上面內建的功能晶片補齊了) 而既然都是空著,又與M.2 SSD一樣都是走PCIe通道,而且通道數量有的可是來到x8以上,比M.2插槽的X4還更多!如果把這些剩餘的通道拿來安裝硬碟豈不就能讓硬碟獲得更高的速率嗎? 沒有錯,Western Digital便是利用這點,推出了WD_BLACK AN1500 NVMe SSD讓玩家能夠利用主機板閒置的PCIe x16介面插槽,打破PCIe 3.0 M.2 SSD的3,500 MB/s的頻寬限制,為玩家帶來更好的存取效率。 AN1500 SSD在容量的選擇上提供了1TB、2TB和4TB三種容量,小編本次開箱的是2TB的版本。在外觀設計上,AN1500與自家的WD_BLACK黑標家族使用相同的設計語言,黑色的工業風鋁合金外殼為硬碟提供保護和散熱,內部本身也有設置溫度控制晶片,避免存取時的高溫影響儲存顆粒的壽命。 此外,既然冠上了象徵電競的WD_BLACK標籤,在頂部加入一排RGB燈條自然也是理所當然的,玩家可以透過WD_BLACK Dashboard同步程式控制燈效功能。 AN1500的插槽介面長度為PCIe X8,玩家的主機板如果沒有對應插槽的話,可以直接插在和顯示卡一樣的PCIe X16插槽上,至於內部的通道方面,AN1500走的是PCIe Gen3 x8,同時本身具備隨插即用的功能,所以不需要事先下載任何軟體,開機就能立刻使用。 在速度驗證上,小編使用不支援PCIe 4.0的Intel Core i9-9900K搭配Z390主機板,根據官方資料,AN1500的讀取速率可以達到6,500 MB/s,寫入速率則為4,200MB/s,並提供了5年有限保固服務。 從CrystalDisk Mark 8.0中,AN1500的讀取速率達到了6,544 MB/s,寫入速率也來到4,462 MB/s,比官方的宣稱的4,200 MB/s還要更高,表現相當不錯。 另外ATTO的速率中,AN1500在128KB到256KB出現了巨大的分界線,寫入效率從2.63 GB/s瞬間提高到4.08 GB/s,同時讀取速率也在256KB到512KB的時候出現了瞬間拉大幅拉高的現象。 此外,我們還可以發現AN1500在小檔案上的寫入效能會大於讀取,直到512 KB時寫入速率達到極限後才被讀取速率超越,因此從結果來說,AN1500用在大型檔案存取上會更好的發揮它效率優勢。 AN1500利用多數玩家只會使用一個PCIe x16插槽替玩家提供了M.2 SSD和SATA硬碟以外的擴充選擇,提供幾乎與PCIe 4.0 M.2 SSD相同的超高讀寫速率,卻不需要特別更換主機板或處理器,讓玩家在擴充上的限制更少,也擺脫PCIe 3.0 M.2 SSD速度上限的煩惱。 廠商名稱:Western Digital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800-666-290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Crucial 推出最新X6 外接固態硬碟,為消費者提供前所未有的性能、價值和可攜帶便利性
即將上市的高容量 4TB 和物超所值的 500GB Crucial X6是 Crucial SSD 產品系列的擴展,可讓客戶快速儲存更多文件、影片、音樂、照片和遊戲 美光記憶體和儲存空間的全球消費品牌 Crucial,今天宣佈推出獲獎認可的行動固態硬碟 (SSD) 產品組合的擴展產品,以豐富的價位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外部儲存性能、容量和價值選擇。即將上市的新產品包括高容量 4TB 行動固態硬碟,預計售價約為新台幣14990元;以及新推出的 500GB 行動固態硬碟,預計售價約為新台幣2299元。針對儲存大量的遊戲內容或為長途旅行儲存更多電影的消費者,將能在 Crucial X6 中找到理想的解決方案。 美光消費產品事業群副總裁暨總經理 Teresa Kelley 表示:「我們的客戶正在尋找價格合理、便捷、快速、可靠的儲存方案,X6 行動固態硬碟產品線新增的兩個容量選擇,進一步證明了我們對外接固態儲存市場的承諾。毫無疑問地,我們已經來到了一個固態儲存的優勢超過傳統硬碟的時間點。現在,透過提供容量選擇多樣的 Crucial X6 和高性能Crucial X8,我們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強大的產品組合。無論是儲存所有學校和專業檔案資料,或是快速存取個人全部娛樂資料庫,都能找到一款適合您的 Crucial 外接行動固態硬碟。」 讀取速度高達 800MB/秒,4TB 硬碟的速度比市場上的行動硬碟快 5.6 倍,而且通過了2公尺跌落測試。與現有的 Crucial X6 行動固態硬碟陣容相似,Crucial提供了消費者4TB 和 500GB 的小巧行動固態硬碟。獲獎認可的 Crucial 行動固態硬碟產品線可以與最新 USB-C 驅動裝置相容,例如個人電腦、Mac、PlayStation 5、Android 裝置等等。當搭配 Crucial USB-C 轉 USB-A 轉接器時,這些可攜式硬碟還可以與 PS4、Xbox One、XBOX S|X 系列以及其他 USB-A 裝置一起使用。 所有 Crucial SSD 設計和製造均基於與美光相同的品質和工程創新技術。40 多年來,美光的記憶體和儲存技術一直領先世界水平。不但如此,Crucial 固態硬碟在上市前還要經過數千小時的發佈前驗證和多種技術指標測試。
-
Western Digital與鎧俠共同推出第六代3D快閃記憶體,透過創新擴充與CuA架構,成就雙方史上密度最高、最先進的3D快閃記憶體技術
Western Digital與鎧俠株式會社(Kioxia)今日共同宣布完成第六代162層的3D快閃記憶體(BiCS6)技術開發,為雙方20年的合作關係立下一個全新里程碑。Western Digital與鎧俠採用多種新技術與創新製造工藝,開發出迄今密度最高、最先進的3D快閃記憶體。 鎧俠技術長Masaki Momodomi表示:「鎧俠和Western Digital長達20年緊密的合作關係,展現出強大的製造與研發能力,在全球製造30%以上的快閃記憶體,並堅守以合理價格提供卓越的容量、效能和穩定性的使命。雙方將貫徹此價值信念於一系列以數據為中心的個人電子裝置、資料中心,以及5G網路、人工智慧和自動系統支援的新興應用中。」 Western Digital技術與戰略總裁Siva Sivaram博士表示:「摩爾定律於半導體產業已接近其物理極限,但在快閃記憶體的技術演進卻仍能依循摩爾定律發展。為持續優化並滿足全球與日劇增的數據需求,如何拓展3D快閃記憶體容量是重要關鍵。針對新一代的產品, Western Digital和鎧俠採用創新技術於垂直和橫向擴充,成功達成在更少層、更小晶粒中提供更大容量,並滿足客戶對效能、穩定性與成本的要求。」 第六代3D快閃記憶體擁有超越傳統八維堆疊儲存通孔陣列的先進架構,橫向儲存單元陣列密度較第五代技術大幅提升10%;此橫向擴充的先進技術與162層堆疊垂直記憶體結合,使每晶粒尺寸相比112層堆疊技術減少40%,達到最佳成本效益。 Western Digital和鎧俠團隊於第六代3D快閃記憶體上亦採用Circuit Under Array CMOS和4-plane架構,相較於上一代產品,程式效能提升近2.4倍,讀取延遲降低10%。而I/O效能亦可提升66%,使新一代介面可滿足日益增長的快速傳輸速率需求。 整體而言,全新3D快閃記憶體技術與上一代相比,不僅降低每單位的成本,也使每晶圓可製造的晶粒數增加70%。Western Digital和鎧俠將持續推動創新技術以擴充記憶體容量,滿足客戶及其多樣的應用需求。
-
SMART Modular世邁科技推出全新BGAP520 PCIe NVMe固態硬碟,提供M.2 1620 BGA封裝及M.2 2230尺寸 滿足工業嵌入式市場需求之焊接式與小尺寸模組
全球專業記憶體與儲存解決方案的領導品牌SMART Modular世邁科技(NASDAQ: SGH)宣佈推出專為工業嵌入式應用所設計之新PCIe NVMe SSD產品線。此款BGAP520 PCIe NVMe系列提供M.2 1620 BGA封裝及M.2 2230小型單面模組,適用於空間有限的嵌入式系統。 Enable images or just imagine how amazing the SMART BGAP520 looks like.. 點此進入新聞中心下載高清圖片和MS Word檔 BGAP520 PCIe NVMe為SMART Modular世邁科技DuraFlash™系列的最新產品,針對工業嵌入式市場提供耐用及可靠的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DuraFlash™產品符合高標準要求,在極端冷熱溫度、劇烈震動、濕度、鹽霧、沙塵,以及曝露於二氧化硫等最嚴苛環境下仍可運作。 SMART Modular世邁科技新PCIe NVMe系列提供M.2 1620 BGA封裝及M.2 2230模組,可滿足嵌入式系統所需的下焊式及小尺寸快閃儲存記憶體。新產品採用PCIe Gen3 x4傳輸界面,相容於NVM Express v1.3標準,提供包括3D NAND TLC版,容量介於30GB至240GB,可運作於0 °C至70 °C商規環境溫度,以及pSLC版 ,備有20GB至80GB容量可選擇,並可於-40 °C 至85 °C工業等級環境溫度下運作。 內建最新控制晶片與3D NAND科技 支援PCIe Gen3 x 4傳輸界面 相容NVMe v1.3規格 BGA NVMe符合M.2 1620封裝標準 M.2 2230模組符合 M.2 2230 S2-M模組標準 TLC版本提供30GB至240GB容量、可操作於0 °C至70 °C商用溫度 pSLC版本提供20GB至80GB容量、可操作於-40 °C至85 °C工業寬溫 SMART Modular世邁科技快閃記憶體Product Director Victor Tsai表示,「SMART Modular世邁科技為想把嵌入式記憶體與儲存裝置整合進自家技術的企業開發出最先進的解決方案。此次新推出的BGAP520 PCIe NVMe SSD具備M.2 1620 BGA封裝與M.2 2230尺寸模組,可提供設計人員堅固耐用,同時保有卓越性能的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而我們也樂見客戶整合這些新品到他們的IIOT裝置。」
-
Western Digital用心經營儲存市場,獲得PCDIY!第十五屆玩家票選品牌大賞2020「內接儲存、外接式儲存、NAS網路連接儲存最佳品牌」肯定!
PCDIY!在2020年末時舉辦了玩家票選品牌大賞以及抽獎活動,票選結果也已經在2021年1月8日出爐,除了恭喜各位得獎玩家之外,編輯部也發現了這些品牌當中,有獲得三冠王的廠商—Western Digital,一共囊括了最佳儲存裝置、最佳外接式儲存裝置、甚至還有最佳NAS網路連接儲存裝置等三大項,看來Western Digital真的是玩家的心頭好啊!相當受到玩家青睞。 在以「心佔率」而非「市佔率」為主打的PCDIY!玩家票選品牌大賞中,透過實際投票的結果可以驗證品牌大廠是否真的是玩家支持的對象,雖然我們都知道Western Digital早已是國內儲存裝置的龍頭,但竟然可以一舉拿下三大獎項、他們究竟做了什麼來擄獲玩家的心呢?為此,PCDIY!也特地走訪Western Digital台北辦公室,並且邀請了Western Digital產品行銷—Kevin 翁祥文來談談得獎感言之外,也一起聊聊Western Digital旗下產品有哪些迷人之處。 走過半世紀的Western Digital,因應時代與玩家們越來越多樣的使用需求,透過提供完整產品線組合,致力滿足所有玩家與消費者的各式儲存情境;而在玩家每一種工作型態的需求之下,Western Digital都將Keep Walking,持續推出相對應的產品,並且引領時代向前邁進。 Kevin也自信的表示,Western Digital無論是對內的研發計畫,還是對外的市場行銷,都不會因為疫情而停下腳步,Western Digital會一直往前進,並且於時代浪潮的浪尖上,針對玩家需求來設計與研發出最佳的新產品,更重要的是在對的時間推出對的規格,以產品定位與使用情境為未來方針,抓住玩家們的心。 Western Digital旗下多個品牌,每一項皆有著眾多擁護者,在產品的設計與研發上也採分眾的方式,並透過顏色等區分方式讓產品定位更加明確。 Western Digital品牌主要提供企業與個人式儲存產品,以最直觀的顏色來區分產品定位,讓玩家們能夠以自身需求挑選最符合自己的產品,來保存工作資料、遊戲檔案、甚至是回憶。 為電競而生,主打高傳輸速度與高效能,且在2020年年底時推出了1TB與2TB兩種容量的WD_BLACK SN850 NVMe SSD,在儲存裝置市場上引發熱烈討論,採用Gen 4技術,不像其他品牌在Gen4初期就急忙推出的儲存裝置,讀寫速度只有略高Gen3一點,但Western Digital還在SATA風行時就窺見了PCIe的未來趨勢。 早就超前佈署,Western Digital一出手就拿出WD_BLACK SN850 NVMe SSD,讓SSD的讀取速度來到驚人的7000MB/s,寫入速度也是不可思議的5300MB/s,最高IOPS甚至高達1,000,000,為往後的SSD立下了標竿,說WD_BLACK SN850 NVMe SSD是以Gen4 規格所研發的SSD標準也不為過,甚至連最熱門的PS5,也因為WD_BLACK SN850 NVMe SSD突破7000 MB/s的讀取速率,達到PS5對於SSD認證門檻,目前正在接受認證中,未來將或許將可以見到WD_BLACK SN850 NVMe SSD在PS5上的應用。 隨著WD_BLACK SN850 NVMe SSD的推出,Western Digital也推出WD_BLACK AN1500 NVMe SSD外加卡,內部包含兩組採用PCIe Gen 3介面搭配RAID 0磁碟陣列組合的內接式SSD,可讓頻寬達到PCIe 3.0 x8,最高讀取速度可支援到6500 MB/s,讓在Intel將300晶片組宣告EOL之後,投入PCIe 4.0懷抱,但暫時不想升級的玩家們,用Gen 3規格也能享受接近Gen 4的效能。 不同於主打高階電競市場的WD_BLACK,WD Blue主要瞄準了中階PC玩家與創作者市場,以平實的價格讓玩家們也能享受大容量儲存與高速讀寫的快感,而WD Blue最新產品則有WD Blue SN550 NVMe SSD,導入PCIe 3.0通道、以及NVMe 1.4介面,讀寫速度也來到2400MB/s與1750MB/s。 無論是個人使用、還是小型企業、家庭辦公室,紅標WD Red或許會是玩家們在使用NAS系統上最好的選擇之一,其中於2019首度推出的NAS專用WD Red系列的SSD,以及WD Red Plus NAS硬碟與WD Red Pro NAS硬碟都能提升混合型NAS環境的效能與快取能力,強化玩家們的NAS使用體驗。 此外,在攝影界的鼎鼎有名的SanDisk也是Western Digital麾下的品牌之一。打開相機或是手機、無人機的記憶卡插槽,九成以上幾乎都是SanDisk所出品的記憶卡。 針對攝影師需要在外跑跳碰的需求,SanDisk也有外接式SSD的相關產品,前一陣子推出新一代的SanDisk Extreme PRO Portable SSD,貼心保留前一代產品包含耐摔、IP55防水防塵特性,讓戶外攝影師可以安心使用外,更突破速度的限制,搭配USB 3.2 Gen 2x2接口,提升一倍的讀取與寫入速度,達到2000MB/s門檻大關;容量提供2TB的大容量選擇,為擁有大量照片、影片移動與保存需求的攝影師們提供更好的儲存體驗。而同一時間推出的SanDisk Extreme Portable SSD則一樣擁有好攜帶、大容量的特色,提供毫不遜色的1050MB/s讀寫速度,讓攝影師們可以依照自身需求,選擇最合適的影像儲存夥伴。 WD品牌主要提供企業與個人式解決儲存產品,於2020年上半年推出的外接式WD My Passport SSD,不僅擁有簡潔的流線型金屬設計,可以輕鬆展現出使用者的個人風格與特色,更透過NVMe技術提供超快讀寫速度與256位元AES硬體加密功能,讓創作者與影像專業人士都可以透過WD My Passport SSD,輕鬆且安心地傳輸高畫質內容。 除了前面提到的之外,相信玩家也很想知道,新的2021的開始以及未來的計劃藍圖上,又將會有哪些的布局呢? 在目前已經推出多款的內接式SSD之後,Western Digital未來也將會持續推出更多版本讓玩家選擇;至於在外接硬碟的研發上,也預計會推出更優秀的版本讓玩家選用,未來Western Digital將會以特殊需求為主軸做為開發方向。而提供玩家更多使用上的保障,也會是之後持續研發的重點。 「每種顏色的產品線都有其代表的產品項目」Kevin充滿自信地說,「如果要以其中一個項目來代表Western Digital的『產品力』,那勢必就是WD_BLACK SN850 NVMe SSD了。此產品採用Western Digital自家研發的WD_BLACK G2控制器,針對高設備規格需求和高強度的遊戲進行最佳化,讓遊戲玩家擁有卓越的PC效能。除此之外,WD_BLACK SN850 NVMe SSD 具備更優異的低佇列深度效能,讓遊戲玩家和一般使用者都能更流暢地載入應用程式。」 從自行研發的控制器與韌體到嚴謹的極端壓力偵錯測試, WD_BLACK SN850 NVMe SSD正可代表Western Digital的「產品力」表現,也可以解釋為什麼Western Digital會成為玩家心目中最佳儲存裝置的第1名了。 採訪尾聲,Kevin也謙虛地感謝PCDIY!舉辦這次玩家票選品牌大賞,除了讓玩家們更了解Western Digital產品以外,也讓Western Digital接收到來自玩家們最真實的回饋,並且自我期許未來的Western Digital,無論是對外的行銷營運、抑或是內部的嚴謹驗證,都能做得越來越好,產品定位及規劃上也越來越明確,極力滿足玩家的各種需求。 廠商名稱:Western Digital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800-666-290 →更多的【PCDIY! 玩家票選】: →更多的【PCDIY! 品牌故事】: →更多的【PCDIY! 成功案例】: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萬眾矚目!十銓科技推出白色鏡面系列 XTREEM ARGB WHITE電競記憶體及DELTA MAX RGB WHITE固態硬碟
獲得德國Red Dot 2020紅點設計大獎的XTREEM ARGB電競記憶體與及具備業界超大發光佔比的DELTA MAX 電競固態硬碟,繼推出後受到各界強烈關注,今發表兩款的全新極淨白系列,不僅擁有絕美燈效,兩款皆獲多項專利認證,使玩家超頻能更加穩定,T-FORCE本次將颳起銀白電競旋風,與玩家共同打造嶄新的電競視覺。 極淨白系列的XTREEM ARGB WHITE電競記憶體採用全面屏穿透光設計,並採用頂級超頻10層高效能PCB板,除擁卓越效能,XTREEM ARGB WHITE電競記憶體提供高達4000MHz頻率,單支32GB大容量記憶體給玩家們升級選擇,同時亦支援O.C. Profile一鍵超頻,享有超群絕倫的極速體驗。 與其一同推出的DELTA MAX WHITE RGB SSD則保持業界最大之RGB發光面積,並擁有獨步全球的燈效雙控制介面,可透過5V及USB 10 pin接口同步燈效,使用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為玩家資料提供全面防護,內建智慧演算管理機制可有效延長使用壽命,欲與玩家共同迎接充滿電競魅力的晨曦曙光。
-
Western Digital WD_BLACK SN850 1TB實測開箱,超越7000MB/s極速魅影高效能固態硬碟!
理論上PCIe 4.0通道頻寬可以達到PCIe 3.0通道的兩倍,讓M.2 SSD的讀取速率能夠從原本3500 MB/s左右,提升到約7000 MB/s。只不過要達到這樣的速率,要有通道、處理器和SSD控制晶片的三方支援才能達到,其中SSD控制晶片受限於先前技術瓶頸,使得目前多數採PCIe 4.0通道標準的M.2 SSD只能來到5500 MB/s左右的速率。 不過身為世界儲存大廠之一的Western Digital針對這部份做了率先的突破,透過全新的控制晶片,推出了號稱讀取速率能達7000MB/s以上的WD_BLACK SN850 M.2 SSD,堪稱目前黑標家族中速度最神速產品。 SN850在外型方面除了有本次開箱的標準無散熱片版本外,也將在今年2021年推出包覆散熱鎧甲的版本,而且這一次的散熱鎧甲版本還加入RGB指示燈元素,讓SSD在主機板上更顯酷炫。至於容量方面則有500GB、1TB、2TB三種大小。 SN850在速度方面的突破在使用自家全新的SanDisk晶片控制器(是的,SanDisk為Wertern Digital的旗下品牌之一),搭配Micron 1GB快取和96層3D TLC NAND Flash,讓其讀寫速度可以分別來到7,000 MB/s與5,300 MB/s,對比上一代SN750的3,500/ 3,000 MB/s的數據來說,新出爐的SN850在傳輸效能上有著極大幅度的增長。 而在耐用性方面,SN850 1TB版本的最大總寫入量為600 TBW,並有提供5年的有限保固服務,因此不光是遊戲族群,對於需要頻繁轉檔輸出的影音創作者來說,SN850在速度和耐用度的雙重加持下,入手一顆來提升工作效率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附帶一提,SONY曾經有表示PS5在容量擴充上,必須使用讀取速度達7000 MB/s的M.2 SSD,因此雖然目前PS5還沒開放額外的M.2 SSD為主機的容量進行擴充(插入後會造成主機無法開機),但玩家不妨先將其納入追蹤的口袋名單,屆時等到SONY官方一解除封印,就能立刻下單擴充容量囉! 接下來讓我們驗證一下效能SN850吧!由於Intel陣營理論上到3月Rocket Lake處理器上市前無法支援PCIe 4.0通道,因此本次測試將採用AMD的Ryzen5 5600X處理器搭配技嘉的B550 AORUS B550主機板,驗證一下中階主機是否也能享有7000 MB/s的高速待遇。 在CrystalDiskMark 8.0,SN850的讀寫來到7072 /5237 MB/s,IOPS更是逼近20萬大關,整體表現相當驚人。 而在ATTO中,寫入大約在64 KB的時候來到4.8 GB/s的最大值,讀取則是約在512 KB後達到最大速度,並在之後均維持在穩定的速率。 Wester Digital推出的SN850 M.2 SSD在各方面都不付自家黑標講究極速的威名,7,000 MB/s超高讀取速度,幾乎達到了PCIe 4.0通道的最大極限,讓它面對遊戲能夠再縮短等待載入時間,提供更無縫的遊戲體驗;面對創作,各種素材的導入和影片輸出速度也能大幅提升,讓創作之路能夠更為高效順暢! 廠商名稱:Western Digital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800-666-290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Western Digital攜手Qumulo,助攻COVID-19健康分析與疫苗開發,健康指標與研究評估所IHME運用Qumulo檔案數據平台與Western Digital Ultrastar硬碟和SSD,提升每日資料運算效能至2PB,高效支援公共傳染病研究、統計與預測
Western Digital今日宣布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IHME)已與混合雲檔案數據管理領導廠商Qumulo合作,利用Western Digital的Ultrastar DC HC550 18TB硬碟與Ultrastar DC SN640 NVMeTM SSD進行COVID-19的長期研究,並加速疫苗開發進程。 IHME為獨立的全球性醫療研究機構,隸屬於華盛頓大學醫學院,主要任務是為政策制定者與醫療機構提供最佳且容易取得的公共衛生資訊,以改善全人類的健康。政府或企業可透過這些數據,做出有依據的判斷,進而拯救寶貴的生命。 IHME IT基礎架構總監Serkan Yalcin表示:「當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傳染病進入全球大流行階段,世界各地的醫院和政府都希望可以取得相關的數據模型和預測資訊,導致大量需求瞬間湧入。我們從一開始便選擇與Qumulo合作,運用Western Digital的硬碟將數億個數據點匯入至單一視覺化平台,協助政策制定者輕鬆檢視結果並將資訊傳遞給相關團隊;隨著目前各國陸續研發出疫苗,我們已能利用大量數據進行更廣泛的預測,為決策者提供最有用的資訊。」 擷取與分析大量數據集需借助頂尖的儲存基礎架構,Qumulo的檔案數據平台幫助組織輕鬆儲存與管理檔案數據。C-432T為資料中心、私有雲與公有雲環境,提供快取效能的混合儲存系統。此高效能系統能幫助IHME這類有龐大數據量的組織,打造可靈活擴充的架構,且提供即時的數據可視性。 Qumulo的系統搭載Western Digital採用HelioSeal氦氣填充技術的Ultrastar DC HC550 18TB 硬碟,具有高容量、低耗能與高可靠性;另外,Ultrastar DC SN640 NVMe SSD則能提供比SATA SSD快六倍的連續讀取速度並加速數據分析。透過Western Digital的垂直整合儲存裝置,Qumulo的C-432T可在2U組態中提供432TB的原始儲存容量。 Qumulo產品副總裁Ben Gitenstein表示:「攜手Western Digital後,我們能提供IHME一個快速、可靠的檔案數據平台,相較於以往的解決方案,每天分析的數據量高出20多倍。這次由軟體驅動的平台所提供的企業級功能,可大幅簡化龐大數據集的分析作業,亦是客戶能夠成功利用非結構化數據的關鍵。我們與Western Digital夥伴關係,能幫助像IHME這類的客戶降低基礎架構複雜度、加速創新,讓所有地方的數據皆能充分發揮價值。」 Western Digital資料中心硬碟部門副總裁Andrew Dorian表示:「因數據需求增加而進行擴充是企業經常面臨的挑戰。在此情形下,數據量提升通常都來得突然且呈指數成長。我們很榮幸能與Qumulo聯手提供儲存基礎,幫助IHME制定數據導向、科學化的行動計劃,以共同對抗COVID-19疫情。透過與Qumulo的合作,我們可以迅速提供配備高容量硬碟與高效能NVMe SSD的可擴充內部檔案儲存系統,以因應數據驟增的挑戰,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能有效運用數據來獲得效益。」。
-
三星發表全新870 EVO固態硬碟,消費級SATA SSD全球熱銷系列再添生力軍,全新870 EVO 固態硬碟完美滿足一般與專業用途,隨機讀取速度提升38%,日常運算執行更快速,持續存取效能增加30%,耐用性再進化
全球先進記憶體技術領導品牌三星電子發表全新 870 EVO SATA固態硬碟(SSD),為全球銷售冠軍(註一)的消費級固態硬碟系列再添生力軍。全新產品擁有頂級的效能與可靠性,滿足使用者全方位應用,並為一般PC使用者及IT專業人員提供適合的儲存解決方案。 三星電子品牌儲存產品事業部副總裁KyuYoung Lee表示:「全新870 EVO固態硬碟集結三星SATA SSD系列優勢,透過其具備的極致效能、可靠性與相容性,無論是筆電、桌上型電腦或網路連接儲存裝置(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的使用者,870 EVO皆能滿足所有需求。」 870 EVO固態硬碟採用三星先進的V-NAND與控制器,使SATA連續讀取和寫入速度分別達到560MB/s和530MB/s,並搭載Intelligent TurboWrite技術,透過更大的可變式SLC緩衝區使硬碟能保持巔峰效能。與上一代的860 EVO相比,870 EVO的隨機讀取速度提升近38%(註二),於多工處理、瀏覽網頁到啟動PC時,皆能感受其效能的升級。 三星憑藉在記憶體儲存領域累積的深厚經驗與技術實力,為確保所有環節能和諧運作,一手包辦所有固態硬碟的元件設計,因此870 EVO的持續存取效能較860 EVO提升約30%(註三),且其4TB型號的總寫入位元組數(TBW)達同級最高的 2,400TB(註四)並提供5年有限保固(註五)。 除了一流的效能與可靠性外,全新870 EVO固態硬碟與多數運算裝置相容,亦支援最先進的PC功能,為PC使用者打造更便利的使用體驗。870 EVO能於所有可連接2.5吋SATA介面的裝置使用,且其搭載的省電休眠模式,亦與支援Windows新式待命(Modern Standby)功能的裝置完美配合(註六)。 三星設計870 EVO時同步將環保納入考量,將870 EVO整體製程的碳足跡降至最低,讓重視環保的使用者多了一項新選擇。 870 EVO共將推出250GB、500GB、1TB、2TB與4TB多元容量選擇,建議售價分別為NT$1,268、NT$2,099 、NT$4,399、NT$8,099以及NT$15,690,預計於1月下旬起陸續於全台指定通路上市(註七)。 主要規格: 註一:*資料來源:850 EVO與860 EVO系列銷售表現,出自NPD(美國市場數據自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和GfK(歐盟五國數據自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中國市場數據自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 註二:QD1隨機讀取之效能提升高達38%。 註三:與250GB產品相比 註四:TBW取決於產品容量:2TB = 1,200 TBW / 1TB = 600 TBW / 500GB = 300TBW / 250GB = 150TBW 註五:產品保固為5年有限保固或TBW評級,以先到期者為準。欲知更多保固資訊,請參考包裝盒中隨附的保固說明。 註六:新式待命功能適用於Windows 8與Windows 10。能否使用此功能亦取決於PC和顯示器是否滿足要求條件。 註七:產品實際販售通路、到貨時間,依各通路業者公告為準。2TB / 4TB 容量版本預計於今年二月推出。實際時間以各通路公告為準。
-
全新 LaCie 1big Dock SSD Pro 和 1big Dock 儲存解決方案,為創意專業人士提供優異效能和多元應用
Seagate Technology (NASDAQ: STX) 旗下高階品牌 LaCie 宣布兩款特別為創意專業人士和產消者所設計的全新儲存解決方案已在台上市。全新的 LaCie 1big Dock SSD Pro 和 LaCie 1big Dock 協助專業人士利用完整的桌上型電腦儲存解決方案,達到工作流程的簡化與最佳化。 由 Neil Poulton 操刀設計的 LaCie 1big Dock SSD Pro 與 1big Dock 是為創意專業人士打造的多功能資料儲存產品線之最新力作。 LaCie 的 1big Dock SSD Pro 非常適合剪輯資料量龐大的 6K、8K、超慢動作、未經壓縮的影片和視覺特效 (VFX) 內容。1big Dock SSD Pro 延續 LaCie 產品無與倫比的效能和風格,運用 Seagate 最先進的 FireCuda NVMe SSD 和 Thunderbolt 3 技術,提供每秒高達 2800MB 的驚人讀取速度。透過兩個與 USB-C 相容的 Thunderbolt 3 連接埠、一個含內建 USB 3.0 連接埠與電影級記憶體插槽 (CFast 2.0, CFexpress, and SD)、一個 DisplayPort1.4 版輸出接點的擴充工作站,有效簡化工作流程。對於大多數專業電影攝影機,包括 ARRI,Blackmagic,RED 和 Cannon 等領先品牌而言,此產品是理想的周邊配件。 全新 LaCie 1big Dock 提供許多與 1big Dock SSD Pro 相同的功能,同時輔以大容量 HDD。LaCie 1big Dock 不僅能夠直接從 SD 卡、CF 卡,以及 USB 裝置讀取資料,也能作為將所有周邊設備相連的工作站。只需透過一條連接線,就能夠簡化 4K 影片製作工作室的工作流程,不需要額外的擴展延接裝置或變壓器。 1big Dock SSD Pro 和 1big Dock 可以直接為筆電提供高達 45W 的功率,若與相容裝置透過菊鏈連結時亦可供應 30W 功率。而 LaCie 創新的 Power Pass-Through 功能可提高筆記型電腦的充電量,將筆記型電腦的 USB-C 電源線以菊鏈式連接到 1big Dock,筆記型電腦則可以接收高達 70W 的功率。如此一來亦可空出電腦最常用到的 USB-C 連接埠。 LaCie 1big Dock SSD Pro 和 LaCie 1big Dock 皆提供五年有限保固,並包含 Rescue 資料救援服務以及一個月 Adobe Creative Cloud All Apps 計畫。LaCie 1big Dock SSD Pro 建議售價分別為新台幣 44,890 元 (2TB) 與 85,990 元 (4TB),而 LaCie 1big Dock 建議售價分別為新台幣 15,990 元 (8TB)、22,990 元 (16TB),以及 26,990 元 (18TB),兩款產品皆已於全台 Seagate 特定的經銷通路販售。
最多人點閱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PLEXTOR M8PeY 256GB、512GB、1TB實測開箱,玩家級NVMe型PCIe 3.0 x4 SSD效能實測大作戰!
- 十銓T-FORCE CARDEA 1TB散熱片版本實測開箱,PCIe 4.0 x4高效能固態硬碟!
- PLEXTOR M7V 256GB SSD實測開箱,玩家級固態硬碟中的物超所值之選!
- 金士頓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PCIe SSD 480GB實測開箱,進階級固態硬碟中的玩家聖物!
- KLEVV NEO N610 512GB實測開箱,取代傳統HDD最佳利器SATA 6Gb/s固態硬碟!
- 金士頓Kingston HyperX FURY SSD 240GB實測開箱,玩家級固態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 PLEXTOR M6V 256GB SSD實測開箱,台灣品牌固態硬碟中的經典之作!
- PLEXTOR M9Pe 512GB實測開箱,史上最強PCIe 3.0 x4固態硬碟磅礡登場!
- Crucial MX300 750GB實測開箱,3D NAND固態硬碟全面來襲!
- KLEVV CRAS C710 512GB實測開箱,PCIe 3.0 x4 M.2 NVMe固態硬碟!
- ezlink Panzer IV-H SSD 128GB實測開箱,戰力十足的物超所值固態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