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Intel IDF] Intel推出5x5超小主機板,CPU還可更換!
在IDF (Intel Developer Forum, 英特爾開發者論壇) 2015秋季論壇中,各廠商都有展示出其自家的迷你電腦,以嬌小的身軀,來吸引眾人圍觀。至於Intel也展示自家的NUC系列迷你電腦之外,並展示最新的主機板,名叫5x5。堪稱是世界上最小的PC! 早在CES 2015年的時候,Intel除了展示其搭載第五代(Broadwell)處理器的NUC迷你電腦,還揭露該公司正在開發中的新規格(Form Factor)主機板,規格為5.8” x 5.5” (14.7cm x 14cm),這種新規格的主機板,稍比NUC的4” x 4” (10.2cm x 10.2cm)大一點點,但卻具備CPU腳座,可讓消費者自行升級。這種新規格主機板,還比Mini-ITX的6.7” x 6.7” (17cm x 17cm)還小哦! 這個新規格的主機板,Intel正式取名為5x5!具備CPU升級腳座,可支援LGA接腳的CPU,搭載2組SO-DIMM、支援2.5” SATA或M.2插槽、有線與無線網路、並可支援高達TDP 65W的CPU。 在周邊連接孔部份,從Intel所展示的主機板參考設計版本中,可看到這款主機板內建4組USB 3連接埠、2組HDMI、1組Ethernet埠,不比一般迷你電腦還差。看來不久之後,將會有更多搭載5x5主機板的系統、準系統上市,可以減少桌面空間,甚至帶著走也很方便。 (1) (2) (3) (4) (5) (6) (7) (8)
-
【PCDIY!玩家團購】「ezlink Panzer IV-H SSD 128GB」固態硬碟【已結束】
PCDIY!創刊於1996年12月,PCDIY!電腦硬派月刊平面雜誌開始發行,同時成立了PCDIY!官網,後來又從平面時代,進入了網路時代,PCDIY! online也跟著成長茁壯,接著進入了社群時代,PCDIY!粉絲團成立。看過了這麼多的產業變遷、世代交替,也看到了無數的機會與挑戰。PCDIY!感謝讀者長久以來的支持,讓我們可以持續成長、茁壯,並且從平面時代,邁向網路時代,以及社群時代。為了慶祝這個重要的日子,以及PCDIY!官網流量飛快速度往前衝,加上alexa台灣以及全球排名不斷向前進,以及facebook粉絲數繼續往上邁進,我們在此跟廣大的PCDIY!讀者群分享這個喜悅。 歡慶「PCDIY!十九週年慶」,全新推出的「PCDIY!玩家團購」活動。這邊,特別提供了限量名額,以比市價還要便宜的價格,來買到優惠商品。本次選出來的PCDIY!超靚品,特惠價格數量有限,先搶先贏。PCDIY!粉絲們可別錯過喔! 【PCDIY!玩家團購】「ezlink Panzer IV-H SSD 128GB」固態硬碟 只要是PCDIY!臉書粉絲團的粉絲,就可以參加本次PCDIY!玩家團購活動。可以用比市價還要便宜的價格,來買到限時限量的PCDIY!超靚品。 ●ezlink Panzer IV-H SSD 128GB - 全新品 ●Part1:12套 ●Part2再加碼:16套 ●含稅價格:1,299元(支援,ATM現金轉帳付款,VISA、MasterCard、JCB CARD信用卡刷卡付款) ※活動優惠:PCDIY!官方商店,不定期推出各檔優惠活動,提供限量「折價券」現折 - 再殺,敬請密切注意! ●原廠保固 ●賣完為止 ●先搶先贏,欲購從速 有興趣的玩家,可以直接造訪PCDIY!官方商店。 想要進一步了解,可以造訪PCDIY!官網,來看看我們的開箱文吧! ================= ●因為數量有限,先下標並付款完成的人,越早拿到產品! ●產品保固由原廠提供! ●其他相關細節,請密切注意官方網站公告的資訊唷! ●請使用本公司「旗訊數位股份有限公司」之「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銀行帳戶作為匯款之用。 ●匯款之後請提供匯款帳號末5碼以供核對匯款資料,請買家在得標公告後一日內完成匯款,如需延後請來信或來電告知。 ●請在周一至周五來電告知可來自取的詳細時間,周末、國定例假日、颱風天不出貨,敬請見諒。 ●收到商品請先檢查包裝是否有瑕疵或拆封痕跡,商品經拆封使用後,若為人為因素致使商品發生故障,PCDIY!概不負責。 ●商品依法享有7天鑑賞期(軟體/配送至國外商品除外),如需退換貨請於期限內提出,逾期概不受理,欲退/換貨之商品必須回復至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若非商品瑕疵,商品經拆封使用需退貨者,一律收取整新費新台幣300元整。 ●現場自取者,無七天鑑賞期之服務。 ●商品顏色,以實物為準。如需換貨,請先與客服聯繫,來往運費由PCDIY!與消費者各負擔一半。 ================= ●上班時間:星期一~五 AM09:00~12:00 PM13:30~18:00 ●客服信箱:reader@pcdiy.com.tw ●客服專線: (02) 2563-8215 #50 【PCDIY!玩家團購 專案小組】 ※客服時間:若有疑問,請於上班時間撥打客服專線,或透過客服信箱進行聯繫! ※主辦單位:PCDIY!電腦硬派月刊 ※特別說明:PCDIY!保留修改、取消、變更本活動之權利。PCDIY!也有權對於本活動所有事宜,做出解釋或裁決。 ================= (01)【PCDIY!玩家團購】:不定時推出「各種優惠好康」,請見: (02)【PCDIY!官方商店】:裡面有「PCDIY!玩家團購」、「PCDIY!平面雜誌訂閱」,請見:
-
Windows 10人臉辨識比你想像的還要聰明,就算是雙胞胎也能認得出來
記得iPhone上的虛擬助手Siri剛推出的時候,許多玩家最大的樂趣,就是對著Siri問一些有趣的問題,然後看看他的回答;當然,Windows 10上的Cortana也遭受了同樣的待遇。不過,澳大利亞的The Australian網站卻將矛頭指向了另一個辨識系統「Windows Hello」。 Windows Hello是Windows 10裡內建的生物特徵授權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讓使用者利用指紋、臉部識別、虹膜等生物特徵來當做密碼,使用者只要看一下或觸碰一下即可登入。於是The Australian網站決定捉弄一下Windows Hello,找來了六對(5對女性、1對男性)雙胞胎,首先其中一位雙胞胎可以穿著不同的衣著、戴著配飾(例如眼鏡、牙齒矯正器)來建立一個臉部辨識圖像;接著由雙胞胎的另一位來讓Windows Hello進行辨識,看看能不能順利登入Windows 10。 最後測試結果揭曉,六對雙胞胎中有五對都無法在Windows Hello面前蒙混過關,足見Windows安全團隊宣稱的辨識錯誤率僅有10萬分之1所言不假。不過該測試中也發生了兩件有趣的事,其中有對雙胞胎兩個人同時都被Windows Hello拒絕登入;另一對雙胞胎則是嘗試兩個人一起建立「一個」臉部辨識圖像,然後再個別使用自己的臉部訊息來登入,結果都可順利登入。 Windows 10推出至今將近屆滿一個月,可說是好評大過於負評,除了眾望所歸的「開始」功能鍵回歸、數位助理Cortana的好表現、擁有與企業等級相同的辨識機制外,當然還有就是免費升級,讓全球安裝Windows 10的裝置數量早早就突破了6,700萬。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
Core i7-6700K爆缺貨,Core i5-6600K水貨大軍來襲!
光華商場每天都有新鮮事,今天一樣不例外。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上週在光華商場遊晃挖新聞的時候,突然發現八德商圈風雲變色。最新的Skylake-S處理器,2015年08月05日(三)才剛推出,不到兩個星期,Core i5-6600K、Core i7-6700K就已經出現了缺貨的狀況。 正式推出,不定時介紹來自中國淘寶(Taobao)、天貓(TMALL)、闲鱼(goofish)、京東(JD)、拼多多(PDD,Pinduoduo)或華強北(Huaqiangbei)所發現的好東西,讓玩家們與IT用戶可以打開眼界,看看全世界物超所值,花小錢也能買到的神物! 由於派大星每天在光華商場巡店,從Intel Skylake平台上市的第一天開始,新款Core i5-6600K、Core i7-6700K處理器,銷售狀況並不理想,甚至是缺貨的狀況,牽連到的,就是Z170主機板與DDR4記憶體的銷售成績,嚴格說起來,並沒有感受到出現換機潮的狀況。不過,就在上週,中國央行突然發動調整匯率之後,將人民幣大幅度貶值,人民幣在幾天之內急貶了3~4%,進而引爆了亞洲國家央行競貶貨幣,我們台灣央行也跟進貶值台幣,造成了台幣匯率大幅波動,顯而易見的就是進口貨變貴。Core i5-6600K、Core i7-6700K處理器,Intel的美金報價沒變,但因為台幣貶值,造成了成本上升,很快的,就出現了零售價格飆漲。就在這個時候,一開始是Core i7-6700K爆缺貨,接著Core i5-6600K也出現沒貨賣,這樣嚴重缺貨的狀況。 Skylake-S處理器,採用的是新的14nm製程,由於第一波上市的,是屬於高階不鎖倍頻版本,Core i5-6600K、Core i7-6700K都是屬於頂級貨,因此,初期備貨量不足,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在中國央行突然發動調整匯率之後,將人民幣大幅度貶值,台幣匯率跟著波動的情況之下,Core i5-6600K、Core i7-6700K跟著一直漲價。台北光華商場的話,原價屋這邊Intel代理商公司貨,2015年08月05日上市行情,Core i5-6600K最初含稅報價8190元,Core i7-6700K最初含稅報價11900元,2015年08月14日上市一週後行情,Core i5-6600K最初含稅報價8600元,Core i7-6700K最初含稅報價12500元,2015年08月24日上市兩週後行情,Core i5-6600K最初含稅報價8600元,Core i7-6700K最初含稅報價12700元,竟然出現代理商公司貨越來越貴,價格水漲船高的狀況。 新款Skylake-S處理器,由於第一批貨比較少的關係,Core i5-6600K、Core i7-6700K確定已經缺貨。即便,價格持續在漲價,但已經出現了有錢買不到東西的狀況。加上台幣貶值的關係,這時候水貨商也蠢蠢欲動,目前,光華商場這邊,最新消息,Core i5-6600K已經出現水貨,原價屋的報價單上出現了平輸全球保水貨的報價,然而,其他店家,也有開始販售Core i7-6700K水貨的狀況。 一般來說,水貨會出現,主要是有價差。這樣的狀況,除了匯率波動影響,不同國家的經銷商、代理商進貨量不同,可以想見同樣的東西,一次進貨10000顆,跟一次進貨500顆,當然絕對會有價差,尤其是競爭越激烈的國家,像是中國市場,價差可能會更大。雖然Intel的產品,官網都有公開定價,但因為每個國家的國情,市場狀況的不同,價格本來就會有些差異,加上FREEBACK回饋金補貼,做國際貿易就會有利潤的出現。事實上,水貨的狀況,往往是區域代理商自己在玩的,硬碟市場有這樣的狀況,處理器市場、固態硬碟市場也是如此。而且,別忘了,在電腦零組件世界裡,某些比較強勢的代理商,不只是台灣代理商而已,同時也可能會是香港代理商、中國代理商。在3C世界裡,比較大的代理商,眼光通常更精準,等同是比較大的貿易商,通常也會玩水貨,趁著有價差的時候來衝業績。 令人無法理解的是,Core i5-6600K、Core i7-6700K爆缺貨,結果缺代理商公司貨,不缺平輸全球保水貨。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奧妙呢?根據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派大星,在光華商場,旁敲側擊的結果,發現水貨商應該是在人民幣貶值之前,就已經進貨,而且,由於是在價格相對比較低的國家進貨,顯然買在低價。接著,台幣跟進貶值之後,新進貨的成本價格上升,舊現貨的成本較低,變成有差價可賺。當然,不得不佩服這些水貨商,真的是很有一套,也難怪可以從處理器水貨市場,賺到跨國價差,以及匯率波動的利潤。不過,多了一層代理商,相對的也多了一層保固,也因此,這邊會建議,除非價差很大,否則買處理器,還是挑選代理商公司貨會比較好。 (01) (02) (03) (04) (05) (04) (05) (06)
-
數據機撥接有多慢 引爆網友熱議!
批踢踢實業坊PTT,這幾天有個網友PO文:「[問卦] 撥接時代的連網速度到底有多慢」。很快的,馬上就引起了很多老人的注意,大家開始分享,當年用數據機上網的經驗。網友回應,當時玩線上遊戲,速度超慢的。也有玩家說,開個照片,要五分鐘。接著,就有玩家回應,看A圖還可以,要看A片就別想了。再來,大家討論,當時上網花多少錢。玩家回憶,當時隨便上網,一個月電話費就破千,玩天堂撥接,電話費一個月六千多,差點被差人打死。結果,這個話題,引起網友熱議。 以前要上網,非得要用數據機不可。Modem上網,是透過電話線來做數據傳輸,以撥接方式連線,一開始是撥接到BBS站台,後來則是撥接到ISP。著名的BBS站台,則有CADs、白日夢、NEXT。接著,台灣學術網路也引進BBS,各大院校皆推出BBS站台,台大椰林風情、淡江蛋捲廣場、中山福爾摩莎、政大貓空行館。再來,就出現了PTT、PTT2。民間也有知名的KKCITY、巴哈姆特!Modem,中文名叫做數據機。1958年出現110 baud Bell 101 modem,當時的速度只有0.1Kb/s。1984年推出V.32的9600 Modem,速度衝上9.6Kb/s,1991年推出V.32bis的14.4K Modem,1994年推出V.34的28.8K Modem,1996年推出V.34的33.6K Modem,1998年推出V.90的56K Modem,最後一版,2000年推出V.92的56K Modem。後來,雖然有推出雙線合併V.92的Bonding 56K modem,不過,當時,已經有更快的ISDN Modem,提供64K、128K速率。 再來,隨著技術的進步,ADSL、Cable Modem進入市場,很快的就取代了傳統數據機撥接上網。ADSL發展到12M之後,接著改由VDSL接手,以FTTB方式,提供到了50M,後來又發展出VDSL2,提供到了100M,最後則以VDSL2 Bonding接手,雙線傳輸可以上到200M。目前,VDSL2,也將由G.Fast接手,速度上看300M、500M,但仍有距離傳輸的問題。Cable Modem也持續進步,從DOCSIS 1.0、2.0,發展到最新的3.0、3.1。不過,ADSL、VDSL、Cable Mode以銅線傳輸,最終仍有傳輸距離的問題,混合光纖銅線銅軸,變成要以FTTH、FTTB,搭配VDSL2、G.Fast與銅軸電纜,技術上仍有傳輸性能的極限,最終,仍必須使用FTTH,光纖到家才是最終真正高速上網的解決方案。 FTTH是最終的高速上網解決方案,目前業界的作法,則是以GPON、EPON技術來提供光纖上網,實際上網速度,都可以衝上1000M,具備1Gbps/1Gbps傳輸能力。不過,目前全球已經開始引進10Gbps上網,取而代之的,是XG-PON與10G-EPON技術。FTTH將一統江湖,未來光纖上網是主流! ================= 小魯經歷過一段撥接時期 但那時還是菜逼八小學生 所以印象沒很深 就算很慢自己也沒感覺(畢竟那時候大家都這麼慢) 只記得電腦右下方會有兩台電腦在那邊閃阿閃 以前撥接上網 速度到底有多慢啊 現在用種花上ptt 偶爾打字還是會卡卡的 那以前用撥接上ptt也會很慢嗎? 求解 ================= ----------------------------------------------- #連結=【網友熱議中】 ----------------------------------------------- ※這邊有電腦產業界的八卦,科技世界的祕辛,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歡迎加入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洋垃圾】: →更多的【PCDIY!歪國貨】: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BlackBerry首支Android手機 11月上市
是的!專門生產黑莓機的BlackBerry公司,準備要推出Android手機了! BlackBerry以推出內建實體鍵盤的智慧型手機為主要產品,搭配其BlackBerry OS,在企業端擁有不少愛戴者。但自iPhone這種全螢幕觸控手機推出,加上Google的開源Android平台的上市,讓全世界手機廠紛紛推出Android智慧型手機之後,擠壓到BlackBerry公司的黑莓機市場。 如今iOS和Android行動作業系統平台的流行,使得原先擁有不少企業使用BlackBerry的用戶,紛紛轉去使用iPhone、Android Phone、Windows Phone,BlackBerry曾在BBX (BlackBerry 10 OS)中,加入可以執行Android App的功能,嘗試讓自家新款、搭載BlackBerry 10 OS的手機。也有執行Android App的能力。此外更推出全觸控螢幕手機,以吸引其忠實客戶來選購。 當初Nokia選擇加入微軟陣營,推出搭載Windows 7/7.5/8 Mobile作業系統的Lumia系列手機,但很可惜的是,Nokia並沒有因此取得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主流地位,反而後來被微軟併購其手機部門,繼續以Microsoft Lumia手機來營運。 相較於黑莓機而言,在iOS與Android強敵環伺之下,再看自己的市占率跌到1%以下,幾乎快要被人忘記了。雖說BlackBerry推出一些BlackBerry OS 10的手機,並內建Amazon Appstore,讓用戶可以下載Android App。但是,根據IDC的報告,2015年第一季,BlackBerry OS的市占率只有0.3%,比Windows Phone的2.7%還低,相較於iOS (18.3%)與Android (78.0%),真的是低到一個不行! 看來,內建Amazon Appstore的手機,並沒有對BlackBerry的市占率有所提升,反而是這些使用手機還讓消費者帶來更多麻煩。例如PIM類的資料是BlackBerry的格式,而Amazon Appstore裡面的Google服務大多不能用,且又是另外一種格式或使用習慣。到後來,這類手機頂多只能拿來玩玩Android的遊戲,無法真正拿來做一些Android的進階應用,要做進階應用,還是得回BlackBerry World去下載專為BlackBerry平台而設計的應用程式才行。 只是,BlackBerry World的應用程式僅13萬支,遠低於iOS App Store的150萬支與Android Play Store的160萬支,看來BlackBerry公司再不想想辦法的話,可能就…真的快要向Nokia看齊了! 據外電報導,BlackBerry將推出代號為Venice的Android手機,如照片所示,這款手機將採用滑蓋式鍵盤設計,一般情況下是透過全螢幕觸控輸入,亦可滑出實體鍵盤來打字。看起來還不錯呀! 這款手機將優先於11月在北美上市,搭配AT&T, Sprint, T-Mobile與Verizon等電信業者銷售。這支Venice的手機,有預載Google Play Store與Google Apps(包括Chrome瀏覽器與Google Drive雲端硬碟)等應用程式,可以執行絕大多數的Android Apps,不會像之前內建BlackBerry OS的手機,只能執行部份Android Apps。因此Venice在Android軟體相容性部份,絕對比以往的機種還要高很多。此外,還有支援光學防手震的相機。這樣看起來,已經能夠跟主流大廠的Android手機一較高下! 只是,沒了BlackBerry OS的Android實體鍵盤手機,還能叫做黑莓機嗎?各位的想法如何呢?歡迎在文末底下留言,或到PCDIY!粉絲團留言!
-
Android上的skype終於能自訂來電鈴聲了
今天部分Android使用者打開skype後就會發現,它已經自動更新到了5.10版,更新幅度雖然不大,但它確實帶來幾個比較受歡迎的功能,其中一個就是可以讓使用者自訂來電鈴聲。 對許多使用者來說,能自訂個性化鈴聲是很重要的,有了這個,使用者就算不拿出手機或平板,也能知道是誰打來的電話,再決定要不要接聽。 自訂鈴聲的設定方式非常簡單,先開啟想要設定鈴聲朋友的對話視窗,然後點擊右下角的應用程式,選擇「鈴聲設定(Ringtone Options)」,就可以看到新的「設定自訂鈴聲(Set custom Ringtone)」選項,便可以任以選擇一個儲存在裝置中的音樂檔來當成該帳號的來電鈴聲。 此次更新除了加入自訂鈴聲功能外,還加入了圖片分享功能,可以將對話中的圖片分享給其他朋友。只要在對話中點擊該圖片、選擇分享照片(Forward Photo),然後點擊欲分享的朋友即可。 Skype 5.10已經可以從Google Play Store上下載,但更新部分是採用分階段發送的方式,還沒有收到更新的玩家只好再稍等一下囉!
-
中階顯卡王者再臨,微星MSI GeForce GTX 950 GAMING 2G開箱試用!
在當今動輒萬元以上的高階與旗艦級顯示卡的規格大戰中,紛紛以強調可以4K無延遲、特效全開不卡頓等特色,來吸引追求極致遊戲畫面的專業玩家選購。然對於絕大多數的玩家而言,也許不需要這麼高階的顯示卡,加上一般玩家的顯示器大多支援到2K (2560x1440)或Full HD (1920x1080)的解析度,暫時用不到那樣高階的顯示卡,一般人認為其實只要有一張顯示卡,能夠在2K/Full HD模式下順暢執行就好了,也因此帶動了中階顯示卡的熱潮。 以NVIDIA的產品規畫來說,目前其GeForce GTX 9xx系列顯示卡,旗艦級的有980 Ti/980,高階的有970,這些都是萬元以上等級的產品。至於在中高階的部份,目前有960系列,價格帶約6,500~8,500元上下。PCDIY!也曾報導過GeForce GTX 960的產品開箱評測,說明此顯示卡擁有不錯的C/P值,適合進階玩家選購。 GeForce GTX 960效能不錯,但一張顯示卡動輒破6千元,對於一般預算有限的玩家,只希望在Full HD解析度下能夠以60fps的速度來運行主流的3D遊戲就好,不需要買到太高檔的產品。而對店家來說,中階顯示卡的性價比高,走貨速度快,因此大家都在期待NVIDIA趕快推出中階顯示卡,以享受NVIDIA所帶來的最新電腦繪圖新科技。 也因此,NVIDIA為讓更多玩家能享受到原生支援DirectX 12的9xx顯示卡,於是選擇在8/20七夕情人節晚上9:00,正式推出GeForce GTX 950的顯示卡,此顯示卡的定位在於中階玩家市場,用以取代掉上一代的王者GTX 750以及GTX 650系列。先來看看NVIDIA建議的官方報價: TITAN X: $999美元 GTX 980 Ti: $649 美元 GTX 980: $499 美元 GTX 970: $329 美元 GTX 960: $199 美元 GTX 950: $159 美元 GTX 750 Ti: $119 美元 從官方建議售價來看,GTX950定在159美元,相當於5,000元上下。透過顯示卡廠商推出各種不同規格的差異化產品之後,市價大概落在5,000~6500元左右,將為中階DX12等級顯示卡的市場,帶來不少震撼。 隨著Windows 10的上市,帶動了DirectX 12繪圖加速的需求,AMD與NVIDIA都紛紛推出可原生支援DX12的顯示卡。這張GTX 950也不例外,可以完整支援DX12的API。 GeForce GTX 950採用GM206 GPU,是基於NVIDIA最新Maxwell架構的GPU,因此可以原生硬體支援DirectX 12 API (如Volume Tiled Resources, Conservative Raster, Raster Ordered Views等),其搭載2GB繪圖記憶體,相較於昔日王者GTX 650而言,效能可提升3倍,且相對耗電可省2倍。此外,GTX 950具備SLI功能,可透過兩張GTX 950做SLI來加速。 GTX 950在視訊輸出規格上,配置了最新的HDMI 2.0規格,能夠在4K解析度下,輸出每秒60fps的能力,能符合家庭劇院對於3D電影規格的需求。此外,GTX 950可以硬體原生支援H.265 (HEVC)的視訊壓縮與解壓,並支援4組螢幕輸出,解析度高達5K (5120x3200),在多螢幕的環境下亦能完美勝任。 微星MSI GeForce GTX 950 GAMING 2G顯示卡,屬於GAMING G系列的產品。其外包裝有顯眼的龍形圖騰,左下角標示採用2GB GDDR5記憶體配置,為PCI-E 3.0的規格,且是可超頻(OC)的版本。在包裝背面則有各種功能說明,包括其採用TORX FAN風扇、SU PIPE提供絕佳散熱效果、ZERO FROZR的0db靜音技術,在低負載時會停止運轉,搭配其GAMING APP,可設定在各種情境(如護眼模式、遊戲模式、電影模式、自定模式)下的運作效能,以發揮此顯示卡的最大功效。 有關於此顯示卡的散熱系統設計,以及0dB的風扇技術,只要系統在低負載模式,顯示卡尚未進行複雜的運算之下,當GPU溫度在預設的溫度臨界值底下時,風扇就會停止運轉,此時溫度就透過單純的散熱鰭片與熱導管,來做被動散熱。當GPU使用率升高,致使顯示卡溫度提升時,風扇才會自動開始運轉。 這種負載低時風扇不轉,負載拉高才打開風扇的設計,已經是各家顯示卡廠商的主流功能了。目的在於讓遊戲玩家,在玩一般遊戲時,不會受到風扇的噪音干擾,除非在激烈的打鬥之下,風扇才隨之開啟,不僅可以降少風扇的灰塵於淤積,也能提升風扇壽命,更能塑造在平常3D桌面環境下的靜音享受。 這張卡搭載NVIDIA GeForce GTX 950繪圖處理器,透過GPU-Z檢測工具,可發現這張卡的預設時脈為1127MHz (官方建議為1024MHz),Boost則為1317MHz (官方建議為1188MHz),搭載2GB GDDR5記憶體,時脈為1663MHz。支援OpenCL、CUDA、PhysX、DirectCompute 5.0等運算API。VGA BIOS支援UEFI規格,能在UEFI的運作環境下使用。 此次的效能測試,PCDIY!採用Intel X99平台與3DMark測試軟體、Thief、Sniper Elite 3、GTA V等遊戲進行測試。並與先前的GTX 960效能做對比。測試解析度設定在Full HD與2560x1440解析度,除了GTA V採用預設的畫質設定外,其他兩款遊戲畫質均設定在最高。 另外,為了測試GTX 950在Windows 10的支援程度,PCDIY!另以Z170平台來測試DX12的效能,分別以3DMark的API測試,以及DxDiag的DX12支援程度。 請參考表格或測試擷圖,可以發現三款遊戲在Full HD解析度下均可超過60FPS以上,如同NVIDIA簡報所說的,能達到非常的流暢度,至於在2560x1440解析度之下,平均畫格數也有接近30FPS的表現,只比GTX 960稍微慢一點點,但還能接受的水準。 處理器:Intel Core i7-5960X @ 4.0 GHz/4.4GHz (Turbo) 主機板:ASUS X99-A USB 3.1:Rev. 1.0 BIOS:( 09/01/2014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2133 @ 2133 4GB × 4 顯示卡:微星MSI GeForce GTX 950 GAMING 2G SSD:OCZ Vector 150 240GB(系統) 電源供應器:ENERMAX Platinum 1350W 作業系統:Windows 8.1專業版 x64 GeForce GTX 950的整體表現,在一般主流的單機遊戲上,在Full HD都有60FPS的水準,能符合絕大多數玩家的需求。若要開啟2560x1440的解析度,則平均效能有可能會掉到30FPS的表現,建議可以將特效關閉一些,以換取遊戲整體效能表現。 至於MOBA類(多人線上即時戰略)遊戲部份,這類遊戲就是要解析度越大越好,因此PCDIY!以2560x1440來執行DOTA 2 (刀塔2)的經典遊戲賽事回顧,可發現最高畫格數達112fps,最低畫格數也能有43fps,平均都有超過60fps以上的水準,因此對於想玩暴雪英雄、刀塔、英雄聯盟的玩家來說,這張GTX 950絕對可以符合你的需求。 整體而言,以5,000元上下的中階顯示卡來說,能提供Full HD解析度在特效全開之下仍有60fps的表現,且完整支援Windows 10的DirectX 12規格,可說是非常划算的一個產品。若覺得GTX 650、750效能不足的話,GTX 950也許將是你下一個升級的目標。 廠商名稱:MSI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3234-559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顯示卡】: →更多的【PCDIY!顯示器】: →更多的【PCDIY!主機板】: →更多的【PCDIY!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器】:
-
開啟「Windows 10」的「GodMode - 上帝模式」!
微軟自2015/7/29推出Windows 10正式版之後,由於可從Windows 7/8/8.1免費升級上去,因此從7/29開放免費下載到8月中,就已經累積超過5千萬部電腦升級到Windows 10,這樣的成長速度可說是非常快。由於微軟以Windows as a Service(視窗即服務)的概念,把Windows視為一種服務,因此微軟最近可說是馬不停蹄地,一直在推出一些更新,趕快將Windows 10漏洞給修補好,讓Windows 10的相容性更佳、問題越少、效能更好。 然而,自Windows 8開始,由於介面的大改變,現在光一個控制台,就有分成傳統「適合滑鼠操作」的控制台,以及新式「適合平板手勢操作」的設定選單。也就是說,你要執行Windows Update,可以從傳統的控制台去開啟,或者從新式Metro-style App的設定選單,來進入Windows Update。 由於新式的設定選單,其當初是Windows 8/8.1針對平板、觸控電腦所開發的操作介面,因此其全新的擺設方式,難免需要讓早已熟悉傳統控制台介面的用戶重新熟悉一遍。 但是,Windows 10之後,許多設定項目圍了要盡量避免重複,因此像是Windows Update,你必須打開新式的設定選單才行,而裝置管理員,你就必須打開舊式的控制台才行。而這種把設定項目分成兩邊的作法,其實讓用戶感到困惑,有時候情急之下,找不到想要的設定項目,難免讓人追狂。 為了讓人可以一目了然地,將控制台的設定項目全部陳列出來,於是早在Windows 7時代,就有人發現「開啟上帝模式」(Godmode)的方法,只要建立一個特殊的資料夾,即可進入特別版本的控制台,裡面的所有設定項目完全呈現,這樣一來,就不用像切換目錄一樣的一層一層地進入控制台的設定選單。 而這個方法,在最新的Windows 10也適用,請跟著我照下面的方法做,您也可以打開Windows 10的Godmode,以開啟全自由模式的控制台視窗。 這種模式之下,所有的設定都會浮現出來,你還可以調整檢視模式,讓繁複的設定簡單化,或透過右上方的搜尋框來輸入想要設定的關鍵字,即可過濾出你想要的設定選項,以提升工作效率。 至於這個GodMode名字可否更改,當然是可以的,中文也可以,例如你可以更名為「超級無敵控制台」,或者「放大絕的控制台」,怎麼取名隨你高興。以上,就提供這個點子,希望大家Windows 10用得更得心應手。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
[Intel IDF] Skylake U與Y處理器,整合影像訊號處理器
IDF (Intel Developer Forum, 英特爾開發者論壇) 2015秋季於舊金山展開,因應第六代Core (代號為Skylake)處理器甫於8月初上市,因此在論壇中也詳述Skylake家族的各階處理器產品,以及其內建的全新功能。 根據外電測試報導,Intel Skylake處理器的筆電、桌機、平板等版本的效能,大約比第五代Core (代號Broadwell)處理器的繪圖效能,快個50%左右。然而,Skylake產品線還有分成許多等級。以下是主要分類: Skylake S系列:主打桌機(如Core i5、i7-6xxx處理器),現已開賣 Skylake H系列:主打高效能筆電(如先前報導過的Xeon E3-v1500M v5) Skylake U系列:主打低功耗系統,如迷你電腦等等。 Skylake Y系列:即Core M處理器,主打低功耗、無風扇的筆電、平板等產品 由於影像處理的需求有逐漸提高的趨勢,例如視訊電話會議、遊戲直播實況主的講解、物聯網的安防應用,就連Windows 10的Hello,也能透過臉部辨識來登入系統,因此預料未來影像處理將繼GPU之後,成為主流的應用之一。因此Intel在Skylake U與Y系列處理器,可能會內建Image Signal Processor (ISP,影像訊號處理器),只會耗用低於15瓦,可用來設計給筆電、平板、二合一平板筆電使用。 內建ISP的Skylake U與Y系列,將提供以下功能: ●完整的軟硬體整合 ●支援高達4組攝影機(可支援同時兩部攝影機之視訊串流的擷取) ●支援高達1300萬像素的攝影機 ●視訊擷取可支援達1080p 60fps或2160p 30fps ●在錄影時,也可以一邊抓取完整解析度的靜態圖片 ●零快門延遲,提供即時影像抓取 ●支援HDR (高動態範圍成像)、Panorama (全景拍攝),並提供臉部偵測軟體 由於大多數的影像處理過程,都在晶片就處理好了,因此可以提供設備製造商效能更好、成本更低的解決方案。由於整合ISP功能早在智慧型手機晶片製造商就已行之有年了,如今在罕見的筆電處理器中直接整合ISP功能,相信會開啟更多應用,例如搭配其RealSense技術來開發各種影像擷取應用,或是手勢偵測等等。未來,筆電、平板不只拿來自拍、做視訊會議,甚至能拿來充當高畫質、視訊無延遲的保全攝影機來使用喔! (1) (2) (3) (4) (5)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