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Jaybird RUN& FREEDOM 2無線運動耳機發表會現場直擊,世大運100公尺金牌楊俊瀚帶你聽見不平凡!
小W編今天(1/10)受到羅技電子(Logitech)的邀請,在經歷了將近一個禮拜的綿綿細雨、雨不停國,終於迎來了和煦的冬陽,我也可以離開PCDIY!辦公室的位置上,前往位在復新北路上的「Hurray Sports Club」。這時候各位玩家們稍微敏銳一點的人就會發現,為什麼會是一間運動餐廳呢……? 今天來到了Hurray Sports Club,為的就是於羅技電子(Logitech)底下的消費性電子品牌「Jaybird」發表全新的運動耳機。這個全新的品牌想必對於台灣的消費者們一定相當陌生,因為他們之前主力專攻於美國的市場,致力於打造高端的運動科技產品;日前也成為美國高階運動耳機當中的前三大品牌。今日(1/10)回到台灣,準備推出自家的Jaybird RUN& FREEDOM 2! 隨後邀請到了去年(2017)盛大舉辦的「世界大學運動會」(世大運)田徑項目當中100公尺的世界金牌得主:楊俊瀚親臨現場,為各位媒體分享他在使用這款耳機的經驗談;他也提到,再訓練時絕對是非常需要音樂的陪伴,再枯燥的練習當中,足以成為慰藉的我想就是音樂了吧! 雖然我知道我們的玩家們可能都沒有在運動(不要亂嗆讀者!),但是若是有在跑步的人一定知道,若是沒有音樂的陪伴,漫漫長路可能就顯得有些安靜;那在現場,產品經理也為我們展示了究竟一個好的運動耳機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優勢呢? 一、貼耳 二、防汗及防水 三、輕巧 四、長效電力 五、輕便好攜帶 講了這麼多的產品要點,最重要的就要回歸今天發表會的主角「Jaybird RUN& FREEDOM 2」身上,就讓小W編逐一地為各位介紹,而這2款產品也都能過與自家的APP連動,在使用上能夠更簡單、明瞭。 這款為前一代產品「Jaybird X3」相似的產品,目標專攻女性運動員的市場,在顏色的設計上採用碳石黑、鉑金白以及海洋藍共三種,在色調上都非常討喜,而其外觀採用的是微型噴砂金屬質感,還能夠透過Jaybird獨家的SpeedFit技術,讓產品能夠適應不同頭型的使用者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產品本身能夠支援4小時的行動續航力;在購買時會附送一款類似行動電源概念的充電夾;能夠外接上去,就能夠額外獲得4小時的續電力! 另一款產品為Jaybird RUN,這款為「真」無線運動耳機,在設計上,右耳朵為接聽電話的按鍵,左耳為副機;也提供了奢華白以及時尚黑等兩色供消費者們做選購,當然在耳機上也提供了指向性麥克風以及一鍵操作的功能;且具備可以提供八小時電力的無線充電盒,以及具有12小時的續航力,且還能夠讓消費者們自由選擇不同的側翼做選擇,藉此達到符合每位使用者們的耳型。 在發表會上,我們也看到了Jaybird的野心,Jaybird RUN的建議售價為NT$6,490元、Jaybird FREEDOM 2的建議售價為NT$5,590元。若是消費者們在1月15日購買旗下的產品,就送自他們自家的運動腰帶,首波購買的人還加碼贈送運動服!除此之外,他們也正式展開了跑團的招募計畫,在接下來的許多馬拉松賽事上,招募夥伴們一起享受運動的樂趣! 廠商名稱:Jaybird 廠商電話:0800-012300 官方網站: 建議售價:Jaybird RUN為NT$6,490元;Jaybird FREEDOM 2為NT$5,590元
-
億航Ghost智慧空拍機實測開箱,輕鬆入門快意翱翔!
相信無論是否喜愛攝影,對於在電影中屢屢看到空中拍攝的場景畫面,應該都會覺得相當壯闊美麗,然而實際上要接觸空中攝影,早年的門檻就是需要租用直升機,並具備專業攝影器材,縱使近年來由於數位攝影發展迅速,但作為裝載相機、攝影機的無人飛行器,價格仍屬高檔,一般人除了經濟考量難以入手外,操作繁複也是該類空拍飛行器的使用門檻。 但此次小編報導的億航Ghost智慧空拍機,則將前述的問題大幅減少,無論是參考售價,或是操作方式,都讓人眼睛一亮,甚至獲得2015 CES大展最佳無人機大獎,由此可知,這款產品的優秀已取得國際認可,而它將無人空拍機與空中攝影的進入門檻降低,也使得一般人也可以輕鬆踏入此一領域,擴增攝影視野。 本次報導為求深入了解億航Ghost,特別商請台灣代理國祥貿易公司人員協助,攜帶產品至新北市河濱公園進行實際操作飛行與拍攝,盡可能挖掘此智慧空拍機的實力。而在進行實拍說明前,先帶大家了解億航Ghost諸項設計重點。 且縱使中間因為手機來電或是現場WiFi訊號雜亂,而影響到G-Box與億航Ghost的連線,導致控制訊號中斷,億航Ghost具備自動返航功能,它便會自行以最短飛行距離飛回起飛時的位置上空,而若是億航Ghost電力低於用家透過APP所參讀的數值,或飛行超過可控制距離,它也同樣會自動返航,所以用家無須擔心億航Ghost失去連線後的安全性。 了解億航Ghost硬體與APP操控重點後,當然就是進入實拍階段,為顧及操作與飛行安全,雖然目前台灣尚未有明確的法規限制,但我們還是選擇空曠的場地進行飛航拍攝,以下就是不同飛行模式的側拍與空拍機實拍影片。 首先是側拍由行動裝置操作億航Ghost,進行起飛、左向、右向飛行操控,可以看得出來億航Ghost飛行的穩定性相當好,轉向飛行的反應速度也很靈敏。 這段影片主要是操作億航Ghost在空中原地自轉,同樣可觀察到此機水平轉向時的穩定度,且轉向速度也夠快。 以上兩段影片為環景拍攝操控實拍,一為攝影機側拍億航Ghost飛行狀況,一為空拍機的實際拍攝畫面,透過兩支影片可了解此機的魅力,就在於操作簡易,但實際飛行品質相當好,也能讓用家精確的掌控拍攝的畫面,讓一般人可以輕鬆的進入空拍世界。 此兩段影片則是啟用跟隨模式的側拍與實拍畫面。所謂跟隨模式,就是讓億航Ghost跟著G-Box飛行,由於G-Box機體甚小,可放入褲袋,所以可輕鬆進行跟隨拍攝,且從影片中也能看到億航Ghost確實相當緊密的跟著操控者進行飛航,轉向反應速度也很快 利用億航Ghost標準版機型進行體感模式側拍,所謂體感模式就是利用手機行動裝置內的陀螺儀,手部擺動傾斜操作空拍機飛行,也因此億航Ghost無須GPS,就能精準進行操作,縱使在室內空間也可以飛行。而在影片中也能看見,當手機進行轉動時,億航Ghost也會立刻改變飛行方向,甚至可進行穿越籃球架空隙,以及停止在籃框上方的動作,相當精確穩定 產品名稱:億航科技EHANG Ghost四軸航拍版 產品網址: 原廠臉書: PChome 24h購物: 型式:(Android系統透過藍芽和IOS透過WiFi無線操控智慧空拍機 飛行器軸距:350mm 機身高度:90mm 機身淨重:780g 雲台重量:178g 飛行電池:容量5400mAh,電壓11.1V 飛行航時:18-23mins 抗風速:
-
不讓ARM專美於前,內建Intel處理器的常時連網PC,在CES 2018亮相,攤位現場直擊!
今年CES 2018有不少新品推出,在先前Qualcomm與一些PC大廠發表內建ARM處理器的常時連網PC,以高達10小時以上的續航力,特別適合行動族群的長時間使用,也開闢出新的應用市場。 至於Intel方面,他們也不讓ARM陣營專美於前,在CES 2018前夕,Intel於The Cosmopolitan飯店內,展示其最新內建Intel Core處理器與Intel XMM數據晶片的筆電產品。這些筆電不只是輕薄、更具有高達十幾小時的長時連網能力,以下就是Intel攤位的現場直擊!並附上官方新聞說明。 在連網日趨普及的行動世界,各界期待個人電腦應該常時連網且常時啟動。在本週登場的2018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英特爾的合作夥伴發表了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新產品,這些內含全新Intel Core (酷睿)處理器與Intel XMM數據機晶片組的常時連網電腦包括: (1) 宏碁(Acer)推出內含Intel Core i7處理器的Swift 7,機身厚度僅0.898 公分,實現方便可攜性、生產力、支持整日外出的電池續航力、以及隨時連網的4G LTE功能,無論是追求極致的使用者或經常出差的專業人士都會愛上這款電腦。 (2) 惠普(HP)發表全新Envy X2,這款常時連網的筆記型電腦讓使用者在任何地方都能創作、辦公、以及娛樂,電池續航力長達17小時,藉由Intel Core處理器流暢執行所有Windows應用軟體。註:電池續航力數據是由惠普自行測量,連續播放FHD影片,解析度為1080p (1920x1080),螢幕亮度為150 nits,系統音量調至17%,播放程式的音量調至100%,以全螢幕模式播放儲存於本機內的影片,連結耳機,無線網路啟用但未連網。實際電池續航力可能因受測系統組態不同而有所差異,電池的最大蓄電量會隨著時間與使用次數而逐漸衰減。{第7代Intel Core i5-7Y54處理器;GPU採用UMA統合記憶體架構;12.3吋螢幕 (解析度為1920x1280);內含128GB儲存裝置與8GB記憶體;容量為49WHr的電池;WLAN 2x2AC無線網卡+藍牙,啟用LTE} (3) 戴爾(Dell)於2017年12月25日發表全新Inspiron 5280二合一筆記型電腦,內建4G LTE連網功能。結合Intel Core i7處理器以及Windows 10作業系統,這款輕薄時尚的二合一筆記型電腦讓使用者便利上網,盡可能支援各種用途。 從常時連網個人電腦的概念推出以來,英特爾一直為這類機種提供運算核心,並與合作夥伴持續創新,共同打造新一波具有強大效能、支援各種最新經驗、以及常時連網的個人運算裝置,滿足現今世代與未來用戶的需求。 內建4G LTE功能的常時連網電腦—具有超強的運算力、即時反應、針對資料密集體驗所打造。目前有超過30款內含英特爾處理器的商用與消費型常時連網個人電腦提供頂尖效能、完整的電腦體驗、以及超長的電池續航力,配備多元的連網選項,採用輕薄的機體設計,並涵蓋各種價位區間。 這些於2018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亮相並具備常時連網功能的新裝置,現已問世—包括內含行動網路快速共享功能的Google Pixelbook、透過Verizon在美國銷售的三星(Samsung) Galaxy Book 12、以及在中國銷售的小米(Xiaomi) Mi Notebook Air。
-
全漢FSP Hydro PT皇鈦極V 750W實測開箱,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電源供應器!
自從小W編進入PCDIY!的編輯室之後,每次都可以摸到許多本來自己只認識皮毛的產品或是廠商;不知道各位玩家們還記不記得我曾經去報導過的「校園電競講座」,裡面有一間電源供應器的廠商讓小W編印象深刻!因為他們目前開發出了一款能夠透過水冷系統達到電源供應器「超頻」的廠商呢!不過今天要介紹的是另外一款也相當不錯的產品,FSP Hydro PT皇鈦極V 750W白金牌電源供應器。 小W編總是介紹一些非常高單價或是旗艦的產品,不過其實有相當多的產品對於使用者們來說可能容量過大或是等級過高導致無法負荷;不過在「全漢電源」(FSP)的PSU產品線上,針對玩家們也是有許多不錯的優化以及產品。而小W編這次幫各位介紹的FSP Hydro PT皇鈦極V 750W白金牌電源供應器,就是在中階電源供應器當中的佼佼者。 看完其外盒的包裝以及附件之後,準備要帶各位玩家們一看這顆電源的廬山真面目了。不過還是要不免俗地講到它的規格:線材的部分提供了1條24 pin主電源線、1條4+4 pin CPU電源線、2條6+2 pin PCIe電源線、2條SATA電源線、1條SATA/MOLEX/FLOPPY的電源線;在12V的部分提供了62.5A的電流輸出、3.3V和5V的CPU部分則提供了各20A的電流輸出。 這張保固貼紙究竟有多重要呢?在全漢全新推出的電源都具有「十年」的保固;不要懷疑,一顆電源供應器可以給您10年的使用壽命(連玩家們都從魔法師變成超魔導士了),且通過「80 Plus」白金的認證,在轉換效率上也達到了92%的轉換,可以減少元件產生的廢熱,就能提供更好的使用壽命以及電力表現。那身為一個專業的技術編輯,當然是要馬上把保固貼紙撕破來看看內部元件囉! 這次風扇的設計採用的是智慧溫控電路設計,並且使用液態軸承風扇(FDB),在高Loading的運作之下,還能夠保持低噪音的表現。 在看完基本的內部元件之後,小W編當然也還是準備了「OCCT」軟體的實測分享,在電源供應器最重要的穩定度以及足不足瓦,基本上都能夠從軟體中略窺一二;而我也準備了測試平台以及最後的數據給玩家們做為購買產品的參考以及依據。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4.7GHz 6C/12T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 @ 2666 顯示卡:EVGA GeForce GTX 1080 Ti FTW3 GAMING (GPU:1569/1683/Mem: 1376) SSD:Crucial M550 1TB (SATA) 電源供應器:FSP Hydro PT皇鈦極V 7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在經過了一連串的測試之後,小W編發現FSP Hydro PT皇鈦極V 750W白金牌電源供應器真的是相當不錯;在PCIe的部分提供了DC to DC的優勢,並且也都採用了日系電容作為搭配,而風扇也相當安靜,實測下來確實聽不見其風扇所發出的噪音,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產品具有十年的保固,購買的價格攤提下來1年只需要400塊,有如此之C/P值的產品,還不挑看選看! ●產品型號:HPT750 ●實際功率:750 W ●規格版本:直接輸出設計 ●機體尺寸:150(L) x 170(W) x 86(H)mm(不含線材) ●80 Plus認證:Platinium 白金牌 ●輸入電壓:100-240V、50-60Hz ●PFC:Active ●12V最大合併功率:750W/62.5A ●3.3V+5V最大合併功率:120W ●風扇尺寸:135mm ●風扇規格:液壓軸承風扇(FDB) ●風扇特色:智慧溫控電路設計 ●安全標章:過電流保護(OCP)、過電壓保護(OVP)、低電壓保護(UVP)、過溫度保護(OTP)、過負載保護(OPP)、短路保護(SCP)等6種的保護機制,提供系統多重的保護 ●保固:十年保固 ●建議售價:新台幣3,990元 廠商名稱:全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3-357-8998 廠商品牌產品網站: 廠商台灣FB粉絲團: 廠商全球FB粉絲團: 代理商名稱:立光科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100-2500 代理商網址: www.krone.com.tw[https://www.krone.com.tw] 代理商名稱:視博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523-2181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AMD CES Tech Day 2018技術宣示會現場直擊與重點整理:Ryzen 2000系列APU與GPU、X470晶片組、新製程高效能,將再顯榮耀
AMD於CES 2018前夕,舉辦了AMD CES Tech Day,展示其最新的CPU、GPU、APU等產品線,更勾勒出採用新製程的下世代CPU、GPU、APU的藍圖,並喊出AMD自家的Moore’s Law+ (新摩爾定律)口號,要以更先進的製程來贏過競爭對手。此外在效能競賽中,當x86工業的效能以每年複合成長率達7~8%的IPC (Instructions Per Cycle,每時脈週期可執行的指令數)的趨勢下,AMD更要超越這樣的數字,以帶領玩家每年都能享有更高效能的全新架構處理器,不要再慢慢擠牙膏了! 當然除了硬體的研發上,軟體的開發上也越來越快。在玩家圈裡面,只要有新遊戲推出,AMD就會同步推出新的顯示卡驅動程式,以更優化的性能,讓玩家在遊戲推出的第一天,就能感受到更快的效能表現。 至於與策略夥伴的生態圈的建置上,AMD也不遺餘力,其推出GPUOpen中介軟體集,搭配各種GPU工具,來協助遊戲開發者加速開發出DirectX 12、Vulkan等跨平台、跨作業系統的遊戲。此外,當AI時期的來臨,AMD更推動ROCm (RadeonOpenCompute)軟體平台,以進攻HPC(高效能運算)產業與高階伺服器市場,以推動機械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應用。AMD更以開放大於獨斷的優勢,推動AI程式設計師們以其SDK(軟體開發工具)來將NVIDIA CUDA程式改組譯成Open架構的程式(以便可以在AMD或其他GPU上面執行),讓軟體更具彈性。 至於安全性方面,當Intel CPU最近被發現之際,AMD也趁這次正式(幸災樂禍)發表聲明,說自家的處理器尚未測試出這種安全性問題,因此玩家們可以安心選購最強的AMD所掛保證的處理器! 這次AMD不僅重返榮耀,更有雄心立志成為x86架構的領導者。因此在發表新產品之際,可說是特別謹慎,包括所有的簡報管控,以及禁止攝影等限制,所以這次的現場攤位實照並不多。這次有展示了AMD策略夥伴的各式桌機、AIO與筆電等產品(以及尚未發表的筆電產品),以下就來看看AMD這次的軍備展示吧! AMD在這次CES Tech Day 2018中,除了回顧2017年在新產品效能的飛速前進之外,更透漏2018年將以更快的光速前進,來甩開競爭對手的追擊!以下是這次AMD CES Tech Day的現場直擊! 上述講到不少新東西,接下來看看這次AMD CES Tech Day的重點整理! ● AMD 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榮獲CES 2018創新獎! ● AMD 2018年將推出高效能處理器,預計4月推出第二代Ryzen CPU、APU ● 繪圖晶片方面,2018年推出筆電用的Radeon Vega Mobile獨顯晶片,以及機械學習領域專用的Radeon Instinct MI 25 (採用Vega 7nm製程) ● AMD規劃了2017至2020年的CPU藍圖,每年依序發表ZEN (14nm,已發表)、ZEN+ (12nm,樣品供應中)、ZEN 2 (7nm,設計好了)、ZEN (7nm+,進行中)架構的處理器,且效能要贏過當前x86工業每年以7~8%的IPC (Instructions Per Cycle,每時脈週期可執行的指令數)複合成長率。 ● 在GPU方面,AMD同樣規劃了2017至2020年的GPU藍圖,每年依序發表VEGA (14nm,已發表)、VEGA (7nm)、NAVI (7nm)、Next-Gen (7nm+)架構的繪圖處理器。 ● [主打] NB APU:2018年1月9日推出筆電用APU產品,型號有:Ryzen 3 2300U (2.0~3.4GHz、4C4T,6 CUs)、Ryzen 3 2200U (2.5~3.4GHz、2C4T,3 CUs)。型號的最後面為U。 ● [主打] DT APU:2018年2月12日推出桌上型APU產品:型號為:Ryzen 5 2400G (3.6~3.9GHz、4C8T,11 CUs)、Ryzen 3 2200G (3.5~3.7GHz、4C4T,8 CUs)。型號的最後面為G,這兩款的TDP為65W,僅169美元以下 ● [預告] 第二代DT CPU:2018年4月推出桌上型CPU產品,也就是Ryzen第二代家族(Ryzen 7/5/3 2XXX系列)。同時,針對此家族最佳化的全新X470晶片組主機板也會上市(主機板上會標示AMD Ryzen Desktop 2000 Ready,且耗電量更低)。值得慶賀的是,由於Ryzen 第二代CPU,也採用Socket AM4腳位,因此使用先前主機板(X300系列)只要透過BIOS更新,也是可以支援的!(不像競爭對手升級到新世代CPU連主機板都要跟著換) ● [預告] 高階NB APU:2018年第二季推出高階筆電用Ryzen Pro APU產品:Ryzen 7 PRO Mobile 2700U (2.0~3.4GHz、4C4T,6 CUs)、Ryzen 3 2200U (2.5~3.4GHz、2C4T,3 CUs) ● 安全性方面,AMD表示其CPU下,皆是安全的,且已有影響性能極為微小的解決方案。因此AMD CPU相較於競爭對手的產品更加安全。 ● 軟體開發工具方面,AMD推出各式SDK,搭配各式GPU開發者工具程式與驅動程式,可用來模擬、除錯、壓縮材質、測試效能瓶頸等等,以加速遊戲開發者開發出符合DirectX 12、Vulkan等跨平台、跨作業系統的高畫質、高效能3A級遊戲。 ● AI與機械學習方面,AMD發表量產級的機械學習環境,搭配自家ROCm的開放式環境,可提供完善的Machine Intelligence(MI)軟體支援,並具有將以CUDA撰寫的應用程式,轉換成HIPify環境,搭配HIP C++語言以開發出能在AMD和NVIDIA執行的各式MI應用軟體。 以上就是這次AMD CES Tech Day 2018的重點整理。至於產品新技術與細節部份,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是的!上面主要是General Session的重點整理,在CES Tech Day下午的分組技術說明會當中,AMD的各部門經理紛紛透露出更多訊息,包括舊款產品即將降價、新CPU的效能表現、新的軟體工具,以及新的散熱器等產品等等。以下就分別說明。 ●既然Ryzen第二代CPU將於2018年4月推出,如此一來,第一代勢必會降價。目前已知如下: CPU型號 Q2降價後價格 -------------------- --------------------- Ryzen TR 1900X 449美元 Ryzen 7 1800X 349美元 Ryzen 7 1700X 309美元 Ryzen 7 1700 299美元 Ryzen 5 1600X 219美元 Ryzen 5 1600 189美元 Ryzen 5 1500X 174美元 Ryzen 5 2400G 169美元 (新APU,2/12上市價) Ryzen 3 1300X 129美元 (維持不變) Ryzen 3 2200G 99美元 (新APU,2/12上市價) 由於AMD調查發現,有50%的用戶在買桌上型電腦時,都不想買獨立顯示卡,也就代表APU其實市場很大,當Intel Core i系列的內顯效能不彰之下,AMD趕緊推出以Ryzen CPU搭配Vega GPU架構的全新Ryzen 5 2400G與Ryzen 3 2200G APU,同時以169美元以下的價格供應,以較優的繪圖效能,來吸引這類型的消費者棄I轉A。 至於CPU方面,隨著Q2開始的第二代Ryzen家族推出之後,第一代的Ryzen就會降價。以中階的Ryzen 5 1600處理器來說,AMD就降到200美元以下的價格帶,再搭配APU先打低價市場,以讓中階使用者投向AMD的懷抱! ●是的!AMD Ryzen 5 2400G與Ryzen 3 2200G桌上型APU,其實沒有鎖頻,因此玩家可以透過AMD Ryzen Master公用程式來超頻。可超頻的項目包括CPU、GPU、DRAM時脈。透過空冷方式,可超頻幅度高達39%。以下就是官方揭露出來的效能比較: 3DMark Firestrike成績 記憶體時脈(MHz) GPU時脈(MHz) ------------------------------ -------------------------- ---------------------- 2911 2400 (原廠設定) 原廠設定 3322 (+14%) 3200 原廠設定 3596 (+23.5%) 3200 1550 4048 (+39%) 3600 1675 ●是的!在當今的電競玩家電腦中,大多會選擇SSD + HDD的混搭方式來建構其儲存系統。SSD讀寫快、容量低,而HDD容量高但讀寫慢。因此若能將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把兩台磁碟機融合成一台容量高又快速的單一磁碟機,可說是各家廠商都在做的事。 蘋果方面是採用自家的Fusion Drive,而Intel則是使用Optane Memory。至於AMD,則是選擇與Enmotus公司合作,推出FuseDrive for Ryzen軟體,這套價值20美元的工具,就是可以將你的SSD + HDD融合成一台磁碟機,讓您讀寫速度加快。AMD將提供這套工具給Ryzen CPU/APU的使用者。產品細節可以參考。 至於效能表現方面,AMD也揭露了數據,例如:開機到Windows提升了172%,開啟Adobe Premiere則提升了578%,載入Photoshop則快931%,至於遊戲方面,像是進入DOOM遊戲也能快119%。因此等這套軟體出現之後,A粉記得去下載安裝喔! AMD先前推出了多款官方的CPU散熱器,有些有RGB燈光、有些沒有。這次為了搭配新APU、CPU的推出,AMD也發表全新的Wraith Prism散熱器,風扇方面用銀色鋁製材質,看起來更具質感。至於RGB燈效方面,也能支援四大主機板廠商的燈效控制協定,讓Cooler的燈效與主機板其他周邊同步! 整體而言,這次AMD CES Tech Day 2018,有許多技術上的宣示,加上實際產品將於2月發表,勢將給競爭對手迎頭痛擊!在當今高效能處理器的競賽中,雖然AMD的GPU整體效能似乎與NVIDIA還在纏鬥中,但AMD CPU的效能足以與Intel抗衡,而APU更以融合CPU+GPU的技術,實屬不易。以最新Ryzen 7/5/3 2000 APU為例,就是要以一顆打兩顆的方式,打破目前電競筆電/桌機採Intel+NVIDIA架構的框架。 總之,2017年市場經歷了AMD在CPU與GPU的絕地大反攻之後,到了2018年,AMD的產品還會再更上一層樓,以更優秀的產品製程、絕佳的CPU與GPU整合,和更多樣化的產品選擇,讓以往都是Intel在主導的態勢,轉換成AMD取得發言權,再加上價位壓著Intel狂打,使得現在要買多核心的處理器已不再高不可攀,相信這對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好事!CPU大戰在2018年將再次開打!至於GPU呢?由於Intel都選擇與AMD合作,於CES 2018正式推出,看來筆電市場也將會有一場大戰,2018年處理器市場將持續熱鬧下去!
-
Enermax MaxTytan鈦金冰核1250W電源供應器實測開箱,自備「風扇控制器」和「瓦數顯示器」的PSU真好用!
各位玩家們在購買電腦時,一定都有各自認為重要的部分,而在這麼多的硬體配件當中,不論是主機板、顯示卡、中央處理器還是記憶體,都是依靠「電源」作為「燃料」的來源;所以對於提供重要資源的電源供應器(PSU),就顯得相當重要,小W編今天要向各位玩家們介紹一款通過80 Plus鈦金認證的電源供應器,由Enermax所推出的鈦金冰核1250W的版本! 相信有在玩電腦硬體配備的玩家們對於「Enermax」(安耐美)並不陌生,隸屬於保銳科技底下的子品牌,在CPU散熱器、電源以及機殼上有著不錯的表現。而在近年來在電源供應器的要求確實相較於以往只求夠用足矣,到現在因為顯示卡的耗電量、比特幣興起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之下,在各家廠牌中最頂級的電源供應器提供的瓦數幾乎都越做越大;Enermax亦如此,今天就要幫各位玩家們開箱實測最高規格的Enermax MaxTytan鈦金冰核1250W電源供應器! 將配件盒當中的所有東西取出之後,可以看見配件相當豐富,在線材的部分提供了1條20+4 pin的主機板連接線、1條4+4 pin的CPU連接線、1條8 pin的CPU連接線、8條6+2 pin的PCIe連接線、4條SATA連接線、4條4 pin的Molex Power Connector連接線以及1條FDD的連接線。還額外提供了魔鬼氈束帶、雙面膠、二合一風扇控制器等等。 在附件當中相當特別的產品為「智慧二合一風扇控制器」,它可以提供玩家們將不論是CPU散熱器、機殼散熱風扇等合而為一,若是玩家們安裝的風扇具有「PWM」功能的話,還能夠從控制器上直接做調整,可以調整的幅度分成三段:「Whisper、Silence、Off」藉此能夠幫助各位玩家們在散熱上以及噪音程度上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Enermax MaxTytan鈦金冰核1250W電源供應器其90%至94%的極高效率表現,也通過了80 Plus最高等級的Titaninm認證;並且採用全模組化的設計,讓玩家們能夠自己變換線材以及做各式各樣的切換。而在電源供應器的後端也有搭載瓦數顯示器,讓玩家們能夠透過數位面板就能夠即時監看系統所使用的瓦數,就不需要額外的安裝產品來監控自己的電腦。看完基本的介紹之後,我們來看看這款產品本身的外觀吧! 看完了基本的外觀之後,小W編準備要幫各位玩家們拆解這顆電源供應器,以此來幫各位玩家們確認其內容物。而在它的風扇設計上,採用的是其自家的專利逆轉彈塵設計,可以有效的避免電源進風口有灰塵堆積,延長風扇以及電源的使用壽命;且散熱風扇的軸承採用的亦是自家的專利磁力氣旋軸承,可以確保其靜音性以及長效的運作。 而在其產品內部所採用的電容為全日系電容,並且能夠到105°的電解電容,屬於高品質用料,並且在其採用的用料為工業極的強悍設計,在環境溫度攝氏50度上人能夠足瓦運行。最後,在產品內部也有DC to DC(直流轉直流)設計,確保輸出電壓穩定及增加主機相容性。看完了基本的特色我們就來看看其內部元件吧! 既然都有拿到一款全新的產品,而且又是這麼頂級的電源供應器,怎麼能夠錯過測試呢?不過因為辦公室並沒有專門測試電源供應器的機台(謎:一台100萬根本買不起QQ),所以就透過「OCCT 4.5.1」簡單的測試,以下附上測試平台以及測試數據分析: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4.7GHz 6C/12T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 @ 2666 顯示卡:ASUS ROG Strix GeForce GTX 1080 Ti刺客教條限定版 (GPU:1569/1683/Mem: 1376) SSD:Crucial M550 1TB (SATA) 電源供應器:Enermax MaxTytan鈦金冰核12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小W編使用上方所述的測試平台,並且透過OCCT 4.5.1進行30分鐘的燒電源供應器測試,並且在CPU以及記憶體的頻率上沒有特別的調頻,只有其Intel Core i7-8700K本身自己的Boost。 最後來說說小W編使用Enermax MaxTytan鈦金冰核1250W電源供應器之後的小小心得,有許多玩家在購買電源供應器時只會挑選基本夠用即可,但是在高階玩家的選擇上,確實是有大瓦數的需求。而且最近因為比特幣以及以太幣掀起的熱潮,在電源供應器的市場需求上也提高了許多。在這個時候Enermax推出了這款效率高達80 Plus最高等級的Titaninm認證,且提供了瓦數的顯示器以及智慧風扇控制器。整體而言,若是對於顯示卡以及虛擬貨幣有需求的玩家們,值得考慮入手! ●產品型號:EDT1250EWT ●實際功率:1250W ●規格版本:全模組化線材輸出設計 ●機體尺寸:200(L) x 150(W) x 86(H)mm(不含線材) ●80 Plus認證:Titanium鈦金牌 ●輸入電壓:100-240V、47-63Hz ●PFC:Active ●12V最大合併功率:1248W/104A ●3.3V+5V最大合併功率:100W ●風扇尺寸:120mm ●風扇規格:專利磁力氣旋軸承風扇 ●風扇特色:專利逆轉彈塵技術 ●安全標章:過電流保護(OCP)、過電壓保護(OVP)、低電壓保護(UVP)、過溫度保護(OTP)、過負載保護(OPP)、短路保護(SCP) 與防突波&湧浪保護(SIP)等,提供系統多重的保護 ●保固:三年保固、一年換新 ●建議售價:新台幣12,990元 廠商名稱:Enermax -安耐美-保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316-1675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Intel處理器被人發現巨大漏洞,有心人士可直接拿到大量機密資料!修復漏洞居然要犧牲CPU整體30%的效能?
昨日(1/3)小W編才寫到Intel(英特爾)與AMD(超微)聯手推出最新的Intel Core i7-8809G的處理器情報,今日(1/4)就Intel的處理器就傳出災情,在2018年的第一個禮拜,Intel確實過的非常「有話題性」;那究竟是發了什麼樣的事情呢?根據國外科技網站The Register的報導,在過去十年當中,Intel推出的處理器當中,被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硬體漏洞,具體到底有多嚴重呢?就讓小W編帶你看! 所以發生的漏洞到底是什麼呢?根據了解,在Intel的處理器當中,透過簡單的駭客軟體就能夠獲得其內核Kernel的資訊,而且還不只是普通的層面而已,它能夠直接進入使用者的電腦當中,得到此台電腦使用者密碼、登錄金鑰或是儲存空間當中的文件等等,而這項漏洞需要多強的技術才能夠做突破呢?不用!只需要從瀏覽器(Web)上執行一段JavaScript,或是在公有雲上執行惡意軟體,就能夠直接進入您的電腦之中。 那使用者們可能就會好奇,有哪些作業系統被影響呢?在全球前三大的作業系統包含了Windows、Linux和macOS都有被攻破的機會,而相信各位玩家們一定也都還有印象,在前幾個月前macOS就已經被人發現了類似於的漏洞,於是緊急在同一天緊急釋出修補程式,並且隔一天推出安全更新的最新macOS High Sierra 10.13.2版本。預計接下來的幾週之內在其他作業系統的開發端程式設計師就會推出新的補丁。 目前他們打算透過利用「KPTI(Kernel page-table isolation)」(內核頁表隔離)的技術,將其Kernel的資訊一到另一個位址,透過亂數儲存的方式將其資訊隱藏,讓真的有心攻擊玩家們電腦的攻擊者沒有辦法找到代碼等等重要的資料。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會大量的增加其運作的時間以及工作量,並且很容易造成過熱的情況產生。 不過目前還沒沒有確切的數字或是方式能夠幫各位玩家們實測每款CPU所降低的效能到底有多少,也因為現行有非常多的伺服器以及虛擬工作站採用的都是Intel自家的處理器,所以影響的程度可能會遠比小W編或是各位玩家們所想得來的更為廣大。目前已知Microsoft(微軟)的Azure Cloud將於今年(2018)的1月10日進行重大的維護以及重啟,推測沒錯的話,應該是要進行漏洞的修復程序。 在爆出相關的報導之後,其公司本身也證實了這項報導,並且宣稱正在與業界的其他公司合作,試圖解決此項問題。但是Intel的副總裁Smith也有提到,在晶片組發現「漏洞」或是「瑕疵」的說法並不正確,在報導當中所提到的應該是功能應該是指預測式的指令。不過根據小W編最新發現的資訊顯示,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Vrije大學的系統網路安全組博士生已經開發出了一套能夠透過Chipzilla漏洞從使用者電腦得到內核的資訊! AMD表示,因為他們的處理器架構與Intel公司的架構不同,所以它們公司內部認為其內核Kernel資訊被攻破的機率「趨近於零」!且也因為這次的危機風波,AMD內部的軟體工程師就提到,雖然我們的處理器不會被影響,不過能夠透過這次的機會對自家的處理器有更好的優化。 以目前的狀況來看,目前是沒有辦法透過硬體的層面去進行修復,只能透過各家的OS業者進行修正,所以目前有想要更新自家電腦的玩家們,可能要選擇AMD的平台,才不需要依靠接下來釋出最新的更新檔或是補丁來修正「漏洞」。而之後若是有相關的消息,小W編也會幫各位玩家們緊盯準時的放上PDDIY!的官網,不過各位玩家們會願意犧牲自身30%的效能去填補這樣的漏洞嗎…?這就大家自己想囉~~ 就在小W編撰寫文章的同時,Intel與Google也正式發表了相關問題的聲明,小W編幫各位節錄簡單的重點,至於想要知道更多的玩家們也可以點擊下方的所附上的連結看看完整的官方聲明以及Q&A: 一、Intel方面: 目前他們正在全力與AMD和ARM(安謀)等多家廠商正在合作,準備有效率的、有建設性的解決目前所遇到的問題,並且已經提供軟體和硬體層面上的更新來修補這些狀況。 二、Google方面: Google聲明稿表示在去年的時候他們的Project Zero團隊發現了這樣的安全漏洞,而且大多數都是透過處理器來進行惡意攻擊,他們的研究人員Jann Horn表示這些能夠未經授權讀取相關資訊的行為,都來自於CPU端的問題,不論是AMD、ARM還是Intel,他們也在其中附上了關於自家產品的解決方案。各位玩家們若有疑慮不妨可以點下方的連結看看。
-
北歐的純黑風潮─Fractal Design Meshify C玻璃側透機殼
近來玻璃側透的機殼十分流行,許多品牌都以側透為商品賣點,瑞典Fractal Design的Meshify系列─Meshify C也加入了此戰局,這款Meshify C機殼憑藉絕佳散熱性能與時尚極簡的外觀,擄獲不少使用者的心,在眾多產品中脫穎而出。 提到瑞典設計的產品,常聯想到家具大廠IKEA、Fjallraven後背包、服飾品牌H&M等,「Swedish Design」被視為高品質、環保、原創的象徵來自瑞典的Fractal Design也同樣受到許多社會人士的喜愛,其出產標榜低噪音的風扇遠近馳名,靜音機殼系列更是名聞遐邇。幾個來自瑞典的品牌,都留著北歐設計的血液,不用浮誇的設計、反對物質的炫耀,以簡單線條與純粹元素,刻劃簡潔風格,一物多用、輕鬆百搭正是北歐產品最顯著的特點。從Fractal Design產品中,不難看出Fractal Design將北歐元素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次Fractal Design推出的Meshify C玻璃側透機殼,訴求低調卻不奢華的特點,箱子上的圖樣很好得說明空間運用的特點。 Meshify C機殼最標誌性的特點,莫過於黑鑽石般的面板,採用網狀設計,光源照射下如同黑鑽石一樣,網狀紋路隨著光線投射的不同,展現不同的花紋;除了美觀外,還有對流、防塵的功用,想將其拆下做清理十分方便;面板背後可以看到吸音棉,阻隔了零件產生的噪聲,充分達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機殼後側提供12cm可調式風扇、主機板I/O處、7組可重複使用的PCI擴充槽;這款主機使用了下置式電源供應設計,將背蓋卸除後,即可將電源供應器置入其中,安裝更方便。 機殼頂部採用大面積網孔設計,提供相當不錯的散熱效果,加上了磁吸式可拆卸濾網,讓灰塵不易侵入到主機內部,也方便使用者清潔落塵;I/O部分則放在頂部最前端,配有2個USB 3.0、耳機、麥克風連接孔、電源鈕與重置鈕。 機殼側面則使用了3mm厚黑色強化玻璃,硬度是一般玻璃的四倍,玻璃的固定螺絲孔皆有防震軟墊,且上下兩邊皆貼有緩衝膠條,避免刮傷也可防止滑動。機殼為中塔型式,內部空間可容納ATX、M-ATX、ITX,顯示卡可安裝的空間到315mm,CPU塔散高度為172mm,並內建PSU分艙式的設計,將零件與電源供應器分開,解決線路凌亂問題,使內部更加美觀;前後各有一組120mm風扇供散熱使用,下面介紹散熱時會再提到。 而在背板這邊,前方留有35mm空間,並有Fractal Design 的束線帶,方便使用者整線;下方前端設計有防震硬碟架,可以安裝2個3.5或2.5吋硬碟,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將支架拆除,就可安裝更大瓦數及高性能的電源供應器;上方則有可以安裝3顆 2.5吋SSD的支架,讓使用者可以擴增性能。 在底部方面採用了鏡面設計,上面還貼有止滑橡膠,達到止滑的效果,讓機殼整體更加穩固,並有快拆式防塵濾網,讓清理機殼灰塵更加容易。將防塵濾網卸除後,可以移動防震硬碟架,更多的空間可以安裝更大的電源供應器。 Meshify C標榜流線型氣流設計,優化過的散熱路徑,提升散熱能力。Meshify C已先安上兩顆自家的120mm的Dynamic X2風扇,採用LLS 軸承,1200 R.P.M、19.4dBA、風量52.3,效能穩定,散熱表現佳,機殼內對流更佳,將前端PSU分艙遮罩拆下後,前端就可以再安上兩顆風扇,也可使用120/140/240/280/360mm的水冷散熱系統,加強整體散熱能力;而機殼頂端還可鎖上兩顆12cm風扇或14cm風扇,並支援120/240mm水冷散熱系統,達到前方吸取冷空氣,頂部、後方排出熱氣的散熱作用。 綜合以上這些細節,我們不難發現MESHIFY C機殼這次主打絕佳散熱與精簡且實用的設計,在美觀下是面面俱到的設計巧思,想嘗試簡單即是美的使用者,不妨考慮入手這款機殼。 官方youtube頻道也一如既往釋出產品相關影片,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實踐了一物多用理念、將百搭的特點發揮到極致,多重的組合達到空間的有效運用。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BNlyFceJxk 瀏覽過Fractal Design的頻道,不禁讚嘆他們製作影片的功力如此之高 主機板尺寸:ATX、M-ATX、ITX I/O埠:電源按鈕、重置按鈕、電源與硬碟指示燈、兩個 USB 3.0、耳機、麥克風連接孔 PCI-E 擴充插槽數:7 CPU散熱器支援高度:172mm 顯示卡支援長度:315mm 電源供應器長度:175mm 支援風扇數量:前3x120mm或2x140mm、頂部2x120mm或 2x140mm、後方1x120mm 水冷支援:前1x120mm/240mm/360mm或140mm/280mm水冷排、頂部 1x120mm/240mm 水冷排、後方 1x120mm 水冷排 機殼尺寸(長x寬x高):409 x 217 x 453mm 淨重:6.5Kg 廠商名稱:fractal design - 福瑞多科技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698-2199 廠商網址: 產品售價:NT 2,990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Intel Core i7-8809G筆電型處理器規格釋放!Intel搭配AMD究竟打不打得過NVIDIA的「Full House」?!
還記得當時在2017年11月初的時候,我們的小K編曾經在官網上揭露關於「Intel Core H」(當時的處理器代號)筆電型處理器的資訊,也因為這款產品是Intel與AMD的首次合作,所以全球玩家們以及包括小W編在內的媒體同業們都相當期待。但是當時只說於2018年的第一季會有更進一步的消息而已,於是日子就這麼來到了新的一年。 而就在昨日(1/2)無預警的在公布了他們與AMD共同合作開發的新型筆電型處理器的簡單規格!(目前相關資訊已經從印度官網下架) 相信各位玩家們一定都知道,在2017年的時候,因應AMD強勢的推出Ryzen 3&5&7系列與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之後,Intel隨後跟上推出了第八代的Core i3/i5/i7處理器;但是在GPU的市場上,依舊沒有辦法與龍頭NVIDIA做對抗。 而NVIDIA就算在老闆「老黃」自己說他們將要把企業的重心往AI發展,不過實際觀看其2017年第三季財報而論,其遊戲型GPU的營收占比還是達到了將近60%,也將近13.1億美元,可見GPU市場之大、收益之高。Intel與AMD單打獨鬥確實很難與其抗衡,所以決定在筆電型處理器上展開兩家處理器大廠的首次合作,一同開發最新的處理器。 在2018年1月2日釋出的簡單規格當中,可以看見這款產品的型號以及相關規格資訊,其型號為Intel Core i7-8809G,並不是採用先前的「H」(此為第八代Coffee Lake的架構),所以看來這是第七代Kaby Lake架構的處理器。在其官網的Compare Unlocked Processors(未鎖頻)資訊部分,也將產品列於Core X以及Coffee Lake S系列的旁邊,極有可能未來還有可能會推出桌上型的版本!就從公布的內容來看,這款Intel Core i7-8809G的規格為4C/8T,頻率為3.1GHz,其L3快取的部分也有8MB。在CPU與GPU的共TDP為100W,可支援的記憶體為雙通道的DDR4-2400,並且所使用的是AMD RX Vega M GH Graphics的繪圖晶片,顯示記憶體為HBM2,不過比較令人意外的是,連Intel本身的HD Graphics 630內顯亦被保留了下來。 除了Intel-Core-i7-8809G之外,在Intel與AMD的合作之中,還有兩款CPU的型號也一併公布,其代號為Intel Core i7-8705G與Intel Core i7-8706G,目前根據編輯室的猜測,這兩款產品可能是有鎖頻沒有辦法進行超頻的版本。 看完了基本的規格資訊之後,雖然目前其資訊已經從印度的官網下架了,不過在全球科技媒體或是玩家們的注意之下,仍舊被我們捕捉到了相關的資訊,雖然還是沒有確切的上市日期,不過就以規格層面來說確實相當令人期待,那「牙膏」搭配「農藥」的全新組合,究竟能不能「蹦出新滋味」給全球的使用者們一個Surprise呢?就跟著小W編一起看下去! Source:
-
GALAX GeForce GTX 1070 Ti EX-SNPR WHITE開箱實測,純白如你而我依舊,不留白的效能表現!
一年又這麼渡過了,不知道各位玩家們在新的一年有沒有給自己一個新的希望呢?不曉得各位玩家們還記不記得12月份雜誌的封面故事是「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的大合集,而小W編也介紹了5張自製卡,今天,終於迎來了1070 Ti的最後尾聲,那壓軸的究竟是哪一張顯示卡呢?就是GALAX GeForce GTX 1070 Ti EX-SNPR WHITE它啦! 各位玩家們對於GALAX影馳這間公司是否有認識?在1994年成立之後,在前些時日與歐洲品牌KFA2結合,目標是能夠成為顯示卡自製商中的佼佼者,在玩家們的心目中能夠佔有一席之地。而今天,小W編拿到他們自家除了「HOF名人堂系列」之外,也相當具有特色的「EXOC White系列」,搭配目前最具有話題性的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究竟會擦出什麼火花呢?讓我們接著開箱文往下看吧! 看完了極簡純白的外盒之後,當然就準備一看關於這次顯示卡的本體囉!GALAX GeForce GTX 1070 Ti EX-SNPR WHITE這次採用的規格為NVIDIA GTX 1070 Ti的繪圖晶片,具有2432單元,在晶片的時脈為1607MHz至1683MHz;在記憶體的部分,則具有8GB 256 bit的GDDR5記憶體,時脈可以達到8008 MHz。 視訊輸出端的部分則有著1個DVI-D、1個HDMI和3個DisplayPort,最高可以支援至7680x4320的解析度,尾端12V的輸入設計需要1組6-Pin與1組8-Pin的電源接頭才能夠驅動,建議使用的電源供應器為500W以上為佳。 看完這麼多關於顯示卡的相關資訊之後,有許多玩家們購買顯示卡回家之後是不會卸下散熱、背版,就直接將它安裝上電腦。不過也因為大多數的背板螺絲釘上有保固的貼紙,所以也不太能夠這麼做(還是各位玩家們都很會撕貼紙?XD),那這就是最後一次要將NVIIDA GeFoece GTX 1070 Ti的晶片獻給各位囉! 看完了GALAX GeForce GTX 1070 Ti EX-SNPR WHITE的基本外觀以及繪圖晶片之後,在自製顯示卡能夠做變化的就是散熱系統以及軟體的搭配應用,所以小W編也準備好幫各位玩家們實際測試囉! 首先在散熱的部分:採用的是雙風扇的設定,並且使用的是2組100mm的特大風扇,並且具有超大面積的散熱鰭片,在風扇的調整上,產品會自動判定現在是否需要多少的散熱需求,會自動調整風扇從靜止到50%的輸出力道,藉此幫助顯示卡能夠有效的降低工作溫度,以此達到更好的效能。 而軟體的部分,GALAX也有提供Xtreme Tuner Plus,在使用上非常簡單,除了基本的介面配置之外,玩家們也能夠自己調整超頻的幅度,或是切換到另外一個頁面,使用一鍵超頻的功能,可以調整的幅度為3%或是5%的提升,這樣相當簡單解除封印的方式,玩家們購入的話千萬不要忘記這軟體喔! 最後小W編當然也會幫各位玩家們進行簡單的效能評測,畢竟是採用文章的方式呈現給各位玩家們以及讀者做閱讀,所以在文章撰寫上有著一定的落差,畢竟沒有辦法像影片一般呈現給各位玩家們最直接的感受,不過我我也還是會將該附上的數據都提供給各位玩家們。 首先先看到小W編這回使用的測試平台為: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4.7GHz 6C/12T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 @ 2666 顯示卡:GALAX GeForce GTX 1070 Ti EX-SNPR WHITE (GPU:1607/1683/Mem: 1001) SSD:Crucial M550 1TB (SATA)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看完了基本的規格之後,小編準備好來看看對於散熱的表現,在GALAX提供了2組100mm的散熱風扇之後,能夠讓GPU的溫度有著什麼樣的表現,以及在遊玩遊戲和基本的效能跑分具有多少的FPS。 看完了「落落長」的文章之後,各位玩家們一定很想要知道小W編的實測心得分享對吧?(有吧?有嗎?拜託有啦!55555)經過了一連串的測試以及開箱之後,GALAX GeForce GTX 1070 Ti EX-SNPR WHITE確實在其他的1070 Ti當中相當特別,雖然其他競品也有雙風扇、也有SLI;可是,在GALAX GeForce GTX 1070 Ti EX-SNPR WHITE上,它有著相當方便的軟體設定,連RGB LED燈效都能夠一起做調整,最特別的是顯示卡的設計主色為白色,若是搭配玩家們自家的白色側透機殼,那「純白的體驗」一定值得! ●產品型號:GALAX GeForce GTX 1070 Ti EX-SNPR WHITE ●繪圖引擎: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 ●繪圖核心:2432單元 ●繪圖時脈:Boost: 1683 MHz、Base: 1607 MHz ●記憶體規格:8GB GDDR5 ●記憶體時脈:8008 MHz ●輸出端子:HDMI x1、Display x3、DVI-D x1 ●顯示卡尺寸:282 x 128 x 43 mm ●電源連接器:1組6 pin + 1組8 pin電源接頭 ●保固:三年 廠商名稱:GALAX 影馳科技 廠商電話:02-2219-1600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新台幣15,490元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