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Intel推出第9代Core H行動處理器,打造地表最強筆電平台,發表會現場直擊
就說NVIDIA推出RTX 20系列Mobile GPU(行動繪圖晶片)了,怎麼還在搭八代的Mobile CPU (行動處理器)呢?其實Intel早就推出桌機版本的「地表最強遊戲處理器」了,筆電版本應該很快就出現了!果然,Intel選擇於4/24 (剛好也是復聯4的首映當天)發表最新的第9代Core H行動處理器(以下簡稱「9代筆電U」),聯袂各大筆電廠商的產品,在現場展示其效能威力! 這次Intel發表的產品,除了有最新第9代Core H行動處理器之外,也同時展示其最新Optane Memory SSD產品,以及Wi-Fi 6 (Giga+)的無線傳輸技術,廠商可藉此平台來打造最強筆電,以滿足電競玩家、創作者和效能狂熱者的需求。 從Intel所公佈的數據,目前全球有5.8億的PC電競玩家,以及1.3億使用PC為平台的內容創作者,這些用戶們都希望他們的電腦效能要很好,以便可以執行多種3A級遊戲,或是處理大量的4K影片(剪輯、轉碼、輸出等),而由於第9代Core H處理器效能可媲美桌機Core處理器,因此可以提供令人驚豔的優異效能。 當然除了CPU之外,其他應用在筆電的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像是Intel Wi-Fi 6 AX200 (Gig +),可以提供最快、最可靠的無線網路,另外也展示了Thunderbolt 3的高速有線傳輸應用,可連接到各式周邊來提供絕佳批配性。此外,還有Intel Optane Memory H10的技術,將快取和快閃整合於一張M.2 SSD上,是儲存裝置效能提升的利器。 在效能部份,以Intel最高檔的第9代Intel Core i9-9980HK處理器為例,具有8核心、16執行緒,並內建16MB的Intel Smart Cache智慧快取記憶體。搭載Intel Thermal Velocity Boost技術,CPU時脈最高可達到5GHz,以讓高負載的軟體能夠快速執行,提升工作效率。由於所有類型的筆記型電腦,均可透過Intel Dynamic Tuning進行持續的效能優化。因此與已上市3年的PC相比,整體效能可以提升高達33%,回應速度提高28%。 在遊戲表現部份,配置新9代Intel Core H處理器的電競筆電,在《全軍破敵:戰鎚II》這類RTS遊戲中,FPS提升高達56%。而在《文明帝國VI》這類STG遊戲中,開啟時間也縮短38%。對於YouTuber或遊戲實況主來說,在玩遊戲同時錄製與直播時,效能也能非常順暢,HD直播速度則較前代提高了2.1倍,讓直播不再是桌機的專利!筆電也可以輕鬆開實況! 至於用電腦來工作的內容創作者,對效能表現更是不容妥協。Intel第9代Core H處理器,不只可以提供更快的影音編輯,若再搭配其Optane Memory H10 (採用Optane Memory做快取,搭配QLC NAND SSD快閃儲存),可加速程式或文件的載入速度,亦可搭配Thunderbolt 3來連接至多個4K螢幕,同時提供額外的外接儲存裝置連接性與系統充電功能,讓創作者更能盡情揮灑自己的創意。 至於效能部份,配置第9代Intel Core H處理器的內容創作筆電,跟上市3年的電腦相比,在4K影音編輯的速度提升了54%。而搭配Intel Optane memory H10的電腦與一般TLC NAND SSD相比,內容創作速度也提高63%。此外若搭配Intel Wi-Fi 6 (Gig +)無線網路,以及對應的Wi-Fi 6 (Gig +) 路由器時,10GB的檔案只要1分鐘內即可傳送完畢,相當於標準2x2 AC Wi-Fi的3倍,讓超大檔案也能免接網路線來傳送,提升行動性! 筆電部份有新的產品,桌機也有新的處理器推出,這次第9代Core系列處理器(以下簡稱「9代U」),不再只有高階的而已,現在從Core i3至Core i9都全面推出,而Pentium Gold、Celeron入門級處理器也到位,讓使用者在裝機開菜單時,不用再考慮以前的8代或7代了!直接選擇9代即可! 在效能部份,以搭載最高階的第9代Intel Core i9-9900K桌機處理器為例,具有8核心、16執行緒,並內建16MB的Intel Smart Cache智慧快取記憶體,並提供多達40個平台PCIe通道。再搭配高階顯示卡時,玩遊戲的FPS將提升47%,在4K和360度影片編輯部份也比5年前的PC提高2.1倍。Wi-Fi 6 (Gig+)的傳輸速度相當於標準2x2 AC的3倍,比Intel Wireless-AC (Gigabit)的速度快了40%。 因此,現在要選購電腦,買8代U可能已經落伍了,大家可以直接買全新的9代U,搭配最新300系列主機板,以讓自己的電腦擁有地表最強的效能表現。 為了展現最新9代筆電U的威力,現場展示了各家的最新筆電產品,一起來看看吧!
-
240Hz時代降臨!ROG全新西風之神、STRIX III電競筆電搭載九代Core處理器來襲
華碩旗下電競品牌「ROG玩家共和國」不斷以突破自我、沒有極限為目標,自推出Zephyrus「西風之神」電競筆電後,便不斷在該系列筆電上推陳出新,創造新巔峰。 去年推出當時最新的Zephyrus S GX531電競筆電時,主打全球最輕薄的電競筆電,造成轟動。今(4/23)ROG再度挑戰極限,在2019年上半年的現在,推出西風之神系列最新產品」Zephyrus S GX502」(下稱GX502)和「Zephyrus M GU502」(下稱GU502)雙電競筆電,這一次ROG要突破自我、再創巔峰!同時推出的ROG新品還有ROG旗下專為E-Sport推出的ROG STRIX系列電競筆電推出第三代新品,不只導入新的外型設計,也加入全新的「Keystone」元素,能為玩家的電競筆電帶來新使用體驗。 小編受邀前往ROG玩家共和國辦公室參加這次的新品發表會,馬上為大家帶來第一手消息和感想囉! 西風之神系列電競筆電截至今日以前,自2017年第一款西風之神電競筆電GX501以來,已經共計推出GM501、GX531等三款筆電,今次推出的新一代西風之神電競筆電共有兩款:GX502、GU502。 先從外型上來看吧!外型是這次新西風之神和早前幾代同系列產品中最大的差異,筆電A件仍是採用一貫的雙刀流外型設計,這點可說是西風之神系列的代表設計了。 B件和C件部分則是這次外型上的最大差異,先來看看B件,15吋螢幕全面導入三邊窄邊框元素,使得15吋的筆電外型只有一般同尺寸筆電的72%大小,也讓螢幕整體的屏占比達到81%,但這還不是最大的特色。當前電競筆電主流的144Hz螢幕更新率最早就是由ROG率先導入,這一次在新的西風之神電競筆電上,ROG再度定下新標準:240Hz。 是的,你沒看錯!筆電擁有240Hz螢幕更新率的時代來臨了,藉由超頻的輔助,GX502、GU502雙機將搭載240Hz、3毫秒反應時間、支援G-Sync技術的螢幕,勢必將會為玩家們帶來更極致的體驗,也將改變電競筆電市場的標準。 另外,C件部分這次使用全新的鋁鎂合金材質,並加上蜂巢結構設計,能夠讓筆電整體的重量更輕,以GU502筆電為例,其重量僅1.9公斤,同級距產品中是世界最輕的電競筆電。另外,ROG也使用其獨家漆料配方,提供使用舒適度以及減少C件指紋沾染問題。 D件部分則是維持西風之神的AAS開底座散熱技術,強化進風、增強散熱。 效能表現方面,新一代GX502和GU502處理器都採用Intel Core i7-9750H處理器,效能表現更上一層樓,顯示卡部分GX502搭載RTX 2070、GU502搭載RTX 2060顯示卡,其效能表現將比它牌同級電競筆電效能表現硬是要強,尤其GX502的效能更是能有逼近RTX 2080的等級。 另外,GX502新機將搭載ROG獨家的「GPU Switch」技術,將解決傳統上使用G-Sync架構筆電超耗電、使用optimus架構效能打折扣的問題,讓玩家享有高效能遊戲體驗的同時,也能有長達8小時的長效續航。 以上就是這次新款GX502和GU502兩款西風之神電競新品的介紹,接下來來看ROG STRIX系列囉! 這次ROG一起推出的新品還有全新的ROG STRIX系列第三代產品,這次它們特別請來BMW設計團隊,一同為STRIX系列筆電推出這次的新設計,推出ROG STRIX G、ROG STRIX Scar III和ROG STRIX Hero III等筆電。 外型上,ROG STRIX III系列筆電在筆電上蓋的部分也是採用雙刀流的髮絲紋設計,不過主要這次設計上的突破在於轉軸上,採用全新的「Flow Tech」設計,靈感來自BMW跑車的引擎散熱,在ROG STRIX III上也可見到,透過內建的12V風扇和超高的83片扇葉,並且搭配轉軸上的3D散熱孔設計,能夠強化整體的散熱能力。 最一開始的ROG STRIX筆電率先導入144Hz + 3毫秒反應時間的組合,第二代STRIX系列則是導入窄邊框設計,而這次全新的第三代產品在視覺上也導入了240Hz + 3毫秒反應時間的組合,同時邊框相較上一代更窄了些,視覺和遊戲體驗都更棒。 這次ROG STRIX III系列筆電還有一新特色就是加入「Keystone」裝置,藉由外接的NFC裝置,可以在插入筆電後,除了會有Aura Sync的RGB燈效外,也可讀取內建於筆電軟體「Armoury Crate」的遊戲設定檔等功能,同時也可以作為鑰匙圈設計掛在背包上。 ROG這次藉由全新的西風之神和STRIX III系列筆電,帶來電競筆電市場上的第一款螢幕更新率上看240Hz和3毫秒反應時間的高階電競筆電,也開啟市場上的第一鳴槍,勢必將會對2019年的高階電競筆電帶來新一波的電競新標準。目前的主流144Hz螢幕更新率是先前伴隨GTX 10系列顯示卡在電競筆電上所推出的標準,多數電競筆電儘管搭載高階的GTX 1070或GTX 1080顯示卡,也未必能有144Hz的需求。 然今次在有了RTX系列顯示卡的輔助後,顯示卡效能表現進一步提升,即使是電競筆電的平台,許多遊戲在FHD解析度下,有了RTX 2070甚至RTX 2080等級的顯示卡輔助後,已經能有突破144Hz的表現,這時候推出240Hz螢幕更新率電競筆電可說非常恰當,ROG也成功的奠定了2019年電競新標準。
-
無電源接頭設計,ZOTAC GeForce GTX 1650 OC顯示卡開箱
隨著NVIDIA終於解禁GeForce GTX 1650,一系列廠商推出的GTX 1650顯示卡也陸續亮相推出!小編這次手上也收到由ZOTAC推出的ZOTAC GeForce GTX 1650 OC(下稱ZOTAC GTX 1650 OC),事不宜遲,馬上就來快速開箱吧! ZOTAC GTX 1650 OC是各家廠商推出的同系列顯示卡裡,體積較小的一片,採用單風扇設計,而且並無電源接頭,他家廠牌的GTX 1650多數需使用6pin電源接頭供電,不過ZOTAC GTX 1650 OC這張則是直接吃主機板供電,就玩家自製DIY層面來說,在小型PC主機裡,能夠更有彈性的安裝電腦。 本次的開箱就這邊快速告一段落了!由於這次NVIDIA官方尚未預先推出驅動程式供測試使用,因此,截至截稿期間小編無法對GTX 1650進行效能測試,待NDA解禁後,後續將迅速為各位玩家補上。 久等囉!效能表現來了! 廠商名稱:Zotac(索泰) 廠商網址:
-
GTX 16系列新成員報到! GIGABYTE GeForce GTX 1650 Gaming OC 4G開箱
NVIDIA今(4/23)再度為旗下GeForce GTX 16系列推出新品,這次的比先前GTX 1660再更入門款的GTX 1650,是作為上一代GTX 1050的繼承者、採用全新圖靈架構,各顯示卡廠商也推出對應顯示卡。這次小編收到由技嘉科技推出的GIGABYTE GeForce GTX 1650 Gaming OC 4G(下稱GIGABYTE GTX 1650),馬上手刀幫各位玩家快速開箱囉! GIGABYTE GTX 1650外盒採用技嘉旗下顯示卡的一貫電競之眼包裝,上方除了標明顯示卡型號以外,也有標示記憶體(Gaming OC 4G)、RGB燈效以及超頻能力(OC)等功能,內部的GIGABYTE GTX 1650顯示卡則是採用常見的雙風扇設計。 GIGABYTE GTX 1650外型開箱的部分就到這邊告一段落,由於截至NDA截稿期間,NVIDIA尚未對外公開GeForce GTX 1650顯示卡的驅動程式供媒體下載,導致小編沒辦法在這邊一併為大家帶來快速的實際效能測試,請玩家們見諒!待NDA解禁、NVIDIA推出驅動後,小編會盡快幫大家帶來實測數據der~ Driver終於來惹!這邊迅速幫大家測試了這張顯示卡的效能囉!這邊說一下,GTX 16系列不支援DLSS渲染技術,此外,4GB記憶體以下的顯示卡都不支援光追。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
老黃刀法持續發威! EVGA GeForce GTX 1650 XC開箱
老黃又再開刀惹!NVIDIA作為更新上一代GTX 10系列顯示卡的GTX 16家族持續推出新品,這一次推出的是最新的GeForce GTX 1650顯示卡,小編也趕在正式推出前收到由EVGA推出的EVGA GeForce GTX 1650 XC(下稱EVGA GTX 1650),趕緊先來幫大家快速開箱動眼看囉! EVGA GeForce 1650外盒採用EVGA一貫的風格設計,簡單乾淨的黑、綠色彩搭配,顯露電競顯示卡的特色。內裝的部分就直接是GTX 1650顯示卡本身了,這次收到的是單風扇的外型設計,整體的大小相對較短肥些,玩家們若是有安裝上的需求時需要注意一下機殼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NVIDIA在小編收到顯示卡到截稿期間,並未推出GeForce GTX 1650的對應驅動程式,而是要等到NDA解禁後才能正式抓取驅動進行測試,因此,這次的開箱只好先在這邊告一段落了! 效能表現方面,從先前來看,GTX 1650的效能大約會略高於AMD的RX 570,但可能會比GTX 1060 3GB還要低,但這也有可能是歸因於早前流出時,該顯示卡的驅動尚未完整所致,實際的效能表現還是要等到日後才能得知,等到GTX 1650正式上市後,小編會再為玩家們補上GTX 1650的效能測試! 來囉!說好的效能來了!小編迅速使用3DMark和幾款遊戲做為標準,讓玩家們自行評斷其效能表現囉!這邊說一下,GTX 16系列不支援DLSS渲染技術,此外,4GB記憶體以下的顯示卡都不支援光追。 廠商名稱:EVGA 艾維克科技 廠商電話:(02)8226-2868 廠商網址:
-
NVIDIA與各SI大廠發表搭載GeForce GTX 1660 Ti與1650電競筆電,效能提升高達4倍,799美元起!聯袂發表1650顯示卡!
NVIDIA選擇在台北時間4/23 21:00發表最新的GeForce GTX 1650顯示卡,同時也與各大筆電製造商共同宣佈,推出搭載GeForce GTX 1660 Ti與1650的電競筆電,將大幅提升當今熱門遊戲的整體效能與省電效率! 先簡單說明桌機專用的GeForce GTX 1650,可說是老黃刀法在GTX 16系列的最後一塊拼圖,當然也獲得各大廠商的共襄盛舉。會推出GeForce GTX 1650顯示卡的廠商,有包括華碩、七彩虹、EVGA、耕宇、影馳、技嘉、Innovision 3D、微星、同德、PNY以及Zotac等廠商。售價也將依各廠的設計、功能以及地區等因素而異。 這次PCDIY!也優先取得以上的某幾家廠商做開箱,文章連結在下方,有興趣的玩家可以過去看一下! 1. 2. 3. 現在來看看筆電的部份,由於當今遊戲推陳出新,上次您可能為了可以帶著筆電來打LoL、玩GTA V,或是玩當時的3A級遊戲,而斥資買下當時效能不錯的遊戲筆電或電競筆電,甚至帶到LAN Party去炫耀!然而時至今日的2019年,您是否之前每過一年,就覺得您的筆電越來越跑不動新上市的遊戲呢?當時買的GeForce GTX 880M、980M還很棒,但現在跑起任何遊戲好像都沒什麼力,想要吃雞一下,卻吃到鱉! 氣得很把這些老筆電扔掉… 可是,現在2019年的新電競筆電,配備最新的GeForce RTX 20系列,都好貴好貴!實在買不下手啊!可是要回去買GeForce GTX 10系列(1080/1070/1060/1050),好像又感覺在幫別人清庫存,而且效能上也開始不夠力了。那麼有沒有什麼折衷的方案,可以不要花太多錢,依然可以玩3A級遊戲呢? 有的!NVIDIA先前推出GeForce GTX 16系列,就是為了一般大眾玩3A級遊戲而鋪路。先前發表了GeForce GTX 1660 Ti與1660顯示卡,今日(4/23)正式發表只要149美元(新台幣約4,600元)的GeForce GTX 1650顯示卡,成為入門級圖靈(Turing)顯示卡的新選擇! 但這幾張顯示卡都是桌機用的,筆電部份呢?NVIDIA當然有規劃,今日(4/23)便與各大筆電廠商共同推出搭載最新GeForce GTX 1660 Ti與1650顯示卡的遊戲筆電或電競筆電,已知將會有陸續有超過80款上市,售價799美元起(新台幣約25,000元),讓一般玩家也能輕鬆入手!當然若不想買電競筆電、想改買電競桌機的,廠商也是有另推電競桌機方案! 根據NVIDIA所提供的資料,說明GeForce GTX 1660 Ti筆電的遊戲效能,較4年前推出的GeForce GTX 960M足足高出4倍(文後有細節解說),因此使用超過4年的玩家們只要換機之後,就能明顯感受到新筆電的威力!以當今當紅的大逃殺遊戲為例,包括《要塞英雄》、《絕地求生》、《Apex英雄》等遊戲,在1920x1080解析度下,都能達到每秒100格(100 FPS)的畫面更新率,玩起遊戲可說是非常流暢。 目前已知包括宏碁、華碩、戴爾、Alienware、技嘉、惠普、聯想、微星以及三星等 OEM 廠商,以及 Aftershock、CyberPower PC、神舟(Hasee)、Maingear、Mechrevo、Mouse、Origin PC、PC Specialist、Sager、Scan、Schenker、Terrans Force、以及雷神 (Thunderobot) 等在地OEM廠商與系統組裝廠,都會推出搭載GeForce GTX 16系列的電競筆電、遊戲筆電、電競桌機。至於產品售價、規格配置以及供貨時程,將依各地區與合作夥伴而異。 已知將推出搭載GeForce GTX 16的筆電機種,有宏碁Nitro 5、華碩ROG Zephyrus G、戴爾G5、技嘉AERO 15、聯想Legion Y7000以及微星GS65等廠商。以下是效能提升說明: GTX 1660 Ti: ● 在大多數知名3A級遊戲,效能都有超過 100 FPS ● 跟GTX 960M相比,效能高達4倍 ● 跟GTX 1060相比,效能高達1.5倍 ● 建議售價999美元 (新台幣約31,000元)起 GTX 1650: ● 在大多數知名3A級遊戲,效能都有超過 60 FPS ● 跟GTX 950M相比,效能高達2.5倍 ● 跟GTX 1050相比,效能高達1.7倍 ● 建議售價799美元 (新台幣約25,000元)起 以下就透過NVIDIA的官方簡報,來深入了解這次全新GeForce電競筆電/遊戲筆電的特色與訴求吧!
-
Intel新Amber Lake Y處理器產品線新增3款處理器,功耗為7瓦,瞄準輕省筆電市場
Intel的第八代超低功耗處器Amber Lake Y系列,自2018年第三季推出之後,便以超省電著稱。該系列處理器包括m3-8100Y、i5-8200Y型號,設計功耗僅5W。適合應用在需要低功耗的電腦系統,包括超輕薄筆電、迷你電腦、精簡型桌機、多媒體播放電腦…等等。 其中,小米推出的「壹號本」迷你筆電,便是採用其m3-8100Y,讓行動性更佳。至於Apple的MacBook Air 2018卻不是使用上述這兩款型號之一,反而是採用Intel預計在2019年第一季新推出的,設計功耗為7W,比起其上一代的15W還更省電一些,賦予這代的MacBook Air充飽電後可以用超過12小時! 由於Apple MacBook Air 2018發表的時間點,Intel還沒正式發表其i5-8210Y的CPU,使得業界紛紛在推測Intel是否還有什麼菜還沒端出,就在前陣子,果然Intel在其CPU資料庫更新了,這次多出了三款,分別是i5-8310Y、i7-8500Y、i7-8510Y,皆是2C4T的設計,14nm製程,最高時脈達3.9GHz,可支援到LPDDR3-2133,內建Intel UHD Graphics 617繪圖晶片,可4K輸出,設計功耗(TDP)都僅7W。 ● (新) Core i7-8510Y – 7瓦/1.8 GHz基頻/3.9 GHz爆發時脈/UHD 617內顯(300 MHz/1.05 GHz) ● Core i7-8500Y – 5瓦/1.5 GHz 基頻/4.2 GHz 爆發時脈/UHD 617內顯(300 MHz/1.05 GHz) ●(新) Core i5-8310Y – 7瓦/1.6 GHz 基頻/3.9 GHz 爆發時脈/UHD 617內顯(300 MHz/1.05 GHz) ●(新) Core i5-8210Y – 7瓦/1.6 GHz 基頻/3.6 GHz 爆發時脈/UHD 617內顯(300 MHz/1.05 GHz) ●Core i5-8200Y – 5瓦/1.3 GHz 基頻/3.9 GHz 爆發時脈/UHD 615內顯(300 MHz/950 MHz) ●Core i3-8100Y – 5瓦/1.1 GHz基頻/3.4 GHz 爆發時脈/UHD 615內顯(300 MHz/900MHz) 以上6顆處理器,都是採用14奈米設計,雙核心/四執行緒,具有4MB的L3快取,可支援到最高16GB的記憶體(雙通道)。 從上述的CPU型號中,可以看到都是雙核心、有內顯、基礎時脈為1.1~1.8GHz,爆發時脈可以到3.4~3.9GHz!目前都是5W~7W的TDP,其中有些型號還可以設計到8W,讓效能再往上提升一點點。 不過這些處理器都是採用14nm製程設計,要是這些CPU改用Cannon Lake或Ice Lake的10nm來設計(目前就是10nm製程,但TDP是15W),也許有機會讓功耗再下降一些。而Intel先前預計2019年將會推出10nm的處理器,屆時就來看看這些新10nm處理器的威力吧!
-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電腦用戶們也能輕鬆做環保,讓我們一起節能減碳DIY!
4/22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身為世界公民的我們,都應該對環保盡一份心。您是否想到,每天玩電腦的我們,在組裝超高效能等級的電腦時,若非工作或娛樂需求,平常是否可以隨手做環保,養成節能減碳的習慣呢? 是的!當今電腦的效能,比起以前快很多,但耗電量也不可小覷。不少人的電腦可能平常不需要全速運轉,因此經常有效能過剩的情況,導致能源的多餘消耗。以下就是幾招如何讓自己的電腦可以更省電,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1. 今天就不要玩超頻了! (平時沒必要也盡量少超頻!) 是的!當今不少效能級電腦,都有提供超頻功能。不管從BIOS去設定超頻,或是從廠商提供的超頻程式去超頻,都可以幫助讓自己的電腦榨出更多的效能。然而您知道的,超頻總是有風險,除了更耗電、會減短產品使用壽命之外,更可能造成系統不穩的情況! 短暫玩超頻,讓跑分更快,那是在進行超頻比賽時的必要之惡!或者證明自己電腦有能力跑到那樣的階段,但不一定要經常性的用那樣的設定來長久超自己的電腦,除非您真的是分秒必爭的接案客,必須靠這一點點超頻效能來讓自己的工作快個幾秒鐘或幾分鐘完成,那也無可厚非。 然而平常使用的時候,老實說,超頻的提升效果其實非常有限,尤其是對於遊戲畫面來說,快個1~2 FPS其實玩起來根本沒什麼差別;或者您要大量轉檔,可能省個5秒,但其實這樣省沒多少時間。還不如將電腦設定成正常工作時脈,讓電腦不會因為超頻而用到更多的電,且壽命可以更久,讓您的更換週期可以更久一點喔! (雖說這點電腦廠商可不願見到,但地球只有一個啊!環保更重要對吧!) 2. 平常使用時,電腦設定成「平衡模式」,必要時才調到「高效能」 是的!您的Windows電腦很有可能被設定成高效能運作,讓您的電腦效能時常處於全速的狀態,散熱風扇也一直開啟,結果可能只是正在進行文書工作,或是上上網、看看PCDIY!的文章,或是YouTube影片。其實這樣也算是效能過剩,有點像是只要您用走的拿個東西過來,結果您一直跑來跑去,消耗體力! 現在您就可以檢視一下,您的電腦是否設定成全速來運轉,若是的話,可以將速度調整正常運作,讓系統自動去監控工作負載,並依需求來調配系統資源、處理器運作時脈!這樣不僅可以省電,也可以讓散熱風扇以較慢轉速運轉,甚至靜止,以獲得安靜的環境!現在就去看看吧! 3. 關閉RGB燈效,從BIOS或軟體去關閉吧! 是的!當今電競風潮,造成不管是電競筆電、電腦主機、鍵盤、滑鼠、滑鼠墊、耳機、麥克風、機殼、主機板、顯示卡、記憶體、散熱風扇、電源供應器、固態硬碟(SSD)、顯示器、路由器、電競手機、電競椅、電競桌、甚至電競背包… 等等,都有RGB燈效!!!而且還做到能夠燈效同步,甚至可以用手機來控制。這些閃閃發亮的東西,今天就關了吧!(未來也都關閉好了! ) 為什麼要關閉呢?其實若您一個人在家,不是在LAN Party會場,或是有必要秀給朋友看的場合時,這些RGB燈效與其打開、在家裡孤芳自賞,還不如關閉掉還比較好!畢竟老實說,您看螢幕畫面、手機畫面的時間絕對比看這些RGB燈效還久!而且對健康來說,在燈光昏暗的環境下看電腦、看手機,是非常傷眼的,加上又有RGB燈效在那邊閃來閃去的,讓您分心,這樣其實是一種光害!不如把這些RGB燈效關閉 (雖說省不了多少電,但省一點是一點),把家裡環境燈光調亮一點,這樣使用電腦的環境還比較好! 要關閉RGB燈效,可以透過BIOS去關閉,或是透過軟體去關閉!有些無法關閉的,那就沒辦法了! (下次要買的時候,買能關閉的,或乾脆別買這種有RGB燈效的好了!) 4. 不玩遊戲時,顯示卡就先拔起來,用內顯吧! 是的!對於使用桌機的玩家來說,若您平常玩遊戲的時間並不多,或者可能有一陣子不玩遊戲的話,其實可以把外接顯示卡拔起來,畢竟這些顯示卡都是非常吃電的!雖說平常不玩遊戲的時候,顯示卡耗用的電量其實相對低很多,但是畢竟您有外接顯示卡,因此系統或多或少都會用到外接顯示卡的資源,因此還是會消耗一些電力的! 要是您拔掉外接顯示卡,改使用CPU/APU內建顯示功能的話,此時因為透過內建的繪圖/顯示功能,整體來說,功耗會比較低一點點。雖說繪圖/顯示的效能會有所下降,但若您一般處理文書、上網、看影片,其實現在的內顯效能都非常夠用,甚至還能玩一些負擔不重的3D遊戲。因此,建議您不怕麻煩的話,平常時候就可以把顯示卡拔起來!放在電腦旁邊,或是收起來!讓您的電腦在您一般使用的情況下,再省一些電! 5. 選購低功耗的電腦,來成為其他場域的電腦 是的!當今不少人會擁有兩部以上的電腦,但平常時候,大多只會使用到主要的電腦(初號機),至於放置在其他場所如客廳、臥室、廚房、玄關、車庫、樓梯間、陽台,甚至衛浴室…等場所的二號機,可能也配備了不錯的電腦,以做為一般顯示或是監控之用。然而這些比較不是主要工作或娛樂用途的電腦,也可能配備用得太好,而導致效能過剩! 一般若是顯示資訊之用的電腦,可能用平板就夠了,或者是客廳要看的隨選視訊,用專屬的機頂盒或是迷你電腦就夠用了。若出門需要透過遠端方式連回家裡的電腦來存取檔案 (個人雲)、養動物 (檔案下載),其實也只要使用NAS,或是中高階路由器搭配外接硬碟即可,又或者可以使用低功耗、精簡型電腦來透過遠端控制軟體來連入,而不需要一直開著初號機,達到省電的目的。(若您非得以遠端的方式連到初號機,那可以搭配路由器來設定遠端喚醒WOL,透過遠端來對您初號機開機,然後再以遠端控制軟體來連入。這是屬於比較進階的應用,必須對電腦與網路比較懂的人才會設定。) 如果您需要一台PC等級效能的超低功耗的電腦,目前坊間有不少選擇。像是各大主機板廠商都有推出Mini-PC (迷你電腦)、Embedded PC (嵌入式電腦)、SBC (x86單板電腦),都是以小體積為主,且功耗非常低,適合放在不同場所的單一或單純用途使用 (例如家裡的客廳可以放一台省電的影音播放機,以適合用在追劇,而店面可以放嵌入式電腦來播放數位看板…等等)。 若您還要再省一點,不一定要使用x86架構,並發揮出創客的精神,您就可以選擇ARM架構的Raspberry Pi (樹莓派)或是其他相容的ARM架構 SBC,來打造自己的超省電嵌入式電腦喔! 當然,除了上述的省電做法之外,平常養成良好的電腦使用習慣,也很重要!平常離開位子去開會時,若是15分鐘以上的會議,建議可以讓電腦進入待機模式(或關機),將螢幕電源關閉,這樣一年下來,都可以省下不少電。 另外,使用筆電的用戶,平常的設定就是會在系統閒置時省電,超過時間沒有作用時,就會進入待機狀態來省電。此外,當今新一代筆電大多已使用SSD,開關機速度快很多!因此您可以進一步檢查一下,將你的筆電設定成螢幕闔起之後就進入休眠模式,因為通常螢幕闔起就代表一段時間不用,不需要進入待機模式,直接進入休眠模式,會更省電喔! 以上就是小小的幾招,可以幫助大家做到用電腦,也能同時做環保!大家可以照著做,輕鬆達到省電、安靜又省錢的目標,一起來響應吧!
-
Vulkan API復興!AMD Vega 64《末日之戰Z》遊戲FPS輾壓RTX 2080
殭屍來襲!最近遊戲界堪稱《Left 4 Dead》系列作以來最引人矚目的殭屍遊戲:《末日之戰Z World War Z》正式在4/16推出,開放世界觀的第三人稱射擊、殭屍生存遊戲,搭配單人或多人合作的遊戲模式,引起許多國內外玩家的關注。除了遊戲性本身以外,另一個引人注意的特色是:AMD在這款遊戲中虐NVIDIA! 這邊必須說《末日之戰Z》是掛名AMD的遊戲之一,因此,無論是AMD方還是遊戲開發商方,都有針對彼此的軟硬體在這款遊戲上進行完美的最佳化,遊戲正式推出後,經由國外玩家和媒體實測,採用Vulkan API架構的《末日之戰Z》,在顯示卡FPS表現上,AMD Vega 64顯示卡屌打NVIDIA RTX 2080高達20%,AMD Radeon VII則是站上眾多顯示卡寶座、甚至還贏RTX 2080 Ti。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AMD Vega 64 8GB顯示卡FPS達到169,大勝競爭對手RTX 2080的140 FPS,贏的幅度達17%,甚至還比RTX 2080 Ti 160 FPS的表現還要更高,而AMD當前旗艦顯卡Radeon VII則是站穩卡皇寶座,FPS達到逼近200的192 FPS。另外,就連AMD上世代顯示卡RX系列中的RX 590在這次的測試中也達到121 FPS的表現,比對手的RTX 2070還要高、RX 570則是比對手的GTX 1660 Ti還要強。 以上測試是在FHD、最高畫質下進行測試的。同樣的結果也可以應用在2K解析度下。 一直要等到解析度拉高至4K後,RTX 2080 Ti才能奪回第一名的寶座。 由於目前新推出的遊戲多數仍是以Microsoft的DX11、DX12 API為主,因此,若是將《末日之戰Z》以DX 11架構運行的話,則各顯示卡的FPS又會回歸到理論上的數據表現結果,RTX 2080 Ti回到卡皇的寶座,緊追在後的是AMD Radeon VII和Vega 64水冷版,再來則是RTX 2080。從表中還可以看到AMD Vega 64和Vega 56兩張卡片的效能表現都比RTX 2070高。 雖然說新一代的遊戲目前都是以DX架構為主,不過從《末日之戰Z》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儘管是DX11的架構,只要遊戲廠商和AMD都有進行最佳化的話,AMD顯示卡其實仍然可以在顯示卡海中獲得不錯的FPS表現的! 目前《末日之戰Z》已經在PC Epic Store、Xbox One和PlayStation平台上推出,有興趣的玩家不妨下載遊玩喔!
-
給你滿滿金色豪華風、Sapphire推出AMD 50周年RX590紀念款
最近顯示卡市場大概就是老黃刀法超厲害的華麗一刀又一刀,連光追支援也透過驅動達到下放GTX系列(效果如何、這裡就不多廢話了),更不用說16系列已經準備要推出GTX 1650版本了,只不過這樣的規格版本,據傳賣價還是得需要玩家付出149美元以上(實際開賣合新台幣也要5,000元左右),還不如以此預算轉投AMD Radeon RX懷抱,整體的C/P值或許更高些。 適逢AMD 50周年(AMD創立於1969年),這陣子可以看到不論是原廠或是協力廠商也都有推出一些應景的版本來呼應一下,身為AMD顯示卡的主要廠商之一的SAPPHIRE藍寶科技,也推出了滿滿金色豪華風格的AMD 50周年紀念版,對應的規格是Radeon RX590,整體的設計包括彩盒都是採金色系調性,右上角的部分可以看到有AMD 50字樣,代表是50周年的紀念版。 這款RX590的整體設計真的都是走金色系的路線,散熱風扇與前版應該是一樣的,雙風扇加上熱導管、背面也有散熱導板,不過正面與背面的顏色都配合了整體外觀改成了金色系風格,上方的SAPPHIRE字樣則是提供有發光功能,檔板位置的附近也設置有DIP SWITCH可以依玩家需求選擇採用靜音或是效能模式運作,至於規格方面可直接看下方的圖表。 這款SAPPHIRE NITRO+ RX590 AMD 50周年紀念版台灣會開賣嗎?好問題,目前按照官方的說法,不排除引進台灣,至於售價應該可以更親民也沒問題,但要看玩家有沒有這個需求,如果大家也想要這款紀念版的RX590的話,一起來跟SAPPHIRE呼喊一下吧! (有用黑蘋果的朋友就知道AMD顯卡的好了~~)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