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新一代PSVR專利曝光,觸覺回饋加入帶來更多的沉浸感?!
SONY PS5上市後可以說是一機難求,即便先前已經傳出了不少災情,但還是不減大家的買氣,甚至在國外還有裝滿PS5的貨車遭到歹徒搶劫的消息(太誇張XD!),而台灣第三波預購也即將明天開始,我想各位還沒入手的玩家們,即便是請假也要坐在電腦前來拚手速了吧! 除了PS5以外,玩家們也相當期待新一代PSVR,畢竟目前PS5的玩家若想體驗現款PSVR可以說是相當麻煩,雖然PSVR顯示器本身與PS MOVE可以直接相容PS5,但另一個必備周邊PS Camera必須向官方索取轉接器才能使用(無法用PS5的HD Camera代替),不少PS5玩家寧願繼續觀望SONY何時推出新一代的PSVR。 而從幾年前的專利曝光以及先前首部追蹤展示影片來看,也證明SONY確實沒有放棄VR市場,並持續在開發新一代的PSVR,但直到PS5推出後,新一代PSVR依然沒有上市的相關消息讓部分玩家們些許失望,不過在日前,外媒LetsGoDigital透漏了PSVR的新專利設計圖,趕快來跟著小編看看PSVR又多了甚麼新功能吧! 從曝光圖來看,是關於頭戴顯示器的專利,SONY一共提交了兩種外觀設計,一種是與現款PSVR類似的頭戴型版本,整體看起來更加輕巧,佩戴上應該會比較舒適,並且可能搭載了更多的壓力感知器(P)以及運動感知器(ACC),在偵測頭部動作上,想必會更加精準,此外也搭載了觸覺回饋(Haptic)功能,相信各位PS5的玩家們已經從DualSense感受到該功能提供的擬真體驗,相信裝在PSVR上對於擬真度也會有相當大的加分。 而另一款眼鏡型設計,雖然在配戴上相信是更加方便,不過在功能上應該是相當簡易,整體也只搭載兩個壓力感知器,可能是屬於攜帶使用,但是這張專利圖屬於技術專利並非外型專利,實際最終外型還是可以做修改的,所以外觀方面還是先當作參考就好。(如果真的是一般眼鏡的外型真的很潮阿~) 從目前情報來看,新一代PSVR相信會有相當大的進步幅度,如果顯示器的螢幕解析度再提高,相信會更加沉浸、擬真,但到底何時才會上市呢?根據先前SONY首席執行長Jim Ryan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表示,最早也要到2022才可能看到,代表玩家們還是需要再耐心等等了(最近荷包君很辛苦、要一直吐錢多),小編真的很期待虛擬實境的發展阿!(SAO不遠了XD)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M1還沒到手、M2香氣已來,蘋果將於2021下半年推出M2晶片並在iMac上搭載?
在本月11日時,蘋果(Apple)隆重推出了全新自研ARM架構的M1晶片、以及3款搭載M1晶片的全新MacBook,只不過,才剛和舊情人Intel分手,現在馬上又傳出M2晶片將在2021下半年推出,並且也預計在2021年推出的iMac也將使用M2晶片,這動作還真是快啊!(不是啊……小編還在猶豫要不要預購M1的MacBook Pro欸) 萬萬沒想到的是,M1晶片根本還沒被摸清底細,微博爆料大神手機晶片達人就出來爆料,蘋果將在2021年下半年推出M2晶片,其內部代號為Jade,並且在明年推出重新設計的iMac時,可能就將搭載這片M2了。 然而,消息不只一件,據傳更高級別、隸屬工作站級的Mac Pro可能將在2021或2022上市,並且機體尺寸僅有目前Mac Pro的一半,但在採用晶片的部分就沒有確切消息走漏或指出新版本的Mac Pro將會使用M1或M2晶片了(蘋果表示:就是不告訴你XD)。但若假設M2晶片是為了桌上型的iMac所打造,那我們或許可以適當懷疑,蘋果「正在」為Mac Pro研發一款工作站級的Apple Silicon晶片。 在前天(24號)台積電位於台南的3奈米廠才剛上樑完成,也預計將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那按照時程來看,預計會在明年下半年就推出的M2晶片應該會繼續沿用M1的5奈米製程(趕不及3奈米廠建置完成),雖然有消息說未來蘋果可能採用三星的5奈米製程,不過依照目前台積電5奈米製程還是業界裡最先進的,M2繼續使用的5奈米製程應該還會是台積電的第二代5奈米製程。 不過在2022年之後,究竟會是誰率先出手使用3奈米製程的晶片呢?這部份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而最新版的M1 MacBook系列,雖然已和Intel告別,但還不能真的算得上正式分手,因為在機身設計上還是和Intel版的MacBook系列一樣,不過知名的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指出(相信果粉都知道這位爆料大神的準確度),蘋果將會在2021年下半年發布重新設計的、配載M1晶片的MacBook。 除此之外,郭明錤還預測,一樣是明年下半年,蘋果可能將推出,採用Mini-LED和支援5G的iPad Pro,並且推出較Pro版低價的iPad,甚至在引領時尚與科技潮流的第3代AirPods,也可能在2021年第二季度發布。這樣看來,2021下半年的蘋果又會很精彩了! 在軟體硬體上,無論是舊時代的iPod、macOS作業系統、iPhone、iPad等等,蘋果幾乎都是自行研發,衝擊科技市場外,還能引領時尚潮流,然而在後賈伯斯時代,庫克在營運政策上雖然與賈伯斯大相逕庭,並且時常會被拿來做比較,庫克常被質疑於產品創新這一塊無法和賈伯斯相比,但回過頭來看,M1晶片的產出,甚至是之後的M2,某方面來說,如果加上明年發布重新設計過後的MacBook,對庫克而言,其實也是完成了一次產品創新。 或許我們不該拿賈伯斯和庫克來比較,畢竟創業維艱、守成不易,一位是蘋果的開創者,而一位卻是蘋果的守成者,我們不能否認這一切,因為蘋果的確因這塊M1晶片而再一次衝擊時代。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完虐桌機後換筆電?AMD Ryzen 7 5800U筆電版處理器單核效能大漲40%
AMD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在Zen 3架構之下效能又再一次獲得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在單核心效能方面表現更是一舉反超隔壁Intel的處理器,讓Ryzen 5000系列坐穩目前消費級最強桌機處理器的寶座,這樣的香氣也讓人不免期待如果AMD將Zen 3架構的處理器帶到筆電上又會有什麼樣的驚人成績呢? 根據目前官方與各方大神的爆料資訊來看,AMD Ryzen 5000系列筆電版的處理器將會有兩種版本可能:一個是維持現有Zen 2架構的Lucienne,另一個則是採用新一代Zen 3架構的Cezanne。 雖然目前這兩大系列的相關規格和數據都還不明朗,不過不久前一名@leakbench的Twitter用戶公開了一張關於AMD Ryzen 7 5800U處理器在Geekbench 5中的跑分數據!從資料來看,Ryzen 7 5800U採用8核心16執行緒(8C/16T)的配置,基礎時脈為1.9 GHz、爆發時脈4.44 GHz,如果對比目前的4800U的話,時脈分別有100/ 244 MHz的提升。 而在跑分方面,5800U的單核成績高達1,421分、多核則為6,450分,對比採用Zen 2架構的4800U在單核僅為1,031分,5800U的單核效能有著近40%的驚人成長,考量到Zen 3架構的一大特色就是強勁的單核性能,因此5800U的處理器版本應該可以確認是隸屬於Cezanne家族的一員了。 最後在細部規格方面,處理器的L1快取為32 KB、L2為512 KB、L3則是16 MB,相較於桌面版的32MB L3快取(R5 5600X),行動版因為把功耗鎖定在10~25W左右,使得晶片必須做出一定的程度的調整也是無可厚非。 是說AMD光是4000系列的筆電處理器就已經香到不行了,倘若接下來的5000系效能真的如爆料一樣的威猛,恐怕各位玩家在搶完PS5、處理器、顯示卡之後,又有東西得搶個沒完了(對不起了錢包,但我真的很想要那個酷東西…)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超過30萬人一起改密碼?Soptify外部資料庫洩漏,緊急重置用戶密碼
讀者們還記得前幾天站上介紹的「123456」仍是最多人當密碼使用的新聞嗎?看完新聞不知道有沒有讀者看完後就勤奮地去改密碼了呢?如果沒改,沒關係,Spotify幫你改! 小編撰搞的半天前(應該不到),部分Spotify用戶發現被強制改密碼了,發生了什麼事?是真的太怠惰被懲罰了嗎?我們一起看看吧。 基本上(就目前為止)Spotify本身並沒有受到駭客的入侵或攻擊,而是第三方的資料庫中的資料洩漏,而洩漏之後的資料(密碼、登入資訊之類的)會被駭客透過一種名為Credential stuffing的技術,在廣大的資訊海洋中摸索與這些洩漏的資料相符的網頁或服務,例如小編在A、B、C 3個網站都使用相同的帳號與密碼,萬一小編A網站的密碼外洩,B、C兩個網站的帳號也非常有可能遭殃。 而此次被洩漏的資料庫中,Spotify有超過30萬的用戶資料包含在內,於是Spotify便大刀闊斧的重置了35萬名用戶的密碼,以保障這些用戶的資訊安全(QQ)。小編在這裡提醒一下,如果有收到Spotify的密碼更新通知,建議是把使用同一組密碼的所有帳號都重置一下,不然只重置了Spotify密碼,其他帳號的密碼依舊沒改的話,這些帳號還是有可能會遭到駭客利用。 Spotify這次算是非戰之罪,而且他們的反應也算是快速、直截了當的。畢竟Spotify無法要求客戶不要使用容易破的解弱密碼(weak passwords),這種強制改寫大量客戶密碼的方式好像也是不得已之舉。只是從以往慣例來看,Spotify在資安出包這方面,也是常客了,這次又慘遭池魚之殃,真的也是夠倒楣(只能說樹大招風)。小編自己是沒有收到更換密碼的通知,不過有收到的讀者記得去把密碼改一改唷!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世上第一款!Eluktronics推出2K QHD、165Hz高解析/高更新率電競筆電
截至2020年8月為止,全球遊戲玩家已經突破30億人,固定式的遊戲載體也開始朝向移動式載體走去,打Game再也不是只能待在家中,而這個概念早從任天堂於1989年所推出的Gameboy就可窺見,走到哪玩到哪可能將成為未來趨勢,如今30年過去了,手機遊戲大放異彩,任天堂Switch也幾乎可說壟斷了掌機市場。 但在這30億玩家中,有48%的比例是PC玩家,但難道PC玩家就不能邊走邊玩、走到哪玩到哪嗎? 錯了,國外廠商Eluktronics這次推出了Mech-15 G3 QHD以及Max-15/Max-17 QHD,號稱是世界第一款配有2K解析度、並且更新率達165Hz的QHD筆電,且同時提供15吋及17吋的版本。 但在電競筆電上,解析度和刷新率始終得折衷選一,目前電競筆電最高的更新率已達300Hz,但解析度始終無法突破2K,而2K或4K的筆電,更新率卻都死死地被鎖在60Hz,但此次這次推出的Mech-15 G3 QHD以及Max-15 / Max-17 QHD,搭載了Intel Core i7-10870H、16GB DDR4 RAM與1TB PCIe SSD,GPU為RTX 2070 Super,顯示器面板則為15.6與17.3吋的QHD IPS面板,在色彩精準度上,Delta E還小於2,預計在聖誕節前夕發布,價格約在2,199美元到2,299美元之間(約台幣62,000上下)。 由於還未上市,小編手上沒有Eluktronics的筆電,所以我們現在來紙上談兵一下。 小編選了素有電競神機之稱的華碩西風之神G14為14吋FHD配GTX 1660Ti,螢幕更新率120Hz,以及目前最高規格的微星暗黑龍魂GS66,15.6吋FHD搭配RTX 2080 SUPER,目前最高的300Hz螢幕更新率,來與這世上第一台2K QHD還有165Hz螢幕更新率的Eluktronics Max-15/17做點比較。 可以發現,Max-15/17在規格上絲毫不輸給這兩台電競筆電的前輩,顯卡搭配RTX 2070 Super(但有消息說,RTX 30系列的筆電正在蠢蠢欲動),在跑圖或遊戲畫面上的呈現應該頗有水準,91WHrs的電池續航力也相當不錯,在效能上,應該與兩位前輩在伯仲之間,因此,在比較上,主要還是聚焦在Eluktronics所主打的螢幕面板與更新率上,而由上表可知,在Max-15/17有QHD的IPS面板以及165Hz的高更新率的表現上,西風之神和GS66的風采頓時少了一點,但紙上談兵還是略顯侷限和偏頗(畢竟規格上還是有些差異、非完全對等),實際效能評比還是得等到Max-15/17在聖誕節前夕上市之後,才能再下定論。 但以Max-15/17已經突破解析度和更新率之間的限制來看,或許未來2K QHD加上高更新率將會是電競筆電的新標配,這部分就等著各家筆電廠商實裝後,推出對應版本再來實測吧。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想入手筆電先等等!NVIDIA RTX 30系列獨顯將於2021 Q1開始搭載,並支援AMD新一代行動版處理器
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顯示卡發表至今已經創造了不少話題,目前也實際看到了RTX 3090 / RTX 3080 /RTX 3070的強大效能,相比上一代20系列有了相當大的進步幅度,也造成了一股搶購熱潮,而接下來還有價格更親民的RTX 3060 Ti即將在12月與玩家們見面。 不過這些都是桌上型版本,對於許多也想感受RTX 30系列強大遊戲體驗的筆電玩家來說,還在耐著性子等待官方進一步的新產品發布,好消息是,日前已有外媒透漏了RTX 30系列即將實裝在筆電上的相關消息,看來玩家的等待也將在明年1月迎來曙光。 日前外媒透漏,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3080、RTX 3070行動版GPU的筆電將先在2021 Q1上市,其餘型號則會在4月發布,到時會取代現有行動版的RTX 2080 SUPER、RTX 2070 SUPER、RTX 2070以及RTX 2060,比較特別的是NVIDIA似乎還不打算換掉GTX 1660Ti、GTX 1650Ti、GTX 1650,可能考量到GTX還是有一定市場,所以暫時保留?(畢竟GTX目前也還沒有新產品)。 先來說價格方面,從兩張曝光圖來看,RTX 30系列價格與前代相同,代表在同樣999美金以上都能體驗到全新RTX系列顯卡的遊戲性能,不過筆電最終售價還是會依照搭配的配備而有所差異。(NV表示:筆電漲價與我無關XD) 而在規格方面,根據爆料,行動版的RTX 3080為GA103S顯示晶片,可能擁有6144個CUDA核心,搭配256-bit的記憶體匯流排、GDDR6 8GB/16GB記憶體,考量到筆電的散熱性能以及需要較低功耗,行動版的規格會與桌上型有所差異也是很正常的,就看進步幅度能否與桌上型一樣那麼香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Wccftech曝光的官方建議電腦配置中,也放上了AMD處理器,雖然大家都知道近幾年AMD在桌上型處理器上的進步幅度之快,尤其Zen 3更登上了霸主寶座(真香!),但在筆記型處理器上,受限於現款4000系列僅有PCIe 3.0x8的關係,搭配RTX 2060以上的GPU沒有辦法發揮出全部效能,所以目前高階筆電大都還是以Intel處理器+NVIDIA顯卡為主。 不過透過曝光圖也揭露了一點,面對後續AMD也將推出新一代的5000系列行動處理器,相信未來也能陸續看到AMD處理器+NVIDIA顯卡的高階筆電出現,挾帶新架構的優勢下,勢必會對於Intel在筆電的市場上,造成一大衝擊。 透過這些訊息的流出,不管如何,對於玩家們來說,2021上半年將會非常火熱,除了1月的顯卡大戰、Intel Rocket Lake登場,筆電方面的戰場也陸續展開(Tiger Lake-H、5000H、行動版RTX 30系列...),對於近日要入手筆電的玩家們不妨再等等(沒那麼急迫需求性的話),即便不打算買RTX 30系列筆電,也可以等廠商開始清RTX 20系列筆電的庫存(跳水跳起來~),讓荷包君喘口氣,畢竟這陣子想入手的新產品真的太多了QQ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AORUS P850W 80+ GOLD全模組化電源供應器開箱,神鷹信仰加持、日系電容紮實用料!
今年各大廠的新世代硬體都已經推出的差不多了(缺貨的就沒辦法了XD),加上聖誕節和年關將近,相信不少玩家都開始或正在規劃自己的主機升級計畫了吧!為了迎戰開打的換機潮,同時應對新世代顯示卡高功耗的需求,大家熟悉的電競品牌AORUS也推出了「電競級」的電源供應器系列,要讓玩家的主機從內而外的都能盡顯鋼鐵神鷹之力! 在電源供應器的產品系列上,技嘉過去就曾推出過不少相關產品,但不同過去多是GIGABYTE家族,這次要開箱的可是掛上了AORUS的品牌LOGO,光是在信仰上的魅力就提升好幾個等級啊! 從型號名稱可以得知AORUS P850W是一顆850W的電源供應器(另有750W版本),在外觀的部分除了印有鋼鐵神鷹的徽章之外,機身的邊緣也有使用銀色的機甲裝飾,並搭配橘色的圖騰線條,為漆黑方正的電源供應器在視覺上增添幾分活力,不過這款版本上倒是比較低調,並無RGB燈效加持,算是必較內斂型的AORUS產品(放在機殼裡是看得到逆~) 雖然這顆電競級的電源供應器沒有RGB燈效,但貼心的地方可是一點都沒少,尤其是在附贈的排線部分,為了讓玩家能夠在輕鬆整線之餘還能獲得更穩定的電力,所有的排線皆採扁平化設計,且還不惜重本的為每組線材都額外裝上了獨立電容,光是這點就能看出感受到廠商的用心。 除此之外,考量到今年許多顯示卡在供電設計上提升為8+8+8 Pin的設計,使得過去一條排線能夠搞定的連接方式必須改成兩條排線,因此AORUS P850W在PCIe排線的部分提供了8+8 Pin與單8 Pin兩種版本的線材給玩家,從而避免機殼內出現多餘的冗贅而影響觀瞻(強迫症玩家表示愉悅)。 看完了外觀之後,小編使用「編輯特權」來讓大家一窺電源供應器的內部吧!AORUS P850W在散熱方面使用135mm的雙滾珠承軸風扇,擁有可以連續運轉5萬小時的超長耐用性,同時風扇也具備智慧靜音功能,能夠自動根據電源的使用率調整轉速,更會在負載低於20%的狀態下避免風扇運作,以此減少主機在一般待機狀態下的噪音。 拆卸後將風扇移開就可以見到電源的內部,基本上整體用料相當的扎實,滿滿的日系電容和大面積的散熱片,另外,這顆850W的電源供應器可是獲得了80+ Gold金牌認證,且在電路設計上能提供最大+12V/70.5A的電流輸出,讓玩家不必擔心玩遊戲時因為大招全開系統負載瞬間拔高而跳電等問題。 既然提到了跳電,電源供應器除了要能穩定供電之外,用電的安全防護也是同等重要的,APRUS P850W在這方面除了有設計最基本的保險絲之外,藉由電路板控制晶片也讓它具備了OCP(過電流)、OTP(過熱)、OVP(過電壓)、OPP(過功率)、UVP(欠電壓)、SCP(短路)保護機制,加上10年的有限保固服務,從而確保玩家在遊戲中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其實小編在測試的時候,便是使用這顆電源供應器在進行各項跑分測試,在小編的測試過程中,不論是遊戲、創作者還是高壓燒顯示卡測試,這顆電源供應器的表現都非常穩定,無任何過熱或跳電情況發生,這樣的表現相信能夠滿足現今主流硬體配置的電力需求的,不過為了測試的客觀性,小編也使用OCCT進行了測試以供各位玩家參考囉! 測試平台規格: CPU:Intel Core i9-10900KF 主機板:NZXT N7 Z490 記憶體:Klevv CRAS XR RGB 8GB DDR4-4000x2(set at 3600MHz) 顯示卡:AORUS GeForce RTX 3080 XTREME 10GB GDDR6X 從OCCT的數據上可以看出AORUS P850W在表現上相當穩定,整體電壓波動在測試期間幾乎呈現一條水平線,相信玩家入手之後可以放心的讓電腦長時間運作。 透過這次的開箱,可以看出這款P850W電源供應器在各方面可以說是無愧於AORUS的電競招牌,從供應器的內部零件到線材用料都非常紮實,即使面對各項高階零件的龐大電力需求也能從容應對。 眼看新一代的顯示卡在效能大幅提升之餘,電力上的要求也是變得愈加高漲,進而促使不少玩家換顯示卡也得同時換電供,如果玩家恰巧屬於這個族群的話,不妨考慮一下AORUS P850W電源供應器,畢竟唯有好的電源供應,才能讓主機的各項零件發會最穩定的效能,陪伴玩家走得順、走得更久。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KLEVV CRAS 512GB A2 microSD記憶卡入手開箱,專為行動裝置而生、4K錄影流暢對應!
近年來數位產品可以說不僅人手一機以上,對視覺品質的要求也快速提升,單純只是千萬像素的照片或Full HD影片等級恐怕已不能滿足許多玩家的需求,但更高品質的高解析照片或2K/4K錄影動輒數十MB、數GB以上的照片影片容量,沒有入手一張大容量的記憶卡恐怕無法因應,再者,面對這樣高品質需求下的讀寫速度是否可以達標或不延遲,也考驗記憶卡的規格等級,想要完美符合各項使用需求,那肯定要好好地挑選一下才行! KLEVV的產品線可不只有大家熟知的記憶體而已,包括SSD、隨身碟、記憶卡...等等與儲存相關產品都是KLEVV的強項,而接著小編要介紹的CRAS A2 microSD記憶卡,是KLEVV的高規格系列產品。透過官方在品質與效能上的雙重堅持下,提供玩家可以體驗更棒的行動裝置魅力,不僅增強了玩家使用上的便利性、也讓資料傳輸能力與高容量儲存空間成為一大重要的助力。 這次小編入手的是CRAS microSD Card當中最大容量的512GB,外包裝設計上採用乾淨、亮眼的米白/藏青配色,但吸睛的是其中KLEVV Logo、CRAS與容量標示都採用了金色的燙金印刷,想不注意到關鍵字都難啊!(笑) 除了方便展示的吊牌式包裝設計及記憶卡本體外、也附上了SD轉接卡,方便玩家在其他裝置或讀取設備上使用,另外,在包裝一角或記憶卡上的標示都能看見這款版本的幾項特色,包括microSDXC、UHS-I U3、Class 10、V30、A2等,已達到UHS-I U3的最高上限、也保證影片錄製有達到每秒30MB的速度(V30),對應4K影片錄製是沒有問題的。 以目前各項行動裝置或是隨身攝影裝備來說,其實使用microSD規格已經是相當普遍了,一般消費者人手一台的手機、或是掌上遊樂器如SWITCH、甚至GoPro之類的隨身產品,都需要一張(或更多張)的高階記憶卡來對應,而且目前連許多微單相機也大多採用microSD規格,想要到處拍、到處錄影、甚至錄4K高清影片,這方面可不能馬虎,不然到時候珍貴檔案不見了、那就糗大了! 除了規格方面這款CRAS microSD Card 512GB可以完全對應玩家在4K錄影上的需求,從官方的標示上也打上了最高100MB/s的讀取速度,既然入手玩了,怎麼可以錯過實測呢? 小編這裡也透過實際上機測試一下讀寫速度,另外,既然是針對行動裝置,那就實裝看看在手機以及GoPro上面的實測與實用效果囉! 測試平台列表: ◇PC平台— CPU:Intel Core i9 9900K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 FORMULA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60創始版 SSD:ADATA SX6000 1TB SSD 讀卡機:Kingston MobileLite Plus SD(使用內附轉接卡) ◇手機平台— Model:Asus Zenfone Max Pro(M2) CPU:Qualcomm Snapdragon 660 GPU: Adreno 512 解析度:1080 x 2280 pixels OS:Android 9 在PC平台的測試,透過CrystalDiskMark與ATTO Disk Benchmark這兩款測試軟體來做驗證;在CrystalDiskMark測得的數據為讀寫98.58/84.94 MB/s,基本上與官方標示的100/90 MB/s相當接近,另外在ATTO Disk Benchmark最高讀寫則是達到94.46/81.66 MB/s,也十分靠近官方數據了,細項部份可以參考下方的截圖。 至於手機平台的實測跑分上,透過3款不同的APP來做檢視,包括了A1 SD Bench、SD Card Test、Cross Platform Disk Test,基本上在實測數據上也都有80/60 MB/s以上或左右的表現,這部分的成績倒是比較偏向實際面,對玩家來說應該也是很OK才對,畢竟這樣的速度已經算相當快了!(基本上都有符合C10、U3、V30等標準) 比較可惜的是,這些測試軟體與小編的設備並無支援到A2的規格,所以測不出A2的真實性能,讀者手邊的設備如果有支援的話,買回家就能享受A2的高IOPS帶來的高速傳輸囉。 另外,小編也透過手邊的GoPro 6來試用一下拍攝的效果,在滿電狀態下直接拍攝4K@30影片直到耗盡電力為止,也沒有出現因寫入速度不足導致畫面破碎或影格丟失/延遲的情況,以GoPro 6的規格在7分鐘的片段,容量約為3.25GB,光是這張512GB的儲存容量,簡單換算下來可以拍攝約1100分鐘、也就是將近18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光是在容量裝滿之前電池都先沒電了XD! 看來這張CRAS microSD Card 512GB的確相當經得起考驗,4K模式下錄影完全沒問題,畢竟穩定快速讀寫加上512GB的超大容量,相信會是使用者的一大利器。 雖然此次的測試軟體與設備沒有支援A2規格,還是可以來介紹一下。A2規格的隨機讀寫最低速度分別為4000/2000 IOPS(每秒存取次數),連續平穩寫入最低速度為10MB/s。對於Android裝置而言,選擇A2記憶卡可以增加系統的效能表現。 這次入手的CRAS microSD記憶卡雖然是系列當中的最大容量512GB版本,但實際上玩家如果在挑選時可以就合適的容量版本來對應,小則32GB、往上還有64GB、128GB以及256GB等容量可以入手,小編的購買建議是,大容量好處很明顯,畢竟做為4K錄影使用的話,容量佔據就會變得很大,假使是在專業設備上使用,恐怕RAW檔會再占用更多空間,這時候高容量版本優勢就很容易體驗出來。 如果是遊戲玩家使用的話,以SWITCH為例,在任天堂官網上的代表性作品中,容量總結後大概是71GB左右,加上考慮到這些代表作後續的更新以及DLC,那恐怕會比較建議至少128GB以上是較妥善的選擇,當然也可以直接衝上512GB。對於高階玩家來說可能需要更多容量(裝更多遊戲),隨身準備個幾片KLEVV CRAS microSD記憶卡就更萬無一失了。 若是一般消費型手機或行動設備使用,那少則128GB起跳會是比較合適入手的一款,畢竟隨手錄製如果沒有立刻導出的話,也方便可以稍作儲存(哈),另外,有備無患的觀念總是要建立,就像小編常使用GoPro錄影,大多是容量尚未用完就已經沒電了,透過多卡模式來對應也免得萬一出現意外時檔案全掛點來的好(GoPro當機搞掛整張記憶卡也是頗常見),可以抓一下電量狀態來準備記憶卡是個保險的方式。 無論如何,以KLEVV這次推出的CRAS microSD Card系列來說,對應玩家需求是完全OK的,除了有通過原廠ESSENCORE的各項嚴格測試來做把關外,面對各種極端環境也能保持堅固耐用的特性,不只具備高速傳輸的效能表現,珍貴回憶的保存就由KLEVV為您守護。 品牌名稱:KLEVV - 科賦 廠商名稱:艾思科有限公司 - ESSENCORE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富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 AFASTOR 代理商電話:02-8978-6066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顯卡還沒戰完,API也參戰啦!Khronos宣布Vulkan也將支援光追
Vulkan的開發組織Khronos昨日(23號)發布一則名為的文章,劈頭就是告訴大家「我們的Vulkan也要支援光追啦!」 Khronos首先介紹了Vulkan在業界的定位,並說明Vulkan的光追可透過現有的GPU運算或透過專屬的光追核心做部署,並且現在透過DXR達成光追的使用者對於Vulkan的光追並不會感到陌生。另外還導入了一些更高階的功能,像是能透過將光追運算導入到CPU上達到負載平衡等,雖然目前僅能運用在桌機上,不過未來也會將技術導入行動端(mobile)。 Khronos也強調Vulkan光追的推出只是一個起步,相關的著色器工具鏈(shader toolchains)與驗證層(validation layers)也將會在後續的幾日到幾周內更新,讓開發者能更輕鬆的使用這款API。 稱霸光追界的DXR如今終於也遇上挑戰者了,雖然說Vulkan應該還有蠻長一段路要走,但作為開源、跨供應商、跨平台的API,相信Vulkan的進步速度絕對不慢。 不確定現在DX12跟DXR是不是抱在一起(自己抱自己算抱在一起嗎?)瑟瑟發抖,但能有競爭者這件事,最受惠的永遠是我們消費者...嗎? 小編相信在這件事情上是啦,畢竟從來沒有「直接」花錢在DX12或DXR上,Vulkan又是開源API,重點是這些API向來都是開發者的問題,我們負責花錢買軟體就好。只是按照現(在小編自己)有的設備,即使能透過負載平衡,電腦應該也會直接燒起來吧XD!不過將來如果真的透過Vulkan可以在手機或平板上玩到有光追的遊戲,好像也滿爽的。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A14X版iPad Pro明年見?Mini LED/OLED雙版本搭載運行、但先後推出?
日前蘋果發表會上推出了搭載蘋果全新自製M1處理器的最新Mac系列,其強大的效能讓沒有風扇的MacBook Air在單核跑分上狠甩所有搭載intel處理器的Mac系列(Intel掰掰了XD),相信這樣的訊息讓果粉們相當興奮。 不過也因為M1處理器亮眼的成績,讓先前傳言中的神作:A14X Bionic處理器以及iPad Pro的存在忽然淡出了玩家的視線,按原先傳言所示,A14X Bionic應該會搭載在Mac系列與iPad Pro上,不過現在Mac已確定是搭載M1晶片,所以現在只剩新一代iPad Pro還沒亮相、驗證是否會搭載A14X Bionic? 但新一代iPad Pro到底何時會推出呢?就目前訊息來看,今年應該是沒啥指望了,新的傳言也指出全新iPad Pro除了會在明年登場外,也將擁有全新處理器,還會搭配Mini LED與OLED兩種版本的螢幕與大家見面。 先來談談OLED,雖然已經用於iPhone有段時間,不過在平板系列的iPad上卻遲遲還未用上(連最新的iPad Air也還沒搭載QQ),根據外媒THE ELEC指出,蘋果已經在與目前為iPhone提供OLED面板的Samsung Display和LG Display開發全新的OLED面板,透過全新的技術來減緩螢幕老化以延長OLED壽命,該面板預計將會搭載在iPad Pro上並於明年下半年推出。 除了OLED版本,蘋果很早就傳出會先推出Mini LED版本的iPad Pro,Mini LED為尺寸介於傳統LED與Micro LED之間發光二極體,又名「次毫米發光二極體」,其生產技術低、高良率、低成本、省電的特性加上厚度也接近OLED面板,也將逐漸成為未來的螢幕主流面板之一,蘋果當然也看上了這項技術,目前據傳也會用在iPad Pro上,並比OLED版本更早於明年上半年推出。 整理一下目前的情報,搭載Mini LED螢幕的新一代iPad Pro將很快在明年上半年就與大家見面、OLED版本則會在下半年才推出,但THE ELEC也表示搭載OLED面板的iPad Pro可能還會有延遲問題,若屬實,蘋果可能真的會逐漸傾向使用Mini LED,而搭載Mini LED的iPhone或許也很快就會出現,目前蘋果可能會觀望兩款面板的呈現品質來判斷最終要使用哪個版本(同一代分兩款不同的螢幕也不是第一次了XD!),畢竟能以更低成本、高良率達到差不多的顯示水平,何樂不為呢?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